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S Bulletin 2013 Winter

Page 1

改革宗神學院 WINTER 2013 發行所:財團法人改革宗神學宣教會 / 發行人:史弘揚 / 主編:葉提多 / 執編:凌雅琳 台北市南京東路四段 75 巷 30 號 / www.crts.edu / E-mail: crts@crts.edu / 02-2718-1110 中華郵政台北誌字第 792 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無法投遞請退回本校

愛德華滋論『屬靈人』 文/麥安迪博士 (本院教師•改革宗宏恩堂主任牧師)

我是屬靈的人,還是屬世的人呢? 由於我們眾人必要在基督台前顯露出來,所以我們應該非常關切這個問題;愛德華滋的《宗教情操》 (Religious Affections,又譯作屬靈情感)一書,針對這個問題有頗精湛、合乎聖經教訓的解答。不過,在回答這 個問題之前,我要先談談『屬靈人』這三個字的涵義,---它來自哥林多前書:林前二 14-15「然而,屬血氣的人 不領會神聖靈的事,反倒以為愚拙;並且不能知道,因為這些事惟有屬靈的人才能看透。屬靈的人能看透萬事, 卻沒有一人能看透了他」;林前三 1「弟兄們,我從前對你們說話,不能把你們當作屬靈的,只得把你們當作屬 肉體,在基督裏為嬰孩的。」 我重生了嗎?我是屬靈的人嗎?我是隨從聖靈的人嗎?愛德華滋以更寬的角度告訴我們,聖靈在基督徒內 心工作的記號,是使他愛上帝的心如火燃燒,但不致狂迷,並使他有清潔、神聖、恩慈、謙卑,以及愛火中燒的 心。當然,這把火全然是內住的聖靈所點燃的。 我在神學院的院訊上發表過一系列「愛德華滋論屬靈人」這個主題的文章,其目的是在回答「什麼是屬靈人」; 在此,我的論點仍然以愛德華滋的《宗教情操》一書為基礎。愛德華滋,將基督徒分為三類,「溫和派」、「狂熱派」、 和「屬靈派」。「溫和派」缺少一顆火熱的心;而「狂熱派」過份狂熱,像無法控制的火;「屬靈派」則是盡心盡性 盡力盡意的愛上帝,他總是以上帝得榮耀為喜樂,對人卻有著溫柔、謙卑、和平的心。愛德華滋在《宗教情操》書中 第三部即最後一部份,告訴我們真正屬靈基督徒的十二個標誌。以下為節錄: 第二個標誌是說,「一個屬靈的人愛上帝,是因為上帝是配得的」。第三個標誌指出,「一個屬靈的人愛上帝, 被神吸引,主要是因為上帝是聖潔的」。 讓我們將這兩個屬靈標誌再分開來看看,第二個標誌是說,一個屬靈的人愛上帝,被神吸引,完全因為他知道上 帝是奇妙的,且配得我們愛祂。聖經裡也清楚地告訴我們,敬愛上帝是屬靈人的標誌。但愛德華滋在這裡提出一個非 常重要的問題:「什麼是愛上帝」?屬靈的愛是建立於上帝本來的屬性基礎上,而不是基於自己的喜好或能從上帝那 裡得到什麼好處。愛德華滋要我們察看一下自己愛上帝的根基。如果我們愛上帝是因為我們認識那位真實的上帝,知 道祂在各方面都是完全的、奇妙的,那麼我們對上帝的愛是屬靈的。但是,如果我們愛上帝只是因為相信上帝拯救了 我們,或是相信祂可以給我或我的家人某些好處,那麼,我們對上帝的愛不是屬靈的。主耶穌曾告訴我們,連罪人都 會愛那些愛他們的人(路六 32 ;太五 46)。讓我們來看看約伯記一 9-11 ── 「撒但回答耶和華說,約伯敬畏神,豈 是無故呢?你豈不是四面圈上籬笆圍護他和他的家,並他一切所有的麼。他手所作的,都蒙你賜福。他的家產也在地 上增多。你且伸手,毀他一切所有的,他必當面棄掉你。」 撒但在這裡宣稱,約伯愛上帝是因為上帝給了他很多好處,連撒旦都知道這是錯誤的、無用的愛。一個真正的基 督徒被上帝所吸引,完全是因為他認識上帝,並愛上帝的一切,他也是因有如此奇妙的上帝而歡喜快樂。 誠如哈巴谷 書三 17 所言:「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 1


