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6147

Page 1


00

006 前言 聖地牙哥朝聖之路的開始…… 008

行前準備

010

認識西班牙北部

012

朝聖之路實用資訊

014

聖地牙哥朝聖之路 Q&A

Chapter

01

020 拿瓦拉地區 024

城鎮介紹:潘普洛納(Pamplona / Iruña)

026

日記:巧合(704 Km to Santiago)

028

特色景點:寬恕之峰(El alto de Perdón)

030

城鎮介紹:皇后橋鎮(Puente la Reina / Gares)

032

日記:方向(659 Km to Santiago)

035

城鎮介紹:星星鎮(Estella / Lizarra)

036

特色景點:酒泉(Fuente del Vino)

037

城鎮介紹:弓箭鎮(Los Arcos)

038

城鎮介紹:比亞納鎮(Viana)


Chapter

02

040 拉里奧哈地區 044

城鎮介紹:洛格羅尼奧城(Logroño)

046

特色景點:克拉米夫戰役(Batalla de Clavijo)

047

城鎮介紹:納瓦雷特鎮(Navarrete)

048

城鎮介紹:納赫拉鎮(Nájera)

050

日記:理由(581 Km to Santiago)

054

城鎮介紹:聖多明尼哥.拉卡爾薩達城 (Santo Domingo de la Calzada)

056

日記:朝聖者的朋友(547 Km to Santiago)

060

日記:貝殼(437 Km to Santiago)

Chapter

03

064 布爾戈斯省 068

特色景點:亂葬坑

069

日記:鄉愁(513 Km to Santiago)

073

城鎮介紹:聖約翰.奧爾特加村(San Juan de Ortega)

075

特色景點:最古老的人類

076

城鎮介紹:布爾戈斯市(Burgos)

082

日記:方便(483 Km to Santiago)

086

城鎮介紹:梅塞塔高原上的村莊

088

日記:梅塞塔高原(454 Km to Santiago)

090

特色景點:聖安東之火

092

城鎮介紹:路上的博阿迪利亞市(Boadilla del Camino)


Chapter

04

094 帕倫西亞省 098

城鎮介紹:穀倉鎮(Formista)

099

日記:朝聖者的禮物(420 Km to Santiago)

102

城鎮介紹:西爾加的狩獵村(Villacazar de Sirga)

103

城鎮介紹:卡里翁.孔德斯市(Carrión de los Condes)

105

日記:交流(334 Km to Santiago)

Chapter

05

108 萊昂省 112

城鎮介紹:薩阿貢鎮(Sahagún)

113

城鎮介紹:萊昂城(León)

120

日記:現實(274 Km to Santiago)

124

特色景點:榮譽之橋(Puente del Paso Honroso)

126

特色景點:天神之家(La casa de los dioses)

127

城鎮介紹:沃野的聖胡斯托村(San Justo de la Vega)

128

城鎮介紹:阿斯托爾加城(Astorga)

130

特色景點:鐵十字架(La Cruz de Hierro)

132

特色景點:一人村落

134

城鎮介紹:鐵橋城(Ponferrada)

136

日記:通往幸福的道路(205 Km to Santiago)

139

城鎮介紹:比耶爾索的法國村(Villafranca del Bierzo)

141

日記:憤怒(182 Km to Santiago)


Chapter

06

144 盧戈省 148

城鎮介紹:塞伯雷洛村(O Cebreiro)

149

日記:人滿為患(146 Km To Santiago)

152

城鎮介紹:薩里亞鎮(Sarriá)

153

城鎮介紹:波爾托馬林鎮(Portomarín)

154

日記:韓國人(115 Km To Santiago)

Chapter

07

08

158 拉科魯尼亞省 162

城鎮介紹:梅利德市(Melid)

164

城鎮介紹:阿蘇亞鎮(Arzúa)

165

特色景點:喜悅山頭(Monte do Gozo)

166

日記:聖地牙哥的生日(4 Km To Santiago)

168

城鎮介紹:星野聖地牙哥城(Santiago de Compostela)

