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ebrating Twenty-five Years In Hong Kong
/
Celebrating Twenty-five Years In Hong Kong
/
我們的歷史
2019
EF 香港 25 週年,提供全方位語言 培訓以及海外升學遊學課程,繼續 致力提供更多優質教育資源。
2018
EF Englishtown 改名為 EF English Centers ,現於香港有 6 間英語中心。
2014
為更好地服務澳門家長和學生, 於澳門南灣開設辦事處。
2008
EF 成為北京奧運的官方語言培訓 供應商。
2004
EF Englishtown 於香港推出,並於翌年 成立第一間實體英語中心開始為英國 托基的寄宿中學 EF Britten College (後正名為 EF Academy )招生。
2003
霍特商學院的第一個收生處在 香港設立。
2000
為擴大規模,辦事處搬遷至銅鑼灣 時代廣場。
1994
於中環德己立街開設港澳辦事處, 為暑期遊學團、個人遊學課程和 海外高中交換生計劃招生。
1978
於英國劍橋創立首間國際語言學校。
1965
EF Education First 於瑞典成立。
香港 EF 今年 25 歲了!
秉持著 1965 年 EF 在瑞典成立的宗旨「以教育打開 世界大門」 ,香港 EF 自 1994 年成立第一個辦事處以 來,幫助機構、學校、在職人士、家長和學生們提供 語言培訓以及海外遊學和升學服務。時至今日, EF 已經幫助過萬名港澳學生達成他們的教育夢想。 然而,要真正解釋 EF 是什麼,其實並沒有那麼容易。 它是一個奮鬥的故事 —— 從一人開設的辦事處,到 今日在港澳擁有幾百名員工、七間本地英語學校以 及位於銅鑼灣時代廣場全層辦事處的故事。 它是一個傳承的故事 —— 當初去海外升學遊學的 小孩,長大了成為父母了以後,讓他們的子女延續 當初的美好的故事。
它是一個成長的故事 —— 從懼怕英語,到邁出第一 步去改善,到去了國外接觸更多的人和事,到發現 自己可以擁有更多可能的故事。
招展如 EF 港澳區行政總監
同時,它也代表著一個又一個追尋夢想、達成夢想 的故事。
為了慶祝香港 EF 的 25 歲生日,我們特地邀請了 25 名家長、學生和員工,分享屬於他們的 EF 故事。 希望通過這些故事,能夠給大家更好地解釋 EF 的 使命、我們的工作、以及我們的夢想。
5
我們的 EF 故事
6
家長、學生、領隊
員工
8 CHIM Arcus
28 TUNG Coco
50 CHIU Jenny
10 LUK Ching Tsing
30 CHEN Joelle
52 IP Rebecca
12 CHAN King Yan
34 WANG Xin-Yi
54 WAI KC
36 CHU Ka Kei
56 KWOK Adrian
38 CHAN Ashley
58 CHEN Ming
英國倫敦紐蘭園 英國鄧特斯
新加坡 / 英國托基 /
澳洲黃金海岸 / 美國南加州
14 PANG Gigi
澳洲悉尼 / 英國倫敦、牛津 / 美國紐約 / 德國慕尼黑
16 CHAPMAN Eugenia 英國布萊頓 / 澳洲悉尼
18 YEUNG Bella
澳洲珀斯 / 西班牙巴塞隆拿
20 LEE Cherry 英國倫敦
22 CHOW Kathrine 英國劍橋
24 CHENG Zen 澳洲珀斯
26 CHEUNG Sahara
英國劍橋 日本東京 新加坡
英國倫敦 美國紐約
現任港澳區行政總監 第一任EF港澳區行政總監 亞洲區課程總監 亞洲區課程總監 首席文化官
40 MUI Jeffrey 英國牛津
42 FONG Wai Shing 英國劍橋
44 LAM Oscar 美國西雅圖
46 CHENG Lucas 英國牛津
48 TIN Aaron 英國牛津
愛爾蘭都柏林
7
/ CHIM Arcus
英國倫敦紐蘭園
語言遊學團
8
Arcus 在兩年前還在就讀小學的時候參加了 EF 遊學團 到英國遊學,那一次的經歷讓 Arcus 喜歡上在英國讀書 學習,也讓媽媽看到不同可能。
眼前的 Arcus 好動活潑,問起他在英國遊學的事總是雀 躍不已。他喜歡那一望無際的草地和外國的簡單生活; 也喜歡輕鬆的學習課堂和友善的老師。 Arcus 的班別是 Lego 英語學習班,對比起一般的英語課堂,同學會用 Lego 上課,邊玩邊學習英語,務求令到小朋友能享受學 習的過程。
小小的 Arcus 說到外國的老師總會非常鼓勵同學,讓他 們自由發展。 「老師看到我們在做出奇形怪狀的 Lego 模 型時,不會第一時間就質疑我們,說我們不應該這樣做。 反而會問我地其實為什麼有這個想法,讓我們做出自己 喜歡的東西。」
小孩感受到的是開心愉快的遊學生活,媽媽看到的是 Arcus 的成長。 「他是一個十分大頭蝦的小朋友,總是丟 三忘四,當然從英國回來時也是這樣。但看到他如此享 受,我也受他的喜悅感染。雖說大頭蝦依然,但看到他成 長了、獨立了,終於懂得照顧自己是一件令我開心的事。 一直以來我們都有出國念書的討論,這次遊學團讓我理 解到他既喜愛在外國學習,也已經準備好出國升學。所 以下年 Arcus 就會到英國升中了!」
「說沒有不捨得是不可能的,但既然這是他想做的事, 也是能力所及的事,做媽媽的當然要放手了。」現在的 Arcus 已到外國升學。 Arcus 媽媽說他們每晚都會通電 話,保持聯繫。當然,他們一家人也需要作出適應,但當 Arcus 告訴媽媽一件又一件的學習樂事,一切都值得了。
對於大人來說,到外國遊學是感受外國文化,擴闊眼界。 對於小朋友來說,更多是發掘自己的潛能,打開完全不
一樣的世界。你又準備好與小孩打開不一樣的世界沒有?
