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基金會季報(2017Q4)

Page 1

時代基金會季報 2017 年 12 月出刊 科技聚焦:摘錄近期國際間可商品化之產品、技術 專題報導:2017 Startup Global Program – 2nd Batch 時代脈動:2017 年 10~12 月活動報導 2018 年 Q1 快報:1~3 月活動預告

編輯:李冠霏 TEL:(02) 2511-2678 分機 12;epoch@epoch.org.tw


科技聚焦 以雷達追蹤改善工廠安全及效率的微定位技術 (A Radar for Industrial Robots May Guide Collaboration with Humans) MIT Technology Review, September 20, 2017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s/608863/a-radar-for-industrial-robots-may-guidecollaboration-with-humans/

人與機器人在工廠的合作與安全日漸重要,然而目前機器人的感測技 術容易受到光線等因素影響其精準度,造成人員安全上的威脅。由美國 麻省理工學院航空航太教授 David Mindell 創立的公司 Humatics 開發出 一款微定位技術 Spatial Intelligence Platform,以機器人搭載雷達,透過 無線電頻持續追蹤周圍多個應答器,並搭配軟體系統分析周遭人員的動 作;其突破性在於距離 30 公尺內的精確度可達到毫米等級。今年九月, Humatics 完成 1800 萬美元 A 輪融資,預計於明年商品化。此外,未來 更計畫將此技術應用於 AR、無人機、精準降落等領域。 ( 台灣大學 微生物學研究所 何祖安 )

光學奈米材料打造新型態冷卻系統 (A Material That Throws Heat into Space Could Soon Reinvent Air-Conditioning) MIT Technology Review, September 12, 2017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s/608840/a-material-that-throws-heat-into-spacecould-soon-reinvent-air-conditioning/

目前冷卻系統消耗全球發電量 15%,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 10%, 當未來的冷卻需求增加時,如何提高冷卻效率將是一大關鍵。美國史丹 佛大學電子工程 Ginzton 實驗室的研究團隊於輻射冷卻的基礎研發一套 屋頂冷卻系統,利用特殊光子奈米材料有效將熱輻射轉換為能順利穿透 大氣層的中波長熱輻射,並反射 97% 太陽光。透過這個系統能夠降低建 築物溫度,且過程不需要水和電,節省用電成本高達 20%。這項技術可 望廣泛應用於傳統空調和冷卻系統,未來亦有機會提高太陽能電池的轉 換效率,有助於解決全球能源問題。 ( 聯合大學 電子工程系 李思賢 )


提升電網儲能效率的陶瓷幫浦 (Ceramic Pump That Takes the Heat Promises Cheap, Efficient Grid Storage) MIT Technology Review, October 11, 2017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s/609093/ceramic-pump-that-takes-the-heat-promisescheap-efficient-grid-storage/

使用超高溫 ( 攝氏 1,000 度以上)液態金屬作為熱能傳輸、儲存是工 業的理想作法,然而過去受限於金屬機具易受損而無法實現。由美國喬 治亞理工學院、史丹佛大學及普渡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聯合研發高溫 陶瓷機械幫浦,利用石墨作為傳輸管線 (piping)、封合 (seals)、接合處 (joints) 的材料,搭配金屬鎢於其他張力作用,成功在攝氏 1,400 度下運 作 72 小時,未來也將使用液態錫,將現有熱儲能系統 (Thermal Energy Grid Storage) 效率提高 60%。此技術可應用在天然氣、煤炭發電的能量 儲存,更可大幅降低高儲能需求的太陽能、風力等再生能源的成本;此外, 有潛力發展新型態金屬冷卻核子反應爐。 ( 清華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魏嘉緯 )

使盲人恢復視力的仿生眼技術 (Blind Patients to Test Bionic Eye Brain Implants) MIT Technology Review, September 18, 2017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s/608844/blind-patients-to-test-bionic-eye-brainimplants/

