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摘要
目錄 1.
引言:香港電力市場的未來
1
2.
什麼是BEAM+ 綠色建築?
2
3.
研究方法
3
4.
研究結果
4
4.1.
綠色建築的節能減排效果
4.2.
綠色建築如何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於2005年水平
4.3.
綠色建築對控制電力峰值需求的成效 4.3.1. 電力峰值需求與備用發電容量預測 4.3.2. 綠色建築對降低峰值需求的效果
5.
總結及建議
6.
附錄
9 11
6.1.
附錄1: 綠色建築節能效果的計算方法
6.2.
附錄2:香港總用電量預測(2012至2020年)
6.3.
附錄3: 2006年至2011年中電及港燈的備用發電容量
6.4.
附錄4: 2002年至2011年中電及港燈電力峰值需求走勢
6.5.
附錄5: 2020年電力峰值需求預測 (兆瓦)
6.6.
附錄6: 維持15% 或20% 備用發電容量所需的綠色建築比率
引言: 香港電力 市場的未來
就香港的電力市場,社會上的討論大多是過份簡化:穩定、安全、環保、廉價。然而,對於電力 市場應如何達致上述目標,大眾不但缺乏理解,政府過去亦只強調目標之間的衝突,及不斷重複電力 公司的論述:「環保成本要由社會負擔」。社會討論卻忽略了一大重點:節能。
過去十年,香港整體電力使用量平均增長少於1.5%,距離零增長和減少碳排放的目標, 只有一步之遙。而節能,正是一服可同時達至上述四項目標的靈丹妙藥。在《管制計劃協議》 的限制下,節能除了可以應對氣候變化,亦能同時完成四大目標:
1.
透過控制用電量,提升本地電力市場的穩定性;
2.
避免增加核電,毋須增加香港的核安全風險;
3.
減少電力消耗所帶來的污染物排放;
4.
遏止兩電新增發電機組的需求,限制基本電價的升幅。
面對香港未來的發展需要,綠色和平認為特區政府必須制定合適的節能目標。由於建築 物佔本港九成用電量,推動綠色建築是本地電力市場和節能發展的重要一環。香港綠色建築議 會在2012年提出了「HK3030」的願景,勾劃清晰的路線圖,推動香港建築物節能,目標是將 2030年的用電量,較2005年降低30%。
為推動綠色建築在本港發展,政府於2013年的施政報告亦提出,由環境局局長領導跨部 門綠色建築督導委員會,規劃發展綠色建築的行動藍圖。有見及此,綠色和平特意委託香港城 市大學,進行一項有關本地綠色建築與電力市場的研究,希望讓特區政府在制定綠色建築政策 時,充分發揮節能的空間。
-1-
與此同時,特區政府亦會於2013年分別與兩間電力公司進行《管制計劃協議》中期檢討 及審批《五年發展計劃》,重新規劃未來的電力市場發展。換言之,特區政府在推動社會可持 續發展之外,亦有迫切需要釐清香港的節能空間。否則,若政府重蹈高估未來用電量的覆轍, 等於變相容許兩電過度投資,犯上過去導致電費上漲,無力控制兩電加價的錯誤。
綠色建築不單能改善本地的電力市場,更能節省向海外購買燃料發電的整體社會支出。 而且,投資於本地發展綠色建築,能更有效促進本地經濟及社會發展,滿足環境及社會的需要。
2
什麼是 BEAM+ 綠色建築?
