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ntline DEC 2013 (Vol 5)

Page 1

VOL 5

Dec 2013


Prologue 序 Text 蕭文超

一轉眼《前線》已經發行了五期,無可否認發行雜誌是

特別值得一提的照片是十二月七日明報攝影記者李紹昌於

對攝影記者協會一個重大的挑戰,協會的資金不充裕,

梁振英施政報告諮詢會時拍攝的《「路姆西」(Lufsig)

我們沒有可能聘請全職的工作人員,執委們早上跑新

與梁振英》,這張照片的難度挑戰級數近乎頂級,現場環

聞、晚上跑會務的日子經常出現,而且我們大多沒有設

境混亂,投擲的動作快得連G4也應變不到,但李紹昌卻可

計、排版的經驗,處理雜誌工作坦白說十分艱難。

以同時拍到投擲中的公仔和CY,而公仔的動作近乎完美, 更是技術加上運氣缺一不可的作品。其後,該公仔在全球

第一期《前線》中,專欄作家兼攝影師Dustin Shum以

熱賣也和這張照片不無關係,香港人對CY的怨氣日深,這

已停刊的紀實攝影刊物為題,道出這類雜誌的運作單憑

張照片也許為可以明年的社會活動作一個預告。

的大多只是Labor of Love,大多吃力而不討好。協會當 然不會對攝影感到死心和絕望,只是執委會內需處理的

「如果你有一個「路姆西」,你會扔出去嗎?

工作很多,由展覽、講座到攝影教學,我們難以再定期

蕭文超

發行刊物,但協會當然不會放棄向公眾人士傳達理念的

香港攝影記者協會主席

機會,只是我們的工作量較能應付單獨的文章而不是整 期的雜誌 ,也許將來的雜誌會變得不再是定期發行。

2013年快要完結,就讓我以個人身份為這年度作一個總 結,這一年攝影記者的遇襲的情況沒有改善,隨著社會 各陣營的對立將來只會越來越嚴重,希望業內人士可以 小心,協會亦會繼續堅定為大家發聲。

這一年世界有不少大事發生,香港有不少攝影記者亦有 參與其中,當然本地亦有很多傑出的照片,相信來年的 《前線‧焦點》新聞攝影比賽亦會囊括這些優秀的作品, 各位可以留意協會的網頁和facebook的最新情況。

社民連成員陳德章及曾浚瑛,在昨午施政報告諮 詢會上,向特首梁振英及其他官員投擲兩隻蛋及 一隻名為「路姆西」(Lufsig,現已改名為「路 福西」)的豺狼公仔,兩人其後被捕。(明報/ 李紹昌攝)


Content 目錄 焦點 Focus (October) 每月之選:十月

人物 People

何文的那些年(節錄)

專題Feature

可能是世界上最難影的配相......

焦點 Focus (November) 每月之選:十一月

圖片故事 Photo Essay 無題 林振東

專欄 Column

Wish List – 岑允逸 影中國‧指上攝‧光喜劇 – 葉英傑 英倫尋書好去處 – 楊德銘 緬甸採訪手記 – 何家達 災難裡的喜怒哀樂 – 盧翊銘 《前線》雜誌 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執委 特約記者:曾愛盈 設計:Vivian Chau

執委名單 主席 副主席 秘書 財政 委員 委員 委員 委員 委員

蕭文超 梁百豪 周穎瑤 羅國輝 何家達 盧翊銘 李澤彤 鄧宗弘 羅君豪


Focus (October) 焦 點 ‧ 每 月 之 選 ‧ 十 月


2013年10月25日,再有逾10萬人包圍政總,他們高舉亮着燈的手機緩緩搖晃,每點光都代表 市民對公平發放免費電視牌照的訴求。(蘋果日報/羅君豪攝)


焦 點 ‧ 每 月 之 選 ‧ 十 月

Focus (October)

2013年10月26日,一名建築工人從鐵絲網外窺看荷里活電影《變型金剛4》之拍攝情 況。(路透社/蕭文超攝)

2013年10月4日,一名男子(左)在第一屆中國香港國際紋身展紋身。(路 透社/葉英傑攝)


2013年10月1日,學民思潮成員到灣仔金紫荊廣場升旗禮示威,在 場保安正企圖帶走召集人黎汶洛(前右)。(蘋果日報/曾顯華攝)

2013年10月16日,香港電視網絡向政府申請免費電視牌照不獲接納後,主席王維基舉 行記者會,宣布裁減320名員工。(路透社/蕭文超攝)


人 物

People

Text 周穎瑤 Photo 蕭文超、受訪者提供

何文的


筆者間中會在前輩行家與星島攝影 部舊同事的聚會照片中,見到一位 頭髮都已變白的伯伯。人稱「文 叔」的何文,就是如此像傳說般的 存在在筆者的認知中。這天到他家 訪問這位88歲的老友記,不禁覺 得,假如將「那些年」這個詞語放 在文叔的身上,想必柯景騰和沈佳 儀都要立即退避三舍。文叔196 2年開始為《星島日報》當攝記, 到1997年年屆72歲才正式從 《星島》退休。35年的攝記生 涯,他的經歷,可是集經典與刺激 於一身,也「威水」得不得了。

的那些年(節錄)


人 物 Text 周穎瑤 Photo 蕭文超、受訪者提供

People

「何文」原來是筆名

與攝影之緣

後輩們一直稱呼著的「文叔」,卻擁有著的幾張寫 “HO Ying Lam” 的記者證。問過何文叔才知道, 來「何文」是他早年擔任星島特約記者時改的筆名, 麼多年來,同事們都習慣了稱呼他做「何文」,即使 早期的記者證也是署名「何文」。後來要用回真名「 應林」,是因為報館的行政工序進步,由從前用現金 糧,改用銀行戶口支薪。改用戶口後就一定要用真名 可見即使是何文叔的名字,也見證著報業的變遷。

「你們現在可以讀新聞讀攝影,我可沒有這樣 的呀!」說起和攝影的緣份,居然要追朔到文 叔還在潮汕鄉下讀小學的時候。他當時有個同 學家裏開影樓,自己對攝影很有興趣,於是常 常走到同學家的影樓偷師。後來來到香港,頭 一兩年找不到工作,怎知道又碰見那位同學, 他家人轉到尖沙咀開照相館,他同學於是邀請 了文叔到他家的照相館當櫃面,間中繼續跟照 相館的師傅學習。 後來輾轉之下,文叔五十年代後期開始為《星 島日報》擔任特約記者,主要負責九龍及新界 一帶的突發新聞。當時香港報業正值「華( 僑)星(島)工(商)」鼎立的年代,《星島 日報》是首先有圖片編採,但工作均是外判出 去。1961年星島攝影部前主任胡昌漢先生 接手成立攝影部,看見文叔當特約時拍的新聞 相片不錯,就招攬文叔成為星島攝影部首批全 職攝影記者之一員。

