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fengshuyuanno 363

Page 1

季风书讯 ︽互联网的误读︾

︽文明的悖论约翰 密 ·尔与印度︾

︽民族发展中的苏格兰哲学︾

︽苏联军队的瓦解︾

︽马克思主义支持与反对︾

阿利森的康德解读及其在英语康德学界的地位

︻三辉链接︼

唐小兵中国人的说理文化与公共生活

︻评论︼

王小波警惕狭隘民族主义蛊惑宣传

︻声音︼

1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

NO.363

来源:堆糖


编后小记

编后小记 今天累了,少写几句。

本周的新书有不少有意思的,象《苏联军队的瓦解》, 写与苏联解体同时的军队的解体,非常有意思。日本的一位 学者植村邦彦写的一本《何谓市民社会——基本概念变迁 史》,对市民社会这个概念作了极详尽的梳理,最后一部分 “现代的市民社会论”从东欧革命开始讲,相信有不少人会 有兴趣。

本周我们最想说的书是这本:《马克思主义,支持与反对》,人民东方出的,现在这 段时间,还能出这类“批评”尽管是“同情式的批评”马克思主义的著作的,大约只有 人民东方了。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有着很多种不同的解的。有二十八个半的第三国际的马克思主 义,有毛的“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有刘少奇的“论修养”的马克思主义,当然还有 批判“修养”讲斗争哲学的马克思主义。这种情况其实 在前苏联、在国际共运中并不罕见,斯大林主义、托洛 斯基主义、布哈林主义等等也有着许多的解。然而所有 这些在具体的革命运动中的马克思主义的不同解,少有 因知识的解释不同而相异的,几乎全部都是不同的政治 路线之争。这又一次意味着一个事实,“马克思主义存 在的理由,并不是因为其知识性的内容,而是由于其致 力于政治目标的实现”。这样的目的论目标,很容易导 致一种庸俗的政治辩证法,即“成者为王”。西方社会 的知识分子曾经在很多年中被苏联、甚至被斯大林主义 吸引,也是由于这个主义的实践本性。

2


编后小记 然而马克思主义终究是有着许多知识性内容的,这些知识性内容构成了对资本主义 世界的完整解释,也构成了其作为政治运动的理论源头。因而,回到这个源头,弄清这 套理论本身的正确与错误,按说是我们这样一个自称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最重要的事情, 可惜不知道为什么,事实上,认真讨论和批判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在最近一两年几乎慢慢 变得不能出版的,这个话题也几乎无人关注了。

这本《马克思主义:支持与反对》是近两年来少见的一本认真讨论和批评马克思主 义的书,作者是美国著名的经济思想史家海尔布隆纳。这本书质疑了唯物史观、唯物辩 证法,以及社会主义的想象。而作者较为肯定的则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 当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就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是唯一有着现实材料的知识工作。 愿意读读这些质疑的朋友可以试试读一下此书,应该不会失望。

2014.7.23 上海季风书园读书俱乐部

3


目录

目录 编后小记 目录 季风本周推荐 第一部分 《帝国定型:美国的 1890-1900》 《纷争的年代:当代西方思想寻踪 2003-2012》 《马克思主义:支持与反对》 《美利坚沉思录:伟大国家的自白与 自省》 《苏联军队的瓦解》 第二部分 《民族发展中的苏格兰哲学》 《“上帝在中国”源流考:中国典籍中 的“上帝”信仰》 《心灵哲学》 《文明的悖论:约翰·密尔与印度》 第三部分 《何谓“市民社会”——基本概念的 变迁史》 《人口峭壁》 《互联网的误读》 《儿童生活的最初五年——学前儿童 生活指南》 第四部分 《域外文献里的中国》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 《道士下山(癸巳年修订本)》 《批评史中的作家》 《伦理诉求和政治伦理批判——奥威 尔小说研究》

非学术类 学术类

声音 慢慢朽烂——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 废弃图录 王小波:警惕狭隘民族主义蛊惑宣传 荷兰处理马航 MH17 坠毁事件和中国处 理 MH370 事件的不同 秦晖:乌克兰问题解析 中国车祸为什么那么多?一个海归的 揭示让你惊诧!

评论 “你爱中国,但中国不爱你”?——文 革中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唐小兵:中国人的说理文化与公共生 活 关于“破四旧”的反思与追问

本周最新到货 文学类 社科类 经管类 人文类 艺术类

三辉链接 阿利森的康德解读及其在英语康德学 界的地位

制作者 上海季风图书有限公司 上海季 风书园读书俱乐部

季风本周排行

4


季风本周推荐

季风本周推荐

第一部分

《帝国定型:美国的 1890-1900》 《纷争的年代:当代西方思想寻踪 2003-2012》 《马克思主义:支持与反对》 《美利坚沉思录:伟大国家的自白与自省》 《苏联军队的瓦解》

5


季风本周推荐

《帝国定型:美国的 1890-1900》 徐弃郁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4-4 / 25.00 / 美国历史研究

目录

美国是如何成功的?本书回答的是这样 一个问题。本书以 1890-1900 的美国为视角, 回溯到历史的“原点”来看待其从一个地区性 的大国向全球性大国转变的阶段。从世界性帝 国崛起的角度来看,这一最佳“原点” ,即 1890 —1900 年。这一阶段以美国西部边疆的“关闭” 为开头,以“门户开放”照会为结尾,这一“关” 一“开”之间正好是美国从大陆扩张向海外扩 张的转型期,也是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帝国形 态的新型帝国的定型期。 正是在这样的扩张思路下,美国作为一个 超大国家,成功地在大国林立的世界上规避矛 盾、厚积实力,特别是有效地避免了和英国之 间的矛盾升级。全书最终落脚于“超大国家的 扩张”这一主题,侧重从美国的这一案例中提 出具有普遍性的启示。 徐弃郁,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 国际政治学博士。国防部军队外事工作专家小 组成员,北京大学国际安全与和平中心学术委 员,中国军事科学院国防政策研究中心、中美 防务政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2010 年被选为 第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曾出版专著《脆弱的 崛起:大战略与德意志帝国的命运》 。

第一章 “ 边疆关闭” :危机与出路 001 增长与危机 007 寻求出路:思想界 022 寻求出路:决策层 第二章 关税、海军与外交 030 改革关税之战 038 海军扩建 051 外交的延续与变化:拉美和太平洋 第三章 英美对抗与和解:委内瑞拉边界危机 066 英美关系格局与危机背景 075 美国介入争端 083 英美正面交锋 094 危机的解决 第四章 建立帝国的战争 …… 后记(节选) 从事国际战略研究的时间长了,就摆脱不 了这样一种感觉:美国是个无所不在的帝国。 不过要了解这个帝国绝非易事。工作使我 能经常与美国官员、军人和学者打交道,又曾 花相当一番气力研究 19 世纪欧洲国际关系史, 自忖对西方的国际政治逻辑和传统有些心得, 但理解美国的政策总有隔膜,而美国人自己的 解释(如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滥调)无疑也 难以令人满意。最终我选择回溯到某个历史的 “原点”来看待这个问题。而所谓“原点” , 就是后来帝国的所有要素及其运行规律都已 具备,只等时机成熟后的充分发育和扩展;同 时其逻辑关系还没有变得复杂,生成的机理也 相对容易把握。从世界性帝国崛起的角度来 看,美国历史上最佳“原点”就是 19 世纪的 最后十年,即 1890—1900 年。这一阶段以美 国西部边疆的“关闭”为开头,以在华“门户 开放”照会为结尾。这一“关”一“开”之间 正好是美国从大陆扩张向海外扩张的转型期, 也是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帝国形态的新型帝 国的定型期。 6


季风本周推荐

《纷争的年代:当代西方思想寻踪 2003-2012》 刘擎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3-10 / 30.00 / 思想史

政治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 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 师,华东师范大学世界政治研 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 西方思想史,政治哲学与国际 政治理论。

这套丛书还有 《疲劳的颜 色》,《治理秩序论:经义 今诂》,《坐待天明》,《民 国纪事本末(1911-1949)》, 《《克劳备忘录》与英德对 抗》 等。

目录

自 2003 年起,刘擎教授 应学术刊物和媒体的邀请,选 出当年西方知识界的重要事 件与现象,进行回顾综述和评 论。这一年度报告系列工作已 经持续了十年,给我们展现了 西方思想的最新动态,体现了 西方思想界的发展趋势。 本书的第一部分汇集了 近十年来的西方思想界重要 事件综述,反应出西方思想变 化动态的多个方面及其更为 开阔的背景,有助于把握西方 思想界的趋势和状况。具有当 代思想史的史料价值。第二部 分,通过与四位当代著名政治 理论家(桑德尔、贝拉米、里 拉与米勒)的访谈,展现当代 西方政治思想界最近的辩论 焦点和各种立场。 刘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西方知识界重要事件综述 (2003-2012) 2003 年 国际著名学者发出反战呼吁 施特劳斯学派与美国右翼势 力 美国著名知识分子杂志《党派 评论》停刊 伽达默尔传记引起争论 爱德华•萨义德去世 罗伯特•默顿去世 2004 年 电影《华氏 911》的政治风暴 反对“弱智化”的文化战争 围剿乔姆斯基 法国知识界讨论民族的认同 危机 亨廷顿新作引发争论 沃尔夫对布鲁姆的指控 电影纪录片《多瑙河》追忆海 德格尔 第二届克鲁格人文科学终身 成就奖颁布 2004 年的告别:逝去的作家 与哲人 结语 2005 年 …… 丛书

新民说

7


季风本周推荐

《马克思主义:支持与反对》 罗伯特·L.海尔布隆纳 / 马林梅 / 东方出版社 / 35.00 / 马克思主义研究

统治世界》 《作为历史的未来》 《资本主义的本 质与逻辑》 ,等等。其中, 《资本主义的本质与 逻辑》2013 年已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目录 致谢 第1 章 第2 章 第3 章 第4 章 第5 章 译后记

明晰易懂、打动人心已成了罗伯特•L. 海尔布隆纳教授的写作风格。在本书中,他以 同样的风格解释和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 核心要素: “辩证”哲学的含义、 “唯物”主义 历史解释的意义和问题、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深 入的“社会分析”产生的影响,以及社会主义 信念带来的希望和产生的令人困惑的问题。本 书具有学术价值却又不是枯燥的理论堆砌,思 想锐利却又不是对先验知识的臆断;海尔布隆 纳让我们不禁赞叹马克思的伟大,同时又不会 陷入对马克思作品的盲目崇拜状态。 罗 伯 特 • L. 海 尔 布 隆 纳 ( Robert • L. Heilbroner,1919—2005),美国著名经济学 家与经济思想史学家,毕业于哈佛大学,社会 研究新学院博士。在经济学界享有盛名。曾担 任社会研究新学院诺曼•托马斯经济学讲座教 授、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曾被纽约州人文学 科会议提名为年度学者。 在海尔布隆纳的一生中,他先后出版了 20 余本著作。除本书外,主要作品有:《经济学

