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
00 引言
「 渴望知道 , 無疑是好的 。」 這句話是李奧納多 ・ 達 文西 (Leonardo da Vinci) 曾說過的至理 。 從他的作 品來看 ,世人很難定義他的身份 ; 他不只是個藝術家 , 也是個擅長解構與建構的發明家 , 不僅如此 , 他也精 通物理 、 天文 、 生物 、 建築 …… 是個無法被定義的博 學者 , 也能說是個不折不扣的 Slash( 斜槓人 , 現今 意指多元職業角色與技能身份的人 ) 。 他的博學與熱 衷研究的個性 , 是後人認為這位天才不僅僅只是天才 的原因 , 他總要以不只一種客觀角度觀看自己的研究 與創作 , 世人認為達文西能成為如此偉大的藝術家 及學者 , 歸功於他自身七種難得的特質 好奇 、 實 證 、 感受 、 包容 、 全腦思考 、 儀態
, 而 是希望從世界知識的探索 , 到生活中的感受 , 再到自 身想像力與思考力的萌生 , 這些學習很難只從某個單 獨領域審視 , 全部是密不可分 , 就像達文西在看待事 物一般寬闊 , 卻又縝密 。 《 安妮新聞 》 希望在既定的課綱體制之外 , 提供一個 自由 、 靈活且有趣的跨領域學習媒材 , 針對不同的內 容 , 也藉由本工作書給予教師各種命題與討論的引用 提案 。《 安妮新聞 》 希望打破大家對 「 追求知識閱讀 與文字力累積 」 的讀報教育之刻板印象 , 用現今世界 媒體與當代美感教育趨勢的觀點 , 來呈現出一份與眾 不同的跨領域讀物 。 不僅是以閱讀來學習 , 更多的則 是各種不同的感受 , 這些感受的累積 , 便是美感教育 的目的 , 因為感受帶來的個人思考 , 是深刻且可能影 響孩子長遠的 。
, 但 均融合其中 。 時日至今 , 達文西的創作始終在啓發人們 , 這位堪稱 全才型的典範 , 讓你很難將他的作品以單獨某種專業 角度審視 , 而這個經典特色 , 也正是美感智能閱讀計 畫的重要靈感來源 ,《 安妮新聞 》 發行的初衷 : 藉由 一個富有創意 、 嶄新 、 多元角度的跨領域知識探索 , 啓發與培養 孩子們的特質 ,為教育帶來不同的面向 。 「 美感智能閱讀 」 並非只專注於審美細胞的養成
以及報紙本 身的內容設計 …… 等各層面詳細介紹 《 安妮新聞 》 與 美感智能閱讀 , 提供教師對於本計畫更進一步的認 識 , 也提供教師們在面對不同領域和不同學齡的孩子 們時 , 運用內容做延伸教學的多種建議 。 關於「美感智能閱讀」指南與實踐工作書 引導教師認識現代的報紙參與教 育 ( NI E ) 及安妮新聞的手冊 5
、 關聯 。 讓他把自 己感受到的世界 、 宇宙與知識與靈感 , 得以用不同的 形式轉化演繹 , 有想像力 、 知識力 , 也富有美感
本工作書將從報紙參與教育和美感教育 ,
01 About Newspaper in Education 關於報紙參與教育 過去一世紀以來 , 報紙在世界各地的教育內容 中 ,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報紙有著多元觀點 , 精闢的時事與趨勢撰寫 , 以及各類議題與圖片 陳述 …… 讓其有別於雜誌或書本 , 大幅版面中 的各式內容 , 不僅能為學子帶來更開闊的宇宙 觀 , 此外 , 亦不可忽視讀報訓練出來的精準表 達力與文字力 。 而 「 報紙參與教育 」 之於現在 , 一個教育方式 更加多元的現在 , 還能有什麼樣的進展或改變 呢 ?「 報紙參與教育 」 依舊是有幫助的嗎 ? 怎 麼樣可以讓「 報紙參與教育 」更符合現今需求 ? 「 美感智能閱讀 」 看見報紙可以是跨領域學習 最佳工具的特點 , 希望用更多新的巧思 , 並同 時觀摩其他國家施行的成熟經歷 , 重新創造出 一份與眾不同的報紙 。 藉由各種不同的角度 , 讓讀報不只著墨於文字的體悟 , 讀報不再只 「 讀 」, 而是能探索 、 發現 、 活用與研究報紙 , 使讀報成為一趟嶄新且具有啓發性的學習之旅 。 在進入 《 安妮新聞 》 之前 , 本篇將針對 「 報紙 參與教育 」 做一個概略介紹 , 並且談它的影響 力與特色 , 能符合當代美感教育觀念趨勢與需 求的原因 ; 另外 , 也將簡述世界各國 ( 包括台 灣 ) 在歷年來 , 如何推動 「 報紙參與教育 」 與 其概況 。 認識NIE工程 多元豐富且與時並進的報紙參與教育計畫(Newspaper in Education)
7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Part 1 關於報紙參與教育 美感智能閱讀指南暨實踐工作書 報紙參與教 育 (NI E ) 的效應 報紙參與教育 的誕生 源自於對推廣學童閱讀與增進詞 彙和表達力的需求 閱讀 可說是教育當中最重要的一環 報紙參與教育 當中有各種形式的學習 除了包含朗讀 剪報與議題討論 心得觀察 等 都是不同面向的延伸運 用 在世界各國的 報紙參與教育
敘述看法與做討論 便 是訓練表達的最好時機 ③ 思考力 無論是哪一類型的報導 在逐漸累積的閱讀經驗當 中 學生也在學習作出思考與判斷 除了是對世界的 探索與關係對應 也是對自己培養獨立思考 觀念價 建立很重要的一個刺激 ④ 想像力 在突破過往知識教育的框架下 以新的思考模式打造一
題 擁有更有趣的學習經驗探索 增加個人對知識的體 驗 同時鼓勵孩子對於想像實踐的延伸 ⑤ 國際觀 報紙廣大的議題設定與趨勢探討 可以為學生帶來各 種角度的觀點與思考 學生在報紙當中看到世界與環 境和自身的對應關係 這可帶學生看見弘大的世界 觀 也是獨立思考的最好養成
經歷當中 數據調 顯示了 報紙參與教育 帶來的巨大影響力 尤其以以下五項能力 為最顯著 ① 文字力 藉由閱讀多樣化的單元與議題 學習更多字彙和語法的 使用方式 當認識與接觸到的文字越多 學生們的文字 庫也更充實 借此增進寫作與表達的層次 ② 表達力 在報紙各種文章與資訊報導當中 學習到不同的觀點敘 述方式與層次 藉由閱讀以及各種延伸討論 學生可以 表達自己對於各類新聞的看法
個充滿感受性的學習媒材 即便是不同學齡的孩子 依 然可以透過 安妮新聞 的圖像 文字或是感興趣的議
挪威 Norway 美國具影響力的報紙媒體 大多非常重視 NIE 工程 據美國 報業協會 2002 年統計 2000 年全美有 950 家日報定期開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8 Part 1 世界的報紙參與教 育 (NI E ) 發展概況 NIE 教育工程 也就是 Newspaper in Education 的簡稱 源自於一九三 年代的美國 當時希望藉由 報紙參與教 育 讓青少年能 夠 活用報紙 增進閱讀能力與技巧的讀 報學習運動 當時由知名的 紐約時報 The New York Times 發起 協助推動大學的活用新聞行動 一九五 年代 美國愛荷華州的一項 國中生習字調 查 發現中學 生在課後閱讀文字的比例極低 為了促進學生在下課後也 能增進閱讀頻率 報紙參與教育 開始推廣到了全美國 也逐漸地進展到了全球
世界報業協會 統計 目前全球約有八十多個國家 亞洲約有十多國家 持續進行 NIE
除了美國 紐西蘭 法國 挪威 日本 等國也是施行
從
年起就開始培養 NIE 實踐指導員 並通過這些派遣 到學校的指導員向學校教師傳授 NIE
根據 WAN-IFRA 展 NIE 工程 這些報紙向全國 106,000 所學校提供報紙 有 381,000 位教師在課堂上使用報紙提供的內容輔導學生 其 中做得最好 起步最早的是 紐約時報 此外 華爾街日報 和 今日美國 也是 NIE 工程的有力推動者和實踐者 隨著 數位化 各大報也因應產生線上讀報學習的數位版本 例如 紐約時報 即有 The Learning Network 每日刊登各類 時事與青少年學子切身的議題報導 同時給予老師們在課堂 上的各種延伸學習提案 親切靈活且受用 由於數位閱讀盛行 紐約時報 也開始提供更多適合年輕讀者的內 容 例如跟流行文化有關 或是提及兩性關係 近兩年因為居家防疫 的訴求 很多內容都在提供青少年在家生活與學習的靈感 美國 USA
教育當中
NIE 教育的成熟典範 而台灣在這數十年來也有不同的出版 物與教育政策推廣讀報 挪威是世界上報紙普及率最高的國家 該國的報業發行協會
1970
授課方法 並在 1987 年制定的
教育計畫法 中 規定小學五 六年級和初中一 二年級的教學中加入 NIE 的內容 為此 報業發行協會以 8,000 人左右的教師為對象 每年開展約 40 個學時的 NIE 討 論課
Japan
2 所中學作為實驗學校 首先嘗試將該教學方式引入課堂 而
後從 1994 年開始 報紙參與教育 逐步推廣到其他地方 並最終於 1997 年覆蓋日本 47 都道府縣 根據日本新聞協會 的統計 截至 2018 年 全日本每年都有超過 500 所中 小 學校引入了 報紙參與教育 教學方式
日本的各地區目前都設有 NIE 報紙參與教育 促進會的 單位 讓 報紙參與教育 能 夠 深入推廣至全國 而在日 本 NIE 協會的官網當中 已經累積有大量來自日本各地中 小學的讀報教學心得與資訊交流 不只文字閱讀 製作報 紙 剪報 甚至透過報紙中的數據圖表來培育色彩感受能 力 根據數據調 查 有讀報與無讀報習慣的孩子 在語文 科目的答題正確率上 差距可以到達 10% 之多 而各大報 紙幾乎都有自己的 NIE 教育單位 例如朝日新聞每年都會出 版 報紙參與教育 指導手冊與工作書 提供給教育工作者 們參考與認識報紙 另外 NIE 官方也有出版讀報指導手冊 免費提供閱覽與下載 而長期服務於日本報業媒體 也是日 本 NIE 的顧問関口修司先生則說 報紙參與教育 除了提升 研讀能力 NIE 是孩童蛻變為成人 開始思考自身想法和 行動會改變世界的一大步 我們實際詢問曾體驗 NIE 教育的 孩童的感想 許多人表示自己 越來越喜歡讀報紙 書籍 及 開始關心社會 他也提到 NIE 最核心的力量則是 靈 活 報紙的多元與豐富面向 能帶給孩子不同的學習體驗
9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Part 1 關於報紙參與教育 美感智能閱讀指南暨實踐工作書 不同於與美國花費了將近 20 年的時間才實現 報紙參與教 育 全覆蓋 日本新聞界則用了很短的時間 日本新聞協會 效仿美國於 1988 年成立了 NIE 委員會 致力於通過 報紙 參與教育 來培養年輕人的讀報習慣和對於報紙的喜愛 1989 年 在日本 NIE 委員會的推動下 東京的 1 所小學和
日本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10 Part 1 日本推廣報紙閱讀行之有年 甚至設 置報紙參與教育 NIE 促進會 在 全國各地都有活動進行 官方網站也 會更新許多企劃活動與講座 許多老 師們也會在網站上分享各類的教學經 驗 各地也都能看到各種版本的報紙 參與教育教學手冊 有的還會每年更 新內容
成品不僅提供孩子們沉浸式的美感體驗 同時也是跨領域學 習與美感教育的輔助材料 在 2020 年 計畫團隊率先出版五期 安妮新 聞 內容從科普生活到藝術與設計議題均涵蓋 並透過全台各地辦理安
妮新聞工作坊的方式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招募到 205 名種子教師 並實際
進班施作達 1,241 班級 約 33,581 名學生受惠 人數至今持續增加當中
安妮新聞 以全彩的編排與多元的內容選題 成功引起教師的青睞以及
孩子們的閱讀與學習興趣 不同於過往著重在資訊與國語文能力增進的讀 報教育形式 2020 年發刊至今 各地有許多熱血教師們以 安妮新聞
11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Part 1 關於報紙參與教育 美感智能閱讀指南暨實踐工作書 台灣的報紙參與教育從早期創刊的 國語日報 國語週刊 開始 再 到近年聯合報系為服務年輕讀者所創的 好讀周報 讓兒童與青年讀者 能有機會跟有趣的世界和生活觀點接軌 並且透過讀報培養文字與閱讀能 力 國語日報 也特別出版 讀報教育手冊 提供給全台教育工作者 參考認識 報紙參與教育 不僅如此 教育部也長期推動媒體識讀計畫 藉由讀報相關的知識培養工作坊與講座 希望培養學生更多獨立思考與認 識各種議題的機會 2020 年 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結合報紙 參與教育 發起 美感智能閱讀計畫
新面向國高中小的美感報紙 安妮新聞 以 對應到知識 也觸碰到議題
心理念出發
並發行 安妮新聞 一份全
更讓人感知到美 為核
作為備課發想之靈感 希望帶給孩子們一堂特別的美感學習經驗 同時 隨著 安妮新聞 的發行 編輯團隊也開發編撰了 美感智能閱讀使用指 南 與 美感智能閱讀實踐工作書 提供給教師們在各類學習上的應用建 議與教學引導 讓教師們更加了解其性質 並帶領孩子從美感思維去閱讀 在閱讀中帶來思考與討論 並學習表達感受與整合內容 從中獲得諸多 啟 發 也為 學習 這件事帶來更寬廣的視野 2023 年 安妮新聞 進入 第二 三卷 再度出版十二期新刊 議題更加生活化 也更趨近當代時事 讓讀報教育在美感教育與跨領域學習的想法融入後 持續更新與進階 關於延伸學習建議的規劃 除了是鼓勵老師們能有更多活用的互動學習靈 感 也希望孩子能更加樂於學習探索 美感智能閱讀計畫 即是希望打 破時間 地點與形式的限制 讓學習能 夠 更加靈活 而且也藉此鼓勵適時 搭配不同出版品一起運用 更加豐富學習與感受的過程 台灣 Taiwan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12 Part 1 課堂側拍 臺北市大安區幸安國民小學 課堂側拍 臺北市濯亞國際學院實驗教育機構 在科教館遇見安妮親子工作坊
落實於領域到跨領域學習歷程 提供學習者更多探索
實踐美感之時間與空間 以培育面對未來多元融合 永續發 展世界所需具備之素養
13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Part 1 關於報紙參與教育 美感智能閱讀指南暨實踐工作書 報紙參與教 育 (NI E ) 與當代美 感教育趨勢的結合 報紙參與教育的推行至今將近一個世紀 即便是資訊數位化 盛行的當代 讀報教育並沒有因此消失 而是因應當代的教 育趨勢 逐漸突顯 感受 學習的特點 不只是單純閱讀擷 取知識 所有的內容以及議題規劃都引導孩子去感受與思
用創意衍生各種探索議題的方式 而 報紙參與 教育 持續至今 即便現代的資訊已是隨手可得 和當今美 感教育依舊有連結之處 尤其目前在全球當代美感教育的趨
考 用多種內容的設計促進學習樂趣 當代例如紐約時報 The New York Times 旗下就定期出版少年特別版 內容 包羅萬象
勢議題當中 可見以下三大重點 為學習者迎向「融合與永續世界」做準備 面對近年戰爭 貧窮 人權 永續發展 等問題 世界各 國莫不以迎向多元融合 永續發展為教育改革重要課題 將 美感素養融入中小學課程 把生活環境與文化之覺察與行動 實踐