火熱的黑房 萬事起頭難。作為其中一位開山鼻祖,不得不 談的是當年的黑房環境,「真係簡陋到冇人 有!」,「熱到好得人驚!」。原來當時的黑 房就在報紙鑄字部隔壁,鑄字部很多時要熔鉛 做字粒,室溫特高,可是它與黑房之間的牆壁 太薄,隔熱不良,即使在黑房放一座大風扇也 沒用,有時甚至會把菲林熱溶出水泡,底片也 就報銷了。那裡沒有雪櫃更沒有冷氣,雖是簡 陋,幸好還有部「幸運」(Lucky)放大 機,還沒有長鏡頭用的日子,很多新聞畫面也 是靠「Lucky」放大顯示出來,而且,「 有時候如果那些6X9的大菲林,出的水泡沒 有影響到相片的重點的話,還是勉強可以把要 的位置放大曬出來。」

攝影部的日與夜 不知多少香港人還記得,香港曾經每一日都有 日報和晚報,當中《星島晚報》1996年才 停刊。文叔早年的攝記生涯,除了要交相給日 報,還要交相給即日的晚報。因為家裏沒有 電話,他一日的工作由早上七點鐘開始,到從 前工作、位於尖沙咀的照相館等電話接採訪指 示,採訪完一單新聞後就立刻搭船回灣仔的報 館「做相」趕晚報截稿,之後再返回照相館等 指示,再採訪,再回報館趕日報截稿。但當年 由佐敦去灣仔的渡輪,每日只有一班,那其他 時間怎樣回報館?「三更半夜要返公司趕相的 話,佐敦道沒有船(過海),那就去尖沙咀搭 『嘩啦嘩啦』。做完就不會走,等其他同事都 下班,就在報館過夜。」後來文叔升任攝影部 副主任,則較多集中負責日報的工作。

文叔年輕時的照片


著 原 這 他 何 出 ,

《星島日報》1972年6月 19日針對「六一八雨災」 的全版圖片報道。雖然影 像不很清楚,但隱約見到 當年觀塘雞寮安置區山泥 傾瀉後災情慘重。

真正的災難不是交通不便

沒有電話的日子

那個年代,過海渡輪一日一班,沒有海底隧道, 更沒有地鐵。文叔舉例說,有一段時期,如果要 去牛頭角,你只能乘巴士到坪石邨旁的三山國王 廟下車,其餘的路程就靠自己走進去。「當年 入去雞寮就是要由坪石邨行入去!」說得原來是 1972年的「六一八雨災」,除了港島半山的旭龢 大廈因山泥傾瀉倒塌外,九龍觀塘的雞寮安置區 (今翠屏邨)也發生嚴重的山泥傾瀉,活埋了當 時正在睡夢中的木屋居民,死傷慘重。文叔當日 負責九龍區新聞,自然要趕到雞寮採訪。「當時 只拍到,屍體由消防員抬出來的時候,統統都佈 滿了泥濘。水夾雜沙泥從山上瀉下來,現場也變 成了另一座泥山。」根據資料,該宗山泥傾瀉死 了71人,秀茂坪紀念公園就是用以紀念那次的 災難。

今時今日的記者基本上已經至少擁有一部智能手 提電話,不單是打電話,就連上網查資料查地圖 寫稿傳相,都可以隨時隨地無障礙完成。當記者 問起當年沒有手提電話的日子時,文叔禁不住大 笑。「哈哈,講到通訊就真係頭痕啦!」先不要 說手提電話、傳呼機,就連固網電話都不是人人 有的年代,借電話通常要去商舖。儘管如此,「 報料」回公司還是絕不馬虎。「有時去到一些偏 遠的地方,一拍到甚麼或知道甚麼,都要馬上去 借電話打回報館報告。很多時就是要來回現場與 電話之間很多次,行上行落,我腿上的職業病大 抵都是這樣熬了出來。」 不單是記者報告上司夠困難,有時記者從電話收 到的消息和指示也不太準確,現場地址有誤,讓 人白走一趟,或是地點太偏遠找不到的事情時有 發生。就算使到了新聞現場,事件卻已完畢,人 去樓空,唯有周圍問現場的人,盡量問出個所以 然來。


人 物

People

Text 周穎瑤 Photo 蕭文超、受訪者提供

文叔的珍藏:工作時用過的相機,以及報導文叔由麥理浩港督手上接過報業工會新聞攝影獎的剪報

當年彭定康乘船到港履新,文叔趁彭還未上岸時就拍下他的一個小動作,遺憾當年 因為要遷就廣告位,相片未有被刊出。


失掉的時機 用頭腦補回來 「駁相」可能是這樣由來的 不過,時間上的失誤,卻不全然會拖累文叔的採 訪。有一個下午,油麻地戲院發生了一場小小的 火警。文叔和其他行家趕到戲院的時候,火警已 經被撲熄,事過境遷,大夥兒就離開。此時文叔 靈機一觸,回頭走到戲院的後門,果然看到滿地 都是人們逃生時掉下的鞋履。「幸好那些鞋還未 被清理,我就是想到這一幕,這一張照片可以令 人想到當時戲院裡的人逃生時有多狼狽,於是就 拍下了那一個畫面。」結果相片刊登以後,羨煞 友報的編輯們。

既然從前的資訊、交通也不算發達,刊登相片時 也不太講究來源,新聞的行家們少不免會互相幫 助一下。當年跑九龍新聞的記者們在旺角某酒店 有個落腳點,有時看到其他同業,想到對方可能 有採訪一些自己錯失了的新聞,就會問對方借張 相來交差,這就是行內通稱的「駁相」(互通消 息就叫「駁料」)。今日「駁相」靠電郵甚至即 時以記憶卡「抄相」即可,據文叔說,他當年「 駁相」時,不會借底片,只會替行家多曬一張相 片而已。文叔自言行動比其他行家乾脆,當其他 人還在商量租車的時候,他二話不說即刻「飛的 士」去現場。「我通常都是幫人的!」說來也有 點自豪。他覺得,這就是同業之間交情的所在。 「你幫了人,人家自然會幫你。有時在外難免要 靠人家,到自己錯過了一單新聞,可以問一下在 場的行家,至少也知道八成(內容)吧!」記者 同業之間既是對手也是伙伴,時至今日這種交情 還在延續下去。