导言 哲学辩证法 对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 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分析 社会主义的信念

节选 从本质来看,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观具有 重要的历史意义,它始终警惕这样一种诱惑: 以没有任何历史具体性的抽象语言描绘这一 制度。在他眼里,资本主义是我们之前描述过 的漫长历史之旅中的一个阶段和“演出场地” 。 然而,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是,他对这一制度 的社会分析并不是从描述它的历史起源开始 的;事实上,直到《资本论》第一卷将要结束之 际,这一问题才开始得到关注。相反,他首先研 究的是这一制度中一眼看上去不那么起眼的 一个方面,实际上是最简单、看似最容易理解 的元素。这就是日常用的商品,蕴含资本主义 制度财富的单个物品。 《资本论》正文第一句 是这么写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 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 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 ” 将商品作为研究资本主义的切入点,这样 的选择看似有些不可思议。为什么不是商业企 业呢,它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独特生产活动的所 在地?为什么不是市场呢,这种社会制度组织 和渲染了如此多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为什么 不是一个抽象的制度模型呢,该模型中,可以 将资本主义制度视为一个整体。先在我们眼前 确定一个思想框架, 随后再详细地进行说明。

8


季风本周推荐

《美利坚沉思录:伟大国家的自白与自省》 [美]本·卡森 / 裴筱宁 / 中信出版社 / 2014-7 / 42.00 / 政治研究

一位政坛新星。他在底特律的一个黑人家庭中长大,由 母亲独立抚养而成长的过程中充满了曲折;得益于母亲 的言传身教和个人的信仰与努力奋斗,他通过刻苦的大 量阅读让自己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又在全美顶尖的约翰• 霍普金斯医院实习,从而跻身于世界最出类拔萃的神经 外科医生之列。以卡森医生的成长经历拍成的电影《妙 手仁医》一片播出后,在全美受到广泛好评,他为国家 做出的贡献更使他获得了美国普通公民的最高荣誉—— 总统自由勋章。 《美利坚沉思录》正是卡森饱含着对美国 的热爱与反思的鼎力之作。 前言(节选)

本书是 2016 年美国总统选举强 力选手本•卡森从个人角度书写的 一部国家心灵史,从美国的政治、 文化、经济制度、医疗卫生等方面 加以论述,融合作者卡森自身的成 长经历,深入探讨美国与众不同的 真正原因。在《美利坚沉思录》中, 卡森用职业医生和非洲裔美国人的 双重视角透视美国社会,一针见血 地点出了潜藏在“美国梦”之下的 痼疾所在,并给出了他治疗“美国 病”的独特药方。卡森的笔触富有 生机、坚定不移并且诚挚动人,读 之令人深思。 本•卡森(Ben Carson) ,CNN 和 《时代》杂志评定的美国前 20 位顶 尖医学专家与科学家,美国国会图 书馆“当代传奇人物” ,美国普通公 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获得 者,美国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斯 平加恩奖章”获得者。 本•卡森是一位传奇般的美国 的神经外科医生及儿科医生,也是

是什么让美利坚合众国——这个其他国家的孩子— —如此不同,是什么使她能让世界发生巨大的改变?正 是因为这个建国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国家,人类才能在 月球上行走,创造了人工智能,发明了大规模杀伤性武 器等等。在相对较短的历史中,美国已经改变了人类的 生活方式。众多因素中的成功要素是要有意识地创造有 利于开拓创新和努力奋斗的氛围。人们关心他们的邻居, 当一些人变得极其富有时,他们愿意与那些不那么幸运 的人共同分享他们的收入。社群意识意味着每个人,包 括穷人都要对其他人负责。但也许最重要的是,对这个 国家有一个明确的国家目标。 目录 序言 反叛求变的美国历史 “我们,人民”是谁 美国是不是一个犹太教和基督教所共有的国家? 与众不同的教育理念 资本主义:利与弊 社会主义:谁的一锅汤? 什么是道德国家? 从错误中汲取经验 战争世界中的美国角色 医保是权利吗? 一个分裂的国家 实现所有人的自由与正义 美国有什么优势? 相信什么,相信谁? 9


季风本周推荐

《苏联军队的瓦解》 威廉•奥多姆 / 王振西、钱俊德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4-6 / 89.00 / 苏联红军研究

目录

苏联武装力量曾被誉为不可战胜的伟大 之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它与 500 多万 纳粹军队浴血奋战,为二战的结束立下了不朽 功勋。在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中,它是唯一能够 与美军抗衡的力量。可就是这样一支强大之 师,却在没有侵略、没有战争、没有对手的情 况下顷刻间瓦解。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又是 什么原因引发的? 本书追溯了苏联军队的兴衰,详细地论述 了苏联军队的建立与发展以及戈尔巴乔夫时 期苏联军队的改革与成败,对这支军队崩溃的 原因、过程和结果作出了实质性的分析,始终 把苏联政治、经济与军事联系起来论证,作者 以鲜活实例、亲身访谈、独特视角、另类解读 贯穿全书,其揭示的经验教训更值得我们深刻 思索和警省。 威廉•奥多姆,美军中将,曾任美国国家 安全局局长,于 1988 年退休,2008 年因心脏 病在美国去世。布热津斯基认为作者是美国的 首席苏联军事问题专家。

第一章 苏联的战争观 第二章 党政军结构 第三章 苏军的人事制度 第四章 永久性的战时经济 第五章 军事战略 第六章 决定改变方向 第七章 防御性学说和裁军 第八章 公开性与公众大辩论 第九章 军事改革立法 第十章 难操作的党军关系 第十一章 棘手的军工部门 第十二章 军队与维持国内秩序 第十三章 苏军从裁减到崩溃 第十四章 八月危机 第十五章 利用另一次机会的幻想 第十六章 建立独联体军队的幻想 结束语 大事记 主要人物简介 节选 马克思和恩格斯堪称现代全面战争之父。 ——西格蒙德•纽曼 战争愈是政治的,看来就愈是“军事的” ; 战争愈缺少政治的成分,看来就愈显得是“政 治的” 。 ——弗•伊•列宁 冷战期间,西方观察家争执最多的莫过于 如何解释苏联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争执的一 端是典型的机械论,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可以 解释一切;另一端则是极端的种族优越论,声 称马克思列宁主义什么也解释不了。这后一种 观点认为,近代军事技术的特点排除意识形态 因素的作用,甚至认为,苏联军事力量基本可 解释为对美国军事计划的反作用。

10


季风本周推荐

第二部分

《民族发展中的苏格兰哲学》 《 “上帝在中国”源流考:中国典籍中的“上帝”信仰》 《心灵哲学》 《文明的悖论:约翰·密尔与印度》

11


季风本周推荐

《民族发展中的苏格兰哲学》 [澳] 亨利·洛瑞 / 管月飞译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14-4 / 36.00 / 哲学研究

教育部分的第一任会长。洛瑞于 1911 年退休, 1922 年 5 月去世。 洛瑞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是 《民 族发展中的苏格兰哲学》,其他重要著作包括 《关于不朽的一些思想》(1901)等。 目录

苏格兰哲学是 18 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影响却远远超出了 苏格兰而扩大到英格兰和欧洲各地。亨利·洛 瑞著的《民族发展中的苏格兰哲学》对苏格兰 哲学的代表人物一一进行了梳理,介绍了弗兰 西斯·哈奇森的伦理学,大卫·休谟的认识论,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托马斯·里德的常识哲 学,以及晚期的代表汉密尔顿和费瑞尔等的学 说。

导论 弗兰西斯·哈奇森(1694—1746) 安德鲁·巴克特(1686—1750) 大卫·休谟(1711—1776) 亨利·霍姆,凯姆斯勋爵(1696—1782) 亚当·斯密(1723—1790) 托马斯·里德(1710—1796) 乔治·坎贝尔(1719—1796) 奥斯瓦尔德和贝蒂 詹姆斯·博内特·蒙博多勋爵(1714—1799) 亚当·弗格森(1723—1816) 杜阁尔德·斯图尔特(1753—1828) 托马斯·布朗(1778—1820) 托马斯·查尔默斯(1780—1847) 威廉·汉密尔顿爵士(1788—1856) 詹姆斯·弗雷德里克·费瑞尔(1808—1864) 美学理论 最近的发展 节选

亨利·洛瑞,报人和哲学家。1837 年 9 月 出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1856 一 1860 年,进 入爱丁堡大学学习文学以及精神哲学和道德 哲学。洛瑞是当时爱丁堡大学逻辑学和形而上 学教授亚历山大·坎贝尔·弗雷泽 (AlexanderCampbell Fraser)的学生,在哲学 思想上受到后者的强烈影响。1868—1872 年, 洛瑞与人合作创办双周刊刊物 Warrnambool standard。1881 年,洛瑞被任命为墨尔本大学 的哲学讲师,这是澳大利亚设立的第一个这样 的职位。1886 年,洛瑞成为该国历史上第一位 精神哲学和道德哲学教授。同年,他获得圣安 德鲁大学的荣誉法学博士学位。1893 年,洛瑞 担任了澳大利亚科学进步协会中精神科学和

当良心被认为是宣扬对和错的终极原则 和自明原则的官能时,培养或改变良心的声音 的这种可能性无论如何需要解释。里德哲学所 诉诸的普遍同意在这里是严重不足的。他承 认,在过去时代的历史中,人们坚持着各种最 明显的荒谬,不仅关于上帝以及对他的崇拜, 而且也关于对同胞的义务,尤其是对儿童、佣 人、陌生人、敌人以及那些在宗教观点上持异 议的人的义务。但是道德信念的冲突并没有很 大地困扰他。他满意于“义务之路是一条平坦 的道路,心中的正直性不太可能将此弄错”。 他想当然地认为,每个人经过反思都必定赞成 那些被他的心灵接受为自明的原则。

