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享 03

Page 1

11.2013

03

︻ 何 竭 我 西 力 們 阿 追 務 書 六 求 要 章 認 認 三 識 識 節 他 耶 ︼

。 和 華 、

主觀

訪問李思敬博士 新 客觀 聖經學堂 開學!

尋回失落的一節經文

新 反觀 心思世物

誰座着為皇?


出版 旺角基督教會 義務顧問編輯 梁柏堅先生 編採 鄧文浩(Andrew) 程嘉文(Carmen) 張晉浩(Dick) 香玉 (Nicole) 吳金珠 校對 吳金珠

03

目錄 1

編心

2

悶 — 訪問李思敬博士

8

心思世物 誰坐 為皇

10

築•景•廂•情 — 遊走文字海洋中 淘•讀•心靈 — 過猶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線

封面+封面內頁相片 鄧文浩(Andrew) 設計 JamFlare 專欄 潤喉糖 玲玲豬 聖經後學 郭燕芬(Julia) 特別鳴謝 李思敬博士

13

聯絡 電話: 2394 0411 傳真: 2397 0833 電郵: mkchurch@ gmail.com 地址: 九龍油麻地 東安街40-48號 海昇大廈1字樓D室 網址: www.mkcc.org.hk

14 15 16 17

出版日期 2013年11月24日 03號

黃老吉涼茶舖 — 寶島情 聖經學堂 — 尋回失落的一節經文 玲聲 — 我看耶穌 表白•心跡 — 回應神 •與人分享

編 心 ▲ 文:金珠


「悶」叫你聯想起甚麼?上班、讀聖經、上學、還是無事 可做?「悶」是否你的口頭禪?還是你的生活十分充實, 這個字跟你的生活根本沾不上邊?若是後者,真的為你感 恩,相信你的喜樂也是你身邊的人的祝福。假如是前者, 盼望這一期的【回•享】能為你的生活加添點點色彩。

解,不明白當中的意義、又或者不能跟自己產生有意義的 聯繫。」這是李思敬博士用作解釋何謂悶的例子。覺得讀 聖經很悶的人,看完他的訪問稿,會得着很大的安慰。 雖然「悶」是今次的主題,但我們深切地期望你看的時候沒 有悶的感覺,因為你可以找到一個能消磨一個下午,又不 花分文的好去處;你亦可以找回一節失落的經文、透過訪 問及弟兄姊妹的投稿,你可以更認識他們。

「成年人在筵席上談得興高采烈,小孩子吃飽了,正無所 事事地拉扯着父母的衣袖,示意要離開,口中嚷着: 「很 悶呀!他不明白有甚麼好說的,卻不知道父母跟其他人正 利用這僅餘的數十分鐘交換彼此的近況。悶 ─ 源於不理 我們更希望的,是你也能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


2


、 悶 / 訪 問 李 思 敬 博 士

悶, 是一種怎麼樣的感覺? 天色不明朗─悶。 沒有假期─悶。 投入不了聚會─悶。 那─讀民數記呢? 為了探討這個題目, 特地訪問了在神學院 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李思敬博士, 為民數 記是沉悶的來一個平反。

▲ 訪:金珠 + Andrew 文:Carmen 圖:Andrew

3


劈頭就問李博士,是否一開始就覺得民數記很精彩?換 來簡單直接的答案:「不是。」他接着說:「讀經悶是 因為覺得跟我們沒關係,很遙遠。於是嘗試走捷徑, 找些聖經裡面的教訓,快速地抽取一段,例如不要吃甚 麼、生活要聖潔、不要犯罪,那就覺得跟自己很有關係 了;其實跟原本的經文是完全無關的。我們的靈意解 經,其實是“屈”了聖經,為了屬靈意義而強加意思。 我就曾聽過有牧師解釋撒母耳要殺亞瑪力王,是因為這 個亞瑪力的王代表情慾,我們要治死我們生命中的情 慾,所以一定要殺死他……教導是沒錯,但卻不是那段 聖經原本的意思。」 李博士師坦言要明白聖經原意,需要長時間的專業訓 練,對一般信徒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他特別 強調:「聖經從來不應只是自己關上門來一個人讀!我 們總弄錯了,認為一個人關上門開了燈讀了聖經就是靈 修了。」 4


