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ntline MAR 2013 (Vol 3)

Page 1

VOL 3 MAR 2013



Contents 目錄 焦點 Focus 每月之選

專題 Feature 《前線.焦點 2012 》攝影比賽 ﹣文字轉述 關於文字記者和攝影記者的愛恨情慾

人物 People 大預言家 王景春

圖片故事 Photo Essay 那麼遠,這麼近……沙士十年﹣黃雲慶

專欄 Column 看上去很「美」﹣淺談三本以「美國」為題的攝影集﹣岑允逸 那年三月 我們二十歲﹣杭大鵬 講座:「按下快門之後﹣商業、政治與真相」﹣曾愛盈 波夫波特約:點解英倫攝影咁好玩?﹣楊德銘

執委名單 主席 蕭文超 副主席 林亦非 秘書 周穎瑤 司庫 羅國輝 委員 何家達 委員 羅君豪 委員 盧翊銘 委員 鄧宗弘 委員 梁百豪


Focus 焦 點 . 每 月 之 選


一群來自俄羅斯的表演者參與新春花車巡遊,在尖沙咀靜待出場。今年共有來自14個國家和地區的隊伍參與花車巡遊,慶祝蛇年大年初一。 攝於2013年2月10日春節前 路透社/葉英傑


Focus 焦 點 . 每 月 之 選

香港一間蛇羹店標明「毒蛇」的木櫃上,一條蛇就在任意游移。今年的大年初一是2月10日,為蛇年的新開始。 攝於2013年1月29日春節前。路透社/葉英傑


求職者在廣東省深圳龍華鎮的富士康工廠招聘中心門外守候。富士康科技集團是蘋果公司主要生產伙伴,生產iPhone 5等電子產品, 富士康在深圳及全國廠房經已暫停招聘人手,並稱是次停止招聘跟任何個別客戶無關。攝於2013年2月21日。路透社/蕭文超


Feature 專 題 《前線.焦點2012》攝影比賽 Text\ 曾愛盈

年度圖片、人物組 亞軍﹣易仰民(蘋果日報): 2012年7月1日,香港新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宣誓就職後步下舞台。當日梁振英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監誓下就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

《前線.焦點2012》攝影比賽 -文字轉述 今年比賽共收到1 757張作品,單是圖輯已有57輯,共涉96名參賽者,大概可 算為最多作品的一屆,七位評審來自不同背景,平均每組用一小時審議。 比賽勝負已分,但評審坦言不少勝出作品並非盡善盡美,而一些落敗作品亦值 得特意嘉許。事實上,今年不少好圖片因錯入參賽組別、圖說不詳、或(故意 或無意地)重覆參賽等微小錯誤,與獎項擦身而過。現節錄及轉述部分具反思 作用的評判心得。

1.人物組 開始前先有一番爭論「何謂 portrait 」,人物組內不少作品均來自一般記者會, 拍自一般新聞的「單頭照」算不算是人像?評判指, portrait 的作用是透過影相 去刻畫相中主角,讓讀者更了解主角的性格或心情等,這組別的新聞性和涉及 資訊屬於其次。 在冠軍作品「百歲婆婆與她的老伴和女兒」和亞軍「國旗和區旗下的梁振英」的 優劣之間,評判一開始便爭持不下。喜歡前者的評審說,得獎之作不一定是拍攝 名人。在理解其他作品前,或須先了解主角背景,才能判斷表達手法是否能有突 出主角的角色或性格,但這幅圖片卻直接表達簡單情感,即使不知圖中婆婆的身 份,她與老伴的動作表情亦能令人有感覺。但亦有人指圖片處理未盡完美,主要 是左邊黑影有些騷擾視線,難辨身份性別,要看圖說才知道是 婆 婆 的 女 兒 。


突發組 優異﹣Alexander B. Hofford(EPA): 立法會議員梁國雄在前國家主席胡錦濤訪港參與香港七一回歸慶典期間,到其下榻酒店門外示威,被警方施 放的胡椒噴霧擊中臉部。

2.自然與環境組

3.突發新聞組

組別講究影像能否表達自然環境、動物、城市發展與 生態矛盾等問題為重點。 冠軍作品「太空艙」,獲大部份評判一致推崇,認為 突顯了香港人的居住問題與科技進步之間的荒謬性。

選擇這組作品時,評審不禁發出一個疑問:沉船意外 的其他優秀作品為何「失蹤」?為其他作品沒有參賽 感到可惜。最終「南丫島沉船照」被選為冠軍,但他 們同時提出這並非印象中最佳之作,其中一名評審表 達出他的困擾,認為比賽不是投票選新聞事件,應該 把焦點集中看照片本身的質素。但最後大家認同作品 雖非意外中最佳的時刻,本身拍得亦非易事,至少要 做到突發新聞的要求﹣﹣以最快速度和最近距離接近 現場。

亞軍作品「紅衣女人與空氣污染」,一名評審認為形 象非常優美,圖中女子像騰雲駕霧一樣「浮」在不知 是雲層還是污染物之間,增添神秘感,顏色與線條的 組合吸引眼球,但亦有人提出圖片構圖並非完美,假 如女子身旁沒有欄杆,人物與雲層會減低距離感。 季軍作品「從纜車上看摸蜆」甚受爭議,喜歡的評審 認為新聞性強,角度獨特,但亦有人不太認同。另一 名評審較垂青另一份優異作品「鴨仔在中國鄉村倒塌 樓宇」,認為它的意味更深遠,完全反映了中國城市 發展危及環境的現況,圖中鴨仔、樓宇和倒塌物三個 元素,突顯出發展背後的荒謬性。

亞軍作品「巴士意外」是最典型的突發照片,所有新 聞元素齊全,組織結構好,顏色對比強烈。季軍作品 「悲傷的親屬」則有強烈的感染力,展示出突發新聞 的另一角度。

4.體育新聞組 這組別的選擇比較快速。其中有評判認為亞軍作品 「欖球員」雖然有感覺,但運動員心口上印有銀行 的名字是一敗筆,令圖片透出賣廣告的意味。


Feature 專 題 《前線.焦點2012》攝影比賽 Text\ 曾愛盈

自然與環境組 亞軍﹣鄧宗弘(明報):吉林發展區的道路上。

5.一般新聞

6.特寫

「煙花下的拳頭」應該怎樣理解?知道當日遊行背景 的人,當然了解是港人在七一回歸慶典中出現大型 遊行,圖像背後,其實反映了香港人對香港回歸15 年後的複雜心境。但亦有評判覺得圖像很容易被解讀 成舉臂歡呼,示威的意味未夠濃厚,笑言假如拳頭換 上一隻「中指」,也許意思更為明顯。

關於「九龍塘機動城」的影像有很多,分散於不同組 別參賽,不少都集中高空角度拍攝吊臂,但很多評審 一看到這張冠軍作品,已經選定為心水。九龍塘以名 校林立聞名,校巴穿梭而過,透過一名小學生純真的 笑臉,為唐英年大宅報導提供一個新的趣味角度。

亞軍「反國教」最終在眾多類似的影像中脫穎而出, 在其他多張大同小異的作品中,主要以角度和色彩 取勝。而「長毛在立法會衝擊梁振英」一圖,雖然有 一名評審認為有戲劇性,亦有人認為是長毛的動作是 意料之內,但讚揚構圖的元素齊全。 不過,評判拒絕為這個組別開設優異獎,以表達對這 組的參賽水平未盡滿意。

亞軍作品「我要讀書」,有一兩名評審說第一眼看這 幅圖,就想起自己小時候讀書的情況,亦有人指表達 出這地方的教育制度。而優異作品「深水埗板間房」, 一名評判甚為喜歡,認為所有新聞元素齊備,表演到 擠逼戶的苦況。但有人指上層男子手持毛巾抹汗的 動作,透出生硬的擺拍感覺,美中不足。


特寫組 冠軍﹣蕭文超(路透社): 前政務司司長兼行政長官候選人唐英年在九龍塘約道的大宅,爆出涉嫌僭建的醜聞,惹來大批傳媒租用吊臂車到場拍攝。 剛巧一輛校巴在這傳統名校區內駛過,學童的笑臉與拍攝現場相映成趣。

人物組 優異﹣李澤彤(明報): 在觀塘裕民坊「一樓一」做鳳姐的芝芝,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租了一個唐樓板間單位正式下海,客人按鐘就開門迎接。(韋平攝) 民運人士李旺陽在醫院離奇死亡,胞妹李旺玲於醫院附近的賓館房間自設靈堂,對著哥哥的遺像,悲痛欲絕。


