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一三年七月三十日
農曆癸巳年六月廿三日
星期二
位於世遺緩衝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有效刊物
七門客廳不以人為本
第一版
均益炮竹庄
圍板待拆惹關注
社址:澳門南灣大馬路57-63號 一樓E-F座(恆昌大廈) Av. da Praia Grande, no.57-63 Edif. Hang Cheong 1/E-F Macau. 2896-5976 2896-5972 2896-5741 2896-5744 電郵:chengpou@macau.ctm.net
中區收件處 米糙街一號長春閣參茸行轉 電話:2837-5389 承印:精工印刷有限公司 地址:馬交石炮台馬路昌龍工業大廈1樓D 新聞紙第 10397 號 今天出紙壹張紙 每份售貳元
印有大公雞的均益炮竹公司舊式廣告紙 (網 上圖片)
【本報訊】《文化遺產保護法》可望 在八月中旬獲立法會通過。然而,位於下 環街的均益炮竹公司三層樓宇卻可能被拆 卸,據聞,該公司始於民國,相關樓宇可 能建於二、三十年代。至於,拆卸工程是 否已獲工務局批准,工務局又有否諮詢文 化局意見,仍有待相關部門回應。
青洲坊經屋昨起開放示範單位 【又訊】房屋局安排獲甄選家團參觀青洲坊大 廈示範單位。青洲坊大廈位於青洲大馬路,示範單 位則設於青洲社屋青泉樓,下周一起開始選購。 不少到場參觀的輪候經屋戶均指出,三房廳示 範單位戶型的廳設計不合理,間格門口太多,難放 家具,但本澳私樓價格過高,希望購買青洲坊大廈 經屋單位;部分參觀者亦認為單位面積較預期小, 質量則可以接受。 青洲坊大廈經屋共有2,356個單位,售價由 七十八萬多元至一百卅六萬多元,其中有四百卅 四個三房廳單位,示範單位類型是九款間格其中一 款,約有卅個。
社長:龔樹根
編採部電話: 廣告部: 傳真:
籲重新檢討公屋政策
另外,政府需要重新檢討公共房屋 政策,尤其是在二O一一年生效的《經 濟房屋法》。關翠杏指出,當年是從各 方面收緊的方向來制定該法律,現時, 實在有需要適度放寬,包括取消購買經 屋的收入限制。另外,她不認同政府提 出的「社屋為主、經屋為副」的政策。 她說:「整個政策的取向都是錯的,他 們想迫那些有能力供樓的人一世供樓, 從而幫助私人市場。」 關翠杏指出,市民是需要公共房屋 的,政府應該向公屋傾斜,從而解決住 屋問題,好讓市民心安。政府不應該透 過不同的限制,令市民既不合資格租住 社屋,又不合資格購買經屋,以致被迫 進入私人樓宇的市場,花整個生命,甚 至需要下一代來供樓。她批評,現行的 公屋政策,不利新婚家庭的發展,不利子女照顧年 長的父母,也對單身人士不公平。
JORNAL CHENG POU LIMITADA
只貼出民署佔用公地准照 位於下環街二十三號的均益炮竹公司三層樓宇有 可能被拆卸。據該區的街坊表示,樓宇外的圍板工程 在三日前展開,也有工人把樓宇內的物品搬走。然 而,現場只張貼民政總署發出的「佔用公地」的准 照,當中標明涉及「拆卸工程」,但是,仍未見到土 地工務運輸局發出的「拆卸」准照。另外,在「地籍 資訊網」內,仍未見到該地段的街道準線圖。
位於下環街甚具歷史的均益炮竹公司三層樓宇有可能被拆卸
第一代炮竹生產商‧後人在港 究竟,「拆卸工程」是否已獲工務局批准?工 務局有否諮詢文化局的意見?一連串問題仍有待當 局回應。有意見認為,由於均益炮竹公司的樓宇位 於世遺緩衝區內,文化局是有權干預的。有傳聞指 該樓宇的業主姓鄧,大部份後人在香港,均益炮竹 公司則是本澳第一代的炮竹生產商,以上說法均未 得證實。也有老街坊表示,近日見到本澳何姓富商 的七十多歲管家到現場視察。 另外,一個收藏品電子商務的平台展示,一批 印有大公雞、雙鴨商標、政府註冊兒童商標的均益 炮竹公司廣告,並稱該公司為「民國均益炮竹公 司」。一則網上文章也顯示,作者曾在澳門博物館 見到一幅色彩鮮明的、沒有標點的老海報:「本號 自製各款電光炮竹煙花什炮五色閃光引線已馳名中 外諸尊光顧請認明本廠主人及鳥頭嘜商標庶不致誤 鋪在澳門下環街均益號謹敬」。