171

日記:我的生日(In Santiago de Compostela)

176 後記 我是誰? 180

附錄 1 庇護所列表

189

附錄 2 朝聖之路歷史年表


前言 Preface

聖地牙哥朝聖之路的開始……

久很久以前,耶路撒冷的大街上,一位蓬頭垢面,滿臉鬍渣,步履蹣跚的中年男子走過商店

街的狹窄巷弄,所有商店見到他都趕緊半掩著門,從門縫裡偷看他,對著他指指點點。沒有

人想靠近他,大家都怕和他講上話,好像只要接近他,就會像他一樣被惡魔附身,成了信奉耶穌基 督的魔鬼。 猶太人不喜歡耶穌,更厭惡信奉耶穌的人,當時的國王希律王也是如此,他排斥教會,下令刺 殺耶穌的十二使徒之一、耶穌的表哥——雅各。 雅各死於他 43 歲那一年,成為第一位殉道者,後人稱為「聖雅各」(St. James)。聖雅各死後, 他的弟子偷走了他的遺體,將其置於船上偷渡,隨著水流流經地中海,直到伊比利半島西北邊的烏 拉河口處才下葬。雖然當時有此說法,但無人看過聖雅各的墓地或墓碑。直到西元 813 年,卡斯圖 的阿方索二世(789 ∼ 842)統治時期,一位叫佩拉約(Pelayo)的牧師看到一顆異常明亮的星光, 閃耀著整座里胡拉東(Libradón)森林(之後,我們稱此地為星野之地)。加利西亞教區的主教聽 聞此消息,便派人上山尋找,最後在海邊發現了一塊用大理石製成的方舟。主教經由神的啟示,宣 稱找到了使徒聖地牙哥(Santiago)的遺體。 註:聖雅各(St. James),西班牙語的寫法為聖地牙哥(Santiago),兩種中文譯文都有人使用。

只是,這樣的宣稱仍不足以讓人們走向聖地牙哥的墓地。真正讓歐洲天主教徒穿越庇里牛斯山, 走向西班牙西北方的加利西亞地區,進入星野之地的聖地牙哥大教堂內,跪拜在聖地牙哥的墓前, 要到西元 844 年後了。 西元 844 年 5 月 23 日,基督教徒與伊斯蘭教徒在克拉米夫平原(Clavijo)上打仗。戰爭的有 趣之處,便是不打不知道輸贏,一直被追著打的基督教徒竟在這場戰役中獲勝了,而獲勝的主要原 因:使徒聖地牙哥騎著白馬,手握雙刃現身於戰場上,一起對抗摩爾人,也就是伊斯蘭教徒。 這場克拉米夫之役,基督教徒獲得了勝利,而勝利的榮耀歸於使徒聖地牙哥。此後,歐洲的教 徒走出家門,走向星野的聖地牙哥城(Santiago del Compostela)。這樣的一條路,從家門口走到 聖地牙哥墓地的路,後人稱為「聖地牙哥朝聖之路」。 據說,完成朝聖之路,抵達聖地牙哥城的朝聖者便有資格領取贖罪券(Compostela),能除去 一生的罪惡,得到終生的幸福與死前精神健康的保證。從古至今,有數百萬人相信這條路的力量, 走向這條路尋找幸福。其中也包括了一位臺灣女性,也就是我。 2005 年,我因為某種巧合,認識了這條路,在這條路上獲得了力量。2012 年,我的生命又遇


F.R.AG

Fuente de Cantos

Monasterio

831

Sta.Olalla del Cala

855

El Ronqullo

878

608

Cáceres 654 Alcuéscar 693

Mérida 730 Torremegía 745 Almendralejo 758 Villafranca de los Barros 772 Zafra 789