Feature 專 題 《前線.焦點2012》攝影比賽 Text\ 曾愛盈

圖片故事 冠軍﹣葉英傑(路透社): 2012年4月13日,市民在平壤出席金日成和金正日巨型銅像豎立典禮。

7.圖片故事 大家也公認是最高質素的組別,與此同時,評審亦直 認要求會推至極高。除了講究題材內容、圖片質素的 一致性外,最難在這組「過關」,可說是圖輯表演手 法和說故事技巧( story-telling tactic)。例如每幅圖片 擺放的次序( Sequence )是否得宜,是否能逐步凝聚 出一種氣氛或情感;或故事的「開頭」和「結尾」是 否呼應、一致等等。 觀看作品時,審判發現不少圖輯內也有一兩張質素極 佳之作,例如南丫島沉船意外、菲律賓捕魚業,每輯 都有一兩張相令人難忘,可惜系列中的其他圖片無法 延續同一水平,在圖輯組別的要求下故無法得獎。如 這數張分拆到參加其他組別,勝算定必大增。
 兩輯在北韓拍攝的圖輯,被公認為高於所有的「 top two 」,惟評審覺得三甲中只能二揀一,冠軍誕生不 代表另一輯自動成為「阿二」,所以也花了點時間重 複欣賞,討論兩輯。結果大部分人均讚揚其中一輯為 「所向無敵」,每一張圖片本身的根基非常紮實, 可供玩味,愈看愈引發思考,眾望所歸奪魁。而另 一輯「北韓 panoramic view 」則有獨特風格,罕有以 「長倒」作紀錄,但有評判相信部分照片似是事後裁 剪,有些空間未充分利用,故在取捨之下屈居優異。

「澳門圖輯」,大家認為是一個驚喜,自以為了解 澳門的人,看完對那地方有新認識,看到不一樣的 澳門,是難得之佳作。季軍的「反國教」,有評審希 望作個注腳特意表揚。雖然一位評審認為風格不連 貫,由一個人開始,突然跳至多個人,在太多地方跑 來跑去,要 看 第 四 格 圖 片 才 明 白 那 是 關 於 示 威 的 議題,由七至十格開始重複,來去都是舉牌。另一評 判亦認為 sequencing 創新,跳躍是一種風格,中間連 接稍弱,仍存有不少沙石,但可貴在於不落俗套,應 該鼓勵。
 這組別質素極高卻只有一個優異獎,是因為在選擇 「 北 韓 ﹣ panoramic view」 之 後 , 有 點 無 以 為 繼 之 感。其實評判有考慮及討論對其他三輯作品,包括「尼 泊爾葬禮」,「內蒙兒童」,和「黑龍江精神病人」。 一名評判指,首兩輯除了題材上值得推薦,影像質素和 視覺技巧也非常優秀,雖然題材亦非新鮮原創,但在本 地算是十分出眾;另一人指,以單張作品作來說,視覺 吸引,但以圖輯來說,照片內容大量重覆,訊息來來去 去已在首兩張圖已說完,內容稍欠深度,只有技巧而 欠缺「說故事能力」。最終,大家認為這三輯圖輯的太 類似,難分高下,質素與其他得獎圖輯仍有一般距離, 故未入優秀之列,懸空了兩個優異獎。


圖片故事 優異﹣余偉建(美聯社): 在北韓一間幼稚園內,一個學生倒影反映在鏡子之上,牆上口號寫著:「來支持偉大的金正恩,宣揚國家光明的榮耀」。 對北韓小孩來說,有系統的反美教育在幼稚園便開始,是他們必須接受的學科之一。

8.年度圖片 Photo of The Year 是今年特別增設的殊榮,評判可

以 在 所 有 組 別 的 三 甲 作 品 內 , 選 出 一 張 總 結 2012 年的圖片,難度極高。七位評判對這項目的理解 和要求亦各有不同,一人認為應選出一張有跨國 籍主題的圖片,例如人物組冠軍作品「百歲婆婆 與她的老伴和女兒」,無論任何背景、國籍或政 治取態的讀者,一看便能理解圖中人物表達出生 活艱難,以及背後表達的訊息﹣﹣愛和親情。 但另有評判指出,比賽主辦者為香港攝影記者協 會,「 年 度 圖 片 」 應 為 以 香 港 人 有 共 鳴 、 表 達 2012 整 年 的 共 同 記 憶 和 總 結 ; 而 且 攝 影 記 者 在 香 港 社 會 扮 演 見 證 、 紀 錄 和 警 世 的 角 色 。 這張圖片 應該把攝記在社會的觀察,以一張圖片帶給讀者。 體育組 亞軍﹣高仲明(壹周刊):香港七人欖球代表隊隊員訓練後的表情。

《前線.焦點2012》比賽結果:

http://hkppa.net/frontline2012_result

最終大家認為人物亞軍「國旗和區旗下的梁振 英」具一定代表性,除了因為特首選舉是該年大 事外,亦反映了香港領導人夾在國家和港人期望 中間的難處,以及香港在回歸15年後港人對「一 國兩制」逐漸出現的憂慮。中港兩地矛盾是近年 逐步在社會抬頭的情緒,多個具爭議性的議題亦 由此而起,相信亦是未來數年的新聞焦點所在, 希望能在此刻為歷史留下一個注腳。


Feature 專 題

關於文字記者 和攝影記者的

愛恨情慾 決定做這個專題時,心裡就暗暗想聽文字記者講攝影記者壞話。 不是黑心。攝影記者和文字記者,一定是錯綜複雜愛恨交纏。記者工作時間長,遇上一些採訪,尤其 是旅遊記者,文字記者和攝影記者簡直是朝夕相對。跟文字記者結婚的攝影記者不少,交惡的, 我想,也絕不少,大小磨擦總免不了。 然而任你情投意合與否,很多新聞和採訪確是合二人之力完成,少一個人也不盡完全。 一單精彩感人震撼的新聞背後,可能是兩者黑口黑面相對無言的成果。兩人之間的緣份, 就這麼牽扯著,誕下來的結晶品,成了當下的歷史。 以下五位文字記者,分別來自旅遊、法庭、偵查、體育、副刊等不同版面。工作模式不同,他們跟攝 影記者的相處也截然不同。有人出生入死,有人被放暗箭。 其實,下次專題應該請攝影記者寫返文字記者轉頭。


《是苦是趣一人擔》顏美鳳 當認識我的人知道居然找我寫一篇與攝影師合作的 趣事,不是笑得人仰馬翻就是眼珠凸得快要掉出 來 。若 果 讓 攝 影 師 們 投 票 選 舉 , 最 不 想 合 作 的 記 者 , 我很大機會獨攬所有票數自動當選。旅遊採 訪是我過去十多年來的主要工作,短的去日本三、 四天,長的去非洲三個多星期,一個記者和一個攝 影師朝夕共對這麼長的日子,雙方要面對的已經不 只是 工 作 上 的 難 題 , 還 有 日 常 生 活 習 慣 上 的 磨 擦 。明明全無方向感又要霸著地圖、自己唔肚餓就 以為全 世 界 都 唔 洗 食 飯 、 坐 親 火 車 都 迫 我 坐 倒 位……兩個相愛的情侶尚且會為這些小問題而 分 手 ,何況兩個無友誼根底、互信基礎的同事,芝 麻小事一下子就引申成對對方的憎恨。 我人生第一次露營在冰島,營幕是攝影師替我紮的, 不過半夜一場風雨把它吹倒,我躲在廁所過了一夜。

偏偏記者和攝影師唇齒相依,記者構思的故事再精彩 都要靠攝記的圖片表達出來。記得十年前一次去北 歐採訪,原本打算三星期內先到冰島,然後去波羅的 海三 國 採 訪 三 個 不 同 的 題 目 , 怎 知 一 抵 達 行 程 第 一 站 冰 島 , 發覺當地的消費指數遠超我想像,如依照 我原定的行程,冰島一段已花掉我預算的六成洗費, 將無法完成整個行程;二人商議之下決定超資 就 超 資 , 索性盡力多做幾份稿件,攤分成本。結果 我們超資了一倍,卻創下我個人產量最多的行程。當 年那個攝影師願意陪我癲,為省錢不住酒店,在冰川 旁、零下十多度的氣溫下紮營;沒光顧過幾次餐廳, 只到超級市場買麫包、火腿自製三文治充飢,最豪華 的一頓是在夏天的芬蘭北極圈內拾樹枝生火燒烤…… 沒有攝影師的「抵得諗」我不會到十年後仍記得這些 難得的經驗,也不能將自己的生產量推至頂峯,三星 期的旅程寫出七篇稿件。 由當初從不在乎餐飲跟可樂還是凍檸茶,都照飲 如 儀 , 到今日連飲一杯珍珠奶茶,我都指定要「百 香果加珍珠走冰微甜」精準到要絲毫不差地符合心 意。像北歐一行的樂趣都應該無緣再嘗了,因為我正 在努力鑽研攝影技巧,免得再害苦了人家。

資金緊絀下我們在芬蘭北極圈內拾樹枝生火燒烤, 生火當然由攝影師負責,我負責燒綿花糖。


Feature 專 題

攝影記者在fashion week工作的情況。

《男師奶夫》黃健華 是 的 , 欣 宜 把 聲 到 時 到 候 便 會 把 我 驚 醒 : 「 無 人 完 美 , 無 人 如 己 … … 」 這是我認為出嚟撈處世的第一 戒;衰在,有好多攝記以為自己屬於 100 巴仙完美結構,包括懶型 chok 到爆外表加談吐,仲 有 其 攝 影 技 巧 比 Steven Meisel 更勁等! Okok ,或者 A 之蜜糖乙之黃蓮,純粹我個人問題唔 buy唧!不過,最令我頂唔順的,是 某些老屎忽攝記大哥經常將記者同事出差、公司影樓合作時的不咬弦,例如某年某月某日去某個 event ,冇同 佢講影完相就可以散呀; fashion week佢就排隊食風等入場,而我就在 cafe嘆咖啡……等等等等的黃曼梨惡家 婆刻薄新抱事件,一五一十擇簿仔記低,然後趁機搵老總三口六面搞個批判大會。喂!男人老狗咪做個男師奶 好嗎?大家共事「維威喂」要有共識,有任何不吐不快事咪開心見誠提出嚟囉?!怕唔好意思嘛?趁酒酣飯飽 過後,我口講我心的時候最真情流露,何必要做個比基佬更記仇的直男呢?


