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化與健康 劉淑娟 輔仁大學護理系教授 老人學程主任 跨專業長期照護碩士學位學程主任
學習目標 • • • •
瞭解成人老化過程中生理變化 瞭解目前臺灣老人主要的健康議題 瞭解早期健康對老年健康的影響 瞭解成人老化過程中營養、運動、睡眠 及性發展的特色及其照護適應方式
前 言 •老化是每人人必經之路,但老化並不等於疾病 •健康是由基因、生物學、行為、社會、經濟等人類 發展多重決定因素運作造成的結果(Halfan, & Hochstein,2002) •Grossman(1972)醫療需求模式 –每個人出生後即擁有某種程度的健康存量 –隨著年齡增加,健康存量可能為耗損也有增加 –投資健康存量的可能方法為 •時間 •維持健康所需的資源 –食物、運動、生活作息與醫療服務
老化過程中生理變化 • • • • • •
皮膚系統變化 感覺系統變化 呼吸系統變化 心臟血管系統變化 消化系統變化 泌尿道系統變化
• • • • •
生殖系統變化 神經系統變化 骨骼肌肉系統變化 內分泌系統變化 造血及免疫系統變化
臺灣50歲以上中老人自覺健康 情形
(民國九十二年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成果報告,國民健康局,2005)
50歲中老年自述罹患慢性病情形
各慢性病盛行率(%) 慢性 病
高血 壓
胃潰 瘍或 胃病
白內 障
關節 炎或 風濕
骨質 疏鬆
心臟 病
糖尿 病
脊椎 骨骨 刺
肝 膽 疾 病
肺及 呼吸 道疾 病
腎臟 疾病
痛風
中風
髖骨 骨折
盛行 率
30.7
18.7
18.3
18.0
16.1
14.6
13.6
9.9
9.4
9.3
8.3
8.0
4.9
2.9
(民國九十二年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成果報告,國民 健康局,2005)
台灣老人罹患慢性疾病現況
(國民健康局,2006)
影響老年健康相關因素 • 年齡 – 年齡增加,健康狀況較差(趙安娜,2002;Licy et al.,1999)
• 性別 – 女性較長壽,但女性有較高罹病率與多種疾病(王香蘋,1999)
• 教育程度 – 教育程度愈高,功能退化情況機率較低,健康狀況較佳
• 婚姻狀況 – 已婚女性比單身未婚女性健康狀況好(Gee & Kimball,1987)
• 居住狀況 – 失能老人較會遷移與家人同住(Litwak & Longina,1988)
• 居住地區 -鄉村與農村老人健康較差(林瑞芝,2006) -居住環境較差、交通不便及治安不好,健康服務少較有健康 問題(Kirby & Kaneda,2005)
老年人常見的健康問題 • 心血管性疾病
–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臟病、中風
• 骨骼退化
– 關節炎、骨折(髖骨骨折)、骨刺
• 眼疾
– 白內障、青光眼、乾眼症
營養 運動 睡眠
• 代謝系統退化 •
– 糖尿病、痛風
其他 -失眠、各項感染(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
營養與老化 收入減低、獨居、活動障礙、壓力、 沮喪、寂寞、人際網絡及支持系統不 足,可能造成老人對營養的忽視。
營養與老化 老人的消化及代謝機能減退 BMR↓ 熱量需求↓ 活動量↓
胃液分泌↓
進食↓
代謝↓20%
酵素活動↓
腸子吸收養分能力↓ 易缺乏鈣、鐵、鎂、 維生素A,C,B,菸鹼酸
造成老人無法達成營養均衡的障礙有三:
營養不良、基本代謝率改變及藥物的副作用
影響營養不良模式圖 藥物、社交隔離、經濟、家庭狀況 食物選擇(心理、文化、 教育、宗教、社會傳統、 食慾)
吞嚥咀嚼能力、進食習 慣
開刀(胃腸切除)、腸胃 道問題(易腹泄、過敏)
壓力、手術
食物獲得的量與質 進
消化與吸收
代
身體活動、代謝
食
謝
組織修建需要 大腸、 結腸 疾病
排
泄
