農曆甲午年三月二十二日
基本電視頻道信號明日凌晨接駁 【特訊】隨著澳門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下簡稱有線)與公天服務商(下簡稱公天)的 合作協議於今日屆滿,政府成立的澳門基本電視 頻道股份有限公司,將與原公天服務商合作傳送 基本電視頻道。而信號的接駁安排將於明日凌晨 開展,故在4月22至23日期間,本澳電視信號或有 可能間歇性出現不穩定。電信管理局已要求澳門 基本電視頻道股份有限公司及原公天服務商盡力
做好技術調整,務求對居民的影響減至最低。 鑑於是次接駁工程涉及全澳各區基本電視頻 道信號的提供,為確保工程的順利開展,局方屆 時將派員到現場作監督,視察工程的具體進展, 並已指示澳門基本電視頻道股份有限公司及原公 天服務商必須謹慎處理信號的接駁程序,以免對 居民造成不便。
電信管理局明白是次接駁工程或會對居民造 成短暫的影響,希望居民加以諒解。居民如在 基本電視頻道接收上遇有查詢或問題,可先聯 絡所屬原公天服務商,亦可以透過下列方法通 知電信管理局(熱線電話:28716678,傳真: 28356328,電郵:ifx@dsrt.gov.mo),有關方面 將儘快作出安排。
或造成短暫影響望市民見諒
【本報訊】中央公積金制度 於四月十六日展開為期六十日諮 詢,這個拖延了六年的方案,以 非強制作起步,建議僱主及僱員 供款比例各為百分之五,實施三 年後再檢討是否推行強制性。立 法議員、社協勞方代表李靜儀批 評,央積金已被拖延六年,認為 政府應明確央積金由非強制性走 向強制性的時間表,不要再拖。 又指出,央積金的全數金額應用 作僱員退休保障,不應用作任何 賠償或抵扣,以免令僱員的退休 保障被削弱。 雙層式社會保障制度中的第二 層社會保障制度中央公積金,於 四月十六日展開諮詢,文本建議 央積金制度為非強制度,且設僱 主僱員共同參與的共同供款計劃 及個人供款計劃兩種,僱主及僱 員供款比例各為百分之五,實施 三年後再檢討是否走向強制性。 並設權益歸屬比例及對沖兩種, 後者當僱主不以合理理由或僱員 以合理理由解除勞動合同時,僱 主供款部份可用作支付解僱賠 償。
輕軌列車批量生產 當局嚴謹測試驗證列車性能
勞局勒令承造商停工整頓
【特訊】勞工事務局對 昨日下午於路氹城鄰近望德 聖母灣大馬路之銀河二期地 盤發生的一宗致命工作意外 表示遺憾及關注,對死者家 屬致以深切的慰問,並將協 助家屬跟進工傷意外的賠償 事宜。勞工事務局在事故發 生後即時派員到場了解情 況,初步調查是一名外地僱 員在拆卸一幅約三米高、零 點九米闊的磚牆期間,懷疑 被倒塌下來的磚牆部件擊中 胸部及頭部等多處位置,其 後立即被送往氹仔鏡湖醫療 中心救治,送院時證實不 治。為確保工人安全,局方 勒令承造商即時停止進行同 類型拆卸工序,並要求承造 商全面檢視及整頓地盤的安 全工作程序、設備及設施, 加強教育地盤工人的安全意 識。
李靜儀批評政府拖延 立法工作 李靜儀批評政府對央積金的立 法工作拖延了六年,連同完成立 法及生效後三年的檢討時間,整 項制度由構思、立法至執行,以 至未來走向強制性,最少用了十 年時間,拖慢了強制性央積金的 推行時間,促請政府,應有明確 推行強制性央積金的時間,以及 加快鼓勵和要求僱主、僱員為未 來央積金走向強制性多作準備。
【本報訊】氹仔 蓮花海濱大馬路一地 盤昨日下午發生致命 工業意外,一名外僱 勞工以電鑽鑽牆引致 牆身倒塌將他壓著, 工人自行將他救出送 院搶救証實死亡,司 警據報對事件調查。 死亡男子姓陳, 五十八歲,中國籍,外僱勞工。 昨日下午三時零八分,司警局接獲?仔鏡湖醫院通 知,較早前一名中國籍男子於氹仔蓮花海濱大馬路一賭場 酒店第二期工程地盤工作發生意外死亡。