《我對攝記的碎碎唸》李思詠 攝記,很臭。 毫無貶意。只是拍攝體育圖片,沉重 的長焦距鏡頭是必備器材,攝記們像 個舉重選手般揹著大大小小的鏡頭走 來走去;遇上戶外比賽,太陽伯伯毫 不吝嗇,「出行力」照耀大地,不叫 熱血的你們流點汗,說不過去。 體 育 記 者 平 時 one man band, 兼 文 兼 攝,能夠與攝記們同場的,必是大 賽,譬如奧運和亞運等國際綜合運動 會,或是球星訪港。曾經有攝記跟 我 說 : 「 喂 , 一 場 波 踢 90 分 鐘 , 好 X 悶。」但只要看看照片,大如硬幣的 水泡、裹得厚厚的繃帶、覬覦獎盃的 眼神……一點一滴,你們的眼睛透視 了勝負以外的世界,比起我只懂「混 吉」的亂拍,你們那場比賽應該更精 彩。儘管你們認不到球場上的球星是 誰,也對賽道上車群裏那個一閃 即 過的黃金寶感到迷惘,但諸位的 照 片 ,足證無聲勝有聲。 是因為沉重的器材使然嗎?我發現體 育賽場的攝記們,陽盛陰衰,而且大 都身形魁梧。想起倫敦奧運時打開溫 布萊球場的大門,全場清一色「麻 甩」,我一個女生身處其中,好像時 空交錯,更覺古怪;成為不受歡迎人 物也是預料中事,霸位影相挑起紛 爭,家母在我的倫敦之行,不知被越 洋問候多少次。回到家鄉當然不一 樣。我很幸運,聽過攝記們不少拍攝 心得和趣聞軼事,這一句最為深刻: 「影像是一種記憶。即使你今天沒 足夠技術去影,但它會植入你的腦袋 裏,變成一種財富,無形的影響你。 」明知我欠技術,也對我分享所見所 聞,原來攝記很慷慨。 記憶不止有影像,還有味道。被你們 的汗水圍攻,有點不好受,但看到你 們揹著大堆足以壓死我的器材,感受 你們為了一張照片而努力,是樂事。

體育賽場上的攝記們大多是雄糾糾的男性,抬着一大堆器材, 女記者身處其中,恍如時光交錯。


Feature 專 題

「叮」一聲,大門打開。戰鼓一響,行動開始。 朝九半晚四半,開庭等判刑,散庭等出車。目標人物踏出門口, 邊跑邊按快門。囚車定時定候,「吸玻璃」者請到出車位把守。 但人在法庭身不由己,事事無可預期。㩒一粒掣交易完成?說來 容易。 由早審到晚,「師傅」企足一天,收到文字記者一聲通傳,冷卻 身軀頃刻充電,指頭如箭在弦。誰知還柙入冊,「吸囚車」吸十 張可能無一命中,空手而回。 走出來的人,更難測。被告或證人,平民百姓與上流中產,來到 法庭隨時內外大變身。離庭戴齊「三寶」(黑超、口罩、漁 夫帽),左閃右避手口並用。攝記有大炮,被告有拳頭,槍口 對 赤 手 , 影相變肉搏。一個單頭,分分鐘流血收場。 站在法院前,攝記對被告,鬥力、鬥智、鬥經驗。 名流官商惹官非,出庭大可分成「賭神」與「保特」。前者氣 定神閒,笑對鏡頭;後者通常散庭逗留良久,落到地下大堂忽然 奪門而出,甚至直入停車場,上車拉簾絕塵而去。 三年前包致金法官姪女Amina每逢東區法院出庭提訊,循例玩 上一兩個鐘。某次她找來身形相似的朋友穿上墨鏡口罩,連同外 籍大漢左右護送步出法院「扮走」。有行家同「師傅」眼利,識 破假身,立即轉到後門包抄,及時把Amina逼回法院。 「人老精鬼老靈」,好些老攝記的記憶力,嘆為觀止。他們 記人、記車牌,熟知全港各大小法庭前後門、步行入口與車 路 出 口 , 囚車班次,以至行車路線。 有心臟科醫生涉嫌非禮在東區受審,每次出庭例必與記者「鬥 長命」,拖延至法院關門才坐車離去,誓不露全相。案件審結, 醫生脫罪,散庭後立即坐車從停車場直接離開。我急從法院正門 轉左跑向停車場,未揚聲通知已見一班攝記迎面飛奔,說「一定 係轉返出去」,直衝往法院右方燈位。果然,醫生的座駕走上單 程路,無奈停在燈前,束手就擒。 一張相一個頭,有血汗與智慧在背後。法庭記者常稱攝記為 「師傅」,不是信口雌黃。除了免遭目標人士察覺,亦暗帶點 點謝意。


南華班主羅傑承曾把馬匹命名「軍事行動」。他首度到澳門應訊,直接乘車離開。再次出庭時,攝記得聞樓 上通報,在地下「㩒 lift」。一張法庭相,得失在走位與應變之間,不是軍事行動,是什麼?

新地郭氏兄弟與許仕仁出庭,落車一刻有如猛虎出柙,萬炮齊發。站在事先劃好的區域,各就各位,目標不 反抗不遮掩,可算法庭拍攝工作的優差。


Feature 專 題

《奔走天涯》覃純健 攝影記者在香港的地位,遠比其他國家要低。主要因為報社的權力,基 本上被文字記者出身的高層所壟斷,更可悲的是,有些老總,連文字記 者也沒有當過,所謂圖片構圖、審美、隱喻,基本就是中學生水平。如 此一來,攝影記者幾乎注定只能是基層職工,許多人的收入,都與勞力 毫不相稱。 報社高層坐在辦公室,是很難想像攝記在前線的衝鋒,有許多時候,與 死亡非常接近。在新聞行業打滾多年,見慣攝記辛酸。攝記Felix(南 華早報),這些年來不知道受過公安多少次拳打腳踢。初出茅廬的何家 達,徒步往四川震央的危途,也是不知道有無性命踏上歸途,那條映秀 之路,最窄之處,大約與兩個錢包相當,下面就是懸崖和滔滔江水。 這些年來,搭檔最多的,當數余俊亮。四川的豆腐渣災區、曼谷的血肉 戰場、玉樹的生死高原,都是畢生難忘的旅途。還記得曼谷那次政府軍 與紅衫軍的「內戰」,大街小巷子彈橫飛,我們住酒店的外牆斷續傳來 中彈的聲音,走到大街,旁邊的泰國同行就被子彈擦破頸項。一陣子平 靜,一陣子繃緊,機關槍橫掃,攝記們飛奔入巷,一個個中彈者抬過, 便又要追出另一條大街拍攝。城內烽煙四起,偶爾在小街遇到攝記余偉 建,坐着摩托車尋找交戰的衝突點,又或是其他香港攝影師,在某十字 路口追拍剛剛中彈倒地的示威者。 余俊亮和我走到一條交戰的前線小巷,幾米外的示威者在發射土製火箭, 軍方實彈還擊,還有不知躲在哪幢大廈的狙擊手。離開掩護的牆壁,再走 幾米,就該是子彈射擊範圍了,那小子說,很想再走過去,我想,這幾步

泰國紅衫軍示威,無論在街上和酒店內都聽到槍聲不絕於耳,盡量做到工作時適當拚命,收工後飲 泰啤,回酒店立即進入夢鄉,也是一種攝影記者的高度。


多次到內地採訪,經歷天災威脅和公安纏擾,攝記能收能放,進退有度,才能成就報導。

距離中彈太近了,他說:「心裡很想去,但腳卻抬不起來……」我們沒有戰地經驗,沒有避 彈衣、鋼盔,抬起腳來的大概是瘋子吧。 說起接近死亡的採訪拍攝,相信應該是跟余俊亮的青海玉樹地震之旅。我們克服了高原氣 候,回程時卻遇到暴風雪,世界變成絕對白色,雪片呈絕對90度橫飛,公路消失了,被掩埋 了,連一條可以辨認的線都不留下。深夜行車,大家都知道路邊就是懸崖,最慢車速只開到 每小時5至10公里。只消15分鐘,車頭大玻璃就被冰雪封掉,余俊亮和我要輪流下車鏟 掉冰塊。橫風暴雪之下,能見度接近零,我倆還要打開車窗盯著路邊,以免車子開到懸崖 下 。 好幾次,就差那麼一兩呎。 這小子對現場畫面非常有追求,不怕危險,但有在紅線前煞停的判斷。無論是需要思考的預 想拍攝,還是要在秒瞬間完成的頭版圖片,他也能應付。有一次潛行拍攝,公安大隊的剎車 聲就在門外,他的快門還在跳動。我告訴他:「差不多了,他們該來抓我們了。」他答: 「基本拍完了。」這時,屋外的公安車開門、關門,聲音非常清楚,然後是急急的腳步聲和 吆喝聲,這小子才放下相機。後來,圖片被公安刪除,但實際上我們沒有損失任何一個畫 面,那些被刪的圖片登上頭版,這種危機應變、保護圖片的能耐,很少人能做到。 工作時高度集中,不隨便畏懼,放下相機後大吃大喝,坐車時大睡,回到酒店一上床立刻睡 著,這就是余俊亮。精神層面具備這樣的闊度,才是能奔走天涯的攝影記者。