身體活動量
均衡食物(五大類)
口腔健康不良(口腔潰 瘍、牙齒脫落)
吸收不良(萎縮性胃炎)
內分泌疾病(甲狀腺、 糖尿病)
疾病
排便問題(便祕、腹瀉)
飲食心理及社會文化影響 •心理層面 –情緒 –飲食環境與氣氛 –社交互動
•社會文化層面 –宗教背景 –傳統文化(冷熱食) •現代商業影響(維生素補充品)
健康老化的營養照顧-營養攝 取
• 吳幸娟等人調查1999-2000年台灣地區1911位「65歲以上老 人攝入之食物種類、熱量與各營養素來源」,發現: –老人的飲食呈現較成年人健康。 –鈉的攝取過多(男12.5g/day;女10.0g/day),超過衛 生署建議量(6g/day) ,其中「鹽」比成人攝取的2.7g多 1倍。故建議減少鹽分之攝取量。 –魚肉蛋豆之攝取中,建議增加豆類攝取,有助於老人在 膳食纖維、鈣、鎂、B6之攝取不足情形。 –Ca之DRI建議量為1000mg/d,台灣老年男性攝取達DRI之 82.4%,女性為86.8%。 膳食纖維攝取接近衛生署建議最低標準(20g/day),
建議一天攝取2份水果,可補足所需。
老人營養素建議量 • 熱量 – 依活動量需要評定(WHO) – 低活動量71歲以上男性1650-2150kcal/day ;女性為1450-1900kcal/day (衛生署,2003)
• 蛋白質(總熱量的10-14%) – 每天每公斤體重0.8~1公克(男54-58g;女47-50g) – 腎臟疾病者每天每公斤體重0.6~0.8公克
• 脂肪(總熱量的30%以下) – 飽和脂肪小於10%、多元不飽和脂肪10%、單元不飽和脂肪15% – 膽固醇<300毫克/天
• 碳水化合物(醣類佔總熱量的50-60%) • 維生素與礦物質 – 飲用1~2杯牛奶(鈣為1000毫克)、vit A 、Vit c易缺乏 – 納低於3000毫克
水份 -6~8杯(250ml/杯)
膳食纖維 -20~35g
熱量Kcal/day)
男性
女性
60-64歲
2380
1900
65-74歲
2330
1900
75歲以上
2100
1810
健康老化的營養照顧-控制體重 •控制體重可預防及控制心血管疾病、控制血壓、 減少體脂肪、增加肌肉組織。 •男性腰圍>90cm,女性>80cm屬於肥胖。 •國人BMI的正常值範圍=18.5~23.9
(國民健康局)
中老年人飲食安排的基本原則 • 維持理想體重 • 均衡攝取各種食物原則 – 多樣化原則 – 少吃粗纖維或堅硬的食物
• 適當的烹煮技巧 – 食物調理以清淡及易消化為宜 – 注意色香味 – 避免刺激性食物或調味品 – 少用鹽、用醋、檸檬或其他有味道佐料(薑蔥)
• 少油、少鹽、少糖、多鈣、多高纖維飲食原則 • 少量多餐 • 適量補充水分、控制菸酒 • 注意飲食環境及進食氣氛營造
運動與老化
老人的運動現況與信念 •國民健康局2002年調查國人運動習慣
–27.2%之65歲以上老年男性沒有規律運動 –38.8 %之65歲以上老年女性沒有規律運動
•8-9成老人認為運動可使心血管變好,增加免疫 力。(陳和李,1999) •近3成老人認為除了日常活動,不需額外做運動 , 26.5%認為運動後容易疲累, 應該少運動, 25.4%認為為了避免受傷, 所以要少運動。 •
(陳和李,1999)
2004年臺灣不同年齡層之13歲以上民眾 身體活動量調查結果
(國民健康局http://140.129.70.99/total_age.html)
50歲以上台灣成老人日常活動障礙比例
(國民健康局,http://rds.bhp.doh.gov.tw/fileviewer?id=1675)
影響老人運動的因素 • 運動本身的特性,運動強度、感受、趣味性是否 合於個人需求 • 老人本身的疼痛或疾病的嚴重度 • 個人特性:運動經驗、態度、動機及自信心
• 社會環境因素:重要人物支持、運動夥伴、運動 場所可近性 • 認為日常活動(如打掃)就是在做運動 • 年齡較長,害怕跌倒、受傷 國人對靜態生活對健康影響的嚴重度缺乏
警覺性