電鑽鑽牆生意外
牆身倒塌壓死外勞
工友車載醫院搶救無效
【本報訊】公用事業關注協會理事長鄭仲輝擔心, 收費電視公司將綑綁一批免費電視頻道,以「套餐」的 形式推出市場。他希望,政府的全資公司爭取更多免費 電視頻道。澳門大學助理教授林玉鳳表示,應在收費電 視服務中加入「必載頻道」,即本地的電視頻道,這才 可保障公眾知情權。
拉哥斯街臨時封閉
【特訊】配合民政總署於氹仔 拉哥斯街及孫逸仙博士大馬路開展 下水道整治工程,附近路段將於本 月22日(周二)早上10時起實施臨 時交通措施,其中介乎孫逸仙博士 大馬路與海怡花園(第一座)的一段 拉哥斯街將實施封閉交通,位於該 路段的巴士站亦會臨時停用,呼籲 市民和駕駛者留意。 因應上述下水整治工程的開 展,孫逸仙博士大馬路與拉哥斯街 交界的路段將於本月22日(周二) 至26日(周六)實施有限度通車; 由本月22日至5月21日,介乎孫逸 仙博士大馬路與海怡花園(第一座)的一段 拉哥斯街則封閉交通,前往拉哥斯街車輛 須經由南京街進入,亦會臨時停用拉哥斯 街的上落客貨區、電單車泊車位及「拉哥 斯街」巴士站,期間,交通事務局將於南 京街電訊綜合大樓旁增設臨時巴士站,供 乘坐37路線的乘客上落。
司警員調查相信,該名工人當時正於地盤以電鑽鑽進 一道石屎牆,牆身突然塌陷將他壓著。現場工友見狀,立 即將石頭搬開將他救出,並用私家車將他送到氹仔鏡湖醫 院急救,經搶救無效証實死亡,死者胸部多處骨折,懷疑 是石牆塌下時壓碎胸骨致死。事件初步列為工業意外導致 死亡案件。死因仍待法醫檢驗,案件交由調查科跟進。
本澳目前已有超過十萬名僱員參加了由資方 提出的私人退休金計劃,部份供款百分比和比 例,優於諮詢文本所出的方案,部份企業僱主與 僱員的供款比例由為一比一至二,在共同供款計 劃中,文本建議勞資雙方供款比例各為百分之 五,且供款上限為每月一千五百元。李靜儀表 示,方案只是基礎,政府要考慮如何吸引已推行 私人退休金的企業拼入央積金制度中,以及研究 拼入機制。讓現有這些優於政府方案的私人退休 金計劃可以繼續運行,不應因此而降低現向員工 提供的退休保障,也不應設立供款上限。 另她指出,央積金內的任何費用只應用作退 休,不能用作抵扣,削弱僱員退休保障,希望政 府要堅持以上這些原則。
收費電視應必載本地頻道保公眾知情權
只有十多名市民出席昨早的「澳門論壇」
拉哥斯街交通改動示意圖
不應設立供款上限
首兩節車廂在測試軌道上進行動態測試。
有關公司人等全告缺席 只有十多名市民出席的澳廣視時事節目「澳門論 壇」,昨早如常舉行,議題是電視專營終結。節目主持 人坦言:「很無奈」,因為,曾邀請電信管理局、澳 門基本電視頻道股份有限公司、澳門有線、澳門電訊
(CTM)、電信有限公司 (Mtel) 等,卻全不出席,可能與 昨天是公眾假期有關。 明天開始,由特區政府全資成立的澳門基本電視頻 道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運作,只接收及傳送四十九個免費 電視頻道的訊號。公用事業關注協會理事長鄭仲輝也 擔心,收費電視公司將綑綁一批免費電視頻道,以「套 餐」的形式推出市場。他希望,政府的全資公司爭取更 多免費電視頻道。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助理教授林玉鳳指出,以往 的澳門有線沒有傳送澳廣視的電視訊號,她認為,應在 收費電視服務中加入「必載頻道」,即本地的電視頻 道,這才可保障公眾知情權。 林玉鳳認為,現在澳門,接收電視訊號算是自由 的,她解釋,若然不滿意政府全資公司所提供的頻道, 市民只要安置「魚骨天線」和「衛星天線」,便可接 收免費電視頻道的訊號。節目主持人立即提出:較難自 行設置衛星天線。林玉鳳說:「要購買,也要申請牌 照。」
