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3.14 (Mon)
策一場展
3p.m. - 5p.m.
訪談稿潤字:黃照翔 陳孟昀 林志倫 撰稿時間:2016.4.5 5:20
「策展是如恆河沙數的資訊洪流中,基於策展 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淘選資訊,賦予新意並與眾多 的網友共享。」—何飛鵬
英國愛丁堡藝術學院空間藝術研 究所畢,建築背景出身。 現任格式設計展策與格式多媒負 責人
實踐大學 A棟 606教室
展覽對我們來說是再生活不過了,台北同時有 多場、多種主題的展覽上演,我們也有數場辦展經 驗,第一場的演講請到了格式展策 王耀邦老師,與 我們談談策展,如何看待策展? 如何規劃一個展覽? 以及策展的意義是否如我們現在想像,一個空間、 展品與活動呢? 策展反映出了時代氛圍,我們可以怎 麼觀察與回應,甚至實踐。
策展是設計的發聲方法
“Curating is the way we make design happen.”這句話是我們 公司在做設計很重要的核心,大家對策展的概念一開始可能會覺得策 展就是策劃展覽,策劃一個有形的展覽,但其實對我們正在做的實驗 而言,會覺得策展這個名詞可想像成一種做設計的方法,一種非常設 計的發聲方法。 簡單而言,策展有三個角色:Producer, Editor, Curator為什麼 這樣講,Producer我們最常在指的幾個職業,比如唱片製作人,有時 候我們聽音樂,聽歌手在歌唱,聽他的聲線、節奏,但在娛樂圈這個 產業裡面,製作人要決定現在的年輕人,更廣大的說現在的社會,有 哪種聲音需要被聽到,你們認不認識李宗盛? 他在早期的時候人家說 她是女人的另一半,因為他做紅張艾嘉、莫文蔚,為什麼會紅呢? 他 是一個男人,他為什麼可以讓莫文蔚在90年代的時候叱吒風雲,每一 張都是白金唱片,或是你們有人在聽孫燕姿,他最新的唱片叫做克卜 勒,去追朔這首歌的原作,是地下樂團Hush幫孫燕姿做的這首音樂, 他那時是一位告別歌壇也紅過的歌手,再次出現在社會的時候,年輕 人期待聽到甚麼聲音? 我比較關注的是一件事情它發生的原因,不只是去聽他唱的聲 線 , 而是去思考為什麼一個所謂當紅的歌手;一個流行音樂的源頭 取自一個地下樂團的作詞作曲,可以去想想看,甚麼叫做現代的聲音 這件事情,原本是一個非主流的東西被推到流行的層次時,那這個時 候你要稱他為大眾音樂還是獨立音樂呢? 這是很有趣的,我認為當時 的製作人應該是想為這一個重新出發的明星,創造一個新的時代精 神,所以不再用我們平常認定的一些填詞或作曲的人。所以我們回過 頭來看音樂製作跟策展的關係,都一樣是去掌握時代要的東西。
時代的氛圍
策展很重要的,我們總是在看現在,當你要把觀點搬出來、把設計搬 出來,透過各種傳媒,無論工業設計、建築、舞蹈,這時候要先想你要跟 大眾溝通的事情是甚麼?然後才決定你要怎麼做設計。 我看雜誌看最久的就是第一頁的架構,雜誌跟書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在它 每個月都會有生產,代表它必須告訴讀者在這個月最值得被介紹的設計資 訊是甚麼,透過圖文收納約200頁在紙上面,那總編輯其實就像是花了一 個月的時間跟團隊在製作一個紙上的展覽,這個東西可以無限被利用,比 如演講海報,如果用策展的思維去想,可以想說來的人是甚麼樣,是不是 可以跟要來的人去討論用甚麼樣的視覺,甚麼叫做實踐工設的演講海報視 覺,策展的概念用在做設計是很有趣的方式。 