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享 09

Page 1

07.2014

09

︻ 希 伯 來 書 三 章 六 節 下 ︼

堅 持 到 底 , 便 是 他 的 家 了 。

我 們 若 將 可 誇 的 盼 望 和 膽 量 ,

主觀

撕裂的家 同一的靈 參觀 耳 • 娛 • 目 • 豔

家的味道 客觀

向主感恩


出版 旺角基督教會 義務顧問編輯 梁柏堅先生 顧問 何宗信 編採 鄧文浩(Andrew) 程嘉文(Carmen) 張晉浩(Issac) 香玉琼(Nicole) 吳金珠

09

目錄 1

編心

2

家 — 撕裂的家 同一的靈

8

家在香港

10 12

築•景•廂•情 — 女皇早安! (還是晚安?) 耳•娛•目•豔 — 菠蘿油

14 15 16 17

黃老吉涼茶舖 — 香港早晨 玲聲 — 家⋯ 勉 聖經學堂 — 人口調查 表白心跡 — 向主感恩

校對 張皓湞(Coffee) 助理 何穎欣 封面+封面內頁相片 鄧文浩(Andrew) 設計 JamFlare 專欄 潤喉糖 玲玲豬 聖經後學 特別鳴謝 郭乃弘牧師 高詠萳 黃彥雋 何宗信 阿莉媽媽

聯絡 電話: 2394 0411 傳真: 2397 0833 電郵: mkchurch@ gmail.com 地址: 九龍油麻地 東安街40-48號 海昇大廈1字樓D室 網址: www.mkcc.org.hk

編 心 ▲

出版日期 2014年8月31日 09號

文:Andrew


「香港從未咁撕裂過。」 這是今期《主觀》的受訪者第一句的說話。 不得不認同,香港真係從未咁撕裂過;從議會內外可以看到,從7月2日凌 晨的遮打道可以看到,從7月2日的媒體報道可以看到,從7月3日的“特首答 問大會”可以看到,從廣東道可以看到,從地鐵可以看到,從Youtube/Facebook可以看到,更可從基督教的圈子看到。 理應同感一靈的基督的身體,何以會撕裂?是否頭與身的連繫出了問題?是 否我們還分不清包容與包庇的分別?是否我們還看不見應跟從神還是順從人 的權柄?是否我們其實都是自視過高自以為神? 寫於7月4日的心情,沉重-無言-遙想遠方的家鄉,合一的國會是何模樣?

1


、 家 / 撕 裂 的 家 同 一 的 靈

2

「我在香港工作了48年, 從未見過香港如 此分化, 不單是社會, 教會也如是。 」 郭乃弘牧師一直熱心於社會事務, 這份熱 情始於當年自香港大學畢業後, 到耶魯大 學攻讀的三年海外留學歲月, 「因為離開 了再回頭望, 就對香港認識更深。 」 畢業 後回港工作, 差不多半個世紀, 談到社會 和教會的現況, 郭牧師提出了簡單直接的 判斷。

▲ 訪:Carmen + Andrew 文:Carmen 圖:Andrew


3


對於社會的分化, 他認為其中因素是年青一代多土生土 長,因而比較醒覺,也對成長地更有歸屬感,因為香港 是他們的家。反觀早期殖民地時代的香港,很多人是因 逃難而來,然後再尋找機會移居澳洲及北美等地,抱持 過客的心態。「今日的表態其實有點兒是對殖民地政府 高壓管治遺留下來的憤恨,因此這群人大致上很贊成回 歸中國。然而,從回歸初期的寬鬆,一國兩制,高度自 治,港人治港等,17年間越見收緊,由此可見北京政府 始終不信賴群眾,正如毛澤東所說: 「槍杆子下出政權」 , 那不是人民支持的政權,完全是靠武力來壓制。最不幸 的是,歷史告訴我們,在中國管治的人一旦得權便弄 權、濫權,因此貪污問題極嚴重,被發現的只是冰山一 角。中國共產黨有三強,一是游擊戰,二是組織,三是 統戰,即統一戰線。他們的嚴密組織完全由黨來控制, 由國家到平民,嚴謹得密不透風。無論如何,這個政權 其實並非十分穩固,至少在國家領導人的心態上如是, 因此他們必須透過完全的控制來鞏固勢力。」 「香港因為新一代的醒覺,就不再那麼乖巧,所謂不乖 巧,就是要求政府達到所應許的,承諾我們的一國兩 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等。」那到底香港是否仍是一 4

