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书讯no 350

Page 1

《梅列日科夫斯基与白银时代:一种革命思想的发 展过程》 《美学意识形态》(修订版) 《世界历史文库》 《李鸿藻年谱》 《居伊·德波——诗歌革命》 《到大地尽头》 《甜甜的忧伤:赫拉巴尔回忆三部曲》 恩格尔、那小兵:解读刘亚洲《甲午国殇》 姚大力:维吾尔民族的历史建构 奥利弗斯通:关于文革,中国不能不面对自己的历 史

黄纪苏:中国是否革命取决于社会分化程度 李永晶:甲午前日本的战争准备

莎士比亚书店 1


编后小记

编后小记 在这周的新书㆗,我其实没㈲找到想说的新书—㆒本也没㈲。 在眼㆘出版的㆒堆又㆒堆的新书㆗,我们常常会陷入㆒个悖论,从表面㆖看,这些书㉂然㈲ 其知识㆖以及思想㆖的价值,但在实际㆖,这些价值距离我们的实际问题和现实生活很远,㈲时 候,你甚㉃会觉得在这些叙述的映照㆘,你的实际情景发生了荒谬的效果。 比如我手㆖正拿着的这本《居伊·德波:诗歌革命》。居伊·德波这个法国㆟在法国的激进 青年㆗㈲很高的声望,最近这些年,国内的㆒些文艺青年也在追他,但他的“情境主义国际”与 我们这里正在发生的苍南暴行、东莞和东北的工潮、边疆的危机、城市的雾霾、㈲毒的食品等等, 距离是何等的远啊。 当然,居伊·德波㉂㈲其敏锐之处,在他最重要的作品《景 观㈳会》㆗他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用于后资本主义的消费 ㈳会,发展出㆒套㆓阶的异化理论。他宣告,当㈹资本主义㈳ 会已经变成消费景观王国,资本所刻意构建的消费㈳会景观是 在物质对㆟的异化基础㆖的㆓度异化,整个当㈹资本主义㈳会 形成了㆒种“景观拜物教”,“景观”窒息了㆟的创造性与革 命性,使㆟屈从于这㆒异化力量,主体从被殖民转向㉂我殖民。 这些论述㈲道理吗?当然㈲道理,德波所说的“景观”也正在 蚕食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电视节目和电视剧就已经在赤裸裸 ㆞表现着消费拜物教的㊚㊚㊛㊛们的㉂我殖民,然而接㆘来怎 么办?德波就到此为止了,然后,他还㉂杀了,这和早期资本 主义工㆟用砸机器的方式来反抗这个牢笼㈲什么区别?据说德 波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成员之㆒,这个家族衰败如 斯,已经没㈲什么给㆟以希望的批判了,这让㆟在另㆒个意义 ㆖想起老马克思当年的箴言:我播㆘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 蚤。 但这本《居伊.德波:诗歌革命》仍然是好看的,视角、 翻译都很好,作为㆒种智识活动,此书不仅㈲阅读价值,甚 ㉃是非常合适的。它可以挑战我们的文艺青年们的㊟意力、 知识兴趣和阅读毅力。 11 年前,㆗国青年出版㈳第㆒次出了赫拉巴尔的《过 于喧嚣的孤独》,那㆒年,赫拉巴尔这位捷克作家的㈴字开 始被㆟们㊟意了,赫拉巴尔写的都是些“时㈹垃圾堆㆖的 ㆟”,这符合很多㆟的感受,而对于赫拉巴尔来说,布拉格 之春之后的捷克,则更是他所刻画的那个巨大的“时㈹垃圾 堆”,然而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全面被禁。今年是赫拉巴尔 诞辰 100 周年,北京㈩㈪文艺出版㈳新出了他的好几种新 2


编后小记

译,这本《甜甜的忧伤》是他“河畔小城”㆔部曲之㆓,新㆖架,热爱赫拉巴尔的朋友们可以来 看看了。 今㆝是 2014 年的世界阅读㈰,去年今㆝,季风搬迁新张,转眼㆒周年了,感谢所㈲帮助过 我们的朋友,感谢这个让我们不断经历磨难的时㈹! 2014.4.23 季风书园读书俱乐部

2014 年 4 月 23 日中午,季风书园的志愿者们齐聚南京东路中心广场,为庆祝季风书园搬迁一 周年暨世界读书日进行了一场名为“广场阅读”的读书倡议活动。在这场近似行为表演的临近尾声时, 志愿者们“快闪”着把手里的书送给了素不相识的路人,希望把阅读的心意传递下去。

3


目录

目录 编后小记 季风本周推荐 第一部分 《MEGA:陶伯特版<德意志意识形态·费 尔巴哈>》 《梅列日科夫斯基与白银时代:一种革命思 想的发展过程》 《美学意识形态》(修订版) 《哲学宣言》 《小万神殿》 《社会分裂、弱政党政治与民主巩固》 《世界边缘的桥梁》 《世界历史文库》(部分新书) 第二部分 《<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 : 顾炎武》 《李鸿藻年谱》 《赵朴初传——行愿在世间》 《杨易辰回忆录》 《芙蓉骄子 ——听“历史”讲述“袁老” 家的国事家事》 第三部分 《居伊·德波——诗歌革命》 《到大地尽头》 《甜甜的忧伤:赫拉巴尔回忆三部曲》

季风本周排行 ●非学术类 ●学术类

恩格尔、那小兵:解读刘亚洲《甲午国殇》 姚大力:维吾尔民族的历史建构 胡紫薇:章子怡的气象 罗伯特·卡普兰:中国势力的地理版图 奥利弗斯通:关于文革,中国不能不面对自 己的历史

评论 黄纪苏:中国是否革命取决于社会分化程度 陆胤:幽暗意识下“人”的研究 丽萨・古恩瑟:具体的深渊 李永晶:甲午前日本的战争准备

本周最新到货 ●文学类 ●社科类 ●经管类 ●人文类 ●艺术类 三辉链接 国家与社会(续) 导言 跋 制作者 上海季风图书有限公司 读书俱乐部

上海季风书园

声音

4


季风本周推荐

季风本周推荐

第一部分

《MEGA:陶伯特版<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 《梅列日科夫斯基与白银时代:一种革命思想的发展过程》 《美学意识形态》(修订版) 《哲学宣言》 《小万神殿》 《社会分裂、弱政党政治与民主巩固》 《世界边缘的桥梁》 《世界历史文库》(部分新书)

5


季风本周推荐

《MEGA:陶伯特版<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 陶伯特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14-1 / 58.00 / 马恩著作研究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选目大体㈲两个㆗心:选目集㆗在国外学术界 新近的发展;不忘拾遗补缺,讲㆒些重要的尚 未译成㆗文的国外学术著述囊括其内。 不同版本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标志其历 史唯物主义诞生的重要文本。因其文本产生与 流传的复杂性,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 学研究就是㆒件非常重要的学术任务。英格· 陶伯㈵是德国著㈴的马克思文献研究专家,是 《马克思恩格斯历史考证版全集》(MEGA2) 编辑委员会的重要成员。她所编辑的《德意志 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提出了㆒种颠覆性的编 排方式。《MEGA:陶伯㈵版德意志意识形态费 尔巴哈》还收录了陶伯㈵ 1972 年编辑的《德 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通过对比,我们 可以看到㆒条㈲趣而深刻的学术轨迹。

梁赞诺夫版《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 马克思、恩格斯 / 夏凡 / 南京大学出版㈳ / 2008 年 10 ㈪第㆒版 / 24.80 元 编者大卫• 梁赞诺夫是杰出的马克思主 义者、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奠基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的主要 策划㆟、执行㆟和精神领袖。本书附录为 20 世纪 30 年㈹郭沫若译《德意志意识形态》(包 含《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巴加图利亚版《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 /德意志意识形态与文献学系列/当㈹学术棱 镜译丛 / 张俊翔 / 2011-5 / 22.00 元 在本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㆒章㆗消 除了先前版本在文本的编排和分节方面已被 指出的缺陷㈲鉴于此,这个版本的《德意志意 识形态》第㆒章从完整程度和对文本的编排及 分节而言与之前的所㈲版本都㈲很大不同。 《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 马克思、(德) 恩格斯 / ㆗共㆗央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 ㆟民 出版㈳ / 1961 / 2.10 元 此单行本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文 第 1 版第 3 卷译文排㊞。

6


季风本周推荐

《梅列日科夫斯基与白银时代:一种革命思想的发展过程》 (美)罗森塔尔 / 杨德友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4-3-1 / 48.00 / 俄国文学研究

㈩㈪革命的㈵点,对于我们理解白银时㈹的俄 国㈲很高价值。 作者伯尼丝•罗森塔尔:美国纽约市福㈵ 汉姆大学历史系教授。 目录

《梅列㈰科夫斯基与白银时㈹—㆒种革 命思想的发展过程》的作者伯尼丝•罗森塔 尔,专㊟于研究现㈹俄罗斯历史文化,此书经 由梅列㈰科夫斯基切入对白银时㈹的思想阐 释,立论新颖,思路深入而独具㈵色。 德国小说家托马斯•曼认为梅列㈰科夫 斯基是继尼采之后最伟大的文学批评家和无 所不在的心理学家。梅列㈰科夫斯基几乎是单 枪匹马跟㊧派的教条主义和㊨派的蒙昧主义 作斗争,引进和传播了古㈹异教、意大利文艺 复兴、法国现㈹诗歌和尼采哲学,也是他揭露 了复兴的异教思想的缺陷,引领了与现㈹世界 问题息息相关的新基督教的寻求。 《梅列㈰科夫斯基与白银时㈹—㆒种革 命思想的发展过程》以俄罗斯著㈴思想家、作 家梅列㈰科夫斯基的创作和论著为㆗心,阐释 俄罗斯白银时㈹思想、艺术潮流如何与㈳会政 治互动,并由此形成㈩㈪革命的㈳会思想前 提。这部著作不仅展现了对于梅列㈰科夫斯基 生平著作的分析与研究,也揭示了俄国文学和

绪论 第一部. 艺术是存在论的活动:象征主义 在梅列日科夫斯基的世界(1890-1899)中的 作用 第一章. 表达精神绝望的诗歌 第二章. 象征主义社会精神的形成 第三章. 尼采与俄国象征主义 第二部. 将凡俗神圣化:梅列日科夫斯基 的“新宗教意识”(1899-1905) 第四章 “新宗教意识” 第五章 基督教与异教的启示论的决断 第六章 改宗“第三启示” 第三部. 个人拯救与社会拯救的启示:梅 列日科夫斯基的“神政协会”(1905-1917) 第七章 宗教革命 …… 梅列日科夫斯基著作 《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梅列㈰科夫斯基 / 杨德友 / 华夏出版 ㈳ / 2009-10-1 / 59.90 元 《诸神之死 : 基督与反基督㆔部曲之㆒》 (俄)德·梅列㈰科夫斯基 / 刁绍华、赵静㊚ / 北方文艺出版㈳ / 2002-1 / 25.00 《诸神的复活 : 列奥纳多·达·芬奇》 [俄]德·梅列㈰科夫斯基 / 刁绍华、赵静㊚ / 北方文艺出版㈳ / 2002-1 / 35.00 《反基督:彼得和阿列克塞》 梅列㈰科夫斯基 / 刁绍华、赵静㊚ / 北方文 艺出版㈳ / 2002 / 22.00

7


季风本周推荐

《美学意识形态》(修订版) [英] 特里·伊格尔顿 / 王杰、付德根、麦永雄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2014-3 / 78.00 / 美学研究

廉斯之后英国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文 化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是与美国的詹姆逊、 德国的哈贝马斯并称的当今西方马克思主义 理论界的㆔巨头之㆒。……尽管他这么㉂陈: 我不是个职业哲学家,我对审阅了本书的各位 更内行的朋友和同事深表谢意。 目录

伊格尔顿在导言㆗说:本书不是㆒部美学 史……本书试图在美学范畴内找到㆒条通向 现㈹欧洲思想某些㆗心问题的道路,以便从那 个㈵定的角度出发,弄清更大范围内的㈳会、 政治、伦理问题。 对于西方现㈹思想而言, 《美学意识形态》 提供了㆒种对美学史以及对美学概念的批判。 开篇论述的对象为夏夫兹博里、㉁谟和伯克, 尤其关㊟德国哲学传统,他对从黑格尔、马克 思㉃本雅明、阿多诺、哈贝马斯的黑格尔学派 以及从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尼采㉃海德格尔、 福柯的反黑格尔学派尤为感兴趣。应该说,它 是对西方现㈹哲学的㆒次考察,着重讨论了㉂ 启蒙运动以来㉃后现㈹主义期间美学、伦理学 和政治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在伊格尔顿多本论述文学理论与马克思 主义美学的作品㆗,本书视角独到,以思想明 确和立场清晰而独具㆒格,是学术论述的典 范。综观其研究范围、道德及政治立场,本书 可称得㆖是㈵里•伊格尔顿的㈹表性著作。

导言 第㆒章 ㉂由的规则 第㆓章 心灵的法则:夏夫兹博里、㉁谟、伯 克 第㆔章 康德式的想象 第㆕章 席勒和领导权 第㈤章 ㆟工制品的世界:费希㈵、谢林、黑 格尔 第㈥章 欲望的死亡:阿图尔•叔本华 第㈦章 绝对的反讽:瑟伦•克尔凯郭尔 第㈧章 马克思主义的崇高 第㈨章 真实的幻觉:弗里德里希•尼采 第㈩章 父亲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第㈩㆒章 存在的政治学:马㆜•海德格尔 第㈩㆓章 马克思主义的犹太学者:瓦尔㈵• 本雅明 第㈩㆔章 奥斯维辛之后的艺术:㈵奥多•威 •阿多诺 第㈩㆕章 从城邦到后现㈹ 新世界新思想译丛 目前已出 4 种,包括霍布斯鲍姆的《如何改变 世界 : 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奇》、彼得安德雷•阿尔㈵的《恶的美学历程 : ㆒种浪 漫主义解读》和赫尔穆㈵•施密㈵的《百年世 事 : 德国原总理施密㈵与美国历史学家斯㈵ 恩对话录》。

㈵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生 于 1943 年,是当㈹西方文论界继雷蒙德•威

8


季风本周推荐

《哲学宣言》 [法] 阿兰·巴迪欧 / 蓝江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14-1 / 25.00 /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和国外马 克思主义研究,现主要从事法国思想家巴迪欧、 朗西埃,其旨在从当代拉康主义的角度,寻找当 代激进左翼的逻辑线索。翻译巴迪欧的《世纪》 《小万神殿》 《元政治学概述》以及阿甘本的《王 国与荣耀》。在国内期刊上发表论文 50 余篇, 出版专著 2 部。支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 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各 1 项。

目录 哲学宣言

阿兰·巴迪欧 当代法国最富代表性哲学家 之一。上个世纪末,以利奥塔、德勒兹、德里达、 拉库-拉巴特等人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后结构 主义、解构主义都宣布哲学,尤其是其本体论哲 学业已终结。似乎在那一刻,我们仿佛进入到一 个哲学死亡的时代。当代法国思想家巴迪欧则反 其道而行之,将矛头指向了这种哲学终结论,他 大声质问道:“哲学终结了吗?”不,永远不会 终结!只要我们还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哲学就不 会终结。因此,对于巴迪欧来说,写一部关于哲 学的宣言是必要的,当将本真同诗歌联系起来, 便遮蔽了本真同其他真理程序(数元、革新的政 治、爱)缝合的可能性。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在一 个更为错综复杂的今天重新发现哲学。 蓝江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1.可能性 2.前提 3.现代性 4.流俗版海德格尔 5.虚无主义? 6.缝合 7.诗人时代 8.事件 9.问题 10.柏拉图的姿态 11.类性

附录一 哲学本身的回归 附录二 哲学的定义 丛书 当代激进思想家译丛包括《图像的命运》 《无边的艺术》《视觉机器》《哲学宣言》《第 二哲学宣言》《延迟的否定:康德、黑格尔与意 识形态批判》以及《空心人》。

附录 1 哲学本身的回归(节选) 命题 1 如今,哲学被其同自身历史的关系所麻痹 这种麻痹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从哲学上考察哲学史,几乎我们同时代所有的人都赞同宣布, 哲学史已经进入了哲学终结的无穷无尽的时代之中。其结果是导致了一种“哲学的疾病”,我们 应当命名一种再定位:哲学不再明白它是否还有一个合适的地位。它试图嫁接到其他的业已建立 的活动之上,如艺术、诗、科学、政治行动、精神分析……或者说,如今的哲学仅仅是其自身的 历史,它变成了自己的博物馆。我们将这种在变成历史文献和重新再定位的来来回回的犹豫不定 称之为“哲学的麻痹”。

9


季风本周推荐

《小万神殿》 [法] 阿兰·巴迪欧 / 蓝江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14-1 / 25.00 /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1924—1998) 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1925—1995)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uah,1926—1984) 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 让·博雷耶(Jean Borreil,1938—1992) 拉库-拉巴特(Philipe Lacoue-Labarthe,1940 —2007) 吉尔·夏特雷(Gilles ChMelet,1945—1999) 弗朗西瓦·普鲁斯特(Frangoise Proust,1947 —1998)

在他的《小万神殿》中阿兰·巴迪欧选择了 20 世纪业已离我们远去的十四位哲学家,这里面 有作为阿兰・巴迪欧师长的拉康、康吉莱姆、卡 瓦耶斯、萨特、伊波利特、阿尔都塞;也有与巴 迪欧同时代的,开创了法国思想全新视野的福 柯、德勒兹、德里达、利奥塔;还有一些是我们 并不太熟悉的名字,如吉尔・夏特勒和弗朗索瓦・ 普鲁斯特。他并没有像他的其他著作一样,用大 量的晦涩的概念和语言来阐述一个复杂的本体 论。相反,这本著作用了大量短小精悍的文学化 的语言,娓娓生动地描述了他与这些哲学家的关 系,并为这些哲学家的思想做了一个通俗易懂的 图绘。 目录 中译导言 开篇 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 乔治·康吉莱姆(Georges Canguilhem,1904— 1995) 让·卡瓦耶斯(Jean Cavailles,1903—1944)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 让·伊波利特(Jean Hyppolite,1907—1968) 路易·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1918—1990) 让-弗朗西瓦·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

中译导言(节选) 巴迪欧仅仅只是从法国文化意义上来祭 奠十四位已经仙逝而去的法国哲学家吗?或 者其中的意义仅仅在于,将十四个未能安置 在法国名人殿堂的灵魂,用一种小先贤祠的 方式来安置吗?我估计这绝非巴迪欧的本 意,或者说,巴迪欧在其中所蕴含的意义会 比这个意义更高一个层次。这样,我们不必 从一个法国的特殊性角度来理解“先贤祠”, 而可能站的更高,或者用巴迪欧的话来说, 用一种普世的角度,或者绝对观念的角度来 在今天,让十四位逝去的哲学家在精神上重 新复活,并让他们目睹着我们面向那个绝对 的大写的真(Vrai)前进的旅程,或者,我 们看到的巴迪欧的这本书小书并非一个坟墓 中的祭品,而是一种从上面照耀下来的光芒, 或者说,“万神殿”的光芒。对于巴迪欧而 言,对十四位哲学家的祭奠,绝非一种对死 去化作历史尘埃的祭奠,而是一种复活,他 们的观念一种绝对的真的方式重新照耀着我 们,当我们推开那扇文字的大门到时候,一 种圣灵的光芒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这已经 不属于向死而生的已逝先贤的痕迹,而是一 种绝对的神迹,一种大写的真,带有观念的 形式,向我们的普射。我们看到的是——“万 神殿”。

10


季风本周推荐

《社会分裂、弱政党政治与民主巩固》 叶麒麟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2014-4 / 46.00 / 民主政治研究

10余项各级科研项目,公开发表40余篇学术论 文,其㆗多篇文章被《㆗国㈳会科学文摘》和 ㆟大复㊞资料全文转载。

《 ㈳ 会 分 裂 、弱 政 党 政 治 与 民 主 巩 固 — — 以 乌 克 兰 和 泰 国 为 例 》㆒ 书 直 面 ㈳ 会 ㆗的重大现实问题和重大基础理论问题, 作者叶麒麟在㆕年前着手此书时把当时 正处于政治动荡㆗的泰国和乌克兰作为 研 究 对 象 ,把 握 这 两 个 国 家 的 政 治 动 荡 以 窥 探 其 结 构 性 困 境 。 总结和提炼出㆟格政 治、庇护政治、派系政治、运动政治等弱政党 的民主政治形态,将经济、㈳会、政治制度等 民主巩固的影响因素串联起来,通过梳理弱政 党政治与㈳会分裂之间的关系,着力阐述弱政 党政治无法弥合㈳会分裂问题,试图揭示出弱 政党政治对民主巩固的消极影响,并借此从反 面来证明政党政治的重要性,从而得以揭示 “政党过时”或“政党终结”的普适性局限。 叶麒麟 1983年生,福建省南安市㆟,先 后在华南师范大学、㆗国㆟民大学获得法学硕 士学位、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侨大学公共管 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民大学比 较政治制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政治 学理论、比较政治学研究。㉃今已主持或参与

目录 序言 回到政治常识 杨光斌/1 导论/1 一、问题的缘起/1 二、研究综述/7 三、研究创新及难点/23 四、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24 第一章 社会分裂与政党政治/26 一、政党政治的社会整合面向/28 二、政党政治的社会分裂面向/33 三、在社会整合与分裂之间:政党政治之定位/37 第二章 社会分裂与民主巩固/44 一、社会分裂与民主巩固的逻辑关联/45 二、“国家性”问题与乌克兰民主巩固/58 三、 阶级对立与泰国民主巩固/81 四、社会分裂与民主巩固:乌克兰和泰国的比较 /100 第三章 弱政党政治与民主巩固/103 一、弱政党政治的民主政治形态/103 二、弱政党政治与乌克兰“国家性”问题/111 三、弱政党政治与泰国阶级对立/124 四、弱政党政治与民主巩固:乌克兰和泰国的比 较/140 结语/143 一、制度的可实施性:社会整合、政党政治与民 主巩固/ 143 二、研究的启示/149 丛书 比较政治学系列丛书 主编 李路由 主要作品《 国外政党与公民社会的关系——以 欧美和东亚为例》 《网络反腐的政治学:模式与应用 》 《 社 会 分 裂 、 弱 政 党 政 治 与 民 主 巩 固 —— 以乌克兰和泰国为例》

11


.03

《世界边缘的桥梁》 詹姆斯·古斯塔夫·斯佩思 / 胡婧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4-1 / 35.00 / 环境生态学

不平等、㈳会压力和资源的短缺。作者还从市 场、增长、消费、㈽业等多个环节分析导致环 境恶化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矛盾的办法,提倡 遏制过度商品化,从精神层面提高㆟们的幸福 感,鼓励㆟们简单㆞生活,促进绿色消费。作 者㈺吁㆟们能产生㆒种新的意识,关㊟非物质 化生活,关㊟㆟际关系及㆟与㉂然界的关系, ㈺吁㆒种能够满足环境和㈳会需求的新的环 境体制的建立。

詹姆斯·古斯塔夫·斯佩思(James Gustave Speth) 原美国耶鲁大学森林与环境研究学院 院长,曾担任美国卡㈵总统和克林顿总统的环 境问题顾问,并曾出任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署 长。他还是世界资源研究所的创始㆟和前任主 席,保卫㉂然资源理事会联合创始㆟。2002 年 获得蓝色星球奖。 本书以美国为关㊟对象,从环境与经济发 展矛盾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㆔个方面进行 了详细的介绍。众所周知,当今环境破坏㈰益 严重,气候破坏、生物贫化及㈲毒物质排放愈 演愈烈,作者认为造成今㆝环境恶化的原因是 从 20 世纪㉃今的经济活动的巨大扩张,由于 非市场环境成本无㆟埋单,大量不利于环境的 补贴的发放加剧了环境失控,并进而加剧㈳会

目录 前言 致谢 引言——两个世界之间 第一部分 失效的体制 第一章 俯瞰深渊 第二章 失控的现代资本主义 第三章 当今环保主义的桎梏 第二部分 大转变 原著

The Bridge at the Edge of the World,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9

12


季风本周推荐

《世界历史文库》(部分新书) 《拉丁美洲史(1900 年以前)》 / 本杰明•吉恩、凯斯•海恩斯 / 东方出版中心 / 2013-7 / 50.00 《新加坡史》 / C•玛丽•藤布尔 / 欧阳敏 / 东方出版中心 / 2013-7-17 / 76.00 《希腊史》 / 尼古拉斯·杜马尼斯 / 屈闻明、杨林秀 / 东方出版中心有限公司 / 2011-12 / 30.00 《墨西哥史》 / (美)迈克尔·C.迈耶//威廉·H.毕兹利 / 复旦人 / 东方出版中心 / 2012-4 / 80.00 《津巴布韦史》 / [津] 拉夫托帕洛斯、[津] 姆拉姆博 / 张瑾 / 东方出版中心 / 2013-10 / 36.00 《印度史》 / 斯坦利•沃尔波特 / 李建欣、张锦冬 / 东方出版中心 / 2013-7-15 / 60.00

世界历史文库 主要选收国别史、㆞区史的通史性著作,以国别史为主体,适当辅以㆞区史。计划共出版 80 种,2 年内出齐。文库编辑委员会㈵邀我国世界史学界著㈴学者专家担任学术顾问,精心遴选著 作。编选者和学术顾问㆒致认为,每个国家、㆞区的历史只选㆒种著作,因而要求此㆒种应是在 学界已获得广泛定评的㆖乘之作,且最好是最新成果,作者应为著㈴史学专家,原出版者也应是 知㈴的出版机构。原著使用的语种主要是英语、德语、法语、俄语、㈰语等,㆗文译者应基本㆖ 是史学专业㆟士或具㈲较高史学修养的翻译家。 参与《世界历史文库》丛书出版发行的㈲商务㊞书馆、㆗国大百科全书出版㈳、东方出版㆗ 心等。

13


季风本周推荐

第二部分

《<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 : 顾炎武》 《李鸿藻年谱》 《赵朴初传——行愿在世间》 《杨易辰回忆录》 《芙蓉骄子 ——听“历史”讲述“袁老”家的国事家事》

14


季风本周推荐

《顾炎武:<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 许苏民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14-1 / 15.00 / 评论传记

《<㆗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顾炎武》 以简明的结构和语言,较全面㆞介绍了明㈹著 ㈴启蒙思想家顾炎武的生平事迹和他以《易》 为㊪、以史为归的哲学思想;勇于批评负面国 民性的伦理思想;对专制制度大胆否定,提倡 政治改革的政治思想;鼓励㉂由贸易,发展民 生的经济思想,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目录 一、生平事迹 (一)家世及青少年时期 (二)太湖之滨的抗清岁月 (三)闻名江湖的鹰扬弟子 (四)北游时期的传奇经历

(五)生命的最后岁月 二、哲学思想 (一)“唯物唯变”的本体论 (二)“博学于文”的认识论 (三)“通变宜民”的辩证法 三、史学思想 (一)以史学的眼光研究经学 (二)价值中立的史学方法论 (三)引古筹今的史学价值论 四、伦理思想 (一)对负面国民性的批判 (二)“行已有耻”的道德底线 (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五、政治思想 (一)对君主专制政治的批判 (二)政治体制改革方案的设计 (三)论选举与舆论 六、经济思想 (一)论自由贸易 (二)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论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 七、文学思想 (一)论诗歌的审美本质 (二)论创作个性的解放 (三)论学者的社会责任 八、思想影响 (一)在世时的影响 (二)对清代学术的影响 (三)对近代改革运动的影响

节选 道学家对《诗经》中描写女性容貌美的作品极为忌讳,往往对这些诗篇加以曲解。如《何彼 裱矣》一诗,就被说成是“讥刺”之作。顾炎武驳斥了这一观点。他认为:古人以描写女子的容 貌姣美、姿色艳丽来象征其美好的德行,所以《硕人》之篇描写其君夫人的美丽,极尽形容之辞, 《野麇》之篇也赞美“有女如玉”;从汉魏到唐朝,仍然有大量赞美妇女姿色的文章,如江淹的 《丽色赋》、张说的《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等等,即使在十分庄重的碑文中也是如此,哪里像 宋代以后,以描写女人的姿色为忌讳呢?男人若连女人的美貌也感觉不到或感到恐惧,还算是男 人吗?