812

Gerena 910 Santiponce 924 Sevilla 934

Santiago de Compostela

381

420

Ribadesella

244

Urqueda

Gijón

486

351

297

502

Villaviciosa

Luarca Soto de Luiña Cudillero 297 Aviles 326

521 536

446

Cañaveral Burgos ─ 481-475

Belorado ─ 526

Juan de Ortega ─ 502

Orbigo ─ 269

Rabanal ─ 233 Astorga ─ 254-252

Ponferrada ─ 202-199

Villafranca del Bierzo ─ 180

Portomarín ─ 89 Ferreiros ─ 98 Sarria ─ 112-110 Triacastela ─ 131 O Cebreiro ─ 152 Vega de Valcarce ─ 165

Cervatos ─ 383

León ─ 304-300 Mansilla de las Mulas ─ 320 El Burgo Ranero ─ 340 Sahagún ─ 357-355

Puente la Reina ─ 672

Roncevalles ─ 737

Pamplona ─ 693

Castrojeriz ─ 439-437 Arroyo Sambol ─ 450

Logroño ─ 600-597

5

Arzúa ─ 38 Melide ─ 54-52 Palas de Rei ─ 67-66

Carrión de los Condes ─ 395 Frómista ─ 413

Los Arcos ─ 627 Estella ─ 648

Logroño ─ 600-597

Nájera ─ 572

Sto. Domingo de la Calzada ─ 548

444

Llánes

Casar de Cáceres 642 Aldea de Cano 678 410

223

Valdelacasa 377

Navia

Cubo de la Tierra del Vino

188

Salamanca 339

203

Zamora 320

Tapia

Benavente

110

Granja de la Moreuela Montamarta 359

Ribadeo

Puerto de Béjar Aldenueva del Camino 277

Villalba

銀之路

Sobrado dos Monxes 60 Guitiriz 83 Mondoñedo 144

La Bañeza

Monte do Gozo 5 Arzúa 38 Melide 54-52

Santiago de Compostela Monte do Gozo

大的聲音:「回到朝聖之路上,路上會有答案。」 2012 年 7 月,我的朝聖之路故事便就此展開,我的生命在此重新孕育而生……。

西班牙北部美麗城鎮 朝 / 聖之路的行腳旅行

到了低潮,覺得人生失去了力量與故事,漸漸不知「活著的目的為何?」這時,我聽見一股內心強

註:完整的朝聖之路歷史年表可參閱附錄 2。

法國之路

Cruce Carcaboso ‒ Plasencia 571 San Gil 581

北之路

007


行前準備



行前準備

認識西班牙北部

書介紹的西班牙北部是以聖地牙哥朝聖之路所經過的地區為主,也就是拿瓦拉、里奧哈、卡 斯提亞——萊昂與加利西亞等四個自治區,而這幾個地方也正是目前西班牙王國的胚胎。

目前西班牙國土是於 15 世紀完成統一,在此之前,南方的安達魯西亞地區一直由穆斯林統治 (711 ∼ 1492),北方則由幾個基督教王國掌管。南、北勢力互有消長,邊界長期處於紛擾的狀態。 直到 1492 年,北方卡斯提亞王國和阿拉貢王國聯合,才真正完成西班牙統一志業。 正因為西班牙是由各個王國合併所形成的國家,所以目前西班牙政府仍採用聯邦制度,依照各

F.R.AG


Orbigo ─ 269

Rabanal ─ 233 Astorga ─ 254-252

Ponferrada ─ 202-199

Villafranca del Bierzo ─ 180

Portomarín ─ 89 Ferreiros ─ 98 Sarria ─ 112-110 Triacastela ─ 131 O Cebreiro ─ 152 Vega de Valcarce ─ 165

Cervatos ─ 383

León ─ 304-300 Mansilla de las Mulas ─ 320 El Burgo Ranero ─ 340 Sahagún ─ 357-355