個家呢?郭牧師的體會是: 「大部分人看到的情況並非 如此,因為真的很撕裂。」 這種撕裂不單影響了社會,教會的狀況也同樣令人擔 憂。 「教會同樣被社會的事件嚴重地撕裂,像佔中這回 事,本身不是重點,其目的是為了公義,為了向政府討 回一個真普選,就這麼簡單。」 事實上,早於16年前退休之時,正值社會上爭取民主的 聲音非常激烈,促使他重新檢視自己的信仰和事奉。因 此他除了在信義宗神學院任教,又協助中華基督教會的 區牧赴菲律賓、泰國、緬甸等地訓練教牧同工。 另一次的海外生活,再次為他帶來深入的反思。 「有些 菲律賓的同工,需要兩天的行程才能來到受訓地點,他 們沒有薪金,只靠教友的穀物蔬菜維生,其他地方情況 也大同小異,這令我十分感動。」他認為這與香港教會 的狀況形成強烈對比。「有些剛畢業的神學生,即使很 有理想,卻被教會圍著未能發揮,長執以傳統為不能改 變,但不改變何來進步?!」


「我覺得我們的教友,甚至教牧的信仰,都相當陝窄,某 程度來說跟世俗的人求神拜佛沒太大分別,例如只會祈 求上帝給自己和家人幸福等等。然而基督教可不是這麼 陝窄的,基督教是一個以他人為主的宗教,保羅在腓立 比書也提醒教會,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 的事(腓2:4) 。耶穌也一直為他人作事,何來我們基督 教的信仰卻越來越窄?!還有就是我們的信仰很膚淺, 沒有根基,以致經不起考驗。」 有見及此,郭牧師開始認真思考要如何改善教友的信 仰。直到2006年,九龍佑寧堂因財政困難,未能聘請牧 師,就請郭牧師作其教會的Senior Ministry Mentor,於是 他就著手替佑寧堂訓練牧師,開始了他一直構思的 「改變」。 「我們的信仰對象很模糊。Who is God?弟兄姊妹的回 答也許是虛渺地講及神是甚麼,神是誰。產生這個現 象,一定是我們崇拜的儀節出現了問題。」 「每個主日都進行崇拜,原則上是我們表達對上帝的信 仰,以致我們的信仰能更加堅強,這是雙向的。在最早

期使徒時代的教會,門徒是四散的,為何聖靈降臨的時 候他們會重新聚合,而且大有能力到處宣揚耶穌基督受 死復活的訊息?因為我們的上帝是在人類當中親自作 事,也藉著聖靈引導我們作事。」他確信崇拜對堅固信 仰有著密不可分的重大意義。 因此,郭牧師費盡心思鑽研崇拜的儀節, 「崇拜一開首 我們仰望上帝,要知道我們是違背了上帝,離開了祂, 因此我們是在一個與上帝分離的狀態,一般教會說這是 罪。罪是做錯事,沒有做該做的事,沒有敬愛上帝,愛 人如己等等,我認為這些都是表面的。深層來說是我 們跟上主隔閡了 (separated) ,人不能跟我們的主宰分 隔,離開了祂就甚麼都不能作。所以崇拜首要是認罪、 悔改,然後回轉,重新回到上帝那兒。第二幕就如保羅 所說,罪在哪裡顯多,恩典就更顯多了 (羅5:20)。上主 藉著先聖先賢及聖經曉喻給人類,藉著道成肉身拯救我 們,告訴我們生命的道,我們叫Word of God(主道) ,因 此認罪過後就是主道的宣揚。聖靈使我們能夠明白 主道,從而生命轉化,我們就能奉獻我們的生命,為主 使用。」

5


「因此崇拜就有認罪,主道及奉獻的儀節,就是這麼簡 單。」說來簡單,實踐起來卻必需經過詳細的解釋和練 習,也看到郭牧師為改變所付出的努力。

郭牧師坦言,今日的社會是不公義的。「香港的財富從 60年代至今增加了多少?但得益的只有一小撮人,政府 數據說明香港有170萬人生活在貧窮線下,只要睜開眼 看看外面的世界,真的很多人活得很苦。」