閉,早前,曾有市民在那位置舉起標語抗議澳廣視高 層羅崇雯干預新聞自由 (https://www.facebook.com/ photo.php?fbid=639198679482570)。 昨晚約十時半,本報收到澳廣視中文頻道新聞及資 訊節目部資訊節目編輯委員會發出的說明電郵,內容如 下:於黑沙環公園舉行的現場直播節目 (澳門論壇) 四 個大字 澳 門 論 壇 近期重新製造,由於四個大字 背面粗糙,為了路過的人安全起見,因此封起四個大字 背後的通道。
JORNAL CHENG POU LIMITADA
社長:龔樹根 社址:澳門南灣大馬路57-63號 一樓E-F座(恆昌大廈) Av. da Praia Grande, no.57-63 Edif. Hang Cheong 1/E-F Macau. 編採部電話: 廣告部: 傳真:
2896-5976 2896-5972 2896-5741 2896-5744 電郵:chengpou@macau.ctm.net
中區收件處 米糙街一號長春閣參茸行轉 電話:2837-5389 承印:精工印刷有限公司 地址:馬交石炮台馬路昌龍工業大廈1樓D 新聞紙第 10620 號 今天出紙壹張紙 每份售貳元
大賽車展位與委員會代表團合照
F1
【特訊】澳門格 蘭披治大賽車委員會 聯同澳門特別行政區 政府旅遊局於F1中國 大獎賽上海站舉行期 間(4月18至20日), 在上海國際賽車場水 景廣場作澳門旅遊及 大賽車推廣活動。 近年,由於上海 與澳門有直航且班次 越見頻繁,交通方便 也促進了兩地遊客雙 向交流。根據去年錄 得的資料,在大賽車 期間,除廣東省外, 上海的網民較多關注 大賽車動向,因此, 作為重要的旅遊巿 場,也藉著在F1中國 大獎賽宣傳的機會, 吸引更多上海市民 和車迷參與澳門大賽 車。 展位以去年落成 的大賽車控制塔為背 景主題,動感的設計 加上賽車和澳門旅遊 相片,整個展位以精 明的色彩呈現。同 時,展出珍貴賽車包 括真卡迪拿(Daniel Juncadella)勝出 2011年澳門三級方程 式大賽及麥堅尼斯 (John McGuinness) 勝出2001年格蘭披治 電單車大賽冠軍的戰 車,觀眾可拍照留 念,另外,也可試玩 兩部電腦模擬遊戲體 驗車手在東望洋賽道 上飛駛的樂趣。今 年,更增設了留言 板,希望通過留言, 讓大賽車委員會和觀 眾有更親密接觸。
「危險」小插曲‧澳廣視急解畫 昨日,「愛瞞日報」報道,「澳門論壇」四個字背 後原是市民可用的通道,卻因拉起「危險」的膠帶被封
【本報訊】一名被解僱的食 店外賣員昨日凌晨涉嫌在東北馬 路放火燒毀店東的一輛電單車, 司警據報將他拘捕。他?稱因不忿 早前屈他偷錢並將他解僱 ,故放火燒車洩忿方 司警對兩宗案件展開調查。 涉縱火被捕男子姓陳,五十六歲,澳門人。 昨(二十)日凌晨三時許,黑沙環東北大馬 路南澳花園地下坊眾小學對開行人路,一部停泊 的電單車被發現尾部冒煙著火。消防員據報到場 將火撲熄,經檢查該電單車車尾機件及部分坐位 燒毀,消防員懷疑起火原因可疑,列作縱火案轉 交司警局。
澳廣視聲稱:拉起膠帶是為了安全起見