提到正確的讀經方法,李博士耐心分析:「弟兄姊妹是 需要教導的,如果想鼓勵弟兄姊妹讀聖經,在他們讀一 卷書之前,要教他們如何讀。有了方法,打開聖經那卷 書是溫習。相反只靠自己,由零開始,是不實際、很遙 遠的,一定不知道經文在說甚麼。」 他又指出教會必需認定方向:到底是以神的說話作為弟 兄姊妹生命的糧食?還是以侍奉為首要?這是一個信 念,是兩條很不相同的路。如果認定了前者,那傳道的 責任就是思考如何令弟兄姊妹明白神的說話。 要好好讀完一本聖經,李博士提供了他昔日牧會時的策 略:「一年四季,兩個月八堂崇拜,我跟他們(弟兄姊妹) 看不同的經卷,乖乖坐在我教會裡,十年後你就可以學 到整本聖經的了。」 學習聖經,李博士提供了一個結構性的導向: 「學習聖經 是三層的,主日崇拜牧者的解釋,是教導的層面,這只是 頭盤,主日學是正餐,參加的弟兄姊妹可以按着不同的 程度,透過不同的材料及媒介去學習真理。明白是一個 開始,更重要的是實踐,不同的人又不同的做法,個人 安靜靈修,聽神吩咐你怎樣實踐,然後在小組或團契分 享如何去實踐,在其間遇到的困難、或是成功的見證, 那就可以看見神的道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果效。」 他即時舉出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申命記教導我們,收割 要留一些給孤兒寡婦及寄居者。世俗的思想一定會說那 豈不蝕本?有一位弟兄真的照著辦。他是生意人,行內 人人慣於拖數,但聖經不是這麼教導,於是他回家禱告 後,決定要提早找數!結果經過一段日子,他贏得了同 行的信任,關係自然建立,那生意還會差嗎?他本來抱 著懷疑,但願意嘗試,能夠去實踐,就能體會神的話如 何跟我們息息相關,往後自然就會對聖經產生興趣。」 訪問完結前,李博士對悶作出了回應: 「悶是怎樣出來 的?就是從不明白而來。許多事情本來很有意義,但因不 明白在做甚麼,就會覺得很悶。就像成年人在聊天聊得 興高采烈,小孩子就會大喊“好悶呀!” 所以讀聖經為何 覺得悶呢?不是聖經的問題,是我們沒有明白聖經。」 5


神以恩典來預備了極豐富的資 源,為著要幫助兒女們明白祂的 說話,數十元的一本聖經,內裡 是多少人的心血,藏著多少神的 智慧等待我們發掘?李博士的一 席話,是否挑戰了大家慣常的讀 經模式?有沒有為大家帶來一個 嶄新的角度與態度?

6


7




▲ 文:Dick 圖:Andrew

遊走文字海洋中 你有沒有想過可以在露天廣場中享受溫熱暖和的陽光, 拿著書本渡過一個舒適安逸的仲夏?你更有沒有想過可 以在樹蔭下,斜陽中閉目靜聽大自然中生命的律動?這 是一個甚麼地方,筆者先賣個關子,帶大家從文字遊走 這書香之地。

發現圖書館內外的色彩有很大對比。圖書館外牆主用暗 啞,深沉的色調,像合手祈禱的灰衣婦人;而館內展覽 廳陳列著色彩繽紛的晝作,像青春可愛的小女孩。一進 大門,在柔和琴音中,便欣賞到展覽廳中小孩們的作 品,線條簡單、色彩斑爛,彷彿一陣號角聲,喚起那沉 睡已久,但卻閃耀著金黃光的美好童年。

從遠處眺望這建築,結構就像并排而放的書脊。顏色略 略灰淺,加上外露的鐵梯,一眼看去像工廠大廈,萬萬 沒有想到的是內竟如此自然、寧靜、逍遙。走近一看, 才發現外牆不同地方都是簡單的物料和結構,沒有多餘 的粉飾,簡單而實在;跟宏偉典雅、外牆反光得像鍍了 純銀般的商業大廈和私人屋苑相比,這卻帶有香港所缺 乏的人文色彩。 這就是屏山天水圍康樂大樓及公共圖書館,一個老少皆 宜,可以讓自已沉浸於文字海洋中的地方。