著重「社會參與」取向,促進公共幸福感 因應全球化浪潮 所帶來各國新移民語言與文化學習的教育 問題 美感教育 扮演著重要轉化作用 美感非僅獨善其 身 更是在 社會參與 後的同理差異 尊重 悅納多元文 化 共同創造和諧之美 在生活實踐中 讓美感成為一種開 展公共幸福感的生活信念 習慣 態度 跨域美感專題/議題探究與實作 美感專題 議題探究是學習者與他人 社會 環境 全球的 覺知及關係建立 學習素材不再侷限於教科用書 而是回到 生活所經驗之人事物 從日本 韓國 澳洲 芬蘭等國家近 期之課程變革中歸納 美感素養乃回應學生學習本能與需 求 建立學習情境脈絡 以生活與文化為美感教育主要內涵 引導學習者整合知識 能力與態度 活用學習方法與策略 將美感應用 實踐於生活中 不只是為了看懂報紙而讀報 報紙參與教育 工程在當代 將閱讀更開放性地詮釋 讓老師帶孩子從更多面向來讀報 紙 使用報紙 閱讀是感受 也是欣賞 也是學習
A New Newspaper in Education
02
報紙參與教育
以美感出發的報紙參與教育
心性來觀察這個世界 ,以獨特的方式向外溝通 , 傳遞情感 。 在 105 ~ 108 年之間 , 教育部委託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承接美感教育計畫 , 主要任 務為培育種子教師 , 鼓勵其進行教材 / 課程的 開發 , 落實教育現場的美感教育 , 而在 109 年 開始的 「 美感智能閱讀計畫 」, 則希望以 《 安妮 新聞 》此份與眾不同的報紙 ,成為小學 、中學 , 乃至高中生們的嶄新跨領域學習夥伴 。 「 閱讀 」 可以是件很有趣的事 。 在 《 安妮新聞 》 當中 , 可以獲得的不只是世界的資訊 , 也能透 過美感教育中強調的各種概念 , 提升讀報探索 的學習面向 , 讓教育的過程裡 , 充滿各種可能 性與想像力 , 取代只是知識的填塞與汲取 。
要性與影響力 , 以及美學在這個時代佔有一席 之地的原因 。 而回看台灣 , 教育部自 102 年開 始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的推動 , 不只是學 習技藝 , 更是帶領學生透過教育學習到美的素 養 ,以及運用素養能力品鑑出事物品質的差異 。 這種基本能力也適用於與外界溝通的過程中 , 因為藝術學習讓學生具備敏銳的眼光和智慧的
美感與跨領域能力是當今非常重要的教育重點 , 因為它關乎孩子在自信心上的養成 ,也引導孩子 啓發感官的感受力 ,對生活細節的敏感與判斷 , 這便是美感智能 ( Aesthetic Intelligence ) 的 啓蒙 。 在 《 哈佛商學院的美學課 》 一書中 , 作 者寶琳 ・ 布朗 Pauline Browne , 以她多年來任 職於 LVMH 集團的經驗 , 在哈佛商學院開設美 學課程 , 並提及美學與美感在企業與生活的重 15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16 Part 2 關於美感教育的構面: 用一份有趣的報紙, 開啓發 現 、探 索 、體 驗 、運 用 、整合的歷程 在教育部的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當中 談及數個重要的美感構面概念 這些概 念是從不同細節引導孩子認識事物細節的基礎 它們帶我們從各種視角看待事物的 生成與設計 同時也藉由這些構面 能回溯所有事物與人們的連結與關係
各種觀看方式去認識一份報紙的構成 同時也學習感受事物
以顏色的組合與配置發現色彩的表情關聯 以材料質地的呈現回應功能的想望 對畫面分割或形體輪廓產生比例調控的投射 色彩 質感 比例 色彩一直是視覺傳達教學中很受歡迎的議題
式
另外再舉個例子 即便同樣 是黑色的衣服 但麻料 絨布或棉料的呈現也絕對迥異 質感便是帶領孩子從 素材的觀察 來發掘每個事物的樣貌 比例感是對事物的尺寸大小有審美的情緒 這樣的感受可以延伸到生活的各個 層面當中 它可能與你穿著搭配衣物有關 也可能在你佈置房間時 物件擺設 位置有關 另外在平面設計的視覺當中 畫面裡的元素協調關係 相對位置 也能觀察得到比例的存在 1 2 3 4 覺察整體中蘊含的階層、從屬等對話關係 包含了樣式 色彩 比例 各種元素的互相組合 造就了事物的構成 舉例 來說 一杯珍珠奶茶的構成 包含了圓圓有彈性 深棕色的粉圓以及糖與水的 合宜比例 構成
在 安 妮新聞 的誕生之始 這些重要的概念也被融入其中 因此生成一份嶄新的報紙 老師可以引導孩子從各個面向觀看內容 藉由瞭解與閱讀這份報紙同時 也在學習
探索新知識
對於色彩的辨識可以有很多種方
除了引導孩子對於圖片中的色彩與視覺感受的觀察 同時色彩的使用也有各 種意涵 例如紅燈停綠燈行 以及不同顏色的組合與配置 也是深刻影響視覺 構成的要素 藉由對色彩的觀察與思考 以及用色選擇 來更加認識色彩 素材造就了事物的美感 這便是質感的精髓 舉例來說 以二胡 鋼琴和大 提琴演奏同一段旋律 它們絕對完全有不同呈現
色彩/質感/比例的發現體驗 藉由不同的設計出發點 帶領學子重新看待報紙這個載體 在拿 到 安妮新聞 時 觸覺能先感受到這份報紙的紙張 從紙張的 厚薄 質地與觸感了解 質感 是什麼 也能從封面與整份報紙 中的各種圖片 插畫與用色看見各種色彩的組合與協調呈現 而 報紙當中 每一頁的內容與圖文分配 不同版面的規格與尺寸 來認識 比例 在任何事物中的重要性 這些細節都關乎美感與 感受 同時也為學子打開新的學習視野
17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Part 2 報紙參與教育 美感智能閱讀指南暨實踐工作書 1 2 當《安妮新聞》遇上美感教育 , 如何讓老師藉由構面概念 ,帶領孩子去探索這份報紙? 構成的探索運用 報紙當中能窺見的細節是非常多元的 你可以透過內容企劃的佈局 從當中標題與圖文的層次與順序來看見報紙內容的構成 同時在使用 這份報紙的當下 觀察到尺寸 閱讀手感與使用時的閱讀方式 這 些就是生活細節的探索 過程中不光是用閱讀的方式 也可以用不同 美感構面方式活用 安妮新聞 促進感受上的學習體驗
03 Structures & Contents 《安妮新聞》結構與解析
《安妮新聞》解析
在一份報紙當中 , 可以從設計以及內容的順序與安排 , 看見 報紙整理出的視覺與新聞資訊重點 。 閱讀在我們的生活中是 非常頻繁的事 , 但透過報紙 , 我們可以在當中看到許多重要 且受用的細節 , 這些細節可以幫助學子們在資訊與理解內容 時 , 更快速地做出判斷 。 在 《 安妮新聞 》 當中 , 透過既定的 版面設計規範 , 以及靈活有創意的內容企劃 , 帶孩子認識報 紙 , 以及喚醒他們對於事物的感受力 。 19
提要
報頭
報紙頭版最重要的區塊 可以看 到幾個重點 報紙標準字英 文字體使用的是 Vaccine Extra Bold 中文字體由設計師張軒 豪特別設計 報頭的內容通常 會包括期數 發刊日期 以及 當期發行之日期區間 以月為
單位
引言
除了全版插畫以外 每期封面 都會精選一句話 和插圖搭配
放置 這句話可能來自某位創 作者 藝術家 科學家或是偉 人 也可能是其作品當中 具 有想像力且啓發性的一句話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20 Part 3 這是報紙最重要的門面 這 一面通常會看到最關鍵的資 訊與內容 揭示當期重大要 點 在 安妮新聞 頭版可 以看到的元素如以下︰ 頭版
提示每期報紙當中 版面構成與元素
各版的重 要內容資訊 類似刊物當中的 目錄功能
並以各種方式詮釋 讓不同
主題更加豐富且吸引出孩子
的想像力與求知慾 版面也
各有趣味 讓議題變得不枯
燥無味 同時也帶孩子從不
同的角度看待世界 除了針
對不同議題企劃不同內容
每期也包含數個固定單元
親切之餘也能學到小知識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22 Part 3 單元規畫 透過 服裝與人的關係 之探討 開 啟 更多延伸閱讀與認識的機會 請到與服 裝關聯緊密的時尚工作者 帶著孩子打 開更寬廣的視野 認識服裝為人們帶來 的影響與力量 延伸閱讀補充 (服裝的無限想像) 受到潮流影響 #OOTD Outfit of the Day 當日穿搭之意 這個議題更加 受到全人類的重視 熱愛服裝的人不只活在當代 本單元介紹一位生活在 500 年 前的德國男子 看見他對服裝的執著與熱愛 相關知識科普 (你還太嫩了!500年前就出現過一位「時尚部落客」) The Anne Times 安妮新聞 01 PAPER DO(G)LLS 嗨,我叫小逗點,是破格華滋穿搭設計社的國一新生,老師規定我們每 週三都要想一個天馬行空的穿搭主題,再根據這個(有點莫名其妙的) 主題設計出一套穿搭。 這是我 11 月的作業,前四套的主題都想好了,也完成了「牛肉裝」 跟「見偶像淨灘裝」的穿搭,歡迎你選一個主題腦力激盪,剪下畫好的 配件貼在我身上、搭配出你的風格;如果你想設計更炫炮的衣服,也可 以拿張白紙畫出來,再黏到我身上!悲慘的是,我剩下最後一套主題一 直卡關……你願意幫我想一個嗎? 最???五套穿搭 你最喜歡的食物是什麼?拿它來做件衣服 吧!我挑了我最喜歡的牛肉,我朋友小兔 喜歡吃紅蘿蔔跟西瓜,所以我設計了一件 紅蘿蔔上衣跟西瓜提袋給牠。你可以畫一 顆倒過來的花椰菜晚禮服,或是用生菜做 一件裙子。 A. 最愛食物裝 從右方 A 到 D 中挑一個穿搭主題,或是自己想一個,寫在 E 的空格裡。 配合主題,將你想穿到小逗點身上的配件一個一個剪下來, 要是想到任何有趣的設計,也可以畫到小逗點身上。(如果 不想剪到背面的文章,可以先影印一份。) 跟同學分享你為小逗點搭配的衣服(或是你的暗戀對象)。 1. 2. 3. 穿搭剪貼簿使用說明 見偶像淨灘裝 以安妮新聞第十四期內容為例 本期以 服裝 作為主題 當期以各種 角度的內容 探討服裝與穿著相關的議題 人的生活不能沒有服裝 除 了最基本的身體保護機能 服裝也是一種 語言 透過不同穿著形式 也在為自身做各種傳達
之處
插畫家怎麼繪製 OOTD 關注自己穿著時的各 他為什麼要一直看我 到底要穿什麼啦 如何找到自己的勇 氣盔甲 每期報紙的
編輯團隊構思出讓孩子們感興趣 有同感的主 題 從為自己設計一套超人服開始 認識不同職業的工作服有什麼特別
或是觀察藝術家
12 頁內容究竟 是怎麼構思出來的呢 安 妮新聞 透過編輯團隊的討 論 定出每期議題 再透過 不同面向進而延伸內容所完 成 每期主題都完全不同
透過各種職業工作者的訪談 藉由他們的分 享 讓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的人們組成 與拓展 世界觀 也幫助孩子思考自身熱愛的事物 與 鼓勵孩子打開嘗試的心 專業人物訪談分享 (散發出「我可以」的穿搭自信) 以當期議題內容設計的延伸 閱讀 藉由二至四本的相關 書籍推薦 帶學子們做更多 的有趣探索 主題選書 (讀一讀,他們眼中的世界) 漫畫連載 編輯團隊挑選富有幽默 趣味的漫畫短篇 在每 期報紙連續刊登 23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美感智能閱讀指南暨實踐工作書 02 答案:01《奧德賽》/02《地心歷險記》/03《海底兩萬哩》/04《格列佛遊記》/05《魯賓遜漂流記》/06《憂鬱的熱帶》/07《野性的呼喚》/08《2001:太空漫遊》。 DO(G)LLS 年 年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 最???五套穿搭 如果最愛的偶像找你一起去淨灘,是要穿得 輕便一點方便行動、還是盛裝打扮呢?要是 我最愛的哈利波特找我一起淨灘,我會穿海 灘褲加上魔法棒和隱形斗篷! B. 見偶像淨灘裝 如果要告白,你會穿什麼上戰場?我小學五 年級的時候一直想跟一隻叫小沙的柴犬告 白,最後沒有鼓起勇氣……如果還有機會的 話,我要找最愛的 YouTuber 錄影助陣,穿著 乾淨清爽的白衣黑褲、拿著氣球跟大聲公, 到學校的屋頂跟莎莎告白! C. 屋頂告白裝 每次玩賽車的時候,都好想像馬力歐一樣穿 上連身的吊帶褲、戴上可愛的蘋果綠安全 帽,再吃顆衝刺蘑菇瘋狂地超車!你也可以 選一個最喜歡的電動、想像一下你置身電動 場景裡……要帶上哪個道具?穿上哪套服 裝?都交給你畫出來! D. 馬力歐賽車裝 最後一個主題我實在是想破頭都想不出 來⸺跟炭治郎一起去殺鬼好像太危險、跟 教官一起錄 TikTok 又太荒謬……總之,作業 就交給你啦,我要去散步了,掰掰! E. ______裝 文字|Judy Hsu 圖|小橄欖插畫 小逗點紙娃娃 (剪下你喜歡的衣服貼到我身上!) 牛肉裝 種思考與困惑 也透過動手做的方式帶孩子學習在不同 場合如何穿搭 再以 裙子 為例鼓勵孩子思考衣著配 件傳遞的意象 介紹幾款 essential 基本款單品與 配件的誕生歷史 專訪服裝設計師探討穿衣的看法 並 介紹各種可延伸閱覽的影像作品 音樂與書籍 不僅更 認識衣著 也有機會探索更多自己 穿上工作服 準時下班 衣 櫥 小歷史 T 恤 帆布鞋 鈕扣和拉鍊 裙子有事嗎 ?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24 Part 3 全部頁面構成 從封面到封底 每頁單元內容的安排隨著 每期主題均有不同 新聞深度由前至後 有層次的編排讓閱讀時能更富趣味 P.1 COVER 封面 P.2 COSTUME 服裝的力量 重新設計超人服 開門首篇便探討 英雄的服飾 從他們的穿著造 型看到服裝帶來的力量與形象塑造 也帶領孩子一 起思考自己的超人服裝 P.3 UNIFORM 關於制服 穿上工作服,準時下班! 本篇內容從制服的緣起開 啟 探討 進而透過認識不 同領域的工作服裝 讓孩子更加了解服裝可以表達 的意涵 其實不只是 穿在身上的東西 而已 P.08 P.05 P.04 P.03 P.02 P.01 本篇內容以 安妮新聞 第十四期為例 P1 COVER 封面 P2 COSTUME 服裝的力量 P3 UNIFORM 關於制服 P4 APPEARANCE 服裝與外在 P5 #OOTD 穿搭日記 P6&7 PAPER DO(G)LLS 穿搭造型設計 P8 SKIRTS 裙子的符號 P9 ACCESSORIES 配件的歷史 P10 DESIGNER 設計師專訪 P11 A ROOM OF ONE’S OWN 自己的房間 P12 BOOKS 單元選書
透過兩個插畫家 與一位 500 年前的服裝愛好者 的每日穿搭分享 認識穿搭中的結構 配色與服裝 之於不同人的觀點 也鼓勵孩子回頭觀察自己的衣 櫃 嘗試想要的穿搭
P. 6&7 PAPER DO(G)LLS 穿搭造型設計 最???五套穿搭 透過孩子們都熟悉的 紙娃娃 形式 以動手做的 方式 完成主角不同生活場合的穿著任務
P. 8 SKIRTS 裙子的符號 裙子有事嗎? 透過裙子的歷史沿革與符號學的探討 帶著孩子對 服裝表達的意象 這件事做更深度的認識 觀察 與思考 也探討服飾的意象是否影響不同性別與族 群的穿著思維
P.9 ACCESSORIES 配件的歷史 衣櫥小歷史⸺T恤、帆布鞋、鈕扣和拉鍊
25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Part 3 《安妮新聞》解析 美感智能閱讀指南暨實踐工作書 P.4 APPERANCE 服裝與外在 到底要穿什麼啦……如何找到自己的勇氣盔甲? 不只受到家人或同儕影響 潮流文化與名人效應 社群也可能影響孩子對穿衣服的思考 透過幾個關 鍵提問 讓孩子學習認識自己的需要 從穿著找到 成就感與力量
5 #OOTD 穿搭日記 手繪穿搭日記:今天我想來件……
P.
