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不分系與清大實驗教育方案學習差異對學習型態影響之研究

Page 1

成大不分系與清大實驗方案 學系差異對學生學習型態影響之研究 研究者:王郁婷


01 02 03

| 被訪者介紹 | 正式訪綱 | 前測

研究方法

研究問題

研究動機

目 次


05 04

研究反思

學生訪談 | 專題制度 | 專題制度 | 修課制度 兩系制度彙整 | 轉系制度

研究內容


01

研究動機

面臨快速變遷的時代,有許多人對教育有 不同於體制內學校的想法,高中以下學校皆出現 許多體制外學校,實驗三法通過後讓實驗教育的 觸角伸進大專院校。 然而至今仍未出現實驗大學,傳統大學開 始嘗試改變,出現許多新學系成立,嘗試透過彈 性 的 修 課 限 制 提供學生一套適性、差異化之學習機

會,給 予 學 生 自 主 學 習 的 機 會 。 清 大 實 驗 教 育 方 案 接受特殊選才入學之大一學生、或有興趣之非大 一學生轉入,如何設計彈性、有包容性的體制, 以容納這些學生,是清大面臨的難題。而成大不 分系學生主要由學測、指考方式入學,或是外系 轉入的方式進入不分系就讀,如何幫助這一群學 生進行跨領域學習,是成大不分系面臨的難題。

面對多 元 興 趣 的 學 生 , 這 些 學 系 該 如 何 提 供 足 夠 的 資源支 持 這 些 學 生 進 行 學 習 ? , 又 該 如 何 塑 造 跨 領 域的視 野 接 納 這 些 不 同 的 學 生 ? 是 我 在 意 的 事 情 。


02

研究問題

我的研究 問 題 主 要 有兩 個 方 向 如 下 一、了解 成 大 不 分 系和 清 大 實 驗 方 案 的 體 制 差 異 為 何? (一) 修課規則:含專題課與一般課程 ( 二 ) 專 題 修 課 流程 (三) 導師制度

二、兩系 學 生 在 理 念相 同 , 體 制 設 計 不 同 的 學 系 中 如何學習 ?, 其 中 面 向主 要 有 以 下 幾 點 ( 一 ) 不 同 體 制 如何 影 響 學 生 修 課 路 徑 ? ( 二 ) 不 同 導 師 制度 如 何 影 響 學 生 與 導 師 之 間 的關係?

透過這樣 的 研 究 了 解學 生 在 不 同 體 制 下 學 習 之 樣 貌 和現況, 了 解 在 這 些環 境 下 學 習 的 學 生 面 臨 的 困 境 是甚麼, 而 這 些 學 生的 需 求 是 甚 麼 ?


03

研究方法

本研 究 之 研 究 方 法 有 二 , 其 一 , 透 過 線 上 調 閱 、 蒐集資料的 方 式 了 解 兩校 學 系 修 課 、 專 題 、 轉 系 、 導師 等規則;其 二 , 透 過 質性 訪 談 , 以 半 結 構 式 訪 問 的 方式 ,訪問兩系 之 大 四 在 學生 , 包 括 三 位 清 大 實 驗 方 案 大四 生,和五位 成 大 不 分 系大 四 生 , 以 學 生 為 主 體 , 了 解兩 系在創新教 育 路 上 的 異同 , 和 各 自 面 臨 的 困 境 。

一、 質 性 訪 談 研 究 方 法 : (一 ) 上 網 研 究 相 關 資 料 : 了 解 兩 系 體 制 面 之 差 異 (二 ) 前 測 : 透 過 簡 單 的 半 結 構 式 訪 問 , 蒐 集 學 生的 背 景 並 了 解 現 況 (三 ) 框 架 研 究 問 題 與 設 計 訪 綱 : 整 理 前 測 之 資 料後 , 設 計 半 結 構 式 正 式 訪 問 稿 (四 ) 撰 寫 逐 字 稿 : 將 學 生 訪 問 錄 音 並 記 錄 逐 字 稿 (五 ) 分 析 訪 談 : 分 析 逐 字 稿 中 的 口 述 事 件 , 從 中 分析 洞 見 。


前側

1 . 請 你 分 享 轉 入 實驗方案/不分系的契機 2 . 請 問 不 分 系 / 實 驗方案對你學習的影響是甚麼? 3 . 請 問 你 如 何 規 畫你大學的學習?

正式訪綱

修課篇: 1 . 請 問 大 學 四 年 內修過哪些系的課,如何安排 ? 2 . 在 修 課 的 過 程 中會找學習輔導小組/導師討論嗎? 3 . 想 請 你 分 享 過 去修過甚麼專題 ? 導師篇: 1 . 學 習 輔 導 小 組 / 導師如何組成 ? , 2 . 學 習 輔 導 小 組 / 導師對你的影響是甚麼? 3 . 學 習 輔 導 小 組 / 導師的設計對你有幫助嗎? 專題篇: 1 . 學 校 對 於 你 的 專題的期待和要求是甚麼? 2 . 請 問 你 自 己 對 於修專題的期待是甚麼? 輔導總整篇: 1 . 你 在 修 課 學 習 / 生涯發展的過程中,會和誰討論? 2 . 不 分 系 / 實 驗 教 育方案對於你的影響是甚麼?


被訪者介紹

清大實驗方案大四

A

B

C

專 業 為 電控領域, 因 為 嚮 往以實作為 導 向 的 學習方式而 轉 入 實 驗方案。

想 要 學 習方法學解 決 各 式 各樣的問題, 從 方 法 學的角度去 抽 取 相 同的元素。

曾 為 空 手道國手,因 想 要 拍 一部關於體育 選 手 的 紀錄而選擇以 實 驗 方 案學習。


成大不分系大四

C

B

A 因想要往商管科系, 轉入不分系後在管院 廣泛修課。

以紀錄片、攝影做 為主要學習目標而 轉入不分系學習。

想 要結合醫工和機械 的 領域學習,因此轉 入 不分系。

D

E

自 認 需 要 多 方 刺激 的 學 習 環 境 , 而轉 入 不 分 系 學 習 ,在 大 量 和 老 師 討 論過 程中找到方向。

原系能多方探索的 機會不多,因此轉 入不分系後著重喜 歡的採訪、文學領 域。


04 制度介紹

研究內容 轉系制度

清大要求學生履行學習企畫書

在轉系申請階段,清大與成大皆要求學生繳交一份包含轉系動 機、修課規劃等等.....的讀書計畫,形式上稍有不同,皆希望 透過書面審查了解申請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性質。 深入了解後發現,兩校皆要求學生繳交一份讀書計畫,不同之 處在於清大實驗方案的企畫書要求學生轉入後須履行企畫書內 之修課、專題規劃,因此轉系之際要求詳細及全面的學習規劃 (如圖1-1、圖1-2),內容包含學習輔導小組、詳細介紹預計 實施的專題內容和成果。在轉系之際即要求學生規劃好未來想 執行的專題內容,並找到能帶領自己前行的導師。

