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築塾代誌no 4—成大建築系專訪

Page 1

Speak

UP

採訪 甘捷曼 整理 攝影 作品提供 建築系 陳明城 黃秀慧 成功大學

力道與古道 成功大學建築系鄭泰昇主任專訪

很多人說「成大建築系近來很有活力!」為了瞭解現況,放築塾代誌採訪組來到台南 成大校園,拜訪已有 71 年歷史的建築系,訪問鄭泰昇系主任,請教他自上任以來推動 了什麼?建立怎樣的新制度?從 9 年前,傅朝卿老師在任時就著手規劃加入新血,到 現在,新面貌如何體現在空間、在師生的活動之中?

學習建築是一個生命成熟的過程,許

多的作品都是建築師自我成熟的挑戰, 需要長久培養自學的習慣。

鄭泰昇 成功大學建築系主任

10


f: 請說明成大建築系的現況優勢及未來的展望。

創新課程核心;4. 發展『創新實務課程』以建築設

成 功 大 學 建 築 系 為 校 內 最 早 創 立 的 系 所 之 一, 於

(Internship & Practice) 為建築設計課程核心能力;

1944 年創立建築系、1968 年成立碩士班、1991 年

增 設 博 士 班, 是 國 內 大 學 建 築 相 關 科 系 中 歷 史 最 悠 久 者。 系 內 享 有 眾 多 國 家 資 源, 包 括 空 間、 設

計整合工程實務相關知識領域;5. 『實習與實作』 6.『國際工作營』 (International Design Workshop) 為國際化的觸媒。

備、師資居全國建築系之冠,目前有 29 位專任師

其中,有關「駐校建築師」之創新課程概念,除了

成 大 建 築 系 大 學 新 生 入 學 成 績 極 優, 除 醫 學 院 之

Centric」為思考,與現行體制內課程進行整合。建築

資、34 位兼任師資、國際師資 1 名。

外,居全校第一,今年指考分數逼近全國 Top 10,

現 有 大 學 部 及 碩 博 士 班 學 生 共 約 600 名, 大 學 部

每 年 招 收 約 60 名 學 生。 英 國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5 擠入全世界 Top 100。

未來將朝向「創新、整合、國際化」I3 - Innovation,

引進實務與教學之結合以外,也預期以「Studio‐

本為統整各種專業之一門應用學科,故以 Design‐ Build Studio 為核心的創新學群,藉由引進一項實作

主題,結合所有相關專業科目,可讓學生體驗到在實 際建築設計過程中所面臨與各種專業之介面與整合。

Integr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三方向邁進。

f: 成大在建築教育課程上的特色?四五年制分流的差異?

f: 請談談成大建築系的課程規劃特色。

1.

年制與五年制,四年制以工程為導向,五年制為設

「建築設計」課程在世界各國的建築系皆為主要的核

讓不同能力的學生可適性發展,並透過設計課程進

究二大課程架構,導向一連貫大學、碩士、博士的建

系上的教育目標為培育建築界的領導人才,分為四 計 導 向, 目 的 在 於 提 供 全 方 位 的 建 築 教 育 環 境, 行 設 計 與 其 它 專 業 領 域 的 整 合, 設 有 本 系 國 際 研

討 會、 國 際 設 計 工 作 營, 出 國 圓 夢 計 畫 旅 行 獎 學 金、 校 外 實 習 等 制 度 及 聘 請 國 際 建 築 大 師 到 系 內 演講等,以提高學生的國際競爭力。

系上的五大核心能力:「建築專業知識與跨領域創新 能力」、「設計與工程整合能力」、「創意思考與問 題解決能力」、「溝通表達與團隊合作能力」與「國 際視野與創新領導能力」。系上教師在學術研究投稿 期刊、參與國內外研討會,執行專案研究有卓越表

心課程,系上以五年制設計 / 實務、四年制工程 / 研 築學程設計,學生在大一進入建築系時不分組,在大 四時自由選擇不同的學制就讀,五年制的畢業生可接 續到一年半的碩士班設計學程,以實際案例導向的設 計論文畢業;四年制的學生則是接續二年的碩士研究