People 人 物

大預言家 -- 王景春

Text\ 何鳳儀 • Photo\ 林亦非、受訪者提供

「音視頻製作部下一步規劃:這裡的關鍵詞是融合。」 「攝影部,未來規劃關鍵詞是:繼承,分享。」 「圖片編輯部,未來規劃關鍵詞是:再造。」 「美術設計部,未來規劃關鍵詞是:轉型。」 這 四 句 是《 南 方 都 市 報 》 視 覺 總 監 王 景 春 兩 年 前 為 視 覺 中 心 批 算 的 三 年 大 運, 指 導 他 統 領 的 四 個 部 門 共 152 人 於 2011 至 2014 年 應 當 依 循 的 軌 道。 套 用「 中 國 模 式 」 的 箴 言 背 後, 他 採 集 各 家 所 長, 既 擔 任 首 名 來 自 中 國 的 World Press Photo 多媒體項目評審,又把國際媒體的資深傳媒人聚到《南都》

策辦研討會和培訓班,借他方的視覺擴闊同事的眼界。 洋 務 運 動 的 百 多 年 後, 在 南 方 都 市 廣 州 這 個 場 景, 王 景 春 深 邃 堅 定 的 目 光 穿 透 中 外 過 去 未 來, 預 視 中 國 新 聞 攝 影 該 如 何 安 渡 迷 航, 替「 中 學 為 體, 西學為用」重新注釋。


從視覺而來 廣 州 市 廣 州 大 道 中 南 方 報 業 傳 媒 集 團 總 部 門 口, 常 有 老 百 姓 喊 冤 請 願, 他 們 心 存 盼 望, 相 信 《 南 都 》 比 法 院 和 政 府 更 會 為 民 請 命。 門 外 有 警 察 把 守, 我 在 登 記 處 表 明 來 見 王 景 春, 職 員 致電給他確定後,掃描我的回鄉卡,然後發張「來訪人員登記憑條」,上面已有回鄉卡複印本、 被 訪 人 部 門 及 姓 名、 來 訪 事 由、 進 樓 時 間 和 保 衛 人 員 簽 名, 還 有 一 枚 要 貼 在 身 上 的「 南 方 報 業 」 標 貼。 走 到 升 降 機 大 堂 前 穿 越 一 道 走 廊, 左 邊 牆 身 的 橫 延 布 幅, 圖 文 並 茂 闡 述《 南 都 》 從 1997 年創辦至今的發展進程。生於陝西西安的王景春於 1997 年剛從武漢大學新聞學專業 畢業,獲分配南下到這家新報館做攝影記者。 除 了 於 2001 至 2003 年 效 力《 南 方 周 末 》 外, 王 景 春 一 直 在《 南 都 》。 現 在 他 44 歲 了, 辦公室在六樓,我站在一直敞開的大門跟前,首先映進眼裡的是那棵兩米高的茂綠樹木, 再 把 目 光 拉 開, 見 整 個 房 間 充 斥 着 一 種 與 記 者 衝 鋒 陷 陣 爭 分 奪 秒 不 協 調 的 窗 明 几 淨。 沒 有 多 餘客套的寒暄,王景春領我們參觀《南都》視覺中心,從把封面密鋪貼到告示板的美術設計部, 走到擠滿開着剪片軟件的蘋果電腦之音視頻製作部。

《南都》視覺總監王景春在他的辦公室內分享管理哲學。(林亦非攝)


People 人 物 Text\ 何鳳儀 • Photo\ 林亦非、受訪者提供

《南都》視覺中心的美術設計部,封面密鋪貼在其中一塊告示板上。 (林亦非攝)

圖片並重,兩翼齊飛 革 命 者 不 談 革 命, 王 景 春 說 那 是「 變 化 」。 就 像 趕 上 中 國 改 革 開 放 的 高 速 列 車, 口 號 與 行 動 交 織 出 中 國 新 聞 攝 影 不 斷 更 新 的 面 貌。 1986 年, 時 任《 中 國 青 年 報 》 的 賀 延 光 提 出「 圖 文 並 茂 」 的 口 號, 主 張 報 章 版 面 要 有 字 有 相。 1990 年, 攝 影 理 論 家 蔣 齊 生 提 出「 圖 片 並 重, 兩 翼 齊 飛 」, 新 聞 攝 影 在 內 地 逐 漸 擺 脫 文 字 配 圖、 美 化 版 面 的 地 位, 成 為 獨 立 的 新 聞 門 類, 報 章 也 陸 續 開 設 攝 影 專 版。 及 至 2004 年, 光 譜 拉 闊 至 覆 蓋 整個視覺,攝影以外,圖片編輯和美術設計也成立部門,原本帶點臨時拉伕意味的工作趨向專業。 那 年, 王 景 春 被 召 回 老 家《 南 都 》 出 任 圖 片 總 監 兼 圖 片 部 主 任, 任 務 就 是 創 立 視 覺 中 心。 他 唸 初 二 時 抱 過 英語老師的海鷗牌相機後就愛上攝影,每天上學都把媽媽買給他的 Yashica FX-3 Super 放在書包裡,抓拍講 課 的 老 師 和 打 架 、 睡 覺、 上 課 偷 吃 零 食 的 同 學。 大 學 畢 業 後 先 在《 南 都 》 做 日 報 型 攝 影 記 者, 1999 年 轉 為 圖 片 編 輯, 2001 年 到《 南 方 周 末 》 任 雜 誌 型 攝 記。 對 攝 影 從 一 而 終 的 迷 戀, 不 同 崗 位 給 他 不 同 的 視 角, 讓 他在意的不局限於今天的頭版照片,而是明天、明年、後年、三五年後的長遠規劃。


2006年王景春和文字記者張曉舟赴德國採訪世界盃,兩人沒有採訪證,沒有進過任何一個場館,逗留三十 多天,製作出十多個大版的《發現德國》系列特刊。(受訪者提供)


People 人 物 Text\ 何鳳儀 • Photo\ 林亦非、受訪者提供

王景春原於2013年3月的香港攝影記者協會講座擔任嘉賓,花了三天準備課件,惜最後因事未能出席。(林亦非攝)

編採一體化 視覺中心成立之初,最大變革是把「編採一體化」的新聞框架套用到新聞攝影上,文字記者對文字編輯,攝 影記者對圖片編輯,打破固有的傳統觀念,圖片編輯再不只是負責篩選相片,而是全面參與日常新聞版面的 編輯流程。每天見報的封面,是封面編輯、圖片編輯和美術編輯三方合作的成果;王景春不諱言:「他們當 然會吵架,吵得很厲害!」封面大相不是單獨存在,而是與版面其他元素相互配合形成一個整體、一個調子。 然而,封面編輯比較慣於用調子去定圖片,而圖片編輯多希望用圖片來定調子。各自搬出原則、理論、觀點、 論證去說服對方,經過一輪博奕,有時還是不得不靠投票表決。

圖編日誌 大 概 王 景 春 早 已 預 知 連 場 爭 論 在 所 難 免, 使 計 把 干 戈 轉 化 為 檢 討 學 習 的 好 材 料, 搭 建 出 圖 編 日 誌 這 個 溝 通 橋樑。圖片編輯差不多每天都寫,總結當日攝記的相片,描述見報情況,記錄自己與攝記、文字編輯和美術 編輯之間的溝通和爭執,而攝記也會在平台上留言表達觀點。這看似是會惹來怨聲載道的額外功課,慢慢變 成他們的習慣,案例累積成新聞圖片編輯的寶庫。《南都》視覺中心於 2008 年編製一套三冊共厚 10 厘米 的《視覺十年》,不只是一家傳媒機構的歷史或相集,也是探索道路上的沿途審視。「我們出書很容易,因 為每天在寫。」知道他們投放的精力和時間後,這本應帶點自吹自擂況味的話,在王景春口中變得剛毅沉穩。


王景春於2003年三峽三期工程開始時,走訪各處拍攝一輯名為《黑白三峽》的作品。此圖攝於烏 羊溪大橋。(受訪者提供)


