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5 1 老人心理與行為模式

Page 1

老人心理與行為模式 玄奘大學黃富順講座教授

一、 前言 要了解老年人是相當不容易的事,因老年人是一個異質性非常大的群 體,其心理狀況與行為表現並不一致。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行為模式; 就是同一個體,在不同的時間,其表現亦不一致。故很難以一種模式或套 用一種公式來預測其行為表現。個體之間,自生命初期,原就存在著差異。 這種差異更隨年齡的增加,經驗的累積而益形加大。本文所探討的老人心 理與行為模式,係指一般的狀況,並不能完全適用在每一個人的身上。 由於個人壽命的延長,導致社會人口結構的改變,最顯著的就是老年 人口的增加。目前台灣地區老人人口已達 7%以上。台灣社會自 83 年開始 已達到了聯合國所訂定的高齡化社會的指標。此一現象,並將隨著社會的 進步、經濟的發展而益形顯著。預估至公元 2020 年,台灣地區老年人口 的比率將增加一倍,達到 14%。因此,老年人口的增加不僅是世界的趨勢, 也是台灣社會急遽發展的現象。老年人口的比率上升,造成老人人口的增 加,使每個人都更有機會面對老人。因此,如何與老年人相處,瞭解他們 的心理與行為模式,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二、 何謂老人 那麼究竟老人是指那些人?每個人的概念並不相同。一般所謂的老 人,係指年滿 65 歲以上的人。很多統計上所提出的老人的年齡指標,均 係以年滿 65 歲以上的人為標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訂定的高齡化社會 的老人人口的指標,亦係以年滿 65 歲以上的人為標準。由於生命期的延 長,65 歲者其平均餘命預估將達 20 至 25 歲。故以 65 歲為標準,事實上 所包括的範圍仍然相當的廣,一般常在將之區分為初老、中老、及老老三 類。 (一) 初老:係指 65 歲至 74 歲者。初老期的人,一般健康良好,仍在 就業,具有活動的能力,其參與社會活動的動機仍然強烈。 1


(二) 中老:係指 75 歲至 84 歲者。中老期的人,多數罹患有一種以上 的慢性病,心理已有某種障礙,較少社會活動,其活動力較低。 (三) 老老:係指 85 歲以上者。老老期的人,多數己癱瘓在床,通常居 住在老人安養機構中,常有精神及神智錯亂的現象,需要依賴別人 的幫助與協助。 由上述可知,此三類人的身心狀況與行為模式有相當大的不同。故所 謂的「老人」乙詞,範圍仍相當廣泛,如果在使用時能更明確的指陳所描 述的對象,就易於掌握其心理狀況。

三、 對老年人的錯誤觀念 社會上一般對老年人的誤解頗多,這些錯誤觀念要加以釐清或破除, 才能建立正確的觀點。老年人如果自己沒有正確的認識,加上別人亦以不 正確的眼光看待,久而久之就會使自己的行為朝向自己所認定的或他人所 期望的模式反應,形成自我應驗的預言,扭曲了真正的面貌。以下是常見 的一些對老年人不正確的觀念:

(一) 老人體弱多病 老年人是多病的嗎?長久以來, 「老」這個字常與「疾病」 (sick) 和「衰老」 (senile)等字眼連在一起,幾乎成為「疾病」和「衰弱」 的同義詞。事實並非如此,絕大多數屬於初老階段(young-old)的老 人,都是健康良好。依據美國最近的一次研究指出,75 歲以上的老人, 。疾病與年齡並非手 有三分之二身體都是相當健康的(Averyt, 1987) 拉手地自動連在一起。 「老」不一定要有病,老也能很健康的生活著。

(二) 老年人大量依賴家人 事實上是相互依賴的。老年人與家人的關係不僅是「取」,也是 「予」 。儘管家人,包括其子女與孫子女經常會做的一些事情來幫助老 年人,但反之,老年人亦同樣對其子女或孫子女有很多的幫助。最近 的研究指出老人與家人的關係是互賴的,甚至老年人「付出」比「收 取」的更多。

(三) 老人的行為表徵較為類似 2


一般人常以一種概括的概念來看老人。例如認為老人體弱多病、 依賴性大、固執、嘮叨、糊塗,似乎老年人是一個模子塑造出來的, 好像人越老就越相像。人越老,越向同一種既定的形式發展。事實上, 年齡越大,個體間彼此的異質性越大。個體間的差異度與年齡大小成 「個體的生 正比。美國發展心理學家紐加頓(B. Neugarten)就說: 命如同一把逐漸開展的扇子,當活著越久,彼此間的差異就越大」 (Averyt, 1987)老年人由於收入、教育程度、經驗的不同,造成每 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老人絕非是一個同質性的團體。他們年 齡越大,越顯得不相像。

