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一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農曆癸巳年十月十六日
【本報訊】二O一三年 FIA 世界房車錦標賽澳門站第一回 合,由穩奪全年總冠軍的法國車手伊雲‧梅拿在第一回合奪冠, 第二回合的冠軍是侯夫。在第二回合,發生兩次大型意外,導致 賽事暫停。 二O一三年 FIA 世界房車錦標賽澳門站的第一及第二回合 昨在東望洋賽道舉行。由穩奪全年總冠軍的法國車手伊雲‧梅拿 (Yvan Muller) 在第一回合奪冠,他駕駛雪佛蘭戰車一直領先, 輕鬆奪冠。 亞軍之爭是葡萄牙車手蒙迪路 (Tiago Monteiro) 和英 國 車 手 侯 夫 (Robert Huff)。最終 蒙迪路奪得亞 軍,較侯夫快 零點三秒。 至於第二 回合,亦是整 個賽季的最後 一個回合,由 侯夫勝出,亞 軍是西班牙車 手奧拿 (Pepe Oriola),季軍是荷蘭車手 哥倫尼 (Tom Coronel)。 不過,這場賽事出現較嚴 重撞車事故,需要兩度暫 停。 首宗發生在開步後, 在第一個彎位的大直路, 匈牙利車手米捷利斯 (Norbert Michelisz) 的 戰車撞欄,四輛賽車也隨 之相撞,一度冒煙,賽事 需要暫停,也有車手退 出。 重新恢復比賽後, 英國車手趙頓 (Tom Chilton) 的戰車因故障減 速,在松山劏狗環被澳門 車手積薩斯 (Eurico de Jesus) 所撞。大會出動 安全車,期間,在同一地 點,後來的戰車撞到趙頓 和積薩斯的戰車,堵住了 東望第二回合起步直路多部車輛相撞冒煙 賽道,賽事第二度暫停。 著火
星期一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有效刊物
一號侯夫力拚下勝出在次回
東望洋大賽梅拿侯夫各勝一回
第一版
十號車英國車手林恩發揮出色,力壓一眾強手勝出澳門三級方程式 大賽
林恩
正報創刊於一九七八年 正報有限公司 JORNAL CHENG POU LIMITADA
社長:龔樹根 社址:澳門南灣大馬路57-63號 一樓E-F座(恆昌大廈) Av. da Praia Grande, no.57-63 Edif. Hang Cheong 1/E-F Macau.
三級方程式大賽十號 車英國車手林恩領放而回
編採部電話: 廣告部: 傳真:
2896-5976 2896-5972 2896-5741 2896-5744 電郵:chengpou@macau.ctm.net
F3奪冠
中區收件處 米糙街一號長春閣參茸行轉 電話:2837-5389 承印:精工印刷有限公司 地址:馬交石炮台馬路昌龍工業大廈1樓D 新聞紙第 10492 號 今天出紙壹張紙 每份售貳元
【本報訊】第六十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三級方程式大賽,英國車手 林恩力壓眾強手奪冠,上屆冠軍葡國車手達哥斯達衛冕失敗,只能屈居次 席,巴西車手迪蘭尼得季軍達哥斯達讚林恩表現出色,勝出亦合理。
達哥斯達屈居亞軍 鑽禧大賽車三級方程式大賽於昨午壓軸上演,今屆出鬥此項大賽的車 手,多名各地三級方程式的冠軍級好手,在賽前兩天的練習試車和排位賽 都有好表現,其中駕駛八號戰車的歐洲三級方程式冠軍馬些路、歐洲方程 式亞軍,駕駛十四號車的瑞典車手羅辛斯基,同是歐洲方程式前三名常 客,駕廿三號戰車的英國車手森斯,以及來衛冕冠軍的葡國車手,駕一號 戰車的達哥斯達,還有在選拔賽中掄元的英國車手林恩,都是被視為熱門 車手,亦預料彼等必有一番劇鬥。 賽事於下午三時半舉行,賽事起步,一如車迷所料,上述眾好手都能 搶先放出在前排位置,尤其是十號車林恩,藉著桿位之助,搶先帶出, 十四號車羅辛斯基緊隨其後,在試車中成績表現不俗的巴西車迪蘭尼所駕 的十八號車搶佔第三位,一號車達哥斯達居第四,八號車馬些路第五位。 羅辛斯基在第一個圈便因車壞退出,達哥斯達補上第三位。在比賽初 段因有意外出動了安全車,隨後安全車退出,比賽回復正常後,達哥斯達 超越迪蘭尼,而在隨後兩圈,馬些路亦進佔第三位,在九個圈賽程後,林 恩依然帶放,達哥斯達緊貼其後,兩車手已漸甩開車群,第三位置則由馬 些路與迪蘭尼角逐之勢,其他車手只有廿三號戰車的森斯能較為追貼前列 車手。
馬些路撞欄退出 賽事進行至第十一個圈時,馬些路的八號車在水塘北角,賽事控制中 心前位失控撞欄,迪蘭尼穩住第三位,林恩與達哥斯達依然分列首,二名 位,直至完成十五圈賽事,林恩領放而回奪標,達哥斯達衛冕失敗,只居 次席,迪蘭尼第三,森斯梗頸四。 林恩賽後表示,能贏出此次三級方程式大賽。心情興奮難以形容,可 說是夢想成真。
林恩接受隊友的歡呼
特首見國際車盟主席 【特訊】行政長官崔世安昨日會見來澳出席第60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的 國際汽車聯盟(FIA)主席托特,就繼續加強合作辦好澳門此項賽車盛事交換 意見。 行政長官下午在澳門格蘭披治賽車大樓與托特會面。他指出,大賽車舉辦 至鑽禧,富有意義,為此感謝托特及國際汽車聯盟長期對澳門大賽車活動給予 支持和指導,讓澳門大賽車舉辦數十載以來,逐步提升在國際車壇的地位,成 為澳門的盛事品牌。他希望國際汽車聯盟繼續支持澳門辦好格蘭披治大賽車活 動。 托特回應行政長官表示,很高興來澳參加鑽禧賽車盛事,並讚賞活動過程 暢順,大會組織工作妥善,賽事安排有序,且新大樓設施良好。他表示,國際 汽車聯盟與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委員會長期保持密切溝通,未來將繼續合作, 支持澳門舉辦賽車活動。 參加會面的包 括社會文化司司長 兼澳門格蘭披治大 賽車委員會主席張 裕、行政長官辦公 室主任譚俊榮、澳 門格蘭披治大賽車 委員會協調員安棟 樑,以及委員:社 會文化司司長辦公 室主任張素梅,旅 遊局局長文綺華、 盧景昭。
