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2013

Page 1

農曆癸巳年六月初十日

涉電話拉票個案已轉交廉署跟進

【本報訊】隨著九一五立法會選舉的 越來越近,部份參選組別已蠢蠢欲動,組 織「宣傳」攻勢、「拉票」行動。選舉管 理委員會主席葉迅生強調,若發現有偷步 宣傳,定會介入制止,並透露早前主動公 開披露的一宗以電話呼籲選民投票支持某 一候選人的案件,已轉交廉署 跟進,但未有交代總體轉交數 字。 選管會於七月一日發新聞 稿,表示接獲市民投訴,稱有 參選組別以電話呼籲選民投票 支持某一候選人,而當局已就 此進行調查。而坊間流傳的消 息稱,事件涉及一爭取連任的 議員。 葉迅生昨問及到調查進度 時進一步表示,選管會是收到 書面投訴和電話查詢,稱有人 致電查詢市民有否某種投票意 向、將來會否投票繼續支持某 位人士等。經初步調查後,選 管會確認有關事實,當中亦存 在鼓動市民去對某組別、某一 名參選人士作投票意向之偷步 宣傳趨勢和苗頭,已於七月五 日轉交廉署進一步調查,故現 調查進度已不便介入。 葉迅生指出,相關行為經 開會討論認定為不適宜,故必 須要及時制止,讓市民知悉這 做法不可取、不正確,故當時 作出公開,但不宜公開此人之 名。 日前民主起動向當局投 訴,超越行動候選人身穿「會 服」公開活動疑偷步宣傳。葉 迅生說現初步分析,「暫時未 有分析到特別的結論」。 葉又提及,有不同組別之 間互有爭執、投訴,涉及的案 件將於初院展開審判,但這應 不涉及今屆選舉活動事宜,故 不適宜指明相關人士誰屬。早 前,同心第一候選人關翠杏和 澳門夢第一候選人張榮發曾各 自公開指摘對方不是,有人透 露相關案件正在排期候審。 對於已有候選人公開大打 個人廣告宣傳,葉迅生回應 稱,他們正研究相關個案是否有問題、未 有結論。他又謂在確認正式名單後,他們 會更嚴謹、嚴格去處理,若涉偷步宣傳定 會介入。 此外,葉迅生主動回應早前傳媒對選 管會之質疑:「傳媒提及到,難搵我們、 近期選管會冇點開記招會等這些問題,如 果係存在的話,我們係會進行一個了解。 如果我們係真係存在不足方面,我們一定 會在機制去協調、加以改進。」 選管會向已選民寄發《投票通知 書》。 新(聞局 )

文遺法新增多條文 【本報訊】政府在《文 化遺產保護法》法案新增十 多條條文,當中包括,文物 不動產的持有人,可向政府 提出:按現有制度徵收其文 物。另一新增條文,是允許 在必要時,把文物不動產遷 移到另一位置。

文物不動產持有人可要求政府收購 政府剛向立法會第三常設委員會提交《文化遺產保護法》法案的工 作文本,由原有的一百零三條條文增至一百一十八條。委員會主席鄭志 強表示,其中一項增加,是文物不動產的持有人,可向政府提出:按現 有制度徵收其文物,他舉例:有些持有人相當年老,或者沒有經濟能力 維護、保養文物,可提出上述要求。這新增的保護文物手段,會否擔心 引起「濫徵收」的情況? 「多一個機制,多一個選擇,這是完全出於更好地保護古舊的建築 物。」鄭志強表示,那些文物不動產的持有人一定要向政府提出充份的 理由,政府決定是否徵收前,需要諮詢文化遺產委員會。他說:「如果 沒有這個機制,政府無權徵收,持有人又無法保護,那怎麼辦?讓它倒 塌?真的倒塌了,怎麼辦呢?到時才處理,可能已經太遲。」

二O一三年七月十七日

選管會公布三十一個票站分布

市民憑身份證可透過選民登記自助服務機查詢所屬的投票地點

【本報訊】立法會選舉管理委員會昨公布今屆直、間選三十一個投 票地點,沿用「一區一站」模式,氹仔區續維持運動場一個大票站。同 時,當局已開始向全澳選民寄發《投票通知書》,告知所屬票站,預計 八月下旬前寄完。

