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1/2013

Page 1

第一版

農曆壬辰年十二月初十日

二O一三年一月二十一日

星期一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有效刊物

櫃員機偷裝讀卡器套資料斷正

兩贛漢拒捕襲警 暫停生態池工程

官:冇科學依據 【本報訊】對於外界要求民署暫停龍環葡韻生態池的工程,民署管 委會委員梁冠峰表示,沒有科學依據暫停。現時的工程是「清淤恢復生 態」,可達致景觀和生態效益。他說:「我們希望大家都要相信。我梁冠 峰造生態的過程,全部都是成功的。」 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委員梁冠峰 ( 見圖 ) 表示,沒有科學依據暫停 龍環葡韻生態池的工程。現時的工程基於「清淤 ( 泥 ) 恢復生態」,將達 到景觀和生態效益。梁冠峰聲稱:「清理淤泥後,水體面積較以前總量 是加大的,沿岸已經淤塞的地方已被擴闊。所以,大家千祈不要有一個 誤解說『填湖』,這是說不通的。」 梁冠峰表示,今次築起的堤基將形成植物群帶,這個有機系統可針 對水污染,發揮重要的清理作用。他也指出,龍環葡韻原有的紅樹林被 移植後便改種荷花,然而,荷花不是常青植物,它們有凋謝的季節,有 意見認為這不合適於景區。而且,民署每年都處理那裡的荷花,「如不 整理荷花,明年生的荷花就不美的」。

人工濕地應人工管理 民署如何用人工打造有機系統?梁冠峰表示,龍環葡韻鷺鳥林原是 填海地,那裡原是與海水溝通的鹹淡水地方,然而,今天因填海造地而 改變。他說:「那裡是否完全天然的地方?百分之百是人工濕地,人工 濕地的管理必須要由人來介入、恢復。如果這個生態不恢復的話,它會 越來越差。大家千祈不要誤會我們是破壞環境,我們是恢復。」 梁冠峰又稱: 「任何市民提出有科學有改善的意見,我絕對聽。因為, 這個決策如果失敗,對大家都是損失。其實,民署的團隊,包括我在內 搞生態已經三十多年,澳門每一個生態區都是由我揸旗造出來的。在政 府部門裡,只有我們最擅長在生態建設方面。這可與大家分享。有信心 有能力,不怕直說。我們希望大家都要相信。我梁冠峰造生態的過程, 全部都是成功的。」

梁冠峰:失敗我來負責 若果,今次的生態池計劃失敗,應如何問責?梁冠峰稱:「既然是 我們的一個決定,後果無論如何,尤其是我,我必須要負責,因為是由 我決定的。我們的同事近來被指不專業或做得不好等,尤其是前線的同 事感到非常不愉快。我在這裡對大家說:很多人為這件事正在努力,不 要抹煞這麼多年來為生態建議的基層同事。」他又說:「我們現在做的這 件事是完全為生態服務,沒有任何其他目的。」

吳小麗、龔樹根等,向長者送上福米。

正報創刊於一九七八年 正報有限公司 JORNAL CHENG POU LIMITADA

社長:龔樹根

【本報訊】兩名江西男子涉嫌在新口岸和高士德的櫃員機裝設讀卡 器套取市民提款卡資料,被警員揭發後襲警拒捕,終被制服搜出讀卡器 及製磁卡機等工具。警方正進一步調查受害市民人數。 被捕兩名江西男子,分別姓宗,三十一歲、姓宋、三十四歲、均無業。

剛提欵款市民見可疑即報警 十九日下午三時,治安警探員在高士德馬路進行反罪惡行動期間, 發現兩名可疑男子望凝著培正中學對面一部提款機。探員監視期間,見 有數名市民曾使用該提款機,當最後一市民使用離開並在門口使用手提 電話時,發現兩名男子進入拆走裝在櫃員機讀卡器口的儀器,放入斜孭 袋內,該市民覺得可疑,查問兩男子並致電報警。 門外監視警員即上前表露身份,兩人見有警員即揮拳襲擊,並拔足 逃跑,其中一人逃至對面新苗超市門口,探員先後將兩人制服拘捕。

