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ISSUE
2
《未得之地》
總幹事的話
本期主題
在英國和歐洲大陸,有這樣一群華人移民,他們帶著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千 里迢迢來到歐洲,在這裡努力工作,建立家庭,養育子女。一直以來,歐洲眾教 會和福音機構面向這些華人移民的福音工作一直沒有間斷過。但如今身處於這樣 一個變化的世代中,我們必須敏銳地察覺到,現在我們所面對的這個移民群體, 正從一個講廣東話的單一文化群體向講普通話的多元文化群體慢慢轉型的過程
《活水》恩典,說也說不完⋯⋯ ◆梁杜燕玲 宣教士 轉型中的勞工移民事工 ◆陳娉婷 傳道
中,如果我們能抓住這個機會,順應這個新移民群體的需要來做相應的調整,將
淺談歐洲華人新移民概況及福音
福音帶到他們中間,並建造他們,那麼這些定居在當地的移民和他們的家庭,不
需要
僅能得著救恩,更能在當地社區和各自的職場為主做見證。因此,身處英國和歐
◆譚慶光 宣教士
洲大陸的華人新移民就成為COCM優先佈道群體中另一個重要的組成部份。 華人移民歐洲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但真正出現大批華人移民的時
不再一樣-羅馬尼亞短宣感言 ◆李賓來 傳道
期則始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當時的移民主要由來自香港的餐飲業人士組成,之後 開始出現從香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來的留學生,畢業後就在當地定居。這樣的 一群人,是歐洲很多華人教會在創辦初期的主力成員。如果說以上這些是已經扎 根在歐洲的“老移民”的話,那麼隨著中國大陸的開放,如今的這批“新移民” 的構成則正在悄然發生變化。餐飲行業不再只是由香港人壟斷,取而代之的則是 大批從中國福建來的勞工,他們中的很多人通過非法途徑來到歐洲,成為廉價勞 工的主要來源。除了餐飲行業以外,還有大批從中國浙江一帶前來歐洲經商的華 僑,他們中的大部份合法居留在歐洲各國,從事小商品買賣。近年來,東歐國家 政治形勢的轉變也使得更多的大陸移民開始轉向東歐尋求商機。而與以上這群基 層人士和商人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逐漸增多的專業人士,雖然歐洲不算移民國 家,但是只要找到穩定的工作,移民並不算困難。於是這也吸引了一部分高學歷 並具有很強專業技能的人士來到歐洲工作定居,其中從中國大陸來的知識份子逐 年增多。 因此這一期的《未得之地》我們將通過幾個不同的觀察角度來向大家介紹這 個新移民群體的構成特點,獨特需要和所要面對的困難,以便幫助教會和宣教機 構在這個重要的轉型期來把握機會,在向這些新移民傳福音的同時,更加有意識 地栽培和造就他們當中的信徒,使他們成為未來教會發展的穩固根基。我們期待 著,當這群華人新移民漸漸成熟起來之後,必要與我們一起擔負起神在這個世代 托付給我們的使命,那就是藉著最先願意起來委身的華人移民,將福音在歐洲廣 傳,不僅在華人中間,更在當地人中間再次彰顯神的榮耀!