12


季风本周推荐

《“上帝在中国”源流考:中国典籍中的“上帝”信仰》 杨鹏 / 书海出版社 / 2014-7 / 36.00 / 先秦哲学研究

目录

古往今来,中国君王大多举行昊天上帝的 崇拜仪式。上帝崇拜自古延绵不绝,但从周朝 以来,上帝崇拜就逐步被君王垄断了。中国历 史上的上帝信仰不是全民宗教,而是皇家宗 教。 “上帝”崇拜(天崇拜),是有文字记载 以来的中国君王朝廷的宗教传统,在政治上属 于中国最高的宗教,是中国宗教传统中最具政 治性的宗教。君王垄断了“上帝”崇拜(天崇 拜),其他宗教皆没有取得与上帝崇拜同等重 要的政治地位。 本书对中国典籍中的“上帝”进行整理, 并以此视角对中国思想史进行一次特别角度 的分析,这在中国思想史分析中可能还是第一 次。 杨鹏,学者。研究领域为古典哲学与公共 政策,著作有《成为上帝》 、 《东亚新文化的兴 起——东亚经济发展论》 、 《老子详解——老子 执政学研究》 、 《为公益而共和》等。

序一 王石 序二 王若雄 自序 中国人自古就崇拜“上帝” 第一章 中国人也认识上帝 故事要从利玛窦说起 利玛窦的发现:中国曾有上帝的见证人 第二章 中华之源,上帝之光 成汤: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伊尹: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 之百殃 《诗经•商颂•长发》 :不违背上帝之命 纣王之罪:不恭敬上帝 第三章 “不敢忘天命”的周武王 无敢违天命 敬畏上帝的周公 第四章 中华古老的上帝颂歌 …… 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节选) 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有一个从无到有的 艰难的开拓过程。基督教中国传教史中,意大 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 年 10 月 6 日~1610 年 5 月 11 日)是一个十分重要 的人物。 利玛窦 1552 年 10 月 6 日生于意大利, 他家里经营药品生意,是富裕名门家族。1571 年,利玛窦 19 岁时,自己选择加入了耶稣会。 耶稣会由西班牙人圣依纳爵•罗耀拉 (St.Ignatius of Loyola)在法国巴黎创建。 耶稣会是一个纪律严明的天主教修会组织,宗 旨是传播福音,服务灵魂,彰显天主荣耀。要 成为耶稣会士,得发三大誓:拒绝女色不结婚, 保持清贫不积私财,绝对服从会长及教皇。不 要财,不要色,绝对服从,完全的无我。选择 这样的人生,意味着巨大牺牲,这不是常人能 承受的。利玛窦不是常人。

13


季风本周推荐

《心灵哲学》 斯蒂芬•P•斯蒂克 等 / 高新民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4-6 / 78.00 / 心灵学

特德•A•沃菲尔德(Ted A. Wareld)是 圣母玛利亚大学哲学副教授,他当前的研究兴 趣是心灵哲学、认识论和形而上学。他出版的 专 著 有 :《 心 理 表 征 文 选 》( Mental Representation:A Reader,1994;与斯蒂芬• 斯蒂克合编)和《怀疑主义》(Skepticism, 与 K•德罗斯合编) 。他还撰写有关于决定论、 道德责任、人的自由和知识的论文。 目录

本书内容广泛,收录了由一流学者撰写的 许多具有特殊使命的篇章,它为心灵哲学中的 核心主题给出了一种最新的审视。 《布莱克韦尔心灵哲学指导》引领读者穿 越范围广阔的主题,包括人工智能、意识、二 元论、情绪、民间心理学、自由意志、个体主 义、人格同一性和心身问题。 总体而言,本书恰逢其时,它对于有兴趣 更深入地理解这个领域的任何人都是一部重 要的著作。它对大学生是通俗易懂的导论,而 对研究生和研究人员也提供了新颖、有趣的见 解。

作者简介(1) 导论特德•A•沃菲尔德 第 1 章心身问题:一个综述柯克•路德维希 第 2 章心身问题威廉•G•莱肯 第 3 章物理主义安德鲁•梅尔尼克 第 4 章二元论霍华德•鲁宾逊 第 5 章意识及其在自然中的位置大卫•J•查默 斯 …… 丛书 布莱克韦尔哲学指导丛书 这套丛书还有 《古代哲学》,《哲学逻辑》 , 《社会政治哲学》,《社会科学哲学》,《伦理 学理论》 。

斯蒂芬•P•斯蒂克是罗格斯大学哲学教 授,他当前的研究兴趣是心灵哲学和认知科 学。他出版的专著有:《从民间心理学到认知 科学》 (From Folk Psycholgoy to Cognitive Science,1983)、《理性的断裂:一种实用主 义认知评价理论的序言》 (The Fragmentation of Reason:Preface to a Pragmatic Theory of Cognitive Evaluation,1990)和《解构心灵》 (Deconstructing the Mind,1996) 。他在心 灵哲学、认知科学、语言哲学和认识论领域撰 写有论文。

14


季风本周推荐

《文明的悖论:约翰·密尔与印度》 耿兆锐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14-6 / 39.00 / 思想评论

想文化史、基督教研究。

目录

作为 19 世纪西方自由主义的伟大代表,密尔是如何调和他 作为一个英属印度专制政府官员的身份与他拥护公民及政治自 由各项原则的呢?换言之,他是如何调和这种自由与殖民主义 或帝国关系的呢?他对英属印度的殖民文化教育采取了怎样的 态度?耿兆锐著的《文明的悖论(约翰·密尔与印度)》将尝试 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分析研究。 约翰·斯阁亚特·密尔(JohnStuartMill,1806 一 1873), 19 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经济学家,自由主义、功 利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主要著作有《逻辑体系》 (1843) 、 《政治经济学原理》 (1848) 、 《论自由) (1859) 、 《代议制政府》 (1861) 、 《功利主义》 (1863)等等。 密尔作为英国议员、19 世纪西方知名学者,长期(他人生 最美好的 35 年时光)作为高级文官供职于英国东印度公司,参 与制定并一度决策殖民地印度的各项事务。密尔与英国在遥远 尔方的最大殖民地印度之间肯定发生过诸多联系,印度在密尔 庞杂的思想体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仅从记录历史的一般意义 上来讲,这就很值得用心去探索、去研究。耿兆锐著的《文明 的悖论(约翰·密尔与印度) 》就是告我们他所探索研究的结果。

第一章 密尔家族与印度 第一节 詹姆斯·密尔与印度 第二节 约翰·密尔与印度 第二章 帝国与自由的悖论 第一节 密尔的印度文明观 第二节 印度专制的“合法性” 第三节 密尔的自由帝国观 第三章 英印文教之争 第一节 英语学派与东方学派 第二节 本廷克的《印度教育 决议案》 第三节 密尔的印度教育思想 第四章 东印度公司的“悼词” 第一节 东印度公司简述 第二节 密尔为公司请愿 第三节 《印度政府改进法案》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密尔家族大事年表 附录二 密尔主要作品 附录三 英印总督(1774 一 1876) 附录四 英国首相(1721 一 1874) 附录五 东印度公司大事记 附录六 译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耿兆锐,生于 1980 年,历史学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现 为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历史学、哲学、思

15


季风本周推荐

第三部分

《何谓“市民社会”——基本概念的变迁史》 《人口峭壁》 《互联网的误读》 《儿童生活的最初五年——学前儿童生活指南》

16


季风本周推荐

《何谓“市民社会”——基本概念的变迁史》 植村邦彦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14-4 / 40.00 / 社会学研究

《何谓“市民”社会:基本概念的变迁史》 是从市民社会的思想起源开始论述,从概念转 化,直至今天人们对市民社会认识的变异,其 间,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到洛克,到霍布斯, 到卢梭,到弗格森,到黑格尔,到马克思,一 路走来,再到现当代日本及各国的市民社会的 研究者们,最后到全球化的当代社会,是对市 民社会这一演变过程最经典的解读。 植村邦彥,1952 年出生于日本爱知县。日 本著名社会学者、经济学教授。现任日本关西 大学经济学部部长。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思想 史。 主要著作 有:《亚 洲是 “亚洲 的”吗》 ( nakanishiya 出 版 , 2006 )、《 马 克 思 的 actuality——再读马克思的意味》 (新泉社, 2006)、《解读马克思》(青土社,2001)、《同 化与解放一一 19 世纪的“犹太人问题”论争》 (平凡社,1993)等。 目录 序章 何谓“市民社会” 第一章 作为“国家共同体”的“市民社会” ——从亚里士多德到洛克 1.“civil society”的原意 2.从“societas civilis”至“civil society”

——从布鲁尼到胡克 3.传统政治哲学的继承与中断一一霍布斯和 洛克 4.“国家=市民社会”的历史相对性 第二章 “市民社会”和“文明社会”——卢 梭、弗格森、斯密 1.卢梭的“市民社会”与“文明人” 2.弗格森的“市民社会”概念 3.弗格森的“有教养的社会”与“文明” 4.从“市民社会”走向“文明化的商业社会” 第三章 “市民社会”概念的转换——加尔夫 译《国富论》与黑格尔 1.弗格森与黑格尔 2.加尔夫译《国富论》与“市民社会” 3.斯密与黑格尔 4.新“市民社会”概念之成立 第四章 从“市民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黑格尔和马克思 1.黑格尔的“市民社会”与“国家” 2.早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和“国家” 3.从“市民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4.从“资本主义社会”走向“联合社会” 第五章 口语“市民社会”用语的形成 1.作为译词的“市民社会” 2.日本“市民社会”的特殊性-平野义太郎、 小林秀雄、丸山真男 12l 3.高岛善哉的“市民社会”论 4.战后的高岛善哉和“市民社会”论的形成 第六章 市民社会派马克思主义 1.内田义彦——战后讲座派马克思主义者 2.内田义彦的“市民社会论” 3.平田清明的“市民社会论” 4.“市民社会派马克思主义”的形成 第七章 “市民社会论”的终结 1.“市民社会”与“大众社会”——20 世纪 60 年代 2.“市民社会主义”吸其挫折-20 世纪 70 年代 3.“市民社会派马克思主义”的终结与对葛兰 西的纳入——20 世纪 80 年代 …… 17