譚偉文 ( 中 ) 被嗆:「落台」

龔樹根表示,目前通脹高企,弱勢社群更需要我們的關懷,今 天的長者在年青時為社會建設付出過青春和努力,也值得我們尊敬, 派福米是蓮峰廟值理會每年舉辦的慈善活動之一,希望在農曆新年 前夕為弱勢社群送上一點心意。他感謝熱心人士出錢出力,及街總 的大力協助,使活動得以順利舉行。 街總理事長吳小麗表示,希望透過今次活動,推動社會熱心人 士發揮守望相助,敬老愛老的精神,關懷弱勢社群和獨居長者,讓 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從而積極面對人生,自強自信地生活。她說, 在目前通脹高企下,的確對居民生活構成不少壓力,街總促請政府 加大力度改善民生,制訂更有效措施扶助弱勢,合理分配社會資源, 促進各階層均衡發展,提高澳門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贊助今年派米活動的善長和機構包括:龔樹根、陳美儀、林 許、鄧來文、陳享德、吳子峰、利成針織、黃潔如、鄧偉龍、黃偉 培、梁潮記、岑根林、李明光、莫瑞珍、梁念祖、錢康祺、冼家祥、 王啓鈞、瑞記、阮建昆、郭志輝、陳茹玉、林瑞、周澤寰、朱耀華、 朱耀福、朱浩池、蓮峰學校、友邦保險釆龍區、友邦保險澳門區等。

蓮峰廟值理會及街總負責人主持派福米活動。

編採部電話: 廣告部: 傳真:

2896-5976 2896-5972 2896-5741 2896-5744 電郵:chengpou@macau.ctm.net

中區收件處 米糙街一號長春閣參茸行轉 電話:2837-5389 承印:精工印刷有限公司 地址:馬交石炮台馬路昌龍工業大廈1樓D 新聞紙第 10239 號 今天出紙壹張紙 每份售貳元

一片反對聲 自我介紹是「師奶」的何小姐認為,澳門人的生 活質素越來越差,街上的行人實在太多。她表示,市 民和遊客可到酒店品嚐高級美食,也有街市熟食小店 售賣地道食品,根本沒有需要在西灣湖建設美食廣場 和特色餐飲區。她相信,就算是旅客,都不希望西灣 湖變成如同大三巴的旅遊區。

何小姐﹕澳人最好的 地方已給了賭場酒店 何小姐指出,政府推銷夜市項目的效果圖確有優

李女士﹕沒有旅遊 青年人:澳門人要為生存空間掙扎

那有今天好生活? 對於西灣湖一帶的居民擔心將來的夜市造成 噪音污染,自稱是「普通的師奶」、家住塔石廣場 附近的李女士表示,塔石區時常舉行活動,但不 覺受到噪音滋擾,反而有喜慶的感覺。至於,有 青年反對政府在西灣湖建設旅遊項目,她說:「大 家忘記了,如果沒有旅遊,今天又怎會有這麼好 的生活。」 李女士認同,把西灣湖用於休閒,因為,她 和子女在假日都沒有好去處, 「以前可以去新馬路、 何小姐:最好的土地已讓政府批出 噴水池,現在那裡都很擠迫」。為免子女感染賭風、 興建酒店、賭場。 不想帶子女到賭場逛商場的李女士續稱:「但是, 如果沒有那樣東西,我們的樓市不會升,我們不 會收取高薪酬,你們的生活質素不會這樣好。」

爭取直選議席

龔樹根﹕通脹高企弱勢更需關懷

警賓館搜獲讀卡器電腦等作案工具 警員隨後帶兩人到新馬路其租住的賓館房間搜查,搜出兩部讀卡器, 一個讀寫磁卡製造機,一部手提電腦等工具。他們又聲稱未有製造假提 卡套取現金。

【本報訊】政府昨午舉行西灣湖廣場綜合旅遊 項目 ( 簡稱夜市項目 ) 第二場公眾說明會,約有 二百人出席,期間,有二十四人發言,只有一人 堅決贊成該項目。有留學台灣的澳門學生指出, 台灣的夜市不是由政府選址「無中生有」的,更 不是一個讓商會謀利的地方。他批評,本澳的民 選市政議會在回歸後被廢除,市政工作交給不用 向市民負責的民署,故可以一次又一次表現不合 格,並損害市民利益。 在台灣留學的蘇同學表示,台灣的夜市是由 一些小食攤開始的,不是政府在一個休閒的地方 突然「無中生有」的。夜市也是一個集體生產, 分享公共財富的地方,而不是一個讓商會謀利的 場所。他認為,民署在休閒的西灣湖建造熱鬧的 夜市,根本是「與民為敵」。 蘇同學說:「檢察院起訴的嫌疑犯還繼續做領 導,如果台灣出現這情況,香港出現這情況,相 李女士:如果沒有旅遊,今天又怎 關的官員應該落台。」這段說話引起場內一片掌聲。 會有這麼好的生活。 他也指出,民署的表現一向是不合格的、不可靠的, 並損害市民利益,「主因是特區成立後,廢除市政 議會,把市政工作交給不需要向市民問責的民政 總署。」他在發言尾段重覆高喊:「解散民政總署, 恢復市政議會,譚偉文落台。」

