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经典 春季 2014 盛 世 经 典 中国宫廷艺术及古董精选专场 —
auction.com 〒 103 - 0027 東京都中央区日本橋 2-10-8 日本橋日光ビル8階
中国宫廷艺术及古董精选专场 2014年3月7日 星期五 18:00
157 清乾隆 青花云龙纹盘口瓶
H 38 cm
盛世经典 中国宫廷艺术及古董精选专场
101 清 翡翠双如意耳瓶 H 16 cm
101
JPY: 500,000 RMB: 29,000
102 白玉仔龙双联瓶 H 12.2 cm W 8 cm
JPY: 500,000 RMB: 29,000 102
103 清初 白玉麒麟摆件 W 13 cm H 9 cm(连座高) 说明:在中国神话中,麒麟是一种吉祥之物。麒麟,亦作“骐辚”,亦简称“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神物,一般作鹿状,独角, 全身有鳞甲,尾象牛。此器以白玉制成,玉质细腻凝润带褐色皮,此麒麟作趴伏之状,麒麟顾首回望,一小麒麟与其相对 而卧,小巧可爱,呈现一片和乐之气面部微扬,粗眉,双目圆凸,阔口微启,利齿尽露,长髯垂肩,双耳服贴于颈部,独 角末端上卷、贴附于脑后,四肢屈曲趴伏于地,四足向前,利爪内收,尾部下垂、卷曲于身侧。兽身之上的斑纹及体貌特 征以较宽粗的线条雕刻而成,须尾等部位则以细密的线条刻划。此镇以整玉雕刻而成,色泽柔和,打磨精到,设计精巧, 雕刻精湛,于典雅中透出庄重肃穆之气。此件作品造型奇特,雕琢精细而规整,严谨有度,十分古朴典雅,为不可多得的 文房案头摆件。 备注:紫檀海水纹座
JPY: 800,000 RMB: 46,000
103
104 明 白玉花卉寿字执壶 W 16.5 cm H 22 cm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玉器(上)》p302
JPY: 2,500,000 RMB: 148,000
104
养心殿西暖阁三希堂内陈设
105 黑漆描金透雕帽架一对 H 27 cm 说明:冠与帽是中国传统历史上代表个人,身份地位的重要 象征物,吏制中对官与爵,官服与官帽都有相当严格 的等级分别。加官进爵是步入仕途中每一个官人的向 往。官帽是极其重要的,故置放官帽的帽架同样也成 为贵人们的重要器具。
此帽架顶部为半圆镂空球体,上下可分开,内部可盛 放香料,香气溢出可便帽保持芳香。冠架遍体黑漆, 饰描金花纹。顶部有菊花及如意纹。支柱中部镂空, 饰四合如意花卉纹。底座重云式足,灵芝草团寿字 纹。冠架做二细微极致,富丽堂皇。使后人联想起顶 戴花翎主人是哪位达宫贵人。
参阅:《故宫漆器图典》
JPY: 1,800,000 RMB: 104,000
105
106 清中期 檀香木八角官帽盒 H 30 cm D 28 cm 说明:此帽盒以檀香木为材,呈八角形,每个面都以极细的身浮雕工艺刻出山水人物图案,盒盖顶部雕有一个立体官人像。 官帽是步入仕途官僚的重要服饰和身份尊贵的象征,所以想必帽盒也是达官贵人们非常珍贵的随身之物。
JPY: 800,000 RMB: 46,000
106
吉祥如意 根据故宫博物院的资料,如意的起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俗称“不求人” 的搔背工具有著密切的关系。 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故称如 意,俗叫“不求人”。清《事物异名录》云:“如意者,古之爪杖也”。 我国古代有“搔杖”,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 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后来,其形态发生分化,一支保留实用功 能,在民间流传;另一支强化吉祥含义,向纯粹陈设珍玩演化,有手持如 意的菩萨像。“如意”于印度梵语中称“阿娜律”,部分用作佛具,柄端 作“心”形,用竹、骨、铜、玉制作。法师讲经时,常手持如意一柄,记 经文于上,以备遗忘。 到魏晋南北朝时如意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它在这期间非常走红,成为了帝 王及达官贵人的手中之物。到了明、清时期,它从实用品逐渐转向了一种 艺术品,供人欣赏。 古代做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以清代为多,明代亦有但少见。康熙年间, 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之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 祥。
107 清 木雕彩漆富贵牡丹大如意 L 47 cm 说明:古代作为工艺赏玩的如意,以清代为多,明代亦有但少见。康熙以后至清中期,如意成为皇族,达官贵人,富商贵冑之间贺 喜赠礼品之用,宝座,寝殿,书房中均有如意摆件,以示吉祥。
此如意器形硕大,木胎象形立体雕塑,以牡丹花为主体,如意头,中部和尾部都饰以三朵硕大花朵,中间以透雕枝干为链 接。表面上彩漆色彩华丽,造型富贵。牡丹是古代富贵吉祥的象征,故整枝如意显出无比华贵之气息。原配的底座以木和 象牙相间的木艺,彰显出宫廷造办的高贵,华美的固定格式。类似格调之如意在北京故宫的储秀宫等诸多殿堂里都有实物 摆放。
参阅:《吉祥如意》台北故宫博物院著 P145
JPY: 1,200,000 RMB: 70,000
107
108 清中期 黄杨嵌宝灵芝福寿如意 L 41 cm 说明:此如意以黄杨木为主体,如意颈部饰一天然灵芝自然形,头与杆部用漆和松石,玉石镶嵌有福寿和灵芝等图案。
JPY: 1,000,000 RMB: 58,000
108
109 清乾隆 铜鎏金嵌百宝大如意 L 57 cm 说明:到了干隆时期如意除了人们用来赏玩用途之外,更多的是用于贺喜馈赠之礼品。故对用料工艺部尤其的考究。
此如意铜胎通体鎏金,镂雕满堑花,如意的头,中,尾部以珍珠,玛瑙,珊瑚,青金石等珠宝贵石镶嵌出花开形状,工 艺,用料均已达到极致华美。背部有阴线刻花和干隆年制款字。原配底座,是硬木和象牙镶嵌的宫庭格式高足座,彰显出 宫庭制作的精美。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宫廷珍宝》p57
JPY: 1,500,000 RMB: 87,000
储秀宫里陈设
109
110 清 紫檀嵌白玉如意 L 37 cm
JPY: 500,000 RMB: 29,000
110