運動的健康效益 •減少心血管疾病危險 •調降血糖,改善中、輕度高血壓 • 改善血脂肪數值 –降低三酸甘油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提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 增加能量消耗 :減輕體重、保存去脂體重 • 增加肌力與柔軟度 強化骨質密度 、改善姿態與平衡 增進日常活動能力 改善自我健康觀感
老人運動的原則 • 運動訓練前應接受完整詳盡的健康檢查。已知有心血 管疾病的患者,最好在心臟復健部門專家監督下運動 • 對於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疾病的銀髮族,運動時應避免 骨骼肌肉與關節的過度負荷,調整運動型式組合,一 天負重間隔一天不負重,可以減少關節不適。 • 以興趣與基礎做選擇 • 要剛柔並濟 • 要選擇自己體能狀況的運動 • 持之以恆 • 要有暖身運動,要循序漸進 要適度即可,不要太激烈 做好運動記錄
適合老人的運動 • 第一類運動可以強化心肺功能及 增加耐受力 – 例如有氧舞蹈、快步走、騎腳踏車及游泳等 – 如果可以接觸到地面者,會有增加骨質密度,避免骨質疏鬆症的 效果,如快步走(Krolner 等人, 1983;Smith,1982)。 – DeVries(1970)的研究指出,不管老人以前有沒有運動 習慣, 適當的有氧舞蹈課程可以增加10%到30%的最大氧氣消耗量,每 星期3次,每次30-45分鐘的游泳訓練,可降低收縮壓(Tanaka,
1997)
• 第二類運動著重身體的彈性、平衡及放鬆 – 例如太 極拳、徒手操及瑜珈等,適合患有關節炎、身體虛弱及最 近出院的老人。在美國 有很多老人做哈達瑜珈(Hathayoga) – 臺灣老人則偏好甩手、外丹功、太極拳等。 – Lai等人 (1995)指導靜態生活習慣老人學習太極拳,每天三次, 每次20分鐘,26週後老人最大耗氧量增加22%
• 第三類運動是重量訓練 – 因為人的脂肪組織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肌力則逐漸降低 – 適當的重量訓練可以增強老人的肌力並維 持其持久性,有助於老 人操作家務或走動 -但專門為老人設計的重量訓練課程很少見,目前此類訓 練多數已被納入有舞蹈的課程中。
睡 眠 與 老 化
不同年齡層之睡眠結構比率 睡眠總 時數
睡眠中清 REM 醒(%) (%)
NREM1 (%)
NREM2 (%)
NREM3 NREM4 (%) (%)
減少
80
特殊階段,腦波型態波不明顯
50
特殊階段,腦波型態波不明顯
20-25
減少
45-55
增加
增加
成年人
16減少 18 10減少 12 8-10 5
20-25
2-5
45-55
3-8
10-15
老人
6-8
20-25
增加
增加
減少
無
30週胎兒 新生兒 二歲孩童
增加
老年人睡眠週期的改變
老年人進入第一期睡眠時間較長(不易入睡)、第三期及第四期熟睡 期減少、整體睡眠效率低(6hr→72分,下降80%);女性較男性多
影響老人睡眠品質可能因素 •年齡 •環境安寧、環境壓力 •白天活動是否足夠,運動量 •疾病 –關節炎、中風、巴金森氏症、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病
•藥物 –利尿劑、抗高血壓藥物、中樞系統藥物(adrenergic beta blocker)、支氣管擴張劑
•缺乏社交活動
失眠症 • 主觀覺得睡不好,包括以下狀況: –入睡困難:入睡所需要的時間超過三十分鐘以上。 –夜眠片斷或淺眠:入睡後半夜醒來總時數超過三十分 鐘,或是主觀覺得睡的不沉穩。 –早上醒來的時間比預定起床的時間提早很多。 –上述的睡眠困擾每週至少出現三天以上,持續時間超 過六個月以上。 –因睡眠困擾而引起白天疲倦、情緒不佳,或工作能力 受影響等。 • 失眠要到什麼嚴重程度才需要接受治療呢? –一般建議每週至少有三個夜晚難以入眠,且持續一個 月以上者,即需要治療介入。 –其實失眠是一種相當主觀的睡眠問題,及早接受治療, 既可以降低睡不好的頻率,也能減少失眠對生活 品質的影響。 (新光醫院睡眠中心2008)