藉由對 經典款單品 的認識 來探索這些不敗衣 著的起源 同時也可以探討為何這些單品會成為恆 久經典 P.10 DESIGNER 設計師專訪 散發出「我可以」的穿搭設計―專訪設計師蔡宜芬 本期人物請到台灣服裝品牌 if&n 的創辦人 暨 設計師 蔡宜芬 聽聽她以衣服設計與製造者的觀點 來分 享對 穿衣服 的看法 P.11 A ROOM OF ONE'S OWN 自己的房間 他為什麼要一直看我? 衣著可以使人展現自我 但有很多方式 都可以使 人更加完整 透過編輯團隊選出的電影與音樂作品 感受 找到自己 的過程與 肯定自己 的力量 P.12 BOOKS 單元選書 透過各種選書 為本期服裝議題延伸更多面向的認識 與探索 無論是文化演進 配件或是織物 或許會讓 孩子在服裝的主題裡 發現更多吸引人的事 P.12 P.11 P.10 P.09 P.07 P.06
04 Ways to Discover 《安妮新聞》引導學習
在不同國家的報紙參與教育當中 , 有很多的延伸學習方式 , 無論跟文化或是創意啓發有關 , 都能為孩子帶來不同的驚 喜 。《 安妮新聞 》 創立初始 , 也希望能為教育學習帶來嶄新 體驗 。 前一章節我們認識了 《 安妮新聞 》 的構成 , 此篇章則 要介紹更深入的內容探索 ,以及給老師們教學時的活用建議: 包含如何以美感教育的各種構面概念來閱讀 、 活用這份報 紙 , 以及每期 《 安妮新聞 》 封面主題的深入介紹 , 也特別選 出七篇不同領域的延伸閱讀建議 , 當中包含帶領孩子思考與 討論的學習方式 , 給予老師們能配合跨領域學習的參考 。
以美感引導學習—— 創造不一樣的「安妮新聞」 27
相較於過去的報紙類出版品 安妮新 聞 不僅在版面上較為靈活之外 圖片 與插畫的篇幅比例均比較大 不同的插 畫家與作者的各種用色與畫風 因此也 更能欣賞當中的細節 由於注重色彩的 印刷品質 色彩在 安妮新聞 當中可 以看見許多面向的呈現與組合
針對每期出刊的內容 去試著觀察當中顏色的呈 現 是否有個普遍的主題性 除此之外 在第 三期的 安妮新聞 在色彩運用上也更為豐富 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 色彩加深了記憶點之外 也能 夠 漸進式地去觀察色彩的使用以及對色彩 調性的認知
報紙也是一件物品 如果去研究 報 紙 除了視覺 觸覺也是很實際且重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28 Part 4 《
要的探索步驟 當孩子接觸到 安妮新 聞 的時候 會感受到什麼 紙張的厚 薄 摸起來粗糙 還是滑順 紙張柔軟 還是硬挺 表面有亮度嗎 質感的探索 帶領孩子去感受 報紙 也在過程中 對報紙產生感受與記憶
將報紙與
單位的衡量也常常會應用在生活中 例如報紙 閱讀完 有時也可以拿來作為包裝紙 或是在 收納整理堆疊時 也能 夠 認識到 報紙 這個
色彩/以顏色的組合與配置發現色彩的表情關聯 質感/以材料質地的呈現回應功能的想望 學習重點 學習重點 1 2 以美感構面閱 讀《安妮新聞》 美感智能閱讀計畫的學習不只專注在
1
1 小學
單位衡量 結合 試著觀察 報紙的尺寸大小 面積 厚薄度 張數 這些
物件既有的尺寸與存在感 我們有時也會透過 裁切與對折 觀察報紙的比例與其他物件 例 如書籍 的尺寸對應關係 2 中學 高中 探討 安妮新聞 以及其他類報 紙比較下 報紙的觸感與質地 去探討報紙這 樣的物件當中的設計 2. 通常整份圖文內容的呈現中 圖片與色彩是最 先吸引讀者的首要元素 在這個認知當中 可 以讓孩子去學習與思考 圖片色調與調性為閱 讀時帶來的感受
美 更是鼓勵 孩子去感受更多 藉此探索不同知識 在 安妮新聞 的設計初衷 便希望由美感教育中的不同構面概念出 發 用一個和以往較為不同的方式 帶孩子讀報紙
1 讓學生觀察不同新聞內容的版面大小 同時一 起去探討與分享 為何會有這樣的安排 2 讓學生觀察一則有一張以上配圖的新聞 一起 討論看看 圖片的大小為何會這樣安排 是否 喜歡的圖會放最大
29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Part 4 《
美感智能閱讀指南暨實踐工作書
安妮新聞》引導學習 比例/對畫面分割或形體輪廓產生比例調控的投射 學習重點 3 報紙不光是很多很多字喔 報紙裡面的 字 有什麼樣的安排呢 所有出現的字 都是內文嗎 還是有不同配置呢 例如刊 頭報紙名稱的字 重點新聞的標題字 最 上方提示頁數的眉標 另外還會有天地 線 讓內容編排時整齊劃一 一份報紙 當中的構成 可以從這些細節看出端倪 1 請老師帶領學生仔細認識報紙的各個元素 從報頭 眉標 版權文字 天地線 報導 標題 廣告 ⋯⋯ 等 逐一認識報紙是怎樣 構成的 構成/覺察整體中蘊含的階層、從屬等對話關係 學習重點 4
打開報紙 裡頭有很多的內容 同時你 有發現嗎 不同的資訊 佔用的空間大 小也不盡相同 封面的頭版插圖佔盡全 版 而內頁中的新聞由上到下 尺寸規 格也由大到小 而圖片的大小也因為圖 片數量有所不同 ⋯⋯ 比例便是在這些仔 細地閱讀探索中發現的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30 Part 4 《 《安妮新聞 》教學引導 和大多數的報紙不同 安妮新聞 並非完全以當下時事的資訊為主 每期的 安妮新聞 各 有特色 也有特定主題 與靈活的內容安排 封面尤其是 安妮新聞 的靈魂 編輯團隊特 別與世界各地的插畫家與藝術創作者合作 針對當期主題繪製出一幅精彩的全版畫作 作品 當中除了呈現當期欲探討的議題之外 風格 構圖與細節也呈現出編輯團隊的觀點與創新精 神 且不失幽默感與想像力 內容概述 第十一期封面:探索 人類活在這個世上 除了維持生存的動力 也始終不減探索的動力 從最早期的探索 環境 狩獵 漸漸地能過跨越海洋 找到 新的土地 文化與國度 甚至還能爬上最 高的山 下達最深的海底 去了月球 尋 找更多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一個又一個 事蹟陸續寫下紀錄 探險始終是人類感興 趣的議題 彷彿能煽起人類前進的企圖心 在許多冒險故事中 那些勇敢的主人翁的 偉大旅程 總是讓人難忘 探索不只是壯 大我們的世界觀和宇宙觀 回到自身的內 在也是鏗鏘有力的撞擊 探索外在的同時 也漸漸在發現自我 喚醒內心覺醒 找到 對事物的熱情 本期 安妮新聞 以 探 索 為主題 以各種探索相關的內容 無 論是外在的 還是內心的 一起更加認識 探索的本質 本次封面視覺則是出自當代藝術家 Jeremy Ville 之手 他在畫面中建構了許 多充滿想像力的房間 彷彿人打開門 就 可以開 啟 無限的探索 房間裡的意象則來 自許多經典作品 你可以看到 海底兩萬 里 野性的呼喚 奧德賽 格 列佛遊記 2001 太空漫遊 魯賓 遜漂流記 ⋯⋯ 透過這些故事的開門 帶 你踏入本期 安妮新聞 的探索之旅
喜歡嗎
● 畫面上有好多個區域 這些區域會讓你有什麼聯想 ● 承上題 有沒有曾經讀過的故事中有這些畫面
31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Part 4 《 安妮新聞》引導學習 美感智能閱讀指南暨實踐工作書 全科目均可融入學習 建議能在 語言領域 社會領域 藝術領域 綜合學習領域 與 自然科學領域…… 等課 程當中 搭配不同的科目主題 做不同角度的知識探索 並且能適度在生活應用 互動的教育中做配合學習 藉由此封面故事延伸入門各種學問 封面主題教學引導提案 ● 在這張圖片當中 你看到些什麼 ● 畫面中的這些人在做什麼 ● 圖片中有哪些色彩 在活動的一開始 藉由各種角度的觀察 引導孩子入門
● 你覺得這張圖給你什麼感覺 ● 從圖片裡呈現的內容
●
1. Warm Up 閱讀暖身
可能想討論哪些事情
圖片的色調與風格 給你什麼樣的感覺
● 你覺得熱愛冒險 發現新事物的人
● 冒險和發現新事物是你熱愛的事嗎 你是勇於嘗試的類型嗎 ● 承上題 在近期 你有沒有什麼冒險或是新發現的經驗過程 分享一下 Part 1 孩子先想一想 以及表達 Part 2 一起討論中探索 在暖身之後 藉由孩子們對於感受的分享 以及各種提問 做更多的思考 2. Think & Discuss 思考與討論 ● 你是否閱讀過 冒險 或是 探索新事物 相關的故事或是資訊呢 如果想要搜尋更多的內容 可以在哪裡 找到呢 ● 在很多電影 電視劇 動漫 甚至是遊戲 都是以冒險與探索的風格為主 能不能舉出一些你看過的例子 推薦給同學們 並一起交流分享 ● 探索與冒險的故事中 有許多知名的主角 你想到哪些 如果想更深入認識這些角色 可以怎麼獲得更多資 料呢 ● 戶外的探索是現代人很喜歡的活動 實際探索之前 有什麼應該留意的細節 從哪裡可以找到相關資訊呢 ● 探索也不只是戶外 自身內在的探索也是人生裡的偉大旅行 關於這部分 可以在哪裡找到更多資料 或是 向誰詢問與尋求協助呢 在討論之後 用更多可能的方式 引導孩子對探索議題了解的好奇心 3. Go Further 延伸行動
● 你覺得圖片中最有趣 或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個部分 原因為何 ● 如果可以走進畫面裡 你會想走去幾樓的房間 為什麼 ● 這張圖片中看到很多不同的時空 現實生活中的你 是否也會想去不同時空冒險呢
有什麼特質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32 Part 4 《 第十二期封面:工具 約莫三百四十萬年前 人類的祖先已開始有使用石器作為 工具的跡象 工具可說是人類生活的重要夥伴 人類大概 也算得上是地球上唯一會使用工具求生的生物 因應生活 中不同需求 工具的種類與面向也更多 並且隨著時代有 不同改變 在本期的 安妮新聞 當中 我們將以 工具 為主題 帶著孩子們重新認識生活中與工具的連結性 無 論是在家中修繕 認識生活中的電器 各種讓生活更便利 的物件發明 野外求生派得上用場的良伴 自己設計一張 椅子 不只這些 最棒的 工具 也可能就是你自己 透過自己也能 夠 發揮各種力量 為生活帶來改變 學會認 識與使用 甚至製作工具 每個人都能成為生活智慧王 本期封面視覺為愛爾蘭插畫家 Stephen Maurice Graham 為 安妮新聞 操刀製作 他將生活中的實際工 具 與數位的工具列 toolbar 融入在一個畫面當中 讓人看到隨著時代改變 工具之於人類的不同演變 但不 論是哪種工具 與人們生活的關係都很密切 人們也隨著 時代 持續認識與學習使用不同的新工具 數位社群興 起 人們花上更多時間投入浩瀚無垠的數位世界 或許對 工具更多認識的機緣 是從虛擬世界回頭 實際面對與感 受生活 好好認識這些重要的小事開始 內容概述
2.