(四) 老年人的心智能力退化 這是對老年人傷害最大的迷思。一般人常認為心智能力隨著年齡 的增長而退化。西諺有云: 「老狗不能教以新花樣」 ,最足以說明社會 對老年人的心智能力的普遍看法。事實上,隨著年齡的增長,個體某 些心智能力的確有逐漸減退的現象,但速度相當緩慢,使老年人有足 夠時間來適應這種改變。例如流質智力在青年期達到高峰以後,確有 逐漸緩慢衰退的現象。但反之,有些心智能力則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 逐漸的增長。例如晶質智力,由兒童、青少年期逐漸成長至青年期後, 隨著年齡的增加,會有逐漸增長的現象。因此,老年人會顯得睿智成 熟,常識越來越豐富,解決問題的能力越來越好,判斷力越來越正確, 正是晶質智力增長的結果。而經由研究證實,不斷地使用智力,參與 教育活動,在工作上常有使用思考的機會,會使智力的衰退幅度減至 最低。如最近賓夕凡尼亞州立大學教授沙伊和威廉斯(W. Schaie and S. Willis)的研究,就發現老年人某些記憶的喪失是由於不同 (disuse)的結果,而非疾病。沙、威兩氏更進一步指出老年人應常 鍛練心智的「肌肉」 ,如同鍛練身體的肌肉一樣。他們二人的研究也 證實即使心智功能已有衰退的現象,仍可以過訓練與練習的途徑來使 之回復到過去的水準(Schaie and Willis, 1991)。因此,對老年人 而言,很多心理或生理的功能如想保有,就只有「使用」一途了(use it or lost it)。此外,老人記憶能力是否衰退?答案「是」與「否」 3


均有,應視指何種記憶能力而定。如就短期記憶而言,答案是肯定的; 就感官與長期記憶而言,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很多記憶的衰退是 神經傳導速度緩慢,未能集中注意,或由於沮喪而服用某種鎮靜劑、 止痛劑或抗沮喪藥物的副作用,或罹患阿滋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 、中風等所導致的結果。欲改善記憶能力,可以透過練習與 增強、利用想像、將訊息加以組織、採用備忘錄、想到立即去做、利 用有關情境的線索來提示、維持均衡的飲食、多練習以刺激更多的血 液及氧到腦部,防止疲勞及避免自我應驗的預言等方式來達成之。

(五) 老年人工作效率低 事實上老年人與年輕人同樣具有工作效率,老年人在工作上較少 請假,離職率較年輕人低,較忠於僱主。再者,因其具有豐富的經驗, 工作的品質較高,工作傷害率降低,工作滿意度較高,同時,他們的 工作意願也相當高。依據行政院主計處的調查,目前有工作之中、老 年人,在 65 歲以後,仍有工作意願之比率高達 54.21%,希望從事部 份時間工作者,更佔 69.14%(行政院主計處,民 81) 。老年人在退休 後有意願繼續工作,尤其是部分時間的工作,如在教會、慈善機構、 民間基金會等擔任義工。他們想以另一種方式來繼續對社會有所貢 獻。工作對他們而言,或許也是生活的重要部分。

(六) 老年人對性不再有興趣 很多人都認為老年人不宜再有性活動,或者認為老年人已沒有性 的活動。如果老年人顯示對性的興趣與活動,則冠以「老不修」或「人 老心不老」 、「臨老入花叢」等此類不雅、不正的稱號,造成老年人不 敢有性的興趣或活動,壓抑或隱藏、掩飾成為唯一可行的途徑,直接、 間接會導致很多問題的產生。事實上,早在 1960 年代,馬斯特和詹森 (W. H. Master and V. E. Johnson)的研究就指出人類的性反應並 不會在達到某一年齡時突然消失,性的表現可以持續到 70 或 80 歲以 後。最近美國一項研究,以 800 位健康老人當對象,發現 70 歲至 79 歲的受試者,90%仍有性活動(Averyt, 1987)。當個人年紀漸大時, 性的反應的確會有所改變,但即使這些變化相當明顯,不管是任何年 4


齡,也不可能使兩性的性能力完全消失。性能力的改變大多是因藥物、 慢性疾病或認為老年人不該再有性的預期心理所造,成而非老化過程 本身所引起(Reinisch & Beasely, 1990)。因此,性能力是自我形象 (self-image)的要素,如果個人相信自己年紀大了不宜、不能再有 性的活動,便有可能在達到某一年齡後喪失了性的能力,這是一種人 為的剝奪。所以老年人自己對於性的正確觀念,相當重要。不要認為 老年人再有性的興趣與活動,是一種罪惡或羞恥。依照馬斯特和詹森 的說法,只要身體健康和有適當的伴侶,性的活動可以持續一生。