9
/ LUK Ching Tsing
英國鄧特斯 語言遊學團 10
如果說 Ching Tsing 是 EF 的舊生,倒不如說她 是 EF 大家庭的一部份。由學生到舊生,由舊生 到實習生,她已經和 EF 一起走過 6 個年頭。 Ching Tsing 參加 EF 遊學團是 2013 年的事,當年只有 10 歲的她,現在已經是亭亭玉立的少女。不論何時遇見 Ching Tsing 的媽媽,她總會說那年的遊學團成為了 Ching Tsing 成長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轉捩點。 10 歲的女 孩,不大不小,自己一個飛到英國鄧特斯寄宿中學參加 3 個星期的遊學團。媽媽明言,自己也像一般家長一樣, 對女兒有期望有要求,希望她在一點一滴的成長過程中 成為獨當一面的人。
3 星期霎眼間過去, Ching Tsing 比媽媽想像中成長得更 快更多。因為在外國環境浸透過,英文進步了,更重要的 是 10 歲的她彷彿成了一個小大人,變得自信、主動,可以 獨立地照顧自己,為可以照料他人。 Ching Tsing 一家居於離島,當時上學需與同住離島的 同學一起結伴乘船上學。一個暑假後, Ching Tsing 搖身 一變成為小隊長,照顧著同行同學一起上學。雖然小學 記憶已經開始模糊, Ching Tsing 還是記得自己由一個 被看顧的小朋友,變成了一個照顧別人的「大姐姐」 。對 於媽媽來說,最深刻的是有一位外藉媽媽有一天突然拜
託 Ching Tsing 幫忙照顧自己的小朋友一起上學。那一 刻媽媽覺得, Ching Tsing 的成長及能力被認同了。
一路走來, Ching Tsing 於遊學團翌年考進了心儀的國 際學校。近年更在外國人主導的童軍隊伍中,成為了 第一位本地人隊長。作為高中生的她,更在 EF 當起了 實習生,比不少同年紀的朋友更成熟,閱歷也更豐富。 連 Ching Tsing 自己也經常笑說,在年輕的外表下,自己 對比起朋友簡直是有初老的心了。
Ching Tsing 一家一直在這 6 年與 EF 保持聯絡,由分享 到拍片到成為實習生,都有他們的蹤影。媽媽再說道: 「與其說是 6 年,其實是早於廿多年前開始了。我當年 讀大學的時候,亦是跟 EF 一起出國到倫敦。 1995 年到 現在,已經是 24 年了。當年的回憶,依然在心中。」 原來緣份,有時一早已經種下了。踏出一步的決定, 帶來的是人生的改變,也是一生的回憶。
11
/ CHAN King Yan
新加坡 / 英國托基 / 澳洲黃金海岸 / 美國南加州 語言遊學團
King Yan 看似是一個平凡的大學生,但其實對比起 其他同學更加成熟。因為她在中學時期已經跟 EF
連續四年到過新加坡、英國、美國和澳洲等地遊學了。
12
King Yan 第一次遊學是小六的時候。對比起其他同學, 這是一個比較早的年齡。 King Yan 媽媽認為小朋友要 一步一步來,慢慢讓她開拓這個世界,認識不同文化。 「由於我們都要上班,平日 King Yan 由工人姐姐照顧。 感覺她是較內向怕羞的女孩,也比較依賴,因而希望 讓她見識更多。」
第一次的台灣遊學之旅是跟著旅行團到台灣學習英文。 由於團裡同學的年紀、英文程度差距不少,課程質素參 差,所以在中一的時候 King Yan 媽媽便在朋友介紹下 選擇 EF 的遊學團到新加坡遊學了,之後就與 EF 結下不 解之緣。 說到最難忘的遊學團, King Yan 認為是第二年到英國托 基的時候。 「因為那時候我第一次到較遠的地方,在國際 班認識到不少來自不同地方的同學,是一件很新鮮的事 情。」
「第四年在美國的寄住家庭亦讓我十分深刻,我們一起 進行不同的戶外活動, Host Mum 也帶我參加了社區的 營火會,讓我深切感受到美式文化。」雖然參加了四次 EF 遊學團,但體驗卻是截然不同。
問到 King Yan 參加四年遊學團後心態上有什麼不同, King Yan 笑說沒有什麼大分別,不過在第二次開始,她 便成為了半個小幫手,照顧不同的同團同學。在媽媽眼 中, King Yan 倒是成長了不少: 「她變得比較自信,同時 更積極,願意嘗試擔當領袖的位置,這是十分難得的事。」 之後 King Yan 在讀書以外更參加了青年大使及不同活 動,為學生生活加添了色彩。 雖然是一個短短兩三星期的遊學團體驗,但留下來的感 受及帶給小朋友的成長可以是十分長遠的。King Yan 繼 續向世界出發吧!
13
/ PANG Gigi
澳洲悉尼 / 英國倫敦、牛津 / 美國紐約 / 德國慕尼黑 語言遊學團領隊
Gigi 是 EF 的資深領隊,曾為 EF 香港帶隊到英國、美國、 澳洲、德國等地。她表示作為一個領隊,看到 EF 十分國際 化的一面:學生來自世界各地,各國的職員像個大家庭一 樣和諧相處。 EF 有豐富資源及經驗為小朋友舉行不同的 遊學課程。而最重要的亦是 EF 職員的初心。他們真心希 望學生能夠獲得語言上的進步,享受文化交流活動的機 會,擴闊世界視野。
說到領隊的工作, Gigi 認為成為遊學團的領隊是一個讓 她「與學生共同成長的旅程」 ,了解小朋友的想法,同時 在工作中更了解自己。有別於一般領隊,遊學團領隊是 學生的老師及朋友,亦是學校、家長及學生溝通的橋樑。 「在兩三星期的遊學團中,我認為領隊的角色亦師亦
14
友,面對學生要有作為老師的嚴謹,亦要視學生為朋友。 只有取得平衡,為學生切身處地去想,那才會有一個愉 快的遊學回憶。」
由於多次為 EF 帶隊的關係, Gigi 更獲得機會到新加坡 參加領隊培訓活動 ─ EF International Leaders’ Academy,與不同國家的領隊交流心得。雖然帶隊是 一年一次的機會,但透過 EF International Leaders’ Academy , Gigi 感受到 EF 是一個是以「人」為本的地方, 重視不同人的長遠發展。 在此, EF 感謝每一位領隊的付出,讓我們與學生走得 更遠。
一個遊學團要讓學生留下愉快的回憶,觀光
行程及學校硬件當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
「人」 。只有同學、領隊及老師相處融洽,才能 有一個難忘的遊學團。
15
/ CHAPMAN Eugenia
英國布萊頓 / 澳洲悉尼
語言遊學團領隊
16
從前的我未必能立下這個決心,但是這幾個暑假 的經歷,讓我覺得世界很大,應該花點時間衝出 自己的舒適圈,出去認識更多的人和事。 「其實我是 EF 遊學團的舊生,中學的時候跟 EF 去了英 國牛津三個星期。坦白說已經不記得細節了,只記得當 時玩得很開心。」
後來 Eugenia 看到 EF 招聘領隊,回想起以前的開心日 子,就報名應徵了。雖然角色和責任不一樣了,但還是有 很多難忘的回憶: 「最難忘的是我帶著學生去布萊頓的 海灘舉行營火晚會看日落,一邊吃著 Fish & Chips 、一 邊聊天、一邊跳 EF Dance 。大家當晚都玩得很盡興,拍 了很多照片。」另外, Eugenia 與當地領隊 Katie 成為好朋 友,一直保持聯繫。 「 Katie 過兩個星期就會來香港探望 我了,同團的學生都說要辦聚舊活動。心情很激動,因為 想不到已經過了一整年,跟當時的同事和學生仍然可以 一直保持聯繫。」
團,其實有好幾個今年的學生已經跟我說明年也要加入 我的團了,哈哈。聽到他們這樣說也會讓我覺得很有成 就感啊!」同時 Eugenia 也很感謝 EF 給予她這個平台: 「如果想起 EF 的人,我會用 energetic 、 colorful 去形容 他們。 EF 的員工都是一群有熱誠、高能量的人。每當我 需要當地同事支援的時候,他們都會給我很多幫助,並 確保學生有一趟安全、難忘的旅程。他們對工作的認真 的確讓我在做領隊期間的壓力減低了許多。」 受到 EF 影響, Eugenia 放下了自己做英語私人補習老 師的工作,決定以工作假期的形式下個月到日本去教 滑雪。 Eugenia ,祝你一切順利,下一年等你再帶隊啊!
Eugenia 希望繼續幫 EF 當領隊,並通過這個平台去到更 多不同國家。 「明年的話,我想試試帶美國或者德國的
17
/ YEUNG Bella
澳洲珀斯 / 西班牙巴塞隆拿
海外語言課程
18
珀斯的生活讓她感受到多種的生活方式, 在忙碌的學習和工作外,更要尋找自己的 興趣,珍惜與朋友的時光。
遊學帶給你的可以是全新的眼界、不同的文化體驗、來 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及美好的回憶。那遊學之後呢?如何 能把遊學的改變延續到生活中,這個問題問問 Bella 可算 是最好不過。 Bella 於 2018 年與 EF 一起到珀斯遊學,3 星期的遊學之 旅,讓修讀英文教育的她在語文上獲益不少。除了語文 能力的增長外,生活態度的改變更是這次遊學的最大 收獲。
珀斯是西澳最大的城市,雖然沒有都市的繁囂,有的卻 是悠閒的步調。在香港土生土長的 Bella 第一次在外國生 活,外國朋友積極生活的態度,給她很多啟發。 「香港人 一般對生活沒有熱情,外國的同學卻總是充滿活力,令 我覺得我應該更積極去生活。」 回來香港後, Bella 把的澳洲經歷製作網路影片,因而獲 得成為澳洲服裝品牌平面模特兒的機會。在一次偶然的 機會下,她亦成為了 EF Ambassador 。
EF Ambassador 是一群 EF 舊生,肩負起於校園內分享 遊學及文化交流的責任。由籌備活動、購買物資、到在街 上做宣傳活動,都由她和其他 Ambassadors 一手包辦。 Bella 由一個普通的 EF 學生,正式成為了 EF 大家庭的一 份子。她出色的表現及潛質令她被甄選到新加坡參加 2019年EF Ambassador 亞洲會議。 一年一度的 EF Ambassador 亞洲會議聚集了各國及地 區最優秀的 EF Ambassador。 Ambassador s會透過三 日兩夜的會議及工作坊,分享經驗並互相學習。除了有 關專業技巧上的交流,他們亦在旅程中認識到來自日 本、韓國、越南、台灣等不同國家的朋友,亦令她的朋友 圈子變得更加國際和廣闊。
同年夏天,她再次跟 EF 到巴塞隆拿學習西班牙文,更成 為了 EF 的領隊,帶領小朋友遊走世界各地。那麼你又準 備好打開世界之門,成為 EF 的一份子了嗎?