15


季风本周推荐

《李鸿藻年谱》 李宗侗、刘凤翰 / 中华书局 / 78.00 / 年谱传记

《李鸿藻年谱》较为详尽㆞介绍了李鸿藻 的㆒生行谊,并附录当时重要史实及㈲关文 献,以供参考。李鸿藻无全集或任何专集行世, 故所留存之函札、㈰记、奏折,以及乡、会、 殿试墨卷等,择其较重要者,编入本谱。而光 绪㆓㈩年正㈪初㆒㈰㉃㈦㈪㈩㈥㈰(㆒㈧㈨㆕ 年㆓㈪㈥㈰㉃㈧㈪㈩㈥㈰)㈰记,为其仆从所 记,别具风格情趣,故亦录存。本谱所采用之 李鸿藻之函札、㈰记、奏折,以及乡、会、殿 试墨卷等,系由李鸿藻之孙李㊪侗提供,惟因 原稿字迹间㈲潦草难辨者,又㈲破损之处,抄 录或㈲错误,尚望识者指正。 目录 前言 谱前 谱前附录 一、李俨传 二、李殿图传 三、李殿图墓志铭 年谱 嘉庆二十五年庚辰(一八二 O)一岁 道光元年辛巳(一八二一)二岁 道光二年壬午(一八二二)三岁 道光三年癸未(一八二三)四岁 道光四年甲申(一八二四)五岁

道光五年乙酉(一八二五)六岁 道光六年丙戌(一八二六)七岁 道光七年丁亥(一八二七)八岁 道光八年戊子(一八二八)九岁 道光九年己丑(一八二九)十岁 道光十年庚寅(一八三 O)十一岁 道光十一年辛卯(一八三一)十二岁 道光十二年壬辰(一八三二)十三岁 道光十三年癸巳(一八三三)十四岁 道光十四年甲午(一八三四)十五岁 道光十五年乙未(一八三五)十六岁 道光十六年丙申(一八三六)十七岁 道光十七年丁酉(一八三七)十八岁 道光十八年戊戌(一八三八)十九岁 道光十九年己亥(一八三九)二十岁 道光二十年庚子(一八四 O)二十一岁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一八四一)二十二岁 道光二十二年壬寅(一八四二)二十三岁 道光二十三年癸卯(一八四三)二十四岁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一八四四)二十五岁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一八四五)二十六岁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一八四六)二十七岁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一八四七)二十八岁 道光二十八年戊申(一八四八)二十九岁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一八四九)三十岁 道光三十年庚戌(一八五 O)三十一岁 咸丰元年辛亥(一八五一)三十二岁 咸丰二年壬子(一八五二)三十三岁 咸丰三年癸丑(一八五三)三十四岁

李鸿藻(1820 年-1897 年),字季云、寄云,号 石孙、兰孙、砚斋。直隶 高阳(今属河北省保定 市)㆟,清帝国同治、光 绪㆓帝太傅,同治帝启蒙 老师。

16


季风本周推荐

《赵朴初传——行愿在世间》 谷卿、汪远定 / 东方出版中心 / 2014-1 / 48.00 / 传记

《赵朴初传:行愿在㆟间》由谷卿、汪远 定编著,本书较为全面、系统㆞展示赵朴初先 生的㆟生轨迹,将他作为文化㆟物不限于政治 ㆟物来写,于其诗词鉴赏、佛学贡献、㈳会活 动着墨较浓,具㈲很强的可读性。作者研究赵 朴初多年,采访、搜集、研读了丰富的资料, 为读者展现了㆒个活生生的赵朴初。 目录 序 第一章 降生 一 风水宝地天台里 二 婴啼鸾凤相和鸣 三 故乡本是状元府 四 最爱莫过是诗书

第二章 少年游学 一 从寺前河到黄浦江 二 吴地游学 第三章 青年有为 一 热血沸腾的爱国青年 二 佛缘·福缘 三 孤胆侠肝 四 江头送别抗日战友 第四章 中年易老 一 奋笔疾书 二 净业教养院与少年村 三 十年生死两茫茫 四 创建中国民主促进会 五 一代爱国宗教领袖 第五章 老年不老 一 风雨如磐,诗心不转 二 病树前头万木春 三 路漫行将古来稀,老骥伏枥志千里 第六章 晚年 一 梦回故里 二 护持文艺重西泠 三 五方五佛的人间道场 四 黄金纽带结法缘 五 以书还债,书法独步 第七章 陨落 一 佛法在人间 二 行愿无尽 三 永远的朴老 附录一 赵氏家族世系简表 附录二 赵朴初生平 附录三 赵朴初年表简编参考及征引书目 后记

序言(节选)

我认识谷卿的时候他还是个小学牛,我是在他四外祖父叶玉昶教授画展的开幕式上第一次 见到他的。他上大学以后,常和同学到我家来玩。我们的年龄相差半个世纪,他比我的小孙 子还小,但我们却特别谈得来。他喜欢读书,深爱文学,对诗词、书画、篆刻情有独钟。他 喜欢我的书,只要见到我的旧作,他都买下,等米访时带来让我签名。他几乎收藏了我的全 部作品。我对喜爱读书、专心学问的年轻人,感到特别亲切,而我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也毫 不犹豫地向他开口,他们也欣然出手相助…… 17


季风本周推荐

《杨易辰回忆录》 杨易辰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1996-6 / 58.00 / 传记回忆

顾问委员会主任。1983 年 4 ㈪任最高㆟民检察 院党组副书记。6 ㈪任最高㆟民检察院检察长、 党组书记。1988 年 3 ㈪不再担任最高㆟民检察 院检察长。是第㆓㉃第㈥届全国㆟大㈹表。㆗ 共第㈩㆒、㈩㆓届㆗央委员,第㈩㆔次全国㈹ 表大会当选为㆗顾委委员。 目录

《杨易辰回忆录》是最高㆟民检察院原检 察长杨易辰的著作,包括《从“㈨㆒㈧”到“㆒ ㆓•㈨”》《到延安,进马列学院》《在冀南 抗㈰根据㆞的㈰㈰㊰㊰》 《转战辽吉㆔年》 《在 辽西的㈰子里》《主管黑龙江省财经工作的㈩ ㆓年》《㈩年动乱的岁㈪》《在黑龙江省委第 ㆒书记的岗位㆖》 《出任共和国第㆕任检察长》 ㈨章,回忆了㉂己从学生时㈹参加爱国学生运 动、追求进步、参加抗㈰、迎接解放、进行建 设、经历“文革”到出任共和国最高㆟民检察 院检察长等 70 余年的㆟生历程,内容丰富。 回忆录㆗㈲宋任穷、段君毅、陈俊生、郑㆝翔、 刘复之、张思卿、荣高棠、郭峰、乔晓光、岳 岐峰、赵德尊、陈雷、史立德、马骥、安福辰 等同志的 16 幅题词,㈲郭峰、欧阳钦、陈雷、 周恩来、王任重、胡耀邦、万里、宋任穷、郑 ㆝翔、任仲夷、史立德、张思卿、荣高棠和其 本㆟及家庭合影 20 幅,薄㆒波题写书㈴,宋 任穷作序。 杨易辰,㊚,汉族,(1914.3-1997.6.28), 辽宁省法库县㆟。最高㆟民检察院原检察长。 1979 年 12 ㈪任黑龙江省委第㆒书记、省 军区第㆒政委。1983 年 2 ㈪任㆗共黑龙江省委

序 言..............5 第一章 从“九一八”到“一二•九”..........1 一、少年时代................1 二、难忘的“九•一八”...............3 三、投身“一二•九”运动的洪流 6 四、参加“民先”.......11 五、加入中国共产党...15 六、反王驱祁斗争.......17 七、参加“双十二”示威游行.....23 第二章 到延安,进马列学院.........29 一、参加北平学生移动剧团.........29 二、在山东演出...........33 三、马列学院的学习生活.............35 第三章 在冀南抗日根据地的日日夜夜..41 一、奔赴抗日前线.......41 二、反“扫荡”的艰苦岁月.........43 三、开辟冠北根据地...48 第四章 转战辽吉三年...54 一、挺进东北..............54 二、支援四平保卫战...55 三、坚持沿边区的斗争.............61 四、动员参军支前,全面开展土改运动...65 第五章 在辽西的日子里.............72 一、辽西省成立...........72 二、工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74 三、兴修水利,植树造林.............81 四、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85 五、镇压反革命...........87 六、“三反”、“五反”运动.....89 七、互助合作运动.......93 八、担任省委书记.......94 …… 18


季风本周推荐

《芙蓉骄子 ——听“历史”讲述“袁老”家的国事家事》 李文庆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2014-1-1 / 80.00 / 历史传记

本书以记录与访谈的形式,讲述原㆗纪委 副书记,㆗顾委袁任远及其㆒家的革命生涯和 生活往事,“夫妻长征,父子长征,两㈹将星” 等亮点,彰显出这个不平凡的家庭,历尽坎坷, 在历史的大潮流㆗,闪耀着光辉,与众不同的 “红色记忆”。 李文庆,1954 年 10 ㈪出生,祖籍河北,汉 族,大专学历,军㆟出身,㆖校军衔,㆗国戏 剧家协会会员,㆗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山东作 家协会会员,㆖海电影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1970 年入伍,先后从事京剧、话剧、曲艺、舞 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创作与表演;曾任宣传队 员、文化干事、宣传队长,曾㆔次参加全国文 艺汇演、两次参加全军文艺汇演、㈥次参加军 区文艺汇演。

后记(节选) 我久久地看着那条通往西北方向的小路,原始森林中似乎闪现着包括袁老在内的红军战士 艰难跋涉的身影。78 年前,贫瘠的湘西北人民无力给红军带足长征所需要的衣衫粮秣,只能《门 前挂盏灯》,默默地为子弟兵送行: “睡到那半夜过,门口嘛在过兵, 婆婆(地个)坐起来,侧着嘛耳朵听。 不要那茶水喝,又不喊百姓。 只听那脚板儿响,不见嘛人做声。 大家都不要怕,这是贺龙军。 红军那个多辛苦,全是为穷人。 媳妇你快起来,门口嘛挂盏灯。 照在地个大路上,同志们好行军……” 家乡的土地也无以给自己的子弟兵更多温暖和希冀,只有“送上”缕缕寒风中尚且发绿的 树叶,树上无人尝过的野果,以帮助红军挨过饥饿的草地;“送上”满含乡情的“高浓度的负 氧离子”,希望这些能帮助红军翻过缺氧的雪山;“送上”冰冷但很清澈的溪水,为缺医少药 的红军伤员清洗伤口……

19


季风本周推荐

第三部分

《居伊·德波——诗歌革命》 《到大地尽头》 《甜甜的忧伤:赫拉巴尔回忆三部曲》

20


季风本周推荐

《居伊·德波——诗歌革命》 [法] 樊尚·考夫曼 / 史利平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14-1 / 48.00 / 社会学、文艺学

目录

居伊·德波㆒生都在刻意㆞避免传奇,避 免把传奇与可视物、表象以及当前越来越多的 或清晰或模糊的㉂传风潮相联系。从这个意义 ㆖说,他也拒斥后来很快被称作景观的东西。 他从来不遵守强加于生活的可视规则。他创立 ㉂己的规则,创作文本和影像,以避免受到完 全世俗和总是如同侦探片般模糊的当㈹传记 评判眼光的暴政。他的生活和作品都是对这种 观点的挑战,这种挑战被错误㆞解读为对影像 的固㈲仇恨。但是,他竭尽全力拒斥㆒切试图 认证、指定和适应的评判。为此,他进行了真 正的战斗,这是他希望带给这个㈳会的深刻内 核。 樊尚·考夫曼 1955 年生,瑞士圣加仑大学 经济、法律与社会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从事法国 文学、文化、媒体、自传文学与以居伊·德波为 主的先锋文学研究。 史利平,1977 年生,现为中国驻法国大使 馆二等秘书,从事中法科技、国土资源和农业等 领域合作交流,研究兴趣集中在法国外交史、历 史与文化 等方面。

引言 没有个性的读者 一、迷失的儿童 1.“迷失的儿童”之出处 2.跳帧胶片,或如何出现? 3.走出字母主义 4.驾一叶轻舟游荡在夜的黑暗中 5.我想讲我的世纪的美丽语言 6.黄金时代 7.贝尔纳,贝尔纳,青春不会永久 8.我的孩子,我的姐妹…… 9.不回头不妥协 10.一切直接经验都在表象中被离间 二、没有作品的艺术 1.艺术终结的冒险 2.温柔乡地图 3.漂移的诗歌 4.心理分析和心理地理学 5.总体都市主义:在乌托邦与建筑之间 三、轻骑兵 1.交往方式 2.革命诗歌 3.从斯特拉斯堡到塞戈维亚 4.我们的论点越是著名,我们自己就越是晦 涩难懂 5.最后的卫士 四、战略 1.时间河流的漩涡 2.斗争方式和描述 3.对一起谋杀案的思考 4.反对演绎 5.影子、秘密和镜子 6.战争游戏和贡迪 结语 德波:反串角色 文献目录 索 引 丛书 本书属于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21


季风本周推荐

《到大地尽头》 [以色列]大卫·格罗斯曼 / 唐江 / 山东文艺出版社 / 2014-3 / 68.00 / 长篇小说

诸多文学奖,也获得多项国际奖项,包括德国 绍尔兄妹文学奖、意大利弗拉亚诺奖、格林扎 纳•卡佛奖、蒙㈵罗奖、伊斯基亚国际新闻奖。

大卫•格罗斯曼(David Grossman)是享 誉世界的以色列当㈹作家。他 1954 年生于耶 路撒冷,毕业于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哲学和戏 剧专业,曾在以色列电台做过多年编辑和新闻 评论员。㉂㆓㈩世纪㈧㈩年㈹初以来,他已经 出版㈨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㆕部散文 随笔集以及童书、儿童剧等作品。 大卫•格罗斯曼的作品已被翻译成 36 种 文字在全世界出版。他的作品除了获得以色列

《到大㆞尽头》是他最近㆒部长篇小说, ㉂ 2008 年出版以来,相继获得法国美第奇外 国小说奖、德国君㈵•格拉斯基㈮会信㆝翁文 学奖、英国《犹太季刊》温盖㈵奖。2010 年, 大卫•格罗斯曼荣获著㈴的德国书业和平奖。 这部皇皇巨著甫㆒出版即横扫以色列畅 销书榜,很快售出 20 余国版权。连美国总统 奥巴马也在 2011 年选择此书作为暑期读物, ㆒改只读伟㆟传记的习惯。 大卫•格罗斯曼和奥兹、耶霍舒亚等作家 ㆒样,具㈲强烈的㈳会参与意识。他关心以色 列㈳会和政治,笔触探及当㈹以色列㈳会诸如 占领㆞、巴以关系等敏感话题。 大卫•格罗斯曼和妻子住在耶路撒冷,育 ㈲㆔个子㊛。次子乌里于 2006 年第㆓次黎巴 嫩战争停㈫前夕,在前线阵亡。 目录 序一 失败的战役 序二 作家与慈父 序幕,一九六七年 步行,二〇〇〇年

序一 失败的战役/科尔姆•托宾(节选) 以色列小说家大卫•格罗斯曼在二〇〇三年出版的评论文集《死亡:生活的一种方式》(Death as a Way of Life)的引言里写道:“我每天经历的现实超乎我任何可能的想象,它渗透到我内心 最深处。”在灰暗而令人难忘的长篇新作《到大地尽头》的后记中,格罗斯曼说明,他于二〇 〇三年五月——约莫写下那篇引言的同时——开始创作这部小说,六个月后,他的大儿子服完 兵役,一年半后,他的小儿子乌里应征入伍。“那时,”他写道,“我觉得——或更确切地说, 我希望——我正在写的这本书会保佑他。” “二〇〇六年八月十二日,”格罗斯曼继续写道,“离第二次黎巴嫩战争停火还有数小时,乌 里在黎巴嫩南部身亡。”当时,“这本书基本已经完成。在写下最后一稿之际,改变的,首先 是现实发出的回响”。

22


季风本周推荐

《甜甜的忧伤:赫拉巴尔回忆三部曲》 (捷克)博胡米尔·赫拉巴尔 / 杨乐云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2014-1 / 29.00 / 小说

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根据另㆒部小说 《售屋广告:我已不愿居住的房子》改编的电 影《失翼灵雀》获 1990 年柏林影展最佳影片 ㈮熊奖。1997 年 2 ㈪ 3 ㈰,这位原本即将病愈 出院的作家从医院㈤楼窗口坠落身亡。 赫拉巴尔的作品大多描写普通、平凡、默 默无闻、被抛弃在“时㈹垃圾堆㆖的㆟”。他 对这些底层㆟物寄予同情与爱怜,并且融入他 们的生活,发现他们心灵深处的美。他的小说 是最具捷克味的作品。 推荐者说 如若有人要为苏联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结 束后的时代命名,他必得称之为赫拉巴尔时 代。 ——昆德拉 赫拉巴尔诞辰㆒百周年典藏文集 河畔小 城㆔部曲之㆓。 神奇的啤酒厂,乱哄哄的码头,邋遢的小 酒馆,尖顶的教堂,加㆖㈲着㆒头傲㆟秀发而 叽叽咕咕的母亲,买双份保险最终还是沦落养 老院的父亲,整㈰吹牛流连酒吧但不乏真诚的 贝宾大伯……《甜甜的忧伤》以作者童年的视 角,回忆了小城生活的种种㆟和事。与《㆒缕 秀发》不同,这部作品拥㈲后来新时期㆘的另 ㆒种气氛。这里几乎已经没㈲了啤酒厂和宁城 附近㆒带㆟们生活㆗田园式的宁静与舒适,而 导致深刻的㈳会与时㈹变革的危机来临。假如 说《㆒缕秀发》首先是引起读者轻松愉快的欢 笑,那么在阅读《甜甜的忧伤》时,你会㆒面 忍不住落泪,㆒面却又笑得更加厉害。

赫拉巴尔,他是乡愁的作家,他属于闪亮 慧黠的布拉格,他是日常生活的诗人 ——法国《观点周刊》 异乎寻常而又细腻的悲喜剧……赫拉巴 尔说的既是一个无名小卒的故事,也是捷克的 历史,他在俯拾可得的细节里觅得生命中至关 紧要的一切。 ——美国《纽约时报》 丛书 赫拉巴尔作品系列 还包括了 《过于喧嚣的孤 独》,《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时光静止的小 城》,《一缕秀发》等。

捷克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Bohumil Hrabal,1914~1997),这位法学博士为㉂己 设计的㆒生是这样的:大学毕业后服兵役,做 推销员、仓库管理员、炼钢工、废纸回收站打 包工、舞台布景工……㆕㈩㈨岁时第㆒部作品 才得以出版,而此后获得国内、国际奖项㈲㆔ ㈩多个。他的作品多数被改编为话剧和电影。 与小说《严密监视的列车》同㈴的电影于 1966 23


季风本周排行

季风本周排行 ●非学术类

1

2

3

序号 书名

出版社

作者

单价

1

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中信

祝小兔(祝捷)

35

2

知日·料理之魂

中信

苏静

35

3

百年孤独~新经典文库 500

(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 01)

南海

加西亚.马尔克斯

39.5

4

我的旅行哲学

浙江文艺

陈丹燕

38

5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中信

辉姑娘

36

6

霍乱时期的爱情

南海

加西亚.马尔克斯

39.5

7

繁花

上海文艺

金宇澄

48

8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

辛波斯卡诗选 2

湖南文艺

[波]维斯拉瓦·辛波斯卡 30

9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

湖南文艺

梁文道

32

10

知日!知日!这次彻底了解日本 01 中信

苏静主编

36

11

唐诗风物志——唐人的世俗生活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毛晓雯

38

12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南海

加西亚.马尔克斯

25

13

恶时辰

南海

加西亚.马尔克斯

29.5

14

如何阅读一本书

商务

莫提默.J.艾德勒

42 24


季风本周排行

15

知日 设计力

中信

苏静

35

16

x 的奇幻之旅

中信

[美] 史蒂夫·斯托加茨

42

17

哈耶克传

中信

【美】艾伦·艾伯斯坦

65

18

花花朵朵坛坛罐罐~

沈从文谈艺术与文物

重庆大学

沈从文

149

19

傅科摆

上海译文

翁贝托.埃科

69

20

鼻屎为什么不能吃

上海三联

英/弗朗西斯.古德

29.8

●学术类

1

2

3

序号 书名

出版社

作者

单价

1

人生五大问题~中学图书馆文库

北京三联

安德烈.莫罗阿

28

2

符号学原理~罗兰.巴尔特文集

人民大学

罗兰.巴尔特

15

3

密尔论大学

商务

英/约翰.密尔

25

4

明亮的对话

中信

徐贲

39

5

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

中信

知乎

42

6

胡若望的疑问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史景迁

36

7

东方风暴: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 山西人民

罗伯特·马歇尔

32

若干问题

中国经济

吴敬琏

58

9

重庆大学

[日]渡边米英

38

挑动欧亚大陆 8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新阶段的

無印良品的改革

25


季风本周排行

10

人文地理学导论:21 世纪的议题

南京大学

英.彼得.丹尼尔斯等 98

11

哲学宣言

南京大学

法.阿兰.巴迪欧

25

12

启明文丛:历史的误读

北京三联

郭世佑

39.8

13

从理学到伦理学

中华书局

黄进兴

86

14

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2014~

2023):在改革中形成增长新常态

中信

刘世锦

68

15

气候改变历史

金城出版社

[美]狄·约翰

35

16

哲学家与儿童对话

北京三联

里夏德.达维德.普雷希特 37

17

淘宝大数据~蓝狮子图书

友谊

《卖家》 编著

39

18

大地在心~教育,环境,人类前景

商务

美/大卫.W.奥尔

35

19

万历十五年(增订本)

中华书局

黄仁宇

18

20

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

上海人民

让-诺埃尔.卡普费雷 36

26


声音

声音 恩格尔、那小兵:解读刘亚洲《甲午国殇》 姚大力:维吾尔民族的历史建构 胡紫薇:章子怡的气象 罗伯特·卡普兰:中国势力的地理版图 奥利弗斯通:关于文革,中国不能不面对自己的历史

恩格尔、那小兵:解读刘亚洲《甲午国殇》 恩格尔、那小兵

凤凰博报(2014-04-20)

那小兵:您在《日本人为何不向中国人认罪》那次的采访受到广大中国读者热烈回应,最近刘亚 洲将军也在他的《制度、战略、信仰、国运》中谈到了类似看法,我非常希望您就刘将军的一些 主要观点为大家进行延伸解读,您可以自选要点探讨,自由发挥,好吗?

恩格尔:汉斯·伯格教授(《德国专家谈钓鱼岛战略》嘉宾)和我都读了刘将军最近这篇访谈文 章,我们都认为这是目前中国最高水平的军事战略思想文献。但是,在西方人眼中,这篇文章更 多的是提出了问题,但依然没有真正解读为何甲午至今所谈及的弊病没有消失,甚至更加严重。 我们看得出刘将军欲言又止的心情。有些事情我们作为外国人也不好说出来,但今天是个例外, 我就大胆说一些吧。

习主席说,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在谈及我对中国历史看法之前, 我先谈谈我为何热衷中国历史研究吧。冷战末期,我还是个刚从波恩大学本科毕业的哲学研究生, 我从荷兰坐火车到北京,那是我第一次穿越这么多国家,火车穿过柏林墙时,我心里很紧张,窗 外是各样铁架子和工事,然后继续开到华沙,再进入莫斯科,上来一队戴着大盖帽的苏联兵反复 检查我的护照,把我的水果统统扔到了垃圾桶里。我顿时明白什么叫作“政治“了。之后,我穿

27


声音

过西伯利亚平原,进入蒙古。蒙古人给我一种刚强而野蛮的感觉,因为我看到他们的男女列车员 在车上偷偷做爱,并不十分忌讳被看到。到了中国境内,中国海关人员比较热情,那是刚刚开放 时期。车上有个中国留学生问我:”你不是东德人吧?“我好奇的反问:“你如何看出来的?” 他说:“你穿的凉鞋不是苏联制造的那种,所有东欧国家都穿那种凉鞋”。我马上对中国改革发 生了兴趣。我学过俄国历史,然后学蒙古历史,到中国我就决心学中国历史了。因为我会八种外 语,可以读许多国家的文献,在中国不久,我就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何中国历史书籍内容与国 外文献有那么多的不同?”我就此问过我的中国教师,他听了马上非常紧张,总是不肯多谈。这 反而让我更加好奇了。

我不久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何中国几乎每个朝代皇帝都要搞文字狱,烧掉许多书?“而且,我 发现大多数中国历史书籍都是历代人篡改过的,有许多伪书和逻辑矛盾的地方,最后,我得出一 个结论:“中国历史 70%失传,剩下的都几乎都不真实”。那么为何有这么多人有意让它不真实 呢?当然,统治者都刻意保护着一个秘密。我认为,中国人需要的不是真实,而是利用价值,利 益追求才是中国人的生活体验核心,也就成了一种信仰内容。那么有可能让中国人变得有刘将军 希望的那种“有信仰,有人格,有战略思想吗?”我对此也十分纠结。真正了解中国历史的人就 明白,中国统治者都不希望中国人有独立人格,更不希望有民族主权意识,天下只有一个人是“上 帝儿子(天子)”,其余的都是奴才或庶民,这是中国儒家伦理和官本位制度的基本前提。有了 信仰那还了得?一旦人人在上帝面前平等,那么谁还当奴才呢?至少奴才也得花钱雇佣了,这等 于官本位制度的自我颠覆。那么奴才会不会有战略思想呢?不会,一个没有独立人格的奴才只会 看主子眼神做事,奴才想要的就是把奴才做大做稳,然后压迫更多奴才。刘将军说中国甲午时代 的军人像农民,其实我看更像奴才;他们根本没有德国或日本人那种武士精神和灵魂。当然,刘 将军也提及了红军的崛起,那的确是因为有了信仰,不过,我要反问刘将军:为何那种信仰丢掉 了呢?我告诉你,真正的信仰是不会失传的,被丢弃的信仰一定有虚假概念,无法提供现代人类 价值观力量了。

奴才精神不再是一个个别现象,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才是中国与日本乃至其他西方国家不同之 处。日本人已经在革新中成为国民,他们有权拥有自己的私有财产和土地,因此日本的“忠义” 概念是符合逻辑的,天皇与国民的关系就是这种权利互换的结果,传统信仰因此与法律统一起来 了,否则忠义只是一种空谈。奴才不可能得到这种待遇,相反,统治者会采用更多的惩罚手段压

28


声音

迫奴才。就如满清统治者那样,设立种族等级制度,搞制度内制度外区别对待,让一部分人有权 有势,另外大部分人处于饥饿边缘,然后可以任意剥夺这类恩赐出去的权力和利益,让奴才感到 自卑而服服帖帖。你想想,数百年这种模式统治之下,中国人如何能从奴才变成真正的国民?大 清王朝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维稳上面了,对付日本和俄国是不得已而为之,以为可以应付过去, 根本没有什么国家发展战略。如果有的话,那只是如何保住满清统治者这个外来政权如何继续奴 役汉族人民罢了。也正因为中国满清统治与中国人民权利是根本对立的,刘将军所虚设的胜利条 件都根本不存在,这也就归咎到我以前一直强调的中国“异治“模式问题了。要改变这个老问题, 唯一的途径就是民主选举,让统治者与人民打成一片,人人平等,推行宪政。可惜,现实中每个 要改革的人都不得不面对一个古老的问题:你改革这种奴才模式就等于要逃脱奴才枷锁,你就是 汉奸!乾隆皇发明了“汉奸”这个词就是给那些敢于反抗他的汉人用的,他是“汉”,反抗者都 是“奸”,很可笑,但这是真实历史。如今义和团们依然熟练运用“汉奸”帽子,这是中国可怕 的现实中问题。

那小兵:福泽谕吉说,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 的改变;第三是器物的改变。这个顺序绝不能颠倒。如果颠倒,表面上看是走捷径,其实是走不 通的。日本就是按照福泽谕吉这个顺序走的,而清朝则反着走。结果一个成功了,一个失败了。 您如何解读刘将军所引用的这段话?

恩格尔:其实与上个问题一样,满清选择走“船坚炮利“洋务运动模式是为了延缓其外族统治的 手法,不论是”摸着石头过河“也好,还是”国运战略“也好,统统离不开这个前提。他们不会 为了中国汉族老百姓福利而搞民主宪政的,就如乾隆皇禁止枪支让军队使用,怕汉军人数优势对 自己不利,而满清禁止出海等也是一样道理。满清统治者为何搞文字狱?他们就是要篡改”中国 人“这个最基本概念,让中国人忘记真实的自己,每个人自愿把”奴才头衔“套在头上,甚至连 儒家所剩那么一丁点的士大夫精神也要变成奴才犬马精神,这不是几个军舰管带牺牲生命就可以 赎回的,而是需要一个民族数代人的反思反省,需要刻骨铭心的悔改,才有希望。我想刘将军自 己也没有给出答案,甚至把红军这个不是答案的答案给硬塞进来了,这才是关键分歧点。我也十 分尊敬袁伟时教授,但他刻意回避对满清殖民统治的否定,甚至认为满清宪政失败是满清与袁世 凯的配合不得力,我实在不敢苟同。我认为,不但满清与中国人民利益对立,而且中国封建制度 中无法达成任何制度创新,这是政治理念问题,也是技术层面问题。这里我引用一下刘将军的话: ”

29


声音

中国历史上不乏大思想家、大战略家,但是难以有跨越数代人的长久性大战略和实行这种战略的 意志。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时,叫嚣的是“国运相赌”。清朝就没有这样的国家意志。即使国家战 略正确,如果没有正确的军事战略配合,国家战略照样无法实现。纵观当时中日两国的国家战略, 最能说明这一点。清朝经过 30 年洋务运动,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将强未强。清朝的 首要目标是确保战略机遇期不失去。日本则强调“强兵为富国之本,而不是富国为强兵之本”, 8 次扩充军备,准备“举国发动,国运相搏”。谁的国家战略目标正确,一目了然。但战争结果 是,正确者失败,错误者胜利。差距就在军事战略上。这段非常精彩,我们为何至今依然说“让 部分人先富起来?”为何老不断提及“摸着石头过河”?难道这不正是没有长远国家战略的结果 吗?日本以命相赌,因为每个人都愿意成为一颗子弹;中国人无命相搏,因为每个人的命都不在 自己手中,今朝有酒今朝醉,能贪就贪,能嫖就嫖,能溜就溜,这样的民族会有真正的长久国家 战略吗?武器是什么?它是国民的生命化身!中国的武器就像房地产一样,都是用纳税人汗水积 累的,但中国公民有权投票选议员讨论国防预算吗?日本人可以,日本也有权说不,这才是根本 区别。没有国民精神的武器只是一堆装样子的房地产罢了,最多只是 GDP 达标工具。请问,那时 候中国才进驻钓鱼岛,武器要多先进才能像菲律宾那样保卫自己领土?