季风本周推荐

《人口峭壁》 [美]哈瑞·丹特 / 萧潇 / 中信出版社 / 2014-6 / 59.00 / 城市学研究

的预测专家。作为哈佛大学的 MBA、 《财富》100 强咨询顾问、 新的风险投资者、著名的演说 家,哈瑞•丹特在其所在领域 都赢得了极高的尊重。 节选

在《人口峭壁》中,作为长期从事经济预测的专家,哈瑞 •丹特认为,通货膨胀只有当人口规模巨大的年轻群体迈入社 会时才会发生,而当庞大的老年群体出现时就会出现通货紧缩。 因此,2014〜2023 年将出现通货紧缩,这一阶段将会对房地产、 教育、商业战略、投资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谈到中国时,作者认为,中国是他见过的最大的泡沫,它 的房地产泡沫已经超过所有发达国家。中国将是最后一个破灭 的泡沫,而且中国即将达到人口的高峰期,到 2025 年就会出现 人口数量的下降。也就是说,虽然中国还会有一个时间很长的 城镇化进程,但它将是第一个从人口峭壁上跌落下来的新兴市 场国家。作者还认为,中国庞大的债务、房地产和过度建设泡 沫将会产生严重后果,迫使中国在未来数年内遭遇震荡。 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股市萎靡不振的根本原因:中国 的过度建设会带来增长,但不会带来收益,因为过剩产能推高 了成本。而股市用以衡量收益,中国政府却不惜任何代价地维 持增长和就业。中国股市在未来几年内将会跌至 1 000 点,并 在未来 10 年内慢慢消化吸收掉房产、基础设施以及工业庞大的 过剩产能。 哈瑞•丹特,“哈瑞•丹特基金会”主席和创始人。该机 构定期出版“哈瑞•丹特预测”并管理“哈瑞•丹特财经顾问 网络”。丹特先生是唯一准确地遇见了 20 世纪 90 年代大繁荣

自 20 世纪 80 年代的大牛市以 来,我并不经常站在预测熊市 的一边。80 年代第一波金融 高峰之后,大部分经济学家看 衰美国,我却看到了“婴儿潮” 一代的崛起,并对美国经济持 乐观态度。然而,正当经济学 家们在 90 年代认为日本能够 超越美国之时,我却觉得日本 经济终会陨落。现在,尽管事 实是日本经济在 20 年之后仍 然萎靡不振,但人们依旧断言 未来 10 年中国经济将快速增 长。 我们的丹特研究中心有一种 非秘密武器——人口学,这是 能够让你避开死角、看到未来 的终极指示标。你所能预测到 的不只是未来几年内,而是几 十年内最基本的经济走势。人 口数据有助于辨识宏观与微 观两种趋势。小的方面,我可 以告诉你,人们对炸薯条的消 费高峰年龄是 42 岁;大的方 面,我可以根据家庭平均消费 峰值滞后于出生高潮 46 年的 规律,告诉你 1983 年以来经 济领域的起起落落。 简而言之,我相信如果你 能充分了解人口数据,就不难 将其为你所用。

18


季风本周推荐

《互联网的误读》 詹姆斯•柯兰等 / 何道宽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4-7 / 45.00 / 互联网络研究

互联网的发展蔚为壮观。如今,全球的互 联网用户达到 20 亿之众, 约占世界人口的 30%。 这无疑是一个新的现象,对于当代各国的经 济、政治和社会生活意义重大。有关互联网的 大量大众读物和学术著作鼓吹其潜力将从根 本上被重新认识,这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一 片唱好时表现尤甚,那时许多论者都对互联网 敬畏三分,惊叹有加。虽然敬畏和惊叹可能已 成过去,然而它背后的技术中心主义——相信 技术决定结果——却阴魂不散,与之伴生的则 是对互联网的误读——不能将其置于社会经 济政治语境中去理解。 本书从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的 视角,简明扼要地讨论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 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互联网的历史,总 览其社会地位;第二部分聚焦于互联网的规制 和互联网经济;第三部分审视其政治影响和文 化影响。 詹姆斯•柯兰,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传 播学教授、金史密斯-利华休姆媒介研究中心 主任,撰写或编著了 21 种媒介研究的著作, 主要有《不需承担责任的权力》 (Power without Responsibility) 、 《媒介与社会》 (Media and

Society) 、 《媒介与权力》 (Media and Power) , 这些书均多次重印,并有五种语言的译本;曾 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斯坦福 大学、奥斯陆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访问学者; 2011 年因媒介、市场和民主研究的学术成就而 获埃德温•贝克奖。 娜塔莉•芬顿,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传 播学教授、金史密斯-利华休姆媒介研究中心 负责人之一,研究重点为媒介的空间、联系和 控制以及全球媒介和民主;论著重点为媒介、 政治和新媒介;尤其有志于公共文化、公共领 域和民主的再思考。 德斯•弗里德曼,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 传播学高级讲师,著有《媒介政策的政治》 (The Politics of Media Policy),与人合编《媒 介 与 恐 怖 主 义 : 全 球 视 角 》( Media and Terrorism: Global Perspectives) ,另任《全 球 媒 介 与 传 播 》( 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杂志合作编辑、金史密斯- 利华休姆媒介研究中心研究员。 目录 第一部分 总论 第一章重新解释互联网 第一节经济转型 第二节全球理解 第三节互联网与民主 第四节新闻业的复兴 第五节不同的语境产生不同的结果 第六节授权与削权 注释 参考文献 第二章重新思考互联网的历史 第一节小引 第二节互联网的技术发展 第三节军方的赞助 第四节科学家的价值观 第五节反文化的价值观 第六节欧洲的公共服务 第七节互联网的商业化 ……

19


季风本周推荐

《儿童生活的最初五年——学前儿童生活指南》 [美]阿诺德·格塞尔 / 桑标等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4-7 / 68.00 / 儿童心理学研究

本书作者详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心 理发展的进程和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提出从 心理发展的角度理解学龄前儿童,描述了儿童 第一年和一至五年的生活内容,学前行为的图 画量表、成长的动力、适应的行为、语言的发 展、个体和群体的行为以及特殊儿童的诸种行 为。 阿 诺 德 · 格 赛 尔 ( Arnold Gesell , 1880-1961)儿童发展研究领域的先驱,美国 儿童心理学家。他编制了一个测量婴儿和学前 儿童行为发展的量表——耶鲁量表,亦称“格 赛尔发展量表” (Gesell Development scale), 是婴幼儿智力发展测量工具。适用年龄范围是 出生 4 周至 6 岁 (后来修订为出生 4 周至 3 岁), 广泛适用于儿童心理学及医学的儿科研究等 实践领域。

20


季风本周推荐

第四部分

《域外文献里的中国》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 《道士下山(癸巳年修订本)》 《批评史中的作家》 《伦理诉求和政治伦理批判——奥威尔小说研究》

21


季风本周推荐

《域外文献里的中国》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2014-6 / 49.00 / 中国历史研究

大家都知道,在东亚的邻国,他们也有他们自 己的文字,比如日本有他们的假名,朝鲜有他 们的谚文,越南有他们的喃文。可是这些文字, 在二十世纪之前,在他们国家的地位都相当 低,被称之为“方言” ,这个“方言”的意思, 指的是乡下话、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话。这些文 字,也被称为“女文字” ,就是女性使用的文 字。所以,一切正大的场合,一切正规的文件 所使用的都是汉字。在我们周边,就保留下了 大量汉籍。而汉字,在东亚汉文化圈也可以说 是大家共同的文字,享有崇高的地位。 目录

所谓“域外文献” ,是指中国以外国家的 传统文献。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前现代时期, 中国周边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各国,多有用汉文 书写的文献,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和中国有关的 历史文化记录;而在欧洲,由于近世传教士来 华宣教,也存留着不少相关的文本和图像资 料。以通俗讲座的形式,发掘通过异域之眼呈 现的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中国,对于我们再度 认知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反思在新的世界格局 中和近邻远郊和平共处的方法,具有不可替代 的独特价值。 2013 年春,作者和“上图讲座”合作,以 “域外文献里的中国”为主题,邀请海内外相 关学者开设了第一次面向大众的”章培恒讲座 “系列,本书就是以当时的讲座录音为基础整 理而成的。 节选 所谓汉籍, ,就是用汉字撰写的典籍。而 域外,指的是中国疆域之外。域外汉籍,就是 指中国之外用汉字撰写的各类典籍。因为它的 内容大多植根于中国的传统学术,所以在二十 世纪初叶前后,也就是域外汉籍的时间下限。

出版说明 第一讲 朝鲜半岛汉籍里的中国 张伯伟 引言:一只眼 两只眼 三只眼 一、从慕华到小华 二、从小华看中华 三、从“朝天”到“燕行” 四、“通信”与“燕行” 五、观看的四种态度 第二讲 越南燕行文献里的中国 陈正宏 一、越南·燕行·燕行文献 二、使程图里的中国 三、中国的帝后与文人 四、中国的另一面 五、余论 第三讲 日本文献里的中国 邵毅平 引子 一、早期东渡移民 二、汉文化的东传 三、中国式文教制度 四、曲水流觞与汉诗 五、中国节日与风俗 六、白居易的“粉丝” 七、从留唐到“善邻” 八、汉文学的风靡于反动 九、回光返照与脱亚入欧 第四讲 欧洲传教士文献里的中国 [法]梅谦 立 ……

22


季风本周推荐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 夏志清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14-7 / 39.80 / 书信集

集《爱情.社会.小说》 《文学的前途》 《人的 文学》 《新文学的传统》等。 节选

张爱玲的「信物」与夏志清的「按语」 , 探寻张爱玲最私密的心灵角落。文学史上最难 得的一场相知相惜。坦坦白白,鱼雁往返,一 笔一划,一字一句,张爱玲与夏志清以三十余 年的往复书简,告诉我们,如何思辩、如何质 疑、如何哀伤、如何劝慰、如何任性脆弱、如 何柴米油盐……织造出一幅中国现代文学史 的独特景色。试着辨识字里行间的迹证与致密 的人情纹路,然后,我们终有一天,总算懂得 人间的真实。

一九九五年九月八日在电话上听到张爱 玲去世的消息后,不出两三天即为中国时报 《人间副刊》赶写了一篇文章《超人才华,绝 世凄凉:悼张爱玲》 ,主要参考数据即是一九 七○年以来她所寄我的信件,现成放在我书房 的公文柜内,抽阅很方便。但张爱玲至迟在一 九六一年三月收到我寄她的英文初版《中国现 代小说史》后,即该同我通信了。某一天我查 看原先专存先父、先兄家信的四只长盒,无意 中发现其中一只早已改放了几个文学界重要 朋友的信件,张爱玲大部分六○年代的信件也 在内,可惜没有一九六三年以前的信,可能因 搬家被我丢弃。

