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健 福 Lo Chien Fu Collection & Resume
羅 健 福 Lo Chien Fu
Collection & Resume
2017 /
2020
期望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成就這個世界的溫度。
簡介
5
動態影像| Film
24
平面攝影| Photograph
9
文化創意與轉譯| Cultural and Creative
41
羅健福
Lo Chien Fu 學歷 / 靜宜大學 台灣文學系
工作經歷 / 桃囍人文藝術館 平面攝影 (2017~2018) 穀 雨 展 演 協 創 動態錄影 (2017~ 迄今 ) 空拍攝影 墟聲創營工作室 負責人
(2018~ 迄今 )
幹部經歷 / 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 班代表 (2016~2017) 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 副班代表 (2017~2018) 《純粹論》台灣文學系第 14 屆畢業籌備委員會 影像器材組 組長 得獎經歷 / 屏行時空·微旅行微電影大賽〈帶著思念向南〉佳作 第八屆靜宜之美攝影比賽〈交流〉人文組銀獎 專業技能 / ADOBE 系列: Premiere Pro、Indesign、illustrator、Photoshop、 Lightroom、After Effects、Audition OFFICE 系列: Word、Excel、PowerPiont 專業技能 / 中文 ( 精通 )、福佬語 ( 普通 )、客語 ( 普通 )、日語 ( 普通 )
簡介
帶著相機走在田野間,穿梭於城市的巷弄中,這是我在空閒 時的日常。感覺總是相當忙碌,似乎是個停不下來的人,這是 大多數人對我的印象。我是羅健福,看似平靜沉穩卻有著野馬 般衝勁的心,對地方文史的追尋有相當豐富的經驗,將所見聞 的故事帶給大眾,為文化發聲。
來自高雄岡山 足跡遍及臺灣
生長在南台灣的岡山,因為位於高雄與台南兩個省城之間, 在明鄭、清領時期便以過路站的形式慢慢被開發,也因此累積 了許多文化資產與底蘊。在我就學於地方國高中時期,經常參 與文史團體舉辦的文史導覽與閱讀活動,讓我更加瞭解我們日 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文化民俗,都是經由各個時代的人們努力 去融合改變而來,並非一人之力可以達成。 也因為家庭的因素,有了很多能走出高雄的機會,幾乎每年 都有規劃環台旅行,透過旅行路線的改變,到達不同地方體驗 各地的風俗習慣、地方民情變成是我閱讀世界的方式。 除了開車旅遊之外,近幾年更慢慢嘗試用單車環島,速度放 慢下來,視野打開來,我也看到了在車上所看不到的人情,而 這種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溫度,盛情邀約我這個外地人去參與自 己的家鄉,是我在踏入一個區域時想慢下步調,慢慢聆聽與體
會的。在未來更會想嘗試徒步環島與火車環台等等,用不同的 交通運輸,去體驗各式各樣的人與區域。
文化與傳播啟蒙 開展在地眼界
在就讀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的期間,多元的課程體驗,讓我 第一次有系統地去學習到了台灣的在地文化,更透過實際出走 各地參與民俗活動的親身經歷,身為台灣人的我,也驚訝於過 去自己所不曾察覺的在地風俗民情之豐美。除了欣賞、深入了 解之外,在學的四年間,獲得了運用影像傳播事物的技巧,透 過平面攝影、動態影像,或是平面設計的掌握,讓我在瞭解這 些文化面向之餘,可以有足夠的能力讓自己去將所見到的文化 內涵再進行有效傳輸,為在地文化的推廣盡一份力。
跨領域設計思考 提升美學涵養
除了台灣文學系內的課程,在靜宜大學期間本人更曾多次積 極參與多元敘事跨領域設計思考課程,有了這樣的機會,讓我 的能力不僅僅限於自己已知的領域內,更重要的是學習到了從 不同的角度去與其他領域專長的人合作,以進行同一個專案, 使我們瞭解了如何在不同系所的專長之間,找到平衡,並從中 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也讓我在與人溝通上學習到設身處地、 從他人的角度出發,反而能夠學習並取得更多資訊。