(七) 老年人頑固、暴躁 一般人都普認為年紀大的人固執、僵化、脾氣暴躁、欠缺彈性。 所謂「頑固是老化的證據」(今野信雄,民 80) ,幾乎成為致理名言。 頑固、僵化、暴躁已成為老年人的標籤。但是仔細想想,這些特性也 幾乎都可在兒童、青少年、青年、中年人的身上發現到。老年人如果 固執、僵化,也是由青年經中年延伸而來,並非邁入老年突然變化的 結果。何況,老年人面對人生更多重大的改變,如退休、面臨配偶或 朋友的死亡、健康和經濟的改變、生活環境如住屋遷居等,這些都需 要老年人去適應,但他們的調適能力已較差,較無法因應生活上各種 壓力。因此就會造成一般人認為老年人欠缺彈性的印象。生活是需要 不斷地調適,這是一種終身的歷程。

(八) 老年人是寂寞而孤獨的 這也是一種對老年人的常見概念。事實上,很多老年人並不覺得 寂寞與孤獨,是他們生活上的重要問題。美國新近的一項調查,發現 三分之二的老年人都指出他們沒有此項問題。他們經常與家人、親友、 朋友、宗教或社會組織有所接觸。根據調查發現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 有 80%都有子女,且有一半的老人至少在一、二日之間就會見到其中 一個子女。有四分之三的老人在一週中至少與一個以上的孫子女相 處。同時,有很多老人,也常有親友,前往作經常性的拜訪。一旦有 任何事情發生,家族網絡會立即提供支持與照顧。此外,老人也會尋 找朋友資源,一起喝咖啡、散步、聊天。研究發現,只有很少的老人 5


感覺他們沒有足夠的朋友。宗教與社區組織也常提供對老年人的支持 與服務。大多數的老人都是教會或類似組織的成員,經常參與宗教性 的活動也是他們接觸他人的一種重要管道,使他們的心靈有所寄託, 不會感到寂寞孤獨。有很多老年人也參與一些民間團體,如退休老人 協會、老人會、長青學苑、遐齡俱樂部、資深公民協會、長壽聯誼會 等,這也是擴展社會接觸的很好、很重要的方式。

四、 老年人的重要心理特徵與行為模式 個體由於年紀增長,經驗的累積,加上身心功能的改變,到了高齡時 在心理上會有一些特徵出現,這些心理上的特性會轉而影響其行為表現。 茲就老年人有關的心理特徵及行為模式簡述如下:

(一) 自尊心強、自信心低 每個人都有其自尊心,而自尊心的強弱往往會與年齡有關。蓋由於年 齡的增長,經驗的增加,個體必有所成就。此處所謂的「成就」是多方面 的,事業成功,名成利就,社會聲望高,固為「成就」;兒孫滿堂,受人 敬重,亦為一種「成就」 。年齡越大的人,通常因有所「成就」 ,往往顯現 較強的自尊。但由於身心功能的衰退,導致其對自己的信心越來越不足, 怯於冒險,遇事退縮。由於年紀大的人自尊心較高,凡是他能夠做的事, 不要一味代勞,雖為好意,然卻影響其自尊,使其失去對生活的控制感與 能力感。此外,由於年紀大的人信心不足,不宜要求老年人進行一些新奇、 刺激、冒險的事情。

(二) 維持自主與獨立的需求: 老年人由於生理系統的改變,會帶來一些動作緩慢、反應遲鈍、功能 衰退、疾病產生等的問題,使其行動不便,生活須依賴他人協助,進而失 去對生活的控制感與獨立感。這兩種感覺,是個體賴以生存、生活下去的 重要力量。一旦個人對生活失去控制感與獨立感後,常會使老年人有消極 悲觀的情緒出現,欠缺活下去的意志。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多尊重老 年人對生活上的想法與看法,鼓勵其自我決定,使其有表現獨立行為的機 會,以維護其自主與獨立的需求。 6


(三) 友誼的需求 年紀大的人,或由於配偶不在,子女不在身邊,或彼此不易溝通,或 因兄弟姐妹的凋零分散,往往使其欠缺分享內心深處想法的對象。因此, 、 他們對友誼的需求相當強烈。所謂老年人的「五要」 ,就是要有「老伴」 「老友」 、 「老本」 、 「老健」 、 「老興」等。可見「老友」是老年人生活中不 可欠缺的一環。所謂老友就是指同年齡、同背景的老朋友。由於年齡相仿, 背景相同,兩人最易溝通,最能相互了解。老年期友誼的需求相當強烈, 因此,老人或其子女應鼓勵他們走出家庭,參與社會活動,多結交朋友, 或與朋友多連繫。多來往。如此,生活將會越感充實與愉快。