我們要觀察這個時代怎麼往前走,再來我們怎麼創造一個時代的氛圍 ,這是做設計最高段的時候,文化就在這裡產生,所以做展覽我覺得要做 三件事情:第一個是“Where we are? ”明年你們要做畢業設計,那甚麼 叫做2017年的工業設計者,尤其是學生,你們覺得2017年的設計氛圍是 甚麼?你們到底將自己放在這個設計環境的哪個環節?是快速的嗎?是數位 的嗎? 是文藝復興的嗎? 你會因為身處何處,產生 地理性與時間性,然 後自然會出現一個“Identity”給自己的定位,你們的Identity是甚麼? 這可 能就是你們明年畢展的某個title,接下來就是設計師要怎麼把一個題目透 過你的技巧做各式各樣的“Representation”。這三件事是我們在做展覽很 重要的三個階段:第一個分析自我處於甚麼樣的時空;第二個根據這時空 提出一個清晰的軸線Identity;第三個應用所學去做Representation。
圖:王邦耀老師(左)、陳孟昀(中)、林志倫(右)
社會設計是要被實踐的
去年辦了一個社會設計的展覽:We Are the Power,在做這個展覽之前,我就 在想甚麼叫做社會設計氛圍?我覺得拿冰島 發生的一件事來講社會設計是很好的,雷 克雅維克的市長在有一年同志遊行邀集許 多團體一起將一個上坡路段漆成彩虹的顏 色,社會設計不是理論而是要被實踐的, 那怎麼是實踐社會設計呢?彩虹公路是美麗 的,他其實只做了一件事,連國小生都有 能力來做的技術,在台灣卻覺得困難重重 ,可能在一個公共空間畫上彩紅有無數的 公文要簽署、有無數的輿論可以造成這件 事情複雜,還會牽扯到各個團體之間的糾 葛,但說穿了就是一個下午的事情,直接 把一個宣言擺在雷克雅維克市中心的路上 ,你們走在這個街上還會考慮甚麼同志議 題嗎?接下來你會做甚麼事情,相信我你會 拿你的手機出來拍照,然後覺得這件事情 很美好,這背後的社會性是非常強烈的, 我們接納了一個宣言,還透過環境的一個 簡單再造,把一個道路漆成彩虹色的,但 它背後的動機跟執行是很簡單的,它已經 變成都市景觀的一部分,再也沒有比空間 性還更能全然引人去包容的東西了。
在We Are the Power這個展覽裡面有 一個區塊在講Social Design,其中一個案 例叫Fuji Rock,我大概跟你們講一下Fuji Rock跟社會的關係,我隨便講幾個數據, 三天內湧入十五萬人,每個人每天上三次 廁所,就有四十五萬人次的量,光是小便 問題就是一個極為複雜的社會設計實踐過 程。它被譽為全世界最綠色的音樂祭,這 裡每年都有個活動,你可以參與整修木棧 台並在上面塗鴉,等到隔年,你會發現去 年自己畫的那塊被建構在道路上,你會覺 得Fuji Rock跟你的靈魂有個清晰的線條連 結在一起,它已經不是一個唱歌跳舞、嘶 吼宣洩的場合,而是有個強烈意識的,就 是我現在做的事都是在為未來的,再舉一 例,當你上廁所時,就會看到一張小海報 說:你現在使用的衛生紙是去年用過的紙 碗盤壓製而成的,所以當你去買食物的時 候,一定會去做回收,就只是在流動廁所 裡貼一張小插畫,環保就自然進到心理, 這就是社會設計,讓每個人跟這個社會產 生隱形的連結,當這個連結每個人都認同 的時候一定會改變一件事情。
圖:實踐同學
論壇
Q. 您曾在Archicake裡面擔任設計總監,接觸過平面、建築、產品等案子 ,之前也看過城市設計展的報導,你曾說過做展覽最難的部分是整合 ,想請問你對跨領域整合的做法?
A.
我覺得跨域這件事是每個人每天都會經歷的事,如果說針對執行中的 展覽,那很重要的是:你要清楚為何要去找這個人,一定要有某種程 度的瞭解,甚至要幫助他理解他要達成的任務是甚麼,就像導演一樣 ,你做不到演員能做的,但你知道這戲要做到甚麼樣子,必須有個縱 覽全局的能力,你可以不用甚麼都很理解,但要讓大家知道要追求甚 麼,多去想下背後深層的原因。
Q. 能請你談談歐洲的策展環境跟台灣的差異嗎?
A.