111 明 铜鎏金龙纹暗八仙如意 L 46.5 cm 说明:如意自古流传至今为最常用之吉祥法器,此件如意整体为铜铸造,传统造型,表面鎏金,铜质地紧密,朗润滑腻,金光内 敛。平放如意,侧观整器显得尤为优雅肃静。近看赏玩,柄部錾刻暗八仙纹,分别以扇子代表汉锺离,以宝剑代表吕洞 宾,以葫芦和拐仗代表李铁拐,以阴阳板代表曹国舅,以花篮代表蓝采和,以渔鼓代表张果老,以笛子代表韩湘子,以荷 花或笊篱代表何仙姑。暗八仙纹始盛于清康熙朝,流行于整个清代。纹饰清晰流畅,富丽堂皇。如意头部以浅浮雕手法錾 刻五爪云龙纹,龙腾怒目而睁,英气逼人,鬃毛鳞甲刻划得精细至极,如意头底部饰以海水纹,承托起龙威猛之气势。寓 意吉祥,福寿安康。通过此器的纹饰、器型与工艺水平来看,其应为清代之宫廷御用器,实属难得之佳作。
JPY: 1,000,000 RMB: 58,000
111
112 黄花梨双龙戏珠如意 L 42 cm 说明:此如意以黄杨木制形,如意头刻出双龙戏珠图案,深 浮雕工艺,龙纹威武灵动,色深沉而滋润,包浆厚重 而光泽。是贵人达官吉祥随手之物。
JPY: 1,200,000 RMB: 70,000
112
113 清 紫檀海水龙纹如意 L 43 cm 说明:此如意选上好紫檀制成,通体满工浮雕,刻海水祥龙 纹饰,雕工深邃而又有力,刚劲亦不之细腻。是如意 中之上乘之物。
JPY: 500,000 RMB: 29,000
113
114
114 明初 剔红爱菊图文几 L 32 cm W 16 cm H 10 cm 备注:唐代诗人陶渊明爱菊品茶图 原配桐木盒
JPY: 800,000 RMB: 46,000
115
115 清中期 剔红松下观鹤图三重盒 W 16.5 cm H 13 cm
JPY: 800,000 RMB: 46,000
116
116
116
116 剔红菊花纹绫花形盆 D 25 cm 说明:此漆盘十九世纪由川崎男爵收藏,曾著录于大坂美术俱乐部入札目录之中,之后由五岛美术馆购得并收藏。附有川崎家族 入札目录并有五岛美术馆的木牌,双重木盒包装。
漆盘是明代中期之物,六角花棱形,满工雕菊花漆色红艳,刀工精致,是明代漆工中之杰作。
参阅:《川崎男爵家藏品入札目录》注录第二七二号 昭和三年十月十一日 大阪美术俱乐部入札
JPY: 5,000,000 RMB: 290,000
116
117
117 清乾隆 剔红玉兔纹海月香盘 L 22 cm W 17 cm H 4.5 cm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海月香盤”楷書款 说明:此香盤呈海棠式,通體髹朱漆,盤心以戧金工藝做月兔搗藥 圖。香盤四周隆起,下承隨形圈足。足內髹黑漆。並金彩填 繪“大清乾隆年製”橫款並“海月香盤”四字。此件香盤以 剔紅工藝製作,外壁及內壁口沿處均裝飾以波濤紋,浪花卷 起。作騰躍狀,動態十足;盤內壁以極細的溝槽表現海水, 波紋交加,細密緊致,這種明亮纖細,運刀精緻的剔紅風 格,是為清乾隆時期典型的雕刻風格,極具時代特徵。盤心 做圓狀突起,猶如波濤之中生起一輪明月,明月內以單線刻 畫桂樹玉兔搗藥圖,並加繪褐、綠、橘紅等色,刻畫形象生 動。此二種紋飾合為“海月”之意,意境恬淡優雅。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清代漆器 P28
JPY: 3,000,000 RMB: 174,000
117
118
118 清十八世纪 红漆堆彩描金八宝纹轮花盒一对 说明: 此 盒呈菱花形,通体施红色漆为地洒金屑,饰识文 描金银花纹。盖面正中为牡丹花纹,周围作有八宝 纹、” 卐”字、莲花、菊花、梅花、竹等纹饰,盖边 饰描金夔龙纹。盒壁饰石榴、桃、佛手、蝙蝠、万年 青、鲶鱼及如意、印章、火珠等各种佛教宝纹。此盒 造型新颖,工艺精湛,图案色彩绚丽华贵具有极强的 装饰效果,为宫廷漆器之精品。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清代漆器》P201
JPY: 1,800,000 RMB: 104,000
118
119
119 清乾隆 红雕漆嵌白玉葫芦瓶 W 13 cm H 26 cm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 说明:葫芦是一种生命力,相当强的藤蔓科植物,因其衍生力极强,故经常 被明清时期帝王族系称誉为千秋万代,代代相传的一种象征。
此葫芦形瓶,铜胎包裹红漆,并在上下铜体上镶嵌两块圆形白玉。漆 地上刻满工缠枝莲纹,白玉上浅浮雕太平有象等吉祥图案。整个器身 彰显出富贵吉祥之气息,底部有楷书大清乾隆年制款。底座原配象牙 镂雕座,容易推断出此器是乾隆本期宫廷置办之吉祥物。
备注:原配象雕座
JPY: 3,500,000 RMB: 203,000
119(mark)
119
120
120 清中期 雕彩漆花蓝形壁瓶 W 67 cm H 51 cm 说明:清时期的室内摆设,主要以紫檀花梨等硬木家具为主,同时 亦配有铜器珐瑯及漆制品为摆设。
此件彩漆雕大壁瓶是为清中期富华权贵殿廷中之饰物,呈花 瓶形广口鼓腹。采用红,橙黄和墨绿三色彩漆,瓶开口部中 间开窗红漆雕茶花及富贵长尾鸟,围遍用三色彩漆雕饰满各 种花卉。收腰部雕九个团形寿字。下腹部亦中间开窗红漆雕 行旅图,山水苍松之间二老者旅程相送,彷彿送别贤人踏入 直上青云之仕途。外围亦用彩漆花卉相饰。壁瓶整体大气, 线条流畅美观,漆雕工艺精细,色彩吉庆,是为殿堂之上美 丽装饰,也为仕途成就暗赋喻意。大有“仕途成红为何日, 待到春花烂漫时”之含义,清庭储秀宫内有类似摆设。
来源:京都名门旧藏
JPY: 600,000 RMB: 35,000 储秀宫东梢间内陈设
仕途成就为何日 待到春花烂漫时
120
121
121 清初 红漆沉金八宝纹经板 L 65 cm W 10 cm 说明:护经板,也称夹经板、诵经板,用于保护佛经,属于藏传佛教中重要的艺术品种之一。据史料记载,西藏护经板大约起源 于西元七世纪的吐蕃王朝时期,以后一直没有间断。惟历代的护经板在制作工艺和装饰上各不相同,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 貌,具有不同的文物价值。
此件护经板为木质红漆,应上下两片为一副。此仅是上盖板。板面作双凸棱线开光,开光内浅刻戗金八宝纹,以火焰宝珠 为中心,左右各呈一S形缠枝莲花,莲花上分承佛教常用的象纫吉祥的八宝中的四宝,从左至右分承佛教常用的象纫吉祥的 八宝。经板的装饰方法有多种,以朱漆戗金的装饰工艺最为尊贵。从此护经板形制与所描金纹饰来看应为宫中之物,具有 很高的规格等级,对研究宫中御制装帧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戗金即是在朱色或黑色的漆地上,用刀尖按图案细刻 出纤密若刷丝的低陷花纹,再在刻划的花纹内打金胶,粘进金箔或金粉,成为金色的花纹。由于传统经书均为书写在条形 藏纸上再用黄布包裹的散页,为了使之固定成册,用上等的木材按略大于经书的尺寸精制成两块护板夹护。其中一块或雕 或画佛教题材、吉祥图案,置于经书封面,另一块则放在全书的底部,然后用干净皮绳捆扎并用特制的金属扣加以固定。 不仅对经书起到了保护和装饰的作用,而且便于经书的携带和传播。