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眾聖徒從天降下,將他們的冠冕放在神的寶座前,並讚美祂「我們的 主,我們的神,你是配得榮耀、尊貴、能力的。」(啟五 10-11) 為了幫助我們更進一步了解這種屬靈的愛,我們來看看另一個分析。假設一位名畫家送你一幅非常美的畫,你可能 因為那位畫家的名氣喜歡那幅畫,將它掛在牆上當作一個名氣的象徵,你甚至會為能有名畫家送你畫而自豪。甚至你喜 歡那幅畫,是因為你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它會很值錢。可是,如果只有這些是你的動機,那麼,其實你一點也不愛那幅畫。 所有這些動機都只不過是一種自我利益的形式;然而,對那幅畫的真愛是,你需要把它當作藝術品來欣賞,你要欣賞它 的美,欣賞它藝術的本身。同樣地,我們對上帝的真愛,在於我們要真正欣賞上帝自己,在於看到上帝的榮美。 愛德華滋對第三個屬靈標誌,有更具體的表達。前面的第二個標誌告訴我們屬靈的人愛上帝,是因為上帝本身值得 我們去愛,這第三個標誌更具體地簡明道:對一個屬靈的人來說,上帝最榮美的就是祂的聖潔。上帝有兩個主要的屬性, 就是全能和聖潔。祂的全能顯明在祂的智慧、能力和祂的自有、永有,這些遠遠超過我們的智慧所能明白。神的公義、 憐憫、慈愛、信實,和祂所有良善屬性的優美,都在於神是聖潔的。是從神的聖潔才衍生出其他屬性的美好。所以,在 神的所有屬性中,祂是完全的、毫無瑕疵的;上帝的良善是完全地、永不改變的,從亙古到永遠,祂的聖潔不會有絲毫 的改變。他過去已經成就的,現在正在做的,和將來要做的,都是完全的聖潔。所以愛德華滋根據聖經告訴我們:一個 真正的聖徒,愛上帝完全因為祂是一位聖潔的神! 愛德華滋帶領我們了解真正屬靈的中心,就是真正屬靈的本質,是我們愛神完全因為神是聖潔的。我們可從在天堂 的聖徒和天使身上看見這一點,他們的心思意念深深被神聖潔之榮美所佔據:「彼此呼喊說: 聖哉!聖哉!聖哉!萬軍 之耶和華祂的榮光充滿全地」(賽六 3),「晝夜不住的說:聖哉!聖哉!聖哉!主神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 者」(啟四 8)這是一個大喜樂的呼喊。 眾聖徒歡喜快樂:「要將耶和華的名當得的榮耀歸給祂。 以聖潔的妝飾敬拜耶 和華。」(詩廿九 2)真正的聖徒愛屬神的一切事,是因為這些事都是聖潔的,他們愛聖父、聖子和聖靈,他們愛神的 聖言(詩十九 119),他們愛神的聖徒和聖天使,他們愛祂的使徒和先知(弗三 5),他們愛聖約和聖教會(林前三 17, 使徒信經)。他們期待新耶路撒冷,因為它是聖城(啟廿一~廿二)。對主耶穌真正的愛,不是因為祂拯救了我們,而 是因為主耶穌是聖潔的;祂是那位聖潔公義者(徒三 14),是那位聖僕耶穌(徒四 30)。 