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2013

Page 1

第一版

二O一三年二月二日

農曆壬辰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劉司 沉 默 是 金

【本報訊】路環極有可能再出現大幅 挖山、興建高樓的工程。運輸工務司司長 劉仕堯表示,相關的街道準線圖是依法按 當地情況批出的,業權人將來提交具體的 發展方案時,局會依法審批,並聽取社會 的意見。不過,他既不回應會否舉行「公 開旁聽會」,又不回應會否指示工務局公 布業權人資料。記者最後問:在路環興建 一百米的樓宇,你個人覺得是否合理?劉 仕堯同樣不作回應。

路環田畔街地段未收發 展方案

路環熊貓館附近的土地,極可能出現 大幅開挖山體及興建超高樓宇的景況。運 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昨午表示,該地段的 街道準線圖是工務局「依法按周圍 (情況) 發出的」。現時,業權人仍未遞交正式的 發展方案。 那份街道準線圖是否缺乏對生態環境 的關顧?因為,準線圖顯示可以在該地段興建一百米樓 宇,而且可以挖山。劉仕堯指出,業權人將來提交發展 方案時,必需提交如環境評估等資料。 「雖然,街道準線圖有那樣的標準,具體還要收到 他 (業權人) 的方案,他如何符合我們的標準,我們才 會作審批。」劉仕堯強調,將來依法審批時,一定會聽 取社會的意見。記者追問:會否如小潭山的高樓項目, 舉行「公開旁聽會」?劉仕堯卻不作回應。 政府會否公布誰是那幅土地的擁有人呢?劉仕堯 答:「我沒有資料。」會否要求工務局公布?在路環興 建一百米的樓宇,你個人覺得是否合理?對於這些問 題,他也不作回應便離開。

澳門大學橫琴校區的設計被批評與南京審計學院非常相似,同一設計師何 鏡堂更被質疑「一稿兩投」。澳門大學校長趙偉昨午出席中聯辦新春酒會後, 被記者追問相關問題,他聲稱,年前曾與「德高望重」、「世界知名」的學者 和設計家何鏡堂進行很多會議,對方也到校內介紹設計理念,當時,「同學老 師的反應都是非常正面的」,「總體上大家都是非常滿意的」。

一稿兩投需由專家決定 「我們對他 (何鏡堂) 是非常尊重的。」趙偉表示,得悉何鏡堂被指責 「所謂的一稿兩投」,他續說:「一般在我們學術界,當說某某人一稿兩投 時,需要通過專家來鑑定。這個不是我們今天在這裡討論說:這個是或不是一 稿兩投。」那麼,會否就外界的指責展開調查?趙偉坦言:「調查或不調查, 就是學術問題,在甚麼地方,由甚麼單位來起動調查,這個問題不是我能回答 的。」 趙偉指出,外界的指責只是一些「猜想」,如果有人正式提出申訴,「我 們首先要說:是誰在指責。你指責人,你要把事情說清楚,同時,也要講清楚 【 本 報訊】對 於有廣告 倡導「帶 有 濃 厚 殖民地色 彩的軍事 設施應拆 除」,澳 門歷史學會理事長陳樹榮表示,若有殖民色彩的文化 建築都不保留的話,「澳門就會很亂」,他提醒,不 陳樹榮 要太政治化,而要以正確的歷史文化認知來面對文物 建築,文物是歷史的重要的證物,應該得到保護。陳樹榮認為,位於路環熊貓 館附站的葡軍海岸防禦用機槍堡,是具有保留價值的。

說:一旦指責錯了,那就是一種 侮辱。在學術界,當你說這個人 一稿兩投,如果說錯的話,這種 侮辱是很難接受的。士可殺,不 可辱。」記者問:兩個校區是否 相似?趙偉說:「我不告訴你相 似或不相似。因為,如果說這個 人的兩個東西相似,就是對他的 指控。這個指控是很嚴肅的,不 能隨便說。」

趙偉拒絕評論兩校區是否相似

設計費行情多為建設費百分一或以下 澳大橫琴校區的設計費是多少?趙偉反問記者:「你覺得要多少錢?」聲稱 不知設計費金額的趙偉坦言:「我的父母是搞建築的,所以,我知道基本的行 情,應該是 (建設費) 的百分之一或以下,但是,(何鏡堂) 具體收多少錢,這 個我真的不知道。」澳大將來會否公布整個項目的開支?趙偉稱:「澳大是用 戶,我們不是合同的甲方,因此,你叫我公布,我不曉得。」

殖民地色彩軍事設施應拆除?