Puente la Reina ─ 672

Roncevalles ─ 737

Pamplona ─ 693

Arroyo Sambol ─ 450

Logroño ─ 600-597

5

Arzúa ─ 38 Melide ─ 54-52 Palas de Rei ─ 67-66

Carrión de los Condes ─ 395 Frómista ─ 413 Castrojeriz ─ 439-437

Los Arcos ─ 627 Estella ─ 648

Logroño ─ 600-597

Sto. Domingo de la Calzada ─ 548 Nájera ─ 572

Belorado ─ 526

Burgos ─ 481-475

Santiago de Compostela Monte do Gozo

留了大量的歐洲文化遺產與許多中古世紀的歷史故事。正因如此,北部的每座城市都擁有不同的風 貌,用獨有的文化裝扮自己:萊昂城展現古老羅馬戰略地點的沉穩、布爾戈斯城呈現熙德將軍發跡

西班牙北部美麗城鎮 朝 / 聖之路的行腳旅行

地的歷史、政治與人文作為自治區的分界,其中以本書介紹的西班牙北部四個自治區最為重要,保

地點的繁華、潘普洛納城分享巴斯克人天生的良善與一座奔牛城的強壯、洛格羅尼奧城擁有各種小 吃與美酒、星野聖地牙哥城沉浸於宗教信仰的神聖之中。 城市擁有自己的臉孔,語言也各有不同,除了西班牙語是共同的官方語言外,自治區也使用

自己的語言,在拿瓦拉地區可看到潘普洛納城寫成 Pamplona / Iruña,前一個是西班牙語,後一

個為巴斯克語;或者是在加利西亞地區,塞伯雷洛村的西班牙語為 El Cebreiro,加利西亞語為 O Cebreiro。不過卡斯提亞與萊昂地區並沒有這樣的狀況,由於此地區就是西班牙語的發源地,因此

西班牙語也稱為卡斯提亞語。

北部更是美食聖地,除了傳統菜餚如羊肉和烤乳豬外,各地區全都擁有符合自己的特色「小吃」

(Tapas),再加上北部以生產優質葡萄酒的盛名享譽世界,因此「美酒佳餚」正是北部生活的最

佳寫照。西班牙北部提供了旅人一切的想像:有高山、高原和美麗的海灘,有最傳統的飲食和最創

新的料理,有令人驚嘆的文化歷史遺跡,最後不要忘記這裡也生產西班牙頂級的葡萄酒。

法國之路

F.R.AG

011


Chapter

01 拿瓦拉 地區



前言 拿瓦拉位於西班牙西北方,座落於庇里牛斯 山腳下,與法國相鄰。地形分成南、北兩部分:北 部為高山,南部為平原。

網球(pelota vasca),節慶中常舉辦劈柴競賽…… 等多項傳統活動。 拿瓦拉歷史悠久,節慶活動豐富多樣,像是

這個地區的前身為拿瓦拉王國,主要範圍從

12 月份聖誕節、1 月 6 日的三王朝聖節(也稱「兒

阿爾加河(Río Arga)發展出的平原,連接兩個新 的鎮——聖塞爾明城(San Cermín)及聖尼可拉斯 城(San Nicolás),居民都是法蘭科斯人。每一座

童節」)、夏至的聖胡安節(火節)、7 月 6 ∼

城都是小的自治城,擁有自己的城池、律法,以及 武器。 此區於 1978 年才正式與西班牙合併,1982 年成為地方自治區。因此,目前當地仍保留相當多

14 日的奔牛節……等。 由於地處北方,長期受到巴斯克文化與佛朗 西科人(現今的法國人)影響,美食擷取各方長處, 呈現出既多元又獨特的風味,像比較有名的料理為 巴斯克地區的乳鴿料理(palomas de Echalar),或 是雞 鴨佐巧克力(perdices al chocolate),另外