参阅:《和光剔采故宫藏漆》P46
JPY: 350,000 RMB: 20,000
121
122
122 清中期 黑漆描金香车套盒 L 42 cm H 29.5 cm W 27 cm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清代漆器》p138
JPY: 3,000,000 RMB: 174,000
122
123
123 清十九 红雕漆嵌青金石龙纹大宝船 L 78 cm H 83 cm 参阅:《重华绮芳 曹氏藏元明清漆器》紫禁城出版社
JPY: 5,000,000 RMB: 290,000
123
124
124 明 千里款点金嵌螺钿四重盒 L 13 cm W 13 cm H 17 cm 款识:千里 说明:江千里(生卒年不详) 扬州人。一作浙江嘉兴人。字秋水。明末清初镶嵌漆器工艺家。王士祯 《池北偶谈》和朱琰《陶说》作姜千里。善镌嵌螺钿漆器,技艺精湛。
明代螺钿器传世不多,大部分归日本人收藏,中国各地博物馆收藏明代螺钿器为数极少,发表 的只有十余例。明代螺钿器物里以吉安生产的螺钿最为著名。明曹昭的《新增格古要论》上有 云,“螺钿器皿出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可知吉安府的威名。这个时期,正是明代螺钿器最为 盛行的年代。螺钿工艺表现为贝片色泽艳丽,楼阁人物题材不再出现,图案花纹倾向通俗化, 花叶夹蝶、小鸟头、儿童耍乐之类题材成为主流,“百宝嵌”型式的硬螺钿器日渐流行,螺钿 工艺技术方面亦达到高峰,器物边框常见细微工整的几何纹图案,长方盒、倭角方形盘及斗形 杯都是这个时期螺钿器的标志性式样。
JPY: 2,000,000 RMB: 116,000
024(mark)
125
125 清乾隆 碧玉水洗剔红原座 L 19 cm W 16 H 12.5 cm 说明:此洗以碧玉为料,呈海棠形,外壁浮雕西番莲纹,洗 内刻龙纹。底座红雕漆海棠形高足带托泥,上下部圈 口刻四纹足部满工刻西番莲纹。 来源:关东藏家旧藏
JPY: 1,200,000 RMB: 70,000
126 清 翡翠扳指 黑漆描金扳指盒 本体D 3 cm H 2.5 cm 盒D 4.5 cm H 7 cm 说明:扳指是开弓射箭时用的一种护指用具,清初期实战中 经常使用,至清中期扳指几乎失去实用价值,成为八 旗子弟,巨冑富商的装饰之物。
此扳指以翡翠而作,素身,色翠绿通透。有黑漆描金 原装盒,盒芯描金绘山水景色,芯部有一铜鎏金柱, 柱顶端饰一独角瑞兽,雕工极细,盒外套几何纹透 雕,上部描金纹花卉纹。有清宫造办之风格。
来源:京都名门旧藏
JPY: 1,500,000 RMB: 87,500
126
127 白玉翡翠扳指三点一组 尺寸不一
JPY: 300,000 RMB: 17,000
127
128
128
128 明 犀角雕荷叶形杯 L 14.5 cm H 6.5 cm 说明:犀牛的生长分布在东南亚和非洲地区,亚洲犀主要有印度, 印尼的爪哇和苏门达腊。此拍品采用珍贵的苏门达腊种犀 角,雕一片莲叶和盘错的枝干。莲叶经脉分明,翻捲自如,象 征一路清廉,枝干做成把手,连理相间。器形虽不大,但形 资优美,流畅,质料细腻,包浆温润。配黄杨木透雕木座。 参阅:《中国犀角雕刻珍赏》P147 备注:122g
JPY: 4,500,000 RMB: 261,000
128
凹觥为爵灵犀通 天成文枢又尤通 流水之间细听松 书生长伴老顽童
142-3
129 清初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L 15 cm H 10.5 cm 说明:色泽棕褐,质地细腻。杯口曲线平滑,杯身雕刻凹凸起伏,富有立体感,雕法繁复,杯柄以所雕松树而成,隐而不显,以 配合整体题材。杯柄一侧雕高山流水,山涧祥云萦绕,另一侧雕小桥流水,一老者站于小桥前左手指向远方,身后跟一童 子,所体现者为文人之雅事。该杯所雕内容丰富,繁而不乱,层次清楚,结构合理,雕刻手法高超细腻,所雕题材典雅,为 难得雅器。 参阅:《中国犀角雕刻珍赏》P208 备注:273g
JPY: 6,000,000 RMB: 348,000
129
129
犀牛角,即犀角,为犀科动物印度犀、爪哇犀、苏门犀等的角。是名贵的药材,功能清热、凉血、定 惊、解毒。也是雕刻工艺材料中的极品,中国古代历代能工巧匠借此创造出中国独有的犀角雕刻工艺。犀角 的名贵不在犀牛兴盛繁衍的时代,而是在犀雕艺术繁盛期的中国古代明清时期。明代初期犀角制品多为素身 器,到明代中后期犀角雕品的题材,纹饰丰富,更因文人的参与而有了雅意。清初承续明风,造型则多样 化,清雍正,干隆时期,工艺成熟,风格写实。犀角器珍贵的材质,精美的雕工,充满深意的文化内涵,向 人们展示其尊贵的身资,诉说著昔日的辉煌与成就,使之成为牙角类古玩中的精品,成为中国文物中一朵瑰 丽的奇葩。
129
阆苑移植巧耐寒 此花春来怒盛开 清秀仙女迎春意 齐披华阳玉羽衫
130
130 明 犀角雕玉兰花杯 L 12 cm W 9.5 cm H 6.5 cm 说明:此件犀角杯色泽浅褐,器表柔滑,敦实古朴。器身雕成玉兰 盛开之形,杯口似花瓣般分开相迭,自然大方。器底雕出玉 兰花枝托住杯身,器身浮雕玉兰枝叶,古拙简洁。玉兰花清 新可人,气质优雅,为古人所爱,该杯质地上乘,并利用犀 角天然形状,独出心裁,以玉兰为杯形,古朴雅致,为同类 所难及。未染色尤为难得。 参阅:《中国犀角雕刻珍赏》P162 备注:233g
JPY: 3,000,000 RMB: 174,000
130
131 清 犀角雕竹节形腕镇 L 17.5 cm 说明:竹节形腕镇,用质密犀角料,色深褐,雕一竹根形,根部紧密,节节伸展,仿生之力作惟妙惟肖,极富雅趣。底部配有紫 檀雕制细竹节形底座,与腕镇相得益彰。 来源:京都名门旧藏
JPY: 800,000 RMB: 46,000
131
132 清 水沉香佛手来福香盘 L 15 cm W 11 cm 说明: 沉香木属瑞香科,产于印度、泰国、越南等地,木质坚 硬而重,色黄有香味,据称其脂膏凝结成块,入水能 沉,故名“沉香”。香气有莲花、鹅梨、蜂蜜等种类, 氛芳袭人。因沉香之难觅,明清以沉香木雕刻的精致案 头清供并不是很多,此见可谓精工妙者。
此器以整块沉香木浮雕、透雕结合点化成洗,一侧佛手 老干遒劲盘结,佛手伸展外周,纹理苍劲。古人制器愈 在细小处,愈见功力。佛手在清代常用来表示长寿,取 其吉祥。香能解岁流芳,令人闻之欢喜。制者在盈寸咫 尺间以沉香木取意自然生趣,天工巧做,以写意画法入 刀,佛手枝干隐起自然,宛若天生,趣意别致。
备注:透雕紫檀原配座
JPY: 1,200,000 RMB: 70,000
132
133 清乾隆 紫檀座铜鎏金嵌玉、料、宝石舍利塔 H 80 cm 备注:内供有鎏金莲花观音座佛一尊 来源:日本浅野氏旧藏
JPY: 18,000,000 RMB: 1,044,000
