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3/2013

Page 1

二O一三年三月二十五日

農曆癸巳年二月十四日

這張「守護路環」的合照,全靠一名市民爬到樹上拍攝

保護路環

一房縮水有數計

【本報訊】昨日,約 一百名市民參加的「守護路 環」的活動中,城規師林翊 捷提出,前行政長官何厚鏵 曾發出批示,限制東望洋燈 塔周邊建築物的高度,現任 行政長官崔世安應可發出保 護路環免受損害的批示,以 維護公眾利益。議員區錦新相信,「城規法」稍後獲立法會通過後, 將不准許在路環展開大規模發展項目,若工務局在該法例通過前匆匆 批准「田畔街項目」,政府將要「割地賠款」。

百名市民參加「守護路環」 位於路環田畔街的疊石塘山西南部山體極可能被大幅開挖,引起 社會對保育路環的關注,昨午,約一百名市民參加「守護路環」行 動。他們在田畔街地段背後、名為「森林廣場」的空地集會,期間, 參加者多次拿著「守護路環!捍衛山林不止我一個!」十三個字、圖 畫、聲明等合照,也手拉手圍圈,默靜數分鐘,聆聽山林聲音。 除了音樂歌唱、朗讀詩作外,也有中學生及教師自發沿途拾垃圾 潔淨環境。一名市民在繪畫的圖畫中寫著:「我希望,家園長青,山 體永在,發展商滾出去,鳥兒們飛回來」。另外,三名專業人士從城 市規劃、歷史、生態的角度出發,由「田畔街事件」指出澳門的制度 漏洞、整個路環保育所面對的挑戰。約兩個多小時的活動中,至少有 七名疑似便衣警員在場監視。

林翊捷指特首有例可循發出批示 二OO八年,前行政長官何厚鏵發出批示,限制東望洋燈塔周邊 建築物的高度。城市規劃師林翊捷表示,既然有先例可循,行政長官 崔世安應可延伸保護路環海拔八十米以上的第 83/92/M 號法令,盡 快發出批示來限制將要出現在路環的發展項目,以保護山體及景觀。 他認為,這個維護公共利益的解決方法是「合理的」,也是「合程序 的」。 立法議員區錦新表示,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OO九年訪澳時,認 同把路環列為生態保護區。他相信,現在立法會審議的《城市規劃 法》通過後,將不准許在路環大規模發展。若土地工務運輸局匆匆批 准「田畔街建築項目」,當《城市規劃法》通過後,又限制路環的發 展,政府便是毀約,便要「割地賠款」。他質疑,政府以往審批建築 計劃是很緩慢的,為何「田畔街項目」可在九十日內完成審批。

李銳奮:保不了路環是大家責任

過期藥物棄置要適當

遷居路環逾二十年的藝術界人士李銳奮表示,有路環街坊認為,

澳門綠化週大步行及植樹活動

宋玉生廣場停車場增升降機 【特訊】為構建無障礙的通行環境,特區政府持續檢視本澳各區的 道路交通設施,積極創造條件消除對殘疾人士出行所造成的障礙,針對 過去仍有部分公共停車場未設有升降機,影響到行動不便者出入,特區 政府亦逐步增加停車場的無障礙設施,其中近期完成於宋玉生廣場停車 場增設升降機及殘疾人士泊車位,以方便殘疾人士進出及使用。 考慮到殘疾人士均有使用停車場的需要,政府亦陸續檢視各公共停 車場是否具備無障礙設施,讓殘疾人士可順利通行。繼年前於外港碼頭 對出的栢樂停車場加設升降機後,近期也對宋玉生廣場停車場開展改善 工程,主要將場內11個普通車位改為7個殘疾人士車位,同時增設升降機 及相關指示牌,方便殘疾人士使用該停車場。工程完成後已由交通事務 局接收。 交通事務局理解殘疾人士的出行需要,未來將繼續尋求更多可行方 法,並與相關殘疾人士團體保持緊密溝通,完善無障礙環境,便利殘疾 人士出行。

【特訊】衛生 局表示,關注到 最近有一批中成 藥被棄置於路邊的 垃圾桶,鑑於過期 棄置的藥物與普通 廢棄品的處理方式 不同,為方便業界 及市民棄置過期的 藥物,衛生局藥物 事務廳有提供免費 的過期藥物銷毀服 務,亦在各衛生中 心設置藥物收集 箱,所收集到的藥 物由衛生局集中統 一銷毀。衛生局現 正跟進事件以追查 事件的起因,任何 人士倘違反藥物業 活動相關法規,不 排除受到相應的處