19
/ LEE Cherry
英國倫敦 海外語言課程 20
兩星期的遊學之旅,雖然不是很長的時間,但確是一個 很好的機會去打開世界之門。在倫敦,她認識到來自世 界各地的同學,與當地寄住家庭相處,接觸到不同的文 化,看到與香港絕不一樣的英倫風景。
Cherry 與另一位舊生 Bella 一起成為 EF Ambassador , 更成為了摯友,一起於不同校園內分享遊學及外國文 化。除了舉辦宣傳活動外,他們亦會參加一些針對大專 生市場推廣的討論及計劃,讓 EF 學校可以多從學生角度 了解他們的想法。 Ambassador 不只是一個執行者,他 們更會分享有趣的想法,再與 EF 的員工一起把想法化為 行動,在行動中學習,獲得實質的工作經驗。而 EF 亦能在 與 Ambassadors 合作中不停學習,了解同學的需要。 成為 EF Ambassador 的 Cherry 不單是 EF 的舊生,更成 為了在 EF 工作成長的一份子。她與 Bella 一樣,因為積 極上進的表現被挑選參加 2019 年在新加坡舉行的 EF Ambassador 亞洲會議。一年一度的 EF Ambassador 亞洲會議聚集了來自日本、韓國、越南、台灣等不同國家 的 EF Ambassadors 。在三日兩夜的會議及工作坊中, 他們一邊分享經驗,亦同時透過和各地 Ambassadors 的相處,創造共同回憶,成為好友,體驗遊學中跨國友誼 的精神。 遊學就像是一個機會打開世界之門,一個契機去認識世 界不同的人與事。在之後的日子,希望 EF 也能繼續成為 Cherry 和香港人打開世界大門的伙伴,一起共同成長。
到海外遊學、當交流生,是不少
香港大專生 checklist 上的夢想事 項。 Cherry 在 2018 跟隨學校舉辦
的遊學團到 EF 的倫敦分校進行兩 星期的遊學之旅。
21
/ CHOW Kathrine
英國劍橋 海外語言課程
眼前的 Kathrine 開朗健談,滔滔不絕地分享 自己遊學的故事及啟發。但誰又知道遊學前 的她,是沉默寡言,十分內向的人? 在到英國遊學之前 ,旅行總是和家人朋友一起過,去的 都是亞洲國家。有一天獨自旅行的想法開始在她的心中 萌生,她希望去一個長途旅行,又希望在旅程中有所得 著,以新的旅行方式挑戰自己,所以就決定以遊學的方 式去體驗世界。 在學英文的大前提下,她決定去英國劍橋渡過她這一個 人的假期。雖說 EF 已為她安排了上學及住宿等事宜,對 於內向的她來說,心中總有一個關口要跨過。為了令自 己更主動學習及生活,她在旅程中總告訴自己要把握每 分每秒去學習及練習英語,才不浪費這個假期。 既然已經踏出了獨自遊歷的第一步,當然要令假期過 得有意義。 Kathrine 提醒自己必需勇敢踏出自己的舒適
22
圈,敢問敢做才能獲得更多。在 6 個星期的遊學過程中, 英國的悠閒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風土人情讓她 打開了新世界。但更重要的是,這次旅程讓她變得更開 懷、更主動。為首次獨自旅行,她踏出了不少第一步:認 識外國朋友、與當地寄住家庭作出深入交流、計劃自己 的行程等。
回來後的 Kathrine ,讓人感覺煥然一新。由從前內向被 動的性格,變成積極主動的人,充滿正能量的她亦讓自
己的生活變得更正面。雖說遊學的旅程十分短暫,但總 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改變。那你,又準備好展開你的旅程 沒有?
23
/ CHENG Zen
澳洲珀斯
海外語言課程
24
Zen 表示外國的英語環境令學習交流更加
人性化,不再流於書本知識,令學習語言亦 更得心應手和事半功倍。 大部份人都是希望透過遊學體驗不同文化,認識世界各 地的朋友,獲得不同的生活經驗。對於 Zen 來說,體驗不 同生活文化當然重要,但他最希望的卻是透過遊學改善 自己的英語,為將來工作的升遷做好準備。
作為公務員的 Zen ,良好的英語能力乃是成功升遷的其 中一個重要因素。他曾於工餘時間在本地學習英文,但 由於在本港練習英語的機會真是少之又少,進步未算明 顯。與家人商量之後,他決定利用一個半月的時間,到澳 洲遊學深造英文,為將來做好準備。
在外國學習英語,上課學習知識當然重要, Zen 每日都會 有 4.5 小時的英語及文化課堂,讓他能密集地學習英文。 在課餘時間,他亦把握機會用英語與老師和朋友溝通, 令語言能力於短期內提升。 Zen 來自瑞士的室友,亦是 他整個旅程的好友。大家的共同語言就只有英語,在每 天的相處中他們都必需使用英語溝通。為了令自己在升 遷面試中更自信地使用英語對答,他主動向老師及朋友 求教,掌握更多英語面試技巧。回到香港後,他在面試中 獲得十分正面的評價,令他感到十分鼓舞。 為了能夠享受遊學的每分每秒, Zen 與志同道合的同學 展開了澳洲 road trip ,亦進行了不同的戶外活動。雖然 已為人父,但他亦表示這趟旅程令他更勇於嘗試新事 物,了解自己更多。 在遊學的旅程,每個人得到的永遠不會一樣。有人得到 的是語言能力上的改進;有人是全新的文化體驗;有的 則是跨國的友誼。但其實只要用心去感受,把握每個機 會,你必定能達到你想要的目標。
25
/ CHEUNG Sahara
在都柏林 3 個星期的遊學旅程, Sahara 每天學習
英文,在課餘的時間便會探索城市,遊走於不同的 愛爾蘭都柏林
博物館,在週末的時間她便會到愛爾蘭其他地方 遊覽,感受一下這個風光明媚的小國。
海外語言課程
已經成為「打工仔」的你,是不是總會望着請假攻略,計 劃着如何「請四放十」或「請一放五」 ,把握時間到外地旅 遊,放鬆一下自己的心情?老實說,請假旅遊不是最難的 事。最難做到的是在旅行中能夠真正了解當地,融入當 地文化,同時放鬆自己。 對比起走馬看花的旅行, Sahara 向來喜歡在一個城市停 留更久,感受城市的文化氣息。了解完歐洲各個城市之 後, Sahara 發現愛爾蘭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國無論在 近年的經濟發展上,還是歷史文化上都有其獨特之處, 所以決定到 EF 都柏林的分校遊學,在旅遊時同時學習, 嘗試像當地人一樣慢活都柏林的生活。
「我在大學的時候已經有聽過 EF ,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在朋友介紹下,我決定到 EF 都柏林分校遊學。學校由抵 埗到上課到住宿安排都十分貼心,讓我感覺十分良好。」 說到學校方面, Sahara 表示雖然每天都要上課溫習,但 老師十分鼓勵同學,令學習非常愉快,事半功倍。而最讓 她深刻的是十分國際化的學習環境。由於同學來自世界 各地, Sahara 能夠與來自不同地方的同學交流。尤其在 香港,根本難以有機會與來自南美洲的人溝通相處。然
26
而在都柏林遊學時她認識到不少南美洲的同學,他們十 分熱情,讓 Sahara 對於南美洲文化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Sahara 的寄住家庭女主人是一個廚師,所以她亦會把握 機會向她學廚,了解更多愛爾蘭文化。 「我的寄住家庭是 一對年青夫婦,雖然沒有小朋友,但養了一隻小狗。由於 她是一個廚師,我在家的時間便會和她交流烹調心得, 學習正宗的西餐。他們十分注重環境保育,所用的產品 都是天然有機的。這種生活在香港相對少有,對我來說 都是全新的體驗。我們會交流兩地的文化,說到生活習 慣、居住環境、婚姻文化等,讓我能夠更徹底了解到愛 爾蘭的生活,獲得不少啟發。當然,當你的寄住家庭主人 是個廚師的時候,每天總會吃到美味的食物,更會學到 煮西餐的心得,完全為我的寄住家庭體驗及遊學生活加 分很多。」 總結這次的旅程, Sahara 會說是一個讓她感受良多又 能放鬆心情的遊學旅行。想到外國嘗試慢活的你,顧慮 可能很多。但心動不如行動吧,你也可能會有意想不到 的收穫呢!