那小兵:刘将军认为中国国运向好发展,日本国运向坏发展,他引用美国学者研究说:日本患上 了一种“胜利病”,什么仗都敢打,什么国家都敢侵略。看看日本人甲午战争后的旅程,他认为 就是一场奔丧的过程。直到牺牲了上千万军民,挨了两颗原子弹,输得一干二净:交出了朝鲜, 交出了满蒙,交出了台湾,除了一个冲绳之外,其他吃进去的东西都被迫吐了出来。

恩格尔:我对他这段话很失望。军人需要一种“居安思危“的情怀和直觉,不知刘将军是否用这 段话安慰自己和中国同胞?他忘记今天中国所处环境的险恶了。八国联军来时,中国整体力量依 然比入侵者强大,只是兵力运用不得当,无法救援,而且西方各国各怀鬼胎,美国从中妥协疏通; 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国虽然国力更加衰弱,但有英美苏牵制日本,而且受到苏美大力支持,在最大 牺牲后依然取得胜利,但是,如今不同了,中国四面都是虎视眈眈的潜在敌人,俄国、印度和日 本都是具有巨大威胁力的对手,美国却是个非常不稳定的角色,可敌可友,连南海诸国也借机生 事,他们都希望中国与其中一方开战而渔翁得利,绝非可以拉中国一把的人。中国正面临改革瓶 颈,而且国际局势诡异多变,我诚恳希望中国人民保持清醒,反思自己在信仰、战略、制度的缺 失,最终把握好国运机遇!■

30


声音 + 刘亚洲上将谈甲午战争:制度 战略 信仰 国运 阅读链接:http://mil.sohu.com/20140422/n398642979.shtml + 德国学者解释为何日本人不向中国人认罪 阅读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a41ef9d70101jc9n.html

+ 那小兵 美国华裔,政治科学学者,专研世界历史与哲学。吃进来的是中国文化的杂粮,流出来的是 中西文化合璧的汗水,浇灌着这未经理性启蒙的中华大地,最幸运的却是哺育了我自己的灵魂。职 业:企业管理人 兼职:独立记者、专栏作家。 爱好:文学,电影,美术,经济学。 作品:《好 莱坞影评》《中国未来两百年》《那小兵小说选》《现代西方美术概念解析》《中国历史大反转》。

+ 汉斯·伯格 德国军事历史专家

+ 恩格尔 德国政治学者

31


声音

姚大力:维吾尔民族的历史建构 姚大力 新疆新观察 (2014-4-18)

《新疆新观察》编者按:姚大力是清华大学国学院特聘教授,在蒙元史研究上极有成就。这里 选择了一篇姚大力先生关于新疆民族建构的讲稿,当然,他是针对党内高层领导干部学习文化课而作 的,所以兼顾了学术和通俗,值得一阅。 他从多个层面考察了“维吾尔”是如何建构起来的,一是伊斯兰教从南疆传入,渐次代替佛教, 形成了一个宗教意义上的“维吾尔”对“突厥”的替代;二是苏联的政治影响,苏联把其境内的“突 厥人”定义为“维吾尔”人,然后由居住在那里的“维吾尔”知识分子将这一概念带回了新疆,也就 建构成了一个全新的维吾尔族。(杨草苍)

民族是一种人为构建的范畴,从所谓“民族消失”的历史现象最容易看出来。 比如匈奴民族在历史上的消失,当然不是这个人群的全部个体都已被斩尽杀绝、不再存活于 世上的结果。匈奴的大量后裔们后来继续生活在许多被标识为其他名称的人群里,变成这些不同 人群中的新成员。因此,实际情况只不过是,他们不再作为“匈奴”这样一个人群共同体而存在, 人们因而便也取消了“匈奴人”这样一个曾经流行几百年之久的分类范畴而已。 换句话说,“匈奴”的后裔们是否存在,与“匈奴”作为一个划分人群的范畴是否还存在, 是否还被人们作为辨识人群时候的识别类型,这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我们都知道,今天定居在新疆、尤其是南疆各绿洲里的维吾尔族,是公元 9 世纪中叶从蒙古 草原迁到那里的、原先从事游牧的回鹘人后裔。 但那时在回鹘人控制下的,其实只是南疆的东半部分,西半部则被另一个建立了喀拉汗朝的 名叫“葛逻禄”的突厥语部落控制着。葛逻禄统治者在接受伊斯兰教的同时,把自己的过去与在 波斯传说中的古代敌手、图兰君王阿弗拉西亚卜家族联系在一起。 由于这个缘故,在建立喀拉汗朝的这部分突厥人中间发生了某种“集体失忆”,即完全忘记 了自己原先拥有过的葛逻禄人的集体身份,而只把自己叫作“突厥人”。直到那时候还信仰着佛 教的回鹘人,在已经清一色地成为穆斯林的喀拉汗朝部众看来是“异教徒”。 直到元代,维吾尔人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佛教信仰者。所以南疆西部的伊斯兰教徒长期把“维 吾尔”和“异教徒”看成是等义词。随着伊斯兰教信仰从南疆西部逐渐向东传播,皈依伊斯兰教 的维吾尔人不再使用与“异教徒”等义的“维吾尔”这个自称,而只是用它来指称那一部分仍然 是佛教徒的更东面的维吾尔人,并开始像其他南疆穆斯林一样自称“突厥人”。因此,最晚大约 是到 18 世纪前后,当剩下的最后一批维吾尔人也全部皈依伊斯兰教后,维吾尔作为一个活的人 群就消失在更广义的“突厥人”之中了。

32


声音

维吾尔人的“复活”,与近代中亚的考古发现有关。俄罗斯和苏联学者在对从新疆获得的古 代回鹘文的佛教、聂斯脱里派基督教以及世俗文书的释读过程中发现,这种文字所反映的,正是 现代居住在同一地域的南疆“突厥人”的语言。基于这样的认识,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在推行民族 政策时,就把迁徙到苏联境内的新疆“突厥人”划为“维吾尔”民族。这个概念由留苏的维吾尔 知识分子带回新疆,于是才会在追随苏联民族政策的盛世才时期的新疆出现一个维吾尔族。但这 时候的“维吾尔”一名,却把南疆西部的那些“突厥人”一起覆盖在内了;而我们知道,这部分 人口的主体,其实并不是回鹘后裔,他们的祖先应当是语言与回鹘语非常接近的葛逻禄人。 这个故事有点曲折,但是很能说明问题。在大约从 1500 年到 1700 年这两百年之间,原先曾 称为维吾尔的那个人群,一点一点地消失在一个比它更大得多的称为“突厥”的人群之中。你能 说它还一直存在着吗?答案是否定的。当它在近代“复活”的时候,它所包括的又已经远不止是 过去那个维吾尔人群的后代了。你能说今天南疆西部的原居民“其实”不是维吾尔人吗?答案也 只能是否定的。那么判断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只能是这个人群关于自己是谁的主观归属意识。 说民族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道理就在这里。 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的主张,对于还普遍地将民族视作“宛若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实体” 的观念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突破。最早实现这一突破的一部划时代著作,应数人类学家李奇(E. R. Leach)发表于 1954 年的《上缅甸政治体系:对克钦人社会结构的研究》一书。经过对当地 长时期的调查,李奇发现,所谓克钦人其实不是一个“宛若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实体”,不是“生 而固有的”(just out there)、“大自然赋予的一项事实”。

《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 : 对克钦社会结构的一项研究》 [英]埃德蒙•R.利奇 / 扬春宇、周歆红 / 商务印书馆 / 2012-6 / 35.00 元

他指出,在被自我标识为克钦人的那个族裔群体里,实际上流行着好几种不一样的语言,其 社会结构也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形态之间持续摆动,而其政治组织的整合,则主要是为应对另外一 个完全不同的人群即掸人的集体需要而逐渐实现的。从李奇对克钦人的研究中,可以归结出非常 重要的两点: (1)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聚合成为一个共同体的人群,未必要有共同的文化和语言; (2)尽管如此,它的成员却会感觉到他们享有一种共同的世系,具有共同的历史和共同的 文化;至于外来的观测者们是否同意该群体内部成员们的这样一种感受,对后者而言丝毫不重要。

33


声音

族裔集团所具有的主观构建性质,也就是主观的归属意识在族群形成过程里的核心作用,就这样 被李奇很明确清晰地揭示了出来。 沿着上述思路,人们对事物真实性的理解也变得不再那么绝对了,因此就有了在客观的真实 性与“社会真实性”之间做出区别的必要。正如某个著名人类学家说过的:“影响着人们态度与 行为的,并不是事实为何,而是人们意象中的事实为何”(It is not what is, but what people perceive as is which influences attitudes and behavior)。所谓“想象的共同体”之提出, 显然也来源于对于“社会真实性”的这种新认识。 “想象共同体”被形塑的过程,其中的关键在于对共同血统的想象。因为只有当产生在群体 成员间的集体身份意识以共同血统这样一种观念形态表现出来时,我们大概才有充分的理由确 认,该种集体身份意识已经被提升为“族群认同”(ethnic identity)的形态了。共享的集体 身份意识可以有很多形式。比如说左撇子可以形成一种共同的集体身份意识,在现代的政党内部 也可能形成一种集体身份意识,但二者都不会演变为民族或族群的意识,因为它们都没有共同血 统观念这样一个核心。 在历史上,凝聚起民族身份认同的共同血统观念有两种表现形态。一种形态是把这个民族共 同体的全体成员都追溯为同一个祖先的血脉后裔。哈萨克人是这种共同血统观最典型的例子: 哈萨克人都相信,他们自己全部来自同一祖先的男系传嗣。19 世纪考察家们收集的各种部 族系谱在细节上出入极大,甚至对始祖名字的说法也有不同。但是,他们在下面这一点上却众口 一词。即这位始祖有三个儿子。他们分成了三个单独的阿吾勒(ayl,即最小规模的游牧单元), 于是确立了哈萨克人的三个主要分支:大帐、中帐和小帐。……这三个儿子的儿子们又依次分立, 分别成为诸帐之下各分支的始祖。而他们的儿子们也依次分立为更小的分支的先祖。这样一直分 支下去,直到阿吾勒为止。其所有的男子和未出嫁的女人都出自一个共同祖先。于是,哈萨克民 族和它的所有分支,全都被认为是一个扩大的家庭集团的各支系。(巴肯:《俄国统治下的中亚 民族:文化变迁的研究》,第 32 页及以下) 但是共同血统观还有一种更宽泛的形态。那就是把本共同体全体成员认作是过去某一个可以 清楚地与同时代的其他人群分割开来的独特人群的血脉后裔。必须指出,这个所谓“独特人群” 的界线,其实只在很久以后把它当祖先群体来追溯的人们眼里,才是清晰明确的。而在它存在的 那个时代,情况往往并不如此。 比如清代的满洲人把自己的祖先追溯为金元时期的女真。在满洲人的想象中,金元女真是一 个可以与当时的蒙古、汉人、高丽、契丹、森林里的“兀稽”等周围人群很清楚地分割开来的独 特人群。但是如果我们进入金元时期去追问“到底谁才是女真”,又会发现这其实并不是一个那 么不言自明的问题。不过满洲人这样构建和想象自己的集体历史时,是决不会提出上述学术问题 的。女真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足以自明而实在、不需要对它再加任何质疑的概念。汉族把自己追 溯成“华夏”的血脉后裔,与满洲人以女真为祖先的情况相似。■ 《想象的共同体(增订版) : 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 吴叡人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1-8 / 38.00 元

34


声音

胡紫薇:章子怡的气象 胡紫微

新浪博客(2013-12-2)

上个周末,章子怡凭着《一代宗师》里的宫若梅,问鼎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这个奖终于把 章小姐从汪峰的 8 分钟里救了出来。可喜可贺。 在女演员里,我是偏爱章子怡的。作为观众,喜不喜欢的话,也只能依着她所塑造的角色去 判断。也许是机缘巧合,也许是骨子里就有,章子怡几乎从她第二个角色起,就开始塑造不那么 寻常的中国女子。 别样的女子——你在文学作品里不常见,在生活里更是绝难见到的那些女子。她们的行事主 张,她们的为人态度,她们的样貌,她们的眼神,她们的质地,都迥异于常人,她们是每个时代、 每种处境里活着的例外。 她们是《卧虎藏龙》里的玉娇龙,《梅兰芳》里的孟小冬,《最爱》里的商琴琴,《一代宗 师》里的宫若梅。 (一)玉娇龙——“我看不到天地的边界,不知道该往哪里去。”

35


声音

中国的文学作品里,着力写女子的,不过那么几部,那么几位。归纳起来,无外乎红颜祸水, 或者红颜薄命。要么被男人砍掉脑袋身上穿了几个透明的窟窿,要么为男人殉节自挂东南枝,要 么被男人辜负流落烟花柳巷或者苦瓦寒窑,在死和生不如死的归宿前认了命。那些伴着青灯古佛 了此残生的,已经算留得余庆。两千年的中国女子,满纸只写了苦情两个字。 玉娇龙一转身,颠覆了两千年。她要的不是男人。 玉娇龙要自由。她在初婚之夜,只身逃家,亡命江湖,随手打碎了一路的坛坛罐罐,只为 自在。所有人都要指引她:于秀莲要她回家——把玉娇龙往相夫教子人妻人母的路上逼。玉娇龙 说:“到姐姐这儿来,不过是求身干净衣裳。”言下之意,你没这个义务,也没这个资格来规制 我;李慕白要她回头——收她为徒入名门正派,因为她的“心诀理路都是错的”。玉娇龙问,你 不怕我学会了杀了你。李慕白境界也高:“即为师徒,自当以性命相见。”李慕白想的是安禅治 毒龙,收束其妄念,引领她修行。玉娇龙只是冷笑:你们这些老江湖,怎么见得本心。言下之意, 我如花似玉的玉娇龙,怎知不是李慕白你这中年老男子的妄念邪惑。小女子目光如火炬,视权威 为敝履;小虎要她回归——千里寻情跑到帝都,苦劝玉娇龙跟他私奔作压寨夫人过快活日子, “回 新疆你就舒展了。”而玉娇龙想的是哪儿好玩儿去哪儿。这个好玩里,很显然并没有作为一位马 贼太太终老荒漠这一项;碧眼狐狸倒是给她随性——想干嘛干嘛,谁拦我们就杀他个痛快。没想 到,玉娇龙一口回绝:不会跟你去做江洋大盗,因为我可以击败你。与我同行,不是谁都有这个 资格。名门正派,江洋大盗,这些现成的路都不是她要的。

36


声音

应该说,每个女人的内心里或多或少都存在四个人——一个坏孩子,一个好孩子,一个欲女, 一个母亲。四个人生不同层面的老师:丛林的导师(碧眼狐狸); 心灵的导师(李慕白); 礼 教的导师(于秀莲);欲望的导师(小虎),依着个人的因缘和愿力把一个女人塑造成四个中的 一个或者杂糅成一个。但是,玉娇龙拒绝被塑造。她不以好歹善恶来囚禁自己,她有自己的一套。 这一套的标准是好玩儿。行善隐恶是人间正道,但也未免无聊。玉娇龙是一个有趣的人物,并非 好人坏人那么简单,她是化外之人,要做自己的主。 我想,骨子里的玉娇龙不是邪恶。而是寂寞。她不受教化,一生不羁爱自由。但是,不幸的 是,自由是一种介质,不是标的。 没有目标的玉娇龙,任意流淌,如一片浮萍,失去了可着力 处,所以难免看不到天地的边,难免落个飞流直下的结局。这是玉娇龙的悲剧,也是与处境狭路 相逢时,天性应该如何释放的难题。 再说说结局。玉蛟龙的自杀曾经重创了很多人的心。 有时候你问一些人生真正重要的问题,要冒着被骂神经病的危险。比如,一定要活下去么。 为了什么呢。 加缪说,唯一值得思考的哲学问题,是自杀。世界上各个民族对于自杀的态度各异,大多包 含着很复杂的情感,但其中总含着一丝敬重之情。只有中国人是例外,我们看待自杀,是世所少 见的轻慢和贬损,甚至含血喷人。某个中国人自杀了,对于家人是很难堪的事,近乎丑闻,是羞 耻;对于当事人,则很难脱变态、懦夫、精神病之类的众议。所以,在中国自杀,还要过死后毁 谤这一关。 所以中国女人,历来讲殉节。不谈自杀。你应该为男人死,不能为自己死。 当看到玉娇龙最后从武当山舍身崖纵身跃入云海的一刹那,我确信,我们收获了世界电影史 上第一例关于中国女性的哲学性自杀的镜像。依着玉娇龙的自杀,我们终于有一个机会可以稍微 思考一下人为什么活着这个真正要紧的问题。感谢李安,为我们奉上了玉娇龙,一个只是因为活 着无意义而选择可以不活的女性形象。而且,未予臧否。 而玉娇龙身上那种鲜明的现代性,不用说,是章子怡带给我们的。章子怡是运用眼神的天才。 她塑造的玉娇龙,眼神里竟然有远。在这远的尽头,站着一个并非生存陷入绝境而是内心陷入绝 境的单身女子。那一年,她不过 20 岁。 (二)宫若梅——人生如棋,落子无悔

37


声音

宫若梅要的也不是男人。她要的是尊严。宫二小姐这一生只为尊严而战。而且,为了自己想 得到的,对于需要支付的成本非常认账。 有句话中肯,人生一事不为则太长,欲为一事则太短。我们凡夫这一世,睁了眼就是事,想 想看,这事到底算不算得上是件事,很可存疑。宫二一生没干什么,只是打了两场硬仗。一场, 结识了爱人;一场,了结了仇家。这两件事定义了宫若梅的一生。 南北宗师一战,叶问打败了宫二的父亲,宫家依例请客。宫二小姐代父做东。在席上,宫二 执意与叶问再战一局,为家门争回颜面。出手之前,宫二抱歉说:可惜了饭店的一应家什,叶问 说:如果交手中有一样东西打碎,就算在下输。这场架在一个仪态万方的大家闺秀和一个技冠群 雄的谦谦君子间展开,打得端的是缠绵悱恻,意厚情长。架打完了,都算有家室但是互相倾慕的 两个人,定下北方之约。算是叶问回礼,也是相思。宫二说:一念既出,万山无阻。一句话,落 落大方,承了这个情。之后意外种种,再相见已是他乡暮年。宫二对这个想了一辈子的男人说: 我心里有过你。不怕说出来。但也只能到喜欢为止了。言尽于此。 你不能说叶问和宫二没有爱情,但是实际上什么也没发生。不过是“我心里有过你”,和一 颗大衣的扣子,闲闲的几句话,就这样过掉了一生。有人说,这是发乎情止乎礼,是老式的爱情。 但是,我其实并不知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别的爱情。感情不分容易和难,分深浅。最深的感情, 是不忍心看着它结束,看着他走。办法只有一个,压根儿不让它开始,什么也不给它发生。有一 种爱,忍住了一天,这一天就是你的,忍住了一生,就保全了一世之情。这是个悖论,可是也只 有如此。宫二这么想,叶问也这么认了。这就是知音。 宫二评价自己和叶问,说“人生有三个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你是可以见众生的 人。我不如你。”这是实情。宫二一生陷在宫家的恩仇里,生死疲劳,内心并无解脱。但是,有 的女人,境界可能不是最高,但是努力在自己的境界里做到圆满。言出必果,令人敬畏。这就包 括,该克制的,一生不越雷池;该了断的,不辞以性命相见。 父亲被大师兄马三所杀。家门不幸。为了阻止宫二寻仇,父亲死前遗言:不问恩仇。为了给 女儿保命。长辈们受了马三的请托,纷纷出来劝止,有话:“宫家徒弟杀师傅,已是丑闻,再闹 出师妹嗜兄,岂不是更大的丑闻。”在古今中外所有的无耻中,总是正人君子为犹的,因为披了 道德文章的幌子,一副帮闲的嘴脸,显得愈加可恶。宫二回应:你们是长辈,师门出此不幸,原 该你们主持公道的,却来说这些。一句话把老爷子们说在当下。一位打圆场说:算了吧。就当天 意如此。这时候,宫若梅说了决斗前的最后一句: “也许,我就是天意。”之后呼的裹起大氅,御风而去。永远不能忘记那个眼神。永远不能 忘记这场对峙中,章子怡暴怒之下因为极度克制而微微抽搐的表情。我认为这是一个刻度,章子 怡可以凭借这个刻度,登堂入室,常留影史了。能演出一个女人的怒气不难,能演出杀气很难。 章子怡演出了宫二的杀气,演出了以一己之力敌万众之师的气场,演出了一个女性常规之外的力 量。可以说,《一代宗师》整部电影笼罩在章子怡苍凉的眼神里。10 年后的子怡已非常稳,隐 隐有大家风范。 遇到难处,中国人向来选择退却但坚持。我们讲持久战,伟大和转机都是熬出来的。女人更 讲“熬”。为家庭为子嗣为了一柜子死不带去的细软为了身边躺着的这个人,把自己的心灵细细 切碎了熬一锅别人的鸡汤。 玉娇龙和宫若梅, 一个主动放弃生命。一个主动放弃了生活,或者叫生机。选择在一个大 年三十的夜里结束了自己的未来。她们为了自在和尊严,拒绝被渗透,拒绝被规定,拒绝被放置。 她们轻刚热烈,是中国女性这部画卷里最出挑的细节。 如果一个女人的悲剧或者喜剧,不再是男人,我们说,这个女人就活出了气象。 几千年来,我们要的东西总是太一样了。好丈夫,好工作,好房子,好孩子……一个人,有 着太过具体的人生目标的话,总是会少些气象。在这方面,男女皆然。你说,过日子根本就很具 体啊。是的。但是,生命里总要有点别的,恰恰是别的那一点什么,才是你。在某些艰难地时刻,

38


声音

房子车子孩子男人都帮不了你,真正能救你的,让你可以支撑着走出一步活棋的,也是别的那点 什么。 爱屋及乌。有了这几个人物打底,总觉得子怡的身上担乘着中国女性的气象。希望她走好。 附记: 说说八卦。 因为处于被动,女人在择偶方面的选择性到底不如男人。所以,在女人把握异性的偏好上就 不容易理出线索。不像男的,从这一生有瓜葛的女性中,能够很容易提炼出其审美所执。比如德 尼罗,高大壮硕的非白种女性;比如迪卡普里奥,007 女郎风格的内衣模特;比如张艺谋,大胸 的女文工团员——最近其与一直寂寞锁深院但默默生养三个子嗣的如夫人的合照终于曝光,大家 可以随意感受下男人审美的一贯性。 不用说,跟保洁大姐比起来,因为样本的多样性,女明星在性偏好上还是更好把握些,比如 张曼玉——以其职业生涯明显分为花瓶和演技派巨星两个阶段,其男友也从各个艺人公司的化妆 师跃升到旧大陆的先锋艺术家;比如除了张曼玉之外的几乎所有港姐——豪门;比如王菲——看 起来清秀腼腆的小伙子。。。比较难以判断的是章子怡。她在男友上的趣味跨度之大,就像小朋 友在玩儿儿童跳棋,你知道她心里大概是有某个目标,但你还是一点摸不透下一步她打算往哪儿 走和为什么:身世存疑的犹太裔好莱坞顽主,国家电视台能说会道的帅哥男主播,人到中年的摇 滚乐手……

39


声音

恐怕按照这种交男朋友的节奏,在媒体上被持续狗血化也是难以避免的吧。而对于那些小鼻 子小眼睛的诛心之论,比如说,交了外国人是为了走国际路线,交了央视主播为了洗白与政要绯 闻……即便是有吧那又怎样。人艰不拆。你情我愿的事。拿自己的本事和本钱闯自己的生路,总 比口口声声除了能力资本为零其实桩桩件件除了资本能力为零的衔金落草的贵胄们,高级了几万 光年不止。但是,我其实想说的是——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斤两,最好有个客观的判断。当然,这很难。很多人是自视甚高其实难副, 鲜有象子怡这样的,从来俯就。我有时候猜想,章子怡有多么好,可能她自己并不知道。所以才 允许自己频繁被上位,频繁被消费。才允许自己与留着高耸而漆黑的朋克头的摇滚乐手联系在一 起——需要申明的是,我对于高耸而漆黑的朋克头并没有任何成见。当然,对于一路跑偏频繁劈 腿,脑子里只有一个词——NEXT 的那一路天生的保险推销范儿,也谈不上好感。只是觉得,这 一切可以不必是子怡。

BY THE WAY,对于八分钟的告白,有几个判断:1,鉴于排山倒海般的排比句和略显书面化 的表述方式,即兴那是不可能的,憋酒店里精心策划长日熏修那是必须的;2,行文的气息上散 发着混杂有文青气息的土豪金情怀,令人感叹这个时代的病真是没有感觉。尤其“如果说这世界 有些人和事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帮助,那绝不是我们的名望与财富”几句,可以直接上比“老觉腰 金重,睡慵枕玉凉”等历代得瑟名篇;3,抱怨墨镜口罩长枪短跑的凝视太过矫情。在万人剧场 上演 8 分钟独白,除了吸引长枪短炮我想不出还能有什么其他用意。当然,艺人辛苦搏命求得长 枪短跑凝视的时间更长一点或是题中应有之意,只是这样的大张旗鼓,是否稍显欲拒还迎;4, 综上所述,一个四十岁以上的成年人,选择在某万人场所对一位异性精心点染作如此告白,不是 真的被爱情冲昏了头脑赤子了他的情怀,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炒作。 而这世界上从来不缺乏长枪短跑长久凝视的巨星并不多。章子怡算一个。 只想对子怡说,如果能够不爱,就尽量不爱,因为天若有情天亦老;如果一定要爱,尽量避 免轰轰烈烈,因为一切的轰轰烈烈都是不祥之兆;如果一定要轰轰烈烈,那么至少,不要轻易臣 服于一个人,急于加冕你的王,直到找到一个真正值得的另一半。你那么美,这个国度里似乎只

40


声音

有少数最聪明最值得敬重的人才配得上你。这年头,有追求的艺术家都讲究飞到哥大数学系去找 好人家的孩子当老婆了,这样的跨界,才够有腔调。 禁不住替女明星们八卦的想象一下美好的收梢。也许,不妨是学者,也许是作家,不,还是 学者吧。(如果你喜欢激进一点,也许陈丹青、周濂那样的就很好;如果你属意左派,那就差不 多汪晖、刘小枫那样子吧。——呵呵,比个如。) 他们从不烫头,有着中式的英俊,温和有趣, 正派,而且拥有思维优美的曲线,可以与你促膝长谈。他们都是住得起七星级酒店的人,而且具 有配得上那酒店房间的学问和智商。他们是接得住你的才情和美貌而不令人感到滑稽的人,就像 阿瑟米勒之于玛丽莲梦露。——也许你会说那也没有善终不是到了一拍两散了么。倒也不然。如 果梦露不是搭上了风流成性的政客,而是继续枕着阿瑟米勒的肩膀安心读她的《尤利西斯》,也 绝不至于那么年轻就死于非命的我坚持认为。——权势财产聚光灯下的山呼海啸,都是旋起旋灭, 并留不住的;女人只有在智慧的滋养下,她的美才不会随着年龄凋敝、耗散,她的光彩才落到了 实处。有时候这个智慧从历练而来,而大多数时候,需要另一个稍微伟大一点的头脑的含养。比 如一个直到六十岁的时候,理性的光辉仍然可以照耀你的另一半。 我想象有一天,你们手拉着手漫步在夕阳下,没人打扰。你们不需要戴着墨镜和口罩,小区 的老邻居对你们报以善意的微笑。 我想象有一天,你们互相搀扶着已经衰老。你握着他的手,轻声对他说:“这个世纪疯狂, 腐败,没有人性。您却一直清醒,温柔,一尘不染。”就像萨冈写给萨特的情书。 我想象有一天,如果这一幕成真,对于你,对于他,对于这个不幸的世界,都将是一桩幸事; 对于只见狗血传奇欠奉的娱乐头条们,亦是一则美谈。■

41


声音

罗伯特·卡普兰:中国势力的地理版图 罗伯㈵·卡普兰 译者:刘丰

《文化纵横》(2010-6-14)

罗伯特·卡普兰(RobertD.Kaplan),美国新安全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和《大西洋月刊》记者。

北京的势力在大陆和海洋上可以延伸多远? 英国地理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Halford Mackinder)爵士曾在他于 1904 年发表的那篇著 名文章《历史的地理枢纽》的结尾部分有些不安地提及中国。在解释了为何欧亚大陆是世界权力 的地缘战略支点后,他断定中国人应该会将他们的势力远远地扩展到疆域之外,“可能会给世界 自由带来黄祸,仅仅因为他们会在这片巨大大陆的资源之上新添一片海域,这一优势是枢纽地带 的俄罗斯人尚不具备的”。抛开这种情绪所包含的种族主义倾向(这在当时是普遍存在的)以及 一个非西方大国在任何时代崛起而激起的歇斯底里不谈,麦金德的话是有道理的:尽管俄罗斯— —欧亚大陆的另一个巨人——过去基本是并且现在仍是一个被坚冰封锁的陆地大国,但是中国由 于其九千英里长的温带海岸线上分布着诸多天然良港,它既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 (实际上,麦金德担心中国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征服俄罗斯)。中国的触角实际上从中亚延伸到了 太平洋上的主要运输航线。后来,麦金德在《民主的理想与现实》一文中预测,中国最终将同美 国和英国一道,通过构建一个既非过于东方又非过于西方的占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新文明来引领 世界。

中国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显而易见,以至于人们在讨论这个国家的经济活力和民族自信时往 往会忽视这一点。然而,这一点至关重要:它意味着中国将处于地缘政治的中心位置,即便这个 国家的世界强国之路不一定一帆风顺(在过去三十年间,中国的年均 GDP 增长率大多超过 10%, 但几乎肯定无法再持续三十年)。中国将一种极端的、西方式的现代性与一种“水力文明

42


声音

(hydraulic civilization)”——历史学家卡尔·魏特夫(Karl Wittfogel)用来描述对灌溉 实施集中控制的一个概念——结合在一起。这种文明让人回想起古代东方:由于有集中控制,国 家政权可以征募数百万劳动力建设大型基础设施。这使得中国具有民主国家无法比拟的动力。随 着中国的共产党政权吸取了西方的技术和西方的实践,他们将自己融入到一种更加具有纪律性和 复杂的文化体系中,同时有一种与其他国家结成朝贡关系的独特经历。今年年初,一位新加坡官 员曾对我说,“中国人想要吸引你的时候就会吸引你,想要压榨你的时候就会压榨你,他们这么 做是相当有计划的。”

中国的内部动能产生了外部抱负。帝国很少产生于有预谋的设计;它们是有机地生长起来的。 随着国家越来越强大,它们会孕育新的需求和恐惧(这看似有悖于自觉),迫使它们以各种形式 进行扩张。即使在拉瑟福德·海斯(Rutherford Hayes)、詹姆斯·加菲尔德(James Garfield) 、 切斯特·阿瑟(Chester Arthur)、本杰明·哈里森(Benjamin Harrison)等最容易被人们忘 记的总统任内,美国经济在 19 世纪末也出现了稳步增长。随着这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贸易越来 越多,它在遥远的地方产生了复杂的经济和战略利益。有时,比如在南美和太平洋地区,这些利 益为军事行动提供了正当理由。美国在当时也开始关注外部世界,因为它巩固了美洲大陆内部; 印第安人战争的最后一场大仗发生于 1890 年。

