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庆
市
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ECBP 重庆示范项目办公室 重庆动物学会
重庆市植物学会
二○一一年一月
重庆市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
组 织 单 位 :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ECBP 重庆示范项目办公室 承 担 单 位 : 重庆动物学会、重庆市植物学会 参 加 单 位 : 西南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市自然博物馆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 项 目 负 责 : 王志坚 西南大学 副教授 邓洪平 西南大学 副教授 领导小组: 组 长: 陈盛樑 重庆市环保局自然生态处处长 成 员: 张颖溢 ECBP 重庆示范项目办公室 唐坤慧 重庆市环保局自然生态处 邓合黎 重庆市自然博物馆 袁兴中 重庆大学 王志坚 西南大学 邓洪平 西南大学
1
项目技术组
子课题负责人: 邓洪平:荷叶铁线蕨、金佛山兰、缙云黄芩、银杉的保护现状及 对策研究 邓合黎:阳彩臂金龟、白鹇的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王志坚:铜鱼、圆口铜鱼的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袁兴中:巫山北鲵的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吴登明:川金丝猴的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韩宗先:黑叶猴的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胥执清:林麝的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参加人员: (按音序排列) 陈 锋
陈忠礼
丁 博
华 波
侯思忠
贾定华
何学福
袁兴中
刘 红
邓合黎
胥执清
李爱民
李自忠
刘春涛
刘开全
刘 勇
卢凤云
卢敏慧
鲁增辉
马建伦
马 琦
马钦生
彭黎立
乔元宝
任 莉
任 爽
孙 荣
王 强
万义耀
吴厚英
王 茜
王 馨
郎嵩云
李 波
李光华
李桂强
吴登明
韩宗先
张家辉
曹长雷
曹成兰
陈 春
吴少斌
徐静波
余顺惠
由永飞
张 平
张跃伟
赵 健
周光林
2
目
录
前
言 ....................................................................................................................................... 1
1
荷叶铁线蕨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 3
1.1 对荷叶铁线蕨的认识与研究现状 .................................................................................... 3 1.2 已知荷叶铁线蕨的分布现状 ............................................................................................ 4 1.3 调查结果 ............................................................................................................................ 5 1.3.1 调查的区域和方法 ......................................................................................................... 5 1.3.2 调查的结果 ..................................................................................................................... 6 1.3.3 荷叶铁线蕨的具体分布和种群数量图........................................................................ 14 1.4 荷叶铁线蕨在重庆的保护现状 ...................................................................................... 14 1.4.1 面临的威胁和机遇 ....................................................................................................... 14 1.4.2 现有的保护措施和现状................................................................................................ 17 1.5 保护对策 .......................................................................................................................... 17 2
金佛山兰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 19
2.1 对金佛山兰的认识及其研究现状 .................................................................................. 19 2.2 金佛山兰的分布现状 ...................................................................................................... 19 2.3 金佛山兰的调查结果 ...................................................................................................... 20 2.3.1 调查的区域和方法 ....................................................................................................... 20 2.3.2 调查的结果 ................................................................................................................... 20 2.3.3 依据调查的结果和文献资料确定在重庆的具体分布和种群数量 ............................ 25 2.4 该物种在重庆的保护现状 .............................................................................................. 27 2.4.1 面临的威胁和机遇 ....................................................................................................... 27 2.4.2 现有的保护措施和现状................................................................................................ 28 2.5 保护对策 .......................................................................................................................... 28 3
缙云黄芩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 30
3.1 对缙云黄芩的认识与研究现状 ...................................................................................... 30 3.2 已知缙云黄芩的分布现状 .............................................................................................. 31 3.3 调查结果 .......................................................................................................................... 31 3.3.1 调查的区域和方法 ....................................................................................................... 31 3.3.2 调查的结果 ................................................................................................................... 32 3.3.3 缙云黄芩的具体分布和种群数量图............................................................................ 37 3.4 缙云黄芩在重庆的保护现状 .......................................................................................... 37 3.4.1 面临的威胁和机遇 ....................................................................................................... 37 3.4.2 现有的保护措施和现状................................................................................................ 38 3.5 保护对策 .......................................................................................................................... 39
4
银杉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 40
4.1 对物种的认识与研究现状 .............................................................................................. 40 4.2 已知的分布现状 .............................................................................................................. 41 4.3 调查结果 .......................................................................................................................... 42 4.3.1 调查的区域和方法 ....................................................................................................... 42 4.3.2 调查的结果 ................................................................................................................... 43 4.3.3 依据调查的结果和文献资料确定在重庆的具体分布和数量 .................................... 51 4.4 该物种在重庆的保护现状 .............................................................................................. 54 4.4.1 面临的威胁和机遇 ....................................................................................................... 54 4.4.2 现有保护措施和现状 ................................................................................................... 56 4.5 保护对策 .......................................................................................................................... 57 5
阳彩臂金龟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 59
5.1 研究简况 .......................................................................................................................... 59 5.2 已知的分布现状 .............................................................................................................. 59 5.3 调查结果 .......................................................................................................................... 60 5.3.1 调查的区域和方法 ....................................................................................................... 60 5.3.2 调查的结果 ................................................................................................................... 61 5.4 该物种在重庆的保护现状 .............................................................................................. 67 5.4.1 面临的威胁和机遇 ....................................................................................................... 67 5.4.2 现有保护措施和现状 ................................................................................................... 70 5.4.3 现有保护措施和现状 ................................................................................................... 71 5.5 保护对策 .......................................................................................................................... 71 5.5.1 加强森林防火,保护好现有森林,适度增加林斑面积。 ........................................ 71 5.5.2 减少阳彩臂金龟栖息地人口压力................................................................................ 71 5.5.3 解决好生态旅游开发与阳彩臂金龟保护的矛盾 ........................................................ 71 6
铜鱼和圆口铜鱼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 72
6.1 研究简况 .......................................................................................................................... 72 6.1.1 铜鱼的生物学简介 ....................................................................................................... 72 6.1.2 圆口铜鱼的生物学简介................................................................................................ 73 6.2 已知的分布现状 .............................................................................................................. 73 6.2.1 铜鱼分布现状 ............................................................................................................... 73 6.2.2 圆口铜鱼的分布现状 ................................................................................................... 74 6.3 调查结果 .......................................................................................................................... 74 6.3.1 调查的区域和方法 ....................................................................................................... 74 6.3.2 调查的结果 ................................................................................................................... 75 6.3.3 两种铜鱼在重庆的分布特点........................................................................................ 77 6.3.4 三峡库区两种铜鱼产量................................................................................................ 78 6.3.5 两种铜鱼的大小的变化................................................................................................ 79 6.3.6 两种铜鱼的产卵场 ....................................................................................................... 80 ii
6.3.7 两种铜鱼的渔业经济价值............................................................................................ 81 6.4 该物种在重庆的保护现状 .............................................................................................. 81 6.4.1 面临的威胁和机遇 ....................................................................................................... 81 6.4.2 现有保护措施和现状 ................................................................................................... 86 6.5 保护对策 .......................................................................................................................... 88 6.5.1 加强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 88 6.5.2 完善长江禁渔期捕鱼制度,加强渔政等部门的执法力度 ........................................ 88 6.5.3 严格控制捕捞强度和渔具渔法.................................................................................... 88 6.5.4 设立固定的定位观测站,进行长期资源监测............................................................ 89 6.5.5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攻克移养驯化难题.................................................................... 89 7
巫山北鲵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 90
7.1 研究简况 .......................................................................................................................... 90 7.2 分布现状 .......................................................................................................................... 91 7.3 调查结果 .......................................................................................................................... 92 7.3.1 调查区域与方法 ........................................................................................................... 92 7.3.2 调查结果 ....................................................................................................................... 95 7.4 重庆的保护现状 ............................................................................................................ 108 7.4.1 面临的威胁和机遇 ..................................................................................................... 108 7.4.2 现有保护措施和现状 .................................................................................................. 110 7.5 保护对策 ......................................................................................................................... 110 8
白鹇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 112
8.1 研究简况 ......................................................................................................................... 112 8.2 已知的分布现状 ............................................................................................................. 114 8.3 调查结果 ......................................................................................................................... 114 8.3.1 调查的区域和方法 ...................................................................................................... 114 8.3.2 调查的结果 .................................................................................................................. 117 8.4 该物种在重庆的保护现状 ............................................................................................ 122 8.4.1 面临的威胁和机遇 ..................................................................................................... 122 8.4.2 现有保护措施和现状 ................................................................................................. 123 8.5 保护对策 ........................................................................................................................ 124 9
川金丝猴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 126
9.1 研究简况 ....................................................................................................................... 126 9.1.1 分类地位 ...................................................................................................................... 126 9.1.2 形态特征 ...................................................................................................................... 126 9.1.3 生长及繁殖 ................................................................................................................. 127 9.1.4 食性和天敌 ................................................................................................................. 127 9.1.5 栖息环境 ..................................................................................................................... 128
iii
9.1.6 行为特点 ..................................................................................................................... 128 9.2 已知的分布现状 ............................................................................................................ 128 9.2.1 国内分布 ...................................................................................................................... 129 9.2.2 重庆分布 ...................................................................................................................... 130 9.3 调查结果 ....................................................................................................................... 131 9.3.1 调查区域 ..................................................................................................................... 131 9.3.2 调查方法 ..................................................................................................................... 131 9.3.3 调查结果 ..................................................................................................................... 131 9.3.4 结论 ............................................................................................................................. 134 10
重庆黑叶猴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 135
10.1 黑叶猴研究简况 .......................................................................................................... 135 10.1.1 形态特征 ................................................................................................................... 135 10.1.2 地理分布 ................................................................................................................... 135 10.1.3 栖息环境与生境选择 ............................................................................................... 137 10.1.4 夜宿地选择 ............................................................................................................... 137 10.1.5 食性 ........................................................................................................................... 138 10.1.6 生长与繁殖 ............................................................................................................... 138 10.1.7 日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 139 10.1.8 家域 ........................................................................................................................... 141 10.2 已知的分布现状 .......................................................................................................... 141 10.3 调查结果 ...................................................................................................................... 141 10.3.1 调查的区域和方法 ................................................................................................... 141 10.3.2 调查的结果 ............................................................................................................... 142 10.3.3 依据野外调查的结果确定重庆野生种群的具体分布和数量 ................................ 149 10.4 该物种在重庆的保护现状 .......................................................................................... 150 10.4.1 面临的威胁和机遇 ................................................................................................... 150 10.4.2 现有保护措施和现状 ............................................................................................... 152 10.5 保护对策 ...................................................................................................................... 153 11 林麝的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 155 11.1 研究简况....................................................................................................................... 155 11.1.1 分类地位.................................................................................................................... 155 11.1.2 形态特征.................................................................................................................... 156 11.1.3 生长情况.................................................................................................................... 157 11.1.4 食性............................................................................................................................ 157 11.1.5 繁殖习性.................................................................................................................... 157 11.1.6 栖息环境.................................................................................................................... 157 11.2 已知的分布现状........................................................................................................... 158 11.2.1 全球分布.................................................................................................................... 158 11.2.2 国内分布.................................................................................................................... 159 11.2.3 重庆分布.................................................................................................................... 160 iv
11.3 调查结果....................................................................................................................... 160 11.3.1 调查区域和方法........................................................................................................ 160 11.3.2 调查结果.................................................................................................................... 162 11.3.3 依据调查的结果和文献资料确定在重庆的具体分布和数量 ................................ 167 11.4 该物种在重庆的保护现状........................................................................................... 169 11.4.1 面临的威胁和机遇.................................................................................................... 169 11.4.2 现有保护措施和现状................................................................................................ 170 11.5 保护对策....................................................................................................................... 172 11.5.1 已有的保护................................................................................................................ 172 11.5.2 建议............................................................................................................................ 172 参考文献 ............................................................................................................................... 175 附表一 附表二 附表三 附表四 附表五 附表六 附表七 附表八
荷叶铁线蕨的伴生种名录 .................................................................................... 190 金佛山兰伴生种名录 ............................................................................................ 198 缙云黄芩伴生物种名录 ........................................................................................ 207 银杉伴生植物名录 ................................................................................................ 212 白鹇调查情况 ........................................................................................................ 219 川金丝猴调查情况 ................................................................................................ 229 黑叶猴的调查时间及调查地点 ............................................................................ 230 林麝野外调查方法及结果 .................................................................................... 233
附图一 附图二 附图三 附图四 附图五 附图六 附图七 附图八 附图九 附图十
荷叶铁线蕨照片 .................................................................................................... 235 金佛山兰照片 ........................................................................................................ 239 缙云黄芩种群照片 ................................................................................................ 243 银杉种群照片 ........................................................................................................ 248 阳彩臂金龟 ............................................................................................................ 253 铜鱼和圆口铜鱼照片 ............................................................................................ 256 白鹇生境及调查结果 ............................................................................................ 257 红外线陷阱照相机拍摄的部分动物 .................................................................... 262 黑叶猴种群及栖息地 ............................................................................................ 271 林麝种群及生境 .................................................................................................... 277
v
前
言 2009 年 5 月 8 日,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ECBP)重庆示范
项目办公室、重庆市环保局、西南大学、重庆大学、重庆自然博物馆 在西南大学召开会议,正式启动《重庆市珍稀濒危特有物种保护现状 调查》项目,确定荷叶铁线蕨(Adiantum reniforme var. sinense) 、金 佛山兰(Tangtsinia nanchuanica)、缙云黄芩(Scutellaria tsinyunensis) 、 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等 4 种植物和阳彩臂金龟(Cheirotonus jansoni)、铜鱼(Coreius heterodon)、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 巫山北鲵(Ranodon wushanensis)、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川金 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和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等 8 种动物作为调查对象,全面开展这 些物种的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会议确定由西南大学邓洪平副教授和 王志坚副教授分别负责植物和动物部分的统筹工作,同时会议还确定 了子课题负责人以及经费的分配方案。 会后,ECBP 重庆示范项目办公室迅速与项目负责人签订了合同, 项目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并积极开展了调查工作。经过各项目组的艰苦 努力,陆续完成了相关工作。项目办分别于 2010 年 5 月 11 日和 2010 年 10 月 31 日,分两次对各子课题进行了评审。各课题组根据专家意 见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本报告。 在本研究进行过程中,得到了重庆市环保局、ECBP重庆示范项 目办公室、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管理局、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管理处、开县雪宝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巫溪 县阴条岭市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石柱县大风堡市级自然保护区管理 1
处、巫山县五里坡市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江津四面山管委会、相关 区县环保局、林业局、农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 的感谢! 特别感谢重庆市环保局自然生态处陈盛樑处长、项目办的张颖 溢、唐金伦、李丹、周薇、何小彦,以及志愿者陈星等为本项目付出 的辛勤劳动! 感谢调查过程中给予项目组各种帮助和支持的朋友们! 感谢所有关心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人们! 感谢项目组所有成员的辛勤劳动! 由于水平有限,加之时间较紧,书中必定有不少疏漏乃至错误的 地方,敬请批评指正!
二○一一年一月
2
1
荷叶铁线蕨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1.1 对荷叶铁线蕨的认识与研究现状 荷 叶 铁 线 蕨 ( Adiantum reniforme var. sinense Y. X. Lin ) 为 铁 线 蕨 科 (Adiantaceae)铁线蕨 属(Adiantum)多年生常绿草本状蕨类植物,是铁线蕨科 最原始的类型。该物种为三峡库区特有种和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分布区域极为 狭窄,仅在重庆市石柱县和万州区几个点呈不连续分布。 荷叶铁线蕨根状茎短而直立,单叶簇生、叶片圆肾形,叶柄亮黑,小巧别致 可供观赏;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对黄胆肝炎、泌尿系统感染、中耳炎等疾病有 较好疗效。然而荷叶铁线蕨自然繁殖能力弱,数量稀少,三峡库区蓄水后海拔 175 m 以下的原产地将淹没;同时,受移民活动等人为影响,其生存环境将受严 重威胁。荷叶铁线蕨在狭窄的分布区内受伴生优势植物影响较大,加之近年来因 其药用和观赏价值而遭到采挖的现象非常严重,导致其分布范围日渐缩小,处于 灭绝的边缘,有些分布点上的荷叶铁线蕨正在消失。 目前,对该物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采用野外群落学调查方法、种群生态学研 究方法等对荷叶铁线蕨的群落特征、种群分布格局、自然居群遗传多样性、种群 生态位进行研究以及从等位酶上反映遗传多样性等方面。同时,繁殖育种也是荷 叶铁线蕨研究的一个热点,主要集中在对荷叶铁线蕨的组织培养、孢子萌发、引 种栽培以及生长特性的研究。 潘丽芹(2005)对濒危植物荷叶铁线蕨的 5 个自然居群生态群落进行了调查, 并对 10 个优势种的种群生态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荷叶铁线蕨有 3 种自然 居群结构;其有性繁殖系数相对较高;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与植株高度成正比;生 态位宽度相对较高。对其濒危原因的分析表明,生境条件的破坏可能是导致荷叶 铁线蕨濒危的主要因素。 为了解荷叶铁线蕨濒危的可能机制,潘丽芹(2003)还对荷叶铁线蕨对生态 学及遗传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查 5 个自然样地,记录了 34 个伴生种, 取 10 个优势种进行种群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的计算。对荷叶铁线蕨进行形 态学观察和垂直生物量分配的分析:生物量分布研究表明荷叶铁线蕨的有性繁殖 3
器官所占比例相对较高。生物量的垂直分布随植株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荷叶铁线 获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荷叶铁线蕨与鸢尾的生态位重叠最大,其次是与贯众; 采用 EST、MDH、FDH、SOD 和 ACP 等 5 种酶系统,分析荷叶铁线蕨的等位酶 遗传变异,用间接法估算荷叶铁线蕨交配系统的特征参数-异交率 t:结果表明荷 叶铁线蕨不同位点的异交率在同一居群内的变化很大,而不同居群间的同一酶位 点的异交率差异也是较大的。这说明荷叶铁线蕨种群可能是以配子体间异交为主 的混合交配体系;用 X 居群的 50 个个体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 的结果表明荷叶铁线蕨个体间的等位基因分布在空间上呈渐变的非随机分配,其 空间邻域的大小约为 30m。 周赛霞(2008)通过相邻格子样方法采集数据,应用点格局分析技术研究了 荷叶铁线蕨种群空间格局。结果表明:荷叶铁线蕨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关联性 与空间尺度、植株大小密切相关;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上(4.5 m),荷叶铁线蕨种群 趋向于聚集分布,个体间有较强的空间正关联;在较大的空间尺度上(>5 m),荷 叶铁线蕨呈随机分布,空间关联性减弱;成熟植株具有更明显的聚集分布趋势; 大小级差异越小,植株间的正关联关系越强;荷叶铁线蕨的更新较好,但更新苗 分布不均匀。 韩晨霞等(2003)对重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分布与水热关系进行了初 步的研究。研究发现荷叶铁线蕨属于高温湿热型,推测重庆水热条件的现状不是 珍稀植物种濒危的主要原因。 潘利(2007)研究了荷叶铁线蕨孢子的不同贮藏时间与培养条件对配子体和 孢子体形成的影响。发现荷叶铁线蕨孢子为不含叶绿素孢子,在室温下保存 5 年 以上时间依然具有活力,但不同的贮藏时间对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形成具有显著的 影响。在培养室[(25±1)℃恒温和每天 2000-2500 lx 12 h 光照]沙基质中,从孢子 播种到形成孢子体时间最短,为 87 d;沙基质比腐殖土更利于孢子体的形成;配 子体密度在不超过 3 株/cm2 的情况下,密度越高越有利于孢子体的形成。
1.2 已知荷叶铁线蕨的分布现状 自从林尤兴 1978 年首次于我国重庆市万州区发现了荷叶铁线蕨,陆续有文 4
献报道在万州、石柱、武隆、涪陵、南川等地发现其分布。谢宗强等发现,荷叶 铁线蕨分布区狭窄,数量稀少。在万州的武陵、新乡、长坪的一些点呈片状分布, 但面积不大,荷叶铁线蕨生长在以草草为建群种构成的草丛中,株数相对较多, 盖度为 1-5%;在万州郊区的吊崖坪、石柱县的太平乡和王场乡多成小丛状生长, 株数稀少,盖度不足 1%。荷叶铁线蕨种群数据(文献记载)见表 1-1。
表 1-1 荷叶铁线蕨种群分布点 Tab.1-1 Location of natural populations sampled 编号
地点
编号
地点
1
万州郊区吊崖坪
8
石柱太平乡水井沟
2
万州武陵茶店二面山
9
石柱太平乡鹰咀崖
3
万州长坪乡将军村
10
石柱王场乡
4
万州新乡龙泉水库
11
石柱马尿溪
5
万州新乡小沱山
12
南川
6
万州溪口
13
涪陵
7
万州燕山
以往的研究表明,荷叶铁线蕨主要分布在重庆市万州区至石柱县之间的沿江 近 100Km 长,向两岸纵深 5Km 的狭长地域内,地理坐标为东经 107°50′-108°21′, 北纬 30°20′- 30°51′。分布高度在海拨 80-430m 间,并以海拔 150-300m 之间最为 常见。即使在如此狭窄的分布区,也仅仅只在陡峭的崖头和不能耕作的岩石露地, 才有其分布,是三峡库区特有分布种(许天全,1987),在其被发现不久就被列 入《中国植物红皮书》。
1.3 调查结果 1.3.1 调查的区域和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线路调查、定点辐射状普查、特殊地区实地重点调查、访谈法 5
相结合的方法。特别是在对已有资料、文献记载的荷叶铁线蕨分布地区进行核查, 并在此基础上,扩大调查范围,对周围类似的生境地进行拉网式普查。 参与调查人员: 西南大学:邓洪平、张家辉、华波、刘开全、卢敏慧、李桂强、王馨、王茜、 周光林、由永飞、丁博、彭黎立 三峡学院:余顺惠 考察时间及范围: 2009 年 6 月 20 日~6 月 24 日 :武隆已知分布点 2009 年 6 月 28 日~7 月 6 日 :南川已知分布点 2009 年 7 月 10 日~7 月 16 日 :涪陵已知分布点 2009 年 7 月 10 日~7 月 19 日 : 万州区吊崖坪(郊区)、武陵、新乡、 溪口、燕山、长坪等已知分布点 2009 年 7 月 20 日~7 月 28 日: 石柱县太平乡、王场乡、马尿溪等已 知分布点
1.3.2 调查的结果 1.3.2.1 荷叶铁线蕨的系统地位及生物学特性 荷叶铁线蕨隶属于铁线蕨科铁线蕨属单叶铁线蕨系,是亚洲铁线蕨属植物中 唯一的单叶型植物(林尤兴,1980;许天全等,1987)。由于它与产于大西洋亚 速尔群岛的肾叶铁线蕨(A. reniform L.)以及非洲中南部的细辛叶铁线蕨(A. Reniform L. var. asarifolium(Wind.)Sim)形成间断性分布,荷叶铁线蕨作为第 四纪孑遗植物的发现立刻引起了植物学家的关注。该物种对研究蕨类植物系统学 及植物地理学也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是研究大陆漂移和植物区系演化的重要证 据(谢宗强等,1994)。 荷叶铁线蕨形态见图 1-1、图 1-2。其特征为:多年生草本,植株高 5-25cm。 根状茎短而直立,先端密被棕色披针形鳞片和多细胞的长柔毛。叶簇生,单叶; 柄长 3-14cm,粗 0.5-1.5mm,深栗色,基部密被与根状茎上相同的鳞片和柔毛, 向上直达叶柄顶端均密被棕色多细胞的长柔毛,但干后易被擦落;叶片圆形或圆 6
肾形,直径 2-6cm,叶柄着生处有一或深或浅的缺刻,两侧垂耳有时扩展而彼此 重叠,叶片上面围绕着叶柄着生处,形成 1-3 个同心圆圈,叶片的边缘有圆钝齿 牙,能育叶由于边缘反卷成假囊群盖而齿牙不明显,叶片下面被稀疏的棕色多细 胞的长柔毛。叶脉由基部向四周辐射,多回二歧分枝,两面可见。叶干后草绿色, 天然枯死呈褐色,纸质或坚纸质。囊群盖圆形或近长方形,上缘平直,沿叶边分 布,彼此接近或有间隔,褐色,膜质,宿存(《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1990) 。 荷叶铁线蕨是多年生同型孢子的常绿草本蕨类,早春发芽,7 月形成孢子囊群, 8-9 月孢子陆续成熟。野外生境下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均有发现。 荷叶铁线蕨生长地区气候温和,年均温 18.1℃;冬无严寒,1 月份均温 6-7℃; 雨量较大,全年相对降水量 1100-1200mm;湿度较大,全年相对湿度在 75%以 上;光照较少,常有伏旱(谢宗强,1993)。
图 1-1 荷叶铁线蕨外形 Fig.1-1 The shape of Adiantum reniforme var. sinense Y. X. Lin
7
图 1-2 荷叶铁线蕨野外生境 Fig.1-2 The wild habitat of Adiantum reniforme var. sinense Y. X. Lin
陈卓良、 金义兴等人调查发现:荷叶铁线蕨在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丰 富,土壤肥沃度较高的地方生长良好。但许天兴、郑重等人的野外调查结果表明: 在土壤贫瘠、水分缺乏的岩缝往往有较多的荷叶铁线蕨,但要求土壤透水性好, 土壤湿度不能太大,这也是荷叶铁线蕨常生长在峭壁上的原因之一。就本次野外 调查的情况来看,荷叶铁线蕨生境基质主要为紫色砂页岩和石灰岩,土壤类型属 山地红黄壤或钙质紫色土和酸性紫色土,土层厚约为 5-20 cm。这一结果与许天 全等人调查结果相一致。 调查发现,荷叶铁线蕨种群除在较为平缓的灌草丛中有少量零星分布外,主 要分布在沿江两岸河沟两边的峭壁缝上,坡度一般较大,有的接近垂直,并且位 于沟谷峭壁上的生长点周围大多伴生植物稀少、遮荫较少。
8
表 1-2 荷叶铁线蕨种群(2009) Tab.1-2 Location and habitats of the populations sampled(2009) 岩石 编
考察
坡向
坡度
海拔
土壤
裸露
有机
个体
质含
数量
土壤含 号
地点
(m)
率 水(%) (%)
量 (%)
#
东坡
60°
470-475
70-85
18.70
4.96
+
#
东南坡
70°
310-315
70-80
25.22
2.42
++
#
西南坡
40°
305-310
40-50
30.49
7.84
+++
#
东南坡
60°
350-360
30-40
45.94
13.48
+++
#
西北坡
60°
225-230
40-50
32.08
10.74
+++
石柱太平乡水磨溪
东北坡
60°
250-260
40-50
29.85
14.45
+++
7
石柱太平乡鹰咀崖
东北坡
80°
405-415
70-80
43.19
15.30
++++
8
万州武陵二面山
*
北坡
40°
360-380
30-35
-
-
-
9
万州长坪乡将军
*
东南坡
33°
340-360
10-15
-
-
-
10
万州新乡龙泉水
*
西南坡
76°
285-300
70-90
-
-
-
11
石柱太平乡水井沟
西北坡
45°
250-260
20-30
-
-
-
1
万州武陵火山沟
2
万州新乡小沱子
3
万州新乡山水村
4
万州溪口
5
万州燕山
6
注:标“#”为实地发现了荷叶铁线蕨种群;标“*”为当地居民说有,但实地调查没发现;+:极少; ++:较少;+++:一般;+++++:较多;小沱子和山水村属于原小沱山。
通过以上特点可以推断,空气湿度和光照条件对荷叶铁线蕨的分布较为重 要。同时,荷叶铁线蕨分布点坡向以西偏南方向居多,其它坡向较少,即大多数 荷叶铁线蕨只分布于河沟的一面峭壁上(西南坡向),介于阴坡和阳坡之间,这 反映出荷叶铁线蕨对生境的特殊要求。 1.3.2.2 种群学考察 本次野外调查,仅发现 7 个荷叶铁线蕨自然种群(表 1-2)。其中新发现种群 1 个,即万州武陵茶店火山沟种群。通过实地调查以及访问,原分布于万州郊区 吊崖坪的种群可能已经灭绝。在类似生境地点万州武陵茶店火山沟发现了荷叶铁 9
线蕨的分布,但分布量极少,植株矮小,其生境恶劣(为所有分布点中最差,土 层厚为 2-4cm)且生长在路边,受人为活动干扰大。在目前发现的样地中,以万 州溪口猫耳坪种群长势最好,植株高度在 10-15cm 左右,其次为石柱鹰咀崖种群; 万州燕山石油沟种群长势较猫耳坪和鹰咀崖种群差些,生长也比较旺盛。这三个 分布点均或地势险要或人迹难至,其种群受人为因素干扰较小。石柱水磨溪种群、 万州新乡小沱子种群以及万州新乡山水村种群长势较前三者差些,数量较少,处 于相对平均数水平。山水村距小沱子约 200m 左右,该点的种群长势差异比较大: 位于杂草、灌丛中的种群长势与小沱子种群相近,而位于路边崖壁缝的种群个体 人为干扰极大。相较而言,万州武隆茶店火山沟种群最小,只发现 4 株,且单独 分布。该地的种群不仅植株矮小,而且出现严重枯萎,其中有一株几乎枯死,其 它 3 株也不容乐观(见图 1-3)。
图 1-3 火山沟种群野外生境 Fig.1-3 Wild habitat of Huoshangou population
除此之外,万州植物园(见图 1-4)以及武汉植物研究所也对荷叶铁线蕨成 功实现了了引种栽培。
10
图 1-4 万州植物园栽培的荷叶铁线蕨 Fig.1-4 Planting in Wanzhou Botanical Garden
调查中发现,荷叶铁线蕨主要分布在崖壁缝中,伴生物种主要为草本和灌木, 乔木较少。 本次调查对各荷叶万州武陵茶店二面山、万州长坪乡将军村、万州新乡龙泉 水库、石柱太平乡水井沟、石柱王场乡以及石柱马尿溪没有发现荷叶铁线蕨种群。 但通过访谈调查当地老乡及药农介绍,上述地点也曾经有过荷叶铁线蕨分布,但 数量稀少,万州新乡龙泉水库的荷叶铁线蕨可能已经灭绝。 表1-3 荷叶铁线蕨伴生种子植物科的级别统计 Tab.1-3 Statistics on family size of seed plants of companion species 级
科数
占总科数比例(%)
单种科(1 种)
0
0
少种科(2-10 种)
0
0
中等科(11-600 种)
31
81.58
大科(>600 种)
7
18.42
38
100.00
合
别
计
注:大小均就中国范围内其所含植物种类而言 11
铁线蕨种群中的伴生物种进行了详细记录,其中乔木 2 种,灌木 31 种,草 本 51 种;其中蕨类植物 12 科 14 属 17 种,裸子植物 2 科 2 属 2 种,被子植物 36 科 58 属 65 种,具体名录见附表一。 根据陈亚飞(2004)对科的大小的统计划分标准,荷叶铁线蕨伴生种子植物 的科可以被划分为 4 个等级:单种科(含 1 种)、少种科(含 2-10 种)、中等科 (含 11-600 种)、大科(>600 种) (表 3)。其中,中等科为 31 科,占总科数的 81.58%;大科 7 科,占总科数的 18.42%,充分说明荷叶铁线蕨的伴生种优势科 明显。 根据李锡文关于中国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划分标准(李锡文,1996), 对荷叶铁线蕨伴生种子植物 38 科进行归类统计(表 4)。荷叶铁线蕨伴生种子植 物的科共分为 7 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世界分布 10 科;热带分布 19 科(2–7 型), 占总科数的 67.86%;温带分布科(8-9 型)9 科,占总科数的 32.14%。可见,荷 叶铁线蕨伴生物种的区系组成以热带成分为主,呈现出热带、温带过渡的趋势。 表 1-4 荷叶铁线蕨伴生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 Tab.1-4 The areal-types of families of seed plants of companion species 占非世界科 占非世界科总 分布区类型
科数
总数百分
分布区类型
科数 数百分比%
比% 1.世界分布
10
--
2.泛热带分布
17
60.71
1
3.57
分布 1
3.57
21.43
2
7.14
1
3.57
28
100
9.东亚和北美间断分 布
7.热带亚洲分布
6
8-4.北温带和南温 带间断分布“全温带”
2-1.热带亚洲,大 洋洲和中,南美间断
8.温带分布
总科数(不含世界分 布)
根据吴征镒关于中国种子植物属分布区的划分方案(吴征镒,1991),对荷 叶铁线蕨伴生植物 60 属进行归类统计(表 1-5)。荷叶铁线蕨伴生种子植物的属 共分为 15 个分布区类型,充分说明了荷叶铁线蕨伴生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的复杂 性。其中世界分布属 10 属;热带分布属 32 属(2–7 型),占总属数的 64.00%; 12
温带分布属(8–14 型)18 属,占总属数的 36.00%。属级水平表明,荷叶铁线蕨 伴生种子植物属的区系成分以热带成分占优势,但有向温带过度的趋势。 表 1-5 荷叶铁线蕨伴生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 Tab.1-5 The areal-types of genera of seed plants of companion species 占本区属
占本区属
属 分布区类型
属 总数百分
分布区类型
数
总数百分 数
比 1.世界分布
10
--
2.泛热带
15
30.00
比 8
16.00
1
2.00
9.东亚和北美洲间断
2
4.00
10.旧世界温带
1
2.00
14.东亚(东喜马拉雅-
5
10.00
1
2.00
50
100
8.北温带 8-4.北温带和南温带 (全温带)间断
2-2.热带亚洲、非洲和 南美洲间断
4
8.00
3.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 断分布 4.旧世界热带
1
2.00
3
6.00
日本)
4-1.热带亚洲、非洲和 大洋洲间断 6.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
14-2.中国-日本(SJ) 1
2.00
2
4.00
1
2.00
5
10.00
总数(不含世界分布)
6-2.热带亚洲和东非间 断 7.热带亚洲
从种群数量及种群动态变化情况来看,实地发现的 7 个种群间存在较大差 异。万州新乡山水村种群新生个体地较多,种群动态变化比较大。假如不受人为 干扰以及生长条件适宜,很可能逐渐发展为大种群。万州燕山石油沟种群地处山 沟,万州溪口种群、石柱鹰咀崖种群以及水磨溪种群长在陡峭的崖壁上,受人为 活动干扰很小,故这四个点种群长势良好,种群比较稳定。万州新乡小沱子种群 变化次之。万州武陵火山沟种群地处路旁、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且种群内个体数 量稀少,所以种群长势最差,极易突然灭绝。
13
1.3.3 荷叶铁线蕨的具体分布和种群数量图 依据调查的结果,绘制出荷叶铁线蕨的具体分布和种群数量图(见图 1-5)。
图 1-5.
7 个种群的相对地理位置和种群数量图
Fig.1-5 Location and number of the seven populations sampled
1.4 荷叶铁线蕨在重庆的保护现状 1.4.1 面临的威胁和机遇 1.4.1.1 现实的威胁 荷叶铁线蕨生存有许多现实威胁,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三峡库区蓄水后水位达 175m,因此蓄水后库区内海拔低于 175 m 的荷叶铁线蕨生境被淹没,导致本就数量稀少的荷叶铁线蕨更加稀少; (2)三峡库区移民活动导致其生存环境受严重威胁; (3)人为因素影响。虽然荷叶铁线蕨主要分布于人难以到达、坡度陡峭的 14
崖壁缝,但也有部分种群如万州新乡小沱子种群以及万州武陵茶地火山沟种群等 生长在路边的岩壁上,这些种群较易受到采药、道路开挖、摘折等人为活动的影 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其药用价值被逐步了解之后,采挖现象愈加严重(图 1-6、 图 1-7)。更甚者,有些种群由于恰好处于商业区域内,其生境受到严重破坏,种 群濒临灭绝或已经灭绝,如万州市郊吊崖坪种群。