噓與墟的結合 傳遞文化之聲
現在的臺灣,除了部分地區,對於文化資產有較重的文化意 識之外,臺灣許多的傳統產業、在地歷史脈絡、廢墟建築等等, 正面臨著許多嚴峻的考驗,最直接性地衝擊就是 –– 被人們遺 忘與嫌棄。但它們身上,往往卻有著厚實的文化背景。 這些不被看好的文化遺孤,我們將它們以「墟」代稱,它們 在臺灣都如同廢墟一樣,外觀看似不堪,總是受到社會大眾投 以的「噓聲」,因而被遺棄,遭受到許多負面的表述。墟聲, 就是代表它們的聲音。 2019 年我與幾位夥伴一同創立「墟聲創營工作室」,以「因 墟而生,由墟發聲。」為團隊宗旨。就是為了將各自不同的能 力結合起來、相輔相成投入到文化工作上。期望透過不同的傳 播媒介,能轉變被忽視的地方價值,以多元的手法展現文化的 面貌。 目前的墟聲創營工作室,以文史紀錄與調查為主要業務,我 們有著影像紀錄、文字處理、地方訪談、蹲點踏查等能力,可 以進入地方與社區,觀察細微的文化。一個小故事、一段紀錄, 都有可能形成一股無形的推力,致使它們走進大眾視野,因此 墟聲創營工作室便期許自我,能夠在創立之後的每時每刻,都 在為了曾飽受「噓聲」的「墟」而努力著。盡我們所能,以文字、 以影像、以活動,讓這些事物都能有被看見並接受掌聲的一天。
01
平面攝影
P h o t o g r a ph
日 常 · 溫 度 — 敘 述 中 城 的 14 種觀點
進入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後,在 2017 年開始接觸了攝影領域,提 上相機走入社區,用畫面紀錄下眼中所見,更在過程中對於社區、社 會等相關議題進行了初步認識,也奠定日後社區工作的基礎。 這份作品收錄於《日常·溫度—敘述中城的 14 種觀點》攝影集當中, 描述 14 位攝影師進入臺中市中區後,在蹲點過程中培養自我觀點, 並用相機寫下這份屬於舊城的悸動,以此對地方文化作紀錄。 攝影集出版後至今 3 年,我依舊持續進入中區,在城市地景、人口 流動上,中區無時無刻都在改變,有破壞亦有新生。這樣的轉變,我 認為,若是不把握當下,或許在不久的未來,眼前所見的就不復存在, 當改變已然成為事實,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力記錄下完整的歷史軌跡。
上下文生活文學誌
進入上下文生活文學誌對於我的攝影訓練是一個重要的機 會,透過編輯採訪的實務練習,讓我接觸到許多生活中對於台 灣文學、地方文化耕耘努力的人們,有作家、學者,有政策推 廣者更有創業者,而這些人,都是在文化領域中的學習者,有 著自己的觀點也嘗試透過各式媒介傳遞給大眾。 上下文生活文學誌由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在籍學生組成,透 過平面雜誌為媒介,報導介紹我們生活周遭有關文化、文學的 人物,向大眾傳達文學之於文化、文化之於生活的意義。 我所參與編輯的時期為《上下文生活文學誌 vol.02:恆溫, 源於故事。》、《上下文生活文學誌 vol.03:中城的行動者們》 與《上下文生活文學誌 vol.04:日常淬鍊》,共計 3 期。參與 訪問如作家彭瑞金、林達陽、李宜芳、林餘佐,紀錄場域如天 外天劇場、全安堂太陽餅博物館、後驛冊店等。
桃囍人文藝術館|抓周寫真
在 2018 年開始進行商業攝影的培訓,加入到桃囍人文藝術 館學習人像寫真的運用以及實務操作,對於相機以及閃光燈與 固定光源的運用有更多的熟悉和實務訓練,同時在拍攝過程中 接觸寶寶家屬以及攝影主持的溝通也是一大訓練。 桃囍人文藝術館以寶寶抓周為主要業務,而後更拓展了寶寶 爬行比賽、生日派對等活動寫真,為寶寶提供多元的影像紀錄 服務,在抓周流程上精心設計儀式,許多儀式皆經過閱讀書籍 尋找古禮抓周的相關禮俗,轉譯為現代人較適合的抓周模式, 遵循古禮下更不會讓家人感到繁文縟節,為寶寶周歲記錄下重 要的時刻。
02
動態影像 Film
動 態 影 像拍 攝 與 後 製 剪 輯
在學期間雙主修大眾傳播系,慢慢地讓我思考如何將文學、 文化等議題,透過我所熟知的工具被傳播出去。因此在大二、 大三期間藉由修課所接觸到的導演們,積極地向他們尋求業界 實習的機會,經過實地參與工作過程中,瞭解傳播產業中的各 個面向,例如接觸到電視台節目製作、演唱會與活動導播直播、 紀錄片工作、微電影拍攝等等。 穀雨展演協創是我第一個接觸到的影像工作室,接觸到的案 件如政府標案、藝術展演、工程紀錄等等。算是對於影像工作 多面向的接觸,工作室開創的「粒粒頻道」對於地方農民種植 作物的心得多加描述,讓觀眾們看到我們平常所選用的食材是 如何種植與生產加工,這些是讓我覺得,我也想要將我的影片 製作達到的樣子。 於逗點文創工作室接案中,最具代表性的為 2019 大專生迴 游農村計畫的活動攝影,透過幾次拍攝更是瞭解到地方工作室 與政府公部門間的合作型態,並且在地方農會與農民的合作間 更是多了許多深刻瞭解。 在 2019 年開始以「墟聲」為品牌對外進行影像接案,同時 也為團隊進行許多影像創作。我們拍攝的主題方向定調為文化 與社會公益議題,也經歷過許多變革,期望以影像創作將我們 關注的議題傳達給社會大眾。