「綠色建築」是指在設計、建造和使用等週期中,能有效運用能源和減少對環境影響的 建築物。減低建築物能源消耗,是綠色建築的其中一個目標,我們可以透過應用節能科技和環 保建築設施等方法達致這個目標。在屋宇設備系統,如空調系統、照明系統、升降機與扶手電 梯及電器用品等應用不同的節能科技,能減少大量能源消耗。至於環保建築設施方面,安裝日 光遮光裝置、選用節能窗戶的設計和物料,都能有助減少耗電。
香港建築環境評估法(BEAM+)是一個在香港建立的綠色建築標籤認證,得到香港綠 色建築議會(HKGBC)認可,為建築物在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營運及維修的環保水平進 1
行評估和認證,至今已有超過320幢 建築物參加,所佔建築面積達900萬平方米。
BEAM+主要根據「工程選址」、「物料使用」、「能源使用」、「水資源使用」、「 室內環境」及「創新管理和運作」六項標準,評估建築物的級別。BEAM+綠色建築標籤根據建 築物的環保表現,分為白金、金、銀及銅四個等級。
1 截至2013年3月1日
-2-
3
研究方法
2
是次研究主旨是找出綠色建築 對香港電力市場的影響。本研究參考BEAM+評估制度中 ,與電力消耗有密切關係的「能源使用」標準,來計算BEAM+綠色建築的節能效果,並以此評 估對香港電力需求的影響。
綠色和平認為綠色建築與電力市場應整合規劃,期望建構一個可行的綠色建築發展藍圖 ,令建築物節能成為本港電力市場最廉價、最環保、最安全的新「電力來源」,令香港的電力 市場更穩定、安全、環保、廉價。本研究以此為重心,分為三部份研究BEAM+ 綠色建築對香港 電力市場及環境的影響:
1.
綠色建築的節能減排效果
2.
將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於2005年水平的可行性
3.
控制電力峰值需求 以達至2020年不需增加發電容量的可行性
3
4
是次研究作出了最保守的假設 ,並推測本港未來三個不同的電力需求情況:「高」、 「一般」、「低」,以提高是次研究對特區政府的參考價值。然後就以上2.和3.為目標,計算其 所需的綠色建築比率及可行性。本報告以「一般電力需求」情況作為主要說明,其他情況的預 5
測結果,請參見英文版報告。
2
綠色建築是指在 BEAM+綠色建築標籤計劃內獲得認証的建築物。
3
峰值需求是指全年電力需求最高時刻的發電量
4
過往10年本港用電量的年均增長率少於1.5%,本研究所預測的未來的用電量增長率,年均高於2.1%。
5
詳細研究結果請參閱英文版報告: “A feasibility study of the use of BEAM Plus to reduc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d peak demands in
Hong Kong”。下載網址: http://www.greenpeace.org/hk/publications/reports/climate-energy/2013/green-building
-3-
4
研究結果
4.1. 綠色建築的節能減排效果 本研究根據機電工程署的「能源最終用途數據」資料,以簡單回歸分析方法推算出香港 在2020年的建築物用電量為543億度,同時按統計學的機率分佈推算出BEAM+綠色建築能平均 帶來17.4%的節能效果(見附錄1),從而計算得出如果能於2020年,香港達至100%BEAM+綠色建築, 將會每年為全港節省94億度電。
預測2020年建築物用電量及綠色建築的節能效果 預期節能效果
用電量 (百萬度電)
減少用電量 (百萬度電)
住宅用戶
10.23%
15 253
1 560
商業用戶
20.52%
35 741
7 332
教育院舍
13.77%
2 114
291
酒店業用戶
20.92%
1 255
262
整體
17.38%
54 364
9 446
綠色建築對節省能源開支的效果 中電未來會逐漸轉用西氣東輸的天然氣發電,天然氣價格較原先使用的崖城氣價高出三 6
倍,預計每度電的天然氣成本會上升至1.1港元。全港所有的建築物獲得BEAM+認證,能為香 港每年節省94億度電及104億元的天然氣成本,即平均每1%的綠色建築能為香港節省9,400萬 度電及1億元的燃料成本。
6
-4-
根據中電提交立法會文件CB(1)260/12-13(09),每百萬熱量單位(MMbtu)氣價約18至20美元計算。
BEAM+
BEAM+
BEAM+
BEAM+
BEAM+
BEAM+
BEAM+
BEAM+
BEAM+
BEAM+
BEAM+
BEAM+
BEAM+
BEAM+
BEAM+
BEAM+
慳$104億 天然氣
若全港所有建築物變成綠色建築,每年可節省$ 1 0 4 億。
購買天然氣的開支,即平均每個港人每年可節省$ 1 5 0 0 電費。