Sleep Hygiene 睡眠保健規則-干擾睡眠的生活習慣 日常生活習慣
下午之後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
睡眠相關習慣
不固定的睡醒時間
晚上抽菸
在床上醒著的時間太長
晚上喝酒
開著電視或音響入睡
白天睡太久或躺床休息太久
太”用力”去睡
缺乏規律活動,或晚上做激烈活動
睡眠環境太吵或太亮
在床上做與睡眠無關之事
晚上起來看鐘
晚上憂慮自己睡眠問題
晚上醒來躺在床上太久
睡前無足夠讓自己放鬆之時間
早上的習慣
睡前與枕邊人有不愉快談話
早上賴床
睡前吃太多東西或喝太多飲料
週末補眠 早晨太吵或過多光照影響日夜節律
失眠常用的治療方式 •睡眠呼吸輔助器 •外科治療 •牙科止鼾器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 –包括睡眠行為改變 –生理時鐘調整 –認知信念的調整 –放鬆訓練 -壓力管理技巧 (新光醫院睡眠中心2008)
放鬆訓練(Relaxation trainings) •包括progressive muscle relaxation, guide image, autogenic training, 靜坐,催眠放鬆。 •治療者一開始可在治療情境帶著個案進行放鬆練 習,並錄一捲錄音帶讓其帶回家練習,建議個案 一天兩次練習。 •在個案確實練習一兩週後,確定可達放鬆效果後, 再於睡前使用。
刺激控制 (Stimulus
control)
•改變臥室情境及焦慮、清醒的聯結。 •施行原則 –除了睡覺外或性行為外,不要待在床上或臥房裡。 –只有想睡時才躺床。 –躺床20分鐘後仍無法入睡,起床做些輕鬆事情, 想睡再上床。 –如仍無法入睡,或睡著又醒來無法再入睡,則重 複上一步驟。 –無論前一晚睡多久,隔天早晨保持固定起床時間。
促進睡眠的方法 • • • • • •
養成一定的作息時間的習慣 有良好的睡前衛生習慣 調節臥室的光線及適當的溫度 維持環境的安靜,必要時用耳塞 床是用來睡覺,不要在床上看書、看電視 晚餐避免吃得過飽,睡前不飲用刺激性飲料及大 量水份 • 白天有規律運動,但睡前不可有運動 若有其他造成的精神壓力,需設法處理 自我說服需要一個安靜的睡眠(王世俊,2003)
性與老化 韓國電影《七十好年華》 高雄愛河七賢橋段(男人街) 老榮民與黑寡婦
愛情與性本來就是無分年齡的,不只是年青人的專利
性的定義 •中國字的「性」,從象形文字來看,右為生, 左為心,「生」字上為『屮』,下為土,草長 在土中,代表有生命的東西。心在這裡指的不 是心臟(heart),而是心思意念(mind), 人的心思意念可節制行為,與低等動物之隨著 生物體性慾的衝動而行事是完全不同的。 (晏 涵文 2002) •在成人間任何兩情相悅,沒有壓力、在具有隱 私的情況下所進行的性行為為正常性行為 (Gold Stein) •WHO的定義:人類完美的性是統合了情緒、身 體、心智及社會方面的過程,藉以加強 個人獨特的自我(Allen,1987)
老年的性迷思-美國 • • •
•
•
•
Sex does not matter in old age. Interest in sex is abnormal in old people. Remarriage after a loss of the spouse should be discouraged. It is all right for old men to seek younger women as sex partners, but it is ridiculous for old women to be sexually involved with younger men. Old people in institutions shoud be separated by sex to avoid problems for the staff and criticism by families and the community. Emission of semen through any kind of sexual activity weakens one and therefore should be avoided in old age. Masturbation is “childish” activity (Weinberg, J. S. , 1982)