聖潔的愛會改變屬靈的基督徒對萬事的看法,一個屬靈的基督徒對上帝所做的每件事都會感到歡喜快樂,因為他知 道上帝是聖潔的,即使在受苦或失望中不明白上帝的旨意,他仍然持守這份信念,因為他知道上帝所有的方法都是最良 善完美的。一個屬靈的基督徒會用謙虛和溫柔的態度與人相處,因為他知道自己是不聖潔的;他認識聖潔,他清楚地知 道自己易犯下不義的怒氣和批判,所以他會快快的察看自己的動機,再慢慢去看別人的動機。一個屬靈的基督徒最大的 悲傷在於他自己的不義,所以屬靈的基督徒會渴慕死亡和永生,因為直到那時我們才能成聖(腓一 23 ;三 11 ;羅八)。 愛德華滋鼓勵那些自認為屬靈的基督徒並要他們自問,「我愛上帝,是因為祂是聖潔的嗎?」盼望用「聖哉!聖哉!聖 哉!我們的主上帝是全能的」成為我們喜樂的歡呼;我們無論是生是死,都當有最大的盼望,那就是有一天我們將有份 於上帝的聖潔。 我繼續討論愛氏的第六個記號──關於「屬靈的謙卑」:這是聖靈在一個基督徒生命中必需且不可或缺的工作。每 一個屬靈人都有一顆痛悔的心,都是謙卑的人。一個重生的基督徒對他自己的罪會有深切的感受,並且深覺不配站立在 聖潔的上帝面前;對罪的感受和自覺卑劣的感受,影響了他所有的情感。這就是聖經的教導:一個重生的人有真實的悔 罪,和一顆痛悔、謙卑的心。以下所列舉的經文,並聖經中多處的記載,教我們實在很難否認它!聖經教導我們,只有 一種心蒙上帝的悅納,那就是謙卑的心。 詩三十八 4 我的罪孽高過我的頭,如同重擔叫我擔當不起。 詩五十一 7 求你用牛膝草潔淨我,我就乾淨,求你洗滌我,我就比雪更白。 賽六十六 1-2 耶和華如此說,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腳凳,你們要為我造何等的殿宇?哪裡是我安息的地方呢? 耶和華說,這一切都是我手所造的,所以就都有了;但我所看顧的就是虛心痛悔因我話而戰兢的人。(虛心原文作 貧窮) 太五 3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路十五 8 或是一個婦人,有十塊錢,若失落一塊,豈不點上燈,打掃屋子,細細的找,直到找著嗎? 西三 12 所以你們既是神的選民,聖潔蒙愛的人,就要存(原文作穿下同)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 然而,什麼是真實的悔罪呢?一顆謙卑和痛悔的心又是什麼樣的呢?法利賽人和稅吏的比喻,答覆了我們的疑問: 「耶穌向那些仗著自己是義人,藐視別人的,設一個比喻,說:有兩個人上殿裡去禱告;一個是法利賽人,一個是稅吏。 法利賽人站著,自言自語的禱告說:『神啊,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我一個禮 2