幾十年來,科學家不斷試圖開發腦植入物,渴望使盲人回復原本的視 力,但效果有限。目前市面上的產品皆把電極放置在視網膜上,只能治 療約 150 萬因色素性視網膜炎而失去視力的病患,僅佔全球 3,900 萬失 明人口的小部份。美國 Second Sight 公司推出的新設備 Orion,能繞過 眼睛將一組電極直接放置在大腦視覺皮層的表面,並傳送電脈衝告訴大 腦感知光的模式,此項技術可取代眼睛和視神經功能,幫助不同原因導 致失明的病患。 2017 年 11 月 8 日 FDA 讓 Orion 進入快速審查機制,並 將在 12 月份完成第一個人體試驗。 ( 交通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研究所 黃義雄 )


減少摩擦力的水凝膠材質 (Friction Fighter) MIT Technology Review, October 24, 2017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s/608991/friction-fighter/

在進行外科手術時,患者常會因塑膠或橡膠製成的手術儀器感到不 適,尤其是材質粗糙的尿導管。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趙選賀教授所帶領的 團隊設計出一種凝膠狀的材質,藉由二苯甲酮照射紫外光產生的共價鍵, 使水凝膠與乳膠等物質間產生強力鍵結,防止水凝膠脫落,可附著於塑 膠、乳膠或橡膠外層,提供使用者一個更柔軟、光滑的表面。此外,也 可將藥物嵌入此材質,用來治療發炎反應或疼痛;亦可應用於保險套上, 除了可降低摩擦力、對乳膠的過敏反應,也可阻隔病毒傳染。目前團隊 正大規模測試新型水凝膠材料應用,也在研發新型態水凝膠材質,可添 加於化妝品添加劑、石油鑽井作業的潤滑劑等。 ( 輔仁大學 生命科學系 蔡亭安 )

利用強化與模仿學習開發智能製造型機器人 (These AI Hotshots Plan to Reboot Manufacturing by Jumping Inside Robots) MIT Technology Review, November 7, 2017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s/609339/these-ai-hotshots-plan-to-rebootmanufacturing-by-jumping-inside-robots/

目前已有機器人投入生產製造業,但其工作效率仍笨拙且速度慢,美 國加州柏克萊大學 Pieter Abbeel 教授因此成立 Embodied Intelligence 新 創團隊,開發智能製造型機器人,透過研發的演算法,使機器人可以「自 主學習」。遠端操作人員藉由虛擬實境與遠端操作的技術,以強化學習 與模仿學習的方式,教育機器人,使機器人可反覆學習、提升學習速度。 除了 Pieter Abbeel 外,Google DeepMind 研究團隊也在探索如何用虛擬 實境的方式提升機器人的學習速度。 ( 輔仁大學 生命科學系 蔡亭安 )


無線電波診斷生理訊號 (Wire-Free Snooze Patrol) MIT Technology Review, October 24, 2017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s/608990/wire-free-snooze-patrol/

以往研究睡眠品質時,病患身上會連接許多儀器,並且需要在實驗室 過夜。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的 Dina Katabi 教 授利用無線電波會受到人體呼吸、心跳等生理訊號影響的原理,測量病 患的呼吸與心跳,搭配 AI 演算技術,進而分析不同的生理狀態與睡眠階 段。由於利用無線電波偵測生理訊號對病患而言毫無負擔,因此在分析 睡眠品質時,可以取代並改善腦波圖測量技術對病患所帶來的不便與不 舒適,使得測量更貼近病患平時睡眠的情況。此項技術可以幫助與睡眠 相關的疾病研究,例如: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之外,也可藉由分 析生理訊號判斷病患的情緒,有助於未來心理疾病的研究與預防。 ( 清華大學 醫學科學系 張恩庭 )


專題報導 Startup Global Program 國家發展委員會與時代基金會聯手,邀請國際新創企業來台發展 11 月 27 日 - 12 月 7 日 國家發展委員會與 Garage+ 於 11 月再次共同主辦「Startup Global Program」,向全球新 創團隊招手,共計收到來自 37 國、303 組國際高端技術新創團隊申請,並從中挑選出 21 個優 質團隊,邀請於 11 月 27 日至 12 月 8 日來台十天,與企業高層決策主管一對一商談會議、參 與 Garage+ Open House 展覽、安排企業參訪、舉辦 CEO 圓桌會議,發掘技術合作、市場拓展、 資金挹注機會,接軌台灣高實力產業資源,共創商機。