133
《清宫秘藏:承德避暑山庄藏藏
《清宫秘藏:承德避暑山庄藏藏
传佛教文物特展图录》图85
传佛教文物特展图录》图83
普陀宗乘之庙中万法归一殿内景
133
此塔造型别致,富丽堂皇。通体各层镶嵌玉石和涅白料。有塔刹,塔瓶和塔基三部分构成,整体造型修长,台座雕饰精美、富丽 堂皇,塔遍身鎏金并镶饰白玉、料、松石、青金石、绿松石、玛瑙,金光悦目,色彩斑斓。塔刹为日盘、月盘及莲花须弥座,下 接宝伞盖,代表佛教中最理想的天界,圆日嵌以青金石,弯月则镶以白玉,莲座鎏金灿烂,伞盖堑一周寿字纹,象征着通天之 路。塔颈相轮的十三天细瘦,下丰上敛,共十三级,象征佛教十三重天,顶托日月同辉,其以花瓣形白玉石层层镶饰,各层之间 点缀以红、绿宝石,对比明显,色泽亮丽。塔瓶出六边形,鎏金堑花为框架,上镶各色宝石花朵,框内各面嵌以白玉,镂雕福寿 纹;肩部六面以卷草纹围饰云蝠纹,我国传统的装饰艺术中,蝙蝠的形象自古即被当作幸福的象征,习俗运用“蝠”、“福”字 的谐音,并将蝙蝠的飞临,结合成“进福”的寓意,希望幸福会像蝙蝠那样自天而降,以示吉祥寓意。蝙蝠纹多与寿字纹相组 合,取“福寿”之意,此器塔身各面即雕以寿字纹,雕工巧妙,寓意美满;其一面正中开眼光门,内中有一尊铜鎏金绿度母坐 像。舍利塔以莲花座为塔基,在佛塔上饰以莲花座不是很普遍,但有言佛塔即是佛的变体,佛塔本身即是佛,所以亦有此说法: 塔即佛也,佛者也简化说:“佛即是塔”,故佛与塔并不那样严格的分开,此器以莲花座为塔基颇有新意,与整器搭配合度、赏 心悦目。此塔下配以带围栏的木质方座,雕工细腻,十分讲究。 “舍利”是梵文译音,意为“身骨”,佛教称死者火化后的残余骨烬为“舍利”。“塔”,也叫“浮屠”,俗称“宝塔”,起源 于印度,因为是用来收藏舍利和经卷等的佛教建筑,故也叫舍利塔,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 礼拜舍利宝塔是人们表达对诸佛皈依和感恩的方式。其为专门存放舍利的法物,据载,凡得道者死后火化即可出舍利子,是佛教 当中的圣物。按藏传佛教认为,塔的各部分分别代表地、水、火、空、风五大要素,即日、月部代表空,伞盖部代表风,相轮 (十三天)部代表火,腹体部分代表水,台座部分代表地。意思是说,土依金,金依水,水依风,风依空,而空知所依,也就是 所谓“四大皆空”,五大要素相依相生,蕴含宇宙之奥秘。 此舍利塔器型规整端庄,色彩鲜艳亮丽,整体线条流畅,用料纯正,工艺精湛,雕饰精美,鎏金散若云霞,其虽为礼佛之法器, 却具有极高的艺术性。佛塔设计精巧美观,集华丽、精美、实用诸元素于一身,无以复加,体现了我国清代艺人高超的制作技 巧,具有浓厚的民族艺术风格,尤为珍贵罕有,其代表了清代工艺的高度水准,是清中期宫廷藏式鎏金佛塔的精品之作。 木盒上题签“乾隆嵌玉大宝塔 第五十三号”,钤印“浅野赏珍”为浅野总一郎收藏印。 浅野总一郎,1843年(嘉永元年)3月10日出生于富山县冰见郡(现在的富山县冰见市)的一个富裕家庭。但幼年丧父,15岁的 总一郎要担起上有母下有弟的家庭重担,他奋力起业,历尽一代的努力,创立了巨大的浅野财阀,被后世称为“钢筋混泥土之 王”,“资源再生之王”“临海工业地带开发之王”。 浅野设立了东洋汽船株式会社之后,他出访美国,购买汽船,开辟了太平洋横渡航线。之后,他又出访英国,购买了多艘汽船。 历游欧洲,明治30年(1897年)回归横滨港。经多次外访出游,对他的美术鉴赏的开眼起了一个起爆的作用。并且结识到各国外 交官及政要,传说和流亡日本的孙中山先生和宋家族也结下不解之缘。并对中国美术品的收集奠定基础。40年的创业史,为浅野 财阀,日本的近代工业发展,同时为浅野家族的美术品收藏事业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昭和5年(1930年)伟人浅野总一郎与梦同 行,走完了他82年的生涯。
133
134
134 清乾隆 铜鎏金嵌宝石料香熏
D 19 cm H 31 cm 说明:清王朝入主中原之后,广开疆土,繁荣经济,经过康,雍二朝廉政之后,迎来了干隆王朝盛世,在传承了丰厚国力的基础 上,辉煌了旷世空前的文化艺术伟业。干隆皇朝时的艺术作品大多极致瑰丽,豪华其所能,用料,工艺奢华。干隆帝崇 古,便在造办处制作了大量的仿古造型器物,有铜造,玉作,竹雕等等,此拍品以商周青铜鼎为蓝本,在器身錾满回文锦 地,并用贵重的红,绿,蓝等透色彩料嵌出华丽而带有西域风格的图案,器身曼鎏黄金,整个香薰色彩绚丽,用料华贵, 工艺精湛达登峰造极的境地。此件铜鎏金嵌百宝香薰是干隆宫廷造办处做的典型作例,既有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的特征, 又带有万国来朝,东西方文化交汇所产生的西方效应。
此香熏为仿古造型,采用铜鎏金工艺,为鼎式,盘口,配拱形盖,两立耳,束颈,鼓腹,三柱足,以回纹为主要纹样,器 盖阴刻小回纹为锦地,其上镶嵌花朵状宝石料,颈部和腹上部亦装饰花朵状的宝石料,腹中部为阴刻回纹,腹下部为回纹 形宝石料,足部镶嵌倒树状宝石料。回纹是被民间称为“富贵不断头”的一种纹样,最初的回纹是人们从自然现象中获得 灵感而创造的,只是用在青铜器和陶器上做装饰用,到了宋代,回纹被当做瓷器的辅助纹样,饰在盘、碗、瓶等器物的口 沿或颈部,明清以来,回纹广泛地用于织绣、地毯、木雕、漆器、金钉以及建筑装饰上用作边饰和底纹,由于这种图案整 齐划一而且绵延丰富,后世便赋予它诸事深远、绵长的意义。整件器物装饰技法娴熟,包浆深沉自然,造型饱满大气,具 有华贵之感,值得珍藏。
参阅:《御制古玩——皇宫寺庙宝藏》p81
JPY: 5,000,000 RMB: 290,000
134
135
135 明宣德 掐丝珐琅西番莲纹大碗 D 28.5 cm H 10.5 cm 款识:大明宣德年製 说明:此碗为仿宣德青花碗样式,造型端庄敦实,胎体厚重坚致,敞口、宽口沿、深腹、圈足。碗外壁以蓝,黄,红,白等珐琅 绘饰缠枝牡丹花卉纹,线条流畅自如,形态妍美怡人,碗内壁通体鎏金,口沿下青花横书“大明宣德年製”六字楷书款, 朴拙苍健,古意盎然。其构图疏朗自然,留白得当,避免了缠枝纹饰常见繁密局促之弊病,笔触细腻,虽见工致却不落于 媚弱,在浓淡相抹中独显宣青之豪迈气概。珐琅釉色宝光内藴,历数百年而风采依旧。
JPY: 1,000,000 RMB: 58,000
135
136
136 明 掐丝珐琅龙纽青铜纹饰唤钟 连座高49 cm 底座宽37 cm 款识:景泰年製 说明: 钟在中国历史中自古以来便是一种重要礼器,早在商周时期便有青铜铸造的钟,与三尊九鼎并列为国之礼仪,朝之重器。 钟的用途可分为鸣音和奏乐之用。至明代以后除了青铜之外,古人还用紫铜和其它材质制作鸣钟。此拍品便是明代制作的 一种呼唤鸣钟。铜胎拱身龙形为纽,钟身部掐丝填珐瑯,仿青铜器图案。钟口部撇口呈水曲形。钟口底部掐丝景泰年制 款。 备注:原配黄花梨钟架
JPY: 2,000,000 RMB: 116,000
136
