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筆來,寫下歷史!─華人基督教史與我
07
奧古斯丁的認識論
10
反智主義
14
路歧絲染的再思
17
中心動態
20
普世教會新聞撮要
中原大學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 CYCU
顧問 周聯華 盧龍光 卓新平 陶飛亞 李天綱 邢福增 劉家峰 主任 吳昶興 成員 曾慶豹 歐力仁 李信毅 皮國立
地址 32023桃園縣中壢市中北路200號 電話 03-2656561 傳真 03-2656598 電郵 rccc2013@gmail.com 網址 religion.cycu.edu.tw/rccc
MAR 2014
總編 吳昶興 編輯助理 許光璇 新聞編譯 曾毅堅
C HUNG Y UAN C HRISTIAN U NIVERSITY 中 原 大 學
03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通訊
《西方答問》:一部瞭解17世紀中西文化之作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第三期
01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西方答問》: 一部瞭解 17 世紀中西文化之作 吳昶興 《西方答問》1 是瞭解 17 世紀歐洲文化的
艾氏本人所著的《職方外紀》(見「國土」條);
一個寶礦,分有上卷 31 個條目,下卷 12 個條
徐光啟與熊三拔(Sabatino de Ursis, 1575-1620)
2
目, 內容主要介紹西方地理、歷史、風土文
合譯的《泰西水法》、鄧玉函(Johann Schreck,
化以及中西文化的對照,特別是有關於孝道、
1576-163)口授、王徵筆錄的《遠西奇器圖說》
婚姻制度、喪葬與堪輿風水,筆調有如電影長
(見「製造」條條);金尼閣撰的《西儒耳目
鏡頭漸轉至特寫的風格。《西方答問》由有「西
資》、《西學凡》(見「西學」條)等。
來 孔 子 」 美 譽 的 艾 儒 略(Giulio Aleni, 1582-
John L. Mish 認為《西方答問》有其歷史
1649) 所 述, 由 耶 穌 會 士 伏 如 望(Jean Froes,
旨趣的重點強調,歐洲的政治版圖被描繪成相
1590-1638)、 陽 瑪 諾(Emmanuel Diaz, Junior,
屬於教宗國之下,例如「國王」一條;對於當
1574-1659)、羅雅谷(Jacques Rho, 1593-1638)
時歐洲科學與科技的描述是正確的,但艾儒略
訂、陽瑪諾准、明朝內閣首輔晉江人士蔣德璟
似乎不是掌握的很充份,例如中國的數學和輪
閱,第一次出版在 1637 年(崇禎十年),1644
船製造在當時來說已經達至極高的水平;《西
年再版。
方答問》的撰寫,其實花了相當大的篇幅在駁
艾儒略出版《西方答問》的動機與背景,
斥中國某些的思想、制度,尤其是婚姻(一夫
在首卷有說明,艾氏以中國人特有的謙虛口
多妻制、再婚、納妾),對信仰有害的占卜、
吻,自陳不自量力的從相隔九萬里遙遠的西方
風水,艾儒略爭論這些細節是想要引起大家對
來到東方,其間經常遇到好學有名的碩儒,請
於這些中國傳統看法的印象;艾氏對於中國的
教有關天主教的教義、歐洲的風俗習慣,艾氏
態度是抱持很大的尊重,這也是在中國傳教的
有時會隨筆記下問答,隨著時間累積,漸漸形
耶穌會士的基本態度,在於他們想要在歐洲創
成這部著作。其中關於人性與生死之事,可見
造一種有助於中國的印象,特別是後來他們寫
於《三山論學》等著,這部書所列出的條目,
給法國的書信中,產生了一種對於中國文化
主要是針對那些有意想瞭解歐土風俗的人,此
(漢學)的普遍流行,像是法國思想家伏爾泰
外,還可節省問答所費的功夫。艾氏的說明,
(Voltaire, 1694-1778)曾欲致信給中國皇帝;
僅提到《三山論學》一書,事實上,從《西方
《西方答問》展現了耶穌會傳教士兩種類型的
答問》的條目中,發現還有其他的引著,像是
活動,當向歐洲解釋中國的同時,也會向中國
1 John L. Mish, "Creating an Image of Europe for China: Aleni's His-Fang Ta-Wen 西方答問: Introduction, Translation, and Notes," Monumenta Serica, 23 (1964): 4-30. 2 事實上,下卷目錄僅止於「堪輿」條,另外「術數」、「風鑑」、「擇日」下有小字「以上三冊嗣刻」,表示這三個條 目實際上未正式出版。
01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介紹歐洲。在當時雙方沒有任何正式的外交關
示》,陽瑪諾和艾儒略也被驅逐出境,天主教
係時,傳教士可說是最理想的外交官。雖然耶
被視為與民間教派同類的邪教,教堂、經書都
穌會傳教士在歐洲出生、成長,他們卻能成功
受到毀壞。所以艾儒略說《西方答問》是漸次
地在中國生活,以忠誠、奉獻的心志一再地得
成帙,背後很可能是教案促成了該書的出版時
到中國皇帝的信任。
3
機。再者,《西方答問》有閣輔蔣德璟校閱,
《西方答問》的出版,表面上在介紹歐
他為人公正客觀,不反對天主教還參與書籍的
風,其實有著明顯的傳教手法,例如論到中國
出版也就說明教案是不當的。就資料顯示,艾
五倫,強調在其上仍有一大倫,即尊天主,因
儒略所求助的對象還有閣老張瑞圖、曾櫻、黃
天主為造物主。論到婚配,強調西方一夫一婦
鳴喬等人,但蔣德璟在《西方答問》的出現,
共與偕老的制度,就算中年無子不娶妾,因不
可說收效最大。
孝非關有無子,在於有無德行,其實暗批中國
整個來說,《西方答問》為自己形塑一
一夫多妻、納妾。論到葬禮,以西方不停柩,
個與中國對比的美好形象,然而傳教的手段
次日即葬,墳不在山野,在城中聖堂近地,暗
極為明顯,表面上介紹歐風以滿足中國人的
批中國喪葬制存在著迷信不合時宜的作法。論
好奇慾,私底下卻瞄準了中國文化中不符宗
到祭祖一事,以西方古禮殺牲只用以祭天主,
教信仰的部分進行批判,批判的同時又為排
逮天主親降人世,定彌撒大祭之禮不用犧牲,
除華人奉教阻礙做好思想準備,此外,還為
駁斥中國民間焚紙帛、燒紙錢、作佛事的習俗。
耶穌會士擁有黃白之術蒙受不白之冤洗刷嫌
4
又論及曆法、星宿、堪輿, 西方所重視的只
疑(見「西士」條),所以《西方答問》的
是度數之學、曆法之事,非關占候禍福,因為
出版,不僅是一部為中國創造歐洲形象的作
禍福係吾心所造,造物主據此降善惡之報;而
品,它還呈現了對中國異教文化的批判,為
列宿皆無所主,造物主化生星宿,其效止在寒
中國人跨出文化障礙成為奉教者鋪路的意義。
熱燥溼與風雨等;而堪輿的相地點穴以定福禍 更是受到艾儒略的駁斥反對,由於福建是晚明 科舉大省,讀書人眾多,為求功名而重陰宅風 水,可能是地方士人的共同信仰,故而艾儒略 提出山川風水不變,人會變,由風水而求科第 於理不合。 從《西方答問》出版時間來看,極有可能 遇上 1637 年 10 月福寧州寧德縣發生了教案, 有三位西班牙道明會傳教士和福安教徒黃尚愛 被逮捕,傳教士後來被驅逐出境,此事牽連 了艾儒略、陽瑪諾。幾天後,福建巡海道、提 邢按察司、福州府分別發出告示《福建巡海道
3 John L. Mish, "Creating an Image of Europe for China: Aleni's His-Fang Ta-Wen 西方答問: Introduction, Translation, and Notes," 3. 4 「堪輿」一條,其下如首卷及下卷有「遠西艾儒略撰」及「晉江蔣德璟閱」,可能為艾儒略《辟堪輿》一書的單行本, 共有 18 葉。
02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提起筆來,寫下歷史! ─華人基督教史與我 林治平* 基督教入華宣教就算從馬禮遜算起,也已
我發現我越認真教學,學生接受到的反基督教
堂堂進入 207 年了,然而回顧這一段歷史,其
情緒就越高,這種情形令我越來越不安,直到
中牽涉到的恩怨情仇,一直難以釐清。尤其是
有一天一位學生滿臉困惑的對我說: 「我們只
我這一輩人,生於戰亂之中,自幼顛沛流離,
能相信你上課所講的,因為那是有根有據的歷
國仇家恨,難以述盡,再加上軍人子弟,耳濡
史事件;卻無法相信你下課所講所做的,因為
目染,有一股說不清丶摸不著的愛國熱情,在
那只是你個人的經驗。」這幾句話讓我停下來
那個時代制式的愛國教育薰陶下,對基督教的
想了好久好久:在中國近代史上,基督教所扮
印象不外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先鋒隊丶不利
演的角色及地位究竟是什麼?所謂的歷史事件
中國現代化的發展建設丶違反中國固有傳統文
其表面現象及事實真像究竟是什麼?難道宣教
化丶尤其是孝道精神等。作為一個愛國丶充滿
士真的是西方帝國主義的先鋒隊?基督教信仰
民族主義精神的中華兒女,對基督教自然抱持
真的不利中國近代化的發展?真的與中國傳統
著一種敬而遠之丶避之唯恐不及的誤會徧見。
文化社會習俗衝突不合?上帝既然把我放在中
甚至直到高中經歷一段反叛掙扎丶失落痛苦而
國近代史的課堂上,我是不是應該在這些問題
皈依 基督信仰之後,這些困擾依然如影隨形,
上,面對著力丶尋求解決之道?
無法擺脫。1966 年,研究所畢業之後,我幾經
這樣的思考剛剛從眼前閃過,一連串的
禱告尋求,進入中原,矢志成為一個在教師職
不可能便迎面撲來。在那個年代,不到三十歲
務上傳揚福音丶領人歸主的基督徒。於是我一
的我,只不過是一個教育學術界的新兵而已,
方面竭盡心力在中國近代史的課堂中,成為一
而當時社會文化丶教育學術界的主流思想,多
位好老師;同時也利用剩餘時間開放家庭,與
半是從反教的立場看待基督教。余何人也,豈
學生多有接觸,伺機傳揚福音。很快的我就發
敢投入這一片尚屬蠻荒的學術叢林?以當時社
現這兩種角色之間,有著相當大的矛盾衝突。
會文化的閉塞丶史料資料的匱乏,難怪有關華
因為中國近代史是從鴉片戰爭簽訂南京條約開
人教會史領域的研究工作,一直被人視為「險
始,緊接而來的是英法聯軍簽訂的天津條約丶
學」,乏人問津。在那個時刻,我一方面顧慮
北京條約,跟著而來的民教衝突形成了一連串
重重,遲疑趑趄;一方面又覺得有上帝呼召,
的反教教案,終於導致了義和團丶八國聯軍及
要我憑信心向前邁進;前途雖有凶險,但以斯
其後簽訂的辛丑條約。
帖的故事,反覆在我心頭敲響。末底改對以斯
以那個時代我所接受到的傳統歷史教育,
﹡作者為基督教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總幹事。
03
帖說:「此時你若閉口不言,猶太人必從別處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得解脫,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致滅亡。焉知
文史團契中共讀當時難以見到的相關資料文
你得了王后的位份,不是為著現今的機會?」
件,如《萬國公報》等,並研讀翻譯 Kenneth
那天當我讀到這段經文時,我似乎聽到了天上
Latourette( 賴 德 烈 ) 的 A History of Christian
來的呼聲,此時此刻,我若不應聲而出,上帝
Mission in China 一書,以及當年成文出版社翻
自然另有安排,完成祂的工作。回想過去一段
印出版的一些早期傳教士所寫的回憶錄或有關
成長的歲月中,上帝對我生命的帶領,給我完
中國文化社會的觀察研究叢書。當年參與這個
整受教育的機會丶在大學從事研究教學的機
文史團契的契友有好幾位後來都獻身華人教會
會,對我而言,無一不是上帝破格施恩,賜給
史的研究工作,如查時傑丶李金強丶魏外揚丶
我的「王后的位份」。這一切上帝所作奇妙的
陳一萍等人都是,迄今仍孜孜不倦活躍在華人
預備工作,豈不就是「為著現今的機會」嗎?
