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手冊
守護世代 Bsngan 相遇的地方 立霧溪流域層層疊起的河階和開闊向洋的沖 積扇,是千百年來不同世代人群的活動場域。 起造家屋、升起炊煙,各自過著精彩的生活。 善於交際的原住民族祖先帶著自家生產的物 品與不同地區的朋友在 Bsngan 交換和貿易, 建立起屬於原住民族部落族人的生活領域。 立霧溪出海口的 Bsngan,有著一處特別的 河階臺地(富世遺址),地表上遍佈著一個 個直立的「立石」,它們大小型態近似,下 半身深埋土裡,表面有著明顯的刻鑿痕跡。 埋藏千百年至今的考古地層與文化遺留,讓 我們得以窺探太魯閣族人世代相遇交換的地 方,尊重與感受從過去到當代族人共同守護 的土地_ Bsngan !
世代匯聚的 Bsngan ! 東臺灣立霧溪出海口的 Bsngan(今閣口一帶),太魯閣族語意為「會合、 相遇的地方」,是族人早期世居立霧溪流域下山與各族群交換或交易日常 生活物資的地域。根據太魯閣族老人家的口傳,過去都會經由 Bsngan 到 Alang Paru(今花蓮新城)購買米、鹽巴等家用物資,也會拿狩獵到的獵 物與漢人交易。 現 今 的 Bsngan 主 要 由 六 個 部 落 所 組 成 _ Dgarung( 得 卡 倫 部 落 )、 Huhus(大禮部落)、Skadang(大同部落)、Rowcing(落支煙部落)、 Ayug(中富世部落)、Qrgi(可樂部落),此外也有少數遷徙過來混居的 Tueda(道澤群)及南奧泰雅族。 原居於太魯閣流域的各部落族人,經歷不同時期國家勢力的遭逢與殖民 政策的影響,先後遷居再度「相遇」於祖先世代途經駐足與交換物資的 Bsngan。
孕育文明的 Yayung Paru
Yayung Paru 是 Truku 對於立霧溪的稱呼,為大河之意。 Yayung Paru(立霧溪)主流發源於太魯閣族人的聖山 Klbiyun(奇萊山北 峰)東北側,從 3000 多公尺高山一路陡降,蜿蜒流注太平洋,刻劃出舉 世聞名的壯麗峽谷。
世居 Yayung Paru 的河階土地 隨著地殼不斷地抬升,加上立霧溪河水強勁的下切力量,河水橫貫中央山 脈深切出峽谷,同時形成一層又一層的河階臺地。 隆起的河階地勢平坦,又是視野遼闊的至高處,成為千百年來世代人群在 高山幽谷裡的最佳選擇,提供家屋、聚落、耕地等各種活動所需的空間。
第一河階 富世遺址、耕地
第二河階 落支煙、台 8 線
第三河階 民樂 ( 同禮 )
世代群相 太魯閣族人口傳、歷史文獻紀錄、考古地層的物質遺存等,見證立霧溪 流域是人群往來的交會節點,世代族群的接觸與相遇,形塑文化多元的 Bsngan !
淘金夢碎 ─ 荷蘭人眼中的 Bsngan 荷蘭人為探尋黃金而來到臺灣東海岸的 Tarraboan 哆囉滿地區(現今立霧 溪河口)。探金行動留下原住民族世居立霧溪流域的紀錄,從記載中得知 當時立霧溪流域地區有多達六、七十戶居住於此,儼然是一個頗具規模的 村莊。
向陽前山 ─ 太魯閣族的記憶與人群 太魯閣族人從祖居地 Truku Truwan(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遷徙拓居到東 部山林展開新生活時,曾在 Tpedu(天祥)遇見 Mek-qaolin 人(文獻紀錄 為猴猴族)。當時廣泛分佈在立霧溪流域,是臺灣的原住民族之一,後來 遷居到了宜蘭平原,逐漸與噶瑪蘭人混居。
千年前的蹤跡 早於歷史文獻之前,原住民族祖先的蹤跡早已出現在立霧溪流域。許多學 者進行田野調查時,在地表常發現一些人們活動遺留的陶石器或鐵渣等。 至 1980 年的考古學研究,已經確認十幾處人們曾經佔居活動的考古遺址, 他們的活動時間早於 400 年,甚至早到距今 2000 年前。
立霧溪含金河階位置圖
太魯閣族遷徙分布圖 太魯閣族祖先以家族為單位 遷居東部,範圍涵蓋了太魯 閣區域各流域及河階地。