2019 羅健福 導演作品集 Flims Showreel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YkqBOXMPgoCQt3FiE7_ VRJQvMgitk1oC/view?usp=sharing
第八屆海峽兩岸科學傳播論壇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直播人員
駐園科學家 - 改變世界的 +1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直播人員、舞台字幕設計
祖 孫 牽 手 玩 美 城 鄉 《 最 好 的禮物》 果陀劇場
攝影師、剪輯
2 0 1 8 松菸 L a b 新 主 藝 松山文創園區 LAB 創意實驗室 攝影師、劇組人員
https://youtu.be/78fjLCiRbB4
街 舞✕ 現 代舞 x 新 創 故 事 《 新秩序藍色星期一》 曼丁身體劇場 剪輯師
https://youtu.be/VWU5AMmCa88
2 0 1 9 第九 屆 大 專 生 迴 游 農 村 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 空拍攝影、活動攝影
前 瞻 計 畫 新 擴 建 幼 兒園工程紀錄片 教育部 學前教育署
空拍攝影、動畫設計
在地旅行 走讀斗六小旅行 公共電視台 南部開講 空拍攝影
六房天上聖母過爐
斗南鎮農會
空拍攝影、活動攝影
〈帶著思念向南〉
屏東公共運輸微電影競賽得獎作品 導演、攝影、空拍、剪輯
https://youtu.be/Ge5wN3Zmn4I
臺 中 舊 城 數 位 現地導覽工作坊
108 年臺中學習型城市計畫 導演、攝影、剪輯
https://youtu.be/LLaIwOpu7PY
〈動保.無界〉
生命教育微紀錄影片
導演、攝影、剪輯
https://youtu.be/nFAyTEvTers
〈遇見狗老師〉
開拓台灣創新教育微紀錄影片 導演、攝影、剪輯
https://youtu.be/Mr_s3HdZDFE
03
文化創意與轉譯
C ul t ur a l a n d Cr e a t iv e
隨媽祖行 文化體驗融入生活
大甲媽祖是我就學於台中後,持續跟隨祂 4 年的遶境進香, 一路上走來也因為大甲媽得到了許多幫助與機會,也因此在大 甲媽祖的紀錄上有了更多的熱忱。 2018 年,我們團隊觀察到許多長輩們因年齡增長、活動不 便而漸漸無法參與大甲媽祖遶境進香,信仰卻一直都在他們心 中,團隊便以此為題,將長者復健與大甲媽祖文化結合推出「隨 媽祖行 互動式體驗桌遊」,旨在透過遊玩過程中令長輩們能夠 想起隨香的過程,並將經驗傳承給一同遊玩的他人,寓教於樂。 而在推出後,收到許多回饋,我們也持續改進,期望在近年來 除了長者版外,也能推出推廣媽祖文化的「隨媽祖行 青年版」, 鼓勵青年認識媽祖並參與隨香。 文史紀錄方面也與民俗辦公室合作,參與工作室對大甲媽祖 遶境進香的活動流程與細節作文字撰寫以及影像拍攝紀錄,也 因這份紀錄,更是走入了各個駐駕的宮廟以及陣頭做訪談,其 中發現許多有趣的連結更是在文史調查中極為有趣的部份。
微 觀 台 中文 化 生 活 誌
墟聲創營工作室在 2020 年 7 月開始出刊微觀台中文化生活誌,近年來地方刊物的出版發行逐漸受 到重視,內容除了注重在地文化歷史背景脈絡,也關懷新興族群文化。 開啟地方居民溝通,促進社區營造力量的注入,達成一定擾動在地社區的目的,便成功翻轉了地方 城市形象,並帶動地方特色再塑造。 同時間各個縣市政府 ( 如:高雄款、桃園誌,皆為轉型相當成功 之案例。),也相繼透過將該地方刊物品牌化的作法來重塑城市形象,並凝聚了強烈的在地認同感, 而這股在地認同在社群媒體中則被轉化為捍衛城市品牌的共通心理,被持續展露和發酵。
▍靜宜大學 歷年成績單
▍靜宜大學 歷年成績單
2017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