教會史的研究工作上。
以斯帖在當時的境遇中,已經有三十天之久沒
除了鼔勵人才投身華人教會史的研究工
有獲得王的召喚了,而沒有召喚丶違例見王的
作以外,我們也希望這些小小的研究成果能夠
結果就死路一條。身處如此險境之中,以斯帖
公開發表,以收相互激勵丶影響更多群眾的功
的決定是要求所有的猶太人「禁食三晝三夜丶
效。首先是校園雜誌特闢專欄,開始刊出相
不吃不喝;我和我的宮女也要這樣禁食,然後
關文稿,我當時也硬著頭皮,寫了四篇與華人
我違例進去見王,我若死就死罷。」
教會歷史文化有關的文章,也寫了若干篇探討
以斯帖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我決定學
當代文化社會與基督信仰的專文,在校園上發
習以斯帖「違例」的榜樣,從已做了好幾年的
表。沒想到這些文章竟然引起了不少的回應討
「鴉片戰爭前英國派使中國之研究」的十年計
論,於是我把這幾篇文章重新增補整理,前者
畫案中退出,轉而投身我十分陌生丶資料匱乏
以「基督教與中國近代化論文集」為名,改寫
的華人教會史的研究工作。當時的心情真有點
成論文,經商務印書館審查通過後,於 1969
像以斯帖所說「我若死就死罷!」的感覺。就
年正式出版。這是我生平出版的第一本書,沒
憑這句話,你就可揣測得知當時投入華人教會
想到竟然再版多次,書中所採論文的研究方法
史研究的豪情狀志與悲壯獻身的心情。難怪在
及研究方向,也引起了不少研究者的回應共
把舊研究案的資料打包收工時,整個人依然七
鳴,逐漸從反教教案的研究,改為基督教與中
上八下,竟然眼眶濕潤,流下了一滴一滴的淚
國現代社會文化變遷的關注探討。至於另一些
水。
探討現代化文化社會變遷的文章,也在多次修 茫茫然走進華人教會史這個陌生的研究
改重寫之後,編成《現代人的痛苦》一書,交
領域時,也正是台灣現代化的呼聲高喊入雲之
由基督教藝術團契及香港文藝出版社出版,其
時,我決定從現代化的歷史文化過程著手,先
後再經増補重整,交由宇宙光出版《突破痛苦
從西方現代的發展歷程,探索基督教在西方現
的網》一書,針對現代社會文化的困局,從基
代化的形成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影響,然後
督教信仰的立場,提出解決之道,逐步形成了
檢視中國現代化歷程中基督教宣教士所扮演的
日後「全人」理念。一九七三年九月,在上帝
「中間媒介人物(intermediate -person)」的角色;
的帶領下,宇宙光的事工正式展開,我們領受
為了網羅更多研究人才,我在家中成立了一個
的異像是在華人文化社會的土壤中,尋找丶預
小小的文史團契,鼔勵優秀的高中基督徒學生
備,並著力耕耘好土,以利福音種子落土丶生
投考文史科系,也邀約大學文史科系的學生在
長丶開花丶結實三十倍丶六十倍丶一百倍。宇
04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宙光成立之初,中原仍然是一個只有理工科系 的學院,但韓偉博士擔任院長以後,特別加強
學」,我想這種說法並不為過。 如上所述,四十多年來學術教育界對華
福音工作,號召呼籲中原的老師「不僅傳授專
人教會史的研究越來越重視,相關的學術研討
業知識,也是宣揚祂(耶穌)就是道路丶真理
會丶專書論文的出版丶在大學中成立相關研究
丶生命的那一位。」其後繼任的歷屆院校長如
中心或博碩士研究所,已越來越普遍,奇怪的
阮大年丶尹士豪丶張光正等,都在治校理念上
是華人教會界對此卻反應冷淡,提不起什麼勁
措意加強基督教信仰理念與教育的整合。
來。早在四十多年前華神籌辦之初,戴紹曾牧
在這種情形下,宇宙光的工作與中原的
師曾來向我分享異像,那時我正熱衷華人教會
理念有了更多的統整合作的機會,上述幾位院
史的研究工作,對他的分享只冷冷的回了一句:
校長都成了宇宙光的董事,近十幾年來宇宙光
「連中國教會史都不教的神學院怎麼能叫中華
的董事長與中原的董事長則都是白培英長老擔
福音神學院 ?」沒想到戴牧師並不介意我突兀
任。我在退休之前則是中原的專任教授,在歷
的頂撞,過了幾天以後,他又來找我,告訴我
任校長的支持鼔勵下,推動中原的人文教育,
華神開辦以後將開「中國教會史」這門必修課,
提出以全人教育為教育終極目標。在此同時我
我一聽心中大喜,但他下面的話卻把我當場嚇
也擔任宇宙光的終身義工,四十年來我以雙重
倒。他說:「這門課就請你來教。」這可是華
身份,展開了宇宙光與中原大學彼此信任丶密
人神學院第一次正式開設華人教會史這門課,
切合作的親密關係。使得華人教會史的研究工
面對每週上課的壓力,我能承擔嗎 ? 有那麼多
作及全人理念的推展取得兩個性質相異卻能完
資料可講嗎 ? 然而事雖突然,卻有神的恩典旨
全互補配搭的寬廣平台。在過去幾十年中,這
意,幾經推拒思考,我在蜀中無大將的情況下,
兩個單位整合人力資源,提出了很多研究計劃
只好應允權當今日的廖化了。華神在創辦之
丶召開了很多次大型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並且
初,物力唯艱,仍然著力充實圖書資料,並起
將這些研究成果及論文討論出版專書,在海峽
用查時傑繼我之後擔任教職,聘請陳一萍負責
兩岸三地,引發了一些我們從來不敢想像的影
華人教會史資料整理收藏工作,當時擔任圖書
響力。如果說華人基督教史的研究從四十多年
館館長的戴師母也在圖書館中特闢專區,以利
前學術界的「險學」轉變為今日學術界的「顯
研究工作的進行。同時在香港創辦的中國神學 研究院在趙天恩牧師等人的努力下,也非常看 重華人教會史的研究推廣工作,我也曾應邀在 中神創辦之初,短期前往香港,擔任華人教會 史教授一職。可惜的是戴院長離開華神之後, 接替的華裔院長反而不如美籍的戴院長重視華 人教會史。 這些年來我雖常有機會應邀到海內外及中 國大陸講授有關專題,但鮮少聽聞有開設華人 教會史專課的神學院。這四十多年來,有關華 人教會史的發言地位,原先幾乎完全掌握在基 督徒學者手中,近年來世俗學者研究者日多, 使得華人教會史研究逐漸成為顯學,對此現象,
05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我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這個領域日
的是那個時代也是中國教會史中所謂的「十年
受重視;憂的是世俗學者在這個領域人才輩出,
復興運動」時期。可惜當時的教會只在教會的
卻缺少基督徒學者與之對話的平台,一旦教會
四面牆壁之內復興,對於教會以外的動靜,全
在這些問題上失去發言地位,未來的發展就很
無回應反饋,結果到了六丶七十年代以後的中
難掌握了。以我過去多年沉浸在華人教會史研
國文化思想史中,留下來的全是反神無神丶對
究的經驗來看,浮在歷史事件外層表面可以看
基督信仰持負面否定態度的思想。這樣血淋淋
得見的事件,固然是鐵證如山,不可否認,但
的歷史事實,還不值得我們深切反省嗎?
根據看得見的表面事件便推論解釋該一事件的 真象卻可能完全錯謬,不足採信。這讓我想起
提起筆來,寫下歷史!是我們每一個人神 聖不可逃避的責任。不是嗎?
瞎子摸象的寓言故事,如果一個人心中沒有象 的全貌形象,僅憑手所摸到的感覺,妄下斷言, 自然遠悖歷史原本真象,不是歷史的事實了。 有鑑及此, 我在中原服務,擔任人文教 育學院院長期間,除向國科會丶教育部等單位 提出研究計畫案,整合各方人力物力,進行研 究外,也極力爭取設立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 所,以造就未來人才。可惜呈報教育部以後, 礙於政府政策,只准設立宗教研究所,幾經交 涉折衝,妥協之下,只好以宗教研究所的名義 成立,但副標題寫明「以研究基督教與中國文 化為主要目的」。成立以來,延聘優良師資, 廣蒐檔案資料,並成立「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 會研究中心」,聯絡各地學者推動學術交流, 出版學術期刊,及史料文集,成績斐然。 中國大陸重要的民運人士方勵之曾出版過 一本書「我們正在寫歷史」,獲得極大的回嚮。 是的,我們正在寫歷史,我既是歷史的果,也 是歷史的因。每一個人都活在他自己的歷史文 化社會中,過去的歷史文化社會塑造了今天的 人;今天的人也會型塑未來的歷史。歷史的事 件一過去就過去了,然而,對那些事件的解釋 卻會形成未來的歷史。如果基督徒對今天發生 的事件沒有聲音,在未來的歷史中也就不可能 有基督徒了。以中國近代史為例,1919 年五四 運動以後,緊跟著而來的就是聲勢浩大的非基 同盟運動,在整個 1920 年代,中國的學術教育 丶文化社會界中,充斥著反教非基言論,弔詭
06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奧古斯丁的認識論
李麗娟* 理性與信仰在奧古斯丁並非是對立、不 相干或不相容,反倒是相輔相成。在《回答懷
主宰的父親,並且是智性世界裡的理性與真理 的直接本源。」(柏拉圖,《理想國》)
疑論者》一書最後,奧古斯丁說到:「確實沒
奧古斯丁在《獨白》、《論教師》、《創
人能夠懷疑,我們是被一個雙重的力量推動
世記註解》、《懺悔錄》、《三一論》、《上
而朝向知識──一重是權威,一重是理性。對
帝之城》等著作中都提及,人能認識真理是由
我來說是堅定的,我將不會以任何方式從基督
於光照。但是,不同於柏拉圖主義的是,奧古
的主權偏離,因為我未尋見〔比之〕更有能力
斯丁肯定創造宇宙萬物的三一神是至善,理念
的。」(Contra academicos III.20.43) 奧 古 斯 丁
是在神的思想之中,而靈魂先存以及轉世的觀
所說的權威指的是神以及神的話語。對權威的
點是荒謬的,人能認識真理唯獨藉由三一神的
態度是相信,對理性的態度是尋求理解,奧古
光照和教導。
斯丁接著說,把握真理「不僅是藉由相信,並
《懺悔錄》第七卷 X.16. 奧古斯丁首先提
且也是藉由理解」。在接近作為該書結論的本
到,他之所以能夠向內心審視自己,是因為神
章,奧古斯丁舉出,在認識真理的知識上「權
的引導,是神立在旁邊幫助他。奧古斯丁形
威-理性」(auctoritas-ratio)以及「相信-理
容,他是用靈魂的眼睛在看,但在他眼睛之上
解」(credere-intellegere)是平行的。之後奧古
的是不變的光。奧古斯丁在光中看到自己被神
斯丁也曾論:「信就是帶著同意的思想。」(De
破碎,以致可以重新被建立。真理不存在於世
spir. et litt. 31,54)信與思因而是不可分。
上萬物,唯獨在於一切存在的根源:神。「祂