花了兩年半完成在九龍佑寧堂的教牧培訓事工後,郭 牧師繼而陸續到各大小教會進行「改變」。他察覺到大 「那我們怎樣呢?有甚麼辦法呢?」郭牧師以一件70年 「小時候媽媽帶我和哥哥 部分教友並不明白崇拜的設計和當中每個環節的深層意 前的往事,回答了這個問題。 到兵頭花園玩搖搖板,哥哥比我年長兩歲,體重自然較 義,因此他會為每個進行培訓的教會度身訂造一本書 冊,並且花上一兩年的時間來教導和實習,然後每年還 重,所以他總是能著地的一方。這時候,媽媽就會在我 要回去視察教友的狀況。最讓他感到欣慰的是每次回去 後面用手幫一把。」 曾接受培訓的教會,都獲得教友正面的回應,覺得學習 這件往事深刻地影響著他對公義的體會。「教會是不是 儀節對堅固信仰很有幫助。 到今時今日還在爭論應該站在哪一邊?不是吧!我們應 「信仰真的很重要,你所信仰的是真實的上帝,因此你的 該要站在被欺壓、被歧視、被壓制的人那邊,耶穌基督 昔日不是這樣做的嗎?這才是公義。」 信仰才能夠真實。」 「我覺得香港一般教會都看不出這個根深蒂固的問題, 就以佔中為例,一直在討論佔中對不對,公民抗命對不 對,事實並非如此,核心問題是信仰。如果我們對上主 的信仰是真實而確切的,這些已經不是問題。」 「問題在於我們今日不是在一個公義的社會。」

6

回到佔中與公民抗命的是非對錯,郭牧師淡然地表達個 人意見。「這個我認為只是技術上的問題,重點是我們 如何能讓今時今日的社會達致更加公義。」 「世上沒有完美的政治制度,但民主是在眾多制度當中 諸如極權、獨裁等等,比較好的一個。因為基本上一個


民主的政制是由人民選出來,因此或多或少要對人民負 責,回應人民的訴求。官商勾結不是新聞,是真真實實 的事。因為香港的制度由殖民地時代到現在都不是民選 出來,因此政府也不認為要對市民負責。」

一節滾瓜爛熟的經文: 「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行。」 (彌6:8) 「對上帝謙卑和對政權謙卑是 兩碼子事。政權我要謙卑,如果它是在執行上帝所做的 事。但當這個政權離棄上帝,不是上帝所命定的時候, 我只要對上帝謙卑。如果我們肯定上帝是一個公義的上 帝,那我們謙卑地與祂同行,其實就是跟那些弱勢的人 同行,因為上帝永遠是關心弱小。」郭牧師堅定地說出 自己的見解。

雖然爭取民主是漫漫長路,然而不努力爭取就永遠不能 達到。 「我們爭取,不要期望100%達到所期望的,但至 少爭取到一點成績。以大亞灣核電廠、91直選、23條、 反國教等等為例,當中是有改變的。如果不去爭取又怎 會有這些改變?」郭牧師以歷史證明付出努力去爭取的 「我們永遠是謙卑對上帝,不是謙卑對權威。」一顆對上 果效,且重申必須行動才能一步一步靠近目標。 「作為 帝堅定不移的心,是一切動力來源。 一個負責任的基督徒真的要想通這一點。我們坐著說是 沒有成果的,一定要投身進去。」 年屆75歲的郭乃弘牧師,雙目精光閃耀,神采飛揚,高 挑結實的身影瀟灑自若。這一切並非偶然,背後是一個 面對政教分離的討論,郭牧師從歷史的角度作出分析, 堅持了30年的習慣 — 游泳。「游水是最好的靈修時間, 「有三個教會傳統,一個是國家教會,如羅馬天主教會、 不能談話,好寧靜,邊游邊思考禱告。」簡單的一個習 聖公會等,這些跟政權關係很密切,由Constantine(康 慣卻映照出郭牧師那份毅力和決心,相信這是爭取公義 士坦丁)一路演變下來;另一些是政教完全分離的,如 和勇於改變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質。 浸信會。我個人認同第三類,分開政權跟教會,但教會 有責任去批判和監察政權。當中分別很大,一個是結 連,一個是完全分開,一個是分開但存在批判監察的作 用,必須要分清楚。」

對於佔中,聽過不少論點,或支持或反對,聲音來自不 同階層不同年紀,當中不乏有建設性而獨到的觀點與角 度。眾人對事件可能帶來的影響有著不一樣的詮釋,既 難一言以蔽之,如何判斷端看個人投放的焦點與價值 觀。 然而對於基督徒來說,不論立場如何,或許更值得深思 的是,自己到底為公義付出過甚麼?有多少時候是尋求 神的心意?又有多少時候是偏行己路?