牧師
神恩澤僑胞 福音遍全歐
Reaching the Chinese to Reach Europe
1
《未得之地》
佈道
《活水》恩典,說也說不完⋯⋯... 梁杜燕玲 《活水》是 1974 年創刊的福音刊物。那年代 COCM 同工常常闖南 走北傳福音,但遠遠滿足不了歐洲華人的渴求。「羊兒散,牧人缺,禾場 廣」,是當時的寫照,於是這份不受地域限制的福音雜誌就應時而生。 為甚麼當年有需要出版一份新中文刊物呢?過去的資訊媒體沒有像現 在這麼普及迅速,信息傳遞不容易即時收到,而且成本昂貴。打個比方, 寄一封空郵信件,最快也要五至七天才到達家鄉,不然打個長途電話收費 更驚人。但離鄉之人對親人的渴求和對家國文化總是魂牽夢縈,加上在異 地的中文書報不多,對難得一見的中文刊物就極為珍惜,而有福音性的, 更是無跡可尋。一言蓋之,文宣禾場很是荒涼。神感動我們的前輩同工張 堯勳牧師出版了第一期《活水》,以餐館人士為對象,一年四次寄去餐館, 當時的印數約為一百份。 早期歐洲的華人幾乎都從事餐飲行業,以香港來的新界人為主,他們 1
散居在英國和荷蘭;1975 年中南半島變色,大批越柬寮 華人逃難,他 們分別在法國、德國和北歐重過新生活,主要也是以飲食業為生。到 80 年代,一批從中國浙江來的溫州人除了經營餐館,也做皮革和服裝生意, 在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國闖出一片天地來。1989 年末,英國給香港五萬 家庭居英權;同期柏林牆倒,東歐解體,很多大陸華人到東歐做生意,還 有洛繹不絕的大陸人士偷渡來打工;另外,學者學生出國留學,後留下就 《活水》雜誌特別版封面
業定居也不少(按中國駐英大使館數據,單在英國目前就有近九萬名留學 生),而歷年來自新加坡、台灣和馬來西亞的華裔學生學成留下來,加起 來也是可觀的數字。以上不同時期的華人遷進歐洲各地各國,擴大和豐富 了在歐洲的華人群體。
《活水》雜誌是專為英國和歐洲大陸 從事飲食業的華人移民出版的福音刊物,
從這段華人來歐的歷史,大家不難看到華人群體的多元化,同時也帶
在 1974 年創刊,最初的訂閱量僅為 100 份,
來我們出版方向上的困難和考驗。《活水》的對象,最初是香港來的餐飲
現今已經超過 11,000 份,讀者群越來越多
業人士,用字遣詞是港式粵化,讀者看得親切,感同身受。隨後大陸來的
樣化,其中講普通話的讀者人數增長最大。
新移民也拿《活水》來看,有時會看得一頭霧水,不明所以,一方面因為
梁杜燕玲宣教士來自香港,1994 年成
是繁體字,另一方面也是文化背景的差異,然而我們騰不出人手來編另一
為 COCM 同工,多年來負責《未得之地》的
本以大陸朋友為對象的《活水》。即使現有的班子,大家都不是文字專職
編輯以及差會各方面的文字工作。2007 年
同工,能從他們手上擠出質素較好的文章來,殊不容易。
出任《活水》雜誌主編至今。在本文中, 她為我們講述《活水》的發展歷程,也使 我們認識《活水》的讀者──英國和歐洲 大陸的僑胞──的生活和面貌。
1 2
我想起保羅這位第一世紀的宣教士說過:「向猶太人,我就作猶太 人,為要得猶太人;⋯⋯向甚麼樣的人,我就作甚麼樣的人。無論如何, 總要救些人。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 處。」(哥林多前書九 20-23)在「為要與人同得福音的好處」的前提 1 編者按:寮又稱為寮國,中國大陸地區稱為老撾。
下,我們作了一些調整。2005 年,我們在原有的繁體版基礎 上,另出了一份簡體版。到 2007 年,我兼任了《活水》主 編,在文字處理上,對港式粵化的用字加上簡單的註解,使國 內來的讀者更易明白。另外,為了更能貼近從事餐飲業和貿易 的大陸朋友們的生活,我們邀請了有大陸背景的作者寫專欄; 同時為了加強照顧歐陸多國華人的需求,我們走訪了法國、西 班牙、丹麥、匈牙利、芬蘭和塞爾維亞等地的教會,聆聽當地 華人的心聲,採訪了一些感人至誠的見證,使這份刊物更能啟 發華人起來尋求又真又活的神,更能鼓舞激勵大家在生命歷程 中拼搏。以上的努力,算是給近十年來逐漸增多的中國大陸新
燕玲(右二)走訪貝爾格萊德的商店
移民,提供了一份福音食糧,但能否長期供應他們的胃口,就
覺得受益,於是為他們在家鄉或海外的親友訂閱,所
極需大家與我們同心一意祈求神,感動有承擔的作者,願意走
以,今天《活水》的讀者已經跨越了歐洲,在香港、
進群眾,體味不同背景僑胞的生活環境,進而又用生動活潑的
東南亞和北美都有。目前發行量已超過一萬一千份。
文字,寫出適切的見證和文章來。另外我們也需要人手去推廣
我們曾經做過簡單的「市場調查」,問過一些讀者,
《活水》,教導更多的信徒善用《活水》來分享福音。這一切
是甚麼原因令他們向人推薦這份雜誌,他們異口同聲
都需要人手,但人手缺乏是我們常引以為憾的事。
說《活水》的文字像「人」話,淺白溫馨,沒有屬靈「八 股」味;也有人說,《活水》的內容貼近異鄉人的生活,
《活水》出版 37 年,期間主編同工更替多名,而有份參
能使他們有共鳴,滋潤他們孤單的心靈。
與的作者、美編、打字、校對和義工很多。他們不求聞達回 報,用心耕耘,以文字述說神的美德大能,成為神手中另一類
從讀者來信要信耶穌,要訂閱《活水》,要索取
以紙揚愛,以筆傳福音的宣教器皿,我們感謝神從中的牽引和
來送贈朋友甚或「加油打氣」等等回應,我們耳聞目
領導。在出版委員會中,人人背景不同、技能不一,但放在神
睹神成就了我們不能想像的奇妙事工!恩典太多太美
的手中,卻也像二魚五餅似的,超出個人所作所能,我不禁為
麗,說也說不完,頌讚榮耀歸上帝!