學程,以研究論文畢業,進而到博士班就讀,基本上, 五年制偏實務導向,四年制偏研究導向。 •

現,亦有創作、展覽、競圖與演講等。

不分組,讓學生以二年的時間充分了解建築學科 內涵與個人性向之後,自大三起再依其志願選擇

築教育改革計畫,目標乃是突破體制、超越自我、以 2.『駐校建築師』(Architect-in-school) 為改革驅動 力;3.『 設 計 構 築 工 坊 』(Design-Build Studio) 為

同基礎課程,以培養美學、構築、造型、機能等 態構築、小住宅等基礎訓練,基本上,大一、二

畫」,以『駐校建築師 + 設計構築工坊』為核心的建 築專業課程分流』邁向『建築教育的體制內改革』;

基礎課程 (Basic Studios):大學一、二年級為共 建築設計操作為主,設計題目包括空間單元、型

自 99 學年度開始,系上進行「成大建築教育改進計

及國際接軌,具體改革機制有:1. 從『四、五年制建

以建築設計為核心的課程分流架構

四年制或五年制。 •

․ 核心課程 (Core Studios):大學三年級進入建

築系的核心課程,正式分為四年制與五年制二 組,由學生自由選擇不同的學制,每人有一次轉

11


組的機會,二個學制最主要的差異,在於四年制

2.

境控制相關的課程;五年制以設計 / 實務為主,

現行課程規劃為各領域並重發展,但各門課程之間的

則上大三建築設計課程仍然維持共同必修科目。

為各自獨立。然而建築本為統整各種專業之一門應用

以工程 / 研究為主,必須多修習構造、結構、環

必須多修習都市規劃、歷史理論相關的課程,原 •

特殊專題 (Special Topics Studios):大學四年級 為四年制與五年制正式分開的學年,為了與建築 專業接軌,五年制的學生在大四上學期,必須

離開學校,到專業的建築師事務所實習半年,半 年之後回到學校,進行國際設計工作營與必選的

學科,故以 Design/Build Studio(設計構築工坊) 為核心的創新學群,藉由引進一項實做主題,結合所 有相關專業科目,可讓學生體驗到在實際建築設計過 程中所面臨與各種專業之介面與整合。相關專業科目 可透過實做案例,實踐專業知識之應用。 3.

計、構築設計等;四年制學生則是上學期必選特

本系五年制學生經過大一、大二基礎課程與大三核心

計專題。

實務實習,經過申請篩選的程序、一整個學期半年的

殊設計專題,下學期則是視個人意願選修特殊設 畢業設計 (Thesis Projects):五年制為建築專業 學程,大五畢業前必須利用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完 成一件畢業設計作品,包括公開展覽與評圖,大 五的學生在大學畢業,及達到建築師考試要求的 四十個建築設計學分,得以參加建築師考試。

12

聯繫性不高,學生花費在不同課程上的時間與學習常

特殊設計專題,以作為未來的專長領域之準備, 特殊設計專題包括規劃設計、永續設計、數位設

課程領域整合與創新

海外實習──打開國際設計視野

課程的訓練,大四的第一個學期則全面進行校外建築 時間都待在校外的事務所實習。系方則鼓勵同學前往 海外事務所,實際經驗異地異文化,直接與不同背景 的設計人一起激盪學習。系方也積極作為學生與海外 事務所的連絡介面,替需要的同學爭取實習機會及申 請補助。


13


f: 陶淵明說「人生實難」,成大建築系的難處是?

「整合」是成大建築系最難之處,對於學生而言,需 要將課程上的設計與工程知識消化完後,整合成為建

築實務有用的知識 ; 對於教師而言,成大建築系有將 近 30 位專任師資,如何尊重不同領域知識,將各自

研究成果轉成建築實務的應用,並與其他老師的知識 整合,也是相當的不容易。

f: 建築師的思考與統合能力極重要,學校的課程是否重視

思考力?如何進行?

成大建築系學生因為都是極為優秀,思考與統合能力 沒有問題,課程也相當注意學生的思考能力,從建築 設計課的師生互動可以看出與他校不同之處。

f: 學生的作品如何在技術與概念中取得平衡很重要,如何

教導學生達成?