在討論之後
● 你覺得藉由這張圖 插畫家可能想要表達些什麼
● 畫面中的這些物品 有哪些是你生活中有的
33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Part 4 《 安妮新聞》引導學習 美感智能閱讀指南暨實踐工作書 在活動的一開始 藉由各種角度的觀察 引導孩子入門 在暖身之後 藉由孩子們對於感受的分享 以及各種提問 做更多的思考 ● 在這張圖片中 你看到了什麼 ● 這張圖片的色系與呈現給你什麼感受 ● 你覺得這張圖可能想表現什麼主題 ● 這張圖讓你覺得最有趣或最特別的部分 原因為何
1. Warm Up 閱讀暖身
Think & Discuss 思考與討論
用更多可能的方式 引導孩子對工具應用了解的好奇心 ● 圖片中的這些物件 對人類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 在人類的歷史當中 還有什麼物件 對人類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響 ● 時代在改變 製作物件的方式與造型 是否也有改變呢 ● 生活改變 有些物件是否會消失呢 ● 如果想探索 或瞭解更多人們使用的物件 可以透過哪些管道找到資訊呢 ● 在你的生活中 有沒有常使用的 不可或缺的物件 試著認識一下這個物件 並分享這個物件的故事給大家 3. Go Further 延伸行動 全科目均可融入學習 建議能在 社會領域 藝術領域 綜合學習領域 與 自然科學領域 等課程當中 搭配不同 的科目主題 做不同角度的知識探索 並且能適度在生活應用 互動的教育中做配合學習 藉由此封面故事延伸 入門各種學問 封面主題教學引導提案 Part
孩子先想一想 以及表達 ● 圖片裡的這些物件
● 承上題
有親自用過嗎 ● 這些物件 和生活有哪些關聯 為什麼生活中需要這些 ● 畫面上的人物 除了基本的衣著 身上還有什麼樣的物件 為什麼會穿著這些物件 ● 圖中的這些物件 是否都是真實物件 還是也有虛擬世界中的物件 一起探索並討論看看 ● 在你的生活中 有沒有常使用的 不可或缺的物件 試著認識一下這個物件 並分享這個 物件的故事給大家 Part 2 一起討論中探索
1
他們有什麼功能 是什麼材質製作的
你知道這些物件的使用方法嗎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34 Part 4 《 第十三期封面:城市 近年數據顯示 台灣地區都市人口約佔 全國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 全球的數 值 約接近百分之六十 越來越多人的生 活都離不開都市 但長年下來是否真的 認識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呢 便捷又有豐 富機能 高經濟收入 資源多 這些 特色讓人們嚮往都市生活 卻也在每天 匆忙的生活節奏中 沒能把握觀察 感 受你所在的這座城市的機會 以及發現 這裡特有的景緻 本期 安妮新聞 以 城市 為主題 透過編輯團隊精心呈 現的多面內容 帶領孩子們在報紙上來 場城市的探索與走讀 無論是城市觀 察 從名作 看不見的城市 探討城市 特質 觀察土耳其的地下城市生活 思 考與規劃理想城市 甚至請到美術設計 郭志達來探討以 空間 說故事的甘苦 談 以及對於使用 地圖 的探討 或許經歷這期內容 你會找到更多觀賞 城市的方式 對空間也會有更多想法 封面視覺再次請到大家熟知的台 灣插畫家 An Chen 繪製 她以卡爾維 諾的作品 看不見的城市 當中的其 中一座城市 特質為一半永久 半暫時的 所弗洛尼亞 Sophronia 為靈感 創造了一座像樂高一樣 將 各種建築物一直往上堆疊的城市 左 半邊由雲霄飛車 摩天輪和打靶場 組成 右半邊則有些施工的鷹架 另外也結合了充滿招牌的塔馬拉城 Tamara 帶出台灣街頭的氛圍 最後往下延伸出繽紛的地下城市與海 底城市 透過這些多重元素的組合 也相似城市的構成 不會只有冷硬建 築 也不會是過於井然有序與完美 但這正好造就了城市的獨特 內容概述
● 圖片裡的哪個部分最吸引你 最有趣 說說原因 ● 這張圖片有許多元素構成 你覺得插畫家想透過這些表達怎樣的意涵
● 你覺得這張圖片 帶給你哪些聯想
● 畫面中的元素 在生活裡是否常見
● 畫面中央的建築與物件們持續往上堆疊而成 這帶給你什麼樣的感覺
● 在你生活的城市裡 是持續往上的高樓居多 還是不怎麼高的樓房居多 或許不同區域有不同面貌 也可以試著 觀察 並和同學討論看看 ● 世界上有非常多的城市 你對哪些城市有深刻印象 或覺得它很獨特
35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Part 4 《 安妮新聞》引導學習 美感智能閱讀指南暨實踐工作書 在活動的一開始 藉由各種角度的觀察 引導孩子入門 在暖身之後 藉由孩子們對於感受的分享 以及各種提問 做更多的思考 在討論之後 用更多可能的方式 引導孩子對城市與環境了解的好奇心 ● 你在這張圖片中看到些什麼 試著形容看看 ● 圖片有些什麼樣的顏色搭配與呈現方式
● 這張圖片的內容 你覺得可能和什麼有關 ● 這張圖片讓你有什麼樣的感覺
敘述一下並分享原因 ● 你覺得人與城市有怎樣的關係 為什麼 ● 有的城市非常密集 例如香港 有的城市不那麼有壓迫感 例如台南 …… 你覺得有什麼原因影響城市的個性 與樣貌 ● 如果可以規劃一座自己的城市 你最在意什麼部分 會怎麼提出規劃 ● 適合居住的城市 必須要有什麼條件 ● 實際觀察你居住的城市 有什麼特色是你喜歡的 有什麼問題是你覺得想改善的 原因為何 ● 不只是都市的遊覽 都市的規劃與設計觀察其實有很多可以延伸探討的議題與內容 你對城市裡的什麼元素感興 趣 可以在什麼管道取得這類資訊 ● 認識不同城市的樣貌 除了旅行 透過各式影視作品或是遊戲也是不錯的方式 你有沒有喜歡的劇或是電影 遊 戲 仔細想想內容當中空間的呈現 以及他的故事背景是在哪個城市 展現了什麼樣的特性 例如宮崎駿的 魔女 宅急便 的靈感來自瑞典斯德哥爾摩 Christopher Nolan 的 黑暗騎士 The Dark Knight 則是在美國芝加哥 呈現漫畫中高譚市的 冷冽感 ● 卡爾維諾的經典作品 看不見的城市 開 啟 了人們對城市的各種思考與想像 試著讀看看這本書 和同學分享你 對於書裡提及的各種城市的感受與看法 1. Warm Up 閱讀暖身 2. Think & Discuss 思考與討論 3. Go Further 延伸行動 全科目均可融入學習 建議能在 語文領域 社會領域 藝術領域 生活領域 與 自然科學領域 ⋯⋯ 等課程當中 搭 配不同的科目主題 做不同角度的知識探索 並且能適度在生活應用 互動的教育中做配合學習 藉由此封面故 事延伸入門各種學問 封面主題教學引導提案 Part 1 孩子先想一想 以及表達 Part 2 一起討論中探索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36 Part 4 《 第十四期封面:服裝配件 除了上山下海的歷險 探索微生物與環 境 藝術 等面向 本期 安妮新 聞 則是以貼近生活的 服裝 議題作 為主軸 從 穿著 這件事引導孩子做 更多的思考與自我意識 服裝是人類生 活裡無法捨去的最基本配件 但有很多 因素影響了人們穿衣服的方式 無論是 基本的年齡 場合 職業需求 或者是 時代變遷影響生活樣貌的改變 歷史文 化與流行趨勢 機能性與材質的使用 價格 也包含了人類個體的自我意 識 讓 穿衣服 這件事變得更多元且 更自由 而本期內容也很多元 不僅讓 孩子思考自己的超人裝設計 認識不同 職人的制服 探討年輕人穿衣思考的難 題 了解衣著配件裡的符號學 配件的 發明 也請教服裝設計師關於衣服的看 法 穿衣服 在生活裡是件再簡單 不過的事 但裡頭可以談的還真多 本期封面視覺來自台東的插畫家 暨 設計師 和平製品 透過五個不同 角色 表現服裝在歷史演進之中 從一 塊單純覆蓋身體 保暖的布 進而成為 身份與職業彰顯的表徵 甚至這些造型 帶給人振奮的力量與自信 這些角色背 對讀者 看不到明顯的性別與特徵 希 望藉由這樣的呈現 打開孩子對於服裝 更多元的思考 無論你是什麼性別 有 何種膚色 你都可以穿你想穿的 呈現 自己喜歡的樣子 內容概述
2. Think & Discuss 思考與討論
Part 1 孩子先想一想 以及表達
為什麼
● 穿著這些造型的 你覺得可能是什麼樣類型的人
● 在圖片中的五款造型 各自有什麼樣的故事或文化背景
● 承上題 這些服裝有什麼相關的配件 可能是什麼材質組成
● 圖片裡的角色們 他們的造型給你什麼感受
● 服裝除了保護身體之外 還有什麼樣的功能與效果 試著思考與討論看看
● 你自己偏好什麼樣的服裝造型呢 為什麼
● 如果可以角色扮演
37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Part 4 《 安妮新聞》引導學習 美感智能閱讀指南暨實踐工作書 在活動的一開始 藉由各種角度的觀察 引導孩子入門 ● 在圖片中 你發現到些什麼 ● 這張圖的顏色與呈現給你什麼感受 ● 你覺得這張圖想表現什麼 為什麼 1. Warm Up 閱讀暖身 在討論之後 用更多可能的方式 引導孩子對穿著了解的好奇心 ● 想得知更多與服裝相關的資訊 可以透過哪些書籍 雜誌 線上資料庫 …… 來取得呢 ● 試著搜尋看看 有沒有什麼造型特別 或是與服裝議題相關的影視作品 ● 世界上有不少美術館 博物館 有著許多織品與服飾方便的史料 試著去探索看看 以及了解他們的館藏 例 如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 The MET 即是其中之一 ● 談到服飾 當然不可忽略服裝設計師的存在 在歷史上有許多優秀的服裝設計師 你覺得他們為服裝帶來什 麼樣的變革 賦予服裝什麼樣的魅力 試著舉出幾個例子並說明 ● 試著為自己設計一套專屬造型 從場合的設定開始 到全身打扮的細節 並且試著與同學們分享你的設計 3. Go Further 延伸行動 全科目均可融入學習 建議能在 社會領域 藝術領域 生活領域 綜合學習領域…… 等課程當中 搭配不同的 科目主題 做不同角度的知識探索 並且能適度在生活應用 互動的教育中做配合學習 藉由此封面故事延伸 入門各種學問 封面主題教學引導提案 在暖身之後 藉由孩子們對於感受的分享 以及各種提問 做更多的思考
● 這張圖片當中 最吸引你的部份是什麼 原因為何 ● 你覺得這張圖片有趣的地方
●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服裝演變 你覺得現代人在穿著上有什麼特色 可能有什麼原因 本題建議可 談到流行趨勢 性別 或是成衣製造議題 ● 承上題 從過去到現在 男性與女性的穿著有些什麼不同之處 試著找資料並討論看看 Part 2 一起討論中探索
你會想要什麼造型 選擇的原因 ● 在你的記憶中 有什麼造型你覺得是經典 例如 超級馬力歐 穿著 Air Jordan 的麥可 喬丹 原因為何
冬季特刊︰節慶 說到 節慶 你會聯想到什麼呢 是新 年 聖誕節 還是自己的生日 安妮 新聞 冬季特刊出刊適逢年底時節 在 這個即將迎來各種節慶的日子 編輯團 隊因應企劃出以 節慶 為主題的特 輯 帶領孩子們透過各地的習俗 不同 的節慶文化與慶祝方式 一起來認識各 種有趣的節日活動 像是盤點了不同時 代與國度的生日慶祝習慣 各個地區的 冬季傳說 認識世界各地的新年習俗 探索華人的農曆年菜要角 一鍋佛 跳牆裡的組成 紀念日的探討 節慶的 色票 原住民的節慶文化 送花送禮的 學習 以及世界上各種奇怪有趣的比賽 與活動 藉由不同面向的內容 讓孩子 們對於 節慶 有更多面向的了解與收 穫 不只有禮物 有慶祝 節慶當中還 有很多傳統文化與不同民族特色的延 續 配合本期的 節慶 主題 插畫 家 Mark Wang 集結了各種節慶的特色 符號 繪製出一個繽紛且歡騰的封面視 覺 禮物 聖誕樹與聖誕老人 下方正 在遊行的各色人們 有穿著巴西狂歡節 經典服裝 威尼斯面具節造型 還有華 人慶祝農曆新年的舞龍 左上角 為墨西哥文化中常見的 皮納塔 紙 做的驢子 生日宴會中會懸掛起來 打破之後會掉出糖果 而圖中間的大 型玩偶靈感則來自美國最經典的梅西 感恩節大遊行 Macy s Thanksgiving Parade 由梅西百貨舉辦 隨著畫面 上的歡騰氛圍 期待節慶的心情好像也 被鼓動起來 內容概述 ©2022 The Affairs Medium Ltd. 編集者新聞社 111 年� 112 年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 |教育部推廣刊物,不得轉售 Winter Folklore 大家引頸期盼的聖誕老人將帶著小精 靈製作的禮物到來。好孩子會得到獎 勵,相對的,壞孩子恐怕會受到坎卜 斯懲罰。但也有不分好壞的怪物:由 利貓在風雪中攻擊沒有新衣過冬的窮 苦人…… 冬季出沒的妖精們 New Year's Recipes 台式佛跳牆非常重視「炸」的步驟,芋頭、 蒜頭及鵪鶉蛋等食材會先乾炸再入甕熬 煮,湯底喝起來會較濃稠油潤…… 佛跳牆的一盅鮮美台味 05 Gift 提到花,第一個浮現你腦海的會不會只有 玫瑰花與向日葵呢?花雖然看起來很普 通,卻有傳達情感的力量,不僅可以影響 室內空間的整體氛圍,同時也能撫慰人 心、陪伴我們…… 花藝的生命力 11 Costume 根據傳說,有段時間布農族婦女對於織布 圖案已經沒有新靈感了,恰好看見百步 蛇,就跟百步蛇借了小蛇,參考小百步蛇 身上的圖案織在布上…… 布農族傳統服飾 08 Designer 專訪服裝設計師蔡宜芬 10 「這世界像場慶典,而我收到了邀請函。」 泰戈爾 5535 A New Newspaper in Education The Affairs For Kids 編集者新聞兒童報 Saturday 10 December 2022 Week 50 - 02 12 月 10 日(四) 01 月 09 日(五) Winter Edition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38 Part 4 《
在暖身之後 藉由孩子們對於感受的分享 以及各種提問 做更多的思考
Part 1 孩子先想一想 以及表達
● 這張圖讓你發現什麼有趣的 或特別的部分 原因為何
● 你覺得這幅圖給你什麼感覺
● 這些人在做這些事的時候 他們是什麼感覺
● 你覺得這張圖片的配色給你什麼感受 為什麼
● 圖片裡有許多有趣的節慶象徵 你是否有觀察出來 有哪些呢
● 承上題 這些象徵來自哪些節慶與文化 一起思考 討論看看
● 在認識這些象徵以後 你對哪個最有感覺 或是興趣 原因為何
● 各種節慶當中 你最喜歡的有哪些 原因為何
● 不同的節慶活動中
在討論之後 用更多可能的方式 引導孩子對節慶與文化了解的好奇心 ● 為什麼世界各地會有這麼多節慶 如果想了解原因 可以從哪些管道獲取資訊 ● 有很多電影 文學作品都和節慶有關 試著尋找看看有哪些作品 和同學一起分享 例如電影 愛是您 愛是我 就和聖誕節相關 動畫 可可夜總會 則是和墨西哥的亡靈節相關 ● 各種節慶活動也和在地文化相關 在台灣 有什麼樣在地特有的節慶活動呢 例如宗教遶境 ● 節慶的節目很常有 遊行 你曾經看過哪些遊行 或是很想參加世界上哪個節慶的遊行呢 全科目均可融入學習 建議能在 社會領域 藝術領域 綜合學習領域 ⋯⋯ 等課程當中 搭配不同的科目主