一班委員手足獻上感恩。 《活水》雖是為歐洲僑胞出版,但許多讀者讀了之後,
轉型中的 勞工移民事工
陳娉婷
英國華人教會服事的對象何其廣大,有來自香港和東 陳娉婷傳道來自中國福建,2003 年來英國求學 期間,蒙上帝呼召,2004 年進入 COCM 聖經學院開 始接受神學訓練。 2007 年 7 月獲得教牧學學士學
南亞的老移民,有來自大陸的新興移民,還有來自中國各 地的學者學生們,我在這裏要特別向大家介紹一個特殊的 群體,那就是來自福建沿海地區的勞工。
位後,在倫敦華人循道會服事至今。主要負責“福
福建人移民的歷史由來已久(這裏特指福建南部一帶
音勞工事工”(簡稱福勞),在服事期間接觸了大
的沿海地區,例如福州,福清,長樂,連江等地)。追溯
量來自大陸的勞工同胞,體會到了他們艱辛無奈的
到元末明初時代,福建人因為靠海的優勢,從水路去往東
生活,以及他們對信仰的一些誤解。以下娉婷與您
南亞各國,例如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家。到了清朝末年,
一同來分享她在服事中的體會和思考。
福建福州成為五口通商之一的口岸,福建人和外國的往來 更加密切。改革開放之後,大批福建人離開家鄉,去往日 1 3
《未得之地》
佈道
種大麻,而後他們每個星期日卻還能夠繼續心安理得來到 教會服事,用這些錢來奉獻。在他們的觀念中,沒有是非 對錯之分,只要能賺到錢(他們認為他們不偷不搶,所賺 的錢是親手勞動所得),就是神的祝福。也有一些人,來 到教會抱有各種各樣的目的,因為他們聽說來教會聚會對 申請居留有很大的幫助,通常來了一兩次後就會要求教會
China
為他們開證明信,證明他們是“良民”,更有甚者,要求 教會配合他們申請“宗教難民”的避難。另一方面,這群 弟兄姐妹的道德價值觀亦十分混亂。他們為了偷渡出國, 通常都離開自己的配偶孩子長達數十年之久。有些無法忍 受海外生活的孤獨寂寞,在英國又有了另外的女人或者男 人,有了他們的孩子。這樣的狀況導致很多的家庭問題, 進而延伸到社會問題。教會在介入他們的個案中必須很坦 誠地向他們分享上帝的教導,鼓勵他們認罪悔改,重新認 識自己的信仰。 現今的勞工事工面對一個特殊的轉型期。保守黨上臺
本,韓國和歐美。在福建人,尤其是沿海一帶的福建人傳
後,英國內政部加大了控制和打擊非法移民的力度,遣
統觀念中,人生下來就是要出外闖蕩的,所有的青壯年,
返了大批的非法勞工。很多來到英國數十年之久的非法
如果腦海裏沒有“出國”這個想法,會被家鄉人恥笑為是
勞工因為申請居留無望,加之英鎊兌人民幣的匯率不如以
一個沒有志向的人。他們向親戚朋友借債,籌備出國的路
前堅挺,而且找工作不容易,他們就選擇了自願回國的道
費。在福建沿海,有“專業”的“蛇頭”集團,提供“一
路。不久前,我協助一位非法勞工辦理回國事宜。他在英
條龍服務”,提供各種線路非法出國。2000 年左右,從
國非法工作期間,上帝不斷對他說話,鼓勵他誠實面對自
福建去臺灣的偷渡費用大約是 8 萬人民幣 左右,去日本
己的身份。他的律師建議他以假名和假身份來獲得英國的
的費用是 20 萬,英國的費用是 30 萬,而美國最貴,大
居留,並且說成功率極高。經過一段時間的掙扎和禱告,
約要 40-50 萬人民幣。這些錢都是偷渡客傾家蕩產舉家借
他選擇了回應上帝的呼召,向內政部報道的過程中,坦白
債湊到的。路途中歷經艱險,甚至有人在路上賠上了性命,
自己的真實身份和名字,也因此被內政部拘留擇日遣返回
有些人還未踏上心目中的淘金之地,即刻被遣返,當然也
國。他在獄中等待遣返的時候,親戚朋友給了他非常大的
有大批的“幸運兒”得以踏上樂土,他們必須日以繼夜地
壓力,他們都責備他糊塗,只要報假名假地址政府就無法
賺錢來償還沈重的債務(本金加利息)。