陳樹榮促勿政治化

陸軍俱樂部應否拆?

態環境。 「澳門珍貴的自然資源應是我們共享、共有、共惜的 財產,應由市民共同決策。」聯盟促請,行政長官能透過 頒布行政命令,確立龍環葡韻的未來保育方向,日後並由 多個部門共同負責管理,期望以更科學更透明的方式來珍 惜澳門人共同的自然資源,保障龍環生態,復育澳門自然 文化。 聯盟指出,由民政總署公布的資料顯示,現在堵截湖 水而築建的「生態池」卻以種植非原生的觀賞性荷花及睡 蓮為主。另一方面池水的補給方案亦成疑慮,因為,參照 示範生態池區的成效,秋冬季節會很可能出現一灘灘乾涸 的泥濘,只得靠自來水補給。 「我們要觀賞荷花,可以去盧九公園,但是,我們不 想將盧九公園的模式搬到龍環葡韻。很多市民不喜歡那種 人工的自然模式。」陳俊明表示,民署很可能讓旅客進入 「生態池」,到時,「生態池」的功能不再單純,更有 「觀賞」的功能,違背設置「生態池」的初衷,將令白鷺 林受到干擾,並造成水體的污染。 陳俊明表示,聯盟早前已致信民政總署,但是,至今 仍未落實會面時間,「我們期望會面不是閉門的,我們一 向批評政府閉門造車,我們又閉門是不好的。」到時,他 們也會邀請保育團體、傳媒、市民一起出席。他表示, 「生態池」火速進行,並已接近完成,聯盟期望盡快與民 署會面,交流往後的保育工作。

哨站緣何在私人地段堪玩味 早前,文物保育人士擔心,路環熊貓館附近的葡治時代建成的海岸防禦用機 槍堡,可能遭到破壞。陳樹榮認為,那機槍堡應該是文物建築,是值得保留下來 的,並把它列入荔枝碗的保育和活化計劃之內。然而,政府聲稱,那個機槍堡所 在的地段是私家地,陳稱:「究竟那裡是不是私家地呢?既然那裡已建哨站,為 何會是私家地呢?歷史上可能原是公地,但如何變成私家地呢?」

前澳督李安道保護路環自然環境值得思考 「我都希望弄清楚那片私家地的來歷,究竟,誰現在佔了那片土地。而且, 那裡更可能興建三十多層高樓。我不同意建這麼高,因為,肯定與周圍環境不協 調,與將來活化的 (荔枝碗) 船廠也不協調,如同:金雞獨立,鶴立雞群。」陳 樹榮指出,早在四十多年前,澳督李安道把路環列為自然保護區,不允許興建太 多高樓大廈,亦不允許破壞山體,這是今天值得注意的。

一月份博彩毛收升7.3% 【中新社澳門2月1日電】(記者龍土有)澳 門博彩監察協調局2月1日公佈,今年1月份澳 門博彩毛收入268.4億元(澳門元,下同), 按年升7.3%,按月則回落接近5%。 新年伊始,澳門的博彩收益形勢喜人,1 月首13日博彩毛收入就達120億元,平均每天 博彩毛收入為9.61億元。花旗銀行隨即將1月 澳門博彩毛收入預測由265億元上調至275億

元,按年增10%。最終,1月份博彩毛收入只有 268.4億元,稍低於預期。 澳門有學者表示,倘內地股市升勢持續, 加上美國再推出新一輪量化寬鬆措施,資金流 入增加及財富效應上升,預計澳門2013年博彩 收益相對樂觀,將會超過3200億元。 而花旗銀行也預測,澳門2013年的博彩毛 收入將有12%的增幅,增至430億美元。