(四) 心理情緒易影響生理健康 身心兩方面原就會相互影響。心理、情緒不佳會造成生理功能的失 調;反之,生理系統失調也必造成心理或情緒的沮喪。但年紀大的人,尤 其易因心理或情緒的困擾而影響身體的健康。年輕人面對一些事件的打 擊,當危機克服或解除後,生理功能仍然可以恢復正常運作。但年紀大的 人,一旦遭受某些事件的打擊,如喪偶、喪子、財物遭受損失……等,往 往影響到身體的健康,造成疾病的產生。因此,對於年紀大的人,應特別 注意到其心理與情緒的狀態,儘量不要有過多的壓力。如有這些事件產 生,亦宜儘速輔導,採取一些措施來減低情緒的困擾,以維護身體的健康, 切不可等閒視之。

(五) 飲食口味的改變 老年人由於嗅覺與味覺的功能產生退化,常覺得食物淡而無味,無法 下嚥。因此,要求重口味的食物,在調理食物時,要求多放鹽、糖、醬油、 辣椒、味精…等調味料,才能嚐出食物的味道。而這些調味料的加重,對 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往往有不良的影響。因此,對於老年人這種飲食口味 的改變,可以改採重口味的天然食物來代替。天然的食物中,如九層塔、 鳳梨、香菜及檸檬等均屬口味較重者,會為老年人所喜愛;或在餐桌上另 行準備調味料,供老年人自己視需要添加,以免影響他人。對於老年人這 種飲食口味的改變,應加以瞭解,才能有所因應。

(六) 反應時間的增長與動作的緩慢 7


年紀越大,由於感覺器官及中樞神經系統的退化,加上肌肉、骨骼、 關節、心肺等功能的減退,使得年紀大的人反應較慢,動作較遲緩。這種 反應與動作的緩慢,使得老年人易生意外,活動空間縮小,逐漸失去與外 界互動的橋樑,嚴重時會影響日常生活自理的能力。面老年人人的這種反 應與動作的緩慢,宜鼓勵多運動或多作練習,以改善之。此外,對老年人 的行為與行動,宜避免有限制時間的情形出現,不要給予太複雜的刺激, 同時提供的刺激強度要足夠才能引起反應。

(七) 延遲反應心向 老年人的反應較慢,除了來自感官或神經系統的改變外,另一種重要 的影響因素,就是老年人常有延遲或選擇性的反應心向。年紀較大的人, 他們要求反應能夠正確或安全,故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做決定;此外,老 年人由於年齡的增加,已累積了相當豐富的經驗,在面對刺激時,往往有 多重的選擇,故需要較長的時間作反應。老年人在面對刺激作反應時,強 調的是正確度而非速度,因此,常有延遲及選擇性反應的心向。我們在面 對老年人反應較慢時,應暸解可能是延遲反應心向所造成的。

(八) 人格的連續性 俗云「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此在說明個人的個性及人格特質不易 改變。究竟老年人的人格特質是否會隨年齡的增長而有所改變?依據人格 心理學家的研究,老年人的人格有「變」的一面,亦有「不變」的一面。 「不變」的層面,係指其人格的類型及特質而言,如一個在年輕時即好幻 想、外向、獨立的人,到老時,亦表現較為幻想、外向、獨立。這種人格 特質或類型,具有連續性。而「變」的一面,係指對思想、情緒的內外向 化及對特殊事件的態度而言。年紀越大,其冒險、進取、向環境挑戰的決 心及毅力均較差。思慮較多,自我反省亦多,較朝向內心世界。對特殊事 件的態度,如婚姻觀念、上教堂、養育子女、嗜好、娛樂等,則會隨情境 的不同而有所改變。因此,老年人的人格特質或類型具有連續性,年輕時 所顯現的人格類型或特質,到老時,則仍然會保留,並不會突然改變。此 種人格類型的連續性,在暸解老年人的行為上,頗具有預測作用。

8


五、 結語 以上本文分別從什麼是老人、對老年人常見的錯誤觀念、老年人的心 理與行為模式等探討及分析老年人的心理與行為。希望藉由本文的探討, 能夠對老年人有進一步的認識,更能暸解老人的心理與行為特徵,進而易 於與老年人相處。面對著社會高齡化的現象,有越來越多的老人出現,如 何與老年人相處將是每個人均要面對的問題。在暸解老人心理與行為模式 之後,更重要的是要採取一些措施或策略來因應。當然,本文的探討,係 從一般性的觀點進行分析,事實上老年人彼此間的異質性相當的大,一般 性的描述,難於完全適用在個別的老年人身上,這是要注意的地方。

9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