一樓是青少年圖書館和自修室,放學時段,就有不少格 子校裙,灰色校褲在這遊走。不時也有背著背包的中年 婦人,帶著可愛的小孩走著。整個青少年圖書館有一種 青春的氛圍,不只來自三五成群的學生、偶然冒出的笑 聲、和滿頭大汗的青春汗味;更來自精心佈置的細節: 新書推介是用WhatsApp的話框、以別具一格的書架展示 各類新書。想不到圖書館也有如此令人有意外之喜的精 心設計! 亮點還在上層。

圖書館正門外有一道磚砌暗啞的橋,站在大門前,才 10


11


沿木樓梯直上,發現這圖書館有很多落地玻璃,所以有充 足的自然光照射到館內,既環保又美觀。館內藏書極為 豐富,相比一般圖書館最多的兩層,此圖書館的書要用六 層才能容納。無論哲學、法律、小說、應有盡有,種類 繁多,使人真正有置身知識海洋的感覺。有一哲人曾言: 「知識是愈吃愈餓的糧食。」在這就能深深體會到這種飢 餓。這兒除了大量書本之外,更有一個寧靜舒適的閱讀環 境。玻璃旁的幼樹,在溫熱及橙黃的斜陽下,為讀者投射 出微晃的樹蔭,光斑在椅子上照出那絨毛的金光,乾淨舒 服。在這渡過一個沒有繁忙瑣事的下午,又會是一種如何 的感覺? 一直上到六樓,裝璜沒有太大的分別,自然光仍然懶洋洋 地投射在這寧靜空間,阡陌間有男女老少享受這不容劃破 的寧靜。走到盡頭,有一扇玻璃門,和外牆巨大的落地玻 璃相比,更顯得其細小,但卻是這圖書館的特點所在。 玻璃門後是一片青葱的草坪,把圖書館圍著。由於在六 樓,所以有空中花園的感覺,看外面的翠綠山嶺、屋村小 樓,彷彿置身於魔戒中精靈國度般安逸。草坪外圍有數張 木桌木椅并排擺置,讓人遐想著坐在椅上,看著依山紅 日,手拿一本讀物,會是何等令人嚮往。躺在草坪之上, 抺 蔚藍,感受那輕彿得手背發麻的微風,閉 看著那天空一抹 目,聽那鳥兒拍翼的律動,和自然對話交流,暫時把俗務 拋諸腦後,享受閒適的感覺。 都市是充滿刺激、速度的地方,人不免疲乏,即便娛樂也 是被影像衝激。有人說: 「人類如今失去了電子產品就不 能生存,所以退步了。」其實人也該脫離電子,回到自然 中。放假與其唱K看電影,倒不如來這屏山天水圍公共圖 書館,去享受一天久違了的自然和閒適吧。

12

屏山天水圍康樂大樓及公共圖書館 地址 : 天水圍聚星路一號 (天水圍站c出口)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三,五至六:09:00 - 20:00 星期四:12:00 - 20:00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09:00 - 17:00


在 教 會 的 書 架 裡 ﹁ 淘 寶 ﹂

▲ 文:Nicole

過猶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線 亨利.克勞德、約翰.湯森德 合著 \ 蔡岱安 譯 \ 台福傳播中心出版 \ 教會書籍編號:D101 過猶不及,這句成語出自於論語,指事情做 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合適的。 人在社會上生存就無法避開與其他人的聯 繫,也就是無法不建立關係,但我們處理自 己的這些關係的時候,又是否恰當呢?爸媽 過分管教孩子,導致孩子逃避父母,不願接 受父母過多的管束,很多的家庭問題相繼出 現;婚姻裏,二人關係處理不當可導致婚姻 破裂。若我們懂得設立了合適健康的心理界 線,就可以避免衝突與爭執,更可能經營出 極美好的關係。 界線是什麼呢?界線可以幫助我們定位,定 義什麼「是我」,什麼「不是我」,知道我們擁 有什麼,可以選擇什麼,我們要在屬於自己 的範圍裡為自己的選擇、行為負責任。作者 引用「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 完全了基督的律法。」 (加六2)和「各人必擔 當自己的擔子。」 (加六5)說明我們每人都當 為自己的「擔子」負責任,然後「重擔」則應 該互相幫助。但是,有一些人將「重擔」當成 「擔子」,所以拒絕別人幫助;或者把自己的 「擔子」當作「重擔」而不去背負就會出現問