筆者從奧古斯丁幾本重要著作所論的「光
是祂所是」,祂就是存在(Being),就是真
照論」、「種子原理」以及「美」的觀點梳理
理。萬物為神所造,分有神的存在,所以可稱
出他的認識論,藉此呈現理性與信仰必要的相
為「是」,因為神是「是」,但萬物不是神,
關性。奧古斯丁的光照論相關於柏拉圖/新柏
是會消逝的,是會改變的,所以它們也不是
拉圖主義的觀點,後者將善與太陽光照世界使
「是」。人唯有在真理/是的引導和光照下,
事物顯明類比,善是所有理念的源頭,也成為
所理解的萬物才有其「是」/真理的意義。
人能認識真理的光。「在知識的世界裡,善的
在《創世記註釋》中,奧古斯丁從德行
觀念最後出現,只有經過努力,才能看到。而
來論神的光與理性的關係。德行方面的許多美
看到它的時候,我們還可以推論,它是一切美
德,如公義、審慎、節制等,不管是不是在一
麗、正當事物的創造者,光和視覺世界的光的
個社會中被實踐出來,它們總是被理解著。
﹡作者為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神學博士,現為衛理神學院專任老師。
07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界:「這話永恆地被說出,所有事物〔的產生〕 是永恆地透過這話被說出。」因萬物是藉著神 的道而造,理解萬物的知識即是神的工具,藉 此呼召人尋求那永恆不變的話語。一般人依著 神內在的光照、依著內在的永恆之道而可以理 解、認識外在與內在事物而獲得知識;但是人 惟有在認識神,接受道成肉身的基督作為生命 之光和內在的教師之後,才得以正確地詮釋內 在、外在世界,讓它們歸在應有的秩序之中認 識它們,這才稱為是真理。(《懺悔錄》十一 卷 VIII.10) 在《三一論》第十五章所提出「內在話 語」(verbum intimum)的觀念與《懺悔錄》 第十一卷相呼應。人之所以能夠互相理解對方 的話,知道對方所說的意思,是在於心智所賦 從理解方面來說,它們也是被心智的眼睛觀看
予話語的內容。而人的心智之所以能夠給出象
著,它們既非有形體也不具形狀,卻照耀著心
徵概念,則在於內在的光照,在於內在話語與
智,同樣,神作為照耀靈魂的光也是如此。
外在事物的相符。
(XII.31.59)不管人知道或是不知道,人的心
與光照論和內在教師 / 內在話語十分相關
智總是在神的光照中認識有形的感官世界以及
的是奧古斯丁以種子原理(rationes seminales)
無形的理性世界。不認識神的人依著自己的意
論述神的創造工作,三者是建立奧古斯丁知
志、喜好解讀著這兩個世界;但認識神的人,
識論最重要的基礎。《懺悔錄》第十二卷討論
他明白了他之所以能看見,是因為照亮他的光
創世記 1:1,闡明世界是神從無而造(creatio ex
之故。他的心智順服於這光,也依著這光而得
nihilo),質料並非永恆而是被造。奧古斯丁
到解釋兩個世界應有的秩序,依著這光認識事
解釋,創世記 1:1 所說的天和地並非指我們現
物當有的真理。
在感官上所經歷的天和地。天所指的是萬物的
這光也是我們的教師,在人的內在教導著
「形式」,地則是指全然不具形式的「質料」,
我們。在《論教師》的 11-14 章,奧古斯丁討
因不具形式,所以接近無,是黑暗、不可見,
論,說話時話是一個象徵,我們認識的不是話
且是無秩序的。聖經形容:地是空虛混沌。神
本身的聲音,而是它所表達的、它所要指出的
從無造出質料,繼續從質料發展出世界。(十二
事物對象才是我們所要知道的知識。話是作為
卷 VIII.8)。在《三一論》III.8 以及 III.9 奧古
一個指向,若我們不知道它所指,聽到它也是
斯丁論到,上帝的創造是一次創造,一次完
無意義。所以,人能獲得知識在於心智對話的
成,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在當時全部造
理解,而心智能理解是由於有一個「內在的話
成。「也就是說,在這個世界的質料元素之中,
語」作為教師。奧古斯丁在《懺悔錄》以另一
有一些看不見的萬物的種子隱藏著……這些種
個方式說明這個觀點。十一卷 VII.9. 提到,神
子中的一部分已經是我們的眼睛可以看到的動
按照祂的旨意以祂永恆不變的話語/道創造世
物、植物,其餘的對我們仍是隱藏,是這些種
08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子中的種子。」(III.8.13)在 III.9.16 奧古斯丁
Erkennen Gottes bei Augustin, 85)對奧古斯丁來
則解釋,所有的存在(being)都已經被創造,
說,神是美,是創造的原則,向外彰顯於宇宙
但各自按它們的時刻才出現,「因為,就好像
中的被造萬物。創造原則即是美本身,認識由
母親懷孕著小生命,這個世界也懷孕著〔萬物〕
創造原則所彰顯出來的萬物以及過程,是往回
成為的各種原因。」
認識祂的重要途徑。美讓自己在所有時間流程
奧古斯丁在《83 個不同的問題》中的〈46
的事物中被認識,被回憶起。是古老的,因從
問〉主要討論萬物的起源,從中我們可以了解
造物的起初就在,就被具智性的受造物認識、
他所說的「種子」之意。在〈46 問〉奧古斯
憶起;也是不斷更新的,因為智性的受造物不
丁提到,世界的創造者神正是以祂的思想/理
斷地認識宇宙萬物的變遷,由之認識美的效
念創造宇宙萬物。被造的萬物有它們的次序,
力。從奧古斯丁的知識論不僅看到信仰與理性
並且各有其本性,這是由於神的原理而來。萬
的交織,也看到基督徒對科學、藝術、文學、
物是由神的理性計畫所造成,每一個個體由於
哲學等等學科的關注和欣賞,是認識神、愛
神的理性原理而賦予其獨特性。相關於種子原
神、從事神學的重要途徑。在《論基督教教導》
理的觀念,奧古斯丁在《創世記註釋》中也提
以及《三一論》中,奧古斯丁都曾提起,人應
及,神並不是一階段、一階段或者一步步創造
當「使用」(uti)世界上的各樣事物,包括各
萬物,而是以祂全然的智慧一次造成,也以祂
個學科的知識,以為要「享受」(frui)認識
全然的智慧影響這些創造原則一步步向著目標
三一神的真理,在此也可以得到說明。
成就。(IV.33.51) 奧古斯丁的「種子原理」因而是指神的理 性原理,就是祂的理念,也是祂的思想和說出 來的話,就是道,就是基督。約翰福音記載, 太初有道,道就是神,就是光,奧古斯丁指出, 這是與創世記第一章的創造觀互相輝映。人的 智性能認識物理世界以及非物質的世界,是由 於神的光照,基督作為創造的道是神在創造之 時賦予萬物存在形式的道,也是人的理性的內 在話語,是智性之光。 根據整本《懺悔錄》的進路解讀奧古斯丁 第十卷 XXVII.38. 開頭這段話:「之後,我才 愛祢,祢,永恆古老且永恆新的美(pulchritudo tam antiqua et tam nova)。」 郭 伊 徹(Johann Kreuzer)提出:「奧古斯丁所愛的,是一個創 造的原則,這個原則表彰在所有顯現為美的事 物中作用著。美麗的『事物』本身並不是美, 它們是以美為其根基。它們是美的現象。美被 思想為一個創造的實質原則。作為創造的原則 她 是 實 在 的(wirklich)。」(Pulchritudo: vom
09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反智主義
周學信* 我們教會的牧者曾經嚴聲厲道:「只要研
智的發展抱持著懷疑甚至過度敵視的觀感。 這是個不容忽視的趨勢。而究竟什麼是反
讀聖經就夠了,不需要再閱讀其他書籍。所謂 的屬靈書籍全都是『人』寫的,充斥著人的思
智主義呢?葛尼斯(Os Guinness)將之定義為
想,不是來自於神的啟示。」我讀博士的時候
「傾向將真理打折扣、輕看心智生活的態度。」
研究的是人工智慧,也特別有語言的天賦,從
1
小就極熱愛中國文學的詩詞歌賦。不過帶我信
霍夫斯達特(Richard Hofstadter)認為反智主
主耶穌基督,畢業自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對我
義是「以厭惡和懷疑的態度看待心智生活及其
說,他也熱愛中國文學,可是自從他成為基督
公認的代表人物;並且傾向於持續貶抑心智生
徒以後,就再也不碰這些東西了,只讀與聖經
活的價值」。2 這種立論背後所反對的其實並
相關的書。這讓我陷入了困惑,基督教和學識
非人的智能本身;智能只要是用在務實的層面
之間的正確關係究竟應當如何?
都在可接受範圍;他們真正反對的是人針對觀
反智主義不一定等同於「愚昧」。歷史學家
這些聽似屬靈、「以愛心說誠實話」的
念進行反思,以為這是欠缺立即功效、浪費時
反智言論,其實在警告我們必須謹慎面對我們
間的活動。但是這會衍生出一個困境,使得我
裡面正呼求渴望被滿足的心智生活(life of the
們一些教會養成過分強調行動、務實和功利主
mind)。不僅如此,我們的心智還要求我們,
義的「特性」,並且因為總是受制於當下緊急
拿出屬靈的分辨能力來判斷辨別。「服事神不
的要務,鮮少有空閒進行更廣或更深刻的思考
需要滿腦的知識,只要經驗就夠了。不用想太
活動。
多,好好去感覺領受。」「朋友邀請我跟他們
著名的黎巴嫩外交官暨基督教學者查爾
一起去神學院修課,但是教會的長老對我說,
斯.馬利克(Charles Malik),曾在 1980 年秋
神學會使人驕傲、自我膨脹,我該如何抉擇?」
天位於美國惠頓學院(Wheaton College)內的
少少幾個例子,卻道出我們教會界傾向給真理
葛理翰中心(Billy Graham Center)開幕時,擔
打折扣、忽視心智生活的態度,而其立論基礎
任致詞貴賓。他告訴聽眾,我們傳福音其實有
是:人應該聽從他的心,而非他的頭腦。心智
兩項工作:「拯救靈魂和拯救心智」,他嚴肅
被歸納為邪惡的一方,跟隨它的就必走偏。許
地警告我們,教會在第二項工作上正退後到危
多華人基督徒就是在這樣環境裡成長,對於心
險的地步。
﹡作者為前聖光神學院院長,現為中華福音神學院專任教師。 1 Os Guinness, Fit Bodies, Fat Minds: Why Evangelicals Don't Think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Grand Rapids: Baker Books, 1994), 9. 2 Richard Hofstadter, Anti-intellectualism in American Lif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70), 7.