今天的中国在巩固其陆地边界,并且开始关注外部世界。中国在外交政策上的抱负与一个世 纪前的美国一样雄心勃勃,但原因完全不同。中国并没有采取传教士的方式介入世界事务,试图 传播一种意识形态或一种政府体制。国际事务中的道德进步是美国人的目标,而不是中国人的目 标。相反,为了支持其占世界五分之一的庞大人口不断提升生活水平,中国需要确保能源、金属 和战略矿产的安全,正是这种需要推动了中国的海外行动。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中国在盛产它所需要的资源的周边国家和遥远地域建立了对自己有利的 权力关系。由于中国海外行动受到经济生存这一核心国家利益的驱动,中国可以被认为是一个超 现实主义的大国。它试图在石油和矿产资源丰富的非洲建立稳定的存在,并且希望确保印度洋和 南中国海的港口通道,这些通道将石油资源丰富的阿拉伯世界与中国的沿海连接在一起。别无选 择的是,北京不太关心与它有密切交往的国家的政权类型。它所需要的是稳定,而不是西方所认 为的美德。由于其中一些政权——比如伊朗、缅甸和苏丹——是落后和独裁的,中国在世界范围 内寻找资源的努力使其与具有传教士倾向的美国发生了冲突,当然也冲击了印度和俄罗斯等国的 势力范围。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对这些国家而言并不是一个事关存亡的问题。中国与美国之间发生战争 的几率微乎其微;中国军队对美国的威胁仅仅是间接的。中国造成的挑战主要是地缘上的——尽 管还有债务、贸易和全球变暖等关键问题。中国在欧亚大陆和非洲的势力范围正在扩大,这种扩

43


声音

展并不是 19 世纪帝国主义意义上的,而是以一种更适合全球化时代的微妙方式。仅仅通过确保 其经济上的需求,中国就在改变东半球权力的平衡,这必然会引起美国的强烈关注。在陆地和海 洋,由于中国在地图上的有利位置,北京的影响力正在蔓延和扩展——从中亚到南中国海,从俄 罗斯远东地区到印度洋。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陆地强国,同时,正如拿破仑有句名言,这种国 家的政策是由它们的地缘环境决定的。

边疆综合症

为了扩展其势力范围,北京也在拉拢中亚各国政府;中国目前已经深入到了欧亚大陆,但考 虑到其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扩展的范围还远远不够。北京对中亚施加影响的形式是两条即将完工 的通向新疆的大型油气管线:一条管线从里海经哈萨克斯坦输入石油;另一条从土库曼斯坦经乌 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输入天然气。中国对自然资源的饥饿也意味着,北京为了确保获得这些 资源将冒相当大的风险。中国正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以南开采铜矿,而且还注视着这一地区的铁、 黄金、铀和宝石(该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后几块未经开采的矿藏)。北京希望修建穿过阿富汗和巴 基斯坦的公路和能源管道,连接印度洋上的港口。如果美国在阿富汗实现稳定,中国的战略地理 位置将得到加强。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第一天然气处理厂全景

44


声音

与新疆一样,西藏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领土,而且与新疆一样,西藏也影响着中国的 对外关系。西藏高原有大量铜矿和铁矿,在中国的领土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如果没有西藏,中 国就失去了臀部,而印度就会在其次大陆权力基础上增添一个北部地带。 凭借其 10 亿多人口,印度已经是中国在亚洲的势力范围内的一个楔子。兹比格涅夫·布热 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在 1997 的《大棋局》一书中描绘的一幅“大中国(Greater China) ” 地图生动地表现了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和印度因为地理而注定成为竞争对手:这两个邻 邦拥有庞大人口,丰富而又古老的文化,并且有着领土的争端(比如印度的阿鲁纳恰尔邦)。

悄悄的控制

即使中国的边疆是安全的,这个国家的地理形状也让它看上去不太完整——就像是最初的大 中国的某些部分被分离出去。中国的北部边境线环绕蒙古——一块看起来像是曾经从中国背部咬 去的广袤土地。蒙古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目前在人口上正受到相邻的中国城市文 明的威胁。历史上中国曾经为了获取更多的耕地而征服过外蒙古,而如今北京再次摆出征服蒙古 的姿态,尽管只是通过获取石油、煤炭、铀矿以及富饶而空旷的大草原等间接方式。中国矿产企 业试图在蒙古的地下资产中占据大量股份,因为不受制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中国转变成为世界 上铝、铜、铅、镍、锌、锡和铁矿石的主要消费国;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占世界金属 消费量的比重也从 10%上升到 25%。由于西藏、澳门、香港已处于北京控制之下,中国与蒙古的 交易将是判断北京在多大程度上怀有帝国主义野心的模型。

45


声音

蒙古北部和中国东北三省靠近俄罗斯远东地区,这是一片面积是欧洲的两倍、人口却在不断 减少的广阔疆域。俄罗斯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初将其触角扩张到这一地区,当时的中国国力孱弱。 现在,中国国力强大,而俄罗斯政府的权威只能控制该国东部的三分之一。生活在俄罗斯远东地 区的俄罗斯人大约有 700 万,到 2015 年这个数字可能下降至 450 万,而在毗邻中国东北三省, 生活着近 1 亿人:中国边境地区的人口密度是俄国边境地区的 62 倍。中国移民已经渗透到俄罗 斯,大量定居在蒙古以北的赤塔市以及这一地区的其他地方。资源获取是中国外交政策在世界各 地的主要目标,而俄罗斯远东地区人烟稀少,天然气、石油、木材、钻石和黄金等储量巨大。伦 敦《每日电讯》记者大卫·布莱尔去年夏天写道,“莫斯科非常警惕大量中国定居者移居到这一 地区,而木材和采矿企业跟随在他们之后。”

与蒙古一样,担心的问题并不是中国军队有朝一日会侵犯或正式吞并俄罗斯远东地区,而是 中国的人口和企业对这片清朝时期曾经占有的地区的控制正在逐渐加强。冷战期间,中国与苏联 之间的边境纠纷曾经导致数十万军队进驻这片西伯利亚的偏远地区,有时还引起冲突。20 世纪 60 年代末,这些紧张导致中苏分裂。地理因素可能导致中国和俄罗斯分道扬镳,因为它们目前 的联盟纯粹是战术性的。这可能对美国有利。20 世纪 70 年代,尼克松政府能够利用北京和莫斯 科之间的裂痕向中国敞开怀抱。在未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我们可以想象,美国可能会与俄 罗斯联合起来建立战略联盟,制衡这个中央王国。

台湾的未来

对于大中国的出现而言,台湾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台湾问题经常是从道德角度进行谈论的: 北京谈论的是巩固国家遗产、为全体中国人的利益实现统一的需要;华盛顿谈论的是保护这种民 主模式。但真正的问题是其他方面的。正如美国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所说,台湾是一艘“不 沉的航空母舰”。海军战略家霍姆斯和吉原恒淑认为,美国这样一个外部大国从那里可以沿着中 国的海岸线“辐射”权力。如果台湾回到中国大陆的怀抱,那么中国海军不仅在与第一岛链对峙 时会立即处于有利的战略位置,而且可以自由地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投放力量。“多极”这个形容 词经常被认为用来描绘未来的世界秩序;只有将台湾与中国大陆融合在一起,东亚才可能形成真 正的多极军事秩序。 根据 2009 年兰德公司的一项研究,到 2020 年,美国将不再能够保护台湾免遭中国攻击。该 报告认为,到时中国在台湾海峡发生的战争中将会打败美国,即使美国拥有 F-22S 战斗机、两个 航母编队,并且仍然能够进入日本冲绳的嘉手纳空军基地。这份报告强调了空战的重要性。如果 中国登陆作战,仍然需要从海上运送数万军队,而且可能遭到美国潜艇的打击。

46


声音

不过这份报告也突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趋势。中国大陆与台湾相距仅 100 英里,而美国跨越 近半个世界的距离投送军事力量,而且能够使用的外国军事基地比冷战期间更加有限。中国阻止 美国海军进入特定海域的战略不仅旨在从总体上防范美国军队,而且特别意在确立其对台湾的主 导地位。 中国不仅准备从军事方面而且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包围台湾。台湾出口的大约 30%是输往中国 的。台湾与大陆之间每周有 270 个商业航班。过去 5 年间,有三分之二的台湾企业到中国大陆进 行投资。每年有 50 万游客从大陆到台湾岛旅游,75 万台湾人每年约一半的时间居住在中国。逐 渐统一看上去是可能的;不过,这种统一如何实现是不确定的,而且它对这一地区大国政治的未 来而言至关重要。如果美国仅仅将台湾抛给北京,那么日本、韩国、菲律宾和美国在太平洋地区 的其他盟国,以及印度甚至是一些非洲国家,都会开始怀疑华盛顿的承诺是否可信。那将鼓励这 些国家向中国靠拢,从而使一个真正覆盖东半球的大中国得以成为现实。

在中国成为一个更加自由的社会之前,通过保持台湾在功能上独立于中国,美国可以维持其 在盟国之中的信誉。因此,奥巴马政府于 2010 年初宣布将向台湾出售 64 亿美元的武器,这一举 措对于美国防范中国以及维持美国在欧亚大陆的地位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从内部改造中国的目标 或许并不是一个白日梦:数百万到台湾旅游的大陆游客看到了台湾活泼的政治谈话节目,并且在 书店中看到了具有颠覆性的标题。然而,似乎有悖于直觉的是,一个更民主的中国可能比一个压 抑的中国更加具有活力,无论是在经济意义上还是在军事意义上都是如此。

除了集中于台湾,中国海军在南中国海也部署了更多力量,这里是中国通向印度洋以及世界 油气运输路线的门户。海盗的挑战、激进的伊斯兰以及正在崛起的印度海军都位于这条线路上, 大量中国石油运输船和商船必须通过的瓶颈。从总体的战略重要性而言,正如一些观察家所说, 南中国海将变成“第二个波斯湾”。20 世纪的地缘政治家尼古拉斯·斯派克曼(Nicholas Spykman) 曾经指出,历史上各国为了控制毗邻海域而进行“周边以及横跨海洋的扩张”。希腊试图控制爱 琴海,罗马试图控制地中海,美国试图控制加勒比地区——如今中国试图控制南中国海。斯派克 曼将加勒比海成为“美国的地中海”,以强调其对美国的重要性。在未来几十年中,南中国海或 许会成为“亚洲地中海”以及政治地理的中心。

不安全海域

但是,中国在亚洲的地中海及其之外投射力量的努力存在着一个矛盾。一方面,中国似乎有 意阻止美国船只进入其沿海。另一方面,它仍然无力保护其海上交通线路,这种情况使得任何对 美国军舰的攻击都是徒劳的,因为美国海军只要阻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中国船舶就可以切断中国 的能源供给。如果你从来没想过要强制实施,那为何试图阻止进入呢?据防务顾问杰奎琳·纽迈

47


声音

耶(Jacqueline Newmyer),北京的目标是建立一种“有利的权力配置”,“以便它并不需要实 际使用武力就可以确保自身利益。”展示新的武器系统,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建立港口设施和监 听站,对位于中国领土与印度洋之间的沿岸国家提供军事援助——这些举措中的任何一项都不是 秘密;所有这些都是中国有意显示其权力。中国并没有直接对抗美国,而是试图恰当地影响美国 的行为,从而避免发生对抗。

然而,中国海军的活动似乎有坚固的后盾。中国正在海南岛南端建设一个大型海军基地,地 下设施可容纳多达 20 艘核潜艇和柴电潜艇。这种做法是对附近国际海域行使门罗主义式的主权。 中国目前或者未来可能都无意与美国发生战争,但是动机是可以改变的。我们最好是根据能力来 推断动机。

当前欧亚大陆边缘的安全形势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更加错综复杂。由于美国霸权衰退以 及美国海军规模下降或停滞,而中国的经济和军事不断发展,多极将逐渐界定亚洲的权力关系。 美国向台湾提供了 114 枚爱国者防空导弹和几十套先进的军事通讯系统。中国正在海南岛建设地 下潜艇基地,并发展反舰导弹。日本和韩国继续实施海军舰队的现代化。印度正在建设一支强大 的海军。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都试图让力量对比向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调整。

正因为如此,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将均势政治拒斥为历史的遗迹的做法要么是一种虚 伪,要么是一种误导。亚洲正在进行一场军备竞赛,美国在大幅削减驻阿富汗和驻伊拉克美军时 将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虽然没有哪个亚洲国家有发动战争的任何动机,错误计算力量对比的风 险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这一地区空军和海军力量(中国和印度)的发展而上升。陆地上的紧张 会加剧海上的紧张:中国目前正在填补权力真空的行动至少会在适当的时候让它与印度和俄罗斯 发生令人不安的冲突。曾经空荡的空间如今因为人员、道路、油气管道、军舰以及导弹而变得拥 挤不堪。耶鲁大学政治学家保罗·布拉肯(Paul Bracken)曾于 1999 年警告说,亚洲正在变成 一个封闭的地理环境,面临着“空间”危机。这一过程一直持续至今。

那么,美国能否在避免与中国发生冲突的同时,维护亚洲地区的稳定、保护其亚洲盟友并限 制大中国的出现?离岸平衡可能是不够的。正如一位前印度高级官员在今年初对我说的那样,美 国在亚洲的主要盟国(如印度、日本、新加坡和韩国)希望美国海军和空军与它们自己的军队“协 同”行动——这样美国将成为亚洲的陆上和海上风景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一支 潜伏在遥远的地平线上的力量。与美国就驻军权进行讨价还价(就像日本最近所做的那样)并不 意味着希望美军完全撤出。 一份在五角大楼流传的计划认为,即使只有一支 250 艘军舰(美国目前有 280 艘军舰)组成 的舰队,并且削减 15%的国防开支,美国也可以“反击中国的战略力量……而不必发生直接军事

48


声音

对抗”。这项由美国退役海军陆战队上校帕特·加勒特(Pat Garrett)制定的计划意义重大, 因为它在欧亚大陆均衡中加入了大洋洲的战略重要性。关岛、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北马里 亚纳和所罗门群岛都是美国领土、与美国签订有防务协定的联邦或者可能愿意签订此类协定的独 立国家。大洋洲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它距离东亚相对较近,并且处于中国极力想阻止美国军 舰进入的区域之外。关岛距离朝鲜只有 4 小时空中航程,距离台湾也只有两天海上航程。未来美 国在大洋洲保留军事基地将比在日本、韩国和菲律宾驻军遭遇的反对更少。 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是美国向任何地方投射硬实力的最高指挥平台。这里部署有 10 万枚 炸弹和导弹以及 66 万加仑航空燃油,是美国空军在世界上最大的战略“加油-起飞”基地。C-17 “环球霸王”运输机和 F/A-18 大黄蜂战斗机排满了基地的跑道。关岛也是美国第 15 潜艇中队的 基地,正在扩建成为一个海军基地。

安德森空军基地

北马里亚那群岛空间图

49


声音

关岛和附近的北马里亚纳群岛与日本和马六甲海峡几乎是等距离的。从大洋洲的西南端—— 澳大利亚的阿什莫尔群岛和卡捷岛的近海锚地以及西澳大利亚(从达尔文到珀斯)的附近海岸— —可以关注印度尼西亚群岛通向印度洋的航道。因此,根据加勒特计划,美国海军和空军可以利 用大洋洲的地理优势,在大中国的非正式边界与欧亚大陆的主要航道上形成一种“无处不在的地 区性军事存在”。

在不惜一切代价抵制大中国与接受中国海军管辖“第一岛链”的前景之间,加强美国在大洋 洲的空军和海军存在是一种折衷方案。这种方案可以确保中国为其对台湾采取的任何军事行动付 出惨重代价。同时,这一方案使得美国相应缩减其以第一岛链为基础的所谓遗产,但也保留美国 军舰和战机继续在这一地区巡逻。

加勒特计划也设想美国海军在印度洋的活动将急剧扩张。不过,它并不是计划扩大现有的美 国基地,而是希望依靠在安达曼群岛、科摩罗、马尔代夫、毛里求斯、留尼旺岛以及塞舌尔群岛 的重要设施(其中有一些是由法国和印度直接或间接掌握的),以及与文莱、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的防御协定。这将确保整个欧亚大陆的海上航行自由以及能源流通不受阻碍。通过降低美国在日 本和韩国的军事基地的重要性,并且使美国在大洋洲的足迹多样化,该计划将摒弃容易遭到打击 的“首要”基地。

第一岛链

然而,不论如何,美国对第一岛链的控制正在被迫放松。当地居民已逐渐不太同意外国军队 驻留在他们中间。而中国崛起的同时也使北京变得令人生畏而又具有吸引力——这种矛盾的感情 可能会使美国与其太平洋盟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变得复杂。这只是时间问题。当前美日关系的危机

50


声音

本应该几年之前就出现。目前的危机之所以出现是因为,经验不足的鸠山政府在与中国发展更深 层次关系的同时,希望重新修订日美双边关系的规则,使之对日本有利。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主 导地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时遗产,是中国、日本和菲律宾在这场战争中遭受破坏的结果。作 为这场半个多世纪之前结束的战争的副产品,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军事存在也不会永远维持下去。

在中亚、印度洋、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在政治、经济或军事上会逐渐形成一个大中国。但是, 美国的大批军舰就在这一新疆域之外,而许多军舰的基地就在南太平洋,另外还有印度、日本和 其他民主国家的海军。随着中国的自信心不断增强,其蓝水海军对陆地的依赖将会减少,而它自 身也将被拖入一个大的地区海军联盟。 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正如政治学家罗伯特·罗斯(Robert Ross)在 1999 年所指出的 那样,从军事上看,美中关系将比曾经的美苏关系更加稳定。这是因为东亚独特的地理环境。冷 战期间,仅仅依靠美国的海军实力无法遏制苏联;做到这一点需要在欧洲派驻大量陆军。但是, 在欧亚大陆的周围将不再需要这样的陆军,因为随着美国削减在大中国周边的陆上军事存在,美 国海军仍将比中国海军强大。

尽管如此,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增长在未来几年里会加剧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用米尔 斯海默的话来说,作为西半球霸主的美国会竭力阻止中国成为东半球的霸主。这将成为当今时代 的一台大戏。■

51


声音

奥利弗斯通:关于文革,中国不能不面对自己的历史 奥利弗斯通

凤凰网娱乐(2014-4-19)

本来一场波澜不惊的论坛,却因美国著名导演奥利弗-斯通的几番“火爆言论”而引起巨大争议。 4 月 17 日,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中外电影合作论坛”在北京饭店举行,而参与这个论坛的包 括了两位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得主奥利弗-斯通(《野战排》《生于七月四日》)与阿方索-卡隆(《地 心引力》)。 会上,美国左派导演奥利弗-斯通不满主持人对中外合拍“报喜不报忧”的官腔做派,几次呛声 打断主持人发言,“放炮”称自己曾感兴趣的一个“文革故事”以及自己准备的 08 年奥运会宣传片, 都因遭到中国官员的审查而全部流产,斯通表示:“中国什么时候让拍文革,什么时候才会成为真正 开放的国家,那时也才有真正的合拍片。”会后,有记者采访了本届电影节评审之一的导演宁浩,这 位也曾遭遇过类似尴尬的青年导演表示:“我作为中国导演老憋着去你们美国拍 911,你乐意吗?” 以下是论坛争议始末。

论坛概况:主谈中外合拍《地心》导演当“好好先生” 当奥利弗-斯通最后一次在论坛上甩出“The Cultural Revolution”这个词后,主 持人收缴了他的“发言权”——论坛的后半个小时斯通再没被邀请讲过话,取而代之的 52


声音

是旁边两位商人在探讨“他们如何用 700 万收获了票房 4 个亿”的话题。论坛最终在一 片友好祥和的气氛中结束了,出于对这位两朝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尊重,斯通还是被留下 合影,并充当了那家中外合拍公司全体员工拍照时的背景板。 这场“中外电影合作论坛”的主持人,显然更愿意回顾和展望合拍话题的积极面, 所以我们没有听到《钢铁侠 3》及《超验骇客》那两个“合拍惨案”的案例分析。每个 在场的工作人员,甚至是每个与会嘉宾,其实都明白这种论坛其“意义”是什么——“不 惹事、不说错话”是这类活动的最重要标准,大家都遵循它,其中也包括凭《地心引力》 拿到奥斯卡奖的阿方索-卡隆。这个正处在事业巅峰期的墨西哥导演是最不愿得罪世界第 二大市场里的任何人的,他态度谦卑、说话客气,哪怕女主持人意识流地提出能否就她 自己在墨西哥城游玩时发现的一个“中国姑娘”明信片而搞个合拍项目时,卡隆都拍手 称赞、频频点头。卡隆也又一次不厌其烦的谈起自己在创作《地心引力》时如何让中国 的“天宫一号”拯救美国宇航员,他“接地气”的演讲也博得了现场的阵阵掌声。

电影《地心引力》导演阿方索-卡隆

相比之下,奥利弗-斯通是在场唯一一个不解风情的人。

53


声音

交火实录——斯通:“文革故事屡屡被禁” 主持人“改革开放好题材更多” 斯通第一次开炮是在主持人问了他一个毫无重点的问题之后。斯通先扬后抑的称赞 了中国上世纪 70 年代的功夫片,然后便叹息这些电影如今已经消失,旋即他摆出立场“我 经常批评自己的国家,按说我也有权批评其它国家了吧。”然后他话锋一转,开始谈及 自己在中国的“和谐史”:“我三次要拍真正的合拍片,却都没有成功。一方面你们请 我来谈合拍片,一方面你们又不愿意正视历史。所以归根结底,你们还是不想拍。”斯 通甚至详细介绍了他其中两个项目的碰壁经过——一部关于文化大革命的电影和一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宣传片:“我先是在上个世纪 80、90 年代谈过一个剧本,讲述的 是文革中一个漂亮的女孩,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其中还涉及一些同性恋情节,但最终却 被政府拒绝了。第二次是 2000 年,北京申奥之际,我又来中国做关于北京奥运会的纪录 片。我想以‘中国面孔’为主题,在街头用最直接的方法来记录中国人的面孔,并收集 了 100-200 张照片。但中国官员不喜欢这些面孔,因为他们不够正面。” 这些话多少让在场的观众和其它嘉宾有些吃惊,主持人也感到有些“下不来台”, 她稳住情绪,以颇具外交辞令的言语回应通:“斯通先生……不是说某个题材不能拍就 不好,只是我们要彼此尊重,(你的)剧本要‘接地气’,要被中国人接受,而不是想 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也要保护我们孩子的,毕竟中国电影市场没有分级。” 斯通听完这段话变得情绪更加激动,他频频祭出“但是”的措辞,努力在撕破脸皮 和表达观点之间平衡着:“你说你们要保护,要分级,这是事实。但,你要明白历史的 真实是什么。是的,你们因为要保护国家不受分裂势力干扰而不碰一些敏感题材,这个 我理解,但,上帝啊,你不能不面对你的历史啊。”斯通最后把话题收回到合拍本身: “我真的非常努力非常希望在中国做合拍,但,我失败了。” 这一次,主持人没有再反击。仅仅一两个回合,斯通在演讲中的措辞和强大煽动性 便让中方主持人疲于应对,而现场观众在斯通讲话后越来越高的欢呼喝彩声也让这个论 坛逐渐“变味”。此时,主持人开始以“让其他嘉宾也有发言机会”为由把话题扯远, 而其他嘉宾颇为配合的“白开水发言”也让论坛成功回到了中国式论坛的一贯风格上。 然而女主持人在又一次提起了她在墨西哥城看到的“乡下姑娘明信片”时,斯通截 下了本应传给墨西哥导演卡隆的话筒:“别避重就轻了,什么农村明信片这个那个的, 又不是要我们拍风光片,我对这种陈词滥调根本不感兴趣。我们真正感兴趣的是文革, 它影响了这间房子里的每个人。”

54


声音

他的一番话也让这间屋子里的每一个人拍手称快,主持人显得手足无措,她缓慢的 拿起话筒,在磕磕巴巴的说了几句“打圆场”的话之后,就这次争执说了最后一句话: “我希望大家清楚,中国在后来改革开放的 30 年里,好题材、好故事要更多。”■

《躁动的帝国 : 不为人知的美国历史(上、下)》 奥利弗•斯通、彼得•库茨尼克 / 潘丽君、张 波、王祖宁 / 重庆出版社 / 2014-2

55


评论

评论 黄纪苏:中国是否革命取决于社会分化程度 陆胤:幽暗意识下“人”的研究 丽萨·古恩瑟:具体的深渊 李永晶:甲午前日本的战争准备

黄纪苏:中国是否革命取决于社会分化程度 黄纪苏 腾讯思享会(2014-04-17)

黄纪苏

【编者按】4 月 12 日,解玺璋作品《君主立宪之殇:梁启超与他的“自改革”》发布会在中国 人民大学文学院举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剧作家黄纪苏、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教授,学者秦晖、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房德邻等学者齐聚一堂探讨“中国往何处去——梁启超和 他的自改革”。剧作家黄纪苏认为“竞争导致分化,分化走向垄断,垄断终结竞争,这是社会兴 衰循环的常轨。走到第三阶段,社会就变得腐朽,失去公平,失去合法性,又需要改良或革命了。 中国的革命,不妨从社会和阶级的角度想想它的前因后果。”以下为黄纪苏发言实录:

56


评论

君主立宪之殇 : 梁启超与他的“自改革” 解玺璋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2014-4 / 38.00

辛亥革命最多算非典型改良

黄纪苏(剧作家):我想解玺璋先生之所以写这部书,是因为近代史是中国当代何去何从最重要 的一个参照,我对近代史不但没有专门的研究,阅读也非常有限,虽然社科院近代史所就在我家 隔壁。

从上世纪初到 1980 年代大家也都是谈论梁启超的的思想,但 2000 年以来社会上对梁启超似乎还 有另外一种谈法,那就是谈这位近代名人的著名儿媳妇林徽因,谈她主持的著名沙龙,谈她周围 的著名男人,总之,谈的是一种“贵族”人生的样板。当代中国产生对“贵族”的需求,大概是 从 1990 年代中期开始的,社会沿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路线一路走来,开始了两极分化。 一部分人富起来了,富起来后一方面要上层次,也就是讲究,甩掉“大金镏子”、“农民企业家” 之类的粗放形象;另一方面就是希望天长地久、长宜子孙,到手的东西“神圣不可侵犯”。这两 样东西“贵族”这个词都准确地包含了。于是《格调》、《上海的风花雪夜》、《上海的金枝玉 叶》、《最后的贵族》、《张氏姐妹》、《民国四公子》、《红色贵族》等书风行一时,快成“贵 族”和想成“贵族”的人手一本照着勤学苦练;于是政治保守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一路走高。梁家 儿媳的“贵族”沙龙就是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修葺一新、在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重新立起来 的。

57


评论

梁家“贵族”生活的奠基人当然是梁启超了。梁启超的上辈可不是什么“贵族”,1980 年代出 版毛主席岳父杨昌济的日记,其中某日就有用梁任公也是农家子弟的例子勉励“毛生”自强不息 的内容。估计梁任公父辈也就是个小地主吧,这个我没查过,但肯定不是世家。

去年秋天朋友邀我去天津,说有梁启超和李叔同的故居,我说咱哪儿不去就去这俩地方吧。梁启 超故居有两栋西式洋楼,最先只有一栋,是辛亥革命后两三年盖的,后来又加盖了一栋读书办公 的,即所谓的“饮冰室”。梁启超不是商人也不是职业政客,我相信他的怀抱志向也尽在苍生和 学问。但这样的豪宅还是让我一惊,我想它对于近代思想史以及近代社会史其实都是有价值的: 财富向一部分人集中的速度怎么这么快呢?

梁启超故居

我们都知道梁启超是主张改良不要革命的。但社会上包括梁启超在内的少数人,其财富爆炸式的 增长,这可跟磨磨蹭蹭的渐近改良不是一个节奏啊,跟革命倒是一个节奏。

我过去看民国老照片,发现老百姓全都黑不溜秋的,名符其实的“黎民”,我原来还以为是照相 器材的原因呢,但再一对比同时代的照片上的“民国范儿”如林徽因陆小曼徐志摩,一个个都挺 白净的,看着跟绝大多数中国人分属两个不同人种似的。社会两极化成这样,革命不就是呼之欲 出了么?