題。最基本設立界線的字,就是『不』,懂 這個字,才不會越界,不會讓別人越界而佔我 們便宜,也不讓自己越界而負過多的責任。 書中有不同的章節去論述怎樣跟家庭、朋 友、配偶、子女、工作、自己跟神去定界 線,筆者認為其中的“界線與你的子女”特 別適合身為父母的弟兄姊妹參考。在現今的 香港社會,身為父母的你可能會害怕,你害 怕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你害怕自己做得不夠 多、做得不夠好。此章除了講述父母及子女 的界線外,更重要的是怎樣教孩子發展他們 的界線,讓他們學習該有的責任、讓他們懂 得尊重別人的界線。父母如對這個『不』字 運用得恰當的話,可讓孩子為自己行為承擔 後果,這才是他們真正應有的人生。 想有一個平衡健全的生活,明確的「界線」 是很十分重要的,身體上的界線、心理上的 界線、情緒上的界線、屬靈上的界線,設定 這些界線能幫助我們尋得從神與從人而來的 安慰,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能夠幫助我 們主動地去承受上帝所應許的產業。

13


寶島情 最近保安局的報告顯示香港人移民數目回升,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上升了接近一成,其中升幅最顯著 的地方就是台灣。台灣除了吃喝玩樂外,還有很多的地方可以給我們借鏡,其中的就是「反對聲音」。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政府奪回甲午戰爭後割讓給日本的台灣。中華民國接管台灣後,執政的 國民黨貪污腐敗,加上戰後物資窮困,使新住民(即非台灣人)與原住民衝突日趨激烈,到了1947年,因 警方緝捕售賣私煙份子爆發了二二八事件。1949年國民黨敗走台灣,原住民更加為之反感(詳情可閱讀 龍應台的《大江大海》)。 鑑於二二八事件,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透過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令,用高壓,近乎法西斯的獨裁手段 去治理台灣,而特服機關往往用「共匪」為借口去緝補異見人士,有很多市民也因此被無故被捕和殺害。 1975年蔣介石去世,他的兒子蔣經國接任,他起用了大量台灣本土的知識份子擔任內閣。四年後蔣經國 解除了報禁,這一解禁使無數批評國民黨的報刊如雨後春荀,國民黨受到前所未有的嚴厲批評,直接導 致發生了 「美麗島事件」 。

▲ 文:潤喉糖

「美麗島」其實是一本雜誌,創辦者本想在國際人權日的早一天舉辦遊行,但高雄市政府卻在同一天頒布 宵禁令, 「美麗島」人不理禁令照樣上街,事後大批人士被捕。事件發生後,台灣社會上產生極大的回 響,反對國民黨的聲音愈來愈大,加速了蔣經國日後開放傳媒,解除戒嚴令,而解除黨禁使其他黨派也 能透過選舉進入議會。1988年蔣經國突然逝世,李登輝接任。任內他六次修憲,繼續推行本土民主化, 終於在1996年舉行全民直選總統。而到了2000年,歷史性一刻來臨,民進黨的陳水扁擊敗宋楚瑜成為總 統,這是華夏文化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來第一次和平的政權移交。反對者變成執政者,而執政者卻變成了 反對者。 沒有地產霸權,便宜的樓價孕育出濃厚文化氣息,綠化保育發展並存,這些令香港人趨之若騖的地方, 是因為反對黨起了監察作用使執政者不敢任意妄為。台灣從一黨專政,發展到現在可以民選總統,經過 了數十年充滿反對聲音的歲月。 事情總有不同意見,如果當權者每每只聽取合意的聲音,反對聲總是被漠視,結果只會令反對聲音愈發 愈大;反之當權者可以廣納民意,那時候我們便不再需要羨慕對岸,我們也有我們的樂土。

14


尋回失落的一節經文 詩篇145篇是一首讚美詩,也是一首字母詩。即每一節的第一個字都是按希伯來字母依序排列去寫的 , 而希伯來字母有22個,但在馬索拉希伯來聖經只有21節,因此引致其他譯本都只有21節 ,包括了和合本 與新譯本。 十三節前都按照字母的次序,但第十三節後,竟跳過一個字母, 沒有了第14個字母的一節 , 反而是接 上第15個字母,即第十四節 ,這令許多聖經學者百思不解。 從字母詩的結構上看,應該有完整的22節才對。這謎團長期未能解開, 在解開這謎團之前,先將詩篇 145篇13-14節經文的兩個譯本列出如下: 13 你的國是永遠的國,你執掌的權柄存到萬代 。 14 凡跌倒的,耶和華將他們扶持 ;凡被壓迫的,將他們扶起 。— 和合本。 你的國是永遠的國 ,你的王權存到萬代 。 跌倒的,耶和華都扶持他們;被壓迫的,他都扶他們起來。— 新譯本。