外賣員不忿遭解僱火燒店東電單車
涉偷錢被解僱 司警拘捕涉嫌縱火男子
正報創刊於一九七八年 正報有限公司
澳大賽車到 中國大獎賽上海站宣傳
完成組裝的列車在出廠前,需要通過一系列嚴 謹的測試,包括檢驗一般規格及設備功能性的靜態 測試,以及驗證列車性能的動態測試。其中由首4 節車廂組成的首輛雙組列車已經開始於測試軌道上 進行系列動態測試,包括列車的牽引及制動系統測 試、耐久性能測試、防水密封測試等等,以確保列 車及各項相關設備的性能達標。而在首輛列車全部 完成並通過系列動態測試後,供應商亦會安排其他 車廂進行同類型的檢測。 澳門輕軌列車的生產過程環環緊扣,所有細節 都必須要嚴謹處理,從原材料的檢測,以致每個生 產工序,都會嚴格執行質量控制措施,以確保質量 達標。運輸基建辦公室並已經細化列車及系統設備 之檢驗準則,在列車生產及測試過程中,除要求供 應商定期提交進度報告外,也會定期派員前往生產 廠房進行視察及質量檢查。 此外,為進一步強化對列車安全性能的審查, 政府亦聘請了國際權威機構作為輕軌系統的獨立安 全審查者,對列車供應商就列車及系統的設計生產 及測試過程進行審查,並提出其獨立的專業意見予 供應商進行跟進,以確保列車及系統於各階段均能 滿足安全性的要求。
星期一
李靜儀促央積金設走向強制 性的時間表
輕軌列車已經展開批量生產,列車完成組 裝後尚待進行系列檢測。
【特訊】門輕軌列車已經開展批量生產,其中 由首4節車廂所組成的首輛雙組列車已經開始在供 應商位於日本的生產廠房展開多項嚴謹的測試工 作,並在測試軌道上進行運行試驗,以驗證列車的 性能。 澳門輕軌列車的結構主要可分為車體、轉向架 以及車身設備三大部份,隨?細部設計作的落實, 各項生產工作亦隨即展開;供應商會首先進行車體 及轉向架的製造,再在車體安裝各項部件及設備。 其中列車車體主要由中空鋁合金鈑組成,鋁合金鈑 的中空夾層設有加強筋肋,大大增強了其強度和剛 性,因此,輕軌的車廂內部並不需要樑柱作結構支 撐,有利將車廂內部的空間最大化。 至今,在供應商位於日本的生產廠房中,輕軌 列車已經進入批量生產的階段,包括車體製造、轉 向架和列車各項設備及部件的安裝等。而首批次合 共110節車廂中,已經有超過60節車廂完成組裝。
二O一四年四月二十一日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有效刊物
央積金走向強制應交代時間表
第一版
司警員據報調查後聯絡一名三十二歲食店東 主的車主,東主報稱事件懷疑是一名前員工所 為,東主聲稱一個多月前聘請了一名負責送外賣 的陳姓男子,至四月初發現他偷取了店舖的三千 元,曾向司警局報案,及後已將他解僱。而被焚 電單車是他受僱時所駕駛送外賣的。 司警員翻查資料確曾接到該宗偷竊案,案中 陳姓員工亦反指東主毆打他,案件已在調查中。 故司警員於昨日早上到樂富新邨陳的住所帶他返 司警局調查。經查問,他承認與案有關,報稱因 不忿東主屈他偷錢 ,故於凌晨自住所步行到東 北大馬路,用打火機放火燒毀東主的電單車。
黑沙環東北大馬路凌晨發生電單車被縱 火事件
大賽車委員會代表團與上海 久事國際賽事管理有限公司董事 長張惠民、黨委書記龔德慶及總 經理姜瀾合照 根據F1中國大獎賽組委會提 供資料,在舉行大獎賽期間,三 天共錄得十八萬名的入場觀眾。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委員會在上 海賽場集車區與國際汽聯世界一 級方程式錦標賽賽事總監韋庭 (Charles Whiting)會面。上海久 事國際賽事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惠民、黨委書記龔德慶及總經 理姜瀾到訪大賽車展位。