27
/ TUNG Coco
英國劍橋
海外語言課程
28
跟很多香港女生一樣, Coco 從小到大有著一個到外國 的留學生活夢。可惜的是由於現實生活上的種種限制, 這個夢想在學生時代依然沒有成真。出來社會工作過 後,生活營營役役,但這個小小的夢想依然存在她的心 中。
Coco 在工作幾年後終於下定決心去圓夢,同時希望透 過遊學令自己的英文變得更好。因為喜歡優雅的英式口 音和歷史氛圍,她最後決定去英國的劍橋遊學。劍橋小 巧而精緻,中世紀的建築及巷弄都流露著那種令人嚮往 的學術名城情懷。
除了課堂的學習和與朋友的相處
外,與寄住家庭相處的時間可算是
不少同學最難忘的部份,對於Coco 而言,亦是一樣。雖然只有兩星期
的時間,她的寄住家庭對她依然十 分關心。
對比起刻板的學習生活, EF 國際化的課堂及開放的學習 方式更為有趣。最令她深刻的課堂是有關商業的課堂, 老師十分專業,令本科是主修商業的她亦獲益良多。身 處在同學均來自世界各地的課堂當中,除了能夠了解其 他國家的文化、學習模式外,她亦可以向其他同學介紹 香港,成為香港的代表。
Coco 的寄住家庭於她未抵埗時,已經為她準備好豐富 的晚餐預備她的到來。為了令她更融入英國生活,她的 寄住家庭會主動與她聊天了解她的狀況,為她介紹更多 英國的文化。他們亦十分細心地留意 Coco 的飲食喜好, 為她準備食物。 「同學的寄住家庭都會為她們準備簡易 的早餐。我的 Host Mum 留意到我特別喜歡吃雞蛋,每 天早上都會為我特別準備。這是一個很小的舉動,卻使 我感到很窩心。」臨別的時候, Host Dad 更送了一本書 給 Coco ,希望她繼續努力學習英式英文,對她來說也是 個圓滿的結束。 旅程雖然完結,但並不代表友誼和感情會就此劃上句 號。從此以後, Coco 會在遙遠的英國有著另一個家, 等著她再次回來。
29
/ CHEN Joelle
日本東京 海外語言課程 30
Joelle 本來已經學過日文三年,日語能力已達中高階。 但和一般香港人一樣,因為繁忙的日程,就停止了學習 日語,而且一停就是幾年。學過第三語言的人就會明白, 因為缺乏有利語言環境因素,在港學習外語,除了每週 的課堂外,根本難以練習及運用。加上一旦終止外語課 堂,語言能力大多都會在短時間內大幅度降低。當想重 拾學習動力時,就會難上加難。 為了能快速並有效地重拾語感及提升日語能力, Joelle 決定了以遊學的方式重拾語文能力。雖然是日本旅遊常 客,短短的遊學體驗卻令她感到一種生活的味道,及地 道日本人的生活節奏。 Joelle 在香港的日文學校是十分 嚴格的,EF 東京學校走的卻是截然不同的路線。活動化 及互動的教學方式令到 Joelle 對每日的課堂充滿期待 及學習的衝勁。再加上居住於當地人的家,每日的練習 終於令她完全拾回對使用日文的信心。 回到香港後, Joelle 已經馬上重回學習日語的軌道。 你又有想過要重新踏上學習外語的道路嗎?
很多人除了中英文外都會嘗試學過其他語言, 但學到流利的程度需要的是無限的恆心、毅力 和堅持,而一個有效的學習環境則事半功倍。
31
海外語言課程,適合 16 歲或以上人士
www.ef.com/travel
短期遊學:www.ef.com/campuses 半年或以上遊學:www.ef.com/year
語言遊學團,適合 7-17 歲中小學生
大學銜接課程,適合學生和成人
www.ef.com/university
32
東德叮放生 課證飲非 朋購 方己叮眼活 堂書茶一 友物 之立 世體海 般 天 珠街課界驗外 難旅教 堂 遊不 育 大 遊 外 忘 同 之牌 學 瑞下活時英 語的 蛋 旅 代 典午動 國 言暑校 檔撻 過 假園 廣 茶 行 場 節 大 山 使 英美寄宿中學,適合 13-19 歲學生
www.hult.edu
霍特國際商學院,學士碩士學位和一年 MBA 課程
www.efacademy.com
EF English Centers 提供結合網上學習及實體課堂的綜合成人英語課程 www.ef.com/ec
33
語言遊學團,適合 7-17 歲中小學生
海外語言課程,適合 16 歲或以上人士
www.ef.com/travel
短期遊學:www.ef.com/campuses 半年或以上遊學:www.ef.com/year
朋 飲 課 生 叮 東 友 茶 堂 活 叮 方 之 體 珠 驗 旅 課 不 大 遊 外 同 牌 活 瑞 英 語 檔 校 動 典 國 言 園 大 使 大學銜接課程,適合學生和成人
www.ef.com/university
32
德 己 立 街
證 非 購 書 一 物 般 天 堂 教 難 育 忘 之 的 蛋 下 旅 代 暑 撻 午 過 假 廣 茶 行 場 節 山 放 眼 世 海 界 外 遊 學 時
www.hult.edu
www.efacademy.com
霍特國際商學院,學士碩士學位和一年 MBA 課程
英美寄宿中學,適合 13-19 歲學生
EF English Centers 提供結合網上學習及實體課堂的綜合成人英語課程 www.ef.com/ec
33
語言遊學團,適合 7-17 歲中小學生 www.ef.com/travel
大學銜接課程,適合學生和成人
www.ef.com/university
32
短期遊學:www.ef.com/campuses 半年或以上遊學:www.ef.com/year
叮 德 證 課 生放 東 叮 己 書 堂 活眼 方 海 之 體世 立 外 界 街 珠 驗 課 難 不遊 外 忘 同學 時 活 的 瑞 下 英 語 代 動 暑 典 午 國 言過 廣 茶 園假 行 節 場 大 山 使 非 飲 一 茶 般 教 旅 育 遊 之 旅 校
海外語言課程,適合 16 歲或以上人士
朋 購 友 物 天 堂 大 牌 蛋 檔 撻
英美寄宿中學,適合 13-19 歲學生
www.hult.edu
霍特國際商學院,學士碩士學位和一年 MBA 課程
www.efacademy.com
EF English Centers 提供結合網上學習及實體課堂的綜合成人英語課程 www.ef.com/ec
33
/ WANG Xin-Yi
由最初的不情不願,到最後的依依不捨,
因為半年的海外語言課程,心怡將以正面 新加坡 海外長期語言課程 34
樂觀的心情迎接新加坡的大學生活。 對比起很多憧憬外國留學交流的人,最初的心怡完全 是相反的。到海外語言留學最初是家人的安排,為的是 令她可以更好準備新加坡的大學生活。然而這個升學決 定,是心怡本人沒有參與過的。作為一個中五的學生,本 應正在準備公開考試,也是享受美好中學生活的年紀。 突然被父親告知已經為她報名到新加坡獨自參與 海外語言課程,難免會有些抗拒及難過。 抱著不太正面的心情出發,心怡坦言當初對於新加坡 的留學生活完全沒有期待。但經過時間的洗禮,心怡是 由心而發喜歡上新加坡。對比香港急速的步調及單調 的學習生活,新加坡人較有人情味,生活也比較多姿多 彩。 EF 新加坡的老師及職員十分熱情及友善,其中任 教 IELTS 班的老師十分有耐心,更會主動為學生用額外 時間補課。整體的學習氣氛令心怡更主動學習及更有信 心利用英語溝通。
同時,在 EF 校園中最難得的是有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 「在 EF 新加坡學校歐洲人出奇地多,我的好朋友都是來 自法國,讓我在亞洲也能學到不少歐洲文化。」除此以 外,心怡也逐漸被朋友們正面的處世態度影響,變得更 樂觀積極。比起以往只跟隨爸爸已安排好的道路,這半 年的留學生活,心怡變成了一個更有想法、更獨立自主 的人。 半年的留學生涯雖已完結,但心怡的大學生活才剛展 開。在眼前的新加坡大學生活,不再是苦差也不再單純 是爸爸的安排,更是心怡自己真心想要走的路。 你從你的舒適圈踏出一步,看看那未知又美麗的新世 界了嗎?