13 14

如今這個謎團已在死海古卷中找到了答案,找回失去的第14個字母所寫的一節經文,在最新的和合本修 訂版就將其加回在第十三節內,現列出如下: 13 你的國是永遠的國,你執掌的權柄存到萬代。耶和華一切的話信實可靠,他一切的作為都有慈愛。 14 耶和華扶起所有跌倒的;扶起所有被壓下的。— 和合本修訂版 。 ▲ 文:聖經後學

若將 「耶和華一切的話信實可靠,他一切的作為都有慈愛」分出作為第十四節 ,而之後的經節按數序編 排,則全詩回復22節這希伯來字母詩的結構就更好了。

15


我看耶穌 很多人都慣性把祂當作爸爸、有求必應的「黃大仙」 、訴苦對象、老朋友、預言家等等 ,祂的形象也真夠 萬變。不同國藉的人也會向祂叩門問津,祂熟悉天文地理、懂得閱讀人心、很多時候祂比我們更了解自 己;雖然一人顧及萬民,但祂仍然非常體貼,從不忽視一人。 有時候我在想: 祂累嗎? 祂會因我們的行為而感到失望嗎? 祂痛嗎? 祂心靈會枯乾嗎? 經文說:「耶穌哭了。」 是真的,祂其實是有情感的,對於我們所作的一切,包括好的壞的,祂也會有反應。但祂竟沒有因此 而只顧念那些好的孩子,而是從不放棄一人!! 一切也因為愛! 大家可曾給父母責備過?甚至責打過? 小時候總認為爸爸媽媽不愛我才責打我,有時候甚至認為自己一定不是他們親生的。為何可以愈打愈 起勁?我又不是犯下大罪,只是不小心弄破東西、跟弟弟爭玩具這些等閒事而已! ▲ 文:玲玲豬

然而當我為人父母,尤其是經歷了生產之痛,我才明白那怕孩子身體上輕微的損傷,也會觸動我的 神經線,立時緊張起來。因為愛他們 ,我們才更要教育他們如何分辨錯對、做神喜悅的事情,而非 放縱。 大兒子的頑皮至今還未至於要我出手責打他,但若他有過火的行為,我們會非常嚴厲地提醒及責備他。 從家中傭人變了的臉色和孩子臉上豆大的淚珠,我相信那責備並不輕。在責備孩子後,總是心有戚戚 然;雖沒有後悔責備他 ,但總有心痛的感覺! 我們的天父呢?作為萬人之父,對於我們的頑皮、不服聽從、屢不改過,他定必難過非常。然而祂仍樂 於每天從早到晚聽我們的禱告,那怕我們重複做同樣的錯事,只要來到祂跟前,祂仍然聆聽、等待我們 有一天改過,那怕是十年、廿年的事情。 . 有朋友因為覺得自己的錯太大而愧對耶穌,我跟他說: 「誰沒有犯錯?我們原是罪人,神就是來拯救我們 脫離罪,祂就是這樣一位神,愛我們的爸爸。」 您心目中的神又是怎樣的呢?不妨抽點時間和祂來個下午茶聚,好好聊一聊。


▲ 文: Julia

17


呼 籲

各位弟兄姊妹,【回•享】乃是旺角基督教會每月出版 的刊物,為各位帶來一個個基督主題分析,一頁頁教 會內外資訊,一字字內心世界分享, 希望為各位在繁瑣急促的生活中,發掘一處安穩恬靜 的港口。【回•享】,顧名思義,還須各位 的回應與分享;求文若渴,渴請回•享,不論是對聖 經某經卷的得著分享,還是對社會生活的 感受回應,我們都甘如飴蜜。不要吝嗇你的感受得 著,一一和我們分享吧。 來稿請電郵至: mkchurch@gmail.com 手稿請交予旺角基督教會辦公室 或 張晉浩弟兄 (Dick) 若你認同教會文字事工的發展方針及我們的努力,請容 我單刀直說,金錢上的奉獻支持是不可或缺的,畢竟 印刷紙價也是不容小覷,多少也好,對我們也是很實 在的鼓勵!在此先行謝過!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