图 1-6 集市上药农出售荷叶铁线蕨 Fig.1-6 On sale in the market
图 1-7 集市上药农出售荷叶铁线蕨 Fig.1-7 On sale in the market
15
1.4.1.2 潜在的威胁 综合调查分析的结果,推测可能影响荷叶铁线蕨生存和发展的潜在威胁有 以下几个方面: 1.就荷叶铁线蕨本身而言,以下几点严重威胁到该物种的生存与发展: (1)孢子囊开裂较难且孢子成活率较低。孢子萌发要求条件苛刻,其繁殖 器官孢子不具有被子植物种子萌发时供给营养的器官--子叶和胚乳。这些导致孢 子成活率低。 (2)生长周期长,且生长进程易受环境因素阻碍。有幸存活的孢子,从萌 发至形成幼孢子体需近一年时间;湿度、温度等生态因子和环境因子的变化,都 可能影响萌发孢子的生死存亡和发育进程。孢子萌发后形成的丝状体和原叶体, 无特殊的保护结构,也无适应变化的能力去抵抗恶劣环境因子的袭击。 (3)生境要求严格。荷叶铁线蕨孢子萌发、形成配子体和胚胎建成等过程 要求生境严格。在原叶体阶段,腹面精子器内的游动精子,只有借助腹面水才能 到达颈卵器与卵结合形成胚胎,孕育孢子体。这种发育对环境的依赖性限制了它 只能在一定孤立的区域生栖繁衍。 2.荷叶铁线蕨种群小,容易受同一生境下其他物种的影响。由于它植株较 小常栖身于其它植物之下,只有在晚秋以后,当其它植物停止生长、干枯叶落时, 它才崭露头角。调查发现,荷叶铁线蕨种群盖度一般小于5%,在整个生境中处 于被支配的地位。 3.生境破碎化严重,致使荷叶铁线蕨种群呈相互隔离的“岛屿”状分布,每 一种群的数量少、占领的空间狭窄,且各种群间的距离相对较远。
1.4.1.3 面临的机遇 就目前情况来看,荷叶铁线蕨虽然为被列为珍稀濒危或重点保护物种,但还 未得到相关部门和人们的保护,人为有意采摘比较严重。本次调查,对荷叶铁线 蕨的生存现状提供了一次科学认识和正确评价的机遇,这也将为该物种的保护翻 开崭新的一页。
16
1.4.2 现有的保护措施和现状 目前,对荷叶铁线蕨的保护措施还比较少,主要的保护措施为在新乡小沱子 设立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同时,万州植物园以及武汉植物研究所也进行了引种 栽培。
1.5 保护对策 荷叶铁线蕨的种群已经迅速地缩小甚至消失,因此,对荷叶铁线蕨生态环 境、基因源及其多样性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使之不致消亡,已刻不容缓。基于 以上的研究和推测,提出以下几点对荷叶铁线蕨进行保护的措施: 1.进一步明确荷叶铁线蕨的价值和地位。根据文献记录以及实地调查,发 现荷叶铁线蕨的生存现状处于近危至易危级。自 1978 年发现荷叶铁线蕨至今, 该物种数量急剧减少,有些点可能已经灭绝。因此建议将作为三峡库区特有物种 荷叶铁线蕨列为濒危植物,提请相关部门给予关注和保护。 2.原地保护和异地保护相结合。 (1)原地保护。原地保护的主要目标是保护物种或种群的进化和适应的潜 在能力。对珍稀濒危植物,其遗传结构最好是在自然生境中保存,使其能继续与 所处的环境发生作用 ,以保持其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完整性。虽然已在在 重庆市万州区新乡镇以小沱村为中心建立了荷叶铁线蕨保护区(见图 1-8),可是 却只能囊括小部分种群在内。建议对其它一些荷叶铁线蕨生长较为集中的地区增 设单物种保护区或生态系统保护区,如石柱县太平乡。 (2)异地保护。异地保护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完整地保存遗传资源在其原产 地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组成。一般而言,易地保护是物种保护的补充措施,主要 包括迁地引种栽培、无菌培养和种质库的建立。迁地保护: ①引种栽培。可将一些生境恶劣的原生苗迁移到与原生生境相似的适宜环境 中,并分不同种群设立保护点进行保护,这种适宜生境加上少量人为干预(如适 时浇水等)的保护方法有助于荷叶铁线蕨的存活。其他一些植物园以及科研机构 还可以借鉴万州植物园等单位成功引种栽培荷叶铁线蕨的经验,或将部分原生苗
17
迁移到植物园等地或直接向武汉植物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二次引种。 ②进行无菌培养(组织培养和孢子繁殖)。理论上讲,可以先在实验室条件 下培育出荷叶铁线蕨的幼苗,经壮苗处理后再进行野外种植,以达到恢复荷叶铁 线蕨种群的目的。然而,目前对对荷叶铁线蕨孢子繁殖以及组织培养的报道还比 较少,相关的繁殖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建议有关部门设立专项基金以鼓励对这方 面的研究。 ③超低温保存。超低温保存技术是近 10 年来广泛采用的长期保存植物种质 资源的方法。利用超低温来长期保存荷叶铁线蕨的孢子、原叶体、孢子体,在需 要的时候再让它复苏形成新的植株 ,是保护荷叶铁线蕨遗传资源的有效措施之 一。 3.立法保护。调查发现,人为影响是导致数量急剧减少的重要原因,特别 是随意采挖、破坏行为尤为突出。即使在新乡镇荷叶铁线蕨保护区,这一现象也 同样存在。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这方面的立法保护,坚决杜绝单位和个人 的随意采挖和破坏,并且限制科学研究的审批程序和采集数量。 4.加强宣传,增强公众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建议当地林业部门加大宣 传力度,提高人们的认知水平,减少人为因素对荷叶铁线蕨的影响,以达到对荷 叶铁线蕨这一珍贵物种进行有效保护的目的。
图 1-8 新乡镇荷叶铁线蕨原生地 Fig1-8. The original habita in Xinxiang town
18
2
金佛山兰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2.1 对金佛山兰的认识及其研究现状 金佛山兰(Tangtsinia nanchuanica S.C.Chen)隶属兰科(0rchidoideae)单蕊 亚科(Monandrae)(陈心启,1965)。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陈心启在南川金佛 山地区发现金佛山兰,并定名发表且认定它是我国金佛山地区所特有的单属单种 植物(应俊生等,1994)。金佛山兰全草药用,具有清热、祛痰之功效。它以其 近辐射对称的花被、无特化唇瓣、顶生柱头以及具五枚退化雄蕊等更原始的特征, 引起了分类学家的关注,对于研究兰科植物系统发育和起源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由于金佛山兰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极少,野外种子繁殖成功率低等自身原因, 加上人类直接和间接的活动对其本体和栖息地的破坏,致使该物种目前近于濒 危,已被确定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和国际禁止贸易物种。 我国对兰科植物的研究源自20世纪20年代,在唐进、王法赞两位老先生辛勤 工作下做出了卓著的成就,近几十年来在众多科学家的积极努力下已取得了长足 进展, 但研究工作主要侧重于分类描述和系统学研究, 同时对部分物种就濒危 现状、生物学特性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2002年,李铭等比较了金佛山兰 和金兰的形态特征(2002),后郭志华等又将金兰与金佛山兰的生理生态特征进 行了比较(郭志华等,2003),,并对金佛山兰的愈伤组织诱导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2006)。结果表明金佛山兰比金兰更为原始,并对两种兰花的保护提出了一定 建议。
2.2 金佛山兰的分布现状 根据标本记录和已有文献资料可知(潘洁,1998;易思荣等,2003) ,金 佛 山兰在南川金佛山、江津四面山、四川华蓥山、贵州桐梓、重庆石柱和忠县均有 分布。
19
2.3 金佛山兰的调查结果 2.3.1 调查的区域和方法 采取标本检阅、文献查阅、野外实地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查阅《中国 植物志》及各种文献资料,收集重庆各地区金佛山兰的分布资料,然后再根据重 庆的自然地理状况选择了以南川金佛山为主,对江津四面山、忠县石子山、武隆 白马山及四川华蓥山几个基地进行实地考察。 由于金佛山兰在重庆为狭域分布,因而野外调查采用拉网式踏查法,并对各 种群生存状态和生物学特性做了数据记录。 考察人员 西南大学:邓洪平、张家辉、李桂强 、陈锋、刘开全、卢敏慧、王馨、华波、 乔元宝王茜、丁博、彭黎立、周光林、万义耀 重庆市白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张平、侯思忠、李自忠、刘春涛、曹成兰 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马建伦、任莉、李光华、刘勇 重庆三峡学院:余顺惠 忠县县政府:吴厚英 考察时间及范围 2009 年 6 月 29 日~7 月 8 日、7 月 20 日~7 月 25 日、10 月 22 日~24 日:先后 三次对南川金佛山国家级保护区已知分布点进行调查 2009 年 7 月 14 日~7 月 19 日:对 武隆重庆市白马山自然保护区已知的分布 点进行调查 2009 年 7 月 29 日~8 月 1 日:对 忠县石子已知分布点进行调查 2009 年 8 月 12 日~8 月 20 日 对 华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已知分布点进行调查 2009 年 8 月 1 日~3 日、10 月 17 日~20 日:先后两次对江津四面山已知分布 点进行调查
2.3.2 调查的结果 2.3.2.1 生物学常规考察
20
金佛山兰形态见图 2-1,其特征为植株高 15—35 厘米。根状茎粗短,具多 数 粗 2.5-4 毫米的肉质纤维根。叶 4-6 枚;叶片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 纸质,长 6-9 厘米,宽 1.2-3 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抱茎,无毛,具 5—7 脉。总状花序长 3-6 厘米,通常具 3-6 花,罕有减退为为 1-2 花;花苞片三角状 披针形,长 1-1.5 毫米,最下面的 1 枚常近镰刀状,长约 1 厘米;花梗和子房长 1.3-1.6 厘米;花黄色,基部稍带白色,直立,不开放或稍张开;萼片狭椭圆形或 近椭圆形.长 1.5-1.7 厘米,宽 3.5-4.5 毫米,基部收狭成短爪,先端钝,具 5 脉; 花瓣与唇瓣相似,均为倒卵状椭圆形,长 1.1-1.3 厘米,宽 4-4.5 毫米,基部明显 具爪;蕊柱近三棱状圆柱形,顶端稍扩大,黄绿色,连花药长约 6-7 毫米;花药 长圆状卵球形,长约 1.5 毫米;花丝宽阔.近卵状披针形长 l-1.5 毫米;退化雄蕊 5,较大的 3 枚近舌状,白包并具银色斑点,较小的 2 枚不甚明显,与蕊柱同色; 花粉团白色,一端较细,侧面观近镰刀状狭卵形,长约 1.6 毫米,宽约 0.3 毫米。 蒴果直立,近椭圆形,长约 2 厘米、宽约 6.5 毫米,顶端具宿存的蕊柱。 花期 4-6 月,果期不详。 产四川东南部(南川金佛山)和贵州北部(桐梓)。生于海拔 700——2100 米的 林下透光处、灌丛边缘和草坡上。模式标本采自四川(《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 会,1979)。
图 2-1 金佛山兰外形图 Fig.2-1 The morphology of Tangtsinia nanchuanica 21
2.3.2.2 种群学考察 本次野外调查对金佛山兰的自然分布状态进行了考察,仅找到 7 个种群(见 表 2-1,其中新发现种群 1 个,即武隆的白马山),与以往资料记录的 12 个种群 相比少了 5 个种群。在目前发现的 7 个种群中,以洋芋坪种群长势较好,其次是 黄草坪种群,而武隆白马山,忠县石子山,华蓥山种群相对较小。 在调查中发现,金佛山兰主要生长在郁闭度 80%~90%的林缘或路边,而郁 闭度小于 80%或大于 90%的地方几乎未发现金佛山兰。 本次调查对各金佛山兰种群中的伴生物种进行了详细记录,其中乔木、小乔 木49种,灌木19种,草本42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8属8种,裸子植物4科4属4种, 被子植物48科84属98种,具体名录见附录1。 种子植物中,所含种数在2-10种的少种科为4个,占总科数的7.69%;种数在 11-600种的中等科为40个,占总科数的76.92%;种数在600种以上的大科为8个, 如蔷薇科、菊科、禾本科等,占总科数的15.38%,充分说明本保护区优势科明显。 表 2-1 金佛山兰种群环境资料(2009) Table 2-1.The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of Tangtsinia nanchuanica population(2009) 郁
种群
闭
个体
度
数量
海拔 样地地点
纬度
经度
植被类型
(m) 1.金佛山
1146
N29°3′38″
E107°11′59″
85%
14
常绿阔叶林
1538
N29°02′31.3″
E107°12′12.6″
89%
7
阔叶混交林
1543
N29°02′31.9″
E107°12′13.2″
87%
9
阔叶混交林
1320
N29°03′7.3″
E107°11′47.9″
84%
17
阔叶混交林
1535
N29°14′52.2″
E107°33′48.7″
90%
3
常绿阔叶林
黄草坪 2.金佛山 洋芋坪Ⅰ 3.金佛山 洋芋坪Ⅱ 4.金佛山 洋芋坪Ⅲ 5.武隆白 马山
22
6.忠县石
1163
N30°05′18.7″
E108°03′028″
82%
1
常绿阔叶林
1200
N30°7′17.4″
E106°42′5.1″
84%
2
常绿阔叶林
子山 7.华蓥山
根据李锡文关于中国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划分(李锡文,1996),对金 佛山兰伴生种子植物51科进行归类统计(表2-2)。 表 2-2 金佛山兰伴生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 Table 2-2. The areal-type of the families of seed palants in Tangtsinia nanchuanica community 占非世界科 分布区类型
占非世界科
科数
分布区类型
科数
总数百分比% 1.世界分布
5
--
2.泛热带分布
20
43.48
2-1.热带亚洲, 大洋洲和中,南美
2
4.35
总数百分比% 7.热带亚洲分布
1
2.17
8.温带分布
10
21.74
8-4.北温带和南温带
4
8.70
带间断分布
1
2.17
9.东亚和北美间断
3
6.52
14.东亚分布
1
2.17
总科数(不含世界分
46
100
间断分布“全温带”
间断分布 8-5.欧亚和南美温 3. 热 带 亚 洲 和 热
2
4.35
带美洲间断分布
4.旧热带分布
1
2.17
4-1.热带亚洲, 非洲和大洋洲间断 分布
1
分布
2.17
布)
23
该区种子植物的科共分为 12 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世界分布 5 科,占总科数 的 9.80%;热带分布 27 科(2–7 型),占总科数的 58.70%;温带分布科(8-14 型) 19 科,占总科数的 41.30%。可见,金佛山兰的伴生物种全为热带与温带科,其 中泛热带分布类型 20 科,所含分类群最多,这与其亚热带地理位置相符;同时, 温带分布类型也较多,这与其植被的垂直地带性相吻合。可见本植物区系具明显 热带、温带过渡性质且起源古老。 表 2-3 金佛山兰伴生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 Table 2-3 The areal-type of the genera of seed plant in Tangtsinia nanchuanica community 占本区属 分布区类型
占本区属
属
分布区类型
总数百分 数
属 总数百分 数
比 1.世界分布
8
--
2.泛热带分布及其变
14
17.72
比 8.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
18
22.78
9.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及
9
11.39
1
1.27
1
1.27
14.东亚分布及其变型
9
11.39
型 3.热带亚洲和热带美
其变型 2
2.53
10.旧世界温带分布及其
洲间断分布 4.旧世界热带分布及
变型 9
11.39
12.地中海区、西亚至中
其变型
亚分布及其变型
5.热带亚洲至热带大 洋洲分布
3
3.80
6.热带亚洲至热带非 洲分布及其变
4
5.06
15.中国特有分布
1
1.27
8
10.13
总数(不含世界分布)
79
100
7.热带亚洲分布及其 变型
根据吴征镒关于中国种子植物属分布区的划分方案(吴征镒,1991),对金 佛山兰伴生 87 属种子植物进行归类统计(表 2-3)。根据表 3,吴征镒划分的中 国种子植物属的 15 大分布类型有 14 种分布,充分说明了金佛山兰伴生种子植物
24
区系成分的复杂性。其中世界分布属 8 属;热带分布属 40 属(2–7 型),占总属 数的 50.63%;温带分布属(8–15 型)38 属,占总属数的 48.10%,中国特有属 1 属,占总属数的 1.27%,呈现出明显的热带和温带特性。 从种群数量及种群动态变化情况来看,在调查的 7 个种群间存在较大差异。 地处偏僻、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小的种群长势较好,如金佛山洋芋坪种群和黄草坪 种群等;而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忠县石子山种群的长势最差,且个体数量呈现出 逐渐减少的趋势;另外,2002 年的文献资料显示,李铭等人在 2000 年和 2001 年定点观察的金佛山的三个种群中,一个有金兰的分布区域中仅有 3 株金佛山 兰,另两个金佛山兰的种群中,一个数量不足 10 株,还有一个较大种群也不过 30~50 株。而现今在金佛山的四个种群中,最大的种群数量也不超过 20 株,由 此也可看出金佛山兰的个体数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
2.3.3 依据调查的结果和文献资料确定在重庆的具体分布和 种群数量 依据文献资料记载和调查的结果,绘制出金佛山兰的具体分布和种群数量 图,见图 2。
25
26
2.4 该物种在重庆的保护现状 2.4.1 面临的威胁和机遇 2.4.1.1 现实的威胁 (1)过度采挖。金佛山兰就是因为其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高而常常被采集 (包括游人 的随意采挖、破坏性科研采挖、博物馆标本收集和植物园的种质资源搜集),从而导致该物 种的濒危。 (2)生境的丧失。人类活动的干扰(包括开垦山地为农耕地,烧山烧荒,修筑道路, 旅游开发等), 导致原生植被不断减少, 植物生境单一化, 不仅直接毁灭了某些物种, 而 且打破了区域生态平衡, 致使不少稀有植物濒临灭绝。就金佛山兰而言,人类对其生长的 森林过度开发,会使得适宜其生长的环境消失,从而使得它的资源量锐减。正如在这次调查 中发现,原资料中显示的一个金佛山兰种群样地,现已被改为农作耕地,而这个种群也已灭 绝。
2.4.1.2 潜在的威胁 综合调查分析的结果,推测可能影响金佛山兰生存和发展的潜在威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境破碎化导致物种资源量的减少。由调查可知,现金佛山的金佛山兰分布地之 间多数由农田、民宅和道路等分割开来,造成其生境片段化,影响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限 制了其种群的扩大,从而导致金佛山兰资源量的减少。而种群数的减少以及种群变小将导致 其授粉率、结实率的降低,使其不具有以有性生殖扩大种群数量的优势,从而进一步导致种 群数量的减少。 (2)病虫农害对一些小种群也可能造成灭绝,在金佛山兰果实发育的后期常常就会遭 到虫害,在这次考察中发现,大多数植株的叶片、果实有被虫食过的痕迹,可能这也是导致 金佛山兰濒危的一个原因。 (3)金佛山兰是一个生存竞争力较弱的物种。调查结果显示,生态位相同的芒、玉竹 和蕨等物种的大量繁殖,会很快挤占金佛山兰的原有生境,与其形成资源竞争,使其不能生 存下去。 (4)当人们在开采山地时,因为金佛山兰不为这些人所认识,而被当做杂草除去,这 也会导致金佛山兰的濒危。 27
(2)群落演替对金佛山兰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从调查结果可知,金佛山兰可能是群 落中的先锋物种之一,当该群落中其他优势种群生长旺盛而造成生长环境郁闭度过大或过小 时,都会影响金佛山兰本身的生长发育。比方说,林窗的出现就会给它的发育繁殖以机会; 而郁闭度增大就只能让其以无性繁殖的方式苟延残喘甚至死亡。
2.4.1.3 面临的机遇 就目前情况来看,金佛山兰的主要所在地金佛山已被建立为国家自然保护区,同时它也 被列为珍稀濒危和重点保护物种,已经得到相关部门一定的关注和保护。但因其保护力度不 够,导致金佛山兰有逐年减少的趋势。本次调查,对金佛山兰的生存现状提供了一次科学认 识和正确评价的机遇,这也将为该物种的保护翻开崭新的一页。
2.4.2 现有的保护措施和现状 作为一种珍稀濒危植物,金佛山兰的分布区有逐年减少的趋势。20 世纪60 年代,金佛 山兰的分布区较大,可以分布在金佛山海拔700~2100m以上的山地,而近期已很难见其踪迹, 最高分布界限也不超过1200m。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银杉。金佛山兰 的分布区并不位于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而是位于缓冲地带。因此,目前的保护措施对金佛 山兰的保护力度还很不够。
2.5 保护对策 基于以上的研究和推测,提出以下几点对金佛山兰进行保护的措施: (1)加强立法。兰科植物已定为我国优先重点保护的16个野生植物类群(种)之一 ,但 是其类群主要集中于国兰、兜兰以及一些观赏或药用价值较高等经济价值较为明显的类群, 尚没有对金佛山兰等具有潜在的科研和育种意义且濒于灭绝的物种进行专门立法保护。有鉴 于此,建议提升金佛山兰的保护级别或专门针对金佛山兰予以立法保护,确保其野生生境持 续良好存在,杜绝单位和个人的随意采挖和破坏,并且严格科学研究的审批程序和限制采集 数量。 (2)加强宣传,增强公众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建议重庆市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28
采用设立宣传栏、植物挂牌(道旁易受人为活动影响的种群)等形式对包括金佛山兰在内的 金佛山特有和珍稀物种进行宣传,提高游人的认知水平,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防止游人在 不了解的情况下误采误挖;由于历史原因,在金佛山兰的分布区域仍然有不少居民存在,他 们在种植药材(调查区主要是黄连)和粮食,以及放牧、开荒等过程中对金佛山兰植株本身 和生存微环境的保存都有很大的影响。建议对当地居民进行有偿经济补偿或外迁以确保金佛 山兰分布区域的良性存在和扩大。 (3)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金佛山兰的生态域窄小,对生境依赖性高。加大对其 种群生境的保护力度,使现有能正常生存的大种群不至于再退变为小而隔离的种群,以避免 种种潜在的生存风险;同时对于个别生境已经完全或近于破坏或种群规模极其狭小近于灭绝 的种群实施迁地保护,构建金佛山兰迁地保护中心,进行种群种质资源保存。 (4)建立金佛山兰的离体基因库。在可能的情况下,将金佛山兰的种子(果实)、根、 茎、叶、花粉等器官、组织贮藏于基因库或种子库中,已备将来研究需要。 (5)开展人工栽培。目前在兰科植物组织培养及人工栽培方面,已开展了一些工作。运 用生物技术进行大规模工厂化快速繁育种苗,探讨优质栽培成套技术,这样既满足了市场需 求,又减少了野生资源的压力。 (6)继续开展生物学研究。为金佛山兰的保护提供更多、更深入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由于金佛山兰有较好的观赏价值,开展以下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是研究种群动态;二是 研究群落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生产力;三是研究濒危的机理,及最适生活格局,生殖对策等; 四是研究繁育技术。为金佛山兰的生长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给它的保护、恢复与扩大繁育 提供有力的保障。
29
3
缙云黄芩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3.1 对缙云黄芩的认识与研究现状 缙云黄芩(Scutellaria tsinyunensis C. Y. Wu et Chow)为唇形科(Labiacae)黄芩属 (Scutellaria Linn.)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重庆市缙云山特有分布种,主要分布于海拔 330~820m 的林荫下,尤其是水沟边或路旁林沿等较阴湿但又有一定光照的环境中,主要以 根茎进行克隆繁殖,因而种群中多由许多无性系分株构成;在自然环境中,缙云黄芩种群呈 相互隔离的“岛屿”状分布,种群数量少,各种群之间距离相对较远,且每一种群占领空间 狭窄,分布范围在进一步缩小;其生境多为小路、阶梯或水沟边,遭践踏、攀折等人为破坏 比较严重,导致个体数量不断减少(何平等,2005)。 以往对该物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采用野外群落学调查方法、种群生态学研究方法等对缙 云黄芩(营养器官)进行形态分化和形态变异数量分析、群落特征和种群生态位研究、从等 位酶上反映遗传多样性等方面。 林长松(2001)从生态学的角度,运用方差分析方法,对不同生境下缙云黄芩 7 个种群 70 个个体的 36 项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缙云黄芩形态特征在同一种群内部和不同 种群之间都有一定程度的分化,有 77.8%的性状表现出在种群之间差异显著,其中 61.1%的 性状差异极显著;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林长松等,2007),缙云黄芩的形态特征在 整体水平上表现出分化上的无序性,即不同居群的个体常交叉聚在同一个表征群内,但在同 一表征群内,同一居群的多数个体常能聚在一起,表明居群之间在形态特征上发生了一定程 度的分化,而这种分化还不能清楚地区分不同的居群。 李俊敏等(2004)以不同群落作为不同的资源综合体(资源位),采用 Levins 生态位宽 度及 Hurlbert 生态位宽度和 Pianka 生态位重叠计算公式,研究了缙云黄芩全分布范围仅存的 8 个种群所在的群落中草本物种的生态位特征,结果显示:缙云黄芩的生态位宽度较大,说 明该种生态适应幅度较大;与其主要伴生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也较大,表明它们对资源利用 的相似程度较高。 在细胞学水平上,林长松等(2002)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检测了重庆缙云 山特有植物缙云黄芩 7 个居群 70 个个体的过氧化物酶(POD)、细胞色素氧化酶(CYT)、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淀粉酶(AMY)和酯酶(ES)5 种等位酶谱带的变异式样,UPGMA 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缙云黄芩同一居群的个体间在等位酶谱带上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即居 30
群内个体间表现出较大的遗传同质性,而来源于不同居群的个体酶谱则表现出明显的趋异 性,显示出缙云黄芩不同居群之间发生了较明显的遗传分化。
3.2 已知缙云黄芩的分布现状 根据以往的研究(李俊敏等,2004;林长松等,2007),缙云黄芩分布于缙云山 8 个种 群内,种群环境数据见表 1。在调查中发现,缙云黄芩种群在缙云山的分布呈彼此被隔离成 分开的“岛屿”状小生境中,多生于水沟边或小路旁等易积水的潮湿生境,生境适合其生长。 表 3-1 缙云黄芩种群环境数据 编号
地点
海拔/m
坡度/°
坡向/°
土壤厚度/cm
土壤 pH
1
北温泉后山
335
41
NE42
18.5
5.0
2
绍龙观
530
21
NE24
22.0
4.22
3
园艺场
465
43
NW28
18.5
4.5
4
白云竹海
615
26
SE85
11.5
3.2
5
海螺洞
730
14
SE26
10.5
3.88
6
青龙寨后门
695
33.5
NW5
15.0
3.3
7
狮子峰
720
33
SE5
21.0
4.02
8
洛阳桥
705
29
SE57
12.0
3.77
3.3 调查结果 3.3.1 调查的区域和方法 本次调查调查时采取区域访谈、定点辐射状普查、线路调查、特殊地区重点调查相结合 的方法,在原记载地种群进行进一步详细调查的基础上,扩大了调查的范围,对缙云山类似 的生境地进行普及调查。 参与调查人员: 西南大学:邓洪平、张家辉、陈锋、刘开全、王茜、周光林、由永飞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邓先宝 调查时间: 31
2009 年 7 月 24 日,9 月 20 日、10 月 15 日,10 月 25 日、11 月 2 日; 2010 年 1 月 12 日、3 月 112 日、3 月 20 日、3 月 25 日到等多次北碚缙云山自然保护区 调查。
3.3.2 调查的结果 3.3.2.1 缙云黄芩的系统地位及生物学特性 孙 雄 才 1966 年 首 次 将 缙 云 黄 芩 作 为 新 变 种 — — 红 茎 黄 芩 短 柄 变 种 ( Scutillaria yunnanensis Lévl. var. subsessilifolia Sun)发表,于 1977 年作为新种收录入中国植物志第六 十五卷第二分册,定名为缙云黄芩(孙雄才等,1966)。 缙 云 黄 芩 隶 属 于 唇 形 科 黄 芩 亚 科 ( Scutellarioidea Briq. ) 黄 芩 属 黄 芩 亚 属 ( Subg. Scutellaria)下的顶序黄芩组(Sect. Tachymacris A. Hamilt)宽叶黄芩亚组(Subsect. Peregrinae Boiss),在形态上接近于同属的滇黄芩(Scutellaria amonea C.H.Wright),主要区别在于缙云 黄芩叶无柄或具极短的柄,目前发现仅分布于重庆北碚缙云山(《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1979)。 缙云黄芩形态见图 3-1。其特征为: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在节上生纤维状根。茎直 立,高 30~60cm,四棱形;在棱上具微翅,沿棱上被向上的短柔毛,余部近无毛,常呈暗紫 色,不分枝或少分枝。茎下部叶细小,圆形至卵形,长不及 1 cm,先端急尖,基部浅心形, 茎中部以上叶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通常最上部者最大,长 4~8 cm,宽 1.5~3.5 cm,先端尾 尖至尾状渐尖,基部圆形至浅心形,均边缘具远离波状具胼胝体的齿,坚纸质,上面绿色, 下面淡绿色或微黄紫色,两面近无毛或无毛,侧脉 3 对,与中脉在上面多少明显下面突出; 叶柄近无或极短,长 0.5~4 mm,腹凹被凸,被短柔毛。花对生,组成一侧向上 8~10 cm 的 总状花序,总梗长 2~3 cm,花梗长 3 mm,下部 1/3 有一线形长不及 1 mm 的小苞片,狭披 针形,长 1~1.5 mm,无柄,无毛,早落。花萼长 2.5 mm,外密被短柔毛及具腺有节的微柔 毛,盾片平展,高 1.75 mm。花冠白色,但檐部淡红至紫色,长 1.7~1.9 cm,外疏被具节微 柔毛;冠筒前方基部曲膝状,中部宽 2.5 mm,向上渐宽,至喉部宽达 5 mm,内面于曲膝处 疏被小疏柔毛;冠檐 2 唇形,上唇盔状,先端微凹,下唇中裂片三角形状卵形,基部宽 4 mm, 先端微凹,两侧裂片卵形,宽 2 mm。雄蕊 4,二强;花丝扁平,中部以下具纤毛。花盘肥 厚,前方膨大;子房柄长 0.5 mm,花柱细长。子房光滑,4 裂,后对裂片较大。成熟坚果未 见。花期 4~5 月(《四川植物志》编辑委员会,1988) 。 32
图 3-1 缙云黄芩外形图 Fig.3-1 The morphology of Scutellaria tsinyunensis
就本次野外调查的情况来看,缙云黄芩种群仍主要集中地分布在水沟路边和路旁林沿, 在水分充足、光线良好的生境中长势较好;对不同缙云黄芩种群的茎、叶、花、果实等形态 特征进行测量,通过比较发现,在含水量越丰富的生境中,缙云黄芩种群在形态大小上显著 高于其他种群,尤其以叶的形态特征在不同种群间变化较大,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性状差异; 不同种群间空间位置相对较远,呈现出典型的“岛屿”状分布状态;且种群所占空间并不太 大,约 1~6 m2,调查中,较小的种群中缙云黄芩数量急剧减少或几近灭绝。 缙云黄芩是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在自然状态下,缙云黄芩主要是在节上生纤维状根 以根茎进行无性繁殖形成克隆体系来扩展种群,故而其种群中多由许多无性系分株构成;但 同时也发现,缙云黄芩能产生果实,在野外观察时个别缙云黄芩种群边缘会有单生的缙云黄 芩零星分布,这可能就是缙云黄芩有性生殖的例证。为进一步验证缙云黄芩果实发育情况及 对其有性生殖能力进行科学评价,采集了北温泉后山种群缙云黄芩果实开展了萌发实验。试 验组用单蒸水浸泡 24 h 后,于无菌台上用 75%乙醇浸泡 30 sec,再用灭菌蒸馏水冲洗 4 次, 用 0.1% HgCl2 浸泡 6 min,然后用灭菌蒸馏水冲洗 4 次,分 5 组接种于 MS 培养基上,置于 光照培养箱中 20 d 后连续观察;空白对照为播种于花盆泥土中让其自然萌发,定期浇水保 持泥土湿润。结果显示,缙云黄芩小坚果在接种 60 d 天萌动,90d 后统计萌发率为 3%(图 3-2);对照组在 120d 均未见自然萌发。 33
图 3-2 缙云黄芩果实无菌萌发 Frg.3-2 the germination of Scutellaria tsinyunensis’ seeds
3.3.2.2 种群学考察 本次野外调查对缙云黄芩的自然分布状态进行了考察,仅发现存在有 8 个种群(见表 3-2,其中新发现种群 1 个,即马中咀),在以往研究的种群中原分布于海螺洞的种群(包括 海螺洞至缙云寺段和海螺洞至珍稀植物园段)已经灭绝。在目前发现的 8 个样地中,以洛阳 桥种群长势最好,种群所占空间位置也最宽,其次是北温泉后山种群,而绍龙观种群、园艺 场种群、青龙寨后门种群处于相对平均大小,白云竹海种群、马中咀种群相对较小,而以狮 子峰脚种群最小,其不仅种群中个体数量少,个体形态特征也明显低于其他种群,个体也相 对羸弱而单独存在,没有形成繁茂的无性繁殖克隆体系。 8 个缙云黄芩种群所在生境几乎全部为常绿阔叶林林地,仅园艺场种群生境为针阔混交 林林地。在调查中发现,缙云黄芩主要分布在林地边沿,特别是在水分较丰富的沟渠坎边(如 北温泉后山、绍龙观、园艺场、洛阳桥等种群),相对开阔的林地边缘能较好的满足其对光 照的需求,而在郁闭度较高的林地中则没有发现有缙云黄芩存在。 本次调查对各缙云黄芩种群中的伴生物种进行了详细记录,其中乔木、小乔木 10 种, 灌木 11 种,草本 31 种,;其中蕨类植物 4 科 5 属 6 种,裸子植物 1 科 1 属 1 种,被子植物 29 科 43 属 45 种,具体名录见附录 3。
34
表 3-2 缙云黄芩种群环境资料(2009) Table 3-2.The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of Scutellaria tsinyunensis population(2009) 编号
地点
海拔/m
土壤厚度/cm
土壤 pH
土壤含水
植被类型
1
北温泉后山
335
18.5
5.0
21.54%
常绿阔叶林
2
绍龙观
530
22.0
4.22
34.48%
常绿阔叶林
3
园艺场
465
18.5
4.5
29.54%
针阔混交林
4
狮子峰脚
720
21.0
4.02
30.78%
常绿阔叶林
5
青龙寨后门
695
15.0
3.3
31.25%
常绿阔叶林
6
洛阳桥
705
12.0
3.77
57.59%
常绿阔叶林
7
马中咀
680
14.5
4.97
20.84%
常绿阔叶林
8
白云竹海
615
11.5
3.2
31.73%
常绿阔叶林
伴生的种子植物中,根据中国种子植物科的大小顺序排序(李锡文,1996),所含物种 数在 11~600 种的中等科有 24 科,占总科数的 80.00%;物种数在 600 种以上的大科为 6 科, 占总科数的 20.00%,如蔷薇科、菊科、禾本科等,充分说明缙云黄芩分布区中优势科明显。 根据李锡文关于中国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划分(李锡文,1996),对缙云黄芩伴生 种子植物 30 科进行归类统计(表 3-3)。该区种子植物的科共分为 7 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世 界分布 7 科;热带分布 17 科(2–7 型),占总科数的 73.91%;温带分布科(8 型)6 科,占 总科数的 26.09%。可见,缙云黄芩伴生物种种全为热带与温带科,且热带分布科占优势, 呈现出热带向温带过渡的趋势。
表 3-3 缙云黄芩伴生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 Table 3-3. The areal-type of the families of seed palants in Scutellaria tsinyunensis community 占非世界科 分布区类型
科数
占非世界科
总数百分
分布区类型
科数
比% 1.世界分布
7
--
2.泛热带分布
13
56.52
比% 7.热带亚洲分布
2
8.69
8.温带分布
5
21.74
1
4.35
2-1.热带亚洲, 大洋洲和中,南美
总数百分
8-4.北温带和南 1
4.35
温带间断分布“全温 35
间断分布
带”
4-1.热带亚洲, 非洲和大洋洲间 断分布
1
4.35
总科数(不含世界分 布)
23
100
根据吴征镒关于中国种子植物属分布区的划分方案(吴征镒,1991),对缙云黄芩伴生 44 属种子植物进行归类统计(表 3-4)。根据表 4,吴征镒划分的中国种子植物属的 15 大分 布类型有 11 种分布,充分说明了缙云黄芩伴生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的复杂性。其中世界分布 属 5 属;热带分布属 24 属(2–7 型),占总属数的 61.54%;温带分布属(8–15 型)15 属, 占总属数的 38.46%,中国特有属 1 属,占总属数的 2.56%,呈现出明显的热带和温带特性。 在所有伴生物种中,与缙云黄芩有相似资源需求的物种主要有:鸢尾、重楼排草、红盖 鳞毛蕨、鸡矢藤、糯米团、细穗腹水草、杜茎山、白毛新木姜子、宜昌悬钩子、尾形复叶耳 蕨等。 表 3-4 缙云黄芩伴生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 Table 3-4 The areal-type of the genera of seed plant in Tangtsinia nanchuanica community
分布区类型
占本区属总
分布区类型
属数
占本区属总 属数
数百分比
数百分比 7.热带亚洲分布及其变型
8
20.51
23.08
8.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
7
17.95
5.13
9.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及其变
3
7.69
10.旧世界温带分布及其变型
1
2.56
14.东亚分布及其变型
3
7.69
15.中国特有分布
1
2.56
总数(不含世界分布)
39
100
1.世界分布
5
--
2.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
9
3.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
2
断分布 4.旧世界热带分布及其变
型 4
10.26
型 6.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 布及其变型
1
2.56
从种群数量及种群动态变化情况来看,8 个种群间存在较大差异。因缙云黄芩的分布特 点,容易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因此地处偏僻、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小的种群长势较好,如北 温泉后山种群、园艺场种群、洛阳桥种群等,其种群呈现出逐步扩展的良好势头;而地处缙 36
云山旅游要道、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的种群如狮子峰脚种群长势最差,且个体数量呈现出逐 渐减少的趋势。
3.3.3 缙云黄芩的具体分布和种群数量图 依据文献资料记载和调查的结果,绘制出缙云黄芩的具体分布和种群数量图,见图 3-3。 各种群的照片见附录 3。
图 3-3 缙云黄芩的分布和种群数量图
Fig.3-3 The distribution and population number of Tangtsinia nanchuanica
3.4 缙云黄芩在重庆的保护现状 3.4.1 面临的威胁和机遇 3.4.1.1 现实的威胁 缙云黄芩分布于水沟坎边或路边林沿的特性,致使其种群较易受到旅游、道路开挖等人 为活动的影响。海螺洞种群原本有 2 个主要分布点,分布在海螺洞至缙云寺段路旁和海螺洞 至珍稀植物园段路旁,因旅游道路的修整和旅游环境美化等人为活动,使得该 2 处种群已基 本灭绝。而多次调查发现,狮子峰山脚种群、白云竹海种群和青龙寨后门种群处于旅游区内 37
登山梯道旁,花枝、叶被游客攀折的情况时有发生;绍龙观种群处于缙云山交通主干道旁, 防火道的开挖曾一度对该种群造成严重损害。相对而言,北温泉后山和园艺场分布点在相对 僻静之处,受人为活动影响相对较少。此外,在 2010 年 2-3 月的道路维修中,洛阳桥分布 点的受到筑路的废弃建筑垃圾堆放的严重影响,部分植株被压死(附图三)。
3.4.1.2 潜在的威胁 综合调查分析的结果,推测可能影响缙云黄芩生存和发展的潜在威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就物种本身而言,缙云黄芩具典型的无性系横走茎特性,以行营养繁殖为主,其 有性生殖能力极弱,难以靠成熟坚果及其种子自然繁殖形成实生苗。 (2)缙云黄芩与红盖鳞毛蕨、杜茎山、穗序腹水草、鸡矢藤等伴生物种对资源利用的 相似程度较高,导致缙云黄芩与其它物种对某些资源的共同需求,在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 可能形成较为激烈的资源利用性竞争。 (3)生境破碎化严重,致使缙云黄芩种群呈相互隔离的“岛屿”状分布,每一种群的 数量少、占领的空间狭窄,且各种群间的距离相对较远。 (4)人为活动可能使其生境发生改变,则可能使其根状茎的延伸受到限制,从而限制 其种群的扩展。 3.4.1.3 面临的机遇 就目前情况来看,缙云黄芩为被列为珍稀濒危或重点保护物种,还未得到相关部门和人 们的关注和保护。本次调查,对缙云黄芩的生存现状提供了一次科学认识和正确评价的机遇, 这也将为该物种的保护翻开崭新的一页。
3.4.2 现有的保护措施和现状 目前,缙云黄芩虽然是缙云山特有的分布中,同时其个体和种群的现状也具有濒危植物 的特征,但还未列入珍稀濒危植物的行列;因此,缙云黄芩的分布区所在地缙云山即便已列 为自然保护区,但是还未见采取措施对缙云黄芩实施有效的保护。
38
3.5 保护对策 基于以上的研究和推测,提出以下几点对缙云黄芩进行保护的措施: (1)明确缙云黄芩的价值和地位。综合上述调查与分析,缙云黄芩的生存现状处于近 危至易危级,因此建议将作为缙云山特有物种的缙云黄芩列为濒危植物,提请相关部门给予 关注和保护。 (2)加强宣传,增强公众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建议重庆市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管理 处采用设立宣传栏、植物挂牌(道旁易受人为活动影响的种群)等形式对包括缙云黄芩在内 的缙云山特有物种和珍稀物种进行宣传,提高人们的认知水平,以使人们对其有“我认识、 我知道、我保护”的意识,以达到进行有效保护的目的。 (3)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加大对缙云黄芩种群生境的保护力度,使现有能正 常生存的大种群不至于再退变为小而隔离的种群,以避免种种潜在的生存风险;同时实施有 效的迁地保护,对一些地理位置不利于种群发展的小的缙云黄芩种群,以建立特有及珍稀濒 危植物迁地保护中心,进行集中保护。 (4)加强研究,为缙云黄芩的保护提供更多、更深入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目前, 对该物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采用野外群落学调查方法、种群生态学研究方法等对缙云黄芩 (营养器官)进行形态分化和形态变异数量分析、群落特征和种群生态位研究、从等位酶上 反映遗传多样性等方面,对缙云黄芩遗传多样分化的研究较少,尤其从形态学、生理生化和 分子水平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遗传多样性分化的综合研究还极其欠缺;同时还需加强对其 繁殖特性,尤其是有性生殖的研究,为该物种的保护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5)建立缙云黄芩的离体基因库。在可能的情况下,将缙云黄芩的种子(果实)、根、 茎、叶、花粉等器官、组织贮藏于基因库或种子库中,已备将来研究需要。
39
4
银杉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4.1 对物种的认识与研究现状 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属松科(Pinaceae)、银杉属(Cathaya) ,为中 国特有孑遗植物、新生代第三纪上新世以前残遗种,别名杉公子,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与松属(Pinus)亲缘关系较近,与云杉属(Picea)、落叶松属(Larix)、黄杉属(Pseudotsuga) 也有某些近似之处(王伏雄,1990;谢宗强,1995)。成年植株高大挺拔,可达 24m,分枝 平展,枝条多集中于树冠上部;叶条形,螺旋状着生,成辐射状伸展,密集于枝端;雄球花 穗状圆柱形,雌球花长圆状卵圆形,基部无苞片;珠鳞近圆形,黄绿色,苞鳞三角状卵形, 黄褐色;球果熟前绿色,熟时暗褐色,种鳞近圆形,苞鳞长达种鳞的 1/4~1/3;种子略扁, 基部尖,斜倒卵圆形,橄榄绿带墨绿色,种翅膜质,黄褐色(郑万钧等,1978)。 银杉营养生长期长,进人结实年龄较迟(李瑞高等,1981b)。年龄解析表明,银杉的整 个生长过程可分为幼龄期、青年期、壮龄期和老龄期,在 30~40 年内具有明显的胸径生长 盛期。银杉为喜光树种,但生长早期需要一定的荫蔽,而过分荫蔽也导致植株生长缓慢而逐 渐死亡。生物量研究表明,银杉单株地上部分生物量的 60%分布在 1/2 树高以下, 树干材 重量占全部地上部分生物量的 2/ 3 以上,而种群地上部分生物量在不同群落类型间差别很大 (谢宗强等,1999d)。 银杉球果为 2 年果,结实量的年际波动很大,具有明显的大小年之分,不同的母树间差 别也很大,而松鼠等对尚未完全成熟的银杉果实的取食具有长期的危害,所以大小年的出现 可能是生态适应性的体现;此外,每个球果的出种量偏低,平均仅为 4.267 粒(谢宗强等, 1998;李庆梅等,1997)。种子特性的研究表明,银杉种子的重量较小、败育率较高,饱满 的种子中有生活力者仅占 53.3%;种子有一定的休眠过程,且种子含油量较高,易变质而丧 失生活力,使其自然繁殖力较弱(谢宗强,2000;李瑞高等,1981b)。人工栽培研究发现, 经消毒处理后,以湿沙低温贮藏打破休眠,配以植物激素处理,并选择良好的播种环境可以 提高种子的发芽率(黄正福,1981,1985;张祖荣,2004)。 汪小全(1996)和葛颂等(1997,Ge S., 1998)分别用 RAPD 和等位酶电泳技术研究了 银杉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银杉的遗传多样性较其他裸子植物低,其多态位点百分率仅为 裸子植物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而种群或部分亚种群间已出现较强烈的分化,且群体间的基 因流明显受阻。基于线粒体及核基因 DNA 的分子标记方法对银杉种系特征的研究(H.-W. 40
WANG.,2006)也得到类似的结论。
从分布区的气候特征分析可知,银杉喜温凉湿润气候,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20℃,温度 低于 15℃时植株停止生长,但它有较强抗寒性和抗旱性;喜结构疏松、排水良好、土层较 厚的酸性土壤,也显示出一定的耐瘠薄能力(谢宗强等,1994)。尽管从生境来看银杉似乎 表现出较强的抗逆特性,但是种群的研究表明,大部分种群都存在幼龄个体严重不足、老龄 化加剧的现象,而且银杉种群数量有限,每一个群落中银杉种群的消长都将影响到整个银杉 种群的稳定性(谢宗强等,1999c),所以银杉种群的发展动态受到广泛的关注,而这又与其 所处的群落特征密切相关。 银杉的群落类型有包括银杉-甜槠林、银杉-银木荷林、银杉-石栎林、银杉-光叶水青冈林、银杉-巴东栎、银杉-大明松-青冈林等 10 余种(谢宗强等,1999b)。通过分析群落中现 有各种植物组成和生境特点,谢宗强等(1999b)认为银杉群落的演替基本趋势为:银杉纯 林或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而现有的各银杉群落分别处在针叶混交林和针阔混 交林两个阶段。针叶混交林若受到过度干扰可能逆向演替到灌丛阶段;处在针阔混交林阶段 的银杉群落是相对稳定的亚顶极,将维持相当长的时期,但随着土壤条件的不断改善,有向 阔叶群落演替的趋势。从各银杉群落类型的群落特征和分布特点知,多数银杉被迫退居到土 层浅薄、岩石裸露的山脊甚至悬崖和孤台地等特殊生境生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银杉的 特性如生长缓慢、喜光、种子发芽率低,在优越立地条件无力同生长迅速、耐阴的阔叶树种 竞争,但在立地条件较差的环境中能利用它本身耐旱、耐瘠薄、耐寒抗冻等优势,能处于群 落上层成为优势种或建群种,使银杉群落呈相对稳定状态(谢宗强等,1999b)。所以,银杉在 群落的发育过程中前期较为顺利,随着其对立地条件的改善,阔叶树种逐渐入侵到群落中, 银杉则越来越不适应变化中的群落环境(管中天等,1986)。通过综合分析气候因素、群落 特征和分布现状,谢宗强等(1999a)认为地质历史年代的气候变迁导致的银杉分布区大幅 度缩小和种群数量剧烈下降,是造成银杉遗传多样性低和生殖障碍大的可能原因,而低水平 的遗传多样性和严重的生殖障碍反过来又抑制了种群的壮大,形成恶性循环。这就使得即使 是强度不大的人为破坏和砍伐,对种群的生存也构成威胁。
4.2 已知的分布现状 银杉分布范围在北纬 24°9′~29°14′,东经 107°10′~113°51′之间,在该区域内形成了 4 个集积地:重庆和贵州的银杉属大娄山集积地,广西龙胜和湖南罗汉洞林区的银杉属越城岭 集积地,湖南八面山的银杉属八面山集积地,广西金秀林场的银杉属大瑶山集积地,如图 41
2.1 所示(谢宗强等,1994)。 银杉在重庆的分布地为南川和武隆,属重庆和贵州的大娄山银杉集积地,为现存银杉分 布北界。南川金佛山位于北纬 28°53′,东经 107°27′,银杉仅分布于金佛山阳坡的老梯子(现 称银杉岗)、懒龙岗等处狭窄的山脊上和中长埂的山顶上,已知有银杉 527 株,其中大树 400 余株。位于南川距金佛山约 15km 的柏枝山(现已划入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在海拔 1500~ 1600m 的砍柴湾,也有 50 余株。在武隆白马山林区,分布于海拔 1400~1600m 的山脊、孤 立的帽状石盘及峭壁边缘,有银杉 300 余株。(毛宗铮,1989;谢宗强,1994,1995)
图 4-1 银杉分布示意图 (谢宗强等,1994) Figure 2.1 Distribution of Cathaya argyrophylla in China
4.3 调查结果 4.3.1 调查的区域和方法 调查的区域为银杉在重庆的现知所有分布区及栽培区:南川金佛山自然保护区、武隆 白马山及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等自然分布区及栽培区。 调查的方法:针对已知分布点采用拉网式踏查,记录分布点内的样方中银杉植株高度、 胸围和生长状况,以及伴生植物的相关情况等。 42
参与调查人员: 西南大学:邓洪平、张家辉、刘开全、卢敏慧、李桂强、王馨、乔元宝、王茜、周光林、 由永飞 重庆市白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张平、侯思忠、李自忠、刘春涛、曹成兰 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马建伦、任
莉、李光华、刘
勇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邓先宝 调查时间: 2009 年 6 月 29 日-7 月 8 日、7 月 20 日-7 月 25 日、10 月 22 日-24 日:先后三次对南川 金佛山国家级保护区已知分布点进行调查; 2009 年 7 月 14 日-7 月 19 日:对武隆重庆市白马山自然保护区已知的分布点调查。 2009 年 9 月 20 日、10 月 15 日、11 月 2 日、12 月 2 号到北碚缙云山自然保护区调查。
4.3.2 调查的结果 4.3.2.1 生物学常规考察 银杉是常绿乔木,树形优美挺拔,树皮暗灰色,裂成不规则的薄片,因其叶背有白色气 孔带,风吹时可见整树一片银色而得名(附图四)。叶通常长4~6cm,宽2.5~3mm,先端圆或 钝尖,基部渐窄成不明显的叶柄,上面中脉凹陷,深绿色,下面沿中脉两侧有明显的白色气 孔带,边缘微反卷,横切面上有2个边生树脂道。其根系为直根系, 幼苗时即有明显的主根, 随后逐渐形成强大的根系,侧根和须根都比较发达,并有大量菌根,这有利于其生长在裸露 的岩石或崖壁上(王伏雄,1990)。 野生银杉生长较缓慢,10年生的幼苗树高仅1m左右,胸径5cm左右植株的树龄大约是20 ︿25年。在一年中,萌动开始的时间大约是3月底至4月上旬,当气温达20℃左右植株生长最 快,气温下降到15℃以下时,植株停止生长,年生长期只有7个月左右。银杉以春梢为主, 野生植株无夏梢现象,现场很难看出新长出的嫩枝叶的痕迹,而栽培的植株在7月下旬还可 以抽出夏梢。调查发现,野生银杉植株的主干明显,枝条较多但一般较小,一个枝条上的针 叶数量较少,因而远看整个植株显得枝叶稀疏,比周围的阔叶树种或杉木等的植株清瘦许多, 而被其他植物遮住或接近其他植株的枝叶几乎都枯死了,可见其生长状况并不理想。但水肥 条件较好的人工栽培环境下银杉植株生长更为迅速,调查发现精心管护的栽培植株往往枝叶 繁茂,而任其自然生长则枝叶稀疏,如缙云山上引种的两株银杉(15年生),管护较好的一 43
株生长良好,比另一株高30cm以上(见附图,缙云山两株银杉生长情况比较)。 银杉为雌雄同株植物,雄球花通常生于 2 年生枝上,雌球花生于当年生枝上,新长成的 球果均生于 2 年生枝上(附录二图 10)。一般而言,一个枝条顶端长有雄球花则没有雌球花, 相反,如果枝端没有雄球花则枝端抽出的新梢中部有雌球花。雄球花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开 始散播花粉,初开放时为淡黄色,后转为黄褐色。雌球花的开花期比雄球花晚半个月左右, 一个雌球花开放历时约 5~7 天,单株雌花期约 1 个月,种群的雌花期约一个半月。银杉球果 的成熟过程历时较长:雌球花开放授粉后,苞片闭合成球果变成青绿色,变形叶也随着闭合 包裹住球果,停止发育;在第二年雄球花尚未传粉时,苞片内的珠鳞长大成种鳞,球果迅速 长大,到 5 月份基本完成横生长,种子与种鳞完全融合一起,而后随着球果发育至成熟(李 瑞高等,1981b)。球果成熟后种鳞张开,种子逐渐散落,颜色变深而宿存于枝上(附录二图 13~14)。野生银杉结实年龄较迟,一般认为其繁殖旺盛期是在 40~120 年树龄的时期,但调 查中发现树龄在 40~80 年左右(根据年龄解析,谢宗强等,1999c)的植株能结球果的不到 20%,而树龄在 80~120 年左右的植株能结球果的约有 66%。文献报道(黄正福等,1985), 在人工栽培管理条件下有 18 年生植株开始开花的现象,但本次调查的没有发现有能开花的 栽培植株,如在武隆白马山万寿桥(附录二图 15)人工栽培 1 株 25 年生银杉,树高约 3.5m, 胸径达 11cm,还没有开花的迹象。 雌雄球花的花期相差半个月左右可能是一种典型的避免自花传粉的机制,但是目前野生 种群由于种种原因变得很小,而每个种群内能开花的个体数又更少,传粉和受精过程恰逢梅 雨季节,致使授精前后的败育率高达 70% 以上(谢宗强等,1999a) ,造成银杉生殖效率低, 种子产量极少,将严重影响银杉的天然更新。由此可见,银杉的授粉少,坐果率低,出种量 小,生长缓慢,这种繁殖和生长特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其种群的扩大。 4.3.2.2 银杉种群学与群落学考察与分析 (1)种群数量及特征 在重庆,银杉野生种群主要分布在武隆县白马山自然保护区和南川区金佛山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内。 本次调查可知,白马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植株仅余 28 株,分散在 5 个地点(详见表 4-.4, 见 附 图 四 )。 最 大 的 分 布 点 为 白 马 山 林 场 向 家 湾 ( 海 拔 1653m , N: 29 °15'12.7" , E: 107°34'17.0"),有 11 株,最大一株胸径为 36cm,最小的胸径仅 4cm 左右,没有发现幼苗。 武隆现有各分布点间的距离都在 3Km 以上,最大的相距至少 10Km。据文献记载(谢宗强, 1994;王伏雄,1990),武隆原有银杉 300 余株,但多人工培育的为幼树和幼苗,在移栽保 44
护的过程中,发生了大量植株逐渐死亡现象,而野生植株的数量没有大的波动。 据本次调查结合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普查结果显示,南川有野生植株 455 株,其 中幼苗有 53 株,另有 35 株已经枯死。它们分散在 8 个分布点(详见表 3-4,):金山老龙洞、 德隆小米坪、头渡中长岗、黄草坪、岩夹坪-石人岗、甑子口-观山-双流水、懒龙岗和银杉岗 (原名为老梯子)。最大的分布点在金佛山西坡的银杉岗(海拔 1650-1690m,N: 29°01'57.7", E: 107°01'22.0"),有 大树 127 株,分布在宽度仅为 1~2m 的山脊及其两侧上;最大一株胸径 超过 40cm,胸径超过 20cm 的植株约有 50%;植株间的距离一般为 3~5m,近的仅相距 1m 左右。银杉生长的状况并不令人乐观,大部分植株向南的枝条较多,北面的枝条大多枯死; 很多银杉被光叶水青冈(Fagus lucida)等阔叶树种遮住顶部或者一部分枝条,被遮住的枝条 多生长不良或枯死。在银杉岗枯死植株较多,有 23 棵,部分为病虫害所致,很多是因为阔 叶树遮蔽或植株间密度过大造成生存竞争致死。在南川的 8 个分布点中有 5 个点的总数超过 40 株,最少的分布点只有 6 株;有 5 个点发现有幼苗,但除岩夹坪-石人岗的幼苗数较多外, 其余的各点幼苗株数都少于 10。在南川除银杉岗是集中分布外,其他分布点的植株多是分 散的,各分部点间的距离一般在 3Km 以上。此外,除 1 个种群附近有农户外,其它种群与 农户居住区都比较远,大多数种群的人为活动较少,但由于多数银杉种群分布在集体林地内, 无法杜绝当地居民在银杉生长地上的人为活动,有少数种群由于旅游开发提高了人为活动的 强度,都直接影响着银杉植株的生存和生长。 根据现场样方记录,参照谢宗强等(1999c)的银杉树龄解析方程对部分分布点的银杉 植株树龄进行计算,结果如图 4-1。总体来看,种群 0~30 龄级的个体偏少,有衰退的趋势, 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其中 30~60 和 60~90 龄级个体比例最大,这些植株仍处于繁殖最为 旺盛的时期,如果采取适当措施可使幼树的数量较快增加。 除野生种群外,在南川和武隆都有栽培的人工林。在武隆白马山竹坝管护站有银杉共 10 株(1 株已经死亡) ,在万寿桥农户家附近也有 1 株生长在农田中。在南川,金山镇的人 工栽培地共种植有银杉 81 株(1 株已经枯死)。此外,位于缙云山的重庆市植物园也有 2 株引 种的银杉。总的来看,人工栽培的银杉枝叶茂盛,而比野生的银杉幼树生长迅速(附图四)。
45
35.00%
40.00%
银杉岗 n =127
30.00%
35.00%
25.00%
30.00%
20.00%
25.00%
甑子口-关山-双流水 n=81
20.00%
15.00%
15.00%
10.00%
10.00%
百分比 percentage
5.00%
5.00%
0.00%
0.00%
0-30
30-60
60-90
90-120 120-150 150-180 180-210
0-30
30-60
60-90
90-120 120-150 150-180 180-21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金山老龙洞 n=69
40.00%
头渡中长岗 n =39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0-30
30-60
60-90
90-120 120-150 150-180 180-210
0-30
30-60
60-90 90-120 120-150 150-180 180-210 210-240
年 龄 age (a)
图 4-2 银杉种群的年龄结构 Fig.4-2 Age structure of Cathaya argyrophylla population
(2)生境和群落特征 银杉的生境位于亚热带,生于中山地带的局部山区,都是人为活动较少的区域。气候特 征为夏凉冬冷、雨量较多、湿度较大,多云雾。土壤为石灰岩、页岩、砂岩发育而成的黄壤 或黄棕壤,呈微酸性;土层较浅薄,厚度 10~20cm。如南川银杉最大的分布点银杉岗(附图), 地形十分陡峭,两侧为 60~70°陡坡的狭窄山脊,地面覆盖大量的枯枝,土壤以砂壤土为主, 并不肥沃。地面极少见到草本植物,只有些苔藓。而在武隆白马山自然保护区向家湾(附图) 接近重庆与贵州交界线,为人迹罕至的深山林区,银杉生长在孤立的帽状石山的顶部或悬岩、 绝壁隙缝间。 在武隆和南川,银杉主要是和阔叶树形成群落,群落类型包括银杉-石栎混交林、银杉光叶水青冈混交林,以及针叶树杉木和马尾松与银杉形成的混交林(谢宗强等,1994,1999c)。 在武隆白马山的银杉群落中,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石栎(Lithocarpus glaber)、扁刺 锥(Castanopsis platyacanth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曼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是 乔木层中的优势种,灌木主要有宜昌荚蒾(Viburnum erosum)、箭竹(Fargesia spathacea)、小 46
果珍珠花(Lyonia ovalifolia var. elliptica)和腺萼马银花(Rhododendron bachii)等,草本层植物 较少,零星分布有水龙骨(Polypodiodes sp.)、额河千里光(Senecio argunensis)和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等,有些林中还可见到大量的杉木幼苗,而有的分布点地面覆盖了大量的落叶和
枯枝,几乎没有草本植物。在南川的各分布点中,群落主要有 3 种类型,即银杉-杉木-马尾 松群落,银杉-石砾群落和银杉-光叶水青冈群落。群落的郁闭度都比较大,伴生的乔木树种 以壳斗科的最多,其次是樟科,包括光叶水青冈(F. lucida)、青冈(C. glauca)、褐叶青冈(C. stewardiana)、石栎、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新木姜子(Neolitsea aurata)等,马尾松和
杉木等的优势也较大;灌木以杜鹃花科的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小果珍珠花、乌饭树 (Vaccinium bracteatum)、无梗越橘(V. henryi)和箭竹(Fargesia spathacea)等植物植株最多, 忍冬科和山茶科的次之,总盖度约 50%~70%;草本层植物较少,蕨类和苔藓类较为常见。 总的来看,银杉群系的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在有些群落内草本层不发育; 乔木层较为发达,可以分为 3 个亚层(谢宗强等,1999b),灌木层的覆盖度不高,部分群落 内竹类植物占有较大优势,草本层植物植株稀疏。此外,阔叶乔木幼苗幼树较多,局部地段 有杉木等针叶幼苗幼树,而银杉幼苗往往生长困难。 经过现场记录样方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群落中银杉常见的伴生物种共有 101 种,其中 蕨类植物 6 科 8 属 10 种,裸子植物 3 科 3 属 4 种,被子植物 33 科 64 属 55 种,而其中乔木 38 种、灌木 39 种,草本 21 种,藤本 3 种(详见附表 4. 银杉伴生植物名录)。 伴生的种子植物中,根据中国种子植物科的大小顺序排序(李锡文,1996),所含种数 在 2~10 种的少种科为 3 个,占总科数的 8.33%;物种数在 11~600 种的中等科有 24 科,占 总科数的 66.67%;物种数在 600 种以上的大科为 9 个,占总科数的 25.00%。此外,杜鹃花 科、壳斗科和樟科在伴生植物中物种数最多,而松科和杉科植物的个体数量较多,这些都能 反映出银杉分布区生境的特点。 根据中国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划分(李锡文,1996),对银杉伴生种子植物 36 科进 行归类统计(表 4-1)。该区种子植物的科共分为 7 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世界分布 7 科;热带 分布(2~7 型)18 科,占非世界分布科数的 62.07%;温带分布科(8 和 9 型)共 11 科,占 非世界分布科数的 37.93%。可见,银杉伴生物种全为热带与温带科,且热带分布科占优势, 呈现出热带向温带过渡的趋势。 表 4-1 银杉伴生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 Table 4-1 分布区类型
The areal types of families of seed plant in Cathaya argyrophylla forests 科数 占非世界科总
分布区类型
47
科数
占非世界科总
数百分比
数百分比
1.世界分布
7
--
8.温带分布
8
27.58%
2.泛热带分布
15
51.72%
8-4.北温带和南温带间
2
6.90%
3. 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
1
3.45%
9. 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
1
3.45%
总科数(不含世界分布)
29
100.00%
断分布“全温带”
间断分布 7.热带亚洲分布
2
6.90%
根据吴征镒关于中国种子植物属分布区的划分方案(吴征镒,1991),对银杉伴生种子 植物进行归类统计(表 4-2)。在所划分的中国种子植物属的 15 大分布类型有 11 种分布,充 分说明了银杉伴生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的复杂性。其中世界分布属 5 属;热带分布属 25 属(2~7 型),占非世界分布属总数的 40.32%;温带分布属(8~14 型)34 属,占非世界分布属总数 的 54.84%,中国特有属 3 属,占非世界分布属总数的 4.84%,说明银杉群落虽然分布于亚热 带,却具有较强的温带分布类型的性质,这除了与其现代分布海拔较高有关以外,该群落与 地质历史时代欧亚大陆北部区系成分的广泛联系也是重要的原因。此外,有许多属是第三纪 或更远古的残遗属,如水青冈属(Cyclobalanopsis)、新木姜子属(Neolitsea)、山胡椒属(Lindera)、 小檗属(Berberis)、冬青 属(Ilex)、越桔属(Vaccinium)、木荷属(Schima) 、花椒属(Zanthoxylum) 和菝葜属(Smilax)为在老第三纪地层中有记录的属,山茶属(Camellia)、山柳属(Clethra)、 杜鹃属(Rhododendron)、花楸属(Sorbus)、香槐属(Cladrastis)和石栎属(Lithocarpus)为在 新第三纪地层中有记录的属,而榧树属(Torreya)、栎属(Quercus)、松属(Pinus)、槭属(Acer)、 荚蒾属(Viburnum)和鼠李属(Rhamnus)可追溯到晚白垩纪。这些区系组成成分可以充分地 说明银杉群落的残遗性质显著(应俊生等,1983)。
表 4-2 银杉伴生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 Table 4-2 The areal types of genera of seed plant in Cathaya argyrophylla forests 分布区类型
占非世界属总 属数
分布区类型
占非世界属总 属数
数百分比 1.世界分布
5
--
2.泛热带分布
7
11.29%
3.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
4
6.45%
数百分比 6.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
2
3.23%
7.热带亚洲分布及其变型
8
12.90%
8.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
14
22.58%
9.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
12
19.35%
及其变型
间断分布 4.旧世界热带分布
2
3.23%
48
5. 热带亚洲和热带大洋
2
3.23%
洲分布及其变型
14.东亚分布及其变型
8
12.90%
15.中国特有分布
3
4.84%
总数(不含世界分布)
62
100.00%
根据 Raunkiaer 的分类系统(李博等,2002)编制银杉伴生植物的生活型谱(如图 4-3), 高位芽植物最多,占 74.26%,其次是地面芽,占 11.88%,而一年生植物缺乏,这与同区域 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山地针阔混交林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谢宗强等,1999b)。。 在高位芽植物中(表 4-3),常绿树种占 56%,优势明显。常绿高位芽植物中又以常绿小高位 芽植物居多,常绿中高位芽植物次之,常绿矮高位芽植物很少。落叶高位芽植物种类中,中 高位芽、小高位芽比重相差不大,矮高位芽植物很少。这符合是亚热带地区植物群落的基本 特点,与同区域的常绿阔叶林和山地针阔混交林的情况不同,银杉林中常绿小高位芽植物较 常绿中高位芽植物比重大,这是由于银杉林大多生长在较险恶的山脊、裸岩,立地条件较差, 群落中占居上层的共优种很少,而灌木层比较发达,种类丰富,从而加大了小高位芽植物的 比重。常绿高位芽植物比重高于落叶高位芽植物,特别是常绿阔叶中、小高位芽植物高于落 叶中、小高位芽植物的比重,表明银杉林受常绿阔叶林的影响较大,至少部分群落属于银杉 常绿阔叶混交林(谢宗强等,1999b)。 80.00%
百分比 percentage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Ph
Ch
He
Ge
L.&V.