荷蘭園舊樓塌石屎傷兩人 【本報訊】荷蘭園大馬路一幢兩層高舊樓石 屎露台,昨日中午疑露台日久失修引致逾米石屎 簷篷剝落行人路,一名途經學生和青年被擊中受 傷,消防員封鎖現場一段行人路及將兩名傷者送 院。 昨日下午一時許,荷蘭園大馬路與瘋堂斜巷 交界一幢兩層高舊樓其地下一個待租地舖上面石 屎露台的簷篷位置,懷疑日久失修,一段逾米長 的石屎簷篷突然剝落墮落行人路。由於時值中午 上班及返學時間,多名學生及市民途經上址,其 中一名學生和市民被墮下石屎擊中受傷。 消防員和警員 救護員替受傷學生包紮護理 據報到場,見行人 路滿布石屎碎塊, 一名學生頭破血 流,一名青年報稱 腳部受傷。救護員 替兩名傷者包紥並 送院治理。消防員 立即將肇事露台下 一段行人路封鎖, 又檢查露台是否仍 有石屎下墮危險。 工人忙於清理 受傷學生姓 荷蘭園一空置樓宇 李,十六歲,頭、手及腳部均受傷,另一名青年姓馬,二十四歲, 露 台 石 屎 剝 落 釀 成 路 人 賭場員工,腳趾受傷。 學生受傷

高教辦冀科大與學生保持溝通

【特訊】近日澳門科技 大學宣佈將於2013/2014學 年調整學費,事件引起社會討論。高等教育 輔助辦公室表示高度關注,並就此事與有關院 校進行溝通。日前澳門科技大學以書面回覆本 辦,強調校方設有機制援助經濟困難的學生, 學生不會因調整學費而引致輟學。同時,校方 表示,所增收的學費將用於持續優化學校環 境、教學設施、增聘優秀教學、科研人員,以

有效提升教研品質。 在此基礎上,高教辦期望澳門科技大學校 方與學生保持更緊密的溝通,讓學生和家長了 解此次調整學費的原因和背景,以致校方在優 化教學、科研等方面的具體措施。藉著彼此的 溝通,進一步增加校務工作的透明度,提供更 多訊息,讓各方深化了解。

JORNAL CHENG POU LIMITADA

社長:龔樹根 社址:澳門南灣大馬路57-63號 一樓E-F座(恆昌大廈) Av. da Praia Grande, no.57-63 Edif. Hang Cheong 1/E-F Macau. 編採部電話: 廣告部: 傳真:

2896-5976 2896-5972 2896-5741 2896-5744 電郵:chengpou@macau.ctm.net

中區收件處 米糙街一號長春閣參茸行轉 電話:2837-5389 承印:精工印刷有限公司 地址:馬交石炮台馬路昌龍工業大廈1樓D 新聞紙第 10250 號 今天出紙壹張紙 每份售貳元 【本 報訊】科 技大學狂 加學費一 事鬧得沸 沸揚揚, 校監廖澤 雲強調, 這是創校 十三年來 首 度 加 學 費 ,

廖澤雲

廖澤雲:交不起可申請資助

【本 報訊】關 注龍環葡 韻濕地保 育聯盟收 到八百多 張市民撰 寫的心意 咭,絕大 多 數 表 明,期望 保育該區 原有生態 環境。聯 盟促請行 政長官崔 世安,透 過頒布行 政命令, 確立龍環葡韻的未來保育方向,日後並由多個部 門共同負責管理。 三名關注龍環葡韻濕地保育聯盟 (https:// www.facebook.com/MacauWetland) 的成員,昨 午把八百多張心意咭及致行政長官的信件交到政 府總部。聯盟召集人陳俊明表示,上星期六發起 「我們對龍環葡韻的未來願景」心意咭收集活 動,絕大多數心意咭表明,期望保育該區原有生

法,這也不出奇。」他指出,澳門的歷史遺留問題,已經通過中葡會談等得以圓 滿解決,澳門回歸祖國已十多年,「殖民地遺留的問題要正確理解和認識」。

正報創刊於一九七八年 正報有限公司

科大加學費

昨日,澳門政法學會在報章刊登廣告,其標題是:「帶有濃厚殖民地色彩 的軍事設施應拆除」。澳門歷史學會理事長陳樹榮表示,假如有殖民色彩的 文化建築,都不能保留的話,「澳門就會很亂」。他續問:陸軍俱樂部要否 拆?松山地下的軍事隧道要否拆?澳門很多街道以總督名字來命名的,是否 又要拆?他指出,歷史文物反映澳門的發展,是重要的證物,「我們應該保護 下」。 陳樹榮認為,「不要太政治化」,市民要對歷史文化有正確的認知,從而 了解相關議題。若太政治化的話,會否擔心對澳門歷史研究等造成傷害?陳樹 榮稱:「我不會擔心,因為,多數人不會那樣想的。可能只是有個別人有那想