的巴斯克文化:隨處都可看見老先生戴著貝雷帽在

還製造出西班牙最有名的起士品牌——伊迪阿扎巴

公園中聊天,居民喜好從事的運動多為巴斯克的壁

爾起士(Queso de Idiazabal)。


朝聖之路在拿瓦拉省的行經方向,是從北 邊的庇里牛斯山往東南方走,一路上可享受不同 的美食與美景:經過潘普洛納城,可到酒吧品嘗 當地有名的竹籤小吃;路過皇后橋鎮,可欣賞到 一座最美的中世紀橋墩;走到酒泉,能喝上一杯 免費贈送給朝聖者的紅酒;露宿於 15、16 世紀 最富有的弓箭鎮,便可參訪當時最大的一座聖母 堂;抵達比亞納鎮,流連於頹圮的哥德式教堂中。 拿瓦拉地區呈現出西班牙人、巴斯克人與 佛朗西科人的文化融合,展現出豐富的人文景 觀,既能享受到鄉村的純樸,又可參訪許多保留 完整的中古世紀建築,是個風情萬種的地區。


潘普洛納城

拿瓦拉 城鎮介紹

Pamplona / Iruña

02

01

03

10

00 ∼ 1035 年之間,桑喬大帝(Sancho III el Mayor)統治時期,潘普洛納城就已經是拿瓦 拉地區的首府了。

21 世紀的當今,潘普洛納城雖然只是西班牙北方的一座小城,卻是聞名全世界的「重要」城市。

此地在每年 7 月會吸引數十萬名觀光客、數千位各地的記者蜂擁而至,一切都只為了躬逢盛事參與 這座城市舉辦的奔牛節(San Fermín)。

舉世聞名的奔牛節 沒錯,潘普洛納城就是舉辦奔牛節的城市。 每年 7 月 7 ∼ 14 日,每天早上 8 點,於老城區內,會放出十二頭約 600 公斤的小鬥牛,讓小牛 從老街跑向鬥牛場(跑的街道有柵欄圍起來),全長約 800 公尺。一般民眾只要跳進柵欄內便參與這 段路程,一起協助把牛趕到鬥牛場(被牛追?),故稱此節日為奔牛節。 奔牛節為中文譯名,節日的真正意思為聖菲爾明節(Fiesta de San Fermín),是該城的守護神聖 菲爾明生日,為國定假日。超商只從早上 9 點營業到下午 1 點為止,銀行、博物館或公家機關都不營業, 也不開放參觀,只有一般的餐館照常營業,不過通常收費都較平時貴上幾倍。 奔牛節期間,除了奔牛外,也有其他盛大的慶祝活動,像是演唱會、巨人遊行,公園設置的臨時 遊樂園,夜晚 10 點古城區會施放 15 分鐘的煙火秀。

01 奔牛節時,民眾於鬥牛場內鬥小牛的情景 02 奔牛節博物館 03 老城區內的小酒館(Helmuth Höbarth 攝)


潘普洛納城的奔牛節之所以舉世聞名,要感謝美國小說家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寫的小說 《太陽照樣升起》(The Sun Also Rises),書裡的內容描寫一群朋友到潘普洛納城參加鬥牛的故事。 此書的上市,加上之後海明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便一舉把這座城市推向世界的舞臺,讓奔牛節成為 全世界家喻戶曉的節日。 潘普洛納城為了感謝海明威,特別在鬥牛場外設置了一座海明威雕像,感謝他的貢獻。當地的觀 光旅遊手冊,甚至推出「海明威遊」(Ruta Hemingway),主要介紹海明威從 1923 年 7 月 6 日到

西班牙北部美麗城鎮 朝 / 聖之路的行腳旅行

海明威將這座城市推向世界舞臺

1959 年間,九次拜訪潘普洛納城所流連的場所,像是卡斯蒂略廣場(Plaza de Castillo)附近的 Txoko 酒吧(Bar Txoko)或伊倫娜咖啡廳(Café Iruña),都是作家喜歡前往小酌一杯的地點。這幾家咖啡 廳內也都有海明威當年的照片,伊倫娜咖啡廳甚至還設置了海明威雕像。 海明威喜歡到卡斯蒂略廣場閒逛,是由於到 1844 年為止,那座廣場都可以算潘普洛納城的心臟、 市民主要的活動中心,以及所有閱兵表演或奔牛活動等重要慶典舉行的地點。目前,在廣場旁還立了 一座奔牛紀念雕像(Monument al encierro),巧妙呈現出奔牛時人被牛追趕的緊張與刺激。