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那稅吏遠遠的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神啊,開恩可 憐我這個罪人。』我告訴你們,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為義了。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路 十八 9-14) 從這短短的五節經文中,耶穌確確實實地告訴我們,哪種人才是被上帝所接納的──不是法利賽人,而是稅吏。更 清楚地說,正朝向天堂之路直奔的,就是那些擁有這稅吏的心的人。上帝阻擋驕傲的人,但賜恩給如這稅吏一般的人。 因此,我們以這稅吏的心所呈現的特徵,更深入地來闡述「什麼是屬靈的謙卑」。愛氏於這方面盡了他最大的努力,在 上帝話語的光中分析我們的宗教經驗。我要從愛氏所說的謙卑,提出關於這稅吏的三件事。 1. 對罪有真實的感受 首先,這稅吏看他自己的罪就是罪;他將罪視為可恨且當被審判的,乃是道德上的邪惡。誠如大衛的認罪:「我向 你犯罪,惟獨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行了這惡,以致你責備我的時候,顯為公義;判斷我的時候,顯為清正。」(詩五十 一 4)他自知犯了罪,看見自己實在是過著一種犯罪的生活,他不為自己尋找理由。 而驕傲的人有時被迫承認他們曾犯了罪,有時他們也會因自己的罪所帶來的結果,感到痛苦萬分,並表現出外在悔 改的記號(參:掃羅王),然而他們卻常常為罪找理由。一個驕傲的人認罪會像這樣:「我錯了,但是……」,接下去 我們會聽到他說:「深入追究問題的所在,是因為環境和身旁的人。」甚至到最後他會說是上帝自己有問題!你看亞當 向上帝說了什麼:「是你所賜給我的那個女人,她給我這果子,我就吃了。」(參:創三 12)驕傲的人拒絕認罪,事實 上,他根本看不見自己的罪是何等邪惡!但他的心卻從不會這麼想:「我犯了罪,我不配再稱為你的兒子。」他們早在 這之前,就不願再想下去。驕傲的人絕對不會清楚看見,且坦然承認自己是當得上帝永遠的審判;他絕對不會像這稅吏 一樣地痛痛哭喊,也不會像這稅吏一樣有真正屬靈的認識──「上帝啊!開恩可憐我這罪人!」在驕傲者和謙卑者之間、 在法利賽人和稅吏之間,這是頭一個極大的差異。這稅吏對自己在道德上的邪惡有著非常真實的感受。 2. 看自己為糞土 愛氏所論述的第二和第三點是與第一點相關,且是從它延伸出來的。第二點是這稅吏將自己看作在道德上極為敗壞 的人。在耶穌的比喻中,這稅吏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他想,其他人可以靠近祭壇,禱告時可以舉目望天, 但他自己是不配這樣做的。他很自然地想到自己是最糟糕、也是最沒有價值的基督徒,他從來不敢想像自己竟是比法利 賽人更被神接納的。反之,那驕傲而假冒為善的人,卻妄想自己的道德是超越眾人之上。在這比喻中,法利賽人毫不隱 諱地說:「上帝啊,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也不像這稅吏……」,他很確定自己在道德上超越這稅吏和其他絕大部分 的人。 愛氏以此作為屬靈的謙卑之重要原則:重生的基督徒很自然地想到自己在成聖上只有很小的進步,且他是列於最小 的聖徒之中。另一方面,假冒為善的人很自然地想到自己是比較好的基督徒,超過其他大部分的人;他們很快地就想到 自己有足夠的資格起來擔任領袖和教師,而教會中其他的人也應該看清這點,好禮讓他們。 為什麼最偉大的聖徒們會自認為像這稅吏一般呢?愛氏為此作了最佳的詮釋:藉著聖靈,一個徹底悔改之人對真實 聖潔的本質有屬靈的見識,他清楚看見他應該全心愛神且愛人如己,他內在的人(inner man)喜愛這些事;但透過聖靈 的工作,他也清楚看見自己離此目標甚遠,愛神、愛鄰舍竟少得可憐,這舊人的敗壞還是大大地佔據著他的心;甚至連 最小的罪的邪惡,他都能感覺得到,他連極小的罪也不肯輕易放過!他如此哭喊著:「我真是苦啊!」(羅七 24)。如 果有人問他:「是不是所有的基督徒都像你一樣糟糕呢?」他自然會這樣回答:「不是的!當然,其他大部分真基督徒 的心中,有更完全的聖靈的工作,包括那位法利賽人。」但是,這假冒為善的「基督徒」恰恰相反;他沒有神的靈,他 不明白什麼是上帝律法的要求,對他而言,小的罪惡和心中的罪好像算不得什麼,他忽略並為他所有的罪找到理由,彷 彿他眼中只有自己的長處,使他以此自我炫誇。他又藉由天賦的理性而對上帝的話語產生某些「高見」,他注意到別人 向他學習,因此他想,自己比別人更充滿聖靈,合適在教會中擔任領袖;或者他想自己可能比別人還要勤奮、更有憐憫 或更慷慨。然而他盲目的心高舉自己的優點,他把這些提升到好像是基督教中最重要的特點。 3. 不矜誇自己的謙卑 第三點,謙卑的人不以他自己的謙卑而驕傲。像這稅吏,事實上他有謙卑和痛悔的心,但他不認為他能以此而自傲。 這稅吏是活在真理之中的,他實實在在地知道自己是一個罪人,他也知道自己應該有更多痛悔的心和謙卑;他不認為自 己在成聖的任何領域中會有大幅度的進展,包括痛悔的心。因此,他為自己沒有更加的痛悔而痛悔。這稅吏是這樣看他 自己的:他的罪包括他剛硬的心。所以,他不敢舉目望天,只是搥胸哭喊:「上帝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正如愛 氏所指出的,這稅吏不以他的謙卑而驕傲。