遣送,如果編造被中國政府迫害的故事更有可能會取得政
1
治避難的身份。然而這位弟兄堅守住了真道,不僅沒有翻 英國各地成立華人教會以後,相信每間教會或多或少
改口供,並且積極向獄中的同胞傳福音,鼓勵他們順服上
都要牧養這樣的羊。和早期來英的香港人,或者是後期來
帝的帶領,認罪悔改。這位弟兄在中國農歷新年前回到了
英的大陸學者和學生相比,他們的背景更加復雜,牧養的
闊別 7 年之久的家鄉,從國內給我們掛來電話,他坦言回
挑戰性更大。上文提到,福建沿海作為中國較開放的城市,
到國內有許多事情要面對,一家人的生計,夫妻和親子的
西方宣教士很早就有機會進入這些地區傳福音。因此在福
問題,但是他會靠著神的恩典去面對,因為知道自己是走
建沿海不論是大城市還是偏僻的鄉村,福音的果子處處可
在神的旨意中。
見,很多家庭都是好幾代的基督徒家庭。偷渡出國的很多
1 4
勞工,他們都自稱是“基督徒”,然而和他們深入交談之
另一方面,政府亦頒發了一部分的居留簽證給那些在
後,就會發現他們對自己的信仰並不清楚,甚至有很多的
英國有了家庭和孩子的勞工,其中婦女和孩子居多。現今
誤解。比如,他們認為,他們的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
很多福建人既然獲得了英國的居留權,他們亦不願意繼續
是信耶穌的,那麼他們理所當然就是基督徒,既然是基督
賣苦力來生活,如果條件允許,他們會選擇買下過去香港
徒,上帝就要保佑他們一切所做盡都平安順利(不管是對
移民所做的外賣店,或者在社區裏開雜貨鋪,自己做生意
是錯)。這樣的錯誤教導甚至出現在當地的教會。曾經有
來維持家庭的生活。一旦生活穩定,馬上要申請過去留在
些信徒對我說,他們偷渡出國是經過牧者的祝福,全教會
國內的孩子來英國。這些孩子在國內稱為“留守兒童”,
都為他們偷渡的路程禱告。也有許多信徒偷渡出國後,在
就是父母撇下年幼的他們,漂洋過海打工,他們和自己的
英國從事非法的工作,如倒賣盜版 DVD,賣煙草,甚至是
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只是用金錢補償他們。他們大多
1 編者按:按照現行匯率,10 元人民幣約折合 0.95 英鎊,1.52 美元。
數在國內無法專心學習,結交社會上的不良青年。現在父
值觀,使信仰溶入到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在上帝面前,
母取得居留後把他們申請到了身邊,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們
都是個罪人,上帝用祂的公義和慈愛拯救了我們,我們這
要面臨著適應陌生的家庭環境 , 陌生的國家和文化。父母
些持有合法身份在英國生活的信徒,沒有資格歧視那些非
整日忙於生計,根本不知道怎麽和離開了數十年的孩子相
法的勞工,而是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愛心,帶領並等候這
處,更不要說教導。教會在牧養的過程中可以嘗試多了解
些弟兄姐妹回轉,謙卑自己成為彼此天路旅程的同路人。
和傾聽這些青少年的心聲,和在英國出生的第二代青少年 (BBC)相比,他們的內心中充滿著更多的憤怒(覺得自 己被父母離棄),嫉妒(父母只愛在英國出生的弟弟妹妹), 茫然(語言和環境的轉變)。 服事勞工的工作並不容易,一方面要用愛和寬容接納 他們,另一方面要用上帝的話語教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
淺談歐洲華人新移民 概況及福音需要 探討歐洲華人新移民的現況及其福音需要是一個
譚慶光