生活型 life-form
图 4-3 银杉林伴生植物的生活型谱 Fig.4-3 The life-form spectrum of Cathaya forest 注:Ph: 高位芽植物 Phanerophytes
Ch: 地上芽植物 Chamaephytes He: 地面
芽 Hemicryptophyte Ge: 地下芽 Geophytes
49
L.& V.: 藤本和竹类 liana and vine
表 4-3 银杉林伴生植物中各类高位芽植物的比重(%) Table 4-3 The percentage (%) of different types in phanerophytes of Form. Cathaya argyrophylla 中高位芽植物
小高位芽植物
矮高位芽植物
MesoPh
MicroPh
NanoPh
常绿 Evergreen
21.33%
26.67%
8.00%
56.00%
落叶 Deciduous
20.00%
14.67%
9.33%
44.00%
小计
总的来看银杉在重庆的分布呈斑块状,残存个体数量少,分布范围狭窄,生境破碎而片 段化,在各野生分布点银杉很难自我更新。一方面,现存银杉生长的地域几乎都是土地比较 贫瘠的山脊或在悬崖边上,土壤水分与无机营养都不甚理想,对其生长与繁殖不利;另一方 面,其种子产生后大部分将落入山谷地带,周围的阔叶树种、灌木生长繁盛,导致林中郁闭 度较大,即便有林窗存在,银杉幼苗与很难与杉木幼苗等竞争。所以,在调查中可见到幼苗, 但很少见到幼树,更难见到各种大小不等的植株序列。银杉的野生种群的生存并不令人乐观。
50
4.3.3 依据调查的结果和文献资料确定在重庆的具体分布和数量 本次调查确定的银杉在重庆具体分布点如下表 4-4 和图 4-4
表 4-4 银杉在重庆的具体分布 Table 4-4 Distribution of Cathaya argyrophylla in Chongqing 编号
地区
地点
1
北碚
缙云山
大树
幼树
幼苗
2
合计
备注
2
栽培 枯死 11
2
金山老龙洞
69
4
4
77
3
黄草坪
11
-
-
11
4
懒龙岗
6
-
-
6
5
银杉岗(老梯子)
127
-
8
135
枯死 23
6
人工栽培地
80
-
-
81
栽培,枯死 1
甑子口-观山-双流水
80
1
-
81
枯死 1
8
岩夹坪-石人岗
48
-
34
82
9
头渡中长岗
39
-
4
43
10
德隆小米坪
17
-
3
20
11
赵家乡三府关水库
3
2
12
万寿桥农家附近
1
-
-
1
13
水口庙
1
-
-
1
竹坝管护站
9
-
-
9
15
向家湾
11
-
-
11
16
北岩塘
3
3
17
外坝
8
8
南川
7
14
武隆
总
计
513
9
(附一张分布图,图中的序号与上表中地点编号相对应)
51
5
53
576
栽培
栽培,枯死 1
枯死共 37 株
图 4-4 银杉在重庆的分布示意图 Fig.4-4 Distribution map of Cathaya argyrophylla and the locations of populations in Chongqing (注:图中
表示银杉分布点,序号与表 3.4 中地点编号相对应)
53
4.4 该物种在重庆的保护现状 4.4.1 面临的威胁和机遇 4.4.1.1 现实的威胁: (1)调查发现,在几个分布点都有植株枯死(附图四),总数达 37 棵(是多 年来累积下来的结果)。如此大量的植株枯死,可能的原因有病害、虫害或自疏 现象等,但具体原因与系统的防治措施,目前在重庆尚无深入研究。据报道,危 害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银杉人工林的病害有 3 种,虫害 17 种,主要病虫害种类 为:落针病、煤烟病、思茅松毛虫、木虱等(黄华艳等,2006;李明长等,1984), 然而在重庆的相关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2)火灾、地质灾害等威胁银杉的生存。尽管在重庆的几个分布点的降雨 充沛,林中湿度一般较大,但森林中有较多枯枝落叶,不可避免存在火灾隐患。 此外,银杉生长在山脊山顶或悬崖边,如遇到暴雨极易造成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如金佛山黄草坪在一处山顶 5 年前发生山体滑坡直接导致 2 株银杉死亡,武隆向 家湾最大个体位于绝壁之上,也面临山体垮塌的威胁(附图四。 4.4.1.2 潜在的威胁: (1)银杉遗传多样性偏低,繁殖力不强,生长缓慢,无力与其他树种竞争, 只能分布于破碎化的生境中,因此出现自然更新不力和种群衰退迹象 幼龄个体数量严重不足是银杉种群发展壮大的限制因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 因是多方面的。银杉雌雄球花花期不一致,本来可能是避免自花传粉导致物种衰 退的机制,但因栖息地的破碎化而被分割成许多很小的局部种群,其中个体数目 很少,甚至为单个体种群,导致授粉率低、座果率低,且传粉受精和结实历时较 长、不利因素较多,最终导致球果成熟种子数少,繁殖率自然较低。调查中发现, 在白马山自然保护区仅见一株银杉有球果产生。银杉幼苗的生长需有阴蔽的林下 环境,而到幼树期则需要较多的阳光。目前群落中大量入侵的其他乔木和灌木遮 蔽了阳光,导致林中郁闭度较大,使本来生长缓慢的银杉幼苗更失去了与其他树 种幼苗的竞争能力,因而种群中幼树比例较低,出现衰退型种群。因此,银杉的 54
繁殖与生长的特性导致其目前被逼退到少数的山顶或山脊上这种破碎的生境中, 而这种破碎化的生境又加剧其生长繁殖的困难,再加上银杉种群处于山地常绿落 叶阔叶林带,当地的阔叶树多为高大乔木,竞争优势十分明显,银杉处于竞争的 弱势地位,其种群退化趋势似乎不可避免。 (2)林业生产或旅游开发等人为活动影响着银杉的生存与生长状态 频繁的林业生产活动可能对银杉种群周边的森林环境造成破坏,从而 影响着 银杉生境的变化。在武隆的几个分布点距离农户活动区都不太远,而在金佛山除 1 个种群附近有农户外,其它种群与农户居住区都比较远,大多数种群的人为活 动较少,但由于所有银杉种群都分布在集体林地内,无法杜绝当地居民在银杉生 长地上的人为活动。金佛山又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活动频繁,旅游开发的 强度在不断加大,有几个银杉的分布点都在旅游热点区域内或附近,而几乎所有 有关金佛山风景区的旅游介绍网页都会提到银杉等珍稀濒危植物,所以游客的活 动和旅游开发对银杉的影响将在所难免;调查中发现,在保护最为完好的银杉岗, 均有人为破坏痕迹及白色垃圾遗弃现象存在。 (3)银杉分布点相距较远,保护管理的难度较大 在武隆白马山自然保护区内,银杉种群多相距 3Km 左右,最远的相距有 10Km;而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内的银杉种群分布在十几个不同的山脊上,种群最 小水平间距 1Km,种群最大水平间距 22Km,最远种群之间人车同行需要的最少 时间为 9 小时。银杉种群处于这种斑点状的分散状态,不利于管理保护人员的巡 山保护工作开展。保护区目前以人工巡护方式为主,地方政府没有预算野外巡护 经费和对银杉保护的特殊措施费用,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无法对其实施更严格的保 护措施。另外,银杉和一些伴生树种材质良好,是盗伐或误伐的对象,虽然有巡 山保护工作,但也难以完全杜绝。 4.4.1.3 面临的机遇 目前保护区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保护工作逐步走上正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 题也已经提上议事日程。重庆市政府、市环保局及相关管理部门非常重视重庆市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为集中解决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成立了《重 庆市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制定小组,负责对重庆市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55
的基本情况、所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全面、系统了解,以为下一步重 庆市各类自然保护区评估、《办法》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基本信息与参考依据。且 重庆市环保局正着手开展重庆市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调查与评估工作,将有 利于加强对银杉等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提高市民的关注度与保护意识。
4.4.2 现有保护措施和现状 4.4.2.1 就地保护情况 在南川,1979 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金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2000 年 4 月经国务院批准为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武隆,重庆市白马山保 护区(市级)成立于 2000 年 5 月。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内的银杉小种群多,在地域上十分分散,保护管理的难度 较大,由于保护区管理局人员不足,目前以人工巡护方式为主。个别人为活动较 多的种群采用了砌墙隔离措施,其它绝大多数种群都处于自然状态的生境中,没 有人为隔离措施。白马山自然保护区内的银杉有 2 处都是单株,彼此距离也较远, 但分别与林场的红庙、竹坝等管护站距离不太远,目前也是以人工巡护方式为主。 4.4.2.2 迁地保护情况 目前,位于白马山自然保护区竹坝管护站的白马山植物园建有银杉种植示范 园,有移栽和人工培育的银杉共 10 株,其中 1 株已经死亡,银杉植株高约 3m, 现生长状况良好,是原密度较大育种苗圃中移栽成活的,但移栽的过程中部分植 株没能存活。位于北碚缙云山的重庆珍稀植物园(N: 29°49'46.7",E: 106°22'43.3") 有 2 株引种的银杉,是 1995 年自金佛山移栽至此的 5 株 1~2 年生幼苗存活下来 的。两株银杉生长地的海拔分别是 530m 和 870m,树高分别是 1.5m 和 1.85m。 于海拔 870m 处的银杉生长状况较好,近两年的增高和新枝条的长度都在 15cm 左右。 4.4.2.3 人工繁殖情况 20 世纪 80 年代初在武隆和南川都开始了用种子进行人工育苗繁殖工作。在 武隆,较大规模的是在 1984~1985 年用收集的 1000 多粒银杉种子进行人工育苗, 56
有约 20 株幼苗成活,后移栽至各处,但因时间较长,当初的负责人已去世且记 录不全,具体去向和目前存活情况已经不能查证了,仅有一株生长在万寿桥的农 田中。近年来的育苗工作进展缓慢,能用营养袋育出苗但不能移栽成活。在南川, 金佛山西坡的金山镇甑子口人工栽培地共种植有银杉 80 余株,该处银杉是 1992 年栽植的人工繁殖两年生幼苗,最大地径为 8.4cm,树高最高为 4.5 米。该处地 势坡度不大,土壤质地一般,群落中灌木、禾草较多,郁闭度较大,不利于银杉 幼树的生长;同是一批栽植的幼苗,最小地径为 0.6cm,树高最高为 0.3 米(1996 年曾抚育管理过,当时有 104 株)。但由于缺少专项经费等问题人工繁殖和管护 工作并未持续开展。 目前银杉人工繁殖几乎都是以种子进行的,扦插和嫁接等方法很难成功,而 种子育苗配以细致的管理,发芽率可达到 90%,3 年生苗获得率可达 80%(张祖 荣等,2004),可见用种子进行人工育苗繁殖是目前较为可行的方案。人工育苗 工作中的问题包括,种子易霉变、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易染病死亡等,需 要进一步研究加以解决。
4.5 保护对策 根据本次调查和相关研究的结果,针对目前银杉的保护与研究现状,应进一 步做好以下几方面: (1)进一步深化对银杉濒危机制和科学保护的相关研究 建议由主管部门牵头,建立科研单位和保护区合作共同开展相关研究,以制 定科学的保护措施。首先要深化对银杉种群的动态研究,针对各种群落中银杉种 群的生长状态、生境特征和潜在威胁等开展系列研究,才能更为准确地评估其生 存质量。其次要开展繁育系统相关研究,科学地评估其繁殖能力,并在此基础上 进行综合分析,深入探讨其濒危机制,预测其发展前景,并制定需要采取的有效 措施。此外,还应系统开展野生银杉林和人工林的病虫害调查和防控研究,以利 于相关工作的开展。 (2)加强原栖息地的保护,确立银杉种群生境人工控制措施 要保证现有的野生种群的生存,并促进银杉的天然更新,首先应杜绝在野生 银杉种群附近的旅游观光等人为活动。其次,除加强防火、防盗伐的巡护外,还 57
应实时监控银杉的生长状况,避免发生大规模的病虫害和严重的山体滑坡等灾害 威胁银杉生存。此外,可以在那些林分郁闭度较大、林下有幼树的分布点上,适 当择伐部分生长较快的上层林木,以利银杉幼苗、幼树的生长;在一些单株种群, 择伐一些周围林木,并清理地面过多的枯枝落叶,以使种子能正常萌发。 (3)形成长效机制,保存种质资源,推动银杉人工种群的建立 目前银杉出种量低,如果大量采集种子必然会导致银杉自然更新更加困难, 而人工育苗工作又存在种子易霉变和移栽成活率低等问题,因此,必要的研究工 作必须首先开展。建议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科研单位和保护区的长期合作 机制。一方面,可以开展种质资源库或基因库的建设,保存珍贵的基因资源。另 一方面,除继续完善用种子进行人工育苗繁殖的技术外,还应开展组织培养和提 高扦插成活率的研究。待技术成熟后,成立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人工繁殖基地, 组织培训一批从事基础研究和人工繁育工作的技术人员,利用扦插、组织培养等 快速繁殖技术促进人工种群的建立。可以在原生地附近种植较大面积的人工林, 由于在缙云山银杉的生长状况良好,所以也可以进行异地种植的探索。 (4)完善保护区管理体制 建议加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力度,规范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以提高自然保 护区管理机构的保护能力和法律、法规的执行能力。其中首先要解决一些管理的 难题,如部分银杉种群分布地的林权,要由集体土地转为国有才更利于管护。另 外,需确立银杉等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专项资金投入机制,以利于保护工作的科 学化和保护队伍的专业化。
58
5
阳彩臂金龟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5.1 研究简况 阳彩臂金龟(Cheirotonus jansoni (Jordan, 1898))是属于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鞘翅目 Coleoptera 臂金龟科 Euchiridae 彩臂金龟 属 Cheirotonus 的昆虫。俗称长臂金龟,因雄虫前足极长而著名。它鲜艳炫目的 色彩、威武雄壮的外形、以及在自然界极其稀少的数量,使它成为昆虫爱好者、 特别是甲虫爱好者最为关注的宠物。国家二级保护物种。能查阅到的阳彩臂金龟 研究文献比较少。 雄虫体长 46-60mm,宽 24-32mm(见附图五)。头面密布皱纹,唇基深凹。前 胸背板中裂沟深显,布圆大刻点,侧缘前段近斜直,锯齿形,后段强烈内弯,有 2-3 枚长锐齿突,后侧角锐而突出,前足股节前缘中段仅有一齿突;这些部位和 小盾片金绿色光亮。足、鞘翅大部黑色,有时有暗铜绿色泛光。鞘翅肩凸内侧、 缘折内侧及缝隙内侧有浅褐色条斑或斑点,臀板、中胸、后胸腹面与腹部腹面及 中后足股节金绿色。 阳彩臂金龟栖息在常绿阔叶林,大多数穴居在壳斗科大型栎树的树干洞穴 内,幼虫以腐殖质为食物(见附图五)。它们有非常强烈的趋光性,这种习性使 它们很容易被非法采集者捕捉(见附图五)。它的生长发育缓慢,一世代要经历 3~4 年。成虫出现时间 6~9 月。
5.2 已知的分布现状 国内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等省 区,国外分布于越南北部和缅甸北部。根据文献资料,重庆没有阳彩臂金龟分布 的记载, 2006-2008 年重庆市生物物种资源调查时,在江津区四面山首次发现 它的分布。而且,在重庆,目前仅知道分布于四面山(图 5-1)。
59
图 5-1 阳彩臂金龟在中国的分布图
5.3 调查结果 5.3.1 调查的区域和方法 5.3.1.1 调查的区域 5.3.1.1.1 区域选择 2006-2008 年重庆市生物物种资源调查的结果,仅在江津区四面山发现阳 彩臂金龟。因此,本调查的区域是江津区四面山地区。 3.1.1.2 四面山简介 四面山距重庆主城区 138km,位于江津区的南部,幅员面积 213.7km2,东经 106°17′—106°30′,北纬 28°31′—28°43′之间。辖区内保存着第三世 纪以来的植被,生长着 3.5 亿年前的古热带和古温带植物,是地球同纬度仅存的 60
规模最大、保护最完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四面山景区森林面积 192.3km 2, 森林覆盖 90.0%,森林总蓄积 176.5 万 m3。生长着银杏、鹅掌楸、香果树、银鹊 树、红豆杉、三尖杉、福建柏、海南五针松等 1700 多种亚热带植物,还有云豹、 林麝、毛冠鹿、猕猴、小麂、白鹇、红腹锦鸡、弹琴蛙等 200 余种脊椎动物,这 片森林成为地球上罕见的珍贵物种基因库,被联合国生态保护专家确定为地球难 得的“天然物种基因库”。四面山是全球植被最丰、空气最纯、水质最洁的地区 之一。四面山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日照时数 867h,年均气温 13.7℃, 年均降雨量 1400mm,海拔在 500 米—1700m 之间。这样的环境特别适合各种昆虫 的栖息生存和繁衍(见附图五) 。 5.3.1.2 调查的方法 5.3.1.2.1 灯诱法 臂金龟,具强烈的趋光性,本项目就利用臂金龟的这一特性,对阳彩臂金龟 的分布和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观察。灯诱时,见到阳彩臂金龟的地方,即是它分 布的地点。 5.3.1.2.2 访谈法 由于阳彩臂金龟的生活习性非常隐蔽,一般民众较难见到,因此,仅有个别 原住民反映见到过阳彩臂金龟。 5.3.1.3 种群密度估测方法的探索 5.3.1.3.1 遇见率 文献中,尚无臂金龟种群数量估计的方法。经调查,尚未发现白天活动的臂 金龟,因此,以每次灯诱期间见到的成虫数量(只),除以该次灯诱的时间长度 (hr),即为阳彩臂金龟遇见率(只/hr)。本调查以遇见率来表示四面山阳彩臂 金龟的相对数量。 5.3.1.3.2 种群密度估测 按照灯诱所在地林班面积,与在该林班灯诱所观察的臂金龟数量相除为单位 面积(km2)臂金龟数量,本文称为单位负载量,则种群密度用遇见率(只/hr)/ 面积(km2)表示。
5.3.2 调查的结果 5.3.2.1 阳彩臂金龟出现时间 61
经过 2006 年-2008 年的调查、观察,四面山分布的阳彩臂金龟每年出现的 时间是 6 月至 9 月,6 月中旬开始成虫出现,9 月上旬逐渐消失。在 7 月上旬和 8 月中旬,形成两个成虫出现的高峰(图 5-2)
个体数 35 30 25 20 15 10 5 0
旬 上
旬 9月
下
旬 8月
中
旬 8月
上
旬 8月
下
旬 7月
中
旬 7月
上
旬 7月
下 6月
6月
中
旬
个体数
图 5-2 四面山阳彩臂金龟每年出现的时间及个体数 5.3.2.2 遇见率 在一定程度上,阳彩臂金龟的遇见率也可作为其数量的参照。在 0.0 至 2.50 之间,其中,2007 年为 0.560(0.11-1.75) 只/小时,2008 年为 0.596(0.14-2.50) 只/小时,2009 年为 0.741(0.50-1.14) 只/小时,2010 年为 0.18(0-0.31)只/ 小时(表 5-1~5-4)。遇见率的年间变化 从表 1~表 4 可以看出,受阳彩臂金龟生态学特性的制约,它的调查方法只 能是被动的灯诱法;再加上调查地点环境条件差异,天气等因素影响,这些遇见 率数据,在环境、地点和年代间的可比性差,仅能供参考。 表 5-1
2007 年四面山阳彩臂金龟遇见率
日期
时间
海拔 m
地点
个体 数
遇见率(只/ 小时)
Ⅵ.1 6
20:00- 23:00
1066
大窝铺 N28°39.999′;E106° 19.926′
1
0.33
Ⅵ.2 1
20:00- 05:00
947
朝源观东 N28°39.243′; E106°18.960′
11
1.22
Ⅵ.2 2
00:00- 01:00
920
双河口 N28°38.308′;E106°21.569′
1
1.00
Ⅶ.0 9
20:00-00:00
1013
凤尾瀑布 N28°34.386′; E106°20.481
7
1.75
62
Ⅶ.1 3
20:00-04:00
1066
大窝铺 N28°39.999′;E106° 19.926′
2
0.25
Ⅶ.1 6
20:00-05: 00
1013
凤尾瀑布 N28°34.386′; E106°20.481
2
0.22
Ⅶ.1 7
20:00-02: 00
920
飞龙庙 N28°36.511′;E106°22.303′
2
0.33
Ⅶ.2 1
20:00-05: 00
947
朝源观东 N28°39.243′; E106°18.960′
1
0.11
Ⅶ.2 2
20:00-02: 30
1013
鸳鸯瀑布 N28°39.438′; E106°19.934
1
0.15
Ⅷ.1 1
20:00-04: 00
913
水口寺 N28°36.882′;E106° 21.947′
1
0.13
Ⅷ.1 2
20:00-05: 00
1013
凤尾瀑布 N28°34.386′; E106°20.481
6
0.67
35
0.560(0.111.75)
个体 数
地图中的代 码
小计 张家山以东 日期
观察时间
海拔 m
Ⅶ.1 4
20:00-05: 00
856
望乡瀑布 N28°36.912′; E106°25.469′
0
⑴
Ⅶ.1 5
20:00-05: 00
596
头道河 N28°33.487′;E106° 24.689′
0
⑵
Ⅶ.1 8
20:00-05: 00
1180
张家山 N28°37.133′;E106° 24.092′
0
⑶
Ⅶ.1 9
20:00-05: 00
1256
响水滩 N28°36.648′;E106° 25.974′
0
⑷
Ⅶ.2 0
20:00-05: 00
1136
土地岩 N28°37.575′;E106° 23.959′
0
⑸
个体 数
遇见率(只/小 时)
表 5-2 2008 年四面山阳彩臂金龟遇见率 日期
观察时间
海拔 m
VI.2 7
20:00-03:00
920
双河口 N28°38.308′;E106°21.569′
1
0.14
VI.3 0
20:00-00:00
1066
大窝铺 N28°39.999′;E106° 19.926′
1
0.25
Ⅶ.0 1
20:00-20:00
1066
大窝铺 N28°39.999′;E106° 19.926′
1
0.14
Ⅶ.0 2
20:00-04:30
1013
凤尾瀑布 N28°34.386′;E106° 20.481
5
0.59
Ⅶ.0 3
20:00-02:00
1066
大窝铺 N28°39.999′;E106° 19.926′
3
0.50
63
Ⅶ.0 4
20:00-03:00
1013
凤尾瀑布 N28°34.386′;E106° 20.481
3
0.43
Ⅶ.0 5
20:00-02:30
1066
大窝铺 N28°39.999′;E106° 19.926′
1
0.15
Ⅶ.0 6
20:00-03:00
1013
凤尾瀑布 N28°34.386′;E106° 20.481
3
0.43
Ⅶ.0 6
20:00-02:30
1066
大窝铺 N28°39.999′;E106° 19.926′
3
0.40
Ⅶ.0 7
20:00-03:00
1013
凤尾瀑布 N28°34.386′;E106° 20.481
3
0.43
Ⅶ.2 6
20:00-00:00
1013
凤尾瀑布 N28°34.386′;E106° 20.481
1
0.25
Ⅶ.2 8
01:00-03:00
947
朝源观东 N28°39.243′;E106° 18.960′
1
0.50
Ⅶ.3 1
01:00-04:00
1013
凤尾瀑布 N28°34.386′;E106° 20.481
2
0.67
Ⅷ.2
20:00-00:00
1013
凤尾瀑布 N28°34.386′;E106° 20.481
1
0.25
Ⅷ.3
01:00-03:00
1013
凤尾瀑布 N28°34.386′;E106° 20.481
4
2.00
Ⅷ.4
20:00-00:00
920
双河口 N28°38.308′;E106°21.569′
5
1.25
Ⅷ.4
01:00-04:00
1013
凤尾瀑布 N28°34.386′;E106° 20.481
2
0.67
Ⅷ.5
01:00-04:00
1013
凤尾瀑布 N28°34.386′;E106° 20.481
4
1.33
Ⅷ.2 4
20:00-00:00
915
鸳鸯瀑布 N28°39.438′;E106° 19.934′
2
0.50
Ⅷ.2 5
20:00-00:00
1013
凤尾瀑布 N28°34.386′;E106° 20.481
2
0.50
Ⅷ.2 5
20:00-00:00
1066
大窝铺 N28°39.999′;E106° 19.926′
2
0.50
Ⅷ.2 6
19:30-03:00
920
双河口 N28°38.308′;E106°21.569′
3
0.40
Ⅷ.2 6
01:00-04:00
1066
大窝铺 N28°39.999′;E106° 19.926′
4
1.33
Ⅷ.2 7
19:30-03:00
1013
凤尾瀑布 N28°34.386′;E106° 20.481
1
0.13
Ⅷ.2 7
20:00-00:00
913
水口寺 N28°36.882′;E106° 21.947′
10
2.50
Ⅷ.2 8
19:30-02:30
1013
凤尾瀑布 N28°34.386′;E106° 20.481
2
0.29
Ⅷ.2 8
01:00-04:00
913
水口寺 N28°36.882′;E106° 21.947′
1
0.33
64
Ⅸ.0 1
19:30-02:00
920
双河口 N28°38.308′;E106°21.569′
1
0.15
Ⅸ.1
20:00-00:00
920
飞龙庙 N28°36.511′;E106°22.303′
1
0.25
Ⅸ.3
19:30-00:00
915
鸳鸯瀑布 N28°39.438′;E106° 19.934′
1
0.22
Ⅸ.5
18:00-19:00
1066
大窝铺 N28°39.999′;E106° 19.926′
1
1.00
75
0.596(0.14-2 .50)
小计
表 5-3
2009 年四面山阳彩臂金龟遇见率
日期
观察时间
海拔 m
地点
个体数
遇见率(只/ 小时)
Ⅷ.09
20:00-03:00
1066
大窝铺 N28°39.999′;E106° 19.926′
4
0.58
Ⅷ.10
20:00-02:30
913
水口寺 N28°36.882′;E106° 21.947′
5
0.77
Ⅷ.10
20:00-03:00
1013
凤尾瀑布 N28°34.386′; E106° 20.481
8
1.14
Ⅷ.11
20:00-02:30
913
双河口 N28°38.308′;E106°21.569′
5
0.77
Ⅷ.11
20:00-03:00
947
朝源观东 N28°39.243′; E106° 18.960′
6
0.86
Ⅷ.12
20:00-00:00
1053
朝阳观 N28°39.472′;E106° 19.734′
2
0.50
Ⅷ.12
20:00-03:00
1013
凤尾瀑布 N28°34.386′; E106° 20.481
4
0.57
34
0.741(0.50 -1.14)
小计
表 5-4 日期
观察时间
海拔 m
Ⅷ.04
20:00-05:00
915
Ⅷ.05
20:00-02:00
Ⅷ.06
2010 年四面山阳彩臂金龟遇见率 个体数
遇见率(只/ 小时)
鸳鸯瀑布 N28°39.438′; E106° 19.934′
0
0
1066
大窝铺 N28°39.999′;E106° 19.926′
1
0.17
20:00-04:00
1053
朝阳观 N28°39.472′;E106° 19.734′
1
0.13
Ⅷ.07
20:00-02:30
1013
凤尾瀑布 N28°34.386′; E106° 20.481
2
0.31
Ⅷ.08
20:00-00:00
913
双河口 N28°38.308′;E106°21.569′
1
0.25
65
小计
5
0.172(0-0. 31)
个体数
地图中的代 码
张家山以东 日期
观察时间
海拔 m
Ⅷ.09
20:00-02:00
1207
大窝厂 N28°38.126′;E106° 26.578′
0
⑹
Ⅷ.10
20:00-05:00
856
望乡瀑布 N28°36.912′; E106° 25.469′
0
⑴
Ⅷ.11
20:00-03:00
1213
号上 N28°38.822′;E106° 27.078′
0
⑺
Ⅷ.11
20:00-05:00
1180
张家山 N28°37.133′;E106° 24.092′
0
⑶
Ⅷ.12
20:00-04:30
1136
土地岩 N28°37.575′;E106° 23.959′
0
⑸
Ⅷ.12
20:00-05:00
1256
响水滩 N28°36.648′;E106° 25.974′
0
⑷
Ⅷ.13
20:00-05:30
896
天申厂 N28°37.467′;E106° 25.235′
0
⑻
Ⅷ.14
20:00-05:00
596
头道河 N28°33.487′;E106° 24.689′
0
⑵
Ⅷ.15
20:00-02:00
575
新田湾 N28°42.288′;E106° 23.357′
0
⑼
5.3.2.3 分布和种群数量估测 据调查、观察,四面山阳彩臂金龟主要分布在 N28°32′-28°41′; E106°18′-106°24′之间约 100km2 面积的土地上,即以南北走向的张家山为 界限(并向南延伸至重庆边界)以西的区域,以东区域多次多地点调查,没有发现 臂金龟的分布(表 5-1、表 5-4;图 5-3 方括号内编号地点)。阳彩臂金龟生活 于腐殖土中,而且以腐殖土为唯一食物来源,它们幼虫的个体又大,需要取食较 多腐殖土,因此,它们限于四面山张家山以西分布,可能与张家山东西两侧腐殖 土的组成成分、酸碱度和腐殖土中有机质丰富度等密切相关,这是阳彩臂金龟的 潜在分布区域(图 5-3 虚线内范围)。 此区域内,天然阔叶林为主要栖息环境,针阔混交林为次要栖息环境,海拔 高度 1000m 左右。根据表 1 至表 4 中,阳彩臂金龟的遇见率.。近 100km2 调查区 域内,它的性比(雄:雌)是 1:3.66,9.64km2 的调查林班内,估计种群密度是 0.350±0.160 只/km2/hr(表 5-5)。 66
表 5-5 四面山阳彩臂金龟的分布和种群密度 序 号
地 点
1)
海拔 m 生境
个体数 雄
雌
性比 灯诱时 林班面 种群密度只 2 2 间 hr 积 km /hr/km 小计
1
朝源观东 N28°39. 243′; E106°18.960′
947
针阔混 交林
6
16
22
1:2.7
37
1.43
0.416
2
鸳鸯瀑布 N28°39.438′; E106°19.934′
915
天然阔 叶林
1
3
4
1:3.0
24
0.90
0.185
3
水口寺 N28°38.919′; E106°21.327′
913
天然阔 叶林
2
15
17
1:7.5
21.5
1.50
0.527
4
双河口 N28°38.308′; E106°21.569′
913
针阔混 交林
3
14
17
1:4.7
36.5
1.64
0.284
5
飞龙庙 N28°36.511′; E106°22.303′
920
针阔混 交林
0
3
3
0:3.0
10
1.24
0.242
6
大窝铺 N28°34.999′; E106°20.926′
1066 天然阔 叶林
5
19
24
1:3.8
58
1.98
0.209
7
凤尾瀑布 N28°34.386′; E106°20.481′
1013 天然阔 15 叶林
47
62
1:3.1 111.5
0.95
0.585
合计(平均)
32 117
149 1:3.66
9.64 0.350±0. 0.160
1)地点的具体地理位置见图 5-3
5.4 该物种在重庆的保护现状 5.4.1 面临的威胁和机遇 5.4.1.1 现实的威胁 5.4.1.1.1 非法采集 它色彩的鲜艳炫目、外形的威武雄壮、以及在自然界数量的极其稀少,使它 成为昆虫爱好者、特别是甲虫爱好者最为关注的宠物。一些人,采用灯诱的办法, 捕捉它,从而使盗猎成为四面山阳彩臂金龟最现实的威胁。
67
图 5-3 四面山阳彩臂金龟分布地点 (虚线内区域是阳彩臂金龟的潜在分布区,圆括号是有阳彩臂金龟的地点)
5.4.1.1.2 生境的人工改变 因建设、开发的需要,对四面山环境进行的人工改造,大面积的种植单一的 纯林约 80km2,修建公路 56km,这些是不利于阳彩臂金龟栖息的。 68
5.4.1.1.3 原住民以枯朽倒木为燃料 目前,四面山用枯朽倒木为燃料作为燃料的农民户数约为 1000 户,占农民 总户数的 98%以上。枯朽倒木的采集,从而破坏了阳彩臂金龟的栖息、繁殖和生 存场所。 5.4.1.2 潜在的威胁 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还需提高和加强,个别人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义认识不 清,依然有意无意地在非法采集阳彩臂金龟。 按照规划,四面山下一步将要开发的旅游项目有:恢复四面山已被损毁的佛 教文化,修建高尔夫球场,修建供游客养生、休闲、度假的高级宾馆,修建部分 旅游环线公路等。对四面山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和改变,有可能成为阳彩臂金龟 生存的潜在威胁。 阳彩臂金龟是具强烈趋光性的昆虫,随着四面山开发、人类活动增加而增多 的照明光源,对它有很大的引诱作用,从而对其生存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图 9)。 5.4.1.3 面临的机遇 从 1997 年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政策的执行开始,特别是在 2004-2006 年 期间,四面山原住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当地政府和相关企业的组织, 他们中,大多数人,都转变成为四面山旅游业服务的第三产业人员,他们的生活 方式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一是他们逐渐居住到了便于接待游客的景区公路附 近;二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依靠森林转变为依靠旅游业,三是生活燃料由 依赖森林的薪碳林改为燃气或者燃煤。这样,一方面使四面山阳彩臂金龟得到更 好保护。 5.4.1.3.1 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 近年来,四面山实施退耕还林面积近 5km2,天然林保护面积 213.3km2,这些 措施的采取,为改善阳彩臂金龟栖息环境和生存条件、以及加强物种本身的保护, 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 5.4.1.3.2 生物多样性保护受重视 生物多样性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四面山阳彩臂金龟保护提供机 遇。 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为目标的《中欧生物多样性项目重庆地方示范项 目》的实施,为四面山阳彩臂金龟保护提供机遇。 69
5.4.2 现有保护措施和现状 5.4.2.1.1 管理局的管护力度增大 四面山森林资源管理局的成立,对森林资源的集中统一的管理、保护,特别 是森林管护大队管护力度的增大,对阳彩臂金龟的保护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
图 5-4 人类生活的照明光源对于阳彩臂金龟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5.4.2.1.2 护林点的设立 四面山森林资源管理局,林业职工 253 人,设立护林点 39 个。他们进行的 工作和护林点的设立,对保护包括阳彩臂金龟在内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是非常重 要的。 5.4.2.1.3 四面山天然林的保护、恢复和演替 阳彩臂金龟栖息在常绿阔叶林,大多数穴居在壳斗科大型栎树的树干洞穴 内,幼虫以腐殖质为食物。天然林更适合阳彩臂金龟栖息生存和繁衍。
70
5.4.3 现有保护措施和现状 5.4.3.1 就地保护情况:无 5.4.3.2 迁地保护情况:无 5.4.3.3 人工繁殖情况:无
5.5 保护对策 5.5.1 加强森林防火,保护好现有森林,适度增加林斑面积。 进一步认识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逐步提高专业化水平。 保护林地,适度增加林斑面积。
5.5.2 减少阳彩臂金龟栖息地人口压力 居民生活、生产的光源,对于阳彩臂金龟是一种非常致命的光污染,它一旦 趋光达到光源附近,其生活环境就发生很大改变,它往往无力回到适宜它的环境 里,进而造成致命危害。四面山常住人口约为 1 万人,进一步鼓励他们从事与旅 游开发相关的产业;居住地进一步向旅游区集中,从而减少阳彩臂金龟栖息地人 口压力。
5.5.3 解决好生态旅游开发与阳彩臂金龟保护的矛盾 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应当进行环境评价;项目实施地应该尽可能避开阳彩臂 金龟集中分布区和特别利于阳彩臂金龟生存的环境区域,并尽可能造成对于阳彩 臂金龟的光污染。
71
6
铜鱼和圆口铜鱼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6.1 研究简况 6.1.1 铜鱼的生物学简介 铜鱼 Coreius heterodon (Bleeker)(图 6-1),隶属于鲤科、鮈亚科、铜鱼 属,是我国特有鱼类。地方名为尖头水密子、麻花鱼、尖头棒、竹鱼等。(丁瑞 华,1994) 铜鱼的主要食物是沼纹螺和淡水壳菜等水生软体动物,也吃植物碎片、水生 昆虫、藻类、摇蚊幼虫、种子、鱼卵等,在长江内,4-5 月是铜鱼的产卵盛期, 尤以四月份更为集中,卵呈圆形,无粘性,略比水重,在静水中沉入水底,在流 水中便在一定的水层中漂浮。生长较快,一冬龄鱼可达 23cm 左右,适捕年龄在 3-4 龄以上,二龄可达性成熟。铜鱼属半洄游性底层鱼类,喜流水性生活,平时 多栖息于水质清新、溶氧丰富的沙壤底质河段,喜群体集游(何学福,1980)。
图 6-1 铜鱼 Coreius heterodon (Bleeker) (巴南木洞,2009 年 10 月 12 日,何学福摄)
72
6.1.2 圆口铜鱼的生物学简介 圆口铜鱼 Coreius guichenoti (Sauvage et Dabry)(图 6-2),属于鲤科、 鮈亚科、铜鱼属,地方名为肥沱、麻花鱼、方头水密子、圆口等(丁瑞华,1994)。 是长江上游特有种。与铜鱼的主要区别是口呈圆弧形。而铜鱼呈马蹄形。 圆口铜鱼食性较广,其食物组成随栖息环境、季节和年龄大小的不同而有差 异,一般以底栖动物,水生昆虫幼虫、鱼苗或植物碎屑为食,特别喜欢集群摄食 鲟鱼卵。2-3 年可达性成熟,生殖季节在 3-6 月,4 月为产卵盛期,在具有卵石 河底的激流浅滩处产卵(丁瑞华,1994)。圆口铜鱼的卵径比长江干流的铜鱼卵 径略小(余志堂等,1984)。
图 6-2 圆口铜鱼 Coreius guichenoti (Sauvage et Dabry) (巴南木洞,2009 年 10 月 12 日,何学福摄)
6.2 已知的分布现状 6.2.1 铜鱼分布现状 铜鱼在长江干流与支流均有分布,以中下游居多(袁希平等,2008)。葛洲 坝的修建阻断了长江中下游铜鱼的洄游通道,使这部分补充群体受阻于坝下,但 同时在坝下形成新的产卵场(刘乐和等,1990)。其产卵场主要分布于长江宜昌 以上江段至金沙江下游(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研究室,1976;刘乐和等, 1990)。
73
6.2.2 圆口铜鱼的分布现状 圆口铜鱼广泛分布于金沙江下游、长江上游干流、嘉陵江中下游、沱江、岷 江下游、乌江下游等水域,在中游的宜昌至荆州江段也可发现,但数量较少。现 有资料表明圆口铜鱼的产卵场主要分布在长江宜宾以上江段至金沙江中游,葛洲 坝建成后尚未在坝下形成新的产卵场(丁瑞华,1994;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 1976;刘乐和等,1990;袁希平等,2008)。
6.3 调查结果 6.3.1 调查的区域和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限于长江重庆段,我们在干流设调查点 6 个,支流 2 个。分别 是干流上的巫山、万州、涪陵、长寿、木洞、江津,乌江上的彭水,嘉陵江上的 合川(图 6-3)。2009 年 10 月,我们通过现场渔获物调查,访谈渔民和渔政管理 人员,对重庆江段的两种铜鱼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并结合历史资料和我们多年来 野外考察的结果进行分析。
采样点
图 6-3
采样点布置图 74
6.3.2 调查的结果 6.3.2.1 各点实际调查结果 (1)巫山
本次调查,巫山点没有获得两种铜鱼。2008 年长江水产研究所,
在巫山也未发现两种铜鱼。 (2)万州
在万州江段共采集铜鱼标本 4 尾,体长范围 87mm-205mm,平均
体长 147mm;体重范围 6.3g-114.6g,平均体重 57.0g。共采集圆口铜鱼标本 2 尾。体长范围 136mm-167mm,平均体长 151.5mm;体重范围 23.2g-58.1g,平均 体重 40.7g。 (3)涪陵
在涪陵江段共采集铜鱼标本 117 尾,体长范围 72mm-315mm,平
均体长 172.6mm;体重范围 6.8g-406.2g,平均体重 82.4g。在涪陵江段共采集 圆口铜鱼标本 58 尾,体长范围 86mm-265mm,平均体长 172.1mm;体重范围 13.2g-315.6g,平均体重 82.0g。 (4)长寿
在长寿江段共采集铜鱼标本 42 尾,体长范围 125mm-356mm,平
均体长为 210.3mm;体重范围 28.6g-570g,平均体重为 154.2g。在长寿江段共 采集圆口铜鱼标本 30 尾,体长范围 130mm-255mm,平均体长 178.7mm;体重范围 29.8g-163g,平均体重 90.3g。 (5)木洞
在木洞江段共采集铜鱼标本 212 尾,体长范围 115mm-367mm,平
均体长为 226.3mm;体重范围 14.6g-670g,平均体重为 188.7g。在木洞江段共 采集圆口铜鱼标本 230 尾,体长范围 120mm-355mm,平均体长 218.7mm;体重范 围 19.8g-453g,平均体重 143.3g。 (6)江津
在江津江段共采集铜鱼标本 187 尾,体长范围 135mm-355mm,平