昨晚,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也在網上發布資 訊:「均益炮竹廠具有相當的文化價值,亦是澳門 早期經濟發展的明證。是區內的一項重要的工業遺 址,具有相當的歷史價值;而其作為澳門早期的現 代建築,無論是設計 (Art Deco 的工廠建築) 以至 建材的使用,今天都再難復再見。在追求文化永續 及多元的今天,作為城市規劃工作者,我們認為有 其保留的必要性。」
網民:活化最能保留該區特色 對於該樓宇將被拆卸,不少市民在網上發表意 見。其中一人昨日到現場,與工人們聊了一會,得 知樓宇內仍遺留若干張掛在牆上的照片 (單人及大 合照),數本七十年代的帳簿,還有大量的鞭炮紙, 希望文化部門關注那批文物。另有意見認為,「均 益炮竹庄雖不是歷史悠久的古建築,但卻是人文經 濟、歷史的活化石,活化這座建築物,最能保留該 區特色。」
我城:建築設計難再見有保留必要
設計師稱單位設計存缺憾 ▲據澳門電台消息,青洲坊大廈三房廳示範單 位戶型的廳設計被參觀者批評不合理。該台記者將 示範單位的圖則交給本澳室內設計師,他認為的確 存在缺陷,預料需要改動客廳中部分門口的位置, 否則未必夠空間放置一般市面銷售的家具。 另一位建築師蔡田田認為,經屋樓宇面積小, 加上一梯近廿伙住戶,各單位均要四正是屬於不容 易的設計,至於社會聲音關注的「一廳七門」問 題,蔡田田按照圖則設計傢私擺設後認為,相信可 透過改動俗稱「眼鏡房」的房門位置或訂購家具時 精打細算解決,並建議政府或原設計者提供原設計 家居方案予市民參考。
均益炮竹公司三層樓宇外展開圍板工桯
均益炮竹公司三層樓宇內放置了施工設備
所有市民均須遵守競選宣傳規定
關姐叫當局補鑊 ‧
【本報訊】議員關翠杏認為,經屋 「七門客廳」的設計者和審批者,不是 以人為本,沒有從用家角度思考,當局 應該想辦法彌補,更不應把這設計用於 仍未最終審批的樓宇。她也提出,政府 需要重新檢討公屋政策,尤其是放寬經 濟房屋的各項限制,包括取消購買者的 收入限制。 青洲大廈經屋單位設計奇特,出現 「七門客廳」。對此,直選立法會議員 關翠杏 (見圖) 稱:「那幾百呎的地 方,如何生活呢?如何使用呢?不能有 效地利用空間。」她認為,相關設計 「求其」,無論是設計者和審批者,都 不是以人為本,沒有從用家角度思考, 當局應該想辦法彌補,甚至,向住戶提 供一個建議有效使用客廳的示範圖。至 於,那些仍未進入最終審批的樓宇,則 不應使用那設計。
正報創刊於一九七八年 正報有限公司
【特訊】立法會 選舉管理委員會消 息: 2013年第五屆立 法會選舉將於本年9月 15日舉行。 目前,澳門特區 第五屆立法會的選舉 程序已按部就班有序 開展,行政公職局已 於7月23日公佈獲確定 接納的2013年第五屆 立法會選舉候選名單 的完整總表,7月24 日亦於經抽籤確定各 候選名單於選票的排 序。 據近日本澳報章 報導,有社團擬近期 在澳門各區進行反映 對部份參選人發表意 見的活動,針對上述 情況,選管會籲請社 會各界,在立法會選 舉的法定宣傳期,即 本年8月31日至9月13 日午夜開始之前,所 有市民或社團均不應 作出影響或決定選民 投票意向的任何行 動,其中包括鼓動投 票或不投票予特定參 選組別或特定候選人 的宣傳活動,以免在 法定宣傳期以外作出 競選宣傳行為違反 《立法會選舉法》規 定的平等對待及機會 平等原則而需承擔相 應的刑事責任。 為保證立法會選 舉程序的有序開展, 選管會期望所有市 民,特別是各參選組別均能嚴格 遵守《立法會選舉法》,共同營 造公平、公正的廉潔選舉環境。