選民投票通知書開始寄發

立法會選舉管理委員會昨開記者會,公布二○一三第五屆立法會選 舉投票地點,其將全澳設置三十個直選投票站及一個於理工學院內間選 投票站。去屆直選有廿八個站,但間選則沒競爭而毋須投票。 在直選票站中,廿七個位於澳門半島。其中新增的有福建學校、鏡 平學校(中學部)、黑沙環政府綜合服務大樓、廣大中學、二龍喉中葡 小學、魯彌士主教幼稚園和高美士中葡中學。舊有五個票站被取代,包 括有已拆卸的望廈體育館。 氹仔和路環則各維持一個票站,分別是澳門運動場和路環中葡學 校。前者今回特劃分為A、B兩區,理由是考慮到分配在此的選民較多。 澳門監獄亦續設票 站供囚犯行使投票 權。 被問到為何四 年後的氹仔區依然 只得一票站,選管 會主席葉迅生解 釋,是從人口分布 角度考慮,雖近年 有更多年輕家庭落 戶氹仔,但半島人 口還是較密集,而 且考慮到該票站地 方大,且選民年齡 結構可集中一處投 票,故設一站是 「較相應適合」。

票選民數為廿七萬七千一百五十三人。為方便居住於同一地址的選民 可分配在同一票站投票,今屆續沿用「一區一站」模式。選管會稱現 已開始向已登記的選民寄發《投票通知書》,通知其獲分配的投票地 點,預計派遞工作可於八月下旬前完成。 若屆時選民仍未收到,可撥打28915915熱線或登入網頁www.eal. gov.mo以查詢獲分配的投票地點;同時亦可透過智能身份證,利用設 於公共行政大樓和關閘入境大堂的「選民登記自助服務機」,以及全 澳的「城市指南」機查詢。

劃票方式維持蓋章 上屆選舉因票數差距少而牽起廢票風波,數千張廢票活來死去, 今回廢票應對處理備受關注。葉強調,會根據選舉法和去屆終院判詞 去辦,即有效票的劃票位置是組別的空白格內,而投票用具會維持用 印章蓋印,這些未來會加強宣傳,避免再現上次大量廢票的情況。

正報創刊於一九七八年 正報有限公司 JORNAL CHENG POU LIMITADA

社長:龔樹根 社址:澳門南灣大馬路57-63號 一樓E-F座(恆昌大廈) Av. da Praia Grande, no.57-63 Edif. Hang Cheong 1/E-F Macau. 編採部電話: 廣告部: 傳真:

2896-5976 2896-5972 2896-5741 2896-5744 電郵:chengpou@macau.ctm.net

中區收件處 米糙街一號長春閣參茸行轉 電話:2837-5389 承印:精工印刷有限公司 地址:馬交石炮台馬路昌龍工業大廈1樓D 新聞紙第 10385 號 今天出紙壹張紙 每份售貳元

謀設後備 方案應付突 發水浸 葉迅生透露, 今屆會特別考慮編 製後備方案,應對 可能出現的水浸情 況,如周邊水浸情 況較嚴重的青洲小 學投票站,相關工 作正進行。 今屆合資格投

今屆立法會投票點分布

九澳麻瘋村五小屋得保留 【本報訊】位於九澳聖母 村 (麻瘋村) 的六間小屋,是 否真的完全保留下來。工務局 回覆傳媒查詢時表示:政府保 留現時鄰近聖母村 (麻瘋村) 的五間小屋。文化局也證實, 現正對原九澳麻瘋院的小屋持 續進行修復研究,以及有序的 開展修復工程,但損壞嚴重、 不具有修復條件的構件則拆除 及按原樣重做。 去年九月,文化局文化財 產廳廳長張鵲橋表示,九澳聖 吳衛鳴 母村 (麻瘋村) 的小屋,將會 完全保留下來。但是,有傳媒 在月初發現,按照兩幅由土地工務運務局於二OO六年發 出的街道準線圖,那些小屋應是全被拆卸的。所以,在七 月九日向工務局及文化局致函查詢。 工務局昨日回覆:在接到社工部門要求在九澳興建一 所集合康復及安老等的綜合院舍之要求後,由於該項目涉 及到鄰近的文物及景觀保護等問題,因此,政府組成了由 土地工務運輸局、文化局、環境保護局、社會工作局及衛 生局的跨部門小組,以便對該具有社會公益性的項目進行 研究、分析和規劃工作。 該綜合項目將由多個部份組成,包括有康復中心、安 老院舍及休憩區等等,而將率先落實興建的部份為早前已 進行工程開標的九澳康復治療中心。配合周邊環境,九澳 康復治療中心的樓宇總高度只有七點二米,天台之水平高 度不高於背後之建築物之地面高度,使之不阻擋其景觀。 至於綜合項目的其他內容,跨部門小組正在進行研究 和規劃中,由於政府重視對文物及路環山體的保護,因 此,有關綜合院舍的建築物設計以至高度除會配合周邊的 環境外,政府亦會保留現時鄰近聖母村 (麻瘋村) 的五間 小屋,項目無須拆卸該五間小屋去爭取更多用地。(現場應 有六間小屋)

為何仍未公最新的街道準線圖?工務局表示,基於跨 部門小組現仍研究該綜合項目其餘部份之規劃,待整體規 劃工作完成後,政府會將整個項目的街道準線圖上載到 「地籍資訊網」,供公眾查閱。