张爱玲(1920-1995) ,中国女作家。二十 岁便惊艳文坛,书写出许多精彩佳作,一生传 奇。她不只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小 说家,更已经成为一种文化风尚。晚年生活在 美国洛杉矶,深居简出的作风更增添了她的神 秘色彩。时至今日研究张爱玲的风潮从未止 息。 夏志清(1921-2013) ,美国耶鲁大学英文 系博士。曾任教美国密歇根大学、纽约州立大 学、哥伦比亚大学等校。2006 年 7 月当选中央 研究院院士。夏志清学贯中西,中英文著作皆 极具分量,且影响深远。著有《中国现代小说 史》 《中国古典小说》等学术名作,文学评论

23


季风本周推荐

《道士下山(癸巳年修订本) 》 徐皓峰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14-6 / 38.00 / 长篇小说

目录 1、一下青山万里愁 2、风过西湖千竹悲 3、入定 4、自古大才难为用 5、人去西南天地间 6、天女 7、恶念 8、彭家的东西 9、目击 10、别后休洗莲花血 11、零落年深残此身 ……

一九三零年代的杭州,烟柳繁华之地。 一个小道士的奇遇引动各界人物现身,西 域高僧、政府要员、日本武士、中统特务、太 极高手、梨园名角……一时,种种秘传心法浮 现于世。徐皓峰的《道士下山》根据武林掌故 和前人口传,生动讲述了一段民国江湖传奇。 小说以史实和拳理相陈,描画奇人、奇情、奇 事、奇技。主要人物皆有原型;其下笔简洁, 立意高远,有明清笔记遗韵。当初本书的写作 是向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之作《江湖奇侠传》 致意,现在作者重新删削润色,更具文采之胜。 以飨读者。 徐皓峰,导演,作家,道教研究学者,民 间武术整理者。1973 年生。高中毕业于中央美 术学院附中油画专业,大学毕业于北京电影学 院导演系。 电影作品: 《倭寇的踪迹》 (编剧、导演) 《箭士柳白猿》(编剧、导演) 《一代宗师》 (编剧)短篇小说集《刀背藏身》纪实作品: 《逝去的武林》 《高术莫用》 《武人琴音》等长 篇小说: 《武士会》 《道士下山》等。

节选

民国留下许多“两个半”的典故,一 人觉得自己在一领域高度够了,评点同代 英才,爱说只有两个半人,两个半人懂军 事、两个半人懂明史、两个半人懂庄子…… 说这话的人很自豪,半个人很倒霉, 被说成半懂不懂,不如不提。 民国之前,不好意思把人说成半个, 会把自己评为古来第三人。司马迁评自己 是孔子、吕不韦之后的史书第三人,传的 是治天下之法。东汉人替董仲舒骄傲,元 朝人替司马光骄傲,他俩都曾是第三人。 古来第三,便是当世第一,如此算术。 禅宗在六祖惠能之后,不立祖位,禅 宗截止于六祖。六祖之后,各立山头,不 再有当世第一人。胡适考证,其实惠能立 了神会当七祖,但神会放弃了,胡适写得 像是亲身经历,动了感情。 尊重弃权的王者,是古来的大众情感。 《吕氏春秋》、《史记》写民族开端,是从 一伙弃权者写起,延续到晚清,是一批“告 老还乡”的人。民国初始,清室弃权、孙 中山弃权,均获高誉。传统还在,古来的 情感决定了眼前世事。 24


季风本周推荐

《批评史中的作家》 程德培等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2014-6 / 39.00 / 文学批评史

次非演讲》 (E.E.Cummings) 。 木叶,原名刘江涛。生于北京,现居上海。 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写诗歌、评论等,也 做访谈。2006 年,获中国时报文学奖之诗歌评 审奖。 黄德海,1977 年出生,山东平度人。毕业 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文化》杂志编辑, 写文学评论和随笔。 项静,文学博士。生于 1981 年,山东泰 安人。供职于上海市作家协会研究室,从事文 学评论写作。著有《民国少女》,曾获《上海 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目录 本书是程德培、吴亮及上海青年批评家黄 德海、木叶、项静、张定浩等人近年写作的文 学批评文章选集。所论对象均是中国当代文坛 的重要作家,如贾平凹、苏童、韩少功、王安 忆、余华等等;每篇文章都是一份作家的个案 研究。从这些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批评应当 具备的独特品质:那种执著而不带有偏见,随 时准备孤身独立、好奇、热忱、怀疑的意志。 程德培,文学评论家。广东中山人,1951 年生于上海。著有《小说家的世界》 、 《小说本 体思考录》,《33 位小说家》,《当代小说艺术 论》,《谁也管不住说话这张嘴》,编选并评述 《探索小说集》、《新小说在 1985》、《新闻小 说’86》等。 吴亮,文学评论家。广东潮阳人,1955 年 生,现居上海。著作有《文学的选择》 、 《批评 的发现》 、 《秋天的独白》 、 《被湮没的批评与记 忆》 、 《我的罗陀斯——上海七十年代》 、 《夭折 的记忆》等。 张定浩,1976 年生,安徽人,现居上海, 杂志编辑,业余写诗和文章。著有《孟子选读》 、 随笔集《既见君子:过去时代的诗与人》、文 论集《批评的准备》(即出) ,另译有《我:六

隐藏的文学肖像(序一) 吴 亮 批评家的悟性(序二) 程永新 前 言 程德培 贾平凹:镜灯天地水火 程德培 苏童:捆绑之后 程德培 韩少功:打碎,如何重新组合 程德培 马原: 《牛鬼蛇神》的前世今生 程德培 王安忆:生活应该是怎么样的 张定浩 余华:一个作家的叙事之夜 木 叶 韩东:“断裂”及其所创造的 黄德海 林白:一个人在路上 项 静 铁凝:“镜子”里外都是“镜子” 程德培 刘恒:地狱与天堂背后的多副面孔 程德培 迟子建:魂系彼岸的此岸叙事 程德培 李佩甫:“两地书” 程德培 方方:小说的叙事锋芒 程德培 叶兆言《很久以来》:还有无数人的记忆像鸿 毛那样飞向天空 吴 亮 宁肯《天•藏》:我们需要走在一个能摩擦的地 方 程德培 金宇澄《繁花》 :我讲你讲他讲 程德培 格非《春尽江南》:进步的世界是一个反讽的 世界 程德培 ……

25


季风本周推荐

《伦理诉求和政治伦理批判——奥威尔小说研究》 聂素民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14-5 / 39.00 / 小说研究

聂素民编著的《伦理诉求和政治伦理批判--奥威尔小说研 究》采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从奥威尔的“平民小说”与 “政治小说”的叙事形式与伦理表达中,指出小说的伦理诉求 和政治伦理批判,论述小说对伦理身份、伦理规范、伦理选择 的诉求、对打破伦理禁忌、乱伦、伦理意识错乱、兽性主导人 性因子、放弃伦理身份的批判。通过这诉求和批判,分析人的 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生态、压迫与逼迫的伦理问题。 聂素民,女,江西金溪人,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副教授, 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主持省、厅级课题项目多项, 在《外国文学研究》、 《文艺理论与批评》、 《江汉论坛》等刊物 上发表论文 30 余篇。 目录 第一章 奥威尔的生平与小说研究概述 第一节 生平传略 一、青涩年代的印迹 二、创作的奇迹 第二节 小说创作 一、奥威尔的伦理观 二、小说的伦理观 第三节 奥威尔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视角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伦理与文学伦理学概 述 一、伦理学概述 二、文学伦理学概述 第二章 老爷道德批判 第一节 殖民话语 一、 《缅甸岁月》的殖民话语 二、 “白人绅士准则” 三、弱肉强食 第二节 殖民话语的伦理分析 一、弗洛里伦理身份反讽 二、弗洛里与伊丽莎白的爱情 纠葛 三、吴波金的伦理意志 第三章 社会伦理批判 第一节 《动物农庄》平等的 任意性 一、平等“七诫” 二、猪的伦理身份 三、动物的伦理意识 四、猪的兽性行为 五、农庄的伦理叙事 第二节 《动物农庄》平等的 任意性 一、小词大用的政治伦理馏 二、细节 隐喻斯芬克斯因子 三、能指与所指的历史语境 四、政治伦理的多重视点 第三节 《一九八四》隐喻社 会的政治伦理 一、伦理乱象与历史真相 二、悖谬的“党标” 三、双重聚焦的讽刺 四、温斯顿的伦理意识 第四节 变态的人格 ……

26


季风本周排行

季风本周排行

1

2

3

非学术类 序号

书名

出版社

作者

单价

1

给孩子的诗

中信

北岛

30

2

知日·料理之魂

中信

苏静

35

3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中信

俞敏洪

36

4

咖啡苦不苦

浙江文艺

陈丹燕

39

5

1403 读库

新星出版社

张立宪

30

6

300 常用字繁简对照习字本

上海人美

英秀林 编

10

7

庆祝无意义(米兰·昆德拉作品系列) 上海译文

米兰·昆德拉

30

8

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

湖南文艺

卢思浩

35.8

9

如何成为一个妖孽/思享家系列

中信

胡紫薇

39

10

民国红粉

新星出版社

张耀杰

39

27


季风本周排行 11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

中信

[日]安藤忠雄

45

12

高术莫用

人民文学

李帼忠 徐骏峰

39

13

得未曾有

十月文艺

庆山

49

14

缤纷钢珠笔的不败贴

现代出版社

AMILY

32

15

逝去的武林

人民文学

李仲轩 口述/徐皓峰 撰文 38

28


季风本周排行

1

2

3

学术类 序号

书名

出版社

作者

单价

1

国际商法/21 世纪经济学教材

清华大学

任荣明 侯兴政 编著 39

2

管理经济学.原书第 10 版

机械工业

美/克里斯托弗.R.托马斯 75

3

组织行为与管理

北京师大

唐宁玉

38

4

工商管理经典译丛:

营销管理(第 14 版.全球版)

人民大学

菲利普.科特勒等

79

5

北大教授与《新青年》

新星出版社

张耀杰

46

6

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

世界图书

(日)生命科学编辑团队 32

7

独裁者手册

江苏文艺

[美] 布鲁斯·梅斯奎塔

8

传习录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王阳明

39

9

苏联军队的瓦解

社科文献

美/威廉·奥多姆

89

10

正义的成本:当法律遇上经济学

东方

熊秉元

45

11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修订版)

中央编译

法/古斯塔夫·勒庞

35

12

性学入门-人类在性学领域的探索

上海社会科学院

李银河

26.8

13

自我颠覆的倾向

商务

美/阿尔伯特.赫希曼 49

42

29


季风本周排行 14

(1927-1937)民国首都南京的营造政治与现代想象

江苏人民

董佳

肖星

35

34 15

一本书读懂财报

浙江大学

30


声音

声音 慢慢朽烂——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废弃图录 王小波:警惕狭隘民族主义蛊惑宣传 荷兰处理马航 MH17 坠毁事件和中国处理 MH370 事件的不同 秦晖:乌克兰问题解析 中国车祸为什么那么多?一个海归的揭示让你惊诧!