35
/ CHU Ka Kei
英國倫敦
高級文憑課程
36
一年的英國學習生活令她大開眼界,同時極速 成長。獨自在外生活,很多事情需要自己面對
及解決,亦會在過後更認識自己真正的需要。 人生之中,總會有一些不經意的遊學決定會改變你的一 生。 Ka Kei 一個遊學的決定,亦令她展開了英國留學工 作的旅程。
Ka Kei 參加 EF 高級媒體及藝術英語文憑課程已經是 2014 年的事。那年的 Ka Kei 剛剛完成大學,像一般的香 港畢業生,完成大學的她第一時間就是希望找到一份工 作,打開人生的另一頁。初出茅廬的大學生,要獲得一份 理想的工作絕非容易的事, Ka Kei 經歷了數個面試後, 發現自己無論是專業知識還是人生歷練也不足,難以勝 任理想的工作。為了令自己見識更多, Ka Kei 毅然決定 到英國進修,亦成為了她改變人生的一步。
回顧自己的 EF 旅程, Ka Kei 說這的確是她人生的轉捩 點。對比起香港單一的文化環境,英國的多元文化及來 自世界各地的同學亦令她對文化的交流有深切的體會。 在 EF 高級媒體及藝術英語文憑課程的安排下, Ka Kei 亦 有機會到當地的公司進行工作實習,令她獲得了難能 可貴的經驗,令旅程生色不少。
在 EF 留學的旅程當中, Ka Kei 喜歡上了英國的文化及生 活。為了延續她希望進修專業知識的初衷,她於課程即 將完結時申請了英國大學有關媒體及藝術創作的碩士 課程。畢業後,她亦獲得當地的工作機會,從事設計有關 的工作,展開了另一個故事。
回憶起在英國留學工作的經歷, Ka Kei 十分感恩當日到 海外進修的決定。如果沒有了那「霎時的衝動」 ,就不會 到英國繼續讀書及工作,有著比其他人不一樣的人生際 遇。回到香港的她,雖然都只是過著平常上班族的生活, 但她知道自己想要怎樣的生活,而擁有過的經驗和回 憶,都會成為生活的養份,令她變成不一樣的自己。
37
/ CHAN Ashley
美國紐約 EF寄宿中學IB課程 回想起當年在香港就讀中學害羞又内向的她,有許多目 標想去實踐,但就是缺乏那份自信。她也笑説當年成績 一般,只求合格也不求高分。爸媽會把我考得高分的試 卷放在畫框釘在牆上以作鼓勵。可惜的是無論怎樣強迫 自己讀書, Ashley 發現她欠的不是能力,而是對讀書的 興趣和熱情。
有一天 Ashley 靈光一現,想到何不嘗試到外國留學? 經過半年的商討及準備後,害怕又帶點興奮的她已經準 備在 EF Academy New York 展開高中生活。
好奇心驅使下,她在外國讀高中的時候作出了不少大膽 嘗試。在學習方面她毅然選讀西班牙語課。外國的學習 方式跟香港完全不同,她承認一開始覺得 IB 課程比想像 難。 「但硬着頭皮慢慢習慣後,我發現 IB 並不是想像中那 麼恐怖,而是我被心態局限了。 IB 看重的是同學對知識 的吸收跟理解,並非像香港一般的背讀筆記。」 Ashley 決 定開始改變自己的想法,投入大量時間自我學習,加上 友善的老師積極解答問題,她終於在讀書生涯中考出優 異成績。她爸媽也笑言説終於老懷安慰。問到她在 EF 最
38
難忘的回憶時,她微笑着回想在天氣晴朗的一天,老師 隨意決定坐在學校裡一片大草地上課。在燦爛的陽光 下,躺在綠草如茵的草地,微風吹來淡淡的花香味,她感 嘆這種無驅無束的課堂絕對是難能可貴! 除讀書之外, Ashley 也有積極參與不同的課外活動。從 當上啦啦隊隊長,學生會委員及參與義工活動,她彷彿 找到自己的自信和勇氣,也開始主動參與不同的活動挑 戰自己。當時她發現成功除了取決於思想和信念,也需 要靠自己行動創造。她很感激學校不斷鼓勵同學全面發 展,也給予機會和空間讓同學發揮所長。
轉眼之間,今年從英國 Lancaster University 社會心理 學畢業的她已經長大成人,正式投身社會工作。回歸初 心, Ashley 選擇了在 EF 展開第一份工作。 「四年前在 EF 香港當上了暑期實習工作,友善的員工和愉快的工作 環境令她十分深刻,希望畢業後又回到這裡了。」工作都 是另一種人生的學習,但願 EF 會繼續在你的學習旅途出 一分力,也令不同學生愛上學習,改變自己的人生。
Ashley 三年前從 EF Academy New York 畢業, 轉眼間她大學畢業後在 EF 香港總部裡工作。
39
/ MUI Jeffrey
英國牛津 大學銜接課程 40
雖然當時家人捨不得,但是我媽媽的願望 就是要我大學畢業,所以覺得去英國讀
University Foundation 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Jeffrey 因 DSE 中文科成績失利與 EF 結緣。當時他中文 只考獲 2 級,如果要留港升學只能選讀副學士然後嘗試 接駁大學。後來經媽媽的朋友介紹,得知 EF 能提供大學 基礎課程,一年的時間如果成績通過,升讀英國好的大 學有一定的機率。
一開始的留學生活也不是事事順利。除了要遠離家人好 友、適應新的學習環境,與寄住家庭的相處之道也非易 事: 「一開始跟第一個寄住家庭的生活飲食習慣很不一 樣,並不是很能相處得來;後來學校幫我換了另一個家 庭,爸爸是一個牧師,媽媽是一個教學助理。我還記得 第一天搬進去的時候吃的那一頓飯,讓我想起家庭的溫 暖。一年期間,我有過日本和比利時的室友,也從我的寄 住家庭爸媽身上學到了很多人生道理。」在學業方面,全 英語環境以及與外國學生一起上課加快了 Jeffrey 鍛煉 英語的進度, University Foundation 中的一些課堂,比 如學習怎麼做研究,也為他日後上大學墊下基礎。 出國讀書給他帶來最大的轉變是更勇於跳出自己的舒 適圈: 「我覺得當我適應新環境以後,我樂意更主動嘗試 新事物。我在英國念大學期間,也花了一年去澳洲墨爾 本當交換生,接觸更多新的文化事物。如果當初我留在 香港讀書,我未必會做出這樣的一個決定。」 Jeffrey 雖然說話不多,卻非常勤奮,過去幾年的暑假都 有回來 EF 做實習生,幫助更多 EF 師弟師妹準備學生簽 證出國讀書,並以過來人身份給出一些實用的升學建議 予猶豫的家長和學生: 「如果成績未必足以讓學生就讀 最心儀的學科, University Foundation 的確是一個很 好的選擇讓學生重新出發。」今年 Jeffrey 大學畢業了, 並希望投身教育工作,繼續幫助更多的學生找到自己 的道路。
41
/ FONG Wai Shing
在 University Foundation 裡認識的同學,是我在 英國劍橋 海外長期語言課程 / 大學銜接課程 42
英國讀了五年書裡面最熟的朋友,當時一班人為
著同一目標互相支持一起奮鬥的感覺真的很難忘。 「其實一開始並沒有打算出國,但是 DSE 成績出來的時 候每一科都是 2 分,讓我不得不思考下一步應該怎麼去 做。當時的選項,有本地副學士或者職業訓練局,也有 英國的國際大學一年級名額。後來因為小學同學推薦 了 University Foundation 這個選擇,而跟 EF 的課程顧問 諮詢以後也有更多的信心,所以最後決定跟 EF 出國。」 由於 Wai Shing 一開始的英語水平未達大學基礎班最低 收生指標,被課程顧問建議他先讀一年的學年制英語課 程。 「我以前不是讀英文中學,也不愛讀書。但是在 EF 劍 橋學校的英文班上只有非常少的亞洲學生,加上不想浪 費家裡供我讀書的錢,讓我燃起了必須學好英文的決 心。幸好老師也非常熱心幫助我,一年以後對使用英語 的信心大增,也為之後應付 University Foundation 課程 打好語言基礎。」