文叔與當年他使用過的相機


人 物

People

Text 周穎瑤 Photo 蕭文超、受訪者提供

文叔以這照片獲得報業工會的攝影


影獎項

文叔手中的就是1976年報業公會新聞攝影比賽年度圖片的金牌

「金牌記者」的厲害 文叔拍過無數的新聞相片,原來他也曾成為新聞 相片的主角,在云云的珍藏品當中,有些是報導 文叔從麥理浩港督手上,接過1976年報業公會 新聞攝影比賽的年度圖片獎項的剪報。當年得獎 的居然是一張突發新聞的照片,相片捕捉到一個 人跳樓時的一剎,文叔當時是身處跳樓者的左下 方向上拍攝,拍下跳樓者和事發大廈的剪影。若 是今天用數碼單鏡反光機拍下這一幕也不一定成 功,何況當時文叔用的,是一部全手動的菲林相 機,再加一支200mm 長鏡而已。 「我當時去到,那個人在大廈上面還未跳下來, 消防在周圍已經戒備妥當,我卻發現,如果我繼 續站在正面的位置,拍到的可能只見那個人重疊 在大廈的牆上。於是我就找個角度,想拍到那個 人跳下來的時候,看上去是凌空的,畫面就會驚 險一點。」文叔自言當日也有運氣,當事主跳下 來的時候,還趕得上拍了兩格菲林,這張得獎作 品就是第二格的照片──在文叔看來是運氣,但在 場的所有後輩,無不驚歎文叔「身手敏捷」,這 麼短的時間還能全手動拍到兩格菲林,而且是一 幀內容美感兼備的相片,令人拜服不已。 「當時比賽的評審想必也知道當時行內還未引入 機械相機,知道這張照片得來不易;這張相片的 角度拍到那個人凌空,也就是他的優勝之處罷。 」當時英文報紙較中文報紙更注重新聞相片的質 素,也較常壟斷新聞攝影的獎項,文叔那一次得 獎,可以說得上是為中文報紙的攝影記者爭了 光。亦因為當年「年度圖片」的獎品是一塊金 牌,行家於是就暱稱文叔做「金牌記者」。

當時星島日報攝記所使用的相機都印上「星島」字樣, 文叔離開公司之時,獲准帶走一部相機作留念。

轉眼間,原來已經談了三個多小時,三千多字當 然是寫不盡文叔三個多小時的精彩分享,筆者相 信,三個多小時也肯定只是文叔35年攝記生涯 的節錄。何文叔謙說,自己沒有說些甚麼很有歷 史價值的東西。他卻可能不曉得,他自己就是歷 史的一部分,後輩的好榜樣,也與其他早年的攝 影記者一樣,為香港留下了重要的印記。


專 題

Feature

Text 曾愛盈

可能是世界上最難影的 配相...... 剛入行就察覺身邊的攝影記者經常都兼負著一項 稱為「影配相」的奇怪任務,起初還羨慕他們不 用像文字記者那樣趕回公司寫稿,可以在四處逛 街,後來慢慢發現原來「影配相」的花樣還真不 少,簡直千奇百怪,光怪陸離,老闆簡單的幾句 指示,往往換來攝影記者整天的費煞思量。 配相就是平日用來凸顯或陪襯文字報導的圖片, 通常是先有文字故事,報館老闆才叫攝記在外影 些圖片來作包裝之用。幾乎每個攝記都接到過影 天氣配相的指令:天冷要配相、天熱要配相;有 行家試過在30多度酷熱天氣下,要影天氣即將轉 涼、美女開始添衣;或者明明陽光普照,要影颱 風即將抵港的打風落雨場面。同樣常見的是財經 新聞常用的恆指收市相,影像通常是行人不經意 路過恆生指數顯示屏,拍下了下午4點收市時的 關鍵價位。 說起影配相的辛酸事,攝記們一人有一個故事。 筆者聽到以下五大經典配相指示,簡直目瞪口 呆。


世界末日配相。(蘋果日報/易仰民攝)

1. 「世界末日」配相 有傳2012年12月21日或會是「世界末日」,有報章連日報導「末日」前的氣氛高漲,《蘋果日報》 的攝影記者易仰民說他早在一星期前已收到柯打,要影一張「末日」配相,「收到單assignment已 經想死」,易說。 到底末日是怎樣?末日配相要拍些什麼?怎樣可以表達末日氣氛?一星期以來想到頭都大了。易仰民 不知有沒有一連幾天在心內唱著「世界末日到了麼,問我終結會如何」來培養心情,但他想過很多不 同的概思,其中一個是與時間有關的表達,於是他在灣仔修頓球場外的一個大鐘旁邊守候,希望拍得 行人行經大鐘前面,帶出末日倒數的感覺。 有天他路經一棵枯黃大樹,突然感覺這「枯藤老樹昏鴉」景象,很能表現出末日的荒涼,於是拍了下 來,結果成了《蘋果日報》末日報導中的配相。整個思考和尋找靈感的過程用了一星期,少一點心血 也無法交貨。

2. 「太空船飛過香港」配相 中國神州5號太空船在2003年載著太空員楊利偉飛進太空,極速地繞過地球14次,當時在《星島日 報》任職攝影記者的蘇文傑,接到「老細」的指令要他拍攝「太空船飛過香港」。對於這項任務,蘇 文傑只有一個總結,「根本無可能影到」。 太空船在天上又不會發光,不知它到底那一秒鐘越過香港,加上沒有特別的器材,蘇文傑明知拍得神 州號的機會是零,但在老闆的堅持下唯有盡力嘗試。結果他在西頁海邊架起腳架,開大了光圈,太空 船就見不到了,倒是拍到滿天的星星。 很多時候,記者花了心機費了勁,不代表就會有收獲的。


專 題

Feature

Text Emily Tsang

世界末日配相。(蘋果日報/易仰民攝)

彩虹配相?中港關係配相? 有時候配相的曖昧性,才是它最可堪玩味 的地方。(蘋果日報/何家達攝)


是/不是配相?

很多配相有需要時都能重用,但「恆生指數」相 則不容易發生這樣的情況──相片既然是記錄前一 日的收市指數,除非當日的指數很有指標性甚至 歷史意義,需要再次提及,不然的話,恆指相其 實只有一日「壽命」。(智富雜誌/周穎瑤攝)

3. 「屋村曱甴」配相 攝影記者平時衝鋒陷陣,但始終都有「淆底」的時候。王嘉昌回想當年任職在已結業的《天天日報》 ,有一個新聞故仔是關注屋邨垃圾站很多小強出沒,衛生環境差,故他被要求去翠屏邨拍曱甴。「其 實驚架,要做嘢無計啦!」 硬著頭皮跑到屋邨已是黃昏時份,天色開始陰暗,光源不足,「佢咁細隻又會移動,要用長鏡吸,所 以要行到好近,就在我腳前少少的位置,又不可以嚇走佢。剛巧那時係放工時間,好多居民經過,見 到個癲佬不停用閃光燈閃住地下隻曱甴。」他花了15分鐘時間拍小強的特寫,之後急急腳走人。 單是聽見這樣近距離和小強接觸,你眼望我眼,心中已覺得毛骨悚然。要配這張相,膽小一點也不 成。

4. 「九龍城家長人心惶惶」配相 九龍城B女失蹤案,可能是2013年最轟動一時的新聞之一,案件峰迴路轉。但警察破案之後,一度盛 傳城中出現了「拐子佬」,全城家長人人自危。《蘋果日報》的一名攝影記者,收到指示要去九龍城 拍配圖,表達家長「人心惶惶」。 「人心惶惶」是一心境,怎樣可以透過街拍圖片表達出來?左度右度了半天,難度可說爆燈。