照
請合
女
凡連
老爺電單車巡遊
女郎
賽車
性感
非 魅力
邀 性都
車場 讓記憶 留住
林恩勝利香檳倒滿身
澳博董事梁安琪在賽前為德利車隊及車手 林恩打氣
三級方程式八號撞欄失去季軍機會
莫他拿後追奪冠‧車迷拍爛手掌 【本報訊】 六度在澳門取得 佳績的意大利車 手莫他拿,昨日 GT盃頒獎 在澳門GT盃中, 憑技術由第一圈中的四位一直追上第一位,取得澳門GT 冠軍,令車迷、粉絲拍爛手掌。 昨早首場賽事澳門GT盃中,起步排第二位的一號車 選手莫他拿,未能取得有利位置,只能排第四。首三 名排序依次為三十六號車手昂高、九十九號車手恩培尼 多利、六十三號車手倫格爾范德贊德。第一圈在嘉思欄 中,七十二號車撞欄並被後隨多部來車相撞,撞至車頭 燈及零件脫落,賽事第三、三圈需由安全車帶領下進 行,第四圈安全車離開後不久,十三號車又於文華東方 又發生意外, 五、六圈賽事又需要安全車重新出動。 賽至第九圈時,首五位排位一直沒有變化下,排首位的
三十六號車突然於松山上路車輛發生故障而被迫退出比 賽,當大家以為幸運之神降臨莫他拿身上,令他可以由第 四躍身入三甲時,莫他拿還不甘成績,奮力再追,終於成 功超越前車,躋身第二位,遇到慢車時,莫他拿更藉此時 機,憑著高超技術超越排第一的九十九號車手恩培尼多 利,以第一名的姿態進入第十二圈賽車,並成功完成最後 一圈,衛冕GT盃,出色的技術,贏得全場觀眾熱烈的掌 聲。第二、三則依次為二十三號車手屈斯、九十九號車手 恩培尼多利。
認贏得險滿意六創佳績 已六度踏足澳門的莫他拿形容今次贏得有點困難,他 指,起步首九圈只能排第四,一度不太順利,後因晏高車 輛故障退出,他有機會挑戰前車。六度在澳門東望洋跑道 創下佳績,他感到非常滿意。 屈斯在最後一圈超越前車恩培尼多利取得第二感到非
九十九號恩培尼多利對莫他拿爭勝做成壓力 常高興和滿意成績。而恩培尼多利則感到,賽事中沒有犯 下錯誤,但因為前圈的慢車影響了他,未能做出好成績。
農曆癸巳年十月十六日
二O一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經 瑞士軍方是最近演習模 濟 合 作 擬遭法國入侵,引起爭議。 與 發 展 該國軍隊在八月的演習中, 組織(經 合 組 織, 模 擬 法 國 在 金 融 危 機 後 分 O E C D ) 裂,並企圖揮軍入侵輲士, 公 布 衡 以搶回「被偷走的錢」 。瑞 量 各 國 士軍方淡化事件,稱演習並 國 民 幸 非反映法瑞兩國財政關係緊 福 度 的 張。 「美好生活指數」調查報告,指出英國是世界上生活和工作環境最理想的國家之一,超越德國、美國、日本等。不 瑞士「星期日早報」刊 過,英國在教育、技能、收入差距仍不理想,社會不平等的情況也比其他國家嚴重。 登的地圖等資訊顯示,演習 經合組織對旗下三十四個成員國進行統計,就收入、教育、住屋和安全等生活各方面的品質進行評分,作出「美 好生活指數」報告(BETTER LIFE INDEX),指出英國在環境品質、個人安全、工作、收入、住屋的水準遠超各國 模擬法國分裂成幾個敵對地 的平均得分。在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方面,英國接近平均數,但是在教育與技能則低於平均數。 區,其中一個地區準備兵分 得分和英國平起平坐的國家,還有瑞士、澳洲、北歐國家、加拿大及新西蘭,均為「美好生活指數」得分最 三路入侵瑞士,以搶回該區 高的國家。美國、愛爾蘭 、德國、法國名次降一級,表現沙尼亞、匈牙利、希臘、智利,是全部國家中表現較差的。 「被瑞士偷走的錢」。報道引 論到教育,英國略遜,表現落後於俄羅斯國、波蘭和匈牙利。根據經合組織的報告,英國年齡介乎二十五至 述一名地方議員稱,瑞士軍 六十四歲的成年人中,七十五%取得了相當於高中畢業的學歷,只比經合組織的平均水平高出一個百分點。 另外,英國匯豐銀行發表研究,指全球最佳移居國家是中國及泰國,理由因是兩國的經濟機遇和生活品質都 隊必須準備好應對二十一世 是吸引僑民的最大因素。至於最不適宜移居的國家,則是政局動盪不堪的埃及。 紀的威脅,但瑞士裝甲部隊
環境安全收入理想 英膺最美好生活圈
中國企業化兩億 購入畢加索名畫 中國國際漫畫節穗港澳 ACG 動漫遊戲展在廣州舉行。本屆展會共吸引了多個國家地 區共 107 家知名動漫企業家和原創作者參展。(中新社圖片 / 劉衛勇 攝)
的畢加索雕塑作品「TELE」則流拍,令業界大跌眼鏡。 創作於一九五O年的油畫「克勞德和帕洛瑪」以畢加索一對兒女為原型。資料顯示,畢加索生前一直把它懸 掛在自己工作室的顯要位置。萬達的成交價較估值高逾一倍,但低於該集團事前評估。據內地傳媒報道,萬達與 西方美術史專家研究認為,「克勞德和帕洛瑪」藝術價值媲美甚至超越「拿煙斗的男孩」,後者曾創造一 ‧ 四億美 元的畫作拍世界紀錄。 中新網形容,萬達今次「可以說是在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下的一次檢漏」。萬達藝術品收藏負責人表示,今次是 該集團收藏世界級藝術家作品的第一步。 路透社報道,整體而言首天拍賣反應並不理想,被視為當日拍賣焦點、原本估值二千五萬至三千五百萬美元 的雕塑「TELE」因買家開價未達底價而流拍,另有多件名家作品乏人問津。佳士得坦言對拍賣情況失望,但強調 當天有七成拍賣品賣出,仍屬「合理數字」。
