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 9 月 9 日
福島事件後龍門電廠(核四廠)壓力測試審查 Review of the post-Fukushima nuclear stress-tests of the Lungmen nuclear power plant (NPP4) 臺灣原子能委員會在 2012 年宣布將採用在歐盟實施的福島核災後壓力測試方式作為基礎,進行臺 灣核電廠的壓力測試。 如同歐盟,綠色和平邀請物理學家 Oda Becker 針對臺灣目前核能計畫的重點 -- 核四廠的壓力測 試報告進行評估。此次評估中得到一個清楚的結論,若要改善反應爐目前的狀態以把核災風險降至 最低是有困難的。此外,再加上因福島核災後對於核四廠的核安升級建議不甚明確,便已足夠構成 充分的理由說明核四廠不應該繼續建蓋直至最終取得運轉執照。 福島核災所造成的恐怖結果是因為數十年來錯誤的安全觀念所造成的。強大核能工業壓力的影響下 ,以至於管制機構的安全規範極度鬆散-這不只存在於日本。福島事件對歐盟造成的首要影響,便 是歐盟決心改變核能安全的問題,在管理機制中加入原本被因為機率過低而被排除在安全案例之外 的各種可能發生事件。 導致歐盟深切的希望能對於核能及其相關安全性之問題有所改變,並且認為這些改變是絕對有可能 發生的。以上的考量在以前都因為被認為核災發生的機率很小而被忽略。 針對此次事件的回應,歐盟進行了一系列的壓力測試,希望這些測試可以降低歐洲國家的核災風 險。此次壓力測試讓歐洲建有核電廠的國家開始著手訂立國家型行動計劃,就在過去兩年中所發現 的缺失加以改善。綠色和平針對這些計劃進行評估,而評估結果指出,儘管在壓力測試後歐盟國家 已經大量投入與核能安全相關的安全升級1,但許多關鍵的核安相關的問題仍然未獲解決。另外,即 使是目前已經在處理的問題,也需要再幾年的時間才能予以修正,在此期間,歐洲人民仍暴露在核 能安全的風險之中。 綠色和平推論,歐盟管制機構宣稱其壓力測試獲得最高分,是因為歐盟國家打算儘管已知自己的反 應爐有缺陷,仍然打算持續運轉。公民團體的代表及專家憂心,歐盟的壓力測試主要目的僅是用來 提升歐洲核電管理部門對於核能安全的信心,而不是真正探究核能本身已經或將會產生的問題。不 幸的是,這樣的觀點似乎是真的。 臺灣所進行的壓力測試比歐盟更加不符合壓力測試應發揮之功能,該壓力測試的時機剛好是在核四 公投之前,致使其將抹上為核四安全背書的公關色彩。 Oda Becker 的分析結果顯示,臺灣核四廠計畫中的壓力測試令人憂心。再加上考量到核四先前所經 歷的各種波折,她的結論是最好取消核四計畫。 綠色和平遵照 Oda Becker 的建議向臺灣政府建議,不論公投是否舉辦、結果為何都應該中止核四 計畫,並且以其他較安全的能源提供滿足電力需求,例如:執行節能措施或再生能源的使用。 1
歐盟執委會估計歐盟在壓力測試後進行的核能升級總花費約為 250 億歐元; http://www.nytimes.com/2012/10/04/world/europe/safety-review-says-europes-nuclear-reactors-needrepair.html?_r=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