最 近《正 報》報 導,澳 門大學位於橫琴的新校區 建築與2005年落成的南京審計學院的建築非常相似,澳門市民 遂質疑,這個耗資百億的建設,換來的卻是一個「抄襲」的設 計,而恰巧兩校的建築師為同一人。 本文並不打算批評誰是誰非,反而是讓我們思考,公共建 築的意義究竟是什麼?而澳大新校的興建,又給我們怎樣的啟 示? 所謂「公共建築」,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定義,但一般會 認為,任何建築物只要是面向大眾,均可視為「公共建築」, 如學校、醫院、政府大樓、商業大廈、碼頭、機場等,當中又 以由政府興建的建築物為主。 世界各地的政府,均會按需要興建公共建築以滿足當地民

來論 特稿

校長都不知

八百心意咭守護葡韻生態

向本澳居民及中央政府交 代。 為此,本人向當局提 出以下質詢: 一、據工務局批准的 街道準線圖,疊石塘山腳 目前正進行圍板工程的私 家地段建築項目最高可達 海拔一百米,有關高度不 但對路環的自然景觀造 成無法彌補的破壞,相關 開挖及興建工程亦 將對山體造成重大 的傷害,實在令人 無法接受,究竟相 關項目是否已獲審 批?其發展計劃如 何?為免特區政府 再次負上破壞本澳 自然資源的政治責 任,相關官員能否 暫緩有關項目的批 給,待城市規劃法 及相關規劃細則出 台後再作審批? 二、山體、水 體、濕地及綠帶是 珍貴的生態資源, 屬全澳市民共同擁 有,在城市規劃中 理應被列為優先保 護的對象。現時城 市規劃法立法在 即,為表保護環境 的決心,當局會否 向社會公開承諾, 在法律及相關規劃 細則出台前,暫停 所有涉及山體開發 及影響自然環境的 項目批給,以避免 再次對本澳珍貴的 自然資源造成不可 逆轉的破壞? 三、本澳已經 確立以「世界旅遊 休閒中心」為定位 的經濟發展方向, 無論土地資源、城市規劃 以至人口政策等均應朝 「休閒、宜居」的可持續 方向發展。究竟特區政府 在施政藍圖中如何確立及 貫徹上述發展目標?如何 確保所有官員,尤其手中 掌握規劃和發展項目審批 權的官員,都能以致力提 升本澳居民的居住環境和 生活素質為施政目標?」

關姐促暫緩疊石塘山腳項目批給

【特訊】議員關翠杏 關注疊石塘山腳私家地的 發展計劃,有可能再一次 蠶食本澳山體資源,敦促 當局在城市規劃法未出台 前,暫緩項目批給。 關翠杏書面質詢如 下: 「澳門面積細小,山 體資源本已不多,近年, 當局先後批出大潭山、 偉龍馬路等興建數 十層高的屏障式高 樓項目,已對山體 和自然景觀造成不 可逆轉的破壞, 公眾在質疑相關 項目批給之合理性 的同時,亦希望政 府儘快確立保護珍 貴生態資源的原則 和法律規範,從城 市定位和整體社會 效益、特別是從維 護公眾對自然資源 和環境享用的角度 作更全面的思量, 避免發展商在興建 樓宇時繼續把本澳 僅存和最珍貴的山 體、水體、樹木、 綠地等天然資源和 景觀破壞殆盡。 路環是澳門珍 貴市肺,現任國家 副主席習近平之前 來澳視察時亦指 出,要保護路環的 自然環境。但近 年,一些大型或高 層建築卻在悄悄地 「入侵」路環,實 在與本澳發展「世 界旅遊休閒中心」 的定位背道而馳。 我們的城市發展實 在再不能以破壞大 自然為代價!否則 澳門就無法有未來的可持 續發展,這是為政者所必 須具備的責任意識,本澳 負責城規和城市發展的官 員,難道連一點這樣的意 識都沒有?為何要搶在城 市規劃法及相關規劃細則 出台前,仍不停地搶閘批 出有損山體或其他自然資 源之建築項目?這些舉措 不單有違公眾期望,更是 陷特區政府於不義,實難

澳大橫琴校區設計費多少?