清大實驗方案

通過

送交 轉系之際 撰寫學習企畫書

學習審議小組 審查(註1)

學生執行 企畫書內之規劃

通過

成大不分系 轉系之際 撰寫申請動機等等

註1:學習審議小組由各院院代表、教務長等人所組成, 作為實驗方案學生學習計畫、修課、專題等......的審查組織。

學生修課 、做專題


圖 1-1, 實 驗 方 案 要 求 學 生 自組學習輔導小組( 註2 )

圖 1-2, 實 驗 方 案 要 求 學 生 詳 列預計專題內容

註2:每位實驗方案學生,需自行尋找至少三位老師組成學習輔導小組,作為學習過程讓學生諮詢的對象。


圖 1-3, 實 驗 方 案 要 求 學 生 詳列過去修課與未來預計修課( 包括專題)


成大 不 分 系 轉 系 要 求

成大不分系每年之轉系要求不太一樣,圖中可知110年轉系條 件可看到要繳交讀書計畫等資料。

圖 1-4, 不 分 系 轉 系 條 件


制度介紹

修課制度

修課規則是學系中與學生最為息息相關之制度,為了實現跨領 域學習的理念,不分系和實驗方案都希望能挑戰傳統科系的限 制,提供學生一個彈性空間做學習,如何塑造友善的跨領域修 課環境,又如何輔助學生進行學習,是這樣特殊的學系所面臨 的挑戰。

清大 修課 規 定 必修畢業專題 6-9學分

校定必修 30學分

其他課程 典型課程:無任何限制 (包含外校選課、線上課程皆可) 非典型課程(專題):包含畢業專題至多31學分

實驗方案將課程分為「典型課程」與「非典型課程」,學校課 程被視為「典型課程」,其他非校內課程的學習皆可視為「非 典型課程」(往後簡稱專題)。 除了校定必修30學分和6-9學分的畢業專題外,其他空白的 100學分,實驗方案要求學生實踐學習企畫書中的課程安排, 而課程如何安排?,完全由學生自己設計必修、選修學分數,甚 至到外校修課、線上自學課程都可以納入典型課程的學分認定 中。


成大 修課 規 定 必修專題 18學分

校定必修 28學分

其他課程

&

達到某系輔系門檻 建築系、法律系、醫學院各系 達到該系所屬學院之50學分

成大不分系對於跨領域學習的規劃,是建立在以一系輔系和該 院的50學分做為學習基礎,期望培養學生一個科系/院的基礎學 識後,再進行跨領域學習,最終以三個專題做為自身跨領域學 習之成果展現。因此設計了校定必修28學分+專題必修18學分 +院基礎課程50學分的修課門檻,其他學分可以由學生自由選 修課程。 然而,並非每個科系都可以做為輔系基礎,其中包括建築系、 法律系、醫學院內所有科系,皆不列為輔系資格,醫學院科系 因其未來以考執照為導向之特殊性,不開放其科系輔系。 在輔系/院學分的體制下,若不分系學生有意以建築系、法律系 、醫學院做為其輔系學習之專業,因不列為輔系承認之門檻, 這些學生需要另覓其他輔系。


綜觀兩校的修課體制後,後面將分篇介紹專題課程和一般課程 兩大類課程的設計。

一、一般 課 程 成大 某院50學分 某系 輔系門檻

須達到50院學分 和某系輔系門檻

清大

按照 學習企畫書 內容無限制

學期末須參與審查小組 會議,審查小組將給予 修課建議


二、專題 課 成大

專題一

專題二

專題三

6學分

6學分

6學分

每周

老師

與系上專題老師討論專題

圓桌討論,和各領域老 師討論專題內容

每月

期末

一個學期做一個專題, 做三個學期完成專題

老師

期末發表,由專題導師評分


清大

3 1

2

專題學分

畢業 專題 6-9學分

專題學分至多修至3 1 學分, 自定義學分數/評分方式

學期前

繳交下學期專題預報給主責,討論專題 學分數和評分方式( 等第制/通過不通過)

期末

專題導師評分 若專題導師為校外業師或外系老師,由專題 導師與主責溝通

期末

期末不限任何形式之發表+ 審議小組會 議


制度介紹

導師制度

相比於傳統科系,跨領域學習的涵蓋不同領域,學生專業各異 的情況,由系辦幫助學生媒合老師造成系辦的負擔,同時,並 不是每位外系老師都有熱情花時間帶他系學生,若學生自行諮 詢外系老師可能因此碰壁。在這樣的現況下,如何幫助學生配 對相對應專業可諮詢的老師是跨領域學系的難題,而面臨這樣 的難題,學生又可以如何因應?,而成大不分系和清大實驗方 案分別設計了甚麼媒合機制幫助學生?

生活總導師 清大實驗方案

學習輔導小組

生活導師 成大不分系 專題導師

清華學院院學士導師 1位 學生自組學習輔導小組 3-5位

系辦組成外系導師群供學生選擇 或學生自行尋覓老師 由系上老師組成 1位


清大 要求 學 生 自組 學 習 輔 導 小 組

自行尋找老師 學生

老師

老師同意

簽名成為該學生 之學習輔導小組

實驗方案要求學生在轉系前,繳交學習輔導小組確認書( 圖2),如果找不到三位願意幫助你走跨領域學習的老師,就無法 申請實驗方案。 學習輔導小組中,其中以主責老師尤為重要,負責日後專 題修課的討論與學分訂定,這樣的作法,可以確保學生找到滿意 的老師,同時免去系辦為學生媒合的壓力與負擔。 同時,系上考量到學生可能改變學習方向,實驗方案提供 改變學習輔導小組成員的調整空間。

圖2, 清 大 B 同 學 提 供 的 學 習 輔導小組確認書,學生自尋與自身相關 專業 的 老 師 作 為 學 習 輔 導 小 組


成大 不分 系 提 供 導師 群 給 學 生 選 擇

老師

系辦提供多位 不領域的老師

讓學生選擇 學生

成為生活導師

成大系辦方在各系尋找有熱情的老師,組成導師群,於期初 開放表單讓學生選擇符合自身領域的老師作為導師。幫學生找尋有 熱情的導師群,減少學生自行尋找導師的溝通困難與壓力。