我們講設計與藝術的環境差異好了,在歐洲有個有趣的現象,每個城 市都有個城市博物館,他論述了城市的各種面向,這對我來說是很大 的啟發,台北沒有一個台北館,所有跟台北有關的論述都是片段的, 都是名稱定義上強調地域卻沒有一個真正文化主體性,這就是現狀, 我們很速食地在使用設計跟藝術,缺乏一個宏觀知識性的論述方法的 場域,論述在台灣是貧瘠的,台灣的工業設計大師是誰?台灣有沒有呢 ?會發現在歐洲的設計論述是很蓬勃的,廁所要怎樣做可以出書、家裡 的燈要怎樣打可以出書,但我們要馬超級高端,一天到晚研究社會設 計,但不會有彩虹大道出現,在歐洲學生每天都會組織一種叫做ball ,比如現代主義之夜變裝趴,他們擁有既嚴肅又搞笑的功力,而我們 有點像小家碧玉的媳婦,緊張又想秀,但也不用一味覺得別人厲害, 我上周參加一個日本關於社群網路的論壇,我舉了例子就是福祿猴, 一群人圍勦一個設計師,他們覺得很厲害,告訴他們甚麼是BBS,理 論上應該消失的東西,但事實是,新聞報導都會引用ptt,他們覺得不 可思議,鄉民是看不見的力量。 現在FB崛起,以前設計是不會被討論的,現在變成是一種扁平式的, 我們可以悲傷的思考環境,也可以反客為主把我們的這種東西變優勢 ,別人的不堪也許是城市重要的一部分,不堪有不堪的脈絡,全世界 沒有一個地方像台北,永遠可以在現在坐的地方方圓二十公里內可以 找到鐵工、木工、塑膠射出和印刷廠,在英國做畢業設計,光找一個 壓製銅的事情過程就像要見到歐巴馬一樣,在台北騎車十五分鐘就可 以生出來,我會鼓勵各位去思考一個我們在哪裡,否則會一天到晚活 在那種我們既不如人,別人很屌的心態,有時出國都是為了要回來看 自己的東西好在哪裡。
Q. 剛剛有提到他們每個城市都有一個故事館保存自己的歷史,那這個是 不是在城市設計展中你想要跟大家講的?讓大家自覺的知道自己是城 市一份子,讓社會設計廣為人知、參與度提升?
A.
我不敢說有沒有這麼偉大,但簡單來說展覽要讓來看的人跟它有連結 ,例如我們去改造捷運地圖,這些都是生活中我們會碰到的事情,民 眾比較不會覺得跟設計師有藩籬,尤其是在講社會設計,你要拉近與 民眾的距離,應該是「讓所有人都可以一起思考」,我們不停地安排 很多誘因讓大家思考Public和Privacy之間的關係。
Q. 老師在演講時有提到,要先了解自己處在什麼時代,我們該如何去定 義、並確定我們感受到的是正確的時代氛圍?
A.
這需要練習,比如說今天下課之後,經過誠品時,看看今月的排行榜 ,並反問自己懂不懂這些書為什麼暢銷?這些暢銷書反映了社會現況 。例如之前的鄭多讌暢銷,反映了現代人們對外在的不滿,成為了現 在社會「需要」的東西。而第一名—<怎麼吃最健康>,清楚表現社會 現在在擔心這件事。我們閱讀是為了成爲我們還不是的那個人,我們 透過購買得到安全感,不管有沒有打開。所以透過這練習去理解社會 需求。
Q. 綜觀其他國家,當我們講到台灣設計時沒有一個輪廓,要怎麼去找到 屬於台灣的設計輪廓?
A.
第一個要想為什麼要有這樣的命題,我可能會先去想什麼是「台灣製 造」,再去想什麼是台灣設計。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工法比別人弱,例 如清水模,那你還要繼續往這方向做嗎?還是接受他再從你能做的範 圍裡伸展?去認清楚這件事,最後做出來的就會像是台灣設計。例如 去年的新一代,我看到一位學生做的東西很台灣,就是懶人包。懶人 包不會發生在其他國家,它是屬於台灣的。你回想上次看新聞的時候 ,一個畫面有四種以上不同的訊息,還有Facebook動態頁面旁還有其 他動態一直更新,我們處於一個資訊極度變態焦慮的時代。我們把自 己逼成這個處境所以需要懶人包,他是這個時代的需求。所以先不要 想台灣設計這麼大,先想什麼是你現在可以發揮的,當每個人都這樣 想時,每件作品都像是台灣製造,這是我們這一代對現在的我們提出 來的命題。
Q. 老師怎麼分配時間?
A.
要有timeline,定好遊戲規則。第一要了解跟你合作的人要怎麼溝通 。第二是一些沒有把握的事—例如跨越。不要第一次遇到就把自己逼 上決境,稍微留轉圜的餘地,例如將事情分級,分上中下策規劃時間 並果斷決定,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猶豫。
Q. 老師旅遊的態度,如何去感受城市?
A.
以前覺得出去都不要有準備,去感受異文化的衝擊。但現在我認為至 少要知道自己要去哪,有效率地達到自己的目的,有機會能做到的就 做到,例如我喜歡咖啡,我要知道哪裡有。細膩地去感受旅行,讓自 己做功課去處於這個狀態。
圖:鄭陸霖教授(左)、王邦耀老師(右)
圖:陳孟昀(右)、林志倫(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