137 明 掐丝珐琅西番莲长颈瓶 H 36 D 17 cm 款识:宣德年製
JPY: 500,000 RMB: 29,000
137(mark)
137
138 清初 掐丝珐琅龙纹大梅瓶 D 22 cm H 34 cm 款识:景泰年製
138(mark)
说明:梅瓶直口,短颈,宽肩,斜直腹,平底,矮圈足,底足鎏金,足内刻“乾隆年制”四 字款。颈部和近足处饰海水浪涛纹,肩部饰一周莲瓣纹,腹部绘龙穿花纹饰,龙张牙 舞爪,双角向后伸展,龙身卷曲,作腾飞游动状,刚劲有力,穿插自如,生动活泼。 整个画面热烈奔放,笔意流畅自然,造型端庄古朴,是清代掐丝珐琅梅瓶的代表作 品。
JPY: 3,000,000 RMB: 174,000
138
139 清乾隆 掐丝珐琅乳钉兽耳簋式炉 L 22 cm H 20 cm 款识:乾隆年製 说明:此器仿古铜簋型,簋侈口,垂腹,平底,圈足,覆豆形盖, 颈部嵌铜镀金双龙首。颈腹之间有龙首形双耳。通体以天蓝 色珐琅釉为地,盖面饰勾连雷纹,颈部和圈足饰螭纹,腹部 菱形纹中心嵌乳钉。此器蓝色地釉淡雅,盖面使用天蓝色珐 琅釉,掐丝粗细均匀,鎏金灿然,此器形为乾隆时期较有特 点的仿古作品。根据这些特点判断应是由乾隆朝宫廷造办处 制作而成。 参阅:《中国金银玻璃珐琅器金集》6(二),图56
JPY: 2,000,000 RMB: 116,000
139
139(mark)
140 清康熙 铜掐丝珐琅龙纹大盘 D 45 cm H 6 cm 款识:康熙年製 说明: 平 口,宽沿,直腹,平底。内外壁通体均以天蓝色珐琅釉为 地,莹润凝厚,色彩鲜亮。另以红、黄、白等各色珐琅釉绘 龙纹,外圈一周绘西番莲纹,寓意吉祥。洗是战国晚期出现 的一种青铜器,用于日常的盥洗,形体都比较大。清康熙朝 的珐琅器可以代表清早期掐丝珐琅工艺的发展状况,是清代 珐琅器生产承前启后的时期。所成器物的珐琅色彩纯正、表 面光洁、掐丝细而规整,直接影响着后世珐琅工艺的发展。 此洗珐琅釉色淡雅,掐丝纤细,纹饰流畅,显然有别于明代 珐琅的风格,工艺精湛,保存完好,存世无多。
JPY: 1,500,000 RMB: 87,000
140
141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琮式瓶 H 7 cm 说明: 铜 胎,器形仿自新石器时代玉琮。琮原为祭礼器,琮式瓶则 为陈设用器。瓶口为圆形,瓶身呈扁正方形,器足方形外 撇,象征天圆地方。器身西侧各有一狮耳。瓶身主体为八卦 图案,口部、肩部、足部等以天蓝色珐琅釉为地,饰缠枝花 卉图案,瓶内为蓝色珐琅釉。配有木座。
JPY: 1,200,000 RMB: 70,000
141(mark)
141
142 清中期 掐丝珐琅桃形盒一对 L 9.5 cm H 20 cm 说明:盖盒作桃形样式,体型略扁,口沿鎏金环边,作 子母扣合。桃形饱满,以铜鎏金透雕枝干为饰, 枝叶攀连于桃身之上,浅刻叶脉,生动自然。 又雕一蝙蝠伏于枝上,羽翼微卷,体态轻盈。盒 身施以掐丝珐琅工艺,天蓝色釉为地,桃尖以红 釉点染,盒面绘蟠桃,颇具层次感,设计极为巧 妙。此盖盒以蝙蝠、蟠桃为题,组合促成福寿寓 意,使盖盒俊美富丽之中又呈现美好吉祥祝福, 堪称清代掐丝珐琅工艺之佳作。
JPY: 800,000 RMB: 46,000
142
143 18世纪 白玉松鹤吉祥山子 H 16.5 cm 说明: 此件山子量材制器,随形雕琢,缜密布局,以自然之质再造,四周山石环绕,氤氲缥缈;于中心内挖雕刻苍松翠柏,两位 长袍老者,眉开眼笑,并肩而立,另一侧祥鹿仙游,颇有意境。尤为难得的是此块玉料虽然较大,但是其质地表里如一, 色泽纯美自首至尾毫无杂质,甚可宝贵。此山子,用料精贵,设计精到,刻画生动,寓意吉祥。作者同时使用圆雕、镂 雕、浅浮雕、高浮雕等各种雕刻手法,技艺熟练,刀法高明,功力深厚。 为一件不可多得的陈设佳器。
JPY: 2,500,000 RMB: 145,000
143
143
144 清中期 翡翠镂雕牡丹纹双耳瓶一对 W 16 cm H 33 cm 说明: 以整块翡翠雕琢而成,用料硕大厚实,晶莹水润。素面扁瓶,瓶体修长,活环式双耳。牡丹攀附缠绕瓶侧,折迭反转,摇 曳生姿,迎春吐艳意境深远,极其逼真生动。作品综合运用镂雕、浮雕、圆雕的装饰技法,精巧之中透出灵秀,尽显工艺 之精湛。此瓶材美工良,成对保存,实为难得,应为巨绅贵胄府之陈设用器。
JPY: 10,000,000 RMB: 580,000
144
144
145 清 翡翠富贵长吉图盖瓶 H 23 cm 说明: 翡翠和白玉是众多宝石中最受宠爱的贵石。此拍品呈翠绿色,过光呈半透明,光滑而灵润,局部有深绿巧色。器为盖瓶, 盖上雕一瑞兽,四足立地雄视。瓶身雕一树结柿,硕果累累,树上有两只长尾灵鸟相望。柿为如意果,意为事事如意,鸟 为吉祥鸟意为吉祥长久。整个器物质地高贵,寓意祥瑞,必是富贵人象青睐之物。
JPY: 6,000,000 RMB: 348,000
145
145
146 白玉凤穿花砚屏一对 W 11 cm H 21 cm
JPY: 2500,000 RMB: 147,000
146
146
147 清 白玉狮钮双兽耳香炉 D 15 cm H 13 cm 备注:昭和六年三月播州今市广胖楼
姬路市某旧家大阪美术俱乐部
JPY: 3,500,000 RMB: 203,000
147
148
148 清 翡翠游环付香炉 D 8.5 cm H 5.5 cm(不带座) 来源:木箱 紫檀座 大阪资深藏家旧藏
JPY: 800,000 RMB: 46,000
149 清中期 白玉童子拜观音山子 H 22 cm 说明: 玉 质温润,白中泛青,以整料雕刻龙女拜观音这一场面,观音神情安详,站立于山洞之中,体态婀娜,给人以和祥之感 觉。观音双手捧净瓶,瓶中插柳枝,衣冠服饰随风飘动,仙气四逸,泽被八方。雕刻精湛,所刻画的观音动静皆备,卓然 袅袅。龙女顽皮可爱,形神兼备,拱手对观音作揖,动感画面应运而生,形象生动。 备注:紫檀原配座 木盒
JPY: 1,200,000 RMB: 70,000
149
149
150 清 白玉访友图插屏 H 27 cm L 16.5 cm W 12 cm(连座) 备注:紫檀座
JPY: 1,500,000 RMB: 87,000
150
150
151 清中期 碧玉古铜纹簋式盖炉 W 24 cm H 15.5 cm 说明: 此 器为仿古青铜簋式,亦可称为簋式炉。清代宫廷,特别是 清代中期以后,有大量的仿照古代青铜器所制作的器物,尤 其是玉炉、玉瓶、玉壶等室内陈设用品,更是大量采用了古 代青铜器的造型。 此件碧玉仿古簋式炉即是采用了仿古代青铜器的器型及纹 饰,特别是兽面纹,是古器多采用的纹饰,所不同的是比古 器制作得更加精致,纹饰更加繁复。玉炉作为清代宫廷最为 重要的陈设用品,可以摆放在宫廷的任何地方,如大殿大厅、 佛堂供桌、书房几案之上,以它古朴、稳重的风格来诠释人们对 古文化的理解和烘托出宫廷的庄严氛围。 备注:旧木座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玉器(下)》P143