3


但這法利賽人恰好相反,他沒有痛悔的謙卑,反而自以為謙卑,並且以此自傲;如果他向其他的人認罪,他立刻想 到:「我實在是太謙卑了!我的謙卑勝過其他人,我這樣願意認我的罪,但其他人卻不是如此的!」如果他容許其他人 分享,而他保持沈默,此刻他會想到自己:「我應該是這個傳講的人,但我必須謙卑,允許其他人來帶領!」他簡直是 活在謊言之中!願意在人前承認小的罪,這是不同於真實的痛悔;其實他的罪是千百倍的糟糕,超過他向別人所承認的, 但他愚蠢的心已經矇蔽了這個事實。實際上他不配傳講,但他想自己是配得的。 愛氏告訴我們,測試謙卑最好的方法,在於面對生命中每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如何回應。例如:如果一位牧師對 你說:「我想你仍有一點點的驕傲」,你會如何回應?謙卑的稅吏不會被激怒,他會說:「牧師,你所說的是事實。」 但驕傲的人卻被激怒,因為他看不見他自己的驕傲。或者長老們正在考慮新長老、執事或小組長的可能人選,但他並未 獲得提名,謙卑的稅吏將不會注意它,他從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合適帶領的候選人,然而驕傲的人卻為此勃然大怒,忿忿 不平。 耶穌告訴我們,到那審判的日子,每一件事將是上下顛倒的;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將要在前。到那日,正當悔 改的稅吏和娼妓們要與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同桌圍坐之時,法利賽人(恐怕包含許多教會中驕傲的領袖們)卻將被鎖 在天門外。耶穌在迦百農警告猶太人說:「迦百農啊,你已經升到天上,將來必推下陰間。」(路十 15)在馬太福音中, 他警告我們所有的人:「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 許多異能嗎?我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罷!」(太七 22-23)在那日, 驕傲的人會很驚訝地發現自己竟然被拒絕了,這將是何等可怕的事! 愛氏寫《宗教情操》這本書的目的和禱告,是期盼基督徒能回到聖經,以致能瞭解聖靈的拯救工作。我們已於本文 看見愛氏從聖經中說明上帝拯救工作的一個真實的記號──那就是這稅吏的心。當我們尋求盼能看清自己的屬靈景況 時,讓我們都問這個問題:「我擁有這稅吏的心,或是法利賽人的心?」正當我們在追求完全的信心和聖靈充滿的同時, 就讓我們一起追求一顆痛悔和謙卑的心吧! 以上文章乃是自麥安迪博士 2002 年一系列「愛德華滋論屬靈人」的專文中濃縮摘要而成,完整的文章,請參見改革宗神學院網站: http://www.crts.edu。麥安迪博士將於 2014 年度春學季教授「愛德華滋:宗教情操」課程。