題 做不同角度的知識探索 並且能適度在生活應用 互動的教育中做配合學習 藉由此封面故事延伸入門 各種學問 封面主題教學引導提案 3. Go Further 延伸行動
你有參與過哪些 分享一下你的感覺 Part 2 一起討論中探索 2. Think & Discuss 思考與討論 ● 在這張圖片中 你看到了什麼 ● 畫面當中有哪些色彩 ● 你得這些人這在做什麼 ● 這張圖可能想表現什麼主題 在活動的一開始 藉由各種角度的觀察 引導孩子入門 1. Warm Up 閱讀暖身 ✽更正啟事 在本期 p.06 刊登之小遊戲「天天紀念日」,因編務疏失未標註文字出處,內文任務一引用與改寫自達拉.麥克阿納蒂《一 位年輕博物學家的日記》的其一篇章〈春〉,謹以此更正並請讀者延伸閱讀此書。 39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Part 4 《 安妮新聞》引導學習 美感智能閱讀指南暨實踐工作書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40 Part 4 《 第十五期封面:夢想 每個生命對未來的想像都不一樣 他 們都有權利用自己的喜愛的方式去經 歷 去探索 去找尋自己的生存之道 總是希望支持與鼓勵孩子們能 夠 勇敢 去探索的 安妮新聞 這次將以 夢 想 為題 帶領孩子踏上 探索自己 的學習之旅 在這期的內容中 不僅能 有機會更加認識不同職業的工作甘苦 談 也請到臨床心理師分享了如何探索 內在自我的學習 透過不同領域的名 人看見他們對自身夢想的實踐與追尋 也探討夢想與現實如何兼顧的思考 以 及透過不同的音樂 影視與文學作品看 見尋夢的各種樣貌 給予人們勇敢追尋 自我的鼓舞力量 生命中經歷的所有人 事物 就像是不同的鏡子 照映到自己 的內在 刺激每個生命開 啟 自我探索 與思考的動力 而這個動力不只打開了 自己 也可能打開了世界觀與同理心 找到更多元的角度看待生命 透過插畫家瑪利亞・梅德姆 María Medem 所繪製的封面 溫暖且繽紛 的氛圍中 看見她對夢幻的想像 與不 同情緒的探索 也描繪出對意外之事萌 生好奇心的 安妮 彷彿感受到 未 來就在路上 的意象 內容概述 ©2022 The Affairs Medium Ltd. 編集者新聞社 111 年� 112 年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 |教育部推廣刊物,不得轉售 I Can Do It 這些紀錄保持人與挑戰者全神貫注投 入了自己全部的熱情,不怕丟臉也不怕 失敗,最重要的是自信、自豪與開心, 並從經驗中瞭解自己是誰、能成就些 什麼…… 設立目標,只有你做得到 02 On the Journey 如果老師總是指定你當班長或負責辦活 動,可能表示你有很好的領導能力和說 服力……如果同學稱讚你總是耐心傾聽 他人……你或許很適合成為諮商師或是 教育人員…… 探索自己的天賦 04 What Do You Do? 我非常喜歡設計,設計就是在很多挫折中 找到新的可能性,也是讓我持續下去的動 力。聽起來有點自虐,可是我很樂在其 中。⸺建築家, 歲。 《十二夜》爭取拍攝紀錄片的過程並不容 易,但彰化員林收容所的獸醫與志工最後 終於同意拍攝,我想,一定是因為彼此 「共同的信念」⸺我們都想為來到收容 所的動物們奮力一搏。 工作人的心聲 10 All the Sides 你喜歡音樂,不一定非得要成為歌手或音 樂家,也可以嘗試音樂老師、樂器管理、 樂團經紀……根據興趣,找到自己喜愛的 領域,再根據你的個性與能力特質,找到 那領域中屬於自己的位置…… 音樂劇的產地和它的果實 05 A Room of One’s Own 藝術的力量 11 眼前即將出現一個奇怪的世界,亂雲罩頂,閃電頻傳。 那個世界,許多人不理解,也從來沒能弄懂。 我卻直直走了進去。那是個寬廣的世界。 巴布.狄倫 15 5535 A New Newspaper in Education Tuesday 10 January 2023 Week 02 - 06 01 月 10 日(二) 02 月 09 日(四) The Affairs For Kids 編集者新聞兒童報
● 這張圖片會帶給你什麼聯想 原因為何
Part 1 孩子先想一想 以及表達 ● 你覺得圖片中的人是男孩或女孩 正在做什麼 或找什麼 ● 承上題 為何這個人物要這樣做 想要完成什麼事 ● 如果是你 也會想要像他一樣嗎 還是不打開門 或是打開別扇門呢
● 圖片中的色系與氛圍 讓你有什麼樣的心情與感覺
41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Part 4 《 安妮新聞》引導學習 美感智能閱讀指南暨實踐工作書 在討論之後 用更多可能的方式 引導孩子對節慶與文化了解的好奇心 ● 你覺得 認識自己 可能會有什麼方式呢 可以在什麼管道找到相關資料 ● 有沒有與 追逐夢想 和 探索 相關的人物 電影或是書籍呢 ● 有什麼樣的職業很吸引你 你知道他們的工作內容嗎 全科目均可融入學習 建議能在 社會領域、藝術領域、生活領域、綜合學習領域…… 等課程當中 搭配不同 的科目主題 做不同角度的知識探索 並且能適度在生活應用
Go Further 延伸行動
藉由孩子們對於感受的分享 以及各種提問 做更多的思考 ● 這張圖片當中 最吸引你的部份是什麼 原因為何 ● 你覺得這張圖片有趣的地方 為什麼
互動的教育中做配合學習 藉由此封面故事 延伸入門各種學問 封面主題教學引導提案 3.
在暖身之後
是正向的 還是消極的 ● 畫面中的視野是近或是遠 作者想要呈現什麼樣的感受 ● 你覺得這些門後可能代表什麼 可能有什麼 原因 ● 你有什麼樣的夢想 或是想找到 想探索的事物 分享一下 Part 2 一起討論中探索 2. Think & Discuss 思考與討論 ● 在圖片中 你發現到些什麼 ● 這張圖的顏色與呈現給你什麼感受 ● 你覺得這張圖想表現什麼主題 為什麼 在活動的一開始 藉由各種角度的觀察 引導孩子入門
Warm Up 閱讀暖身
1.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42 Part 4 《 你心目中有沒有特別崇拜的英雄 是虛構角色 還是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人物 英雄 為何被稱為 英雄 到底有什麼特質 為何偉大 殺不死嗎 無論在什麼時代 總有代表性的英雄人物出現 不管是用什麼方式 拯救了世界 也讓人能在過程中看到英雄的脆弱 拯救地球好累 雖然有些疲憊但我還是會 周杰倫的 超 人不會飛 一曲也曾寫道英雄不為人知的心酸苦悶
建議可準備內容中提及的相關案例之影視作品或書籍 和孩子一同閱覽作為暖身 除了內文中的範例 針對不同文化中的英雄人物 或是近代影視 動畫等作品中描繪的英雄 抑或現實世界裡被 人們推崇是英雄的人物 透過這些素材 讓孩子們對於 英雄 議題有更多認識與了解 * 英雄議題在過往常常以男性人物展現 英雄是否只有帥氣 高大 身材結實 皮膚白皙的男人可以勝任呢 成為 英雄的條件難道只有這些嗎 英雄是否就打不死呢 關於 英雄 的定義 也是在本篇內容中可以延伸學習的重 要議題 1. Guide 指引 在活動的一開始,藉由各種角度的觀察,引導孩子入門。 * 探討英雄相關議題的素材有非常多 可以從哪些管道得到更多素材 * 除了電視電影 文學作品之外 關於當代的優秀人物的相關資料 可以怎麼取得呢 * 不只是大家認識的知名英雄 我們的生活裡也有許多默默努力的無名英雄 試著觀察與回想你的生活 透過簡單的 採訪與紀錄 跟同學與老師分享你生活中遇到的這個英雄 建議可使用實作單元的空白學習單給孩子作紀錄 * 除了英雄 近代也有很多優秀的英雌 女性 她們來自各行各業 試著找出她們的事蹟與特色 一起分享 3. Go Further 延伸行動 在討論之後,用更多可能的方式,引導孩子對自我探索與個人特質議題了解的好奇心 英雄是怎麼煉成 的 —— 啟 程、試煉到回歸日常 (本篇報導出自《安妮新聞》第11期) 建議在生活領域 綜合領域 身心相關 相關等課程當中 搭配不同主題 藉由此專題文章延伸入門各種學問 課堂學習領域建議 2. Think & Discuss 思考與討論 在暖身之後,藉由孩子們對於感受的分享以及各種提問,做更多的思考 * 關於內容中提到的這五個故事 讓你有什麼感覺 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 這些故事當中的主角們 是否有什麼類似之處 * 哪一個故事讓你自己最有感觸 分享一下原因為何 孩子先想一想 以及表達 * 你覺得這些故事裡的主角 為何有英雄特質 試著一起討論 分享看法 * 你認為 英雄 會有哪些特質 無論是真實或虛構人物 原因為何 * 你覺得 英雄 會遇到的難題與挑戰是什麼 或許可以某些熟悉的英雄人物角色 和同學一起討論看看 * 承上題 在討論內容中提及的英雄人物們 他們是怎麼克服這些難題的呢 * 誰是你心目中的 英雄 原因為何 * 英雄是否只存在虛構的故事中 真實世界中有哪些人物 你也覺得他們是英雄呢 * 你想成為英雄嗎 如果想 想成為什麼樣的英雄呢 為什麼 Part 2 一起討論中探索 Part 1
本次就讓我們和孩子不只談談英雄的超能力 也看見他們對 生命課題的探索 * 在探討本篇的英雄議題之前
43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Part 4 《 安妮新聞》引導學習 美感智能閱讀指南暨實踐工作書 出自 安妮新聞 第 11 期 第 8 頁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44 Part 4 《 * 除了內容中提及的人物與其發明 建議老師們可準備更多與發明相關的資訊 例如男性與女性發明家的比例 不同領域的各類發明 抑或是近代的新發明 跟趨勢相關的 等等 均可作為本篇內容的延伸學習參考 * 近年越來越盛行的創客 Maker 教育 也可以是延伸探討的議題之一 1. Guide 指引 在活動的一開始,藉由各種角度的觀察,引導孩子入門。 人類演進的過程中 無數個想要讓世界與生活更加美好的心念 因此推動了許許多多驚艷世界的發明誕生 所有的 發明都有其誕生的原因 當然 也有許多不成功的發明留下來 無論如何 發明家的用心良苦與其結晶 帶給世 人各種 啟 示 從本篇內容中提及的三位女性發明家 看看她們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努力實現 感受 改變 這件事撼 動世界的力量 令人驚奇的女發明 家 —— 大富翁 、冰淇淋和程式語言議題 (本篇報導出自《安妮新聞》第12期) 建議在自然科學領域 生活領域 社會領域相關等課程當中 搭配不同主題 藉由此專題文章延伸入門各種學問 課堂學習領域建議 2. Think & Discuss 思考與討論 在暖身之後,藉由孩子們對於感受的分享,以及各種提問,做更多的思考。 * 在本篇內容中 哪個發明讓你最印象深刻 原因為何 * 你覺得人類為什麼想要發明東西 可能有哪些原因 * 你覺得 發明家 要具備哪些特質 為什麼 * 在你生活中會接觸到的事物中 你最喜歡哪些呢 和我們分享這個發明 並說明原因 Part 1 孩子先想一想 以及表達 * 本篇探討到的均為女性發明家 你覺得為何會特別探討這個議題 * 女性發明家的數量明顯少於男性 你覺得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 怎樣定義一個發明是個好的發明 可能具備什麼條件 例如被更廣泛使用 讓生活更簡單省事 …… * 你覺得發明一件事物 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 試著思考看看並與同學一起討論 * 一個發明誕生的原因 很明顯會和發明家的生活時代與經驗有正相關 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讓你覺得 很想要改善的發明 或是你很希望發明某樣東西 讓你的生活很輕鬆 例如 我希望吹風機可以風 超大又超涼但是又沒有噪音 這樣吹頭髮時不會吵到大家 半夜也可以用 * 時代的演進與趨勢 是否會影響到 發明 無論是歷程或是成品 試著和老師一起討論看看 例 如疫情催生了感應式酒精噴灑機器 Part 2 一起討論中探索 * 想要了解更多發明相關的議題 可以從哪些管道獲取這些內容 * 近年很常提及的 Maker 創客 是在形容怎樣的一群人 他們和發明家是否有些相近的特色 或是又有怎 麼樣的不同 * 如果想探索更多與發明有關的題材 可以從哪些電影或是書籍裡找到呢 3. Go Further 延伸行動 在討論之後,用更多可能的方式,引導孩子對發明與創造議題了解的好奇心
45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Part 4 《 安妮新聞》引導學習 美感智能閱讀指南暨實踐工作書 出自 安妮新聞 第 12 期 第 4 頁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46 Part 4 《 化虛擬為現實 , 一步步打造自己的理想城市 我們的生活或多或少都與城市有所關聯 甚至是居住在其中 感受其豐富的樣貌與機能 每個人對城市的看法不同 對於 理想的城市 必各有看法 本篇內容從引導孩子觀察自己的生活空間所在的城市開始 進而去思考自己對生 活空間的看法 並構思出自己心中 理想的城市 的樣貌與設定 透過這樣的思考學習
* 本篇內容針對城市規劃提及了各種觀察城市的建議 建議老師們可以準備各式城市相關的資訊 例如 地圖 展現 城市內不同區域特色的圖片 例如建築 市場 小吃攤 當然也可以真正帶著孩子來一場城市走讀 引導他們 開 啟 五感觀察這個城市 * 關於理想城市的看法 相信不同學齡孩子有不同見解看法 建議國小生可將重點放在對城市的感受與環境的了解 觀察 國高中生除了前面所提 建議可再更進一步探討 對於城市如何更理想 的看法 以及帶孩子們認識永續議 題 SDGs 之於城市的重要 1. Guide 指引 在活動的一開始,藉由各種角度的觀察,引導孩子入門。 (本篇報導出自《安妮新聞》第13期) 建議在藝術領域 生活領域 社會領域相關等課程當中 搭配不同主題 藉由此專題文章延伸入門各種學問 課堂學習領域建議 2. Think & Discuss 思考與討論 在暖身之後,藉由孩子們對於感受的分享,以及各種提問,做更多的思考。 * 你生活在哪個城市 形容一下這座城市 * 這座城市有什麼讓你印象深刻的部分 分享一下並說明原因 * 你喜歡自己身處的城市嗎 原因為何 * 這世界上有哪座城市 是你心中的理想城市 無論真實或虛構 * 承上題 為何這城市是你的理想城市 * 文章內容中提及的建議 你是否也曾思考過 或是身體力行過呢 Part 1 孩子先想一想 以及表達 * 你覺得 城市 相較於 村莊 有什麼樣的不同 * 為何會有城市的誕生 可能有哪些原因 或是需求 * 哪些因素可能影響城市的樣貌 試著思考看看 並與同學一起討論 * 一個適合居住的城市 要具備哪些條件 為什麼 * 一座城市總有些經典建設 你想到哪些範例 例如台北戲曲表演中心 洛杉磯的迪士尼音樂廳 倫敦 的倫敦橋 阿姆斯特丹的社會住宅 等 可以思考看看 舉例說明 * 承上題 經典建設可以為城市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 你覺得 城市規劃師 這個職業在做些什麼 這個人需具備哪些特質 * 以你身處城市作為案例 你會如何讓她變成更理想的城市 會從什麼部分著手 例如道路更寬 公園 Part 2 一起討論中探索
