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社區長者肌耐力 方案計畫書
指導老師:黃玟娟 老師
執行小組:弘光科技大學 老人福利與事業系 h99h143 張文柔 h99h144 黃甫鎮 協辦單位:財團法人老五老基金會臺中市沙鹿區興安社區
中華民國 一 O 三年十月
目次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問題與需求的迫切性 第三章 方案目標與目的 第四章 方案(專案)介入策略與活動內容 第1節 對象 ……………………………………………… 第2節 活動內容與方法 ………………………………… 第3節 人力 ……………………………………………… 第4節 場地 ……………………………………………… 第5節 設施設備 ………………………………………… 第6節 時間規劃(進度甘特圖)…………………………… 第五章 預算 第六章 預期效益 第七章 成效評估方式與做法 第1節 實施步驟 ………………………………………… 第2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 第八章 參考文獻 第九章 附錄 1. 2. 3. 4. 5. 6. 7.
興安社區長者基本資料問卷 ………………………… 方案(專案)研究之同意書……………………………… 興安社區長者體適能前、後測評估表 ……………… 團體活動成員簽到單 ………………………………… 團體活動記錄表 ……………………………………… 興安社區老人活動回饋單 …………………………… 學校團體督導記錄單 …………………………………
第一章 前言 根據內政部統計(103 年 9 月)各縣市 65 歲以上人口平均為 11.85%,預估到 107 年我國老年人口比例將超過 14%,成為高齡社會。人口老化是全球已開發或 開發中國家皆面臨的問題,以現階段的醫療水準要延長壽命並不是問題,如何 協助老年人維持身體機能與生活品質才是關鍵。 故如何使老年人能重視身體活動的重要性,鼓勵培養規律的運動行為,延緩 身體功能的退化,增進身體肌耐力,並將規律性的運動落實於日常生活中,使 社區長者能促進健康運動的活力,提昇生活品質,延緩身體功能衰退所造成的 退化程度,使其生活得更快樂健康。
第二章 問題與需求的迫切性 老年人隨著年齡增加而導致身體功能與體能的限制漸趨明顯,使得老年人比 起其他族群更需要維持動態生活,以減少疾病的發生,並延緩身體功能的退化。 專業研究證實:一個體一到中年,尤其步入老年期時,絕大多數中老人本身的 肌細胞數量會較為減少,使得肌力大不如前。根據生理學的研究,個體由 25 歲 開始,其肌力以每 10 年 4%的速度遞減;而 50 歲以後,則以每 10 年 10%的速 度遞減。老年人的體能自 60 歲起每年大約下降 1%左右,退化率大約 36%左右, 但如果一個人的活動能力高,約可減緩 50%的老化速率。所以老年人隨著年齡增 加而導致身體功能與體能的限制漸趨明顯,使得老年人比起其他族群更需要維 持動態生活,以減少疾病的發生,並延緩身體功能的退化。 許多銀髮族,無法走完800公尺、無法順利進行三分鐘登階、也有不少的老人無 法如AAHPERD中所要求的將雙腿伸直坐在地板上,故若要評估其心肺耐力或 柔軟度時,在方法上就需有其可執行的方案。 肌力訓練建議一週以三次為原則,也有研究採一週兩次,其結果較之頻率較 高者更能達到 80%-90%的功效(Feigenbaum MS, Pollock ML.,1999) 以生理的反應 而言,當進行肌力訓練時,為了讓肌群有恢復及成長的空間,適度的休息是有 其必要的。 平衡感的訓練建議一週至少三天,一天內進行兩次,每次 15─20 分鐘肌力會 隨著年齡而衰退,且下肢肌力比上肢肌力較早開始衰退,而且衰退的幅度也比
較大。如何有效、快速且正確地評估肌力,是一項重要的臨床課題。 評估長輩周遭環境中會影響該計畫進行的可能因素。藉由測試,瞭解並建立長 輩個人之基本肌力(baseline strength)及平衡感之相關資料,並開始引導運動計畫 之介入,讓長輩清楚瞭解各種運動的方式及頻率,並能正確、安全且有自信的完 成每個動作。 有鑒於此,本活動方案希望藉由物理治療的角度切入,鼓勵社區長者重視健 康,培養規律性的運動習慣,透過活動提升社區長者肌耐力與身體關節柔軟度, 並在練習過程中互相學習與鼓勵,讓長者保有愉快的心情,有助於增進老年人 身心健康,同時增進人際互動機會,達到活躍老化的目標。