「說到在 EF 這兩年的得著,除了得到了之前沒有想過的 大學 offer ,還有收獲到種種情誼。而 EF 學校的升學輔導 老師 Diego 真的非常用心,他除了認識我們每一個 University Foundation 學生以外,還在申請大學的過程 裡面給予了很多的建議。還記得寄住家庭的老奶奶在我 就讀期間因為癌症離世了。雖然他們家的飯真的不太好 吃,但是我不想老伯伯自己一個在家,決定繼續留下來 陪著他。他們對於我來講,已經不是單單一個供吃供住 的寄住家庭那麼簡單。」 Wai Shing 剛剛大學畢業,並得到渣打銀行的取錄。 他說希望先工作一段時間,然後考慮之後再去英國 讀 Master’s 。希望他接下來工作順利!
43
/ LAM Oscar
美國西雅圖 學院學位速成課程 高挑的身材,有禮靦腆的微笑,是對 Oscar 的第一印象。
Oscar 選擇了中四畢業後出國,事緣中學的老師覺得他 英語能力不錯,出國可以更進一步發展。得到媽媽的支 持以後,他們到過一些升學展,也問過身邊人的意見,終 於從小學同學口中得知 EF 。 「他參加過 EF 的遊學團,對 於 EF 的課程與服務的質量都給予好評,也得知他們原來 也有升學服務,所以我便找媽媽去了諮詢。」
最後, Oscar 就讀了 EF 西雅圖學校的學院學位速成課程。 這個課程通過在 EF 學校就讀一年的預備課程後,保送學 生就讀華盛頓州的社區學院,兩年以後同時獲取美國高 中畢業證書和副學士證書,再銜接四年制大學三年級。 Oscar 說,雖然自少知道美國文化非常外向開明,但是親 身去到以後還是會感到非常吃驚: 「美國人真的非常外 向友善,即便走在街上,他們也會主動讚美 Oh nice hair, nice shoes! 。」 另一難忘的印象是九月份開學的時候遇 到來自世界不同國家的同學。雖然一開始可能有點害
44
羞,但是漸漸被美國文化及同學們友善的性格所感染, 不久就開始結交到不同國籍的朋友,適應了多元文化的 學習生活。
提到出國給他帶來的改變,他說主要來自幾方面:第一 是受朋友影響,開始愛上了做運動,包括打羽毛球、壁 球、攀石等。他笑說自小很懶散,但是現在他感覺到自己 身體更健康,想法也更正面了。第二是他很珍惜這次出 國學習的機會,並不希望讓家人失望;同時知道媽媽會 想念他,基本上每天都會致電回家。第三是對於未來的 方向他也更清晰了,經過與 EF 升學老師的討論,他的目 標是在社區學院努力考好成績然後去 UCLA 讀 Animal Science ,希望畢業以後可以往獸醫這一行業發展。 看著 Oscar 的改變,除了 EF 的課程顧問們感到莫大的 鼓舞以外,估計媽媽也放下心頭大石了。
還沒出國之前,其實我的個性很內向,不怎麼喜歡說話。
我喜歡寵物,家裡養了4隻不同品種的狗狗,另外我自小
也喜歡美國文化,對於他們的音樂、電視劇等都耳熟能詳。
45
/ CHENG Lucas
英國牛津 大學銜接課程 46
Lucas 是 EF 英國大學基礎班的舊生,他在香港完成中五 之後就到英國準備升讀大學。現在的 Lucas 已經是卡迪 夫大學的建築學系畢業生,正在香港進行實習。但回想 起當日的升學旅途,莫說是成為建築系的學生, Lucas 其實根本沒有奢望過自己能升讀大學。
在每一所中學裏面,總有一些人天資聰穎、永遠名列前 茅。但在眾多成績平平的學生中,有的有着其他天賦,更 多的是年少的他們未曾想過學業成績是多麼的重要。中 學時期的 Lucas 就是從沒意識到成績的重要性的其中一 位。在中五時候,他開始發現,現在才發力讀書也許太遲 了。為了矯正過往的錯誤,順利升讀大學,他報讀了EF的 大學基礎課程,展開新的一頁。 Lucas 說EF給了他改過自新的機會,也讓他發掘到自己 對建築和藝術方面的興趣。在高中的時候他選修理科, 然而在大學基礎課程的那一年,他在藝術範疇遇上了他 的啟蒙老師,得到不少的啟發。老師一步一步讓他了解 到自己的學術興趣,亦因應他的興趣作出合適的指導。 他終於在寒窗苦讀三個學期後獲得了建築學系的取錄 信,走上自己喜歡的路。 如果沒有到英國升學, Lucas 可能不會發現自己對藝術 的興趣,只會在升學路上繼續掙扎。他亦不會認識到不 同的人,過着普通的生活。人生的路盡是不同,在升學 的分岔路上,有些人會繼續升讀大學,有些人會向專業 興趣發展。但最重要的是,別忘了世上有很多不同的可 能,只要你願意踏出小小的一步,你的世界也許會從此 截然不同。
「假若當時我也有這樣做,那麼結
果就會不一樣了。」相信這句話在 我們每一個人的腦海裏也出現過
不下十次。雖說人生不可以重來,
但如果能在適當的時候把握機會, 說不定能創造更美好的結果。
47
/ TIN Aaron
英國牛津 大學銜接課程 中文和通識對於不少文憑試考生來說是一大挑戰,對 Aaron 來說,這亦是他在中五時候面對的一大難題。 中文和通識作為文憑試必修科,亦是 Aaron 較弱的科目。 在中五的時候他意識到如果勉強在香港升學,縱使他在 數理科目有多出色的成績,亦未必有機會升讀心儀大學 或達到基本升學門檻。在仔細的考慮及討論後,與其再 用多一年時間,他決定於中五後直接到英國修讀大學銜 接課程,再入讀心儀學系。 回想那一年的大學銜接課程, Aaron 說那一年的學習獲 得不少滿足感。如教學術英語運用的 Kate ,和化學生物 的 Daniel ,他們除了教授學術知識及技巧外,對學生亦 十分友善,主動為他們提供不同意見及協助。在選科的 路上,他亦遲疑過如何選擇大學本科。Aaron 清楚了解自 己是一個「理科人」 ,但大學科目眾多,選擇並不容易。在
48
與老師詳談後,他發現自己更喜歡與人溝通的職業,所 以最終選了物理治療為自己的升學目標。
在外國讀書,除了不同的學習氛圍外,還有來自世界各 地的同學及國際化的學習環境。在香港的學校裡,與外 國人溝通的機會是少之又少。除了那每星期固定的外籍 老師課堂外,遇見外國人的機會是近乎零。但在英國大 學銜接課程的一年,同學們來自世界各地, Aaron 亦慢 慢放開自己與人溝通,而歐洲同學積極學習的態度,也 為他帶來不少啟發。
說到最難忘的一刻,當然就是苦讀一年後終於成功入讀 心儀學系 ─ 物理治療系, Aaron 更獲得第一年學費全額 獎學金,為自己的職業目標邁進一大步。
俗語有話: 「條條大路通羅馬。」升學的路有 很多,有些人適合公開考試,有些人適合以 功課習作獲得分數。希望學生們都能找到 適合自己的路,向著目標昂首闊步。
49
/ CHIU Jenny
對我來說,教育的意義是除了吸收新知識 外,更加重要的是你怎樣通過這個過程認 識自己和認清自己的志向。 現任港澳區行政總監 50