5.「去完廁所無洗手」配相 《南華早報》 Martin Chan 在十多年前的某一天,去採訪維園的臨時廁所新登場。離開前接到電 話,告訴他另外一單醫療的調查說去完廁所不洗手,雙手含菌量極高,於是叫他拍一張「去完廁所無 洗手」的配相。 「收線之後,呆咗,企咗喺度成個鐘」,他說。照片的好處是可以用圖像表達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但 一件從來都沒有發生過的事,如何應用相片來證明?聽上去邏輯也好像不通。結果,他唯有透過構圖 表達概念,拍得一個人走過洗手盤的旁邊,似乎沒有停下來洗手的樣子。 交了照片之後卻換來老闆大駡,「這樣的配相在SCMP是不會收貨的,但我也沒有辦法。」當年的頭 痛處境,至今難忘。筆者問他,假如今天再拍這張相,可以怎樣表達?他想了一會兒說,十年後的今 天他也只能維持當天的影法。 「不是說坐堂刁難,也不是photog廢柴。是有單這樣的新聞,就要有這樣的配相。」用圖片說故 事,有時的確可以勝過千言萬語,但在一些情況,圖片的四面框框的確對表達訊息有所限制。 由前線攝影記者到今天在《南華早報》做坐堂,Martin現在成為指揮其他攝記去影配相的「老細」 ,他認為今天的配相工作和以前不同,轉變是來自雙方面的,「現在記者會直接問坐堂去邊度、怎樣 影。不能全怪攝影記者變得依賴,有時的確是坐堂的要求高了,本身心目中已經有一個image才指示 人去影。」 「以前老闆只同你講新聞內容,由你自己思考配咩相,所以photog咁先值錢。」 攝影記者的工作的確相當刺激,就像特種部隊收到任務便要隨時出發,在限時內完成,原來,每個過 程也鬥智鬥力,少點心思也難以應付。但他們付出的心血,又是否得到應有的重視?還是只是被當成 配圖機器,消磨掉他們的鬥志和創意?


焦 點 ‧ 每 月 之 選 ‧ 十 一 月

Focus (November)

2013年11月17日,超強颱風海燕吹襲菲律賓,聯合國估計造成有近二百萬人無家可歸,緊急物資經歷多日延誤後終於陸


陸續送抵災民手中。一名無家可歸的災民正在塔克洛班市南面的帕洛鎮的一座已倒塌的天主教堂前,嘗試搜尋有用的物品。(路透社/葉英傑攝)


焦 點 ‧ 每 月 之 選 ‧ 十 一 月

Focus (November)

2013年11月16日,超強颱風海燕吹襲菲律賓後,物資陸續送到災民手 上。在塔克洛班市西面的一條偏遠村落,村民正從軍方直升機接受救災物資。 (路透社/葉英傑攝)


2013年11月15日,在菲律賓塔克洛班市內,災民中心地上滿佈穢物臭氣沖 天,有男孩戴著口罩打籃球。(明報/盧翊銘攝)


圖 片 故 事

Photo Essay

Text、Photo 林振東

2012/10-2013/12 這十五個月期間,作為攝影記者的我,以另一部相機,觀察周遭的一些東西的一些記錄。 有人說,怎樣的人就會拍攝怎樣的照片。 有人說,甚麼的環境會造就甚麼的照片。 或者,照片是坦白,謹此而已。



圖 片 故 事

Text、Photo 林振東



圖 片 故 事

Text、Photo 林振東



圖 片 故 事

Text、Photo 林振東



圖 片 故 事

Text、Photo 林振東



圖 片 故 事

Text、Photo 林振東



圖 片 故 事

Text、Photo 林振東



圖 片 故 事

Text、Photo 林振東



專 欄

Column

Text 岑允逸

岑允逸 (Dustin Shum) 攝影記者界別逃兵,轉而沉溺刻板無聊的都市圖象。現兼職為攝影展覽空間 The Salt Yard從事製鹽工作,閒來化名Fotopiggie,於「攝影豬影像隨筆」 (fotopiggie.blogspot.com)噴口水花。

Wish List 每年年終都有為自己設定一個攝影集wish list的習慣,上年因事從缺,頓覺有點無所依靠。有時候總會覺得弄這個list給 人家推介是否多餘了一點;今年攝影節有攝影書推介環節,最近自己好歹也算是在推廣攝影集的文化,看似感覺良好, 但其實心底裡知道很多攝影人,無論資深或業餘者,其實並不見得真正熱衷於閱讀攝影集,並不視攝影集為吸收養份的 途徑。不錯,攝影集是貴,但花幾百元能買下的,不是印刷品也不是收藏品,而是裝載著一個攝影師幾年間甚至是一輩 子的光景和心血的凝聚,其實是性價比很高的一回事,所以自己漠財到怎麼個地步,再窮也要買點攝影集。 不過想深一層這個「wish」,並不是單純希望擁有攝影集與否,還包含著對好作品的期盼,所以今年無論如何總要定一 個,正如以往的老規矩,不是最好,不一定是最新出版,只不過是自己希望得到的( 又如老規矩,有些其實已經買了) ,排名不分先後。 1. 《Rich and Poor》 by Jim Goldberg 久候多時的Jim Goldberg成名作再版,其實可以加一個副題為:「你快樂嗎?」貧與富的對比是老掉牙的題材,但 Goldberg能超脫對物質多寡的僵化闡述,不渲染生活環境優劣,用相中人反思相中的「我」後撰寫的感想文字,展示 他們內心世界,結果出奇地展現出所謂窮人之間緊密的人際關係,對比著富人之間的疏離隔閡。不要誤會,這本書並不 是心靈雞湯,富者還是站在優勢的高地,但此書點出的重點是:窮富翁也要大作戰,不論富貴與否,一樣要在自身的環 境裡掙扎求存。 2.《Understanding a Photograph 》by John Berger John Berger應該不用太多介紹了,此書收集他以往發表過的25篇文章。如果你沒有讀過John Berger的經典如《About Looking》和《Another way of seeing》,你可能要買,這書正正有收錄和此兩書有關攝影的文章;如你已有那兩本著 作,此書還收錄了以往多年Berger在不同展覽目錄中撰寫的評論文章,所以你也可能需要去買。換句話說,一定要買。 3. 《Wall》 by Josef Koudelka 寇德卡還是用著他近年鍾愛的全景相機,拍攝以色列在「九一一」後以反恐名義,為用來分隔「西岸」巴勒斯坦人自治 區而建造的圍牆。圖像裡仍然有他招牌式的蒼涼和孤寂,濃烈得揮之不去。但在以巴錯綜複雜的歷史背景下,本身已經 是極度敏感的題材,敏感得連近日他在紐約時報的攝影博客裡作的訪問,簡單低調嘗試將整個拍攝計劃去政治化,也招 來一點對他犬儒作風的非議,有機會另文詳談。 4. 《VARIOUS SMALL BOOKS: Referencing Various Small Books》 by Ed Ruscha 波普藝術家Ed Ruscha六十年代一系列自主出版攝影集,拓撲式拍攝刻板冷冰冰的都市人工物,包括《Twentysix Gasoline Stations》(拍攝加油站)或《Some Los Angeles Apartments》(當然是拍攝房子了),小弟自問亦深受其影 響。又或是 《Every Building on the Sunset Strip》裡 ,把洛杉磯的Sunset Strip整條路以一整條照片展現,都有不少 後來者去仿效。那一系列小書在古書市場一直是以天價流通,現在花幾十美金買個拷貝,算賺翻了。 1