7


家在香港

▲ 訪、文:金珠 圖:受訪者提供

「家在香港」是因為行不得也、還是由於對本土的熱愛,生活態度可以是截然不同。對三位受訪的弟兄姊妹:何 宗信(C.S.)、黃彥雋(Billy)和高詠萳(Barbie),筆者都會問同樣的問題:有沒有想過離開香港到外地生活?目前仍 然留在香港是否基於自主的選擇?他們的想法,是否也是你的心聲呢? 訪問何宗信弟兄

訪問黃彥雋弟兄 對他來說,移民與否只是個人的選 擇,也是信徒自己跟上帝之間的 事。香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是不爭 的事實,只要按着聖經的教導,各 人做好自己的本份,一定可以使香 港這個地方成為一個可愛的家。

「從來沒有想過移民。」來自他斬 釘截鐵的回答。 1975年開始在加拿大求學六年, 看見彼邦的人對自己的國民十分保 護,即使學業成績遠比當地國民優 勝,非國民的發展機會及所能獲得 的資源十分有限。這些厚待自己國 民的政策他能理解,也認為這樣的 做法很正常。 畢業之後回到香港,很快便投入了 教會生活,找到了自己事奉的方 向,加上家人又多在香港,就更加 沒有考慮離開了。即使身邊的人在 面對九七時紛紛移居外地,他自己 對共產主義也不認同,也沒有想過 離開。原因是:信仰是個人的事, 任何人也不能從外間奪去人的信 心;另一方面,如果上帝要他因為 信主而面對迫害,即使天涯海角, 也不能逃避。

8

若他的子女選擇移民,他也會尊重 他們的決定,且在能力範圍內支持 他們。他表示自己不是一個具宏觀 的人,神沒有呼召他從政,所以 他就盡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也盡心 在教會事奉。基督徒若領受神的呼 召,按真理和公義對社會政策發聲 是一件值得尊重的事。但他覺得現 在有許多人只是為着爭取或保留自 己的利益而不停地叫囂、漫罵,不 單未能有助香港的建設,反而令人 覺得厭煩。 他認為真正的民主是尊重別人,雖 不認同,但仍然讓人有表達自己意 見的機會。他更相信,真正主宰歷 史的是神,耶穌也沒有如以色列人 所願推翻羅馬帝國。中國其實在急 劇地轉變中,問題是我們是否相信 神有祂自己的計劃及時間?還是以 自己認為好的方法去達到自己的目 標呢? 沒有人喜歡生活在一個「家嘈屋 閉」的地方,若叫囂、爭鬥不絕; 甚至大打出手,豈不是迫得叫人離 家出走了嗎?

當問Billy可有想過移居外地時,他 坦白地表示在他的生命中曾想過離 開香港,到外地生活,那是他新婚 的首年。叫他思想移民的催化劑是 國民教育的推出,他覺得部分內容 扭曲了國民教育的本質,社會上又 有不少讓他覺得不公義的地方,他 不想自己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成 長,因此想過到臺灣生活。 對臺灣的認識和觀感源於父親,小 時父親曾想把Billy送到臺灣讀書,但 他因為不想服兵役、怕被管束而拒 絕了,但與父親就臺灣的發展的討 論仍然持續,臺灣成了他另覓家園 的首選。但最後他還是放下了到臺 灣生活的想法,因為他覺得一走了 之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亦發現在他 的心底裡最喜歡的地方仍是香港。 對Billy來說,香港是他的家,因此 對其中發生的事他想表達自己的意 見和想法,也希望這個自己生於


訪問高詠萳姊妹 對於國民教育,作為幼稚園教師的 她覺得自己有責任把正確的觀念傳達 給小孩子,因為他們是未來的社會棟 樑。位於教育的前線,她認為小孩子 不難教,因為他們就像是一張白紙, 讓家長對學校及教師的專業作出信任 和支持反而是更大的挑戰。有時他們