介紹完兩系的規則後,以下篇章將放入學生的訪談資料,並將 訪談整理訪談分析,從學生的訪談內容進行分析。


學生訪談

轉系制度

清大

A同學

清 大 A 同 學 在 成長過程中,喜歡動手製作鉛筆盒、3 d 列 印 機 , 因 為 自 身 對 於電控領域的喜愛,大一期間曾參加火 箭 實 驗 室 、 賽 車 隊 等 課外活動,在過程中他發現自己喜愛以 手 作 的 方 式 進 行 學 習 ,他說:「發現典型的工程教育和手做的 過 程 是 差 很 多 , 典 型 教育在於如何做理論學習、數學的計算 基 礎 理 論 背 景 , 那 跟 我想的希望的期待的……,實際工作上 如 何 去 解 決 一 個 工 程 的問題,如何去設計一個東西,有很大 的 差 異 」 , 面 對 學 習 模式不符合期待的矛盾,他很明確知道 自 己 想 要 學 習 的 方 向 和目標,因此決定轉進實驗方案安排自 己的學習路徑。 提 到 實 驗 方 案 ,他說:「很多同學想要轉實驗方案,來 問 我 的 想 法 , 我 都 很 直接地問他說『你有沒有很明確的知道 你 想 要 做 甚 麼 ? , 這 空 白的1 0 0 學分你知不知道怎麼排? 你可 不 可 以 在 未 來 兩 三 年 之間繼續朝著你現在訂下的計畫( 學習企 劃 書 ) 前 進 ? , 或 是 可 以承受專題做不出來沒辦法畢業的壓力 嗎 ?』 。 」


C同學

清 大 c 同 學 是 一 位 空手道國手,從小的生活都在練空手 道 、 比 賽 得 獎 中 度 過 , 直 到高中時,他說:「我突然意識到一 件 事 情 , 我 的 人 生 除 了 空 手道外還剩下甚麼? 不可能打空手道 打 一 輩 子 啊 」 , 因 此 他 沒 有選擇體院,而是選擇透過特殊選 才 進 入 清 大 。 渡 過 大 一 大 二的探索期,他開始反思自己讀大 學 , 想 要 做 的 事 情 是 甚 麼 ? ,「我在想如果我大學真的想做甚 麼 事 情 的 話 , 我 希 望 大 家 不要再用那種對於體育選手的刻板 印 象 看 每 一 個 人 ( 體 育 生 ) ,所以我想拍一部關於培育體育選手 的 紀 錄 片 」 , 抱 持 這 樣 的 想法,他下地決心申請實驗方案。 然 而 申 請 過 程 並 非 一帆風順,他發現學校並沒有影像 相 關 的 老 師 可 以 帶 領 他 拍 紀錄片,在與影像相關前輩談過後 , 他 說 : 「 既 然 沒 有 相 關 領域的老師,我決定找個願意挺我走 實 驗 方 案 的 老 師 」 , 因 此 找了教育所的老師做為主責老師, 並 尋 找 業 界 導 演 組 成 自 己 的學習輔導小組,他坦言因為身處 理 工 背 景 的 清 大 , 無 論 是 選課或組成學習輔導小組都要自己 找 資 源 , 即 使 組 成 學 習 輔 導小組,後續也需要自己主動和老 師 們 聯 繫 溝 通 , 因 為 自 己 個性和課業繁忙的緣故,其實和學 習 輔 導 小 組 的 老 師 們 相 當 不熟,做專題的過程也不好意思去 找老師討論。 在 撰 寫 學 習 企 畫 書 的過程,他傾向將一些細節寫的比 較 模 糊 , 「 因 為 即 使 現 在 排好了課程,日後也可能因當學期 課 程 調 動 改 變 而 改 變 實 際 修課內容。」


B同學 「 計 畫 書 中 我 們 會排到1 2 8 學分,但是我們內心會有自 己的計劃」 B 同 學 分 享 「 找 學 習輔導小組就是一個個找啊,和老師 說 明 我 有 申 請 這 個 學 制 , 那我以後的規劃是......,是否可以請 教 授 擔 任 我 的 m e n t o r , 就是從0 開始系辦也不會幫你,只會告 訴 你 規 則 , 老 師 答 應 了 就 代表他認同,,,,,,,然後去審議小組那 裡 審 」 「 我 會 問 教 授 , 我 現在想走這個領域,我要怎麼取決要 修 的 課 。 去 上 課 , 和 教 授 聊天然後就變熟了,......,」 他 提 到 自 己 轉 實 驗方案時所面臨的質疑「我覺得沒有很 友 善 , 他 們 問 我 『 畢 業 專 題是甚麼? 』我說就是一篇相關領域的 論 文 , 他 們 就 覺 得 不 夠 c o n cr e te ,可是就算讀碩一進去的人也 不 會 知 道 他 想 做 甚 麼 啊 , ......他們對於實驗教育有個既定印象 , 但 我 不 知 道 到 底 是 要 怎 樣? ,為甚麼實驗方案一定要專題導向 ?, 一 定 要 先 生 出 問 題 意 識,很多事情都是邊學邊做邊學邊做 . . . . . . 才 發 現 問 題 的 , 他 們 有個實驗方案的想法在那裡,但是難 道 我 這 種 邊 學 邊 看 的 人 不 算實驗嗎?,這也是另一種實驗方案, 就 算 你 要 辦 學 也 要 講 清 楚 你的想法啊。」


訪談分析

轉系制度

清大 一 、 學 習 企 畫 書 促 使 學 生 事 先 規劃自己的學習路徑 學習企畫書不僅做為學生的轉系條件,依據實驗方案的修課 規定,學生須完成自己所規畫的專題計畫、修課課程,讓學生在轉 入前即開始規劃自己的學習路徑。 從清大A、C同學的訪談中得知,因實驗方案要求學生實踐 自己的學習企畫書,並設置了審議小組以審查同學的學習成果,因 此同學們都相當重視學習企畫書的內容,再轉系之際積極得籌組學 習輔導小組和規劃課程。

二 、 學 生 需積 極 與 老 師 們 連 絡 從訪談中發現,有些同學與學習小組互動密切如A同學「我 跟主責老師蠻熟的」,也有同學與老師不熟如C同學「可能是我的 個性關係,後來也沒有和老師太多互動」。因為實驗方案並未設置 任何專任老師,因此學生在籌組輔導小組的過程需積極與外系老師 說明自身的學習方向,日後修課、做專題過程也需要積極與老師溝 通。

