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
農曆癸巳年十月十一日
二O一三年十一月十三日
核心問題未解決
永久居民派九千元‧敬老金加至七千 來到今屆任期最後一年,明年施政繼續奉行惠民政策,多項市民口袋直接受 惠的措施獲延續甚至加推金額。先有現金分享加碼,每名永久居民獲發現金分享 由今年八千元增至九千元,每名非永久居民則獲發五千四百元、個人公積金帳戶 注資七千元,敬老金調升至七千元 ( 年 )、持續進修基金發展計劃 ( 三年 ) 上限至 六千元、非高等教育書簿津貼中學增至二千元一年、小學為二千四百元,幼兒教
崔世安昨在立法會提出人才培養長效機制
崔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繼續派錢
【本報訊】政府雖然 延 續 多 項 惠 民 措 施, 試 圖減輕居民在高通脹、高 樓 價 下 的 生 活 壓 力, 但 對市民高度關注的住屋 問 題, 只 輕 描 淡 寫。 議 員 何 潤 生、 關 翠 杏、 黃 潔 貞 等 批 評, 推 出 的 住 屋 長 效 措 施, 未 能 回 應 市 民 短 期 住 屋 需 求。 吳 國 昌 則 批 評, 吳國昌認為法制建設 未有關注法制 滯後 建設滯後。議員未有對明年施政報告有 正面評價。 吳國昌指,明年施政忽略了多項法 律的立法工作,包括《動物法》、最低 工資立法等,未有關注法制建設滯後情 況。而澳人澳地政策亦只是象徵性稱明 年會諮詢,未能使人對此政策有信心。 何潤生、關翠杏、黃潔貞等批評, 推出的住屋長效措施,未能回應市民短 期住屋需求。何潤生對明年施政評價為 「四平八穩」,惠民措施有加碼,但市民 所需的未必是這些止癢的措施,未有解決核心問題, 市民更關心是住屋問題,住屋問題上未有推出調控 樓市措施,令人感失望,另批評由於官員執行有落 差,令行政效率未如理想。 關翠杏批評,看不到政府在住屋問題上有所規 劃,認為收回二十八幅閑置土地後,應該有條件解 決回應問題。黃潔貞批評,明年施政沒有回應中產 訴求、未有將婦女事務納入施政範疇、缺乏醫療軟 件配套、房 屋政策缺 乏短期政 策等。高天 賜認為,沒 有回應基 層公務員 的訴求。 關翠杏認為施政未回應住屋短期訴求 明 年 施政中,提 到人才培 訓,關翠杏 認為需要 更具體。崔 世平則希 望可以將 何潤生稱施政只是止癢未解決核心 中小企與 問題 大型企業 分開政策 處理,對中 小企作出 適 當 傾 斜, 作為扶持 中小企政 策之一。 崔世平認為人才培訓長效機制
惠民加碼花百億 四大長效機制續推行 除惠民措施,政府提出了教育、社會保障系統、醫療、住屋保障四方面長效 措施,尤其關注人才培訓這一板塊,提供資源、平台和機會,構建人才培養長效 機制,以配合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迫切需求。 單就人才培訓長效機制中,考慮成立直屬行政長官的人才發展委員會,科學 規劃人才培養的長遠發展,完善人才資料庫,建立人才評價制度:區分各類人才 的特點,明確不同層次和類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加快落實專業認證、職業技能測 試的制度建設、尤其是加強青年的培養,研究啟動『精英培養計劃』、『專才激勵 計劃』與『應用人才促進計劃』,提高人才培養的公共開支在本地生產總值中的比例, 保障本地人才培養長效機制的實現。 教育培訓長效機制中,將在路環石排灣籌建『職業教育實踐中心』,設立高 中職業技術教學及實踐場地,同時設立『語言培訓中心』,兩個中心預計將於二 零一六年投入運作。社會保障系統方面,明年落實央積金立法工作,進雙層式社 會保障制度的建設。明年將制定養老保障體系的政策框架,以及二零一六至二零 二五年『長者服務發展十年行動計劃』,進一步鞏固和完善養老保障。亦會按計劃, 明年向社會額外注資五十億元。醫療衛生方面,計劃於全澳衛生中心設立長者保 健專區,明年在三間醫院及各衛生中心模擬全澳個人電子病歷系統。
住屋問題‧輕描淡寫
澳已不宜居