第三章 方案(專案)目的與目標 方案目的 本活動採單一組前後測之準實驗研究,活動課程內容以上下肢肌力訓練為主, 以持續性健康促進活動來提升社區長者之社區長者肌耐力與身體關節柔軟度, 並藉由活動內容及團體互動過程,使長輩達到提升肌耐力的活動目標。進而提昇 其運動參與行為,讓社區長者成為健康、快樂的銀髮族。活動設計為期六週,每 星期三次,每次九十分鐘的健康樂活方案。 方案目標 (1)
運用團體紀錄表,觀察成員每次參與課程狀況,每位長者至少有 10 次活 動
達到 2/3 分以上的參與率。 (2)
利用身高、體重之比率推估長輩之身體質量指數,評量長輩體重是否適當。
(3)
運用前後測伯格氏量表測驗,2/3 長輩人數在每個項目維持在三分以上。
(4)
了解長輩在起身行走間所需的時間,評估動作敏捷與動態平衡現象。
(5)
運用前後測,2/3 長輩人數維持在三分以上的肌力。
第四章 方案(專案)介入策略與活動內容 第1節
對象:
本活動之活動對象為台中市社區,65 歲(含) 以上的老人;居住於選定之 社區內;能用文字或語言與研究者溝通;能配合活動問卷檢測者。 第2節
活動內容與方法:
本方案活動內容分為問卷、體適能、活動三部分,問卷項目先是以前測 問卷了解社區長者的基本資料以及身體活動狀況為主;活動結束後進行 後測,請社區長輩填寫活動回饋單,藉以瞭解方案執行成效與是否提昇 與社區長輩對活動之內容接受性。體適能部分包含前、後測,檢測項目包 含:(1)BMI(體重與身高比) (2)伯格氏平衡量表測驗(靜、動態平衡 與反應能力) (3)起身行走測試(活動障礙) (4)肌肉力量測驗(最
大肌力)。活動部分,活動內容皆以提升社區長者上、下肢肌耐力與平衡 能力為主軸設計相關活動。 有關提升社區長者肌耐力活動內容 11/ 17 ~
進入社區宣導活動(海報與口頭宣導,了解社區長輩參與的意願)
11/22 11/24 ~ 11/29
進行前測問卷調查並簽署活動同意書
12/1 ~ 12/6
進行老人體適能前測
12/1 ~ 1/10
活動次數
單元名稱
活動內容
單元目標
執行活動
單元一
彈力帶健康操
自我介紹
1.提升長者上、下肢肌
暖身操 彈力帶健康操 活動回顧 單元二
丟丟紅綠燈
自我介紹 暖身操 丟丟紅綠燈 活動回顧
單元三
乒乓傳信兵
自我介紹 暖身操 乒乓傳信兵 活動回顧
單元四
彈力帶健康操
自我介紹 暖身操
耐力。 2.提升長者平衡能力、 手腳控制能力。 3. 團隊合作。
彈力帶健康操 活動回顧 單元五
花式毽子
自我介紹 暖身操 花式毽子 活動回顧
單元六
手腳併用
自我介紹 暖身操 手腳併用 活動回顧
單元七
彈力帶健康操
自我介紹 暖身操 彈力帶健康操 活動回顧
單元八
杓子傳傳樂
自我介紹 暖身操 杓子傳傳樂 活動回顧
單元九
紅旗白旗舉起來
自我介紹 暖身操 紅旗白旗舉起來 活動回顧
單元十
彈力帶健康操
自我介紹 暖身操 彈力帶健康操 活動回顧
單元十一
保齡球
自我介紹 暖身操 保齡球 活動回顧
單元十二
單元十三
彈力帶健康操
自我介紹 暖身操 彈力帶健康操 活動回顧
單元十四
單元十五
1/5 ~ 1/10
最後兩次,一次進行後測,最後一次向長輩說明參與活動後成果,頒獎 或是獎狀
第3節
人力:本組組員紀伃珊、張文柔、黃甫鎮、王鈴宜,共四人。
第4節
場地:本方案活動於台中市沙鹿區興安社區進行
第5節
設施設備:以台中市興安社區現有設施設備為主
第6節
時間規劃(進度甘特圖):
工作項目 小組形成
月份
9 月 ✔
10 月 ✔
11 月 ✔
12 月 ✔
1 月 ✔
2 備註 月 ✔
決定主題
✔
文獻收集
✔
✔
✔
✔
✔
問題與需求分析
✔
✔
✔
✔
✔
擬定方案目標、目的、服務策略
✔
✔
✔
✔
✔
設計單元活動、編列方案預算
✔
✔
✔
✔
✔
評估設計
✔
✔
✔
✔
✔
繳交計畫書
✔
期初方案成果發表會
✔
方案籌備
✔
✔
✔
✔
✔
方案活動執行
✔
✔
✔
方案過程評估
✔
✔
✔
✔
✔
方案總結評估 方案總報告
✔
第五章 預算 項目
備註
印刷費 美宣費
評測問卷、回饋單、團體紀錄表、文書影印等 方案單元海報、方案道具製作、場地布置等
材料費
方案活動道具材料
1,200 (元)
含活動、文書需要之文具用品、工作人員及學 員名牌、課程活動小禮物等 用於方案結束成果發表費用。
1,400 (元)
雜項 成果發表 合計:
小計 1,000(元) 700 (元)
500 (元) 4,800 (元)
第六章 預期效益 1. 長者肌耐力提升:參與方案的長者肌力評估可以提高在三分以上。 2. 長者平衡與反應能力提升:參與方案的長者肌力評估可以提高在三分以上。 3. 增進社會活動機會:佔 70%參與方案的長者可以提高參與社會活動的次數。
第七章 成效評估方式與做法 本方案採單一組前後測之準實驗研究,評估工具包括結構式問卷及老人體適 能檢測,問卷內容包括:基本屬性、伯格氏平衡量表、起身行走測試和肌肉力量 測驗等四部分。並在每次活動結束後會以團體紀錄表進行一次評量看長輩的參與 狀況。 (一) 基本屬性:內容包括:性別、年齡、身體質量指數(bodymass index, BMI) 、身 體活動狀況。 (二) 伯格氏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 BBS 為一臨床研究常用之平衡 量表, 其主要評價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平衡能力主要分為三部份(林清維,2012)共 14 個項目,其檢測部分包括:一、評估病人維持不同難度姿態的能力, 如: 坐在 無靠背椅子上、維持站姿、兩腳並攏站立、兩腳前後站立、到最難的單腳站立等由 於病人之支撐面積減少, 難度隨之增高;二、評估病人在不同姿勢間的轉換能力 例如: 由坐到站、轉位、轉身、在站姿下撿起地上的東西、由站到坐等;三、評估病 人調整身體重心之能力,如: 兩腳交替站在階梯上、站立時將平舉的手臂盡量前伸 等。
(三) 起身行走測試(Get up and go test):起身行走測試的評估方法為,在地上 標示 3 公尺的距離,一端放置無扶手椅子,先請個案坐在椅子上,計算從他站 起來,行走到 3 公尺標示處,再轉身走回來,並坐回椅子上所需的總時間。 少於 10 秒者活動能力正常;超過 10 秒以上,但在 20 秒以內者為輕度活動障礙; 需花 20 秒至 29 秒的人為中度活動障礙;超出 29 秒者,有顯著活動障礙。 (四) 肌肉力量測驗:所謂的肌肉力量測驗可以由 RM 來恆量,RM 是最大肌力的 單位,指的就是最大反覆次數(Repeat Max),代表在該強度下肌肉可以收縮 幾次。 而最大肌力就是在 1RM 時的肌肉所能負荷的最大值。為了年長的受測者 測試的方法以 5-RM 或 10RM 較為合適。得知測試的數據後便可推算受測者 1-RM 的能力。 第1節
實施步驟
先讓社區長輩在了解活動目的、程序後,開始進行問卷訪談,接著執行暖身 運動,暖身後繼續執行項目檢測。項目檢測是由執行方案學生及社區志工協 助施測,整個施測過程所需時間約 15-20 分鐘。 第2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研究資料分成兩部分分析比較,第一部份評估方案活動介入前後動社區長者 肌耐力提升程度之影響成效,測量各項指標改變狀況,問卷資料予以編碼輸入 Microsoft Office Excel,之後逐筆輸入電腦並用 SPSS 軟體進行分析。第二部份以 質性方式分析執行方案學生填寫之團體紀錄表與社區長輩回饋,藉以瞭解執行 方案學生學習成效與是否提昇與社區長輩對活動之內容接受性。
第八章 參考文獻 內政部戶政司(2014)。各縣市現住原住民人口數按性別及年齡分。台北市:內 政部 徐慧娟、吳淑瓊、江東亮(1996)。跌倒對社區老人健康生活品質的影響。中華
公共衛生雜誌,15,525-532。 陳玉枝、林麗華、簡淑芬(2003)。跌倒危險因子。醫院,36,42-54。 蔡明書(2007)。不同休閒生活型態高齡者下肢肌力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婉茹(2013)。肌力與伸展運動對於失智老人柔軟度的成效。國立台灣成功大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黎家銘、陳晶瑩(2005)。老人跌倒因素的評估與預防。台灣醫學,9(2),
277-284。 陳家慶、林春香、魏于鈞、蕭蓉、厲家珍、林南岳、梁忠詔(2008)。長期規律
性健康促進運動對花蓮社區老人身體功能之成效。台灣老年醫學暨老年 學雜誌,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