慢慢朽烂——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废弃图录 海参崴老乡 战争史(2014-07-13)

如果城市和村庄有生命,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城市无疑已进入垂暮之年,这些计划经济 时代的璀璨之花正一朵朵凋零,行将就木…… 当你走进这些掩映在森林、草原和海港间的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的小城和村庄,如同进入

31


声音 了一个个城市墓群!这不是虚幻中的世界,也不是斯皮尔伯格的星战大片的爆破拍摄现场。这是 真实的世界。 ——你若问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废墟在哪儿? 答: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 它的面积有多大? 答:1200 万平方公里。 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废墟不同,俄罗斯的废墟不是一个废车库、一栋废农舍,一座废工厂, 而是整座整座的城市,整片整片的村庄。由于人口锐减和剩余人口向欧洲回迁,在这里,一座座 工厂、城市和村镇在废弃。这片废墟的分布范围可用壮观和浩瀚来形容,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 的 1200 多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到处都有它的踪影和“雄姿” !这里正变成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废墟 和民用废墟。 ——你若问世界上最大的焚化场在哪儿? 答: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 。 它的范围有多大? 答:从南到北跨越了 20 个纬度,从东到西跨越 9 个时区。 在这里不需要焚化炉,城市建筑、街道、港口的硅酸水泥被风化成了沙土,钢材、型材被锈 蚀变成了金属碎渣。村舍变成了木屑和泥土。西伯利亚和远东那一座座城市和村庄正被岁月无情 的焚化。如果城市也有生命,这里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墓群! ——你若问世界上最大的填埋场在哪里? 答: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 它的长度有多长? 答:从乌拉尔山向东一直到楚科奇半岛绵延上万公里。 这里原本就是核废料、化工废料,有毒物质的填埋场和倾倒场地,现在又多了一大批填埋物 ——城市和村庄。2004 年的数据显示,在俄罗斯 15.5 万个村庄中,有 1.3 万个已经废弃,3.5 万 个村庄居民人数不到 10 人。据此诺夫哥罗德州的数据推算,近几年消失的村庄数估计有 2.5 万 个,这些村庄分布在森林中、草原上、小河旁,大自然正将废弃的村庄默默的填埋。 让我们近距离的看一看这些已经或即将在地图上消失的城市和村庄。

32


声音 这是位于俄远东马加丹州的小城谢姆昌(Сеймча) ,表面看他还是一座城市,掩映于 青山碧水之中,实际上已经是空无一人、杂草丛生的荒废的空城。

这是废弃的谢姆昌空城的冬景。由于没有了人烟,谢姆昌冬天的积雪都是纯净的。以后,这 里只能作为遗址出现了。 这座小城叫做卡德昌(Кадыкчан) ,建于 1943 年,曾经作为流放政治犯的的古拉格 集中营,这是一座工矿城市,该城于 2003 年 4 月 4 日被正式废弃,城市中还有个别老人抱守残 年。

33


声音 这是位于俄罗斯远东极东地区楚科奇州的小城共青城(Комсомольский) ,尽 管他的房屋还很“完整” ,街道还很齐整,但街道上空无一人,房屋里也人去楼空,整座城市死 一般沉寂。已如同鬼城。该城于 1998 年废弃。

这是位于俄罗斯北极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的小城奴姆基(Нумги) ,该城距鄂毕湾约 200 公里,曾是极地探险基地,该城于 2001 年废弃。

这是位于西西伯利亚彼尔姆州的小城上古巴哈(Верхняя Губаха) ,这里房屋 已老旧和破败,整个城市如同遭遇了瘟疫,如今也已是一座废城。

34


声音

下面两座城市是位于西伯利亚南部卡拉斯诺雅尔斯克州的阿雷克里(Алыкель)以及 梅德韦日-卢切伊(Медвежий ручей) ,同样是两座死城。两城均于上世纪末废弃。

梅德韦日-卢切伊汉语直译曰“熊掌”,如今黑漆漆的废城“熊”风不再,“熊样”更 浓!

35


声音 除了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欧洲部分同样也无法幸免,从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 斯克、圣彼得堡到黑海沿岸的克拉斯诺达尔,到处都有废弃的城市和乡村,甚至连莫斯 科周边都不能幸免。 这是摩尔曼斯克州的海港城市格列米哈,这里曾经是俄罗斯的核潜艇基地,战略位 置决定了俄罗斯会力保这座城市,不会遭轻易废弃。但这个昔日 3 万多人口的城市如今 已是风雨飘摇,卫星城已经废弃,主城区也处于废弃的边缘。

虽然远处海景秀丽,但这片城区已空无一人。

由于没有了人烟,狗熊竟可以在居民区里大行其道,真是一幅绝妙的奇景! 这些废弃的城市像被核子武器摧毁的样子,没有了生机,这里很难找到一栋像样的、完整的 房子。到处是残垣断壁,断砖碎瓦。 工厂和居民区残破不堪。墙面剥落,墙缝开裂了,漏出了方砖。墙上的玻璃早就碎了不知多 久,只剩下了黑漆漆的锈蚀的骨架。

36


声音

没有运走的设备,废旧型材、运动器材、卡玛斯车、拉达车、莫斯科人、甚至坦克、装甲车、 直升机,都被杂乱无章丢弃。在这里,即不担心被盗,也不用管他是否朽烂。因为即使你搬走他, 也没有道路可以运输。

37


声音

城市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学校、商店、运动场、电影院、博物馆、教堂……甚至昔日的纪念 碑、宣传标语都废弃了。整座城市如切尔诺贝利的死城。

38


声音 街头的两个老人蜷缩在木克愣里,是这座城市最后的居民,和唯一的活物。老人已经很久见 不到外面的人了,见到外人竟如同见到了外星人。水、电、通讯都停了,人们不可能为了几个老 人成立发电站、变电所、自来水公司、邮局,于是,这里似乎又回到原始社会。 …… 我们将眼光向整个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望去,那里有很多这样的留守俄国人,从马加丹的港 口、到高加索的车站,从摩阔崴内港,到谢姆昌(谢幕场)小城……他们在守望着这片土地,与 他一起腐朽、风化、慢慢变老。风烛残年的老人、风烛残年的城市、风烛残年的俄罗斯!

远东在废弃、西伯利亚在废弃、俄罗斯在慢慢朽烂……没人能改变这一进程。

39


声音

40


声音 人们依旧向欧洲涌去,或准备享受完优惠政策马上走人。远东寄居蟹们都去找适合自己的舒 适的空壳。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残存的俄国人蜷缩在西伯利亚铁路沿线的几个城市据点和远东稀稀落落的小港口, 至于那些小城镇和村庄,则只能自生自灭!为区区几个人、十几个人的小镇、村落架设 电话线,修建水泥路、建发电厂不符合经济原则。建得起,用不起,用得起,修不起, 修的起,拆不起!但如果不建造,则只有任其废弃……

俄罗斯人被西方讥之为“滨临灭绝的物种”(endangered species)。日益萎缩并外流的人口加 上不敢对外开放的封闭、保守的民族意识,让俄罗斯步入了怪圈,恶性循环……,俄国人自闭的 民族积习不改,上帝都拯救不了俄罗斯! 当废弃城市的瓦砾被杂草和树木掩埋,当工厂爬满藤条,一切又回到 300 年前到初始的样子。

41


声音

42


声音 西伯利亚铁路上的一小串城市,在 NASA 卫星图上闪着微弱的光,这情景多么像 300 年前的 俄国兵匪深入西伯利亚和远东腹地的据点?只是不知若干年后,这些据点还有几个?■

43


声音

王小波:警惕狭隘民族主义蛊惑宣传 王小波 思想潮(2014-07-18)

罗素曾说,人活在世上,主要是在做两件事:一、改变物体的位置和形状;二、支使别人这 样干。这种概括的魅力在于简单,但未必全面。举例来说,一位象棋国手知道自己的毕生事业只 是改变棋子的位置,肯定会感到忧伤;而知识分子听人说自己干的事不过是用墨水和油墨来污损 纸张,那就不仅是沮丧,他还会对说这话的人表示反感。我靠写作为生,对这种概括就不大满意: 我的文章有人看了喜欢,有人看了愤怒,不能说是没有意义的……但话又说回来,喜欢也罢,愤 怒也罢,终归是情绪,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我还可以说,写作的人是文化的缔造者,文化的影响 直至千秋万代——可惜现在我说不出这种影响是怎样的。好在有种东西见效很快,它的力量又没 有人敢于怀疑:知识分子还可以做蛊惑宣传,这可是种厉害东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里,德国人干了很多坏事,弄得他们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有个德国将军蒂 佩尔斯基这样为自己的民族辩解:德国人民是无罪的,他们受到希特勒、戈培尔之流蛊惑宣传的 左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还有人给希特勒所著《我的奋斗》做了一番统计,发现其中 每个字都害死了若干人。德国人在二战中的一切劣迹都要归罪于希特勒在坐监狱时写的那本破书 ——我有点怀疑这样说是不是很客观,但我毫不怀疑这种说法里含有一些合理的成分。总而言之, 人做一件事有三种办法,就以希特勒想干的事为例,首先,他可以自己动手去干,这样他就是个 普通的纳粹士兵,为害十分有限;其次,他可以支使别人去干,这样他只是个纳粹军官;最后, 他可以做蛊惑宣传,把德国人弄得疯不疯、傻不傻的,一齐去干坏事,这样他就是个纳粹思想家 了。 说来也怪,自苏格拉底以降,多少知识分子拿自己的正派学问教人,都没人听,偏偏纳粹的 异端邪说有人信,这真叫邪了门。罗素、波普这样的大学问家对纳粹意识形态的一些成分发表过 意见,精彩归精彩,还是说不清它力量何在。事有凑巧,我是在一种蛊惑宣传里长大的(我指的 是张春桥、姚文元的蛊惑宣传) ,对它有点感性知识,也许我的意见能补大学问家的不足……这 样的感性知识,读者也是有的。我说得对不对,大家可以评判。