People 讀《南都》的圖編日誌,就覺得在裡面說話直接中的而不尖

人 物

酸 的, 並 非 只 有 王 景 春 一 個。 2005 年 3 月 15 日,《 南 都 》 廣州新聞封面報道該市最大的黑幫案,封面的圖像是把在廣

Text\ 何鳳儀 • Photo\ 林亦非、受訪者提供

州 中 級 人 民 法 院 拍 攝 的 法 庭 相「 褪 地 」, 只 勾 出 被 告 簡 竹 醒俯首掩嘴的側面,背景調成全黑,再乾淨利落地填上標題 「廣州最大黑幫受審」。負責的時任圖片編輯梁音(現為音 視頻製作部主任)在圖編日誌解釋:「法庭裡拍攝的時間相 當短,攝影記者甚至沒有拍成一個出色肖像的時間。我覺得 應該以更寬容的心態對待這樣的封面處理,在這裡,圖片已 超過了新聞的範疇,更成了設計的主角﹣﹣它更像雜誌封面 的處理。」 編輯如此陳述依據,當日在前線的攝影記者范舟波(現為攝 影部副主任)如此回應:「當天提前一個小時到達中院等待 並 最 後 一 個 離 開, 對 見 報 情 況 多 少 有 點 鬱 悶。」 雖 處 於 高 位 , 但王景春也並非只看不說,會在裡面發表見解:「畢 竟是新聞板塊,新聞圖片不能做這樣的處理,讓新聞人物從 新聞環境中剝離出來,這如同新聞寫作中的斷章取義」,認 為勾圖做法不值得提倡,又指出內頁一張眾被告遭押進法庭 的配相更適用。因着圖編日誌,工作上的不如意,不至於淪 為 Facebook 上的自我沉溺。

外來的和尚會唸經 王 景 春 替 內 部 開 拓 一 個 論 視 覺 圖 編 的 平 台, 旁 人 或 視 之 為 創 舉, 但 其 實 他 本 人 一 早 走 得 更 遠 , 主 動 請 教 外 國 資 深 行 家 。 《 南 都 》 的《 目 擊 》 版 每 周 見 報 一 次, 定 位 是 圖 像 的深度報道。 2001 年 6 月 3 日,時任圖片編輯的王景春趁國 際兒童節將至,在《目擊》版推出《兒童異度空間》報道, 裡 面 41 張 圖 片 按 生 存、 暴 力、 戰 爭、 孤 獨 等 不 同 專 題 分 為 九大版。同年 8 月,王景春在一個國際攝影節場合與連續七 年獲全美圖片編輯獎的 Mark Edelson 碰面,把 作 品 拿 給 對 方 分 析 和 品 評, 還 做 了 詳 盡 筆 錄, 記 下 哪 張 相 要 大 一 點、 哪 張應索性捨棄。 王景春說:「外來的和尚會唸經,要讓團隊看國外最前沿的 同行都做了甚麼。」他主政下的《南都》視覺中心,人才不 是 靠 高 薪 挖 角 得 來, 而 是 培 訓 出 來 的。 2004 年 邀 請《 紐 約 時報》的資深圖片編輯來講課; 2005 年 Magnum Photos 的攝 影師 Ian Berry、Chris Steele-Perkins 和 Patrick Zachmann 與《南 都》攝記、文字記者和圖片編輯一同製作《與瑪格南同行》


王景春認為時任攝影記者范舟波拍攝的這張庭審直擊圖,無論從拍攝角度和 拍攝時機以及人物表情的抓取都算上乘,覺得應該用此作封面。 (受訪者提供)

的報道,他們一同在廣州遊走拍攝,外地攝記眼中的異國風情 與本地攝記的家鄉情愫都記在《南都》的《目擊》版上,結合 成中西文化交流的圖片故事。此外,每當國外有培訓班、研討 會,他也支持攝記和圖片編輯參加,讓他們忘掉因循守舊,也 把《南都》帶到外面的世界。

2005年3月15日,《南都》廣州新聞封面報道該市最大的黑幫案, 封面的圖像是把法庭相「褪地」,只勾出被告俯首掩嘴的側面,背景 調成全黑。(受訪者提供)


People 人 物 Text\ 何鳳儀 • Photo\ 林亦非、受訪者提供

《南都》視覺中心音視頻製作部內,擠滿開着剪片軟件的蘋果電腦。(林亦非攝)

而不止於視覺 高 踞《 南 都 》 視 覺 總 監 這 個 位 置, 王 景 春 本 人 也 依

不 是 趕 時 髦, 你 選 擇 被 動 適 應? 淘 汰? 還 是 主 動 迎

然 學 習, 依 然 瞭 望 世 界。 2008 年, 他 參 加 大 連 與 英

接挑戰?」如暮鼓晨鐘般敲醒同事迎難而上的鬥心。

國 大 學 合 辦 的 新 媒 體 研 究 生 班, 第 一 次 接 觸「 流 媒 體 」( streaming media) 的 概 念, 從 視 覺 的 領 域 再 發

革命不是靠吶喊而成,王景春當然也不求一蹴而就,

展 開 去。 那 次 學 習 經 歷 代 價 甚 大, 眾 人 在 尼 泊 爾 拍

他 在 心 裡 畫 好 藍 圖, 領 導 團 隊 一 步 步 走。 第 一 步 是

攝 畢 業 作 業 時 遇 上 車 禍, 同 行 的 大 連 醫 科 大 學 影 像

把 美 國 多 媒 體 報 道 製 作 室 MediaStorm 的 創 辦 人 Brian

藝 術 學 院 院 長 楊 曉 光 去 世, 王 景 春 也 傷 及 大 腿 和 胳

Storm 請 到《 南 都 》 來, 向 同 事 介 紹 流 媒 體 的 理 念 和

膊 等 處,《 南 都 》 花 了 40 萬 元 人 民 幣 租 直 升 機, 把

前 後 期 製 作, 讓 攝 記 親 身 看 看 視 頻、 聲 音、 立 體 圖

他直接送返內地。

表 以 至 Flash 等 元 素, 可 以 為 自 己 的 靜 態 影 像 在 現 代 傳 播 渠 道 上 帶 來 怎 樣 的 傳 播 力。 王 景 春 說:「 培 訓

療 傷 過 後, 他 用 吸 取 的 流 媒 體 知 識 報 答《 南 都 》,

的一個核心是培養興趣,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展開新一輪探索,引領視覺中心向全媒體轉型。 事隔五年,他還記得自己在轉型大會上的發言:「首

為 免 同 事 知 難 而 退, 王 景 春 最 初 沒 有 要 求 攝 記 拍 視

先 我 們 是 記 者, 其 次 才 是 攝 影 記 者, 所 以, 有 效 傳

頻, 讓 他 們 在 一 般 性 採 訪 現 場 依 舊 拍 照, 反 而 要 求

播 以 及 適 應 現 代 傳 播 方 式 的 手 段 才 是 最 重 要。 轉 型

文 字 記 者 手 持 錄 音 機, 把 現 場 聲 音 和 採 訪 對 話 錄


王景春辦公室裡,牆上掛有他的人像漫畫,是《南都》漫畫師鄺飈所繪。(林亦非攝)

下 來。 回 到 報 館 後, 攝 記 才 參 與 後 期 製 作, 觀 察 自 己

的 World Press Photo 多 媒 體 項 目 還 只 來 到 第 三 屆, 原

的 現 場 照 片、 文 字 記 者 錄 得 的 現 場 聲 音 和 畫 面 以 外 的

是突發記者的《南都》視頻記者楊恩澤守在中國國家

聲 音, 如 何 拼 製 成 一 段 三 至 五 分 鐘 的 短 片。 在 王 景 春

殘 疾 運 動 員 自 行 車 隊 身 邊, 把 車 隊 備 戰 以 至 於 2012

的轉型大計裡,他劃出頭兩年以這個模式去過渡,「因

年倫敦殘奧奪金的過程剪輯成 22 分鐘的片段《 Dreams

為一定要讓他們知曉流程,減少前期的廢片率」,

on Freewheels》,最終贏得專題紀錄片類別的季軍。

他 補 充 說:「 當 然, 比 如 一 個 城 管 打 人 的 現 場, 顯 然 視 頻 更 具 說 服 力, 畢 竟 5D2 是 可 以 迅 速 在 攝 影 和 視 頻

回 到 王 景 春 的 辦 公 室, 我 們 分 別 坐 在 兩 張 沙 發 上, 攝

切 換。」 與 此 同 時,《 南 都 》 也 開 始 招 聘 專 拍 視 頻 的

影書和舊剪報整齊地列在旁邊的書架上。他對每件物

記 者, 在 比 較 重 大 的 事 件 , 就 派 出 攝 記 和 視 頻 記 者

件的位置都瞭如指掌,談到那篇報道就可以順手把實

一同去應付。

物從書架抽出,為原本只有聲音的訪談添上視覺輔助 說明。 2007 年香港回歸十年,《南都》出版了一份 48

如 此 嘗 試、 摸 索, 讓 各 人 解 決 技 術 問 題 和 認 同 轉 型 理

版 全 彩 圖 片 特 刊《 1997-2007 HK 色. 界 》, 王 景 春 把

念, 並 認 清 自 己 對 新 媒 體 的 觸 覺 如 何 。 2 0 1 1 年 ,

它 翻 開, 介 紹 裡 面 的 不 同 章 節 和 大 小 人 物。 這 個 廣 州

視 覺 中 心 成 立 第 四 個 部 門「 音 視 頻 製 作 部 」, 部 分 記

記者鏡頭下的香港,竟然有種豐富多姿的幻象。

者 轉 而 專 攻 多 媒 體, 以 製 作 深 度 新 聞 為 重 點。 2013 年


People 人 物 Text\ 何鳳儀 • Photo\ 林亦非、受訪者提供

2007年香港回歸10年,《南都》出版了一份48版全彩圖片特刊《1997-2007 HK色.界》。(受訪者提供)