很大的課題,當中涉及的內容繁多。譚慶光宣教士於 2005 年加入 COCM,過去幾年主要在英國、瑞士、芬 譚慶光宣教士
蘭、羅馬尼亞作植堂和巡回宣教,幫助當地的教會和
在瑞士
團契做牧養和教導的工作。他在這裡選擇一些重點內 容,把個人的經驗和感受與大家分享。盼望他的文章 可以幫助我們對歐洲華人的情況和需要有一個具體的 圖像,並能領受保羅在使徒行傳 16 章 6-10 節馬其頓 的異象:「請你過到馬其頓來幫助我們」。
裔婦女、中南半島難民和第二代土生土長的華裔。在羅馬 尼亞,華人群體主要來自中國大陸,以經商為主,主要族 群有青田、溫州、河南、福建。基本上,歐洲的大陸新移 民多以家庭團聚及通過親屬關係的移民方式為主;也有以 專業、學術研究和國家公派等方式,在歐洲工作及定居。
歐洲華人的背景
當中非法移民也是一個不容忽略的群體。
由於歐洲華人來自不同的家鄉,其中典型的華人族群 有廣東(如:香港)、浙江(如:溫州、青田)、福建(如: 1
歐洲華人的兩個基本特徵
福清)、中南半島(如:越南、寮國 、柬埔寨)和臺灣。
歐洲華人多以勤勞、刻苦的態度為生活打拚。例如在
他們在血緣、地緣、方言和次文化背景方面存在著多元性
羅馬尼亞布迦勒斯特的華人清晨四至五時便起床預備往紅
和復雜性。移民歐洲的方式和背景也不盡相同。例如浙江
龍和歐羅巴市場開始一天的工作。關店之後,帶著疲倦的
及福建等沿海省份的民眾(包括農民、工人、商人、學生
身軀往倉庫拉貨和整理貨物,十分勞累。在荷蘭、英國和
及幹部),以“連鎖遷移”的方式,用家庭團聚、經商、
法國開外賣店的華人,從早到晚大部分時間站在店內工
餐館勞工和親屬關係等方法來到歐洲。又例如越南、寮國
作,關店後又忙於清潔廚房和店鋪,很晚才能回到房間休
和柬埔寨的華僑移民多源於 1970 年代的難民。在瑞士,
息。瑞士及英國的專業人士,為了在工作上有突出的表現,
華人群體有來自香港及中國大陸的餐飲業人士、中國大陸
下班之後仍將工作帶回家中,埋頭苦幹。這是華人在外創
的知識分子和專業人士、學生、與當地人通婚的東南亞華
業及生存的片段。
1 請參見第二頁註釋
1 5
《未得之地》
佈道
四律和福音橋的內容作解說,特別是有圖畫和經文的部 分,讓人容易理解和吸收(對基層人士和長者尤其有效)。 有一次我在荷蘭與兩位姊妹一同探望一個家庭並向這對夫 婦傳福音,經過一段交談之後,我拿出一本「福音橋」, 向那位太太作詳細講解。她曾經參加過教會的一些聚會, 對福音不太認識,但是經過講解之後,表示對福音已有具 體、清楚的認識,得著幫助。 3. 身證——讓人從你的生命看見耶穌基督的平安、赦罪 的愛和盼望 記得有一次我在瑞士探望一位患癌症末期的弟兄,這 位弟兄剛屆壯年,十多年前孤身一人去到瑞士。當我們進 到他的客廳,收音機正在播放著香港電臺的節目,人總會
譚慶光宣教士(前排右三)在羅馬尼亞,同往建築工人宿舍佈道的部分弟
想念自己的故鄉,這是鄉情。只見他身形消瘦,面上卻流
兄姊妹合影
露著平和、安舒的表情。在生命快到盡頭的時光,弟兄仍
鄉情是另外一個明顯的特徵。人在異鄉,和自己的家 人和親友一起生活,倍感溫暖。但若是只身在外,想家的 感覺便悠然而生。在羅馬尼亞和芬蘭的華人勞工,離鄉背 井,孤身一人在外,倍感孤單。我曾經幫助一些勞工買電 話卡,以便他們能定期打電話與家人聯繫,特別是在春節 等本應舉家團聚的日子裡。對此,他們十分感激,思鄉之 情,溢於言表。
向歐洲華人新移民傳揚福音的三個方向 很多歐洲華人新移民在人生際遇方面,經歷不少風 霜,人生經驗豐富及老練。由於這個群體在次文化背景和 教育程度方面有很多差異,若單是說教式地對他們傳福 音,只能在知識理論層面與他們交流信仰。如何將福音傳 給這個群體?最基本的內容有以下三方面: 1.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 理。(約 1:14 上)