均体长为 245.1mm;体重范围 24.6g-660g,平均体重为 248.4g。在江津江段共 采集圆口铜鱼标本 169 尾,体长范围 140mm-363mm,平均体长 245.4mm;体重范 围 20.8g-550g,平均体重 243.2g。 (7)彭水
本次在彭水江段没有采集到铜鱼和圆口铜鱼。
(8)合川
本次在合川采集到铜鱼标本 1 尾,体长 170mm,体重 85g。没有
采集到圆口铜鱼。 6.3.2.2 各采样点两种铜鱼数量、体长和体重比较 (1)数量比较 75
将各点采集到的尾数加以统计,作一柱形图(图 6-4),由图 6-4 可见,两 种铜鱼在木洞和江津都较多,涪陵次之。巫山、彭水两种铜鱼均为见到。合川仅 见到 1 尾铜鱼,未见圆口铜鱼。 250
尾数
200 150
铜鱼 圆口铜鱼
100 50 0 巫山 万州 涪陵 长寿 木洞 江津 彭水 合川 采样点
图 6-4
各采样点尾数统计图
(2)平均体长比较 将各点采集到的两种铜鱼的平均体长加以统计,作一柱形图(图 6-5),由 图 6-5 可见,铜鱼中平均体长超过 200mm 的采样点有江津、木洞和长寿。圆口铜 鱼平均体长超过 200mm 的采样点有江津和木洞。由于巫山、彭水未见标本,所以 为 0。 300
体长(mm)
250 200 铜鱼 圆口铜鱼
150 100 50 0 巫山 万州 涪陵 长寿 木洞 江津 彭水 合川 采样点
图 6-5
各采样点平均体长统计图 76
(3)平均体重比较 将各点采集到的两种铜鱼的平均体重加以统计,作一柱形图(图 6-6),由 图 6-6 可见,铜鱼和圆口铜鱼中平均体重超过 200g 的采样点只有江津。由于巫 山、彭水未见标本,所以为 0。
300
体重(g)
250 200 铜鱼 圆口铜鱼
150 100 50 0 巫山 万州 涪陵 长寿 木洞 江津 彭水 合川 采样点 图 6-6
各采样点平均体重统计图
6.3.3 两种铜鱼在重庆的分布特点 两种铜鱼在整个长江流域的分布是错位的,即两种铜鱼在很大范围内是同域 分布的,但铜鱼分布更靠下游一些,圆口铜鱼更靠上游一些。两种铜鱼在重庆市 境内几乎是同域分布的。但圆口铜鱼没有产卵场在重庆江段,而铜鱼有产卵场在 重庆。 由于三峡工程蓄水,使得库区水文情势发生了巨大改变,两种铜鱼都是喜流 水性鱼类,因此库区万州以下江段都很少有两种铜鱼的身影,主要分布在涪陵以 上江段,尤其还保留有流水环境的木洞和江津很多。 在支流中,目前两种铜鱼产量极少,仅在河口数十公里内有分布,稍远于河 口就只有偶尔可以见到了,如嘉陵江的合川、北碚,乌江的武隆、彭水等。
77
6.3.4 三峡库区两种铜鱼产量 根据《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的数据,对三峡库区鱼产量和两 种铜鱼的资源量作图比较,结果如图 6-7。从图 6-7 中可以看出,两种铜鱼的产 量从 1999 年的大约 1300 吨,演变成近几年的年捕捞量 500 吨左右,下降幅度很 大。
产量(吨)
4000 3500 3000 2500
库区总产量 两种铜鱼产量
2000 1500 1000
年 08
年 20
07
年 20
年
06
20
05
年 20
04
年 20
03
年 20
02
年 20
年
01
20
00 20
19
99
年
500 0
年份 图 6-7
三峡库区两种铜鱼资源变化
如果对三峡库区两种铜鱼的资源量在渔获物中的比重来看(图 6-8),可以 看出,整体两种铜鱼在渔获物中的比重下降十分厉害,在三峡工程蓄水前,基本 保持在 30%以上,蓄水后迅速下降至 20%左右。
78
19 99 年 20 00 年 20 01 年 20 02 年 20 03 年 20 04 年 20 05 年 20 06 年 20 07 年 20 08 年
在渔获物中的比例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年份 图 6-8
三峡库区两种铜鱼资源变化
6.3.5 两种铜鱼的大小的变化 根据《三峡水库渔业环境、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四川省自然资源研 究所鱼类科研组,1986,油印本)中记载的长寿的两种铜鱼的情况,可以明显的 看出两种铜鱼的捕捞个体急剧变小。统计了 1986 年 4-9 月的渔获物数据,铜鱼 的尾均重 480g,圆口铜鱼的尾均重 620g。而本次在长寿江段共采集的铜鱼尾均 重为 154.2g,下降 67.88%;圆口铜鱼的尾均重为 90.3g,更是下降 85.44%(图 6-9)。 700
尾均重(g)
600 500 400
1986年 2009年
300 200 100 0 铜鱼
圆口铜鱼 鱼名
图 6-9
2009 年与 1986 年长寿渔获物中两种铜鱼尾均重的比较 79
6.3.6 两种铜鱼的产卵场 6.3.6.1 铜鱼的产卵场 刘乐和对长江上游的铜鱼的产卵场进行了调查,表明重庆江段主城区到巫山 有一系列产卵场,特别是长寿、涪陵、高家镇、石宝寨附近有几个大型的产卵场 (图 5-10)。可是,随着三峡工程蓄水,这些产卵场都已经不复存在了。根据铜 鱼产漂流性卵的特点,重庆境内已经不可能存在有效的铜鱼产卵场了。 6.3.6.2 圆口铜鱼的产卵场 程鹏经过调查认为,圆口铜鱼的产卵场主要在金沙江(图 6-11),宜宾以下 的长江上是没有的。根据多年的野外观察,我们也认同这一观点。也就是说重庆 市境内从来就没有圆口铜鱼的产卵场,今后也不会有。
图 6-10
长江上游铜鱼的产卵场(刘乐和,1990)
80
图 6-11
圆口铜鱼的产卵场(程鹏,2008)
6.3.7 两种铜鱼的渔业经济价值 根据目前重庆水产市场的价格,两种铜鱼的单价在 50 元/kg 左右,按照每 年产量在 500-600 吨计算,也就是直接产值在 2500-3000 万元之间,占整个库区 渔业直接经济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是库区非常重要的经济鱼类。这两种鱼 由于肉味鲜美,深受大众喜爱,由此还带动了餐饮业的发展。间接经济效益在 5000 万元以上。
6.4 该物种在重庆的保护现状 6.4.1 面临的威胁和机遇 6.4.1.1 现实的威胁 第一、过度捕捞 渔业生产过度地捕捞,特别是非法的捕捞方式(图 6-12)和小网目渔网过 度捕捞产卵亲鱼和幼鱼,对鱼类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这是导致渔业资源衰退的重 81
要因素。 Gulland 认为,鱼类资源的最适开发率约为 0.5(Gulland ,1971)。而陈大 庆等研究表明长江中上游铜鱼和圆口铜鱼开发率分别达到 0.876 与 0.846,属重 度超额开发(陈大庆等,2002)。
百袋网加电捕(合川盐井,2008 年 6 月 15 日,王志坚摄)
罾网捕鱼(巴南木洞,2008 年 5 月 29 日,何学福摄) 图 6-12
非法捕捞方式
82
据渔民反映,重庆江段存在大量的电鱼现象,屡禁不止,给长江鱼类资源带 来毁灭性灾害。 “电捕鱼”成为阻碍渔业发展和扰乱渔政管理的一颗“毒牙”,在 它们波及的范围之内,大鱼、小鱼甚至鱼苗等均无一幸免。虽然渔政部门对非法 捕捞行为持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但是由于其投资少、见效快的特性加上处罚不 够严格等,使得一些人见利妄为,铤而走险。 罾网船也是对两种铜鱼资源破坏极大的捕捞方式,由于重庆江段的沱湾是两 种铜鱼幼鱼很好的育肥场,数量很大,而罾网船在这些区域作业,捕捞大量的幼 鱼(图 6-13),对于资源的破坏极大。
图 6-13
渔获物中大量的圆口铜鱼幼鱼
(巴南区木洞,2006 年 6 月 25 日,何学福摄) 第二、水电工程建设的影响 重庆将段的两种铜鱼已经受到三峡等水电站的修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 阻断两种铜鱼的洄游; (2)使得产卵场所需要的水温及流速及流程均达不到要求, 间接导致鱼卵的发育失败; (3)降低水体溶氧量,加速水体的富营养化,使得两 种铜鱼的饵料生物量发生变化,直接影响生长情况; (4)三峡水电站的修建使得 回水区能够到达重庆的江津区,水文条件的改变,使得铜鱼在重庆段分布的产卵 83
场消失; (5)大坝阻截使得江水流速减慢,江水自净能力减弱,污染加重,污染 沉积量也会增加(长江水产研究所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渔业资源 与环境监测重点站资料)。 第三、水体污染 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沿岸仅工业及城市年污水排放量就达 142 亿吨,占全国 42%以上。过量的排放,在长江岸边形成 560km 的污染带(严莉,2005)。2007 年 11 月 13 日新华网透露,据长江水利委员会统计,长江流域的废污水排放总量 呈逐年增加趋势。上世纪 70 年代末期的年排放量仅 95 亿吨,80 年代末为 150 亿吨,2000 年就增至 239.5 亿吨,2005 年更是达到 296.4 亿吨。长江水利委 员会新闻发言人胡甲均透露,长江流域 2006 年的污水排放量总计达 305.5 吨, 首次突破 300 亿吨。在固体污染物当中,固体污染物特别是“白色污染”不容忽 视。瞭望新闻周刊报道,中国长江三峡工程总公司每年要耗资上千万元,清理上 游河段飘移而来的固体垃圾。 水质污染直接导致鱼类的畸形甚至大批死亡,还对鱼类饵料生物如浮游生 物、底栖生物等造成危害,破坏鱼类食物链,导致野生鱼类资源量减少。何力等 1996 年研究重庆段铜鱼与原口铜鱼污染指数(pi)均大于 2.5,属于中等以上污 染,尤其是圆口铜鱼 pi 达到 10.25(何力,1998)。 6.4.1.2 潜在的威胁 由于圆口铜鱼是在金沙江上产卵,顺水漂流孵化,金沙江上已经在建的向家 坝和溪洛渡电站,规划中还有白鹤滩和乌东徳电站(图 6-14)。这 4 座矗立在金 沙江上的巨型电站,一次又一次的改变了圆口铜鱼的卵苗孵化的必须条件,而且 是连续的。这是对圆口铜鱼致命的影响,重庆市的圆口铜鱼资源将受到极大的影 响,产量将急剧减少。 另外,在四川、重庆境内还有小南海、朱杨溪、石棚 3 座已经规划的水电站, 但这些水电站位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希望严格按照自 然保护区有关法律办事。曹文宣院士说“在长江上游的特有鱼类中,有一部分物 种,如圆口铜鱼等,是产漂流性卵的鱼类,产出的卵须经 2~3 天才能孵化,初 孵仔鱼也要经过 2~3 天才能具备主动游泳能力。在上游天然河道中一般须漂流 700 多 km。因此,现有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长度是远远不能满足鱼卵和仔鱼的 84
漂流需要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下段,即小南海江段, 是保护区内珍稀、特有鱼类和三峡水库的四大家鱼等经济鱼类完成生活史过程, 必须经过这里上上下下的通道,这样的生态通道也是修建鱼道或其他任何过鱼设 施所不能取代的。不应当在小南海修建任何水利工程”(曹文宣,2008)。
图 6-14
金沙江下游江段和长江上游干流梯级水电站剖面图 (引自曹文宣院士报告,2007)
6.4.1.3 面临的机遇 第一、两种铜鱼受到了国内大量的专家学者的关注 目前国内专家学者对于两种铜鱼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关心着它们的命运。中 科院水生所、水工程生态所、水科院长江所、华中农大、西南大学、重庆万州区 水产研究所等 10 余家单位都在积极探索两种铜鱼的移养驯化和人工繁殖,然而 不幸的是它们极易感染小瓜虫病而死亡。不过,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一定能解 决这个问题,实现人工繁殖,为解决两种铜鱼的资源增殖奠定基础。 第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执法力度加大 由于目前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存在,为保护两种铜鱼 留下了美好的希望。因为保护区的存在,继续修建水电站的可能性在减少,社会 上环保人士的大声疾呼,也是值得称道的。农业部制定了《建设项目对水生生物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影响专题评价管理规范》(农渔发[2009]4号),进一步规范了 在保护区内进行项目建设的评价审核程序。 85
第三、国家对于水生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增殖越来越重视 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2006)》,农业部制定了《水 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农业部 20 号令,2009)。为实现水生生物资源增殖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人们对于鱼类资源保护意识的增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普知识的广泛宣传、全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 于鱼类资源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比如关于小南海电站建设问题上,不少民众对 此表示反对,一些环保人士也积极奔走,建议不建小南海水电站。
6.4.2 现有保护措施和现状 6.4.2.1 就地保护措施 就地保护主要是保护区建设,重庆市目前有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有彭水乌江-长溪河市级鱼类自然保护区、有北碚区胭脂鱼自然保护 区 3 个水生生物的自然保护区,还有一批湿地保护区。特别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 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保护两种铜鱼上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正在建设的这些保 护区将极大的保护两种铜鱼的家园,有利于它们的繁衍。 6.4.2.2 渔政管理和执法力度加强 重庆市有各级渔政管理部门(图 6-15),组织实施了长江禁渔期制度、捕捞 许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管理制度和措施。
86
图 6-15
重庆渔政处召开渔政执法能力建设工作会(2010 年 7 月 16 日)
大力打击非法捕鱼方式,自 1996 年起每年均在全市天然水域开展打击电毒 炸鱼的专项行动。查处电炸毒鱼及其他非法捕捞作业;查处违法制造和销售电捕 渔具行为;查处违规越界捕捞、无证捕捞活动,取缔“三无”渔船等。仅 2008 年,全市共出动检查人员 5217 人次、检查船舶 2057 艘次、查获违法捕捞船 53 艘、查获电捕鱼案件数 29 起、查处炸鱼案件 1 起、查获毒鱼案件 7 起、查处收 缴电捕器具 29 台套、取缔迷魂阵 47 部、取缔其他违禁渔具 149 件、没收渔获物 796.5 公斤、查处三无渔船 37 艘、行政处罚人 49 人次、罚款 3.81 万元。 (重庆 市政府公众信息网,2009-11-13) 6.4.2.3 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各级政府、有关单位都在加大投入,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包括农业部、三峡 总公司、重庆市政府都在逐年加大投入,一些科研机构也在积极加强前期研究, 争取人工繁殖成功这两种铜鱼,同时也在探索如何利用自然增殖手段来解决,这 是再好不过的了。
87
6.5 保护对策 6.5.1 加强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 随着 2005 年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段)建立,为 保护两种铜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抓住保护区建设契机,强化保护区的法律 规定不容侵犯。抓紧保护区内渔民转产安置工作。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要坚决反 对“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管而不力”的现象。
6.5.2 完善长江禁渔期捕鱼制度,加强渔政等部门的执法力 度 逐步完善禁渔期制度,严格执行,考虑到大多数鱼类的繁殖季节在 4、5、6 几个月中,建议将禁渔期改为每年的 3 月 1 日到 6 月 15 日,这样两种铜鱼的繁 殖季节就主要包含在禁渔期了,客观上很好的保护了它们。 要采取多种手段将捕鱼作为主业的渔民在禁渔期无收入的情况,政府部门也 应作出合适的决策,可以考虑适当的经济补偿或者采取禁渔期间的导向就业等方 法,在保证渔民生活有保障的同时,又兼顾了禁渔制度的大力实施。对于违法违 纪案件,努力做到查出一件,处理一件,决不姑息手软,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 保证鱼类资源和人民生活的可持续性。
6.5.3 严格控制捕捞强度和渔具渔法 陈大庆等研究说明现有的捕捞水平不利于鱼类资源的正常维持,如果不采取 有效措施,随着长江中上游作业渔船和有害作业渔具的增加,种群将进一步受到 捕捞过度的威胁,无疑会导致长江中上游地区鱼类资源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因此, 建议严格控制长江中上游作业渔船数量,取缔有害渔具渔法(陈大庆,2002)。 所以限制或取缔小网目渔网的使用对于保护铜鱼资源有积极的作用。虞功亮等研 究葛洲坝水利枢纽下游宜昌江段渔业资源现状时就曾建议取缔小网目的定置刺 网、三层流刺网来保护有与资源(虞功亮,1999)。特别建议加强对罾网船捕捞 88
两种铜鱼幼鱼的行为进行打击。更要打击电捕鱼行为。
6.5.4 设立固定的定位观测站,进行长期资源监测 两种铜鱼由于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也能十分显著的反映出水电工程对 鱼类的影响程度。因此建议设立固定的定位监测站,根据已有的工作基础 ,建 议在江津的朱杨溪、巴南的木洞、涪陵的乌江口。朱杨溪代表着未曾改变的流水 区域,木洞代表着尾水变动区域,乌江口代表着库区。监测工作由重庆市农委渔 业发展处牵头,设立专项基金,工作由江津区、巴南区和涪陵区的 3 个区的水产 渔政部门负责,选定我市一个科研单位提供技术支持。
6.5.5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攻克移养驯化难题 人工增殖放流对于恢复铜鱼资源量,解决重度捕捞问题的一种直接有效的手 段。但目前来说,两种铜鱼的驯化和人工繁殖还未获得成功,其中小瓜虫病是限 制两种铜鱼驯化和人工繁殖的瓶颈(张其中,2005)。小瓜虫病一直都是水产科 学领域非常棘手的问题,要加强联络,聚全国力量来协同攻关,从而为解决两种 铜鱼的繁殖与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89
7
巫山北鲵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7.1 研究简况 两栖类是世界动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栖动物具有特殊的生理和生活史 特征, 他们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高于其它类群。两栖动物种群在全球范围内正 在减少,主要的致危因素包括生境丧失、气候变迁、紫外线辐射、入侵物种、捕 捉、污染、疾病和免疫系统破坏等。 小鲵科(Hynobiidae)隶属于两栖纲、有尾目。该科动物的生活习性可分为 2 类:以陆栖为主,如小鲵属、极北鲵属和爪鲵属等,主要生活于潮湿的草丛、苔 藓、土洞和石穴中,繁殖季节进入溪流近源处、小溪沟、水涵内配对产卵,繁殖 期后营陆栖生活;以水栖为主,如肥鲵属、北鲵属和山溪鲵属等,多栖息于山溪 内,卵产在溪流中石下,繁殖期后仍在水中或短时间上岸,不远离水源。小鲵科 物种在中国分布较为广泛,从东北到西南地区都有分布。它们具有较高的科研和 经济价值,对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小鲵科中的水栖类型多栖息于 溪流源头(headwater),以水生昆虫为食物,位于山地源头河流食物网的顶端, 是源头溪流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重要的组成部分。 巫山北鲵 (Ranodon shihi) ,俗称“小娃娃鱼”或“羌活鱼”,属两栖纲、 有尾目、小鲵科、北鲵属,为中国特有种,重庆市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模式 标本号产地为四川巫山官阳三河坝(现为重庆巫山县),模式标本号为 571589, 雄性成体,采集地海拔 1680m。采集日期为 1957 年 6 月 3 日。刘承钊、胡淑琴 等将结果发表在《动物学报》1960 年 12 卷 2 期上,对该物种进行了描述,并定 名为巫山北鲵(Ranodon wushanensis)。赵尔宓和胡其雄(1983)将巫山北鲵从北 鲵属中分出另立新属巴鲵属,更名为巴鲵(Liua shihi)。费梁和叶昌媛(1983) 提出巴鲵属不能成立,并将其重新列入北鲵属。 五十多年来,我国对该物种就缺少关注,鲜有政府保护部门和大学、研究机 构投入资金来关注和保护巫山北鲵。目前,我们对巫山北鲵的了解仅仅还停留在 生物学层面,对该物种生活史、栖息地特征、种群数量等知之甚少。 长期以来大面积的森林砍伐、无序的水电开发、开荒造田、矿山开采、对资 90
源的乱捕滥猎以及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等造成巫山北鲵种群数量严重下降。 由于巫山北鲵活动能力差,多片段化的分布在溪流源头,受胁迫后种群极难恢复。 目前,重庆境内部分区域的巫山北鲵已经灭绝。巫山北鲵已被列为重庆市级重点 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7.2 分布现状 巫山北鲵主要栖息在海拔 900~2350 m 的山区溪流中。总体来说,巫山北鲵 集中分布在两个区域:秦岭-大巴山区和河南商城境内的大别山区(图 7-1)。这 说明很久以前巫山北鲵具有一个较大的连续分布范围,后来可能由于地质、地貌、 环境的变化,呈现片段化分布。目前,巫山北鲵主要分布在全国的 5 个省市,即 重庆(开县、奉节、巫山、巫溪、城口等)、四川(万源等)、湖北(巴东、兴山、 宜昌、保康等)、陕西(镇巴、西乡等)、河南(商城等)。巫山北鲵在中国分布的 主要区域是秦岭-大巴山区,该区域是 WWF 明确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区域和 全球山地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也是《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所明确的秦巴山 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源涵养主要生态功能区(图 7-2)。
图 7-1 巫山北鲵在中国的地理分布
巫山北鲵在秦岭-大巴山区的分别主要集中在海拔 900m 以上的山地溪流 91
中,从整个分布区来看,其生境的岛屿状分布特点十分明显。巫山北鲵现代分布 生境的岛屿化与秦巴山区的地质历史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图 7-2)。
图 7-2 秦巴山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巫山北鲵在中国的主要分布区域)
7.3 调查结果 7.3.1 调查区域与方法 7.3.1.1 调查区域 巫山北鲵是典型的冷水型生物,主要分布在海拔 900m-2350m 的山地河溪源 头。本调查主要对重庆境内的几大区域进行了相关工作,包括大巴山区、武陵山 区、金佛山区。2008 -2009 年进行了相关区域的调查,重点调查区域包括大巴 山区的任河(城口县)、东河(开县)、大宁河(巫山县、巫溪县),武陵山区的龙河 (石柱县)、磨刀溪(石柱县)、细沙河(酉阳县),金佛山区的柏枝溪(南川区)(图 7-3)。
92
图 7-3 巫山北鲵调查区域
7.3.1.2 调查方法 (1) 调查内容 2008 -2009 年,在中欧生物多样性重庆示范项目的支持下,本研究组对重 庆境内巫山北鲵的分布和资源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本报告主要对巫山北鲵种群 现状、生境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重点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巫山北鲵生存现状和保护现状如何? 重庆境内巫山北鲵主要分布在那些区域? 巫山北鲵的栖息生境特征如何? 重庆境内巫山北鲵最重要的致危因子是什么? (2) 查阅文献 首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巫山北鲵的栖息环境和在境内的分布情况,确 定重点调查区域。 (3) 野外调查 野外调查采取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采集地区之内,沿着所 有水域边缘、河道内的石头缝隙进行细心搜索,翻动石块,仔细寻找即可见到。 巫山北鲵可徒手捉拿,但是要卡紧,因其粘滑易于逃脱。要注意把已翻转的石块 等覆盖物复原。标本采集用事先准备好的装存工具,装人广口瓶中,瓶盖穿孔, 93
以保证动物不死,瓶内放进少量的水以保持湿度,但不能多到埋着动物头部。定 量调查采用样线法确定巫山北鲵的种群数量。白天沿溪流设置 100~500 m 不等的 样线,记录采集或观察到的巫山北鲵数量、个体大小、生境等。同时走访流域内 当地村民,并到农贸市场、餐馆访问,获取相关信息。 (4) 野外记录 写好野外记录是保证标本采集、保存质量的重要工作。野外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 日期:记载日、月和年。 采集地点:根据 GPS 定位,记载采集地点的具体地理位置。 时间:写出每天几点钟开始以及持续采集多少小时。 生境:描述地形、海拔高度和植物群落等,包括记载植物和其它动物的名称 以及它们的相对丰富度。现场至少要写出当地的优势植物群,如树、灌木和草以 及水面上下的水生植物等,记录植被覆盖面积的大小。同时,用数码相机拍摄生 境照片。 物种记载:应以采到和见到的为限。对物种要作出数量估计,可分成“很 多”、“常见”和“稀少”三个等级,如果能作出更精确的估计更好。对每一物 种所栖息的小生境以及行为、颜色和大小等的变异也应当详细记载。
7.3.1.3 意义和应用价值 两栖类作为环境恶化的指示者,研究其种群下降原因,对于探讨全球变化对 生命系统的影响,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巫山北鲵种群数量、分布和资源现状,研究巫山北鲵的 栖息地生境特征,分析巫山北鲵的保护现状和濒危机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为其他有尾类物种的保护提供参考。
7.3.1.4 技术路线 具体路线为:文献查阅与资料收集→野外调查计划制定→野外调查→室内分 析与数据处理→致危因子诊断与保护措施制定→形成研究报告→反馈修改→总 结。 (1) 根据以前研究成果确定重点调查区域; (2) 在各重点调查区域,调查巫山北鲵种群数量特征和分布状况; (3) 调查巫山北鲵生境特征,分析巫山北鲵的致危因子; 94
(4) 编制巫山北鲵调查报告,召开专家座谈会,制定保护措施。
7.3.2 调查结果 7.3.2.1 形态特征 (1) 鉴别特征 巫山北鲵唇褶明显;犁骨齿两短列,相距远,呈短弧形,位于内鼻孔前方, 内端起于犁腭骨中部;鼻骨呈方形或略呈三角形;前颌囟较大;掌、蹠部有角质 鞘;体侧肋沟多为 11 条。 (2) 成体: 巫山北鲵雄鲵(图 7-4)全长 173mm 左右,大者可达 200mm 左右;雌鲵 146mm 左右。头部扁平,头长略大于头宽;躯干略呈圆柱形,尾基圆,向后逐渐侧扁, 尾末端钝圆。吻端宽圆而扁,吻棱不显;鼻孔近吻端;眼径小于吻长;口角达眼 后角下方;唇褶明显,上唇褶掩盖下颌后半段之大部;上、下颌有细齿,犁骨齿 一般细长,多排列成“/ \”形,前端远超过内鼻孔前缘,左右不相遇,少数个 体呈“--”形;舌长椭圆形,两侧游离,前后端粘连于口腔底部。体尾黄褐、灰 褐或绿褐色,有黑褐色或浅色大斑,腹面乳黄有黑褐色细斑点。前肢略短于后肢, 贴体相对时,多数个体的指、趾端达到堆放的掌、蹠部,少数个体者仅相遇,个 别的不相遇;指、趾扁平,末端钝圆,基部无蹼;指 4 个,指长顺序为 3、2、4、 1,第二、三指几等长;趾 5 个,趾长顺序为 3、4、2、5、1;无掌、蹠突。尾 长与体长略相等,或短于体长;尾高约为头体长的 1/6;尾基发达,背鳍褶起自 近尾基部,腹鳍褶起于近尾末端。皮肤光滑。自眼后角到颞部有一浅纵沟,下眼 睑后端有一浅斜沟达上颌缘基部;体侧肋沟一般为 11 条,少数 10 或 12 条,偶 有 9 条者;咽喉部有若干纵肤褶,颈褶呈弧形;指掌、趾蹠部底面及尾尖均有棕 色角质鞘,指、趾末端略近黑褐色,几成爪状;尾背鳍褶厚实。生活时背面黄褐、 灰褐或绿褐色,其上有黑褐或灰褐色斑,腹面乳白或乳黄色,有的有黑褐色小点。 液浸标本背面灰褐色,斑点清晰;腹面浅褐色。
95
图 7-4 巫山北鲵成体 (2008 年 8 月采于开县雪宝山,海拔 2300m)
(3) 第二性征: 雄鲵的头体长与尾长几相等,肛孔纵裂,其前方有一肉质皱褶(睾丸叶状, 乳白色)。 (4) 骨骼: 头骨前宽后窄,即上颌骨伸向后方,其间距小于方骨外侧间距,犁骨齿 2 短列,相距远,呈短弧形,位犁腭骨中部或略后;前颌骨与鼻骨间有囟门;泪骨 入眼眶和入外鼻孔;上颌骨与鼻骨不相连,与翼骨相距远。上舌软骨远端骨化; 基舌软骨略呈长方形;第一对角鳃软骨与第一对上缌软骨合并,基端不膨大呈角 状;第二对角角鳃骨与第二对上鳃骨骨化,后者远端为软骨。 (5) 卵及胚胎:
图 7-5 巫山北鲵卵袋 (采集地点:2008 年 4 月采于开县东河上游,石关门) 96
)
卵鞘袋黄绿色不甚透明,较坚硬,呈“C”形圆管状,一端呈柄状,游离端 细尖。2008 年 4 月在开县东河上游采集到巫山北鲵卵鞘袋(图 7-5),卵鞘袋平均 长度为 32.2mm,沿外侧曲线长度平均为 75.7mm,中段直径 11mm,每个卵鞘袋内 有卵 6-8 粒。卵乳黄色,卵径 7mm。5 月下旬,大多数卵粒已发育成胚胎,或已 成幼体逸出,胚体排列位置一般分 2 组,每组头部分别朝向卵鞘袋两端,后期者 多横置于卵鞘袋内。 (6) 幼体: 初离卵胶囊的幼体平均体长 25mm 左右。背面灰藕褐色,散有均匀的细黑点, 腹面乳黄色(系未吸收完的卵黄),尾末端 1/3-1/4 处为黑色(图 7-6)。吻圆而高, 眼大;平衡肢已萎缩;外鳃 3 对,鳃枝较长,每一鳃枝有两排鳃丝(图 7-7),不 成羽状,外排鳃丝长于内排;背鳍褶达尾基稍前方,腹鳍褶明显;前肢已出现 3 指,后肢芽明显。 全长 105 mm 左右的幼体(图 7-7),体色与成体相同;头顶平坦;口裂小, 不达眼后角下方;犁骨齿列明显,呈“/ \”形;舌大,长椭圆形,舌前端及前 侧不与口腔相连;颈褶形成;3 对外鳃仍明显;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端重 叠,指、趾扁平,末端角质鞘似爪状;其他特征与成体同。
97
图 7-6 巫山北鲵幼体 (2009 年 7 月采于开县东河大湾煤矿支流上游)
A
B 图 7-7 巫山北鲵幼体长度及外鳃
(A. 幼体长度;B. 幼体外鳃。2009 年 7 月采于开县东河大湾煤矿支流上游)
98
7.3.2.2 分布 两年的调查中,本研究组在城口县任何干流和源头(亢河)、任河支流鱼肚河、 黄安河、木奎河,开县东河的大部分源头支流,巫溪县大宁河流域的一些支流等 区域均采集到了巫山北鲵。此外,重庆市环科院在巫山五里坡自然保护区实验区 内的庙堂乡、当阳乡进行水电环评调查时,发现有巫山北鲵分布。 本研究组对位于武陵山区的石柱县磨刀溪、龙河,以及金佛山区的柏枝溪等 区域也进行了调查,在这些区域均没有采集到巫山北鲵。但根据访问调查获得的 信息,该区域有小鲵分布。根据文献记载,1960 年,胡淑琴在重庆南川县金佛山 采集到小鲵科幼体。根据费梁的记载,在重庆南川金佛山、湖北利川(磨刀溪流 域)有黄斑拟小鲵分布(费梁、叶昌媛. 《四川两栖类原色图鉴》,中国林业出版 社,2001;费梁、叶昌媛、黄永昭. 《中国两栖动物检索及图解》,四川科学技 术出版社,2005)。根据文献判断,石柱县磨刀溪及南川区金佛山的小鲵应为黄 斑拟小鲵(图 7-8)。 此外,根据文献记载金佛山区域内还有一种小鲵,即金佛山拟小鲵 (Pseudohynobius jinfo)。本阶段调查初步表明,巫山北鲵在重庆境内的分布主 要在大巴山区,主要分布在城口县任河流域、开县东河流域、巫山县及巫溪县大 宁河流域海拔 900m 以上的山地冷水性河溪中(图 7-8)。
图 7-8 巫山北鲵在重庆的分布
99
7.3.2.3 种群生存及数量状况 根据目前调查所掌握的情况来看,巫山北鲵的数量较少,其中,分布范围较 大的当属城口县,在城口县境内海拔 900m 以上的山地河流均有分布,集中分布 在任河源头及其源头支流中;其次,开县东河流域源头及其源头支流也分布较广。 巫山北鲵数量相对较多的为城口县,其次为开县。 调查表明,在巫山北鲵分布的主要区域内,其种群数量均很少。2007 年 5 月,对城口县任何支流鱼肚河进行的调查表明,在长 100 m 的河段中,采集到巫 山北鲵成体 8 头;依此粗略估计,鱼肚河主河道长 21.0 km,其下游海拔低于 900 m,且接近汇入任河的河口段人类干扰已较强烈,按照鱼肚河能够生存的河段长 10 km 计,鱼肚河约生存着 800 余头巫山北鲵。城口县包括任河流域和前河流域。 任河流域河长在 15km 以上的支流有 22 条,能够生存巫山北鲵的河流按照 10 条 计,能够生存巫山北鲵的河流按照平均河长 12km 计,任河流域约生存着 9600 余 头巫山北鲵。以上是比较乐观的估计,事实上,许多河流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水 电站,水坝建成后,坝后蓄水使得水体变深,不适于巫山北鲵生存;水坝之下, 由于减脱水河段的存在,巫山北鲵能够生存的生境面积大大缩小,因此,目前城 口县任河流域巫山北鲵的种群数量要远低于上述数字。对开县东河流域、巫溪县 大宁河流域的调查也表明,巫山北鲵种群数量较低。 目前由于工作基础薄弱,尚不能对分布区域的巫山北鲵种群数量进行较准确 的评估。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将选择重点区域,对巫山北鲵的种群数量进行详细的 定量调查。
7.3.2.4 繁殖 2008 年 4 月在开县东河上游,在流水中较大的石块下采集到巫山北鲵的大量 卵鞘袋。发现一个长 15 cm 宽 8 cm 的石块下有 10 对之多。成对的卵鞘袋以一端 成柄状粘附在石块下,另一端游离,卵袋弯曲似辣椒状,整个卵鞘袋浸没在水中; 随石块的大小,其粘附的卵鞘袋数目不等。前人的调查表明,每个雌鲵产卵袋两 个,共产卵 12-16 粒,多者达 23-42 粒。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为巫山北鲵的繁殖 季节,刚孵化出的幼体全长为 24-28 cm,多栖息于水流平缓的石块下或岸边石块 间。
100
7.3.3.5 食性与食物 白天巫山北鲵栖居于水中石块下,蛰伏不动。晚间 20-23 点活动频繁。用手 电照时,迅速地向无光处游去。在接近食物时,突然张大口捕咬,待咬住后缓缓 吞下。1984 年,宋鸣涛对巫山北鲵进行了食性分析,结果表明水生昆虫的幼虫是 巫山北鲵的主要食物,此外还有少量种子、腐叶、木碴、砂石。这个杂物可能是 巫山北鲵误以为是水生昆虫而摄氏的。因此,可以确定巫山北鲵的主要食物是溪 流中的水生昆虫。2007 年 5 月、2009 年 7 月分别对城口县任河支流鱼肚河及开 县东河大湾煤矿支流上游进行了巫山北鲵调查,同时对其栖息环境中石块上的水 生昆虫进行了调查。发现其栖息环境中石块上的水生昆虫包括蜉蝣目、毛翅目、 襀翅目、双翅目、蜻蜓目、鞘翅目的幼虫。 对任河支流鱼肚河巫山北鲵栖息环境中水生昆虫的定量调查表明,鱼肚河主 河道长 21.0 km,河流平均宽度 8-10 m,河道平均比降 49.5 ‰,平均流量约 1.4 m3。河床底质以卵石为主,平均水深<50 cm,pH 值 6~6.5。鱼肚河为典型的山地 溪流,海拔在 800 m 以上,冷水、急流、富氧是其典型的生态特征,溪流清澈见 底,水流湍急。河岸植物主要有蕊被忍冬(Lonicera gynochlamydea Hemsl)、大 花卫矛(Euonymus grandiflorus Wall)、栓翅卫矛(Euonymus phellomanus Loes)、 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石菖蒲(Rhizoma Acori Graminei)、吊子银花 (Lonicera similis var.delavayi)、白苞蒿(Artemisia lactiflora Wall. ex DC)、牛姆瓜(Holboellia grandifora Reaub)、醉鱼草(Buddeja davidii Franch) 等。 2007 年 5 月在任河支流鱼肚河进行巫山北鲵调查的同时,对其栖息环境及食 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由于巫山北鲵的主要食物是水生昆虫幼虫,因此重点对鱼肚 河的水生昆虫进行了定量调查。在鱼肚河干流上游设 4 个采样断面进行了水生昆 虫采集(图 7-9)。
101
图 7-9 城口县大巴山自然保护区鱼肚河采样断面位置示意图 调查共采集到水生昆虫 4000 多只,共 62 种(表 7-1),分属 6 目、30 科。从 物种数多寡来看,各水生昆虫类群物种丰富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蜉蝣目(21 种)>毛翅目(19 种)>襀翅目(12 种)>双翅目(5 种)>鞘翅目(4 种)>蜻蜓目(1 种)。 EPT 昆虫(蜉蝣目 Ephemeroptera、襀翅目 Plecoptera、毛翅目 Trichoptera)总 物种数达到 52 种,占调查中发现的水生昆虫物种数的 83.9%。从科级别看,扁蜉 科 Heptageniidae 物种数量最多,达 7 种,然后是四节蜉科 Baetidae(6 种)、小 蜉 科 Ephemerellidae(5 种 ) 、 叉 襀 科 Nemouridae(4 种 ) 、 舌 石 蛾 科 Glossosomatidae(3 种)、摇蚊科 Chironomidae(3 种)。其余 24 科中物种数为 1~2 种。可见鱼肚河源头段水生昆虫群落中,EPT 昆虫物种数最丰富。调查表明, EPT 昆虫数量和比例在所采集的样点和石块中最高,占定量样方内总标本个体数的 77%(表 7-2)。EPT 昆虫中又以毛翅目和蜉蝣目昆虫的比例最高,分别占总标本个 体数的 42.5%和 33.8%,襀翅目昆虫数量较少,仅占定量样方内总标本个体数的 0.8%。此外,双翅目昆虫数量也较丰富,达 21.7%。定量样方内,采集到鞘翅目 昆虫 19 头,蜻蜓目昆虫 1 头,数量比例较低。从群落数量特征上来看,蜉蝣目、 毛翅目、双翅目昆虫为鱼肚河源头段水生昆虫群落中的优势类群,并且随着海拔 的升高蜉蝣目和毛翅目优势度愈加明显。
102
表 7-1
城口县大巴山自然保护区鱼肚河水生昆虫种类组成
类群
种数 Species Number
Taxon
S1
S2
S3
S4
合 Total
双翅目 Diptera
4
5
4
4
5
蚋科 Simuliidae
1
1
1
1
1
大蚊科 Tipulidae
1
1
1
1
1
摇蚊科 Chironomidae
2
3
2
2
3
蜉蝣目 Ephemeroptera
7
16
10
9
21
四节蜉科 Baetidae
2
6
3
3
6
3
2
2
3
1
1
1
假二翅蜉属 Pseudocloeon 刺翅蜉属 Centroptilum
1
1
四节蜉属 Baetis
1
1
1
1
1
花翅蜉属 Baetiella 扁蜉科 Heptageniidae
3
6
2
3
7
高翔蜉属 Epeorus
1
2
1
1
2
假蜉属 Iron
1
1
亚非蜉属 Afronurus
1
1
背刺蜉属 Notacanthurus
1
似动蜉属 Cinygmina
1
2 1
1
1
1
1 1
小蜉科 Ephemerellidae
2
4
4
3
5
带肋蜉属 Cincticostella
1
2
1
1
2
1
2
1
2
锯形蜉属 Serratella 弯握蜉属 Drunella
1
1
1
1
1
短丝蜉科 Siphlonuridae
1
1
2
1
2
1
1
1
1
1
亚美蜉属 Ameletus 短丝蜉属 Siphlonurus 蜉蝣科 Ephemeridae 蜉蝣属 Ephemera 103
1
1
1
1
1
1
计
毛翅目 Trichoptera
5
10
8
9
19
纹石蛾科 Hydropsychidae
1
1
2
1
2
长角石蛾科 Leptoceridae
1
1
2
1
2
1
1
1
2
1
2
1
2
1
3
沼石蛾科 Limnephilidae 短石蛾科 Brachycentridae
1
蝶石蛾科 Psychomyiidae 舌石蛾科 Glossosomatidae
2
拟石蛾科 Phryganopsychidae
1
径石蛾科 Ecnomidae 鳞石蛾科 Lepidostomatidae
1
1
角石蛾科 Stenopsychidae
1
1
瘤石蛾科 Goeridae
1
原石蛾科 Rhyacophilidae
1
襀翅目 Plecoptera
3
叉襀科 Nemouridae
2
绿襀科 Chloroperlidae
1
扁襀科 Peltoperlidae
4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1
7
12
3
4
1
2
2
1
2
网襀科 Perlodidae
1
1
2
带襀科 Taeniopterygidae
1
1
1
1
1
石蝇科 Perlidae
1
蜻蜓目 Odonata
1
1
1
腹腮蟌科 Euphaeidae
1
1
1
鞘翅目 Coleoptera
2
3
3
1
4
扁泥甲科 Psephenidae
1
1
1
1
1
豉甲科 Gyrinidae
1
1
1
2
1
1
1
39
27
负泥虫科 Crioceridae 合计 Total
22
104
30
62
表 7-2 城口县大巴山自然保护区鱼肚河定量样方内水生昆虫群落数量及比例 分类
数量 Quantity
Taxon
S1
S2
S3
比例 Proportion(%) S4
合
计 S1
S2
S3
S4
Total
合计 Tota l
蜉
蝣
目 10
13
16
11
1
3
8
1
目 1
2
5
4
目 71
62
23
27
5
7
54
24
Ephemeroptera 襀
翅
513
28.
48.
36.
26.
33.8
1
4
0
6
12
0.3
0.7
1.1
1.0
0.8
645
19.
22.
50.
66.
42.5
8
5
3
3
51.
24.
11.
5.7
21.7
3
4
6
Plecoptera 毛
翅
Trichoptera 双翅目 Diptera
18
67
329
4 蜻蜓目 Odonata 鞘
翅
1
-
-
-
1
0.3
-
-
-
0.1
目 1
11
5
2
19
0.3
4.0
1.1
0.5
1.3
EPT 17
19
40
39
1170
48.
71.
87.
93.