2

3

4

5

6


5. 《Harry Callahan: Retrospective》 6. 《Emmet Gowin》 by Emmet Gowin 曾經是攝影界響噹噹的名字,雖然Callahan和Gowin兩人的創作風格並不相似,各自活躍的年代也不同,一個已離去一 個還健在,把這兩本歸在一起去介紹,主要是他們不像近年攝影師三年出兩本攝影集,出版攝影集頻率低, 近年也鮮有 他們的攝影結集推出,對新一代愛好者來說對此兩人名字和作品可能有點陌生,這兩本都是兩人攝影歷程的回顧。同時 兩人的繆斯都是他們的另一半──Callahan太太Elaine和Gowin太太Edith為對像的作品,佔據著他們的創作生涯頗重要 的部份。今年認識不少攝影同儕準備成家立室,買這個可能比做人情有意思。 7. 《Hesitating Beauty》 by Joshua Lutz 這些年來一直進行拍攝精神病康復者的計劃,固然明白患者所承受無名痛苦,其實他們身邊的親人所受著的折騰並不 少。Hesitating Beauty是本小書,頁數不多,但卻叫我觸動不已。Lutz母親長期患有精神病,他也為此沮喪、憤怒和恐 懼過,害怕自己會重蹈母親覆轍,藉著把家庭舊照、自己新拍攝的照片、創作文字和真實的書信內容鬆散的混合起來, 在真實和虛構、現實和夢魘之間遊走,最終能將恐懼其轉化為對母親憐憫和體恤, 其得來的作品肌理是非線性的,讀者 要花精神去將其重新建構和解讀,但這不就是精神病者的心理狀態的投射? 8.《 Bending the Frame: Photojournalism, Documentary, and the Citizen》 by Fred Ritchin Fred Ritchin可以說是近年其中一個最勤力的媒體學者,經常有文章發表,又能緊貼時勢和新玩意,對大眾文化風潮都 有很深的觸覺。此書比前作《After Photography》更聚焦報導及紀實攝影在當下媒體形勢急促改變下的生態。尤其剖 析攝影師在怎樣去順應媒體業萎縮所作出的策略調整,就著影像泛濫、流通渠道多樣化、作品語境和讀者心態上的轉 變、敘事手段的革新,都總會帶出不少適者生存的案例,但正如網上書評讀者也有回應,不要指望Ritchin的書能帶給你 答案,他只會為你帶來更多的問題去思考。 9.《 A Period of Juvenile Prosperity》 by Mike Brodie 我沒年少輕狂過,看這部作品卻有種莫名的親切,可能是流浪癖(wanderlust)作祟。Mike Brodie是少年浪族,2004 年19歲時帶著台拍立得相機跟朋輩穿州過省四處浪蕩,後來改用了35毫米的相機,一晃就四個年頭。我們一向對邊緣 群體局內人式的攝影作品,例如Nan Goldin、Ryan McGinley等人的畫面不會太過挑剔,因為他們賣的是生活態度。 但Brodie雖然沒有受過正統攝影訓練,畫面卻出奇的精鍊,人物真摯自然,用膠卷菲林拍出的景象甚至有種美國七十年 代、好萊塢電影所展露的freewheeling復古氛圍。 10. 《The Pigs》 by Carlos Sporttorno 書名所謂「豬」者其實是西方財經媒體常用的暱稱,意指葡萄牙(Portugal)、意大利(Italy)、希臘(Greece)和西 班牙(Spain)四個深受歐債危機影響的國家。攝影師嘗試代入經濟學者的眼睛,去審視這四個國家的經濟活動呈現出 來的景象。我以往的拙文也提過,金融海嘯等的社會經濟危機一直缺乏出色的作品去呈現,攝影師對這類不具像的題材 也顯得不知所措。雖然單從書名已預知這是一部幽默風格的作品,但仍期待此書能帶來一點辛辣的諷刺或批判。這書要 稍候一下,要下年三月才出版,但已在不久前的卡賽爾攝影集節奪得大獎,質量應該有點保證罷。 11: 《Photography Changes Everything》 by Marvin Heiferman (Editor) 每每看見這些以攝影改變世界這類口號作的書題,思維上的自衛機製自動會撻著,會問一下是否書名後應該加一個問 號?此書並不講求深入的學術探討,其實是徵集各式各樣的作者提供個案,嘗試印證攝影究竟改變了什麼。除了典型各 人文科目學者佔了全書好大部份,其他類型作者所寫的反而更趣味盎然,也具啟發性:例如有初中生講述自己重看自己 的舊照片,疑惑自己當時展露的笑容;也有退休醫生患上腦退化症,在自己辭世前的幾年努力地用照片的幫助阻慢自己 記憶的衰退,可還是《花花公子》創辦人海夫納說攝影怎樣改變你的綺夢最到肉。 7

8

9

10

11


專 欄

Column

Text 葉英傑

葉英傑 (Bobby Yip) 1984年入行。曾任晶報、文匯報、香港政經周刊/兒童日報,現職路透社。

影中國‧指上攝‧光喜劇 中港兩地多方面交流頻繁,但本地較少介紹以至評論國內出版的攝影書。除影集外,我對國內攝影師和攝影理論研究者 的想法更具興趣,在此提及三本多字少圖,甚至無圖而值得一讀的新書,激發一下我們對攝影的思考。 (一) 《影像中的國》 2013年7月出版,是最新一本關於中國大 陸攝影發展的著述,透過26名攝影師及和他們有關的親友 訪問,側重介紹國內紀實攝影和新聞攝影。由於每一篇文 章以對答形式紀錄,像在現場分享一樣,讀來流暢。雖沒 有詳細和有系統的歷史交代,但350頁16萬字的內容,加 上99張照片,仍能讓我們獲取一個具體面貌,解答了「究 竟中國當代紀實攝影如何成形」這個疑問。 這個疑問對應自1949年以來官方以政治正確取態的宣傳影 像。從訪談中所知,大陸當代紀實攝影始於1976年「四五 運動」,當中大批市民在天安門拍攝。另一轉捩點是其後 業餘組織《四月影會》的一個展覽,令慣看了八股影像的 人發覺「照片原來可以這樣拍的」。這些我們現在視為理 所當然的風格,那時幾乎可以被扣上「資產階級自由化」 的帽子,為拍攝和主辦者帶來麻煩。 書中訪問於2011年7至8月進行,個別先鋒已經離世,由好 友或親人講述。另不少活躍於80至2000年代的中堅分子, 亦先後退休,道來很有話當年的口吻。當中有熟悉的名 字:徐勇、侯登科 (已故)、李媚、吳家林、彭振戈 (安哥) 、王福春、顧錚、雍和、王文瀾、賀延光;也有熟悉的影 像:解海龍的《大眼睛》,李曉斌的《上訪者》,吳家林 的觀音,賀延光的《SARS病房》,以致更早的沙飛的《魯 迅與青年木刻家》。