老年的性迷思
sexuality是不存在的。一般大眾認定老人是無性的, 且認為「性」只存在於年輕漂亮的人身上。 性是好笑的。在美國有些生日卡片上出現用幽默的話 語來嘲弄老人的性。 性是噁心的。 ( Kessel ,2001) 食、色、性也。(孟子) 天地不合,萬物不生。大婚,萬世之嗣也。 (孔子,禮記)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孟子離婁篇上) 老不羞、臨老入花叢、吃鞭補鞭….
老人性需要相關研究 作者(年代)
樣本來源
年齡
研 究 結 果
Bretchneider & McCoy (1988)
California, U. S. A. 80歲以上
1. 有62%的男性與30%女性,最近有性交行為。 2. 87%男性及68%女性有某種程度之身體親密 動作。
Helgason & Colleagues (1996)
319位 瑞士男性
70-80歲
46%每個月至少有一次性高潮。
Matthias & Colleagues (1996)
LosAngeles, U. S. A.
65 以上
1.30%在上個月有過性交。 2.67%對自己的性活動感到滿意。
Feilo & Warren (1997)
一人 (質性研究)
95歲
仍持續有嫖妓行為。
Bortz & Wallace (1999)
美國50家健康團 體之成員共2000 人,問卷回收 1039人
50-94歲
1.每星期至少一次以上性交和親密行為者: 50-59歲→ 女: 72%, 男: 86% 60-69歲→ 女: 58%, 男: 79% 70歲以上→ 女:36%, 男: 71% 2.性生活滿意度: 50-59歲→ 女: 30%, 男: 69% 60-69歲→ 女: 45%, 男: 58% 70歲以上→女: 31%, 男: 60%
Marsilio & Donnelly (1991)
美國成老年人
60歲以上
*上個月至少有一次性交: 60-65歲 → 65% 71-75歲 → 45% 76歲以上 → 24%
1216人
國內老人性需要相關研究 謝、林和林 (1995)調查台北市信義區303位65 歲以上老人性生活問題: 在性能力變化方面,60.5%表示和以前比較稍微退 步,31%表示大不如前,7.1%則表示和以前一樣 63.9%對「老人仍有性生活」的觀點表示不大好, 13.9%覺得很不妥當,20.4%表示絕對可以。
曾春典(1994)調查台灣地區65歲以上老人性生 活 自慰0.2%、完成無性生活69% 30.8%仍保持性生活 以一個月1~5次最多,佔78.7%
沒有性生活兩大主因為:失去性慾與喪偶
老人性功能變化 • •
• •
隨著年齡老化會伴隨多種疾病之發生,而這 些疾病及其治療可能干擾老人之性功能。 要區分「正常老化」或「疾病」引起,是不 容易的。 每個年齡層之性功能是非常不同的。老年之 定義須再區分為:年輕的老人(65-70歲), 其性生活遠超過老老人(80-90歲)。 影響性功能的原因尚包括:性伴侶之可用性、 與性伴侶之關係及性伴侶之健康。 性功能受到多種因素之影響。 ( Segraves & Segraves, 1995)
影響老人性生活的因素 • 生理變化 – – – –
性器官或性反應有些許變化,但不會導致無法進行性行為 男性/女性荷爾蒙生理改變 疾病(慢性病、心臟病、COPD、糖尿病、關節炎、攝護腺手術) 藥物(安眠藥或鎮定劑)/吸菸/酗酒影響
• 心理因素 – 身體心像改變、對本身性吸引力及性能力失去信心 – 負面情緒、緊張、不安的兩性關係 – 生氣、憂鬱、缺乏控制能力也會造成性無能(Feldman, – 退休失去社會角色、自認也該自性生活退出