企業商機媒合,發展潛在合作機會 21 家來自美國、加拿大、以色列、荷蘭、德國、烏克蘭、俄羅斯、墨西哥、新加坡、韓國 等 10 國新創團隊,涵蓋數位醫療、物聯網、智慧裝置、人工智慧等面向,並具有前瞻軟硬體技 術及市場發展性。 為將台灣產業與國際市場接軌,Garage+ 於團隊來台的十天內,安排與 41 家台灣企業、 投資人及醫院一對一商談會議,總計 207 場,商談企業包含台積電、台達電子、廣達電腦、緯 創資通、聯發科等;此外,特別安排國際團隊參訪緯創資通總部,由新創整合中心及醫療產品 發展中心介紹如何以研發、設計、生產的豐富資源支持新創公司,並分享多個合作成功實例; 為協助國際團隊在台落地發展,Garage+ 邀請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徐有德協理說明國際 團隊在台設立公司架構及策略,並由廣達電腦黃亭瀚處長分享與國際新創企業合作的經驗,讓 國際團隊深刻體會台灣企業高效、超水準執行能力。

促進創業交流,深入國際市場 本次計畫,除了促進國際團隊與台灣接軌,也創造台灣新創團隊能見度。為共同拓展更多 潛在合作夥伴,Garage+ 於嘉新空間舉辦一年一度 Open House 展覽,包含 21 組國際團隊與 21 組台灣團隊聯合參展,共計逾 280 位企業代表、國內外投資人、各國辦事處官員蒞臨指導; 此外,透過舉辦 CEO 圓桌會議,讓 24 位國內、外創業家就募資、市場開發及經商文化等議題 進行討論、交流,深入理解各國市場及文化概況。

政府、產業界大力支持 此次計畫獲得政府以及產業界的高度重視,包含國家發展委員會邱俊榮副主委、各國經貿 辦事處,及許多業界先進夥伴,皆參與計畫活動,期待後續有更多國際新創與台灣產業展開實 質合作,於台灣發展市場及事業。

企業高層決策主管一對一商談會議, 期望與台灣產業建立連結,共同開 拓商機

緯創資通企業參訪,由新創整合中 心及醫療產品發展中心介紹與國際 新創團隊合作案例

Open House 展 覽, 逾 280 位 潛 力 夥伴至 Garage+ 嘉新空間參觀,與 團隊面對面交流、洽談商機


時代脈動 Epoch-ILP 產業聯絡計畫 11 月 20 - 21 日 Epoch-ILP Faculty Visit Dr. Nevan Clancy Hanumara Research Scientist of Precis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Group,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MIT Research Scientist of Tata Center for Technology + Design, MIT MIT 機械工程學系 Dr. Nevan Clancy Hanumara 應時代基金會之邀,於 11 月 20 - 21 日 拜會會員企業竹間智能、緯創資通及廣達電腦,並造訪 Garage+,以「Engineering Health Clinical Collaboration to Prototype Medical Device Technologies」為題,透過 MIT 多個設計 出產品原型、甚至成立新創的實際案例,說明如何與醫院等臨床單位合作,落實 Discover、 Develop、Demonstrate,共同開發醫療器材。Dr. Hanumara 也分享降低醫療成本,鏈結醫療 機構及工程師等現今醫療器材產業的發展趨勢,而緊密的產學合作及周邊頂尖醫療院所的地緣 關係更是造就波士頓蓬勃創新生態系的關鍵因素。演講當天有近 40 位會員企業、醫師、新創團 隊出席,現場與會者及講者互動熱絡。

Dr. Nevan Clancy Hanumara 進行專 題演講

近 40 位會員企業、醫師、新創團隊 參與

現場與會者及講者互動熱絡

科技部國際產學聯盟計畫 10 月 11 - 12 日 為加速國內學術研究及產業發展與國際接軌,時代基金會於 10 月 11 - 12 日協助科技部舉 辦國際產學聯盟計畫 GLORIA Boot Camp,邀請 MIT 及 UC Berkeley 國際頂尖學研單位之產業 聯絡計畫負責人 Mr. Todd Glickman 及 Dr. Anthony St. George 來台,以研討及個別討論方式, 分享產學聯盟辦公室在各校的角色、定位及如何對校內及企業進行溝通、宣傳、管理。台大、 清大、交大、北醫、陽明等 15 校產學聯盟代表及科技部相關同仁共約 50 人參與,望能協助台 灣學研機構與企業合作,提升研發價值,強化前瞻創新競爭力。

