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介設計實習作品集

Page 1

前往實習之旅 the way to the work

夏天

作品誌

2018_______2021 no.3

陳炫積 挑戰不止

自我介紹 /設計作品之集合 文化資產維護/ AFTER SCHOOL

我很喜歡趣味 `作品集對我來說就像雜誌般´ `每個時期的經歷´ `推出不同期刊´ `內容總是豐富有趣´


目 錄

我 實 習 動 機

P 3

學 習 目 標

P 4

個 人 履 歷

P 5

五校聯評穿越距離/生機學所

P 7

柯比意家具展示空間/THE柯

P 1 3

街 屋 一 家 四 口 / 話 展 之 間

P 1 9

基 本 設 計 們

P 2 5

那一年的事/社區營造/典藏/工作坊 P27 斗六再造歷史現場/星期六趣斗六P28

實 習 單 位 / 非 典 策 畫 P 3 3

1

實 習 之 餘 / 速 寫

P 3 5

活 動 / 各 種

P 3 7


以 前己 都的 心覺 境得 ,這 但邊 目要前打想一不句到勵甚志麼幹可話以代代表表自不 斷 在 變 化 的 自 己

2


實習動機

大二的時候偶然參加了黃家祥先生的演講,讓我初步認識木介 當時有幾句話到現在讓我印象深刻,一甲子的負責理念,以及

老房子的相關觀點,我聽完後非常有感,還記得黃先生當時在講實 習生的事情,說會請他們回家找10樣美的、10樣醜的東西,之後我 大膽問說木介招收實習生的條件,於是終於等到大三的暑假了。

3


學習目標

室 內 設 計 工 作 相 關 實 務 瞭 解 學 習 設 計 與 企 劃 、 專 案 的 工 作 內 容 業 界 事 物 、 跑 現 場 學 習 了 解 台 南 的 設 計 們 探 索 自 己 有 什 麼 能 力 需 要 學 習 瘋 狂 做 事 其 實 什 麼 都 可 以 學

4


個人履歷 基本資料 姓名:陳炫積 生日:2000/04/22 手機:0988016603 信箱:jokerdiya@gmail.com

學習經歷 2014~2017 高雄市立海青工商/室內設計科 2017~2018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2018~現在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室內組

比賽經驗 東森盃第一屆捷運策展/入圍 2021室內五校聯評/佳作

社團經歷 文資系學會活動組 文資系籃副隊長 建築系籃隊長

實習經驗 2020暑假 實習單位:非典策展

課外興趣 拍照、拍影片 畫速寫 運動

相關技能

5

研究新的事物


自傳 我在高雄長大,平常的興趣是運動、畫速寫、看看展覽、 逛任何地方,高中就讀市立海青工商室內設計科,大學進 入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在文資讀了一年覺得還 是想學設計,便轉系到雲科大的建築系/室內組就讀。 家庭成員有我和爸、媽,爸是退伍的職業軍人,媽媽則 是社工,他們的職業雖然都跟設計無關也平凡無奇,但他們 對工作負責的態度給我很大的影響。 從高中懵懵懂懂,直到進入了大學,由於比其他人多一 年的時間,讓我能對自己的未來能做更多的探索,對於感興 趣的事物我都會嘗試去接觸,讓我能提早規劃好什麼時候該 做什麼事,因為對策展很有興趣也在正式實習之前去了策展 公司做暑期實習。 在求學期間與打工還有實習認識到很多不同的人,讓我了 解到與人交流的重要性,也知道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即便與對 方第一次合作,我非常願意先了解對方並配合,在工作方面, 也許能力不是特別突出,但若是有學習的機會鐵定不會放過, 負責的態度也會驅使我如期完成,才能讓自己放心,對未來沒 什麼特別期待的樣子,但我希望可以是一條充滿挑戰與刺激的 道路。

6


設計作品

五校聯評穿越距離佳作

7

後疫情教學空間


設計概念

後疫情之下 教學空間+實作體驗

在後疫情來臨的時代,當我們關注最新的資訊,時時刻刻注意網路上的新聞 ,人們開始重視虛擬,卻忘了活在當下的這個世界,自然界在人類減少活動 後得到了喘息,觀光區候鳥數量上升,然而極少數人重視。以提倡認識自然 為主軸發展植物實作教學空間,提供認識以及美化自身環境的功能。