Jenny 從小就已經與教育結下不解之緣。 「我爸爸媽媽 都從事教育行業,小時候我的志願是希望當一名老師。」 後來雖然 Jenny 並沒有當成老師,但是對教育的情意結 一直都在。 2014 年 Jenny 獲得美國哈佛商學院取錄,是九百多個 學生當中唯一來自香港的學生。 「在哈佛的兩年,其中一 個最深刻的印象是在開學禮當天,院長致歡迎詞時問了 大家一個問題“ What is it you want to do in this one wild and precious life ”(你想在你寶貴的一生做什麼事 情)。對我來說,這個就是教育的意義:除了吸收新知識 以外,更加重要的是你怎樣通過這個過程認識自己和認 清自己的志向。在美國求學的時候,我班上有來自三十 多個國家的同學,一些是富二代,一些通過自身奮鬥拿 到全額獎學金;有前職業棒球員,也有 FBI 探員。出國求 學的經歷豐富了我的思維,也讓我意識到世界那麼大, 自己所知道的只是很少。」
Jenny 的 MBA 學費原本是由前公司支付的,條件就是 畢業以後回去再工作兩年。然而在畢業的臨界點, Jenny 對於自己的未來有了更多的想法: 「我在前公司 工作了四年,對於學會的東西和合作過的戰友都非常感 恩。然而兩年 MBA 的沉澱讓我認知到教育才是我最熱 衷的事業,它改變了我的價值觀、擴闊了我的視野。我 希望可以在這個行業為學生帶來更多的改變。」思前想 後,她最終放棄了舊公司過百萬的助學金,並在EF開展 她的事業。
「做著自己的 dream job ,並不代表工作變得容易;相反, 由於很想做好,有時候反而加添更多壓力給自己。有時 候可能是一天跑幾間學校做升學講座、有的時候是幫家 長和去了國外的學生處理問題到大半夜。然而,我很慶 幸身邊有一班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奮鬥,而且聽到學生 與家長跟我們分享種種海外見聞和成長故事,一切都值 得了。」
51
/ IP Rebecca
第一任EF港澳區行政總監
一開始還沒找到辦公室的時候,我就在家裡工
作,直至租到中環德己立街 EF 的第一個辦公室, 桌椅、電器都要由自己一手一腳去操辦購置。 「當時被委派到香港開 EF 的辦事處時,我只有 23 歲。」 Rebecca 細細回想當年加入 EF 的緣由。 「大學時我跟 EF 創辦人 Bertil Hult 的兒子 Philip 是同學,後來他問我有沒 有興趣加入 EF 。那時候 EF 在歐洲比較有名,但在亞洲其 實沒有什麼人認識。當時我在大學副修瑞典文,覺得去 瑞典公司工作應該會挺有意思的,所以就答應了。」畢業 以後, Rebecca 在 EF 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瑞典擔任遊學團 課程顧問,一年以後就被 Bertil 邀請回港開設 EF 辦事處。 雖然職位高,然而 Rebecca 一開始都要一手包辦不同的 工作。說到這裡, Rebecca 想起一個難忘的小插曲: 「當 時 Philip 來香港探望我的時候,問我辦公室傢具購置的 情況。我當時還滿懷自信地告訴他我已找到了質量跟價 錢都好的選項,並剛剛下了訂金。豈料 Philip 竟然跟我說 不,我們要沿用公司北歐風格的傢具,你把之前的訂單 退了吧,我安排把桌椅送來香港。我當時就呆了,有必要 為了這個耗費更長的時間和更多的精力嗎?後來傢具送 過來的時候我就懂了,因為整個設計把公司的形象更加
52
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員工和客户來到辦公室時也更加 愉快。不得不佩服當時 Philip 對於細節的執著。」
說起難忘的客戶, Rebecca 想起當時幫一個學生準備申 請美國簽證去暑期遊學團。他的爸爸是位的士司機,努 力存錢為了送兒子出國增廣見聞。然而因為收入不穩, 美國領事館對批出簽證有顧慮。後來 Rebecca 親自出動 遊說領事館,並用自己為那個學生做個人擔保,最後才 順利獲批簽證。 雖然 Rebecca 已經離開了 EF ,然而到現在,EF 仍為她工 作上帶來了正面影響,包括對員工的信任以及創造一個 讓員工投入和能夠盡抒己見的工作環境。所幸的是,雖 然 EF 香港經過多年發展,員工人數已經超過一百人,然 而這些 EF 工作文化仍然得以傳承下去。
53
/ WAI KC
美國洛杉磯 語言遊學團 亞洲區課程總監
今年 KC 已經在 EF 工作了 19 年。在他進入 EF 工作
之前,從 EF 遊學團的學生,到EF校園大使、遊學團 領隊,到今時今日成為亞洲區課程總監,KC 已經 和 EF 結下不解之緣。
54
「那時候第一次跟 EF 出國,第一次感受到用英語溝通的 遇到了很多友善和優秀的人,從他們身上獲益良多。正 重要性,第一次融入寄住家庭感受不同文化,後來爲了 因爲我們的同事都處事正面,我們才能以最積極的態度 和寄住家庭保持聯絡,便努力學英文⋯⋯現在,我已經 對待客人。」 有在瑞士、英國、美國、新加坡等多個國家的工作經驗, 並到訪超過 30 個國家。這些都是那時候開始積纍,一步 「謙虛」是 KC 在不同職位上的初心,也是面對世界的態 「 19 年過得很快!我在 EF 一直做著不同的工作,每一 一步走來的。這也是我如此深信 EF 能改變人生的原因。」 度。 個職位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和學習。唯有謙遜的心才能讓 說到自己最難忘的事情, KC 說實在是太多了,從全球社 我們進步。」他舉了一個例子。 「我最感到自豪的是看到 會動蕩到不同的疾病、自然災害,都曾打擊過家長和學 EF 創辦人 Bertil 當奧運火炬手的時候;還有幾年前我們 生的海外遊學升學計劃。 「最感恩的是大部分與我們堅 在慶祝 EF 50 周年,俄羅斯太空人在太空站上拿著 EF 的 守在一起的學生和家長,當他們學成歸來,和我們分享 旗幟,對我們說 EF 在做對世界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的時 他們的所見所聞時,就是我們工作中最大的鼓舞。」 候,讓我意識到世界真的很大。既然自己有幸在這間世 界性的機構工作和學習,我也提醒著自己每天都要以謙 KC 一直以他積極的態度影響著身邊的人,他的人生哲 遜的態度面對一切。」 學,主要有兩個關鍵字,一是「開心」 ,二是「謙虛」 。 在未來的日子裏,我們祝願 KC 繼續傳遞開心精神,以最 「開心」是透過他在不同國家工作,認識了很多交心的 謙虛的態度迎接更多的挑戰! 朋友。 「 EF 是一家充滿正能量的公司,在不同國家我都
55
/ KWOK Adrian
亞洲區課程總監
讓我一直效力這家公司的原因,是公司對每
一位員工的信任。不管是經理還是初入職的, 公司會給予很多的機會,從而發揮所長。 今年是 Adrian 在 EF 工作的第十年。在此之前,他做過市 場推廣方面的工作,也換過幾間公司, EF 是他工作時間 最長的一間。
說到自己最難忘的經歷, Adrian 說莫過於在 2015 年被 委任開設澳門辦公室了。 「其實我們已經思考了這件事 情好幾年了,在此之前都是由香港的同事聯絡澳門感興 趣的客戶,然後定期到澳門做講座以及會見學生。當時 香港的團隊都相信澳門的市場潛力,希望我們有實體辦 公室以便更好地服務當地的家長與學生,終於在 2015 年 我們爭取成功。」 然而建立新的辦公室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千辛萬苦之 後找到一個位於中心地段的甲級寫字樓作為辦公室,卻 發現政府需要半年的時間審批場地才能正式營業。 「當 時當然很焦慮,好不容易有這機會,但要立刻想辦法解 決。一開始我一直住在酒店,每天把房間充當辦公室打 給客戶,租用酒店場地做講座。後來成本還是太高,於是 想過在未裝修好的辦公室放一些易拉架和椅子做講座。 很深刻的是第一個媽媽走進來,看到沒有裝修的石灰 牆,以為自己走錯地方了,哈哈!」到後來政府終於審批 結束,可以搬進去辦公室的時候,卻碰到冷氣安裝不了