工聯派關翠杏林倫偉

【本報訊】由蓮峰廟慈善值理會主辦、街總協辦的「金蛇迎新歲、 蓮峰暖萬家」派福米活動,昨日舉行,三千份福米經由街總社區服 務網絡順利派到各區長者和弱勢家庭。 今年是蓮峰廟值理會第十五年舉辦派福米活動,今年每份福包 內有一袋五公斤米和一包麵,福包主要經由街總屬下各坊會、機 構分發給全澳各區一些長者、貧困家庭、單親家庭及獨居人士等, 小部分於昨日上午在蓮峰廟現場派發給附近居住的弱勢社群,約 一百二十人到場領取,秩序良好。街總理事長吳小麗和該會各負責人、 蓮峰廟值理會主席龔樹根及一眾值理等,到場慰問前來領米的長者, 並親向他們送上福米。

兩疑人被捕供稱受聘作案 兩人供稱於內地受聘一名人士,收取五百元美金,其人交了一批儀 器給兩人。兩人於十八日入境澳門,當日曾到新口岸同一銀行的櫃員機 裝設儀器,套取了兩名市民的銀行資料,又供稱每次裝設儀器待有十名 市民使用提款機始拆走儀器。

西灣湖項目第二場公眾說明會

蓮峰廟慈善會派福米

長者弱勢開顏

社址:澳門南灣大馬路57-63號 一樓E-F座(恆昌大廈) Av. da Praia Grande, no.57-63 Edif. Hang Cheong 1/E-F Macau.

被裝讀卡器櫃員機已停用處理

兩名內地男子涉嫌於櫃員機裝設讀卡器盜取資料被捕

【特訊】工聯理事長鄭仲錫表 示,理事會通過推派工聯副會長 關翠杏及聚賢同心副理事長林倫 偉參與今屆立法會選舉,爭取直 選議席。 鄭仲錫表示,前期聽取過工 會人員意見,暫時推選兩人參選, 除了積極爭取職工階層支持,亦 會努力開拓年青選民票源。 鄭仲錫被問到會否參選時表 示,各人都有機會,要視乎工友 對自己的支持。 另外,工聯筵開超過一百席, 慶祝成立六十三周年。

仇國平批問卷極具引導性 「是否你們有利益想輸送給他們,而不想公眾知道呢?若是,希望你們不要做,因為, 這是違反澳門人的意願。如果,他們覺得自己的意見是很光明正大的、是沒有需要掩飾的, 請他們出來與我們討論和辯論。」仇國平也批評,現在西灣湖廣場綜合旅遊項目專題網站內 的問卷調查極具引導性,沒有一條問題問:「你支持或反對項目?」

有建議政府向私人醫療機構購置夜診服務 【本報訊】就診難問題除在公立醫院發 生外,私家醫院亦同樣出現這問題,尤其 在夜間,除少部份設夜診的私人診所,市 民需要使用急診才能解決睇病需求。澳門 公立醫院醫生協會理事長戴華浩表示,公 立醫院急診存在不少濫用,面對居民對夜 間就診服務的需求,有條件開設夜診服務。 但他認為,若由政府負責開設,會令醫療 開支無限擴張,建議以購買服務形式,向 民間醫療機構購買夜診服務。 群力智庫中心昨假街總社區服務大樓 五樓,舉行群力論壇《居民夜診甚艱難,

民署口口聲聲自稱專業, 反駁環保團體指責,堅持龍 環葡韻生態池工程沒有破壞 生態。綜觀連日報導,民署 的理據教人失笑。而環保局的不作為,亦令人極度失望。 民署主席譚偉文指,生態池是中山大學生態與進化研 究所及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的顧問建議。首先,如果民署 真的很專業,就不用委託中山大學的研究所,自行評估即 可。其次,顧問服務的對象是客戶,既然民署是付鈔的客戶, 研究所自然不會與民署抬槓,提出民署不接受的建議。因 此,民署有需要將顧問建議公開,讓本地各方專家公眾審視, 了解顧問建議是否有足夠理據基礎。 另外,譚偉文又指,由於龍環葡韻是旅遊熱門地,部 份垃圾被丟在湖裡造成污染,有需要興建生態池防止垃圾 及污染物擴散。這又是一個很可笑的論點 : 要在龍環葡韻 對付垃圾蟲,應該要像在行人路上對付垃圾蟲一樣,多派

來論

雅的感覺,因為,圖中的遊人實在屈指可數,但是,若將來的現實如效果圖那樣,沒有人流, 沒有生意,最終便是失敗收場。她說: 「我們最好的土地已讓政府批出興建酒店、賭場,但是, 很可惜,我們連保護龍環葡韻、西灣湖的力量都沒有,我覺得很難受,很傷心!」 對於政府計劃在第二輪諮詢期再邀請業界組織及社團出席專題介紹會,吸納意見。澳 門良心成員、澳門大學副教授仇國平指出,第一輪正是諮詢了業界及社團,得出一個「澳 門人支持西灣湖項目」的結論。他質問:既然得出這個公眾不能接受的結果,為何第二輪 仍要諮詢他們?