刚才主持人介绍我是剧作家,“家”谈不上,但我的确写过几个剧本,其中《切·格瓦拉》最后 一句是:“我在想,革命是不朽的。”其实我也经常在想,怎么才能避免革命。我希望能够为革 命釜底抽薪,而不为革命扬汤止沸。

58


评论

解先生这本书讲的是辛亥革命之前的那一段,他为中国错过立宪改良、走向辛亥革命而惋惜。其 实,很难说立宪改良没成功,也很难说辛亥革命就是革命。在我看,辛亥革命就是立宪改良的成 功。武昌这边炮一响,北京那边袁世凯向孤儿寡母一皱眉头,不就基本上“和平转型”了么?全 国没乱多少天,人也没死多少个,虽然“虚君共和”没戏了,但对皇室的优待写进了约法,民国 的阁员时长进宫给逊帝下跪,遗老遗少在上海天津的租界里诗酒风流,日子过得相当不差,这能 叫革命么?应该叫非典型改良吧。

问题不在于辛亥革命断送了宪政改良。问题在于宪政改良完成之后又发生了革命——从 1927 到 1949 年的大革命。这场革命有很多内外原因,但一个非常重要的内部原因是社会资源的分配太 不平均了。记得 1980 年代翻阅丁文江编撰的《梁任公年谱长编》,1927 年南方农民运动轰轰烈 烈,梁启超跟他的孩子通信谈到这些,说这是流民(游民)在闹事。

中国是否革命取决于社会分化程度

刚才王焱先生说了一个观点:中国没有地主。对此我有一点不同意见。王先生可能是说中国并非 阶级分化多大的社会。这要看怎么说了。自周秦之变以来,中国的社会流动的确比较快,财主不 三代,穷人不到头。很多人,包括梁漱溟和早期毛泽东,都持这种观点。但阶级固化的程度不高, 并不等于阶级分化的程度不高,循环的速度快些而已。每到大灾大荒之年,豪强大量购进土地, 大批自耕农沦落为佃农流民游民,这些无地农民小则打家劫舍,大则起义造反。

前几年我到四川大邑参观刘文彩的宅子,太奢华了,完全可以成为当今土豪“上层次”的样板房。 院里有一幅楹联把“既富且贵且寿”的主人姬妾成群的生活描写的十分生动,我用手机拍下来了: “花泉成园,喜燕小莺娇,红杏墙头春意闹;神仙有窟,看云迷月澹,蓝桥路指密情深。”

最近任志强他们鼓吹“乡愁要有乡绅”,我这算是替他们提供点乡绅的信息。刘文彩家财富积累 速度也是爆炸式的,一代人之间,就集聚了几十万亩土地。靠的什么,院里还有副对联其中说得 明白:“大展经纶,由商而政而军,扶摇直上”——这简直就是刘汉刘总和谷俊山将军的二合一 了。他一家几十万亩土地,那么会有多少家自耕农沦为佃农、流民或游民,一加减乘除不就出来 了么。

59


评论

乡绅

流民

梁启超先生当年正确地指出了革命的社会基础是流民(游民),可惜他没接着指出流民的主要成 因在于两极分化的社会结构。在这样的社会结构而不爆发革命,那只可能是蜜蜂的社会结构,而 不会是人类的社会结构。今天很多人一方面穷奢极欲,争当革命的病因;另一方面又对革命的病 状愁眉苦脸,赖这个赖那个,实在是可笑。更可笑的是他们认为革命之所以发生,是由于一大群 傻子遇上了几个骗子或疯子。也许那几位真是骗子或疯子,但问题是那一大群傻子为什么跟疯子 傻子走而不跟你走呢?再说了,谁比谁傻呀。无论是“打下榆林城,一人一个女学生”,还是“分 田分地真忙”,解决的都是食、色这样的基本人生需求,不糊涂啊。

我非常望中国够以改良而不是革命的方式完成政治和社会管理的现代化转型。但革不革命,不取 决于你希不希望,取决于社会分化到什么地步。

60


评论

我承认,人是希望社会分化的,希望自己出人头地,挣得比别人多、混得比别人好,这的确是人 性。但不希望比别人挣得少、比别人混的差,这也是人性,是同一人性硬币的另一面。

1980 年代大家都觉得自己有可能在社会分化中胜出,于是人性的这一面大行其道。但 1990 年代 尤其是 2000 年以后社会分化得几家欢乐几家愁,而且后面追上前面、下面替换上面的社会流动 渠道越来越不畅通,

这样人性的另一面就出来了:凭什么好处都被你们哥几个得了,钱都被你们姐几个捞了呀,而且 还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拆二代的没玩没了?!

竞争导致分化,分化走向垄断,垄断终结竞争,这是社会兴衰循环的常轨。走到第三阶段,社会 就变得腐朽,失去公平,花光了合法性,就又需要改良或革命了。中国的革命,不妨从社会和阶 级的角度想想它的前因后果。■

61


评论

陆胤:幽暗意识下“人”的研究 陆胤

晶报·深港书评(2014-04-12)

《朝歌集》 张晖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 年 12 月版

人文学以研究“人”为本职,否则就是天文、地文而不是人文了。中国史学有很强的纪传传 统,经学讲究家法师承,文学有碑传书写,有诗文世家,具体的人和人群,始终是学术文化的承 载体。

然而,大概从清末民初开始,研究“人”的学术,在一定程度上衰落了。国家、社会、公民、 阶级这样一些抽象的人群概念,盖过了具体的人物体验和人际交往圈子。20 世纪初梁启超提倡 《新史学》,批评中国旧史学是帝王将相的家谱,“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 知有群体”等等。其实就是用抽象的群体,否定了具体的个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文学的正反两方面影响都越来越小,学院派严肃学者的声音越来越 轻。有很多原因。有一点可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越来越讲学术规范,延续晚清以来的趋势, 抽象概念、问题意识、材料的客观性、著作的体系化等标准,把研究对象的生命体验淹没了。现 在又有新文化史、物质文化研究大行其道,家居日用百货,茶馆澡堂,厨房客厅,马桶尿壶,头 发乳房,都成了研究对象。这方面坏的研究,往往忽略掉具体的人的主体性,只剩下呆板的器物

62


评论

和器官,七宝楼台,不成片段。没有了对具体的人的关注与体验,学术和社会的关系自然就断开 了。

在一个越来越“非人”的末法时代反思“人”的研究之意义,是张晖短暂学术生命的意义, 正由此凸显。都说张晖的学术背后有现实关怀。但在我印象里面,他好像很少主动去接触公共话 题。他所说的现实响应,是以研究对象为中介的,不是针对具体的事件或话题,而是针对某种当 下的情境或情绪,从历史上找到对应的人物或精神现象。也就是他自己说的“用学术的方式将时 代的问题和紧张感加以呈现”。有精神的人物,在这个呈现过程当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张晖 对于历史人物特别是龙榆生、黄侃、施淑仪这些近代人物的体知,是和他自己的人生境遇结合在 一起的。

张晖的治学生涯,正是从人物着手。他在中学时代,就通过看山西人民出版社的《中国现代 社会科学家传略》等书,了解学术界的人际地图。他的成名作是一部年谱。根据他的朋友维舟回 忆,张晖对龙榆生的兴趣,对明清之际乱世的关注,都是高中时候的事情。难得的是,上了大学 以后,他就把书本上得来的见识变成实际的交际活动,开始与程千帆、卞孝萱、周勋初等老先生 接触,与吴小如、施蛰存等老辈通信,还和龙榆生的后人取得了直接联系。

张晖的学术交往能力令人叹服。这在丰富他人物研究的材料和视野以外,更使他的严谨著作 带有了人情的温度。熟悉张晖的朋友都知道,他一个人贯穿了很多圈子,上至老先生,下到小学 生,南京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台湾,五湖四海都有。而且熟悉当代学林的很多掌故传说,对学 术体制也烂熟于心。我认识张晖先生的时候,他正供职于社科院《文学遗产》编辑部,那更是一 个能够领略古代文学研究界各种现象的窗口。他对于世道人心有很深的体会,却从来不世故。

我不同意某些媒体塑造的,张晖作为贫弱书生的形象。我个人的感觉是,张晖反而是比较能 够理解甚至适应人际环境的强者。他的痛苦正来源于他的强大,来自他对人心光明与阴暗两方面 的熟悉。这种人性的洞察力,有助于他去理解像龙榆生这样长期处在历史灰色地带的人物。

无论是《无声无光集》的自序,还是《朝歌集》的小引,我相信都将成为能够传世的当代白 话散文范文。从长干塔的无光、玲珑塔的黯淡到哪咤城的黑暗,张晖的文字中始终透出了一股浓 烈的“幽暗意识”。一年多来,我们纪念张晖,都在说有声有光,注重理想主义的侧面。我有时 候就乱想,也许张晖就偏爱这幽暗呢,甚至有点耽美的成分在里面。你看他研究的这些人:服务 于汪伪政权的词人(龙榆生),被宏大历史抛弃的独立学者(黄侃、陈寅恪),被国族记忆或男权叙 事掩盖的地方才女(施淑仪),辗转流亡在边陲的南明士大夫……无不是在历史的暗处,甚至有点 幽暗气质。在他的另一部遗稿《易代之际——钱澄之及其诗》的后记里,张晖提到写作该书之时

63


评论

身在台北,终年下雨,有一种天漏的感觉,由此玄想明遗民的生活情境,居然也都是大雨。多雨 的日子想必幽暗,这是张晖对于他笔下人物生活情境的拟想。

《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 张灏 / 新星出版社 / 2006-1 / 25.0

幽暗意识,本是思想史家张灏在很久以前运用的概念:“所谓幽暗意识是发自对人性中与生 俱来的阴暗面与人类社会中根深蒂固的黑暗势力的正视和警惕”,在中国古典思想中,与之类似 的,则有士大夫的“忧患意识”。特别是在天崩地坼、改朝换代,遭遇异族入侵的战乱时期,人 物在具体情境下的选择,并不总是能用大义名分来概括的。张晖所关注的人物,龙榆生、陈寅恪、 钱谦益、钱澄之等,多半处在这类必须保持高度警觉的伦理情境当中,往往一念之差,全盘都输。 陈世骧先生所说的“文学作为抵抗黑暗之光”,也正是在这些黑白不明的伦理困境当中,才能真 正体现出价值。

分析具体人物的伦理困境,正是张晖“人的研究”之所长。我们今天虽然是处在和平年代, 但从伦理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变化来讲,却是一个每分每秒都在经历巨大震荡的时代。在这个“变” 的价值胜于“常”的年代,张晖著作中对历史人物“幽暗意识”的同情,“对黑暗势力的正视和 警惕”,应该就是他用学术语言响应时代问题和紧张感的方式吧。■

64


评论

丽萨・古恩瑟:具体的深渊 丽萨•古恩瑟/文

吴万伟/译

共识网(2014-4-20)

我们知道单独监禁毁灭受害者的思想---但它对我们其他人会造成什么结果呢?

我是在纽约市有关单独监禁的论坛上第一次遇见法乌·奥马尔·莫里马克(Five Omar Mualimm-ak)的。他穿着跑鞋和订制的衣服。他解释说“只要监狱工业联合体继续运行,我就会 继续发声。”在听他谈及种族主义、贫困、大规模监禁和警察暴力的联系之后,我邀请法乌到我 组织的田纳西州纳什维尔会议上发言。他来的时候仍然穿着订制的衣服和跑鞋。就在我们穿过校 园来来到会议接待室的路上,我鼓足勇气问他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他告诉我“我在单人牢房呆了 五年,出来的时候我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在《卫报》去年 10 月的文章中,法乌描述了他 的孤独,这是毁灭感官能力和存在感的过程:

仅仅独处了一小段时间之后,我觉得自己的感官能力开始衰退。除了灰色的墙壁,我看不到 任何东西。在纽约的所谓特别警戒区(SHUs),大部分单人牢房都有牢固的铁门,许多房间没有窗 户。你甚至不能张贴图画或者照片;那些东西必须被放进信封里。为了战胜空虚,我开始数砖头, 测量墙的面积。我痴迷地盯着牢房门的门栓。除了来自监狱其他部分的空洞回声外,我听不见任 何声响。我感到非常孤独以至于能从风中产生有单词的幻觉,听起来就像有人在说悄悄话。有时 候,我能闻见墙上的油漆味,但更多时我闻到自己身上的酸臭味,对自身的味道感到厌恶。不与 任何人接触。食物是通过狭窄入口递进来的。门由蜂鸣器启动,甚至牢房外的用来每天放风一个 小时的牢笼门也是如此。在特别警戒区内,甚至时间也都没有了意义。一天 24 小时都亮着灯。 我常常发现自己在纳闷自己能回忆起来的事件到底发生在上午还是几天之前。我常常自言自语。 我开始担忧监狱看守会走进来把我杀掉,然后把我挂在牢房里。谁知道自己身上会发生什么事。 别人看不见我,我居住的空间别人也看不见。在这些看似没有尽头的日子里,我开始明白活着的

65


评论

本质是人类间的接触以及伴随着接触而对存在的确认。失去了与人的接触,你就失去了身份意识。 你就变成了虚无。

法乌的单独监禁经验是很极端的,但并不是非典型性的。他的与世界脱离关系的感受,甚至 到了丧失意识能力的程度,忘记自己的身份和存在,这就提出了意识认知、社会性和有意义的生 活之间关系的哲学问题。为什么长期的孤独生活往往损伤囚徒认识世界并维持世界与自身存在之 间的有意义联系的能力?对此问题的简单回答是我们是社会动物,依靠与他人的交往来认识事物。 但是,社会存在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对自身存在的确认 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确切联系呢?

笔者对此问题的答案受到现象学哲学实践的影响。现象学开始于生活经验的描述和对使这种 体验成为可能和有意义的结构所做的反思。现象学的主要见解是意识具有关系性。正如德国哲学 家胡塞尔在 20 世纪之交说的,意识是对某个东西的意识;心智不是一个东西而是一种关系。意义 不是像邮箱中的信件那样“存在”大脑中;相反,它通过思考行为与思考对象不断变化的关系而 出现的。

胡塞尔的学生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把这种关系性概念扩展成为对存在作为在 世界中之存在(Being-in-the-world)的描述。在海德格尔看来,以理论的方式反思该意识结构是 不够的。我们需要抓住人生经验的意义是如何通过实际参与世界而产生,如钉钉子或者烤面包等 工程。像胡塞尔一样,海德格尔认为,我们不是作为基本特征和潜能在每个情景下都一样的孤立 的个人存在的。他在《存在与时间》(1927 年)中写到,我们并不是像存在于杯子中的“水”或 者“衣柜”中的“衣服”那样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相反,我们是作为在世界中之存在而存在,存 在于自己被投入的情景的复杂相互关系中。现象学著作就是要揭示这个关系网,从而让我们欣赏 最简单的日常生活体验的复杂性。

《存在与时间》 [德] 马丁·海德格尔 / 陈嘉映、王庆节 合译、熊伟 校、陈嘉映 修订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店 / 2006-4 / 28.00 元

66


评论

单独监禁构成了笔者现象学实践的挑战,这不仅因为自己没有这种体验,而且因为幸存者的 证言暗示长期的孤独体验是体验的拆解:感官能力退化,逐渐走入遗忘和毁灭。如果现象学的任 务是显示我们如何通过生活经验认识世界,那么现象学家该如何解释囚犯对已经不再有意义的活 着的死亡所做的描述呢?请考虑希恩·鲍尔(Shane Bauer)的监狱日记中的描述片段,这名美国人 在 2011 年当作人质被关在伊朗监狱里长达 26 个月,其中四个月是单独禁闭。

一个人越是孤独,其心思就越会反思牢房;它变成空白的静止状态。单独监禁没有宣泄性的 恐怖场景,如炽热的神经、灼热的皮肤、头部盲目地往墙上撞和大声狂叫等。即使有那种时刻, 那也不是孤独的本质。这些是穿透本质的事件,是扔在深渊中的石头,而不是深渊本身。单独监 禁是活着的死亡。说死亡是因为它清除了作为人的几乎所有东西;说活着是因为你还是你。在真 正的死亡中,灯光是不灭的。即使在睡眠中,时间也不会被消除。

暴徒集中营:美国最高安全等级鹈鹕湾重刑犯监狱

鲍尔在返回美国之后,参观了加州的鹈鹕湾(Pelican Bay)州立监狱,并对自己国家的所见 所闻感到震惊。超过八万名囚犯被关在美国监狱和拘留所的某种受到“特别警戒区”(极端孤立)。 他们一天 24 小时呆在灰色的盒子里,除了看守很少或者没有与任何人的接触,看守的工作就是 打垮他们。拥有良好的听力、正常的视力(20/20)、稳定的心理健康的囚犯在进入特殊警戒区的 单人牢房后,在孤独中呆的时间越长,他们的感官能力、认知清晰性和情感稳定性遭到破坏的可 能性就越大。这是因为作为个人主义者的社会的关系型存在,我们认为属于自己的很多东西如内 在的本性和潜能实际上是社会实践,它们依靠与共同背景下的其他人的互动性反馈环才能得到连 贯性和活力。

67


评论

比如,我们对茶壶的认识。如果有人请我在不作为现象学家时描述茶壶,我很可能从列举它 的品质开始:如蓝色的、陶瓷的、日本进口的等。但是若作为现象学家,我的任务就不是把这个 茶壶当作似乎与我彻底分开的东西来描述,而是反思茶壶在我看来是什么的方式。以这种方式反 思时,我首先注意到的就是茶壶的剪影,一次只能看到它的一面。你根本不可能在同时看到整个 茶壶;就在我把隐藏的一面展现出来时,原来看见的一面又被藏起来了。

与我共享的空间他人给予我在世界上的客观位置,他们让我固定在某个地方。

这种观察似乎很平常,但是它对我们理解许多被关在单人牢房的囚犯描述的不真实性感受非 常关键。要认识一个茶壶---作为三维空间的物体而不是不断变化的看得见边框的混合体---我必 须用对物品被隐藏起来的各面的虚拟的、经过中介的预测或者保留来补充我对实际的、没有经过 中介看到的这一面的认识。我可以依靠自身做到这些,但是在与他人共享的世界里,或更广泛地 说,在与其他有意识的人共享的世界里,我的三维物品体验获得了另外一层意义和实质。我对茶 壶和更广泛的世界的所有微不足道的看法都要得到与我互动的其他人的确认。

我的身体在这种体验的三角测量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我的身体是我看待世界的核心,就是 在“这里”我遭遇每个“那里”。用法国现象学家莫里斯·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 的话说,我的身体“嵌入”到吸引我注意力的东西中;我的脚趾感受到前一个脚印的边缘,我的 手深进屁股后面的口袋里寻找钥匙。同样,世界嵌入到我的身体,用阳光温暖我的脸,或让我转 过脸把鼻子塞到围巾里。但是我把身体嵌入的主要东西不是物品;而是另一个人的身体,另一个 “这里”,另一个世界体验的起点。我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甚至我对作为客观存在的个人而不是 抽象意识潜能的自我的认识取决于我的“这里”与你的“那里”之间的合作,反过来也一样。

比如,我和你面对面坐在桌子旁,我隐含性地意识到你不仅是与我的“这里”有关的“那里” 和另外一个“这里”,而且意识到你自己不可分享的世界视角,在这个关系中,对你来说,我也 是“那里”。与我共享的空间他人给予我在世界上的客观位置,他们让我固定在某个地方,他们 也对我自身体验的虚拟维度持开放态度,提醒我意识到无论我多么努力地尝试,都永远无法直接 体验另一个人的意识流。其他人会确认、竞争、丰富、挑战我的体验和对事物的解释。

当我们让囚犯呆在单独禁闭室内孤独生存时,我们剥夺了他的这个认知和存在定位网络。他 或许仍然拥有固定在牢房里的桌子的体验,他或许仍然有桌子对其他人意味着什么的记忆。但是 这些物品不仅对我而且对他人的生活经验基本上对他来说无缘了。本来能够固定其世界经验的 “那里”已经被收起来,让他处于没有清晰视野的随波逐流状态。

68


评论

人们会如何对付这种丧失呢?华盛顿大学人类学教授罗纳·罗德(Lorna Rhodes)在新书《彻 底禁闭》(2004)中描述了她第一次参观华盛顿州立最高警戒监狱时见到的场景。一个名叫加玛· 内尔森(Jamal Nelson)的囚犯在单身训练室,来回挥动手臂的圈子越来越大,直到他的指关节碰 到墙上,他还在继续挥动,鲜血溅到混凝土上,无情地标志了分配给他的空间的边界,但他就好 像不知道疼痛甚至没有意识到墙的存在一样。是什么促使人做这种事?

《彻底禁闭》(Total Confinement) Rhodes, Lorna A. / Univ of California Pr / 2004-2 / $ 33.84

请回顾希恩·鲍尔对单独监禁是“深渊”的描述。深渊是没有边界的鸿沟。那是一种成为可 感知的、连续的空虚,就像一个把任何东西都吸进去的黑洞。作为现象学家,我要说深渊是与世 界脱离关系的空间体验,不再有“别处”和“否则”。这是一个没有视角的空间体验,没有我们 在日常生活中定位自己的“这里”和“那里”的基本合作。

那个以身撞墙的囚犯是拒绝和确认单独监禁的深渊。自我攻击的身体做出了某种声明:这些 墙壁或许绝对限制了我的自由,但我绝对拒绝受到限制。外面还有一个世界,一个与我的“这里” 相关的“那里”,我要发现它,即使我必须撞击它或在此过程中毁灭自己。这种抗拒或许是自我 失败,但它仍然雄辩地揭示了长期的单独监禁给囚犯带来的巨大伤害,揭示了这种情感和本体论 伤害的深度。

有些囚犯找到了应对空间视野缺失的其他方法。1969 年被判抢劫罪而被关进路易斯安那单 独禁闭室 29 年的罗伯特·金(Robert King)写道:

69


评论

有些日子我会来来回回踱步,从左到右一连几个小时,对着自己数数。我对牢房的每一寸的 情况都了如指掌。像落入陷阱的动物一样来来回回踱步看起来似乎很疯狂,但我没有其他选择, 我需要感觉到自己还能控制这个空间。

就像朝着墙壁猛撞的行为一样,踱步的习惯也是抗拒和重新登记极端孤独的边界。但踱步形 成一种更加持久的合作机制,一种觉得能够控制自己空间的方式,虽然你并没有改变空间的力量。 踱步的囚犯拒绝安静地坐在分配给他的空间里,拒绝通过撞墙糟蹋自己的身体。他确认自己是活 着的,移动的存在,虽然这个世界已经减缩到一个点,他已经不能自由生活和活动。

如果我们的“这里”与他们的“那里”交织在一起,它会不由自主地影响我们观看、聆听和 认识自身生活的能力。

踱步并不表达对边界的接受,而是神经紧张的对边界的折返,一种将自己置于无法忍受的情 景中的不可能性而形成的习惯。在此意义上,这是一种合作,但这种合作机制仍然是一种可能成 为自己的强迫性陷阱的病态。许多囚犯发现他们在受限空间内的时间,在他们被释放后孤独扩展 了他们需要的个人空间范围;与此同时,有些人在外面的压力变得过于强大时会退缩在洗澡间或 者厕所内。就好像他们的个人意识已经扩展到吻合所许可的狭隘限制的程度,虽然牢房墙壁是自 由和联系的障碍,但他们已经适应了这些,或许甚至认同这些限制从而形成感到舒适和安全的区 域。正如罗伯特·金在 2010 年告诉《卫报》的话,“我谈论单独监禁的 29 年的方式似乎它已经 过去,但其实这种经历从来没有离开过我。在某种方式上,我仍然在那里。”

但是,如果现象学家是正确的,即对个人在世界上的位置的有意义意识,或者一个人的“这 里”是与其他人的“那里”相关,那么,受到单独监禁影响的就不仅仅是囚徒。公众观看、聆听 那些以我们的名义,为了我们明显的安全而对我们造成伤害的能力也受到影响。单独监禁是最清 晰和和最直接的暴力形式,去反对囚徒的体验世界。如果我们的“这里”与他们的“那里”交织 在一起,它会不由自主地影响我们观看、聆听和认识自身生活的能力。

从外面看,我们可以自由地贬低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在支持我们思考和认识能力方面所发挥的 作用。我们可能沉溺于个体自我满足的神话中,无需生活在该神话中。只有被单独监禁的囚犯被 迫占据孤独的个人的位置,独自承受其存在的全部重担,得不到他人的支持,为自身的崩溃承担 谴责,如果其他人证明不能够或不愿意这么做的话。但是只要我们自己的自由是通过与他人隔离 而进入具体的深渊---即使这些其他人仍然是我们看不见的,它就是虚假的自由意识,就会削减 我们进行批判性思考所需要的能力。

70


评论

正如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在《论自然:演讲集》(1849)中所说, “眼睛的健康似乎要求一个视角。只要我们能够看得足够远,我们就永远不会疲劳。”单独监禁 的实践具有耗尽世界视角的威胁;它把空间变成一个深渊,让心智暴露在空荡荡的静止面前。但 是,监狱是世界的一部分;无论喜欢与否,它们都在我们的视野之内。现在有超过八万美国人被 关进单人牢房内。数十万人被关在其他地方的类似监狱中。自己眼睛的健康要求我们看到这一切。 ■

论自然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 / 吴瑞楠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2010-1 / 14.00 元

译自:The concrete abyss by Lisa Guenther 译者:吴万伟 原文链接: http://aeon.co/magazine/being-human/why-solitary-confinement-degrades-us-all/

作者简介: 丽萨·古恩瑟(Lisa Guenther),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范登比尔特大学哲学家,其最新著作是《单 独监禁:社会死亡及其来世》(2013 年)

Solitary Confinement: Social Death and Its Afterlives

71


评论

李永晶:甲午前日本的战争准备 李永晶 东方早报(2014-4-20)

1894 年 7 月爆发的甲午战争(又称“中日战争”或“日清战争”)虽是东亚史与世界史上 最重要的战争之一,但时至今日,其政治意义仍有待探索。

1894 年 3 月 27 日,日本外相陆奥宗光致信驻英大使说:“国内形势紧迫,日甚一日”,因 此“不管成败如何,政府若不表明正在做一件会让人感到震惊的大事,将无法挽回此番人心之纷 乱……”6 月 3 日,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协助戡乱。发动战争的口实出现,日本政治家如获 至宝。

甲午之战后日本绘画中表现的日军胜利之后回国的情形

72


本周最新到货

日本的“日清战争”观

1894 年 7 月爆发的甲午战争(又称“中日战争”或“日清战争”)虽是东亚史与世界史上 最重要的战争之一,但时至今日,其政治意义仍有待探索。这是因为,这场战争不但从根本上颠 覆了东亚传统的国际秩序,还深远地影响了交战双方此后国家的成长与性格。战败者渐次走上暴 力革命的险峻之路,而战胜者同样将暴力化为自身的血液与养分,成为纯粹的对外暴力装置。今 日东亚世界的局势,仍隐约可闻这场战争的回响。当然,不同立场的人们关注的视角与对其赋予 的意义并不相同。在当代日本学者看来,日本发动的此战具有三种面相:(1)打破华夷秩序, 与中国争夺朝鲜的支配权;(2)掠夺朝鲜、中国台湾等领土;(3)与帝国主义列强竞争分割中 国与朝鲜。该说法由日本近代史专家藤村道生提出,并为当下的史学家所继承,可以说是学术界 的定论(原田敬一:《日清戦争》)。

《日清战争》 [日]原田敬一著 / 吉川弘文館 / 2008 年出版

与此不同,另外一种说法更为大多数人所津津乐道——此战日本进行的是一场“以国运相赌” 的战争。如果说这是一种特殊的战争观,那么,它是旨在揭示日本政治家的冒险心理,还是庆幸 日本取得了偶然的胜利?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 1930 年代末期,日本政治学者深谷博治公 开宣称:“日清战争是我国以全部国运相赌的最初的对外战争,同时是把国家将来发展的全部命

73


本周最新到货

运寄托其上的大战,可谓生死攸关。”有意思的是,他进一步论述说,倘若日本失败,日本将面 临相反的命运:被中国强加巨额的战争赔款、割让琉球与九州等领土。因此,“日清战争是国内 维新事业的完成,同时作为第二维新,具有其历史意义与实质”,成为日本“作为世界国家”的 出发点(深谷博治:《日清戦争と陸奥外交》,日本放送出版協会,1939 年)。这种对战争的 定位及其中包含的对华认识,可谓“相赌”说或历史观的实质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相赌”说的确将某种“偶然”要素提到了认识层面——主动挑起战端的日 本有失败的可能。这种看法究竟在何种程度接近事实的真相?阅读后世学者的研究,我们发现促 成战争的若干要素——诸如政治领袖的战争意志、国民的支持、列国的立场等——在对华开战时 期高度一致。史学家与一般民众容易忽视的问题是,这种形势如何造就而成?其实,明治政府的 指导者在对华开战前,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对中国(中华)与对世界(欧美)秩序的认知。这场战 争是在这种世界认识的基础上,高度掌控并灵活运用内政、外交与军事实力的结果。日本的胜利, 得益于其“智慧与力量”。

日本政治家的战争观

对清宣战诏书

74


本周最新到货

1894 年 8 月 1 日,日本天皇发布《对清宣战诏书》,指责清国“动辄视朝鲜为属国,或明 或暗干涉其内政”,为其行为正当化。然而其最大的用意却指向了世界:日本是完全遵守国际法 的“文明”国家,是欧美列强的“对等国”。对照日本第二次对华开战时的做法,此诏书表明了 此刻日本的一种对华认识。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内阁设立了研究是否发布 对华宣战布告的委员会。该委员会经过仔细权衡得失后,决定不发表宣战书。据说,当时驻华大 使谷正之的意见起到了决定作用:中国不是日本的对等国,因而无发表宣战布告的必要。从此时 公然的对华蔑视观来看,1894 年的宣战诏书表明了日本视中国为其“对等国”。日本试图通过 此战进入由中国与欧美列强组成的世界大国俱乐部。

明治政府中此战最重要的指导者、外相陆奥宗光在战争尚未结束时撰写的回忆录《蹇蹇录》, 向人们提供了此时期日本对世界的认知。陆奥等政治家认为,自维新以来,日本为伸张国权,一 直面临着双重的压力:其一是清国皇帝权威下的华夷秩序,即中华世界秩序的压力;其二是西方 列强强迫日本签订的通商条约。前者具体是指悬而未决的琉球王国的归属问题,后者是废除治外 法权(藤村道生:《日清戦争前後のアジア政策》,岩波書店,1995 年)。选择对华开战,正 是实现这种国策必不可少的手段。

蹇蹇录 陆奥宗光 / 伊舍石 / 商务印书馆 / 1929 年

明治日本政治家的对华认识并非秘密。早在 1883 年 6 月参议山县有朋发表的《对清意见书》 中,就有如下说法:“我国自与彼缔约以来,从出兵台湾、琉球处置到朝鲜事变之办理,虽说皆 我国不得已而为之,究其实则凌驾于其势之上,大杀其威风。彼对我国抱有不平之意,已非一日。 乘彼武备充实、内治稍修之机,或有人起而献策,称霸东洋,问罪我国,实不可测……如今内阁 决议,确定以下军机之要。(1)前日议定之铁甲战舰,宜迅速竣工;(2)加速港口炮台之建设, 布设水雷,以供内海防御之用;(3)万一不幸,彼开启战端,我国必举全力战而胜之,为此必 制定非常政略,终止土木建设,禁止酒席宴会,凡奢华靡费无用之事,一概杜绝,上下一致,勇

75


本周最新到货

往直前,鼓动天下之大义。”(转引自大江志乃夫:《東アジア史としての日清戦争》,立風書 房,1998 年)

这段论述表达了日本非常特异的危机感:中国对双方缔约以来日本的行为不满,实力强大时 将对其进行报复。事实上,中日两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冲突,即 663 年日本两万三千人的侵朝军队 在“白村江之战”中惨败后,日本的大和王因担忧遭到报复,甚至进行了迁都。