4.2. 綠色建築如何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於2005年水平 香港未來將會增加使用天然氣發電,由現時佔能源組合的23%增加至2015年的50%。本 文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提供的天然氣發電及燃煤發電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預 測在新的能源組合下,綠色建築能否將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低至2005年的水平。
2005年香港在發電方面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2860萬公噸,2015年增加使用天然氣比率 後,生產每度電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為0.69kg。因此,我們只要將2020年的用電量控制於 7
515億 度電以下,即可保持發電方面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低於2005年水平。
以簡單回歸分析法預測2020年香港的總用電量為550億度電(見附錄2),只要節省35億度 電,就可使用電量降低至515億度電,保持二氧化碳排放量低於2005年水平,根據4.1.段預測的 節能效果,100%的綠色建築能為香港節省94億度電,香港只需在2020達到38%的綠色建築, 就可節省35億度電,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於2005年水平以下。
7
若將二氧化碳排放量設限於2860萬公噸,以每度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0.69kg計算,本地最高發電量為413億度電,加上從大亞灣核電站輸入 102億度電,最高可供應515億度電。
-5-
BEAM+
BEAM+
BEAM+
BEAM+
若香港有38%綠色建築,每年可減少31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效果等於減少103萬輛私家車,或種植1.3億棵樹。
4.3.綠色建築對控制電力峰值需求 的成效 8
電力峰值需求上升會增加興建新發電廠的壓力。在《管制計劃協議》下,這意味著電力 公司有賺取更多利潤的空間,即基本電費有可能增加。因此,在這部分,我們會討論綠色建築 能否協助我們應付2020年的電力峰值需求,讓香港不需增建新發電機組,減輕電費增加的壓力。
4.3.1電力峰值需求與備用發電容量 現時兩電的總發電容量為12,644兆瓦,2006至2011年間香港整體的備用發電容量為 15%至28%。中電的備用發電容量則介乎6.9%至20.9%(見附錄3),而過往多年,其供電情況亦能 保持穩定,因此,我們假設保持備用發電容量於15%至20%之間應該足以應付香港的電力峰值 需求。
8
-6-
這裡的峰值需求是指全年電力需求最高時刻的發電量
2006至2011年香港實際備用發電容量: 計算方法: 系統發電量 - 系統最高需求量(包括本地及內地售電)
60.0% 備用發電容量(%)
50.0% 40.0% 30.0% 20.0% 10.0% 0% 中電
2006 6.9%
2007 15.0%
2008 8.4%
2009 16.7%
2010 20.9%
2011 14.0%
港燈
44.6%
47.2%
44.3%
47.3%
48.8%
49.6%
整體
15.8
23.0%
17.0%
24.3%
28.0%
22.6%
在2002年至2011年間,最低的電力峰值需求是2002年的8256兆瓦,而最高的峰值需求 則是2008年的9338兆瓦,兩者之間相差13%(見附錄4)。本研究以簡單回歸分析方法推算出2020 年在「一般需求」情況下的峰值需求為11350兆瓦(見附錄5),比2011年的峰值需求9200兆瓦高 出23%,以現時兩電的總發電容量12624兆瓦計算,香港到時只有約10%的備用發電容量。若 要在2020年保持15%至20%的備用發電量,香港就有需要增加發電機組來應付峰值需求。
以下我們會討論綠色建築如何能降低峰值需求,避免增建發電機組。
4.3.2. 綠色建築對降低峰值需求的效果 峰值需求和發電容量會影響到電力供應的穩定,因此我們預測綠色建築對降低峰值需求 的效果時,使用最保守的假設:所有綠色建築在降低峰值需求評分中,只取得最低要求的分數 。下表顯示不同類別建築物在這分數下的降低峰值需求的比率。
-7-
取得最低要求分數的綠色建築物對降低峰值需求的效果: 建築物類別
現有建築物