然是這樣樂觀和豁達,這就是神在他生命裏面的工作。因 為癌細胞已入骨,他所承受的痛楚是可以想像的。如果 「痛苦」讓人的生命更貼近神,更謙卑、更多經歷生命的 塑造,那麼「痛苦」也是一種祝福。他生命的見證感動了 從家鄉來瑞士陪伴照顧他的胞弟。我和一位弟兄與他弟弟 分享和講解福音,他的弟弟因著他哥哥的見證及我們對他 哥哥的關懷和幫助,很受感動,決意回國之後參加教會聚 會,更多追求認識主。
福音的挑戰 每一次在歐洲工場的事奉,對當地福音的需要總有新 的領悟和體會。在工場上經歷的事情很多,更深認識到傳 福音的挑戰和人心靈的需要。其中,在羅馬尼亞事奉的日 子,有兩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 件。第一件事是 2009 年 12 月在布迦勒斯特的 尼羅市場區域發生 的 暴 力 事 件,
耶穌基督是我們傳福音最好的榜樣。在羅馬尼亞曾經 有一位弟兄對我說,「你住在我們當中,了解我們日常生 活的境況,就更知道這裏福音的需要和信徒的需要。」住 在他們當中,你會看到羅馬尼亞警察和海關關員的貪婪, 敲詐和不義;荷蘭和芬蘭外賣店華人被當地的酒徒和流氓 滋擾;嫁到英國和瑞士的華人婦女在婚姻和家庭問題上的 種種掙扎等等。每個地方的處境都不一樣,求神賜給我們 對人心靈需要的敏銳觸覺和洞察力,能與他們有同感,並 對當地工場的國情和文化有深入的認識,靠著聖靈將人帶 到神面前。 2. 口傳——將福音內容清楚地講解明白 我們確信福音本是神的大能,但我們也當善用三福、 1 6
起因是尼 羅區的
大地主動用防暴警察和海關人員強行封店及禁止商人繼續
便將來意和教會對他們的關懷告訴她,也和她稍稍分享了
經營,進而造成暴亂。當中有一些華人被警察打傷,商人
福音的信息並為她禱告。在變幻無常的人生中,多少顆疲
們(包括華人、亞拉伯人、羅馬尼亞人等等)身心靈蒙受
累的心靈等候我們將福音向他們傳講。
很大痛苦。我之後在市場探訪,遇到兩位未信主的朋友, 向我伸訴苦況。他們氣憤地問,「神是否睡了?為何神不
馬太福音 9 章 35-36 節提到「耶穌走遍各城各鄉,
懲罰並消滅這些惡人?」在這不義的社會,唯有福音才能
在會堂裏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癥。
將人痛苦和憤怒的心靈撫平。
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 羊沒有牧人一般。」因為我們很少關心歐洲福音禾場的需
另一件事發生於 2010 年 5 月 26 日,位於布迦勒斯
要,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缺少了耶穌基督的看見和眼光。羅
特紅龍市場第 5 座和第 6 座商場於清晨約四時失火,店鋪
馬尼亞的事奉經歷只是歐洲工場的一些片段。在歐洲約有
及裏面的財物付之一炬,損失慘重。很多人目睹自己的店
二百萬華人同胞,分散在不同的國家、地域。他們面對婚
鋪被毀,抱頭痛哭。紅龍市場是羅馬尼亞乃至整個東南歐
姻和兒女問題的困難和張力,賭場、色情場所的誘惑,非
地區規模最大的中國商品集散地,那天受火災影響的商鋪
法移民的身份帶來的後果等等。以西結書 34 章 6 節很能
約 2000 間。災後,我和兩位弟兄探訪受災的同胞,看見
表達出今天歐洲華人的需要——「我的羊在諸山間,在各
他們在炎熱的天氣之下擺地攤,也有一些人在臨時的帳棚
高岡上流離,在全地上分散,無人去尋,無人去找。」你
開店,汗流浹背,一臉無奈。當我們慰問他們的時候,有
願意去到他們當中,將耶穌基督的福音帶給他們嗎?你願
一位未信主的朋友好奇地問:「你們是甚麽人呢?」我們
意回應這「馬其頓的異象」嗎?