77.0
2
6
4
8
/
/
/
/
Coleoptera EPT
昆 虫
Insect
3
7
8
2
合计 Total
35
27
46
41
9
5
7
8
1519
/
调查表明,鱼肚河是我们在大巴山区调查的河流中巫山北鲵数量最丰富的 河流之一。这与该河流水质洁净、水生昆虫种类和数量丰富有密切关系。调查表 明,丰富的河岸植物、河流木质物、有机碎屑、水生昆虫、巫山北鲵之间存在着 非常密切的关系,构成了山地河流食物网,巫山北鲵是河流食物网中的关键物种, 对它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7.3.2.6 生境特征 巫山北鲵栖居于海拔 900-2350 m 之间的 1~3 级源头溪流中。2009 年 7 月, 工作组对开县东河大湾煤矿支流上游巫山北鲵生境进行了定量调查(图 7-10,表 105
7-3-表 7-6)。发现巫山北鲵栖息的河段海拔约 1250 m,河床底质中巨石占 80%, 小圆石约占 20%。水面平均宽度 3.36 m。河岸坡度 75-89%,河岸植物以水麻为主, 盖度较大。上午 10 时,水温 9.16℃,pH 8.29,溶解氧 6.58 mg/L、82.59 %, 电导率 106.78 us/cm,TSD 59.29 mg/L。巫山北鲵常栖息在水深不超过 25cm, 直径 10-20 cm 的石块下。
图 7-10 巫山北鲵栖息生境 (开县东河大湾煤矿支流上游 ,2009 年 7 月)
表 7-3 东河大湾煤矿支流上游巫山北鲵生境调查河段综合特征 6-
生境特征
测量值
河流级别
2
河段海拔(m)
1250
河谷平均宽度(m) 河段土地利用类型 采样断面长度(m) 河道落差(m)
20 乔木林、灌丛 50 2
底质组成(%) 基岩
5
巨石
80
圆石
20
小圆石
20
砂砾/粗沙
5
细沙
0
粘土
0
淤泥
0
106
表 7-4 东河大湾煤矿支流上游巫山北鲵生境调查河段河岸特征
河岸特征 齐岸高度(m) 堤顶高(m) 河岸坡度(%) 河堤质地 河岸改造 河岸土地利用类型 堤面植被 群落盖度(%) 宽度(m) 优势物种
左岸 2 m 4 m 80 巨石,基岩 无 乔木林
右岸 3 m 5 m 75 基岩 无 农田
100 10 水麻
100 5 水麻
表 7-5 东河大湾煤矿支流上游巫山北鲵生境河段水质特征
点位
温度
pH
Site 1 Site 2 Site 3 Site 4 Site 5 Site 6 Site 7 Site 8 Site 9 Site 10
18 16.9 8.6 8.66 7.6 8.54 7.66 8.23 3.6 3.8
8.29 7.64 18.3 18.1 18.3 18.2 18.4 18 18.1 18.0
溶解氧 (mg/L) 6.84 5.86 6.53 6.79 5.70 6.10 6.84 7.19 7.05 7.04
溶解 氧 % 84.8 71.3 82.1 84 73.1 76.4 88.2 89.7 87.7 87.6
Con (us/cm) TSD (mg/L) 107.7 100.6 107.8 108 101.2 110.6 107 107.7 108.6 108.6
59.1 57.2 59.4 59.5 60.7 60.8 58.2 58.8 59.6 59.6
表 7-6 东河大湾煤矿支流上游巫山北鲵生境河段水文特征
断面 T1
T2
T3
水深(m) 流速 (m/s) 水深(m) 流速 (m/s) 水深(m) 流速 (m/s)
Site1
Site 2 Site 3 Site 4
12
17
7
0.098
0.196
0.381
23
5
8
0.270
0.658
0
19
20
0.36
0.141 107
水面宽度 (m)
齐岸宽度 (m)
2.8
6
3.8
10
1.1
9.5
T4
T5 平均 值
水深(m) 流速 (m/s) 水深(m) 流速 (m/s) 水深(m) 流速 (m/s)
7.6
13.4
18.5
6.3
0.37
0.114
0.098
0.273
27.8
20.1
34.5
5.6
0.078
0.097
0.403
0.144
5.6
8.4
3.5
5.8
3.36
7.94
15.39 0.236
7.4 重庆的保护现状 7.4.1 面临的威胁和机遇 7.4.1.1 现实威胁 由于“自然-人工”二元干扰,巫山北鲵的生存已经受到了极大的胁迫,应 当归为濒危物种。引起巫山北鲵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有:栖息地面积和质量 下降、化学污染、疾病、人为过度捕捉以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等。 (1) 栖息地面积和质量下降 除大鲵外,在中国几乎没有其它的以两栖动物保护为主要目标的保护区,而 即使有,也是在地区级水平。生境丧失对中国的两栖动物而言是最普遍的致危因 子。同样,对巫山北鲵而言栖息地面积和质量下降是导致其种群数量下降最主要 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其中,河流水电工程的影响是造成栖息地面积和质量下降的 非常重要的因素。水电工程筑坝造成坝后形成水库,坝下形成减脱水河段。本研 究表明,巫山北鲵生活的环境主要是 25cm 深的冷水河溪,水库淹没使原有适应 于浅水河段石块下生存的巫山北鲵失去了栖息生境,而减脱水河段则使得巫山北 鲵的生境数量减少、生境质量降低,其赖以生存的水生昆虫等食物条件也受到很 大影响。本研究组调查的东河、任河等重点区域都建有大量的径流式引水电站, 有建成一、二十年的,有建成运行几年的,有正在建设中的,还有不少规划拟建 的电站。 目前,还不确切的知道气候变暖是否已经对分布在大巴山区的巫山北鲵产生 影响,但是自然环境的变化如河流水量减少、喀斯特地貌发育造成地表水漏失对 108
巫山北鲵生境产生影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项目组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开县东河 源头雪宝山,手爬岩海拔 2300m 以上到十里坪之间的溪流,由于喀斯特地貌一直 处在发育过程中,沿着溪流每隔一定空间距离就因为地表水漏失造成断流,而就 在这些片段化的溪流生境中,就生存着孤立的巫山北鲵种群,但其生存环境已经 越来越小。 (2) 栖息地环境污染 化学污染物的毒害作用是两栖类种群数量减少甚至灭绝的直接原因。巫山北 鲵生活在水中,因为大部分的化学污染物最终都要排入水域,所以巫山北鲵很难 不受影响。例沿河场镇的生活污染,以及农业面源污染,对巫山北鲵栖息的河流 水环境质量造成了影响。 (3) 人为过度捕捉 中国对食用两栖动物的需求可能已远远超过了可以从野外种群获得的供给。 目前,国内对大多数两栖动物的违法滥捕的处罚相对较低法律措施有限,因此很 难控制野外采集获利的提高。尤其在一些贫困偏远地区,过度捕捉、乱捕滥猎也 是造成两栖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国内的调查表明,我国特有两栖类中有 40 种(如西藏山溪鲵、商城肥鲵、山溪鲵、峨眉髭蟾)因为人为的捕食和贸易而受威 胁和接近威胁。在重庆,过度捕捉巫山北鲵的情况至今仍然存在。根据调查,2000 年以前,在城口县有整车向外运输巫山北鲵的情况;调查期间在城口县任河干流 修齐镇境内的青龙峡农家乐看到出售巫山北鲵的情况。在城口县城近郊的一个大 鲵养殖场,我们也发现在该养殖场饲养了野外捕捉的大量巫山北鲵,数量约有数 百条。上述情况至今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人为过度捕捉已经成为巫山北鲵濒危的 重要原因。 7.4.1.2 潜在威胁 巫山北鲵分布面积小和分布地区狭窄,对于特定生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分 布范围的狭小对巫山北鲵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致危因素。此外,目前已知某些病原 体可以导致大量两栖类的死亡,特别是在其他因素,栖息地受干扰、生境质量下 降、环境污染等作用下,两栖类免疫力下降,可引起疾病暴发流行,导致两栖类 种群急剧下降。中国特有两栖类中,山溪鲵和西藏山溪鲵就因疾病暴发而受胁。
109
7.4.1.3 面临的机遇 两栖类的保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薄弱环节。自 1989 年的第一次国际爬行动物学大会开始,两栖类种群数量下降开始成为众多爬行动 物学家讨论的热门话题,特别是一些自然生境,如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以及一 些受人类干扰较少的山区两栖类种群数量的下降,引起了爬行动物学家们的广泛 关注。最近几年来,由于市内专家的奔走呼吁和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巫山北鲵 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该物种的保护也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7.4.2 现有保护措施和现状 由于巫山北鲵主要分布在海拔 900 m 以上的山区,并且该物种的保护长期被 忽略,因此巫山北鲵的相关保护措施较其他“明星”物种薄弱。 (1) 就地保护情况 巫山北鲵主要分布在渝东北地区。目前在这一区域已经建成以大巴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阴条岭市级自然保护区、五里坡市级自 然保护区等为核心的自然保护区群。绝大多数巫山北鲵种群均被纳入保护区范 围。 (2) 相关保护法规 巫山北鲵濒危等级在 IUCN 红色名录(采用赵尔宓的分类方法,拉丁名为 Liua
shihi)中被评为近危(NT)。巫山北鲵 1999 年被列入《重庆市重点保护水生野生 动物名录》。
7.5 保护对策 (1) 深入开展巫山北鲵的详细调查工作,摸清现存的巫山北鲵资源现状。 巫山北鲵主要分布在海拔 900m 以上的山区。由于巫山北鲵呈片段化分布和 道路交通不便,因此巫山北鲵的调查工作量极大。目前很难准确的评估巫山北鲵 种群数量。因此需要长期的调查研究才能确定其种群数量和更详细的分布范围。 (2) 加强巫山北鲵的濒危机制和科学保护的研究。 巫山北鲵是中国特有两栖类物种,是我国宝库自然源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但 110
目前关于巫山北鲵的相关研究还不全面,关于其种群下降的机制仍然不够清楚。 只有确切知道致其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才能采相应的保护对策。因此,需要尽 快开展其生物学特性和保护生物学研究。 (3) 加强巫山北鲵的就地保护,建立巫山北鲵保护小区。 有导致两栖类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中,生境破碎和生境改变是最主要的原 因。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巫山北鲵的生境,严禁乱砍滥伐,严禁向溪流中倾倒弃 土、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等破坏河流湿地的活动。对没有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内的 巫山北鲵种群(如东河的小园河种群),可以建立保护小区,予以保护。治理沿河 场镇污染及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河流水环境质量。 (4) 把巫山北鲵的保护纳入水电环评和流域发展规划。 合理规划水电,严格控制源头河流(1、2、3 级河流)中水电站的建设。把巫 山北鲵的保护工作纳入流域水电规划中。对在建和已建水电必须进行生态放流, 修复河流生境,还两栖动物生存空间。 (5) 加强执法力度和保护区管理能力建设 做好保护巫山北鲵的宣传工作,加大现行法律的执法力度以阻止对巫山北鲵 的捕捉。加强保护区管理人员、设备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执法能力。 (6) 加强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 生物资源保护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共同努 力。加强基层机构的宣传教育设施建设,建立基层宣传教育专业队伍。加强青少 年教育,在中、小学教材中增加生物物种资源保护的内容,培训青年学生志愿者 宣传队伍,加强对基层群众的宣传教育。开展制止人们对来自野外的受胁两栖动 物物种利用的公众教育项目,特别是针对城市居民的教育。 (7) 提升巫山北鲵的保护级别 由于巫山北鲵的地理分布较为狭窄,在其分布区内基本上集中在海拔 900m 以上的山地,呈典型的岛屿状分布,其种群数量极少,且人为干扰对该物种的不 利影响越来越大,濒危程度日益增加,因此,建议将巫山北鲵上升为国家重点保 护动物。
111
8
白鹇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白鹇是国家重点保护的二级雉类中,体重较大的一种(体重 920-2000g),也
是人们猎取雉类的首要对象,它的分布区北缘的划线东起浙江东部,经江西东南 缘及南部,湖南南缘,广西东北部,贵州东南至西北部,四川西南部进入云南西 北部止(高育仁,1996a),也就是说,白鹇在我国西南地区东部分布的最北端, 原 来 在 贵 州 西 北 部 的 茂 兰 一 带 ( N25°20′50″ )。 四 面 山 白 鹇 (N28°31′-28°43′),不仅是重庆境内唯一的分布区,而且,使它在西南地 区东部的分布向北推移了近 3 度。因此,对它的研究,不仅有其生态学、生物学、 生物保护学的意义,还有重要的动物地理学意义。
8.1 研究简况 白鹇属于鸟纲 AVES、鸡形目 GALLIFORMES、雉科 Phasianidae、鹇属 Lophura (Fleming,1882),是我国特有雉类,中外驰名的观赏鸟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 动物(鹇属另外两种:黑鹇分布西藏南部,蓝鹇分布台湾)。查阅到白鹇生物学 研究的论文比较多,其中,以人工饲养繁殖的文章居多,占查阅白鹇文献的 46.5%(20/43)。 雄鸟体长 1000-1190mm,头顶亮蓝黑色;上体、两翅表面白色,各羽有“V” 形黑纹,中央尾羽纯白,外侧尾羽逐渐转为全黑、或近乎全黑;下体黑褐,前颈 和胸有紫蓝色反光(图 8-1)。雌鸟体长 580-670mm,
112
图 8-1 白鹇雄性外部形态
通体棕褐,具细黑点和淡色羽干;羽冠有黑端;外侧尾羽由黑白斑转为纯黑, 内缘具小白斑。两性尾下腹羽黑色,嘴灰绿、基部橙黄,脚暗红。 剖验嗦囔和砂胃,检出嫩叶、草根、草籽、野果、甲虫、蠕虫,曾观察到取 食新播种的马铃薯及地下多汁根茎(郑作新、张俊范、唐瑞昌,1964)。冬季食 物以壳斗科植物为主(丁平、姜仕仁、石斌山等,1992)。食壳斗科、樟科和禾 本科植物的叶茎、种子和果实,偶食昆虫;不同季节食性有所不同,冬季植物为 主,夏季动物为主;植物性食物以山毛榉科果实和蕨类叶芽为主,动物性食物以 双翅目和鞘翅目昆虫为主;雏期进食昆虫、蠕虫等动物性食物。(李炳华、陈壁 辉,1994;高育仁,1993) 白鹇秋末春初一般 5-10 余只集群,春末夏初通常不超过 5 只(高育仁,1993; 李炳华、陈壁辉,1994)。白鹇种群的性比为 1♂:2♀-1♂:4♀。雌性 12 月龄 性成熟,雄性 24 月龄性成熟。繁殖期在不同地域,有所不同,华南、华东是 3-5 月(李勇超、高凤仙、吴宗明,2009)或者四川是 4-6 月(《四川资源动物志》 编辑委员会,1985)。也有报道,白鹇峨眉亚种春冬季常 5-6 只集群在林间旷地 觅食,其集群中,很少见到雌鸟,雌鸟多单独栖居(郑作新、张俊范、唐瑞昌, 1964)。一般每窝卵 4-6 枚,卵淡褐色,带灰色斑点。孵化期 23-25d。 白鹇峨眉亚种栖息在海拔 800-1800m 的山林下层的浓密竹丛中(郑作新、张 俊范、唐瑞昌,1964)。在华东、华南一带,白鹇栖息海拔 600-900m 的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竹林和灌丛;以枝叶茂密,下 113
木灌草丛稀少,比较平坦,而方便行动的阴暗林下多见;栖息地、或其附近要有 饮水水源,森林的密闭度要 80%以上,人为干扰要少,食物丰富度要高(李勇超、 高凤仙、吴宗明,2009;高育仁,1991;熊志斌、谭成江、余登利等,2002;熊 志斌、余登利、谭成江等,2003)。白鹇夜栖息地所选择的树种大多为高大的常 绿乔木,其枝繁叶茂,极具隐蔽性(邵晨、胡一中,2005)。在四川,栖息海拔 1400-1800m 的阔叶林(《四川资源动物志》编辑委员会,1985)。浙江白鹇分布在 植被良好的山区,活动于乔木层覆盖率高的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是典型森林雉 类,灌木盖度越高,种群密度越低;在混交林中,要求灌木层的盖度较低(35%), 针叶林中,则要求 50%以上(丁平、姜仕仁、石斌山等,1992)。
8.2 已知的分布现状 白鹇的分布区在长江以南各省区(高育仁,1996a)。四川省分布屏山、叙永、 峨眉、峨边、甘洛、雷波、马边和雅安(李桂垣,1995);重庆仅见于江津区的四 面山(苏化龙,马强,林华英,2007;重庆市林业局、重庆自然博物馆,2000)
8.3 调查结果 8.3.1 调查的区域和方法 8.3.1.1 调查的区域 8.3.1.1.1 区域选择 文献记载,重庆市白鹇仅分布于四面山(苏化龙,马强,林华英,2007)。 根据 1999-2001 年重庆市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和 2006-2008 年重庆市生物物种 资源调查的结果,白鹇也仅在四面山被发现。因此,本调查的区域是江津区四面 山地区。 8.3.1.1.2 四面山简介 四面山距重庆主城区 138 km,位于江津区的南部,幅员面积 213.7 km2,东 经 106°17′-106°30′,北纬 28°31′-28°43′之间。四面山景区森林面积 192.3 km2,森林覆盖 90.0%,森林总蓄积 176.5 万 m3。生长着桫椤、水杉、珙 桐、秃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中华双扇蕨、观音座莲等史前植物、银杏、鹅掌 114
楸、香果树、银鹊树、红豆杉、三尖杉、福建柏、海南五针松等 1700 多种亚热 带植物,还有猕猴、毛冠鹿、小麂、白鹇、红腹锦鸡、弹琴蛙等 200 余种脊椎动 物,这片森林成为地球上罕见的珍贵物种基因库,被联合国生态保护专家确定为 地球难得的“天然物种基因库”,认为是全球植被最丰、空气最纯、水质最洁的 地区之一。
图 8-2 中国白鹇分布示意图(黑色三角形代表在重庆市的分布)
四面山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日照时数 867h,年均气温 13.7℃, 年均降雨量 1400mm,海拔在 560m—1709.4m 之间,四面山水资源丰富,水资源由 茶坝河、飞龙河两大水系组成,天然形成了龙潭湖、洪海湖、珍珠湖等 8 座湖泊, 水域面积 107.1ha2,景区内大小溪流 40 多条,由此造就瀑布成群,瀑瀑相连, 蔚为壮观。 8.3.1.2 方法 根据我们工作的目的、需要,采用了样线法、羽痕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 115
方法,进行调查(丁平、姜仕仁、石斌山等(1992),熊志斌、谭成江、余登利 等(2002),熊志斌、余登利、谭成江等(2003),)所采用的白鹇调查的样带法 和访谈法,进行调查。 8.3.1.2.1 样带法 A.调查
调查白鹇的样带沿林间小道设置,样带宽两侧各为 30m,长度以植被和地貌 而定。调查人员两人为一组,一人负责观察,一人负责影像拍摄,按照每小时约 3 km 的速度行进,观察、记录样带上和样带两侧的白鹇活动痕迹,GPS 记载每条 样带地理位置,并拍摄相应照片(图版Ⅰ)。 B.样带法种群密度计算 调查面积(km2) = 样带宽度 m X 调查时间 h X 调查速度 km/h; 种群密度(只/km2)=调查面积(km2)X 结群数(群)X 群体数(只 /群) 8.3.1.2.2 访谈法 鉴于四面山林地由国有林地和集体林地组成,因此,被访谈人员由四面山镇 原住民和四面山森林资源管理局的护林员组成。访谈内容包括两大部分:对被访 谈人员而言,包括姓名、工作(居住)地点、工龄;对被访谈人员见到的白鹇资 料而言,包括见到白鹇地点、见到生境、见到年份、见到季节、时间、见到次数 (次/年)、结群数(每个林班内,白鹇结群形成的群数)、群体数(每群的个体 数)、每群中的雄鸟数量。 8.3.1.3 白鹇种群特性 白鹇种群的性比为 1♂:2♀-1♂:4♀(李勇超、高凤仙、吴宗明,2009); 因雄鸟体型大、色彩鲜明,故以雄鸟的观察记载,作为白鹇种群在该巢区存在的 依据。 白鹇的活动是有一定的方向、路线和范围的,每一群体都有其固定的巢区。 一般情况下,群体不会离开其巢区(高育仁,1996b),以此可能确定调查区域内 白鹇的结群数。每条样带内,发现一处白鹇活动痕迹,则代表该样带内有一群白 116
鹇分布。同条样带内发现多处活动痕迹,相互路程不超过 3km 者,仍计为有群白 鹇,如果两处痕迹相互路程超过 3km,则计为该样带分布两群白鹇。
8.3.2 调查的结果 8.3.2.1 调查概况 8.3.2.1.1 访谈法 调查期间共访谈 45 人,见到白鹇的有 30 人,其中,当地林业职工 18 人, 原住民 12 人,访谈结果见附表Ⅴ和图 8-3、附图六。访谈人见到白鹇的林斑面积 合计为 42.4km2,占四面山林地面积的 22.0%。
117
图 8-3 访谈的四面山白鹇分布图 (虚线示白鹇潜在分布区域;4,5,6,10,11,14,15,19 访谈点用方括号,表示该访谈记录是 2000 年前见过白鹇)
8.3.2.1.2 样带法 设置调查样带 28 条(附表Ⅴ-2、图 8-4。表中,2009 年的 18 条样带中,有 10 条在 2010 年夏季和冬季,重复调查),18 条样带见到白鹇活动痕迹,其中, 118
16 条见到羽毛(和卧痕、或粪便),两条仅见卧痕(表附表五、附图六)。
图 8-4 四面山白鹇调查样线图
调查共涉及四面山的林地面积为 32.26 km2,占林地总面积的 16.8%(附表 五)。 119
8.3.2.2 白鹇的分布 白鹇广布四面山地区,主要见于四面山主要植被——常绿阔叶林(100 km2), 也见于其他植被类型—针阔混交林(26.3 km2)、针叶林(60 km2)、灌丛和竹林 (6 km2);海拔高度一般是 800-1500m,在图 8-3 中,以虚线内的范围来标示白 鹇的潜在分布区(附表五,图 8-3、8-4)。 人类活动对白鹇分布的影响表现在;进入 21 世纪后,一方面,四面山的旅 游开发活动加强,头道河及入景区公路两侧进行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另方面, 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原住民为开展农家乐活动,纷纷向景区内旅 游线路两侧建房、搬迁;所用能源由薪炭林改为液化气或者煤炭。这样,林区内 人类活动大大减少,白鹇受人类活动的胁迫、干扰随之下降;而景区服务集中的 四面山东北部,头道河及其周边地区,白鹇受人类活动干扰,分布区缩小,数量 大大下降,已难见其分布、活动。 遗憾的是由于两个因素,本次调查未能见到白鹇活体:1.2009-2010 冬季, 降雪太少,四面山海拔较低,使我们没有获得最佳观察白鹇活动的时期和雪环境; 2.经过约 10 年的天然林保护,再加上四面山地理位置的关系,目前四面山的林 下植被非常茂盛,原来曾经有过的林间空地和林间小道,几乎都没有了。这就给 白鹇活体的观察、记载,带来非常大的困难。所以,本次调查未能获取白鹇活体 照片。 8.3.2.3 四面山白鹇种群数量 结群数:白鹇在调查区域内结群形成群体的群体数量;长期观察证实,白鹇 的活动是有一定的方向、路线和范围的,每一群体都有其固定的巢区。一般情况 下,群体不会离开其巢区(高育仁,1996b)。据此,我们将四面山白鹇的群集数 量设定为:每见到一群在一起活动的白鹇雄鸟(不管其数量的多少),就是一结 群。 群体数:每一结群内的个体数量; 受白鹇外部形态、取食环境和个体大小诸因素的影响,人们在野外状态下见 到白鹇时,白鹇多活动灌丛或者草丛中;白鹇雄鸟个体大于雌鸟,色彩比雌鸟醒 目得多;行为上,雌鸟要比雄鸟机警、敏捷(一旦有危险,雌鸟非常快地隐匿在 灌草丛中);再加上结群中,雄鸟还要担负警戒作用,因此,人们一旦遇到白鹇, 120
多是只观察到雄鸟,而没有见到雌鸟。因而不能确实反映每群白鹇的数量。 根据调查访谈和上述报道,我们将四面山每群只观察到雄性白鹇数量的估测 值,设定为 6±1(5-7)只/群,群体数的性比为 1♂:2♀。这个数值与贵州茂 兰自然保护区的 5.17±2.37 只/群(熊志斌、余登利、谭成江等,2003)相近。 据报道,白鹇秋末春初一般 5-10 余只结群,春末夏初通常不超过 5 只(高 育仁,1993;李炳华、陈壁辉,1994);白鹇峨眉亚种春冬季常 5-6 只结群在林 间旷地觅食,其结群中,很少见到雌鸟,雌鸟多单独栖居(郑作新、张俊范、唐 瑞昌,1964);我们调查、访谈的结果和(李勇超、高凤仙、吴宗明,2009)等 方面的报道相吻合,白鹇种群的性比为 1♂:2♀-1♂:4♀。 8.3.2.3.1 访谈的种群数量 四面山访谈涉及的 42.4km2 林班面积分布有白鹇 30 群左右(31/42.4=0.73 群/km2),约 150 只,种群密度是 6.27±4.311(0.48-15.00)只/ km2(表 5-3)。 如果将四面山整个林区 192.3 km2 的面积除区东北部过度开发的约 70km2 的林区面积除去,则估测四面山 122km2 的林区,约分布白鹇 90 群,760 只。 8.3.2.2 样带调查的种群数量 在 四 面 山 32.3 km2 被 调 查 统 计 的 林 地 面 积 上 , 白 鹇 群 数 约 为 20 群 (18/32.3=0.56 群/km2,编号 16 的样带,分布两群),种群数量有 180 只左右, 种群密度是 6.91±6.69(0-22.22)只/ km2(附表五)。如果将四面山整个林区 192.3 km2 的面积除区东北部过度开发的约 70km2 的林区面积除去,则估测四面 山 122km2 的林区,约分布白鹇 70 群,840 只。 8.3.2.3 不同调查方法的种群数量比较 访谈法与样带调查法的结果,不管是群体数,结群数和种群密度,均比较接 近 。 在 贵 州 茂 兰 自 然 保 护 区 (N25°09′20″-25°20′50″ ; E107°10′10″-108°05′40″。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海拔 443-1073m;森林面 积 21 km2)白鹇种群密度为 9.32±3.03 只/ km2;群体数是 5.17±2.37 只/群。 四面山的种群密度低于贵州茂兰,可能是因为,四面山的白鹇分布处于白鹇分布 的北部边缘地区。 121
8.4 该物种在重庆的保护现状 8.4.1 面临的威胁和机遇 8.4.1.1 现实的威胁 8.4.1.1.1 盗猎:白鹇羽毛鲜艳美丽是一种很好观赏鸟类,其体型大、肉鲜嫩,兼 具药用价值,是许多地区的珍稀野味,使白鹇成为当前主要盗猎对象。由于四面 山林区村民居住地分散,管理上存在难度,加上护林员无执法资格,靠口头宣传 远远不够,原住民中的一些人,采用下套的办法,捕捉白鹇,从而使盗猎成为白 鹇最现实的威胁。 8.4.1.1.2 原住民砍伐薪炭林:目前,四面山用薪炭作为燃料的农民户数约为 1000 户,占农民总户数的 98%以上。砍伐会影响白鹇的生活,薪炭林的砍伐则破 坏着白鹇的栖息环境。 8.4.1.1.3 生境的人工改变:因建设、开发的需要,对四面山环境进行的人工改 造,大面积的种植单一的针叶纯林约 60 km2,修建公路 56 km,这种纯林是不利 于白鹇栖息的。 8.4.1.1.4 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展:目前,四面山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的项目有: 瀑布、猴园、湖泊游船观光、农家休闲、森林探险等,其中,森林探险对白鹇的 生存有一定的影响。 8.4.1.2 潜在的威胁 按照规划,四面山下一步将要开发的旅游项目有:恢复四面山已被损毁的佛 教文化,修建高尔夫球场,修建供游客养生、休闲、度假的高级宾馆,修建部分 旅游环线公路等。对四面山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和改变,有可能成为白鹇生存的 潜在威胁。 华中、华南分布的白鹇在非繁殖季节行结群生活,每群数量在几只至十几只 不等(高育仁,1991;高育仁,1996b);湖北崇阳县 1988 年 10 月 29 日结群 80 余只,湖北九宫山保护区冬季结群一般 20-30 只,附近地区 20-40 只结群(高育 仁,1996b),在浙江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白鹇出现的斑块的平均面积为 122
2.74 km2,斑块面积与每个斑块群体数量成显著正相关,随着面积增大,相对的 群体数量明显增加(郑家文、丁平、徐肖红等,2006)。 四面山白鹇群体数量显然偏小(附表五)。这样的种群数量,不利于抗御各种不 良环境因素,也不利于种群的消长与调节。 8.4.1.3 面临的机遇 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近年来,四面山实施退耕还林面积近 5 km2,天然 林保护面积 213.3 km2,这些措施的采取,为改善白鹇栖息环境和生存条件、以 及加强物种本身的保护,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 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四面 山白鹇保护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 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为目标的《中欧生物多样性项目重庆地方示范项 目》的实施,为四面山采取更有力的白鹇保护措施,提供了机遇。
8.4.2 现有保护措施和现状 8.4.2.1 保护情况 从 1997 年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政策的执行开始,特别是在 2004-2006 年 期间,四面山原住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当地政府和相关企业的组织, 他们中,大多数人,都转变成为四面山旅游业服务的第三产业人员,他们的生活 方式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一是他们逐渐居住到了便于接待游客的景区公路附 近;二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依靠森林转变为依靠旅游业,三是生活燃料由 依赖森林的薪碳林改为燃气或者燃煤。这样,使四面山白鹇得到很好的保护。 8.4.2.2 保护措施 四面山森林资源管理局的成立,对森林资源的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保护, 管护力度的大大增强,特别是森林管护大队的成立,对白鹇的保护起到非常重大 的作用。 四面山森林资源管理局,林业职工 253 人,设立护林点 39 个。他们的进行 的工作和护林点的设立,对保护包括白鹇在内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是非常重要 123
的。 天然林的保护,促进了植被的演替和恢复,使得白鹇有更多优良的可供选择 的栖息环境。 8.4.2.3 人工繁殖情况 白鹇是肉羽型经济雉类,向来是南方各省广大群众喜欢的山珍野味,为缓 解人类需要对野生白鹇资源的压力,1984 年开始了人工养殖研究,从东北到华南, 从西北到华东,目前国内许多大动物园、鸟类研究机构、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和珍 稀养殖场在人工养殖(孙淑霞、薛会明、李玉杰等,2008;谭玉洁、邓波、刑静 等,1996;黎绘宏、黄志宏、李婉萍等,2007)。研究了白鹇的某些生化指标(祁 伟、林惠莲、黄韧等,1996;高育仁、张珊珊、林琼芳等,1996);生殖生理和 繁殖行为,繁殖生物学和养殖技术,人工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等(尹祚华,1995; 刘小青、桑青芳,2002;李勇超、高凤仙、吴宗明,2009;余绪娘,1998 ;杨 佳箴、郭莲华、杨桂花,1998;张毅城、赵云华、赵春喜,2004;胡可见、胡可 先,2000;姚伟兰、高育仁,1993);探讨了性比对人工养殖成效的影响(肖绍 军、张春兰、钟象景等,2008)。 多年养殖证明,白鹇抗病力强,耐粗饲,能在人工条件下顺利生长繁殖。 雌鸟 1 年,雄鸟 1.5 年性成熟、6-8 个月达成体重。经过人工驯化,产卵期延长, 产卵量提高,受精率、孵化率、存活率均达比较满意结果。在人工条件,白鹇种 群产卵期延长 3.5 个月,个体平均产卵量 19.5 枚,受精率达到 91.4%,孵化率达 到 87.3%,存活率达到 93.7%,到 1995 年,获得 F6 代群体,繁殖出 900 多只后代 (高育仁、姚伟兰、邹发生,1995;高育仁、曹丰质、姚伟兰,1995);福建龙 栖山野生动物养殖场,到 1998 年养殖白鹇种禽近 3000 只(胡可见、刘志军、胡 可喜,2002)。
8.5 保护对策 (1)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为白鹇的保护提供最根本的基础,白鹇分布区的土 地尽可能不规划使用。加强森林防火,保护好现有森林,适度增加林班面积 研究表明,破碎化生境斑块的大小与白鹇分布的概率及其集群的大小,成正 124
相关;斑块大,白鹇分布至此的概率高,集群的数量多。因此,逐步引导原居民 沼气、太阳能、液化气电能等新能源,使他们尽可能不砍伐薪炭林,以防止栖息 地被破坏;加强林区人员用火安全意识,强化林区防火措施,杜绝森林火灾,避 免造成栖息地丧失与破碎化,是提高白鹇集群数,种群密度的关键措施(郑家文、 丁平、徐肖红等,2006) (2)减少白鹇栖息地人口压力 四面山常住人口约为 1 万人,进一步鼓励他们从事与旅游开发相关的产业; 让他们的居住地进一步向旅游区移民、集中,从而减少白鹇栖息地区域的人口压 力。 (3)减少人为胁迫 各种途径发展社区经济,提高原住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思想素质,从主 观上减少原住民捕捉白鹇的需求和欲望,从而减少白鹇面临的来自人们欲望的胁 迫。 (4)解决好生态旅游开发与白鹇保护的矛盾 生态旅游项目的规划、建设应当进行环境评价;项目实施地应该尽可能避开 白鹇集中分布区和特别利于白鹇生存的环境区域。
125
9 9.1
川金丝猴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研究简况
9.1.1 分类地位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 Milne-Edwsrds,1870),别名仰鼻猴, 英文名 Golden (snub-nosed)monkey。隶于哺乳纲 MAMMALIA 灵长目 PRIMATES 猴科 Cercopith-ecidae 金丝猴属(Rhinopithecus Milne-Edwards,1872),为 中国特产。分为 3 个亚种。其中分布于重庆的为湖北亚种(R. r. hubeiensis Wang, Jiang et Li,1998):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一级(1989 年 1 月 14 日生效)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E,1998 年)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易危(VU,2004 年)
CITES 濒危等级:附录 I (2009 年 5 月 22 日生效)
IUCN 濒危等级:濒危(EN,2008,Ver 3.1)
9.1.2 形态特征 体型中等,体重 9~15kg。鼻孔向上仰,颜面部为蓝色,无颊囊。颊部及颈 侧棕红,肩背具金黄色长毛,最长可超过 30cm,尾与体等长或更长。成体长 50~ 70cm,尾长 60~79cm,耳长 3~4cm。
126
图 9-1
金丝猴形态特征
9.1.3 生长及繁殖 雌猴约 4~5 岁、雄猴 7 岁左右性成熟。全年均有交配,但 8~ 10 月为交配盛 期,孕期 6 个多月,多于 3~4 月产仔,个别也有在 2 月或 5 月产仔的。每胎 1 仔, 偶有 2 仔。刚生下的小猴脸呈暗蓝,毛色棕褐,叫声如婴儿哭泣,一个月后体重 就超过 1kg。2 岁以后全身毛色金黄,头顶及背部绒毛黑褐色,鼻孔逐渐上仰, 颜面部变成天蓝色。 成年猴群中,雄雌性比约为 1:2。 寿命 16~18 或 20~25 年。
9.1.4 食性和天敌 9.1.4.1 食性: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多达 118 种;也爱吃昆虫、鸟、鸟蛋。以四 127
川卧龙金丝猴食性为例,其食物呈季节性变化。 (1)春季:假稠李、花楸、栎、槭、冬青、野樱桃、构树等植物的芽苞、 枝芽、花蕾以及木姜子、杜鹃等花瓣,也偶见有少数雄猴下地吃野当归和紫花碎 米荠幼苗。 (2)夏季:桦、假稠李、紫花卫茅、野樱桃、花楸、板栗、桑、构树、冬 青、山楂、山葡萄等。 (3)秋季:花楸、海棠、山楂、猕猴桃、拐枣等果实和松、板栗、高山栎 等种子,有时也下地觅取。 (4)冬季:树皮、藤皮以及残留的花序、果序、树干上的松萝、苔藓等。 9.1.4.2 天敌:豺、狼、金猫、豹、雕、鹫、鹰等。
9.1.5 栖息环境 (1)典型的森林树栖动物:常年栖息于海拔 1500-3300m 的森林。随季节变 化,在生境中垂直移动。植被类型和垂直分布带:①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 交林、②亚热带落叶阔叶林、③针阔混交林、④常绿针叶林。 (2)群栖生活:20~500 只/群。每群以家族为活动单位。每家族由强健的 成年公猴统领 3~5 只母猴及幼猴。每群活动范围是 30~60km2。
9.1.6 行为特点 ●母爱显得非常突出(公猴) ●猴王在群体中享有特权(小猴过河) ●金丝猴的记忆力特别好(动物园) ●极其通人性(1995 年黔金丝猴)
9.2 已知的分布现状 仅分布于中国,为中国特产动物(图 9-2)。
128
图 9-2
川金丝猴在全球的分布(摘自 http://www.iucnredlist.org/)
9.2.1 国内分布 分布于四川、陕西、甘肃、湖北、重庆。全球 2 万只(图 9-3)。
129
图 9-3 川金丝猴在国内分布(汪松,1998)
9.2.2 重庆分布 文献记载,川金丝猴在重庆分布于巫山,2-3 群,数量不足 100 只(王应祥 等,1990,图 9-4)。但据考证,这个数据缺乏充足证据。
图 9-4
川金丝猴在重庆的分布(王应祥,1990)
130
9.3
调查结果
9.3.1 调查区域 调查区域涉及巫溪县和巫山县,重点在巫山县当阳乡、五里坡林场葱坪工区 和庙堂乡。
9.3.2 调查方法 实地观察地质、地貌、植被、生境,实地图上作业;走访当地原住村民、猎 人,收集信息;走访林业职工,访问目击者,到林业部门查询资料;走访咨询有 关权威专家。
9.3.3 调查结果 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组织专题调查组,于 2009 年 12 月 23-30 日,在巫 山、巫溪两县开展了为期 8 天的访问和实地野外调查。 9.3.3.1 巫山县调查结果 (1)1984 年 11 月,巫山县林业公安在该县紧靠湖北神农架的庙堂乡黄金村, 破获一起盗捕川金丝猴案件。案犯系安徽人,共盗捕川金丝猴 43 只。作案人被 获刑 6 年,盗捕的金丝猴被送往了湖北宜昌野生动物园收养。此事在当时已报四 川省林业厅,并上报国家林业部,被林业部野保司列为当年的头等大案,案卷资 料现保存在四川省林业厅。根据这一线索,国家林业部组织专家对神农架金丝猴 物种资源开展了调查核实,被列为川金丝猴湖北亚种。 (2)2003 年 5 月,中国林科院研究员苏化龙及研究生马强在湖北神农架石 磨、小黄溪、后湾一带观察跟踪金丝猴时,发现有金丝猴群往紧邻的巫山庙堂方 向游走。 (3)2005 年 5 月,巫山县五里坡林场职工万传扬护林巡山时,在当阳乡高 坪村葱坪东面的铁尺沟看到金丝猴猴群游走逃匿,并清楚看到一只金丝猴。 (4)五里坡林场退休职工杨克墩,1970 年春在巫山当阳乡与庙堂乡结合部 铁尺沟旁的叉口洞,用自动步枪打死了 2 只金丝猴,一母一子,被家人食用。 131
9.3.3.2 巫山县境内金丝猴发现地的生境现状 巫山县庙堂乡发现有金丝猴信息的黄金村、三坪村平均海拔 1800 米左右, 地处北纬 31°16′至 24′,东经 110°6′至 9′,植被为落叶阔叶林,主要为 红华、花梨、栎树等落叶乔木为主,为天然次生林,中高山乔灌生境。其生境不 如紧邻湖北神农架石磨、小黄溪、后湾天然林区,三地林区是神农架金丝猴主要 分布地之一。 巫山当阳乡铁尺沟发现金丝猴活动信息的生境与庙堂乡大致相同,原始生境 稍好于庙堂,因五里坡林场葱坪保护站设在该区域,与湖北神农架石门洞林区相 连,此为五里坡林场重点保护的林区。林场职工 2 次在铁尺沟发现金丝猴活动。 铁磁沟海拔平均 1700 米,位于北纬 31°23′至 27′,东经 110°4′至 8′。整 个葱坪保护站管护面积为 30 多平方公里,为无人区。 巫山当阳、庙堂两乡处于大巴山南端的山脊与神农架结合部。山脊为重庆巫 山、巫溪两县与湖北神农架和巴东县的分界线。山脊平均海拔 2000 米以上,地 貌较为平缓,为高山草地草甸灌丛生境,没有适合金丝猴生存的生境,只有在与 神农架结合部的铁尺沟狭长溪谷中才有较好的利于金丝猴生存的生境。 巫山庙堂、当阳两乡,金丝猴活动分布的信息地域可供金丝猴生存的生境面 积不超过 80 平方公里(合 8000 公顷),多年在神农架跟踪金丝猴的苏化龙教授 一直未在巫山境内发现过金丝猴。据苏化龙教授推析:巫山县过去肯定存在金丝 猴活动地带,估计有 2-3 群,50 只左右。可能是神农架金丝猴种群季节性(冬春 季)不确定游走过去的,后来因为修公路和水库,所以无法确认会对金丝猴产生 什么样的影响,庙堂的人搬迁后,野外调查更为困难。所以不能确定有巫山金丝 猴种群分布。 9.3.3.3. 巫溪县访问调查结果 走访巫溪县林业局负责野保的蹇家琼副局长时,她告知巫溪境内未发现过金 丝猴物种。巫溪县与神农架的接壤的白果林场王兴兵场长讲,该场没发现有金丝 猴物种分布信息。 巫溪县白果林场与巫山县五里坡林场连界,与湖北神农架交汇于大巴山脊, 海拔平均 2000 米以上,山脊较为平缓,为高山草原灌丛、农耕、湿地生境。山 脊开阔度达数公里。加之巫溪白果林场与神农架交界地区有湖北大九湖国家湿地 自然保护区和九湖农场相阻隔,神农架金丝猴群根本无法穿越到巫溪白果林场。 132
巫山与白果林场相连,有金丝猴活动的当阳乡铁尺沟被农耕区的当阳河谷 和大巴山脊开阔地所阻隔,金丝猴也无法游走到白果林场。 根据访问调查结果,结合地形、地貌、生境和信息分析,可以排除巫溪县境 内有金丝猴物种分布。 9.3.3.4 金丝猴物种资源在重庆巫山、巫溪境内调查的结果 (1)可排除巫溪境内有金丝猴分布。 (2)巫山五里坡林场当阳乡境内葱坪保护站的铁尺沟,在冬春有不确定的 金丝猴种群(从神农架过来)游走性分布活动。铁尺沟内需有供金丝猴小种群生 存的生境资源,但种群稳定分布的可能性极小。 (3)巫山庙堂乡的黄金、三坪村地广人稀,原 30 户人家(人口不足 100 人), 现已全部生态移民,是金丝猴较为理想的栖息生境,但地域受限,不足 50 平方 公里,从 1984 年后该地区至今未有人发现有金丝猴活动。 (4)2007 年发源于神农架的神农溪上游修建了一座水库,库长 10 多公里, 水库紧邻巫山庙堂、当阳有金丝猴活动信息的黄金村和铁尺沟,成为金丝猴种群 游走的人工障碍。 (5)中国林科院苏化龙教授每年都要到巫山开展三峡库区陆生野生动物野 外监测工作,经他多年的野外考察实践推断:巫山当阳、庙堂、竹贤三乡的生境 资源不如神农架,金丝猴物种存在的可能性很小,即使有,最多也只是游走性分 布的小种群。如今又有神农架神农溪的水库阻隔,游走巫山的金丝猴可能性就更 小了。 (6)金丝猴湖北亚种在巫山县的种群分布信息难以证实确认。从 2006 年至 今未发现有金丝猴种群活动信息。中国林科院从 2006 年以来一直在帮助巫山县 林业局做五里坡自然保护区规划调查论证。苏化龙教授多年在巫山县五里坡林场 作野保调研监测工作,都未发现巫山有金丝猴分布的活体。从历史资料上虽有分 布记载,但现今没有任何权威信息认定,无法确证巫山县有金丝猴种群分布。 (7)湖北神农架金丝猴种群在巫山县当阳、庙堂两乡,游走性分布区域在 北纬 31°16′至 27′,东经 110°4′至 9′之间,长度不足 16 公里、宽度不足 5 公里的狭长区域,面积不超过 8000 公顷,无法与神农架金丝猴生境区域相比。
133
9.3.4 结论 从野外调查和访问得知,巫山川金丝猴种群的分布不能确定或者可能是湖北 神农架的川金丝猴游走性种群活动分布区域。另外我们尝试利用红外相机开展野 生动物监测(见附图八),结果发现了其他的野生动物(见附表六)但是未发现金 丝猴.
134
10
重庆黑叶猴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10.1 黑叶猴研究简况 黑叶猴 Trachypithecus francoisi 别名乌猿、乌叶猴,隶属于哺乳纲 (Mammalia)、灵长目(Primates)、猴科 (Ceropithecidae)、疣猴亚科 (Colobinae)、叶猴属(Trachypithecus),是我国Ⅰ级保护动物,东南亚特产 种,IUCN 红色名录将其列为濒危种,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将其列为濒危种。
10.1.1 形态特征 黑叶猴体型纤瘦,头部较小,不具颊囊,尾和四肢细长。体长为 48—64 厘 米,尾长 80—90 厘米,体重 8—10 千克。4 指(趾)细长,拇指(趾)特别短。 它的头顶有一撮竖直立起的黑色冠毛,枕部有 2 个毛旋,眼睛黑色,两颊从耳尖 至嘴角处各有一道白毛,形状好似两撇白色的胡须。体毛包括手脚的体毛均为乌 黑色,长而厚密,有光泽,背部体毛较腹面长而浓密,所以又被叫做乌猿。臀部 有胼胝,尾尖端白色,手、足具乌黑扁平指(趾)甲。刚出生的小黑叶猴,全身 乳黄色,头部则为金黄色,尾为黑色,30 天左右全身变黑,但头部还是金黄色。 雌兽在会阴区至腹股沟的内侧有一块略呈三角形的花白色斑,与周围黑色毛成明 显反差,而雄性个体的阴部无此白斑,且用望远镜比较容易看到其粉红色的阴茎 头。使之成为区别雄兽和雌兽的主要特征之一。
10.1.2 地理分布 黑叶猴是少数仅分布在喀什特地区的灵长类动物,分布范围很窄。在国外分 布于越南北部(黄乘明等,2006),在国内分布于广西、贵州和重庆(叶智彰,1993; 王应祥等,1999)。目前全球黑叶猴仅存 1700-1800 只左右(Li, et al., 2007; Hu, 2009; Hu et al., 2009) 。
135
90 年代以前,该物种广泛分布于广西和贵州的多个县乡。在贵州分布于兴义 县,册享县,水城县的野钟,桐梓县的羊磴、松坎,绥阳县的宽阔、太白,正安 县的庙塘、凤仪,道真县的大矸、三桥,务川县的大坪以及沿河县的麻阳河等, 数量估计为 946-1094 只(李明晶和马建章,1989;李明晶,1995)。在广西主要 分布于以下县:大新、龙州、宁明、田东、平果、隆林、靖西、天等、那坡、德 保、邕宁、武明、马山、上林、都安、巴马、隆安、西林、天峨、上思及防城等, 种群数量估计为 4000-5000 只(吴名川,1983;吴名川等,1987)。但据刘万福 和韦振逸(1995)估计,黑叶猴在广西的种群数量约为 2200-2500 只。王应祥等 (1999)认为,除栖息生境减少和恶化以及保护不力等原因外,调查方法和调查 时间长短的差异也是造成 90 年代前后数量估计出现明显差异的原因。据 2005 年 136
广西黑叶猴专项调查,广西黑叶猴种群数量约为 300-400 只(Li, et al., 2007)。
10.1.3 栖息环境与生境选择 黑叶猴是仅栖息于喀什特地区的灵长类动物(周岐海等,2007b)。在重庆金 佛山,黑叶猴栖息于保护区的东北侧的狭谷地带。该区年平均气温 12.5℃,相对 湿度 80%~90%,无霜期 190~280 d,年降雨量 1395 mm(马建伦等,2007)。黑 叶猴生活于沟谷的悬崖陡壁处,植被繁茂的乔灌混交林,人为干扰少,食物种类 繁多,植被群落复杂,主要有桑科、樟科、山毛榉科、山茶科、杜鹃科、壳斗科 等 30 余科,300 多种组成的植物群落。黑叶猴生活区内的垂直海拔高度悬殊较大, 最低海拔 600 m,最高海拔 1800 m。在重庆芙蓉江峡谷,黑叶猴主要在芙蓉江峡 谷中地势险峻的陡峭山坡地带活动,海拔在 250~6 00 m 之间 ,有时也到 200~ 230 m 的江边裸岩峭壁地带活动。黑叶猴栖息地生境为“斑块状”的沿江天然阔 叶林条带,林分以常绿阔叶树为主,混杂有部分阔叶落叶树和零星针叶树;靠近 山顶附近与杉木、马尾松、柏树为主的针叶林或混交林带,以及与农田耕作带邻 接。黑叶猴栖息生境沿江阔叶林带以栲属树种为建群种,主要有甜槠栲、丝栗栲 等;其余树种有米心水青冈、四川山矾、黄葛树、白背爬岩、齿叶榕、枇杷、狭 叶阴香、猴樟、红豆树等,还生 长有千金藤、竹等藤本和灌木、草本植物(苏 化龙等,2002)。 在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影响黑叶猴生境选择的关键因子是上层乔木郁闭度、 灌木胸径、人为干扰、洞穴距离。黑叶猴喜欢在郁闭度大于 50%、乔木和灌木密 度大于 21 棵/400 ㎡、灌木胸径大于 8 cm、人为干扰大于 1000 m、洞穴距离小 于 500 m、水源距离小于 250 m、南坡的乔木—灌木混合林活动。黑叶猴的生境 资源选择函数为:logit ( P) = -21.964+2.126 ×灌木胸径+ 2.108 ×上层乔 木郁闭度+ 2.081×人为干扰-1.829 ×洞穴距离。黑叶猴对生境的选择概率为: P = elogit ( P)/( 1 + elogit ( P) )。
10.1.4 夜宿地选择 据郭宝华等(2009)研究,在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叶猴夜宿地 多位于常绿阔叶林中,表观类型以岩洞和岩缝为主,周围植被层以灌木为主。夜 137
宿地坡度通常≥6 0°,对坡向没有明显的选择性(郭宝华等,2009)。黑叶猴利 用洞穴作为夜宿地,可能是出于躲避风雨等不良的气候条件、 获得矿物质、 安 全的原因(Cyril C 等,2006)。
10.1.5 食性 贵州沿河麻阳河黑叶猴的取食植物计有 35 科 103 种。黑叶猴春季取食植物 计 22 种,夏季取食植物计 13 种,秋季取食植物计 20 种,冬季取食植物计 11 种。 对农作物的取食时间是影响其取食植物种类多少的主要因子;其取食部位季节性 明显;各季节取食时间长短与取食农作物时间呈负相关;各季节食物交叉性不强 (罗杨等,2000)。 据周岐海研究(Zhou et al., 2006) ,弄岗黑叶猴全年采食 90 种植物,食 物部位包括叶(嫩叶、成熟叶)、花、果实和种子,以及叶柄、嫩枝、树皮、根 等其它植物部位。弄岗黑叶猴主要以叶为主,占采食部位记录的 52.8%(嫩叶占 38.9%,成熟叶占 13.8%)。对花、果实和种子的采食分别占 7.5%、17.2%、14.2%, 其它植物部分占 7.4%。广西扶绥黑叶猴的食物种类在 1O~19 种间变化,食物部 位包括叶、果、花和芽。月食物种类与食物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黑叶猴的 食物多样性与食物种类月份之间没有显著变化,黑叶猴在不同的月份之间以相同 的食物种数和相同比例的食物部位作为食物来源。黑叶猴取食高质量食物(果实 与花)的时间对食物多样性有显著影响(李友邦等,2008)。 在重庆金佛山,黑叶猴春季采食的植物主要有 18 种,分属 8 科 17 属。黑叶 猴嗜食灯台树、香叶树、毛叶木姜子、山梨、构树和木姜子,喜食山樱桃、山桃、 山桑和野桐。取食部位有叶、芽、嫩枝、花和果实(韩宗先等,2010d)。黑叶猴 春季食物主要以叶(嫩叶和成熟叶)为主,占采食部位记录的 68%(成熟叶占 39%, 嫩叶占 29%)。对花的采食占 12%,主要是采食毛叶木姜子和木姜子的花,占采食 花部位记录的 77%。对果实的的采食占 8%(韩宗先等,2010d)。
10.1.6 生长与繁殖 据周正凯等(2009)报道笼养黑叶猴的性成熟年龄一般为:母猴 3.96±0.53 岁,公猴 5.48±0.38 岁。母猴发情高潮维持期为 2.57±0.68d,发情周期为 22.5 138
±7.9d。据伍清林等(2004)观察记录,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人工饲养的黑叶猴, 母猴性成熟多在 3.5~4 岁,公猴性成熟多在 3~3.5 岁。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 黑叶猴繁殖没有严格的季节性(梅渠年,1991)。 李明晶( 1994) 在调查贵州省黑叶猴资源时指出黑叶猴无特定的繁殖季节。 吴安康等(2006)研究表明,贵州麻阳河野生黑叶猴婴猴出生时间集中在 1~6 月份, 出生高峰分布在 2~4 月份, 其生殖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黄进同等 (1983)对广西大新县黑叶猴的调查结果也与此一致。而饲养条件下黑叶猴的繁 殖不存在季节性(梅渠年等, 1987;朱本仁等,1999) 。
10.1.7 日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 罗杨等(2005)等报道,贵州麻阳河野生成年黑叶猴在全年的行为时间分配 中表现为休息所占比例最多,为 63.8%;其次是摄食和游走,分别为 22.0%和 12.3%;嬉戏、拥坐和理毛行为最少,共 1.9%。不同季节野生成年黑叶猴的活动 变化规律基本相似,但不同季节各种行为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不同。摄食和 休息均存在 2 个高峰期,但是夏季摄食有 4 个高峰期,夏季和秋季休息存在 3 个 高峰期。游走在四季的日活动中变化平稳。嬉戏、拥坐和理毛行为存在季节性有 或无的现象。与未干扰生境相比,干扰生境下黑叶猴全年中除用于休息的时间下 降外,用于其余活动类型的时间均有所提高(罗杨等,2007))。 广西黑叶猴黑叶猴日活动中出现 2 个觅食高峰和 1 个休息高峰。觅食高峰分 别出现在 7: 00-9: 00 和 16: 00-18: 00;休息高峰出现在 10: 00-14: 00。黑 叶猴日活动节律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黄中豪等,2007;黄乘明等,2006、 2007; Huang et al., 2003;周歧海等,2001、2007a、2009)。 金佛山黑叶猴一般在早上 6:00~7:00 这段时间离开夜宿的岩洞或者崖壁, 先是在夜宿地周围进行短时间的休息,然后开始一天的漫游。通过迅速的短距离 移动后,到达采食地点并在早上 7:30~9:30 左右达到一天的第一个觅食高峰, 然后继续漫游,期间休息、移动、理毛、玩耍、拥坐和零星的觅食交替出现。在 10:00~11:00 这个时间段开始出现休息的高峰期,并在 11:00~13:00 这段 时间停止移动,进行长时间的休息,在此期间出现其他行为活动的高峰期 12:00~ 13:00。13:00 左右又开始漫游,并在 14:00~15:00 达到移动的高峰,到下 139
午 16:00~17:00 左右开始另一次觅食,并在 16:30~19:00 这段时间达到峰 值,相应的此段时间的移动也达到了高峰期。晚上 19:00~19:45 左右回到夜 宿的岩洞或者崖壁附近,在夜宿地周围进行短时间的休息和零星的觅食,然后陆 续回到夜宿地点(韩宗先等,2010 a b)。 在金佛山黑叶猴的日活动中,休息存在一个明显的高峰期 10:00~16:00, 且高峰期持续时间长;觅食行为有两个高峰期,分别是 7:30~9:30 和 16:30~ 19:20;移动也有明显的高峰期存在,分别是 6:20~8:00、14:00~15:00 和 17:00~19:30 这三个时间段;其它行为(包括理毛、玩耍和拥坐等社会活 动,以及饮水、舔食石壁等稀有行为)只有一个明显的高峰期 12:00~13:00。 在黑叶猴一天(从出洞到入洞)的时间分配中,休息所占的时间比例最大,达到 60.57±9.02%;其次是觅食所占的时间比例较大,为 20.11±6.87%;然后是移动 占 11.28±3.16%;其它行为占 8.04±2.15%(韩宗先等,2011;录用待发表)。 金佛山黑叶猴的活动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差异: (1)冬季觅食强度加大,觅 食时间最长(在日活动时间分配中占 24.09%),秋季和春季次之,夏季觅食时间 最短(占 17.12%)。冬季的觅食节律与夏季、春季和秋季相比较,有明显差异。 与其它三个季节相比,冬季上午和下午的觅食高峰提前约 1 小时出现;与夏季相 比,冬季上午和下午的觅食高峰中用于觅食的时间明显增加,中午还出现一个小 的觅食高峰。 (2)与觅食相联系的是移动行为,冬季的移动时间最长(在日活动 时间分配中占 14.19%),秋季和春季次之,夏季移动时间最短(占 9.16%)。(3) 夏季休息时间最长(在日活动时间分配中占 65.93%),春季和秋季次之,冬季休 息时间最短(占 53.32%)。Independent-Samples T 检验表明,夏季和冬季的休 息节律有显著性差异(F=1.127;df=24;p=0.047)。夏季休息的高峰明显高于冬 季,且休息高峰持续的时间较长。 (4)晒太阳行为仅出现在冬季(韩宗先等,2011; 录用待发表)。 阳光和降雨是影响黑叶猴活动行为的两个明显的非生物因子,它们都直接地 影响到环境温度。在夏季和冬季,黑叶猴对阳光照射采取不同的行为对策,对小 雨和暴雨采取不同的行为对策。黑叶猴夏季躲避阳光照射,冬季追随阳光照射(韩 宗先等,2010 c)。
140
10.1.8 家域 据周岐海(2004)研究,黑叶猴的家域面积为 69.3ha,旱季的家域面积大于 雨季的家域面积。黑叶猴家域受自然及人为干扰程度较大,据陈正仁等(2001) 报道,麻阳河保护区黑叶猴家域在春、秋季较大,而冬夏季则家域较小。受地形 及人为因素的影响,麻阳河黑叶猴家域为狭长条形。