新建築物
住宅
8%
8%
商業
15%
15%
教育
10%
15%
酒店
8%
8%
根據上表,我們計算出以現時的發
維持15%-20%備用發電容量所需的綠色建築比率 : BEAM+
100%
電容量,在2020年維持15%或20%的備 用發電容量所需的綠色建築比率 (見附錄6) 。若兩間電力公司在2020年有足夠的聯網
72%
容量,香港分別需要有28%至72%的綠色 建築就可維持15%至20%的備用發電容量
維持15%備用發電量
維持20%備用發電量
所需的綠色建築比率
所需的綠色建築比率
,維持香港供電穩定的同時,能節省57至
28%
9
122億興建新天然氣發電機組的開支,減
BEAM+
BEAM+
少2-3%的基本電費加幅。
BEAM+
0%
BEAM+
$57億
28%
若香港能在2020年達到28%綠色建築目標,不但可為香港保持15%備用發電量 同時可節省$57億興建天然氣發電廠開支,減少2-3%電費增幅。
9
在一般需求情況下,在2020年維持15%至20%的備用發電容量需增建729兆瓦至1203兆瓦的發電機組。 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2010年出版的<Updated Capital Cost Estimates for Electricity Generation Plants>報告,興建天然氣發電機組的平均成
-8-
本為每一兆瓦100萬美元。
5
總結及 綠色和平的建議
電力需求增長向來難以準確預測,以往政府及電力公司的預測也和現實有一定差距。這 亦是政府在制訂可持續發展的能源政策時的一大障礙。是次研究使用了較大的電力需求增幅預 測,以評估綠色建築在這情況下對電力供求的影響。而就研究結果看來,綠色和平相信綠色建 築將會是香港電力市場未來的出路。
綠色和平認為綠色建築的實際成效會較研究結果更為顯著。因為本研究假設每年的電力需求及 峰值需求增長率高於2%,而過去十年來實際的年均增長率均少於1.5%,研究中假設的2020年 電力需求數字較過往10年增長率推算的高出超過10%。儘管如此,我們仍得出綠色建築能為節 能減排和調整電力市場帶來積極作用。
研究得出兩個主要的結果: 1.)
香港只需要有38%的樓宇建築獲取BEAM+綠色建築標籤,已可將2020年 的碳排放量控制於2005年的水平;
2.)
在現有的發電容量下,香港只要有28%至72%的綠色建築,就能在不增加發 電機組的情況下,在2020年將備用發電量保持在15%至20%之間,足以應付 電力峰值需求,保持供電穩定可靠。
-9-
綠色建築是香港應付氣候變化不可或缺的一環,綠色和平建議政府就以下三方面訂立各項具體 措施,以達成節能減排目標:
1. 制定發展綠色建築的長遠目標和計劃 a.分別就2020年和2030年設定全港40%及80%的綠色建築的目標 b.所有政府建築物在2020年或以前達到BEAM+銀級或以上水平 2. 增加發展綠色建築的誘因 a.按照建築物獲取BEAM+綠色建築標籤的級別提供總樓面面積寬免, 較高級別的綠色建築物能獲取較大的面積寬免 b.提供稅務優惠予 BEAM+綠色建築,如降低物業稅和印花稅稅率 3. 改革電力市場 a.《管制計劃協議》加入《能源效益責任制》, 要求電力公司資助有需要業主進行節能或綠色建築改善工程 b.推行兩電聯網,增加兩電的聯網容量
社會上有不少推動綠色建築的機構,而是次研究亦得出支持綠色建築的結論。但我們的研究重 點是發展綠色建築在整體能源政策上的角色。綠色建築是改革現今電力市場重要的一環,綠色 和平期望透過是次研究,引起政府及社會各界集思廣益,思考如何利用綠色建築推動電力市場 改革,讓香港走上可持續發展的大道。
詳細研究結果請參閱英文版報告: “A feasibility study of the use of BEAM Plus to reduc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d peak demands in
-10-
Hong Kong”。下載網址: http://www.greenpeace.org/hk/publications/reports/climate-energy/2013/green-building
6
附錄
附錄1: 綠色建築節能效果的計算方法 在計算BEAM+綠色建築帶來的平均節能效果時,假設獲得BEAM+標籤的綠色建築是以下表的比例 分布: BEAM+級別
比例
白金
4%
金
16%
銀
24%
銅
56% 1
不同類型的綠色建築物按以上級別比例分布後的預期節能效果:
現有建築物(2012) 電力用戶
預期節能效果
新建築物(2012-2020)
用電量
用電需求減幅
(百萬度電)
(百萬度電)
預期節能效果
用電量
用電需求減幅
(百萬度電)
(百萬度電)
住宅用戶
10.23%
12,605
1,290