畢業學生分享

《愛德華滋》是進改革宗神學院的第一學期的課程之一,這門課程模塑了我的信仰、神學和事奉。 在信仰方面:愛德華滋從聖經歸納出許多假信徒也可以模仿的記號,面對這些根於聖經「控訴」,我彷彿被壓上審判臺:「你 確定已重生得救了嗎?」這使我幾乎每日流著淚寫下閱讀日記,因我發現自己是自欺欺人,信仰破產,『所有的義都像污穢的衣 服。』(賽六十四 6)藉著《宗教情操真偽辨》它使我這個神學生深刻的在理性上知道自己是個多麼敗壞的罪人,在情感上厭惡自 我,以至於在意志上只能不斷跪下痛哭禱告,求神可憐可憐我,或許祂願意拯救我,並賜我一顆新的心。 神學方面:進神學院前,以為改革宗就是戰鬥民族,對內歸正教會,對外歸正非信徒,愛德華滋指出了屬靈人的不可被模仿的 真記號,使我看見原來主耶穌和屬靈人是謙卑溫柔的,這是屬靈人的真記號,這影響了我在改革宗神學院三 年的學習,研讀神學的最終目的是使我們更像主耶穌基督,更有主的樣式。 事奉方面:明白了屬靈影響我招募同工的原則:去找那些謙卑的人,因這是個不能仿造的屬靈人記號, 我們事奉的目的就是使『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 (弗四 13) 因此,我認為「愛德華滋」應是每一個改革宗神學院的新生,應在第一學期就必修的課程,也是任 麥安迪牧師夫婦及莊為程傳道夫婦

何一個樂意在教會中事奉的人必備的課程。

台灣改革宗翻譯團契簡介 我們目前正在閱讀美國著名神學家愛德華滋的作品——

Taiwan Reformation Translation Fellowship

《屬靈情感》(暫譯)(Religious Affections),有一位弟兄

包義森(Samuel E. Boyle)牧師和趙中輝牧師於主後

負責編譯的工作,來參加的契友則針對初稿提供意見和心得。

1940 年代建立改革宗翻譯團契,趙博士執行大部分翻譯工作,

一方面,可以幫助這本書的翻譯更加通順;另一方面,契友也

包博士協助校稿、勘誤,齊心同工逾 40 年,期間出版約 70 本

可對這本經典作品有更深的認識,更加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屬靈

著作。如今,翻譯團契在麥安迪牧師的帶領下,繼續承接文字

情感。若您有興趣來參加,請看以下的聚會資訊:

事工的使命。不同的是,翻譯團契目前只負責閱讀翻譯的初

時間:每月第 4 或第 5 個主日下午 4:00~6:00 (每月聚會一次) 地點:台北市南京東路四段 75 巷 32 號 3F(宏恩堂同棟三樓) 聯絡:團契執行秘書 taiwanrtf@gmail.com

稿,不負責出版的事務,參加的人也不須具備翻譯的能力,只 要是對改革宗書籍有興趣的弟兄姐妹,都可以來參加。

4


核心價值(改革宗神學院董事會全體、教務委員會與行政委員會所認可之核心價值) 一、我們宣稱新舊約聖經是神無誤的話語,信守西敏準則與海德堡要理問答。二、我們以歷史上正統的改革宗傳統為神學 的界限。三、依據長老會的精神,所有重大議題皆需由委員會共同決定。

使命宣言:培育牧師和其他基督教領袖,擔任三一神的使者。

2014 春學季課程表(T74 02/14-05/16) Time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新約神學 呂沛淵牧師 ── 神學英文 成仁牧師

愛德華滋: 宗教情操 麥安迪牧師

二十世紀教會史 呂沛淵牧師

希伯來文 2 王俊豪牧師

教養子女 葉提多牧師 1-4pm

基督教與 中國文化 郭明璋牧師

耶利米哀歌、 俄巴底亞書& 但以理書

雅各書& 約翰書信 王俊豪牧師

以色列 王國時期 Rev. Dean Ulrich

小先知書 黃秉珣牧師

基督教倫理學 李鎮熙牧師

上午

9:00-12:00

下午

2:00-5:00

晚上

7:00-10:00

校外延伸課程【樹林地區】出埃及記

2013 課程簡介 教養子女 葉提多牧師 1-4pm

※註冊日 2014 年 1 月 27 日

Rev. Dean Ulrich

新約聖經背景 Rev. Dean Ulrich

姚興基牧師(每周四晚上 7:00—9:30) 報名選課資訊請上: www.crts.edu /或洽: 02-2718-1110

首先,我們將學習一種以基督屬性、並他在世上工作休息為範本的教養子女模式。我們將探討聖經中具 體的關於教養子女的教導和來源,並呈現出在教養的過程當中,如何能像基督。我們也將把聖經的模式 與現今一些家庭心理學研究相比較。 舊約的先知書是上帝給祂百姓的啟示,藉著教訓、督責來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的恩典記錄。先知是上