People 人 物 Text\ 何鳳儀 • Photo\ 林亦非、受訪者提供

有不說的真話,但不說假話 管理哲學談得太多了,還是好奇《南都》如何在新聞自由受箝制的籠子裡用盡空間、如何打擦邊球、如何大 膽用相。談起《南都》於 2010 年 12 月廣州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的空椅頭版相、以及 2012 年 6 月高考新聞 的「翹首以盼」照片,王景春說:「這些還真不是有意為之,值班編委確實沒有想這麼多」,再補上一句: 「《南都》有個傳統:有不說的真話,但不說假話。」 回歸開首的四句,王景春這樣解說。


2007年香港回歸10年, 《南都》出版了一份48版全彩圖片特刊 《1997-2007 HK色.界》。 (受訪者提供)

「融合」:音視頻製作部不論是視頻、短片、流媒體或微電影,都與新聞、評論及雜誌等各部門融合,深入報道。 「繼承,分享」:由於部分精英轉戰音視頻製作部,攝影部須重點培訓新人繼承衣鉢,並把靜態影像應用於多媒 體,如 360 全景攝影、靜態影像加上現場音等。 「再造」:圖片編輯部要把資料庫完善整理,並提前參與攝記的選題工作,共同策劃。 「轉型」:美術設計部要由平面向立體化發展,應用在網頁和動新聞等。 關鍵詞終究不是胡亂堆砌出來的。


People 人 物

Text\ 何鳳儀 • Photo\ 林亦非、受訪者提供


小檔案 1969 年:生於陝西西安 1993 年:武漢大學新聞系攝影專業畢業 1997 年:武漢大學新聞學院新聞學專業畢業,到

《南方都市報》任攝影記者

1999 年:任《南都》圖片編輯 2001 年:任《南方周末》攝影記者 2004 年:任《南都》圖片總監兼圖片部主任,現

為《南都》編輯委員會委員兼視覺總監


Photo Essay 圖 片 故 事

Text\ 黃雲慶 • Photo\ 黃雲慶


那麼遠,這麼近……

沙士十年 零三年,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歲月凄凄,紅塵滾滾。記憶沒有隨年月消逝,反而當時的情景歷歷在目。那年,做攝 影記者剛滿九個年頭,血仍未冷,也不知死活。衝衝衝衝……作為時代的見證者,我們提供了影像,具具體體地 記錄了刻骨銘心的歲月。似是遙遠,卻又很近。 初期,醫學界對疾病源頭和傳播方式毫無頭緒,我們香港記者沒什麼好,就是跑得快。廣州有消息流出,立即上去 找尋源頭。甚麼鍾南山,甚麼沙士,甚麼甚麼……所知道的實在太少。我們到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的傳染病專科, 發熱門診室內已空無一人,正門也有警衛把守,只有側門好像可以動動腦筋,那就試試吧!我走進醫院,後來有人 經過,但我事前已把相機藏起,若無其事地向上走,看見剛安裝不久的隔離觀察室,再往上一層就是隔離病區, 我知道我們的目標到了,本能地從背包內快速地取相機,護士可能從閉路電視上看見了,急速地撲了出來,管他, 我按下了快門;閃,可以交差了。


Photo Essay 圖 片 故 事 Photo\ 黃雲慶

傳染病醫院之後,有了基本的圖片,接著要去市場找果子狸。那時,一般以為食野味是傳播的 途徑。市場內有山雞、斑雀、野貓、野 兔 和 各 式 各 樣 的 物 種, 就 是 沒 有 果 子 狸。 問 了 數 檔, 才知道因為風聲緊,他們都不敢展示,要電話訂才送過來。我們不放過機會,叫檔主聯絡對方, 有貨!等不到十多分鐘,摩托車來了,車尾就是我們的目標。「機仔」偷偷在工作,檔主勤快 地取出了果子狸…… 大陸政府不想對外公布,出現了揭露掩飾疫情的良心醫生蔣彥永。蔣彥永向美國《時代》雜誌 揭露中國的沙士疫情並得以發表。


回到香港,2003 年 3 月尾,港府隔離淘大花園 E 座,當時已有超過 100 人受到感染沙士。我進入 淘大花園時帶上「專業」裝備,就只是一個 N95 口罩,是從五金鋪買來的。這是在我們認知內, 可做的有限保護,也只能這樣了。場面一片的死寂,大街小巷,人群中個個口罩相對,你認不到我, 我也不知道你是誰,當然談不上接觸。記得拍了一整天的口罩人群,把幻燈片沖晒出來後,15 倍 的放大鏡下,大鑊啦,上鏡的人海中,當中那個不就是總編嗎? 疫病下也出現了一批英雄故事!像中大校長沈祖堯,2003 年,他是威爾斯親王醫院內科及藥物治 療部主管,其間威院 8A 病房醫生陳力元受沙士感染,復元不久,我們採訪過他們打壁球鍛鍊身體。 10 年後的今天,沈為中大校長,接受我們採訪,再次相約他倆一齊打網球。球聲陪伴著高速的

「失打」聲,聲聲入耳。歲月匆匆,換來的是,十年一覺揚州夢。


Photo Essay 圖 片 故 事 Photo\ 黃雲慶



Photo Essay 圖 片 故 事 Photo\ 黃雲慶



Photo Essay 圖 片 故 事 Photo\ 黃雲慶



Photo Essay 圖 片 故 事 Photo\ 黃雲慶





01

Column 專 欄 Text\ 杭大鵬 • Photo\ 杭大鵬

杭大鵬 台灣基隆人 1969年生,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大學時開始接觸攝影,1993年開始 攝影記者工作,曾任職自立早報、自立晚報、勁報,目前是台灣蘋果日報攝 影中心攝影記者。

那年三月 我們二十歲 現在台灣總統與立法委員全面直接民選,人民擁有政治上民主自由,但在二十 多年前,總統是由國民大會投票產生,而國民大會內的國民代表與立法院內的 立法委員,大多數是四十年未曾改選的老國代與老立委。 1987年解除戒嚴,人民要求政治改革的力量爆發,解嚴前後的那幾年,街頭上 遊行抗議衝突不斷,台灣社會進入狂飆年代。 1990年三月國民大會改選總統,國民黨內擁李反李派的政爭,加上國民大會借 機通過自肥延長任期的條款,引起社會上的反感與憤怒。 最初只是幾位大學生為了抗議國大在中正紀念堂拉布條靜坐,部分同學開始絕 食抗議,結果前來聲援靜坐抗議的學生愈來愈多,最後佔據了整個廣場。抗議 的學生們提出了「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政經 改革時間表」四大訴求。 由於抗議學生們以野百合花為精神象徵,這場三月學運也被稱作野百合學運, 最後當時的李登輝總統接見學生代表,並對四大訴求有正面回應。野百合學運 和平落幕,之後召開的國是會議,廢除了動員戡亂臨時條款,結束了萬年國會 的民主笑話,這場從三月十六日到二十二日的野百合學運,是台灣史上規模最 大的學生抗議運動,也是台灣民主運動中的重要一頁。 那時我是個新聞系大三的學生,剛學攝影一兩年,在廣場抗議也拿著相機觀察 紀錄這場學運。現在回頭再看看學生時代拍的照片,這些照片也許新聞攝影上 缺點很多,同樣的新聞事件也許現在再拍,應該會拍的更好些。但現在工作情 緒往往是抽離的,為了工作照片也常常是必須配合工作要求的。重新回味這些 照片,讓我想起那個民主運動狂飆年代,以及青春歲月的熱血澎湃。 那年三月,我們二十歲。 01 民進黨在中正紀念堂廣場內舉行抗議國民大會的活動,當年走上街頭大多是比較基層草根 的民眾,所以當年他們被稱為「民主阿草」。 02 不改選的萬年國會老代表老立委,在抗議的場合裡被民眾稱為「老賊」。 03 抗議學生輪流在肥皂箱上演講。 04 幾位抗議的學生在中正紀念堂外,開始絕食抗議。 05 學生們製作抗議布條。