et al., 1994)
• 社會文化因素 – 社會迷思、分房、三代同堂 -認為老人是無性的、貧窮或對老人之歧視(Roughan,
et al. 1993)
荷爾蒙影響與處理 女性
Segraves & Segraves (1995)引用Myers & Morokoff (1985)之研究,發現停經前後之 婦女,其老化所造成之estrogen減少,會 伴隨有陰道彈性降低及增加陰道壁之脆弱, 而可能造成性交困難,影響性慾。 運用水性潤滑劑增加陰道溼潤度 學習增加刺激的技巧,增加前戲時間、 考慮荷爾蒙補充治療
荷爾蒙影響與處理 男性 到50歲以後,androgen (雄性激素)之產生會逐漸下降, 60歲後之腦下垂體刺激荷爾蒙會輕微上升,這樣的上升 情形,表示老化的睪丸無法有效的產生testosterone。80 歲testosterone level可能只剩年輕時的1/6,其機轉則尚 未清楚 。 (Segraves & Segraves , 1995) 老年男性androgen部分喪失是勃起不能之原因之一,但 卻不是主因。 (Weidner, Altwein, Hauck, Beutel, & brahler, 2001) 清晨雄性激素分泌高,是不錯的性時間選擇 (Cooper,1992) 高脂食物易造成陽萎,建議低脂食物
社會對老人性活動的因應措施 • 對於性功能有問題的老年人,需要提供有關性 發展的輔導與課程。 • 導正社會對老年人的偏見。 • 老人及長照機構不宜對老年人採取性別完全隔 離政策,必須提供老人有隱私的居住環境。 • 對於配偶來訪,機構可提供單獨的房間。 • 醫護人員對老人的性需求應給予適當的注意。 • 需提供長期照護機構照顧者的性照護教育。
2020健康國民衛生政策白皮書 —高齡化族群(國健局2008) •目標 –積極老化
•策略
預防失能
老人健康促進四年計畫 (2009-2012)
–老人衰弱及失能防治 –老人跌倒及骨折防制 –老人憂鬱症自殺之防治 –老人復健及中風後失能之防治 -老人預立指示之簽署與執行
台灣老人健康促進策略目標 台灣老人健康促進策略目標
相對US CDC 15項老人健康測 量指標
老人健康體能:增加運動人數比率
5.No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7.Obesity
老人健康飲食:增加蔬果攝取率
6.Eating five fruits and vegetables daily 7. Obesity
口腔保健:降低全口無牙率保有24 顆牙齒比率
3.Oral health : complete tooth loss
菸害防制:降低老人吸菸率降低二 手菸暴露率
8.Current smoking
流感接種:提高預防接種率
9.Fluvaccine in past year 10.Pneumonia vaccine
台灣老人健康促進策略目標 台灣老人健康促進策略目標
相對US CDC 15項老人健康測量指標
預防保健及篩檢服務:提高接受率 11.Mammogram within past two (乳房攝影、預防保健服務及篩檢、 years 乙狀結腸或大腸鏡檢查、膽固醇 12.Ever had a sigmoidscopy or 檢查) colonscopy 13.up-to-date on select preventive services 14.Cholesterol screening 老人跌倒防制:降低跌倒、髖股骨 折率
15.Hip fracture hospitalizations
老人心理健康
2.Frequent mental distress
老人社會参與
(Social capital, EU)歐盟
The End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感謝陳惠姿老師、張淑卿老師提供相關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