JPY: 1,200,000 RMB: 70,000
151
152 清中期 青玉镶金痕斯坦洗 L 14 cm W 11 cm 说明:乾隆王朝是十八世纪东欧及亚洲地区文化枢纽中心,有万国来朝的气势。许多东亚伊斯亚教国家亦进贡奇珍异宝至清朝。 此时清宫依照伊斯亚纹饰制造了许多玉器皿。此拍品即是当时的作品之一。碧玉以黄金镶嵌比较典型的西亚纹饰,称为痕 都斯坦风格。
JPY: 1,000,000 RMB: 58,000
152
153 清 白玉掐丝珐琅水盂 D 6.5 cm H 7 cm 说明:掐丝珐瑯底座和水盂,可分离,水盂外部套有一个白 玉环,环周边刻山水人物图案。 来源:藤田男爵旧藏
JPY: 500,000 RMB: 29,000
153
154 明嘉靖 青花龙纹梅瓶 H 56 cm
JPY: 1,200,000 RMB: 70,000
154
155
155 清雍正 白釉一把莲纹盘 D 34.5 cm 说明:盘敞口,弧壁,圈足,造型周正硕大,胎体厚重坚实。通体内外施白釉,釉色匀净亮泽,洁白似玉,细腻如脂。器壁内外 布满莲花纹饰:内壁口沿下卷草纹一周,内壁饰缠枝花卉纹十一朵,包括莲花、菊花等,盘心为五莲纹,外壁亦缠枝五莲 纹饰,底足上饰回纹。此盘造型、纹饰均仿明代永宣时作品。永宣时期,白色釉为纯色釉中精品,极负盛名,而束莲纹多 见于青花,白釉十分少见。乾隆时期,好古之风盛行,此类仿古之作便是明证。 参阅:香港佳士得2012秋季拍卖会 Lot.2129
JPY: 3,500,000 RMB: 203,000
156 清乾隆 蓝地绿彩龙纹盘 D 25 cm 备注:大清乾隆年製 参阅:《中国陶瓷名品展》65#
JPY: 800,000 RMB: 46,000
156
157 清乾隆 青花云龙纹盘口瓶 H 38 cm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 备注:木盒 来源: 关东藏家旧藏
JPY: 15,000,000 RMB: 900,000
157
157
158 清乾隆 宝石蓝釉蒜头瓶 D 14 cm H 27.5 cm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 说明:蓝釉蒜头瓶,长颈,溜肩,鼓腹,器足外撇,造型修长秀 美。瓶颈部有隆起弦纹一道,使之静中有动,更显别致。整 件造型简洁饱满,通体施祭蓝釉,发色深沉静穆,宝石光泽 强烈,施釉均匀平整。工艺继承元代传统,延烧不断,主要 造型为祭器和陈设用瓷。明清时期,祭蓝釉因其肃穆宁静的 颜色与北京天坛祈年殿上琉璃瓦之色相合,极适用于这种天 人相接的祭祀场合,故专用于祭天,烧造数量极为有限,本 件之祭蓝釉蒜头瓶非常少见。器底青花写款“大清乾隆年 制”,字体工整,笔划挺拔。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P183
JPY: 800,000 RMB: 46,000
158
158(mark)
159 清中期 炉钧釉双龙耳瓶 说明: 炉钧釉为清雍正朝官窑创烧的仿钧釉低温釉色品种,其做法是先高温烧成素胎,再上各色彩釉二次入炉,低温烧成釉钧风 格的瓷器。此炉钧釉雙螭耳瓶撇口,直径,鼓腹渐收,外撇足。器型显得厚实,而颈两侧所饰螭雙耳,却又彰显其典雅考 究。整器施蓝釉形成自然垂流斑片,釉质肥润,釉面晶莹,型、色融合天成,堪称佳品。
JPY: 1,000,000 RMB: 58,000
159
160
160 清 粉彩西番莲纹盘螭龙笔插 L 9.5 cm W 9.5 cm H 15.5 cm 说明:金钟笼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方口微外撇,短颈,梯 形腹,方形足;底置钱纹活塞,肩颈四角饰描金红 螭戟。内松石绿釉。外口沿描金,笼身饰粉彩加金 莲花、蔓草纹,腹部四面各有一个万字描金方形窗。 下部为方形台座,以红彩描金回栏台基式为纹样。底 松石绿釉书红彩“大清乾隆年製”六字篆书款此器造 型精巧别致,工艺精湛,体现了美观与使用的完美结 合。 备注:配原装木盒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珐琅彩·粉彩》P165
JPY: 1,200,000 RMB: 70,000 160(mark)
160
161 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 H 31 cm 说明:此件梅瓶器形端正,青花发色青翠亮丽。外壁错落绘折枝桃实、荔枝 及石榴等“三多”纹饰,每种花果之间点缀折枝花卉,颈部均饰一周 十字花卉纹,肩部及足圈饰蕉叶纹,绘工精细,果实饱满,花盛叶 蔓,生机勃勃,其青花翠丽,略有晕散,绘工精细,尚有雍正仿明代 “宣青”遗风。底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青花发色青 翠艳丽,绘制精细,构图疏密有致,纹饰清晰,为乾隆青花瓷的代表 作。所饰三果纹是瓷器装饰的吉祥图案,多为寿桃、石榴、佛手或寿 桃、石榴、枇杷等,寿桃寓有“长寿”,石榴寓有“榴开百子”,佛 手谐音“福”,三果纹寓有多寿、多子、多福之意,故三果纹又称为 “三多图”。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
JPY: 5,000,000 RMB: 290,000
161 161(mark)
162 清乾隆 茶叶沫釉描金云蝠碗 D 8.5 cm H 3.5 cm
JPY: 400,000 RMB: 23,000
162
163 清嘉庆 粉彩狮子绣球纹碗一对 D 10.5 cm H 4.5 cm
JPY: 1,200,000 RMB: 70,000
163
164 清光绪 蓝底描金双龙戏珠大捧盒 D 31 cm H 21 cm 备注:原配透雕龙纹座 款识:大清光绪年製
JPY: 3,500,000 RMB: 203,000
164
164
165 清光绪 黄釉暗刻龙纹碗一对 D 9 cm H 6 cm 备注:原配红木莲花座
JPY: 1,500,000 RMB: 87,000
165
165(mark)
166 清 天青釉双龙耳尊 H 30 cm 备注:大清雍正年製
JPY: 800,000 RMB: 46,000
166
166(mark)
169
169 碧玉云龙纹大插屏 L 50.5 cm W 21 cm H 62 cm 款识:九州岛野内家旧藏 备注:紫檀座底座
JPY: 800,000 RMB: 46,000
170
170 清宫百子图彩绘册页 纸本 册 28.5×20cm
约0.5平尺
JPY: 500,000 RMB: 29,000
171 清 紫檀嵌影木面板香几一对 L 42 cm W 42 cm H 88 cm
JPY: 3,000,000 RMB: 175,000
171