拆遷組再拆黑沙天台屋 害其他住戶利益。政府強調,打擊僭建工作不會鬆懈,會按既 定優先處理原則執行清拆,呼籲市民盡快處理殘舊僭建物。
自願清拆個案陸續增加
清拆路環黑沙海蘭花園一翻新天台屋 【特訊】繼上周二(23日)拆遷路環黑沙海蘭花園一僭建 天台屋後,政府「非法工程跨部門常設拆遷組」(下簡稱「拆 遷組」)昨日再度展開行動,清拆同一小區另一大廈的翻新天 台屋。政府近年三令五申,並推出多項措施協助業主清拆僭建 物,但仍有人漠視法紀,翻新殘舊僭建物企圖蒙混過關,繼續 將樓宇公共部分據為己有,嚴重影響防火安全,行為自私,損
政府近年加大力度打擊僭建,同時亦相繼推出措施,協助 市民自願清拆僭建物,至今先後推出《樓宇防盜及安全設施指 引》、「僭建物自願拆卸資助計劃」及《非法工程拆卸指引》 等,近期自願清拆僭建的數字陸續增長。儘管如此,仍有市民 心存僥倖,對已殘舊的僭建物進行翻新,企圖蒙混過關,繼續 損人利己地將樓宇公共部分據為己有。 「拆遷組」今次行動的個案位於路環海蘭花園第一區第三 座一大廈頂層單位對上之天台部分。土地工務運輸局去年接 報,指有人對該處一個現存以混凝土及磚牆組成的天台屋進行 翻新工程,稽查人員在現場證實該工程存在,只見該僭建物將 約三分之二的天台公共部分霸佔作私人用途,此自私的霸佔行 為不但影響避火層作用,阻礙了住戶正常的走火逃生,更大大 縮減了其他住戶使用天台空間進行休閒活動的權利。局方人員 更發現,有人以鋁窗及磚牆 等物料,封閉相關頂層住宅 單位的陽台,有關非法工程 與天台屋一樣均違反了《防 火安全規章》,影響大廈防 火,對公眾安全構成隱患。
違法人多次漠 視政府要求 局方隨即發出禁止施工 令,並刊登了預審告示,勒 令違法人停工,惟違法人沒 有停工意圖並繼續施工,為
此,局方決定刊登最終決定告示,向當事人發出最後通牒,但仍漠 視不理。局方近日先後3次再通知違法人政府的決定,但違法人未 予理會,至行動前3日才親臨土地工務運輸局要求了解,而局方亦 清晰告知其即將進行清遷行動。「拆遷組」在今日展開行動,清拆 該天台僭建物,預計10天內完成。 政府強調,違法人有責任將其破壞的公共部分還原,並於30日 內向土地工務運輸局申請,否則需承擔樓宇因其破壞而導致滲漏水 等問題的一切法律責任。此外,違法人應盡快聘請註冊工程師,遞 交結構修復計劃,經局方核准後進行修復工程。局方亦將追究相關 人士包括小業主、工程承包人及工人的法律責任,並追討違法人清 拆僭建物的工程款項。
將持續跟進未處理個案
政府強調,打擊僭建工作絕不鬆懈,會以「先後緩急」的方式 處理,凡屬施工中的新增或翻新個案、危害所在樓宇結構安全、僭 建物本身殘危、塞渠漏水、影響公眾衛生和影響防火安全等個案都 會優先處理,而非以僭建物種類、樓宇類型及地區作準則。自2010 年拆遷組成立以來,至今年7月初 已清拆400多宗非法工程個案,當 中,接近9成屬自願清拆,數字呈 上升趨勢。政府將持續跟進未處理 個案,呼籲市民不要以身試法。 政府去年推出《樓宇防盜及安 全設施指引》,讓市民有所依循, 有助減低了僭建物出現和改善鄰里 關係。此外,為配合市民自行清拆 僭建物,政府於今年首季先後推出 了「僭建物自願拆卸資助計劃」及 《非法工程拆卸指引》,前者向自 政府再採行動清拆天台屋打擊自私行為 願清拆僭建物的業主提供部分款項
該頂層單位內建有樓梯直通僭建天台屋
的一次性資助,最高為澳門幣一萬元,但必須是在尚未發 出最終決定通知前提出;後者則將整個拆卸非法工程的行 政程序作清晰說明,讓市民可更簡便地提出申請。 政府呼籲,市民不應霸佔不屬於自己的公共地方,若 歷史原因曾作出有關行為,也應自行清拆僭建物,改善鄰 里關係,消除對自己、公眾安全和衛生所造成的潛在危 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