10.2 已知的分布现状 与广西和贵州相比较,重庆黑叶猴发现较晚,对其调查研究较少。1991 年 8 月 14 日,张含藻、刘正宇等在金佛山鱼泉三元村的灰歼河沟谷悬岩处的常绿阔 叶林中发现一群 18 只黑叶猴;1992 年 4 月 17 日又在鱼泉庙坝村龙潭悬岩处发现 另一群 9 只。于是撰文报道“金佛山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黑叶猴”(张含藻等, 1992)。 1992-1998 年,张含藻、刘正宇、唐洪通等对黑叶猴种群大小进行了监测, 对其生态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唐洪通等,1994;张含藻等,1994;唐洪通等, 1998),黑叶猴种群数量稳定在 80 只左右(唐洪通等,1994;张含藻等,1994; 唐洪通等,1998)。 1998 年 4 月至 2001 年 12 月,中国林科院的苏化龙研究员对重庆市武隆县和 彭水县交界处的白颊黑叶猴种群进行了 4 次调查。结果表明,该交界处有黑叶猴 40-45 只(苏化龙等,2002)。
10.3 调查结果 10.3.1 调查的区域和方法 2009 年 9 月至 2010 年 10 月,我们采用野外实地考察法,结合文献资料法和 访问调查法,对重庆黑叶猴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 10.3.1.1 调查区域 对金佛山、芙蓉江峡谷、万盛黑山谷、四面山、彭水长溪河河谷、酉阳龚滩 镇土沱子、酉阳县曾潭乡阿篷江段进行了调查。 141
10.3.1.2 调查方法 首先查阅文献资料,访问历次参加过重庆兽类资源调查的人员,根据历史文 献资料记载及访谈的结果,确定在重庆市内可能有黑叶猴的区域,然后到县(市、 区) 林业局和乡镇林业工作站访问,了解黑叶猴的大致分布范围,以及可能分布 区的地形、植被类型等。在此基础上,到分布点附近访问村民和护林员,了解当 地猴群的数量和大小、猴群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和当地居民对猴群的影响等情况 (李友邦等,2004)。最后开展实地调查。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尽量以看到黑叶猴实体为准。当看不到实体时,结合实 地考察,根据其栖息地状况、活动痕迹, 如粪便等排泄物等来判断该地区是否有 黑叶猴生存。黑叶猴粪便直径为 30~40mm, 暗褐色,时久呈灰黑色,形状似牛粪 (李明晶等,1987)。从其居住过的洞穴口外的污物痕迹可判断是否有黑叶猴存 在,如:①污物为红黄色,量多且潮湿,说明仍有黑叶猴栖息,而且活动频繁; ②污物是褐黄色、较干燥而量少,说明是间隔期来栖息;③污物较少,而且已经 变为黑色,也不潮湿,则为改变了栖息地,黑叶猴不再使用该洞(吴名川等,1987; 龚石华等,2007)。个体识别以毛色、体型大小及会阴区颜色来区分。 在比较大而集中的地区(如金佛山自然保护区), 采用小区蹲点调查法(申 兰田等,1982;李友邦等,2004)。即,把分布区分成很多个小片区,再把调查 组分成小组,每一组配备有经验的向导,每个小组一天负责调查统计一个小片区 内猴群群数。在调查过程中,一旦发现猴群,用 GPS 记录猴群出现地的位置并标 在 1∶10 000 地形图上,同时计数猴群的大小(实体数量)及发现的时间。调查 组每天都集中所有统计数据进行初步分析,根据地形图上标注的位置剔除可能重 复计数的猴群。 为了使调查数据趋于准确,对金佛山、芙蓉江峡谷、万盛黑山谷分布地实地 调查 3 次。
10.3.2 调查的结果 10.3.2.1 金佛山 金佛山黑叶猴主要分布于灰歼河上游地区,位于金佛山东北侧的狭谷地带。 该区为植被繁茂的乔灌混交林,人为干扰少,食物种类繁多,植被群落复杂,主 142
要有桑科、樟科、山毛榉科、山茶科、杜鹃科、壳斗科等 30 余科,300 多种组成 的植物群落(图 10-1)。
图 10-1 金佛山黑叶猴分布区植被示意图
第一次调查(2009 年 9-11 月),在金佛山观察到 18 群共 136 只,另有孤猴 1 只,以及由 2 只雄猴组成的群。第二次调查(2010 年 3-4 月),在金佛山观察 到 20 群共 145 只,另有孤猴 3 只。第三次调查(2010 年 7-9 月),在金佛山观察 到 21 群共 151 只,另有孤猴 2 只(表 10-1)。此外,2010 年 7 月 16 日,电话访 问金佛山保护区马建伦,马建伦说,听群众反映,金山烂坝靖一带有孤猴出现过。 143
表 10-1 金佛山黑叶猴种群调查结果 主要活动地
第一次调查 (2009 年 9-11 月)
第二次调查 (2010 年 3-4 月)
1
吊咀、猴子湾
6(1AM,2AF,2J,1I)
6(1AM,2AF,2J,1I)
2
吊咀、猴子湾
11(1AM,5AF,3J,2I) 12(1AM,5AF,4J,2I) 12(1AM,5AF,4J,2I)
3
吊咀、猴子湾
9(1AM,3AF,3J,2I)
8(1AM,3AF,2J,2I)
8(1AM,3AF,2J,2I)
4
吊咀、猴子湾
10(1AM,5AF,4J)
6(1AM,2AF,3J)
6(1AM,2AF,3J)
5
吊咀、猴子湾
4(1AM,3AF)
4(1AM,3AF)
6
吊咀、猴子湾
1 AM
1 AM
7
吊咀、猴子湾
1 AM
8
油槽沟、黑旺塘
5(3A,2J)
5(1AM,2AF,2J)
5(1AM,2AF,2J)
9
油槽沟、黑旺塘
8(1AM,4AF,3J)
9(1AM,4AF,3J,1I)
9(1AM,4AF,3J,1I)
10
油槽沟、黑旺塘
10(1AM,5AF,3J,1I) 10(1AM,5AF,4J)
10(1AM,5AF,4J)
11
油槽沟、黑旺塘
6(4A, 2J)
6(3A,1AF,2J)
12
油槽沟、黑旺塘
5(1AM,,2AF,2J)
13
油槽沟、黑旺塘
8(1AM,5AF,2J)
14
三岔河
2 AM
15
三岔河
16
群 号
6(4A, 2J)
第三次调查 (2010 年 7-9 月) 5(1AM,2AF,2J)
5(1AM,,2AF,2J) 8(1AM,5AF,2J)
9(1AM,5AF,2J,1I)
6(1AM,3AF,2J)
7(1AM,3AF,2J,1I)
7(1AM,3AF,2J,1I)
三岔河
9(1AM,5AF,3J)
9(1AM,5AF,3J)
9(1AM,5AF,3J)
17
三岔河
7(1AM,3AF,3J)
7(1AM,3AF,3J)
8(1AM,3AF,3J, 1I)
18
三岔河
4(1AM,2AF,1J)
4(1AM,2AF,1J)
4(1AM,2AF,1J)
19
三岔河
1 AM
20
后河
4(1AM,3AF)
4(1AM,3AF)
21
后河
8(1AM,4AF,3J)
9(1AM,4AF,2J,2I)
9(1AM,4AF,2J,2I)
22
后河
8(5A,3J)
8(1AM,4AF,2J,1I)
8(5A,2J,1I)
23
后河
6(1AM,3AF,2J)
7(1AM,3AF,2J,1I)
7(1AM,3AF,2J,1I)
24
三元
1 AM
1 AM
25
三元
10(1AM,5AF,3J,1I) 10(7A,3J)
10(4A,3AF,3J)
26
三元 合计
139 144
6(1AM,3AF,2J)
6(1AM,3AF,2J)
148
153
注:AM, 成年雄性; AF, 成年雌性; J, 亚成体; I, 幼体;A, 成年个体(由于观察 条件的限制,性别未能辨别) 。
金佛山黑叶猴主要分布于保护区东北侧的核心区(图 10-2,图 10-3),沿灰 歼河上游分布,总面积约 50 km2。
图 10-2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 145
图 10-3 金佛山黑叶猴分布示意图
10.3.2.2 武隆和彭水交界的芙蓉江峡谷 2009 年 10 月调查,在芙蓉江峡谷发现黑叶猴 2 群 18 只;2010 年 5 月调查, 发现 3 群 26 只;2010 年 9 月调查,在芙蓉江峡谷发现 4 群 36 只(表 10-2)。 表 10-2 芙蓉江峡谷黑叶猴种群调查结果 群号
I II
第一次调查
第二次调查
第三次调查
(2009 年 10 月)
(2010 年 5 月)
(2010 年 9 月)
主要活动地
张家沟至竹子溪 下坝至跳塘
III
跳塘至龙洞瀑布
IV
龙洞瀑布至大石笋 合计
12(7A,4J,1I) 10(1AM,6AF,3J)
12(1AM,6AF,4J,1I) 9(6A,3J)
7(1AM,4AF,2J)
7(5A,2J)
8(5A,3J)
7(5A,2J)
8(6A,2J)
18
26
36
注:AM, 成年雄性; AF, 成年雌性; J, 亚成体; I, 幼体;A, 成年个体(由于观察条件的限制,性 别未能辨别) 。 146
芙蓉江峡谷黑叶猴分布于彭水江岸一侧,各群分布江段见图 10-4。I 群栖息 地江段为张家沟下游 1 k m 处至竹子溪下游,长度约 8.5 k m;II 群栖息地江段 为下坝至跳塘,长度约 5.0 k m;III 群栖息地江段为跳塘至龙洞瀑布,长度约 4.5 k m;IV 群栖息地江段为龙洞瀑布至大石笋下游的盘古河耕地边缘,长度约 5.5 k m。
图 10--4
芙蓉江峡谷黑叶 猴种群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部分为分布江段) 147
10.3.2.3 万盛黑山谷 万盛黑山谷鲤鱼河上游观察到黑叶猴 2 群 13 只,I 群栖息于中猪猴与上猪猴 结合部,共 8 只,其中成年雄性 1 只,成年雌性 4 只,亚成体 2 只,幼体 1 只。 II 群栖息于中猪猴(图 10-5), 共 5 只,其中 1 只成年雄性,3 只成年雌性,1 只亚成体。
图 10-5
万盛黑山谷黑叶猴分布示意图
10.3.2.4 四面山 据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吴登明会长讲,重庆四面山、贵州习水三岔河乡、 四川合江自怀镇交界处的桃子岩和沙子岩处可能有黑叶猴分布。2010 年 4 月 28 日,笔者电话访问了江津林业局资源科刘科长,刘科长说四面山没有发现过黑叶 猴,也没听村民说看见过黑叶猴。2010 年 4 月 30 日至 5 月 2 日,本课题组实地 踏查四面山桃子岩和沙子岩,没有见到实体,也没有看见活动痕迹,当地村民没 有看到过黑叶猴。 10.3.2.5 彭水长溪河河谷 据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 2003 年访问调查,彭水万足乡长溪河大鱼塘大 岩匡有 1 群 8 只。2010 年 7 月 2 日至 4 日,本课题组实地踏查了彭水万足乡长溪 河廖家 8 组(N 29º11′45″,E 108º10′55″)、9 组(N 29º11′55″,E 108 º10′20″),以及大鱼塘大岩匡(N 29º11′45″,E 108º11′04″)一带,没 有见到实体,也没有看见活动痕迹,近 5 年当地村民没有看到过黑叶猴。 148
10.3.2.6 酉阳龚滩镇土沱子 据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 2003 年访问调查,酉阳龚滩镇土沱子有 1 群 5 只。2010 年 7 月 7 日至 9 日,本课题组实地踏查土沱子一带,没有见到实体,也 没有看见活动痕迹。但秀水村老支书讲,2002 年 9 月他在乌江土沱峡大红岩亲眼 见到 4 只岩猪猴(黑叶猴),那时土沱峡黑叶猴数量就很少,很难观察到。近几 年没有看到过黑叶猴了。 10.3.2.7 酉阳县曾潭乡阿篷江段 据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 2003 年访问调查,酉阳县曾潭乡阿篷江段可能 有黑叶猴 1 群 5-6 只。2010 年 7 月 11 日至 13 日,本课题组实地踏查曾潭乡阿篷 江段,没有见到实体,也没有看见活动痕迹。但据曾潭乡老乡长介绍,阿蓬江峡 谷的猪钻孔、大滩、猴子岩一带曾有黑叶猴分布,上世纪 80 年代,他亲眼见过。 近几年没有看到过黑叶猴了。
10.3.3 依据野外调查的结果确定重庆野生种群的具体分布 和数量 在重庆,黑叶猴有 3 个隔离分布点(图 10-6),共 202 只。其中金佛山 153 只,芙蓉江峡谷 36 只,万盛黑山谷 13 只。
149
图 10-6
重庆黑叶猴隔离分布点示意图
10.4 该物种在重庆的保护现状 10.4.1 面临的威胁和机遇 10.4.1.1 现实的威胁 适宜生境面积日益缩小,是黑叶猴面临的主要现实威胁之一。特别是在芙蓉 江峡谷和万盛黑山谷。发展当地经济与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之间面临 矛盾。江口电站建成后,电站蓄水水位线波及到了花溪,即黑叶猴分布的全程江 段。除了张家沟至竹子溪江段水位上涨对江岸林地面积影响不大以外,其余 3 群 黑叶猴栖息地江段的水位均上涨了 50~80 m,淹没沿江黑叶猴适宜生境的阔叶林 带面积达 30% ~50%。万盛大力发展旅游业,黑山谷按照“高起点、高标准、 高水平”的要求和“AAAAA”景区的标准进行深度开发,增修公路、宾馆、度假 村、休闲场所、索道等旅游设施,黑叶猴的适宜生境逐渐丧失,栖息地面积日益 缩小。 150
栖息地破碎化较严重,是黑叶猴面临的另一主要现实威胁。重庆黑叶猴分布 于金佛山、芙蓉江峡谷和万盛黑山谷 3 个隔离分布点。在芙蓉江峡谷,从张家沟 溯江而上至毗邻的贵州省道真县的区域内,两岸大多开垦为农耕地。栖息于张家 沟至竹子溪的 I 群离 II、III、IV 群距离较远,竹子溪至 II 群的栖息地至少 6-7 km,两地之间大部分为陡峭江岸(少有木本和草本植被生长)和农耕地。II 群和 III 群的栖息地之间,有沿江 400 m 左右的陡峭崖岸,坡度大多在 7 0° ~80°, 有些近乎于垂直,而且崖壁较为平滑,很少有木本和草本植被生长,黑叶猴通过 时需要绕行山顶农作带。III 群和 IV 群的栖息地之间有一“龙洞瀑布”。万盛黑 山谷进行旅游设施建设,在中猪猴与下猪猴结合部修建了索道,占用了部分黑叶 猴的栖息地,可能对黑叶猴的漫游有一定影响。 人类活动的胁迫,是黑叶猴面临的又一现实威胁。由于当地经济落后,人们 生活贫困,村民进山挖药、挖兰花、采笋、放牧,以及以煮饭、取暖和烟叶烘烤 为目的薪材砍伐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黑叶猴的日常漫游活动,而且导致黑叶猴 栖息地退化,食物资源匮乏。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人类对黑叶猴的干扰活动不 断加强,如修建水电站、水利工程、架设电线,发展旅游业的需要,修建公路、 宾馆、索道等,这打破了黑叶猴宁静的生活,毁损了黑叶猴的栖息地。江口电站 建成后,芙蓉江形成了水流开阔平缓的水面,通航能力增加;芙蓉江峡谷顶端的 乡村简易公路和旅游山路修通,致使流动人口逐年增多,大批游人进入峡谷旅游 观光、娱乐,不仅干扰和威胁黑叶猴的生存,而且外来偷猎的可能性增加。 自然灾害因子的影响,也是黑叶猴面临的现实威胁。如 2006 年的大雪灾, 树木被大雪压断,导致黑叶猴食物资源被毁,食物减少。 10.4.1.2 潜在的威胁 种群过小,将导致近亲繁殖,种群生存力可能下降。万盛黑山谷仅实地观察 到 10 余只黑叶猴,芙蓉江峡谷种群数量也偏小,对维持种群正常繁殖力而言种 群数量偏低,可能低于最小生存种群标准。 生境破碎化将可能导致生殖隔离。在芙蓉江峡谷,黑叶猴栖息地破碎化趋势 日益加重,栖息地保护急需加强,生境恢复迫在眉睫。 近年来黑山谷、芙蓉江、金佛山大力发展的旅游业,也是黑叶猴保护面临的 潜在威胁。在这些地方发展旅游业必然要架设电线,新建公路、码头、休闲景点、 度假村和宾馆饭店等;这些土石方工程产生的开山炸石、机械噪声,以及游客的 151
大量增加等,对黑叶猴生活环境产生的影响和干扰程度难以估量。 10.4.1.3 面临的机遇 重庆黑叶猴的保护虽然面临着上述现实的和潜在的威胁,但同时也迎来了难 得的机遇。首先,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为部分黑叶猴栖息地的恢复提供了 条件,具有政策保障和一定的资金保障。其次,重庆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把偏 远山区分散居住的农村人口搬迁到离乡镇较近的地方集中居住,黑叶猴栖息地村 民的搬迁,可以为黑叶猴提供更广阔的生存空间,避免了村民挖药、挖兰花、采 笋、放牧、砍柴等活动的影响。再次,国家正在启动“绿化长江”大型活动,在 重庆市委、市政府的精心组织下,“绿化长江,重庆行动”已拉开帷幕,全社会 正积极行动,踊跃捐款,并自觉履行公民的植树义务。这必将增强人们的环境保 护意识,更加爱护森林,有利于保护和恢复黑叶猴生境。最后,黑叶猴保护工作 得到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如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办公室和野生动植物 保护国际(Fauna & Flora International 简称 FFI)对黑叶猴保护工作进行了 卓有成效的指导和帮助。
10.4.2 现有保护措施和现状 10.4.2.1 就地保护情况
图 10-6
黑叶猴生境保护公约 152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较为有效地保护了区内珍稀濒危及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现象较少。黑叶猴分布区是国家天 然林保护工程的封山育林区,林区内植被保护良好,黑叶猴食物资源较丰富,种 群数量有所增加。
图 10-7
封山育林界碑
在芙蓉江峡谷,在武隆县江岸一侧,建立了武隆县黑叶猴自然保护区,该保 护区为县级保护区。保护区的建立,加强了对保护黑叶猴的宣传,特别是对周边 社区民众的宣传教育,使广大民众知法、懂法。但是,芙蓉江峡谷的黑叶猴主要 分布于彭水江岸一侧,应重点加强彭水江岸栖息地的保护。 10.4.2.2 迁地保护情况 对于重庆黑叶猴而言,尚未开展迁地保护工作,也未进行迁地保护方面的研 究。对于受伤的黑叶猴,可在重庆动物园进行救治和饲养。
10.5 保护对策 (1)建立自然保护区。在有黑叶猴分布,但未建立保护区的地区建立自然 153
保护区,加强保护。如在万盛建立黑山谷黑叶猴自然保护区;在芙蓉江彭水江岸 建立黑叶猴自然保护区,或建立芙蓉江黑叶猴市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包括彭水和 武隆江岸。 (2)在芙蓉江彭水江岸的“龙洞瀑布”处,搭建铁桥,并引蔓藤上桥,形 成一座横跨瀑布的天然通路,让瀑布两边的猴群可以交流。 (3)为了扩大芙蓉江峡谷黑叶猴的栖息地,在猴群之间建立生态走廊,在 江岸山顶划定一定的区域实施退耕还林,种植一些乡土树种和黑叶猴喜食的植物 种类。 (4)政府加大对保护区的投入和领导,提高各保护区的保护管理能力。对 管护员和村民保护骨干进行培训,对黑叶猴种群进行长期监测巡护,以实现对黑 叶猴的有效管理和保护。 (5)加大保护执法力度,严格禁止村民进山挖药、挖兰花、采笋、放牧、 砍柴等活动。强化对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力度,减少工程项目对黑叶猴生存 的影响。大力加强对黑叶猴最适生境乔木-灌木混合林的保护,在缺少乔木树的 灌木丛中,种植一些黑叶猴喜食的乔木植物。 (6)加强研究和保护经费的投入。投入经费对黑叶猴栖息地的恢复、生态 走廊的建立,以及种群结构、种群遗传多样性、最小生存种群标准、种群生存力 等进行研究,以便有针对性的制订保护措施。
154
林麝的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11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1929)是针阔混交林的典型动物之一, 2003 年被调整为国家 I 级重点保护动物。10 多年前,笔者参加的 1999 年的全市 野生动物普查显示,重庆有城口、巫溪、巫山、江津等 20 个区县有分布,而野 外实地证实的仅有城口、巫溪、江津等 3 个区县,推测约有 10 只左右的种群数 量。 麝香是珍贵药材,其昂贵的价格导致林麝长期过度捕猎,野生种群的本底几 乎被彻底破坏。本次 2009~2010 年调查表明,林麝在重庆的分布,已经确证有 城口、开县、万州和梁平 4 个区县有分布,可能消失的有江津、长寿和巴南 3 个 区,可能还存在的有巫山、巫溪、奉节等 14 个区县。其在野外仅呈点状分布, 其分布点仅在 600~2000m 范围内的山脉,实证分布点不能连成片,分布区面积 (家域)不大于 5000km2(约为行政区域面积的 10%),种群数量约 200 只,仅为 全国的 2‰左右。 无论从林麝的分类地位——偶蹄目麝科动物代表种,还是从麝香的药用价 值;无论是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还是濒危物种生存现状;无论是其在野外可遇 见率小,但还是有一定野生种群数量等方面考虑,选取以林麝这个物种作为优先 调查的对象是比较合适的。 按照 IUCN 评价标准,该种在重庆的分布,整体上处于濒危状态,需要政府 予以关注,立法予以保护。
11.1 研究简况 11.1.1 分类地位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1929),英文名 (Chinese)Forest Musk Deer,俗名香獐(子)、獐(子)、麝香獐、麝、南麝、土獐、麝鹿、林獐、香 子、麝父〔尔雅〕、拉瓦〔藏〕、勒〔彝〕,属于兽类,为偶蹄目 ARTIODACTYLA 麝科 Moschidae(王酉之,1999;盛和林等,1999;王应祥,2003)麝属 Moschus 155
动物(原为鹿科 Cervidae,胡锦矗等,1984;张荣祖,1997),是麝属中最普遍 为人们熟知的动物物种。 林麝属于国家 I 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定为濒危(E,汪松, 1998)、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定为濒危(EN,汪松、解焱,2004)、IUCN 红色名录 2010 定为濒危(EN)ver 3.1(2008),属于 CITES 附录 I 物种。
11.1.2 形态特征 林麝是麝属中体型最小的一种。头体长 60~83cm,尾长 3~4cm,肩高小于 50cm,体重 7~12kg。 被毛粗硬,波状弯曲,细而脆,易脱落。体毛色深、呈橄榄褐色,并染以桔 红色泽。耳背多为褐色或黑褐色,耳内及基部白色或淡黄色。两颊下向后至颈侧、 前胸有一条白色沾淡黄色的链形条纹,居中为褐色或稍显黑,后有一圆点(图 1)。 臀部毛色近黑色,成体不具斑点。故有人认为它是原麝的一个亚种。雌雄均无角。 耳长直立,端部稍圆。雄麝上犬齿发达,似军刀状,露出唇外向后下方弯曲;腹 部生殖器前有麝香囊,四肢细长,前缘灰褐,后缘黑褐或黑色,前肢短于后肢。 尾粗短,尾脂腺发达。雄麝幼小时的尾巴正常,成体时却变成“秃尾”,裸露无 毛。这是因为麝尾富有腺体,能分泌乳白色液体,麝将分泌物擦于树干、树桩等 处,以作领域标识。
a.
雄
b.
雌
图 11-1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1929)
156
11.1.3 生长情况 初生幼仔,具黄色斑点,遍布颈背及体侧,两个月后换毛,斑点消失(极少 数个体可保持到成体)。换毛 7~8 月基本完成。1~2 个月幼崽多藏在偏僻的地 方,除了采食时间,一般不和母亲在一起。雄麝一般在 1.5~2 周岁性成熟,2.5 岁达到成体体重(王洧等,2006)。1 岁雄麝开始泌香,随年龄增长而增多,3~ 10 岁时泌香量最高,麝香质量以秋季最佳。 人工饲养繁殖条件下,寿命超过 13 年(盛和林,2005);野外寿命可达 20 年(Andrew 等,2009)。
11.1.4 食性 林麝是反刍动物,食性很广,主食苔藓、地衣、草本植物、灌木嫩叶——多 种野生树叶、嫩枝、嫩芽、蔬菜、农作物叶、块根和果实,如芥子、红苕、南瓜、 胡萝卜等,喜食苔藓和松萝,很少吃禾本科植物。人工饲养条件下,除了野外的 粗料种类,还有精饲料,如玉米、黄豆、麸皮、米糠等,平均每天吃青干饲料 1kg 左右,精饲料 0.1kg。
11.1.5 繁殖习性 麝于秋冬发情,发情交配多在冬季 11~12 月份,性周期 15~25 天。在此期 间,雌雄合群,雄性间发生激烈的争偶殴斗。雌麝发情周期为 15~25 天,孕期 176~183 天,夏初产仔(多在 6 月份),每胎 1~3 仔(广西林麝一般产 1 仔, 四川林麝第一胎多为 1 仔、第二胎多为 2 仔),多为 2 仔,初生幼崽体重 0.5kg, 哺乳期 3~4 个月。
11.1.6 栖息环境 林麝多生活在海拔 1000~3800m 的山区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稀树 灌丛,以 2000m 左右针阔混交林为主,低海拔也能生存。白天多隐于山嵴两侧的 多岩地带或密林中,多昏晨活动,交替进食和休息,能熟练地跳到树上采食。性 胆怯,独栖,居住不固定,但行径多定向:循熟道活动,用尾脂腺标记树桩或石 157
棱,行动轻快敏捷,跳跃能力强,能攀登 45°左右的倾斜树,善于在崎岖的山区 跳跃,也能登上悬崖陡壁的山岩。随着气候和食物来源的变化,有垂直迁徙的习 惯。据猎人讲,有“7 月上山,8 月下迁,9 月上山槽”的情况。雄麝有在矮桩上 擦臀尾的习惯。许多个体常在同一地点排便,留下成堆小粪粒,猎人从粪球的新 鲜程度可以判断麝的性别和有无麝活动。 主要天敌有熊、豹、貂、狼、豺、猞猁、人等。狐与雕对幼崽也有危害。
11.2 已知的分布现状 11.2.1 全球分布 林麝在全世界以中国为主要分布区,国外分布于越南北部(图 11-2)。
图 11-2 林麝在全球的分布(摘自 www.iucnredlist.org)
158
11.2.2 国内分布 西南、西北、东北、华北,北抵宁夏六盘山、陕西秦岭山脉;东至安徽大别 山、湖南西部;西至四川、西藏(波密、察隅)、云南北部;南至贵州、广东及 广西北部山区等约 17 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陕西、甘肃、青海、西藏、四川、 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河南、广西、广东——张荣祖 1997;山西、新疆—— 王酉之等,1999;宁夏、江西——王应祥,2003;重庆 ——汪松等,2009。图 11-3)。 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以西藏及四川最多。根据汪松估计,林麝在全球的分布数 量小于 10 万只(汪松等,2009)。
图 11-3 林麝在中国的分布(汪松等,2009)
159
11.2.3 重庆分布 文献记载,林麝在重庆綦江、万州、城口、涪陵、南川(胡锦矗等,1984); 巴南、武隆、丰都、忠县、开县、云阳、石柱、奉节、巫溪、巫山、长寿(施白 南等,1982;苏化龙等,2007)、江津(国家林业局,2009)等 17 个区县。加上 在 1998~2000 年野生动物普查发现的彭水、黔江和本次调查中发现梁平和万盛 4 区县有分布,目前已知重庆市有 21 个区县有或曾经有分布(参见图 11-6),超过 区县总数的一半。
11.3 调查结果 11.3.1 调查区域和方法 11.3.1.1 调查区域 调查区域涉及重庆市已知有分布的 21 个区县(8 区 13 县,图 11-4) ,无论 从区县总数、行政区域面积,还是人口总数均超过重庆市的一半。 因为客观因素的限制,我们选择了 7 个区县作为重点调查区域:万盛、江津、 南川 3 区和綦江、城口、武隆、开县 4 县,涉及行政区域面积 1.87 万 km2,占调 查区域 32%。其余 14 个区县,采取电话访问各林业局资源保护科的形式进行调 查了解,收集汇总资料。
160
图 11-4 林麝调查区域和地点示意图
11.3.1.2 调查方法 对动物分布区的研究,常用的方法是查阅文献、实地调查和访问调查(薛文 杰等,2007)。由于历史分布区信息已无法通过野外寻找痕迹等手段来验证,因 此历史分布区的调查一般可用问卷、访问调查。本次林麝保护现状及对策的调查 采用访问调查,结合实地考察的方法。 鹿(麝)类动物野外数量调查方法很多,如痕迹计数法、粪堆计数法、足迹 链计数法和家域估算法等,其中粪堆计数法是统计鹿(麝)类动物种群密度大小 的常用方法(胡忠军等,2007)。本研究的野外调查采用此法进行林麝密度调查 (估计)。 按下列方法计算各样带的林麝种群密度 Di:
Di =
∑ N (i——样带,N ——i 样带内累计排便时间内的粪堆数,A ——i εt∑ A i
i
i
i
样带面积,ε——林麝日排粪率,t——累计排粪时间(天)) 161
按 Burnham 等(1980)的方法计算该生境(区域)中的林麝平均密度: r
D=
∑l D i =1 r
i
i
∑l i =1
(li——生境中样带长度,i——样带,r——样带数)
i
11.3.2 调查结果 11.3.2.1 野外调查、实地访问区域、时间和地点 本项目野外调查时间历时 19 天,调查了 7 区县。2009 年 11 月 25 日~12 月 3 日,对江津、綦江、万盛、南川和武隆 5 区县进行了调查。2010 年 1 月 21 日~ 30 日对开县和城口 2 县进行了调查。在调查过程中,除了野外调查外,对相关自 然保护区管理局、森林管理局、林业局、资源保护科、林业站林业员、护林员、 村支书、社长、猎人、老乡、公司老总等进行了访问和实地踏察(见附表八)。 11.3.2.2 野外调查结果 11.3.2.2.1 样带法实地调查 包括野外有确凿实证依据的地域。其中开县赵家镇黄林村的山上,2007 年 7 月由开县锦丰林业发展有限公司王勇总经理拍摄到林麝照片,确定该座山进行样 带法实地调查。该座山位于开县南约 10km,位于赵家镇 4km,海拔高度 300~700m, 该座山林属于村集体林,中上部为天然的针阔混交林,下部为农地。选择中上部 5km×2km 的区域作为调查面积(图 11-5),设置 3 条 1.5~2.5km×20m×2 的地 域作为样带。样带面积约 0.24km2,其中 1 条样带有 5 堆粪便,其中 3 堆是新鲜 粪便(附图九)。 根据胡忠军等(2007),林麝的日排粪率很难直接获取,通常从饲养场间接 获得,以日排粪率 4.76 堆/头为指标计算,3 条样带内有不足 1 只林麝分布。结 合访问,该座山林有林麝 3~4 只。 在 2010 年 2 月 18 日,就在这座山,锦丰公司的王总又拍摄到 1 只雌麝上树 的照片(参见附图九)。 调查结果表明,该县确证有林麝分布,数量 20~50 只。 162
a. 样地位置示意图
b. 样带(样线①、②、③)示意图
图 11-5 开县赵家野外样地示意图(a. b.) 163
11.3.2.2.2 野外踏察、实地访问 到相关各区县林业主管部门访问林业局或其资源保护科,大致获得其分布范 围后,再进行野外实地踏察或实地访问。 11.3.2.2.2.1 江津区 在江津区林业局访问区资源科。大约 3 年前,老乡见过。 到四面山管委会访问山森林管理局。上世纪 90 年代初,红滩管护站林业员 发现 1 只林麝,后来林业员换了多次,现状不清(参见附图九)。在头道村四社 访问村民赵女士,多年前听说过,但没有实际见过(参见附图九)。 访问调查结果表明,该区林麝可能消失。 11.3.2.2.2.2 綦江县 在綦江县林业局访问资源科刁永华科长,该县老瀛山市级自然保护区上世纪 80 年代初,石角镇林业站站长罗昭辉收到 1 只麝香囊。老瀛山市级自然保护区和 万隆县级自然保护区有分布,数量不清。老瀛山市级自然保护区科考报告有林麝 分布的记载。 到安稳镇访问多年前的老林业员文联武,并电话访问石壕镇林业站陈国强站 长。 到石壕镇访问过去打过猎的穆姓老猎人,十几年前石壕镇接壤贵州的老万隆 有分布,但数量很少;安稳镇羊角羊龙山有香麂子(香獐,即林麝)。 到石壕镇万隆村访问村书记陈坤腾,现年 54 岁,跟贵州接壤的边界有分布, 但没有亲眼看见过。贵州省的猎枪未收完,还听说在交界处 20 年前曾经有人打 过。 到安稳镇羊角村访问村书记樊世兵,养麝场所在的大山在十年前也有野生林 麝分布,因为贵州的猎枪没有收,跟贵州接壤的贵州老乡在羊角境内打过 1 只雄 麝,几年前才卖掉。樊书记热情地带我们到野外实地察看林麝分布的山林,找到 林麝最喜欢吃的植物大叶海桐(参见附图九)。 到老瀛山保护区访问北部林场李明华书记,老瀛山肯定有分布。 到三角镇红岩坪野外实地访问刘德良社长和 70 岁老猎人邓胜才,20 年没有 见过林麝,被打绝种了。并到野外实地踏察 据在綦江县黑山镇访问鱼子村杨于兵书记介绍,1988 年,綦江赶水有 10~ 164
20 个麝香囊,2007 年听说有人弄到过。 访问调查结果表明,该县可能有林麝分布。 11.3.2.2.2.3 万盛区 在万盛区林业局访问资源科罗万里科长、工作人员黄鼎才。万盛区是 1955 年 1 月由南川、綦江和贵州各划一部分成立的,所以有的动物文献记载就没有单 独标明万盛区。黑山镇的黑山谷有陡崖的地方有分布,但数量少。 到黑山镇访问林业站长王世兴、林业员韩后棋和鱼子村杨于兵书记,近 10~ 20 年内都有分布。 野外实地访问黑山镇北门村 56 岁护林员郭祖伦,文革后期该山每年都要捕 获几只,1999 年曾经捕到 1 只,2004 年后就不准捕猎了。喜食樟树叶。 访问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可能有林麝分布。 11.3.2.2.2.4 武隆县 在武隆县林业局访问资源科张小明,不清楚,也不认识林麝,只是十几年前 听说过白马山有。 到赵家乡车盘村,访问白马山市级自然保护区林业员黄建奎、技术员余中华。 原蒲板乡学校后面 5 年前有人暗地卖麝香囊,500~600 元/个。赵家有人打猎捕 到过。上世纪 70~80 年代最多,到 1997 年前几乎每家都有猎枪,与贵州接壤的 西沙河大白岩几年前有。现在可能还有的在武隆东北部的桐梓镇山林有分布。 11.3.2.2.2.5 南川区 在南川区林业局访问资源科,情况不明。 访问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马建伦,金佛山可能有分布,数量 和分布地点不详。 到三泉镇访问药物种植研究所刘正宇教授,在头渡镇石猫梁、大有镇川平岩 到水源、汪家堡一线有分布,2008 年有人鱼泉乡三元村庙坝河(石林河)山崖看 到过,养麝场 2006 年收到 1 只雌麝,还产仔了。总体说来数量很少了,整个金 佛山可能有 20 只。 到德隆乡野外实地访问村民胡小平,红庙村 1500m 以上的山崖有 1~2 只分 布。上世纪 80 年代被人撵到崖下面农田里,海拔高度 1200m。柏枝山可能有分布。 访问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可能有林麝分布,数量 20 只左右。
165
11.3.2.2.2.6 开县 在开县雪宝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访问王建修局长。开县毛垭林场有分布,县 城南部距离 10km 的赵家镇开竹黄林(寨)村山林证实确有分布,与云阳东山林 场、万州三合监狱、大垭口林场交界(属于南华山脉)数百平方公里范围有分布。 王还介绍云阳县、梁平县有分布,梁平县分布的数量跟开县差不多(估计数量 2000 只)。 访问雪宝山马云林场副场长覃习武,雪宝山自然保护区关面山千儿坪有 2~3 只,每年都可以看到。 在开县访问该县锦丰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勇,毛垭林场南山山脉(南 华山脉)最多(估计数量 2000 只),2008 年有人网捕过,在黄林村能够看到脚印、 粪便,运气好的话还能见到实体。 到毛垭林场红椿野生动植物保护站野外实地访问李姓林业员,南山森林公园 (即渠口镇以南一带)有分布,护林点附近没有分布。 访问调查结果表明,该县确证有林麝分布,数量 20~50 只;梁平县约 20~ 40 只。 11.3.2.2.2.7 城口县 在城口县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访问蔡吉祥局长,与巫溪县接壤的 厚坪乡、与开县接壤的明中乡、与陕西省接壤的高楠乡、箭竹乡、北屏乡、岚天 乡、东安乡等 7 乡均有分布,数量 100 只左右。 到黄安村访问 6 社社长李金泉,10 多年前,有人每天都可以打 5~6 个獐子。 到野外实地察看该社林麝分布的生境(参见附图九)。 到东安乡访问老乡,见到一于 2010 年 1 月 19 日被误伤的雌麝皮张,该皮张 在与陕西省接壤的界梁,从东安乡走路要走 2 天。 到岚天乡访问岚溪村支书赵国清,2008 年冬季有人套过。 到岚天乡三合村野外实地访问村民王安全,见到 1 雄麝阴茎。 访问岚天乡林业站甘业春站长,肯定有,还找到林麝毛。 到厚坪乡访问林业站周站长,并到龙盘村野外实地访问老主任和现任主任魏 姓父子,几年前在花岩有 4~5 只分布,2009 年上半年有人见到过,找到林麝毛 (雌雄均有,附图九)。 到高楠乡访问,2000 年村民刘世刚报告见到过 3 对獐子。 166
访问调查结果表明,该县确证有林麝分布,数量约 100 只。
总之,通过到 7 个区县实地访问调查。可以确证有分布的仅有有梁平、开县 和城口 3 县,数量 140~190 只。但对于多数区县林业局现场访问结果,大多分 布不详、数量不清、未作调查,有的局、科管理人员甚至不能正确识别该物种或 不认识林麝。 11.3.2.2.3 电话询问 2010 年 4 月 1~2 日、9 日,分别电话询问万州、涪陵、巴南、黔江、长寿、 梁平、丰都、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石柱、彭水 5 区 9 县林业局保护 站、资源科领导或者相关同志,对该区、县林麝分布状况进行了解。电话询问结 果参见表 1。 根据电话询问的结果,在 14 个区区县中,仅万州区五桥移民开发区团结乡 茶树村一组农民王昌树 2002~2003 年在团结乡王二包原始森林捕捉到林麝 2 只 (已被判刑),大多数区县都是十几年前看到过或者听说过,因此结果可能是有 分布,也有可能是消失。 根据电话询问结果,确证有分布的有万州区,数量约 10 只;梁平县在开县 实地访问已经表明确证有分布,数量 2~40 只(见前述);可能有分布的有巫山、 巫溪、云阳、奉节、石柱、丰都、忠县、涪陵、黔江、彭水 10 区县,可能已消 失的有长寿和巴南 2 区。
11.3.3 依据调查的结果和文献资料确定在重庆的具体分布和 数量 经过对文献资料查阅、为期 19 天的野外调查和 3 天的电话访问,重庆市有 或曾经有林麝分布的区县有 21 个,数量大约 150~200 只(表 1)。其中确证有分 布的区县为万州(10 只)、开县(20~50 只)、城口(100 只)、梁平(20~40 只) 4 区县,可能有分布的有巫山、巫溪、奉节、云阳、万盛、石柱、丰都、忠县、 涪陵、綦江、武隆、南川(20 只)、黔江、彭水 14 区县,可能消失的有江津、长 寿、巴南 3 区。 167
图 11-6 重庆市林麝分布示意图
根据调查、访问、询问结果做成林麝分布示意图,见图 11-6。林麝的分布在 上世纪曾经呈片状分布,但进入本世纪以来,仅呈点状分布,其分布范围大大缩 小。从图 8-6 可以看出,据本次调查,其分布点仅在 600~2000m 范围内的山脉, 实证分布点(区县)4 个,不能连成片,分布区面积(家域)不大于 5000km2(约 为行政区域面积的 10%),种群数量约 200 只,仅为全国的 2‰左右。 按照 IUCN 评价标准,该种在重庆的分布,整体上处于濒危状态。 本文判断的依据是:(1)确证有分布:本次调查发现实体或遗留物、痕迹, 近 5 年内有人目击或发现遗留物; (2)可能有分布:本次调查没有发现,但近 15 168
年内有目击或者发现其麝香囊被交易; (3)已经消失:本次调查没有发现,访问 得知虽然曾经有分布但至少有 15 或 20 年以上没有人目击到实体或痕迹。
11.4 该物种在重庆的保护现状 11.4.1 面临的威胁和机遇 11.4.1.1 现实的威胁 11.4.1.1.1 生境退化或丧失 林麝最喜栖息针阔混交林生境。由于人口的增加,人们乱砍乱伐森林,造成 其生境破碎化、退化是导致林麝种群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直接和间接 导致了林麝大量的栖息地缩小、退化和丧失。这种情况自 1998 年天然林禁伐和 保护工程实施起,我市各地森林植被乱砍滥伐的现象得到了扭转,植被正在逐件 恢复之中。 11.4..1.1.2 人为捕猎 毫无疑问,人为捕猎是林麝减少的最大根源。在被调查的许多区县中曾经大 量存在,至今在极少数地方依然不能杜绝。 由于麝香极高的药用价值,常常成为人们捕杀、偷猎 的对象。以城口县为例, 据城口县县志记载和商业部门皮张统计,1957-1989 年收购雄麝皮张数量统计为 1.4 万张,考虑到性比和年龄,至少在野外有 4 万只麝被捕杀,平均每年捕杀 1200 余只,也就是说,在这 33 年间,平均每天约有 4 只被杀。可见林麝在城口县的 历史分布是很多的。查阅重庆市野生动物骨干调查队 1999 年普查和 2000 年专项 调查资料,以及根据本次实地调查和访问调查,大巴山自然保护区内仍然保有一 定数量的野生林麝,应比 1999 年普查时有所上升,估计林麝种群数量在 100 只 左右。 人为捕猎的现象至今在极少数地方存在,虽然 1996 年 10 月 1 日以来,实行 了新的《枪支管理法》,全市范围内的猎枪、火药枪、气枪等均被没收。但是在 个别地方,特别是县县交界、省市交界的偏僻山区,由于人迹罕至,依然有偷猎、 误伤误套、铗捕、网捕、陷阱等现象,而在对开县赵家黄林村的调野外查中还访 169
问到一种电捕林麝的现象,即在林麝经常出没的地方装上裸线,用便携式增压设 备供电,只要林麝一经过便会触电身亡。 在被调查、访问的区县中,部分区县都存在偷猎现象,其中以下套较为普遍。 如在 2002 年初和 2003 年 4 月,万州区团结乡茶树村一组农民王昌树王昌树,在 该乡王二包原始森林中捕获 2 只雄麝(2003 年被〔判刑),其方法为下套。 在 2010 年城口县的野外调查和访问中了解到某农民在与陕西接壤的界梁上 套野猪就误伤了 1 只雌性林麝(附图九),其误伤地距离东安乡大约有 2 天的路 程(当地有关部门已进行了处理)。 11.4.1.2 潜在的威胁 在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实施后,在 2003 年 2 月 21 日国家林业局调整了林麝 保护级别为国家 I 级重点保护动物,林麝被捕猎的直接威胁基本上被禁止了,但 是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依然存在潜在的威胁。如林业方面。林麝属于森林资源 之一,为林业部门管理,但由于体制的原因,各区县林业部门没有专用于动物(林 麝)保护的经费和从事动物保护的人员。 11.4.1.3 面临的机遇 林麝分布的地方,多数都属于各级的保护区,有县级、市级和国家级 3 类。 无疑,保护区是对林麝最好的保护措施。在有的地方,处于低级的保护区在力争 升格为高一级的保护区,这对该保护区内生存的林麝是有利的。 现在正在实施的“森林重庆”工程,对于林麝栖息地恢复总体上有一定程度 的改善。
11.4.2 现有保护措施和现状 11.4.2.1 就地保护情况 对动物最好的保护就是就地保护,即成立保护区,使其在原生态的环境中生 存。据调查,重庆市明确以林麝为保护对象之一的保护区有国家级 2 个、市级 10 个和县级 8 个,合计 14 县 20 个保护区,保护区面积 5741km2(见表 11-2)。 其中确证有分布的保护区有大巴山和王二包 2 个,可能有分布的有金佛山、 阴条岭等 15 个,可能消失的有四面山、江南等 3 个。
170
表 11-2 保护区级别 A. 国家级 大巴山 金佛山 B. 市级 老瀛山 四面山 白马山 大风堡 阴条岭 五里坡 江南 大木山 武陵山 王二包 C. 县级 茂云山 七曜山 万隆 石子 巴营山 天池 精华 黑山 合计
重庆市以林麝为保护对象之一的各级自然保护区统计 保护区面积(km2)
所在区县
分布现状 1
城口 南川
● ⊙
綦江 江津 武隆 石柱 巫溪 巫山 巫山 涪陵 黔江 万州
⊙ ○ ⊙ ⊙ ⊙ ⊙ ○ ⊙ ⊙ ●
彭水 彭水 綦江 忠县 忠县 忠县 忠县 万盛
○ ⊙ ⊙ ⊙ ⊙ ⊙ ⊙ ⊙
1778 1360 418 2223 80 224 400 218 220 380 410 146 70 75 1740 830 420 230 53 20 46 40 101 5741
⊙-可能有分布,○-可能消失,●-有分布。
虽然建立了各级自然保护区,但保护现状却不容乐观。包括那些没有建立保 护区的各区县,都普遍存在机构、编制、人员和经费的问题。 机构:在被调查的各区县,已设置的资源保护科的林业主管部门,其职能大 多以保护林业资源(林木、植物、植被)为主,几乎没有专门针对野生动物的科 室,更谈不上对林麝的专门保护了。 编制:由于没有专门的野生动物的保护科室机构,就没有专门的编制。 人员:由于没有专门的机构和编制,就谈不上有效的保护,不能使得林麝得 到专人的保护。在少部分区县,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甚至不认识林麝这种 动物;有的把它与毛冠鹿、小麂等混为一谈,这样的部门是无法对林麝进行保护 的。 171
经费:在林麝的保护现状问题中。最大的莫过于经费匮乏。由于经费的缺乏, 多数区县级保护部门无法开展专门的动物保护工作,甚至对所管辖区域是否分布 有林麝、种群数量如何、分布地点如何等基本情况、林麝的基础资料均不甚了解, 乡镇林业站无力进行有效的保护,村民或社区居民也无法完成对林麝的专门保 护。 11.4.2.2 迁地保护情况 据了解,重庆市目前没有对林麝进行迁地保护。
11.5 保护对策 盛和林等(2000)分析,麝的正常分布密度为 2.5~10 只/km2。而在重庆市 林麝分布的各区县行政区域面积虽然达到 5.9 万 km2,但其中以林麝为保护对象 之一的各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仅有 5741km2,而据调查和访问结果推测,林麝在 重庆市的种群数量约 150~200 只,在保护区其分布密度大大低于林麝的正常分 布密度,处于濒危的境地。因此很有必要对林麝进行有效的保护。需要说明的是, 准确的分布密度应当是数量除以家域面积,但家域的面积不好统计,所以分布密 度不便于计算,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其趋势。
11.5.1 已有的保护 目前重庆市已建立起与林麝有关的各级自然保护区 20 个,保护区面积达分 布区的国土面积的近 10%,无疑是保护林麝的基础,应该继续加大这方面的保护 工作,如升级较低级的保护区为较高级的保护区、政府加大投入等。但由于机构、 编制、人员和经费的制约,多数自然保护区,保护措施并不落实。
11.5.2 建议 11.5.2.1 科学研究行动 科学研究是林麝保护行动的学术和技术支撑。目前,关于林麝的研究文章不 少,但是重庆市专门研究林麝的机构和人员极其缺乏,林麝的许多生物学特性、 172
生态、麝营养生理、生长、行为生态、濒危机制都有待于进行科学、系统 的研究。 建议市区县各级政府增加投入,邀请相关专家在重庆市综合性大学开设动物学方 面的课程中开辟林麝的专题讲座;市科委、市科协、市级相关主管部门开辟专项 资金和项目经费,鼓励重庆自然博物馆、大专院校和相关研究所及自然保护区对 林麝进行多学科的专题研究,特别是在林麝的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方面。如采用 红外线照相机陷阱拍摄法等,以年和月为周期进行野外林麝种群的监测方面的研 究,首先确定其有无,再预测其种群数量,了解其受威胁状况,保护措施的有效 性。 根据本项目的实地调查,笔者认为不属于保护区的开县赵家就可以申请示范 研究试点。 11.5.2.2 生境与实地(栖息地)保护行动 对林麝生境进行实地(栖息地)保护是很有必要的。要保护好一个物种,就 不仅仅为其某方面的价值才去保护它。林麝的保护应加强其已经证实的或者可能 有的地区的巡护保护。 11.5.2.3 物种保护行动 如果政府以一定的公益性质来实施林麝的保护行动,如资助部分经费,鼓励 有条件的民间个人或组织(如开县锦丰林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增加林麝种群数量 为目的的物种保护计划,其行动结果是有效果的。 11.5.2.4 各区县林业主管部门建立保护科,加强管理 根据重庆市的实际情况,成立各区县级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应科室机构,如野 生动物保护科,增加编制、确定人员、确定保护经费,对有麝的自然保护区所在 区县,将麝资源的保护指标作为考察保护区和区县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人的业绩指 标之一,麝在保护区内绝迹的应追究保护区领导的责任。 11.5.2.5 沟通和教育 增强公众参与意识、改善大众受教育和获取信息的机会。特别是加强林麝有 分布的地区或者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的保护宣传和教育,上自对政府各级主管官 员的沟通,下自对社区群众的教育,使得各个层次的人们都认识到林麝的物种价 值和保护发展林麝资源的关系。
总之,本次调查发现,林麝在重庆有分布,已经确证有城口、开县、万州和 173
梁平 4 个区县有分布;可能消失的有江津、长寿和巴南 3 个区,可能还存在的有 巫山、巫溪、奉节等 14 个区县。其在野外仅呈点状分布,其分布点仅在 600~2000m 范围内的山脉,实证分布点不能连成片,分布区面积(家域)不大于 5000km2(约 为行政区域面积的 10%),种群数量约 200 只,仅为全国的 2‰左右。 按照 IUCN 评价标准,该种在重庆的分布,整体上处于濒危状态,需要政府 予以关注,加强保护。
174
参考文献 Cyril C,Ding Wei.2006. An Observation of Francois Langurs Using Caves at Mayang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Guizhou, China. Zoological Research 动物学研究, 27(5) :558—560. Fooden J.1996. Zoogeography of vietnamese primate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Primatology,17:845—899. Ge S, Hong D-Y, Wang H-Q, etal, 1998: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and conservation
of
an
endangered
conifer,
Cathaya
argyrophylla
(Pinacea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159(2): 351~357. Gulland J A. The fish resources of the oceans[M] . London : Fishing News Books , Ltd. 1971. Hu G . 2009. Present status of Francois’langur over its region and suggestion for conservation . Asian Primate. Hu G, Wang B, Wu A K, Chen Z R, Luo H Z . 2009. Surviving status and suffering threats of Francois’langur within its broad region an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for conservation . In: Compilation of the 7th Congress of China Mammalogy Society . HUANG Cheng-ming, LI You-bang, ZHOU Qi-hai. 2003. Activity Patterns and Their Occurrence in Day Range of Francois Langur (Trachypithecus francoisi) in FUSUI Reserve ,GUANGXI[J]. Journal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21(4):78~82. Li YB, Huang CM, Ding P, Tang Z, ChrisWood . 2007. Dramatic decline of Francois’langur Trachypithecus francoisi in Guangxi Province, China . Oryx, 41 (1) : 38 - 43. Ma Shilai ,Wang Yingxiang ,Poirier F E ,1989. Taxonomy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Francois’langur ( Presbytis f rancoisi) . Primates ,30 (2) : 175
233 - 240. Pousargues E ,1898. Note prelimnare sur un nouveausemnopitheque des frontieres du Tonkin et de la Chine. Bull . Mus . d’Hist . Nat . Paris ,4 :319 - 321. Qihai Zhou, Fuwen Wei, Ming Li. 2006. Diet and Food Choice of Trachypithecus francoisi in the Nonggang Nature Reserve,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imatology, 27(5): 1441~1460. Wang, W., Forstner, M. R. J., Zhang, Y. P. Liu,Z. M., Wei,Y., Huang,H.O., Hu,H.G., Xie,Y.,Wu,D.H., Melnick,D.J., 1997.Phylogeny of Chinese leaf monkeys using mitochondrial ND3-ND4 gene sequences. Int. J. Primatol. 18:305-320 潘利, 叶其刚, 黄宏文.荷叶铁线蕨孢子的不同贮蕨时间与培养条件对配子体和孢 子体形成的影响[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7, 25(2):173-177. 韩晨霞, 李旭光, 郝云庆.与水热关系的初步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3, 21(2): 117-123. 黄芳, 程治英, 龙春林.荷叶铁线蕨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8, 44 (2) :307-308 谢宗强. 三峡工程对库区特有濒危植物荷叶铁线蕨的影响与对策[J].生物多样性, 1993, 1(1):16-18. 陈卓良, 金义兴, 郑重,等.珍稀植物荷叶铁线蕨的生境及其引种栽培研究.植物引 种驯化集刊[C]. 1990;第 7 集:129-136. 许 天 全 , 郑 重 , 金 义 兴 . 论 荷 叶 铁 线 蕨 的 分 布 特 点 .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J]. 1987;5(3):247-252. 周赛霞, 江明喜, 黄汉东.三峡库区特有植物荷叶铁线蕨种群分布格局研究[J].武 汉植物学研究, 2008, 26(1):59-63. 陈亚飞, 邓洪平, 谢大军, 等.白河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J]. 西南师 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9(4):669-673. 曾建红, 彭正松.三峡库区珍稀濒危植物荷叶铁线蕨的生物学特性及保护对策[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5, 23(3):262-266. 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 云南植物研究, 1991,增刊Ⅳ:11-139. 176
陈心启.原始兰科新种植物金佛山兰在系统发育中的意义[J].植物分类学报 1965,10(3):193~206 郭志华,臧润国,奇文清,余让才.两种原始兰科植物生理生态的比较[J].林业科学, 2003,39(1):50~55 李铭, 陈晓麟.珍稀濒危植物金佛山兰生态形态特征观察及与金兰的比较[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2,15(6):39~41 李铭,陈晓麟.濒危植物金佛山兰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的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06,23(2):62~63 李锡文.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统计分析[J] .云南植物研究,1996,18(4):363~384 潘洁.金佛山地区兰科植物的分布及区系组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 20(6):624~630 应俊生,张玉龙.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易思荣,黄娅.重庆市珍稀濒危植物适生环境及濒危原因初探[J].西北植物学报, 2003,23(5):705~714 何平,肖宜安,邓洪平,等.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5:86~87 李俊敏,何平,林永慧,等.缙云山特有植物缙云黄芩种群生态位研究[J].西南师范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9(3):451~456 李锡文.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统计分析[J] .云南植物研究,1996,18(4):363~384 林 长 松 . 缙 云 黄 芩 (Scutellaria tsinyunensis) 形 态 分 化 研 究 [J]. 六 盘 水 师 专 学 报,2001,13(4):16~20 林 长 松 , 邓 洪 平 , 何 平 . 不 同 小 生 境 缙 云 黄 芩 形 态 变 异 数 量 分 析 [J]. 北 方 园 艺,2007(12) :43~47 林长松,何平,邓洪平.缙云山特有植物缙云黄芩的等位酶变异研究[J].西南师范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7(2):219~225 《四川植物志》编辑委员会.四川植物志[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第 十卷):195~197 《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第六十五卷第 二分册):124~126 黄华艳,蓝肖,吴耀军, 2006:银杉人工林病虫害种类调查初报[J]. 广西林业科 177