斯、長於斯的地方能向着更好的方 向發展。香港作為中國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他覺得回歸之後許多東西 都改變了。其中之一是現時的人有 較多的不滿,同時會以各種不同的 方式去表達。他認為客觀環境因 素之外,現代人受的教育多了,視 野廣闊了,對自己生活的地方有更 多的訴求,也期望可以在這稱為「 家」的地方當家作主。即使不能有 決定權,也要表達自己的意見。 作為基督徒,他覺得自己在社會上 有一定的責任:行公義、好憐憫, 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看見不公義 的事情,基督徒不應啞忍,而是以 合理和合法的途徑去指出錯誤,他 覺得民主運動是其中一個可以改善 香港現況的方法。他是這樣理解民 主的:若上帝作主,就可以不要民 主。但現在社會上有許多不公義的 事,民主政制可以起監察作用,但 這是一個進程,要經過不斷的學 習。雖然香港的民主運動目前仍未 成熟,但只要能夠開始,才有進步 的機會。 他對政治有自己獨到而中肯的見 解,問他會否從政,他則表示自 己還是更喜歡當個監察的人,同時 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公民的責任。教 導下一代認識香港的歷史、本土文 化、學習愛和保護香港、支持本地 的工業及農業發展。若決策人都以 香港為家,而不是單以一己的私利 作前提,這個家仍可是一片樂土。

對小孩子過分的保護反而阻礙了他們 的學習,也讓小孩子從他們的反應中 吸收了錯誤的觀念。

對重視與親人相處機會的Barbie來 說,除非家人跟她一起,壓根兒就 沒有想過到香港以外的地方生活。 「香港是我家」對Barbie來說並不 是一個口號,而是她衷心的認定。 若她要離開,第一個機會來自她小 學畢業的時候,母親表示若她願 意,可以到美國讀中學,因為在那 兒的姨姨可以照顧她。她也覺得外 國的教育制度較香港好,居住環境 也比較舒適,但由於捨不得跟家人 和朋友分開,所以選擇了留在香港 升學。

香港是一片福地,其中有她所關愛 的人,她盼望大家都能以此為家, 真誠地作出貢獻,為了各人都能在 此安居樂業!

在成長的過程中,昔日的同窗好友 亦漸漸多了選擇離港自創新天地 的,有時也會被他們分享的異地生 活所吸引。去年她曾到加拿大旅行 三星期,感覺當地的生活節奏較 慢,人也較平和,相對之下,香港 人就較為急躁。她覺得加國是一個 頗適合退休後安享晚年的地方,若 是長居,年青人也許會覺得乏味。 9


▲ 文、圖:Issac

女皇早安! (還是晚安?) 香港擁有很多集體回憶的地方,這些地方多是陪伴香港 成長,同時和香港經歷了大大小小的事件,而其中,維 多利亞公園必定在很多人心中佔有一個重要的席位,它 代表著回憶、聲音和態度。 香港人口中的「維園」,全稱維多利亞公園,佔地19公

頃,是香港島中最大面積的公園,同時也是全港第二大 面積的公園。公園位於銅鑼灣與天后之間,在銅鑼灣地 鐵站或天后地鐵站均步行5分鐘即可。此公園於1954年 8月開始建造,1957年10月啟用,一直是香港大型活動 的地方,對不少人充滿回憶。

公園的位置交通方便而且面積大,可以容納上萬人所以 一直是大型展覽,活動的好地點。農曆新年之際,這裡 的年宵市場總會吸引一家大小來慶新春之喜; 繼而3月 又有香港花卉展覽,人面桃花相映紅;中秋節的綵燈晚 會之際,公園更是燈市如晝;當然還有每年12月的工展 會,萬人空巷,人山人海的壯觀。 維園除了這一系列節日喜慶活動之外,還有其獨有富濃 厚政治色彩的活動。每個星期日,城市論壇都會在這裡 討論各個時事議題,唇槍舌劍,冷嘲熱諷,為星期日的 維園增添點點火花。每年6月4日,點點燭光都在這裡為 1989年天安門的學子送上敬輓;每年7月1日的大遊行