竹籤小吃周 潘普洛納城除了海明威和奔牛節外,還有一項有名的活動:竹籤小吃周(Semana del Pincho en Navarra),每年從 4 月 27 日到 5 月 5 日之間,所有的酒吧都會推出創新的竹籤小吃料理提供品嘗, 每盤約 2.5 ∼ 4 歐元不等。 所謂竹籤小吃(Pincho)就是一根竹籤分量的料理,有點像開胃菜或下酒菜,不過,也別誤會這 些開胃菜就是食材單一、快速料理的菜餚,在西班牙北部,竹籤小吃已經發展成五星級「小吃」。在 竹籤小吃周時,當地會舉辦竹籤小吃競賽,各家餐館會提供居民試吃最新研發的竹籤小吃,並且經由 民眾票選,選出當年度最好吃的小吃。 就算你不是在 4 月份的時間拜訪潘普洛納城,還是很推薦路過此地的時候,到當地的酒吧點盤「小 吃」,保證會吃到意想不到的創新料理,如果再點上一杯啤酒或紅酒,就堪稱是最道地的享受了。

04

05

06

04 潘普洛納大教堂內景(송지만 攝) 05 老城區街景(Helmuth Höbarth 攝) 06 卡斯蒂略廣場(李明薇 攝)

025


巧合 La ventura guía nuestros pasos. – dijo don Quijote. 唐吉軻德說:「機運牽引我們的步伐。」

——《唐吉軻德》(Don Quijote de la Mancha)第五章 2012 年 6 月 25 日,早上 7 點與西班牙室友道別,從潘普洛納城出發, 正式踏上聖地牙哥朝聖之路。 01

像我一樣把潘普洛納城當成朝聖之路起點的人並不多,大部分從世界 各地遠道而來的朝聖者,通常是扺達西班牙的潘普洛納城後,再搭 1 小時 半的公車上庇里牛斯山,以西班牙與法國邊界的小鎮聖尚.皮耶德波作為

整條路的起始之地。不過,大家喜歡選擇從庇里牛斯山上的小鎮開始走的理由,並不是因 為那裡特別神聖,或者特別漂亮,只是許多人認為若有能力穿越庇里牛斯山,至少可以證 明自己有體力完成朝聖之路。其實,從這句話中,也可以知道穿越庇里牛斯山的艱辛與困 難了。 事實上,我也很想要挑戰看看,但所謂的起點即是開始之處,而我的起點只能是潘普 洛納城,因為早在八年前,我的朝聖之路的起點就已經決定好了。 2004 年 9 月至 2005 年 9 月,當時我大三,主修西班牙語,懷抱著未來要當外交官的 雄心壯志,選擇到學校的姐妹校西班牙拿瓦拉大學(Universidad de Navarra)當交換學生 一年。大約有半年的時間過得並不順遂,人可以因為文化衝擊、語言隔閡、孤單無聊而在 異鄉感到寂寞,但當時的感覺比這些都還要深刻。當初,出國只是為了看看這個世界,卻 發現這個世界看不見我,這個世界看不見臺灣,我也漸漸看不見自己。第一次發現「外交 上的孤立」是多麼令人絕望的事情,人無法與世界發出相同的共鳴是多麼無助的感覺。對 於一個未來想要當外交官的人,這是多麼大的衝擊,甚至讓我萌生放棄的念頭。 2005 年 2 月,灰心喪志的情緒下,打了通電話回臺灣,說出:「我想回家。」隔天, 我依舊走進學校,但沒有走入教室,而是,穿越校園,走過操場,越過小溪,直往山頭上 的風車走去。這是我離開西班牙之前最想做的事情,半年來每日上學的路上,抬頭往山的