點解決》,邀請澳門公立醫院醫生協會理事 長戴華浩、婦聯副理事長黃潔貞,共同探 討本澳夜診問題。 戴華浩表示,由於居民夜間沒有求診 的醫療機構,公立醫院急診存在不少濫用, 至才有一半是被濫用。即使兩所衛生中心 延長服務時間至晚上八點,由於服務時間 有限,所起到的作用有限。面對居民對夜 間就診服務的需求,他認為,有條件開設 夜診服務。但若由政府負責開設,會令醫 療開支無限擴張,以及令醫生的工作量增 加。故建議以購買服務形式,向民間醫療

機構購買夜診服務。 黃潔貞反映,護士數不足情況下若增 設夜診,會令護士工作量增加,建議盡快 設立護士專業認證,以及提升社區護士薪 酬, 吸 引 入 行, 解決人 力資源 不足問 題。 群力智庫論壇

生態保護要立法 民政總署要問責 人手在場加強執法,或多放置垃圾箱,而非搞一個破壞生 態的生態池工程。 又有意見指,生態池完成後,有利民署用人手清理龍 環葡韻中的福壽螺,有助龍環葡韻生物多樣性,有助荷花 及其他日後種植的觀賞性植物生長得更好。而工程已經展 開,因此不能停止。 我想問民署,為何要花錢僱用工人清理福壽螺,而不 是飼養以福壽螺為食物,如鴨子去清理 ? 生態池工程已經 破壞了龍環葡韻的生態,如何促進生物多樣性 ? 為何要為 了種植荷花及其他觀賞性植物等外來物種,犧牲龍環葡韻 原本的生態 ? 機場對面的御海南灣,因涉及歐文龍案件也 可以停工,為何龍環葡韻就不可以停工 ? 民署從沒交代。 由此至終,負責保護生態的環保局隱了形,在事件中

不發一言,沒有角色。如此不作為,每年卻花費鉅額公帑 在人員薪酬及研究,有違環保局成立的目的,特區政府大 可將之撤消。 上述種種,源於澳門欠缺全面的生態保護法例。短期 而言,民署應馬上暫停龍環葡韻工程,重新就工程進行生 態評估 ; 長期而言,特區政府有需要就生態保護進行立法, 規定生態評估的進行方法,透過公眾參與、資料公開等方 法加強評估的透明度、客觀性、以及問責性 ; 明確規定環 保局、工務部門、民署、以及其他相關部門在保護生態的 角色 ; 加入具阻嚇力的罰則,懲罰破壞生態的人士、企業 及政府部門。 仇國平 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副教授


第四版

農曆壬辰年十二月初十日

來論

【本報訊】澳廣視忽然停製「澳 門論壇」引發外界,新澳門學社昨 舉辦「新澳門論壇」探討事件,出 席的嘉賓和市民多不接受官方解釋, 促請該台盡快復辦論壇,還大眾一 個難得的公共空間。

不解人手反解節目

星期一

新論壇論舊論壇

議員陳偉智論壇上指出,當初「澳門論壇」設計就是持久辦下去,因他 曾向節目負責人查詢為何選擇這「山旮旯」之地舉辦,對方解釋這裡可固定、 長期使用,不用受其他活動影響,更表明希望節目成為一個「恆久畀市民發 聲的平台」。 對於人手不足之停播理由,陳偉智相信,許多人與他一樣不能接受和理 解這樣的理由, 「無人為何新聞部不去解決這個問題,反而去解決這個節目呢? 這樣做法啱唔啱呢?」,更何況澳廣視近年增加了一成人手,質疑「是裡面人 多做不到嘢?還是有人阻止做嘢?」。

停論壇是與民為敵 陳偉智又引用行政總裁梁金泉發出的聲明,指節目獲特首、司局級官員 的正面評價,認為有利於接收民意,市民亦是支持和接受有此平台,「邊個喊 停澳門論壇,就係同澳門市民為敵,亦係破壞了澳門社會的和諧和穩定!」 時事評論員黃東表示,事件並非只是這節目停播一事,還包括其他,如 另一節目風火台將被改頭換面,只是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讓人覺得澳門還 是有言論自由的, 「最近大陸火爆的《南方周末》事件,其實已發生在澳門裡!」