但就居民訴求甚大的住屋問題,只是輕描淡寫。崔 世安稱,特區政府定當兼顧全局利益與局部利益進行規 劃,抓緊落實萬九後公屋的興建,持續增加公屋土地儲備, 在新填海區合理預留居民住屋需要的用地。政府已啓動 二十八宗批地個案宣告失效的法律程序;積極探討『澳人 澳地』新型房屋供應模式,將在明年完成有關的專項研究 和開展公開諮詢。隨着萬九公屋相繼落成,正加緊公屋的 配套建設,包括交通、醫療、教育和社區服務等設施。
何堪再引客 ‧
【本報訊】正當市民認為:澳門 已被旅客迫爆,已經不再宜居時。不 過,來自內地的傳媒在昨日的記者會 中,詢問行政長官崔世安:如何吸引 更多旅客來澳?崔世安表示,政府將 會做好旅遊產品的管理、市場的拓展, 更重要是保持服務質量,以吸引內地 和外地的旅客訪澳。 在昨午的施政報告記者會中,「中央 電視台」的記者詢問崔世安:澳門以 後會有哪些新的方法,來吸引和容納 更多的遊客,尤其是內地的遊客來澳 門旅遊參觀?「中國國際廣播電台」 的記者則提出:澳門正在打造世界旅 遊休閒中心,澳門要採取甚麼措施來 進一步吸引更多的外國旅客? 崔世安指出,本澳很有歷史文化 的底蘊,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是 中國唯一有南歐城市風味的地方,此 外,一系列的新建設,特別在路氹區 的現代化綜合項目,也能吸引旅客。 他認為,要進一步做好以下的工作: 旅遊產品的管理、市場的拓展。更重 要是能夠保持服務質量,不只吸引內 地的,也吸引國際的旅客。 他也表示,長期以來,來澳旅客以 內地、香港和台灣的居多,約佔百分 之九十,所以,有需要拓展國際市場。 相關部門會繼續努力向國際市場展開 更多的市場拓展、宣傳推廣,他認同, 以上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不過,他認 為,自二OO三年內地實施自由行後, 來澳的旅客量已相當大,應該不會再 有大的升幅。 被問及粵澳新通道的新運作模 式,崔世安回應,粵澳雙方曾討論兩 地一檢,也曾討論兩座的建築物改為 一座的建築物來進行通關,亦有考慮 運用科技去加快口岸管理。他表示, 新運作模式有待粵澳雙方進一步研究 和同意後,再正式上報中央有關部委, 並且需得到批覆。
堅定莊荷不輸勞 其他政策中,爭取明年內完成澳門人口政策的研究,明年啟動本澳旅遊業中 長期發展計劃的研究。崔世安重申,特區政府堅定執行莊荷不輸入外地僱員的措施, 加大對博企本地僱員培訓的同時,積極推動博企經營者作出配合,使更多本地僱 員能夠晉身博企的管理隊伍,促進本地僱員的向上流動。另推出『國際性會議及 專業展覽支持計劃』,吸引國際會議及專業展覽來澳舉辦,推出全新的『中小企業 網站資助計劃』,協助中小企業加強企業形象及產品推廣。將『環保、節能產品和 設備資助計劃』,資助金額上限將由五十萬元提升至一百萬元。並透過『橫琴發展 澳門項目評審委員會』,鼓勵、審批各種規模的企業積極進園投資,粵澳合作中醫 藥科技產業園也將展開招商引資工作。推動,橫琴『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將設 立專區供澳門中小企業參與經營。在與南沙合作方面,積極參建『南沙 CEPA 先 行先試綜合示範區』,推進遊艇自由行、旅遊職業教育培訓、郵輪母港建設的合作, 加快鮮活食品供澳的進程。繼續發揮和深化閩澳、京澳、泛珠等內地合作機制的 作用。逐步展開養老保障等新領域的合作,並促進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繼續爭 取延長口岸通關時間,加快推進粵澳新通道。另中央已批准輸入內地家政人員來 澳工作,首批擬從廣東省和福建省輸入三百人,待相關運作落實後,將分批增加 至一千五百人。
新填海地微調配合輕軌外圍走線 交通範疇上,配合改善整個城市的交通狀況,特區政府近期獲得中央正式批准, 在維持新城填海總面積不變的前提下,對部分填海範圍作出微調,適當增加沿孫 逸仙大馬路一帶的土地面積,容納新口岸輕軌外圍走線與維持外環車道這一新安 排的可行性。下一步工作將委託資深顧問技術團隊解決技術難點,並盡快開展建 設工作。明年亦會再增發二百的士牌,滿足社會需求。 對公共行政改革,將修改文化局和體育發展局組織和運作的法規,配合民政 總署相關職能的轉移,還將進一步調整民政總署的其他相 關職能。明年將進一步深化實施、完善領導官員績效評審 制度機制,並研究引入中立評審機構的可行性。並將『官 員問責』其與公共行政績效管理,特別是已經實施的領導 官員績效評審制度結合起來,通過績效管理、領導官員評 審和官員問責三個不同層面的評價制度,實現政府接受監 督、自我監督和自我完善。在適當時候,政府將考慮設立 績效管理的專門委員會,以統籌和領導有關工作。 崔世安發表施政報告後,便前往政府總部出席施政報 告記者會答問大會。