根據耶魯大學 對於過期的食 研 究 團 隊 一 項 研 究 物,人們通常會扔掉。 顯示,用左手(左撇 但美國波士頓一家即 子)的人更容易罹患 將開幕的超級市場準 精神疾病,例如精神 備出售的,卻是過期 分裂症,研究認為, 之 後 還 可 以 食 的 食 大 腦 的 變 化 讓 一 些 物。 人變成左撇子,這種 根據專家的說法,食品的有效期限有時根據的不是食用安全而是 物 理 現 象 也 可 是 導 風味,因此,有些東西雖然已經過了「有效期」,但它絕對沒有問題, 致精神疾病的原因。 仍然是可以食用的。 根據耶魯大學研究團隊調查,精神分裂症及分裂情感障礙病患者中,四十%是左撇子;抑鬱症 當地傳媒還總結了幾種過期仍然可以食用的食品,包括粟米片、 和躁鬱症的患者中,十%是左撇子。該校研究人員韋布說:「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在精神不正常的 朱古力及雞蛋。過期超過一月的粟米片,頂多就是風味差一點,絕對 患者中,左撇子的人明顯更多。」 不會吃壞肚子。只要再烤一下,就可以恢復酥脆,放進密封罐裡防潮, 研究人員調查一個城市的低收入群體,公共精神病診所裡的一百O七名患者,以了解其中左撇 可以繼續延長食用期限。 子的人數。他們發現,左撇子患精神分裂症更為普遍。 朱古力在接觸空氣之後,表面會出現一層灰白色粉狀物或是油斑, 英國卡迪夫大學精神病學家克拉多克教授表示,該研究顯示,嚴重的精神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 這是因為脂肪結晶融化之後浮出所形成,不是發黴,儘管吃。 其發病原因可能與大腦和身體的物理條件有關,而不是只在「心裡」層面。 雞蛋也是雪櫃裡經常被錯殺的食物,專家說,雞蛋通常可以在雪 全世界左撇子人數佔總人口的比例約十一%,而心理疾病患者中,左撇子所佔比例與此相若。 櫃放三到五星期都不會壞,不過冷藏溫度最好維持在攝氏五度以下。
研究指左撇子 較易患精神痛
佳士得紐約秋 季拍賣會上周揭幕, 中國企業萬達以 二千八百一十六萬 美元(約二 ‧ 二億 港元)投得畢加索 名 作「 克 勞 德 和 帕 洛瑪」,成為全日最 大 亮 點。 原 本 被 預 期將引發激烈競爭
模擬法入侵「搶錢」 瑞士軍演惹起爭議
第三版
星期一
指揮官強調,演習和法國毫 無關係,「它在二O一二年 籌備,那時雙方的財政關係 並不緊張」。 瑞士的銀行保密法規吸 引大量境外存款,但近年美 法等國加強打擊逃稅行為, 令瑞士的「避稅天堂」地位 響起警號,美瑞兩國在八月底簽署協議,瑞 士金融機構同意增加披露美國客戶的信息, 以幫助打擊離岸逃稅。 作為國際公認的中立國,瑞士自十九世 紀初以來從未捲入戰爭,但未因此漠視軍事 威懾力,一周前剛公投否決廢除強制兵役。 目前瑞士軍力約十五 ‧ 五萬人,以人口比例 計居歐洲之首。去年該國軍演模擬歐元崩潰 導致大量難民湧入。
美超市計劃 售過期食品
來自美國、英國、瑞士、韓國以及中國大陸、中國台灣等 50 個國家和地區的佳 麗匯聚福州,參加 2013 環球比基尼小姐大賽國際總決賽。圖為各國參賽佳麗展示 風采。(中新社圖片 / 錢興強 攝)
既領導改革又改革自身 三中全會重黨建
第二版
農曆癸巳年十月十六日
二O一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傳中盤商轉賣十萬桶黑心油
台北當局警告違法重處 【香港中通社 11 月 17 日電】 台北消息:大統長基公司下架退貨的問題油品堆積如山, 中南部傳言,有下游盤商不堪退貨虧損,把近十萬桶問題油品轉賣小型食品加工廠或 夜市、菜市場,恐對消費者造成二度傷害。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對此強調,只要查 出業者違法轉賣,一定重罰,並送檢調偵辦。 台灣黑心油事件爆發至今已一個月,大統公司盤商自救會發言人蔡坤南表示,已 聽到風聲,中南部有些盤商等不到大統的賠償,因不願承受虧損,只好轉賣問題油品, 有的賣給廢油回收公司再利用,但有的改成不知名小廠的包裝重新出售變現,流入小 型食品加工廠或夜市、菜市場等,數量達 10 萬桶以上,市價約新台幣 2 億元。 對此,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表示,目前未發現違規轉賣油品,通路商的大統問 題油品大致回收完成,已通知各縣市衛生局,稽查、封存各地盤商庫存違規油品。 【中新社長沙 11 月 17 湖南江永7領導子女親屬 日電】 (記者 李俊傑 唐 小晴)就媒體報道的湖南 違規進入事業單位被清退 江永縣相關領導子女親屬 在工作調動中存在的違規行為,江永縣官方 17 日向中新社記者透露,經調查核實, 決定對黃某、聶某等 7 名因未經招聘程序違規進入事業單位的職工予以清退。 媒體報道稱,被舉報的江永縣多名官員子女大多是在近 3 年進入行政或事業 單位,且此前沒有參加現單位對應崗位的省、市、縣統一招考。他們進入現單位, 大多是通過工作調動。 對此質疑,江永縣官方通報稱,該縣高度重視,當天即組織召開縣委常委會議, 對媒體所反映的問題及干部人事、機構編製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進行了認 真研究,並責成干部人事和機構編製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迅速 派出 3 個調查組分赴外地有關單位調查。 官方稱,經核實,涉及領導子女親屬工作調動的實為 10 人,其中唐某、蔣某、 張某等 3 人符合事業單位工勤人員招聘相關規定,屬正常的人員調動;黃某、聶 某等 7 人未經招聘程序,違反了原國家人事部 6 號令《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 行規定》,經干部人事和機構編製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研究,並報 該縣編委會、縣委常委會研究決定,對上述 7 人予以清退。