不再一樣-羅馬尼亞短宣感言 李賓來
李賓來傳道,新加坡人,已婚,育有一子一女。 在未信主前是一名乩童(道教儀式中,扮演人與神 靈及鬼魂的媒介),也是一名黑社會分子,曾被毒 品捆綁十一年。1992 年在新加坡突破之家福音戒毒 所,接受耶穌重生得救,後全職奉獻,攻讀神學。 2006 年獲得新加坡神學院神學學士學位。目前是溫 哥華華人浸信會的傳道人,專責宣教佈道及耆英事 工 1。2010 年 12 月期間在羅馬尼亞的華人教會參與 短宣事奉,以下是李傳道此次的短宣見聞,他從一 個外來觀察者的角度對這群生活在歐洲的大陸華人
李賓來傳道一家
移民有一個片斷式的簡短描述。 當地信徒不敢派單張及與非信徒交談,這些工作通常都是 自從移居海外以來,我根據過去本身的接觸或是交談 間都對中國大陸的信徒產生了許多負面的印象,比如,不 肯奉獻金錢,只受不授,不積極參與崇拜、主日學、查經、 祈禱會等等。真是感謝神,這次有幸讓我於 2010 年 12 月 15 至 27 日近兩個星期的時間參與羅馬尼亞的短宣, 使我對中國大陸信徒的印象不再一樣。
“ 他們不要,我們要,上帝要”
短宣隊員去做的,當地人只是帶路者。但是在這裡從大陸 來的弟兄姐妹都很自動自發,出去派單張的時候,是他們 領短宣隊員一起去,由他們派發單張及與人交談,他們這 種傳福音的勇氣和熱情,實在令我印象深刻。 中國人在這裡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全家大小都是老闆 的生意人,另外一類是建築民工。羅馬尼亞教會的弟兄姐 妹們雖然大多都是做生意的,但我卻不覺得他們很市儈。 無論在工作或休息,他們都談論神的話語,神的事情,神
這次的行程主要就是主領一個聖誕佈道培靈會、主日
的工作及神的詩歌(當然也有其他的)。在探訪中,我瞭
崇拜及探訪工作。當我們到批發市場為聖誕晚會派發宣傳
解到,因爲這裡針對生意人的福音工作不太容易,所以他
單張時,就看到他們跟有些地方的做法很不同。有些地方,
們想組成一支文娛福音隊,可以到社區裏邀請作生意的中
1 耆英事工即年長者事工。
1 7
國人來參加聚會,希望改變他們對教會沉悶的印象,也可以藉此與他們建立關係,有特別節日 聚會再邀請他們來教會,之後求神一步步帶領,他們表示將來短宣隊也可以一起配合演出及佈 道。除此以外,他們還有一個異象,就是在機場附近的一個工地,有大約兩百多位建築工人; 倘若主開門的話,那將是一個很大的工場。許多建築工人在大陸沒甚麽機會聽聞福音,他們自
總部 總幹事:呂子峰牧師 2 Padstow Avenue
己也不見得就會那麽開放接觸教會。但是現在人在異地工作,人地生疏,舉目無親,求助無門,
Fishermead
生活愁悶,思鄉之情,不言而喻,因此比較容易接受教會的幫助。比如有一次他們去探訪一位
England UK
Milton Keynes MK6 2ES
工人的時候,他的房門始終打不開,後來才發現原來這位工人早就昏倒在地了。於是就趕緊把
電話:+44-(0)1908-234-100
他送去醫院急救,經過檢查才發現他是腦溢血,全身癱瘓了,只剩下一隻手仍可活動,說話也
電郵:cocm@cocm.org.uk
模糊不清,詞不達意。在醫院留醫期間,由於沒有進食,整個人瘦得只剩皮包骨。後來弟兄姐 妹愛心三餐,帶去醫院給他吃,教會後來還請了一位工人在醫院照顧他,不到一個月他就開始
電傳:+44-(0)1908-234-200 網址:www.cocm.org.uk
香港辦公室 鄧志明牧師
長肉,後來更是可以學習走路了。於是他們聯絡這位工人在中國的家人,告知他們這樣的情況,
九龍灣臨興街二十一號
希望家人可以接他回去。怎知得到的答覆卻是“這樣的情況,我們不要,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美羅中心二期522室
後來,教會弟兄告訴我,他們教會開會後決定:“他們不要,我們要,上帝要”。當我聽到他
電傳:+852-2549-5155
這麽講的時候,我感動到眼淚都快掉下來了。非常感謝上帝,後來這位工人在弟兄姐妹虔誠的
電郵:cocmhk@cocm.org.hk
禱告下,上帝彰顯了神跡,他已全然好了;這件事情帶給教會弟兄姐妹很大的復興。因此,他
主席:湛乃斌牧師
們也希望國外的弟兄姐妹,可以多派短宣隊前來羅馬尼亞協助。