在田畔街地段挖山和興建高樓是不合理的,那裡是被私有化。「路環是 澳門的一部份,若保護得好,全澳門都是受益的,這是很重要的。」李 銳奮稱:「保不了路環是大家的責任。」他希望,政府要聆聽市民的心 願:保護自然,讓市民有呼吸的地方,「這是很簡單的,也是很重要 的」。參加「守護路環」的伍老師和小朋友用廢紙摺製四葉草,她說 「希望澳門政府聽到我們的心聲:保護自然環境,不需要急速發展。」 伍表示,大自然有益於兒童的成長,行山活動可呼吸新鮮空氣,也不用 時常對著商業的東西。就讀小四的吳同學說:「我們不應該破壞山體, 我們應該珍惜,澳門已經夠多高樓大廈。如果繼續興建,破壞生態自 然,你們時常說綠化、綠化,就無可能成為綠化。」

珠對澳供電重要線路完成升高改造 【中新社廣州3月24日電】(王華 邱曉丹)正在 建設中的港珠澳大橋延長段預設路基與對澳供電線路 導線安全距離不足,廣東電網公司珠海供電局對澳供 電重要線路八南甲乙線雙回線路停運6天,進行線路 「升高」改造。24日晚7時,該線路已恢復運行,經 珠、澳兩地共同努力,澳門用電未受影響。 3月19日6時至3月24日19時,珠海供電局對八南 甲乙線雙回線路暫停運行,實施線路「升高」改造。 完成施工後,導線與路面距離由原來的14米升高至27 米,線路鐵塔全高由原來的39米增至54.2米,為港珠 澳大橋延長段建設打下基礎。 據了解,南方電網已建成4條對澳供電大通道,來 自廣東的電力已佔澳門總用電量近九成。而220千伏八

我思 我在

外港碼頭對出的栢樂停車場 近年亦增設升降機方便有需要人 士使用。

衛生局提醒市民應透過 適當的渠道棄置過期藥物, 消除安全用藥的隱患,避免 因隨意棄置藥物而對生態環 境、人類健康及安全帶來嚴 重後果。業界及市民如對棄 置的過期藥物有任何疑問, 可於辦公時間致電85983504 向衛生局藥物事務廳查詢。

青山原是我身邊伴,伴著白雲在我前 碧海是我的心中樂,與我風裏度童 年...... 是誰令青山也變,變了俗氣的咀臉 又是誰令碧海也變,變作濁流滔天。」 這是一九八零年,一套極有時代觸覺的香港電視劇 「風雲」的主題曲歌詞,道出了當年地產商「發展」新界農村的惡果;同 時亦強調港人對環境之愛、本土之愛。三十年後的澳門亦同樣面對當年香 港的處境,澳人亦抱有保護環境的情懷。 雖然民間早前的小潭山保衛戰已告敗走,但昨日一班市民仍發起「守 護路環」行動,到路環田畔街地盤圍板前宣讀行動聲明,參與者又一起包 圍該發展項目,各自以自己構思好的方式宣示他們「守護路環」、「捍衛 山林」的意願。我們高興在只問利益、不講是非的混濁年代,還有清醒的 人走出來守護我們的環境,無論成敗,他們已對得起自己,對得起根留澳 門的下一代! 可恨是特區政府一直在做著破壞自然環境的孽,口裡說重視發展和保

南甲乙線雙回線路是珠海東部和澳門電網的重要供電 線路,該線停運後,珠海東部及澳門電網供電線路由6 回220千伏減少至4回,供電能力減少97萬千瓦,供電 可靠性大大降低。珠海220千伏南屏變電站供電線路通 道也有所減少。 為力保停電期間澳門、珠海兩地安全可靠供電, 珠海供電局採取了多重保障措施,並協調澳門電力公 司、珠海洪灣發電廠增加電源出力。澳門電力公司開 啟燃油機組頂峰發電,在八南線停運期間每天增加出 力9萬千瓦;洪灣發電廠2套機組全部出力頂峰發電, 增加16萬千瓦電源電量,緩解了珠澳電網供需矛盾。 24日下午,八南甲乙線完成「升高」改造,解除 珠、澳電網運行風險,澳門供電未受影響。

編採部電話: 廣告部: 傳真:

2896-5976 2896-5972 2896-5741 2896-5744 電郵:chengpou@macau.ctm.net

中區收件處 米糙街一號長春閣參茸行轉 電話:2837-5389 承印:精工印刷有限公司 地址:馬交石炮台馬路昌龍工業大廈1樓D 新聞紙第 10290 號 今天出紙壹張紙 每份售貳元 【特訊】房屋局即將 展開業興大廈1,544個一 房一廳經屋單位之公開申 請,申請期由3月27日起 至6月26日。為方便市民 遞交申請表,是次申請提 供網上及電話預約服務, 由3月27日起可透過本局 網頁www.ihm.gov.mo及電 話預約專線(82969058、 82969059)預約時間往政 府綜合服務大樓之房屋事 務櫃檯遞交經屋申請。 新一期經屋申請可以 家團或個人申請人的形式 提出,但申請人代表必須 是年滿18歲的澳門永久性 居民;家團亦須符合每月 收入下限及上限、資產淨 值上限等規定。房屋局呼 籲申請人可因應個人或 家團之住屋需要及經濟情 況,16年轉售期及補價制 度等規定,對是次經屋申 請作綜合考慮。申請時申 請人需提交已填妥的申請 表,連同申請表內所載成 員的身份證影印本及地址 證明,倘若有需要則需提 交殘疾證明;提交申請表 時須出示家團每一成員的 身份證正本,以便由晶片 讀取個人資料;可由他人 代交表格,但須帶同申請 人及成員的證件正本。每 月收入證明無須連同申請 表一併提交,僅須於獲甄 選時提交由任職機構或僱 主發出的每月收入證明正本。 經屋申請不接受郵寄方式遞 交,需親臨房屋局,或由3月27日 起透過房屋局網頁www.ihm.gov. mo或電話預約專線(82969058、 82969059)時間往政府綜合服務大 樓之房屋事務櫃檯遞交經屋申請, 地址為澳門黑沙環新街52號。

【本報訊】生產力暨科技轉移 中心高級經理關治平表示,因應學 員的需要和市場,該中心開設的課 程亦有所調整,除服裝設計,還有廚窗設計以及銷售與客戶服務技巧等,並會不斷檢討課 程,配合學員及市場發展趨勢。 文化局與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昨假位於望德堂區的時尚廊舉辦紮染創意工作坊,邀 請對民族服飾素研究的孫衍軍教導市民利用紮染布料製作小錢包,學員成品可以在澳門時 尚廊展覽並銷售,協助學員將創意產業市場化。

紥染創意工作坊

罰。

宋玉生廣場停車場增設升降 機方便殘疾人士出入。

社址:澳門南灣大馬路57-63號 一樓E-F座(恆昌大廈) Av. da Praia Grande, no.57-63 Edif. Hang Cheong 1/E-F Macau.

有藝術愛好者朗讀詩作

【特訊】民政總署綠化週壓軸大型活動大步行及植樹活動約於昨日 11時40分順利結束,今年大步行植樹位於澳門路環九澳水庫周邊,主要 是為2012年12月不幸發生山火的受影響林區(水庫高爾夫球徑至水庫環湖 徑兩側)重新添上植株,以加速改善山林的生態面貌,並為野生動物諸如 松鼠雀鳥提供新的居所。 當日出席的嘉賓有民署管委會羅永德副主席、中聯辦徐澤副主任、 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政研室尹巨明主任、解放軍駐澳部隊司令員祝慶 生大校和政委馬必強少將、一眾民署諮委監委成員、工聯街總婦聯代 表。 逾千名市民軍人把握週末的晨早,扶老攜幼地參與這個年度的綠化 盛事,小至兩三歲大至五六十歲,共同種植包括火力楠、荷木、鐵冬 青、土沉香等鄉土樹種,為路環島上的澳門市肺添上新的活力之餘,更 顯出無分軍民長幼皆對澳門綠化的關心重視。 起步致詞時,民署管委會羅副主席表示,對關注支持澳門自然生態 的市民、軍人、嘉賓等一眾參與者表示由衷的感謝,祈望澳門的自然綠 化環境能獲得永續的發展,讓我們的子孫,以至子孫的子孫都能享受這 份大自然的綠色之美。

社長:龔樹根

市民可網上或電話預約遞交經屋申請

綠化周大步行齊植樹

JORNAL CHENG POU LIMITADA

「守護路環」的市民在「田畔街項目」 的圍板外宣讀聲明

對此郭惠嫻解釋,有關模式是綜合考慮,能體現過去 諮詢立法時社會主流意見,希望經屋能優先照顧到殘疾 者、長者等弱勢家團,而且每種制度有利有弊,現制雖年 青人上樓機會少,但有利於家庭和弱勢群體,也有利於政府控制公屋 資源分配。