「師資」是重要的關鍵,成大建築系在傳統上有完整 的工程技術師資,近年來逐步加強設計師資,目前已 達平衡的狀態,吳光庭老師負責大學部設計學程,劉 舜仁老師負責研究所設計學程。系上藉由各年級建築 設計課程,由專任與業界兼任教師共同配合,分組授 課,以落實實務經驗的傳授。

f:「駐校建築師」是成大建築系的特色,在增強實務操作

方面,具有怎樣的作用?

代 的 設 計 人 才 的 創 意 環 境, 裡 面 有 數 位 工 場、 藝 廊、咖啡廳、睡典藏、共同工作室等。

系所與畢業生互動的機制,主要由「財團法人成大建

築文教基金會」來推展執行。基金會創立於 1994 年, 由四十多位各屆系友代表出席並籌資成立。設立的目 的主要是連繫系友,設置獎學金獎勵優秀學生,獎助 學著作之出版,推動學術研究計劃,促進建教合作與

推廣教育,出版系(所)友通訊、簡訊,設置系(所) 友學術或專業講座,及舉辦不定期系(所)友學術或 專業研討會。「成大建築簡訊」是成大建築系重要的 刊物,不僅報導系上及系友之活動,也適時刊登老師 之文章及同學的作品。

建築為一廣泛複雜的設計與工程整合研究領域,涵蓋

f: 請談談 2015 這屆畢業生的整體表現。

管道,系上首創「駐校建築師」制度,邀請黃聲遠、

業設計展(台北松煙)、國際獲獎、PachaKucha(喊

了人文、科學、藝術等面向。為提供學生多元的學習

邱文傑、林洲民、張清華等知名建築師擔任駐校建築 師,顏茂倉老師也在大四開設實務整合課程,讓學生

能夠動手繪製施工圖 ; 成大也率先開設「創新實務整 合課程」與國際競圖的大型設計工程團隊合作,以衛

2015 這一屆畢業生普遍受到外界的肯定,不管是畢 聲)、對外發表等,都獲相當高的評價,學生們的學 習態度也相當的不錯,業界目前對於成大畢業生的評 價相當高。

武營文化藝術中心為基礎,透過荷蘭 Mecanoo 建築

f: 請對建築系學生說一句話

音響、劇場、施工到工地參觀,讓學生參與學習衛武

築師自我成熟的挑戰,需要長久培養自學的習慣,可

師事務所的第一手資料,從設計概念、結構、構造、 營文化藝術中心之理念如何在現實中落實。

跨領域的創新與整合已成為時代趨勢,在課程設計

上把握建築訓練的核心,同時鼓勵同學能夠打開視 野,運用建築的觀點與思維,積極介入各個領域當

中 發 揮 影 響 力,C-Hub 是 成 大 建 築 系 在 今 年 即 將

14

啟 用 的 新 大 樓, 將 能 提 供 一 個 完 善 的、 培 養 新 一

學習建築是一個生命成熟的過程,許多的作品都是建 以多到國內外旅行,除了觀察體驗之外,也可以增進 對於不同文化的了解,學會問對的問題,隨時保持活 力,接受新的思維,對於當代的議題要相當的敏感, 例如永續的議題。┃


推薦閱讀 基礎: •

• •

好的黃金法則 )

Christopher Alexander, A Pattern Language: Towns,

造)

( 建築:形式空間秩序 )

雜誌:

Buildings, Construction, 1977 ( 建築模式語言城鎮 . 建築 . 構

Francis Ching, Architecture: Form, Space, and Order, 2007 Farshid Moussavi, The Function of Form, 2009

Peter, Zumthor, Thinking Architecture, 2010

Mathew Frederick, 101 Things I Learned in Architecture

School, 2007 (1 建築的法則:101 個看懂建築,讓生活空間更

Paul Goldberger, Why Architecture Matters, 2011 ( 建築為何

重要 )

William McDonough, Cradle to Cradle: Remaking the Way

We Make Things, 2002 ( 從搖籃到搖籃 )

Architectural Design (AD),http://www.architectural-designmagazine.com

作品集:

Thomas Heatherwick: Making

15


韌性河岸居住計劃 Riverside Settlement 圖文提供 / 成功大學建築系 詹季凡

面對快速成長的都市,上位者擬定的政策與使用者發

人,但因經濟許可以及種種價值觀的差異,導致這個

不同,甚至經常發生嚴重衝突。我選擇了「佔領」這

遷問題,環境的脆弱度在這個案例裡,成為了政府強

展出來的使用方法,往往會有很大的摩擦與觀念上的 個非正式居住的議題,討論在城市與人的生活形態轉 變之下,不同的居住形式存在的可能性以及與環境共 存的方式。

以新店溪畔的溪洲部落作為我的基地,部落裡的居民 是因為城市化而聚集,但也因為城市的發展而面臨被 拆散的危機。這一群來自東台灣的阿美族原住民到了 台北,為了生活,擔任了建造城市硬體設施的基層工

16

他們重新在城市邊緣建立起、仿製家鄉的部落面臨迫 制遷移的理由之一。我試著用普世價值看待居住議題,

利用容易取得的材料並且配合居民本身的建築建造能 力,讓構築這件事在居住上變成一種參與、一種不斷

的互動,並且結合了韌性城市理論中與環境共存的觀 念,利用基地本身的地理條件,以及建築構築的模式和 材料的選擇,改善基地環境的脆弱度,找出一種形式,

讓這個河岸部落以一個雖然非大眾認知為普遍、非習 以為常的居住方式,但安全、合理的延續下去。


成功大學建築系學生作品

反饋森林 都市邊界中以堤防為基礎 的封閉森林系統建構

反饋森林

圖文提供 / 成功大學建築系陳璽兆 Hsi Chao Chen

反饋森林是一個關於,人們從平常生活,且受到汙染的都

更是世界第一,空氣汙染也對此區有一定程度的傷害。

都市中存在著許多邊界,而這些邊界通常是兩個或兩個以

主動,利用堤防為基礎,建構一個完全封閉,有自給自

市中抽離,到達一個不受外界干擾,放鬆沉澱心靈的故事。 上性質不同的事物,並不妥協的併置在一起而產生的,台 中港火力發電廠,大型廠房區內海堤防,是人們創造出一 個巨大的邊界,不管是在實質上或是心理上,這片森林提 供一個,讓人們突破這些邊界的機會,重新享有新鮮的空 氣及喜悅的身心,當我們想要離開,這個平凡甚至厭煩的

都市,逃往邊境時,有個伊甸園,佇立在那,堤防是都市

中人類面對河流的普遍態度,直接截斷了人與自然的關係。 安良港大排出海口的堤防阻隔了台中港內海的水,直接面

對整個台中港工廠區。而這區充斥著關於時間變動的事物, 基地周圍有著倉儲貨櫃集散地、大小貯木場、一年一耕的 農地,加上台中港潮汐的每日漲退,我把這些視為時間變

動的地景。台中火力發電廠及旁的鋼鐵廠都以極大的姿態 佇立於台中港區,人類在整區有種身體尺度與安全感的喪 失。而火力發電廠是台灣最大的發電廠,二氧化碳排放量

我試圖改變堤防只是用來阻隔河海水的本質,轉被動為 足系統的森林。這是一個讓人能暫時抽離原來的都市樣

貌,並大口呼吸新鮮空氣的反饋森林。六根貯木場運來 的 20 米長原木從堤防上長出,撐起屋頂,再懸吊整個溫

室的平台。堤防本體作為一個巨型盆栽,並利用提防以 東從 1920 年代就留下來的淡水水塘,供養著裡面的樹 木。我企圖讓人還在都市時看到的是如周圍廠區的工廠

樣態,而當人從堤防的小洞入口進入,身體行走在地下 不斷的被壓縮,再從土裡冒出進到溫室時,感官已被抽 離到一個全新的場域。內部空間的地面層與懸吊層訴說

著原來的 ground level 與新的 groundlevel 之間的關係, 藉由不同的小空間軟化工廠框架,並創造人與樹木不同

層次的感受。而這片森林會以一個 prototype 的方式散 落在這個都市的各處邊界,靜候著人們。

17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