台灣破獲史上最大貨機走私毒品案 【中新社台北 11 月 17 日電】 (記者 董會峰 葉小剛)台灣警方 17 日宣佈破 獲史上最大貨機走私毒品案,查扣 600 塊海洛因磚,淨重 200 多公斤,市價高達 90 億元(新台幣,下同)。 台灣刑事警察局局長林德華當天在台北表示,這也是今年島內破獲的最大毒品 走私案。 歷經一年多的監聽、搜證,台警方與多個部門合作,於 17 日淩晨在桃園機場 採取行動,登上一架甫從越南抵台的貨機,並出動緝毒犬,在航空貨櫃的 12 個音 箱內,查獲 600 塊高濃度的海洛因磚。 警方表示,每個音箱內有 50 塊海洛因磚,每塊毛重 375 公克,總重 200 多公斤, 市價高達 90 億元。 警方說,嫌疑人把 600 塊海洛因磚分藏 12 個音箱,如此手法島內首見。 辦案人員尋線逮捕曾擔任倉儲公司員工的翁姓主嫌,以及在倉儲公司擔任『內 應』的朱姓男子、負責掉包貨物的吳姓男子等 7 人到案。
至於若查獲違規轉賣,葉彥伯強調,除祭出最高 1 千 5 百萬元罰款外,也可移送法辦, 業者將得不償失。 彰化縣衛生局食品衛生科長林毓芬表示,希望盤商如實退貨,若暫時無法退貨, 不能非法轉賣,違者一定嚴懲。她說,大統廠區問題油品仍堆積凌亂,造成衛生局無 法清點數量;本周將到大統工廠催促分類,以利清點、管制流向。 另外,食品藥物管理署北區管理中心主任馮潤蘭呼籲,民眾若發現業者有這樣的 行為,可主動檢舉。 食藥署也建議廠商提出回收計劃,這些『黑心』油品,未來不排除可製成『良心』 肥皂或生質能源。
外交部:中方願向菲災區派遣緊急援助醫療隊
【中新社北京 11 月 17 日電】 (記者 馬海燕)黨的建設制度 改革與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 改革共同成為中共未來深化改革的六大方面。在多位學者看來,這 意味著執政黨在領導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中將加強自身領導能力建 設,以便更好地領導改革。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 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緊緊圍繞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 法執政水平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加強民主集中制建設,完善黨 的領導體制和執政方式,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為改革開放和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秦宣告訴中新社記者,黨的 建設在以前歷次黨的會議上都會提到,但都沒有這次的位置顯著。 這次是把黨的建設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前提的較 多的是黨領導改革,現在除了黨要領導改革,黨的自身也是被改革 的對象,這是新時期新變化對執政黨的新要求。 決定專門論述『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指出『全 面深化改革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 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 執政黨,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確保改革取得成功。』 秦宣認為,作為執政黨,改革頂層設計、自覺把黨的執政體制 配合其他改革,對於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統攬全局、推進社會主義 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也是在黨中 央的領導下,這意味著相關方面要加強黨對改革自身的理論研究、負責改革的總 體設計。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李成言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加強黨的 建設其實是新一屆領導人上任之初就非常關注的事情。