《影像中的國》書影。張建邦攝 攝」的關注。若嚴謹地分析他們對紀實、藝術和攝影是什 麼的想法,有很多值得相榷。然而,此書的重點是:這群 人怎樣走過來,為中國當代紀實攝影奠基,他們的視野反 屬其次,他們的心力才是重點,以他們的用語,是抱著「 對歷史負責」的態度。 書面包上精美的封套,打開了,可成為一張海報,印上王 文瀾一幀單車滿街的黑白照片。那是一個不再重現的國 度,前輩們拍過,紀錄下來。之後呢?我們這一代紀實與 新聞攝影師,怎樣延續中國的影像? * * 可參考互聯網上第四屆侯登科紀實攝影獎的論爭。

以訪問內容、趣味與談話個性而言,我偏愛凌飛、徐勇、 吳家林和王福春。另外,當我讀到有人可以為了買一部放 大機而賣血,又有人可以為了出版一本影集而賣掉三部相 機,活在富裕的年代,要深深向他們致敬;而當讀到有人 用八塊錢買了一部「華山」牌相機去拍華山,那股「土 味」相當有趣。

(二)

至於照片,不知什麼原因,並非選上攝影師最佳影像,同 一位拍攝者的作品水準可以參差不齊,尤其是個性很有特 色的侯登科,所選影像令人失望,讀完後應到他的網站查 看佳作,但那裏展示的二百張照片亦不夠精簡,十分可 惜。不過在攝影師的造像中,石寶琇拍侯登科那一張極為 突出,印象深刻。以照片水平和風格統一而論,吳家林和 陸元敏的展示得最好。

我最感興趣是當中一篇《不要把拍照叫攝影》的短文,謂 中國一些攝影羣體 ( 相等於香港俗稱的拍友、龍友 ),攝影 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自我滿足的玩物,而無所謂公共意識 的認同,如果有公共意識的認同,那也只是對自我在經濟 價值上的階層認同。」

書名把重點放在國家。縱觀全書,「影中國的像」,把重 點放在影像,也許更能流露他們對「中國照片應如何拍

內地新書《指尖上的攝影》,表達了陳建中過去幾年對攝 影現象和理論的關注,作者在明尼蘇達大學新聞與傳播學 院獲碩士學位,現於芝加哥羅約拉大學傳播學院負責媒體 技術,並教授新聞攝影。

作者要求他們「在『掃街』,拍油菜花和車模、裸模的同 時,能否也把攝影作為一種社會文化媒介作一點深層的思 考?」「當然你愛怎麼玩還是怎麼玩……只不過這樣的玩最 好還是叫”拍照”,還攝影一個清靜。」


我有兩個疑問。 疑問一:拍照和攝影究竟有什麼分別呢? 作者沒有明言,但可憑以下幾段說話了解一下: 攝影人阮義忠曾發表關於拍照有別於攝影的想法:「……拍 照是用眼看,攝影是用心看。拍照是替自己留記念,攝影 是爲時代做見證。拍照是休閒與娛樂,攝影是化剎那爲永 恆。拍照是提供視覺美感,攝影是生命的感動。拍照是家 庭相簿的珍貴回憶,攝影是整個世代的共同鄉愁。拍照是 讓自己開心滿足,攝影是讓別人珍惜懷念。」 另外,在網上找到兩條問答:《怎樣區分攝影和拍照的區 别》和《攝影和拍照的區别》。 前者說: 「攝影比較專業,拍照則屬於大眾,拍照可以是業餘的, 但攝影必須是相對專業的。」 「拍照是記錄。用照相機把客觀事物完整清晰地記錄下 來,這就是拍照的目的。」 「攝影是創作。攝影者用照相機作為工具,表達自己對於 客觀事物的主觀感受,並以此來感染觀眾,這就是攝影的 目的。」 「拍照有一般的程式:主體居於畫面正中,而且要完整, 正面拍攝。」 「攝影没有固定的程式。主體可以出現在畫面中的任何地 方,只要拍攝者認為合適就行,主體也不必完整,拍攝者 經常只選取主體中最具表現力的某一個局部。」 「拍照的結果是照片,攝影的結果是作品。」 而後者說 ( 同時展示「照片」和「作品」): 「在一定意義上来說,如果把攝影看做是一門藝術的話, 那麼照相就是一種技術活;如果把照相比喻為工筆寫實, 那攝影就該是抽象寫意。」

攝影就不一樣了,凡是能被稱作攝影作品的,在一定程度 上會反映攝影者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往往(拍)同 一個對象不同的人的作品可能相差很大。」 「拍照一般為証件照、集體照、旅遊留念照、植物標本 照、產品目錄照等等。 攝影没有固定的程式。主體可以出現在畫面中的任何地 方,只要拍攝者認為合適就行,甚至主體可以不出現在畫 面裏。」 如此看來,不同人對如何區分兩者,部份意見相同,部份 相反,甚至同一個人講法混亂。 相同者大抵上都認為影家庭照屬拍照,並非攝影。 相反的有謂「拍照是提供視覺美感」,但同時有謂拍照「 把要照的對象翻拍下來就OK了」,攝影才「該是抽象寫 意」。 同一個人講法混亂:既說「拍照是家庭相簿的珍貴回憶」 ,又說「攝影是讓別人珍惜懷念」,那家庭成員不就是個 人以外的別人嗎?兩句指向同一意思,卻要區分拍照和攝 影。 固然,我們可以針對每個段落一一反駁,指出錯謬,但就 上面所引,經已足夠說明問題,包括以具體拍攝和表現手 法來界定兩者,十分粗疏。至於「拍照的結果是照片,攝 影的結果是作品」和「甚至主體可以不出現在畫面裏」的 說法,由於極玄,不忍在此道破,以保留它的幽默。 疑問二:如此區分是否合理? 果真如是,我們如何看攝影史上所謂業餘的影像,就像 Jacques Henri Lartigue 小時候拍的,按以上的區分,這 些家庭照片「是替自己留記念」,「是休閒與娛樂」,「 讓自己開心滿足」;然而,他既「表達自己對於客觀事物 的主觀感受」,又「在一定程度上會反映攝影者的世界 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究竟他在拍照,還是在攝影?