学,35(3),143~146. 黄正福,李瑞高,石金华等, 1981:银杉种子繁殖试验初报[J]. 广西植物,1(2), 40~44. 黄正福,李瑞高,石金华等,1985:银衫引种栽培的研究[J]. 广西植物,5(3), 279~285. 管中天,陈尧, 1986:四川金佛山银杉林的初步研究[J]. 植物学报,28(6) 646~ 656. 葛颂,王海群,张灿明, 1997: 八面山银杉林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分化[J]. 植物 学报,39(3), 266~271. 李博,杨持,林鹏, 2000:生态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47~149. 李明长,徐祖裕, 1984:银杉落针病研究初报[J].植物保护,1984(06),9. 李庆梅,谢宗强,朱日光, 1997:我国特有濒危植物银杉的球果特征与出种量[J]. 种子,88(2),1~3. 李瑞高,黄正福,石金华, 1981a:银杉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J]. 广西植物,1(1), 12~17. 李瑞高,黄正福,石金华等, 1981b:银杉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J]. 广西植物, 1(4), 27~31. 李锡文, 1996: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统计分析[J]. 云南植物研究,18(4), 363~ 384. 毛宗铮, 1989:我国特有植物银杉的资源、分布及其环境[J]. 广西植物,9(1), 1~11. 王伏雄(主编), 1990:银杉生物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1~23. 汪松,谢焱, 2004:中国物种红色名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汪小全,邹喻苹,张大明, 1996: 银杉遗传多样性的 RAPD 分析[J]. 中国科学 C 辑,26(5), 436~444. 谢宗强,陈伟烈, 1994:中国特有植物银杉林的现状和未来[J]. 生物多样性,2 (1),11~15. 谢宗强, 1995:中国特有植物银杉及其研究[J]. 生物多样性,3(2):99~103. 谢宗强,陈伟烈,胡东等, 1998:濒危植物银杉的结实特性及动物对果实的危害性 [J]. 植物生态学报, 22 (4),319~326. 178
谢宗强,陈伟烈,1999a:中国特有植物银杉的濒危原因及保护对策[J]. 植物生 态学报, 23(1) 1~7. 谢宗强,陈伟烈, 1999b:濒危植物银杉的群落特征及其演替趋势[J]. 植物生态 学报, 23(1) 536~ 543. 谢宗强,陈伟烈 路鹏等, 1999c:濒危植物银杉的种群统计与年龄结构[J]. 生态 学报, 19(4) 523~528. 谢宗强,陈伟烈,路鹏等, 1999d:银杉单株生长规律与种群生物量的研究[J]. 植 物生态学报, 23(6) 536~543. 谢宗强,李庆梅, 2000:濒危植物银杉种子特性的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 24(1) 82~86. 应俊生,马成功,李良千等, 1983:中国银杉林的初步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 25(2) 157~170. 张祖荣,唐建中, 2004:重庆金佛山野生银杉人工繁殖技术初步研究[J]. 四川林 业科技,25(3),56~59. 郑万钧,傅立国, 1978:中国植物志(第七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20~123. 章有为,1999
阳彩臂金龟,陈树椿主编《中国珍稀昆虫图鉴》[M]。北京,中
国林业出版社,140 丁平, 姜仕仁, 石斌山等, 1992
浙江西部山区白鹇生态的初步研究[J]. 动物
学杂志, 27(3) 21-23 曹文宣.有关长江流域鱼类资源保护的几个问题[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 17(2),163-164. 陈大庆,刘绍平,段辛斌等.长江中上游主要经济鱼类的渔业生物学特征[J].水 生生物学报,2002,26(6):618-621. 但胜国,张国华,苗志国,等. 长江上游三层流刺网渔业现状的调查[J].水生生物 学报,1999,23(6):655-661. 刁晓明, 周容树.铜鱼年龄与生长的初步研究[R].四川动物.1994,13(1):32-33. 丁瑞华.四川鱼类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75-277. 段辛斌,陈大庆,刘绍平,等. 长江三峡库区鱼类资源现状的研究[J]. 水生生 物学报.2002,26(6):605-61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2000-2008. 179
何学福.铜鱼 Coreius heterodon(Bleeker)的生物学研究[J].西南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1980(2):60-76. 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研究室.长江鱼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冷永智,何立太,魏清和.葛洲坝水利枢纽截流后长江上游铜鱼的种群生物学及 资源量估算[J].淡水渔业,1984(5):21-25. 严莉.长江铜鱼种群生物学及遗传多样性分析[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5. 杨四秀,谢新民. 铜鱼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前景分析[J].水利渔业.2005,25(4): 33-34. 杨严鸥,甘永成,姚峰. 铜鱼生活史类型的模糊模式识别[J]. 湖北农学院学 报,1998, 18(4):240-342-383. 余志堂,梁秩燊,易伯鲁.铜鱼和圆口铜鱼的早期发育[J].水生生物学集刊,1984, 8(4):371-379. 虞功亮,许蕴玕,谭细畅.葛洲坝水利枢纽下游宜昌江段渔业资源现状[J].水生 生物学报,1999,23(6):662-669. 袁希平,严莉,徐树英等.长江流域铜鱼和圆口铜鱼的遗传多样性[J].中国水产 科学,2008,15(3):377-384. 张其中,陈达丽.患小瓜虫病圆口铜鱼的组织病理学观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30(6):1112-1114. 张焱,邓其祥.铜鱼生长规律的数学模型[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版).1996,17(1):21-34. 庄平,曹文宣.长江中、上游铜鱼的生长特性[J]. 水生生物学报.1999,23(6): 577-583. 杨林森,Kevin Messenger,廖明尧,. 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 物种多样性[J]. 四川动物,2009,(2). 曾令波,舒实,王芊芊,吴法清,戴宗兴,. 湖北五道峡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初 步研究[J].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 龚大洁,牟迈,杨莉,. 分子方法在我国有尾类系统与进化研究中的应用[J]. 四 川动物,2008,(4). 杨莉,龚大洁,牟迈,. 中国小鲵科(两栖纲:有尾目)研究现状与资源保护[J]. 生 态学杂 180
龙华,黄燕,陈建武,邹建国,余其兴,. 论长江野生濒危水生动物的遗传种质保护 [J]. 水利渔业,2006,(5). 于晓东,罗天宏,伍玉明,周红章,. 长江流域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的大尺度格局 [J]. 动物学研究,2005,(6). 罗键,高红英,王宇,张映林,蔡冬梅,向璐,蹇昔君,乔秀锦. 重庆市两栖动物物种 多样性研究及保护[J]. 四川动物,2005,(3). 温涛,谢锋,江建平,郑中华. 中国有尾两栖动物的多样性保护及俗名探析[J]. 水利渔业,2005,(2). 罗键,高红英,韦帆,魏智侠,闫星辰,彭敏婕,曾维佳,赵路,陈曦. 重庆开县两栖 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J]. 四川动物,2003,(3). 林英华,苏化龙,马强,肖文发. 三峡库区珍稀濒危陆生脊椎动物现状及其保护对 策[J]. 林业科学,2003,(6). 刘少英,冉江洪,林强,王跃招,刘世昌. 重庆库区陆生脊椎动物多样性[J]. 四川 林业科技,2002,(4). 陈晓虹,瞿文元,牛红星. 中国小鲵属一新种(两栖纲:有尾目:小鲵科)[J]. 动物 分类学报,2001,(3). 田婉淑,赵尔宓!华西大学校友. 刘承钊教授生前发表的两栖动物新种[J]. 四川 动物,2000,(3). 陈晓虹,瞿文元. 我国现存有尾类及研究现状分析[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2000,(1). 李 家 骏 , 赵 一 庆 . 化 龙 山 自 然 保 护 区 科 学 考 察 综 合 报 告 [J]. 陕 西 林 业 科 技,1999,(2). 赵尔宓,吴贯夫. 秦巴北鲵的分类地位,兼论黄斑拟小鲵是它的异名[J]. 四川 动物,1995,(1). 赵尔宓. 巴鲵属犁骨齿列形态的研究及其与北鲵属属征的订正[J]. 四川动 物,1994,(4). 吴淑辉,牛红星,徐颂立. 河南省有尾两栖类及其地理分布[J]. 河南师范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3). 马连第,马德坤,高薏. 千山产东北小鲵的早期发育[J]. 动物学杂志,1994,(2). 宋鸣涛. 大巴山区的巫山北鲵[J]. 动物学杂志,1984,(2). 181
《四川资源动物志》编辑委员会主编, 1985
四川资源动物志(第三卷·鸟类)
[M].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72-73 尹祚华, 1995
白鹇饲养繁殖行为的观察[J]. 动物学杂志, 30(1) 50-51
白晓洁, 田秀华, 高育仁, 1997
白鹇在寒冷地区的人工饲养与繁殖[J]. 野生
动物, 18(6) : 19-20 李桂垣, 1995
四川鸟类原色图鉴[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76
苏化龙, 马强, 林华英, 2007
三峡库区陆栖野生脊椎动物监测与研究[M]. 北
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29-157 杨佳箴, 郭莲华, 杨桂花, 1998 余绪娘, 1998
白鹇的人工养殖[J]. 野生动物, 19(3) : 20
白鹇饲养技术[J]. 福建畜牧兽医, (2) : 29-30
肖绍军, 张春兰, 钟象景等, 2008
性比对非繁殖期圈养白鹇行为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36(22) : 9559-9562 张毅城, 赵云华, 赵春喜, 2004
白鹇人工饲养的研究[J].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9(3) : 40 邵晨, 胡一中, 2005
白鹇的夜栖息地选择及夜栖息行为[J]. 浙江林业学院学
报, 22(5) : 562-565 郑作新, 张俊范, 唐瑞昌, 1964
四川白鹇的一新亚种——峨眉白鹇[J]. 动物
分类学报, 1(2) : 221-224 郑作新主编, 1966 中国经济动物志(鸟类)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202 郑作新著等编, 1978 中国动物志[鸟纲·第四卷鸡形目][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40-147 郑家文, 丁平, 徐肖红等, 2006
白鹇种群分布与栖息地斑块特征的关系[J].
应用生态学报, 17(5) : 951-953 胡可喜, 刘志军, 2002
白鹇的人工饲养[J]. 野生动物, (2) : 30-31
胡可见, 胡可先, 2000
白鹇人工饲养技术[J]. 林业科技通讯, (11) : 46
姚伟兰, 高育仁, 1993 白鹇的疾病与防治[J]. 野生动物, (5) : 28-31 重庆市林业局, 重庆自然博物馆, 2000
重庆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M].
76-77 高育仁, 1991
白鹇. 卢汰春主编: 《中国珍稀濒危野生鸡类》[M]. 福州: 福
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72-291 182
高育仁, 刘仲敏 1992
白鹇距长与年龄的关系[J]. 动物学报, 42(3) : 278-285
高育仁, 1993 白鹇食性研究[J]. 动物学研究, 14(2) : 194-196 高育仁, 姚伟兰, 邹发生, 1995
白鹇的人工养殖研究[J]. 动物学研究, 16(2) :
194-198 高育仁, 曹丰质, 姚伟兰, 1995
人工养殖白鹇产卵习性和卵的变化[J]. 应用
生态学报, 1: 156-159 高育仁, 1995 高育仁, 1996a
白鹇海南亚种的生态和现状[J]. 动物学研究, 16(4) : 353-358 白鹇分布区在我国东南部的新扩展[J]. 动物学杂志, 31(5) :
37-39 高育仁, 1996b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白鹇的季节活动和结群行为[J]. 动物学报,
42(增刊) : 74-79 高育仁, 张珊珊, 林琼芳等, 1996 白鹇机体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分析[J]. 动物学 杂志, 31(5) : 40-43 唐松元, 朱开明, 姜卫星等, 2009
12-16 周笼养白鹇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 经
济动物学报, 13(1) : 24—27 孙淑霞, 薛会明, 李玉杰等, 2008
白鹇的繁殖规律及饲养要点[J]. 畜牧与兽
医, 40(5) : 105-106 熊志斌, 谭成江, 余登利等, 2002
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白鹇种群数量与保护对
策[J]. 四川动物, 21(4) : 244-246 熊志斌, 余登利, 谭成江等, 2003
茂兰自然保护区白鹇种群数量与栖息地保护
[J]. 贵州大学学报, 22(2) : 200-204 谭玉洁, 邓波, 刑静等, 1996
白鹇与蓝鹇的人工孵化比较研究[J]. 动物学报,
42(1) : 101-105 黎绘宏, 黄志宏, 李婉萍等, 2007
南方地区白鹇的笼养繁殖技术[J]. 黑龙江
畜牧兽医, (4) : 102-103 王应祥等。1990。西南武陵山地区动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M]。北京:中国 医药科技出版社。1~4。 汪松,解焱。2004。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96。 陈正仁,罗杨,汪双喜.2001. 贵州麻阳河黑叶猴家域及影响因素初探.贵州林业 183
科技, 29(2):34~37. 龚石华,熊金荣,李兆元. 2007. 广西扶绥县黑叶猴的分布和种群数量调查. 林业 调查规划,32( 6):36~39. 郭宝华,张明海,李迪强,王彬.2009.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叶猴夜宿 地选择的研究.野生动物杂志,30(2):64-69. 韩宗先,胡锦矗. 2010a. 金佛山黑叶猴春季活动节律和日活动时间分配.湖南农 业大学学报, 36(2):206-209. 韩宗先. 2010b. 金佛山黑叶猴冬季的日活动时间分配研究.安徽农业科学, 38(5):2393-2395. 韩宗先,吴少斌,周先容,等.2010c. 金佛山黑叶猴对阳光和降雨因子的行为对策. 安徽农业科学, 38(6):2968-2970. 韩宗先, 胡锦矗.2010d. 重庆市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叶猴春季食物选择. 四川动物, 29(6). 韩宗先, 王维, 马建伦, 等.2011.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黑叶猴个体行为研究.西 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3(1).(录用待发) 黄乘明,周岐海,李友邦,等. 2006.广西扶绥黑叶猴活动节律和日活动分配.兽类 学报, 26(4):380~386. 黄乘明,韦显盛,周岐海,等. 2007. 栖息地质量对黑叶猴活动时间分配的影响.兽 类学报, 27(4):338~343. 黄中豪,周岐海,李友邦,等. 2007. 弄岗黑叶猴的日活动类型和活动时间分配.动 物学报, 53(4):589~599. 胡艳玲,阙腾程,黄乘明,等.2004.关于白头叶猴分类地位的探讨.动物学杂 志. ,39(4) :109~111. 李明晶,马建章. 1987.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生态及数量的初步调查.野生动 物, (4) : 13~151. 李明晶,马建章. 1989.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生态及其数量的初步调查.野 生动物,4:13-15. 李明晶.1994. 贵州野生动物资源.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8—30. 李致祥, 马世来. 1980. 白头叶猴的分类订正. 动物分类学报,5(4):440~441. 李言,张明海,蒋志刚. 2008. 基于生境可获得性的完达山地区马鹿(Cervus 184
elaphus xanthopygus)冬季生境选择.生态学报, 28(10):4619~4628. 李友邦, 黄乘明, 陈天波, 等. 弄岗自然保护区乌叶猴属的分布和种群数量 (英).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22 (4) : 88-93. 李友邦, 黄乘明, 黄中豪, 等. 2008. 扶绥黑叶猴食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广西 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6(1):96~99. 刘万福,韦振逸.1995. 广西灵长类资源与保护.见:夏武平,张荣祖主编.灵 长类研究与保护.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23—132. 卢立仁,李兆元.论白头叶猴的分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9(2):67-70. 罗杨, 陈正仁, 汪双喜. 2000. 贵州麻阳河地区黑叶猴的食性观察.动物学杂志, 35(3):44~45. 罗杨,张明海,马建章, 等. 2005. 贵州黑叶猴日活动时间的分配.兽类学报, 25 (2):156~162. 罗杨,张明海,马建章,等. 2007.干扰生境下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 francoisi)日活动时间的分配.生态学报, 27(5):1715~1722. 马建伦,谢章桂. 2007. 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初报.重庆林业科技, (2):25~30. 马强,苏化龙.2004. 黑叶猴( Trachypithecus f rancoisi).动物学杂志.39(3): 32. 梅渠年, 黄兴雅, 陈安杰. 1987. 圈养黑叶猴的繁殖. 动物学杂志, 22 (1) : 33 - 35, 25. 梅渠年. 1991.圈养黑叶猴的生殖周期及其后代的生长发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2(1):74-79 申兰田, 李汉华. 广西白头叶猴.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2, 1 (2) : 78-81. 苏化龙,林英华,马强,等.2002. 重庆市武隆县和彭水县交界处白颊黑叶猴种 群初步调查.兽类学报。22(3):169—178. 唐洪通,张含藻. 1994. 白颊黑叶猴资源及生态调查. 四川林业科技, 15(4)48~ 50. 唐洪通,张含藻. 1998. 白颊黑叶猴的保护与利用[J].四川林业科技, 19(2)78~ 79. 185
王应祥,蒋学龙,冯庆. 1999. 中国叶猴类的分类、现状与保护.动物学研究, 20 (4):306~315. 吴安康, 罗杨, 王双玲,等. 2006. 贵州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繁殖周期的初 步研究. 兽类学报,26(3):303-306. 吴名川. 1983. 广西灵长类动物的种类分布及数量估计.兽类学报,3(1):16. 伍 清 林 , 金 兰 梅 , 刘 坤 . 2004. 黑 叶 猴 的 人 工 饲 养 环 境 . 家 畜 生 态 , 25(4):128-130. 叶智彰. 1993. 叶猴生物学.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32~42. 张含藻,刘正宇,胡周强, 等.1992.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白颊黑叶猴.四 川动物, 11 (4):30. 周歧海,黄乘明,方 艳.2001. 黑叶猴春夏季活动时间的初步研究.广西师范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l9(4):80~83. 周歧海. 2004. 弄岗黑叶猴对喀斯特石山生境的行为适应.北京: 中国科学院博 士论文, 66-79. 周岐海,黄乘明,李友邦. 2007a. 黑叶猴活动时间季节性变化. 动物学杂志, 42 (1): 67~73. 周岐海,蔡湘文,黄乘明,等. 2007b. 黑叶猴在喀斯特石山生境的觅食活动.兽类 学报, 27(3): 243~248. 周岐海,黄中豪,韦华,等. 2009. 同域分布黑叶猴和熊猴的活动时间分配比较.兽 类学报, 29(1)1~6. 朱本仁, 谢华彪, 曹永珍, 吴维春. 1999. 黑叶猴繁殖小群的管理.四川动物, 18 (2) : 93 - 94. 周正凯,金兰梅. 2009.动物园笼养黑叶猴繁殖行为研究.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5(2):97-100. Andrew T. Smith,解焱。2009。中国兽类野外手册[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462~463。 国家林业局主编。2009。中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M]。北京:中国林业 出版社。282~283。 胡锦矗,王酉之主编。1984。四川资源动物志●第二卷●兽类[M]。139~142。 胡忠军,王清,薛文杰等。2007。陕西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种群密度[J]。浙 186
江林学院学报。24(1):65~71。 潘清华,王应祥,石崑主编。2007。中国哺乳动物彩色图鉴[M]。北京:中国林 业出版社。212。 盛和林,大秦司纪之,陆厚基.1999。中国野生哺乳动物[M]。北京:中国林业 出版社。170~171。 盛和林。2005。中国哺乳动物图鉴[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36~238。 施白南,赵尔宓。1982。四川资源动物志●第一卷●总论[M]。88。 苏化龙,马强,林英华著。2007。三峡库区陆栖野生脊椎动物监测与研究[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90、194。 汪松。1998。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237~240。 汪松,解焱。2009。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二卷 脊椎动物●下册[M]。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531。 王应祥。2003。中国哺乳动物种和亚种分类名录与分布大全[M]。北京:中国林 业出版社。117~118。 王酉之,胡锦矗。1999。四川兽类原色图鉴[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65。 王洧,姜海瑞,薛文杰等。2006。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研究概况和进 展[J]。四川动物,25(1) :195~200 薛文杰,姜海瑞,胡忠军等。2007。近 50 年陕西凤县林麝分布区的变迁[J]。生 态学杂志,26(7):797—80。 张荣祖。1997。中国哺乳动物分布[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15~116。 刘乐和,吴国犀,王志玲.葛洲坝水利枢纽兴建后长江干流铜鱼和圆口铜鱼的繁 殖生态[J].水生生物学报,1990,14(3):205-214. 许蕴玕,邓中粦, 余志堂,等.长江的铜鱼生物学及三峡水利枢纽对铜鱼资源 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集刊,1981,7(3):271-292. 潘 利 . 荷 叶铁 线藏 生 长特 性及 繁殖 技术 研 究 [D]. 武汉: 中国 科学 院研 究生 院, 2007:1-49. 潘丽芹.荷叶铁线蕨生态群落调查与等位酶分析[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3: 1-56. 孙雄才,胡俊鋐.中国唇形科植物的新种、新变种、新变型和新命名[J].植物分类学 报,1966,11(1):35~38 187
潘丽芹, 季华, 傅强等, 濒危植物荷叶铁线蕨的生态群落调查及生态位分析[J].扬 州大学学报, 2005, 26(4): 74-78. Young, R. M. 1989 Euchirinae (Coleoptera: Scarabaeidae) of the world: Distribution and taxonomy. The Coleopterists Bulletin, 43 (3): 205-236. 潘汝亮,彭燕章,叶智彰.黑叶猴外形整体结构的研究[J].兽类学报,1989 ,9(4): 247-253. 徐惠珠, 金义兴, 江明喜, 等. 三峡库区珍稀特产植物荷叶铁线蕨的孢子繁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8, 7(3):237-240. WANG H-W and Ge S,2006: Phylogeography of the endangered Cathaya argyrophylla (Pinaceae) inferred from sequence variation of mitochondrial and nuclear DNA [J]. Molecular Ecology , (2006)15,4109–4122. 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http://www.cq.gov.cn/PublicMail (2009-11-13). 丁波,张亚平,刘自明.1999.RAPD 分析与白头叶猴分类地位探讨.动物学研究. 20 (1):1-6 李勇超, 高凤仙, 吴宗明, 2009
白鹇的研究现状[J]. 经济动物, 1: 23-25
谢濑, 1980:银杉-我国特有的稀有树种[J]. 四川林业科技,01,50~54. 唐娇玉, 李文平, 屈孝初等, 2005
一起白鹇啄癖的调查和防治[J]. 湖北畜牧
兽医, 2: 49—51 梁新江, 2003
观赏药用稀世珍禽—白鹇[J]. 农村百事通. 3: 9
谭邦杰. 1955. 我国的猿猴. 生物学通报. 3:17~23. 李炳华, 陈壁辉, 1994
皖南白鹇地理分布及生态初步观察[J]. 动物学杂志, 4:
15-18 刘冰许, 徐维杰, 邓强等, 2006 白鹇人工繁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当代畜牧, 6: 42-43 刘小青, 桑青芳, 2002
笼养白鹇的饲养与管理[J]. 当代畜牧, 9: 18-19
陈大庆,邱顺林,黄木桂,等.三峡工程截留前长江渔业资源状况初析[J].淡水渔 业,1998,28(2):3-6. 祁伟, 林惠莲, 黄韧等, 1996
白鹇血液某些生理生化成分分析[J]. 动物学杂
志, 31(4) : 5-6 188
陈华生, 高育仁, 黄文忠等, 1997
蜂王浆对提高白鹇繁殖能力的试验报告[J].
蜜蜂杂志, 8: 8—9 黄进同, 黄丽碧, 郭玉容. 1983. 黑叶猴的生态. 野生动物, ( 1) : 11 - 13. 张含藻,刘正宇,胡周强, 等.1994. 白颊黑叶猴资源及生态调查.中药材, 17 (4):11—13. 吴名川,韦振逸,何农林.1987.黑叶猴在广西的分布及生态.野生动物,(4): 12-19.
189
附表一
荷叶铁线蕨的伴生种名录
◆ 蕨类植物门 卷柏科
Selaginellaceae
卷柏属
Selaginella
翠云草
Selaginella uncinata (Desv.) Spring
江南卷柏
Selaginella moellendorffii Hieron.
木贼科
Equisetaceae
木贼属
Equisetum
笔管草
Equisetum ramosissimum Desf. subsp. Debile (Roxb.ex Vauch.) Hauke
水龙骨科
Polypodiaceae
假瘤蕨属
Phymatopteris
金鸡脚假瘤蕨 石韦属 石韦
Phymatopteris hastata (Thunb.) Pic. Serm. Pyrrosia 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ell
凤尾蕨科
Pteridaceae
凤尾蕨属
Pteris
井栏边草
Pteris multifida Poir.
蜈蚣草
Pteris vittata L.
海金沙科
Lygodiaceae
海金沙属
Lygodium
海金沙
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
槲蕨科
Drynariaceae
槲蕨属
Drynaria
槲蕨
Drynaria roosii Nakaike
190
金星蕨科
Thelypteridaceae
毛蕨属
Cyclosorus
干旱毛蕨
Cyclosorus aridus (Don) Tagawa
中国蕨科
Sinopteridaceae
金粉蕨属
Onychium
日本金粉蕨
Onychium japonicum (Thunb.) Kunze.
蕨科
Pteridiaceae
蕨属
Pteridium 蕨
Pteridium aquilinum (L.) Kuhn var. latinsculum (Desv.) Underw.
毛轴蕨
Pteridium revolutum (Bl.) Nakai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
耳蕨属
Arachniodes
斜方复叶耳蕨 鳞毛蕨属 红盖鳞毛蕨
Arachniodes rhomboidea (Wall. ex Mett.) Ching Dryopteris Dryopteris erythrosora (Eaton) O. Ktze
鳞始蕨科
Lindsaeaceae
乌蕨属
Stenoloma
乌蕨
Sphenomeris chinensis (L.) Maxon
铁线蕨科
Adiantaceae
铁线蕨属
Adiantum
荷叶铁线蕨
Adiantum reniforme L. var. sinense Y. X. Lin
◆ 裸子植物门 松科
Pinaceae
松属
Pinus 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Lanb.
柏科
Cupressaceae
柏木属
Cupressus
柏木
Cupressus funebris Endl. 191
◆ 被子植物门 锦葵科
Malvalceae
梵天花属
Urena
地桃花
Urena lobata L.
鸢尾科
Iridaceae
鸢尾属
Iris
蝴蝶花
Iris japonica Thunb.
爵床科
Acanthaceae
爵床属
Rostellularia
爵床
Rostellularia procumbens (L.) Ness
酢浆草科
Oxalidaceae
酢浆草属
Oxalis
酢浆草
Oxalis corniculata L.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银莲花属
Anemone
野棉花
Anemone vitifolia Buch.-Ham.
防己科
Menispermaceae
木防己属
Cocculus
木防己
Cocculus orbiculatus (L. ) DC.
小檗科
Berberidaceae
南天竹属
Nandina
南天竹
Nandina domestica Thunb.
葫芦科
Cucurbitaceae
绞股蓝属
Gynostemma
绞股蓝
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
山茶科
Theaceae
山茶属
Camellia
山茶 杨桐属
Camellia japonica Linn. Adinandra 192
川杨桐
Adinandra bockiana Pritzel ex Diels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野桐属
Mallotus
毛桐 油桐属 油桐 乌桕属 乌桕
Mallotus barbatus (Wall.) Muell. Arg. Vernicia Vernicia fordii (Hemsl.) Airy Shaw Sapium Sapium discolor (Champ. ex Benth.) Muell. Arg.
蔷薇科
Rosaceae
悬钩子属
Rubus
山莓
Rubus corchorifolius Linn. f.
悬钩子
Rubus alceaefolius Poir.
蝶形花科
Papilionaceae
山蚂蝗属
Desmodium
银叶山蚂 草木樨属 草木樨 崖豆藤属
Desmodium uncinatum DC. Melilotus Melilotus officinalis (Linn.) Pall. Millettia
香花崖豆藤
Millettia dielsiana Harms
厚果崖豆藤
Millettia pachycarpa Benth.
葛属
Pueraria
葛藤 刺桐属 刺桐
Pueraria lobata (Willdenow) Ohwi Erythrina Erythrina variegata Linn.
五加科
Araliaceae
五加属
Acanthopanax
三叶五加
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L. Merr.
桑科
Moraceae
构属
Broussonetia 193
构树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Her. ex Vent.
小构树
Broussonetia kazinoki Sieb.
榕属
Ficus
地瓜藤
Ficus tikoua Bur.
芸香科
Rutaceae
花椒属
Zanthoxylum
刺壳椒
Zanthoxylum echinocarpum Hemsl.
竹叶花椒
Zanthoxylum armatum DC.
无患子科
Sapindaceae
无患子属
Sapindus
无患子
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
漆树科
Anacardiaceae
盐肤木属
Rhus
盐肤木
Rhus chinensis Mill.
槭树科
Aceraceae
槭树属
Acer
五裂槭
Acer oliverianum Pax
茜草科
Rubiaceae
鸡矢藤属
Paederia
鸡矢藤 茜草属 茜草
Paederia scandens (Lour.) Merr. Rubia Rubia cordifolia Linn.
马鞭草科
Verbenaceae
牡荆属
Vitex
黄荆
Vitex negundo Linn.
荨麻科
Urticaceae
水麻属
Debregeasia
水麻
Debregeasia orientalis C. J. Chen
长叶水麻
Debregeasia longifolia (Burm. f.) Wedd. 194
楼梯草属 楼梯草 糯米团属 糯米团 冷水花属 冷水花 雾水葛属 雾水葛
Elatostema Elatostema involucratum Franch. et Sav. Pouzolzia Pouzolzia hirta (Bl.) Wedd. Pilea Pilea notata C. H. Wright Pouzolzia Pouzolzia zeylanica (L. ) Benn.
忍冬科
Caprifoliaceae
荚蒾属
Viburnum
金佛山荚蒾
Viburnum chinshanense Graebn.
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e
腹水草属
Veronicastrum
细穗腹水草
Veronicastrum stenostachyum (Hemsl.) Yamazaki
壳斗科
Fagaceae
栎属
Quercus 白栎
Quercus fabri Hance
秋海棠科
Begoniaceae
秋海棠属
Begonia
秋海棠
Begonia grandis Dry.
蓼科
Polygonaceae
蓼属
Polygonum 火炭母
车前草科 车前属 车前草
Polygonum chinense L. Plantaginaceae Plantago Plantago asiatica L.
败酱科
Valerianaceae
败酱属
Patrinia
败酱
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ex Trev. 195
唇形科
Labiatae
黄芩属
Scutellaria
岩藿香
Scutellaria francehtiana Lévl.
姜科
Zingiberaceae
山姜属
Alpinia
山姜
Alpinia japonica (Thunb.) Miq.
菊科
Compositae
蒿属
Artemisia
艾蒿
Artemisia argyi Lévl. et Vant.
林荫蒿
Artemisia capillaris
白酒草属 小白酒
Conyza Conyza canadensis (L.) Cronq.
飞蓬属
Erigeron
一年蓬
Erigeron annuus (L.) Pers.
茄科
Solanaceae
茄属
Solanum 牛茄子
Solanum surattense Burm.
百合科
Liliaceae
菝葜属
Smilax
菝葜 蜘蛛抱蛋属 蜘蛛抱蛋
Smilax china L. Aspidistra Aspidistra elatior Bl.
薯蓣科
Dioscoreaceae
薯蓣属
Dioscorea
薯蓣
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黄独
Dioscorea bulbifera L.
禾本科
Gramineae
马唐属
Digitaria
马唐
Digitaria sanguinalis (L.) Scop. 196
芒属
Miscanthus 芒
金发草属 金发草 荩草属 荩草 画眉草属 知风草 求米草属 竹叶草 簕竹属 凤尾竹
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 Pogonatherum Pogonatherum paniceum (Lam.) Hack. Arthraxon Arthraxon hispidus (Thunb.) Makino Eragrostis Eragrostis ferruginea (Thunb.) Beauv. Oplismenus Oplismenus compositus (L.) Beauv. Bambusa Bambusa multiplex (Lour.) Raeusch. ex J. A. et J. H. Schult cv. Fernleaf
莎草科
Cyperaceae
苔草属
Carex
栗褐苔草
Carex brunnea Thunb.
197
附表二
金佛山兰伴生种名录
◆ 蕨类植物门 乌毛蕨科
Blechnaceae
狗脊属
Woodwardia
狗脊
Woodwardia japonica (L.f.)Sm
金星蕨科
Thelypteridaceae
毛蕨属
Cyclosorus
干旱毛蕨
Cyclosorus aridus (Don) Tagawa
蹄盖蕨科
Athyriaceae
双盖蕨属
Diplazium
双盖蕨
Diplazium donianum (Mett.) Tard
蕨科
Pteridiaceae
蕨属
Pteridium 蕨
鳞毛蕨科
Pteridium aquilinum(L.)Kuhn var. latinsculum(Desv.) Underw Dryopteridaceae
复叶耳蕨属
Arachniodes
金佛山复叶耳蕨
Arachniodes jinfoshanensis Ching
卷柏科
Selaginellaceae
卷柏属
Selaginella
卷柏
Selaginella tamariscina (P.Beauv.) Spring
铁线蕨科
Adiantaceae
铁线蕨属
Adiantum
铁线蕨
Adiantum capillus-veneris L.
水龙骨科
Polypodiaceae
瓦韦属
Lepisorus
瓦韦
Lepisorus thunbergianus (Kaulf.) Ching
◆ 裸子植物门 松科
Pinaceae
松属
Pinus 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Lamb.
罗汉松科
Podocarpaceae
罗汉松属
Podocarpus 198
百日青
Podocarpus neriifolius D.Don
杉科
Taxodiaceae
杉木属
Cunninghamia
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柏科
Cupressaceae
柏木属
Cupressus
柏木
Cupressus funebris Endl
◆ 被子植物门 紫金牛科
Myrsinaceae
密花树属
Rapanea
密花树 紫金牛属 百两金 杜茎山属 杜茎山
Myrsine seguinii H. léveille Ardsia Ardsia crispa(Thunb.)A. DC. Maesa Maesa japonica(Thunb.)Moritzi. ex Zoll.
壳斗科
Fagaceae
锥属
Castanopsis 栲
青冈属
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 Cyclobalanopsis
青冈
Cyclobalanopsis glauca (Thunberg) Oersted
曼青冈
Cyclobalanopsis oxyodon (Miquel) Oersted
小叶青冈
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 (Blume) Oersted
细叶青冈
Cyclobalanopsis gracilis (Rehder et E. H. Wilson) W. C. Cheng et T. Hong Cyclobalanopsis sessilifolia (Blume) Schottky
云山青冈 水青冈属 水青冈
Fagus Fagus longipetiolata Seem.
樟科
Lauraceae
楠属
Phoebe 山楠
樟属
Phoebe chinensis Chun Cinnamomum
香桂
Cinnamomum subavenium Miq.
油樟
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 (Gamble) N. Chao ex H. W. Li Cinnamomum wilsonii Gamble
川桂
199
山胡椒属 香叶树
Lindera Lindera communis Hemsl.
蔷薇科
Rosaceae
花楸属
Sorbus
石灰花楸 石楠属 桃叶石楠 悬钩子属
Sorbus folgneri (Schneid.) Rehd. Photinia Photinia prunifolia (Hook. et Arn.) Lindl. Rubus
宜昌悬钩子
Rubus ichangensis Hemsl. et Ktze.
寒莓
Rubus buergeri Miq.
山莓
Rubus corchorifolius Linn.
光滑高粱泡
Rubus lambertianu s Ser. var. glaber Hemsl.
龙芽草属 龙芽草 火棘属 火棘 绣线菊属 中华绣线菊
Agrimonia Agrimonia pilosa Ldb. Pyrenacantha Pyrenacantha crenulata(Maxim.)Li Spiraea Spiraea salicifolia Linn.
山茶科
Theaceae
柃木属
Eurya
柃木 大头茶属 四川大头茶 杨桐属
Eurya japonica Thunb. Gordonia Gordonia acuminata Chang Adinandra
川杨桐
Adinandra bockiana Pritzel ex Diels
尖叶川杨桐
Adinandra bockiana Pritzel ex Diels var.acutifolia (Hand.-Mazz.) Kobuski Camellia
山茶属 川鄂连蕊茶
Camellia rosthorniana Handel-Mazz.
西南红山茶
Camellia pitardii Coh. St.
木兰科
Magnoliaceae
木兰属
Manglietia
木莲 鹅掌楸属 鹅掌楸
Manglietia fordiana Oliv. Liriodendron 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 200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野桐属
Mallotus
野桐 五月茶属 五月茶
Mallotus japonicus (Thunb.) Muell. Arg. var. floccosus (Muell. Arg.) S. M. Hwang Antidesma Antidesma bunius (Linn.) Spreng
卫矛科
Celastraceae
卫矛属
Euonymus
双歧卫矛
Euonymus distichus Lévl.
卫矛
Euonymus alatus (Thunb.) Sieb.
胡桃科
Juglandaceae
化香树属
Platycarya
化香树 黄杞属 黄杞
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 et Zucc. Engelhardtia 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 Wall.
桦木科
Betulaceae
鹅耳枥属
Carpinus
川陕鹅耳枥 桦木属 亮叶桦
Carpinus fargesiana H. Winkl. Betula Betula luminifera H. Winkl.
山茱萸科
Cornaceae
四照花属
Dendrobenthamia
黑毛四照花 灯台树属 灯台树
Dendrobenthamia melanotricha (Pojark.) Fang Bothrocaryum Bothrocaryum controversum (Hemsl.) Pojark.
五加科
Araliaceae
梁王茶属
Nothopanax
异叶梁王茶 五加属 三叶五加 常春藤属 常春藤
Pseudopanax davidii (Franch.) W. R. Philipson Acanthopanax Acanthopanax trifoloatus (L.) S. Y. Hu. Hedera Hedera nepalensis K.Koch
桑科
Moraceae
榕属
Ficus 琴叶榕
Ficus pandurata Hance 201
交让木科(虎皮楠科)
Daphniphyllaceae
虎皮楠属
Daphniphyllum
虎皮楠
Daphniphyllum oldhami (Hemsl.) Rosenth.
八角枫科
Alangiaceae
八角枫属
Alangium
八角枫
Alangium chinense (Lour.) Harms
楝科
Meliaceae
楝属
Melia 楝树
Melia azedarach Linn.
杜英科
Elaeocarpaceae
杜英属
Elaeocarpus
日本杜英
Elaeocarpus japonicus Sieb. et Zucc.
冬青科
Aquifoliaceae
冬青属
Ilex
四川冬青 槭树科 槭属 罗浮槭
Ilex szechwanensis Loes. Aceraceae Acer Acer fabri Hance
山矾科
Symplocaceae
山矾属
Symplocos
老鼠矢
Symplocos stellaris Brand
茶茱萸科
Icacinaceae
假柴龙树属
Nothapodytes
马比木
Nothapodytes pittosporoides (Oliv.) Sleum.
漆树科
Anacardiaceae
黄连木属
Pistacia
黄连木
Pistacia chinensis Bunge
安息香科
Styracaceae
安息香属
Styrax
老鸹铃
Styrax hemsleyanus Diels
杨柳科
Salicaceae
杨属
Populus 响叶杨
杜鹃花科
Populus adenopoda Maxim. Ericaceae 202
杜鹃花属
Rhododendron
腺萼马银花
Rhododendron bachii Levl.
多花杜鹃
Rhododendron cavaleriei Levl.
省沽油科
Staphyleaceae
野鸦椿属
Euscaphis
野鸦椿
Euscaphis japonica (Thunb.) Dippel
小檗科
Berberidaceae
小檗属
Berberis
豪猪刺
Berberis julianae Schneid.
金缕梅科
Hamamelidaceae
枫香树属
Liquidambar
枫香树
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忍冬科
Caprifoliaceae
荚蒾属
Viburnum
汤饭子
Viburnum setigerum Hance
宜昌荚蒾
Viburnum erosum Thunb.
鸡矢藤属 鸡矢藤 锦带花属 锦带花
Paederia Paederia scandens(Lour.)Merr. Weigela Weigela florida (Bunge) A. DC.
海桐科
Pittosporaceae
海桐花属
Pittosporum
海金子 虎耳草科 八仙花属 绣球花 鼠刺属 鼠刺
Pittosporum illicioides Mak. Saxifragaceae Hydrangea Hydrangea macrophylla (Thunb.) Ser. Itea Itea chinensis Hook. et Arn.
茜草科
Rubiaceae
狗骨柴属
Tricalysia
狗骨柴 钩藤属 钩藤 莎草科
Tricalysia dubia (Lindl.) Ohwi Uncaria Uncaria rhynchophylla (Miq.) Jacks. Cyperaceae 203
苔草属 粟褐苔草 莎草属 香附子
Carex Carex brunnea Thunb.[C. megacarpa Koyama ] Cyperus Cyperus rotundus Linn.
三白草科
Saururaceae
蕺菜属
Houttuynia
蕺菜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报春花科
Primulaceae
珍珠菜属
Lysimachia
过路黄
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
小叶珍珠菜
Lysimachia parvifolia Franch. ex Hemsl.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银莲花属
Anemone
大火草 铁线莲属 铁线莲
Anemone tomentosa (Maxim.) Pei Clematis Clematis florida Thunb.
荨麻科
Urticaceae
雾水葛属
Pouzolzia
红雾水葛 楼梯草属 楼梯草
Pouzolzia sanguinea (Bl.)Merr. Elatostema Elatostema involucratum Franch. et Sav.
百合科
Liliaceae
菝葜属
Smilax
菝葜 黄精属 玉竹 百合属 卷丹 沿阶草属 麦冬 万寿竹属 宝铎草
Smilax china L. Polygonatum Polygonatum odoratum (Mill.) Druce Lilium Lilium lancifolium Thunb. Ophiopogon Ophiopogon japonicus (Linn.f.) Ker-Gawl. Disporum Disporum cantoniense (Lour.) Merr.
菊科
Compositae
艾纳香属
Blumea 204
馥芳艾纳香
Blumea aromatica DC.
鸭跖草科
Commelinaceae
水竹叶属
Murdannia
水竹叶
Murdannia triquetra (Wall.)Bruckn.
禾本科
Gramineae
芒属
Miscanthus 芒
求米草属 竹叶草 蜈蚣草属 蜈蚣草 剪股颖属 剪股颖 画眉草属 知风草
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 Oplismenus Oplismenus compositus(L.)Beauv. Eremochloa Eremochloa ciliaris (Linn.) Merr. Agrostis Agrostis matsumurae Hack.ex Honda Eragrostis Eragrostis ferruginea (Thunb.) Beauv.
十字花科
Cruciferae
碎米荠属
Cardamine
紫花碎米荠
Cardamine tangutorum O.E.Schulz
鸢尾科
Iridaceae
鸢尾属
Iris
蝴蝶花
Iris japonica Thunb.
蝶形花科
Leguminosae
鹿霍属
Rhynchosia
鹿霍
Rhynchosia volubilis Lour.
木通科
Lardizabalaceae
木桶属
Akebia
三叶木通
Akebia trifoliata (Thunb.)Koidz.
猕猴桃科
Actinidiaceae
猕猴桃属
Actinidia
革叶猕猴桃 石蒜科
Actinidia rubricaulis Dunn var.coriacea (Fin.& Gagn.) C.F.Liang Amaryllidaceae
盐肤木属
Rhus
盐肤木 远志科
Rhus chinensis chinensis Polygalaceae 205
瓦韦属 瓦韦
Lepisorus Lepisorus thunbergianus (Kaulf.) Ching
206
附表三
缙云黄芩伴生物种名录
◆ 蕨类植物门
Pteridophyta
金星蕨科
Thelypteridaceae
金星蕨属
Parathelypteris
金星蕨
Parathelypteris glanduligera(Kze.)Ching
蕨科
Pteridiaceae
蕨属
Pteridium 蕨
鳞毛蕨科 耳蕨属
Pteridium aquilinum(L.)Kuhn var. latinsculum(Desv.) Dryopteridaceae Arachniodes
尾形复叶耳蕨
Arachniodes caudata Ching
斜方复叶耳蕨
Arachniodes rhomboidea(Wall. Ex Mett.)Ching
鳞毛蕨属 红盖鳞毛蕨
Dryopteris Dryopteris erythrosora(Eat0n)O. Ktze
蚌壳蕨科
Dicksoniaceae
金毛狗属
Cibotium
金毛狗
Cibotium barometz(L.)Sm.
◆ 裸子植物门
Gymnospermae
松科
Pinaceae
松属
Pinus
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Lanb.