2000 年前的 Bsngan 閣口上的高位河階地 立霧溪河口右岸的階地,海拔高度約 120 公尺,此處傍山面河,地勢平坦, 帶點隱蔽的靜謐,也是現今太魯閣族人世代居住與狩獵農耕的傳統領域。
富世遺址位置圖
「立石」地景的新發現
距今 2000 年前後的人們,擅長使用金屬器打製原石成為功能性石器,心 手合一將石塊刻鑿成想要的型態,成為當今獨特的地景。
富世遺址於 1986 年調查發現,當時命名為太魯閣遺址。遺址地表上矗立 了數以百計具有人工鑿痕的小型「立石」,也發現了墓葬石板棺以及紋飾 多樣的陶器。 2019 年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師生進行富世遺址的第二次考古發掘,對 於富世遺址廢棄之前的聚落與社群活動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發現了什麼?從細微之處看起 人們使用的物品可能因為刻意埋藏、 損壞丟棄、或不明原因遺失等狀態進 入土層裡,這些都成為日後我們認識 與解析它們文化意義的依據。
考古地層出土的陶石器,從其中的紋 飾、型態、質地,可反映人們的製作 技術或美學與社群風格的認同標誌, 有待我們仔細觀察與抽絲剝繭。
2019 年發掘出土的完整陶器,表面施滿方格印紋
Bsngan「物」聯網 千年來世居立霧溪流域的人們,乘著河口的地理優勢利用陸路與水陸,串 起交易網絡,此地域成為臺灣東部南北的中介點。 透過考古地層的年代序列與遺物的分析,凸顯東臺灣的宜蘭與花蓮、山區 和海岸等空間地域,人們有著密切交流往來的證據,一窺當時太魯閣地域 複雜的社交網絡。
山與海的交換網絡
魔鬼藏在細節裡,放大數倍的陶片,發現了什麼呢? 富世遺址出土的陶片中,從陶器成分和紋飾風格的差異性,可以識別出 「在地」和「外來」的二種來源,富世遺址的人們除了本地製陶外,也與 東臺灣海岸山脈一帶的社群交換取得陶器或製陶原料。
具有拍印條紋陶片
立霧溪流域常見的方格印紋陶
摻雜中央山脈變質岩屑的陶片
放大 65 倍後的陶片,可以發現黑 得發亮的角狀火成岩碎屑,東部 具有火成岩的地質為海岸山脈。 因此,透過這樣的觀察可以發現 富世遺址的人群與海岸山脈一帶 的人群彼此有交換互動關係。
綠光漸隱的技術交替
引領臺灣原住民族祖先數千年的玉文化潮流,在 2000 年前後,隨著金屬 器的交換引入與高溫技術冶煉金屬的自製,翠綠的玉器慢慢消失於生活日 常。 距今約 3000 年前後的新石器時期,是臺灣南島語族(原住民族祖先)玉 器使用的興盛時期,發展出專業的切鋸旋截技術。至距今約 2300 年前, 鐵器的出現與普及,玉器逐漸被取代,製作已不具有繁複精細的切鋸工 序。 臺灣史前重要的玉材產地來自花蓮縱谷的萬榮地區,研判富世遺址的玉器 是和縱谷的人群交換而來。
此玉錛為玉材打剝片解下來的玉片 切鋸成形,再全件加磨,是新石器 末期常見的玉錛形制,器緣仍可見 明顯的直線切鋸痕跡。
斧鋤形石器的質地為片岩,材質脆 弱,史前人類製作方法從片岩石核 上使用間接打擊法,透過石楔、石 鑿沿著片岩的層理剝片,逐漸修整 成器。
爐火純青的高溫技術
距今 1400 多年前,擁有高溫技術冶煉金屬的人們,從臺灣北部或東部, 長途跋涉或架舟渡海尋覓砂金而來,冶煉大量的鐵器與黃金飾品,供應東 臺灣原住民族社會的需求。 煉鐵爐的發明突破燃燒溫度,物質文化有了巨大的翻轉,開啟了金屬器的 扉頁。臺灣北部及東部出現了廣泛使用的鐵器,也開始出現玻璃珠、瑪瑙 珠、黃金飾品等高溫技術下的產物。 約距今 1000 多年前,擁有高溫技術的人們,抵達立霧溪河口尋找砂金, 一路往上游挺進,在立霧溪流域活動長達千百年,於崇德、新城、陶塞、 山里等河階地都有他們的足跡,在砌石家屋或墓葬內都出土了許多鐵刀。
崇德遺址遺留的大量鐵渣
太魯閣族人的交換
Bsngan「物」聯網