正報創刊於一九七八年 正報有限公司

特首應有可做之事

)

不用分組比例是社會意見

青年在斷木上寫上「我愛澳門」 中(譯

特區至今推出的四經屋項目的一房單位,最新的業興 的實用面積由三十二點一五至三十三點六九平方米(下 同),居雅由三十一點五三至三十一點七七,湖畔是 三十六點五至四十一點二七,而歷史最悠久的永寧則約 四十一平方米。顯然,事實是一房單位確縮了一節水。 不過,郭惠嫻強調,經統計現時經屋單位平均面積沒 有較過去變小,而且近年隨著社會變化,單一家團成員人 數趨向減少,故經屋人均居住面積沒有明顯的減少。可是 按新經屋法,申請家團人數限制了戶型選擇,無法再有一 人可申二房以上的情況。 新的分組排序分配將個人申請者排在隊末,不利有需 要的單身人士上樓,加上適合其它戶型的家團多年積壓下 來的需求,有意見憂慮在是次一房重開做成資源錯配。亦 有意見質疑為何不採取分組比例分配。

星期一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有效刊物

【本 報訊】房 屋局副局 長郭惠嫻 昨反駁新 經屋單位 縮水的質 疑,強調 現時單位 面 積 優 郭副局作客新青協網論壇談經屋申請 於法定標 準,加上社會趨向小家庭,故人均居住面積沒有明顯減 少。 新青協昨辦網民論壇,討論新一期經屋申請,並請到 郭惠嫻任主講嘉賓,與網民交流互動,回應提問。 外界一直認為政府全資新建的經屋「大」不如前,郭 惠嫻回應道,現時經屋單位面積是經適當考慮設計出來, 如是次推出的業興一房單位實用面積逾三十二平方米,高 於法定的廿五點五平方米。

老師與兒童用廢紙摺製四葉草望自然環境得到保護

房局:經屋單位面積無縮水

第一版

生產力中心時裝設計課程不斷檢討

生產力扎染工作坊學員正製作小錢包

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多年來有舉辦時裝設計課程,協助對時裝設計有興趣的學員實 現理想,關治平表示,因應學員的需要,課程亦逐步擴展至與時裝設計及將之市場化有關 的項目,例如布料的認識、廚窗設計、銷售與客戶服務技巧等,她相信,旅遊市場有助本 地的創意產業開拓商機和市場。亦會不斷檢討課程,配合學員及市場發展趨勢。

刺穿市肺 揭開畫皮 育的平衡,實際是當「發展」與「保育」有衝突時,政府便會把「保育」 輕輕放下,讓「發展」過關,大小潭山之難,白鷺鳥林之災......還不夠 清楚說明特區政府「葉公好龍」的真面目? 路環是本澳的市肺,是居民的後花園,在葡治時代亦有清晰的定位, 城市怎發展,路環也不會大興土木,零九年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來澳 視察時,也對澳門能保留路環這一塊綠化區大表欣賞,並囑咐要好好保護 路環的自然環境。今日的特區政府卻為了商人的利益,偏與國家領導人的 指導對著幹! 說起市肺,紐約著名的中央公園,就好給為政者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的 一點教化啟示。一個半世紀前,紐約中央公園現址還是一大片散布著貧民 棚戶的高低不平土地,情形有點像以前港澳的木屋區,政府為了搞好城市 的公共環境,關注居民的健康,遂有了中央公園的建設,為紐約這個世界

大都會打造一個人工市肺,現時這個坐落在摩天大樓聳立的曼 哈頓區,佔地五千畝鬱鬱蔥蔥的綠洲,人們走在園裡不會看見 四周的摩天大廈,園內的人工湖、步行徑、野生動物保護區、 吸引到候鳥前來,也是觀鳥的好去處,公園成為了紐約居民幸

福的標誌。 反觀澳門,我們不需人工打造已擁有了自然綠化的市肺-----路環,可 惜我們的政府卻不懂珍惜,大肆破壞綠化,破壞山體,今日市民行山,高 樓大廈就在身邊、就在眼前,情景不是高山仰止而是高樓仰止,這與走進 紐約中央公園也看不見四周的摩天大廈,對比是如何強烈?諷刺是如何揪 心? 要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 特區政府是否要市民跪求,才肯放下屠刀保育澳門珍貴的自然遺產? 我們的下一代,是否只能在課本上、相片中、博物館裏,才能知道、看到 澳門過去的自然生態?大潭山、小潭山、疊石塘今後是否只存在過去的時 空? 東方生 本欄言論只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第四版