10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我必須很直接地說:美國基督教福音派
誠主義。虔誠主義是當時盛行於教會界的冷漠
面臨最大的危機就是反智主義……。那些急著
形式主義的反動,從正面的影響來說,虔誠主
從大學畢業好開始賺錢或在教會事奉或去傳福
義堅守聖經,反對儀式化的傳統,並強調真實
音的人,都未能體認到,能夠花數年的時間悠
的個人經驗,同時鼓勵信徒活出祭司的身分,
遊自在地與過去偉大的心智和靈魂對話,去催
也提供動力促使個人更熱切地尋求上帝。虔誠
化、磨練、拓展他們思考的能力,是多麼珍貴
主義者要的不只是講求頭腦的宗教;他們要一
的事。這事的結果就是,我們徹底退出創意思
個講求心靈的宗教,若少了虔誠主義運動的基
考的競技場,將之拱手讓給仇敵……。為了更
礎,就沒有現代的宣教運動或大覺醒運動。然
有果效地見證耶穌基督的緣故,也為了自身的
其對個人的強調,卻也導致了負面的影響,傳
緣故,福音派身為負責任的智慧存有,實在沒
統和教會領袖建立起來的權威因此轉移至信徒
有權利繼續遊走於及格邊緣。3 雖然馬利克的
個人身上 4,產生了主觀主義及情感主義,為
一席話是對著美國基督教福音派—也就是華人
反智主義的推廣提供了藉口。個人對神的當下
教會主要承襲且效尤的對象—所說的,但是他
經歷既被賦予最重要的地位,歷史和傳統就見
也正描述出我們知識困境的本質。
丟棄了。 另一個助長教會界反智主義盛行的推手, 崛起於十九、二十世紀之間。那是個教會如履 薄冰的時代,聖經及其超自然的屬性受到抨 擊,甚至聖靈在信徒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受 到質疑。廣義福音派中的幾個群體,憑正義起 來捍衛聖經是神的話語,並力保超自然現象及 聖靈工作的確鑿無誤。可見聖潔運動、基要主 義和五旬節運動,其實原本紮根在健全的神學 基礎上,只是後來在心智生命的處理上走岔了 路,誤以為他們的目標是要取代而非平衡心智 生命的發展。信靠聖經,取代了受教於世界的 開放心胸;超自然主義取代了自然界;聖靈的 工作取代了心智的運作。這些極端思想為後來 的反智主義留下了禍根,而主的教會看似就要 被此浪潮吞噬了。歷史學家彌敦.哈奇(Nathan Hatch)形容得貼切:「容我做個不尋常的比喻,
反智主義的起源是什麼?基督徒的愚化又
福音派在基督徒學識的觀點上所受基要主義傳
是從何而起?福音派沿襲的是一個強烈質疑理
統的影響,就如同毛主席「文化革命」對中國
智的虔誠派傳統,可以回溯至十七世紀末的虔
人的影響。兩者均促使一個世代的人完全與學
3 Charles Malik, “The Other Side of Evangelism,” Christianity Today , November 7, 1980, 40. For the original address, see The Two Tasks (Wheaton, Ill.: Billy Graham Center, 2000). 4 Justo L. Gonzalez, The Story of Christianity: The Reformation to the Present Day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1985), 205-207.
11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術的主脈斷交,以至於要重新「與更寬廣的學
(Dwight L. Moody, 1837-1899) 和 比 利. 桑 戴
術界」接軌,成了若非令人混淆至少也是棘手
(Billy Sunday, 1862-1935)。卡特賴特大概是
的工作。」5
他那個年代最著名的衛理公會巡迴佈道家,他
十八世紀萌芽的復興主義,在十九世紀得
自述從未上過任何一間神學院,卻為了福音遍
以開花結果,持續形塑著福音派思想,且為普
傳而投入服事並且大有成效。他宣稱自己和朋
及的福音派觀點定下了基調。基督教的復興主
友們「傳福音的果效、在服事上得到的認同,
義運動強調要立即回應及接受福音的信息。而
大過於」所有那些「現代的神學博士…他們追
所傳的福音信息因以最廣大的民眾為對象,因
尋的是大學校長的職位、教授的身份、總編輯
此論調帶著濃厚的平民主義色彩。講道力求簡
的地位,或是任何待遇豐厚的工作,並且試圖
單,以激起聽眾情感的回應為目標,認定沒有
創建標新立異的機構,好一把掌握豐沃的收入
必要持續思索,沒有必要效法他人—不論是當
來源」,「罔顧百萬貧窮、頻臨死亡的罪人湧
代或過去的聖徒—人就足以對信仰產生洞察和
入地獄之門,沒有神,沒有福音」。8 芬尼和
了解。救恩屬乎個人,而呼召所求的是當下的
慕迪則曾說:「我的神學觀?!我還不曉得有
6
回應。
這種東西呢!或許你可以告訴我,我的神學觀
復興主義運動下的傳道人,常以反智的偏
是什麼。」至於桑戴,他引以為豪的一件事,
頗眼光看待百姓。反學識的偏見,逐漸在平信
就是他「對神學的認識,還不如一隻野兔對乒
徒和神職人員的觀念中成了根深蒂固的定見。
乓球的認識多」,而且「假如我有一百萬美元,
霍夫斯達特的經典名作《美國生活中的反智主
我會捐 $999,999 給教會,$1 給教育」9 。除此
義》解釋了一般人如何看待信仰和學識之間的
之外,這個時期的發展對於現今反智主義的遍
關係:「這個觀念始於一個幾乎沒有爭議的命
行影響極深遠。
題,亦即宗教信仰主要不是靠邏輯或學識來傳
「這個時期的特徵就是質疑受過教育的
播的。由此可衍生出一個論點,那就是宣道的
神職人員,過度強調結合大眾力量所能達成的
最佳人選…是那些沒有學問的無知之士。再推
目標,及造成一般人和知識份子之間不必要的
論便可知,這種愚昧人所擁有的智慧和真理必
對立。人們愈發不信任理性,愈發對熱烈而
定優於那些學識與教養兼具的知識份子。這樣
情感導向的宗教有興趣〔從坎恩.瑞吉(Cane
一來就得到學識和教養其實不利於信仰傳播的
Ridge)在肯德基州引起的復興可見一斑〕,
結論。」7
並對權威抱持反對的態度。這些現象都有份於
十 九 世 紀 福 音 派, 對 心 智 生 活 造 成 特
美國人宗教心智生命的轉變。」10 虔誠主義、
別負面影響的四大巨擘有:彼得.卡特賴特
基要主義和復興主義均助長了主觀及反智的觀
(Peter Cartwright, 1785-1872)、 查 理 斯. 芬
點。在宣教士的影響下,華人教會也同樣接受
尼(Charles Finney, 1792-1875)、 杜 威. 慕 迪
了幾百年來教會歷史演變出來的觀念,受之薰
5 6 7 8
Nathan O Hatch, “Evangelical College and the Challenge of Christian Thinking,” Reformed Journal (September, 1985), 12. Mark Noll, The Scandal of the Evangelical Mind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4), 63. Richard Hofstadter, Anti-intellectualism in American Lif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70), 48-49. (note, 8). Peter Cartwright, Autobiography of Peter Cartwright: The Backwoods Preacher , Strickland, W. P. ed. (William Peter), 1809-1884, (New York: Carlton & Porter, 1857), 408.
12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陶及餵養。這種反智的態度和文化亦藉著由聖
形塑我們的時代,使得許多教會正在承受「無
經佐證的教導,更加正當、合理化。然而支持
知的基督教」之苦。華人教會中不乏質疑現代
此論點的聖經經文看起來雖然眾多,卻常是在
學識的教導,也有推廣以情緒的反應取代理性
扭曲原意、脫離文意的解說下使用。舉例有:
思考的教訓。許多基督徒深信,他們內在的主
《哥林多前書》1:17-2:5(保羅斥責那些依靠
觀經歷應該凌駕在批判性思考與合理的理性判
「屬世智慧」的驕傲態度,是因其試圖忽視基
斷之上,他們甚至因此判定,聖靈既是生命與
督並祂釘十字架,單以人意來定義現實世界);
真理的源頭,那麼操練思考、閱讀及學識便成
《哥林多前書》8:1(這裡使人「自高自大」
了可有可無,不甚重要的課題。我們也看見人
的知識,絕非泛指一切的學識);哥林多後書
們依此思維,在實踐面逕自刪除了盡意愛神的
3:6( 此處「字句叫人死」所指的是舊約的律法,
命令。可見愛若少了心智或意志的層面是不夠
而非所有的書籍! )。再舉一例,使徒行傳 4:13
的。基督教社群實在急需發展智能與學識,用
中描述幾位使徒是「沒有學問的小民」,不在
以敬拜神、服事世界。因為縝密的思辨是對福
於突顯上帝讚揚他們沒有學問且對心智生命漠
音有整全認識不可或缺的一環。思考,是上帝
不關心,而是要指出宗教領袖責備他們缺乏專
安置在人裡面好認識祂的方法,而認識神才會
門的訓練。宗教領袖們非常驚愕,因為這些既
進而引導人去愛祂、愛人。一切的思想,一切
沒有讀過他們猶太拉比學校又沒有正式宗教職
的學識,一切的教育和研究,實在都是為了要
份的人,卻能在屬靈的事上有這般的說服力和
使人能夠認識神,愛神以及愛人。
洞見。同樣,《馬太福音》11:25 並不是為著 愚昧無學識背書,反倒是責備人因有知識而自 傲。《約翰一書》2:27 也不可牽強地用來棄絕 一切的教訓,因為約翰正是以此教訓他們沒有 「人教訓」他們的必要!這段經文意在指出 「基督的身體不需要」「他們當中假先知看似 具有啟發性的異端教導」11。又,《路加福音》 10:21 中,耶穌提到上帝「將這些事,向聰明 通達的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耶穌 這席話為的是提醒眾人在各樣恩賜—包括智能 上的恩賜—的使用上需要謙卑,實無否定智慧 之意。 我們若去留意地方教會的言論,便會發 現這些經文常被拿來支持虔誠主義的反智立 場、抨擊知識智能的追求。這般的言論反應出 一個事實,那就諸如基督教會的機構正以此來