打開孩子們探索環境的五感
47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Part 4 《 安妮新聞》引導學習 美感智能閱讀指南暨實踐工作書 * 如果想了解更多與城市規劃相關的議題 可以從什麼管道去探索與認識呢 * 城市的風格創造與許多建築師脫離不了關係 透過城市裡的不同建築 一起來認識背後的建築師們 以及 了解他們對建築與環境的看法 * 如果想更了解 SDGs 有什麼資料可以參考 目前有哪些城市有符合 SDGs 的標準 * 我們如何透過自己的力量 來讓這座城市有永續的能力 * 許多都市更新的方式 你認為對城市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與可能性 3. Go Further 延伸行動 在討論之後,用更多可能的方式,引導孩子對環境與生活議題了解的好奇心 更多 更多無障礙空間 等 * 近 20 年人們一直在探討城市的永續發展議題 SDGs 你認為永續發展代表了什麼 為什 麼備受重視 * 承上題 永續發展對城市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一起討論看看 出自 安妮新聞 第 13 期 第 9 頁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48 Part 4 《 到底要穿什麼啦 ⋯⋯ 如何找到自己的勇氣盔甲 在孩子幼小的時候 服裝的選擇大多由大人決定 大人的喜好賦予孩子風格 但這並不能真正代表孩子 隨著孩子長大 漸漸看見自我的需求 也可能伴隨著困惑 或許男孩子愛上粉紅色 女孩子熱愛穿褲裝 ⋯⋯ 他們開始思考自己該穿什 麼 怎麼穿才好看 穿衣服 是個非常個人的議題 但透過這篇內容 或許可以給孩子帶來衣著選擇的建議 以及怎 樣使用衣著表達自己 也可能是個時機 讓大人們對孩子的衣著自主有更多給予鼓勵與引導的機會 (本篇報導出自《安妮新聞》第14期) 建議在藝術領域 生活領域 社會領域相關等課程當中 搭配不同主題 藉由此專題文章延伸入門各種學問 課堂學習領域建議 * 談穿著議題之前 可以先參考內容當中提及的影視作品或是明星代言商品的形象廣告 造型 甚至是時尚雜誌 或 各式探討穿著造型的線上內容 網站 作為延伸學習 探索的媒材 * 針對 穿著 對孩子們提問 去談談自己從小到大的穿著習慣與模式 家人對穿著的看法 分享自身對於 穿著 與 造型 的看法 * 從穿著也可以延伸探討
不同性別是否有什麼固定的形象 來與孩子一起聊聊彼 此的看法 * 穿著也可能延伸到 品味 的議題 老師們可藉由不同參考資料 或是讓孩子去尋找 從不同的造型當中
孩子對於不同搭配與造型的喜好 這也是一種日常的穿著觀察
在活動的一開始,藉由各種角度的觀察,引導孩子入門。 2. Think & Discuss 思考與討論 在暖身之後,藉由孩子們對於感受的分享,以及各種提問,做更多的思考。 * 內容提到的這些議題 你是否也想過呢 * 這些議題是帶給你樂趣 還是煩惱呢 分享原因 * 除了制服 你平常怎麼決定自己的穿著呢 * 你的衣物都是如何取得的 賣場 承襲家人的舊衣 手工製作的 Part 1 孩子先想一想 以及表達 * 穿著 這件事對你來說重不重要 會不會因為穿著影響心情 * 你覺得 穿著 除了基本機能 保暖 包覆身體 還能為個人傳達些什麼 * 你的穿著風格受到誰的影響 家人 名人 或是完全按自己喜好 * 有沒有什麼知名人物的穿著風格是你印象深刻的 舉例並說明原因 甚至可延伸探討為何這個人物會這 樣穿 例如 Apple 創辦人 Steve Jobs 永遠固定造型 電影 Star Wars 最經典的反派角色黑武士 Darth Vader 的頭盔與全黑造型 * 選擇衣服的時候 你最在意什麼部分 例如 質料好不好 穿起來是否適合自己 符合潮流 爸爸媽媽覺 得 ok 跟同學有共同話題 * 有沒有什麼造型是你自己很欣賞的 分享這些造型 並表達原因 * 承上題 你如何看待一個人穿著造型的好壞 試著和同學一起討論看看 並分享你的觀點 * 喜歡 cosplay 嗎 分享你對 cosplay 的看法 * 有沒有喜歡的品牌呢 如果有 分享你喜歡的原因 Part 2 一起討論中探索
性別 與 形象 等相關議題 服裝是自我的延伸 每個配件就像是不同元素 組合在一 起則能展現不同的意象 老師們可在這個單元中探討
去探討
1. Guide 指引
49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Part 4 《 安妮新聞》引導學習 美感智能閱讀指南暨實踐工作書 *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穿著 你覺得有什麼樣的原因 試著思考與討論看看 * 承上題 重視穿著會為這個社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本題的探討可延伸至多元性別 個體化 環境 等更多面向 * 近年來很熱門的 中性設計 可男女共穿 或是 Smart Casual 休閒的正式風格 甚至是疫情 後吹起的 Athflow 由英文 Athleisure 運動休閒 和 Flow 流動 兩個單字合併的新詞彙 越來越 常見連帽上衣 球鞋 涼鞋 …… 這些現象為何會漸漸風行 你覺得人們對 穿著 的看法有什麼改變 什 麼原因造成此影響 * 如果有機會 你想嘗試什麼不同的造型與單品 為什麼 * 穿著的設計也很重要 你覺得設計師對衣服與風格的影響是什麼 * 承上題 我們可以從哪些管道去找尋更多服裝設計的相關資料 3. Go Further 延伸行動 在討論之後,用更多可能的方式,引導孩子對穿著和自我探索議題了解的好奇心 出自 安妮新聞 第 14 期 第 4 頁
鯨魚骨架做內襯 因此有了大大的弧度 高地民族穿著的蘇格蘭裙是男性的穿著 早期以厚實的羊毛格紋布料製作 裡頭包含當地的工藝與審美觀 台灣阿美族的穿著其實很有層次 各種類型的片裙 以方形剪裁搭配各種細節製成 和不同配件一起穿搭完整造型 疊出特有的美感 在這些服飾的呈現當中 認識文化 也更了解穿著的結構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50 Part 4 《 裙子有事嗎 (本篇報導出自《安妮新聞》第14期) 本期的 安妮新聞 不僅只討論服裝 也同時藉由此議題探討自我的認識與探索 服裝之於人類是非常重要的日常配件 在現代是如此地自由 多元與隨手可得 也因為如此理所當然 也漸漸忽略了衣著背後的許多細節 例如設計 機能 美感 時代感 以及其所傳遞出來的意象 衣服不只是穿在身上的織物 裙子也不只是一條裙子 本篇內容藉由 裙子 這個單品 以及哲學家羅蘭 巴特提及的 符號學 來探討裙子的沿革 裙子因應各種文化的改變 裙子呈現的意象 以及關於裙子跨越性別二元性的更多可能 建議在藝術領域 生活領域 社會領域 歷史與文化 綜合領域 輔導科 相關等課程當中 搭配不同主題 藉由此專題文 章延伸入門各種學問 課堂學習領域建議 * 裙子在不同的文化中 都有不同的呈現和演變 建議老師們可先準備各式跟服裝歷史相關的資料 透過本篇內容的 探討 延伸閱讀服裝因應人類生活的改變 是人類學 也是服飾文化的探索 * 除了人文以及符號學以外 裙子的各種樣式 也可作為結構探索的學習 例如二十世紀初西方的女性裙子 因為以
或是近年性別跨界穿著的圖片 案例 和孩子們在學習中一同討論與發表看法 1. Guide 指引 在活動的一開始,藉由各種角度的觀察,引導孩子入門。 Part 1 * 當提到 裙子 你會想到什麼 給你什麼感覺 原因為何 * 不只是圖片中提及的這些裙子 有沒有讓你印象深刻的裙子 可以介紹這件裙子 分享原因嗎 * 閱讀完本篇內容之後 你對裙子有沒有新的認識或收穫 2. Think & Discuss 思考與討論 在暖身之後,藉由孩子們對於感受的分享以及各種提問,做更多的思考 孩子先想一想 以及表達 * 在某些文化當中 男性與女性都穿著裙子 試著和老師討論與探索這些民族穿裙子的理由 * 思考看看 為何裙子會跟女性的意象連結在一起 * 裙子在不同時代與不同文化中 模樣一直在演變 從以前到現在 裙子的功能 需求與展現的意象有什麼不 同 為何會有這些不同 * 裙子有不同長度及剪裁 你認為這些條件如何影響到裙子呈現出來的風格與氛圍 例如迷你裙給人青春大 膽的感覺 長裙展現穩重感 飄逸的裙子有自由感⋯⋯ * 近年有許多設計師或是名人 試著在男裝當中加入裙裝 對此你有什麼感覺 你認為這會為人們的穿著帶來 什麼樣的影響與改變 為什麼 Part 2 一起討論中探索
* 內容當中提及 性別跨界 的議題 建議可準備內容提及的品牌與設計的相關資料
51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Part 4 《 安妮新聞》引導學習 美感智能閱讀指南暨實踐工作書 * 如果想了解更多與裙子 或服飾 演進的相關資訊 有什麼管道可以找到這些資料呢 * 許多人認為男性穿上裙子 是勇敢表達自己的方式 你的看法是什麼 如果是你 你也會想這麼 做嗎 原因為何 * 如果有機會為自己做一套全身造型來表達自己的風格 從頭到腳你會怎麼搭配 用什麼色系 * 在不同的影視作品 例如主角為女性的動畫 或是藝人明星的造型當中 有各種類型的裙裝造型 試著找出自己有興趣的造型 和同學們分享這個造型為主角傳達出什麼樣的人設特質 3. Go Further 延伸行動 在討論之後,用更多可能的方式,引導孩子升起對穿著風格相關議題了解的好奇心 出自 安妮新聞 第 14 期 第 8 頁
飛魚來了!雅美 達悟族人圖鑑 (本篇報導出自《安妮新聞》冬季節慶特刊) Part 1 * 你對達悟族人有什麼印象嗎 為何有這樣的印象 * 你知道飛魚祭嗎 為何有飛魚祭 * 你平常從哪些管道認識到台灣的原住民文化呢 孩子先想一想 以及表達 * 讀完這篇內容 你覺得達悟族人的生活中 有什麼是不可或缺的 原因為何 * 為何達悟族人會重視生態平衡 你覺得可能的原因是什麼 * 這篇內容當中 讓你印象最深刻 最感興趣的 是哪個部分呢 * 在達悟族拼板舟上的圖騰中有許多小故事 這些小故事給你什麼感覺 * 達悟族的穿著當中 有什麼讓你覺得印象深刻 原因為何 * 在原住民的衣著當中 可以觀察到早期人們穿著在意的部分是什麼 * 承上題 試著收集一些達悟族的故事與傳說 和同學一起分享 從當中認識這個民族的文化與 他們的核心精神 * 台灣也被稱作是南島語族的發源與擴散地 你知道有哪些國家與民族也是南島文化 語系 的 一員 試著與老師們一起討論看看 Part 2 一起討論中探索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52 Part 5 在不同民族與國度當中 可以從他們的信仰 慶典儀式 生活與飲食 …… 等面向窺見當中的文化樣貌 在台灣有許多的 原住民族群 他們也有著自己生活與慶祝的方式 本篇內容要介紹分佈於台東和蘭嶼的達悟族 透過他們最重要的祭 典 飛魚祭 以及拼板舟的設計解構 來認識這個族群的生活模式 以及他們對海洋文化的重視 建議在生活領域 自然 社會領域相關等課程當中 搭配不同主題 文化 歷史 民族 等 藉由此專題文章延伸入門各 種學問 課堂學習領域建議 * 本篇內容談到和台灣原住民的相關議題 建議導師們可以在課堂前預先準備各式原住民文化相關的題材 無論是更
的相關民族參考資料 藉由這次的機會 和孩子們一起分享 * 談到達悟族 也可延伸探討 南島文化 的相關知識與議題 讓孩們透過這個不同的角度 來看世界地圖 1. Guide 指引 在活動的一開始,藉由各種角度的觀察,引導孩子入門。 2. Think & Discuss 思考與討論 在暖身之後,藉由孩子們對於感受的分享以及各種提問,做更多的思考
多達悟族的史料 或是台灣不同原住民族群的資料 等 都可以做為本篇內容的暖身入門 帶領孩子們進入原住 民文化的認識與探索 甚至也能進一步探討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文化 延續這樣的文化知識發掘路徑 * 除了原住民傳統文化 達悟族的生活也與海洋文化有密切相關 導師們也可以事先準備與達悟族相近 重視海洋文 化 例如夏威夷
* 想要了解更多達悟族相關的文化和知識 可以去哪些地區探索 或是透過什麼管道或許這些知識 * 想要了解更多南島文化 語系的知識 有什麼相關的書籍或是資料影片可以做為參考呢 3. Go Further 延伸行動 在討論之後,用更多可能的方式,引導孩子對原住民文化相關議題了解的好奇心 出自 安妮新聞 冬季節慶特刊 第 10 頁 * 承上題 這些民族有什麼相似的特質呢 * 在台灣有不同的原住民族群 他們的生活態度與文化各自有些什麼特色 * 你覺得 認識原住民文化 為什麼重要 重要性為何 53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Part 5 實作報紙企劃與解構學習 美感智能閱讀指南暨實踐工作書
內外並行 ——探索自己的天賦 (本篇報導出自《安妮新聞》第十五期) Part 1 * 如果要形容你自己 你會用哪三個關鍵字呢 並分享原因 * 試著採訪一下家人 他們對你的印象是什麼呢 * 你的同學或是朋友 他們又覺得你是什麼樣的人呢 * 以後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什麼樣的職業與特質 原因為何 * 承上題 這樣的想法有隨著年齡改變過嗎 2. Think & Discuss 思考與討論 在暖身之後,藉由孩子們對於感受的分享以及各種提問,做更多的思考 孩子先想一想 以及表達 * 你有沒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分享一下喜歡做這件事的原因 * 承上題 你是如何發現自己很喜歡做這件事的 這件事帶給你什麼樣的感受 * 無論是名人 友人或是家人 在你認識的人物當中 有沒有對自己所擅長的事很沈醉 而且有著精彩表現 的人呢 Part 2 一起討論中探索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54 Part 4 《 認識與了解什麼是 自己的樣子 與 自身擅長和喜愛的事 可以說是生命歷程中一個重要的議題 人們隨著年齡的 成長 逐漸也從 探索外在人事物 的過程中漸漸看到自己的不同面向 以及發掘自己的熱愛與特質 更加認識自己 的路程其實沒有終點 不論幾歲 人們永遠都可能發現到前所未看過的自己 本篇透過臨床心理師也是 podcaster 哇 噻 心理學 的角度 分享給孩子們各種探尋自我天賦的入門方式 相信任何時候都受用 建議在生活領域 社會領域相關等課程當中 搭配不同主題 自我探索 職業 興趣喜好 ⋯⋯ 等 藉由此專題文章延伸入門 各種學問 課堂學習領域建議 * 自我探索 的議題其實非常多元 範圍也非常廣 建議導師們可針對不同年齡層 安排不同長度 週期 與 深度 廣度的課程內容 讓孩子們由淺入深 慢慢體會 認識自己 是一個怎樣的議題 * 討論的過程中 如果有孩子們感興趣的事物參與內容 相信他們就會越熱烈 這個議題很適合鼓勵孩子勇敢分 享出他們喜愛的事物 透過老師們與同學的各種提問 促進孩子思考這些事物給他們自身的意義與影響