三 、 學 生 需要 可 調 整 的 空 間 A、C同學皆提到,實際修課受到當學期開課影響,「因為 即使現在排好了課程,日後也可能因當學期課程調動而改變實際修 課內容。」因此傾向在專題、修課計畫中保留可改變的空間,A同 學:「我雖然列實習和實驗室作為專題學分,但我其實擔心自己到 時候會找不到實習,或是在實驗室找不到好題目之類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B同學提到,他們會寫一套企畫書,但內心有一套 自己的計畫「計畫書中我們會排到128學分,但是我們內心會有自 己的計劃」


學生訪談

修 課制度

成大

A同學

大 一 讀 台 文 系 的 A 同學,因未來想朝著商管科系發展 , 他 認 為 相 比 於 理 工 科 系,管院的訓練著重於培養一位通才 , 多 方 考 量 後 , 他 認 為 相比於一般科系,不分系可以給予他 彈 性 的 修 課 機 會 , 因 此 決定轉入不分系。 然 而 , 轉 入 不 分 系後,修課到大四,A同學認為自己 還 是 變 向 得 再 修 一 個 系 的課「我光是要修輔系就花蠻多時間 的 , 對 於 5 0 學 分 的 要 求 有點疑惑,5 0 學分的定義是甚麼? , 很 多 課 都 有 擋 修 , 我 又 要顧輔系門檻,想要修別系的課如果 遇 到 檔 修 , 又 要 花 很 多 時間按部就班修那個系的課」。 談 到 自 己 大 學 的 修課規劃,他說「系上可能會覺得我 們 要 自 己 想 自 己 摸 索 , 但在過程中,我會走錯實驗室、修錯 課 , 中 間 繞 了 很 大 很 大 一圈,如果要準時畢業的話,大三就 要 開 始 做 專 題 , 這 真 的 很難」他提到即使知道自己想要朝商 管 領 域 發 展 而 轉 入 不 分 系,他在不分系花了很多時間摸索自 己未來的職涯方向。


D同學

D 同 學 提 到 自 己 本身喜歡多方探索的個性,透過與父 母 長 時 間 的 溝 通 和 自 我 反思後,讀大學時選擇成大這樣的綜 合 型 大 學 。 在 外 文 系 讀 了一年後,希望可以有更多嘗試的機 會 , 大 二 轉 系 進 入 不 分 系就讀。 談 到 轉 入 不 分 系 的心情,他坦言有一段探索期,「對 我 而 言 這 個 探 索 期 變 成 一個機會,我一直在想我到底專題要 做 甚 麼 , 第 一 點 是 我 聽 了很多書、講座、課堂的衝擊,這三 個 東 西 結 合 讓 我 想 出 了 我想做和高齡相關的專題,不只是我 的 興 趣 , 它 是 家 人 和 趨 勢的結合。」 他 認 為 不 分 系 給 予它很大的修課空間,過程中透過與 老 師 討 論 漸 漸 產 生 專 題 的想法「不分系讓我的課表很彈性, 但 是 要 很 知 道 自 己 想 要 甚麼課;第二點是教務長和恆安老師 幫 助 我 很 多 , . . . . . . 老 師 給我一個很清楚的方向,我就慢慢走 把它(專題)走出來」 談 到 不 分 系 的 修 課限制,他認為這樣的設計讓自己有 一 個 基 本 的 專 業 「 輔 系 5 0 學分是很重要的可能專題不會做到 底 , 因 此 輔 系 起 碼 讓 我 有個專業,起碼有個文學院保護我 . . . . . . , 不 分 系 很 多 人 第 一個專題和第二個專題是沒有相關的 , 這 不 是 我 所 想 要 的 , 所以輔系是有必要的,它讓我有個專 業」


E同學

成 大 不 分 系 的 E 同學原本就讀於歷史系,因為有其他 想 學 和想 做 的 事 情 而 決 定轉不分系,轉系之際已規劃自己要 修 一 些外 文 系 的 課 程 , 他提到「我比較幸運,修的課都是中 文 系 、外 文 系 、 傳 播 學 程剛好是文學院……,我和畢業的學 長 聊 天發 現 , 學 長 從 化 工系轉不分系時,很辛苦的修完化工 系 的 輔系 門 檻 , 我 才 發 現自己是很幸運的」,因為對於文學 的 熱 愛, 除 了 歷 史 系 , 他本來也打算輔修外文系,「然而外 文 系 有些 只 開 給 外 文 系 學生,所以我沒有辦法達到外文系輔 系 標 準, 我 就 放 棄 了 外 文系輔系」。 談 到 院 5 0 學 分 的看法,他說「我認為5 0 院學分的要求 可 以 培養 學 生 某 個 能 力 ,因為對我而言這5 0 學分並不會很困 難 , …… , 同 時 我 學 的 新聞、歷史、外文這些課有些連通性 , 彼 此都 有 關 係 我 覺 得 有加乘的效果」。


訪談分析

修課制度

成大 一、輔系門檻和50院學分的規則對一部分學生產生困擾 D同學和E同學認為50院學分的規定保障自己的學習有一定 的深度,E「我認為50院學分的要求可以培養學生某個能力, ......有加乘的效果」,D「輔系50學分是很重要的可能專題 不會做到底,因此輔系起碼讓我有個專業」;然而有些同學面 臨學校科系都不符合志趣,C「我都在修藝術所的課啊,但輔系 門檻又不承認研究所...,攝影要花很多時間參加活動在外面跑 。」或是擋修問題,A同學「我光是要修輔系就花蠻多時間的, ......很多其他課有擋修,我要顧輔系門檻,想要修別系的課 遇到檔修,又要花很多時間按部就班修那個系的課。 50學分修課規定對於經過探索後鎖定修課方向的同學如D, 或剛好興趣在同一學院的E同學並不會產生困擾。然而若是跨領域 內容不再同院、學校缺乏相關課程、想修的課擋修,或是有些同學 需要花時間在他校、其他活動增加技能,則會產生多元學習和符合 輔系門檻之間的掙扎。 二、是否有明確學習目標,影響學生的修課型態 D同學在探索後鎖定一個方向進行學習,而A同學則認為自 己還在探索,過程中走了很多遠路。這樣的不同影響了兩人的修課 規劃,D同學知道自己的專題方向後,修課主要以專題為目標前進 ,而A同學則透過廣泛修課,利用做專題的方式培養不同,希望能 找到自己的方向。 三、


學生訪談

修 課制度

清大

A同學 以 電 控 為 學 習 方 向的A同學轉入實驗方案後分享了自 己 的 修 課 : 「 我 將 過 去 的 課外經驗都列為專題學分,......畢業 專 題 的 話 我 當 時 還 不 確 定,就列了論文或是產品研發兩個方 向。」 「 其 實 實 驗 方 案 真的給我很大的自由,......典型工程 教 育 著 重 理 論 、 計 算 , 與我期待的業界解決問題並不相同, . . . . . . 因 此 我 在 其 他 團 隊 做工程學習可以納入學分,我認為是 合理的。」 同 時 他 提 到 自 己 很幸運,他說「典型教育其實是可以 培 養 我 的 , 因 為 清 大 有 足夠的資源可以讓我學習。我們有國 標 舞 專 業 的 同 學 , 還 要 另外去北藝上課就比較辛苦......,所 以我覺得自己很幸運」。