當局稱有序展開修復工程

山頂醫院加固古城牆先處理古樹 另外,針對山頂醫院附近的四百多年古城牆出現破爛 的情況,文化局文化財產廳廳長張鵲橋在今年三月表示, 政府已有計劃修復和加固,預計約在一個月後動工。文化 局局長吳衛鳴表示,那裡既有古樹也有古城牆,所以,難 以取捨,經討論後,可能先處理古樹,因為,擔心它推倒 古城牆。究竟,現時的進度如何,修復工程是否已招標? 吳衛鳴稱:「如果你問得這麼詳細,我要問同事交報告, 我便讀給你聽。但是,據報告:一定修復那牆,我們一定 很重視這個澳門很重要的歷史遺跡。」風季已到,會否處 理得太遲?吳稱:「不會。」

近日,也有市民反映,文化局在麻瘋村小屋展開工 程,更把屋頂拆去。文化局在七月十一日回覆傳媒的查詢 時證實,該局現正對原九澳麻瘋院六間小屋持續進行修復 研究,以及有序的開展修復工程。 該列小屋建於上世紀初甚或更早的時間,屬於石、磚 砌體結合鋼筋混凝土屋頂結構物。經歷長期的風雨洗禮, 建築物已經呈現不同 程度的損壞,包括牆 身批盪剝落、屋面結 構及橫樑開裂,鋼筋 外露鏽蝕嚴重,有潛 在安全隱患。為此文 化局對這一列小屋進 行專業檢查、檢測和 評估。 現時已展開其中 一間屋的修復工程, 修復工程以保護原有 外觀、維持原真性為 原則,但損壞嚴重、 不具有修復條件的構 件則拆除及按原樣重 做,例如屋面樓板, 至於其他可以留用的 構件則進行全面加固 和修復的工作。同時 會加強整體安全性及 使用性,例如牆身加 聖母村 (麻瘋村) 的小屋可獲政府保留。 (資料圖片 固和防水處理等。

珠海中山高中澳生先享學費津貼

文物可遷移保護 另一條新增條文是關於「文物遷移」的,鄭志強稱:「我們在討論 過程中,覺得有些文物不動產,在某位置真是『阻住地球轉』,但是, 那又真是要保護的文物,那怎麼辦呢?現時,世界上,包括內地都把這 種文物不動產移走,把整個保存下來,並移去另一地方。如果一個不動 產真是需要遷移才能更好保護,以及遷移之後對該區的發展更有利,就 允許遷移。」 此外,在新的工作文本中,政府把法案中「可向公眾諮詢」的行 文,改為「須向公眾諮詢」。至於文化遺產委員會的組成,政府將不在 《文化遺產保護法》內列明,該諮詢機制的成員應具專業性、代表性、 權威性等,但是,將在關於文化遺產委員會的行政法規內考慮列明成員 應具專業性等。

星期三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有效刊物

葉迅生

三十一個投票站公布

第一版

澳生在粵學費津貼啟動儀式 【本報訊】配合「粵澳合作框架協議」,教青局向就 讀於珠海市和中山市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及中等職業學校的 澳門學生發放「澳門居民在粵就讀學生學費津貼計劃」,

二O一二/二O一三學年以「先行先試」的方式先向上述 地區及合資格發放有關津貼,教青局社會暨教育輔助處 代表處長薜榮滔表示,明年可能會擴大發放津貼的城 市,調整該計劃。 由教青局主辦、澳門文物大使協會協辦的「澳門居 民在粵就讀學生學費津貼計劃」啟動儀式暨開課典禮, 昨假中葡職業技術學校禮堂舉行。由中聯辦公室副部長 徐婷、教青局局長梁勵、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顧問惠 程勇,以及澳門文物大使協會副理事長吳芷敏等主持啟 動儀式。 教青局由二O一二/二O一三學年以「先行先試」的 方式首次向就讀於珠海市和中山市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及中 等職業學校的澳門學生發放,受惠學生二百六十餘名,津 貼金額按照學生繳納學費的情況每位學生每學年最高可獲

澳門幣四千元津貼,由十月開始,將以自動轉帳形式向已 獲批學生監護人戶口發放。 薜榮滔表示,津貼金額的制定主要是參考了內地及澳 門的高中學費而制定,明年將會檢討計劃,並可能會擴大 發放津貼的城市,調整該計劃。 另為了加深學生對澳門經濟、社會、政治和文化的了 解和認識,培養學生的愛國愛澳情懷及加強公民意識,教 青局於七月十六日至三十一日期間在澳門為相關學生開辦 為期三天的暑期課程,內容包括「澳門的經濟特點和自然 環境」、「澳門社會的基本情況」、「澳門的政治、法律 和司法體制」和「澳門的歷史和文化概況」,還邀請澳門 文物大使協會帶領同學們參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澳門 歷史城區,以及各政府公共機構。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