黃東﹕澳媒生態倒退驚人 黃東認為,回歸十三年來,本澳傳媒生態不斷下降,現已去到很驚人之 地步, 「不淨只河蟹,而係涉及到差不多恐嚇情況出現」, 「假使我們不再出聲, 我們還有幾多空間、幾多年係可以畀我們咁樣講嘢?」 傳媒工作者鄧耀榮則說,停播的確削弱了公共空間,但還不至於打擊到 本澳言論自由,因為影響言論自由的,並不簡單是公共廣播機構的一個節目 關閉,而是社會氣氛,是「這裡的人唔願意損害自己些微利益然後讓社會進步」 之氣氛。 論壇有約廿名市民出席,數人發言皆支持復辦。其中有人提出,要解決澳廣視問題, 長遠應是改革重整架構,讓其獨立政府外;有人則認為事件始作俑者是執委羅崇雯,籲其 【特訊】街坊總會中區辦事處日前舉辦 了「人口政策框架」座談會(見圖),邀請政 策研究室主任劉本立一行到來,引介「澳門 特別行政區人口政策框架」諮詢文本並徵詢 意見,與會街坊認同文本框架的宗旨和目標, 強調未來人口規劃必須建基於科學數據之上, 冀望當局進一步研究本澳配套設施、人口老 化、公民素質等的長遠應對策略。 街總副理事長莫偉成主持 了會議,政策研究室職務主 管高展明、研究員阮建中、 莫躍孺、連信森等一行出席 了會議。 會上,劉本立介紹了「人口政策框架」諮詢 文本的主要內容。他表示,人口政策與醫療、 教育、房屋、社會保障等方面政策有密切關 係。現時人口老化、生育率低、勞動力供應 不足、住屋、教育等問題突出,成為澳門未 來發展的瓶頸,值得社會關注。為解決人口 問題,是次諮詢是希望通過理性探討,集思 廣益,制訂出一個符合居民福祉和社會發展 需要的人口政策,藉此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有與會者表示,根據 2036 年人口規模預測, 屆時澳門人口可能達 85.2 萬人,這將涉及到 澳門承載力問題,不禁令人擔心未來的各類 社區和社服、民生設施配套,如老人院、學 校、社區中心、甚至與居民出行息息相關的

學社辦新澳門論壇探討澳門論壇之死 迷途知返。 主辦的學社強調此舉是希望社會關注停播事件,而論壇會與「澳門論壇」一樣,原址 原時進行,亦設網上直播,但會每兩週才一回。

巴士服務等能否跟上發展的腳步。他建議當 局必須建基於科學數據上做好長遠配套規劃, 包括人力資源培訓,才能有效地應對未來澳 門人口結構的變化所帶來的各種挑戰和壓力。 亦有與會者指出,未來二十年的社會發 展就要靠現在的八十後青年來接力,因此當 局除了注重書本知識教育外,更重要的是培 養年青人良好的個人素質和公民道德。另外,

街總辦人口政策座談會 現時生育率持續偏低,加上社會上很多是雙 職輪班父母,擔心未來本澳人力資源出現斷 層及更多複雜的家庭問題,建議當局出台鼓 勵生育措施,減輕家庭未來幾代人的養老經 濟壓力。 劉本立回應稱,為今次人口政策的宗旨 所 在, 特 區政府將 持開放態 度, 現 階 段將廣泛 認真聽取 社會各方 面 的 意 見。