拒評是否相似‧只說師生都滿意

劉仕堯等候升降機時不回應部份記者的問題

星期六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有效刊物

【本報訊】對於外界指 責橫琴澳大校區的設計師 是「一投兩稿」,把南京審 計學院克隆到澳門。澳大校 長趙偉昨午表示,學術界處 理一稿兩投的申訴時,需要 專家來鑑定。不過,他不能 回答會否為今次事件展開調 查,並拒絕評論兩校是否相 似。趙偉坦言,不知道設計 師具體收了多少設計費,但 是,若參考行情,設計費是 建設費的百分之一或以下。

(在科大 基金會資 助下)升 幅更不到 一成,若 有學生交 不起,大 可向科大 基金會申 請資助所 調 升 的 二千八百 元學費。 廖 澤 雲昨出席 活動時被 傳媒問及 事件,否 認是加一 倍學費, 稱學費實 際只是由 三萬元加 至 三 萬 二千八百 元,亦經 校董會討 論,「我 們覺得, 三 萬 元 十 三 年 啦 , 由 三 萬 調 整 到 三 萬二千八,係好正常,亦都好合 理!」

十三年冇加學費 廖澤雲續道,若每年加一 個百分比,十三年都有百分之 十三,現在加幅也只是百分之 九,「用咁多年喎,你諗下,你 十三年前你賺幾多錢,依家賺幾 多!」 有學生要求撤回加費,廖澤 雲指,如果有學生經濟出現困 難,而付不起這二千八百元,可 以向科大基金會申請資助,他們 絕對會給予支持,不會有一個學 生因為這二千八百元而「唔畀佢 讀書」。 更有聲言因學費貴而轉校, 對此廖澤雲很是看得開,「無所 謂,任何人都有自由選擇」,亦 不擔心這會影響到學校的招生情 況。

思考公共建築的意義:從澳大新校區說起 眾對服務的需求,因此公共建築物均以功能為主要的考慮,如 香港早前備受爭議的舊政府總部西座應否拆卸、早幾年皇后碼 頭的拆卸爭議,其中一派意見就是認為兩個建築物是功能性 的,建築上的美學價值不高,故此拆了都不可惜。然而,很多 時候又正正由於公共建築是屬於全社會的,建築師在考慮設計 時,有時都會配合社會的需求,以建築來反映一時一地的美學 意念。正正是因為建築反映了澳門的獨待性,而成為了「世界 文化遺產」名城。 不同的地方,建築之所以不一樣,很大程度是因為建築師 必須理解當地的特色,包括氣候、文化等。因此即使過去港澳 兩地都有不少富殖民地色彩的建築,但細心留意,會發現這些

建築跟宗主國本身的建築是有分別的。這就顯示了建築物也是 一種語言,訴說著一個地方的故事。 如此,「建築風格」就出來了。就如澳門大學新校區的建 築,號稱以「中西薈萃、山海交融、嶺南文脈、南歐風情」為 建築特色,這必然是要突出澳門在中國、以至在世界獨特的個 性吧?但我們要思考的是,這究竟是澳大的各成員的共識、抑 或只是某些人的一廂情願? 在澳大的網頁看到,新校區的建築不錯是很宏偉,但卻有 一種冰冷的感覺。我曾到澳大現時的校址參觀,雖然沒有新校 的宏偉,但很容易感到一種厚重的學術氣氛及歷史感,澳大 三十多年累積起的歷史,就是在氹仔,不是在橫琴。當然,大

學有更廣闊的空間發展是好事,但思考大學要怎樣的建築時, 社會大眾的意見可有被重視? 在香港,不少公共建築如中小學校舍、大會堂、以至公共 屋邨都採用了「標準」的建築設計,不論地理環境為何,都是 劃一的建築。這樣做固然可以省卻了建築設計的成本,但卻令 社會面貌變得單一、沉悶、醜陋。 港澳都回歸了,兩地的公共建築都需要思考自己的一套語 言,向世界展現城市的面貌。澳大是澳門未來發展的焦點之 一,而今惹來了「複製」的疑雲,有關當局務必向市民清楚交 代,公帑是否用得其所,別讓這項世紀建設蒙上污點。 許漢榮 香港教育工作者‧文化評論員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