◆ 被子植物门 樟科
Angiospermae
山胡椒属
Lindera
广东钓樟 木姜子属 假轮叶木姜子 新木姜子属 白毛新木姜子
Lauraceae Lindera kwangtungensis(Liou)Allen Litsea Litsea elongate var. subverticillata(Yang)Yang et P. H. Neolitsea aurata Neolitsea aurata(Hayata)Koidz. var. glauca Yang
酢浆草科
Oxalidaceae
酢浆草属
Oxalis
红花酢浆草 葫芦科
Oxalis corymbosa DC. Cucurbitaceae 207
绞股蓝属 绞股蓝
Gynostemma 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
山茶科
Theaceae
茶属
Camellia 作孚茶
大头茶属 四川大头茶
Camellia rosthorniana Hand. Gordonia Gordonia acuminate H.T.Chang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五月茶属
Antidesma
五月茶
Antidesma bunius Spreng.
清风藤科
Sabiaceae
清风藤属
Sabia
清风藤 蔷薇科
Sabia japonica Maxim. Rosaceae
悬钩子属
Rubus
寒莓
Rubus buergeri Miq.
宜昌悬钩子
Rubus ichangensis Hemsl. et Ktze.
红果树属 绒毛红果树
Stranvaesia Stranvaesia tomentosa Yu e t Ku
蝶形花科
Papilionaceae
崖豆藤属
Millettia
香花崖豆藤
Millettia dielsiana Harms
桑科
Moraceae
榕属
Ficus 异叶榕
Ficus heteromorpha Hemsl.
薜荔
Ficus pumila L.
荨麻科
Urticaceae
楼梯草属
Elatostema
楼梯草 糯米团属 糯米团
Elatostema involucratum Franch. et Sav. Pouzolzia Pouzolzia hirta(Bl.)Wedd.
伞形科
Umbelliferae
鸭儿芹属
Cryptotawnia
鸭儿芹 野牡丹科
Cryptotawnia japonica Hassk. Melastomataceae 208
肉穗草属 肉穗草
Sarcopyramis Sarcopyramis bodinieri Levl. et Van.
紫金牛科
Myrsinaceae
紫金牛属
Ardsia
百两金 酸藤子属 网脉酸藤果 杜茎山属 杜茎山
Ardsia crispa(Thunb.)A. DC. Embelia Embelia rubis Hand. Maesa Maesa japonica(Thunb.)Moritzi. ex Zoll.
忍冬科
Caprifoliaceae
荚蒾属
Viburnum
汤饭子 鸡矢藤属 鸡矢藤
Viburnum setigerum Hance Paederia Paederia scandens(Lour.)Merr.
报春花科
Primulaceae
珍珠菜属
Lysinmchia
重楼排草
Lysinmchia paridiformis Franch.
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e
腹水草属
Veronicastrum
细穗腹水草
Veronicastrum stenostachyum(Hemsl.)Yamazaki
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鼠刺属
Itea chinensis
矩圆叶鼠刺
Itea chinensis Hook. et Arn. var. oblonga Wu
壳斗科
Fagaceae
栲属
Castanepsis 栲
Castanepsis fargesii Franch.
杜英科
Elaeocarpaceae
杜英属
Elaeocarpus
日本杜英 猴欢喜属 薄果猴欢喜
Elaeocarpus japonicus Sieb. et Zucc. Sloanea Sloanea leptocarpa Diels
苦苣苔科
Gesneriaceae
半蒴苣苔属
Hemiboea
贵州半蒴苣苔 秋海棠科
Hemiboea cavaleriei Levl. Begoniaceae 209
秋海棠属 周裂叶秋海棠
Begonia Begonia circumlobata Hance
罂粟科
Papaveraceae
紫堇属
Corydalis
小花黄堇
Corydalis racemosa(Thunb.)Pers.
菊科
Compositae
紫菀属
Aster
三折脉紫菀 菊属
Aster ageratoides Turcz. Dendranthema
野菊 千里光属 千里光
Dendranthema indicum(L.)Des Moul. Senecio Senecio scandens Buch.-Ham. ex D. Don
鸢尾科
Iridaceae
鸢尾属
Iris
蝴蝶花
Iris japonica Thunb.
百合科
Liliaceae
菝葜属
Smilax
菝葜 沿阶草属 林生沿阶草
Smilax china L. Ophiopogon Ophiopogon sylvcola Wang et Tang
姜科
Zingiberaceae
山姜属
Alpinia
山姜
Alpinia japonica(Thunb.)Miq.
薯蓣科
Dioscoreaceae
薯蓣属
Dioscorea
黄独
Dioscorea bulbifera L.
禾本科
Gramineae
芒属
Miscanthus 芒
慈竹属 慈竹 求米草属 竹叶草
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 Neosinocalamus Neosinocalamus affinis(Rendle)Keng f. Oplismenus Oplismenus compositus(L.)Beauv.
莎草科
Cyperaceae
苔草属
Carex 210
亮绿苔草
Carex breviculmis R. Br.
211
附表四
银杉伴生植物名录
蕨类植物
Pteridophyta
瘤足蕨科
Plagiogyriaceae
瘤足蕨属
Plagiogyria
华中瘤足蕨
Plagiogyria euphlebia (Kunze) Mett.
镰叶瘤足蕨
Plagiogyria distinctissima Ching
里白科
Gleicheniaceae
芒萁属
Dicranopteris
芒萁
Dicranopteris dichotoma (Thunb.) Bernh.
铁线蕨科
Adiantaceae
铁线蕨属
Adiantum
月芽铁线蕨
Adiantum edentulum Christ
金星蕨科
Thelypteridaceae
金星蕨属
Parathelypteris
光脚金星蕨
Parathelypteris japonica (Bak.)Ching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
鳞毛蕨属
Dryopteris
鳞毛蕨
Dryopteris sp.
水龙骨科
Polypodiaceae
水龙骨属
Polypodiodes
水龙骨 石韦属
Polypodiodes sp. Pyrrosia
石韦
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ell
毡毛石韦
Pyrrosia drakenana (Franch.) Ching
瓦韦属 瓦韦
Lepisorus Lepisorus thunbergianus (Kaulf.) Ching
裸子植物
Gymnospermae
松 科
Pinaceae
松属
Pinus
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Lamb.
油松
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杉 科
Taxodiaceae
杉木属
Cunninghamia
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212
红豆杉科
Taxaceae
榧树属
Torreya
巴山榧树
Torreya fargesii Franch.
被子植物
Angiospermae
壳斗科
Fagaceae
锥属
Castanopsis
扁刺锥 青冈属
Castanopsis platyacantha Rehd.et Wils. Cyclobalanopsis
青冈
Cyclobalanopsis glauca (Thunberg) Oersted
曼青冈
Cyclobalanopsis oxyodon (Miquel) Oersted
褐叶青冈
Cyclobalanopsis stewardiana (A. Camus) Y. C. Hsu et H.
水青冈属 光叶水青冈 柯属
W Jen Fagus Fagus lucida Rehd. et Wils. Lithocarpus
石栎
Lithocarpus glaber (Thunb.) Nakai
硬斗石栎
Lithocarpus hancei (Bentham) Rehd.
栎属
Quercus 巴东栎
Quercus engleriana Seem .
尖叶栎
Quercus oxyphylla (E. H. Wilson) Handel-Mazzetti
桑寄生科
Loranthaceae
梨果寄生属
Scurrula
红花寄生
Scurrula parasitica Linn.
樟科
Lauraceae
樟属
Cinnamomum 樟
山胡椒属 三桠乌药 木姜子属
Cinnamomum camphora (Linn.) Presl Lindera Lindera obtusiloba Bl. Litsea
山鸡椒
Litsea cubeba (Lour.) Pers.
宜昌木姜子
Litsea ichangensis Gamble
新木姜子属 新木姜子
Neolitsea Neolitsea aurata (Hayata) Koidz.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星果草属
Asteropyrum
星果草
Asteropyrum peltatum (Franch.) Drumm. ex Hutch. 213
铁线莲属 绣球藤
Clematis Clematis montana Buch. -Ham. ex DC.
小檗科
Berberidaceae
小檗属
Berberis
南川小檗
Berberis fallaciosa Schneid.
金粟兰科
Chloranthaceae
金粟兰属
Chloranthus
金粟兰
Chloranthus spicatus (Thunb.) Makino
山茶科
Theaceae
山茶属
Camellia
长瓣短柱茶(闽鄂山茶)
Camellia grijsii Hance
柃木属
Eurya
细枝柃
Eurya loquiana Dunn
细齿叶柃
Eurya nitida Korthals var. nitida Korthals
大头茶属 四川大头茶 木荷属 中华木荷
Gordonia Gordonia acuminata Chang Schima Schima sinensis (Hemsl.) Airy-Shaw
金缕梅科
Hamamelidaceae
枫香树属
Liquidambar
枫香
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虎耳草属
Saxifraga
虎耳草
Saxifraga stolonifera Curt.
蔷薇科
Rosaceae
栒子属
Cotoneaster
粉叶栒子
Cotoneaster glaucophyllus Franch.
麻叶栒子
Cotoneaster rhytidophyllus Rehd. et Wils.
悬钩子属
Rubus
竹叶鸡爪茶
Rubus bambusarum Focke
羽萼悬钩子
Rubus pinnatisepalus Hemsl.
花楸属
Sorbus
石灰花楸
Sorbus folgneri (Schneid.) Rehd.
江南花楸
Sorbus hemsleyi (Schneid.) Rehd.
红果树属
Stranvaesia 214
红果树
Stranvaesia davidiana Dcne.
含羞草科
Mimosaceae
合欢属
Albizia
合欢
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
蝶形花科
Papilionaceae
香槐属
Cladrastis
小花香槐
Cladrastis sinensis Hemsl.
交让木科
Daphniphyllaceae
虎皮楠属
Daphniphyllum
交让木
Daphniphyllum macropodum Miq.
虎皮楠
Daphniphyllum oldhami (Hemsl.) Rosenth.
芸香科
Rutaceae
花椒属
Zanthoxylum
刺异叶花椒
Zanthoxylum dimorphophyllum Hemsl. var. spinifolium
槭树科
Rehd et Wils Aceraceae
槭属
Acer 五裂槭
Acer oliverianum Pax
青榨槭
Acer davidii Franch.
山柳科
Clethraceae
山柳属
Clethra
城口桤叶树
Clethra fargesii Franch.
清风藤科
Sabiaceae
泡花树属
Meliosma
山漾叶泡花树
Meliosma thorelii Lecomte
冬青科
Aquifoliaceae
冬青属
Ilex
康定冬青
Ilex franchetiana Loes.
具柄冬青
Ilex pedunculosa Miq.
卫矛科
Celastraceae
卫矛属
Euonymus
紫花卫矛
Euonymus porphyreus Loes.
茶茱萸科
Icacinaceae
假柴龙树属
Nothapodytes
马比木 鼠李科
Nothapodytes pittosporoides (Oliv.) Sleum. Rhamnaceae 215
勾儿茶属
Berchemia
多花勾儿茶 鼠李属
Berchemia floribunda (Wall.) Brongn. Rhamnus
亮叶鼠李
Rhamnus hemsleyana Schneid.
山茱萸科
Cornaceae
桃叶珊瑚属
Aucuba
狭叶桃叶珊瑚 灯台树属
Aucuba chinensis Benth. subsp. chinensis var. angusta Bothrocaryum
灯台树 青荚叶属
Bothrocaryum controversum (Hemsl.) Pojark. Helwingia
白粉青荚叶
Helwingia japonica (Thunb.) Diet RQ. var. Hypoleuca
五加科
Hemsl ex Rehd Araliaceae
五加属
Acanthopanax
吴茱萸五加
Acanthopanax evodiaefolius Franch.
细梗吴茱萸五加
Acanthopanax evodiaefolius Franch. var. gracilis W. W.
树参属
Dendropanax
树参
Dendropanax dentiger (Harms) Merr.
梁王茶属
Nothopanax
异叶梁王茶
Nothopanax davidii (Franch.) W. R. Philipson
杜鹃花科
Ericaceae
吊钟花属
Enkianthus
吊钟花
Enkianthus quinqueflorus Lour.
灯笼树
Enkianthus chinensis Franch.
珍珠花属
Lyonia
珍珠花
Lyonia ovalifolia (Wall.) Drude
小果珍珠花
Lyonia ovalifolia (Wall.) Drude var. elliptica (Sieb. et Zucc ) Hand Mazz Pieris
马醉木属 美丽马醉木 杜鹃花属
Pieris formosa (Wall.) D. Don Rhododendron
腺萼马银花
Rhododendron bachii Lévl.
杜
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鹃
弯尖杜鹃
Rhododendron adenopodum Franch.
金山杜鹃
Rhododendron longipes Rehd. et Wils. var. chienianum
越桔属
(Fang) Chamb ex Cullen et Chamb Vaccinium 216
乌饭树
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
无梗越橘
Vaccinium henryi Hemsl.
扁枝越橘
Vaccinium japonicum Miq. var. sinicum (Nakai) Rehd.
紫金牛科
Myrsinaceae
紫金牛属
Ardisia
九管血
Ardisia brevicaulis Diels
铁子属
Myrsine
光叶铁仔
Myrsine stolonifera (Koidz. ) Walder
野茉莉科
Styracaceae
白辛树属
Pterostyrax
白辛树
Pterostyrax psilophyllus Diels ex Perk.
茜草科
Rubiaceae
茜草属
Rubia
茜 草
Rubia cordifolia L.
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e
马先蒿属
Pedicularis
连齿马先蒿
Pedicularis confluens Tsoong
忍冬科
Caprifoliaceae
六道木属
Abelia
蓪梗花 双盾木属 云南双盾木 荚蒾属
Abelia engleriana (Gaebn.) Rehd. Dipelta Dipelta yunnanensis Franch. Viburnum
金佛山荚蒾
Viburnum chinshanense Graebn.
宜昌荚蒾
Viburnum erosum Thunb.
水红木
Viburnum cylindricum Buch. -Ham. ex D. Don
菊科
Compositae
兔儿风属
Ainsliaea
长穗兔儿风 千里光属
Ainsliaea henryi Diels Senecio
额河千里光
Senecio argunensis Turcz.
秃果千里光
Senecio globigerus (Oliv.) Chang
百合科
Liliaceae
万寿竹属
Disporum
宝铎草
Disporum sessile D.Don 217
沿阶草属 麦冬 菝葜属 托柄菝葜 藜芦属 毛叶藜芦
Ophiopogon Ophiopogon japonicus (Linn. f.) Ker-Gawl. Smilax Smilax discotis Warb. Veratrum Veratrum grandiflorum (Maximowicz ex Baker) Loesener
禾本科
Gramineae
箭竹属
Fargesia
箭竹 芒 属 芒
Fargesia spathacea Franch. Miscanthus 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
莎草科
Cyperaceae
苔草属
Carex
峨眉苔草
C. omeiensis Tang et Wang
218
附表五
白鹇调查情况
表Ⅴ-1 白鹇研究保护现状调查的被访谈人员和访谈结果 被访人资料 姓名
现工作/居住地
被访问人见到的白鹇资料 工龄
)
白鹇的地点及序号 1
白鹇的生境
)
年份 2
季节
群体数
雄 性
数
(只/群)
数量
2
5
2
何政策
土塆护林点
30
下厂 1[土塆 22,插旗山 27,黄坢山 32]
阔叶林中开阔地
2010
曾凡昌
莫花岩哨卡
30
笋子沟垭口 2 [黄坢山 32]
阔叶林林间
2006
1
3-4
曾凡昌
莫花岩哨卡
30
太平山 3
阔叶林林间
2006
1
3-4
游德清
斑竹园护林点
花果山工区 4
混交林间开阔处
2000 前
冬季
1
3-5
王波
大窝铺管护站
25
和尚老工队 5[花果山工区 4,黄坢山 32]
阔叶林林间小道
2000 前
冬季
1
6
王波
大窝铺管护站
25
插旗山 27
阔叶林林间小道
2009
冬季
1
8
兰启光
大窝铺管护站
31
油坊沟 6[鹞子岩 8,插旗山 27]
竹林
2000 前
2
3-5
兰启光
大窝铺管护站
31
大塆 7,
混交林间
2008
2
6-7
杨先田
河嘴护林点
20
碱厂塆 9[大火土 13]
灌木空旷地
2005
1
5-7
杨先田
河嘴护林点
20
深塆 24
混交林间开阔处
2003
初冬
1
7
肖强辉
洪洞村二组
59
洗鱼口周围山上——新增 35
阔叶林林间小道
2006
冬季
赵云华
洪洞村二组
59
王家沟 10
阔叶林林间小道
2000 前
219
春初
结群
冬季
4-5 1
6
苏庭荣
洪洞村四组
茶溪沟 11
混交林
2000 前
苟孟松
斑竹园护林点
斑竹园 12
混交林间开阔处
2009
曾中云
朝阳观林业员
35
大火土 13[插旗山 27]
阔叶林间小道
曾中云
朝阳观林业员
35
鹞子岩 8
粱志敏
望乡台护林点
25
粱志敏
望乡台护林点
粱志敏
80
1
2-4
冬季
1
3-4
1
2000 前
冬季
1
2
2
阔叶林间小道
2006
冬季
3
3-5
洪海 8 队 15[朱家坡 16,和顺坡 28]
混交林间开阔处
2000 前
雪天
1
5
25
二洞口 14
混交林间开阔处
2000 前
雪天
1
6
望乡台护林点
25
大塆 17
混交林间开阔处
2009
雪天
1
6
文洪彬
朱家坡护林点
26
朱家坡 16
混交林间小道
2010
冬末
1
6-8
袁征启
洪洞村八组
40
朝阳观河嘴上——新增 36
针阔混交林
黄来宝
响水滩护林点
25
落阳坝 21
混交林间开阔处
2008
冬季
1
6
黄来宝
响水滩护林点
25
石榴坪 18[,和顺坡 28,]
柳杉林下
2007
雪天
1
6
黄来宝
响水滩护林点
25
牛家坡 20
混交林间开阔处
2007
雪天
1
6
黄来宝
响水滩护林点
25
谭家房子 29 向外、向南→
混交林间开阔处
2008
冬季
1
7
吕吉林
大窝铺管护站
25
山枣坪 19
灌木空旷地
2000 前
冬春
1
2-4
刘家良
斑竹园护林点
土湾 22[大火土 13]
混交林间开阔处
2008
冬季
1
4
文学辉
林海村 1 组
70
火土塆 23
混交林
2008
1
3-4
1
李中华
碾盘护林点
25
碾盘 25[插旗山 27]
阔叶林
2010
1
5-7
2
朱华国
花坟护林点
20
沙嘴 26[插旗山 27,斑竹园 12,大火土 13]
阔叶林间小道
2008
1
2
2
吴世福
和顺坡护林点
和顺坡 28
柳杉林下
2010
2
3-5
220
2008
冬季
夏季
贩卖
1
2
陶家海
和顺坡护林点
21
和顺坡 28
柳杉林下
2009
冬季
侯祖发
头道村 7 组
65
象鼻岭 30
混交林中开阔处
2006
何西富
头道村 7 组
79
苏家大院山上 31
混交林间小道
2007
冉光华
大窝铺管护站
黄坢山 32
小型灌木丛
2009
祝世福
洪洞村四组
61
大窝厂 33[王家沟 10,茶溪沟 11]
林间小道
2006
李朝明
洪洞村七组
77
红碑山 34
疏林地
2006
罗勇
斑竹园护林点
坪山 35
混交林间开阔处
2000 前
侯祖权
洪洞村窖子坝
35
卢滚荡 36
阔叶林间开阔处
周大福
洪洞村六组
65
卢滚荡 36
阔叶林间开阔处
1
1-2
2
3-5
2
夏季
1
2
2
初夏
1
2
2
1
5-7
2
春季
1
2-4
2
冬季
1
4-6
2010
1
6-8
2006
1
2
1)地名后的编号是图 2 中地名的编号,此编号表明该地名在图 2 中的位置,方括号为该访谈人曾见到白鹇的其他地点,其见到时间较早,没有列入表中 2)同一地点,同一或不同的被访谈人,在不同时间见到的白鹇,记载最新年份数量
表Ⅴ-2 白鹇研究保护现状调查的样带设置和调查结果 序号
日期
时间
起点
终点
Ⅷ.08.2009
16:30-17:30
碾盘
大窝铺
样带经纬度
海拔(m)
生境
N28°34.787,
500-1000
河谷常绿林灌
500-1000
河谷常绿林灌
调查结果(图片表示)
* (1)
E106°20.536′ 重复
Ⅷ.05.2010
13:30-17:30
碾盘
大窝铺
N28°34.787, E106°20.536′ 221
图像 1294 卧痕 √
2
(2)
Ⅷ.08.2009
17:30-19:00
凤尾瀑布
大窝铺
N28°34.386,
500-1000
河谷常绿林灌
DSC05471 景观√
1000-1500
山坡常绿阔叶
DSC08413 景观√
E106°20.481′ (3)
Ⅷ.09.2009
08:00-09:30
大窝铺
插旗山
N28°34.999,
林
E106°20.926′ 重复
Ⅷ.07.2010
08:30-11:30
大窝铺
插旗山
N28°34.999′ ,
1000-1500
山坡常绿阔叶 林
E106°20.926′ (4)
Ⅷ.09.2009
09:00-10:30
大窝铺
插旗山
N28°34.689,
1000-1500
E106°20.336′ (5)
(6)
重复
(7)
Ⅷ.09.2009
Ⅷ.09.2009
Ⅷ.07.2010
Ⅷ.11.2009
12:00-14:00
15:00-17:00
10:00-16:00
08:00-12:00
插旗山山脊
插旗山山脊
插旗山山脊
茶溪沟
插旗山山
N28°35.305,
脊
E106°20.543′
插旗山山
N28°35.301,
脊
E106°20.428′
插旗山山
N28°35.301,
脊
E106°20.428′
摩天岭
N28°38.308,
1000-1500
1000-1500
1000-1500
DSC09738 羽毛
DSC09356 景观√
√
山坡常绿阔叶
DSC05514 羽毛
林
√
山坡常绿阔叶
DSC05519 羽毛
林
√
山坡常绿阔叶
DSC06882 羽毛
林
√
山坡常绿阔叶
DSC09360 羽毛
林
√
500-1000
针阔混交林
1000-1500
常绿阔叶林、竹
DSC05658 羽毛
林
√
常绿阔叶林、竹
IMG_7266 羽毛
DSC05514 羽毛√
DSC05289 景观√
DSC06881 景观√
DSC09361 粪便√
图像 0211 景观
E106°21.589′ (8)
Ⅷ.11.2009
09:00-10:00
马家沟
铁匠屋基
N28°35.942, E106°23.446′
重复
Ⅻ.30.2010
08:30-18:30
马家沟
鹿滚凼
N28°35.942, 222
1000-1500
DSC05649 竹林√
林
E106°23.446′ (9)
Ⅷ.11.2009
10:00-11:00
铁匠屋基
罗家垭口
E28°36.063,
1000-1500
常绿阔叶林
√
E106°23.536′ 重复
Ⅷ.08.2010
08:00-10:00
铁匠屋基
罗家垭口
E28°36.063,
1000-1500
常绿阔叶林
Ⅷ.11.2009
11:00-12:00
罗家垭口
鹞子岩
N28°35.851,
1000-1500
常绿阔叶林
Ⅷ.08.2010
10:00-13:00
罗家垭口
鹞子岩
N28°35.851,
1000-1500
常绿阔叶林
Ⅷ.11.2009
12:00-13:30
鹞子岩
鹿滚凼
N28°35.512,
1000-1500
常绿阔叶林
Ⅷ.08.2010
13:00-15:30
鹞子岩
鹿滚凼
N28°35.512,
1000-1500
常绿阔叶林
Ⅷ.11.2009
13:30-14:30
鹿滚凼
黄家坝
N28°35.372,
1000-1500
常绿阔叶林
Ⅷ.12.2009
08:00-12:00
朝阳观
和嘴上
N28°39.556,
1000-1500
针阔混交林
Ⅷ.12.2009
08:00-09:00
水井湾
五岳朝天
N28°39.669, E106°20.542′ 223
DSC05699 羽毛
DSC05707 粪便√
DSC09665 羽毛
DSC09661 羽毛√
DSC05713 卧痕
DSC05703 景观√
DSC06883 羽毛
图像 0319 景观√
√
E106°18.486′ (14)
DSC09641 羽毛
√
E106°24.171′ (13)
DSC09636 羽毛
√
E106°23.727′ (12)
DSC05689 景观√
√
E106°23.727′ 重复
DSC05680 羽毛
√
E106°23.539′ (11)
DSC09622 羽毛√
√
E106°23.539′ 重复
DSC09618 羽毛 √
E106°23.536′ (10)
DSC05669 卧痕
1000-1500
针阔混交林
DSC09751 羽毛 √
DSC05812 景观√
(15)
Ⅷ.12.2009
09:00-10:00
鹅项颈
对窝湾
N28°39.287,
1000-1500
针阔混交林
Ⅷ.04.2010
08:00-16:30
两河口
七洞溪
N28°32.956′ ,
1000-1500
常绿阔叶林
Ⅰ.02.2011
08:00-17:30
两河口
七洞溪
N28°32.956′ ,
1000-1500
常绿阔叶林
Ⅷ.06.2010
07:30-17:30
七洞溪
莫花岩
N28°34.097′,E
1000-1500
Ⅰ.02.2011
07:30-18:30
七洞溪
莫花岩
N28°34.097′,E
1000-1500
Ⅷ.09.2010
08:30-15:00
洗鱼口
上屋沟
N28°34.132′,E
常绿阔叶林,竹 林
106°22.379′ (18)
常绿阔叶林,竹 林
106°22.379′ 重复
1000-1500
溪流林灌
Ⅻ.29.2010
09:30-16:00
洗鱼口
上屋沟
N28°34.132′,E
1000-1500
溪流林灌
Ⅷ.10.2010
08:00-15:30
天厂坝
盘龙溪
N28°38.050′,E
500-1000
溪流林灌
Ⅷ.11.2010
08:30-16:00
水口寺
鹰嘴岩
N28°38.919′ ,
500-1000
溪流林灌
Ⅷ.12.2010
08:00-17:30
号上
和顺坡
N28°33.814′,E 224
DSC09489 羽毛√
√ DSC00331 羽毛
DSC00302 羽毛√
√ DSC09786 羽毛
DSC09417 景观√
DSC00226 痕迹
DSC00219 羽毛√
DSC09738 羽毛
DSC09812 羽毛
DSC09809 羽毛√
√
E106°21.327′ (21)
DSC09485 粪便
√
106°20.923′ (20)
DSC04735 羽毛√
√
106°22.009′ (19)
IMG_7285 粪便
√
106°22.009′ 重复
DSC09347 羽毛√
√
E106°21.936′ (17)
DSC09339 卧痕 √
E106°21.936′ 重复
DSC05781 卧痕√
√
E106°20.774′ (16)
DSC05777 卧痕
1000-1500
针叶林
DSC09876 景观√
106°28.241′ (22)
Ⅷ.13.2010
08:30-18:30
和顺坡
朱家坡
N28°32.579′,E
1000-1500
针阔混交林
DSC09937 景观√
1500-2000
阔叶林
DSC09950 景观√
500-1000
针阔混交林,竹
DSC09964 景观√
106°29.725′ (23)
Ⅷ.14.2010
08:00-15:30
朱家坡
号上
N28°32.519′,E 106°29.436′
(24)
Ⅷ.15.2010
08:30-16:00
对窝岩
斑竹园
N28°42.884′,E
林
106°19.654′ (25)
Ⅻ.31.2010
09:30-17:30
黄果树
观音岩
N28°33.987′,E
500-1000
常绿阔叶林
Ⅻ.31.2010
09:00-18:00
大黄沟
上厂
N28°36.236′,E
500-1000
常绿阔叶林
Ⅰ.01.2011
09:00-15:00
上坝
强盗湾
N28°59.453′,E
DSC00260 羽毛
DSC00253 羽毛√
√
106°20.168 (27)
IMG_7246 卧痕√
√
106°20.120′ (26)
IMG_7238 羽毛
1000-1500
针叶林
DSC00179 景观
500-1000
溪流林灌
DSC00107 景观
106°45.618 (28)
Ⅻ.30.2010
08:30-18:30
杉家沟
电厂沟
N28°38.926′ , E106°21.023′
*重复:是指该行上面一行的样带在不同日期、时间进行的同条样带的重复调查;序号指样带编号
225
表Ⅴ-3
四面山地区访谈得知的白鹇分布地点和数量
序号
见到地点
林班面积( km2)
结群数
种群数量(只)1)
种群密度(只/ km2)
1
下厂
1.1
2
10
9.09
3
太平山
0.4
1
3
7.50
8
鹞子岩
5.3
3
12
2.26
12
斑竹园
6.2
1
3
0.48
18
石榴坪
0.4
1
6
15.00
22
土塆
2.4
1
4
1.67
24
深塆
1.9
1
7
3.68
25
碾盘 25
2.5
1
5
2.00
26
沙嘴
0.6
1
2
3.33
27
插旗山
1.1
1
8
7.27
30
象鼻岭
2.7
2
6
2.22
32
黄坢山
3.2
1
6
1.88
33
大窝厂
3.6
1
5
1.38
2
笋子沟垭口
0.6
1
4
6.67
7
大塆
0.9
2
12
13.33
9
碱厂塆
0.5
1
5
10.00
16
朱家坡
1.1
1
6
5.45
17
大塆
0.5
1
6
12.00
20
牛家坡
0.5
1
6
12.00
21
落阳坝
0.7
1
6
8.57
23
火土塆
0.7
1
3
4.29
28
和顺坡
1.3
2
8
6.15
29
谭家房子
0.6
1
7
11.67
31
苏家大院山上
0.4
1
3
7.50
34
红碑山
3.2
1
4
1.25
42.4
31
147
6.27±4.311
合计
1)被访谈人所反映群体数有范围时,以其平均值作为我们记录数量;如只见雄性,则:1 只雄性的种群数量估计为 3 只,2 只雄性为 6 只。 226
表Ⅴ-4 白鹇研究保护现状调查得知的地点和数量 序号*
日期
时间
起点
终点
海拔(m)
生境
调查面积(km2)
种群密度(只 /km2)
(1)
Ⅷ.08.2009
16:00-17:30
碾盘
大窝铺
500-1000
河谷常绿林灌
0.27
0
(2)
Ⅷ.08.2009
16:30-19:00
凤尾瀑布
大窝铺
500-1000
河谷常绿林灌
0.63
9.52
(3)
Ⅷ.09.2009
08:00-09:30
大窝铺
插旗山
1000-1500
山坡常绿阔叶林
0.27
22.22
(5)
Ⅷ.09.2009
12:00-15:00
插旗山山脊
插旗山山脊
1000-1500
山坡常绿阔叶林
0.54
11.11
(7)
Ⅷ.11.2009
08:00-12:00
茶溪沟
摩天岭
500-1000
针阔混交林
0.72
0
(8)
Ⅷ.11.2009
08:00-10:00
马家沟
铁匠屋基
1000-1500
常绿阔叶林、竹林
0.36
16.67
(9)
Ⅷ.11.2009
10:00-12:00
铁匠屋基
罗家垭口
1000-1500
常绿阔叶林
0.36
16.67
(10)
Ⅷ.11.2009
12:00-14:30
罗家垭口
鹞子岩
1000-1500
常绿阔叶林
0.45
13.33
(11)
Ⅷ.11.2009
14:30-16:30
鹞子岩
鹿滚凼
1000-1500
常绿阔叶林
0.36
16.67
(12)
Ⅷ.11.2009
16:30-18:30
鹿滚凼
黄家坝
1000-1500
常绿阔叶林
0.36
16.67
(13)
Ⅷ.12.2009
08:00-11:30
朝阳观
和嘴上
1000-1500
针阔混交林
0.63
9.52
(14)
Ⅷ.12.2009
08:00-12:00
水井湾
五岳朝天
1000-1500
针阔混交林
0.72
8.33
(15)
Ⅷ.12.2009
13:00-18:30
鹅项颈
对窝湾
1000-1500
针阔混交林
0.99
6.06
(16)
Ⅷ.04.2010
08:00-18:30
两河口
七洞溪
1000-1500
1.53
7.84 两群
227
常绿阔叶林
(17)
Ⅷ.06.2010
07:30-17:30
七洞溪
莫花岩
1000-1500
常绿阔叶林,竹林
1.80
3.33
(18)
Ⅷ.09.2010
08:30-15:00
洗鱼口
上屋沟
1000-1500
溪流林灌
1.17
5.12
(19)
Ⅷ.10.2010
08:00-15:30
天厂坝
盘龙溪
500-1000
溪流林灌
1.35
4.44
(20)
Ⅷ.11.2010
08:30-16:30
水口寺
鹰嘴岩
500-1000
溪流林灌
1.44
4.17
(21)
Ⅷ.12.2010
10:00-16:30
号上
和顺坡
1000-1500
针叶林
8.77
0
(22)
Ⅷ.13.2010
10:30-18:30
和顺坡
朱家坡
1000-1500
针阔混交林
1.44
0
(23)
Ⅷ.14.2010
09:00-15:30
朱家坡
号上
1500-2000
阔叶林
1.17
0
(24)
Ⅷ.15.2010
10:30-16:00
对窝岩
斑竹园
500-1000
针阔混交林,竹林
0.99
0
(25)
Ⅻ.31.2010
09:30-17:30
黄果树
观音岩
500-1000
常绿阔叶林
1.44
4.17
(26)
Ⅻ.31.2010
09:00-18:00
大黄沟
上厂
500-1000
常绿阔叶林
1.62
3.70
(27)
Ⅰ.01.2011
09:00-15:00
上坝
强盗湾
1000-1500
针叶林
1.08
0
(28)
Ⅻ.30.2010
08:30-18:30
杉家沟
电厂沟
500-1000
溪流林灌
1.80
0
32.26
179.54;6.91±
合计
6.69 *序号指样带编号;同表 2. 1)调查面积 = 样带宽度 m X 调查时间 h X 调查速度 km/h; 0.06 X 时间 X 3km/h
228
附表六
川金丝猴调查情况 (2010 年 4 月~12 月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动物名录)
序号
物种名称
拉丁名
照片数
活动时间(24 小时制)
一、鸟类 (1)
红腹角雉
Tragopan temminckii
40 张
7:02:38~17:54:31
(2)
红腹锦鸡
Chrysolophus pictus
14 张
7:02:38~17:43:59
(3)
勺鸡?
Pucrasia macrolopha
2张
5:45:54
(4)
雉鸡
Phasianus colchicus
2张
6:15:11~17:11:13
(5)
普通鵟
Buteo buteo
2张
14:47:41
(6)
橙翅噪鹛
Garrulax elliotii
6张
11:52:46~15:16:54
(7)
眼纹噪鹛
Garrrulax ocellatus
22 张
7:22:12~16:24:01
(8)
灰头鸫
Turdus rubrocanus
4张
8:30:14~10:31:52
(9)
星鸦
Nucifraga caryocatactes
1张
13:28:52
(10)
黑熊
Selenarctos thibetanus
1张
12:23:24
(11)
果子狸
Paguma larvata
1张
8:09:35
(12)
猪獾
Arctonyx collaris
4张
19:02:02~23:22:55
(13)
斑羚
Naemorhedus goral
6张
22:29:23~1:43:25
(14)
鬣羚
Capricornis sumatraensis
7张
0:04:06~7:15:17
(15)
毛冠鹿
Elaphodus cephalophus
20 张
6:02:53~19:08:19~1:09:07
(16)
野猪
Sus scrofa
13 张
6:16:29~13:16:39~23:52:04
(17)
豪猪
Hystrix hodgsoni
2张
3:39:57
(18)
长吻松鼠
Dremomys pernyi
4张
11:47:17~17:10:41
(19)
鼠类
二、兽类
21:19:34~3:51:57
229
附表七
黑叶猴的调查时间及调查地点 1 调查时间表
地域
日期
工作内容和方法
南川金佛山
2009.9.3
电话访问重庆市林业局王维副处长
2009.9.7-14
实地调查吊咀、猴子湾一带黑叶猴种群
2009.9.20-29
实地调查油槽沟、黑旺塘一带黑叶猴种群
2009.10.23-29
实地调查后河一带黑叶猴种群
2009.11.5-13
实地调查三岔河一带黑叶猴种群
2009.11.15-22
实地调查三元一带黑叶猴种群
2010.3.2-16
实地调查吊咀、猴子湾一带黑叶猴种群
2010.3.19-29
实地调查油槽沟、黑旺塘一带黑叶猴种群
2010.4.1-21
实地调查后河、三岔河一带黑叶猴种群
2010.4.22-27
实地调查三元一带黑叶猴种群
2010.7.16
电话访问金佛山保护区马建伦
2010.7.17
电话访问重庆市南川药物种植研究所刘正 宇研究员
2010.7.19-31
实地调查吊咀、猴子湾一带黑叶猴种群
2010.8.1-11
实地调查油槽沟、黑旺塘一带黑叶猴种群
2010.8.14-31
实地调查后河、三岔河一带黑叶猴种群
2010.9.1-9
实地调查三元一带黑叶猴种群
2009.10.9
电话访问重庆市绿色志愿者协会会长吴登明
2009.10.11
调查张家沟至下坝江段
2009.10.12
调查张家沟至竹子溪江段
2009.10.13-14
调查下坝至跳塘江段
2009.10.15-17
调查跳塘至大石笋江段
2010.5.6-17
调查张家沟至大石笋江段
2010.9.12
电话访问武隆县林业局资源科杨科长
2010.9.14-18
调查张家沟至竹子溪江段
2010.9.19-30
调查下坝至大石笋江段
芙蓉江峡谷
230
万盛黑山谷
2009.11.23
电话访问万盛区林业局资源科罗科长
2009.11.24
电话访问重庆市绿色志愿者协会会长吴登明
2009.11.25-27
实地调查上猪猴、中猪猴一带
2010.5.23-26
实地调查鲤鱼河上游中猪猴一带
2010.10.11-15
实地调查上猪猴、中猪猴一带
2010.11.9-16
实地调查上猪猴、中猪猴一带
2010.4.28
电话访问江津林业局资源科刘科长
2010.4.30-5.2
实地踏查桃子岩和沙子岩一带
彭水长溪河河谷
2010.7.2-4.
实地踏查彭水万足乡长溪河廖家 8 组(N 29º 11′45″,E 108º10′55″)、9 组(N 29º11′ 55″,E 108º10′20″) ,以及大鱼塘大岩匡 (N 29º11′45″,E 108º11′04″)一带
酉阳龚滩镇土沱子
2010.7.7-9.
实地调查酉阳龚滩镇土沱子
酉阳县曾潭乡阿篷江段
2010.7.11-13.
实地调查酉阳阿篷江段
四面山
231
2 部分猴群被发现的GPS位点 地域 南川金佛山
芙蓉江峡谷
万盛黑山谷
发现日期
猴群编号
GPS 位点
2009.9.9
1
N29°08′21.0″ E107°22′35.6″
2009.9.10
2
N29°08′18.4″ E107°22′43.0″
2009.9.10
3
N29°08′21.1″ E107°23′11.8″
2009.9.12
4
N29°08′27.0″ E107°22′49.3″
2009.9.13
5
N29°08′25.2″ E107°22′35.6″
2009.9.21
9
N29°07′23.0″ E107°22′42.5″
2009.11.6
15
N29°06′55.5″ E107°23′01.7″
2009.11.9
17
N29°07′10.1″ E107°22′23.4″
2009.11.25
22
N29°06′46.9″ E107°20′40.8″
2009.11.17
25
N29°05′55.1″ E107°24′09.7″
2010.9.15
I
N29°03′13.6″ E107°52′16.8″
2009.10.12
II
N29°05′39.9″ E107°53′15.5″
2009.10.16
IV
N29°07′38.7″ E107°53′37.4″
2010.11.13
I
N28°50′53.0″ E106°59′12.0″
注:由于黑叶猴栖息地为河谷峡谷地带,有时GPS无信号,故仅有部分猴群有GPS 定位点,有时GPS信号较差,为二维导航,二维导航时可能经纬度有较大误 差。
232
附表八 1
林麝野外调查方法及结果 野外样带调查、实地访问、野外踏察和电话访问调查结果
区县 江津
日 期 2009-11-25~26
方 法 访问、野外实 地访问
结 多年不见,可能消失
綦江
2009-11-26~30
访问、实地访 问、野外踏察
1988 年,綦江赶水有 10~20 个麝香囊,2007 年听说有人弄到过.
万盛
2009-11-27~30
访问、实地调 查
黑山镇北门村,文革后期该山每年都要捕获几 只,1999 年曾经捕到 1 只
南川
2009-12-1~2
访问、实地访 问、野外踏察
2008 年有人鱼泉乡三元村庙坝河(石林河) 山崖看到过。整个金佛山可能分布约有 20 只
武隆
2009-12-2~3
访问、野外实 地踏察
与贵州接壤的西沙河大白岩几年前有。现在可 能还有的在武隆东北部的桐梓镇山林有分布
开县
2010-1-21-25
访问、实地访 约 20~50 只 问、野外踏察、 样带调查
城口
2010-1-25~30
访问、实地访 问、野外踏察
约 100 只
万州
2010-4-1
电话访问
约 10 只(2002~2003 年曾捕捉 2 只)
涪陵 巴南 黔江 长寿
2010-4-1 2010-4-1 2010-4-1 2010-4-1
电话访问 电话访问 电话访问 电话访问
武陵山大木市级自然保护区可能有分布 桥口坝可能有分布,但多年不见,可能消失 马喇镇的灰千市级自然保护区可能有分布 明月山脉可能有分布,但多年不见,推测可能 消失
梁平 丰都 忠县
2010-4-1 2010-4-2 2010-4-2
电话访问 电话访问 电话访问
东山林场片可能有分布,约 20~40 只 情况不明,可能已消失 东北部与梁平接壤的官坝镇 1995 或 1996 年有 人套起来卖,可能有分布
云阳 奉节
2010-4-2 2010-4-2
电话访问 电话访问
西部、与万州接壤的 48 槽林场可能有分布 兴隆可能有分布
巫溪
2010-4-2
电话访问
县城附近刘家沟,两年前发现过。县城北面天 星乡、与陕西省接壤的徐家镇、南部的上磺镇 可能有分布
巫山 石柱
2010-4-9 2010-4-9
电话访问 电话访问
官阳、骡坪、河梁都有分布,数量不清楚 大风堡、七曜山到马武镇方向与彭水接壤地域 有分布,多年前曾经没收 20 多个麝香囊,但 数量不清楚
彭水
2010-4-9
电话访问
和贵州省接壤的南部地界有分布,如黄家镇、 鹿角镇等,数量不清楚
233
果
2 野外调查、访问时间和地点 地域 江津
日 期 2009-11-25 下午 2009-11-25 晚上 2009-11-26 上午
方 法 访问 访问 野外实地访问
綦江
2009-11-26 下午 2009-11-27 下午 2009-11-28 上午、 中午 2009-11-29 上午 2001-11-29 中午
访问 访问 实地访问、野 外踏察 实地访问 实地访问、野 外踏察
2009-11-29 下午
访问
2009-11-30 上午
实地访问、野 外踏察 访问 访问、实地调 查 访问
万盛
2009-11-27 上午 2009-11-30 下午
南川
2009-12-1 上午 2009-12-1 下午 2009-12-2 上午
武隆
2009-12-2 下午
开县
2009-12-3 上午 2010-1-21-22 上午 2010-1-22 下午 2010-1-22 晚上 2010-1-23 2010-1-24
城口
2010-1-25 上午 2010-1-25 晚上 2010-1-26 2010-1-27 2010-1-28 2010-1-29 2010-1-30
访问 实地访问、野 外踏察 访问 野外实地踏察 野外实地踏察 访问 实地访问、野 外踏察 访问 野外实地调查 样带调查 野外实地调查 样带调查 访问 访问 实地访问、野 外踏察 实地访问、野 外踏察 访问 实地访问、野 外踏察 访问 234
地 点 江津区林业局资源管理科刘、李科长 江津区四面山森林资源管理局张福明副局长 江津区四面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头道村四社 村民赵女士 綦江县林业局资源科刁永华科长 綦江县石壕镇林业站、过去的猎人 綦江县万隆村支书陈坤腾 綦江县安稳镇老林业员文联武 綦江县安稳镇羊角村支书樊世兵 羊角公社养麝场旧址 养麝场 81 岁原生产队长饲养员李后祥 綦江县北部林场书记李明华、南部林场谭场 长 綦江三角镇老瀛山市级自然保护区、红岩坪 社长刘德良、老猎人邓胜才 万盛区林业局森林资源科罗科长、黄鼎才 黑山镇林业员韩后棋、北门村护林员 56 岁郭 祖伦、林业站王站长 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马建伦局长 南川药物种植研究所刘正宇教授 南川药物种植研究所养麝场胡周强主任 南川德隆乡猎人胡小平、75 岁猎人胡远林 武隆县林业局张小明 白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林场护林员黄建 奎、技术员余中华 白马山林场、自然保护区、红庙管护站 雪宝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王建修局长 毛垭林场红椿管护站林业员李 开县锦丰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勇 开县开竹乡境内 开县开竹乡境内 雪宝山马云林场副场长山覃习武 城口县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蔡吉 祥局长 金燕乡村主任 黄安坝村长、支书、社长力金泉黄安 6 社 城口县岚天乡岚溪村村支书赵国清 城口县岚天乡三合村村民王(麝生殖器) 厚坪乡林业站周站长 城口县厚坪乡龙盘村老村主任和其子现任村 主任(林麝毛) 城口县岚天乡林业站甘业春
附图一
荷叶铁线蕨照片
万州武陵茶店火山沟种群
万州新乡小沱子种群
235
万州新乡山水村种群
万州溪口种群 236
万州燕山种群
石柱太平乡水磨溪种群 237
石柱太平乡鹰咀崖种群
238
附图二
金佛山兰照片
黄草坪种群
洋芋坪Ⅰ种群
239
洋芋坪Ⅱ种群
羊芋坪Ⅲ种群
240
武隆白马山种群
忠县石子山种群 241
华蓥山种群
242
附图三
缙云黄芩种群照片
北温泉后山种群
绍龙观种群 243
园艺场种群
狮子峰脚种群 244
青龙寨后门种群
洛阳桥种群 245
马中咀种群
白云竹海种群 246
洛阳桥种群受到筑路的废弃建筑垃圾堆放的严重影响,部分植株被压
洛阳桥种群受到筑路的废弃建筑垃圾堆放的严重影响,部分植株被压 247
附图四
银杉种群照片
银杉叶背面的白色气孔带
银杉植株
银杉球果枝
银杉未成熟球果
种子已经散落的球果 248
管护较好的植株生长繁茂
杂草较多并有阔叶树遮蔽的植株 缙云山两株银杉生长情况比较
武隆万寿桥农家附近栽培银杉
武隆向家湾银杉 249
武隆白马山水口庙银杉
南川金佛山老龙洞银杉
南川黄草坪银杉
南川银杉岗银杉林 1 250
武隆白马山竹坝管护站人工林
林中的野生银杉幼树
武隆-长在绝壁上的银杉 251
南川银杉岗银杉林 2
枯死的银杉 1
枯死的银杉 2
252
附图五
阳彩臂金龟
阳彩臂金龟
阳彩臂金龟
253
阳彩臂金龟外部形态
产在腐殖土中的阳彩臂金龟卵及其生活在腐殖土中的幼虫
被引诱至灯诱布上的臂金龟
灯光是阳彩臂金龟生存的最大威胁
254
阳彩臂金龟的适宜生境
255
附图六
铜鱼和圆口铜鱼照片
圆口铜鱼
铜鱼
256
附图七
白鹇生境及调查结果
样带(2)DSC05471 景观
样带 (2)图像 1294 卧痕
样带(4)DSC05514 羽毛
257
样带(3)DSC08413 景观
样带(4)DSC05515 景观
258
样带(5)DSC05289 景观
样带(5)DSC05520 羽毛 卧痕
259
样带(6)DSC06881 景观
样带(7)图像 0211 景观
样带(6)DSC06882 羽毛
260
样带(8)DSC05649 景观
样带(8)DSC05658 羽毛
261
附图八
红外线陷阱照相机拍摄的部分动物
红腹角雉
红腹角雉 262
勺鸡
眼纹噪鹛 263
普通鵟
眼纹噪鹛
264
橙翅噪鹛
灰头鸫 265
红腹锦鸡
红腹锦鸡
266
斑羚
鬣羚
267
野猪
毛冠鹿
268
鼠
长吻松鼠 269
黑熊
豪猪
270
附图九
黑叶猴种群及栖息地
芙蓉江黑叶猴栖息地
芙蓉江黑叶猴 271
金佛山黑叶猴的栖息地
金佛山猴子湾黑叶猴觅食
272
金佛山猴子湾黑叶猴的夜宿地
金佛山猴子湾黑叶猴放哨
273
金佛山吊咀黑叶猴入洞前的觅食
金佛山黑旺塘黑叶猴 274
金佛山油槽沟高高在上的猴王
金佛山三岔河黑叶猴 275
金佛山后河黑叶猴
金佛山三元黑叶猴群 276
附图十
林麝种群及生境
林麝新鲜粪便
林麝毛发 277
岚天乡收到的林麝麝香囊
林麝新鲜足迹
278
林麝走过倒树的刮痕
林麝分布的黄林村山脉
279
雌麝上树(2010-2-18 拍摄)
南川养麝场 280
2010 年 1 月 19 被误伤的雌麝
岚天乡三合村村民收到的雄麝阴茎
281
黄安村 6 社林麝生境
龙盘村收到的林麝毛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