黃東控被澳廣視封殺

如何證實是否獨居?再例如,長期 患病者要求需持續最少六個月接受 治療,但接受怎樣的治療,身體複 查甚至成人保健是否在此範圍內? 再例如,單親家庭或者鰥寡孤獨又 應該如何證實?派福包的社團有 20 幾個,在如此大的自由裁量度下每 個社團的理解和入選的標準不一, 導致現實中出現的不公現象。難怪 有市民直言︰這個社會老實人總吃 虧﹗難道我們真的希望這個社會如 此嗎?所以建議基金會下次派中秋 福包時,是否考慮製訂更清晰、執 行更強的審核條件,既便利於社團 執行也可減少分發不公平的現象﹗ 基金會不可把審查的責任扔給社團 後就事不關己,這是一種對 公帑使用不負責的態度。基 金會的資源是澳門社會的福 利,所去何處也必須向澳門 市民有交代。希望基金會可 以在政策考量和審查監督上 做得更好,盡量保證公帑用 得其所,幫助真正有需要的 人。根基於實務工作,自然 良好的形象隨之而塑造。 理由 2,強調形式主義,罔 顧居民勞師動眾。一位老人 家如果想拿一個福袋一般要 跑三次社團,第一次作登記, 收到通知後再去領取禮物券, 第三次才能拿到沈甸甸的福 包,如果是沒有當場簽名的 還要被從業人員勸回來簽名, 社團從業人員也哀聲載道﹗ 為何一定要老人家提著車子 千里迢迢找到社團把一袋子 二三十斤的福包,趕著公車 辛辛苦苦提回家呢?難道是 想讓市民體會福袋恩情的重 量嗎?其實明顯有更好的方 法為何不用呢?例如派發超 市券讓老人家可以就近的超 市購物。二十一世紀的今天, 沒必要還要效仿開倉派米這 種形式。再者,如此費心勞 力,相信一定有些真正符合 資格的人因為行動不便而申 請不了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這個 福利。為何明明是送祝福、送關懷, 卻給市民帶來諸多的不便呢?希望 基金會可考慮是否有更好的模式可 減輕市民和從業人員的負擔。 節日向弱勢群體派送福包本來 是一個溫馨有愛的活動,作為市民 我們希望基金會帶領眾多社團認真 辦好這個活動,使之成為品牌,盡 量將關懷送去給本澳弱勢群體。而 不是流於形式,把工作重點鎖定在 那一篇篇宣傳報導﹗我們相信基金 會絕對不會如此。 河邊小草

基金會福包之我見

基金會自 2011 年便開展福包項 目,透過基層社團 分別在春節及中秋 節向弱勢社群,包括獨居長者、長 期病患、殘障、孤寡及生活特困人 士等贈送節日福包。 首先 , 必須肯定基金會向弱勢 致送福包的活動體現了社會對弱勢 群體的關懷,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 基層群眾的通脹壓力。作為一個社 團從業人員,我認為基金會此活動 用意雖好,但在操作層面上不免令 人懷疑︰為營造關懷、體恤基層市 民,與民共享經濟成果的形象,不 惜花費大量資源為做面子工程了﹗ 理由 1,現實中存在很多分 發不合理的現象。如果要給 社會真正的弱勢群體生活津 貼,基金會作為澳門具有公 權力的半官方法人機構,完 全 有 能 力 與 特 區 政 府 合 作, 利用公權力所掌握的資料和 調查能力,與廣大社團合作 深入調查,相信是不難得出 一組與目前維生水平相對應 的弱勢群體資料。只是這一 界定劃分線如何確定?要根 據什麼標準確定?官方難以 定奪,也不想明確劃出。況 且政府對各類弱勢群體已有 相應的生活補貼政策。所以 在下猜測福包活動是基金會 為表示關懷基層市民的非政 策性活動。既然是為表示關 懷市民,塑造基金會關注本 澳民生的形象,那麼惠民活 動中存在一些宣傳性質是可 以理解的。在沒有確切的標 準情況下,基金會只能倚賴 並相信社團會在資格審查中 嚴格把守關口。只是基金會 如不堅守其為弱勢送關懷這 個具實質意義的初衷,整個 活動容易流於形式,用大量 的人力物力最後卻達不到理 想的效果,無法廣泛地關懷 到有需要的人。 在現實當中確實存在不合理派 發現象,一些真正有需要弱勢群體 不 能 受 惠, 例 如 很 多 兩 個 七 八 十 歲的老人相依為命的對象沒有資格 申請,而一些把守關口不嚴的社團 卻違背了基金會的原意馬虎幫人申 請。 希 望 基 金 會 能 夠 重 新 考 量 目 前 的 申 請 標 準, 並 做 好 監 督 的 責 任。再者,就一三年的新春福包所 規定的條件,在下認為雖比以往的 要求更加客觀,有理據可依。但在 執行當中會發現規定的條件過於籠 統,存在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間。例 如,獨居長者必須獨自居住 60 歲以 上人士,雖年齡可查證但一時之間

