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基層關注組 貧窮 ‧ 房屋工作坊
我們是誰?
中大基層關注組 成立於2000年(第13年)
組織形態 *關注基層議題的建制外組織 *非「莊」,沒人數限制組織,同學身份平 等 *免卻註冊的麻煩及限制,增加流動性
組織宗旨 *關注基層及勞工議題的中大同學 *現今基層的生活困苦,主要源自社會 制度所帶來的種種不公 *令同學理解社會制度所帶來的種種不 公 身體力行改變現時不公平的制度,解決 基層的生活困苦
活動內容 *定期舉辦工作坊、讀書組、講座 *親身支援清潔、建造、保安業等基層工 友 *著重親身到訪工友工作環境,與他們 面談,了解他們的生活 *向勞工團體認識該行業的背景
女工同心合作社
甚麼是貧窮?
絕對貧窮 若瑟‧赫忍斯基:「不穩定指的是一種或一種以上 的安全感之喪失,特別是失去工作。安全感意指 能夠使個人及其家庭得以確保他們在職場、家 庭與社會層面的義務,並享受到他們的基本權 利。不穩定所造成的不安全感可以是嚴重並有 決定性的,當它影響到生活的好幾個範疇,當它 在時間上延長且持續不斷,當它嚴重地使人在 可預見的未來,無法單獨爭取到他的權利,並再 次承擔起他的責任時,它經常導致極端的貧 窮。」
絕對貧窮 ● 僅足生存 (Subsistence) ● 世界銀行:「每日僅以1.25美元或以下的生活費 過活。」 ● 估計全球有14億人口生活(主要集中在非洲) 在此水準之下 ● 香港社會福利署(1996):基本生活需要
相對貧窮 ● 生活條件較社會上一般人差 ● 收入不平等 ● 通常以收入中位數/平均數的某一個百份比定 義 ● 國際貧窮線:個人收入中位數的一半
相對匱乏 (Deprivation) 社會上符合一般或習俗上的飲食、設施標準、服 務與活動的欠缺與不足。 社聯(2012)《匱乏及社會排斥研究》
香港貧窮問題
貧窮的浮現 ● 殖民地政府認為貧窮問題並不嚴重,「收入不平等」是資本 主義社會必然狀況,在經濟轉型中被淘汰的勞工及所引起 的「結構性失業問題」是必經的「陣痛」。 ● 1997亞洲金融風暴;至2003年,經濟幾乎年年倒退,失業率 高達7.9%。 ● 經濟復蘇;2007年,在職貧窮住戶人口66萬,在職貧窮率為 11.3%。 ● 全球金融危機;至2012年第二季,貧窮住戶數目仍有45萬 戶,貧窮人口數目117.65萬人,貧窮率為17.6%。(樂施會)
貧窮線 ● 香港未有法定貧窮線 ● 梁振英在去年9 月26 日承諾設定貧窮線 ● 將在今年9 月28 日公布 ● 社聯貧窮線為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的百分之 五十
香港貧窮人口
資料來源: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2011年貧窮數據分析
收入統計
月入低於$8000 人口佔總就業人口20%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
工資變化
資料來源:職工盟
住戶開支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
「N無人士」 ● 低收入人士 ● 因各種原因未能享受社會福利 ● 不合資格申請公屋或正在輪候公屋 ● 居住環境惡劣(板間房、劏房、寮屋…)
基層房屋問題
King’s Cube
基層房屋種類 ● 籠屋 ● 寮屋 ● 板間房 ● 劏房 ● 天台屋 ● 公屋
籠屋
寮屋
板間房
劏房
天台屋
公屋
居住環境 ● 衛生環境惡劣(共用廁所、廚房) ● 地方窄少 ● 治安問題 ● 火災危險
住戶人數 ● 十七萬人居住在劏房 ● 十萬人居住在籠屋、板間房和天台屋 ● 8萬多間寮屋
香港仍有數十萬人居住 在如此惡劣的環境! 資料來源:長策會/社協/立法會
租金 ● 籠屋:中位數為每呎 $42.9(最高$106.7) ● 劏房:中位數為 $2550 ● 板間房:中位數為 $1500 ● 以上三者佔住戶入息中位數平均27.7%
資料來源:社區組織協會
公屋 ● 面積較大 ● 環境較好 ● 租金較低 ● 但要輪候最少三年半至四年 ● 單身人士最少十年!
增加公屋供應 ● 增建公屋? ● 二萬多戶公屋寬敞戶 ● 「優先處理寬敞戶」政策
私樓?
瞓街?
問題成因
地少人多?
● 新界東北 ○ 解決香港的住屋問題和發展需要 ○ 167公頃住屋用地 ○ 興建53000個住宅單位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
土地政策 ● 1984 年《中英聯合聲明》列明政府於過渡期內 (1984年-1997年)每年只可賣出50公頃土地 ● 1999 年推出勾地制度 ● 政策令土地供應緊張
市區重建 ● 「解決嚴重的市區老化問題,協助居住在殘破 失修樓宇內的居民,改善其生活環境。」 ● 市建局項目樓價 ○ 泓都實用呎價-$14990(堅尼地城) ○ I-HOME實用呎價-$10807(大角咀) ● 業主?租戶? ● 需求主導重建模式 資料來源:中原地 產
官商勾結 ● 官員和商界關係密切 ● 政策偏重商界 ● e.g. 數碼港、紅灣半島
出路
● 除了以上提到的原因,你認為還有甚麼原因導 致香港的房屋問題? ● 如果你是基層市民政府,你可以做甚麼?如果 你係地產商,你又會點做? ● 單靠房屋政策可行嗎?還是要針對貧富懸殊, 改變社會的經濟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