在去年 11 月十八屆中央政 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時、在今年 1 月的十八屆中紀委二次全會上、在 6 月的 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等多個場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均多次提到『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這其實就是黨的建設改革方面的重要內容。究其原因就是在現有體制 下,腐敗越來越嚴重,出現了許多新問題,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黨的建設改 革也是反腐敗、監督權力的改革。 今年 6 月,中共開始在全黨上下進行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習近平等七 常委分赴各省區,督促地方查找問題,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 和奢靡之風等『四風』問題,既打『蒼蠅』又打『老虎』,效果有目共睹。 『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此次也被寫進決定。李成言認為,黨的建設改革與當前 正在進行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相呼應。現在伴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同時進行 的改進中央和省區市巡視制度、基層紀委的權力上移、黨的紀律檢查工作雙重領 導體制等改革、領導干部有關事項公開制度試點等已悄然起步,作用開始顯現。 如何讓改革試點全面推開、落到實處則是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 決定提出,全面深化黨的建設改革,『要求各級黨委切實履行對改革的領導責 任,完善科學民主決策機制,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把各項改革舉措落到實處。加 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完善干部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製度,不斷提高領導班子和 領導干部推動改革能力。』 這在習近平等人在各自的聯系點對省委領導班子的諄諄告誡中亦可看出。9 月 底的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上,書記、省長爭相『揭短』讓人印象深刻, 習近平就檢查出來的突出問題提出的『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政績觀、發揚釘 釘子的精神,堅持正確用人導向』等,也在決定中有所體現。 李成言表示,新一輪改革啟動,必然涉及黨的權力設計問題,改革黨和政府、 黨和市場的關係,改變那些錯位的、不當的行政關係,都需要地方黨政領導者具 有大局意識和改革魄力。 此次決定既強調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又花大量篇幅論述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 革,強調打破干部『部門化』,糾正『唯票取人』、『唯分取人』等現象,『擇天下 英才而用之』。相關專家認為,讓優秀新鮮力量進入黨的體系,形成一個合理流動 的人才通道,這正是黨建改革的希望所在。
星期一
11 月 17 日,菲律賓中部港口城市奧爾莫克市街頭,超強台風『海燕』造成 破壞的印跡隨處可見。據菲國家減災委最新災情通報,截至 17 日晚 18 時, 超強台風『海燕』已造成菲律賓 3976 人死亡,其中,奧爾莫克市 31 人遇 難,191200 人受災。而據 2010 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奧爾莫克市總人口為 191200 人,兩項數字對照顯示,台風過後,奧爾莫克幾乎整座城市的居民都 淪為災民。( 中新社圖片 / 張明 攝 )
【中新社北京 11 月 17 日電】 據中國外交部網站消息,外交部發言人洪磊 16 日就中國政府願向菲律賓災區派遣緊急援助醫療隊答記者問時指出,考慮到當前 災區的實際需要,中國政府願從人道主義出發向菲律賓災區派遣緊急援助醫療隊。 有記者問,超強台風『海燕』已引發菲律賓嚴重人道主義災難。中方已向菲 方提供緊急救災物資援助及援款,是否準備向菲災區提供包括醫療救助在內的更 多人道主義援助? 洪磊說,中方一直高度關注菲律賓『海燕』台風災情,已多次表示將根據災 情和菲方需求考慮繼續向菲災區提供人道主義援助。考慮到當前災區的實際需要, 中國政府願從人道主義出發向菲律賓災區派遣緊急援助醫療隊,中國紅十字會下 屬的『藍天救援隊』等民間救援機構表示願赴菲參與救災。中方就提供醫療援助 事一直與菲方保持溝通。一旦條件許可,中方救援力量將立即奔赴菲災區參與救 援。
同善堂鳴謝捐款善長芳名
大豐銀行捐壹拾萬元正
馬萬祺先生捐叁萬元正