二O一三年一月二十一日

【本報訊】時事評論員黃東自爆遭到 澳廣視封殺,稱凡採訪他的記者要被「照 肺」,而主持開的「風火台」被改版換人, 一度要求新聞部負責人、執行董事羅崇雯 給出解釋,不過隨後拒再點名,稱「意會 不可言傳」。 昨任「新澳門論壇」嘉賓的黃東台上表 示,自己遭專門針對,不讓澳廣視記者去 採訪他,採訪了的則全要「照肺」,更有 記者被「連照三日」,在現時張榮發都可 以接見的情況下,要求羅崇雯解釋清楚, 澳廣視逢星期四晚播出時事資訊節 目「風火台」,黃東是其中一個常任主持, 但他大爆節目已被「河蟹」了,下星期出 黃東 街的就是名字照舊全新版本,模式如亞視 的「把酒當歌」,台前幕後人員全換掉, 希望羅崇雯「畀返個空間我哋,畀返個解釋我哋,究竟佢想點樣!」 不過,之後接受採訪時,黃東就「唔想講太多」,稱自己在該高層應 某勢力要求下暫停其節目主持,並讓同事成為犧牲者,但事件發展速度超 出預期,顯然有人「等得唔耐煩」,加快進度以「表忠心」,對此他只能表 示遺憾,尤公共傳媒不應有太多私心。對於該高層是誰的問題,黃則不再 點名,指「可以意會不可言傳」。 同出席論壇的張姓市民亦了解「內幕」,稱新「風火台」會變成一個「教 育節目」,更有人要求該節目的人員上網學習「曹其真精神」,十分有趣。 而澳廣視在宣稱不夠人手時又炒人,就是要一言堂,把控制言論團結在建 制派之下,故對黃東之遭遇不感奇怪。

【特訊】政策研究室函覆立法會議員吳國昌,承認廿五年 後本地居民人口約六十萬,又稱樂意就人口傳承及承載力聽取 意見。 澳門特區政府政策研究室劉本立主任遵行政長官指示函覆 立法會議員吳國昌的書面質詢,指澳門人口包括本地人口、在 澳外地僱員及外地學生等三部份,廿五年後澳門居民可能超過 六十萬人,並表示樂意在生育政策、人口承載力等各方面聽取 社會意見。 吳國昌指出,特區政府去年十一月推出人口政策框架諮詢 文本以設定二十五年人口政策方向,但諮詢文本資料佈置和 重點取向嚴重偏頗,官方三個預測方案預計廿五年後人口達 七十五萬至八十五萬人以上,以此為依據要求市民發表意見, 即誘導市民支持大量輸入勞工。由於沒有以本地居民人口為主 體進行分析,勢將對諮詢效果和特區政府政策構成損害。吳國 昌認為應當以本地居民人口為主體(廿五年發展應為六十萬人 左右),在澳外地僱員及外地學生人數應列為可增可減的政策 變項,藉以針對本地居民人口傳承與承載力而釐定鼓勵青年一 代留澳建設的政策。有關質詢問題及政府覆函全文如下: 書面質詢問題 「一、在只有四十多萬居民而輸入外勞過十萬的澳門特區, 澳門特區政 府今年十一 月推出人口 政策框架諮 詢文本整體 資料佈置把本地居民人口與輸入勞工人口混為一談是否過於懶 惰?會否因混合大量二十至四十歲的外勞人口而低估了二十至 四十歲本地居民人口稀薄的嚴重性,低估了本地人口世代傳承 和供養的壓力,從而對諮詢成果及特區政府政策構成系統性偏 執?可否及時在資料佈置上把本地居民人口與輸入勞工人口分 開,以本地居民人口之發展為立論主體,把未來輸入外勞人口 列為政策變項,各歸其位? 二、二零一一年剔除輸入外勞後本地居民人口四十多萬, 以過去多年來本地人口自然增長(出生人口招除死亡人口)每 年約四千人計算,二十五後自然增長不過六十萬人左右。作為 政策推論之低中高方案,高方案多估算機械式人口增長量本無 可厚非。可是,在經濟前景可能有起有伏,區際融可能促使人 口不再向本地集中,機械性人口增長可正可負的前景下,人口 政策框架諮詢文本的人口規模預測竟然連低方案都預估人口達 到七十五萬以上,是否過份推銷大量輸入人口輸人外勞的意 圖?以此為依據要求市民發表意見,是否蓄意誘導市民支持大 量輸人勞工的政策? 三、輸入外勞無疑可回應資方認為勞動大不足的訴求,但 輸入外勞人口卻無助於本土居民人口的傳承和供養負擔。特區 政府可否放下誘導市民支持大量增加外勞人口的政策意圖,在