10


都是以此公園作為起點,為市民發聲。這些遊行和集會

而事實上,維園給香港的,不只是片刻的寧靜和悠閒,

為這公園塗上重重的政治色彩。

而是如我之前所提,是回憶、聲音和態度。回憶者,這 裡一年一年的大型活動給予香港人不少快樂記憶;聲音

一走進公園,第一眼就看到一個大噴泉,噴泉旁樹木成 蔭,若能坐在這兒靜靜的細閱文字,應該是緩和急速生

者,不同團體也藉由這個面積廣大的公園來團結力量, 發出訴求;態度者,公園時常舉辦的活動告訴港人,對

活節奏的好地方。穿過噴泉,經過了足球場,不時有此 起彼落的吆喝聲和歡呼聲增添這公園的青春之氣。再走

自己社會關心關注的心。

幾步,左手邊是每年6月4日充滿點點燭光的大草坪, 平日取而代之的就是陽光照射出來的碧綠油光。一路走

未來香港可能有很多機會用到這公園,請諸君珍惜這些 製造回憶的機會,團結的聲音,更重要的是,公園標誌

著,公園四周的緩跑徑偶有由遠到近的跑步聲,主要散 步通道上有兩三人結伴慢步,悠然自得。這個公園真的

的態度。

給了都市一個優靜的空間。

維多利亞公園 地址:天后興發街1號

11


傳奇茶餐廳 — 翠華

▲ 文、圖:Andrew

菠蘿油

“美食天堂” 是一向香港對外其中

包長:12cm

一個最鮮明的印象,在這可以品嚐 到世界各地的味道,而屬於香港

包高:7cm

本土 “家” 的味道可能是咖喱魚蛋? 魚茸燒賣?雞蛋仔?還是三點三

包溫:微溫,能使油變軟但不能融入包中

至愛 — 菠蘿油?今次,冒著生命 危險為大家品評幾家菠蘿油。

進食撓搞度:開完派對級。脆面與包的黏合良好,皮碎

油厚:0.7cm 包面脆度:曲奇級 遺漏不多。 價錢:$11

地址:遍佈全港

三間餐廳中,翠華的菠蘿油最大個,每啖都食到脆皮麵 包同鮮油的平均享受。

12


最好菠籮油 — 金華

傳統的變奏 — 星巴克

包長:10cm

包長:9.5cm

包高:5cm

包高:6.5cm

油厚:0.6cm

油厚:1cm

包溫:微溫,油能融入包中,可能油本身不是冰著的

包溫:比室溫高少少,油壓根兒不太能融入包中

包面脆度:薯片級

包面脆度:麵包級 – 直頭唔脆,可能是翻熱的緣故

進食撓搞度:廢墟級。脆面根本就不是與包黏合的,有

進食撓搞度:保持清潔級。根本就無脆面畀佢跌。

食完包再食脆皮的特別享受。

價錢:$16

價錢:$8

地址:中環都爹利街13號樂成行地庫中層

地址:太子弼街47號地下

星巴克不是賣麵包的,包是中央製造再運到分店加熱,

麵包餐廳自製,不斷新鮮出爐。

好食極有限。又不是每間星巴克都有菠蘿油的,只是都 爹利街那間賣港式冰室風情的才有,只是一種噱頭吧。

13


香港早晨 執筆前,國務院發表了《「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是這是國務院首次就香港一國 兩制發表白皮書。「白皮書」通常指較具權威性的文本,國務院發的白皮書,多是涉及五大範疇,國情、 外交、國防、人權、地方問題。今次「一國兩制白皮書」就是地方問題範疇,而地方問題白皮書中有五本 是談西藏,兩本談新疆,一本談釣魚台,兩本談及臺灣。除了釣魚台外(釣魚台比較像是外交問題多於地 方問題) ,其如發表白皮書的地方共通點是反抗勢力巨大,中央對其控制薄弱。這次中央對香港發表白皮 書足見中央對香港近這一年(因為一本白皮書寫成至翻譯到出版,大約需時九個月。)的局勢很擔心。 白皮書中有不少警告的語句,有很多香港人看到後才如夢初醒。白皮書說: 「香港的高度自治權不是完全 自治,也不是分權,是中央授予的地方事務管理權。」,也說「兩制」是基於「一國」之下,在「一國」 下中央對香港擁有全面管治權,即是說中央給你多少自治,香港便有多少自治,這與《中英聯合聲明》 中的「一國兩制」,「高度自治」解釋明顯有分別。這份白皮書措詞強硬,與《中英聯合聲明》裡的精神大 不相同,忽視了國際社會間(英美兩國已發表聲音表態)的反彈。中央何以這樣氣急敗壞?是因為香港這 一年來由「和理非非」 (和平理性非暴力非粗口)的聚眾集會慢慢變成衝擊激烈的抗爭。

由於《基本法》規定,中央人民政府並不可以像殖民地政府一樣,委任官員到香港,所以只能靠中央在香 港的代理人管治香港,可是這班代理人民望低下,緋聞纏身,管治效能瀕臨崩潰,若不是有一個不公義 議會存會,我想大部分具爭議性政府議案 (如高鐵)都是不能通過。香港是中央對國際社會的唯一 窗口(政治、經濟層面也是,最近滬港通就是一例,詳情容後再談。) ,所以中央想在香港推行一些政策措 施定必受到民間很多的反對,假若長此下去中央的利益定必嚴重受損 (中央在香港的利益關係將來有機會 也可以詳談一下) ,中央對香港已經開始著急和失去耐性了。