44


声音 据我所知,蛊惑宣传不是真话——否则它就不叫做蛊惑,但它也不是蓄意编造的假话。编出 来的东西是很容易识破的。这种宣传本身半疯不傻,做这种宣传的人则是一副借酒撒疯、假痴不 癫的样子。萧斯塔科维奇在回忆录里说,旧俄国有种疯僧,被狂热的信念左右,信口雌黄,但是 人见人怕,他说的话别人也不敢全然不信——就是这种人搞蛊惑宣传能够成功。半疯不傻的话, 只有从借酒撒疯的人嘴里说出来才有人信。假如我说“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不仅没人信,老农民还要揍我;非得像江青女士那样,用更年期高亢的啸叫声说出来,或者像姚 文元先生那样,带着怪诞的傻笑说出来,才会有人信。要搞蛊惑宣传,必须有种什么东西盖着脸 (对醉汉来说,这种东西是酒) ,所以我说这种人是在借酒撒疯。顺便说一句,这种状态和青年 知识分子意气风发的狷狂之态有点分不清楚。虽然夫子曾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但 我总觉得那种状态不宜提倡。 其次,蛊惑宣传必定可以给一些人带来快感,纳粹的千年帝国之说,肯定有些德国人爱听; “文革”里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之说,又能迎合一部分急功近利的人。当然,这种快感肯定是种虚 妄的东西,没有任何现实的基础。这道理很简单,要想获得现实的快乐,总要有物质基础,嘴说 是说不出来的:哪怕你想找个干净厕所享受排泄的乐趣,还要付两毛钱呢,都找宣传家去要,他 肯定拿不出。最简单的做法是煽动一种仇恨,鼓励大家去仇恨一些人、残害一些人,比如宣扬狭 隘的民族情绪,这可以迎合人们野蛮的劣根性。煽动仇恨、杀戮,乃至灭绝外民族,都不要花费 什么。煽动家们只能用这种方法给大众提供现实的快乐,因为这是惟一可行的方法——假如有无 害的方法,想必他们也会用的。我们应该体谅蛊惑宣传家,他们也是没办法。 最后,蛊惑宣传虽是少数狂热分子的事业,但它能够得逞,却是因为正派人士的宽容。群众 被煽动起来之后,有一种惊人的力量。有些还有正常思维能力的人希望这种力量可以做好事,就 宽容它——纳粹在德国初起时,有不少德国人对它是抱有幻想的,但等到这种非理性的狂潮成了 气候,他们后悔也晚了。 “文革”初起时,我在学校里,有不少老师还在积极地帮着发动“文革” 哩,等皮带敲到自己脑袋上时,他们连后悔都不敢了。根据我的生活经验,在中国这个地方,有 些人喜欢受蛊惑宣传时那种快感;有些人则崇拜蛊惑宣传的力量,虽然吃够了蛊惑宣传的苦头, 但对蛊惑宣传不生反感;不惟如此,有些人还像瘾君子盼毒品一样,渴望着新的蛊惑宣传。目前, 有些年轻人的抱负似乎就是要炮制一轮新的蛊惑宣传——难道大家真的不明白蛊惑宣传是种祸 国殃民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我的抱负只能是反对蛊惑宣传。我别无选择。■

45


声音

荷兰处理马航 MH17 坠毁事件和中国处理 MH370 事件的 不同 魏蔻蔻@蔻口声声

微蔻 WeiKoKo(2014-07-19)

2014 年 7 月 17 日,MH17 客机坠毁,机上 298 人全部罹难。和三个多月前 MH370 的迷航事 件中,中国乘客的损失最惨重一样,这次 MH17 客机失事,目前已知有 189 名荷兰人死亡。这个 黑色的星期三,简直就是荷兰的国难日。 除了感受到无以名状的悲痛之外,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荷兰在处理该事件的态度和新闻导向以 及荷兰民众的行为,与三个多月前的 MH370 迷航后国内的种种非常不同。 1.新闻队事件的报道的导向非常谨慎、理智和尊重事实。情感基调集中在其他国家对荷兰这 次灾难的关怀和帮助。 荷兰首相吕特在发表演说的时候,措辞极谨慎,说目前最大的可能性是客机被击落了,但起 因和肇事者不清楚。政府除了尽全力追踪事实真相外,最首要的问题是死难者的安置。吕特声明 他和奥巴马,默克,卡梅隆,甚至普京在通话后取得的共识。他呼吁大家一定要用爱团结起来, 度过悲痛。

46


声音

47


声音 对失事地区乌克兰和肇事嫌疑者俄罗斯,荷兰新闻播放的是当地人民的善意。镜头画面是在 乌克兰首都基辅的荷兰大使馆前,络绎不绝的乌克兰人对荷兰死难者的悼念,大堆大堆的鲜花和 流着眼泪的乌克兰人。记者对着镜头说要知道目前的乌克兰在本国动荡时期,鲜花价格昂贵,是 论一支一支的在卖,可那么多乌克兰人还是自发的买花悼念。

48


声音 镜头转向莫斯哥的荷兰大使馆前,也有不少俄罗斯人献上的鲜花,甚至还有写着“对不起” 的卡片。沿街采访的一位前来悼念的俄罗斯人,他脸上的难过和声音里的悲痛是与所有的荷兰人 一样的。

49


声音 荷兰全国降半旗。很多人自发的为死难者送花或佩带黑纱,相互帮助和鼓励。正在如火如荼 举行的环法自行车赛的荷兰团队也配戴黑纱和所有其他国家的参赛者一起为此事件默哀。 在荷兰人互传信息的社交网络 Twitter 和 Facebook,很少有人传播所谓“阴谋论”;更没有人宣扬 痛恨某个国家、要和其断交或希望那个国家的人死绝这样的话。

50


声音 所有的这些画面让人有一种感觉:没有什么该去怨恨的,世界的关爱与我们同在,哪怕是“假 想敌”国内的民众,他们也是善良的将心比心,在为这场全人类的灾难悲痛着。 2.在新闻报道时,对有可能会为人心理造成阴影的信息进行提示和筛选。对死难者及其家属 的隐私全力保护。 荷兰新闻中对失事现场的拍摄限于远景,近景也是拍摄行李和飞机残骸。严禁播出有遗体和 残躯的镜头,一是对死者尊重,二是怕刺激大家的心理。一些采访失事地点的目击者的口述信息, 可能造成观众心理伤害的,都会有字幕提示“以下播出的信息比较残酷,会造成心理不快,请根 据自身情况选择观看与否。 ”比如说我就在这个信息出现后,听了一条及其残酷的目击者声音描 述: “看见飞机在坠落,火光,浓烟,夹杂着落下来的全是燃烧的人体,残躯和行李,就像在下 ‘尸身残骸’的雨。之后,散落在车顶上,地面上,房屋上的全是人体的残骸。”这条信息在播 了一遍之后,取消了,再没重播。因为就算有提醒,也没有电视画面,可对人的心理承受力的挑 战太大了。

此外,电视台严格规定:(1)对死者生前肖像不传播; (2)如有必要,在得到同意及授权的前提 下,播出的死者肖像只能是证件照或是大头照,不能显示其生活照。一是保护隐私,二是避免大 家看到死者生前欢乐及活生生的生活照,联想到现在去世的惨状而产生的心理落差。(3) 现阶段, 对死者亲属一律不能进行采访;对其的拍摄只能控制在 2 米外的背影;(4)不能流传死者亲属悲痛 的形象,保护其隐私及悲伤的权利。 国内有些网媒对失事地点的照片完全不回避惨状,居然还用红圈划出尸体残骸,好像怕观者看不 见似的。而且从某荷兰乘客的 Facebook 上下载其照片,公布其生前生活种种,真不能理解其宣 传的目的。 3.荷兰是小国,毫无国际政治、军事和外交影响力,在美俄拿这件事互相做文章时,记者问 荷兰首相:“我们这么小的国家,被夹在两大政治利益集团之间,我们能信任那些夸夸其谈的大 国吗?” 51


声音 我很喜欢荷兰首相的回答:“就是因为我们是小国,我们必须选择与我们的盟国合作互助。 信任不仅是一种选择,信任更需要建立。我们会尽全力把证据真相都摆到桌面上,但是我们必须 要有计划和耐心。 ” 4.荷兰政府、民间机构,教会等对死难者家属的支持非常迅速有序,无论是内阁还是地方, 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一旦死难者的信息和身份确认,灾难办事处除了联系其家属,其所属的市政厅也立即联网得 知,市府和区长都迅速动员人力,共同协助亲属及其邻里处理具体的事情和情绪状况,有大巴车 送人去机场听消息;有无数志愿者在组织机场的秩序和对亲属的慰问。创伤心理治疗师及教会的 辅导师在出事当晚,已经联系确认出事的家庭,预定专业心理建设和咨询的时间。 5.荷兰没有对马来西亚航空公司指责,也没有把 MH17 事件刻意的和 MH370 的迷航联系在 一起。 荷兰政府和人民都在冷静和理智与马航配合,处理善后。马航欧洲负责人在召开记者会的时 候,井然有序。如果有些信息不能马上公布,需要确认核实,大家都能给予理解和充分的耐心。 知道真相、追究责任固然重要,可更重要的是齐心合力协助理清死难者的信息和处理其善后。

其实,灾难和重创会在生命中的任何一个时刻,猝不及防的骤然来袭,无论你是一个个人还 是一个国家。遇到了,只能稳稳接住,全力承受。选择坚强,但不用逞强,重要的是面对苦难的 态度和寻求帮助的准备。有了这个态度,相信小小的荷兰,能担得起重重的悲痛,不纵容仇恨, 不滋长猜忌,不沦为大国的牺牲品。我相信荷兰能挺过去,因为荷兰人的生活和信仰没有被摧毁, 人与人之间的爱和信任没有被挫伤。喜欢荷兰首相的话: “大家一定要用爱团结起来,度过悲痛! ” ■

52


声音

秦晖:乌克兰问题解析 秦晖

东方历史评论(2014-07-18)