CHENG POU

農曆癸巳年二月十四日

約在十年前,「七公」 在本澳的週報──《訊報》 發表政治漫畫,去年八月, 他以「吉七」之名在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 sirsevenchau) 上載作品。「七公」是一名「七十後」的男 子,其「真身」與「自畫像」相差甚遠,他談吐溫文,有理 有節,更沒有留長頭髮和 鬍子。「七公」是學生時 代的網名,然而,它不能 註冊成臉書的用戶,「吉 七」便由此而起,「吉」則與他的姓氏有關。 未曾受過繪畫或設計訓練的 「七公」,自少喜歡「亂咁畫 嘢」,近兩、三年才開始轉用 電腦繪圖,這也是自學得來的。 「七公」當然想改進畫功,奈何 缺乏深厚的基本功,雖有努力, 仍未見明顯的突破。香港的「尊 子」是「七公」喜歡的政治漫畫 家。與香港知名的政治漫畫創作 人相比,「七公」坦言:仍有相

二O一三年三月二十五日

星期一

願站到「雞蛋」那邊……

本澳政漫家

政漫訴心聲 為免引來「不必要的」、「無謂的」麻煩,「七公」把真 正的身份「隱藏」起來。他批評現時特區,有能力的官員受到 人事和機制的局限,力有不逮的官員卻態度傲慢,不理市民意 見,官民矛盾越來越大。他坦言:「表面好似說陽光政府,科 學施政,大家都知道,其實,裡面是另一套做法。有時見到很 『谷氣』,所以,找個管道發洩自己的情緒心聲。」 「七公」認為,在澳門,無論是傳媒、市民或議會的監察 力度都不足,所以,「政府喜歡怎樣做就怎樣做」,尤其是立 法會,敢言的議員不多,當他們為民發聲後,卻要承受諸多批 評,甚至謾罵。在可見的將來,澳門會出現改變嗎?「七公」 有悲觀的感覺,因為,整個體制已出現了問題,甚至,仍有市 民是「短視」的,只看眼前的利益,不知也不願爭取自己的權 利。 早前,網上流傳一張警員幫拾荒婆婆推車的相片,香港 《爽報》以標題「澳門警察太傻太得閒 幫阿婆推紙皮」來報 道,令不少市民反感。「七公」參考那相片繪了一張漫畫,當 中多了一位看似是「首長」的人物,站在婆婆背後,還有一句 說話:「換個角度,看看還有誰,在推阿婆上街執紙皮。」 「七公」認為,「貧富懸殊越來越大,政府政策又偏向富人, 窮人越來越窮。」

當大的距離。若要自我評分,也只是「合格高少少」而已。 原本,繪畫純是興趣,然而,在社會上見到不公平的事 情,聽到官員的言論,「七公」有很多想法,於是,透過有 信心的、容易表達的方式,用漫畫來「發牢騷」。若果,讀 者接納了當中的訊息,甚至出現轉變,在「七公」眼中: 「這是 bonus (額外的獎勵)」。 「七公」需要約兩個小時繪製一幅政治漫畫。他覺得, 若不是記者直擊事件的發生和官員的言論,又要定期繪畫政 治漫畫,最大困難就是缺乏靈感。他坦言:「拿著澳門主流 的報紙,觀看澳門的電視,其實,有很多東西是看不到的。 大多數題材都不是從它們而來的。」因為,它們沒有 完全展示社會的現況 和官員的面目,「澳 門人都知,那些報 紙、電視台多數都是 報喜不報憂」。 被問及政治信念 或取向是甚麼?「七 公」說:「沒有特別 的政治取向。最重要

吉七 是講出自己認為正確的說話。」他認為,正常的社會應容許不同意 見的存在,讓公民自行作出判斷。「言論自由真的很重要,我不停 地繪畫和發表,某程度上想維護言論自由。但是,傳媒扼殺自己的 言論自由,不去爭取,並縮少自 己的範圍。」他也表示,在「高 牆」與「雞蛋」之間,會站在 「雞蛋」那邊。

「七公」自畫像

政治漫畫……很敏感喲!