01 生命中認識的第一位朝聖者正坐在風車下


處迎著風的感覺。我也期盼有一次機會,站在高處俯瞰這個世界。 不在乎時間的流逝,沒有感覺身體的疲累,世界上沒有比這個更簡單的事了,只是不停的走, 就可以抵達目標。在山頂上,我為風轉動巨大風車所製造出來的聲音感到驚訝,原來這麼吵,難怪 唐吉軻德把它視為怪物。我迎著風,站在風車旁,望著生活了半年的潘普洛納城,如此渺小,如此 微不足道,從高處往下看,巨大的事物會變得渺小,渺小的事物連存在的機會都沒有。想要對著山

西班牙北部美麗城鎮 朝 / 聖之路的行腳旅行

方向望去,總會看到山上成排的白色大風車,隨著風,不停的轉呀轉,長久以來好想知道,站在高

下大吼大叫一番,但正要發出第一個音,就發現另一座風車底下,坐著一個人。 我驚訝看著他,而他早就已經發現我的存在,也為了打擾到我,回應一個抱歉的微笑,並很有 禮貌的問我:「¿Eres peregrina?」(你是朝聖者嗎?) Peregrina,朝聖者,指的是走聖地牙哥朝聖之路(Camino de Santiago)的人。原來,從校園 走向風車的路,正是聖地牙哥朝聖之路。我不知不覺已經走上了朝聖之路了,但我不是朝聖者,只 是個過客。 因此,我坦誠的回答:「No. Vengo por el Molino del viento.」(不是,我只是來看風車。)「Pero, estás en el Camino. Tienes que cumplirlo.」(但是,你在這條路上了,你就要完成它。) 「轟轟轟」的風車聲,伴著他的聲音,好像從天際傳來的呢喃,直達我疲憊的心,「Estás en el Camino. Tienes que complirlo.」(你在這條路上了,你就要完成它。)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 他說的不是朝聖之路,而是指人生的道路,彷彿在告訴我:「不要放棄。」 他的話語使我的內心感到極大的溫暖,一股力量充滿全身。覺得自己被看見了,有人了解我, 有人會幫助我度過這一切。當下,我決心待在異鄉努力下去。 再度回到潘普洛納城後,接下來六個月的人生際遇竟然與上半年完全不同了。我搬進另一間學 生公寓,與一群非常友善的室友住在一起:西班牙人艾倫、德國人富蘭卡、西墨混血兒席維特。他 們熱忱帶我融入歐洲的生活;他們不知道臺灣在哪裡,卻非常想知道 臺灣的大小事;他們帶我到海邊度假,到山上滑雪,一起度過西班牙 每一個大大小小的節日。 這一次我決定回來完成聖地牙哥朝聖之路,而潘普洛納城是這一 切故事的開始,這裡才是我的出發地。很多人說,這只是巧合。巧合, 我走上了朝聖之路;巧合,我遇到朝聖者;巧合,我走過朝聖之路後, 一切都變好了。也許這一切真的只是巧合,但是,我想每個人都需要 這種改變人生的契機、扭轉一生的巧合。我相信,我人生中最美妙的 巧合將發生在聖地牙哥朝聖之路上。

027


拿瓦拉 特色景點

寬恕之峰 El alto de Perdón

02

01

03

普 洛 納 城 是 盆 地 地 形, 四 周 高 山 圍 繞。 朝 聖 者 從 潘 普 洛 納 城 到 皇 后 橋 小 鎮(Puente la Reina)一定要穿越寬恕山脈(la sierra del Perdón)。

從 潘 普 洛 納 城 的 老 城 區, 前 往 寬 恕 之 峰 的 路, 需 先 穿 越 拿 瓦 拉 大 學(Universidad de Navarra),再沿著阿爾加河畔到阿塞亞橋(Puente de Azella),才算正式走上寬恕之峰的道路。 在阿塞亞橋的前面會看見草皮上有一座指示牌,用西、英、德、日、中等各國語言書寫,中文 的那行字寫著「行政大樓簽收章」,乍看以為是包裹簽收處,但是如果仔細看西班牙語「Recogida y sellado en la credencial en el edificio central」,它的意思就是「在行政大樓裡,有朝聖護照蓋章 的服務」。如果不趕時間,建議走進大樓裡蓋個章,在自己的朝聖護照(la credencial)留下痕跡。