中国诚然对日方的行为感到不满。然而山县只字未提的是,日本对中国的抱怨以及寻求报复, 更符合此间日本政治家的对华认识。其实,1871 年 9 月缔结的《日清修好条规》为中日两国自 主订立的近代条约。日本最初的目的是获得“日清同格”,即获得与清国对等的地位,以便要求 朝鲜开港通商。就此而言,日本实现了外交目的。问题在于,日本提供的条约原案以 1861 年的 《中德条约》为基础拟成,包含了英法等在华获得的全部特权,尤其是片面最惠国待遇与内地通 商权。这种无理要求遭到拒绝后,日本非常不满。1874 年 5 月日本以琉球人被害为口实,出兵 台湾;翌年 7 月,内务大臣到达琉球,胁迫其断绝与中国的宗属关系;同年 9 月,日本军舰云扬 号在朝鲜沿岸进行挑衅活动。至此,双方条约所讴歌的“中日友好”精神完全成为空谈。1879 年 4 月,日本“废琉置县”,两国为此开始了长达数年的交涉。日本的不安与怨念与日俱增。

76


本周最新到货

江藤新平

与这些心理与认知同步而来的是对华备战。早在 1871 年日本派遣谈判代表赴华前,参议江 藤新平就向右大臣岩仓具视提交了《对外策》,其中提到:“若清国失礼于我国,可问其罪,或 联合俄国,合力出击;或策动俄国,使其保持中立。我国独力进攻,一举征服支那。”1874 年 出兵台湾后,陆军相山县有朋与岩仓具视先后提出《外征三策》与《意见书》,均为对华开战方 案,并且准备好了《支那征讨敕命》。1879 年琉案问题一出,参谋本部管西局桂太郎中佐提交 了《斗清策案》,拟定了“进攻福州”、“攻占北京”等方略。1887 年,参谋本部第二局局长 小川又次郎大佐制定《征讨清国对策案》,将割让辽东半岛、舟山群岛、台湾等列为战争目标, 并具体确定的开战日期为“清国军队改革完成之前”或“欧洲各国获得远征东洋的实力之前”(安 冈昭男:《明治前期日中关系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年)。日本直到对华开战为止 的时期,正是战争意志等待战争实力与时机成熟的时期。

这些政治家的对华认识与政略,经过当时蓬勃发展的新闻媒体与民间团体(所谓的“右翼势 力”)的鼓动,很快均质化为国民一般的观念。这种举国一致的对华认知的政治效果,随时可能

77


本周最新到货

因偶然事件而显现出来。1894 年 3 月 28 日,因策动甲申政变(1884 年)而流亡的朝鲜士人金玉 均,被朝鲜政府的刺客洪钟宇暗杀,地点位于上海公共租界的一家日本人所经营的旅馆。根据当 时租界的法律,该事件由公共租界工部局的警察局长担任检察官,经由领事裁判部门,即会审衙 门的预审,由中国方面负责判决与执行。中国最终决定将案件移交朝鲜。金玉均尸体被送还后, 随即被处以凌迟斩。事件传到日本后,日本举国上下激愤,一致认定是中国的阴谋,意在侮辱“日 本的国权”,“甲申事件以来十年的排清感情”猛然爆发。据记载,这一事件最终促使陆奥“决 意对清开战”。这起普通事件所蕴含的心理能量及巨大的危险,远非当时的中国士人所能理解。

金玉均氏遭难事件(日本风俗画)

另一方面,此间日本政坛围绕与欧美各国修约问题,正在展开激烈的斗争。1894 年 3 月 27 日,陆奥在致驻英大使的信件中,有如此说法:“国内形势紧迫,日甚一日”,因此“不管成败 如何,政府若不表明正在做一件会让人感到震惊的大事,将无法挽回此番人心之纷乱……虽内政 催促外交成效,有些本末倒置,但时势就是时势,实不得已……因不能无故发动战争,故唯一目 的只在于修约。”6 月 3 日,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协助戡乱。发动战争的口实出现,日本政 治家如获至宝。

知识界的战争观

战争爆发后,日本舆论界一致认为这是有着“大义”的战争。比如,福泽谕吉率先宣布“日 清战争是文明对野蛮的战争”,日本的目的仅仅是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扫除障碍。他高声呼吁:“官

78


本周最新到货

民宜忘却政治恩仇”;“日本臣民在事成之前不宜批判政府的政略。”其实,早在 1882 年发表 于《时事新报》的文章当中,他就曾慷慨激昂地宣称:“吾等亦是日本人,有朝一日定发扬日本 之国威,制服印度、支那两国之士人。吾等不仅要学习英人,还要让其饱受痛苦,将东洋权柄掌 控于吾等手中。”(转引自《近代日本思想史 I》,有斐閣,1970 年)明治日本最著名的启蒙思 想家,同时也是战争的启蒙思想家。

同样,基督教思想家内村鉴三在战争爆发后,用英日两种文字发表题为《日清战争之义》的 论文,指责“支那是社交规矩之破坏者,是人情之大敌,是野蛮主义之保护者”。保守主义政论 家陆羯南则主张说,清国为“东洋的一大野蛮国”,“王师的一大目的就是将跋扈于东洋中央的 野蛮人驱逐出去”。以倡导“平民主义”闻名的作家德富苏峰在《征清之真意义》一文中写道, 清国是“文明之敌”,此战争是“文明之义战”。这些说法与陆奥对战争的定位,即“西欧新文 明与东亚旧文明的冲突”完全一致。

(从左至右)福泽谕吉、内村鉴三、陆羯南、德富苏峰

这种将中国视为“野蛮”的言论背后,流淌着日本极为特殊的心理意识,德富苏峰将其表达 得淋漓尽致。他论述说,1853 年美国东亚舰队佩里司令官对日本的强迫开国,是相当于“强奸” 的屈辱;“直到今日,我们与世界诸强国对立时膝盖仍无法站直,正因有此污点之故”。日本被 迫开国后,“轻侮”随之到来;“世界”认为日本人“只是接近猿猴的人类”,或者是“接近人 类的猿猴”。欧美人非但不认为日本与自己平等,甚至还认为日本比不上中国。日本若能取胜, 在地位上不仅会超过中国,还能恢复被伤害的自尊心。因此,他认为此战最大的战利品将是“大 日本国民的自信力”。这种自信力的根本在于欧美对日本的认知。在这个意义上,此战不是“暗 室”内的格斗,而是在“世界面前”的决战;“在战胜清国的同时,我们战胜了世界。世界知道 了我们。因此,世界会敬重我们、畏惧我们。我们正在获得恰如其分的待遇。”(转引自米原謙:

79


本周最新到货

《日本政治思想史》,ミネルヴァ書房,2007 年)就此而言,日本对华开战的另一意图是对欧 美开战。此战不仅仅是在“世界面前”的决战,在深层心理层面更是对“世界自身”的决战。

军国主义的成立

战后,日本除获得了与“欧美先进列强”对等的地位外,还促进了日本宪政主义的落实、资 本主义经济基础的确立与腾飞。然而,还有一种致命的结果,那就是军国主义的成立。其中,明 治天皇的御驾亲征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日本各个阶层通过天皇建立了普遍联系;近代国家所 必要的“国民”诞生的同时,“军国之民”亦由此形成(東アジア近代史学会編:《日清戦争と アジア世界の変容》,ゆまに書房,1997 年)。作家司马辽太郎在谈论日俄战争时,有这样一 段说法: “战争会让败者非常悲惨,但有时也会让战胜国发生变质,其中最糟糕的事例就是日本。 ” 这是因为,他认为日本战胜俄国后变成了“帝国主义国家”(司馬遼太郎:《昭和という国家》, 日本放送協会,1999 年)。其实,日清战争取胜后现代军国主义国家的出现,才是日本的根本 性“变质”。

司马辽太郎

明治日本对“华夷秩序”,即对中华世界的独特感受性——压抑与愤懑——因甲午的胜利而 得到了释放乃至升华。接下来,他们开始面对“世界”,即欧美率先开创的世界秩序与世界文明。 1904 年爆发的日俄战争,之所以被塑造为黄种人对白种人的胜利,原因正在于此:这是文明对 文明的战争。福泽谕吉在《通俗国权论》(1878 年)中写道:“身处禽兽世界,最后可诉诸之

80


本周最新到货

手段唯有必死之兽力”;“百卷万国公法不如数门大炮,数册和亲条约不如一筐弹药。”这种对 世界文明的虚无主义认知,最终决定了日本于 1941 年向美国宣战。

显然,这不是后世人们所说的以国运相赌的冒险,而是有着特定的逻辑基础——这种基础 来源于对世界政治原理的某种认知,来源于对相应政治技术的纯熟运用。1945 年的战败,将其 逻辑中的致命错误暴露了出来,那就是日本政治精英并未认清十九至二十世纪世界文明变迁的大 势: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绝非世界政治的本质,文明有着文明所固有的普遍而坚硬的内核。■

81


本周最新到货

本周最新到货 ●文学类 序号 书名 分类名称 窃听风云:美国中央情报局绝 1 文学 密行动 超级潜伏:前苏联克格勃绝密 2 文学 行动 无极较量:英国情报机构绝密 3 文学 行动 4 董桥七十 文学大台2 5

穷途,墨路

6

赫拉巴尔河畔小城02:甜甜的 文学大台1 忧伤

7

在乡下

文学大台1

8

密室中的旅行

文学大台1

9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

文学大台1

10

拍卖第四十九批

文学大台1

11 12

长日留痕 死亡调查

文学大台1 文学大台1

13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文学大台1

14

每况愈下

文学大台1

15

世纪旅人

文学大台1

16

坏举止

文学大台1

17

古书属读研究 文学大台2 广古书疑羲举例 楚辞文法概 文学大台2 要 透明 文学大台2 法官手记 文学大台2 瓷花女 文学大台2

18 19 20 21

文学大台1

作者

出版社

价格

詹静芳 詹幼鹏 北方文艺

45

程景

北方文艺

45

詹非非 詹幼鹏 北方文艺

45

董桥 海豚出版社 (美)保罗·奥斯 浙江文艺 特 [捷克 ] 博胡 米 十月文艺 尔·赫拉巴尔 [美]博比.安.梅 重庆大学 森 (美)保罗·奥斯 浙江文艺 特 (美)保罗·奥斯 浙江文艺 特 [美] 托马斯·品 译林出版社 钦 [英] 石黑一雄 译林出版社 维克托·洛达托 现代出版社 (爱尔兰)乔伊斯 译林出版社 (JoyceJ. ) [英]约翰·韦恩 译林出版社 [阿根廷]安德烈 译林出版社 斯·纽曼 美.玛丽.盖茨基 重庆大学 尔 徐仁甫 中华书局

28

徐仁甫

中华书局

31

蒋一谈 张世琦 北辰

中信 28 北京大学 39 九州出版社 32

18 29 35 18 32 20 23 30.8 24 24 46 29.8 29

82


本周最新到货

22 23 24 25

33 34 35

左傳疏證 文学大台2 诸子辨正 文学大台2 古書引語研究 文学大台2 乾惕居论学文集 文学大台2 杜诗注解商榷 杜诗注解商榷 文学大台2 续编 史記注解辨正 文学大台2 广释词 文学大台2 古诗别解 文学大台2 麦家:解密 文学大台2 屈原赋辨译 天问卷 文学大台2 巫婆的红筷子-阎连科、梁鸿对 文学大台2 谈录 青春简史-一代人是爱与梦 文学大台2 采真-长江边的古镇(伍) 文学大台2 我爸爸 青少年读物

36

让路给小鸭子

青少年读物

37 38

雪人 和甘伯伯去游河

青少年读物 青少年读物

39

阿黛拉和西蒙在巴黎

青少年读物

40 41 42 43 44

我的爸爸叫焦尼 抱抱 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 不睡觉世界冠军 跟着姥姥去遛弯儿

青少年读物 青少年读物 青少年读物 青少年读物 青少年读物

45

苏菲的杰作

青少年读物

46

揭秘汽车

青少年读物

47

环游世界做苹果派

青少年读物

48 49

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 妈妈买绿豆

青少年读物 青少年读物

50

爱心屋绘本:鸟孩子

青少年读物

51

摇摇晃晃的桥

青少年读物

52

爱心屋绘本:花孩子

青少年读物

26 27 28 29 30 31 32

徐仁甫 徐仁甫 徐仁甫 徐仁甫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

60 80 36 49

徐仁甫

中华书局

29

徐仁甫 徐仁甫 徐仁甫 麦家 从药汀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 十月文艺 故宫出版社

54 84 36 35 56

阎连科 / 梁鸿 漓江

30

刘汀 人民大学 32 王以培 漓江 36 英.安东尼.布朗 河北教育 29.8 美.罗伯特.麦克 河北教育 34.8 洛斯基 英.雷蒙.布力格 明天 32.8 英.约翰.伯宁罕 河北教育 29.8 美.芭芭拉.麦克 上海人美 12 林托克 瑞典.波.汉伯格 湖北美术 10 英.杰兹.阿波罗 明天 30.8 美.茱蒂.巴瑞特 上海人美 28 英.西恩.泰勒 新星出版社 32 保冬妮 新疆青少年 15 美.艾琳.斯安内 河北教育 29.8 利 英.琼斯 未来 56.8 美.玛丽.普莱斯 河北教育 29.8 曼 日.五味太郎 明天 29.8 曾阳晴 明天 28.8 天地出版社 伊丽莎白 戈登 - 四 川 出 版 36 集团 日.木村裕一 湖北美术 26 天地出版社 伊丽莎白 戈登 36 -四川出版

83


本周最新到货

53 54

大卫不可以 外公

青少年读物 青少年读物

55

爱心屋绘本:果蔬孩子

青少年读物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寻他千百度(珍藏版) 文学大台4 莎士比亚悲剧 文学大台4 莎士比亚喜剧 文学大台4 电影行话 电影 影视文化的性别批评 电影 戏曲旦行身段功 戏剧、戏曲 说李多奎 戏剧、戏曲 西方后现代主义戏剧文本研究 戏剧、戏曲

64

罗伯特.威尔逊:方法与作品

65

荀慧生文集 戏剧、戏曲 中国戏曲艺术大系·京剧卷: 戏剧、戏曲 民国文人的京剧记忆

66 67

莎士比亚书店

戏剧、戏曲

读书生活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美国概况:美国社会 历史与文 外文读物 化 云中歌1:绿罗裙 流行、畅销 云中歌3:忆流年 流行、畅销 云中歌2:浮生梦 流行、畅销 淘宝笔记2 流行、畅销 淘宝笔记 流行、畅销 为什么我们还在纠结 流行、畅销 我的爱如此麻辣 流行、畅销 诗与思1 诗歌 外国诗选65家 诗歌 黑塞诗选 诗歌

79

天衣无缝

80

“诗家三李”论集

81

中国四大古典悲剧

82

葛浩文文集-论中国文学

68

集团 美.大卫.香农 河北教育 29.8 英.约翰.伯宁罕 河北教育 29.8 天地出版社 伊丽莎白 戈登 - 四 川 出 版 36 集团 金庸 中华书局 68 莎士比亚 友谊 32 莎士比亚 友谊 32 美.托尼.比尔 上海世图 29.8 李东 中国戏剧 35 王诗英 中国戏剧 150 娄悦 中国戏剧 56 潘薇 中国戏剧 38 玛丽 亚?谢弗 索 中国戏剧 39.8 娃 和宝堂 中国戏剧 50 曹其 敏 / 李鸣 中国戏剧 56 春 [美] 西尔维 译林出版社 38 亚·毕奇 江宁康

东南大学

桐华 湖南文艺 桐华 湖南文艺 桐华 湖南文艺 罗晓 中国戏剧 罗晓 中国戏剧 刘克升 西苑出版社 张小娴 十月文艺 于坚 主编 重庆大学 福克纳等 重庆大学 黑塞 重庆大学 [美]西德尼·谢 悬疑、科幻 译林出版社 尔顿 古代文学研 余恕诚 中华书局 究 古代文学研 周先慎 漓江 究 文学评论 (美) 葛浩文 现代出版社

32 36 38 36 39.8 39.8 29.8 25 38 68 45 29.8 58 28 35

84


本周最新到货

83 84 85

(1-4)管锥编.繁体版-钱钟书 作家作品集 钱钟书 集 (增订本)杂忆与杂写 作家作品集 杨绛 语文的文化品格 青少年读物 陶继新

北京三联

198

北京三联 中华书局

33 28

●社科类 序号 书名 分类名称 作者 出版社 价格 1 台湾政党政治发展史 中国政治 李立 九州出版社 49.5 法意-严复先生翻译名著丛刊 (英)赫伯特 斯 北 京 时 代 华 2 学者文丛 128 (精装版) 宾塞 文书局 穆勒名学-严复先生翻译名著 (英)托马斯 赫 北 京 时 代 华 3 学者文丛 86 丛刊(精装版) 胥黎 文书局 社会通诠-严复先生翻译名著 (英)爱德华 甄 北 京 时 代 华 4 学者文丛 48 丛刊(精装版) 克斯 文书局 学前儿童的情绪教育理论与实 5 教育学 李燕 北京大学 48 践 东北亚共同体建设:阻碍性因 (韩)具天书 6 国际问题 北京大学 45 素及其超越--韩国的视角 Cheon-seo Goo 社科随笔、 (美)詹姆斯。古 7 世界边缘的桥梁 北京大学 35 全球化 斯塔夫。斯佩思 人口困局:中国能否承受人口 社会学、人 8 李尚勇 中国经济 45 之重 类学 世界城市:规律、趋势与战略 9 当代中国题 段霞 中国经济 52 选择 社区居民常见法律纠纷经典案 10 法学 林振明 中国经济 29.8 例与专家解读 11 苏南模式嬗变创新城市发展 当代中国题 陈晓雪 谢忠秋 中国经济 58 中国与世界大走向全球思想领 12 国际问题 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经济 48 袖百人谈2014 13 当代主要教育思潮 教育学 吴民祥 重庆大学 36 14 明代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 历史研究 陈宝良 重庆大学 76 思想文化研 15 文化夹缝谈 朱其训 北京三联 58 究 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的中原 思想文化研 16 许宏 北京三联 28 图景 究 社科随笔、 17 站在未来的立场上 黄裕生 北京三联 39 全球化 [美]杰里·施瓦 18 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 传播学 中央编译 48 茨 Jerry

85


本周最新到货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Schwartz 述弢

克宫内幕 国际问题 中央编译 68 社会分裂、弱政党政治与民主 政治学 叶麒麟 中央编译 46 巩固-以乌克兰和泰国为例 社会学、人 伊丽莎白?阿伯 婚姻史 中央编译 49.8 类学 特 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 心理学 郑剑虹 中央编译 89 人本 人性 人心 哲学 单振文 中央编译 88 中俄战略伙伴对话-现状、问 国际问题 王奇 中央编译 130 题、建议 治理思想的中国表达- 政策、 中国政治 李泉 中央编译 65 结构与话语演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共产主义运 王令金 中央编译 65 及其规律(修订版) 动 恶的美学历程-一种浪漫主义 [德] 彼得-安德 哲学 中央编译 98 解读 雷?阿尔特 性命之学-儒门心法新四书阐 哲学 翟玉忠 中央编译 45 微 创新中国教育 教育学 江学勤 中央编译 39 斯坦利?沃尔波 东 方 出 版 中 印度史 社科大台8 60 特 心 东方出版中 新加坡史 社科大台8 C?玛丽?藤布尔 76 心 尼古拉斯·杜马 东 方 出 版 中 希腊史 社科大台8 30 尼斯 心出版社 (美)迈克尔·C. 东 方 出 版 中 墨西哥史 社科大台8 80 迈耶 心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 拉丁美洲史 社科大台8 本杰明?吉恩 50 心出版社 [津巴布韦] 拉 东 方 出 版 中 津巴布韦史 社科大台8 36 夫托帕洛斯 心出版社 思想文化研 传统十论 秦晖 东方 42 究 [美] 休斯顿·史 人的宗教(珍藏版) 宗教研究 海南 50 密斯 (美)菲尔 沃什 没有标准答案的哲学问题 哲学 新华 58 博恩 《纯粹理性批判》讲演录-名师 社会科学 邓晓芒 商务 46 讲堂05 中西文化心理比较讲演录 社会科学 邓晓芒 人民 86

86


本周最新到货

45

西方美学史讲演录-名校名师 社会科学 名课实录 大挑战:德国的海洋之路 国际问题 帝国的荣耀-英国海洋称霸300 国际问题 年 海洋霸权-美国的全球海洋战 国际问题 略 启示的哲学 宗教研究

46

旧约历史

47

古代宪法与封建法-英格兰16 法学 世纪历史思想研究

48

现代社会想象

社科丛书

49

广告(牛津通识读本)

社科大台6

50

数字时代的图书

传播学

51

德国的历史观

社科丛书

52

宋明理学

哲学

53

当日本人遇上韩国人

政治文明

41 42 43 44

54 55 56 57

宗教研究

白海军

湖南教育出 79 版社 江苏人民 36

白海军

江苏人民

36

白海军

江苏人民

36

邓晓芒

赫尔曼·巴文克 四川人民 [美] 约翰·布莱 四川人民 特 [英国]J.G.A.波 译林出版社 考克 [加] 查尔斯· 译林出版社 泰勒 【英】温斯顿? 译林出版社 弗莱彻 ( 英 ) 约 翰 ?B. 译林出版社 汤普森 (美) 格奥尔格· 译林出版社 G.伊格尔斯 尹协理 漓江 (日)金两基 金 现代出版社 文学

斯诺登档案:世界最大泄密事 国际问题 [英] 卢克·哈丁 金城出版社 件内幕揭秘 现代性的矛盾与超越-马克思 共产主义运 郗戈 人民大学 现代性思想与当代社会发展 动 美.卡斯滕.哈里 无限与视角 哲学 湖南科技 斯 苹果心理学-解密生活习以为 心理学 金圣荣 西苑出版社 常的心理现象

30 68 52 25 25 68 58 28 33 35 78 68 25.8

●经管类 序号 书名 1 2 3

分类名称 作者 金融投资理 钱经:货币、黄金、房子 陈思进 论 中国移动电视发展报告2013 报告年鉴 易观智库 大分化——全球经济金融新格 金融投资理 徐以升 局 论

出版社 价格 北京时代华 32 文书局 中国经济 68 中国经济

38

87


本周最新到货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新阶段的若 中国经济 干问题 市场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经济 的改革大考

吴敬琏

中国经济

58

迟福林

中国经济

58

爱德温利弗维尔 金融投资理 华尔街的秘密 (Edwin 中国经济 36 论 Lefevre) 無印良品的改革 企业史 [日]渡边米英 重庆大学 38 金融祸福-毁掉世界经济的金 金融投资理 廖子光 中央编译 98 融安排 论 求职培训、 马丁·本耶格伽 只赢不输 浙江大学 40 市场营销 德 金融投资理 民主与建设 给门外汉看的炒股书 (美)朗德里 88 论 出版社 大数据:战略.技术.实践 经济管理 周宝曜 等编 电子工业 56 金融投资理 一以贯之 戴立宁 中信 49 论 金融投资理 一念之间 戴立宁 中信 39 论 2014中国大时局-问题、困境与 中国经济 高连奎 电子工业 45 必然抉择 广角镜战略(企业创新的生态 (美国)罗恩·阿 企业史 译林出版社 30 与风险) 德纳 金融投资理 中国影子银行监管研究 阎庆民 李建华 人民大学 69 论 金融投资理 互联网金融手册 谢平 等 人民大学 68 论 大国经济发展理论 中国经济 欧阳峣等 人民大学 118

●人文类 序号 1 2 3 4 5 6 7

书名 分类名称 李鸿藻年谱 人物传记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全8册) 历史文化 佛教文学十讲 宗教文化 青楼文化 历史文化 死亡文化 历史文化 犬与国防:军犬的前世今生 人文大台1 让孩子做得更好:提高儿童和 家庭教育 青少年的执行力

作者 李宗侗 李心传 孙昌武 过常宝 过常宝 樊双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 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

价格 78 390 39 28 28 56

佩格。道森

重庆大学

39

88


本周最新到货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印度七城行记-时光中的吉檀 游记、印象 孙佳 重庆大学 36 迦利 [美] 史蒂芬·柯 巴黎的重生 外国史 社科文献 39.8 克兰 北京知青与延安 苦乐年华——我的知青岁月 社会纪实 中央编译 68 丛书编委会 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阿黛尔·法伯 家庭教育 中央编译 35 孩子才肯说(精华版) (Faber A.) 斯文在兹:中华文化的源与流 外国史 翟玉忠 中央编译 45 记得自己 宗教文化 俄/葛吉夫 中央编译 36 东方出版中 赵朴初传——行愿在世间 人物传记 谷卿 / 汪远定 48 心 目击者旅游指南——日本 旅游、地理 英国 DK 公司 中国旅游 79 走遍中国——西藏(第四版) 游记、印象 走遍中国编辑部 中国旅游 49.8 走遍中国--浙江(第四版) 旅游、地理 走遍中国编辑部 中国旅游 49.8 DK 目击者旅游指南:自驾游法 旅游、地理 英国 DK 公司编 中国旅游 59.8 国 《全球攻略》编 韩国攻略 旅游、地理 中国旅游 49.8 写组 《全球攻略》编 土耳其攻略 旅游、地理 中国旅游 49.8 写组 《全球攻略》编 加拿大攻略 旅游、地理 中国旅游 49.8 写组 舌尖上的鼓浪屿 饮食文化 蔡健 中国旅游 42 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山东 自驾游指南编辑 旅游、地理 中国旅游 49 内蒙古 自驾游指南 部 [美]罗伯特·B· 罗马人(插图第4版) 外国史 世界图书 49.8 柯布里克 帅气逼人的历史 历史文化 胡坚 友谊 35 三千佛塔烟云下 游记、印象 郭建龙 友谊 38 严凤英画传 人文图书 张凤高 中央文献 98 益往直前 军事战争 水均益 长江文艺 38 足部护理&脚趾美甲基础教程 流行、时尚 日本靓丽出版社 河北科技 32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游记、印象 洛艺嘉 江苏文艺 38 三口之家:比饭店还要好吃的 饮食文化 好豆网 东方 28 私房菜 单身订制:一个人也要吃得有 饮食文化 好豆网 东方 28 腔调 小家开火:两个人吃饭不随意 饮食文化 好豆网 东方 28 女人的隐秘优势 流行、时尚 邱恒明 江苏文艺 32

89


本周最新到货

35

舌尖上的中国之美食总攻略

饮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 之美食总攻略》 江苏文艺 编写组

39.8

南怀瑾

东方

24

南怀瑾

东方 16 北京时代华 62 文书局 北京时代华 58 文书局

37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关于禅、 宗教文化 生命和认知的对话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宗教文化

38

茶21席(精装典藏本)

饮食文化

古武南

39

茶味的初相(精装典藏本)

饮食文化

李曙韵

40

肮脏的战争

军事战争

美/杰里米。斯卡 西苑出版社 96.8 希尔

36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和推 社会纪实 广纪实 走进老人心灵的深处 保健、养生 东方智慧的崛起 人文图书 不小心,日子过得这么有趣 游记、印象 百年原是梦(和珅的悲喜人生) 历史文化 故宫识珍 历史文化 正谊明道-紫禁城的精神灵魂 历史文化 看螃蟹上树 饮食文化 听面包唱歌 饮食文化 一路惊喜:尤今环球游 游记、印象

51

1913

52 53 54

不美,不活 寻找世界屋脊上的兽踪雀影 文星街大哥 走近院士-探访中国顶尖科学 人物传记 家的精彩人生 古董表收藏指南 流行、时尚 独立书店之番外:好摄女泡书 游记、印象 店 舞台上的新中国:中国当代剧 历史文化 场研究 梅兰芳传 人物传记 (附光盘)会说话的星图 星座 流行、时尚 篇

41

55 56 57 58 59 60 61

狠狠爱自己

黄启昌

东方

谢文纬 东方 王芗斋 海南 垒抠 中信 陈连营 故宫出版社 郑欣淼 故宫出版社 王子林 故宫出版社 尤今 四川人民 尤今 四川人民 尤今 四川人民 (德)弗洛里安· 历史文化 译林出版社 伊利斯 两性、婚姻 林真理子 漓江 游记、印象 林宜舟 漓江 人物传记 刘一友 漓江

28 30 36 32 46 56 36 28 28 38 32 30 24.8 28

石晶晶 / 周蓓 现代出版社 38 古镇煌

金城出版社 59.8

解彩艺

金城出版社 49.8

高音

中国戏剧

42

刘彦君

中国戏剧

58

徐历涛

湖南科技

28

两性、婚姻 韦甜甜

中华工商联 35 合出版社

90


本周最新到货

62

寻找希格斯粒子

63

数学的意义

64 65

我们那代大学生 王朝死劫

66

到巴黎玛黑找创意

科学史

美.肖恩.卡罗尔 湖南科技 38 英.约翰.查尔 科学史 湖南科技 24 顿.珀金霍恩 社会纪实 刘儒 中国工人 32 历史文化 刘江华 西苑出版社 42 山东画报出 游记、印象 姚筱涵 28 版社

●艺术类 序号 书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美学原理(平装)

分类名称 作者 艺术人物、 理论

出版社 价格 东方出版中 45 心出版社

镜头里的吴哥窟:蒋铁骐行摄 摄影工艺 蒋铁骐 九州出版社 58 世界作品系列 艺术人物、 曲院风荷 朱良志 中华书局 36 理论 谈点建筑好不好 设计 张佳晶 清华大学 39 花花朵朵坛坛罐罐-沈从文谈 艺术人物、 沈从文 重庆大学 149 艺术与文物 理论 中国小品建筑十讲(插图珍藏 设计 楼庆西 北京三联 59 本) 娱死记 艺术大台1 李皖 北京三联 54 (上下函100册)中国古代画派 艺术(体育. 江西美术出 杨东胜 编 2076 大图范本 电影.戏剧) 版社 [英] 特里·伊格 艺术人物、 美学意识形态(修订版) 尔 顿 (Terry 中央编译 78 理论 Eagleton) 品牌大设计-情感设计创造人 设计 [美]马克·高贝 中央编译 48 性品牌 从上海到澳门——同济大学 东方出版中 城市遗产保护与规划创新典 设计 阮仪三 65 心出版社 型案例 英 /RYAN 户外娱乐 音乐、体育 中国旅游 79.8 PLUMMER 艺术(体育. 中国画颜色的研究(精装本) 于非闇 世界图书 198 电影.戏剧) 这样装修不后悔(插图修订 设计 姥姥 北京 60 版) 知日·料理之魂 艺术史 苏静 中信 35

91


本周最新到货

16

雅趣创意剪纸

摄影工艺

17

CottonTime 手作时光:3

摄影工艺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日本主妇之友 河北科技 社,李媛媛 日本主妇与生活 河北科技 社,何凝一

38 46

(盒装)四欧宝笈:翰墨上海图 艺术(体育. 欧阳询 上海古籍 10000 书馆藏珍碑帖丛刊 电影.戏剧) 知日!知日!这次彻底了解日 艺术史 苏静主编 中信 36 本 01 中国古代陶瓷纹饰 收藏鉴赏 刘兰华 故宫出版社 126 李知宴清代陶瓷鉴赏与鉴定 收藏鉴赏 李知宴 故宫出版社 186 故宫画谱 人物卷 佛陀 实用技法 陈秋东 故宫出版社 88 故宫画谱 花鸟卷 荷花(意 实用技法 满江红 故宫出版社 68 笔) 故宫画谱 花鸟卷 牡丹 实用技法 刘雅萱 故宫出版社 68 故宫画谱 人物卷 菩萨 实用技法 郑锐 故宫出版社 88 故宫画谱 山水卷 柳树 实用技法 孙合卿 故宫出版社 68 故宫画谱 花鸟卷 竹 实用技法 张晨风 故宫出版社 68 故宫画谱 花鸟卷 牡丹(意 实用技法 林伯强 故宫出版社 68 笔) 故宫画谱 人物卷 钟馗 实用技法 薛永年 故宫出版社 68 符号江苏·惠山泥人 设计 张文珺 译林出版社 90 符号江苏·苏州园林 设计 刘珊 译林出版社 90 春 晚 怀 旧 歌 曲 精 选 : 艺术史 余丹 现代出版社 25 1983-2014 私人摄像机:主观电影和散文 (意)拉斯卡罗 摄影工艺 金城出版社 55 影片 利 艺术人物、 [意] 安德里亚· 关于画廊主的一切 金城出版社 58 理论 贝利尼 [英] 哈里·夏皮 流行音乐与毒品的历史 音乐、体育 金城出版社 45 罗 艺术人物、 山东画报出 手指传奇 (美)特鲁贝尔 28 理论 版社

92


三辉链接

三辉链接 国家与社会(续) Civil Society in China (Cont.)