配合區際共同發展之餘同時著重本土培育人口傳承,以填海新 城澳人澳地等具體政策鼓勵澳人守護澳門永續發展?在人口政 策框架諮詢文本中可否糾正目前的偏頗方向,鼓勵市民在人口 傳承和緩解供養負擔等方面多發表意見,共同出謀獻策? 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議員吳國昌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十二日 關於立法會吳國昌議員書面質詢的答覆 「 遵 照 行 政 長 官 指 示, 本 人 對 立 法 會 第 789/E598/IV/ GPAL/2012 號函轉來吳國昌議員於二零一二年十一月十二日提 出,行政長官辦公室於二零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收到之書面質 詢,答覆如下﹕ 一個多個月以來,社會各界積極對人口政策框架發表意見 及建議。特區政府開展人口政策框架諮詢的目的是希望通過居 民的理性探討和廣泛討論,集思廣益,務求制訂出符合居民福 祉和社會發展需要的人口政策。澳門人口政策是以提升人口素 質、優化人口結構為優先考慮,並非要滿足人口數量的要求。 制訂人口政策的根本目的是要讓澳門居民安居,促進本地人口 優先取得發展,推動澳門逐步邁向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 根據人口統計的標準,澳門人口是指本地人口、在澳門居 住的外地僱員及外地學生。與統計部門做法人一樣,我們採用 上述澳門人口的概念進行人口規模的預測。因此,澳門未來的 人口規模應 由上述三個 部 分 組 成。 我 們 預 期, 二十五年後 的澳門居民將可能超過六十萬人,仍將是澳門人口的主體部分。 未來社會發展中,人力資源至關重要,勞動力的素質和結 構將對本澳長遠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相關情況已在人口政策框 架諮詢文本中有所論述。同時,勞動力數量對澳門未來發展也 是不可忽略的,一些地區採取鼓勵生育的政策,以期增加本地 努動力的長期供應。誠然,鼓勵生育政策的思量除了經濟因素 以外,還要結合社會、教育、醫療等多方面的情況,社會要作 充分討論,審慎而行。政府對此問題持開放態度,樂意聽取社 會各方面的意見,努力尋求共識。 與此同時,世界不少地區的經驗顯示,要準確預測人口數 量及規模並不容易,需要考慮人口變動與城市發展的互動關係。 人口規模的預測能夠讓社會作出未而綢繆的安排和調整,並制 訂針對性的政策以克服城市發展中可能出現的「瓶頸」。顯然, 在一定的社會經濟背景下,任何地區對人口的承載能力是有限 的。特區政府現時會先規劃新城填海區五幅土地,並完善和推 進各項城市的基建,加快舊區重整的建設,努力提升城市容量, 以配合澳門持續發展。 展望未來,區域合作將對本澳的人口承載力逐步產生正面 影響。隨著各項通關配套的完善,以及區域間民生合作的推進, 將能擴大本澳居民的生活與休閒活動空間。

政府估算廿五後人口增至六十萬

【本報訊】由澳門福州十邑青年聯合會舉辦、澳門基金會、 社會工作局、教育暨青年局、民政總署、澳門明愛、澳門可口 可樂、金龍電器支持的「感恩澳門」二零一三系列活動,昨在 祐漢公園舉行啟動儀式,感恩隊員隨即在北區一帶探訪和支援 獨居長者及貧困家庭。該會希望透過系列活動提升本澳青年積 極參與和關心社會,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展現新一代青年 服務澳門的良好理念,參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感恩隊伍分工為清潔隊、維修隊、身心健康隊、關懷長者 隊、培幼隊、扶弱隊、後勤支援隊和展能隊八個小隊,期望青 年人透過深入基層,親身為弱勢群體提供愛心送暖、節日探訪、 家 居 清潔、 水 電 維修、 健 康 諮詢、 協 助 辦 理 政 府 主禮嘉賓與感恩隊員合照。

「感恩澳門」活動啟動 手續、舉辦老幼互動聯歡等多元化服務。 啟動儀式於上午十一時舉行,由澳門福州十邑青年聯合會 會長兼「感恩澳門」活動總監陳信光陪同嘉賓中聯辦協調部副 部長高其興,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委員鍾怡,行政會委員、 立法議員兼「感恩澳門」榮譽總監陳明金,社工局家庭暨社區 服務廳廳長區志強,教青局青年結社培訓暨輔導處處長陳旭偉 及澳門明愛總幹事潘志明等主持儀式,台下參與者亦一同將手 中的氣球放上天空,喻意將愛心與關懷傳播至澳門各處。 活動總監陳信光致詞表示,感恩,是中國人傳統美德,亦 是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飲水思源的處世智慧。澳門現在的美 好生活均是由每位社會成員的辛勤勞動所組成的,當青年人在 問社會給他們甚麼的同時,更應問自己能為社會做些甚麼。該 會希望透過義務工作,讓青年在享受社會發展成果的同時,更 應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一切,理性務實地回饋社會。澳門福州十 邑青年聯合會正是在這種背景之下成立澳門首支青年感恩隊, 讓本澳青年踏踏實實服務社會、回饋社會,培養青年人正確的 人生觀和價值觀,齊心協力建設更美好的特區。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