9 Ibid., 55. 10 Ibid., 92. 11 Ibid., 55.
13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路歧絲染的再思
謝娜敏 二○一三年十二月,美國杜克大學神學
員會進行百年國外宣教的研究,包括緬甸、中
院歷史研究部的連曦教授來到台灣,在政治大
國、與日本的宣教,在一九三二年報告中所提
學、東海大學、和中原大學一連四天,擔任「從
出的建議與結果。
外域宗教到本土信仰—中國基督教成型的百年
另外,我們也從別的資料中看到 Hocking
回顧」講座的講員。連先生的演講言之有物,
到中國收集資料時,也曾諮詢過賽珍珠,而賽
見人所未見,說理層次分明,條理清晰,非以
珍珠對宣教本身也有類似的看法。委員會的報
犀利言詞取勝,卻在雋永中頗具深意,發人深
告在結論部分,建議減少對傳福音的依賴,更
省。其中有一講「路歧絲染:被中國改變了的
多強調教育與社會福利,把權力轉移給當地團
美國傳教士」,在探討的是傳教士受到地主國
體,與帶著敬意欣賞當地的宗教。因此,很明
文化的影響,而回頭影響傳教士本國文化的現
顯看見,在異國生活的傳教士將其在異文化所
象。這在跨文化宣教上必然存在,卻很少被注
受的影響回傳至本國,造成本國福音策略與實
意,更缺乏系統性研究的議題。
踐的質變。
連教授所用「路歧絲染」的典故出自於光 緒年間(1881 年)清總理衙門上奏,奏摺上有 「臣等查該學生以童稚之年,遠適異國,路歧 絲染,未免見異思遷……」等語,為避免出國 留洋的小留學生,該學的技術沒學到,就見異 思遷了,請求將他們全數召回。連先生將這個 典故反過來套用在受中國文化社會影響的來華 宣教的成人傳教士。 連 教 授 提 到 像 司 徒 雷 登(John Leighton Stuart)、賽珍珠(Pearl Sydenstricker Buck)等 人,在文化上認同華人,甚至自認為是中國人 的傳教士並不罕見。而有的傳教士因為對中國 思潮的尊重、民族主義的同情、及普世價值的 憧憬,傳教士的心態,從十九世紀末的「為基 督征服中國」到逐漸偏向認為基督教應該與其 他宗教尋找共同的立足點,要謙卑地尊重所有
若我們要問,原本要為基督征服中國的傳
的其他宗教。這是哈佛大學教授 William Ernest
教士,其信仰為何從獨一逐漸走向融合的路線
Hocking 受美國新教的六個宗派委託,組成委
呢?用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J. Piaget)對人類
14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如何有「知」(knowing)的研究中,有兩個
所謂影響力的概念比較模糊,教育比較缺乏。
概念,或許可以解釋傳教士信仰體系的變與不
不像世俗世界,自從遠古就有人做系統性的探
變。他認為在認識外界時,都會運用到內在的
討與教導。孔子就是一例,周遊列國,推銷他
基本心理架構(Scheme)。當人應用他原有的
的內聖外王之道,教導君王如何治國,弟子如
心理架構來觀看或解釋外界事物,而能有清晰
何佐君。西方馬基維利於 1513 年,累積多年
的看見,我們稱為同化現象(assimilation),
在國防外交上折衝經驗,寫成《君王論》,目
亦即個體能把新的經驗吸收進既有的認知架構
的在教君王怎樣作君王。以現代語言來說,就
當中,豐富他原有的架構,而這只是經驗的量
是領導統御或管理。
變。但是若是原有的心理架構無法同化所接觸
希望對世界產生影響力的基督徒領導者,
的新經驗,個體的認知架構就要參考外界事物
往往因自身人才培育的教會行政管理概念有
的特徵,修改原有的架構,以增加個體對環境
限,容易受世俗「成功」企業的吸引,習用了
的適應。而這個認知架構質變的過程,皮亞傑
世俗所謂「聰明」作法,而偏離聖經的領導管
稱之為調適作用(accommodation)。
理原則而不自知。當這些世俗營利企業的管理
傳教士若事先對宣教地的異文化,沒有足
原則,透過路歧絲染的成功基督徒企管人才的
夠的瞭解,或者其認知架構的複雜度不足以消
獻策,進入教會與基督教機構(包括學校與醫
化進入異文化中撲面而來新經驗的挑戰,他只
院)的管理體系內,將以營利為目標的經營法
有兩條路可走:或者減少與當地人接觸,退回
則取代非營利以「人」的培育為目標的管理法
傳教士們自己營造安全的生活圈;或者因出去
則。在偷天換日的管理法則轉換之下,使「人」
擁抱群眾,暴露在過多的新刺激中,無法消化,
在不知不覺中淪為營利的工具性目標,而獲利
又必須融入,只有囫圇吞棗不加批判地認同與
反成為這些教會或基督教機構的終極目標。管
接納當地的人事物,在這過程自己既有的認知
理考慮不再是如何使基督的肢體得著更豐盛的
架構也因此而逐漸質變,甚至不知不覺中失去
生命,而是如何壓擠人產生更多的事工績效。
原有的核心信仰。進入比個人內涵強勢的異文
現今這種將人物化的基督徒管理比民初
化中,個人往往不但難以影響這個強勢的異文
中國宣教神學的自由化,離基督化精神更遠。
化,反而容易被此強勢異文化所影響,進而透
自由派神學至少還想把人當人看,還重視人性
過受異文化薰陶的個人反向影響個人所從出的
的尊嚴與對人的尊重,只不過尊重過了頭,把
文化本體。
人高抬過於神。而當一個基督教會或機構,為 達成績效,而不承認,不允許下屬具備常人應
的,不只在宣教領域,當基督徒進入學界、教
有的感受與限制,彷彿不知疲累沒有感覺的工
育界、醫界、輔導界、或其他職場,原想要影
具,無法像雅各,可以對熱情趕路的以掃說:
響社群的人接受福音,卻反而因要為社群所接
「求我主在僕人前頭走,我要量著在我前面群
納,需要與社群主流使用共同的語言,說類似
畜和孩子的力量慢慢前行,直走到西珥我主那
的話,不知不覺間挪移了帳棚,甚至把社群的
裡。」(創 33:14)也不以孩子的年幼嬌嫩,
意識型態與作法帶回到教會。當今華人基督教
群畜的死活為意(創 33:13),甚至將在趕路
界最嚴重的「路歧絲染」現象,應首推教會的
當中的失誤、受傷或耗盡,都歸咎於孩子或群
領導與管理,或者說組織中權力的運用。因為
畜的不夠能力與不夠堅強,而非領導者自己在
權力換言之就是影響力,但教會一直對權力或
管理上的無知與失誤,這是屈膝於將他人物化
15
事實上「路歧絲染」的現象,是無處不在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取利的管理原則,不只不符世俗人性化的管理
學步不成反失去信仰團體的自我特色。第二是
原則,更談不上基督化的管理原則。
領導者每天都必須決定誰將為你的領導付出代
但屬神的領導管理原則,是怎樣的原則,
價—是領導者自己或下屬。按約翰福音所示,
有與世俗的企管有何不同呢?遠在曠野漂流,
領導自己付代價是牧者,讓下屬付代價的是雇
尚未進入迦南地,在《申命記》十七章 14-20
工,羊認得牧者的聲音,信任與跟隨牧者。第
節,上帝就立下設立領導的基本原則。首先,
三,最重要的是,對你的羊群要用心。教會領
必須選立屬神的人,「不可立你弟兄以外的人
導投資忠心與信賴在下屬身上,就會從下屬回
為王」(15);其次,領袖不可擴充自己的軍事、
收忠誠與信賴。如果領導者不先信賴屬下及對
政治、經濟勢力(16-17);第三,是平權的管
屬下忠誠信實,如何能讓屬下對自己忠誠與信
理原則,將神的律法擺在眼前,終生誦讀與奉
賴呢?深願凡屬基督的教會與機構領導,能因
行,免得領袖自以為高弟兄一等,而決策失準,
為信神,對出自聖經真理的智慧以及捨己的愛
種下敗因(20)。相信這幾項條件一設,大半
有信心,脫離盲目爭取第一與生存恐懼的綑
的野心家與投機者都會失去爭取成為神家中領
綁,以合於終極目標的策略實踐基督化的管
袖的興趣,因為毫無利益可言,又必須聽命於
理,因為「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
神,毫無統帥全軍的威風可言。但以色列的當
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
代建國領袖,似乎都奉行這樣的原則。在 2008
是永遠的。」(林後 4:18)
年以色列建國六十週年攝影展中,可以看見以 色列第一任總理大衛 ‧ 本 ‧ 古里昂(David Ben-Gurion)在海邊著泳褲表演倒立的作品; 第三任總理梅爾夫人,著家居服,窩在狹小廚 房,擁著孫兒平凡祖母的相片;以及另一位總 理在自家農場餵食牲畜草料的相片。離開了工 作場所,他們回復身份到眾多平凡弟兄姊妹中 的一位。人格不至於角色化,這是神給領袖最 大的保護與祝福。 另 外, 通 用 科 技 公 司 前 執 行 長 Theodore McBride, 把 他 的 大 學 教 授 Jack Neumann 傳 授給他詩篇 23 篇的《牧養之道》(The way of Shepherd by Kevin Leman & William Pentak, 中文 譯本,李成嶽翻譯,智庫出版的版本較佳) 運用在管理上。是少數聖經的管理色彩可以染 過將世俗的管理色彩的例子之一。Theodore 學 到的共有七課,最後一課「牧者之心」,三個 重點頗發人深省,也是世俗的管理與基督化管 理的分野。第一個重點是,偉大的領導是一種 生活方式,而非技巧。許多基督教會與機構盲 目引進成功企業的管理技巧,有如邯鄲學步,
16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中心動態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學術演講 林治平教授演講專題「典型在夙昔:華人基督教文字工作的開路先鋒」 2013 年 11 月 12 日本中心邀請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總幹事林治平教授演講專題「典型在夙昔: 華人基督教文字工作的開路先鋒」。林教授提到,在華文字工作的開路先鋒首推馬禮遜。馬禮 遜的工作開啟了中國新聞史與報業史,他翻譯與刻版印刷的《新遺詔全書》,至今仍藏於新加坡 三一神學院。早期的傳教士克服了語言 文字的困難,通過譯介與著述留下了時 代的見證,也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如理 雅各翻譯「四書」「五經」等中國經典 文獻,開始了西方的漢學(Sinology), 可謂是從傳教士到漢學家。林教授認 為,對傳教士的研究需要觀察幾個傳教 士家族如戴家班、金家班、海家班之間 的網絡關係與交往,也需注意他們的信 件與日記等,這些傳記資料為他們個人 保留生命史的痕跡,如臺約爾的信件充 滿感性思維,讀來令人動容,從當中可
▌▌ ♦林治平教授專題演講(左六)
以看到許多不為外人道的面向。
邢福增教授主講專題「巨人遺鐸:王明道(1900-1991)與中國基督教」 2013 年 12 月 5 日本中心邀請香港中文大學崇基神學院邢福增教授主講專題「巨人遺鐸:王 明道(1900-1991)與中國基督教」。邢教授認為王明道是透過文字途徑產生影響,如 1927 年至 1955 年的《靈食季刊》,王明道一人負責所有的工作,幾乎所有的文章都是出自他手,即使在中 國共產黨權後也堅持出版。本次演講邢教授引用王明道日記與遺稿了探索王明道生命歷程的絕佳 材料,發現兒子的信仰立場動搖後在日記中反映他的 錐心之痛,晚年自承《聖經》與《四書》的深遠影響, 最後十年常以「軟弱」做講道主題。從王明道的文字 中可以看到王明道的不妥協精神,強烈的道德觀,對 信仰堅持「信心」與「行為」,塑造了華人教會的「清 教徒」傳統。王曾經總結自己的人生為戰鬥人生,反 對現代派與不信派,其大小鬥爭影響了華人教會的社 會立場與政教分離的原則。 ▌▌ ♦邢福增教授專題演講