在活動的一開始,藉由各種角度的觀察,引導孩子入門。
* 隨著不同學齡 國 高中生則可以透過更多引導的方式 例如 相關議題的影視作品 諮商相關的 牌卡工 具 將這樣的議題做更多不同方式與人數規模 例如一對一 的探討 * 在本篇內容中有一個重要的詞彙 心流 建議導師們可以準備各類相關資料 無論是不同領域的名人介紹 或是職業相關的動漫 劇作 帶領孩子們認識其中意涵 * 另一個重點則是 這是我自己喜歡的 抑或 大人覺得這樣適合我 透過閱讀與了解本篇內容 找到更 多認識自己與意識自己的途徑 讓孩子能養成獨立與多角度思考的機會 1. Guide 指引
* 不管是什麼領域的偉大人物 都免不了要經歷 找自己 的過程 有什麼樣的人物傳記作品 無論書籍 或影像作品 可以看到這些人物的心路歷程呢 * 試著幫自己設計一個企劃 如果想要認識不一樣的自己 你會給自己什麼樣的嘗試與任務 試著規劃並 實際執行 再與同學和老師們回饋成果與感想 * 針對自己想了解的職業 可以從哪些管道獲得更多相關資訊 3. Go Further 延伸行動 在討論之後,用更多可能的方式,引導孩子對自我探索與意識相關議題的好奇心 出自 安妮新聞 冬季節慶特刊 第 4 頁 * 在文章當中 作者提出了幾個可以問自己的問題 試著思考這些問題 並和同學與老師分享你的回答 * 工作 對你來說 是 希望能有固定薪水 還是 希望能做自己喜歡的事 試著和同學一起討論看看 並分享自己的看法 * 對於市面上流行的事物 你通常會跟隨潮流 還是逆向而行 分享你的看法 * 試著邀請朋友或家人和你一起嘗試 周哈里窗 並將結果在課堂上與同學和老師們一起分享 也談談 完成後你有什麼樣的感受與意外收穫 55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Part 4 《 安妮新聞》引導學習 美感智能閱讀指南暨實踐工作書
05
生活再設計/計畫Workshop
Hands On Re-Design Workshop
延伸創造學習—— 生活再設計/計畫Workshop 在第一期( 2020 年出版 )安妮新聞出版問世之後 , 除了內容的靈活與趣味受到學子 、 家長與老師的青 睞之外 , 在實踐工作書當中所規劃的 「 延伸學習 」 也是讓老師們覺得極為受用的單元 。《 安妮新聞 》 以經典的報紙形式出發 , 但以各種更豐富的面向與 議題 ( 不同的高度與廣度 ) 呈現內容 , 不僅更具主 題性 , 也能從當中窺見企劃與設計美感帶來的趣味 與魅力 。《 安妮新聞 》 的呈現讓大家看見報紙可以 不僅只是個出版品或是資訊媒介
, 是否有留意到這些事物的功能與 特色呢 ?「 生活再設計 」 不只是關於 「 設計 」, 而 是用更多角度去看待自己生活中出現的日常工具或 是物品 , 帶孩子更進一步地觀察與感受自己的生活 日常 、 喜好 ,「 如果是你 , 你希望理想的 應 該有功能 、 外觀和設計 ?」 以此為題 , 和孩子們一 起思考 、 探討各種物件使用上的感受 , 或是設計上 的好惡 。 當然 , 名為 「 再設計 」 即是希望孩子們透 過這些過程 , 能更進一步發表自己對事物在意的意 識 , 以及開 啟 對 「 設計 」 議題的更多認識 。 不只如此 , 學習最珍貴的收穫即是讓孩子養成獨立
, 也並非只是純粹 教課使用的死板教材 , 而是可以應用在不同情況與 科目 、 議題的靈活延伸閱讀物 。 她可以是孩子的靈 感來源 , 也可以是更廣大的世界觀入口 , 抑或是親 子 、 師生的嶄新交流媒介 《 安妮新聞 》 所扮演 的 , 即是一個如此靈活的角色 。 至今已規劃 、 發行至第三期的 《 安妮新聞 》, 隨著 內容的更新 ,「 延伸學習 」 單元也持續更新 。 從 過去第一期學習 「 剪材 」 與 「 製作一份自己的報 紙開始 」, 到第二期的 「 解構觀察 」 練習 , 第三 期的實作依舊延續 《 安妮新聞 》 的初衷 , 藉由報 紙教育延伸更多獨立思考與美學感受培養與 啟 發 的學習可能 , 這次以 「 生活再設計 」 以及 「 計畫 Workshop 」 為主題 , 帶領孩子做更多思考與企劃 的練習體驗 。 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 , 皆會觸及到很多事物 , 但孩
思考的能力 ,「 計畫 Wrokshop 」 便是在這個動機 之下所產生的實作主題 。 獨立思考不只是想事情 , 也是自主特質與個體化的顯現 , 除了 《 安妮新聞 》 中的各種內容與延伸學習 , 我們透過 「 計畫 」 的學 習與體驗 , 讓孩子試著經歷思考 、 決策 、 整理與安 排 、 企劃的過程 : 藉由設計一趟旅行來學習安排行 程 , 而行程不只是在意地點 , 也必須考量到時間 、 人的作息 、 移動距離 等 , 透過這些要點的考 量 , 體會 「 計畫 」 是什麼 , 同時也藉由 「 計畫 」 感 受自身的能力與主導權 , 這些學習體驗都是 「 企劃 力 」 的認識與累積 , 老師們也能改變主題 , 讓這樣 的學習有更多元的可能性 。 57
子們使用的時候
的衣服 去喜歡的餐廳點自己愛吃的 餐食 每個孩子開始展露自主思 考的時期或許不同 但均透過這些跡 象在展露個體化的特性 或許大人能 做的 是用各種方式 鼓勵孩子們去 認識自己 意識自己的喜好 學習自 主地做決定 這也是他們能在將來 向世界表達自己的重要能力 計 畫 Workshop 希望用入門且大眾均 有感 有興趣的 旅行 議題作為題 目 如果有外地的朋友來到你居
住的城市旅行 你會用什麼樣的行 程 來帶朋友認識你生活的地方 讓孩子嘗試以規劃旅行來實踐企劃 與獨立思考的學習 規劃 不僅是 練習 構思 練習 整理 練習 安排 也在練習 同理 考量 大家都適合的行程 而透過 規劃 旅行 也可以觀察到孩子對自己生 活的區域的觀點 更加認識自己的區 域 用這樣的方式 試著為學習帶來 更豐富和愉快的經驗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58 Part 5
學習不只是帶著孩子收集教科書上 的知識 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行為 體驗 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安妮新 聞 的創刊 即是希望用不同的角度 帶來各種學習體驗 從這份多元 多 彩的報紙 讓孩子有更多元的世界觀 與學習和體驗方式 吸引孩子學習的 好奇心 也給他們更多獨立思考與自 主的機會 或許是開始選擇喜歡的顏色 穿想穿
計畫Worksho p —— 透過企劃與發想學習 , 給孩子自主決策與獨立思考的機會 「計畫workshop」所培育的能力: 事前準備 計畫workshop指導巧思 ⃝ 由於主題為 旅行 建議老師們可先針對所在區域 準備各式地域性旅行資料 包含雜誌 旅遊書 節目 線上影片或是地圖 ⋯⋯ 等範例 以此帶著孩子們 從在地的文化與環境和生活樣貌的認識與 回顧開始 漸漸邁向旅行計畫的進行 同時 也可運用這些參考資料的形式 作為孩子製作行程規 劃時內容呈現的參考 ⃝ 企劃呈現的方式建議可多元進行 老師們可視課程規劃的情況選擇載體 最基本的方式可搭配過去 提供的全版空白報紙 也可以用解構學習的學習單作為書面載體 如果孩子想用影片 簡報 等 各種方式也可行 STEP 01 ⃝自主決策與判斷力 ⃝思考力 ⃝同理心 ⃝資訊整理能力 ⃝觀察力 ⃝表達力
一位年輕 博物學家的日記 作者獨特的視野 透過分組的方式 讓孩子們一起討論 思考 鼓勵孩子 發表對於自己所在環境的看法 再透過旅行計畫的議題 引導孩子去思考如何把自己喜歡的 地點 串聯成一趟旅行 也在過程的安排中 試著引導孩子學習 安排 與 做決定
59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Part 5 實作報紙企劃與解構學習 美感智能閱讀指南暨實踐工作書 進行方式 ⃝ 針對國小生:從認識「旅行」開始 ⃝ 針對國高中生:鼓勵對「旅行計畫」注入自己的想法 (a) 建議可從讓孩子認知 旅行 的觀念開始進行 孩子的生活中可能有不同的旅行經歷 無論 是在何處 可以先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旅行經歷作為起始 接著進而去探討 旅行 的收穫 意義或體驗感受
STEP
開始這個 workshop 帶孩子們從自己所生活的地方做觀察
特魅力 讓每個孩子發表他們的看法 也在當中看見他們對在地的觀點
望的旅行計畫 把自己的觀察與視角融入旅行企劃中 (B) 無論是分組討論或個人進行均可 建議可引導孩子們找出自己難忘的 喜愛的 或是想探索 想推薦的地點與事物 把這些資訊先蒐集起來 接著來進行旅程的企劃與安排 (C) 在構思的過程中 試著讓孩子們去發想這趟旅行的主題 這時老師們準備的參考資料會是很 好的幫手 引導孩子嘗試用一個主題設計一段旅程 例如 用小吃認識 或是 市的公園散步之旅 去體驗企劃的過程 (D) 旅行的設計是個多面向的規劃 包含景點的安排 餐食的規劃 地點的數量 甚至是考慮到 旅伴的組成 …… 當這些條件都必須顧慮到的時候 也會影響到旅程的設定 在聽孩子分享其 旅行企劃的過程中 老師們可適時發問 引導孩子們思考企劃時需要考慮到的重點 景點 之間的交通時間是否有考慮進去 行程會不會太趕 如果有老人家 是否要早點休 息 …… 等 延伸企劃發想的學習
(B) 以在地生活環境的探索與認識開始 帶著孩子們重新去審視在地的各種特色與景點 甚至是 生活中不常造訪的地點與不容易觀察到的細節變化⋯⋯如冬季特刊小遊戲可參考
02 (a) 國高中生有了更多生命經驗的累積 也有更多資訊上的涉獵 建議老師們可從 探索在地
找出自己居住的這個環境中的獨
進而去發展自己想
活在一個物質富裕的時代 ⃝ 觀察、感受力 ⃝ 想像力 ⃝ 組合與設計力(對於質地、質感或色彩的搭配)
沒有 會不會有更好的可能 會想 怎麼改造它 生活再設計 希望引 導孩子們重新觀察 認識生活的各種 片刻與物質需求 培養他們的自主性 格 讓他們更加認識自己的喜好
一起想想 STEP 01
孩 子的生活中充斥著各種物件 但我們 可以藉由這個機會一起認識生活裡 的各種物件 知道他們的由來與功 能 再引導孩子們思考 是否這些物 件有滿足到他們的喜好與需求 如果 ⃝ 生活知識累積 ⃝ 表達力 ⃝ 自主思考能力
發表對事物 的看法 也間接影響美感與設計思考 能力
察 生活再設計指導巧思 ⃝ 因應本次實作的主題為 物件 建議老師們可準備不同類型的日常物件 類型不拘 可多準備一 點孩子們比較感興趣 且生活中也會接觸到的物件 例如手機 藍牙耳機或是數位錶 ⋯⋯ 等 進階 探索生活與數位的關係 也可請孩子們觀察與紀錄生活 從中去挑選一個他最有感覺 或是最讓 他覺得不滿意 困惑的物件 透過課堂上的個人發表或是分組討論 一起來分享對各個物件的看法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60 Part 5 仔細想想 從我們早晨起床 到一 天結束準備就寢 一整天的生活裡 會接觸到的物件可是不少 無論是餐 具 文具 衣著 交通工具 電子產 品 家具 ⋯⋯ 不同物件不僅有不同外 表 質地 帶給我們的協助與用途也 完全不同 為什麼這個物件是這個 模樣呢 這個東西的功用是什麼 呢 有沒有可能讓這件物品有更
及鼓勵他們發揮想像力
多功能呢 這些孩子可能常常提出 的疑問 或許我們可以與他們一起觀 生活再設計 —— 回想日常裡的設計 , 重新開啟對事物的思考 、 觀察與使用看法 「計畫workshop」所培育的能力: 事前準備
以
61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Part 5 實作報紙企劃與解構學習 美感智能閱讀指南暨實踐工作書 進行方式 ⃝ 針對國小生 建議可從 盤點生活中會使用到的物件 開始本次實作 請老師帶領孩子一起回想每天生活的日常 看看生活中有些什麼一定會使用到的物品 再從這些物品當中 一起和孩子探討物件的結構與功能 並鼓勵孩子 分享自己對這些物件的感受與喜好 也可以讓孩子們談談 自己在生活裡遇到的 最喜歡 與 最不喜歡 的物件 並問問孩子 你心中理想的 有什麼樣的功能呢 讓他們發表自己的看法 以鼓勵發表 促進觀察 聯 想與感受力作為前提 而非專注在孩子看法可行性的追求 ⃝ 針對國高中生可有較多元的方式執行實作 無論是透過團體行動或個人研究 進入物件觀察與設計思考的領域 老師們可訂定單一主題物件 例如椅子 請同學去觀察自己生活使用到的此領域的物件 並發表與探討對於此 物件的看法 也可類型不拘 讓同學自行設定感興趣的物件類別 觀察生活裡使用到的物件 並思考這個物件如 何與自己的生活產生連結 帶來什麼影響 不論是哪種方式進行 均可透過手冊內的空白學習單來進行實作 並 且延伸再設計的思考表達與發想 進一步談談 你希望 可以有什麼更好的功能與特點 或是 為什麼 在近代的設計會是這些樣貌 你喜歡嗎 為什麼 透過這些提問 啟 發更多思考 STEP 02 ⃝ 除了本次的 生活再設計 之前的實作單元 解構觀察學習 也可做為參考教材 將解構與設計思考的學 習做更多的延伸 另外 安妮新聞 第 12 期的 令人驚奇的女發明家 大富翁 冰淇淋和程式語言 與 我 是發明家 單元 也可作為實作教學時的引導與延伸閱讀參考 ⃝ 鼓勵老師們可適時補充各類物件的發展歷史與設計細節 或是談一談現在許多有趣的 再設計 案例 例如許 多流行品牌的聯名與跨界合作 或是不同系列 世代的球鞋 甚至是許多品牌不定期改變 logo 與商品包裝設計 ⋯⋯ 都可是 再設計 能探討的例子之一 和孩子們討論這些再度翻新的再設計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當然 這些討論也可延伸到生活中的事物上 例如翻新的 U-Bike 或是公車候車站 ⋯⋯ 都可以是探討範例 第一卷、第二卷 美感智能閱讀指南 & 實踐工作書
⃝ 62 Part 6 延伸閱讀
⃝ 黑潮101漂流計劃 Kuroshio 101:https://www.facebook.com/raftingplan2016/ ⃝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專訪極地探險家 Børge Ousland: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adventure/article/borge-ousland-mike-horn-epic-journeyacross-north-pole
https://www.shuter.com.tw/tw/blog/blogger/%E6%9E%97%E7%AB%8B%E9%9D%92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8885?ldtag_cl=rqVWkqyVRl2jwD7sLSfUHwAA_oa/
⃝ Vol.13 Vol.14