這段路崎嶇難行 寬恕之峰的高度是 770 公尺,坡度雖不是很陡峭,但隨著高度的攀升,風勢非常強勁,一路雜 草叢生,礫石遍布。當然,也不至於到披荊斬棘的程度,但絕對是人跡罕至的荒山野地。爬上山峰 的路上,有個傳說: 盛夏之際,有一位年輕的朝聖者要爬上寬恕之峰,一路都沒有泉水,而他也沒攜帶足夠的水和 乾糧,導致一路又餓又渴。正當他非常虛弱的時候,出現了一位外表俊俏的惡魔。惡魔討好這名朝

01 朝聖者的剪影:風之徑與星之路的交匯 02 阿塞亞橋 03 指示牌


絕。隨後,惡魔又換了條件,表示只要不相信聖母瑪利亞就好了,旅人依舊沒有接受。最後,惡魔 又說只要不相信使徒聖地牙哥就可以了。但是最終朝聖者還是戰勝了誘惑,並且開始祈禱。那一瞬 間,惡魔化成一座泉水,不過卻是一座終年流不出水來的水晶泉水。 傳說雖不一定是真的,但從故事可得知:這段路崎嶇難行,沿途無可供飲用的泉水,如果上路 前沒有做好準備,就算路上沒遇到惡魔,也很容易被身體的疲勞影響,被自己的心魔打敗,產生放 棄的念頭。

西班牙北部美麗城鎮 朝 / 聖之路的行腳旅行

聖者,表示願意給他水喝,只是有附加條件:只要這名年輕人不相信上帝即可,但是卻被朝聖者拒

朝聖行徑一度變更 事實上,目前朝聖者走的路與中古世紀不同,朝聖者進入的寬恕之峰峰頂在更西邊一點。當時 那裡有一間小的寬恕聖母堂,據說去朝拜那間聖母堂的人,和真的走到朝聖之路終點的人,會得到 相同的恩寵,也就是說,在將來的死亡之路上,一生的罪惡會得到赦免,也能保證死前擁有健康的 精神狀態。不過,在 19 世紀,聖母堂因為法國獨立戰爭而被毀掉了,至今已消失無蹤。僅剩教堂 內的聖女像,目前保存在寬恕之峰山腳下 Astrain 的教堂中。 到了 19 世紀中葉,在現今朝聖者行徑的位置蓋了一座寬恕聖母教堂和朝聖者醫院。往後,朝 聖者才改變行徑方向。

風之徑與星之路的交匯 如今你爬上寬恕之峰的山頂上,會看見一系列朝聖者的剪影,稱為「風之徑與星之路的交匯」 (donde se cruza el camino del viento con el de las estrellas)。這是西班牙 EHN 公司在寬恕之峰 上建造的風力發電廠(目前潘普洛納城的電力來源大部分皆來自此處的風力),獲得拿瓦拉聖地牙 哥朝聖之路之友協會(la Asociación de Amigos del Camino de Santiago de Navarra)的贊助,共 同紀念這個具有歷史義意的神聖地點。他們在古老的教堂遺跡上蓋了一個小紀念碑,另外也設計了 這一系列不同年代的朝聖者紀念性雕像。 這些雕像的意義代表著整個朝聖歷史的縮影: 第一個雕像,是一個人沒有任何的支援物品,好像正在嗅著空氣,尋找路線一般,接著來的人 好像比較確定一點,然後來了群商人、騎士……等,人數和規模不斷在增加。這代表中世紀時期, 是聖地牙哥朝聖之路的鼎盛時期。隨後,稍有間隔的雕像,訴說著 18 世紀的墮落,到現今的蓬勃 發展。今日爬到入口的朝聖者都跟這一系列雕像,一起現身於美麗的天際中。 在 1996 年作品建立後,得到報章雜誌廣泛的報導,甚至變成拿瓦拉旅遊宣傳海報。

029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