小先知書 【大學核心】 黃秉珣牧師

帝與人之間立約的使者,奉差遣到悖逆的百姓當中,教導他們記念摩西的律法,呼籲 神選民悔改轉向耶 和華,來恢復已破壞的立約關係。他們預言將要來的彌賽亞國度,吸引立約之民忠於跟隨救主,仰望等 候上帝的救恩和祝福。本課程 是以歸納式查經法來研讀『何西阿、約珥、阿摩司、俄巴底亞、約拿、彌 迦、那鴻、 哈巴谷、西番雅、哈該、撒迦利亞、瑪拉基』十二小先知書。我們先了解各卷書的文學風格, 注重先知信息在讀者的歷史和生活中的意義,最後應用在現今的時代,我們也能活出先知一樣的生命。

新約神學 X-Learn 【研究核心】 呂沛淵牧師

以「聖經神學」的方法來研究「救贖啟示史」在新約的進展。從救主耶穌基督臨世起始,以主基督為中

神學英文 成仁牧師

透過閱讀不同版本的英文聖經,熟悉神學英文的發展過程。藉著英文聖經的故事背景,來認識現今英文

心來探討「新約神學」的各項主題。特別注重「聖經神學」的進路與架構,其當代意義與今日運用,查 考其對現代基督徒的信仰生活與教會事奉的關連,以幫助信徒建立聖經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許多片語的來源與出處。並且用神學的角度,深入了解現代西方社會的思想與觀念。 本課程站在改革宗信仰立場,從中西教會歷史來探討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的關係、中國文化的出路、以及

基督教與 中國文化 郭明璋牧師

基督信仰應如何改變中國文化。課程主要內容有福音與文化、從電視影片《河殤》看中國文化、基督教 與中國文化接觸之歷史分析、中國的現代化、從佛教傳入中國反思基督教、從西洋教會史反思基督教與 中國文化、中國文化更新的神學思考、前瞻基督教信仰在中國的出路。 1. 基督敎倫理的槪念:(a)倫理的槪念(b)倫理學的槪念(c)基督敎倫理的槪念(d)基督敎倫理學的槪念。2.

基督教倫理學 【大學核心】 李鎮熙牧師

基督敎倫理的價値:(a)法律性的價値(b)目的性的價値。3. 基督敎倫理的根據:(a)相對性的根據:一般 倫理(b)絶對性的根據:聖經倫理。4. 基督敎倫理的歷史:(a)初代敎會(b)敎父時代(c)黑暗時期(d)改宗時 代(e)現代敎會。5. 基督敎倫理的體系:(a)個人倫理(b)家庭倫理(c)敎會倫理(d)國家倫理(e)國際倫理(f)神 國的倫理。6. 基督敎倫理的使命:(a)歸正的使命(b)保守的使命(c)宣傳的使命(d)享福的使命。

5


愛德華滋: 宗教情操 【研究核心】 X-Learn 麥安迪牧師 耶利米哀歌、 俄巴底亞書& 但以理書 Rev. Dean Ulrich 二十世紀教會史 X-Learn 呂沛淵牧師 雅各書& 約翰書信 X-Learn 王俊豪牧師 新約聖經背景 【大學核心】 Rev. Dean Ulrich 希伯來文 2 【研究核心】 王俊豪牧師