太魯閣族人世居於立霧溪流域,時常與其它族群交換生活所需。交換而來 的鐵製農具、鍋具以及狩獵用的火槍、子彈,被族人視為重要的珍物,有 些更作為生命禮儀之用,如鐵製的生活用品是早期婚俗中的聘禮。 透過頻繁的交換分享,在立霧溪流域形成了緊密的社會網絡,物的交換與 流動持續地建構出屬於太魯閣區域的物質世界。
鐵製鋤頭
Kbayan 古白楊舊社的家屋結構和生活用具遺留
「立石」遺構的真實性 大眾對巨石的印象投射可能是復活節島的摩艾石像和英國的巨石陣這兩處 世界聞名的巨石遺跡,它們巨大又充滿神秘感,而「製作者的目的是什 麼?」更是大家在驚嘆後的發問。 富世遺址上地表遍佈的「立石」,同樣吸引著人們而有著諸多臆測,是宗 教性膜拜、墓葬標誌或是建築遺構呢? 2019 年的考古發掘,逐漸釐清「立 石」的埋藏脈絡與空間分佈的關聯性。「立石」與房屋建築的柱洞群共伴 排列,研判為建築構件遺留。
鑲嵌在駁坎內的立石
考古的「古」,多久才能稱得上古?現在,我們站在人們活動堆積的考古 地層最上緣,正在創造屬於我們世代的地層與土地權利。 富世遺址是當代太魯閣族人傳統領域上的農耕地,為方便農作使用和區辨 空間邊界,壘砌出規序的駁坎,成為獨特的農業地景。 富世遺址的河階地從 2000 年前的聚落轉變為太魯閣族的旱作農耕地,部 分地上矗立聚落建築「立石」遺構,則被重新堆置或鑲嵌成為農作駁坎的 一部份,不同時代對於土地利用的轉變,重新賦予或轉化了「立石」的意 義,也創造出屬於當代的農業地景。
「立石」的千絲萬縷
富世遺址的「立石」貫穿了不同時代,與不同人群相遇,象徵守護著世代 立足的土地。
2019 年 8 月富世遺址的考古發掘過程中,富世課輔班師生們下坑體驗考 古發掘,拿著小平鏟輕刮祖先耕種過的土壤,用刷子輕輕刷去陶器上的塵 土,親手碰觸著「立石」遺構,對於家鄉珍貴的文化資產和祖先世居的太 魯閣傳統領域有更深刻的體認,埋下守護世代立足土地的種子。
富世課輔班學生體驗發掘
考古遺址的社會價值
遺址的價值是從社會參與的實踐而 來,它能啟發和提供多樣的體驗。 考古遺址的價值在於當代人們所賦 予的意義,公眾能夠透過往昔人們 活動遺留而認識和參與過去,在過 去和現在之間建立聯繫。 時隔兩年,富世課輔班的師生再次 重回富世遺址現場,這次帶著畫筆 圖紙,仔細觀察「立石」、駁坎壘 牆、農耕地,透過想像復返過去, 建構出 Bsngan 地域多元族群的生 活樣貌。
太魯閣族人的世代權利
太魯閣族人循著 gaya 建立起世代居住的領域,utux 賜予富饒的土地,每 個獵區、耕地都有著自己的名字,土地是傳統文化的載體。在現代國家體 制的影響下,常忽視維繫人與環境的共生關係,以及族人的歷史記憶與知 識體系。 立霧溪流域許多史前考古遺址所在的河階臺地與山林,同時也是太魯閣族 人世代居住的聚落、耕地、獵區等生活領域,積累著原住民族祖先與太魯 閣族人的傳統領域與文化遺產,土地承載著族群與文化實踐的連續性,當 代以太魯閣族人為主體的秩序與權利,更彰顯太魯閣立霧溪流域的族群正 義與環境永續。
小辭典 * 太魯閣族的核心信仰 gaya、utux。gaya 為祖訓的意思,規範著人的一切思想與行為,是待人 處事的標準;utux 則為祖靈、靈魂的傳統信仰。兩者成為太魯閣族人的宇宙觀與社會關係的基礎, 連結著人與人、人與超自然關係。
富世考古遺址出土文物展示計畫 計畫主持人
鍾國風
展示策劃
施東佑 、 彭程
共同主持人 展示設計
陳璽任
彭程 、 施東佑
2019 年富世遺址成大考古發掘團隊
李翊睿 、 周庭安 、 林飛永 、 施東佑 、 陳奕斌 、 陳柏聖 、 陳韻帆 、 楊力璇 、 楊宗儒
富世村課輔班活動參與名單
李玉景 、 李璇 、 林顥哲 、 金亞倫 、 黃丞與 、 黃冠朕 、 溫皓 、 董皓偉 、 蔡子諻
特別感謝
課輔班志工
秀林鄉民代表 文化工作者
李嘉玲 林幸宜 邱金蘭 陳玉秀 舒嘉玲 白世義 Miming Karaw
指導單位
主辦單位 協辦單位
花蓮縣秀林鄉公所
承辦單位 執行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