「照相是用照相機把要照的對象翻拍下來就OK了,只要能 達到“真”的程度和“像”的效果,就可稱為好的照相師 傅和好的相片了。 但攝影就不是如此的簡單和低級了,拍攝出來的片子如果 僅僅同被拍攝的對象『像』的話,那就是垃圾水平的作 品。」 「照相就是克隆,就是複製,就是翻版,就是再弄出個幾 乎一模一樣的東西來。

陳建中著作《指尖上的中國》書影。蕭文超攝


專 欄

Column

Text 葉英傑

若區分比不區分更令人迷惑,為什麼需要區分? 在「是一種自我滿足的玩物,而無所謂公共意識的認同」 這句話中,公共意識所指是什麼呢?若說要對攝影文化有 一種承擔,則可謂不當預設──預設了參與拿相機按快門的 活動必須認真,否則只能叫拍照。這種對「拍照」和「攝 影」的界定,實屬無謂。 在此舉一個極端的例子:一位業餘攝影者在「試鏡」時拍 攝飛機,到底片沖了出來才發覺拍到有個人正從機上掉下 來 ,是一個難得的新聞影像。在攝影活動中,類似的不確 定性佔了一定比例,無損這些影像的攝影價值。 《指尖上的攝影》另有一篇題為《對攝影評論的評論》, 作者說「中國文人歷來喜歡把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對立起 來,把流行與高雅區分開來。攝影界現在也在如此仿傚, 攝影家自視為一個很高雅的稱謂,自認為應該擁有一套自 創的理論體系和學術架構。」 讀過前篇而讀這篇,好像有點夫子自道的意味。 (三) 《光的喜劇》副題是「關於攝影的想像」,作者袁洁相當 年青,全書近21萬字,連同序有七篇文章,由她自己父 親的照片開始,談到哈勃望遠鏡的影像,又談到一眾攝影 師、名流和政治人物等,行文幾近一氣呵成。當中提到小 說與傳記情節,部份涉及拍照和影像,抒發作者感懷之餘 也與好些照片拉上關係,既有熟悉的,亦有些十分陌生。 內容從論述「攝影是一種隱喻」的觀點,到影像的「救贖 論」,以及照片與死亡等種種後學話語,對我是不以為 然,但無損此書的吸引力。

而當談到雷鋒:「今天有着一定影像素養的人都可能懷疑 過為什麼雷鋒每次做好事的時候旁邊恰好有一個攝影師在 場?那些人為擺拍出的現場照片其實淡化了雷鋒的真實性 (甚至曾有一段時間讓我懷疑到底有沒有這個人的存在) 。雷鋒成為一個非人,一個被抹去豐富人性而變得片面化 的道德楷模……」 如作者所言,澳洲攝影師Frank Hurley的故事最具震撼 力:在極地危難生存要拋棄維生物資和底片之間作出選 擇,Hurley保留了後者!作者寫道:「當今天的攝影師們 在四季恒溫的房子裏,酒足飯飽之後抱怨創作陷入困境的 時候;當年輕的攝影師無病呻吟地製造畫面的殘酷以吸引 人們的眼球,甚至不惜讓自己的照片褻瀆道德的底綫的時 候,是否應該想想一個世紀前的弗蘭克‧赫爾利,真正身處 絶境的他卻在死亡的邊緣努力讓畫面裏展現出人類的勇敢 與樂觀。」 如此風格的文字貫徹全書,對比眾多國內攝影散論,它擁 有與別不同的張力。類似著作外國以及日本已有好些,但 閱讀自己熟悉的文字而非翻譯那種感覺,親切得多,尤其 當中透顯出作者是如何細緻地理解攝影,儘管她的理解與 我的時有出入,但另有部份卻深得我心,包括對Lartigue 的評價,和對「哈勃超深場」這張我最心愛影像的解讀。 讀畢全書,尤如走過一次攝影大觀園,而它比我們想像中 大,也更細緻。由一位極度敏感的遊人作嚮導,樂何如 之。

例如,談 Michael Jackson 被刊發的照片時說「他的臉成 了他行為的代言者,可以美,也可以醜,這一切要看輿論 的導向和粉絲們的態度。邁克爾‧傑克遜的臉早已經超越了 審美意義,而濃縮成了一個涵蓋諸多社會話題的風向標。 」

袁洁著作《光的喜劇》書影。葉英傑攝

(四) 以上新書,第一本歷史味道較重,第二本評論味道較深,第三本文學味道較濃,可看作是當代中國借文字寫攝影的三方 面探索。我同時推薦閱讀這三本書,好讓大家在拍照之餘,換一個角度來思考自己的工作,包括自己在攝影發展中的角 色,審視一下自己怎樣看攝影,和自己的攝影可以談得多廣多遠。


Column

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影像及傳播」碩士畢業。曾任雜誌圖片編輯、路透社及經 濟日報攝影記者,在首屆香港攝影節被選為十四位香港新世代攝影師之一。現 為自由攝影師。

英倫尋書好去處 雖然我也認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又怎會比得上「讀萬卷書又行萬里路」呢?魚與熊掌,最好兼得。在英國 倫敦,更是可以攝影、讀書、旅行三位一體享齊福,難怪我已開始懷念英國的生活。 今次分享幾間我在倫敦常逛的書店,尤以攝影文化藝術類為主:

1)Koenig Books, 80 Charing Cross Road,

4)The Photographers’Gallery Book Store, 16-18 Ramillies Street, London W1F 7LW

是倫敦頗有名的藝術書店,座落在這條以二手書店聞名的 Charing Cross Road,更添幾分書香感覺。書店裝潢是較 現代和帶點藝術氣息,地牢一層盡是減價書,整體以藝術 類為主,也有部份攝影集和攝影理論書籍。鄰近唐人街, 食完個「香港茶餐廳」(是真名!)的燒味飯行過去不用 五分鐘,雖然唔係好啱FEEL,但不少藝術創作都來自衝 突,看來燒味+藝術書這個組合很不錯。

之前已介紹過The Photographers’ Gallery這間攝影畫 廊,今次也談談它的在地庫的書店,書店只賣關於攝影的 書籍,大量大部頭的攝影集自然不可錯過,也有部份攝影 理論書坐陣,更有一些坊間少有的攝影展覽刊物。書店定 期會有減價的攝影集出售,但多是或殘或舊;也有賣潮流 攝影用品,如寶麗萊相機、菲林或玩具相機等。

London WC2H 0BF

2)Claire de Rouen Books, 125 Charing Cross Road, London Wc2H 0EW 這間二樓書店,大概是我最愛的倫敦攝影書店,小小的空 間卻藏著大量寶物,書店是專賣攝影、時裝和藝術書,但 仍以全新攝影集為主,更有部份是簽名本,喜愛收藏攝影 集的愛好者肯定受落。分類是按地區劃分,歐洲、英國、 美國固然有之,更特別是如中東、非洲、亞洲和日本專櫃 也包含其中。另外,也有些高質素的另類和獨立攝影雜 誌,讓人耳目一新。創辦人Claire de Rouen是位很親切的 女性,可惜去年一月因病逝世,但小店仍由後人繼承。 3)Photo Books International, 99 Judd St, Bloomsbury, London WC1H 9NE 老闆是個古怪但善良的阿伯,曾經很仔細地幫我找過攝影 書,也試過冷冷地問我為什麼不在他的網頁裡搜尋,但其 實它的網頁早已荒廢了幾光年。它是名符其實的攝影書 店,環境樸實,大部份是二手攝影書,偶有幾本旅遊或文 學本,排列有序,以西方為主,冷門較多,而且多到你根 本不可能看完。一星期只開三天,營業時間頗短,明顯具 有藝術家的氣質。

(左上) Koenig Books (左下) The Photographers’Gallery Book Store (右) Photo Books International