172 清 铜鎏金书卷形水滴 L 7 cm W 5 cm H 3 cm
172
173
JPY: 300,000 RMB: 17,000
173 清中期 松花石螭龙博古纽玺 L 11 cm W 7 cm H 9 cm 说明:松花江石质细腻,宜雕琢。常为清宫皇室作为砚石而用。此印章长方形,印钮博古形雕仿古青铜纹和双螭龙纹。印面刻兢 兢业业阳文四字。有紫檀二层须弥座。早期为驻港英国外交官旧藏品。 款识:‘兢兢业业’印文 来源:英国收藏家旧藏 备注:紫檀底座
JPY: 1,800,000 RMB: 104,000
173
174
高士奇 清代著名学者,诗人、藏书家、刻书家,在文学、史学、政典、书法、鉴赏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高士奇(1645-1703.8.12)一作(1645-1704)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赐号竹窗,谥文恪。 康熙三年(1664)随父古生公游学京师、康熙八年入太学,得以初觐康熙,皇上喜其一手“王字”,好其理学 文章,钦赐拨取,旬日中二试皆第一,记名翰林院供奉,高士奇从此踏上仕途。高士奇的一生,有幸得康熙 的知遇,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高士奇转为侍读学士,充大清一统志副总裁。丁卯(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迁詹事府少詹事。从一个监生宜人宦官之列,成了四品官,这在举科年代是绝无仅有的。 高士奇在内廷的这段时间,正是康熙大展雄图的时期。康熙二十年,已彻底平定了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 的三藩之乱。二十二年,收复了台湾,促进了国家的统一。二十五年,康熙又下令抗击沙俄侵略者,收复了 雅克萨。并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从而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一直在 内廷的高士奇,对康熙皇帝起了一定的影响和作用。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高士奇补侍读充日讲起居住官,与康熙朝夕相處,康熙二十三年,高士奇迁右春坊右 庶子,二月转左春坊左庶子,又升翰林院侍讲学士,成了康熙的“老师”。當高士奇最后一次离京时,康熙说:“见尔感涕,朕亦 难忍。”命阖宫首领内监送至苑,可見康熙对高士奇的信任。高士奇離世時,康熙亲制悼词,并御书悼联:“勉学承先志,存诚 报国思。”赐谥号文恪。 高士奇学识渊博,能诗,善书法,精考证,能鉴赏,所藏书画甚富。 他生平著作甚富,有《春秋地名考略》、《左传纪事本末》、《春秋讲义》、《江村消夏录》、等,他的画大多留于故宫,他的 字,可看西湖十《江村销夏录》局部景的碑题。高士奇的名字,不仅留在史册,而且民国初就入册《辞源》、《辞海》,同时入 册以后发行的《中国文学家辞典》、《中国美术家辞典》、《中国书法家辞典》、《中国收藏家辞典》
174 清 凤衔灵芝白端砚 W 20 cm H 5.5 cm 来源:大阪资深藏家旧藏 备注:(高士奇作)高江邨 士奇铭 曾伴西清十一秋,朝朝染 翰凤池头,而今谁绍丝纶手,墨气因尚未收
JPY: 600,000 RMB: 35,000
174
175
175 桂馥款 田黄灵芝方章 L 2.7 cm H 4 cm 重76克 备注:此征翁藏取佳片三石归里同者之印之缘 也 壬子春桂馥 谦和益寿 沧华
JPY: 1,200,000 RMB: 70,000
176 清初 沉香深山草庐图随行笔筒 H 9.5 cm L 8 cm 说明:沉香木属瑞香科,产于印度、泰国、越南等地,木质 坚硬而重,色黄有香味,据称其脂膏凝结成块,入水 能沉,故名“沉香”。香气有莲花、鹅梨、蜂蜜等种 类,氛芳袭人。因沉香之难觅,明清以沉香木雕刻的 精致案头清供并不是很多,此见可谓精工妙者。
此笔筒采用密度极高之沉水沉香,精心雕琢而成,色 深褐,因油性足而油润光润。表面刻奇山异石,苍松 古金,远景近景,层次分明,固材随形古趣盎然。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竹木牙角雕刻》P21
JPY: 600,000 RMB: 35,000
176
177
177 清 黄杨木雕童子献寿摆件 W 18 cm H 24.5 cm 说明:以质细密黄杨木为材,形象生动地雕琢了拄著神木杖 的寿老,浓眉长须,一手执桃花如意,一手持神木手 杖,身边待一幻龄童子,手把一蝙蝠,脚跨一祥鹿, 意寓福在眼前。作品雕工精致,栩栩动人,色凝重, 包浆润厚。底部有一枝叶形原配座,增加了整个作品 的完整性和生动感,为清代雕刻中之美作。 来源:关东藏家旧藏
JPY: 800,000 RMB: 46,000
178 清 沉香仙山楼阁山子 W 27 cm H 11 cm 说明:此作品选用上等沉香木,刀工精湛,纹饰深峻生动, 整体造型富有立体感,山体嶙峋,山形险峻,瀑布垂 下,江上行舟图景。秀山峻峰,叠嶂层层。山上古松 老木悬崖,山间茅舍树荫环抱,山下一江水流弯延。 滩中芦苇飘曳,岸边垂柳倒挂,江中渔舟悠行,陆上 人影幢幢。全景雕刻细腻,有种人间仙境之感,是难 得的佳品。
JPY: 800,000 RMB: 46,000
178
179
179 十三世纪 铜鎏金大理国阿嵯耶菩萨 H 35 cm 说明:本件阿嵯耶菩薩為雲南大理國時期(937-1253,前後共有 22代君主)的佛教造像。大理國從國王到民眾都崇尚佛教, 國王中曾有九位國王禪位出家,而一般民眾“多尚浮屠法, 家無貧富,皆有佛堂,人不分老壯,手不釋佛珠”,有“佛 國”與“妙香國”之美稱。由於佛教的昌盛,大理國佛像藝 術發展十分興旺。其佛像藝術立足於大理本土的民族文化觀 念和審美意趣,且不段吸收漢地中原、西藏和南亞不同地區 的藝術特質,最終形成極為獨特的造像風格。大理佛像之 中,又以阿嵯耶菩薩之造像最為特色。“阿嵯耶”是印度梵 語音譯,意譯為“聖”,阿嵯耶觀音即“聖觀音”的意思。
此尊阿嵯耶菩薩頭梳高大髮髻,髮髻正面安有化佛,兩肩各 垂一條粗大髮辮。臉型長圓,雙目平直,眼瞼低垂,雙唇厚 實。雙臂有釧飾,右手腕上戴有一個鐲子。左手置於下腹 前,微微抬起,右手彎曲至胸前,食指與拇指相拈,結妙音 天印。整體體態修長,身軀扁平,腰部有明顯收分,姿態挺 拔秀美。上身袒露,脖子上戴有項鍊,下身著長裙,裙子十 分透薄,緊貼身體,露出大腿清晰輪廓,兩腿上刻畫均勻分 布的“U”字形衣紋。腰部束有寶帶,腰帶正面露出裝飾性極 強的十字花結。整體造型大方,型像莊嚴,風格純樸,工藝 獨特。
JPY: 3,500,000 RMB: 203,000
179