第四版
CHENG POU
農曆甲午年三月二十二日
澳門人喜愛粵劇,原因之一是廣東話是澳門人的 主要方言,被稱為『廣東大戲』的粵劇,自自然地成 為澳門人鍾愛的文化藝術和主要的文娛節目之一。在 二次大戰期間,日本侵華,作為是葡萄牙管治地的澳 門,因葡國大戰時期保持中立,澳門亦成為了中立 區。在廣州淪陷前夕,省內很多人來澳門逃避戰火, 澳門成為了不少廣州人的臨時聚居地、文娛活動演出 的基地,亦促成了澳門的粵劇活動發展,因為有不少 省港知名戲班,在此期間不斷輪番在澳門演出,令當 時澳門粵劇盛極一時,來演出粵劇的名伶老倌眾多, 當中包括在戰後轉往香港發展的一代粵劇名伶任劍 輝。 任劍輝出身自戰前的廣州的全女戲班,在廣州淪陷 前,任劍輝以女文武生的身分率領全女班『群芳豔影』來澳門演出,其後則續在澳門居 留組織戲班,『群芳豔影』後易名為『鏡花豔影』,除繼續在清平戲院演出外,並在省 港兩地『走埠』,任劍輝自始便聲名大噪,成為粵劇界最有名氣的女文武生,受到各戲 班爭聘。 除任劍輝外,在香港淪陷後,眾多粵劇伶人都湧到澳門組班開戲,使當年澳門粵劇 活動更興盛,有多個戲班分別在五、六間戲院(清平、永樂、南京、平安、國華等)輪 流演出,當中名伶包括有陳豔儂、何非凡、紅線女、鄧碧雲、上海妹、半日安等,粵劇
二O一四年四月二十一日
星期一
澳門結緣
任白傳奇由這裡開始 界新舊名伶都在澳門演出,澳門的粵劇活動迅速蓬勃起來。 任劍輝在澳門一直是炙手可熱的名伶,曾與多個戲班的當家花旦合作演出,後來白 雪仙隨著父親白駒榮的劇團來澳門演出,大獲好評,白雪仙備受注目,並加盟了當時任 劍輝任臺柱的『新聲』劇團,此後奠定了任、白二人的長期合作基礎,亦展開了粵劇界 的傳奇故事,成為推動了澳門粵劇發展的重要一環。
『再世紅梅記』來澳公演再掀熱潮 任劍輝與白雪仙在澳門開始合作後展開了粵 任白兩人合作的粵劇,是品牌的保證,兩人合作的經典名劇不少,包括有『帝女 劇界的傳奇 花』、『紫釵記』、 『遊龍戲鳳』、『梁山 伯與祝英台』、『牡丹亭』、『再世紅梅記』等等,都是粵劇戲迷、任白粉絲 至為鍾愛的經典作品。至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任白一起退出舞臺,兩人合作的 經典名劇,便由愛徒們去繼續演繹,近日在澳門上演的『再世紅梅記』便是, 掀動了澳門粵劇熱潮。 經典粵劇,任白戲寶─-『再世紅梅記』,正在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上 演。在文化中心於月前公布『再世紅梅記』上演期後,門票不久便被戲迷訂購 爆滿,因為是次『再世紅梅記』戲碼強勁,是由任劍輝與白雪仙兩位粵劇界風 雲人物的愛徒──陳寶珠與梅雪詩擔綱演出,且由白雪仙擔任此齣粵劇的戲劇 藝術總監,同參與演出的名伶尚有任冰兒、阮兆輝、黃少飛和廖國森等。門票 早被購滿,除因戲劇好,演員好外,同時亦反映出澳門人很喜歡觀賞粵劇,白 雪仙就表示;希望「再世紅梅記」在澳的演出,讓澳門觀眾能看到一齣好的粵 劇,有好的感覺。
唐滌生猝死‧任白生退念 任白合作了多齣粵劇.『再世紅梅記』是其中經典
白雪仙師徒出席『再世紅梅記』記者會