澳門自來水有限公司捐叁萬元正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馬有友先生捐貳萬伍仟元正 馬有禮先生捐壹萬元正 新建華建築置業有限公司捐壹萬元正 馬有為先生捐港幣壹萬元正 馬有信先生捐港幣壹萬元正 鄒有強先生捐陸仟玖佰伍拾元正 電信管理局捐伍仟貳佰伍拾元正 林慶祥、梁淑群、林振輝、林詠珊(合捐), 林政曦、林雅雯、劉倩梅(合捐港幣),頤和 德行,以上各捐伍仟元正
【特訊】為紀念香港嶺南大 學創立 125 周年,由香港嶺南大 學 主 辦 的「2013 全 球 嶺 南 人 大 彙聚籃球賽」,彙聚了全球嶺南 人學子參加,澳門嶺南中學應邀 派出男子籃球代表隊過江參戰, 比賽由 16 日上午 10 時至下午 6 時假香港屯門嶺南大學成龍體育館舉行,參賽隊伍首先在 香港嶺南大學中環會所進行抽籤儀式,比賽隨後展開。 澳門嶺南中學男子籃球代表隊克服了舟車勞頓的旅途疲憊,面對強手、敢打敢拼,充 分展現出澳門嶺南學子奮進自強的精神面貌,在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良好氛圍下澳門嶺 南中學男子籃球代表隊賽出了風格和水準,先後戰勝了所有參賽對手,奪得友誼和冠軍雙 豐收,為澳門爭取了榮譽。
全球嶺南籃球賽 澳嶺南籃隊奪冠
排球銀牌賽 紅藍紅奪冠
澳門嶺南中學勇奪冠軍賽後合照
【特訊】由中國澳門排球總會舉辦 的的「2013 排球銀牌賽」16 日晚上假 理工體育館舉上演男子甲組冠軍爭霸 戰,實力雄厚的紅藍紅隊一路高歌、長驅直進,以 25 比 12、25 比 16、25 比 12 的直 落 3 比 0 擊敗陽明 A,奪得錦標。 實力強勁的紅藍紅隊佔盡優勢先勝一局,易邊再戰,陽明 A 欲大舉反擊無效再敗 陣,第三節,紅藍紅隊乘勝追擊,以總局數 3 比 0 奪得冠軍。
特 別 鳴 謝 新口岸輕軌方案終棄『內街』改擇『外圍』 乒乓球總會召開會員大會
承蒙: 新口岸區民眾歷時近四年團結奮進爭權益 眾多立法議員、社會賢達共認同並支持 澳門審計署、廉政公署發表科學且公正調研報告 第三屆特區政府順應民意作方案調整 中央政府體察民情批准澳門填海計劃微調
終使
【特訊】澳門乒乓球總 會本月 16 日晚假聯邦酒樓 召開「2013 年度會員大會」, 會議通過了各項報告,會長 馬志達表示,今次會員大會 是乒總回顧和檢討過去一年 所執行的工作。並希望會員能提出寶貴的意見。 在會員大會上,乒總理事長柯宜洲作會務報告、財政朱杏兒彙報 財務狀況、監事會勞秀玲作監事會報告、副理事長呂培作修改會章報告, 得到全體會員一致通過。
乒乓球總會
年度會員大會
【特訊】由澳門特 殊奧運會舉辦的「2013 特奧羽毛球賽」於 11 月 16 日 ( 星期六 ) 下午假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羽毛球館順利舉行。 主辦單位希望透過舉辦是次羽毛球比賽,鼓勵智障人士或有特殊教育 需要的學生參與有益身心的體育活動,並從中發掘自己的潛能和興趣。 是次活動共有一百七十名來自各特殊學校、工場、中心及院舍的 智障人士,以及其家長參與;鏡平學校亦有六十名義工到場協助活動 進行。
特奧羽毛球賽
新口岸輕軌『棄『內街』走外圍』塵埃落定
再三感謝!!! 澳門社區發展協會 澳門皇朝區互助會 敬啟
特奧羽毛球賽合照
第四版
CHENG POU
農曆癸巳年十月十六日
二O一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星期一
前言
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行政長官崔世安及 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等嘉賓主持澳門大學 新校區啟用儀式 (相片來源:新聞局) (facebook) 傳來 今 早醒來,友人在臉書 澳門大學新校園啟用典禮的影片,著我 評論一下。以往沒有太深入了解澳大新校園的 事,因此評論便不敢當了,但分享一下感受還 是可以的。 橫琴校園的啟用,當然不少得校監、校董 讚頌澳大的偉大、感謝國家的支持云云。這些 公式化的客套演辭,當然不會感到陌生,但 學生代表陳嘉敏的發言,卻引起了我的注意。 陳同學強調「奉獻」這兩個字,指只有澳大的 學生願意奉獻自己,才能使澳大成為一流的大 學,亦令澳門及國家強盛起來。
澳門大學橫琴新校區的啟用儀式在十一 月五日舉行。這類儀式為何以國歌開首呢? 為何身為一校之長的趙偉成為儀式的主持 人?既說:「請起立」,又說:「請就 座」,最後更說:「現在我宣布澳門大學新 校區啟用儀式完滿結束,讓我們以熱烈的掌 聲恭送主禮嘉退場,謝謝大家。」 身為校監的行政長官崔世安致辭時強 調,加快培養愛國愛澳的優秀人才,是確 保澳門特區長期繁榮穩定與可持續發展的重 中之重。澳門大學與愛國愛澳有何關係?校 董會主席謝志偉致辭時揚言,澳大將竭盡全 力,早日達成前國家主席胡錦濤期盼的一流 大學的目標。澳門大學的目標就是要滿全國 家領導人的意願? 還有那位學生代表陳嘉敏 (澳門大學學 生會理事長) 的致辭內容,究竟得到多少學 生認同呢?她戴著一頂不知代表哪一學術身 分的禮帽,一開始便說:澳門大學橫琴新校 區是一國兩制下新的突破及創新的體現,更 逐一提及國家領導人──胡錦濤、吳邦國、 習近平 (從未踏足新校區)、汪洋等對校區的 支持。 大學校監、校董會主席、校長、學生代表應有的表現是甚 麼?校方的啟用儀式安排是否恰當?反映著甚麼問題?本期專 輯邀約四份來稿,作者們藉著香港、台灣、英國的大學經驗,
逾五百名嘉賓、師生、校友見證新校區啟用的歷史性時刻 (相片來源:澳門大學)