設計方向

以雲科校園內閒置空間做改善,重新注入新的機能,白天為植物教室,晚上 為原空間機能的自習教室 8


量體發展

將人減少群聚分離比喻為個體被拉開,自然界因群聚減少悄悄生長 視為注入空間的新型機能,並用形狀來表達扎根,達到分流使用人 數的目的,並將中間空間注入設計目標的展示,提供視線上的"聚"

基地分析

基地選在雲科大管理學院內的一處閒置空間,在後疫情給我的直觀 是不應該再在一個新的地方蓋新的空間,生活周遭有許多的空間沒 有被好好利用,像是空曠的廣場、超巨大的騎樓等等,我們應該重 視這些空間該如何在疫情時代被我們利用,成為我們暫時的避難所。

9


平面圖、立面圖 N

屋頂平面圖

防水布

玻璃

杉木

白樺木

不鏽鋼

硅澡漆

防水布搭配架構撐起屋頂,落雨開口讓展示的植物可以跟與互動

入口意象 平面圖 雙空間可以分流、自由,視線焦點安排展示作品區

走廊意象

北向立面圖 北向由於有景觀草坪於是開大落地窗讓景色可以收入眼簾

日間教室

北向剖立面圖 北向由於有景觀草坪於是開大落地窗讓景色可以收入眼簾

夜間教室 10


佳作一枚 好球

11


心得

在每次設計完都會進行自我檢討,這 次雖然得到了佳作,但還是有很多地 方可以努力,不論是在分組或是想法 的呈現上,都還可以在更成熟看看。

佳作頒獎

12


設計作品

13


以混凝土、玻璃、木架構、鐵件原始元素設計展場,呼應柯比意先生對於家俱最純粹設計。

14


15


手繪海報 模型照片

16


設計作品

概念發想:柯比意生平 在展示我想著如何傳達我想表達的事給觀眾,於是我在設計前先花大量時間閱讀有 關柯比意先生的書籍,其中解構。柯比意以及龔書章先生的演講給我比較大的方向 ,於是便決定以家具告訴觀眾柯比意精彩的一生如何起承轉合。 家俱挑選,為柯比意先生自傳中有提到他家裡面確定有的家俱

LC1

LC5

LC14

柯比意先生年輕時的 第一個作品

柯比意先生最為人標誌的眼鏡 他的設計同如造型,影響著我 們上一代的設計師們,以柯比 意先生的生涯故事為發想,創 造´回´字形的動線,並將角 度做轉換,符合觀看的需求, 也將他的不同時期以不同的材 質或展示形式表達出來並結合 暗喻式的體驗。 17

廣為人知的建築 手法代表


LC1

LC5

LC14

LC17 送給妻子的禮物,最後自己在湖泊游泳中謝幕,結束一生。

以第一張椅子代表柯比意的生涯起點,象徵柯比意先生逐漸萌芽的階段。

和親戚合力設計家俱,象徵當期時的風格,與他個人的轉變階段。

經歷了一系列的轉變與懷疑自我,銳變出嶄新的自己,與妻子走到終點。

生涯謝幕的小木屋 LC17

遭到質疑的集合住宅 18


設計作品

話 展 之 間 待。續 評完展覽用的海報 19


評圖照片

檢 討

老 實說這次設計的海報與 模型並沒有被我完成, 我在事後進行了很多的自我 檢討,包含發想花太多時間 以及能力不及學一些建築系 挑戰9張A1大小的海報,以及 最後展覽出的海報(左圖)也 卡在一個奇怪的風格,在製 作這頁作品的同時我也又省 思了一次,不過這些都成為 我的養份,也才孕育了前面 第一個作品生跡學所。