日本人為什麼穿制服 https://zh.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tearoom/21818-20161012.html 延伸閱讀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穿衣哲學_《流言終結者》節目主持人亞當・薩維奇的 Cosplay 人生 https://www.techbang.com/posts/72225-gossip-terminator-adam-savagescosplay-life
⃝ 2019年12月,極地探險家 Børge Ousland 和 Mike Horn 一起穿越北冰洋: https://explorersweb.com/exclusive-borge-ousland-on-crossing-the-arctic-ocean-in-winter/ ⃝ 漫畫 Jeremy Ville:
Vol.11 ⃝ 家庭工具箱購買指南_《做工的人》林立青:
⃝ 百年來成就被世人低估的女性科學家:
⃝ 《大富翁》遊戲初衷是想證明資本主義邪惡:
⃝ 暨大附中老師駱奕帆 化艱澀為趣味,以科學改寫偏鄉學生的人生腳本:
⃝大友克洋 INSIDE BABEL
⃝ 超人服設計的偉大力量 https://comicsalliance.com/revival-reinvention-resurrection-power-of-great-superhero-costume-design/ ⃝三位漫畫家介紹超人服設計的重要性 https://www.avclub.com/three-comics-artists-detail-the-importance-of-smart-st-1798282216 ⃝郭志達美術工作室 https://www.adalastudio.com/ ⃝都市議題分享平台「都媒工作室」 https://www.facebook.com/urbanbridge2019/ ⃝ Podcast 城市有事嗎?EP038|專訪青年規劃師劉容翔 https://www.facebook.com/urbanbridge2019/posts/pfbid02gQikKwMSzxLxN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故事地圖 https://www.facebook.com/topophiliastudio/photos/859079917973297 ⃝蟾蜍山生活地景圖 https://www.behance.net/gallery/86911701/-Brochure-Design-for-MtChanchu ⃝台北西門町插畫鳥瞰地圖 https://reurl.cc/4yo0Kv ⃝馬祖戰地文化秘境引路指南 https://reurl.cc/YOjayx
⃝ 《孤獨星球》之前:https://www.theguardian.com/travel/2021/mar/24/the-travel-guidebooks-we-still-love ⃝ 世界第一本旅遊指南: 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smart-news/worlds-first-travel-guide-set-go-view-london-180973303/ ⃝ Murray出版的日本旅行指南: https://archive.org/details/handbookfortr00john ⃝ Inspiration4:https://inspiration4.com/ ⃝ Artemis I:https://www.nasa.gov/artemis-1 ⃝ 喬瑟夫.坎伯「英雄的旅程」理論: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5684 ⃝ 無動力漂流直到國界盡頭 「黑潮101」計畫揭洋流之謎:https://e-info.org.tw/node/117899
https://www.instagram.com/jeremyville/
https://www.bbc.com/ukchina/trad/vert-cap-41087496
https://depart.moe.edu.tw/ED2600/News_Content.aspx?n=E491D1720010EE05 &s=B0E7F4592FFE89DC ⃝ 冥想指南:https://www.nytimes.com/guides/well/mindfulness-for-children ⃝ 野營技術教本: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7395 ⃝ 「坐座做.做座展」從椅子設計脈絡 尋找台灣美學基因:https://www.tdri.org.tw/26416/ ⃝ Now I Sit Me Down: From Klismos to Plastic Chair: A Natural History:
https://www.craftcouncil.org/magazine/article/take-seat
Vol.12 ⃝ 別對映像研出手 https://www.netflix.com/title/81416331 ⃝《彰化一九○六:一座城市被烙傷,而後自體再生的故事》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90699 ⃝《青春愛讀書》20190622 - 《看不見的城市》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rXzCU7_5j4 ⃝《看不見的城市》延伸出的畫作 https://lithub.com/art-inspired-by-italo-calvinos-invisible-cities/ ⃝螞蟻線上博物館 https://antcatcher.com/ant_museum/ ⃝地圖之外:47個被地圖遺忘的地方,真實世界的另一個面貌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120139?sloc=main
https://zbfghk.org/2017/05/08/%E5%A4%A7%E5%8F%8B%E5%85%8B%E6%B4%8B_%E5%B7%B4%E5%88%A5%E5%A1%94 %E5%B1%95/
⃝
穿搭插畫家 Instagram Aaron 訪談 https://www.heavenraven.com/2022/06/04/aaron-chang-fashion-illustration-city-boy/ ⃝穿搭插畫家 Instagram 柏花 https://www.instagram.com/bofa1992/ ⃝ 500年前時尚部落客史瓦茲(Matthäus Schwarz)https://www.thefashioncommentator.com/2015/11/matthaus-schwarz-the-book-of-clothes.html ⃝世界第一本時尚書《服裝之書》(Klaidungsbüchlein)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6/Trachtenbuch_des_Matthaus_Schwarz_ aus_Augsburg%2C1520_-_1560.PDF ⃝
裙子歷史小百科 https://www.google.com/url?q=https://www.dkfindout.com/uk/history/fashion/20th-century-fashion/&sa=D&source=docs&ust=1670570963002 694&usg=AOvVaw1i4DBF1X5Cgns4N5ZaEugL ⃝
裙子的歷史及長度變化 https://zh-cn.runwaymagazines.com/%E8%BF%99%E6%9D%A1%E8%A3%99%E5%AD%90%E7%9A%84%E5%8E%86%E5%8F%B2 %E4%BB%A5%E5%8F%8A%E5%AE%83%E5%A6%82%E4%BD%95%E5%8F%98%E7%9F%ADinpi%E7%8F%8D%E5%93%81/ ⃝
鈕扣的歷史 https://everylittled.com/article/108794 ⃝
鈕扣的歷史2 http://www.slate.com/articles/life/design/2012/06/button_history_a_visual_tour_of_button_design_through_the_ages_.html ⃝
帆布鞋的歷史 https://www.menshealth.com/style/g30690312/history-sneakers-evolution/ ⃝帆布鞋的歷史2 https://www.thecollector.com/evolution-of-sneakers-modern-fashion-collecting/ ⃝ T恤的歷史 https://www.artofmanliness.com/style/clothing/the-best-damn-guide-to-mens-t-shirts-on-the-internet/
⃝ 生日歷史 https://www.theatlantic.com/family/archive/2021/11/history-birthday-celebrations/620585/ ⃝冬季妖精們 https://courses.carterhaughschool.com/p/kindling-a-light-in-the-darkness-winter-folklore-and-fairy-tales ⃝【色彩專欄】紅紅紅,年節的紅 | 曾啟雄 https://www.xuexuecolors.org.tw/column.php?xue=4&tag=2&id=247 ⃝ Days of the Year https://www.google.com/url?q=https://www.daysoftheyear.com/days/polar-bear-swim-day/&sa=D&source=editors&ust=1670568691388752&usg =AOvVaw11f5B_L8id365Gyg7L6Cyy ⃝聯合國國際日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eUNVpid5_Ffe6R_Ew3ZeR56lNJ4Lc3GuV6focD11ovw/edit ⃝ Google 這一天 https://www.google.com/doodles?hl=zh-TW&q=Carnival ⃝日本紀念日協會 https://www.kinenbi.gr.jp/ ⃝原視節目《zalan見識南島》_原住民族服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Abv-Hjs4AI ⃝威尼斯面具店 tragicomica https://tragicomica.it/en/homepage/ ⃝原文會拼板舟建造過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V7VStD64nY ⃝拼板舟照片 https://blog.xuite.net/hsiang1025/twblog/121576764 ⃝《蘭嶼徒步環島不要載我》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32128?sloc=main ⃝ Salon Flowers https://www.instagram.com/salon.tw/ ⃝全球過聖誕節習俗 https://www.westernunion.com/blog/en/holiday-gift-giving-customs-around-the-world/ ⃝秘密聖誕老人計畫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6/dec/01/twitter-new-zealand-secret-santa-strangers-christmas-presents ⃝加拿大冰髮大賽官網 https://hairfreezingcontest.com/ ⃝韓國發呆比賽官網 https://www.spaceoutcompetition.com/ ⃝韓國發呆比賽相關報導(英文) https://frontier.is/space-out-competition/ ⃝韓國發呆比賽相關報導(韓文) https://www.vice.com/ko/article/wxnpby/space-out-competition-seoul?fbclid=IwAR1OpsnECJQ0UvJaf_1jHPRpGj3sKvyHWkRmHL OcWHwRY3jfINhLIDwt8ic
Vol.15
https://collego.edu.tw/Login/Index ⃝百工的一天 https://blog.104.com.tw/category/workplace/occupation/ ⃝音樂劇分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Mfomd0oAA4 ⃝主廚名人齊做菜 https://www.netflix.com/title/81028317 ⃝ Virgil Abloh 的五個貢獻 https://www.dwell.com/article/virgil-abloh-architecture-and-home-design-0bfca747 ⃝風起 https://www.netflix.com/title/70293674 ⃝衛報秘密生活專欄 https://www.netflix.com/title/70293674
⃝
⃝
⃝高妍《綠之歌》
⃝圖書館裡的祕密: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首度繪本創作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冬季特刊
金氏世界紀錄 青年成就者 https://kids.guinnessworldrecords.com/records/young-achievers/
周慕姿 Podacst https://www.mirrorvoice.com.tw/podcasts/123
https://mangasickxox.waca.store/product/detail/1175243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6340
63 The Anne Times GuideBook & WorkBook Part 6 延伸閱讀 美感智能閱讀指南暨實踐工作書 掃瞄此 QR CODE
, 査看延伸閱讀完整內容
美感智能閱讀指南暨實踐工作書 Guidebook & Work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