[加]卜正民 [加]傅尧乐 编 张晓涵 译 ㆗央编译出版㈳ 2014 年 4 ㈪ ISBN :9787511718280 定价:49.00 ㆖架建议:政治学 32 开

93


三辉链接

导言 公民社会的理想模式和现实 卜正民

傅尧乐

自从黑格尔称中国是一个没有社会的国家以来,中国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便成为长期困 扰西方学界的难题。西方学者将社会视作与国家不同、法律认可的领域(sphere),而 1949 年以 来逐步表现出的中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则对他们提出质疑。这同样困扰着中国的知识分子,他 们企图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中找到一个契合点,以便协调国家的权力与责任。在八十年 代,中国由毛泽东时代进入了邓小平时代,党政逐渐分离,这使国内外的人们萌生了新希望,以 为除了强硬的威权主义外或有其他的准则能左右国家与社会的关系。80 年代末,当学生们试图 改变现状并呼吁社会自治时,国家采取了坚决措施,制止了他们的行动。 80 年代运动的结束,使中国国内外都很想弄清如何理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们在中国 政治生活领域为自治组织确保一块永久立足之地的努力失败,也为事件后关于中国政治文化的思 考定下了基调。对于那些试图为公共行为争回一处合法空间的人而言,首先面临的问题便是要作 一个带有规范性的论证,以论定社会是创建责任政府的动力。其论证遵循的模式取自西方,也是 一个过去的模式,即公民社会模式。1989 年之后,西方的中国学家们立即在不同程度上将其视 为解释运动发生和失败原因的工具(例如,全大伟 Strand 1990;沙利文 Sullivan 1990;卡尔 霍恩 Calhoun 1994);但也有人反对将公民社会的概念应用到一个文化和历史完全不同的国家 (例如,黄宗智 Huang 1993;魏斐德 Wakeman 1993)。九十年代,曾经对公民社会这个议题进 行了广泛探讨。由于各种原因,我们以后的思路倒未必要依靠这些模糊不清的路标来指引,但是 九十年代对公民社会的关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使我们得以直面自己的思维习惯,并重新思 考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各种局限性与可能性。

本书的内容 本书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在运用公民社会概念观照中国方面,中国研究界已经涉足哪些领 域,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也是为了反观这一概念对当代中国之研究有何影响。各章最初是在 1995 年多伦多中国公民社会专题研讨会上提交的文章,该研讨会由多伦多大学-约克大学联合亚 太研究中心主办。我们要求与会者在觉得合适的时候将公民社会的概念应用于中国研究,得出结

94


三辉链接

论时也没有必要依循任何特定的模式。我们鼓励他们,也敦促我们自己,以批判的眼光审视公民 社会概念,对我们的假设提出质疑,并对这个概念是否适用于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和社会潮流进行 评估。诸位作者从四个学科(教育、历史、政治学和宗教)角度进行了探讨,他们的文章表达了 不同的理论立场和意识形态观点。研究角度的多样性是一笔可贵财富,它警示我们,既不要为西 方描述的民主进程沾沾自喜,也不要动辄归咎中国是个例外。对于应用公民社会概念能够或应该 取得什么样的结果,本书诸位作者都没有什么把握。我们倒是承认,这个概念几乎回答不了极具 中国特色的问题,但是它的确提出了一些以其它方式难以发现的问题。我们相信,这样做将打开 一些缺口,从而获取关于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新知识。 我们将全部文章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宏观角度的考察,第二部分则是个案研究。第一 部分的三章,就本质上是西方舶来品的公民社会概念之有效性,作了一番阐释。卜正民的文章讨 论中国历史上有迹可寻的各种自治组织,认为公民社会概念可以用来推进对中国社会的研究,但 需要作些调整,以适应中国社会制度的具体情形。傅尧乐认为,现在形诸理论的公民社会概念, 在文化上与西方对民主发展的通行看法密不可分;他倾向于扩大公民社会概念的范畴,引入了他 所谓的“国家主导的公民社会”(state-led civil society)概念。戴福士(Roger Des Forges) 则从另一个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在认识深深扎根于自身历史经验中的中国文明与社会 时,不能应用以西方为基础的公民社会概念。他坚持认为,只有按照中国国情构建的公民社会概 念,才能反映中国人民和国家的选择,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 第二部分的四例个案研究,从中国社会几个特定领域的角度,审视了公民社会的概念。许 美德(Ruth Hayhoe)和仲宁莎(Ningsha Zhong)研究了高等教育史上的群体自治现象,认为目前自 治体的复兴,与民国时期相似,将使中国向着更为多样化的社会前进。这一运动的结果并不一定 会产生一个看上去与西方相象的社会,但它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通常是与公民社会联系在一起 的。保罗·内斯比特-拉京(Paul Nesbitt-Larking)和陈仲礼(Alfred Chan)分析了八十年代以来 青年人的态度,作为促进公民社会产生的自治思想的来源。张云秋(Yunqiu Zhang)回顾了二十世 纪工会史,认定现在地方工会活动在蓬勃发展,映证了傅尧乐和卜正民的分析中关于公民社会正 在发展的说法。 最后一例个案研究,与其它三例截然不同。丁荷生(Kenneth Dean)关注的是农村社会而不 是中国城市,他根本反对从公民社会的角度对中国进行研究。他对这个概念深怀疑虑,不仅因为 这可能会对中国作出错误的描述,而且还因为有使建国治国过程标准化之虞。在对福建农村宗教 生活的分析中,丁荷生是以吉勒·德勒兹(Gils Deleuze)和费利克斯·瓜塔里(Felix Guattari)

95


三辉链接

所提出的后结构主义理论为指针。丁荷生服膺他们的研究,试图在地方社会(community)和国家 之间的边缘地带,发现一个断续续断的过程。这个边缘地带,他觉得非公民社会概念所能涵括。 而断续续断的过程是如此有力,以至能抵制国家完全控制地方的民族主义企图。这一过程还模糊 了公民社会观念无意中在西方产生的传统的国家和社会观念。在丁荷生看来,中国的公民社会概 念,不仅不能为当代中国国家平稳的统治权提供至关重要的牢靠支点;而且还会与国家合谋,拒 绝承认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分离性地方社会一再制造、真正付诸各种形式的反抗和变革。 丁荷生坚决反对照搬公民社会概念来研究中国,但他并非唯一对在中国实现公民社会之前 景表示怀疑的作者。有些读者期待有一个明确的论断宣称公民社会正在中国出现,而这种公民社 会,或是民主的前奏,或标志着民主结构和民主过程的增长;这样的读者拿起本书,可能会感到 失望。他们的这种期待,起源于东欧和前苏联的后社会主义变革,当时公民社会概念在动员公众 和解释其结果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然而,公民社会概念产生的这些结果,不久的将来在中国是 不可能出现的。借助公民社会的概念思考中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何民主要求无法迅速得到满 足,以及其他的一些问题。 还有一些读者期待在我们对中国社会所作分析中发现一个统一的公民社会模式,这样的读 者也会感到失望。这样缺乏一致性,并非由于我们不同意透过单一的“镜头”来观察中国,而是 因为我们反对单一视角必然会给任何分析带来的简单化倾向。我们的目的,并非是要界定或褒扬 什么特定的公民社会概念,而是对中国进行思考。我们中的历史学家(卜正民、戴福士、许美德、 仲宁莎和张云秋)不拘一格地运用西方公民社会概念的一些要素,抚今追昔,发现了一些性质相 近的个别现象——自发组织、道德团体和群体生活——它们在历史上发挥过作用,与现在也有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并未发现我们所认为的公民社会。政治学家(傅尧乐、内斯比特-拉京和陈 仲礼)则倾向于保持这个概念更接近西方的系统表述,但是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提出一个关于国 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新范式,以更好地适应中国的生活环境。唯一的宗教研究专家(丁荷生)则 拒绝使用公民社会概念,而倾向于以地方为基础的“分离性地方社会”的文化模式,他这样做, 是在仿效拒绝公民社会概念的法国后结构主义。 本书各位作者都同意,需要放弃当前由公民社会概念衍生的许多西式假设。例如,我们发 现,必须给予国家更多的关注,中国历史上有迹可寻的公民社会的诸要素,它们既是抵制国家的 结果,也是与国家相互调和的结果。而且我们发现的这些现象,与其说是骤然而起的对抗,不如 说是逐渐的变化。在本书作者中,没有一个声称中国的现行体制即将结束,也没有人认为公民社 会正在兴起,将制衡国家。而在 80 年代那会儿,有人可能会提出这种看法。我们也不指望中国

96


三辉链接

的知识分子会模仿瓦克拉夫·哈维尔(Vaclav Havel)和亚当·米奇尼克(Adam Michnik),有所作 为,推动政权变革。当 80 年代过去将近十周年之际,中国知识分子与波兰、捷克、匈牙利等国 的知识分子完全不同,后者在推动他们所谓的公民社会中取得了某些成功。 同时,在警惕将西方模式和经验普世化的时候,我们也要小心谨慎,防止受“中国与众不 同”之论调的误导,这样的论调,一定会对中国不再寄予这样的期望。一些研究中国国家问题的 专家,发现求助于“中国例外论”很有吸引力,借此可以解决中国和欧洲之间的差异,他们在中 国历史上搜寻公民社会存在过的证据,或者利用所谓的公共美德,言之凿凿地与传统上划归西方 的个人主义形成对照。中西历史经验的确迥异,但是我们在解释其差异时,应避免把这些差异上 纲上线为文化的基本差异(比如,断定西方“有”公民社会而中国“没有”,也“不会有”), 同时也应避免简单地认为这些差异与适用于所有时代所有社会的基本“规则”毫无关系(坚持认 为中国应该或将要形成西方的公民社会)。对差异敏感,并不能否定从比较的角度进行思考也有 可能带来一些优长。有些事情在中国已经发生,有些事情现在即将发生,而其它社会的历史经验 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的这些事情。 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中,我们充分领会了孔飞力(Philip Kuhn)(1994)的精辟论断,即公 民社会只是一个模式,而非现实。在理想形态的公民社会中,个人通过文明行为和公共话语的纽 带,将社会与国家联系在一起,就公共利益做出理性决定,但这种公民社会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 在,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极权主义国家和消费者至上的政治生活并存的当前世界中。在政治 生活领域,公民社会概念关注的是社会、国家和公民应该采取何种途径互动,而非规定三者间应 如何互动。因此,公民社会概念可以作为一种启发性工具,对中国正在发生的某些变化进行透彻 思考,而不是简单的复制公民社会,也不是对现实进行充分解释。 另外,我们应用这一特定的模式来探讨中国,目的不是要将中国看作一个正在竭力追赶先 进西方的落后分子;公民社会概念有时就被用得花样百出,以证明西方如何先进,中国如何落后。 我们的目的,其实就是寻求新的分析突破口,以研究国家与社会如何融合这一难题,所有政治实 体都会面临这一难题;同时,我们也小心翼翼,谨防乱了分寸而将中国简单化为一个失败的或幼 稚期的西方翻版。快速全球化可能急剧改变我们,包括中国人自己,思考中国的方式。然而,就 目前而言,脱胎于西方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历史地形成的某些认识,还是非常有用的,可以 拿来开辟一个思路,思考地球上任何一个自我证实存在的政权。

历史上和理论上的公民社会

97


三辉链接

西方公民社会概念拥有自己特定的历史和形成的思想前提。它起源于十八世纪的欧洲,当 时一种新的国家—社会关系正在形成,控制资本主义生产的阶级则寻求获得政治权力。他们要求 在国家事务中拥有发言权,便在封闭的生意和家庭领域与更广阔的国家领域之间,构筑了一片空 间。在这一空间中,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逐渐成形,资产阶级的成员及其同盟者经相互妥 协后形成了共同的身份和政治目标。当城市公共领域基本稳定后,公共表述程序和公民生活中各 种协会性质的组织也都渐渐建立,这些组织就被称作公民社会。这些程序和组织的出现,并非为 了与国家对抗,而是意在反对旧制度为阻止其它政治力量参政而设置的重重障碍。 公民社会与资本主义的密切联系,不仅体现在历史上,也表现在理论上。正如资本主义经 济体系是十八世纪在欧洲日常商品交易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样,公民社会也是在社会领域里个 人利益和互动的基础上产生。这些不仅是平行的发展,而且是同一进程的不同部分。公民社会与 资本主义相似,乃是因为其支持者都渴望实现自我调节的理想,并寻求将国家变成调节阀。资本 主义责令国家不要染指私人钱财;但同时又需要国家支持投资和贸易,在处理财产问题时不得滥 征强占。建立公民社会,也是为了使国家不要涉足民事领域,同时又要求国家提供程序规则和民 事规范,以确保不受国家专横行为的损害。资本主义和公民社会联手挟制国家。国家从此不再是 国王意志的体现,而成为资本主义内部各种欲望竞争和利益冲突的仲裁者,受到制约的仲裁者。 近期关于公民社会的讨论,大多集中于其被认定要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扮演的联系和调停角色,主 要是控制或提供与国家抗衡的力量。这一观念扎根于西方思想对国家与社会的描述方式。根据雷 蒙德·威廉姆斯(Raymond Williams)(1983:293)的观点,社会将“我们的厕身之处”与作为 “权力机器”的国家区分开来。这种区别隐含着一种不平等关系,它是十八世纪时历史地形成的, 当时国家真的变得更加强有力,但公民社会也随后发展起来。公民社会的概念,对于区分社会与 国家的过程十分重要:“公民社会这一重要观念,是社会秩序的另外一个定义。正是在思考与这 一新秩序有关的带普遍性的问题时,从更为普遍的意义上,并且最终从抽象的意义上,确定了社 会这一概念”(威廉姆斯 Williams 1983:57)。“公民社会”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十六世纪, 用于指受教育者所结成的团体。在这一背景下,使用这一术语,并非指这一精英阶层,或广而言 之整个社会,与国家之间有冲突。精英阶层的个别成员可能会将自己置于专制君主的对立面,但 并未在任何结构意义上将自己视为制衡国家的力量。这后一意义只是在十八世纪才出现,当时与 国家相抗衡的资产阶级公民社会观念刚刚在欧洲政治讨论中得到确立。 在今天关于公民社会的讨论中,社会与国家相对抗的理论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正如傅尧 乐文章中所记述的那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早期的国际形势,

98


三辉链接

当时关于公民社会的讨论重起,左、右翼威权体制迫于压力都开放了政治进程。抗衡国家或排除 国家的影响,是公民社会重要的力量源泉。但是,这也缩小了公民社会概念之历史含义最初所具 有的广度。我们还发现,要谈论作为现实社会可能性的公民社会,就有必要讨论国家这一因素。

公民社会和国家 本书各位作者,都认识到公民社会是一个与国家密切相关的概念。在我们的分析中,将两 者视作相互对抗的两极,已被证明是无用的,更糟糕的是,这还可能掩盖其它关系。实际上,就 中国的情形而言,我们发现有必要将国家看作是一个活跃的因素,无论是在当前的列宁主义背景 下,还是在帝制时代。卜正民认为,当时“国家在道德世界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远比西方国家 更为显著的作用”。中国国家固然可能信仰威权,但是它们也提供了“人们所依据的大部分道德 规范”。 我们在分析国家与社会关系时重新引入国家概念,是否意味着中国社会只发挥虚弱的作 用?而且中国国家在本质上与西方国家存在差别?在对公民社会的讨论中,希斯·张伯伦(Heath Chamberlain)(1994:117)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提醒我们,社会可以象国家一样残暴。他还警 告,要防止将社会理想化。当然这一警告并不会使我们得出结论,称社会在中国各领域的形成中 只扮演了微不足道的角色;这一警告只不过是提醒我们,基于西方的社会概念,会有误读中国社 会的危险。参与本书写作的几位历史学家都意识到,强大的中国国家具有极大影响力,但是,他 们并不愿意贸然断言中国社会是如此微弱,以至于对中国各领域的形成过程没什么影响。卜正民 的论说就强烈地带有这种倾向。丁荷生还将这一观点进一步深化,坚持认为无论中国国家在扩张 其权力方面是多么成功,都无法彻底压制地方文化。地方才是中国社会的真正力量之所在。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的国家—社会关系无法与公民社会的传统模式对应得严丝合缝,那么当 代中国国家也存在同样问题。这是一个处于过渡阶段的国家,正在适度地下放权力,并试图修正 自己的列宁主义原则。本书中有数章论及当代国家与社会,其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各章都一致表 示要将国家这个因素重新纳入思考范围,在促进与公民社会类似的某些领域发展时,国家不仅参 与了此一过程,而且发挥着领导作用。傅尧乐集中讨论“国家主导的公民社会”,即国家支持或 拉拢社会组织,以有助于自己管理社会。张云秋在地方工会中发现了同样的现象,超负荷运转的 国家部门吸收借用工会,并不是指使这些工会监督意识形态,而是要它们扮演仲裁者和承办商的 角色,提供国家所不能提供的服务。许美德和仲宁莎在其文章中,描述国家如何为大学开了一个 口子,使之在其事务中享有法人自治权。大学获得自治权,是在国家掌握了主动权的情况下,并

99


三辉链接

且主要是出于经济原因,而非公民社会作用的结果,但两人预测,更多的自治权将有助于未来公 民社会的发展。 本书部分作者纳入视野的国家,看上去更象是一个宽厚同时也爱谆谆训诲的威权形象,而 非专制暴君。它糅合了儒家的“王天下”、列宁主义的“党天下”和所谓的早期资本主义国家观 的诸多要素。在寻求将这些民众动员模式中的各种要素适当组合起来的过程中,国家融合了儒家 思想和资本主义的要素,这种融合的产物,在亚洲其它地方,则被称为亚细亚共同体制(Asian communalism)或温和的威权主义(soft authoritarianism)。一条亚洲独有的发展道路,势必将 在所谓非西方的价值观基础上发展起来,对公民社会进行限制,以有利于维持一个强大国家(参 看卜正民 Brook and Luong 1997,特别是伍德赛德 Woodside 1997)。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国家, 这一意识形态被认为适于指导市场化和改革进程,而不适于推动开放、民主的进程。它在民众中 已经具有一定说服力,因为政治伦理使得中国人降低了对公民社会之需求的紧迫性,而宁愿让国 家填补自己与社会之间的空白。因此,未来不太可能发生一系列民众奋起争取权利的事件,而只 有消费者参与经济增长的一个非对抗的过程。 国家插足社会领域,并不能单纯地用来支持“亚洲例外论”。西方出现公民社会,与国家 关系也很密切,公民社会更经常地是与国家合作,而不是与国家对抗。在实践层面,公民社会的 各种组织,被责令要顾及国家的社会控制机制,并频繁地与政府机构和代表密切往来。实际上, 迫使国家对公民社会各种组织进行登记,其压力主要来自社会而非国家,以便为这些组织的活动 划定安全范围,并与其他作为竞争对手的组织划清界限。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它有足够的理由去 监督、渗透和拉拢并非由自己创立也不由它控制的社会团体和活动,为确保自己的生存。在有关 公民社会的讨论中,许多人认为,在西方,国家与社会之间存在着明确差异,公民社会代表社会 与国家抗衡,因此,公民社会的概念不适用于中国;如此论调,可能是误把西方权力斗争中的巧 辩当作了根据。无论在哪里,国家与社会都是密切互动的两个领域,西方和中国都一个样。因此, 公民社会最好被视为国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既不是两者之间的一个领域,也不与两者隔 绝,更不是独立于国家与社会之外。 中国国家干预社会的程度,虽然较毛泽东时代已经减少了许多,但仍然很频繁,目前,欲 经由民主之路在短期内引发公民社会模式所预期的社会变化,这一前景似乎并不看好。戴福士是 本书作者中最为乐观的一位,他勾画了未来中国版本的公民社会,认为它会弥补现在西方构建的 公民社会中的一些不足。陈仲礼和内斯比特—拉京则对于中国青年一代中出现民主价值观表示了 谨慎的期望。许美德和仲宁莎则发现,至少是在大学里出现了基于民国时期经验的、倾向更多自

100


三辉链接

治的潮流,不过,他们对这一预测也有所保留,意识到对回溯到帝制时代的个人责任抱有期待, 会给以契合西方认识的方式来表述自治权带来一些局限性。卜正民和张云秋也各自援引民国时期 地方社团的传统,预测以工作关系和伙伴关系为基础的社团活动将得到加强。傅尧乐对中国在不 远的将来出现公民社会的各样要素,则更为谨慎,不过他在所谓“国家主导的公民社会”中看到 了一些公民社会的雏形。 无论是否将这些不断增加的变化解释为民主化,它们都有助于在地方层次建设更密集复杂 的公共机构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在某些领域可以提供更大程度的自治。它还可以提供相当数 量的社会资本,国家与社会一样可以从中得益。通过改善和增加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自发组 织、自治、社会代表制、国家主导的公民社会,以及批判性公民品格等城市生活的要素,都有助 于形成一些亚洲精英们所谓的“善政”,虽然并非民主。这一看法可能只反映了基础设施建设所 产生的短期效果,因为所谓的善政还需要社会活动家们的监督,以防止其堕落为暴政。

经济的首要性 我们已经注意到,在欧洲,公民社会是在与资本主义发展密切相关的商业化和工业化迅速拓 展时才出现的,当时财富的创造使得政治与社会等级之间的紧密联系出现松动。今天中国的政治 决策,都是为了推动经济的增长,那里发生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一定都归因于经济因素。国家 正在推动经济发展,并且愿意延缓民主进程,作为维持经济增长的必要代价。无论是民主进程还 是经济增长,都拥有相当广泛的民众支持。 在探寻公民社会雏形的过程中,本书一些作者对其与萌芽中的商品经济的关系感到惊讶。许 美德和仲宁莎将大学自治和法人身份的发展,干脆归因于大学的财政改革和部分私有化。张云秋 看到了工会工作已由国家社团主义向社会代表制方向转变,这是中国企业和合资企业中经理和雇 员之间发展起新型经济关系的结果。陈仲礼和内斯比特—拉京认为,批判性公民品格的发展与新 型经济之间的关系,既是积极的,又是消极的:积极的方面是资本主义关系中暗含着自治制度, 消极的方面是物质主义欲望和消费主义的上升,可能促使人们对公民文化漠不关心。在傅尧乐提 到的社会组织萌生过程中,经济因素无疑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私人资金承担了原先由社会主义国 家负责组织的活动,商业社团也应着经济私有化而产生。 我们在对社会、政治和文化形态进行粗略研究时,可能要着重考虑经济因素。按照马克思的 理解,欧洲市场改变了一切。它产生了一个公民社会,以保卫财产并开辟出一片竞技场,使资产 阶级得以在其中为权力而奋斗,重新定义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它使精英阶层得到权力,促进了

101


三辉链接

文化的资产阶级化,并以此为基础建成社会。这一历史是否暗示了公民社会或任何类似的东西将 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中国的新型经济产生了富有的企业家和管理阶层,甚至可以说是阶级,他们 最终可能会希望按照自己的形象重新塑造社会,并使国家为其服务。现存官僚阶层和政治精英遭 受的潜在威胁也许是巨大的,特别是在政治领域发起自治行动的机制一旦形成,将更是如此。同 样,挑战也可能是自下而上的:比如张云秋揭示,工人阶级发现自己与管理及资本存在着结构性 冲突;或者如丁荷生告诉我们的,农民不断采取手段应付和搅乱国家以及它企图利用的全球的程 序,并以无论是国家还是我们都无法完全预料的方式,对其周围的世界进行改造。

前景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挑战将发生在地方的经济和政治领域,而不是在中央层面。本书各位作 者将其注意力集中于地方层面的变化,并非巧合。这部分是由于国家首先放松(或失去)了对地 方的控制。随着市场经济扩张,国家影响逐步萎缩,其控制力也不断削弱。国家与社会、公与私 的新组合,也出现于国家与社会边缘地带最具地方特色的部分。例如,乡镇企业就是一个带有变 迁性质的领域,是实验性的,并有发生各种变化的可能:在这里,威权主义已经支离破碎,国家 权力不是进行重组,就是已经分散(利伯塔尔 Lieberthal 和兰普顿 Lampton 1992)。也正是在 这里,以变化中的地方/全国/全球母体为基础,未来的精英阶层将联合起来,为争取权力而斗争, 但不一定非要模仿西方政治发展进程。因此,我们与其将中国打入另册,倒不如说重新界定公民 社会甚至可能重新界定整个社会学理论的时刻已经来临。 这种重新界定,在西方对公民社会的讨论中,已经部分地开始进行。许多人现在认为,公 民社会这个概念按照原先定义已不再行得通,即便它确实曾经行得通。欧内斯特·盖尔纳(Ernest Gellner)(1994)认为,新型公民社会由单个的个人组成,具有高度机动性,几乎可以完全根据 个人意愿选择结伴搭伙和分道扬镳,可以相对容易地穿越不同组织划定的边界。我们现在所处社 会是由消费驱动的、“空壳化”的社会,在这里交易代替了公民权,品德不再是代表公众发言的 必备条件,与社会学理论中仍然保留的公民社会理想模式相去甚远。如果这确属实情,西方公民 社会概念只存在于单纯意识形态之中,那么又是什么取代了它的位置呢?迈克尔·瓦尔策 (Michael Walzer)(1995)曾经提出,我们已经进入了全球性公民社会时代,“一个国际公民社 会的存在已经对国家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国家政治已经不再能够象以前那样来进行。赫尔辛 基人权观察(Helsinki Watch)、大赦国际(Amnesty International)和联合国等跨国组织,传播 以人权为基础的价值观,不管如何理想化,其影响范围已经扩大到以前未曾涉及的领域。大众文

102


三辉链接

化提供了自治和反抗观念,即便同时也教诲人们服从消费主义式的消费,大众传媒技术如电视和 因特网也为解放和规训的混合物提供了传播渠道。任何社会体系都不可能对这些影响无动于衷。 这并不是说国家已经准备放弃其权力,并向地方或全球性组织缴械投降。它们将牢牢控制其统治 系统和一体化机制,即使跨国机构到处传播关于一个关于全球性公民社会的幻想。 对公民社会命运的长期思考,使我们相信自己正处于社会学理论发展的起点。全球范围内 的、前所未有的各种力量的“大爆炸”,使得预测现存国家与社会模式的力量不但是多余的,甚 至是微不足道的。没有哪种经济体系能够保持在地方范围内,也没有哪种社会体系能够保持封闭 状态,而对此进行抵制的国家,可能会失去它们仍然拥有的、可以与这些变化相对抗并预测其结 果的最后立足点。但是,欧洲中心主义可能已经使公民社会模式丧失了信誉,而对国家权力的反 抗,无论是正面攻击还是迂回包抄,将不断地从战后国家以高超技巧围绕着自己赖以生存但日益 减少的资源建立起来的防御圈中渗透出来。这将导致对公民社会的一种新认识,还是完全脱离其 轨道,还需要继续观察。 如果说,当我们研究中国问题时还有一个重要理由要求继续使用公民社会概念,那就是这个 概念已经影响到一些正在努力按照新方法重新改造自己的国家与社会的中国知识分子(沙利文 1996:15,戴晴摘引)。公民社会已经成为他们的思想工具的一部分。它对他们研究社会与国家 的方法产生了影响,尽管我们可能对其来龙去脉尚心存疑虑,对其涵义也还有争议。因此,只要 还有人反对将亚洲公社制理想化——在亚洲,崇信威权的国家在任何时候都被允许代表社会,公 民社会概念就将继续影响到中国批判活动的语言。从这个意义上讲,公民社会概念标志着希望的 起点,而对于这个希望,我们的逻辑分析可能会解构它,但不会消解它。