C同學 c 同 學 分 享 : 「 一 直是用身體在學習」,因此不太適應 學 校 的上 課 方 式 , 對 他 來說「知識這個東西應該是當我有需 要 的 時候 才 會 派 上 用 場 ,當我不需要的時候我學這些東西, 我 不 能完 全 的 記 住 他 , 我也不能感受到為何我現在需要學習 這 個 知識 」 而 決 定 轉 入 實驗方案。 談 到 修 課 規 劃 , 他說「實驗方案給我很大的自由空間 , 給 予我 高 中 無 法 體 會 的事情,......但是清大比較缺乏影像 相 關 課程 , 影 像 課 都 開 在通識課,所以我比較常去修通識課 , 或 是參 加 課 外 活 動 透 過實作培養能力,但因為專題學分只 能 承 認到 3 3 學 分 ( 註 3 ) , 很多課外學習的經驗也無法納入學分 。」

註3:原定專題學分認定為31學分為上限的規定,已放寬至33學分。


訪談分析

修課制度

清大

一、 專 題 學 分 讓 學 生 有 機 會 進 行實作學習 對於A同學和C同學而言,實作的學習方式較符合他們的學 習步調和學習想像,因此對他們而言,而實驗方案給予這樣的學生 彈性的學習機會,A同學「實驗方案讓我在其他團隊做工程學習可 以納入(專題)學分,我認為是合理的。」 可以將實作經驗透過專題學分的名義納入學分數,是合理的 做法,自主安排學習路徑符合他們轉入實驗方案當初的期待。

二、 學 校 缺 乏 的 資 源 學 生 需 要 向外尋求資源 C同學:「清大比較缺乏影像相關課程,影像課都開在通識 課,所以我比較常去修通識課,或是參加課外活動透過實作培養能 力,......但因為專題學分只能承認到33學分(註3),很多課外學 習的經驗也無法納入學分。」發現對於特殊專業的同學而言,需要 額外花時間參加活動增加技能,或是到他校修課。

註3:原定專題學分認定為31學分為上限的規定,已放寬至33學分。


總結 清大

修課制度

成大

一 、 對 於 目標 明 確 的 同 學 , 彈性的課程規則幫助他進行學習 無論在成大或清大,彈性的排課空間給予學生自由,同時也 需 要 學 生 有 明 確 的 目 標 , 如 清 大 A 同 學 說 : 「 你有沒有很明確的知道 你 想 要 做 甚 麼 ? , 這 空 白 的 1 0 0學分你知不知道怎麼排? 你可不可以在未 來 兩 三 年 之 間 繼 續 朝 著 你 現 在訂下的計畫( 學習企劃書) 前進?」 或 是 成 大 D 同 學 所 說 的 : 「 不 分 系 讓我的課表很彈性,但是要很知道自己想要 甚麼課。 」 , 學 生 需 要 有 明 確 的 目 標 , 彈 性 的 課 程 規 定 才 能 真 正 讓 學生自由排課達到彈性修課規則的本意。

二 、 特 殊 學系 的 學 生 需 要 花 更多時間尋找資源 清 大 C 同 學 說 : 「 實 驗 方 案 給 我 很 大 的 自 由 空 間 , . . . . . . 但是 清 大 比 較 缺 乏 影 像 相 關 課 程 ,影像課都開在通識課,所以我常去修通識 課 , 或 是 參 加 課 外 活 動 透 過 實作培養能力, 但 因 為 專 題 學 分 只 能 承 認 到33學分(註3),很多課外學習的經驗也無法納入學分。」 成大B同學說:「」


學生訪談

專 題 制度

成大

E同學 E 同 學 因 為 自 己喜歡寫文章的原因,轉不分系後有更 多時 間 做 喜 歡 的 事 情 ,因此他三個專題內容主要以採訪、文 學相 關 。 談 到 月 報 告 ,E同學說「不是每個同學每個月都有進 度, 有 些 同 學 進 度 比 較快,有些同學進度比較慢,如果每個 月都 要 審 視 進 度 , … …,覺得沒有很贊同」,除了專題月報 告外 , 他 也 提 到 月 報 告的圓桌老師們不一定符合自己的專題 專業 , 他 說 : 「 雖 然 專案應該讓各個領域的人都能聽得懂, 然 而如 果 學 生 在 做 專 案 的過程中是需要接受意見成長,我認為 在月 報 告 時 可 以 和 自 身專題領域一致的老師討論即可,不然 他們 給 的 建 議 可 能 也 不是很懂文學,期末再請不同領域老師 來看 就 好 。 」 他 提 到 這 次 自己比較幸運,專題內容系上老師能夠幫 助他 , 但 同 時 他 也 提 到對於一些專業和系上老師不同的學生 而言 , 或 許 會 產 生 壓 力,「好像只有和系上教授討論算是進 度, 和 外 系 老 師 討 論 後,還要每周和不分系老師約個時間回 報, 是 有 壓 力 的 … … ,覺得可以請外系老師和我的專題導師 說『 這 個 學 生 的 進 度 ...』。」 他舉了自己第一次專題的經驗 ,當 時 由 非 文 學 領 域 的專題導師帶領他做專題,E同學除了找 中文 系 老 師 討 論 , 還 要每周和專題導師說明進度。


A同學

想 要 再 管 院 跨 領域修課的A同學,將專題視為培養專 長 的過 程 , 透 過 三 個 學期練習三種不同的能力,第一次做了 心 理學 的 介 面 設 計 , 第二次作職涯分析,第三次打算做資訊 感 測器 相 關 的 專 題 , 但他坦言做專題的過程其實蠻挫折的, 「 想要 把 自 己 的 專 題 做得很好,但是做出來還是沒有本科系 的 那麼 好 , … … 我 也 不知道為甚麼會有這種落差」他又說:「 大 二時 , 我 有 去 找 統 計系老師談我想做的專題,老師說『你 就 慢慢 修 課 , 大 四 的 時候我們再看看要做甚麼』,我現在發 現 他們 的 想 法 是 不 適 用於不分系的學生」 做 過 兩 次 專 題 的他提到自己對於專題過程的看法,「 我 覺得 專 題 報 告 的 形 式很像在辦商業競賽,我覺得沒有必要 給 學生 這 些 壓 力 , … …很多做藝術的同學要怎麼做簡報? ,領 域 就不 同 啊 , … … 。 做簡報的過程中需要把自己的時間分到 做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 做 問題核心架構,我是覺得浪費我很多時 間 。」 「 知 道 自 己 想 要幹嘛、有明確學習動機的人是很少的 , 為甚 麼 轉 系 還 要 收 那麼多人進來? ,我覺得要邊做邊實驗慢 慢 改, 才 能 收 更 多 人 進來。」