國際產學聯盟各校代表合影

Mr. Todd Glickman 說明 MIT 產學合 作計畫現況

Dr. Anthony St. George 說明 UCB 產學合作計畫現況


國際青年創業領袖計畫 Young Entrepreneurs of the Future (YEF) www.entrepreneurship.net.tw 11 月 12 日 成果分享會 「國際青年創業領袖計畫 (Young Entrepreneurs of the Future)」於 2017 年 11 月 12 日舉 辦「2017 YEF 成果分享會」,學員以《換想》為題,分享參與 YEF 計畫 10 個月經歷內在革命 的旅程,以及海外參訪期間的衝擊和啟發。當天,一路支持 YEF 計畫的業師、評審、講師、教授、 歷屆學員及其家長等逾 400 人,出席參與、見證學員的成長及 YEF 計畫 15 年的執行成果。 當天的分享重點,說明國際交流參訪見聞。今年為期兩週的「國際交流參訪」,拜訪創新 創業之都 San Francisco、Boston,以「The Future You」 為主題,參訪 Autodesk, DeepMind, Dropbox, Facebook, Red Sox, Ginkgo Bioworks 與 新 創 公 司 Zoom, Hippo Insurance, Lucid VR;Stanford, MIT 電腦暨人工智慧實驗室;Toyota、Amazon 在波士頓的研發基地等 26 個單 位,與創辦人、頂尖學者近距離面對面交流。這趟學習之旅顛覆原有思維,拓展視野,並激發 學員更大的企圖心,以創新思維發揮社會影響力。其中,三分之一行程由在矽谷、波士頓曾受 過 YEF 培訓的「校友」安排促成。分享會最後,特別邀請時代基金會林憲銘董事長、徐小波創 會董事長上台致詞,勉勵學員莫忘 YEF 使命與初衷。 15 年來,YEF 已成功培育超過 3,000 位年輕學子,國內知名的年輕創業世代,cacaFly、 停車大聲公、StorySense( 電話邦併購 )、奕成門業、以及悠遊城市國際等超過 60 家新創公司 皆來自此計畫。參與學員皆表示,YEF 激勵他們勾勒更遠大的夢想藍圖,進一步探索未來無限 可能,重新定位自我、開創未來。在實踐夢想的同時,更要時時提醒自己貢獻與回饋社會。第 16 屆 YEF 計畫已於 2017 年 12 月 20 日起跑,展開 12 場校園說明會宣傳,將繼續培育年輕人 的興業精神,創造更美好的下一個社會。

2017 YEF 學員分享參與過程的 緯創資通林憲銘董事長期許下一 YEF 傳承儀式勉勵學員,以興業 YEF 成果分享會後,分享學生及 代年輕人能薪火相傳,讓未來更 精神開創自己的生涯,更莫忘回 全體貴賓合影留念 收穫與挑戰 好、生生不息 饋與貢獻社會