『再世紅梅記』是仙鳳鳴劇團的一個粵劇劇目,仙鳳鳴劇團是香港粵劇劇 團,由任劍輝與白雪仙兩位粵劇名伶所創,成立於一九五六年,後來並邀請名 伶靚次伯與梁醒波擔任武生及丑生之職,更邀得名編家唐滌生為劇團劇務主 任,可惜唐滌生於「仙鳳鳴」首演『再世紅梅記』時,不幸逝世, 少了唐滌 生撰詞,「仙鳳鳴」自第八屆後便停演了兩年,任白更萌生退隱之念。現時由 陳寶珠與梅雪詩擔綱演出的『再世紅梅記』劇本,是經過白雪仙作出了一些修 改,仙姐表示:作出修改目的是讓戲劇能表現得更好。她又讚賞現時粵劇界的 新人肯用心,不斷進步,有助推動粵劇藝術的承傳 澳門文化中心邀請該劇來澳演出,作為文化中心成立十五周年重頭節目之 一。日前文化中心介紹『再世紅梅記』在澳上演盛事時,白雪仙偕同愛徒陳寶 珠、梅雪詩(阿嗲)及一眾演出的名伶出席,仙姐讚賞現時粵劇界的新人肯用 心,不斷進步,有助推動粵劇藝術的承傳。同出席記者會,身兼八和會館成員 的廖國森表示,香港甚重視粵劇人才培養,有序培育新血,以壯大粵劇戲曲藝 術發展,澳門粵劇戲曲界亦人才不少,希望澳門也能持之有恆,推動粵劇藝術 文化。 任白戲寶經典名劇『再世紅梅記』在澳門文化中心上演
1957年,當時仙鳳鳴劇團的三大台柱──(左起)任劍輝、白雪仙與唐滌生。
唐滌生 命寄《再世紅梅》 當年的粵劇上演時都會印製精美的戲橋,介紹粵劇的內容及演員陣容等,讓觀眾在欣賞前對該劇有更深入的了解。
粵劇、粵曲,是澳門人喜愛的文化藝術,特 別是老一輩的澳門居民,在昔日娛樂不多的年代 尤甚,上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長輩們最喜愛睇 大戲(即粵劇,原稱大戲,又或廣東大戲)。 每屆一些傳統節日,例如土地誕、媽祖誕,便有 團體聘請香港知名粵劇團,在社區內演出『神功戲』,讓街坊們欣賞到『大鑼大 鼓』的粵劇。當年每逢有戲班到社區演粵劇,戲棚內例必爆滿,觀眾不單是長者 和成年人,還有眾多小朋友隨父兄輩到來睇大戲,相信不少年過半百的澳門人, 也曾到過戲棚睇大戲,『神功戲』成為一般升斗小民的最佳文娛消遣,今天依 然,每年至少兩次的『神功戲』,吸引眾多街坊去欣賞。 昔年粵劇經常在戲棚內演出外,不少戲班會在戲院內演粵劇,尤其是一些知 名度高的劇團和名伶大老倌,由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不少粵、港名伶都曾來澳 門在戲院內演出粵劇,包括紅線女、任劍輝、白雪仙、新馬仔、芳豔芬、譚蘭 卿、鳳凰女、梁醒波、林家聲、羅豔卿等等,演出場地多為清平直街的『清平戲 院』,當年『清平戲院』以粵劇名伶常到來演出而享盛名,戲院側鄰有一間涼茶 舖,所賣的涼茶亦冠以粵劇戲曲名目或名伶的名字作招徠,可見當年粵劇、粵曲 在澳門的盛行程度,與省、港流行不相伯仲。
粵劇在澳門的那些年……
清平戲院
澳門粵劇發祥地
澳門『清平戲院』,可稱得上是粵劇演出場地的代表,此座於清同治十四年 落成的戲院,其設計是專供上演粵劇,曾是粵劇表演的重要場地,清平直街亦以 此戲院而命名,可稱得上是經典戲院,『清平戲院』可算是見證了澳門粵劇演出 的興盛時期。在七十年代已鮮有名伶來澳門演出粵劇,『清平戲院』轉為著重於 放電影,在九十年代;隨著澳門戲院業走下坡,『清平戲院』與其他多家戲院一 樣難逃結束命運。 在結業廿多年來,逾百年歷史的『清平戲院』,曾淪為停車場和貨倉,年前 有團體建議將此間專為演出粵劇而建的戲院,改成為粵劇博物館,但未能成事。
至月前,文化局與清平文化中心合作,定下了活化『清平戲院』的方案,雙方合 共斥資三千五百萬,將『清平戲院』修復活化,方案主要是保留戲院外貌,加固 原有結構的同時,將『清平戲院』打造成粵劇演藝暨培訓場地,以及本地粵劇文 化中心,並計畫以低廉價錢開放予公眾和團體使用,冀望在『清平戲院』活化 後,就如仙姐──白雪仙所說,助推動粵劇藝術的文化承傳發揚。