本課程主要會深入研究美國大覺醒時期約拿單‧愛德華滋所著的《宗教情操真偽辨》一書和他的其它相關 著作。在這些著作中他給了以下這些問題很好的答案:一個屬靈的人有什麼記號?何謂真正的復興?我 們如何分辨復興是否只是來自於盲目的狂熱?這些問題對每一時代的基督徒都非常重要,當然也包括我 們在內。本課程會來研讀、探討愛德華滋花費畢生心血、研究聖經所尋求出的答案。這將是一門閱讀課 程,會給予許多的閱讀材料,並按所閱讀的材料有定期的隨堂小考。 儘管很少人會把這幾卷書放在一起來研讀,但是,耶利米哀歌、俄巴底亞書和但以理書這些經卷的確有 其共同的根基。這些卷書都是成書於被擄放逐時期,處理因這危機所暴露的神學問題。課程將會探討如 何來回應這被擄放逐的痛苦,以及因著對上帝未來永恆旨意的認識所給予百姓的盼望。 研究基督教會在 20 世紀發展的由來,論述分析主要運動的意義與影響: 基要派與福音派運動、五旬節派 與靈恩運動、現代與後現代神學、普世教會合一運動、異端教派等。特別注重 20 世紀改革宗教會所面臨 的挑戰;一般教會偏離改教信仰所導致的亂象;保守福音派教會的走向與趨勢;以及如何悔改歸正。 本課程將探討雅各書、約翰壹書、貳書、參書的釋經、歷史背景、結構以及其神學信息。 (暫定)

上帝與耶穌基督門徒的關係未曾出現過歷史、文化或意識形態上的真空期。在一定的程度上,新約是本 時代性的產物,在閱讀新約時,應該要認識它是向怎樣的世界宣講。本課程將著重在猶太和希臘羅馬文 本當中有關耶穌與他早期的跟隨者的服事,學生也將會閱讀許多新舊兩約之間的文學作品。 本課程將教導學生認識聖經希伯來文基本文法和詞彙、學習查考希伯來文辭典、懂得朗讀希伯來文單字 和句子及簡短的經文。透過學習希伯來文基本字形和文法,進一步幫助學生閱讀希伯來文聖經,以致更 加了解神在舊約的啟示。 以色列君主政體是為了因應士師時期混亂的神學和社會議題而產生的,但它所引起的問題卻甚於原本所

以色列 王國時期 Rev. Dean Ulrich

要解決的。儘管如此,以色列的歷史學家和先知仍寄望於王權的最終救贖來祝福這世界。舊約中有兩個 王國時期的記載:一個是在撒母耳記到列王記,另一個是在歷代志。兩者的回顧都具體地呈現了這段終 結於以色列被擄放逐時的實驗性君主政體。課程會檢視他們對君主政體的詮釋,以致能感同身受和激賞 他們對他們個別所關注的聽眾的牧者情懷。課程同時也會論及這文本如何鋪陳導引出彌賽亞的盼望。

* Happy Thanksgiving~* 2014 春學季之前密集課程

※註冊日 2013 年 12 月 30 日

神學碩士科(T73 學季)

一般碩士、學士科(T72.2 學季)

改革宗聖道論與世界觀(3 學分)

教牧學二(3 學分‧研究核心)

授課講師:溥偉恩博士 Dr. Vern Poythress

授課講師:楊敦興牧師 Rev. Dr. Toon H. Yeo

時間: 2014 年 1 月 21-29 日,8-12am(週六上課)

時間: 2014 年 1 月 6-10, 13-17,9:00-12:30am

※課程包括兩場公開講座(對外開放)

如何教導聖經綜覽(3 學分)

1/23,7-9pm ─「歷史、世界觀、聖經真理」

授課講師:韋黛安博士 Dr. Diane Poythress

1/24,7-9pm ─「語言與世界觀」

時間: 2014 年 1 月 21-29 日,1:00-5:30pm

學院 2014 預算約八百萬,支付:經常費、獎助學金、宣教基金、設備維修等。25%來自學費、15%來自海外,仍有 60%尚待本地捐贈。 改革宗神學院奉獻專戶戶名:財團法人改革宗神學宣教會‧郵政劃撥: 50145002‧台北富邦西松分行: 530-102-815-180

6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