10.23%
2,648
271
商業用戶
20.42%
28,803
5,882
20.91%
6,938
1,451
教育院舍
13.77%
1,795
247
13.77%
319
44
酒店業用戶
20.92%
1,086
227
20.91%
169
35
整體
17.26%
44,290
7,646
17.88%
10,074
1,801
在「一般電力需求」情況下,100%BEAM+綠色建築能夠在現有建築物節省約74億度電,而新建築 物亦可以節省約18億度電,即所有建築物在2020年共可節省約94億度電。
1
詳細計算方法參見英文版報告: http://www.greenpeace.org/hk/publications/reports/climate-energy/2013/green-building
-11-
附錄2:香港總用電量預測(2012至2020年) 2
下表是以簡單回歸分析法和根據兩電過往預測 推算的電力需求對比: 60,000 50,000
電力消耗(百萬度)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兩電預測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44,290 45,041 45,806 46,584 27,375 48,181 49,001 49,835 50,685
簡單回歸分析 46,692 47,734 48,776 49,819 50,861 51,904 52,946 53,988 55,031
附錄3: 2006年至2011年中電及港燈的備用發電容量 2006年至2011年中電備用發電容量
年度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峰值需求(兆瓦)3
8,318
7,730
8,199
7,616
7349
7798
發電容量(兆瓦)
8,888
8,888
8,888
8,888
8888
8888
備用發電容量
6.9%
15.0%
8.4%
16.7%
20.9%
14%
年度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峰值需求 (兆瓦)
2597
2552
2589
2537
2510
2498
發電容量 (兆瓦)
3756
3756
3736
3736
3736
3736
44.6%
47.2%
44.3%
47.3%
48.8%
49.6%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整體峰值需求(兆瓦)
10,915
10,282
10,788
10,153
9,859
10,296
整體發電容量(兆瓦)
12,644
12,644
12,624
12,624
12,624
12,624
15.84%
22.97%
17.02%
24.34%
28.05%
22.61%
2006年至2011年港燈備用發電容量
備用發電容量
2006年至2011年中電及港燈備用發電容量總和
年度
備用發電容量
-12-
2
中電和港燈在2008-2013年的電力增長預測分別為1.9%及1.1%,這裏假設在2013-2020年以同樣的比率增長。
3
包括售電給內地的電力需求
4
附錄4: 2002年至2011年中電及港燈電力峰值需求走勢
10000 9000 8000 7000
兆瓦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中電
5,829
5,874
6,329
6,475
6,435
6,284
6,749
6,389
6,766
6,702
港燈
2,436
2,440
2,588
2,565
2,597
2,552
2,589
2,537
2,510
2,498
整體
8,265
8,314
8,917
9,040
9,032
8,836
9,338
8,926
9,276
9,200
附錄5 2020年電力峰值需求預測 (兆瓦)
高峰值需求
一般峰值需求
低峰值需求 0
2020年預測(兆瓦)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低峰值需求
一般峰值需求
高峰值需求
10947
11350
11753
附錄6: 維持15% 或20% 備用發電容量所需的所需綠色建築比率 15%備用發電容量 一般峰值需求
4
高峰值需求
20%備用發電容量 一般峰值需求
高峰值需求
中電
50%
73.5%
84.5%
不可行
港燈
0%
23%
8.8%
58.6%
整體(兩電聯網)
28%
57%
72%
91%
摘自中電及港燈2011年年報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