D同學 「專 題 有 三 個 階段,先校準、提升、活化才可以有能 力 提 升 , 如 果 一 直 在 校 準,那就沒辦法有自己的專業」,他 提 到 自 己 從 進 到 不 分 系 就一直在思考自己專題的內容,透過 大 量 接 受 刺 激 才 發 展 出 專題。「在校準的時候,要去很多機 構 , 發 想 出 很 多 問 題 , 用我文學院的能力去紀錄和反思;第 二 學 期 我 就 開 始 修 老 化 與高齡學程的課和演講,我嘗試解決 第 一 階 段 發 現 的 問 題 , 到第三階段我實際去解決它」 同 時 , 他 提 到 自己花了非常多時間思考自己的專題題 目 與 方 向 「 我 都 在 下 學 期修專題,上學期的時間我都在思考 和 接 受 刺 激 , 下 學 期 開 始做專題」


訪談分析

專題制度

成大 一、 專 題 呈 現方 式 / 簡 報 時 程 對 一些學生產生困擾 A 同 學 的 專 題 並 非 藝 術 領 域 , 但 他 認 為 , 「 我覺得專題報告 的 形 式 很 像 在辦 商 業 競 賽 , 我 覺得沒有必要給學生這些壓力,……很多 做 藝 術 的 同 學要 怎 麼 做 簡 報 ? , 領域就不同啊,……。」 對 於 做 藝 術 相 關專題的同學,每個月提報、期末簡報發表的專題方式,或許並不 是最適合的呈現方式,簡報的呈現媒介可能會限縮藝術相關領域學 生的表現機會,同時額外增加學生準備簡報的時間而壓縮真正做專 題 的 時 間 ; E 同 學 則 提 到 「 不是每個同學每個月都有進度,有些同學 進 度 比 較 快 ,有 些 同 學 進 度 比 較慢,如果每個月都要審視進度,……, 覺 得 沒 有 很 贊同 」 並 不 是 每 個 同 學 每 個 月 都 有 進 度 , 因 此 月 報 告 的 方式對於一些同學而言會變成為了呈現而做專題。 二 、 學 生 需 非 常 積 極 探 索 自 身 專題方向 A、D、E同學皆表示自己再轉進不分系後有一段探索期, 而E同學在與老師大量討論、修課過程中幸運找到自己想做的專題 方向;而A同學也找了統計系老師討論專題,卻發現老師並不了解 不分系學生做專題的需求,因此無法得到有建設性的幫助。 從 訪 談 中 發 現 , 學 生 轉進不分系後需要非常積極地與老師討論 、 思 考 自 己 的專 題 方 向 , 有 些 同學較幸運找到合適的老師討論,有些同 學 則 會 走 了 很多 遠 路 。

三、 學 生 需 要有 建 設 性 的 專 題 建議 E 同 學 提 到 「 我 認 為 在 月報告時可以和自身專題領域一致的老師 討 論 即 可 , 不 然 他 們 給 的 建 議 可能也不是很懂文學,期末再請不同領域 老師來看就好。」 」曾遇過月報告專家與自身專題方向不符的狀況,他認為學生在做 專題的過程中需要建議與指教,而他需要與自身領域相符的建議, 他不認為自己需要各個不同領域的人的意見。


學生訪談

專 題 制度

清大

A同學

談到做專題對他的影響,他說「我覺得清大給我 的自由真的很多,排課、專題,是很大的自由,評分方 式、學分訂定自己選,你要展演、你要比賽,拍紀錄片 呈現都可以,他真的不在意,......那我就要做到我可以 說服我的主責老師、審議小組我做的事情值得這個學分 。」 談到學校對於學生專題的期待,他說:「實驗教育 的宗旨就是,我們學生不適合學校任何一個系所所以我 們才會走實驗教育,所以我們專注在自己的專長上,我 做的事情就是獨特的。」 A同學提到,由各院代表組成的審議小組們有和自 己領域相符的老師,因此在審議小組會議的過程中能得 到相對應的建議。A同學: 「有些同學遇到的麻煩是審議 小組不知道你這學期在幹嘛,就算我交了展覽成果競賽 成果,他還是會不知道你在幹嘛,而產生文不對題的批 評,讓我們……不知所措,讓我們……懷疑自己。」 A同學分享他看待專題的態度,「我要做到我可以 說服我的主責老師、審議小組我的學分是值得這個學分 ,我有學到東西」,他認為自己能做的是向老師說明自 己的專題值得這些學分。


B同學

他 分 享 了 自 己 對 於學習審議小組的看法「有些同學會 覺 得 審議 小 組 老 師 在 找 麻煩,但是我覺得重要的是你如何去 看 待 你跟 這 些 教 授 的 關 係,我是覺得這些教授坐在那裏ㄉ一 ㄤ 我 ,這 也 是 這 些 教 授 的va lu e ,我覺得有價值......,這又牽 扯 到 別的 問 題 , 像 是 這 些審議小組其實是無酬的,系辦會覺 得 沒 有支 薪 給 教 授 , 其 實教授沒義務做這些。」 「 ” 不 同 領 域 的 東西要怎麼去Ju d g e ? ”這件事情很 難 , 我們 很 多 實 驗 教 育 的同學走人文藝術類的,這種東西其 實 怎 麼j u d g e 就 是 很 難 , 也不重要,你做的東西值幾學分其實 不 重 要我 覺 得 」 「 我 做 任 何 事 情 都不申請專題學分,我覺得我不需要 專 題 學分 , 我 實 習 的 學 分都快2 0 - 3 0 學分,我去教授的la b 這 些 東 西我 都 沒 有 申 請 專 題學分,我只申請了4 學分」 「 我 覺 得 專 題 學 分沒有用,別人怎麼知道你專題在做 甚 麼 ? , 我 不 覺 得 做 p r o j e ct要轉成學分,這些專題學分是因 為 我 們有 特 殊 選 才 的 學 生,他不適應校內課,所以位同學設 計 了 專題 學 分 , . . . . . . 。 」