17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連曦教授主講 「從外域宗教到本土信仰:中國基督教成型的百年回顧」系列專題 2013 年 12 月 13 日及 14 日本中心邀請美國杜克大學神學院歷史研究部連曦教授,主講「從 外域宗教到本土信仰:中國基督教成型的百年回顧」系列專題。 第一場「路岐絲染:被中國改變的美國傳教士」,連教授分享了三位美國傳教士即樂靈生、 胡美和賽珍珠來華傳教士在文化與身份認同的改變,西方傳教士接觸中國宗教和文化後,如何逐 漸改變了他們自己對來華宣教的看法。傳教士本想改變中國,卻被中國改變了,也因應傳教團體 內自由主義神學思想的興起。 第二場「自下而上的本土化:中國基督教成型過程的反思」,連教授分析了中國基督教的本 土化建構的三個類型,即「梁山式」的獨立教派、「山洪暴發式」的復興浪潮和「俠士式」的獨 立傳道人,皆是經由民間與草根階層完成的。特別指出精英對於草根的區別在於是否具備反思能 力。無論群體或個人,幾乎所有的教派都有屬靈傾向與末世信仰的內容,並從邊緣化走向自我邊 緣化。 第三場「揮之不去:中國民間基督教的末世焦慮」中連教授指出西方的末世信仰,基調上是 恐怖的,雖然揮之不去但卻不是思想主流,傳到中國後面對不同的反應。知識分子或精英階層沒 有末世論的承繼,明清天主教沒有,新教注重與改革社會,基本上也找不到。然而在民間基督教, 末世信仰卻從模糊到清晰並逐漸理論化,自太平天國以降就催生,緣於末世信仰能夠對社會現狀 做終極解釋,弱勢群體在當中尋求正義。另一方面,雖然神學語言不同,但內在結構上與民間信 仰有契合點。 第四場「『文化基督徒』與當代中國教會的政治異見」,連教授分析 1989 年前後的基督教 與近現代中國政治和文化主流的變遷。基 督教過去在思想文化的公共空間上基本缺 席,沒有獨立話語權。隨著 89 年的政治變 化,許多人走入教會卻也對三自失望,但 仍在其他途徑保持與基督教的聯繫。90 年 代《基督教文化評論》的出版使得基督教 進入學術殿堂,也產生了一批「文化基督 徒」,廣義來說,就是認同基督教的知識 份子。網絡改變了局面,基督教開始獲得 公共空間的發言,文化人得以接觸基督教 的思想資源,如劉曉波和余杰、王怡等人
▌▌ ♦連曦教授專題演講(右二)
從中汲取終極關懷與價值。基督徒組成的維權律師團,亦開啟了新的公民抗爭模式,從大的歷史 背景來看,對政治的批評也立足於基督教信仰的理解和社會的關懷。
18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曾思瀚博士演講專題「馬太福音登山寶訓中的公共神學」 2014 年 1 月 14 日本中心邀請曾思瀚教授主講「馬太福音登山寶訓中的公共神學」專題。曾 教授介紹了存在於「登山寶訓」的幾種思維,譬如福音與之的關係,「登山寶訓」是不是福音本 身就是問題。大多數的神學家以時間角度看「登山寶訓」,什麼時候能夠實踐,較傾向「何時」 (When)與「如何」(How)。曾教授提出從地理問題看「登山寶訓」,從而透視地理與宗教的關係。 地理空間的「公共性」是登山寶訓的前設,教會存在公共領域的張力,是宗教的,也是政治的, 讓人看見信徒怎麼使用公共空間,回到神學就是「何處」(Where)與「如何」(How)的問題。
▌▌ ♦曾思瀚教授專題演講
2014 暑期基督教研究班 一、日期:2014 年 7 月 13 日~ 7 月 26 日 二、地點:中原大學 三、宗旨:促進兩岸三地基督教學術資源連結,提供大陸教牧領袖有來台研讀專業課程的機會 四、課程: 教父神學 魏連嶽 華人文化與教會牧養 周聯華 基督教在中國本色化之必要性與可行性──從中國教會歷史發展觀點檢討之 林治平 舊約中的甘露:詩篇研讀與賞析 徐萬麟 五、資格:大專院校以上畢業基督徒及牧者推薦函兩份 六、截止日期:2014 年 4 月 30 日 七、詳情請洽基督教研究中心
19
普世教會新聞撮要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2013 年 8 月 第 10 屆 WCC 大會反核宣言 【臺灣】來自日、韓兩國的亞洲非核聯盟 NNAA(No Nukes Asia Actions)事務局長崔勝久、亞細亞太平洋生命學研 究院院長金容福、ASIA 平和市民 NET 營運委員長李大洙牧 師 3 人,8 月 16 日飛抵台灣,拜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 總會總幹事林芳仲、助理總幹事徐望志、普世幹事葉景安、 研發中心主任黃哲彥,詢問如何幫助台灣的反核運動,促進 東北亞的生態安全。來自韓國的金容福院長則建議,台灣、 日本、 韓國的教會界應該一起合作,在今年 10 月底、11 月 初於韓國釜山舉行的第 10 屆 WCC(普世教協)大會上,一起發表反核宣言,他具體建議,除了 可在 WCC 開會期間,展示各國反核運動的現況外,也舉辦 90 分鐘的反核研習會,並在 WCC 大 會中公開討論反核議題,促使 WCC 認同反核是基督信仰的實踐行動,進而共同發表反核宣言。 PCT 在 1992 年便已發表過反核宣言,至於要在 WCC 參與發表反核宣言行動,或是派員前往日本 參與核災行程,也會透過長老教會體制,經總委會決議通過才能執行。 (2013-8-19 ~ 8-25 資料來源:台灣教會公報 3208 期)
中國政府壓迫家庭教會報告 【台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發出牧函指出,教會不能漠視中國統戰目的與家庭教會存在 事實,並且強調,中國教會因為仍然自稱「接受共產黨領導,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是「愛國愛 教的團體」,與中國的家庭教會屬性不同。 (2013-8-12 ~ 8-18 資料來源:台灣教會公報 3207 期)
世界福音派聯盟(WEA)宗教自由委員會表示: 中非共和國的基督徒處於高度危險的狀況 【中非】自從反叛聯盟在五個月前掌握政權之後,中非共和國(CAR)目前處於政治上的混 亂。國家裡的基督徒似乎成為他們的目標,政府最近逮捕了福音派的領袖,而且武裝的伊斯蘭民 兵們攻擊基督徒的村莊,殺害了至少 15 人,約 1000 人流離失所。LNC 報導,8 月 6 日,現任中 非的福音派聯盟主席,Nicolas Guerékoyamé 因為在教會的講道中批評政府,而遭到短暫的逮捕。 聯合國專家表示目前法律已經蕩然無存,包括了近五個月來兇殺虐待、任意拘留、對婦女施暴、 強迫性的失蹤等不安的氛圍已經籠罩全國。有十萬名兒童正處於性侵和被招募進入武裝團隊的危 機。該國有一半的人口為基督徒,約 440 萬人,其中有四分之一是新教徒、四分之一為天主教徒。 (2013-8-17 資料來源:WEA 本中心編譯)
20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世界聖教會聯盟青年大會 台日韓交流 【臺灣】2013 年世界聖教會聯盟分科大會,13-16 日舉行第四屆青年大會,在新竹聖經 學院舉行;14-16 日舉行第二屆女傳道師及師母大會、第一屆男信徒大會、第一屆女信徒大會, 在苗栗西湖渡假村舉行。中台神學院董事李慶民執事表示,期待與韓國、日本簽定合作協議, 有計劃的培訓宣教語言人才。未來韓國要去中國大陸宣教的傳道人,亦可到台灣學習文化與 語言。 (2013-8-19 資料來源:論壇報)
台灣基督徒信仰研究會成立 【臺灣】因應全能神教會(東方閃電)持續在台灣刊登廣告、擺攤及滲透進各地的基督教會, 由跨宗派教會、神學院及機構共同發起的「台灣基督徒信仰研究學會」(簡稱 CRI),於 8 月 12 日在信基大樓舉行發起人暨第一次籌備大會。會後並舉辦「國際反邪辯證座談會」,來自美國、 中國大陸、香港等地專家共同呼籲基督徒要扎根真理,並且願為真理而付上行動與代價。CRI 籌 備會核心同工、新北市召會歐陽家立長老指出,目前掌握到全能神教會在台行動的最新進度,是 全能神教會已註冊 10 本書,取得 ISBN 書號,註明是「全能神教會編輯部作」,出版單位是「桃 園縣基督教新歌教會」,在法律上,「全能神教會」並非合法登記的「教會」。CRI 主要任務包 括「聖經完整之信仰釋疑闡明」、「研究在台新興團體」、「提供基督徒團體有關異端邪教在台 活動之資訊與警告」、「辦理學術研討會」、「提供預防教育、信徒真理裝備及受害者協商之諮 詢」、「與世界相關機構交流」。
(2013-8-14 資料來源:論壇報)
2013 年 9 月 2013 第一屆兩岸基督教論壇 【 台 北 】2013 年 第 一 屆 兩 岸 基 督 教 論 壇 於 8 月 27-29 日 假 台 北 王 朝 大 酒 店 舉 行, 這 是 兩 岸 教 會 第 一 次 共 同 舉 辦 的 大 型 基 督 教 交 流 活 動, 大 陸 有 近 90 位 基 督 教 兩 會 牧 者, 台 灣 牧 長 同 工 約 190 人, 共 同 參 與 這 場 盛 會。 本 次 由 周 神 助 牧 師、 張 茂 松 牧 師、 洪 善 群 長 老、 白 崇 亮 長 老、 王 貴 恒 牧 師、 林 長 贈 會 督、 李 健 長 老、杜明達牧師、歐陽家立長老及魏悌香牧師共同組成的 2013 年「兩岸基督教論壇」台灣籌 備委員會,邀請兩岸教會、神學院及機構等領袖牧者參與,透過討論牧養事工、神學教育、
21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社會服務等三方面議程,共建兩岸事工橋梁與平台。負責率領大陸牧長團來台的,則是大陸 基督教全國兩會主席傅先偉。兩岸交流推動的先行者、高齡 94 歲的周聯華牧師,致詞表示, 說很羨慕大陸三自教會,把宗派都扔掉。活動現場有台灣基督教文字協會、中原大學宗教研 究所與大陸基督教全國兩會出版部共同舉辦的書展,展出近千冊書籍種類;木雕、銅雕藝術 展也為論壇期間增添文化藝術氣息。本中心亦受邀出席,與兩會交流互動良好。2014 年 7 月 將辦「暑期基督教研習班」,希望得到基督教兩會積極派員,促進兩岸基督教的進一步交 流。 (2013-9-13 資料來源:今日基督教報)
馬來西亞 Allah 用法啟爭端 【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宗教緊張情勢仍舊,上週法院聽證會甫結束,對於基督徒是否可使用 阿拉伯語的「阿拉」(Allah),作為阿拉伯語版聖經中對神的稱呼,重啟爭端。爭議的起源便是 馬來西亞基督徒使用「阿拉」稱呼上帝,因該字眼原就是阿拉伯與對神的稱呼;但馬來西亞政府 堅持「阿拉」一字專屬伊斯蘭教使用,若做為其他用途將混淆穆斯林。上訴法院裁定政府可以繼 續針對 2009 年天主教使用下級法院之裁定上訴;該案裁定天主教會可使用「阿拉」一詞於阿拉伯 語聖經中稱呼神。
(2013-9-2 資料來源:論壇報)
中國基督教協會第七屆會長、副會長、總幹事名單出爐 【中國】2013 年 9 月 11 日上午,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第九屆、中國基督教協會 第七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此次會議應到委員 196 人,實到 194 人,參加選舉 194 人。會議 由金蔚女士主持。選出新一任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第九屆常務委員會主席、副主席、 秘書長、委員名單,中國基督教協會第七屆會長、副會長、總幹事、委員名單。中國基督教協會 第七屆會長:高峰;副會長(按姓氏筆劃排序):呂德志、張克運、陳逸魯、金蔚(女)、單渭 祥(駐會)、高英(女)、唐衛民、梁明、闞保平(駐會);總幹事:闞保平(代) (2013-9-11 資料來源:中國基督教網)
WEA-RLC 研究與分析報告:宗教壓制在土庫曼不減 【土庫曼】土庫曼已經超過二十年登上世界最專制國家排行。國際上的其他國家基於對廉 價能源的渴求,而繼續選擇閒置土庫曼在宗教和其它自由上的問題。這個以穆斯林占多數的中亞 國家,儲有世界第四大天然氣資源。和這一地區的其他一些國家一樣,土庫曼「讓人想起了前蘇 聯」,因為它嚴重侵犯人權的承諾,「特別是通過制定和執行法律來抵抗宗教或信仰的自由」, Katrina Lantos Swett 和 M. Zuhdi Jasser 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副主席,最近在「莫斯科時報」的 專欄文章中寫道。雖然整個中亞地區的宗教壓制削減,但在土庫曼鐵腕的獨裁總統 Niyazov 上任 之後,壓迫事件反增不減。
(2013-9-10 資料來源:WEA 本中心編譯)