寫出對澳門大學新校區,以及其啟用儀式的看法。歸根究柢, 不得不問:從國際的標準量度,澳門大學是一所名副其實的大 學嗎? 余偉英
澳大新校啟用禮 學生代表陳嘉敏 (相片來源:澳門大學)
憑什麼要我奉獻? 談學生組織的定位 「奉獻」這兩個字,確實有點突兀。 這兩個字,讓我想起近來挺熱烘烘的日本 動漫「進撃の巨人」,主角艾倫和一眾士兵, 不就是經常把右手握在左胸膛敬禮,然後大喊 一聲「把心臟奉獻給國家」嗎?「奉獻」,通 常會用在宗教、神聖的語境下,一個高高在上 的權威,要求其受眾毫不猶豫地奉獻。這種奉 獻,通常是盲目而不容質疑的。學生與校方; 學生與政權,絕不應是這種關係的。 陳同學整段發言,皆是感謝政府和國家的 支持,以及學生應該支持、貢獻學校和國家的 論調。這段演辭,如果把「學生」改成「市 民」,便能成為崔世安的講稿,顯然缺乏從學 生的角度思考,流於為政權建制歌功頌德。有 人可能會說,在這莊重的典禮中,學生大抵也 應該尊重嘉賓而奉承一下。我的回應是:為什 麼一家大學的典禮,一定要邀請一群不相干的 政界人士作嘉賓呢? 所謂「大學」,意指一個學人社會,其使 命是批判社會現況,創造新的知識以改變世 界。因為其本質,大學是有需要與政權和社會 保持一定的距離,而維持其獨立自主。學生作 為大學的持份者、繼承者,亦應時刻堅守批判 社會的態度,行事亦以此為最高旨趣。 新校園典禮,邀請了校園和社會上的決策 者到場,學生很應該把握這個時機,在典禮上 將學生的視角說出來。筆者當年出席中大五十 週年的典禮時,在台上一口氣把語言政策、書 院制、校園發展方向等說出來。出席者接收到 了多少是一回事,但好好利用學生的身位說出 對大學、社會的願景,才算是一個對得住選民 的學生代表。遷校這件大事,背後涉及的中澳 融合、學術自主的問題,值得學生代表發表異 議。 筆者在大學四年生涯,看見了一個挺有趣 的現象,當學生組織的,無論是學系會還是學 生會,都會定位自己為「建制與學生之間的橋 樑」。如果學生領袖的角色就是單純地收集一 下同學意見,再反映給校方,那倒不如由校方 開設一個專責部門來作民意調查,相信效率比 起學生領袖來得高。 學生並不是校方或政界的附庸,學生的存 在就是要衝擊當權者的盲點,並將我們的一套 看法實行出來。就我的認知,澳門的學生組織 一直都跟政府、中方走得非常近,這點確實要 注意一下了。有很多人都適合、甘當建制的應 聲蟲,但學生絕不需、亦不應為屈膝為建制粉 飾太平。 要貢獻的,是學生的風骨。在此寄語「獨 立批判」這四個字給澳門的同學。 楊政賢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副秘書長,香 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前會長)
都期望藉著更好的環境,使澳大能成為一流大學。然而,要成為一流 大學,不單要在學術方面下工夫,也要跟國際學術界的慣例接軌,並 突顯澳大本身的特色才行。 可是單就這個重要的典禮而言,澳大似乎仍未做到。 首先,是台上座席的安排。從大學發出的官方照片可見,汪洋坐 於正中位置,但按大學的禮儀傳統,正中的位置理應屬於大學校監 的,即使汪洋是國家的主要官員,但是在這個典禮中,他也不過是賓
客而已。行政長官崔世安兼任大學校監,把居中的位置讓出,是不適 當的,也使汪洋變得喧賓奪主,主客不分。 其次,是崔世安沒有穿著大學禮袍。身為大學校監,出席大學任 何重要典禮,其身份就是大學的最高領導人,其裝束不可造次,穿上 大學官方的禮袍是必須的。在大學的重要典禮上重視禮服的慣例,並 非只是形式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代表著在學術的殿堂裡,有一套學 術界的倫理,象徵著大學捍衛自己的理念,拒絕政治的介入。崔世安 身為大學校監,沒有穿著禮袍,是不尊重澳大、也不尊重身為大學校 監的身份。
(吉七創作)
另外,禮台的佈置也沒有突顯澳大的特色與傳統。是次新校啟用 禮,禮台以紅色為主色,背景紅底白字,台前嘉賓台一紮大紅花束, 看上去就跟內地的官方儀式沒有兩樣,明顯不是澳大的官方色系。 根據澳大傳訊部的「大學形象標識」指引,澳大的主色是「大學藍 (Pantone PMS 295)」,並非是次在禮台上見到的紅色。在如此重要的 場合,不依大學傳統,是不能接受的。 也許有人會說,那不過是新校舍的啟用禮,並非如畢業禮、頒授 榮譽學位等的學術典禮,不用如此吹毛求疵吧?但只要大家細心留 意,是次典禮,也是由大學權杖 (University Mace) 引領進場的,大 學權杖象徵著一所大學的權威與知識,並非一件可有可無的裝飾品。
管你喜歡不喜歡,澳大的橫琴時代開始了。在中學校運 會愛播的進行曲聲中,一眾「大粒野」魚貫進場。在場的學 者教授之中,或有敏銳的父權主義批判者發現主禮臺上:象 徵校董會權力的權杖格外礙眼。當然識時務者不會公開質疑 這是陽具崇拜陰魂不散,或者抱怨主禮者清一色是男人。 面對大半場操粵語的觀眾,司儀中氣十足地唸起溜撒的 京腔;特首在大紅布景前目光帶呆,若有所思。視覺、聽覺 都毫無疑問的在向大家傳達「我才是老大」的訊息。大家都 心照,這是個展示權力和仰望權力的演出。 橫琴校區名為區域合作,實際上只是土地交割。倒是 「澳大變橫大」在空間上予人學校被祖國大地吸掉的感覺。 沒有人會懷疑澳門的確在中國的掌握之中。不論經濟、民生 都無法離開大陸;政治更不用說,連回歸前既有的範式都極
大學不是庇護所
籌 備經年,位於珠海橫琴的澳門大學新校終於落成啟用,並於十月 五日舉行了啟用禮,由國務院副總理汪洋主禮。在典禮上,嘉賓
融合?開放?