103


三辉链接

跋 李天纲

“市民社会”:东西方之间的“合法性” 学者把“后现代”和“市民社会”并列为近年来“中国研究范式”转变的两大问题(参见 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这是很有见地 的。但是,窃以为:“后现代”模式是逐渐渗入汉学圈的,西方学者的“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则 有点突如其来,似乎破了自己的学术谱系。在“中国学”领域,于九十年代之前,“市民社会” 话题原来并不占主导地位。研究热潮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发动的,情势甚至可称是爆发。或许也正 是因此,欧美学术界对于“中国市民社会”概念的正当性,比在中国套用“后现代”模式是否合 适的争议还要大。 “中国是否有过市民社会?”很多借助西方概念的中国研究,都是从类似的“合法性”讨 论开始的。这种初期争议,如今反映在黄宗智主编的《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中,黄宗智和 魏斐德教授都持否定态度,可以参看。然而,美国的“中国学”者们还在争议“市民社会”概念 是否适用于中国的时候,加拿大的一批学者们认定“Civil Society”的概念适用于中国。1995 年 5 月,以著名明清史学家卜正民教授为首的一批学者联合开展了一项研究。这项研究成果认定: 明清以来中国的“国家—社会”、“王朝—地方”、“王权—绅权”,以及“专制—民主”等诸 多关系,都可以放在“市民社会”的框架下来观察。“借助”(而不是“套用”)西方经验来观 察中国历史,这样的“会同”倾向,反映在《国家与社会》(原名《中国的市(公)民社会》) 中。作者们证明:运用“市民社会”概念,可以非常犀利地剖析中国社会。主编者在扉页题词中 用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集·身份案》中的一句话说:“华生,我不是奉承你,你进步很大。 你的这番描述确实很好。你固然忽略了所有重要的东西,但你的方法却恰好正确。” 把“市民社会”作为“方法”,而不拘泥于那些所谓“重要的东西”,这是卜正民等学者 的选择。也真的是“恰好正确”,他们真的借此方法窥见了真实的中国。当理性、情感和学识都 与现实一致,远方的中国便不再隔膜;当“中国学”的关切与“中国人”的命运契合,中国读者 同样能从西方学者的冷静著述中感受到人性驿动的脉搏。最近十年里,“市民社会”在中国大陆 也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虽然不想妄自菲薄,但比较起来,确实还是更喜欢阅读西方同行的作 品。实在地说,看到报章上一些隔靴之说,依违之论,深深感到中国学者在这类话语上的笨拙和 局限,反而不及欧美学者谈论得直接和真切。生活在大陆的学者,谈论中国学术,并不天然就比 西方学者具有话语特权。大陆学者如果不是真正接触现实,踏实研究问题,光是口头上争取“话 语权”,总是徒然的。这种情况的出现,有时候是因为专业训练不够,但是更多的原因却无关学 术,而在其它,此地可以不论。 从反对在中国研究领域使用“市民社会”概念,到大多数学者主张借用“Civil Society” 这个西方概念来观察中国问题,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中很快提升。十多年里,“中国学”者们或是 搁置原有课题,或是调整研究领域,把“市民社会”作为学术圈内的一个公共话题来讨论。1991 年 4 月,北美亚洲学会年会有“市民社会在人民中国”的专题;同年 5 月,巴黎举行“东亚传统 中的国家与社会”,讨论中国的“市民社会”;11 月,华盛顿特区又有专门会议讨论。1992 年

104


三辉链接

5 月,伯克利加州大学和上海复旦大学举办研讨会,实际上也讨论了“市民社会”问题;同年 10 月,北美学者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集中讨论本议题。研究之后,产生了一大批学术成果,端正了 很多认识,形成了不少共识。众多著述中,卜正民(Timothy Brook)和弗罗利克(Michael Frolic.) 主编的《中国的市(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 in China, M.E. Sharpe, 1997)是非常突 出的一部。 如今,用“市民社会”来分析非西方社会的“现代性”,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整个学术 界都在使用。例如,欧亚学者 2002 年在荷兰讨论俄罗斯、日本和土耳其的“市民社会”,论文 集为《市民社会、宗教与民族:通文化语境中的现代化,俄罗斯、日本和土耳其》(Gerrit Steunebrink, Civil Society, Religion, and Nation, Modernization in Intercultural Context: Russia, Japan and Turkey. 2004, Rodopi);还例如,澳洲学者于 2001 年讨论亚洲 的“市民社会”,论文集为《亚洲的“市民社会”》(David Schak, Civil Society in Asia, 2003, Ashgate Publishing),以肯定的口吻,论述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韩国、台湾、 香港和中国大陆等国家和地区的“市民社会”。在欧美各大学图书馆的新书目录上,以“市民社 会”为关键词,这类书还能查到很多。这说明,剔除了“市民社会”概念中的“西方”特征之后, 它同样可以拿来关照“东方”的“国家—社会”之关系。 按西方政治哲学理论,“市民社会”是近代制度的钥匙,没有它就不能入现代社会之门。 有没有“市民社会”,涉及到能不能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制度。循此逻辑,没有“市民社会”的 东方民族,都不可能发展出“现代性”,这与东方民族的愿望、现实,乃至历史显然都是相悖的。 如果当代的“中国学”还是固守黑格尔以来的“西方中心主义”,“市民社会”的概念肯定就不 能搬到中国来用,因为黑格尔认为中国这样的专制帝国,只有“国家”,没有“个人”,更不可 能有“社会”。黑格尔批评中国帝王专制,他的许多判断还是正确的。但他给东方社会判的是死 刑,东方不可能走出专制,因为那里没有“市民社会”。这个重刑,太令人绝望了,无论如何需 要提请上诉,加以改判。 黑格尔的古老判决,今天欧美的主流哲学家仍未完全摆脱。以“市民社会”理论论,当今 英语世界最重要的哲学家查尔斯·泰勒仍然把“市民社会”最深层的原因归结为基督教。他说: “西方基督教世界从其本质上说是双重中心的。”这“可被看作一个重要的分化,是后来市民社 会概念的渊源之一,也是西方自由主义的根源之一。”(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 收邓正来等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 32 页)。记得以赛亚· 柏林说得更明确:“市民社会”在基督新教国家存在,天主教民族稍弱,东正教地区更弱,东方 国家则没有。这样的模式,显然还是黑格尔以来的“东方中心主义”,熟悉中国历史的当代西方 学者大都不能同意。明清时期,即西方“中国学”界划分的“晚期帝国”(Late Imperial), 中国的基层出现了相当活跃的民间力量。中国的民间社会是否符合西方的“市民社会”标准可以 再论,但他们组织起个人,在国家和个人之间充当中间人,扮演了和西方“市民社会”类似角色, 这是需要正视的。在这里,借助“市民社会”的概念,正视中国历史,观察当代变化,校正西方 社会对于中国文化的成见和偏见,正是卜正民等新一辈“中国学”家的独特贡献。

“国情”、地方和绅商 “国情”,这是最近十多年里和意识形态粘连最密的中文词汇之一。中国的国情确实独特, 至今的法国人,仍然常常把超出他们理解范围的现象称为“中国问题”(Question Chinoi),

105


三辉链接

“中国问题”,就如同复杂的“中国结”那样难结难解。承认事物的复杂性,是一个学者必须具 备的基本态度,否则就会是头脑简单的糊涂虫。十八世纪以来,许多西方学者,尤其是“中国学” 从事者们真诚地尊重中国文化特性,放弃西方中心主义偏见,发现其它文化的特殊性,援来丰富 自己。西方学者这种真诚、谦逊和开放的情感,常常令中国学者为之动容。但是,外界对于中国 文化特殊性的尊重,原封不动地转为中国保守者的立场,就变成了“国情特殊论”。持论者借此 把中国文化封闭、孤立起来,与世界形成对立,其心态是既不真诚,也不谦虚,更不开放。“国 情特殊论”拒绝普世价值和全球伦理,在九十年代以后的中国成为一种新教条,常常动机可疑。 其实,中国文化并没有“国情论”者强调的那么样子地“特殊”,人类共同的优点和弱点,不同 的中国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记得 1995 年夏天上海社联的一次内部小会议上,提及应该讨论一 下“市民社会”和“公共空间”理论。在场一位学历史出生的著名政治学家疾色厉言道:“哈贝 马斯的‘市民社会’理论是西方人和平演变一套,和中国国情不符,不能搞!”全不是学术讨论 的态度,对此,在场诸多有识者也只有错愕而已。 断然地分开东西方的“道统”,固执地坚守自我的“学统”,拒绝借用别的社会发展起来 的有效方法和概念,其实并不能真正地找到属于自己的“法宝”。我们已经采用了诞生于十九世 纪西方的“知识分子”概念,来描述“士大夫”的特征;我们也用了同样源自西方的“民族主义” 名词,来指称二十世纪中国人的国族认同;我们更是常常要用诸如“封建—资本”、“专制—民 主”、“民权—人权”等原产于近代西方思想体系的词汇来分析中国的文化传统。“市民社会” 是那种普世性的概念,它背后存在的“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每个稍具规模的民族中都会 存在,我们有什么理由独独弃“市民社会”一词而不用呢?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于尔根·哈贝马斯、查尔斯·泰勒、以赛亚·柏林等政治哲学家 对黑格尔、马克思、葛兰西以来对于“市民社会”的论述作了新的研究。他们审视欧美政治传统 中的“国家—社会”关系,发掘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根源,剖析现代国家机器愈益临驾“市民社 会”,侵夺“公共空间”的现象。九十年代以后,东欧政局的变化,学者认为“市民社会”理论 得到了某种印证。如哈贝马斯等人指出的那样,西方社会的民主和自由,并不是简单地依赖于“三 权分立”等宪法制度,而是更多地得到民间社会的各项经济、文化制度的支撑。西方基督教社会 的“市民社会”传统,最终能够消解集权体制,重归民主。1989 年,哈贝马斯关于“市民社会” 的重要著作《公共空间的结构性变化》翻译成英文出版,在当年的环境下,引起北美学者的广泛 重视,“中国学”者自然试图以此理论模式来关照中国局势。 将一种普遍模式应用于某个具体对象的时候,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发现和尊重事物的个性, 所谓科学的研究,其真谛不过如此。本书充分顾及到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作者们不是拿着现成 的西方“市民社会”尺度来裁判和论断中国,而是用“历史比较学”的眼光,找到中国社会在“市 民社会”范畴内的不同表现,同时“平等对待欧洲和中国的历史经验,并以此为依据构建具有普 遍意义的国家与社会模式。”(第 X 页)事实上,卜正民教授等作者充分注意到:在“国家—社 会”关系上,中国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不同于西方。 二十世纪初期,承接着明代市镇经济的繁荣,清代通商口岸城市的崛起,近代中国的“国 家”和“社会”同时发育,并驾齐驱。本来这是一种腐败中的新生,绝望中的希望。但是至 1927 年新国民党奉行“国家主义”以后,“国家”就逐渐覆盖了“社会”。原来自治形态的社会团体 和地方社群,都挂靠在国家制度之下,成为附庸,市民的空间极度萎缩。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 究所编译的《现代上海大事记》抄录过一组有趣数字:1927 年 3 月 23 日,上海民众在闸北“欢 迎北伐军莅沪”的时候,1000 多团体动员,50 万人集会,现场飘动的标帜数不胜数;6 月 6 日,

106


三辉链接

经过严厉整顿,当天的集会就只剩下 146 个发起团体;再往下,就只有蒋介石叫嚷的“一个领袖、 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了。此时及往后的政治体制中,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都采用集权形态, 一元化的领导,使得“国家与社会之间在法律上存在的所有空间都被取消。”(第 28 页) 但是,按卜正民、弗罗利克等先生的看法,“空间”即使在“法律上”被取消了,并不等 于现实中就一定完全不见了。相反,“国家—社会”这样的基本关系一定会在各个层面,哪怕是 以碎片的方式,散落地存在,并同样发挥社会整合作用。卜正民先生有力地证明:自明清以来, 地方士绅和商人有强烈的自我组织的倾向。书院师生、寺庙僧侣、同乡游宦、同业商人,他们的 “自组织”是在民间经济—文化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既不和国家冲突,也不由国家安排。这种民 间组织在“国家—社会”之间的张力关系,非常吻合于西方学者对于“市民社会”的定义;弗罗 利克先生更是乐观地提出:即使是二十世纪中由“政党—国家”控制的社会团体(工会、青年团、 妇联、作协、文联、社联),也可以按照他所设想的“国家导向的市(公)民社会”(State led civil society)模式,加强其“自治”功能,逐渐过渡到正常的“市民社会”;还有,许美德 先生认为:1980 年代后,中国的大学获得了独立的法律地位,具有相当的“自主权”,虽然有 “大学合并”等国家干预,但“民办高校”蓬勃兴起,这都会使高校回复到“自治”的传统,成 为“市民社会”的一部分。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市民社会”确实比较稚嫩,常常是在“国家”体制与“社会”生 活的隙缝中生长的。民间力量只是作为行政力量的补充,受官方之托来管理地方事务,调解民间 纠纷,仲裁家族内讼,联络乡里乡情等等。它和欧洲中世纪城邦依靠经济力量,构成王权、教权 之外的独立民权十分不同。“教权”、“王权”和“民权”,三权鼎立,这是欧洲前近代社会的 特点。“皇权”和“绅权”的二元并立,这是中国社会的一般状况。但是,这样的中西比较,都 是老套的泛泛之论,智者不止于此。中国的历史时期很长,幅员很广,很难一概而论。《中国市 (公)民社会》带我们看到:在一些偏远的行政单位,发达的经济区域,特定的历史时期,类似 “汉莎同盟”这样联合起来,向中央谋取行政权力,对国家事务发表政治见解的经济联盟也曾经 出现过。 查尔斯·泰勒在《市民社会的模式》一文给“市民社会”下了三个层次的定义。最低限度 的“市民社会”中,首先应该存在不受国家权力支配的自由社团;较为严格的“市民社会”,应 该是由这些自由社团自我组织,相互协调,独立管理,自成一体;最高层次的“市民社会”则是 这些自由社团能够相当有效地决定和影响国家政策。泰勒定义的三层次“市民社会”,在明清江 南地区和民国上海等城市都或隐或现,或强或弱地出现过。卜正民精当地指出:“在三十年代的 上海,几乎所有拥有共同利益的人群都可以组织起来,致力于关心的问题,或在社会中推广某种 理念。”(第 27 页)。1900 年代以后,上海各马路商会和上海总商会在历次社会运动,如“抵 制美货”、“拒俄运动”、“自立军”和“辛亥光复”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1916 年,北洋 军阀政府因财政破产,向英资银团、日本政府祈求贷款不成之后,转向上海总商会求助。上海商 人对北洋政府提出裁军、奖励工商、改革中央政治等等要求。同时期,上海商人还联络广州、天 津、汉口、九江等地的商会,组成全国总商会,参与国会各项活动。上海的“市民社会”组织, 曾经试图把自己的权力扩展到全国。也就是说,上海绅商的“总商会”试图在近代中国的“民族 —国家”的构建中,完成从“地方”(Local)到“民族”(National)的转变,成为一股民族 力量。 如果继续以上海为例,我们还可以看到:晚清以来中国的“市民社会”的生长,其动力不 仅有“内生”的,还有“外植”的。亦即说,除了从明清江南市镇制度中发展出本土的“市民社

107


三辉链接

会”之外,“五口通商”之后,上海英、美、法租界里还外植了一个欧洲式的“市民社会”。虽 然租界 95%以上的人口是华人,但是由于开辟的关系,上海租界的宪法、刑法、民法、商法都实 行英、美习惯法和法国大陆法。英美租界后来合并为“公共租界”,法律地位相当于中国政府治 下的“自治领地”。租界实行完全的“自治”,奉“自治”、“自由”、“安全”和“法治”为 “四项基本原则”。此外,商团、巡捕、救火、税务和市政府机构一应俱全,博物馆、图书馆、 医院、学校、教会等等民间社团举不胜举,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由商业寡头控制,“国中治国”的 城邦共同体。格于体制,靠“治外法权”生存的上海租界政府固然没有刻意谋求对于中央政治的 影响力,但是据历史记载和学者研究,清末民初的上海租界,其制度和文化对于全国的变法和改 良运动,起了关键作用。如果以查尔斯·泰勒拟定的最高层次的“市民社会”标准,即对国家政 治施加的影响力来看,它也是符合的。 总的来说,清末民初,中国的国家政治基本上还是由满汉官员、南北军阀和由士绅、学者、 学生和帮会分子转化而来的“党人”主导着。江浙等地的地方商人,则在三、四十年的工业化中 迅速崛起,相当程度地支配着地方事务。也就是说,地方市民和商人曾经部分拥有“社会”,却 最终没有掌控“国家”。尽管城市商民终究还没有获得全国性权力,可按照欧洲的“市民社会” 标准,这即使不是一个完全的“市民社会”,也还是一个实现中的“市民社会”。

理解、同情和“中国关怀” 虽然国际学术界关于中国“市民社会”讨论的热潮在 1990 年代以后兴起,但在历史学领域, 类似于“国家—社会”的关系研究并不是全新问题。卜正民先生 1984 年在哈佛大学完成的博士 论文《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Praying for Power: Buddhism and the Formation of Gentry Society in Late-Ming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讨论 的就是明代的民间制度。他获得了高度赞誉,并赢得全美亚洲研究学会 2000 年“列文森著作奖” 的《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 Commerce and Culture in Ming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也是从商业发展的角 度看江南民间社会的兴起。法国历史学家白吉尔夫人(Marie-Claire Bergere)更是早在 1975 年的国家博士论文(即后来的名著《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中,对 1937 年前上海资产阶 级与国家权力、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关系进行研究。她认为:“作为市民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上海)资产阶级自觉地投身于社会活动,显示出它有能力组建自己的代表协会,确定审议和协 商程序,在整个市民社会基础之上建立自治机构。”(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 1911-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年)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个既熟悉法国政治哲学,又精 通中国近代历史的学者,白吉尔夫人很早就在肯定的口吻,使用了“市民社会”一词。 在“市民社会”的先驱性研究方面,中国同行也有值得论道的地方。受教条主义限制,1960 年代的“明清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总体上是做了经典语录的注释,基本上是不成功的。但 是大规模的讨论式研究,在方志、笔记、文集中披露了很多不为人注意的史实,显露出商品经济 繁荣之后的江南民间社会的成长状况。从此以后,经济史家谈“江南市镇”、文学史家谈“市民 文学”,思想史家谈“市民意识”,都成为可以深入的话题。在规模庞大的明清社会、经济、文 化历史研究中,“市民身份”实际上已经凸显了出来,以至于我们在谈到象戴震这样纯粹学术史、 思想史人物的时候,都会注意到他身上的“市民性格”。

108


三辉链接

六十年代中国大陆学术界,没有一个自觉的关于“国家—社会”的政治哲学思考。单一的 公有制和严格的社会管理之下,大多数文、史、哲领域学者的意识中并不存在“国家—社会”的 紧张关系。“自治”、“分权”、“社团”等地方性的“市民社会”问题,不是大家的关注焦点。 “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讨论,和哈贝马斯意义上的“市民社会”问题,总体旨趣并不相同。转 看 1957 年的“右派”言论,倒是有一点“自主”和“社团”的诉求,但是他们那一年强烈表达 的却只是“宪法”、“政党”、“议会”等国家层面的“民主”问题。在曾翻检过的复旦大学历 史系“大右派”教授陈仁炳、王造时的言论中,知道他们讨论的问题,基本上延续了 1946 年“国 大”期间各民主党派提出的“第三条道路”的政体建设思路,核心是“国家”,不是“社会”。 倒是在“文革”前后,鉴于几十年不正常的政治生活,一些党内的思想家们探讨了一个“市 民社会”的可能性。迄今所见,最直接表达这种政见的就是顾准。在工具书很少,学术交往有限 的环境下,顾准的《希腊城邦制度:读希腊史笔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年) 对“城邦社会”作了深切的思考。他触及了自由“城邦”在“国家”和“个体”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不是一本为发表所写的著作”(王元化语)《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中,顾准说:“我对 于‘小邦林立’的迷信是批判掉了,然而我还是厌恶大一统的迷信。至于把独裁看作福音,我更 嗤之以鼻。事实上,大国而不独裁,在古代确实做不到,但人类进步到现在,则却是完全办得到。 不过这已经是另外一个问题。” 如何实现“大国而不独裁”?这是非常有见解的问题。顾准没有国外生活经验,但他以本 土经历,提出了一个全球问题。二十世纪中,大国争霸,各国竞强,都以“民族”为单位发展出 空前强大的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为了压制对方,为了 GDP 增长,大规模的国家动员之下,作为 “民主”和“民生”基础的“市民社会”和“公共空间”受到极大挤压。现美国、前苏联,还有 英、法、德、日、意,各国无不都强化自己的国家机器。社区的自治权利越来越小,民主制度越 来越为政客掌控,民众在国家意识形态和超级媒体面前越来越失去判断能力,有的传统社区和民 间组织甚至根本消失。西方民主国家的思想家们对此非常忧虑,因此提出要调整“国家—社会” 关系的主张。哈贝马斯的“沟通理论”和查尔斯·泰勒的“社群主义”重新研究“市民社会”问 题,实际上都包含了对于“大国而不独裁”这样命题的忧虑。 1980 年代以后,经历了一场接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运动”,大多数的中国学者都会有一 个教训:当一个大国体制建立起来以后,如果没有扎扎实实的“地方建设”,没有政治学意义上 的“市民社会”和“公共空间”去填充,整个民族可能只是个空洞的大符号,整个国家也可能只 是一架空转的大机器。因此,在中国,在世界各国,“全民—地方”并不是一个注定的对立关系, 而应该是一个良性的互动关系:“国家”扶持“社会”,“社会”支撑“国家”。诚如卜正民在 著作中说的:“社会组织并非是要使社会与国家两极化,而是努力修补双方之间的裂痕,是预见 到了未来的总崩溃,并积极重建倒塌的桥梁。当国家反复不断地遭到失败时,社会组织可以弥补 其过失。”(第 31 页)这个道理,中国在“改革、开放”二十年之后才逐渐认识到。在新的世 纪里,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行业协会”、“俱乐部”、“基金会”、“同学会”等等“非 政府组织”,它们开始承担基层社会的建设性使命。从历史经验看,这次“民间团体”的热潮, 已经堪与清末“新政”之后的建立“学会”运动相比了。 卜正民先生和同事们,谙熟明清历史,关切中国文化,他们的这本著作,将中国的“市民 社会”历史做了一番清理,对我们认识自己民族的历史和现实都有很大的助益。非常幸运的是, 我和卜正民及书中的其他学者在明清史和上海史方面具有共同的学术兴趣,也曾经在著作中从 “市民社会”的角度端视过江南和上海地区的历史。我们曾经多次谈到并相互同意说,江南的曾

109


三辉链接

经繁荣,不输给同时期的欧洲。徐光启生活的松江市镇经济和士绅社会,很大程度上可以和同时 期的欧洲布鲁日、安特卫普、汉堡、不来梅相媲美,利玛窦和伏尔泰对长江三角洲地带的高度赞 扬,并非夸饰。我们也多次谈到中国近代以来的悲剧性转折,为了应战,整个民族在相当程度上 改变了自己的性格,常常盲动、轻信和浮躁。二十世纪的中国,和三、四百年前已经完全不同, 一些良好的地方和社区特征,在整个国家的国体、政体重建中丢失了,被“民族主义”浪潮冲击 得消散了。作为历史学家,我们只能在书本中找回这样失落的记忆而已。记得是 2002 年秋天, 我和卜正民先生在张隆溪先生主持的香港城市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又一次相聚,九龙塘“又一城” (Festival Walk)的商业繁华就在身边,蒸蟹煮酒,漫谈中聊起一个话题:除了我们今天各自 居住的地方外,哪个时代和地方最愿意去居住?正民的选择是万历时代的江南松江府,而我则加 上了 1920 年代的上海。这两个历史时空,并非就是“理想国”和“桃源仙境”,但是它们确实 是中国历史上“市民社会”充分发育,“市民文化”比较发达,因而也叫人兴味盎然的两个时空。 1990 年代初期,有机会到美国做访问学者,访问了旧金山湾区的伯克利加州大学、斯坦福 大学和旧金山大学,美国中部的印第安纳大学、芝加哥大学,还有卜正民教授当时所在的加拿大 多伦多大学。接触到许多“中国学”者,目睹了这场研究热潮的兴起,对西方同行热烈讨论“市 民社会”的热情留下深刻印象。1992 年秋天,枫叶红遍加拿大的季节,朱维铮师力促之下,使 我得以参加在多伦多大学举行的“大学与东西方知识交流”学术讨论会,见到了 5 年前在上海结 识的卜正民教授。五年睽隔,一旦聚首,经过了又一场的大事变,大家的心情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维铮师、正民教授,还有也是从美国赶来的纪树立先生,都是有很多经历的学者。谈起遥远的中 国,大家都有一种不确定的茫然,欲言又止,几乎是一种失语的状态。正民教授只是说,他对中 国文化的很多看法需要调整,连自己的博士论文修改也搁置了。为了存下历史,也为了不荒废自 己的中文造诣,他花了几年的时间,不少的经费和大量的精力,给中国人民写了另外一本极其有 意义的书。 结识的西方学者中,没有不勤奋著述的。在认识的欧美学者中,正民先生除了勤奋著述外, 还酷爱写作。正民先生着迷文字,热爱音乐,在那本获得“列文森著作奖”的《纵乐的困惑》中, 可以读到一种一般汉学家很少具备的典雅英文,从字里行间和书里书外可以感到一股巴洛克式的 韵律。这些话,英文造诣极深的张隆溪先生也曾向我说过。然而,这些都是其次的,二十年的交 往请益中,感受最强烈的,是正民先生几十年中对中国文化始终不渝的执着,以及他对中国学者 的百般热忱。正民先生 1974 年就来到封闭的中国,是最早留学中国的西方学生。他在北京大学 学中文,在复旦大学做学术,二年内,他和中国人民一起经历了最后的“文革”,见证过那个特 殊的时代。他告诉我:那种特殊经验,并不算是什么痛苦,看着别人受难,才是痛苦。他曾经谈 起:中国的戏剧性变迁,强烈反差的经验,使他对时代和民族之间的各种差异更加敏感,成为巨 大的精神财富,在学术研究中受益无穷,他的人生态度也因研究中国文化而改变。作为一个西方 学者,他立志要改变西方读者对于中国历史的成见和偏见,把中国文化作为世界各民族人民都能 享用的文化遗产介绍给英文世界的读者。卜正民先生,对于中国文化和中国学者有着真正“同情 的理解”。 卜正民教授是《剑桥中国史》明史卷的作者,是当今西方“晚期中华帝国”研究的领军人 物,在欧洲和美国都享有很高声誉。无论是历年在巴黎,在哈佛,在香港,在上海,还是去年在 他任院长的温哥华 UBC 大学的圣约翰学院,每次有机会见面,谈的都是学术,交谈之后都有很多 收获。二十年来,他一直以历史学家的职志鼓励我们,常常把自己正在阅读的书籍,带着批注就 赠送于我。很多次谈到中外人文学者都遭遇的学术困境,他一贯认为:历史学家并不是一个依赖 名词概念生存的群体,更不应该是一个行动群体,学者不应该太“attach”(贴近)研究对象,

110


三辉链接

应该“de-attach”(疏离)一点,就像老一辈学者所说的,对自己的研究对象保持一定距离, 才能看得更清楚。关于本书,他说:他们这些“中国学”者之所以引用哲学家哈贝马斯的“市民 社会”理论,是因为它可以激活一些过去不被重视的历史,丰富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研究中国 的“市民社会”,并不意味着要做“索引派”,像图书馆员那样在中国历史中一一找到对应物体。 在本书的编序中,正民先生引用了他的业师,哈佛大学著名中国学者孔菲力(Philip Kuhn)1991 年在巴黎会议上的话:市民社会在西方也是一个理想模式,而非现实存在,因此,“市民社会概 念可以作为一种启发性工具,对中国现在正在发生的有关变化进行透彻思考,而不是复制市民社 会,或是对现实情况进行全面解释。”(孔菲力,1991) 大约是 2000 年,正民先生来上海做研究的时候,赠送了他的这本书。当时我正协助老朋友 李韧先生编着一本读书杂志《书城》,顺手就在上面做了一个简短的介绍,虽然不足以表达我对 正民先生学术上的敬重,但也算是本书最早的中文书讯了。这确实是一本值得中国读者阅读的著 作,应该好好推介才是,所以心里一直欠着一篇更详细的书评文章,要把卜正民本人和他们的这 本著作完整地介绍给中文读者。好友严搏非先生,努力安排了《中国的公民社会》翻译出版,遂 此心愿。蒙卜正民先生垂青,嘱咐为本书中文版写些话,起初是愧不敢当的,最怕“佛头著粪”, 说出一些画蛇添足的赘语出来。但是,正民和博非先生都以为,一个中国国内学者的个人看法, 或许对中文读者也有些助益,所以勉力写下了以上的文字,惟以勿怪为幸。 最后,关于书名还有交待。正民、搏非和我,还有本书的其他作者,在温哥华议定本书各 项难题的时候曾经反复讨论,告别后至今还在电邮往返,都还没有决定到底是用“市民社会”, 还是“公民社会”来翻译“Civil Society”。中国学界原来都是用“市民社会”,台湾和香港 学者有用“民间社会”的,现在中国大陆的不少法律、政治、社会工作者主张改用“公民社会”, 理由复杂,在此不赘。最发噱的混杂局面是,中山大学和香港大学合办的一份《民间》杂志,最 近出了一期“公民社会”专号,其中很多作者仍然在使用“市民社会”的概念。我的意见是:从 学理上说,“市民社会”更符合“Civil Society”的原意;当然,从国家建设需要来说,“公 民社会”的说法有传统,更能号召。不过,其实这种分歧并不重要,因为所有关心“市民社会” 问题的,基本上都是读书人,都知道“Civil Society”到底是什么含义。“市民社会”和“公 民社会”可以并存。■

111


制作者

制作者 上海季风图书有限公司 上海季风书园读书俱乐部 Email:jfbooksclub@vip.163.com 【季风书讯】网站:http://www.jifengshuyuan.com 季风书园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jifengts 季风书园淘宝商城店:http://jifengts.tmall.com QQ 群 1:328386406(季风书园读书俱乐部) QQ 群 2:85186717(季风志愿者之家) 联系电话:021-5382 1942

021-6415 2843

季风微信公众平台:jifengshuyuan520

112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