時代育成計畫 Garage+ Funding • Mentoring • Training • Recruiting • Campus • International Support www.garageplus.asia Garage+ 本季參與 2 場大型展會,10 月 11 - 14 日參與「2017 台北國際電子產業科技 展」,帶領 4 家新創團隊,包含:聯齊科技、迪英佳科技、展綠科技及 Blocks 於新創展區設置 Garage+ 專館,吸引來自美國、日本、韓國、印度、台灣等各地買家;11 月 16 - 18 日參與「2017 Meet Taipei 創新創業嘉年華」,與中華開發創新加速器合作「CCIA X Garage+ 專館」,舉辦 5 場 CEO 圓桌會議,邀請黃淑慧協理 ( 中華開發創新加速 ( 股 ) 公司 )、吳柏儀執行長 ( 通用移 動電訊股份有限公司 )、趙如媛執行長 ( 時代基金會 )、吳思本董事長室資深特助 ( 緯創資通股 份有限公司 ) 及郭大經總經理 ( 開發創新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暨中華開發創新加速 ( 股 ) 公司 ), 與超過 50 位新創團隊執行長進行深度對談。 此外,Garage+ 持續推出多場諮詢與工作坊,10 月 2 日方頌仁業師 ( 達盈科技管理顧問公 司創辦人 ),針對主題「Exit Strategy」與 8 位創業團隊執行長進行深度交流與討論;10 月 18 日許家碩業師 ( 聯發創投投資總監 ),提供企業投資、互聯網產品營運及規劃等建議;10 月 24 日與合作夥伴 Microsoft BizSpark 攜手合辦 Microsoft BizSpark Hacking Event,邀請大中華區 前瞻技術合作事業部資深平台架構技術經理陳晴及技術傳教士吳宏斌,針對資料庫架構、資料 分析及視覺化等面向,與團隊進行技術交流;11 月 30 日 Steve Ahn 業師 ( 韓國 KAIST 大學教授 ), 提供海外市場開發、產品策略定位等建議。 Garage+ 今年度榮獲中小企業處績優育成中心,總計培育 135 個新創團隊,當中包含 55 個國際團隊,於投資方面共有 20 餘家團隊成功募資及被併購;目前已邀請 90 位業師、10 個長 期合作單位共同提供團隊諮詢輔導及創業資源;對以上活動如有興趣或任何建議,請洽楊子慧 辦公室主任,電話:(02)2511-1215 分機 22,E-mail:may@epoch.org.tw。

10 月 11 日 至 14 日「2017 台 北 國 際電子產業科技展」,帶領 4 家新

10 月 24 日 舉 辦 微 軟 BizSpark Hacking Event,與新創團隊進行 2

11 月 16 日至 18 日於 「2017 Meet Taipei 創新創業嘉年華」設立 CCIA

創團隊參與展會

天的 Hackfest

X Garage+ 專館


好人網 http://www.talent.net.tw/ 10 月 14 日 職涯工作坊 11 月 3 日 - 12 月 14 日 鞋盒傳愛在耶誕 12 月 23 日 Year End Party 為協助時代人才社群「好人網」的學員,認識自我、建立合適的溝通應對進退模式,於 10 月 14 日舉辦「職涯工作坊 Build Your Future」,由資深人資顧問蔡亞芬老師,分享「讓天賦自 由」,從冥想、肢體開發到反思,學員逐漸釐清目標,最後更透過製作夢想拼圖,期許十年後 的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以及邀請康士藤管理顧問公司首席顧問陳旭輝老師,分享「職場溝通 實務」,藉由案例演練,運用利益關係人分析、行為路徑分析、風險溝通,探討在不同工作情境, 與主管、同事溝通處事的基本功與眉角。最後,兩位講師皆勉勵職場新鮮人,設定目標、建立 職場品牌形象、打造屬於自己的職涯藍圖! 今年底,好人網再度響應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鞋盒傳愛在耶誕」公益活動,募集耶誕鞋 盒,贈送給各地陪讀班的弱勢學童。活動邀請基金會人才社群及 Garage+ 新創團隊共襄盛舉, 除成功募集 200 組鞋盒,更號召十多位志工協助包裝禮物。此次亦獲得新竹物流支持,將禮物 於聖誕節前夕分送至中部及台東地區救助協會陪讀班孩子們手上。透過此公益活動,向弱勢孩 童傳遞溫暖與祝福,期許日後成長為懂得愛、能分享的大人,也讓這個社會、世界越來越好。 基金會為了聯繫各屆學長姐的感情,今年於 12 月 23 日舉辦交流聚會「Year End Party」, 邀請足跡遍及全球的校友們回娘家,彼此溫故知新,當天有超過 200 位 Alumni 攜家帶眷齊聚 一堂。基金會邀請 CNEX 創辦人蔣顯斌董事長分享其創業歷程、投入紀錄片十年的感想和預見; 徐小波創會董事長、邱繼弘學長、以及黃奕雯學姊,與校友聊聊蜜月後的財富、創業、婚姻人生, 鼓勵年輕學子勇於嘗試、採取實際行動。在熱絡愉快的交流氣氛下,為年底的交流聚會畫下完 美句點。