讓粵劇文化承傳發揚 粵劇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粵語區興起,最初演 出的語言是中原音語,到了清末;知識分子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 粵語,使廣府人更易明白,粵劇隨後在省、港、澳進一步發揚,至二零零九年, 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 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香港;有多個團體與學院合 作設立課程,培育粵劇、曲藝人 才,廣州亦如是,作為省、港、澳 將粵曲申入世遺分子之一的澳門, 在培育粵劇、曲藝人才方面的工作 則遠遜於省、港兩地,望日後官民 能有更多合作,將粵劇藝術文化承 傳發揚。
文 黃生/艾易旡
唐滌生(1917年6月18日-1959年9月15日),原名唐康年,廣東中山(今珠海市 唐家灣)人,出生於黑龍江牡丹江市,著名粵劇劇作家。他能糅合文學與電影藝術, 為粵劇藝術的發展,做出了不少貢獻。 他年少時在中山縣翠亨村紀念中學唸書。畢業後,進入了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後 來又曾在滬江大學修讀中文。 1937年夏天,日軍侵華被逼輟學,南下廣州。1938年流徙香港,加入名伶薛覺先 (亦為他的堂姐唐雪鄉(唐雪卿)的夫婿)領導的「覺先聲劇團」負責抄曲,稍後轉 為編劇。不久就寫成第一部粵劇作品《江城解語花》,由「小生王」白駒榮(名伶白 雪仙之父)主演,從此展開其編劇生涯。 唐滌生得到薛覺先的指導,加上自己苦心鑽研名家南海十三郎、馮志芬、謝漢扶 等人的作品,融會貫通。當任劍輝白雪仙成立「仙鳳鳴劇團」,便聘用唐滌生為駐團 編劇,他便為仙鳳鳴編寫了《牡丹亭驚夢》、《蝶影紅梨記》、《帝女花》、《紫釵 記》、《九天玄女》、《再世紅梅記》等等著名劇目。由於他辭藻秀麗,深入描寫人 物情感世界,自創風格,終於成為一代宗師。 1959年9月14日晚,唐滌生的新作《再世紅梅記》在利舞臺首演。當演至第四場 《脫阱救裴》時,唐滌生因腦溢血昏倒在觀眾席上,隨即被送往法國醫院搶救,但於 翌日(9月15日)清晨4時最終不治,終年42歲。 從1938年第一部粵劇作品《江城解語花》至1959年去世的20年間共寫了446個劇 本,也就是說他平均一年寫20多個劇本。
「畫欄風擺竹橫斜,如此人間清月夜。愁對蕭蕭庭院,疊疊層台。黃昏 月已上蟾宮,夜來難續橋頭夢,飄泊一身,怎分派兩重癡愛?不如彩筆寫新 篇,也勝無聊懷舊燕,誰負此相如面目、宋玉身材?」(《再世紅梅記》之 「脫阱救裴」) 「攜書劍,滯京華。路有招賢黃榜掛,飄零空負蓋世才華。老儒生, 滿腹牢騷話。科科落第居人下,處處長賒酒飯茶。問何日文章有價?混龍 蛇,難分真與假。一俟秋闈經試罷,觀燈鬧酒度韶華,願不負十年窗下。」 (《紫釵記》之「燈街拾翠」) 以上數句,辭藻盡是清雋雅麗,音韻和諧更繞樑,反映了唐滌生的水平之高, 而《帝女花》壓軸戲《香夭》及主題曲「落花滿天蔽月光......」更成為半世紀 以來最深入港澳民心的淒美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