56
的問題。從 2 月到 7 月整整 5 個月, Adrian 與他的團隊買 了十把電風扇,冒著汗但還是沒有怨言地繼續他們的工 作。他們當時的辛苦經營最終有了回報:在 EF 澳門踏入 第五年,已經成為當地海外升學遊學首屈一指的機構, 每年有超過幾百位學生透過 EF 打開了自己的世界大門。
提到十年來最難忘的學生, Adrian 第一時間想起 Kitmas 。 當時香港的同事幫澳門的 Kitmas 報讀了英國曼徹斯特 三個月的英語遊學課程。後來開了澳門辦公室,學成歸 來的 Kitmas 主動應徵,成為 Adrian 澳門團隊的第一名 員工。讓 Adrian 最感動的是, Kitmas 後來娓娓道來她在 英國遊學的過程期間,認識到她現在的丈夫:一名生物 化學教授。當時男朋友為了 Kitmas ,更決定移居澳門, 並在婚後 2018 年底誕下了寶寶。 「我覺得我的工作很有 意義,像 Kitmas在跟 EF 出國後,她的生活、職業、家庭都 有了那麼多的改變。我一直都相信自己在做一份改變人 生的工作。」 雖然 Adrian 已經在 EF 工作了一段時間,然而他的謙虛、 團隊精神、對客戶的細心程度,都獲得很多同事的尊重 與愛戴。在此祝福 Adrian 在 EF 有下一個更美好的十年!
57
/ CHEN Ming
首席文化官 58
雖然當時沒有想過在教育行業工作,然而跟 Philip 談下來以後,覺得 EF 這家公司跟我想 像的教育公司很不一樣,於是決定一試。 首席文化官這個職位,在其他公司並不常見。然而在 EF , 公司文化一直是員工引以為傲的元素。 「雖然 EF 已經成 為全球最大的私人教育機構,但是我們在工作中還能保 留相當的靈活性,這有賴於我們的核心價值之一 —— 創 業家精神。雖然每個人都有其職位,然而只要把事情做 好,便沒有 『這不是我的工作範圍』的道理。只要有好的 主意, EF 都是『先試再說』 。 這也是在 EF 工作有趣之處。 我已經在 EF 工作了 21 年,然而沒有一天的工作是一樣 的,每天都充滿未知與挑戰。」
子)想要積極拓展中國市場,急需要在中國或者香港有 過工作經驗的人才,從哈佛商學院的幾百個學生履歷上 最終找上了她。Ming 在 1998 年拿下 EF 這個 offer 的時 候,大概沒有想過會一直工作到現在。
從一開始作為亞洲遊學團的課程總監,到現在身兼首席 文化官和全球市場部總監的 Ming ,縱使職位不一樣,她 仍然會在未來繼續以她的力量,帶領更多的 EF 員工以教 育打開世界大門。
說起 Ming 的背景,她以前在拍賣行工作,後來入職電 視台做製作人,就算在哈佛商學院就讀 MBA 期間,從來 沒有想過要去教育行業工作。的確, 以Ming 的豐富創作 力、高速行動力和時尚觸角,在藝術或者文化創作行業 看似更加合適。當時 Philip ( EF 創辦人 Bertil Hult 的大兒
59
我們的里程碑 關於我們 名稱
EF Education First (簡稱 EF )
持有者
由創辦人 Bertil Hult 及其家族私人持有
成立 學校及辦事處
全球業務
1965 年,於瑞典隆德
於全球 50 個國家設有 612間學校及辦事處 114 個國家
教師及員工 52,000 (24,500 名全職辦事處員工, 13,500 名全職教職員,
14,000 名兼職教師)
研究及創新 EF EdTech
EF 的研發部門總部位於瑞士。EF 擁有數百名語言學家、開發人員、設計師及教師,共同開發EF先進的語言學習系統。 研究網絡
EF 研究網絡與頂尖大學合作,從根本上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 EF 和劍橋大學理論與應用語言學系建立了聯合研究部門,以研究加速語言學習
- EF 正在和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學院合作,對中學生的第二語言學習得及文化流暢度進行研究 - EF 與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合作發展英語學習研究
- EF 與東京大學聯合建立了一項針對第二語言習得的大腦研究項目
EF Research Lab for Applied Language Learning
60
回饋社會
EF 遍布全球的辦事處與當地社區合作,一起回饋社會。 -
EF Global Classroom 是 EF 慈善活動的基礎,其中包括了美國、中國、海地、印度尼西亞、日本和尼泊爾的 災後重建,亦包括向弱勢群體提供助學金,令其可得到更好的教育機會
- 每年, Hult 家族都會為 Hult Prize 捐贈獎項 —— 全球最大的大學生案例競賽,旨在研究解決全球最嚴峻的 社會問題 - Hult 家族是 Mentor 基金會的創始成員之一,致力於預防青少年濫藥及吸毒
- Hult 家族是 LegiLexi 基金會的創始人及贊助者,該基金會致力於向教育者提供創新方法,教授小學生閱讀
EF 與奧運會及特殊奧會
- 2022 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官方獨家語言培訓供應商 - 2020 年東京夏季奧運會官方語言培訓合作夥伴
- 2019 年阿布扎比世界特殊奧運會官方獨家語言培訓供應商 - 2018 年平昌冬季奧運會官方教育服務贊助商
- 2016 年里約夏季奧運會官方語言培訓供應商 - 2014 年索契冬季奧運會官方語言培訓供應商
- 2008 年北京夏季奧運會官方語言培訓供應商 - 1988 年首爾夏季奧運會官方語言學校
EF Pro Cycling EF 是 EF Education First 職業單車隊的冠名贊助商, EF Education First 是一個 UCI 世界巡迴賽職業單車團隊, 在 2017 年環法單車賽中榮獲第二名。職業單車將不同背景的人團結在一起,以和平,有趣和友好的方式,實現 非凡的運動成就。它與 EF 的使命完美契合:通過教育打開世界大門,以及我們致力於將不同文化融合在一起的 承諾。 #exploretheworld
EF Global Classroom
EF 奧運大使 —— DeeDee Trotter
EF Pro Cycling
61
僅憑此書向過去 2 5 年來 默默支持 E F 的 各位老師、 同學及員工表示衷心的 感謝和敬意,是你們成就 了 E F 的 故事,創造了 E F 現今的文化。 www.ef.com
EF 香港總部 銅鑼灣時代廣場2座23樓 電話:+852 2111 2370 EFHongKong efhongkong EF 澳門總部 商業大馬路FBC 財神商業中心7樓G室 電話:+853 2822 8552 EFMacau efmac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