10 月 14 日「職涯工作坊」由陳旭 輝老師帶領參與者討論職場情境模 擬個案

活動總共募得 200 個聖誕鞋盒,由 時代基金會人才社群一同包裝、整 理

12 月 23 日「Year End Party」,邀 請 CNEX 創辦人蔣顯斌分享其投入 紀錄片十年的所見所聞


時代基金會第九屆第六次暨第十屆董監事聯席預備會議 12 月 6 日 本會於 12 月 6 日,召開第九屆第六次暨第十屆董監事聯席預備會議,報告 2017 年專案執 行成果及 2018 年度活動規劃,並由各創始會員企業推派代表與社會賢達,出任第十屆董監事: 林憲銘、何奕達、徐小波、鄭崇華、張忠謀、徐立德、殷琪、陳泰銘、張剛綸、吳昕恩、陳翔 中、張仁和、潘健成、許顯榮、黃育仁、龔天行、江金山、焦子儒、張嘉淵、張景溢、陳彥宇 ( 以 上為董事 )、海英俊、邱仁鈿、葉志鴻 ( 以上為監事 )。 此外,新任董監事也推選林憲銘續任董事長、何奕達續任副董事長,期待繼續為基金會引 進更多元的視野、帶領新一任董監事為社會共創價值。

董事長林憲銘先生宣布開會,並感 謝第九屆董監事

董監事聽取簡報,並積極提供建議

新任董、監事介紹


2018 Q1 活動預告 第十屆第一次董監事聯席會議

3 月份

Epoch-MIT Program (1) 產業聯絡人會議

1 月 29 日

(2) MIT Sloan/CSAIL AI Online Course

2 月 28 日

時代育成計畫 Garage+ (1) 春酒

2 - 3 月份

(2) Startup Global Program – Overseas Promotion

2 月 12 日 - 3 月 16 日

(3) Startup Global Program – Application

2 月 12 日 - 3 月 16 日

(4) Mentor in Residence

2 - 3 月份

(5) Deloitte Day

2 - 3 月份

(6) CEO RoundTable

2 - 3 月份

YEF 國際青年創業領袖計畫 (1) 2018 年度活動宣傳

2017 年 12 月 - 2018 年 2 月

(2) 校園說明會

2017 年 12 月 - 2018 年 1 月

(3) 網路申請

2017 年 12 月 20 日 - 2018 年 2 月 2 日

(4) 網路組隊

1 月 12 日 - 3 月 14 日

(5) 創業新兵戰鬥營

3 月 10 日

好人網 (1) 好人聊聊天

1 - 3 月份

(2) 華天灝導演分享聚會

3 月份

(3) 職涯探索聚會

3 月 24 日

學生實習訓練計畫 (1) 尾牙

1 月 13 日

(2) 2018 年新進實習生迎新、訓練

2 月 24 日

(3) Q1 企業動態研究

2 月份

(4) 產業分析課程

3 月份


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史隆學院高階管理課程表 http://executive.mit.edu/openenrollment MIT Executive Programs 乃彈性設計的 2 ~ 3 天或一週短期管理課程,為在職中高階主管隨時 充電的最佳選擇。時代會員企業每兩年有 US$6,000 的孳息,該孳息可扣抵學費;歡迎指派員 工或相關領域教授申請。若有相關問題,請洽時代基金會楊斯淳專案經理 (Maggie Yang),電話 : (02) 2511-2678 分機 10。以下為 2018 年第一季之課程: Program

Date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 Program

1/28-2/2

Greater Boston Executive Program

3/12-5/7

Creating High Velocity Organizations

3/20-21

Neuroscience for Leadership

3/22-23

Applied Neuroscience: Unleashing Brain Power for You and Your People

3/27-28

Strategy and Innovation Driving Strategic Innovation: Achieving High Performance Throughout the Value Chain

2/25-3/2

Closing the Gap Between Strategy and Execution

3/13-14

The Innovator's DNA: Mastering Five Skills For Disruptive Innovation

3/13-14

Innovation Ecosystems: A New Approach to Accelerating Corporat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3/15-16

Understanding Global Markets: Macroeconomics for Executives

3/19-21

Developing and Managing a Successful Technology Strategy

3/20-21

Building Game-Changing Organizations: Aligning Purpose, Performance, and People

3/22-23

Implementing Enterprise-Wide Transformation

3/27-28

Revitalizing Your Digital Business Model

3/29-30

Technology, Operations, and Value Chain Management Managing Complex Technical Projects

3/27-28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