22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葛理翰佈道網路 領 300 萬人信主 【全球】葛理翰佈道團網路事奉(BGEA Internet)的 PeaceWithGod.net 網站九月四日顯示,有 第 300 萬人信主。該網站乃清楚透過約翰福音三章十六節經文,傳達福音信息。該宣教網自 2011 年春天開始運作,不到兩年半內,已有 300 萬人對該網站強有力的福音信息作出回應,以禱告接 受基督進入他們生命中。於 2009 年創立 Jesus.net 的瑟勒里爾說:「300 萬是一個里程碑。」看著 網站上有來自阿富汗的網友點選為第 2,999,999 名信主者時,他讚美神說,這是位於阿富汗真真實 實的一個人決志信基督。透過搜尋引擎,全球每天都有約 500 萬人在進行屬靈的相關搜尋。當他 們在搜尋各種屬靈的主題時,就會點向 PeaceWithGod.net 網站。 (2013-9-17 資料來源:國度復興報 582 期)
WCC 第 10 屆會議 希望和願望 【日內瓦】普世教協(WCC)第 10 屆會議將於 10 月 30 至 11 月 8 日在韓國釜山舉行,並有 望成為世上形式多樣化之一的基督徒聚會,這個會議也是普世教會運動延續的機會。普世教協總 幹事戴維德牧師表示,透過謙卑、誠實、希望作為人類與教會共同生活在一個公正與和平的世界 是基本的舉措,而不是單純的理念。這場會議在韓國舉辦深具意義,成為全球教會表達對遭受了 朝鮮半島分離的韓國教會的休慼與共。本屆的主題是「祈禱生命的主,引領我們邁向公義與和 平」,「祈禱,是一個組合體,我們在那裡見到生命的主,我們也期待一同邁向正義與和平。」 戴維德總結說。
(2013-10 資料來源:WCC 本中心編譯)
終結貧窮 EXPOSED 致世界政府、企業與教會領袖公開信 【倫敦】EXPOSED,是一個國際聯合基督教組織,呼籲全球以行動反對任何形式的貪腐,在 其行動週(10 月 14 日 -10 月 20 日)發表公開信,呼籲世界各地人民以行動「光照」及收集全球 終結貪腐的連署簽名,並在明年 G20 峰會呈上請願書。公開信由全球 25 個合作機構領袖簽署, 象徵全球 150 個國家數以百人的意見。國際協調員 Joel Edwards 表示,「作為基督徒,決心要看 到腐敗導致的禍害結束」。EXPOSED 挑戰政府、金融及商業機構以及全球各地的教會領袖,努 力使世界達致公平之餘,也提醒他們不要忘了那些受到貪婪和舞弊影響的公眾,已成了世上最貧 窮的人,呼籲全球的領袖在制定政策時為貧窮國家設想,這對於他們的未來而言很重要。 (2013-10-10 資料來源:WEA 本中心編譯)
基督徒和猶太人國際理事會代表團拜訪 WCC 辦事處 【日內瓦】基督徒和猶太人國際理事會(ICCJ)於 9 月 30 日至 10 月 1 日拜訪了 WCC 位於 瑞士日內瓦辦事處,WCC 總幹事戴維德博士 (Dr. Olav Fykse Tveit) 歡迎接待。該代表團包括了總 幹事 Deborah Weisssman,主席 Liliane Apotheker,理事會成員 David Gifford 及總幹事 Dick Pruiksma 牧師。在與 WCC 秘書長與行政人員的會議上,ICCJ 代表團也會見了世界信義宗聯會(LWF)、 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WCRC)、歐洲教會會議(CEC)、世界基督徒學生聯盟(WSCF)的代表,
23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討論共同關切的議題。其中 ICCJ 代表團與 WCC 與會人員就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衝突表達了希望和 擔憂,另外還包括了在一般基督徒和猶太人的對話,得以延續至西方世界以外的關係的可能性。 (2013-10-14 資料來源:WCC 本中心編譯)
瑞典誕生第一位女主教 【瑞典】瑞典信義宗於 10 月 15 日宣布,將封立賈桂琳(Antje Jackelen)為首位女性大主教。 賈桂琳出生於德國,1980 年受封立為瑞典信義宗教會牧師,曾在芝加哥研究神學,1999 年取得神 學博士學位。2013 年 10 月 15 日當選為瑞典路德會首位女主教,為瑞典路德會最高領導。賈桂琳 將在 2014 年 6 月正式受封立為大主教。普世教協(WCC)總幹事戴維德(Olav Fykse Tveit)致函 向她道賀,期待擔任教會領袖的她能以積極兩性參與,引導瑞典教會與信徒走向公義和平社會。 (2013-10-18 資料來源:WCC 本中心編譯)
WEA 神學委員會成員 Thomas Schirrmacher 論西方世界反基督教倫理的遞增 【梵蒂岡】世界福音派聯盟(WEA)神學委員會成員 Thomas Schirrmacher 博士應 Dignitatis Humanae Institute(DHI)之邀,與高級宗教領袖、政治領袖、專家學者在梵蒂岡展開一場普世對話, 針對西方世界反基督教倫理遞增的各種狀態,特別是生命的開始與結束以及性倫理方面。DHI 名 譽主席 Renato Raffaele Martino 樞機主教,曾任教廷駐聯合國大使發表開幕詞。他強調所有宗派的 信徒必須捍衛的共同信念,即人的尊嚴與人權不是空泛的,因為基督教保護從受孕到死亡的生命。 Thomas Schirrmacher 博士指出,並非基督教本身受到攻擊,而是基督徒的倫理觀招致攻擊。他代 表 WEA 出席會議是爲了促進福音派與羅馬天主教之間對人權和人的尊嚴議題上高層次的合作與 交流,不論存在著何種神學分歧。 (2013-10-24 資料來源:WEA 本中心編譯)
WCC 持續進行 60 年的性別正義歷程 【釜山】今年是普世教協(WCC)成立「女性、教會與社會」計劃的 60 年,該計劃為來自 不同基督教傳統、地區與年齡層的女性代表提供機會分享他們的觀點,讓婦女也能參與社會、 普世教會運動及教會合一的建設。活動在普世教協第 10 屆會議前假釜山舉行,這一次的聚會 也包括男性的參與,以反映男性在教會和社會中建設男女平等的貢獻和作用,以及男性與女性 之間關於性別平等方面問題的互相分享與對話。世界路德宗聯合會牧師 Dr.Elaine Neuenfeldt 牧 師發表了主題演講「消解父權制與認識對女性的其他壓迫」,她指出,要改善制度的壓迫, 實現社會性別正義需要更明確的作法、策略及原則,促進和鼓勵女性平等參與,不只是個別 的性別正義事件。在對話中,突出了「所有女性問題與社會有關和社會問題與女性有關」的主 題。 (2013-10-28 資料來源:WEA 本中心編譯)
24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2013 年 11 月
(2013-10-28 資料來源:WCC 本中心編譯)
韓國基督教景教研究國際學術發表會 【首爾】2013 年 11 月 4-8 日第四回亞細亞基督 教景教研究國際學術發表會在韓國首爾舉行,會中 有來自中、日、韓、台等學者就景教發表相關論文, 與會學者有鄭學鳳(韓)、田中一久(日)、川口 一彥(日)、真田千穗(日)、丁毓玲(中)、浜 島敏(日)、呂容悳(韓),吳昶興、曾慶豹教授 代表台灣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於會中發表論文。 (2013-11-10 資料來源:本中心提供)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 50 周年 【臺灣】位於在台中大肚山上的東海大學路思 義教堂,這座形似祈禱雙手的獨特建築佇立在東海 校園中,已經歷半世紀!它不僅是許多東海人求學 時的記憶,更勾勒起許多台灣人共同的回憶。東海 大學基督教會及校牧室主任李貽峻牧師提到,東海 大學路思義教堂建造於 1963 年,由華裔建築師貝聿 銘與當時的建築系主任陳其寬設計建造完成。採用 當時極為新穎的薄殼式建築工法,完成由四片雙曲 面所構成,形似祈禱雙手的獨特建築。如今,在路 思義教堂五十周年之際,盼望回歸教堂的本質,分享上帝的道,傳遞基督信仰的真諦,喚醒 東海人和基督徒重新認知,教會不只是個建築物而已,而是一個有生命的團體。 (2013-11-10 資料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WCC 第 10 屆大會開幕 求主引領邁向公義和平 【釜山】普世教協(WCC)第 10 屆大會的開幕典禮,於 10 月 30 日至 11 月 8 日在韓國的釜 山展覽會展中心(BEXCO)隆重舉行,本屆會議長達超過 2 個禮拜時間,透過公禱、研經、大型 主題研討會、普世對話、議案討論、工作坊展示來呈現本屆「生命的主,引領我們邁向公義與和 平」的主題。本屆的信息為「加入正義與和平的朝聖」,宣言是「我們分享在韓國尋求合一的經驗, 希冀成為世界希望的象徵。這不是唯一把人們分開的土地,在貧窮和富裕、幸福和暴力、福利和 戰爭之間,我們不允許視而不見,面對殘酷的現實對神要轉化的事工袖手旁觀。作為一個團契, WCC 與朝鮮半島的人民與教會團結一致,並與所有爭取正義和和平的人休慼與共。」 (2013-11-08 資料來源:WCC 本中心編譯)
25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WSCF 亞太區國際基督徒青年和平研討會討論亞太和朝鮮半島和平願景 【釜山】世界學生基督徒聯盟亞太區(WSCF-AP)為記念韓戰停戰 60 週年,並回應第 10 屆 普世教協(WCC)大會公義和平議題,10 月 24 至 27 日於韓國首爾北部京畿道舉行國際基督徒學 生和平研討會,討論亞太和朝鮮半島和平願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青年和大專代表參與。 WSCF 亞太區國際基督徒青年和平研討會,以路加福音 1 章 79 節「引導我們走上和平的道路」為 主題。對此,WSCF 亞太區總幹事蘇納(Sunita Suna)表示,WSCF 亞太區於 WCC 大會前邀請亞 洲會員國,討論亞太區域和平議題,具有意義。PCT 青年吳以琳(高雄大專中心)、Aljiu Kalauz(台 南神學院)、莊美崙(高雄大專中心)、Yi Fan A-Chin(玉山神學院)、柴毓美(台北中會文山教會) 代表台灣參與會議。
(2013-11-17 資料來源:臺灣教會公報 3218 期)
世界福音派聯盟(WEA)宣佈成立新的拉丁福音聯盟 【紐約】來自 21 個國家的代表出席了假宏都拉斯(Honduras)的德古斯加巴(Tegucigalpa) 舉行的伊比利 - 美洲的福音對話論壇(FIDE),在這次的會議中,伊比利 - 美洲的福音對話 論壇轉換成拉丁福音派聯盟(LEA),旨在代表所有的拉美福音派聯盟,加強在西班牙和美 國拉美裔的福音派團結。世界福音派聯盟副秘書長 Gordon Showell-Rogers 與領袖研究所所長 Rob Brynjolfson 出席了是次會議,他們代表世界福音派聯盟歡迎新的福音派聯盟成立,並將 提供全力支持。大會推選現任宏都拉斯福音派團契及中美洲福音聯合會主席 Alberto Solorzano 牧師擔任拉丁福音派聯盟主席,與來自玻利瓦爾、墨西哥、烏拉圭、西班牙、巴西、美國代 表一同合作。 (2013-11-19 資料來源:WEA 本中心編譯)
埃及憲法草擬委員會 支持全面宗教自由 【埃及】「巴拿巴基金會」消息,負責重寫埃及憲法的 50 人委員會,已表決贊成為市民開 放宗教自由,並廢除在國內興建教會的限制。憲法委 員會發言人說,大部分委員贊成絕對的宗教自由。他 發表聲明後,隨即引起宗教自由權利的辯論。該委員 會還通過一個階段性的章則,取消現有建設教堂的限 制。現時,基督徒需要新建或改建一座教堂,需要得 到總統特別許可證。委員會成員之一、埃及開放社會 民主黨主席 Mohamed Abul-Ghar 說:「在一個自由開 放的憲法下,所有埃及人,特別是基督徒,必須被允 許自由建立自己的禮拜場所。」 (2013-11-25 資料來源:國度復興報)