02


03

04

05


Column 專 欄 Photo\ 杭大鵬

一位絕食抗議的學生情緒悲憤地激動落淚。

抗議學生掛起「和平勝利」的旗幟。


一位頭綁「解散國大」布條的學生帶頭高喊口號。

學生們唱歌鼓舞士氣。


Column 專 欄

Photo\ 杭大鵬


兩位同學相互依偎看著報上有 關國大與學運的新聞。


Column 專 欄 Photo\ 杭大鵬

抗議的學生在雨棚下裹著睡袋睡覺過夜,參與抗議的學生人數激增,場地也移到廣場內。

12

絕食區裡的同學休息時看書看漫畫。


13

老師在台上訴說著民主政治的理念。


Column 專 欄

Photo\ 杭大鵬


一位學生專心聽著台上的演講 。


Column 專 欄 Photo\ 杭大鵬

學生們的怒吼抗議。

學生們舉著象徵老賊的道具,隨著音樂起舞。


一位吊著點滴的同學,在台上演講時流下淚來。

廣場上的民主投票表决。


Column 專 欄

Photo\ 杭大鵬


夜宿的抗議學生裹著睡袋在廣場上露宿, 曾經我們想像著睡一覺起來, 台灣就會變得不一樣了。


Column 專 欄

講座:「按下快門之後 ﹣商業、政治與真相」文字報導:曾愛盈

Text\ 曾愛盈

攝影記者拿起相機,走到新聞事件的最前線衝鋒陷陣,在按下快門之後,一幅好圖片要成功被媒體刊登,在大眾 的面前曝光,還要「過五關斬六將」般突破多重關卡。在2013年3月10日星期日,香港攝影記者協會、香港大學 通識教育部及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在香港大學舉辦了一場講座,題目為「按下快門之後﹣商業、政治與 真相」,邀請了兩位媒體圖片部高層,解構公司「大腦」在收取前線同事的圖片之後的思維方式。 《明報》副圖片編輯郭慶輝,以他自己一個處境來開始演說:「有一日,有個偵查組同事問我,有一間屋,外邊 圍欄共有5米高,周圍是一個平原,有何辦法拍進屋內?」郭接著自己說:「無辦法,除非租用直升機。」 這一間屋,就是後來聞名中外的唐英年九龍塘約道大宅。後來《明報》以頭版報導大宅內僭建情況,觸發了社會 反響,及後唐英年民望下滑,間接造就了今日梁振英當選。他說:「《明報》對唐大宅僭建的偵查報導,最重要 的一個向前推進的關鍵,就是這張圖片證據。」 由於擔心驚動被查者,《明報》最終沒有租用直升機,那是怎樣拍下重要的證據呢?郭說,那是他有一天見到雙 層巴士,靈機一動,結果租下了一架開篷雙層巴士,在 上 層 再 加 長 梯 , 站 在 長 梯 頂 部 的 攝 影 者 還 得 盡 力 高 舉 雙手,才達足夠高度越過圍欄,拍得大宅內部。後來,其他媒體跟進報導,更直接租用了「吊雞車」 才 能 窺 攝 屋 內 ﹣ ﹣這集體舉動令拍攝者的行為本身,構造成另一番有趣的影像,這是當初始料未及的。 郭慶輝強調,攝影記者和文字記者不同的角色,在於一個以文字報導,另一個則以圖像作為語言,兩者都必須有 能力在新聞事件的前線進行考證。《明報》所用的圖片,其中一項重要功能就是作為證據,故《明報》先重視圖 片的資訊性,作用就像「說明書」,表達的內容要最接近真相,其次才是美學考慮。他坦言,拍照技巧如光圈快 門閃燈,全為表達準確資訊。


《蘋果日報》攝影總監鄭逸宇卻有不同看法。他沒有像郭一樣全盤否定圖片的美感,反而強調在表達新聞元素這些基 本功之上,攝影記者應有所追求,「為什麼有些影像特別好,讀者會特別記得?這是要事實和美感結合得宜,才做到 這效果。」 為了展示《蘋果日報》對圖片美感的追求,鄭逸宇在講座上播放了數十張該報的圖片,當中有帶政治含意的人物照、 有趣的天氣配相、新聞事件幕後花絮、侃調生活的特寫等等,部分圖片很逗趣,一播放就惹起觀眾發笑,證明圖片在 《蘋果日報》的價值不只是單純的「說明書」,還可以展現不同的心情和手法,例如幽默、憤怒、嘲諷、奇趣等等, 來配合新聞的主題情感和訊息。鄭說:「說到底,攝影記者除了講究拍攝技巧,還需要有新聞觸覺,否則很難有所 作為。」 無可否認,《蘋果日報》是非常懂得貼近潮流的集團,鄭亦坦言,動新聞的取代傳統報紙幾乎是無法阻擋的趨勢,其 成功因素在其「通俗」,「(動新聞)像變型蟲,切合社會需要而不停在變,連從業員也不知將會變成點」。 《蘋果日報》在最高峰期曾經每天發行 100 多萬份報紙,近年發行量徘徊在23至24萬份左右;反觀動新聞在 2010 年時 只有 50 萬人到訪,到今天已經達 130 萬,而且人數還一直在上升,連帶廣告收益亦財源滾滾來,「無得拗,我們日後 或者都在(電話上)那一個apps內返工」。在這個趨勢下,今日在《蘋果日報》工作的攝影記者,每人也要同時懂得 「拍片」,即行內俗稱的P+V (Photography plus video)。 打開《明報》和《蘋果日報》,讀者不難發現兩份報章有著截然不同的表達手法,反映著兩種不同的辦報風格, 讓讀者在百花齊放的社會選擇不同的口味。那對攝影者個人而言,按下快門之後,應作什麼考慮?或許就 正 如 J. H. Newton說:「每個攝影記者,都在快門按下那『啪』的一聲,聽到不同的感召。」(注1) (注1)原文為“Photojournalists are a very special breed: each one hears the click of a different shutter. Photojournalists are rarely objective. They have a collective commitment to truth and reality.” (J. H. Newton, The Burden of Visual Truth)


Column 專 欄 Text\ 楊德銘 • Photo\ 楊德銘

楊德銘( Paul Yeung) 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影像及傳播」碩士畢業。曾任雜誌圖片編輯、 路透社及經濟日報攝影記者,在首屆香港攝影節被選為十四位香港 新世代攝影師之一。現為自由攝影師。

《波夫波特約:點解英倫攝影咁好玩?》 X:(跳入畫面)YEAH!歡迎大家收睇《點解英倫攝影咁好玩?》,呢幾集我地會帶大家睇下過去兩年我响英國 有關攝影嘅所見所聞,簡直係精彩絕倫倫倫倫倫……(誇張動作)超好玩㗎! Y:(拍手)無錯啦!我地會食盡……呀唔係,係睇盡各式美術館同攝影畫廊,參觀英國本土多個攝影同藝術節, 仲有直擊英國幾位攝影大師的廬山真面目,揭開佢地相機背後嘅神秘面紗! X:(大力點頭,烚熟狗頭狀)係啦!英倫文化藝術氣息濃厚,當然仲會去睇下幾間專賣攝影集嘅書店,飲杯咖啡, 扮吓中產啦! Y: 係喎!咁我地而家就一齊同大家解構…… X & Y: (齊聲)點解英倫攝影咁好玩?! (片頭30秒,都係D英倫景彈來彈去嗰D……Cute版人頭擺來擺去嗰D……) Y: 好啦,嚟到倫敦,當然要先去睇呢度嘅藝術館同畫廊啦! X: Y呀,咁你今次帶我地去邊度睇靚相呀? Y: 相,「笨」唔係只可以用「靚」嚟形容嘅。 X: 係?咁特別?我個人咁靚,我淨係識比人影靚相咋喎! Y:(作狀想嘔)好啦好啦,今日我就同大家去睇下六大必去展覽聖地!各位攝影達人接招啦!去片!(扮擲飛鏢)

第一位:Photographers’ Gallery (http://thephotographersgallery.org.uk/) 可謂英國倫敦最重要的攝影畫廊,位於倫敦市中心鄰近Oxford Circus的後街Ramillies Street,2010年閉館重新設計 及裝修,於2012年重開,七層高的建築集書店、CAFÉ、展覽廳和工作室於一身,還有三樓設有Camera Obscura的 房間,不定期地開放給市民參觀。地庫書店旁邊有一間小室,售賣攝影作品。除了攝影展覽外,每個月Photographers’ Gallery 更會舉辦不同的攝影講座、Workshop及社交飲酒吹水活動等等,它每年更舉辦多個攝影比賽,其中 Deutsche Borse Photography Prize更是歐洲享負盛名的攝影大獎;同時它也舉辦以發掘英國攝影或美術系大學畢業 生為主的比賽FreshFaced+WildEyed。 可惜的是, 2010 年我到倫敦時正好倒霉地遇上它閉館重建裝修,所以到 2012 年中才能欣賞它重開後的首個展覧 《OIL》,攝影師也是大家熟悉的Edward Burtynsky。坦白說,他的《OIL》系列雖然影象華麗震憾,大片幅的魅力 猶在,而且它以三部曲方式(“Extraction and Refinement”、”Transportation and Motor Culture”、”The End of Oil ”)探討世界原油消耗的前因後果,這類大計劃執行起來也實非易事;不過,或許是他的作品總有過於唯美的 傾向,而且重複的元素不少,場景也盡是大堆頭大製作的城市景觀,看起來卻總有點搔不著癢處,有種只見林不 見樹的感覺。更有趣的是,Photographers’ Gallery為此展覽舉辦過四次講座,討論的主題大多是關於照片的唯美傾 向與道德力量的角力,彷彿他們也想為Edward Burtynsky補補鑊,以免被人質疑這輯《OIL》只是借題賣相,而非 真心關注能源議題。


《William Klein + Daido Moriyama》攝影展@Tate Modern

第二位:Tate Modern

第三位:Whitechapel Gallery

不用介紹,大概大家也聽過 Tate Modern 這座由發電廠改 建而成的英國著名當代藝術館。無可否認,Tate Modern也 是我在倫敦最喜歡的美術館之一。它本身有相當豐富的 攝影 Archive ,而常設展覽涵蓋整個當代藝術史,攝影作 品就自然必不可少。Tate Modern 2009年聘請的首位攝影 策展人Simon Baker,上任後便策劃了不少大型展覽。印 象最深的是Taryn Simon的《A Living Man Declared Dead and Other Chapters》,相當震撼並具啟發性。這位美國女 藝術家透過具創意又富規則的方法,拍攝並有系統地排 列世界各地的家族肖像和相關文獻,既 探 討 不 同 社 會 的 文化和時事議題,又側寫家族裡的血緣和命運關連, 技驚四座;加上她的大型展示方式很難以書本或互聯網 輕易再現,從中突顯了當代攝影創作並不單純只是影象 的探索,而是背後的概念、方法和展現方式。