馬來西亞BERHAD辦公室
電話:+852-2549-5288
網址:www.cocm.org.hk
廖志健先生 Unit 697-2-2, Desa Kiara,
“不知道,憑信心”
Jalan Damansara,
由於目前,當地華人教會的聚會地點是租用的,因此諸多不便。目前,他們正在計劃籌建 可以容納 400 個座位的教堂。15 萬歐元的地皮也已經付清買了下來,現在還在斟酌一些設計 上的問題,整個建築費大約 30 多萬歐元,教會現有約 8 萬歐元,還差二十幾萬,那這二十幾 萬由誰來付呢?他們說:“不知道,憑信心,我們大家湊合湊合,希望上帝也感動國外教會的 弟兄姐妹幫助我們。”對上帝有這樣單純的信心和倚靠,並願意踏出去,實屬難能可貴。
60000 Kuala Lumpur, Malaysia 電話:+60-(0)3-7954-5884 電郵:davidckliew@gmail.com cocmmsia@gmail.com 網址:www.cocmsea.org 主席:Mr Bryan Lee
新加坡辦公室 主席:Mr Alan Wong
“別浪費時間”
420 North Bridge Road #05-07 North Bridge Centre
他們主日崇拜時間雖然是下午兩點
Singapore 188727 電話:+65-6466-7678
鐘,但一點鐘已開始有弟兄姐妹到了,只
電郵:cocmspore@gmail.com
要有人來,就有一位弟兄上臺帶領大家開
davidckliew@gmail.com 網址:www.cocmsea.org
聲讀經半小時至一點半,雖然起初只有幾
美國委員會
個人,但接着其他弟兄姐妹就已陸續到來,
主席:陳德修牧師
人數還蠻多的。 讀經完了以後,又有一位
c/o Lily Chuang 38 Stonegate Drive
姐妹上臺帶領大家學唱主日崇拜所要唱的
Wethersfield
詩歌,直到兩點聚會開始爲止,而且時間 一到準時開始。我開始有些奇怪,怎麽下
CT 06109, USA 電話:+1-860-257-3986
李賓來傳道(中)在羅馬尼亞探訪當地的大陸建築工人
電郵:info@cocmusa.org
午兩點的聚會,一點鐘就把我送來呢?開
網址:www.cocmusa.org
車載我來的弟兄說:“既然大家都早到了,我們就不要浪費時間,一齊來讀神的話語,好過在
加拿大溫哥華委員會
那裏閒聊。”我聼了以後,覺得這個有意思。好些教會在聚會中多唱幾首詩歌,是因爲還沒什 麽人來,所以唱詩那部分是爲了等那些遲到的人。另外好些教會的崇拜還沒開始之前,大堂就 好像飯堂一樣,已是人聲鼎沸。反觀這裡的弟兄姊妹卻不是如此,他們乃是早到了,也不寒喧, 也不閒聊,更不是等那遲到者,而是抓緊時間親近上帝。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句“別浪費 時間”。
主席:陳若魯先生 P.O. Box 32528, Richmond, B.C. V6X 3S1 CANADA 電話:+1-778-591-0109 電郵:lrlchen@telus.net 網址:www.cocmcanada.org
信徒要如何才能有信心,剛強地服事主呢?不是等到他信心剛強才去服事,而是藉著服事, 使他的信心剛強,因而服事得以繼續。只有在服事的當中,我們才有更多的機會經歷神奇妙的
編輯部: 呂子峰牧師.呂鍾凌.殷敏.伍于美
作爲,服事得多,經歷也就越多;越多經歷,也就越有信心;有信心服事才能得以繼續,如此 循環往復形成良性循環。 這次羅馬尼亞之行正是讓我在服事中得以看見神藉著這群大陸的弟兄 姐妹所彰顯的奇妙工作,同時也讓我想到主耶穌再來的日子近了,我們何不多作主工,有更多 人加入到福音的大軍中來,快把那福音給傳開。不知此刻您是否已聞此呼召:“請你過到‘羅 馬尼亞’來幫助我們”(徒 16:9)!
《未得之地》 由基督教華僑佈道會出版,是報導英國 和歐陸華人福音事工的雙月刊,免費贈 閱,另歡迎到我們的網址參閱:
www.cocm.org.uk Registered Charity No.232651 No.1135892 Company No.710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