5)Book Store in Tate Modern, Bankside, London SE1 9TG 這間藝術書店座落在Tate Modern裡,當然是以藝術類書 籍為主。地方寛敞,其實並非太有特色,就如一般美術館 裡的書店一樣,書本海報名信片紀念品等等一應俱全,勝 在就是種類繁多,比V&A的書店好得多,而且尤以雜誌、 新出版的書本和DVD最為突出,看來很緊貼市場。是欣賞 完展覽後的最佳歇腳點(或者旁邊的CAFÉ才是!)。 說到底,其實不少畫廊裡的書店也值得一逛,但讓人更驚 喜的,是有些連鎖的大型書店,他們賣的攝影書籍也絕不 遜色,部份頗老牌的著名攝影集,或者較冷門的攝影理論 書都偶有發現,例如在Charing Cross Road的Foyles,或 者在Piccadilly的Waterstone’s,你也可以找到頗豐富的 攝影書籍收藏。

Text 楊德銘

楊德銘(Paul Yeung)

專 欄


專 欄

Column

Text 、Photo 何家達

緬甸採訪手記

何家達 (蘋果日報)

說起緬甸,港人對這個國家的認知似乎只有昂山素姬,能說得出仰光這個城市的名字已經很了不起。然而緬 甸的首都已經從2005起由仰光改為奈比都,政府說是因為戰略考慮,故此新首都的建設一直秘密地進行,直 到萬事俱備,一聲令下,所有公務員必需在兩個月內遷至新都。在三十多年的軍政府統治下,這個國家就好 像被放進了時間錦囊一樣,整個被原封不動地埋在地底下,對外間的世界不瞅不睬,外面的人也不知道這個 國家的人民怎樣生活。 十一月我接到去緬甸的採訪任務,我想在緬甸拍攝簡直就像是打開封印的盒子一樣,不愁沒有值得拍的畫 面。然而,儘管街上隨處都是題材,作為報章攝影記者,我不能好像那些相機廣告裡的口號那樣沒有意識地 隨心拍攝。在時間分配方面,我要把思維調較在「適合報章使用的照片類型」和「作為一個陌生人怎麼看待 這個國家的視野」這兩者之間取得平衡,並分別為這些題目採集需要的畫面。 緬甸大約於2010年開始逐步對外開放,昂山素姬獲得釋放並於及後當選國會議員、旅客每年蜂擁而至、開放 報業等等,使這個國家向現代世界靠攏。我每天在街頭拍攝,對緬甸的交通特別感興趣。仰光的公共巴士沒 有統一的營運公司,各款各式來自日本、韓國的二手殘舊巴士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售票員站在車門邊上招手 叫客、車廂裡的乘客利用每一吋空間以容納最多人、還有那些把客貨車車斗改裝然後讓人坐在裡面的畫面, 全都是生活在香港的城市人無法想像的畫面。緬甸人似乎早已習慣這種乘車經歷,男女老少都練就一副好身 手,街頭街尾都在上演著猶如籌款節目的特技表演。 緬甸大部分平民仍然要為交通問題煩惱,但與平民一起為交通付出大量時間的,是中產或富有階級。緬甸自 開放以後,二手車市場日見蓬勃,有錢人買車根本不看價錢,問題只是有沒有辦法得到由政府控制的買車配 給准許證。這兩、三年間,車輛的數目大幅度飊升,緬甸路面每逢上下班繁忙時間早已陷入癱瘓情況。在夜 幕低垂的仰光市,只有那金光生輝的大金塔,和那一條條的車龍成為仰光最光鮮強烈的符號,見證著這神秘 的國度正踏著現代化的腳步。



專 欄

Column

Text 、Photo 盧翊銘

災難裡的喜怒哀樂

盧翊銘 (明報)

這是我入行以來第一次親身到災區採訪。此前接觸種種自 然災難的新聞圖片,總是會有抹不去的刻板印象:最好是 有誰在頹垣敗瓦上呼天搶地、抱頭痛哭,或是臉上一對憂 鬱眼神默然望空,最好是個傷感雨天,最好雨點落在臉 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11月11日的傍晚,我和記者到 馬尼拉再轉飛往宿霧,兩趟飛機上睡了又醒,眼前沒有電 視屏幕分神,腦海不期然就浮起這些畫面。 到達宿霧時已近午夜,機場旁邊的酒店早被其他傳媒塞滿 了,更遑論前往重災區塔克洛班市 (Tacloban) 的航班機 位,唯有和記者到別處的酒店先行安頓再作打算。翌日大 清早,終於買到中午機票往塔市,不過天意弄人,苦等良 久機場方面才宣佈,塔市機場因再有颱風戒備訊號而封 鎖,下午的航班全部取消,結果唯有臨時執行「Plan B」 ,到宿霧北面距離數小時車程,受災較為輕微的災區採 訪。幸而回程時終於確定了翌日往塔市的機位。 宿霧往塔市不過半小時多的航程,在機艙服務員許可下, 我用長鏡頭透過機上兩旁小窗,率先觀察了塔市的災情。 大片山木的樹木連根拔起,房屋東歪西倒,然而災民呢? 飛機降落時終於看見了。男女老幼,或站或坐在,仍然尚 能憑它是座落在一條筆直跑道旁的破爛建築物,辨認出是 機場控制搭和候機室的殘骸上。他們就在機場裡等,等待 運送救援物資的運輸機卸載後,回程時能夠接送他們到馬 尼拉或宿霧重新生活。 仍記得我當實習攝影記者時,有前輩對我說:「你用怎樣 的心情去拍攝,你拍攝下來的相片,也會反映著你當下的 心情。」看著在機場輪候的災民神情,有木訥,有坦然, 也有憂心忡忡時,我一邊按動快門,這句話突然來敲我腦 門,接下來我又該用甚麼心情來繼續採訪工作?然後在一 個暫作災民收客中心的體育館裡,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當地傳媒形容,該體育館的情況本身就是另一場災難。體 育館撐過風暴後,災民紛紛進駐等候救援,周邊滿佈廢物 和垃圾,人滿為患。我和記者甫走進去,濕漉漉的地面傳 來陣陣尿臭,災民就用木板等材料在觀眾席的膠凳上搭建 了一個棲身的平台。在一個個不知是水窪還是尿潭上我步 步為營,心想「咁惡劣點能夠住人啊?」,然後慢慢舉機 拍攝災民。災民每見我和記者經過,打過招呼便笑問客從 何處來,小孩就擺好姿勢不斷叫嚷「Take picture!」,但 他們都是家園被毀,死裡逃生,甚至有親人剛在風災裡遇 難的災民!我在驚訝菲律賓人的樂天知命,同時幾個男孩 就在滿佈垃圾污水的球場上打籃球。光線從體育館的天窗 射進來,他們將球投進籃裡。沒有傷感雨天,只有笑語盈 盈。我拍下了違反我印象中的災難新聞圖片。



專 欄

Column

Text 、Photo 盧翊銘

有災民以塗鴉向風災洩憤。

災民只能無奈地面對風災的破壞。



專 欄

Column

Text 、Photo 盧翊銘

災民於塔克洛班機場等候航班離開災區。


災民小情侶與家人順利登上運輸機,不禁喜形於色。

重災區滿目瘡痍,災民每見有記者經過都自動擺好姿勢,笑著要求記者為他們拍照,與背景形成強烈對比。


專 欄

Column

Text 、Photo 盧翊銘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