C同學

以 拍 攝 體 育 選 手 紀錄片做為畢業專題的他,將過去在 劇 團 當武 術 演 員 、 攝 助 的經驗當作專題學分,也陸續在各個 學 期 開始 做 畢 業 專 題 。 「 我 把 在 劇 團 演 戲的經歷寫成一個三學分的專題,我 除 了 進去 當 武 術 演 員 , 我還有去當實習導演助理,......專題 導 師 的話 , 我 就 寫 劇 團 導演的名字,我有事先和導演他們溝 通 這 件事 情 , 他 們 也 O K ,......就由劇團導演和主責老師說明 我 這 次做 專 題 的 狀 況 。 」 「 還 有 參 加 過 五 天的工作坊討論、體育班制度田野調 查 、 這些 是 我 做 過 的 專 題內容。......」 提 到 學 習 審 議 小 組,因為清大缺乏影像相關老師,他 說 「 我在 期 末 報 告 的 時 候,他們就只會聽聽你這學期做了甚 麼 , 就過 去 了 , 然 後 我 要提出我的反思,他們聽完會說『我 覺 得 ˙x x 課 要 不 要 再 修 一下』就是用他不懂紀錄片的角度取 給 予 我建 議 , 但 那 些 建 議對於我而言就是,喔沒什麼幫助」


訪談分析

專 題 制度

清大 一、 學 校 若 不 了 解 學 生 的 專 業 ,很難給予學生相對應評價 A同學提到自己以理工為背景的學校走實驗方案是幸運的, 因為有充足的資源(實驗室、老師)可以幫助他,期末的審議小組會 議也有能夠了解他的學習的老師;反觀C同學和A所提到的國標舞 專業同學,學校缺乏了解學生專業的人,在審議小組會議上學生需 面 對 不 理 解 她 專 業 的 人 給 予 的 意 見 , 像 A 說 的 : 「 審議小組不知道你 這 學 期 在 幹 嘛 , 就 算 我 交 了 展覽成果競賽成果,他還是會不知道你在幹 嘛 , 而 產 生 文 不 對 題 的 批 評 ,讓我們……不知所措,讓我們……懷疑自 己。」 」 造 成 學 生 不 必 要 的 壓 力 。 這 個 情 況 下 , B 同 學 分 享 自 己 的 態 度 「 不同領域的東西要怎麼 去 J udge?” 這 件 事 情 很 難 . . . ...,有些同學會覺得審議小組老師在找麻煩 , 但 是 我 覺 得 重 要 的 是 你 如 何去看待你跟這些教授的關係,我覺得這些 教 授 坐 在 那 裏 ㄉ 一 ㄤ 我 , 這 也是這些教授的va lu e 」 他 認 為 教 授 願 意 給 予他意見是自己成長的機會。

二、 彈 性 的 專 題 制 度 給 予 學 生 自組學習路徑的機會 從訪談中發現,清大實驗方案可以認定專題學分至33學分 讓學生可以將課外經歷納入學分,自己決定專題規模,自己決定專 題學分數、呈現形式、評分方式。對於學生而言,彈性的專題讓學 生 自 己 掌 握 學 習 進 度 , 如 A 所 說 : 「 我覺得清大給我的自由真的很多, 排課 、 專 題, 是 很 大 的 自 由 , 評分方式、學分訂定自己選, 你 要 展 演 、 你要比賽,拍紀錄片呈現都可以,他真的不在意。」 同 學 B 則 提 出 自 己 並 不 需 要 專 題 學 分 : 「 我覺得專題學分沒有 用, 別 人 怎 麼 知 道 你 專 題 在 做 甚麼? ,我不覺得做p r o je ct要轉成學分, 這些 專 題 學 分 是 因 為 我 們 有 特 殊選才的學生,他不適應校內課,所以設 計了 專 題 學 分 讓 他 們 能 順 利 畢 業,......」


三、 主 責 老 師 對 於 學 生 的 學 習 很重要 因為沒有制式的標準評定學生的分數和學分數,在這樣的情 況下,學生的學分數與成績訂定,成為學生與主責老師之間說服與 溝通的過程,因此找到一個了解你專業且願意挺你走實驗方案的老 師相當重要。


總結 清大

專題制度

成大

如何 給 予 不同 學 生 學 習 意 見 的 難題 無論是實驗方案或是不分系都有同學提到,分別是在專題月 報告/期末學習審議小組會議上,需要接受不同領域老師們的建議 ,然而對於學生而言,他們需要的是”能夠貼合其學習內容的建議 ”面對不同的聲音,這些同學正在學習如何分辨適合自己的意見。

兩校 對 於 專題 學 分 的 認 知 不 同 從訪談中發現實驗方案學生認為專題是「學習過程」,校方 考量學生學習進程不同,因此讓學生客製化每一個專題的規模、學 分數、評分方式、呈現形式,最終以畢業專題作為自己的「學習成 果」,同時畢業專題可以拉長超過一學期製作,讓學生有更多時間 實踐。 而不分系學生的專題是三個能代表自己的「學習成果」,透 過三個專題說明自己的跨領域學習成果,校方也已訂好學分數、評 分方式、呈現方式。

專題 老 師 不同 實驗方案的專題分數由學生自己找的專題老師訂定,學生可 以找與自身專題內容相關的業師、外系老師等來評定自己的專題分 數,最後由專題老師向主責老師說明學生的專題學習狀況。 不分系由系上專題導師評定學生的專題分數,因此學生若遇 到與自身領域不同的專題導師,而諮詢外系老師的意見,仍需定期 向專題導師會報進度。


學生訪談

導師制度

成大

B同學 「 本 來有 何 不 分 系 派 來 的 醫工老師討論,但後來我走的也不 是 醫 工, 而 且 那 個 老 師 的 醫工領域也不是我想要的...,所以 就 沒 什麼 聯 絡 」

C同學 「 這 學期 原 本 說 專 題 和 導 師一樣,後來系辦又找了很多不同 領 域 的老 師 當 生 活 導 師 … …,希望系辦可以統整好做法再和 同 學 說。 」


學生訪談

導 師 制度

清大

C同學 「 我 的 學 習 企 畫 書整體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拍紀錄片 、 另 一個 是 運 動 員 生 涯 議題探索,我就回去找可以扣到議題 的 老 師, 其 中 一 個 是 北 師大技擊系的教授,我就寫信去給他 並 且 很明 確 地 跟 他 說 我 的計畫,......他就覺得OK;另一位是 我 問 陳爸 , 他 就 推 薦 我 去找一個校外導演當老師;第三個有 規 定 一定 要 是 清 大 的 老 師,所以我就找了師培中心的老師, 他 主 要是 幫 我 簽 名 的 部 分,......實驗方案很需要老師夠支持 你 , 老師 是 唯 一 在 審 查 小組會議上會幫你說話的人,所以我 就 找 了一 個 願 意 挺 我 的 老師,每學期固定導聚這樣。」 「 可 能 是 我 自 己 的個性關係,前兩位老師就沒什麼互 動 , 其他 同 學 們 都 跟 自 己學習輔導小組是蠻有互動的」