上月,請願人士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到訪旅遊 塔前,向在場記者派發公開信,司警人員竟搶奪記者手上的新 聞材料,並喝止記者拍攝、甚至用手遮擋記者鏡頭。而且,把 新澳門學社的《愛瞞傳媒》社長周庭希抬走、拘留逾五小時, 其手提攝錄機及錄得的內容均被損毀。這事件給予「七公」靈 感,繪畫了名為「警察故事 2」。 「七公」支持社會上勇敢站出來表達意見的人,不論對方 地位有多高。回看那事件,他認為,很明顯又是一次官員昧於 形勢又嫌麻煩,懶得多下一點功夫的做法。因為,他們無論事 前準備與事後應對都沒有全盤考慮及準備,說什麼雙方誤會、 過期申請,很明顯就是低水準又最便捷的藉口,侮辱巿民智 慧。 他說:「不是說做安保工作不對,但是否過度又是另一回 事,這次方圓十里寸草不生是否過了頭,社會自有公論。政府 有責任在這之間估量平衡,看見當日事發時的報導及照片,以 為在關口以北才會發生,一國兩制那還能叫人有信心。」

二OO 二年十月, 澳門發生了 一件與政治 漫畫有關 的事件。 當時,「港 澳報刊漫畫 人作品展」 在婆仔屋舉 行,展出逾 「婆仔屋藝術空間」總監李銳奮 百件作品, 主題包括懷舊、生活、諷刺等,也有裝置藝術。邀請了活躍於港 澳報刊雜誌的九名漫畫家參展,包括在《訊報》發表作品的「七 公」。不過,安放在婆仔屋二樓一個房間內的香港漫畫家「尊 子」作品則激起了波浪。 當年,「尊子」向香港《蘋果日報》表示,在「港澳報刊漫 畫人作品展」的作品,以北京天安門城樓為背景,中央掛上一由 毛澤東身體和江澤民面孔合二為一的畫像,兩旁題有一對聯;天 安門前又放一張鋪上紅布的座椅,紅布後由二十三條膠製陽具砌 成一個洞,加上射燈效果恍如一個張開的大口,「尊子」說其寓 意「二十三條立法如血盆大口」。 該展覽原由仁慈堂借出場地、民間團體「婆仔屋藝術空間」製作、澳門民政 總署主辦,但是,突改為由「婆仔屋藝術空間」主辦。而且,開幕翌日,主辦單 位把放置「尊子」作品的展室門關上。傳言指,當中有官員政治干預,而「婆仔 屋藝術空間」的處理手法也備受批評。三名香港漫畫人,為抗議關閉「尊子」裝 置展,在開幕後來澳拆下展品搬走。 事發後三個月,「婆仔屋藝術空間」突接獲仁慈堂通知,由於即將開展維修 工程,婆仔屋將要關閉,要求「婆仔屋藝術空間」在十天內離開。經過多次商討 後,在暫停後一個月,民政總署才決定,把位於美副將大馬路與提督馬路交界處 的舊牛房貨倉闢為藝術空間,繼續以官民合作模式舉辦藝術活動,讓「婆仔屋藝 術空間」短期進駐。 十年之後,「婆仔屋藝術空間」總監李銳奮接受訪問時憶述,他們起初不覺 得「尊子」的作品有大問題,「因為,他是『尊子』,大家覺得那是他的風格而 已」。不過,有些在政府部門工

採訪 余偉英

尊子眼中的澳門 (網上圖片)

作的朋友提醒:「好似很敏感」,之後,氣氛也變得不一樣。他回想:「澳門與 香港不同,澳門比較少這類較尖銳的、敏感的表達方式。大家都沒有這習慣,沒 有這膽量,直接說一些較敏感的問題和話題。」 被要求遷離婆仔屋,會否與漫畫展有關?李銳奮指出,外界認為「多少有連 繫」,他自己也覺得「是有連繫的」,現時,他們每年與民政總署續約使用牛房 貨倉。「(遷到牛房後) 我們會考慮與社會、民生、社區有連繫的,這是在澳門 較缺乏的活動、展覽。」李銳奮表示,他們一向都是舉辦別人未做的展覽、活 動,不會刻意避開政治。 另外,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回歸日凌晨,香港政治漫畫家「尊子」 在本澳議事亭附近參與街頭演出,他和多名藝術工作者被警方扣留數小時,但沒 有被起訴。李銳奮憶述,那活動與抗爭無關,「那不是大眾化的,不是歌功頌德 的,也不是宣傳的」,只是讓不同藝術家表達對回歸的想法。在香港一九九七年 回歸日,澳門的藝術家也曾到當地演出。

澳門政漫家「亞正」當年在「港澳報刊漫畫人作品 展」的作品

香港政漫家「馬龍」當年在「港澳報刊漫畫人作品 展」的作品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