文:潤喉糖

香港,不知不覺,已經開埠有173年了,歷史比1912年成立的中華民國長,更加不用提成立只有短短65 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由最初只有三千多人的部落,發展為現在有七百多萬人口的國際大城市;經 過一代又一代香港人的努力,香港從一個以捕漁為生,演變成一個摩天大廈林立,金融旅遊業也是世界 知名的一個大都會,這是得來不易,也是很值得香港人驕傲。這百多年的時間,令我們跟鄰近地區有所 區隔,我們的法治、廉潔、教育制度、福利也得到充分發展,更令香港避過鄰近地區一波又一波的人 禍。可是,現在我們所認識的香港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自由、法治、民生隨時毀於一旦。 現在是香港危急存亡之秋,你在做什麼?是想著放假去哪裡旅行?是想去哪裡吃大餐?管治融合,之後 就是東北邊界融合,再是新聞融合,然後是國民教育思想言論的融合,警權法治融合。到時候,你可能 還是擁有物業資產,仍然可以紙醉金迷,可是我們就是不能再說話,不能再思想。到時候,我們就跟動 物一樣。

14


家 ...勉 近日的家庭新聞,的確令人沉得要命,似乎人的醜惡、無情可以去到如斯地步: 那怕小如一個歲多的親生骨肉也可以下手,老如九十來歲的老翁也不放過。 到底家庭在人的心中佔多少分數? 有時看到工作上的伙伴做到有家歸不得,留在公司比在家的時間長已不在話下,有時他們只回家睡數小 時便穿上衣服上班去,連週末也不好好留給孩子們。為的是家庭收入穩定?為兒女? 為生活?似乎我們 本末倒置了。 負面的新聞總是一大篇文章,四處找出箇中細節,恐怕透明度不足,讀者不滿。而事實是,世上還有很 多賺人熱淚的幸福家庭:他們留最好的優質時間給孩子,甚至因為孩子某方面不足,父或母放棄工作留 守家中與孩子一同面對,令孩子情況有所改善。這都是正面而有影響力的好例子。可惜,這些新聞不夠 震撼,沒有新聞價值,只會低調且佔報章其中一處不起眼地方。日子久了,人會變得悲觀,甚至乎接受 世界都是這麼單一的不好。有聽說朋友因為這原因而不生孩子:不想帶一個生命來到這樣的世界受苦。 為了讓孩子認識清楚這個社會,在家中我們從不避忌跟孩子說發生的新聞,再用孩子明白的詞彙簡單地 解釋給他聽,盡量希望他能正面去分析事件。或許這成了習慣,孩子出外看見一些不合理的事情,他便 毫不猶豫去表達事情的對與錯。孩子不懂隱瞞,他們的第一反應是最真摰的。至於這樣會否令孩子變成 一位具有批判性的人,我想這有待觀察,更何況父母在成長過程中仍然可以加以引導孩子。而孩子漸漸 成長,事情的分析力也會有所不同。 ▲ 文:玲玲豬

所以,各家長謹記不要再說「你長大後便會明白」甚至責備孩子多事作了結。家,應該是一個讓孩子可以 放膽言論的地方,藉以訓練孩子具有分析能力、自信。不要輕看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力,你家的小孩 可以因為你今天跟他說一句「我好想聽下你的意見」而認定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從而出外跟人說話也不膽 怯。 你今天跟孩子的第一句說話又是什麼呢?