26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普世教協(WCC)專訪 基督徒和猶太人國際理事會(ICCJ)總幹事 疾呼停止反猶主義 【釜山】基督徒和猶太人國際理事會總幹事 Deborah Weisssman 表示,反猶主義必須停止。她 說:「我們希望,基督徒會覺得與猶太人和猶太教的關係是特殊的,因著我們共同的經典和耶穌 的猶太人身份。我們希望基督徒在討論中東地區的不確定局勢可以指出,基督徒在以色列比在任 何其他國家享有更多的宗教自由。」當今世界各地的宗教人士面臨嚴重的問題,包括世俗主義的 興起和各種極端宗教的崛起,因此她認為 WCC 本屆大會的主題「生命的主,引領我們邁向公義 與和平」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落實正義與和平,并強烈否認一些猶太教和基督教組織對 WCC 反猶的指控。
(2013-11-26 資料來源:ICCJ 本中心編譯)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 信仰團體參與漸增 【華沙】聯合國氣候變遷公約第十九次締約國會議(COP19)廿三日在波蘭華沙落幕。受到 海燕颱風的襲擊,許多菲律賓民眾現在還處在 飢餓的狀態;菲律賓代表團團長雅沙諾表示, 如果環境變遷會議沒有具體有效的結論,他將 持續禁食,與他的國家中飢餓的民眾同在。這 些由環境變遷造成的極端氣候災害,近年來已 經幾乎成為常態。 對雅沙諾的訴求表達支持的領袖計有: 前英國聖公會領袖羅汪威廉斯、普世教協(WCC)總幹事特維特牧師、世界信義宗聯會(LWF) 主席葉南等,更有許多的跨宗教團體對於菲律賓代表之訴求表達支持,並且加入禁食行列。在 LWF 的倡議下,28 個信仰團體加入禁食禱告的活動,聯合國環境變遷小組的最高官員費格爾絲 (Christiana Figueres)也於 20 日親自收下其聯署聲明書。以「跨宗教為環境公義禁食」為題的禁 食禱告活動,盼望能在 COP20 於秘魯及 COP21 於巴黎召開前,使各國政府得以達成有效的減碳 共識。
(2013-11-30 資料來源:論壇報 )
2013 年 12 月 普世教協(WCC)代表團出席第二屆聯合國企業與人權論壇 【日內瓦】第二屆聯合國商業與人權論壇 12 月 2-4 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三位來自瓜地馬拉 和哥倫比亞的原住民人權份子代表 WCC 的世界教會委員會(CCIA)出席呈報了當地社區包括土 地侵占的違反人權報告。根據各種報導,瓜地馬拉政府通過一家經營水力發電廠的意大利跨國公 司非法佔用土地,使原住民失去了土地的擁有權。人權律師表示三千名非裔哥倫比亞人的生活環 境受到了污染,該論壇的目的是尋求政府與企業在任務與責任上保護與尊重人權。 (2013-12-2 資料來源 -WCC 本中心編譯)
27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教宗將設立委員會打擊教會性侵害 【英國】教宗方濟各將設立一個委員會,專門打擊羅馬天主教會內性侵害兒童的行為,並為 受害者提供幫助。教宗在與八名紅衣主教顧問舉行會議之後,由波士頓樞機主教宣佈了上述決定。 教宗方濟各表示,打擊性侵害行為對維護教會的聲譽至關重要。本周早些時候,教宗對那些曾經 遭受羅馬天主教會神職人員性侵害的眾多受害者表達憐憫和同情。波士頓樞機主教奧馬利表示, 教宗提出組建的專家委員會將對神職人員、教會管理人員提供行為指南,並對日後成為神職人員 的人選進行更嚴格的審查。他說,教會對性侵害醜聞採取了嚴格的法律和司法措施,但新的委員 會將對此一問題進行根本的治理,而不是善後。奧馬利說,組建這個對抗性侵害的專門委員會符 合前任教宗本篤十六世的管理方針。
(2013-12-5 資料來源 -BBC 本中心編譯)
教宗方濟各當選《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 【紐約】「時代」雜誌(Time)選出教 宗方濟各(Pope Francis)為年度風雲人物, 原因是這位新教宗就任雖僅九個月,已成為 世界新的良心呼聲。時代雜誌總編輯吉布斯 (Nancy Gibbs)說:「教宗方濟各獲選時代 雜誌 2013 年年度風雲人物,因為他讓教宗走 上街頭,致力讓世界最大的教會面對最深切 的需求,以及在評判和慈悲間取得平衡。」 他又說,「世界舞台上,很少有新的角色像 教宗方濟各一樣,這麼快就吸引這麼多的注意。」吉布斯指出:「他就任九個月來,將自己置身 於我們這個時代核心話題的正中心:貧與富、公平與正義、透明度、現代性、全球化、女性的角色、 婚姻的性質和權力的誘惑。」梵蒂岡發言人隆巴迪說:「國際媒體一個最負盛名的認同給予一個 宣揚精神、宗教和道德價值觀,並全力支持和平與更有正義的人,這是一個積極的跡象。」隆巴 迪說:「教宗並不是在尋求成名或接受榮譽,但如果年度人物的選擇有助於傳播福音的訊息:『上 帝對每個人都擁有愛』,他肯定會高興的。」這已經是《時代》雜誌第三次評選一名教宗作年度 風雲人物了。
(2013-12-11 資料來源:BBC)
南蘇丹暴力衝突 教會領袖呼喚和平 【南蘇丹】南蘇丹各宗派教會領袖發表公開信,針對最近發生在南蘇丹境內的武裝暴力衝 突,表示譴責並呼籲各造協商彼此的分歧,確保國家安全。普世教協(WCC)與世界福音派聯盟 (WEA)俱對此表示關心,敦促南蘇丹領導人接受開放對話,在面對暴力能有「曼德拉時刻」, 學習曼德拉的寬恕與和解,正義與自由。 (2013-12-17、2013-12-23 資料來源:WCC /WEA 本中心編譯)
28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巴黎外方傳教會前療養院列為香港古蹟 【香港】有超過一百卅年歷史、前身是巴黎外 方傳教會在東亞地區首間為罹患熱帶疾病的會士而設 的療養院「伯達尼修院」,於上月獲列為法定一級古 蹟。位於香港島薄扶林的伯達尼修院於 1875 年興建, 曾接待約六千人。修院於 1974 年關閉並售出,地產 財團本打算將之拆掉,但發覺該處地基不好,不能建 築高樓大廈,轉交政府接管,在 1978 至 1997 年間租 予香港大學使用。二零零二年,政府決定修復修院, 並把毗連的舊牛奶公司牛棚一併租予香港演藝學院, 改建為校舍並於 2006 年完成工程,自此成為演藝學院培育電影電視人材的地方。今年 11 月 22 日, 香港特區政府宣布將修院建築物列為法定古蹟。伯達尼本身見證了傳教會在整個東南亞的歷史, 因為在這裡原葬了九十九位來自亞洲不同地區的傳教士。 (2013-12-20 資料來源:UCAN )
浸信會懷恩堂 60 慶典 周聯華期勉後來的榮耀更勝於前 【台灣】浸信會懷恩堂十二月廿八日過六十歲生日,高齡九十三歲的周聯華牧師回娘家,在 感恩六十慶典崇拜中證道,除了恭喜教會六十週年慶外,更勉勵教會要「後來居上」,因為在後 面的比前面更好,後來的榮耀更勝於前。周聯華牧師在懷恩堂擔任牧養工作長達四十六年,他傳 講約翰福音二章一至十一節耶穌在迦拿婚宴所行第一個神蹟「把酒變水」的信息。 (2014-01-01 資料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2014 年 1 月 利比亞基督徒為宗教自由而焦慮 【利比亞】利比亞教會領袖希望基督徒在穆斯林為主的國家允許信奉各自的信仰,即使該國 正朝向落實伊斯蘭法。在 2013 年 12 月,利比亞國會投票議決,所有法律和制度的根源都須符合 伊斯蘭教義。這次投票使國際社會關注北非和中東的基督徒人口減少,而伊斯蘭影響力在經歷「阿 拉伯之春」國家的增加。在示威推翻卡扎菲以前,基督徒曾被授予宗教自由,隨著政權的轉換, 被任意逮捕、攻擊、殺害,由伊斯蘭組織強迫改信伊斯蘭教。隨著越來越多制定伊斯蘭憲法的呼 聲,教會領袖尋求政府保證對基督徒的宗教自由。利比亞的基督徒主要是在當地工作的外國人, 也有一些當地原住民組成的小型的基督徒社區。 (資料來源 -RNS-2014-01-10 本中心編譯)
29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教宗任命十九位新樞機,反映關注貧窮的焦點 【香港】教宗方濟各一月十二日任命他的首批樞機,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方都有, 包括海地和西非的布吉納法索等發展中國家,與他認為教會必須態度一致地更加關注窮人。方濟 各從他的書房向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人群講話時作出有關宣布。十六位獲任命者在八十歲以下,這 意味著他們目前有資格選舉下一位教宗,這是樞機最重要的任務。擢陞禮將於二月廿二日在梵蒂 岡舉行。自去年三月當選成為首位拉丁美洲教宗,方濟各打破了梵蒂岡在禮節及風格上的許多傳 統。
(2014-01-13 資料來源:天亞社中文網)
教會領袖聯合代表緊急呼籲討論「敘利亞問題」日內瓦 2 號會議 【日內瓦】「敘利亞問題」即將於於 1 月 22 日在日內瓦 2 號會議討論,約 30 名來自敘利亞 和世界各地的教會領袖在會議前一周聚集普世教協(WCC)在瑞士日內瓦的總部,呼籲積極行動 結束武裝衝突。「我們沒有時間可以浪費,許多的人已經死亡或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園。」普世 教協總幹事戴維德牧師說道。教會領袖和代表來自中東、梵蒂岡、俄羅斯、歐洲其他國家和美國, 並包括來自敘利亞的教會,中東教會理事會、羅馬天主教、東正教、新教和聖公會的代表。 (2014-01-14 資料來源:WCC 本中心編譯)
蘇丹限制基督徒行動範圍 【蘇丹】基督徒的行動在蘇丹被限制。蘇丹樞機主教 Gabriel Zubeir Wako 指出,有輔理 主教的護照被扣押,無法參與 1 月 20 日至 30 日在南蘇丹共和國首都朱巴的主教會議。2011 年,蘇丹一分為二,南方成為南蘇丹共和國。從那時起,少數基督徒在北方面臨日益增長的 暴力、騷擾和歧視,包括神父被審問,或者簽證被拒。原蘇丹境內有 40 位神父,蘇丹政府 僅承認 6 位,其餘都認為南蘇丹共和國公民,持續的恐懼騷擾,可能迫使神父們退出在北方 的工作。 (2014-01-23 資料來源:RNS 本中心編譯)
台灣基督徒信仰研究學會成立 【台北】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台灣基督徒信仰研究學會會 員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理監事會議,於元月二十日上午十一 時於信基大樓三樓舉行。擔任臨時主席的新北市召會歐陽家立長 老表示,自去年三月眾教會針對異端東方閃電/全能神教會簽署 了聯合聲明,至今進一步成立台灣基督徒信仰研究學會,充分看 見台灣從北到南眾教會同心守護信仰,並期盼聖經裡的信仰內容 和精神,能早日被界定和共同持守。該學會 2014 年的工作計畫,包括:基督徒信仰解答與協助、 出版論文刊物、參訪各基督徒機關、活動。會中由與會會員投票選出第一屆理監事,本屆理事長 則由新店行道會主任牧師張茂松擔任。 (2014-01-21 資料來源:國度復興報)
30
提起筆來,寫下歷史!─華人基督教史與我
07
奧古斯丁的認識論
10
反智主義
14
路歧絲染的再思
17
中心動態
20
普世教會新聞撮要
中原大學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 CYCU
顧問 周聯華 盧龍光 卓新平 陶飛亞 李天綱 邢福增 劉家峰 主任 吳昶興 成員 曾慶豹 歐力仁 李信毅 皮國立
地址 32023桃園縣中壢市中北路200號 電話 03-2656561 傳真 03-2656598 電郵 rccc2013@gmail.com 網址 religion.cycu.edu.tw/rccc
MAR 2014
總編 吳昶興 編輯助理 許光璇 新聞編譯 曾毅堅
C HUNG Y UAN C HRISTIAN U NIVERSITY 中 原 大 學
03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通訊
《西方答問》:一部瞭解17世紀中西文化之作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第三期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