正報創刊於一九七八年 正報有限公司 JORNAL CHENG POU LIMITADA
社長:龔樹根 社址:澳門南灣大馬路57-63號 一樓E-F座(恆昌大廈) Av. da Praia Grande, no.57-63 Edif. Hang Cheong 1/E-F Macau. 編採部電話: 廣告部: 傳真:
2896-5976 2896-5972 2896-5741 2896-5744 電郵:chengpou@macau.ctm.net
中區收件處 米糙街一號長春閣參茸行轉 電話:2837-5389 承印:精工印刷有限公司 地址:馬交石炮台馬路昌龍工業大廈1樓D 新聞紙第 10487 號 今天出紙兩張紙 每份售貳元
記者追問會否爭取連任
崔自我評估再交代 崔世安在記者會中回應住房、勞資等問題
崔世安在立法會發表 2014 財政年度施政報告
新填海區澳人澳地 特首暗示要兼顧經濟發展 【本報訊】社會怨聲四起:樓價高企,難以 置業!行政長官崔世安昨午回應住房問題時重 申「澳人澳地」政策將集中在新城填海區實施, 並且暗示,從全局發展上總有優先次序,政府 近年已盡力把公屋建設放為首位,但是,也要 兼顧整體的規劃去配合社會的經濟發展。 在昨午施政報告記者會中,多名記者提出 住房的問題。行政長官崔世安重申,現正進行 研究的「澳人澳地」政策,將集中在新城填海 區實施。至於,該區土地的運用方面,政府一 定會關心澳門居民的居住需要,此外,直至今年, 政府沒有把那些土地批給任何人士或機構。 崔世安指出,政府近年把房屋政策放在首 要位置,工作包括:推出穩定樓市措施、興建 公屋等。他說:「市民不能忘記,從全局發展上 總有優先次序,政府在某一個階段已盡力將公
屋建設放在優先次序,但亦需要兼顧整體的規 劃去配合社會,作為澳門一個長遠繁榮穩定體 系、發展經濟所需。」 崔世安認同,本澳的樓價水平屬高位,但 是,在調控樓市方面,本澳和鄰近地區,均受 到國際金融的複雜多變情況所影響。他最近參 考兩項研究顯示,大部份本地房屋由澳人購買, 很多亦是居民換屋或購買第二、三套房。此外, 運輸工務司司長推出十項調控樓市措施後,房 屋的買賣情況有所放緩。 他又表示,特區政府未來主要有幾項工作 要做:繼續根據已通過的經濟房屋法去執行經 濟房屋政策,另外,也要盡最大的能力,透過 不同的方式 ( 如:回收閒置土地、填海造地等 ) 為長遠規劃重新儲備土地,以優先考慮及滿足 本澳居民的住屋權利。
【本報訊】昨日,崔世安宣讀施政報告時說:「提高大型企業 中管理人員的本地僱員比例。」記者問:政府是否制訂本地人在 博企管理層的比例。崔世安表示,目前未有一個明確的比例,但是, 現向著這方向工作。 現在勞資雙方對輸入人才、輸 入外僱方面爭持不下,特區政府 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將來在人資、 人才方面的議題再有爭論,特區 政府是甚麼角色?會是球證?球 員?還是觀眾呢? 行政長官崔世安回應上述記者的提問時,沒有直接回應政府 是球證、球員或觀眾。不過他表示,作為政府,必須科學施政,
【本報訊】關心未來的本澳居民,無論是支持或反對行政長官崔世安,都會關注他明 年會否參選連任。他在昨日的記者會仍沒有表明會否爭取連任,但是,他重申,稍後經過 自我評估後,便會在適當時候向外交代。他也指出,一些研究結果顯示,市民依然給機會 特區政府繼續執行工作。 今屆行政長官的任期將在明年底結束,崔世安會否參加下任行政長官的選舉?他昨 日在施政報告記者會回應:「我很感謝大家給予機會,這幾年來 ( 讓 ) 我及我的團隊工作。 我亦會帶領我的團隊,很努力地完成這任期的時間的工作。」他又表示,稍後將會細心分 析在二OO九年參選時的政綱,檢視已落實和執行多少承諾,作為自我評估。 