作為一個公共藝術畫廊,Whitechapel Gallery也花了不少 心思在攝影上。在我留英期間,他們分別策劃過Paul Graham, Thomas Struth 和Gillian Wearing 的大型回顧展,尤以 英國藝術家Gillian Wearing的攝影展覽印象最深。她水蛇 春咁長的著名系列《Signs that say what you want them to

(http://www.tate.org.uk/visit/tate-modern)

另一個帶來有趣經驗的展覽,則是《William Klein + Daido Moriyama 》攝影展,這兩位攝影界公認的大師,一東一 西,共通點大概正是他們的黑白「躝街攝影」。這大型 回顧展固然展出他們過去的創作歷史和攝影作品,但 較特別的是可以欣賞到 William Klein 的錄像實驗創作, 讓人眼界一開。更富趣味的,是能參與森山大道重演他 在 1 9 7 4 年 在 東 京 舉 行 過 的 P r i n t i n g S h o w , 今次照辦煮 碗在倫敦的Tate Modern再搞一次,仍不失觀眾的熱情和參 與。Printing Show的獨特之處在於能讓觀眾參與製作一本 屬於自己的森林大道攝影集,觀眾能從60組森山的影印 本作品中挑選出20組,按自己的喜好和說故事的方式排 列,並選擇絲網印製的封面,然後工作人員會即時為你 「執藥」和釘裝,更有森山大道全天候就位替你的攝影 集簽名。不論這是營銷策略還是互動藝術活動,觀眾作 為參與者總會感到心滿意足。雖然「互動」並不真的面 對面的交流,但作為攝影展至少並不單向,參觀者能主 動嘗試詮釋森山的作品,來敍述自己獨有的故事,打破 所謂的「作者論」,頗有意思;也讓我們明白到攝影展 不一定就只是「看照片」,還可以落手落腳一齊玩。

(http://www.whitechapelgallery.org/)

say, and not Signs that say what someone else wants you to say 》當然是展覽的重中之重,但我其實更喜歡她的面

具系列,揭開了人們在社會和家庭中或多或少的角色扮 演的傾向,也是Gillian Wearing 一向探索大眾和私人間身 份角力的昇華,影象詭異震撼,配合她一連串的錄像作 品,實在讓人回味再三。 至於我近年一直欣賞的英國攝影師Paul Graham ,這也是 我第一次能在Whitechapel Gallery 完整地看到他的作品。 早在八十年代,他已嘗試以不同的視覺語言來拍攝紀實 作品,一反過去紀實攝影就等於黑白、決定性瞬間和戲 劇性的攝影風格。他經常以彩色、日常生活的觀察和實 驗性的表現形式,來紀錄當時的社會議題。Paul Graham 早幾年的《A Shimmer of Possibility 》攝影大集,由十二 部小書組成,以突破一般新聞和紀實攝影的敍事方式, 紀錄美國社會日常生活瑣碎和淡靜,卻間接反映了貧窮 和種族的議題,令人敬服。

《William Klein + Daido Moriyama》攝影展@Tate Modern


Column 專 欄 Text\ 楊德銘 • Photo\ 楊德銘

《William Klein + Daido Moriyama》攝影展@Tate Modern

第四位:V&A Museum

第五位:Saatchi Gallery

V & A M u s e u m 是世界上第一間收藏照片的藝術館,

這個私人藝廊的主人 Charles Saatchi 在2010年宣佈 把他其中約200件的收藏品和藝廊送給英國人,由政 府負責管理,並即將改名為Th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for London (Moca London) ,這個舉動引來社會 及藝術界不少掌聲。Saatchi Gallery 一向以展示具爭議 性的藝術品聞名,最著名的莫過於早期Damien Hirst 的 「解剖動物」和 Tracey Emin 的「亂床」。 Saatchi Gallery 一直追尋當代藝術作品,而且偏好引起話題之作。 但無論如何,我頗喜歡現在Saatchi Gallery 的建築空間 和四周環境;雖然它未必只展示攝影作品,但看看其他 不同地方和藝術家的古靈精怪作品,也不失為獲得靈感 和啟發的好機會。在2012年,Saatchi Gallery曾策劃過 《Out of Focus: Photography》攝影展,展出了不少世界 各地的攝影作品,除了較有名的如 Mitch Epstein、John Stezaker和Ryan McGinley外,也有些有趣的作品如Berndnaut Smilde 以科學方法製造室內雨雲來拍照(不是Photoshop !)。

(http://www.vam.ac.uk/)

可想而知,它的攝影館藏實在多如繁星。我們無法可以 欣賞它全部的收藏,但它在 2011 年開設的 Photographs Gallery卻定期按不同主題,把部份V&A 的攝影藏品展覽 出來,讓觀眾可以一窺豹尾。 2011 年我在 V&A 便欣賞了 《Signs of a Struggle – Photography in the Wake of Postmodernism 》展覽,頗具教育和啟發意味。場地不大, 攝影作品不多,但總算主題清晰明確,對「後現代攝 影」也有簡單的定義,但略嫌篇幅太少。作品雖則是炒 雜錦,但 時 有 驚 喜 。 展 覽 未 必 能 深 入 剖 析 「 後 現 代 攝 影 」 , 但策 展 人 可 謂 勇 氣 可 嘉 , 在 場 地 和 規 模 的 限 制 下 , 至 少 能 做 到 啟 發 的 作 用 。 詳 細 展 覽內 容 可 參考: http://ballkafka.blogspot.hk/2011/10/sign-of-strugglephotography-in-wake-of.html (因為是波夫波特約,難免 有植入式廣告)。除了它的攝影畫廊外, V&A 也會策劃 不少攝影展覽,尤以介紹不同地域的攝影作品為甚, 例如2011年曾舉辦過《Figures & Fictions》南非當代攝影 展,近期則有《Light from Middle East: New Photography》 介紹中東的當代攝影作品。

(http://www.saatchi-gallery.co.uk/)


「Road to 2012」@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Out of Focus: Photography》攝影展@Saatchi Gallery

第六位: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http://www.npg.org.uk/)

這個以肖像為主題的藝廊相當活躍,除了繪畫和雕塑 外,也會定期舉辦不同主題的肖像攝影展。它的影像收 藏也夠豐富和歷史悠久,它的網頁說它收藏了約二十五 萬張照片和攝影製品,時 代 由 發 明 攝 影 之 初 到 現 在 都 有 。 要 欣 賞 這 些 收 藏 便 要 書 信 聯 絡 他 們 的 Curator of Photographs 。 我沒有欣賞過他們珍貴藏品,卻有幸 參與過他們在倫敦奧運期間舉行的「Road to 2012」藝 術計劃,並有部份照片在 National Por trait Galler y 以 M u l t i m e d i a 形式展出。其實我只是七、八個攝影師其中 之一,在東倫敦街頭拍攝市民手執一塊白板的肖像,以 作為素材來製作一個網上倒數奧運鐘,但能參與也是一 件開心的事。當時「Road to 2012」另一個Commission 部份還有幾位著名攝影師拍攝倫奧工作人員及運動員肖 像,其中一位便是我最喜歡的Brian Griffin,他的作品也 是同期在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展出。

V&A Museum 一隅

除了展覽,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每年也會舉辦Taylor Wessing Photographic Portrait Prize攝影大獎,比賽是公開且全 球性的,不論專業攝影師或業餘攝影愛好者皆可參加。 Y:(再次誇張)嘩!睇完我地今集的介紹,係咪心郁郁即刻想去朝聖呢? X:(勁大力點頭,想甩咁滯)係呀係呀!咁我地仲唔快D去?(作狀離開) Y:(一手拉住X)咪心急住,我地仲有個任務㗎! X: 係喎,我地每集都會有個競猜遊戲,只要留意我地嘅節目,打電話嚟答啱問題嘅觀眾,可以獲得由波夫波送出的 廁旁手記一本,價值港幣88,888㗎! Y: 嘩,咁筍!好心急呀!好想快D知道今集嘅問題呀! X: 好啦!大家準備啦!今集嘅問題係:如果影相嘅環境太光,咁應該要減幾多光先至啱呢? A)兩個李少光; B)一個鄧忍光; C)四個麥齊光。識答嘅觀眾快D打電話嚟啦! Y:(舉手)我識我識! X: 你留番比D觀眾答啦! Y:(貌似失望)好啦好啦!(又突然臉露笑容)相信有留意節目的觀眾一定識答! X: 唔,下一集,我地會繼續為大家搜羅英倫的攝影奇觀,拜訪英國攝影界的奇人異士,記得收睇下一集…… X&Y(齊聲):「點解英倫攝影咁好玩」啦! (片尾二十秒,都係D字由下而上ROLL出嚟,或者由右至左ROLL出嚟,好似未試過打斜)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