不符學術界慣例
記得首次得知澳門大學橫琴新校區的消息,是在香港 《明報》上。這則獨家新聞在我當時就讀的新聞與公共傳 播課程的三年級班內,激起一些討論和衝擊。首先是每天 身在校園的我們,反思著自己的「新聞鼻」是否如此不靈 敏;其次是有感這則新聞就如一盆冷水,叫醒我們這些常 把「新聞自由」、「第四權監督」、「資訊流通」等字眼 掛在嘴邊的新聞學學子,認清理論與現實的差別。 從消息爆光至新校區正式啟用的這些年間,我共到過 橫琴兩次。第一次出發時正藉公布初期, 橫琴依然是一片 荒山野嶺,四處只是接載遊客吃生蠔的電單車的士。第二 次到橫琴時是今年六月中,寬敞的大馬路取代了山路,澳 大的新校區也差不多建成。 當我正自由進出澳大新校區進行拍照時,才有忙於趕 工的當地工人提醒,在校區建成並啟用後,會有城牆把校 區與橫琴其他地方隔開,擅自從城牆進入或離開校區都屬 違法,唯一合法的進出校區的,就是河底專用隧道。然 而,為什麼澳大新校區需要如此決斷的分開橫琴? 澳大新校區最惹人關心的議 題,正是如何處理「橫琴」(內 地) 與「澳門」的融合。而融 合,不論是過往澳葡年代或回歸 後,一直都是澳門大學面對的問 題。加上澳門在經濟和政治上日 益受到國際和內地關注,澳門大 學日後面對外來的衝擊也必然愈 來愈多,不管是被動或主動的。 而融合,從來都是雙向的。 根據筆者就讀時的經驗,由 於內地生剛來澳,不少教授都會 為他們把課堂分開廣東話與普 通話班。而住宿生也以內地生為 主,逐變成內地生上下課均以普 通話交流,更釀成內地生都常跟 內地生交流。即使有廣東話本地 學生住宿,也會因為變成少數, 反而給了本地學生練習普通話的 機會。 筆者並無意批評學習普通話 為壞事,只是為專程來澳讀書的 內地生感到抱歉,沒有讓他們充 分「感受澳門」。作為一名澳大 校友,筆者擔心的是在主校園遷 往橫琴、澳大加入高考制度後, 「澳門大學」對內地學生的賣點 還剩多少呢?或許新校區地方變 大了,可以引入更新、更先進、 更大型的設施,改善教室、實驗 室和飯堂,但這些硬件都是死物 (也可以被複製的)。 筆者從澳大畢業後赴英升讀碩士,我就讀的學校處於 全倫敦罪案率最高的地區──Lewisham,警車及救護車的 鈴聲就像是該區的天然配樂。但除圖書館外,學校並沒有 任何設施把街外人擋住,故此在校區內外,常碰到各類奇 人,包括售賣大麻的黑人青年、中年醉漢、經營小商店的 東歐移民等等。正由於這種開放、自由的氣氛,孕育著各 種次文化,為以藝術、媒體和社會學為招牌的該校師生們 提供各種養分。 大學應該是一所交流知識、經驗之地,而不是一所庇 護所。澳門大學的新校區成功解決複雜的跨境問題,再次 示範「一國兩制」。而作為一名新聞與公共傳播課程的畢 業生,我希望大學及有關單位,能在暫時無法預測「澳門 元素」還剩多少下,為何不先打開分隔學生與當地居民的 城牆,打開人文科學學科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有機會接 觸一下「澳門」以外的橫琴,而不是乖乖的留守在橫琴以 內的「澳門」。 林鍵均 (澳門大學傳播系學士、倫敦大學 Goldsmiths 學院紀錄片系碩士)
校方既以權杖引領典禮,即代表著學術的尊嚴,這個場合就需要嚴謹 安排。 以上說的問題,在很多人的眼裡只是小問題,相信亦有人質疑筆 者別有用心。但見微知著,澳大校方的思維究竟是大學的尊嚴重要、 還是「國家領導人」的主禮重要?在大學的重要場合邀得如汪洋這樣 的官員主禮,對大學是重要的鼓勵,也顯示了國家對澳門的重視,但 大學作為一個城市的知識保壘,實在也應同時顯示自己的堅持,才能 讓大學持續發展,成為一流。 許漢榮 (香港教育工作者、前香港中文大學校友評議會常務委員)
為缺乏。 於是官場充斥著新近在北 京培訓班學來的流行語彙, 「大範圍」、「有序地」夾雜 在遺傳自葡文翻譯的蹩腳漢語 文稿之中。澳門在地區政治上根本不足為慮,宗主國何需花 如此精神去吸收我們的最高學府?又不是說澳大同學素來熱 心社會議題,總是走在爭取公義的前沿。 剛結束的澳大學生會選舉,被批評投票率低下 (百分之 十八)。等等!筆者就讀的臺灣大學,最近的學生會會長選 舉,投票率只有個位數!是否代表澳門同學其實也很不錯? 我看答案要複雜一些。 筆者為文之時,臺大工會正在校園派雞排,感謝同學們
在爭取研究助理福利一案中長 期支持,最終官司勝訴。這種 積極參與的傳統,使臺大學生 在這個大學生貶值的年代,仍 然保有些許社會精英的自許。 反過來,這種責任 / 榮譽感激發社會意識,讓學運與社運保 持相關。 較早前臺大校方涉及「紹興社區」的徵地糾紛,很多同 學自發站到社區居民一邊。哪怕把地硬收來可能對學校發展 有利,但同學並沒有因此放棄對正義的追求。回頭看橫琴校 區從收地、設計到施工的過程中,出現一系列爭議。除了像 學生報有跟進過之外,大部份澳大同學既沒有把自己看作議 題的主體去參與,更不會為了公益去關心,閒事少管。
澳大變橫大
橫琴校區的風格是否適合,人們並不在乎,更加不會了 解到加諸我們身上的建築語彙其實是核心對邊陲的權力,以 鋼筋水泥書寫。對於馴如澳門特區,中央何必要事事大奏主 旋律,硬是要其隨而起舞呢?可能有人覺得這是對特區的 「厚愛」,實則這是慈母敗兒的「溺愛」,恐怕只會收到沆 瀣一氣的效果。 澳門最大的學府,今日以「有校有園」而雀躍,忘記要 成就趙偉校長「培訓未來特首」的宏願,並非靠大樓就可以 成功。澳人治澳,不是隨便推個澳門人上位就了事。起碼我 們的大學生要培養當家的自信,與相稱的視野和能力。 鄭明軒 (曾就讀澳門大學歷史系,現是國立臺灣大學政 治系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