崔世安稱:「至於個人,我覺得這如此嚴肅的問題,在適當時候,一定會根據相關規 定跟大家談的。」被問及是否有信心連任?他說:「你問我有否信心連任,我就不敢答你; 但你問我有否信心帶領我的團隊完成這個任期,我就可以答你:目前我們還是有決心、有 信心做好這個任期的工作。」 他又指出,過去三年,政府既進行了基本統計,學術機構的研究結果也顯示,市民對 整個特區政府的評價大約是百分之六十,雖然,這是很粗略的數字,他說:「( 那數字是 ) 體現市民依然給機會特區政府,讓我們執行工作,是有比較正面的支持度」。 有記者認為,在最近的一些事件中,如禁止輸入外僱莊荷,粵澳駕照互認等問題,都 顯示居民對特區政府的信任度是不夠的。崔世安不認同以上看法,他指出,按治安部門統 計,由第三任政府管治至今,有四十八次遊行,絕大部份是理性、合法、和平的,特區政 府最關心則是安全。 他續說: 「表達有不同的方式、方法,我們應該尊重,這是否居民對特區政府信心動搖? 我有不同觀點角度去看這些事情,我們服務市民的心沒有改變,作爲行政長官帶領我的團 隊直到明年完成任期,我們以民為本,希望能符合市民訴求。」
崔世安能否一如昨日,再與立法會主席同台,宣讀施政報告?
在供應和需求的分析上,政府應該擔當一個更重要的角色,去厘 清實際的需求、真正的就業情況、未來發展需求。 他重申,有多個輸入外地工人的原則,第一個原則,一定是
的管理辦法和執行情況。 在施政報告中,崔世安提出:「提高大型企業中管理人員的 本地僱員比例。」有記者詢問:政府是否將設定一個本地僱員在 博企管理層的比例?是否有此目 標? 崔世安表示,目前未有一個 明確的比例,但是,現向著這方 向工作。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 正在努力與六家博企商談:如何 能讓澳門居民,在博企中工作有 更多向上流動的機會和空間,即進入管理階層的職位。
重申輸勞首保本地人就業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二零一四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 中、葡文本,以及相關小冊子免費向公眾派發 .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有效刊物
迴避住屋
【本報訊】行政長官崔世安即使未決下屆是否繼續參選爭取連任,昨日亦發表 了今屆任期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繼續向市民派糖,延 續現有惠民政策,部份更加碼,包括向每名永久居民派發九千元現金分享、個人 公積金帳戶注資七千元,敬老金每年調升至七千元、持續進修基金發展計劃 ( 三年 ) 增至六千元,並退還百分之六十職業稅予已繳納人士,惠民措施達一百一十三點 一三億元,退稅令庫房少收十九點八億元。另推教育、社會保障系統、醫療、住 屋保障四方面長效措施,於石排灣建職業教育實踐中心、設語言培訓中心、成立 直屬行政長官的人才發展委員會、完善人才資料庫,建立人才評價制度等。但在 屋民尤其關心的住屋問題上,著墨不多,只稱會持續增加公屋土地儲備,明年開 展澳人澳地諮詢。
育為二千元、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膳食油貼調升至三千元一年,當中中學生學習用 品津貼調至二千五元一學年,幼兒及小學生調至二千元一學年,殘疾津貼普通級 別可獲發七千元 ( 年 )、特別級別每年獲發一萬四千元,明年一年調升最低維生指數, 調升三類弱勢家庭特別生活津貼和補助等。所得補充稅可課稅的年收益豁免額由 二十萬元增至三十萬元。其他現有惠民措施,包括醫療券六百元、住宅單位電費 補貼、養老金等將繼續。惠民措施開支達一百一十三點一三億元。另退還百分之 六十職業稅予已繳納人士,令庫房少收十九點八億元。
星期三
保障本地人;第二個原則,給予本地人提升的機會,如:培訓和 再培的機會,讓他能夠向上流動;第三原則,加強對於外僱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