15


人口調查 現今不少國家或地區都會定期做人口調查,作用是作為制定政策的數據。其實人口調查自古已有,中國 有,以色列民族有;當然古今的做法不同,目的有些不同。我們看看聖經內其中三次的人口調查。 以色列人出埃及後第一次人口調查記載在民數記1:1 - 46,從經文看到這是由神吩咐摩西做的,而做法 是要每支派要有一人出來幫助摩西,並只計算二十歲及以上的男丁,由此可見這次調查的目的是為預備 打仗;此是不許女人,利未支派,老人及二十歲以下的男性。在這次調查中最多能打仗的男丁是猶大支 派有七萬多人,便雅憫支派的兩倍有多。但約瑟家包括以法蓮和瑪拿西支派合共的人數與猶大支派差不 多。從此可見當王國分列後帶領南北國的自然是這猶大家與約瑟家。 另一次是記載在歷代志上21:1 - 6及撒母耳記下24:1 - 9;但這兩處經文的記載有五處明顯不同,在代上 是說撒旦引誘大衛去做的,在撒下則講是神激動大衛的。其次是在撒下說出這次調查約用了九個月二十 天,代上則無提所用時間。另外是猶大拿刀的人數於代上是四十七萬,然而撒下是五十萬。在總拿刀的 人數的記載上代上是一百一十萬比撒下的八十萬多。最後是代上這一百一十萬內是無計算利未人和便雅 憫人的,但撒下並無這記錄。 還有的是在新約上,經文是路加福音2:1 - 5,這次是由羅馬政府做的,詳情講述得不多,只提到要求所 有人回到其自己所屬的籍貫登記,所以約瑟就帶同馬利亞回到伯利恆,不過從馬太福音2:5 - 6可知這 次人口調查的重要是使主耶穌這彌賽亞要應驗彌迦書5:2在伯利恆出生。可說這次比上面的兩次重要得 多,因這次是關連到我們的救主耶穌的降生。 ▲ 文:聖經後學

這三次的人口調查大家可再細閱或許會有更多發現和得著,其實聖經內還有別的地方有記載人口調查事 件等待大家的。

16


向主感恩 星期日參加教會組織的“大自然靈修的聖經”活動,在鍾牧師生動的佈道中,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和主的 親近。 我的腳患使我行走時疼痛,就是在樓下接送小外孫女亦有困難。想不到在九龍公園與教會兄弟姊妹一起 賞花觀樹,察鳥聽濤,漫步在樹林花海之中,兩個多小時完全未感腳痛,我常常查經,拜讀主的詩篇, 感受到主的愛和指引,放下心中揮之難去的困擾,真正感受到「神所賜那超越人所能了解的平安,必在 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腓立比書4:7) ,安息在創造主的懷抱裡,享受上帝所賜的平安。 宇宙萬物的被造,是與上帝在衪兒女身上的作為息息相關的,默想大自然,進入受造物,進而認識造物 主的旨意,是最佳的大自然靈修的聖經根據。 四月的風雨迎來百花盛開,樹木蔥綠,鳥鳴蝶舞的春景, 「雨雪從天而降,並不返回,卻滋潤地土,使地 上發芽結實,使撒種的有種,使要吃的有糧。我口出的話必如此,決不徒然返回,卻要成就我所喜悅, 在我發它去成就的事上,必然亨通」 (以賽亞書55:10 -11) ,主造萬物,我們必需按主的話去成就。

▲ 文: 阿莉媽媽

縱觀二十一世紀,正如主說「神觀看這地,看哪,它敗壞了,因為血肉之軀在地上的行為都敗壞了」 (創世紀6:12) 。從植物的生長,為了暴利增加產量,不惜用化學工業,基因改造,制造有“毒” 的食物, 造成人體各種怪病高發。上帝創造的花也不能悻免,如矜貴幽迎的蝴蝶蘭,過去花期很長,枝、葉、 花蕾、花併現其高雅清麗,是人們很喜愛的花,現在用花肥縮短花期,綻放到極,難於見到枝葉相附, 更嗅不到她的清香。玫瑰也是如此,除了看到盛開臨垂的花,也見不到帶刺的花枝和含苞欲放的花蕾了 ⋯⋯。真花無花香,看起來像假花一樣,這是巧奪天工嗎?再看看平凡的菊花, “催生”價值不大,自 然的生長,枝葉各種花期形成一片花海,蜜蜂、蝴蝶在花海中飛舞,散發着淡淡的清香,我巡遊於花海 中,感到平凡的逸然,我默默地祈禱,感謝主的指引和恩典。

17


就 是 想 聽 聽 你 們 的 意 見

每月一期,【回 • 享】就這樣出了十二期, 大家點睇呢?以下幾條簡單問題,請大家 畀少少意見。 1. 最喜歡的欄目是: 主觀 內觀 外觀 反觀 心思世物 參觀 築 •景 •廂 •情 耳 •娛 •目 •艷 客觀 黃老吉涼茶鋪 玲聲 聖經學堂 2. 最不感興趣的欄目是: 主觀 內觀 外觀 反觀 心思世物 參觀 築 •景 •廂 •情 耳 •娛 •目 •艷 客觀 黃老吉涼茶鋪 玲聲 聖經學堂 3. 最想加入的內容是:

填完煩請投入意見箱,感激不盡!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