展覽當天 20


設計作品 人物設定 爸爸:45歲藝術家

兒子:17歲高中生

媽媽:36歲茶道老師

女兒:15歲國中生

故事設定 長期關注社會議題的爸爸,因為忽略家庭時間,而與家人之間產生 距離,一次爭吵之下,大家把話講開,後來再媽媽的協調下,家人 重新對話,更了解彼此的生活

概念 話:與家人之間的對話呈現 展:以展示的手法傳達訊息,看見家人每天不同的變化

空間泡泡圖 在樓梯前方排列 個性展示空間, 讓家人上下樓時 可以看見,近期 有什麼樣的變化 將茶室與展間排 列至一樓,讓媽 媽可以呈現招呼 家人回來的角色 也讓媽媽的學生 不會接觸到私人 空間。

頂樓排洗衣空間 落實讓每個家庭 成員都會常用樓 梯而看見變化。 21


水池與茶室

剖面模型

玄關入口

水幕牆

外觀立面

茶室 22


設計作品

四樓走廊

玄關

主臥室

書房 平面圖 23

透視圖


T A L K

S T O R Y

A N D

E X H I B I T

故 事

油畫藝術家的爸爸,常藉由繪畫來傳達 身為 自己所關心的事,卻忽略了家庭成員的感

屋頂平面圖S:1/100

覺,時常在聚會時提及沉悶的議題,導致與兒 女關係疏遠,後來再媽媽的協調下,雙方重新 對話,也更了解彼此。

down

M E M B E R

成 員

四層平面圖S:1/100

爸 爸

up

down

媽 媽 三層平面圖S:1/100 哥 哥

up

down

妹 妹 二層平面圖S:1/100 C O N C E P T

概 念

up

down

一層平面圖S:1/100 成 員 的 興 趣

對話

展示 爸爸職業

樓梯前展示 突破

流動

上下

樓層

水幕 A-A 剖面圖S:1/100

N

模型內部

街屋設計 四建築三A B10742046 陳炫積 指導老師:黃瑞崧

北向立面圖

玄關

24


設計作品

實構築設計 三角亭 25


小工作室 築起子

量體與基地關係 紋明

電影場景轉換發展 蟻人 26


文化資產

社區營造 雲林縣斗六市新厝社區 27


用課餘時間參加課外工作訪研習營 (典藏宜蘭 蘭陽博物館)

協助台電大甲溪廠 文物普查清潔、數位典藏、攝影

28


斗六再造歷史現場/星期六趣斗六

介紹現場

主視覺海報(參與設計) 29


LOGO章設計

展示設計

30


文化資產

LOGO採樣

社群經營

手繪傳達各點展示訊息 31

開幕當天合照


負責項目: (還是強調團隊合作第一,沒有團隊我們沒有辦法成功辦出活動)

統籌組(4人) 企劃發想活動串聯各點 網宣文案設計 活動主持人

半夜搬展架走路40分鐘

展覽介紹人員 美編、展示設計 田野調查 當天主持

32


課後時間 非典策畫 燈光測試

創意布置

架燈光現場

施工現場 33


在文資系大一就決定大二的暑假要前往這個單位實習了, 在這裡實務操作機會很少,大多都是學長給我作業,然後每周 提報,這對我日後設計的觀察力有很大的幫助,並讓我能完整表達 我的概念,而實務機會很少我也不介意,之後學校的設計作業,或 是星期六趣斗六等活動,就有大肆宣洩想設計與企劃的部份了。

PROJECT

東森第一屆策展捷運盃

第一次參加策展比賽,也為我 後來暑假去非典策展實習訂下 了一點基礎,只有入圍而已, 對我來說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努 力!!!

比賽效果示意圖

比賽影片

34


課後時間 35


實 ,在空閒之餘將到過的地方畫下來。

習內容除了架燈光布展之外,我每周的作業是看10檔展覽 36


課後時間

各種興趣

室內色彩計畫渲圖vray

大一選修精密素描 37


有空就跑活動台灣設計節2020新竹 參加學校活動(系學會/系籃球隊

有空就跑活動台灣設計節2020新竹

有空就看建築(漁光島) 有空就看展覽(圖為董陽孜)

有空就畫速寫

38


積極樂觀 感恩惜福

特別感謝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