180 15世纪 铜鎏金观音菩萨 W 30 cm H 46 cm 说明:观音菩萨结游戏姿坐于莲花座之上,左腿盘于莲花座 上,右腿向前伸展脚踏一朵盛开的莲花;左手结说法 印,右手施与愿印,双手分别各捻一株莲花开于双 肩。面相丰颐圆润,曲眉似弯月与鼻梁相连,眼睑较 宽,神态慈和宁静,典型的15世纪西藏造像面相特 征。双眼微合,俯视前方,仿佛正在冥想之中,又似 在出神聆听,寻觅众生求助的呼声,应声前去解救。 头戴花冠,冠叶宽大,雕刻精细,并向外倾斜,这与 藏式风格略有不同,融合了内地造像的审美情趣。宽 肩束腰,身躯雄健,结构匀称,体态优美,整体给人 庄严神圣而又慈祥亲切的宗教美感。上身袒露,双肩 披天衣帔帛,胸前配饰璎珞,华丽而精美;下身着长 裙,系束带并打结,颇具装饰意味。衣纹厚重写实, 刻划自然流畅,衣缘上錾刻花纹,纹饰清晰,雕刻精 细,鲜明的汉地造像装饰风格。束腰仰覆式莲花座, 莲瓣宽大饱满,排列规整,做工精致,整躯造型大 方,体态优美,形象庄严,为十五世纪西藏地区佛造 像的典范之作。
JPY: 3,500,000 RMB: 203,000
180
181 明 铜鎏金长寿佛 H 17.5 cm 备注:大明永乐年施 说明:全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双手于脐前结禅定印。头戴五叶花冠,束发高髻,宝珠顶严。面相方圆,长眉细目,眉间白 毫,鼻梁高挺,表情沉静。耳垂圆珰,束发垂肩,缯带从耳际向上飘起,帔帛搭于双肩弯曲而下,绕过两手腕对称搭于身 体两侧。躯体健壮,体态均称,结构合理。上身袒露,胸前饰有璎珞,臂部、手部、踝部都饰有钏环。下身着长裙,采用 了汉地写实性的表现手法,两腿间的裙褶呈放射状自然流畅铺于座面之上。小腿部的裙褶呈椭圆形,是明代造像中较为常 见的装饰样式。束腰仰覆式莲花座,上下缘饰两圈连珠纹,莲花瓣一周,排列规整,莲瓣饱满圆润,制作精致。在莲花座 面的正前方錾刻有“大明永乐年施”六字款,字体柔美,其中“年”字的左边一短竖习惯用一点来代替,这与明代官窑瓷 器的书写风格相似,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署款为从左至右顺读,而不是明代汉地的自右至左的书写形式,这种书写风格 符合了藏族人书写藏文的习惯。
JPY: 2,500,000 RMB: 145,000
181
181
182 明 铜鎏金观音立像 H 35.5 cm 说明:造像双足并立于莲花座之上,双手结说法印分别捻一株乌巴拉花开于左右肩。头戴五叶宝冠,发髻高耸,余发披肩。冠叶 雕刻精致,冠叶下饰有连珠璎珞,并镶嵌绿松石,做工精细。面相端庄,额际高广,弯眉与鼻胫相连,目光下敛,相容和 煦,现慈悲之态。身体呈三折姿站立,结构比例精准。上身袒露,胸前配饰项圈璎珞。腰系束带并有多个U型璎珞装饰。 下身着长裙,裙褶刻划写实,自然飘逸流畅。束腰仰覆式莲花座,造型宽大,做工精细,莲瓣工整挺拔,排列规整,其上 刻划出三道叶脉,具有很强的写实性。造像黄铜铸造,胎体厚重,选材考究,工艺精良。整体造型大方,工艺精湛,保存 完好,立像观音在现存明代造像中十分少见。
JPY: 1,000,000 RMB: 58,000
182
183 清早期 铜鎏金无量寿佛 H 13.5 cm 说明:此尊造像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特征,也是清代比较流行的造像题材。造像造型及装饰手法具有鲜明的尼泊尔艺术风格,但 其制作工艺则体现出浓郁的清代工艺特征,应是清中期复古之风兴盛时期的作品。这种题材的造像跟当时帝王祈求长寿、 平安的思想有着密切关系。造像制作规整,简洁大方,做工精细,是典型的清中期造像作品。
JPY: 1,500,000 RMB: 87,000
183
184 清乾隆 铜泥金八臂观音像 H 35 cm 说明:尊胜佛母简称尊胜母,又称乌瑟腻沙尊胜佛母、顶髻尊胜佛母、佛顶尊胜佛母,藏音为“朗觉玛”。尊胜佛母与无量寿 佛、白度母并称长寿三尊,多供奉于无量寿佛右边,主长寿。尊胜母有九种化相,常见者多为三面八臂形相。此尊尊胜佛母 为四面八臂,皆头戴五叶冠,额头上开第三只眼,垂耳佩铛。身披天衣,佩戴驯镯璎珞,帛带绕臂垂然而落。八只手臂动 态不同,一般为右边第一手持十字金刚于胸前,二手托莲座,上为阿弥陀佛,三手持箭,四手施愿印置右腿前,左边第一 手忿怒拳印持绢索,二手上扬作施无畏印,三手执弓,四手定印托甘露宝瓶。此尊造像因年代久远,所持法器已失。其双 腿穿精美佛裙,其上錾刻细密的花纹,结跏趺坐与月形莲花座上。单层覆式莲花座,造型宽大,做工精细,上缘刻有三道 联珠纹饰,中央有“大清乾隆年敬造”楷书款。莲花瓣圆润秀长,排列规整。整躯造型大方,工艺精湛,保存完好,体量 较大,典型的清代宫廷造办处所造佛像。 备注:大清乾隆年敬造
JPY: 1,800,000 RMB: 104,000
184
185 清乾隆 铜泥金般若品尊者像三件 尺寸不一 款识:大清乾隆年敬造
JPY: 3,000,000 RMB: 174,000
185
186 清中期 银胎泥金长寿佛 H 15 cm
JPY: 800,000 RMB: 46,000
186
187 清 金刚铃、金刚杵 尺寸不一 说明:金刚铃、杵经常作为藏传佛教常用法器,金刚铃代表“智慧”与“女性”,在修法中,主要为督励众生精进,警觉、劝请 佛菩萨,令彼等欢喜之用。金刚杵代表“慈悲”与“男性”,原是古代印度的兵器,在藏传佛教中,金刚杵象征摧灭烦恼 之菩提心,象征如来金刚之智慧大用,能破除愚痴妄想的内魔与外道诸魔障。二者一起使用代表慈悲与智能的结合。金刚 铃为杵形把首,施以鎏金,下为一尊戴宝冠呈寂静貌的菩萨。铃身图案繁复华丽,顶部为顺时针方向排列的以莲瓣装饰的 诸佛种子字,以及璎珞、金刚杵等纹饰。
JPY: 300,000 RMB: 17,000
187
188 清代 红地龙袍 L 222 cm H 138 cm
JPY: 600,000 RMB: 35,000
188
189 红地龙袍带貂皮长袍 L 168 cm H 143 cm
JPY: 1,200,000 RMB: 70,000
189
190 清 金丝刺绣龙袍 L 177 cm H 145 cm
JPY: 500,000 RMB: 29,000
190
191 半面海水八宝团花纹刺绣 L 122 cm H 135 cm
JPY: 400,000 RMB: 23,000
191
192 晚清绿地刺绣博古服 L 159 cm H 117 cm
JPY: 400,000 RMB: 23,000
192
闻茶听香—茶、香道具专场 2014年3月8日 星期六 9:30
盛世经典 春季 2014 盛 世 经 典 中国宫廷艺术及古董精选专场 —
auction.com 〒 103 - 0027 東京都中央区日本橋 2-10-8 日本橋日光ビル8階
中国宫廷艺术及古董精选专场 2014年3月7日 星期五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