B同學 「 其 實 我 的 畢 業 專題導師也不再我的學習輔導小組中 , 學 習輔 導 小 組 對 我 而 言只是一個名頭,......我知道我想要 甚 麼 ,我 也 沒 有 要 偷 懶 」


訪談分析

導 師制度

清大 成大 1. 不 分 系資 訊 傳 達 不 流 暢 成 大 E 同 學 提 到 「 這學期原本說專題和導師一樣,後來系辦又找 了 很 多 不 同 領 域 的 老 師 當 生 活導師……,希望系辦可以統整好做法再和 同學說。」成 大 不 分 系 在 導 師 選 擇 上 有 資 訊 不 流 通 的 現 況 。

2. 學 生 需主 動 和 老 師 互 動 即使系辦幫學生組成導師群供學生挑選生活導師,因為日常 生活並無與生活導師有任何連結,若學生對於老師的專業有興趣, 需要主動與老師約討論。而成大A同學提到自行找老師的困境「之 前 找 老 師 討 論 專 題 , 老 師 說 『你就慢慢修課,大四的時候我們再看看要 做 甚 麼 』 , 我 現 在 發 現 他 們 的想法是不適用於不分系的學生」」 , 因 此 和導師或外系老師討論過程,需要學生不停的溝通。


學制訪問總整

清大B同學打算在畢業專題製作論文研究,在撰寫學習企畫 書的過程中被質疑,專題內容不夠concrete,面對這樣的情況他 說 「 可 是 就 算 讀 碩 一 進 去 的 人 也不會知道他想做甚麼,......他們( 學校 )對 於 實 驗教 育 有 個 既 定 印 象,我不知道到底是哪個學者說的? ,為 甚 麼 實 驗 方 案 一 定 要 專 題 導 向? ,然後專題一定要co n cr e te ,一定 要 先 生 出 問 題 意 識 , 很 多 領 域都是邊學邊做......才發現問題的。學 校 有 個 實 驗 的 想 法 在 那 裡 , 難道我這種邊學邊看的人不算實驗嗎?, 這 也 是 另 一 種 實 驗 , 就 算 你 要辦學也要講清楚你的想法啊,既然我 都 被 召 進 實 驗 方 案 了 , 那 就 是承認我是實驗教育,可是他們給我的 回 饋 又 是 我 的 專 題 不 夠 c o n c r e te ? 」

清大A同學在大學期間曾在ARRC交大火箭前瞻中心擔任工 程師,大三時前往英國F1雷諾車隊擔任實習工程師,有許多特別 經歷的他在訪談尾聲提到 「 你 認 識 X X ( C 的 名 字 ) 嗎 ? ,他對拍片有興趣,他比較辛苦,比我這 種 跨 出 實 驗 教 育 那 條 線 一 點 點的人還辛苦,老師們看到我會覺得『 哇 ~, 這 個 同 學 是 個 很 漂 亮 的範本』,可是我覺得XX( C的名字) 他們 才 是 真 的 走 實 驗 教 育 的 人 , 清大交大可以很輕易地滿足我的需求, 典 型 教 育 是 可 以 滿 足 我 的 , 我只是把課程調成實作多一些,但是 X X (C的 名 字 ) 他 要 怎 麼 和 審 議委員說他的紀錄片很好? ,畢竟不是他 的 專 業 啊 , 他 們 沒 有 s e n s e 啊,要怎麼去評斷他的表現呢? ,所以我 覺 得 我 真 的 很 幸 運 才 有 辦 法 這樣子......」

成 大 A 同 學 「 知 道 自己想要幹嘛、有明確學習動機的人是很少 的 , 為 甚麼 轉 系 還 要 收 那 麼多人進來? ,我覺得要邊做邊實驗慢慢改, 才 能 收 更多 人 進 來 。 」


實驗方案、不分系希望透過放寬學習限制給予學生不同的 學習機會,然而校方對於甚麼是實驗方案/不分系學生該有的樣子 , 存 在 既 定 印 象 , 或 是 期 待 。 如 同 清 大 B 同 學 所 說 : 「 學校有個實驗 的 想 法 在 那 裡 , 難 道 我 這 種邊學邊看的人不算實驗嗎? ,這也是另一 種 實 驗 啊 , . . . . . . 你 要 辦 學 也要講清楚你的想法啊,既然我都被召進 實 驗 方 案 了 , 那 就 是 承 認 我是實驗教育,可是他們給我的回饋又是 我 的 專 題 不 夠 c o n c r e t e ?」 當學校的資源無法支撐一些特殊領域的同學,處在實驗方 案/不分系會比較辛苦,這些學生在這樣的體系裡還需要面對不了 解 自 己 專 業 的 他 者 給 予 建 議 , 如 同 A 同 學 提 到 的 : 「 我只是把課程調 成 實 作 多 一 些 , 但 是 X X ( C 的名字) 他要怎麼和審議委員說他的紀錄 片 很 好 ? , 畢 竟 不 是 他 的 專 業啊,他們沒有se n se 啊」 會 產 生 無 所 適 從的感受。 經過研究發現,清大實驗方案透過學習企畫書把關轉入的 學生都有學習輔導小組/修課規劃,而成大則要求學生完成輔系達 到院輔系門檻,無論是在實驗方案或是不分系,鬆綁的修課限制一 方面給予學生自由,另一方面需要學生高度的自主性,而鬆綁的課 程如何鬆綁?,又如何朝進符合系期待的學生(EX:知道自己想要甚 麼?),是系上需要思考和規劃的,不然會如同成大A同學所說「知 道 自 己 想 要 幹 嘛 、 有 明 確 學習動機的人是很少的,為甚麼轉系還要 收 那 麼 多 人 進 來 ? , 我 覺 得 要邊做邊實驗慢慢改,才能收更多人進來 。」


05

研究反思

研究限制 1. 時 間 空 間限 制 這次訪談研究,因為疫情和學期間的關係所以只能透過遠距進行電話 訪問,遠距訪問的限制降低了面對面訪談所能得到的資訊量,同時因 為專題的時間限制,要在一學期完成研究,故有許多深入細節和洞見 需要更多時間整理完備。

2. 訪 問 人 數的 差 距 因為自身處在成大不分系,可以快速地找到訪問對象,而因為自身與 實驗方案學生並不熟悉,研究進行中發現這屆實驗方案學生僅有4人, 因此較難找到被訪者。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