难有赢家的“欧罗迈丹” 曾因 2004 年“橙色革命”令全球关注的乌克兰近来又出现惊人的政治剧变:去年 11 月 21 日因亚努科维奇总统中止“入欧”进程而引发的大规模抗议,即“欧罗迈丹”(Euromaidan,由 “欧洲”和“广场”两词根缀合成的一个新词,目前它已经进入英、德等语)运动在 3 个月间愈 演愈烈,发展成全面反对亚努科维奇政权的群众性街头运动。 头两个月运动还是和平进行的,各方都能保持理智和克制。但进入 2014 年后便逐渐失控,1 月 22 日示威者与警方在基辅格鲁舍夫斯基大街的冲突开创了死亡记录,3 名示威者被打死,另 一名前一天被捕的示威者当天被发现弃尸于市郊。暴力引起了更大规模的抗议,对抗日益升级, 并于 2 月 18 日演变成大规模流血冲突。最近的调查列举了有名有姓的平民遇难者 102 人,其中 100 人属抗议者,一人是围观者,一人为抗议者所杀,另有 16 名警方人员遇难,其中 11 名的姓 名及死因已经公布。 亚努科维奇至此身败名裂。他在事件初期还是理智的,后来就恼羞成怒,先派其亲信控制的 “金雕”特警队进行镇压,但未成功,又多次下令调派军队镇压,军人却拒不奉命。黔驴技穷的 亚努科维奇不得不步步退让,街头的群众却越来越激进。2 月 21 日亚努科维奇终于落荒而逃, 议会随即于 22 日凌晨以“总统不知去向”、 “不能履行其职责”为由高票通过罢免总统、提前大 选的决议。乌克兰又一次出现了通过街头运动实现政权更迭的异常现象。而俄罗斯则出兵乌克兰 克里米亚,使乌克兰事件进一步升级为国际危机,令全世界深感忧虑。 对于这样的现象,我想没有人会感到高兴。同情民主反对专制的人会为乌克兰民主化进程走 53


声音 了 20 年后还会发生如此乱象而痛心。 无论人们对亚努科维奇或是季莫申科等人及其主张有什么看法,他们毕竟都曾经是通过公认 的民主程序产生的总统或总理,怎么会闹到这样鱼死网破、举世震惊的地步?如果说 2004 年事 件的是非还是比较清楚的,事件的善后也还差强人意(事件规模虽大却滴血未流,亚努科维奇作 弊事实最后也几乎被公认,但他虽然因此落败,却并未断送政治生命,几年后还是在中规中矩的 民主选举中上了台) ,那么这次的事件显然双方都有出格之处,善后也非常困难。 就外部而言,俄罗斯对乌克兰“变天”固然气急败坏,乃至公然出兵干涉,但这肯定不是它 最初的打算;欧美当然对亚努科维奇中止与欧盟签订联系国协定不满,乐于见到反对派得势,但 也只是想延续乌克兰入欧进程,欧债危机中尚未恢复元气的欧盟并未准备好立即接纳乌克兰,更 不想也没有能力接过一个因政治“休克”和俄国制裁导致经济崩溃的烂摊子,更何谈为此与俄罗 斯进行军事对抗了。 众叛亲离的“铁腕”总统 而更重要的是,整个事件的过程显示出双方的首领似乎都约束不了自己的追随者: 一方面,尽管国内许多亲俄网民对反对派如此“闹事”而当局却收拾不了很为不解,乃至埋 怨亚努科维奇“软弱” 、 “右倾” ,其实亚努科维奇并非心慈手软之辈,他早就想使出“铁腕”了。 但是尽管乌克兰军队的最高层都是亚努科维奇上台后这几年新换的,却没人接受他出兵镇压反对 派的命令。 2012 年亚努科维奇刚提拔的乌军总参谋长弗拉基米尔·扎曼纳将军出身于前苏军驻东德的精 锐坦克部队,接任他的尤里·伊利英将军原是苏军黑海舰队的海军军官,而且出生于白俄罗斯而 非乌克兰,从履历看他们都绝不可能“亲欧反俄”,只可能相反,亚努科维奇也正是因此提拔他 们的。但是他们都拒绝了亚努科维奇要他们镇压的命令。 先是扎曼纳因“不支持对示威者使用暴力”被撤职,亚努科维奇指派伊利英代替他,而伊利 英更明确宣布: “作为一名军官,除了忠诚和确实地服务于乌克兰人民外我看不出有什么别的选 择,我没有,也绝不会发布任何犯罪的命令” ,军方旋即宣布中立。伊利英在政权更迭后即被解 职,也可见他与反对派其实毫无瓜葛。但他宁可丢官也不愿把军队用于对内镇压,与先下令屠杀、 后落荒而逃的亚努科维奇相比,他们究竟谁是“男儿” ? 军方不奉命,亚努科维奇只能靠“金雕”特警,可是尽管基辅的“金雕”早在年前 11 月 30 日就奉命开始以暴力驱散示威者,却因势单力孤收效不大。年后 1 月 27 日当局给他们大幅度加 薪,并把人数扩充 6 倍,达 3 万多人,但重赏之下难有勇夫,除基辅的“金雕”开枪镇压打死不 少人外,各省“金雕”仍然观望,西部一些省的“金雕”甚至在基辅开枪后发生倒戈、哗变,使 反对派控制了当地局势。 政权更迭后“金雕”成为众矢之的,被临时政府下令解散并宣称要追究责任,此举应该说很 不明智。其实 3 万“金雕”如果都听命于亚努科维奇,即便军方中立,反对派也不可能成功。把 他们都赶到对立面,致使一些人逃到克里米亚投奔俄军,新政权这样做是很愚蠢的。

54


声音 军人抗命,特警怠工,亚努科维奇的党政骨干更是众叛亲离。2012 年选出的本届议会(最高 拉达)中,亚努科维奇建立的地区党本是第一大党,有 208 名议员,但“欧罗迈丹”刚发动,就 陆续有议员退黨。去年年底地区党议席降至 204 名,今年 1 月开始流血后,退黨潮加剧,到 2 月 21 日降至 177 席,已经和议会中反对派主要三党的议员数相当,而且更重要的是未退黨的议员 也纷纷改变立场。

维克托·费奥多罗维奇·亚努科维奇,乌克兰前总统, 前乌克兰总理。他毕业于顿涅茨克工学院和乌克兰外贸 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经济学博士学位。他 2002 年 11 月至 2005 年 1 月、2006 年 8 月至 2007 年 12 月先后 两次担任乌克兰政府总理。他是乌克兰第五届和第六届 议会议员,乌克兰地区党名誉主席。2010 年 2 月,亚 努科维奇当选乌克兰总统。2013 年 12 月 3 日至 6 日,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乌克兰总统维 克托·费奥多罗维奇·亚努科维奇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2014 年 2 月遭到议会弹劾被罢黜总统职位。

22 日议会开会时,参会的 38 名地区党议员有 36 人赞成罢免亚努科维奇,只有 2 人未投票。 次日地区党正式声明开除亚努科维奇,谴责“亚努科维奇和他的小圈子”发布“罪恶命令,导致 人类受害,国库空虚,债台高筑,使党在乌克兰人民和整个世界面前丢人现眼”,并感叹党已被 亚努科维奇绑架,“成了一个腐败家庭的人质”。2 月 24 日地区党议会党团领袖阿列克·叶夫列 莫夫宣布:地区党正转为反对派。而 77 名国会议员已在 18 日后的几天内退出地区党。25 日, 前总理基纳赫等 32 名前地区党议员宣布成立新党“经济发展党”并与亚努科维奇决裂。 显然,亚努科维奇的阵营已经土崩瓦解。22 日后他逃离基辅跑到东部俄语区各省,那里通常 民众亲俄,地区党实力强大,但他在那里也未能找到立足之地。在哈尔科夫他不敢公开露面,只 是开了个事后播出的室内会议,在更东边“更亲俄”的顿涅茨克、他本人早年的发祥地,他更是 连室内会议都没开就悄然离去,而且想从那里出境赴俄也被堵回。甚至到了俄族人控制的克里米 亚他都不敢见人,而是径直到了俄军基地附近才解散了自己的卫队,转头进了俄军的地盘。后来 俄罗斯之所以直接出兵,正是因为其“代理人政治”已经完全瘫痪,不得不自己走到前台了。 “见好不收”的反对派 但是另一方面,反对派的组织程度也是相当的差。整个运动由许多党派组成,从左派的社会 党到极右的乌纳翁索 (UNA-UNSO, “乌克兰国民公会-乌克兰民族自卫”的简称,一个由退伍 兵发起的极端民族主义派别) ,从国会中有相当影响的三大反对党(祖国党、乌克兰改革民主联 盟和斯沃博达党)到无数院外小党派、非政党类型的 NGO 和其他民间团体,从基辅市民到各省 人士,尤其是基辅市中心“广场运动”的几十万参加者到中后期约有半数是来自基辅以外的乌克 兰各地——这是现代史上首都广场运动旷日持久时常见的一种现象。 这些外地参与者如果不是当权者纯粹用钱雇佣来做戏的,而是真正“热血沸腾” 、不惜劳顿 55


声音 远道前来的“愤青” ,就往往会比本地市民更激进,有“既然来了就不能无功而返”的劲头,同 时也更不受本地反对派组织的控制——或者说,本地反对派只有迎合他们,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控 制他们。如果本地反对派中也存在影响力竞争,而且又缺乏像曼德拉那样拥有强大道义资源和“受 难圣徒”形象的人物来呼唤理性,那就很容易出现哗众取宠、 “比赛激进”的场面,造成“见好 不收” 、难以妥协的困境。 整个“欧罗迈丹”运动中反对派的代表曾与亚努科维奇当局不断谈判,并且多次达成妥协。 前期的妥协可能是亚努科维奇的缓兵之计,但 2 月 16 日、21 日的两次妥协是在亚努科维奇逐渐 众叛亲离的情况下达成,他显然是大势已去,几乎接受了反对派的所有条件,很难说还是缓兵之 计了。然而当反对派代表到广场上向群众宣布协议时,得到的或者是“群情振奋,要求乘胜追击” 的欢呼,或者是不屑妥协、不满代表“软弱”的嘘声,唯独很少对妥协的响应。 事实上,2 月 22 日议会所做的各项决议,大都是前一天反对派代表、亚努科维奇本人与波兰、 法国和德国的欧盟调停人三方签署的协议内容:恢复 2004 年议会制宪法,年内提前大选,通过 新选举法并成立(不受当局控制的)选举委员会,否决紧急状态,释放被捕者,政府、反对派与 欧盟三方联合调查流血事件真相,抗议者撤出占领的公共建筑,没收非法武器。反对派的胜利是 那么明显,以至于俄罗斯调停人拒绝签署这个协议。议会后来调整的无非是把年内大选确定为 5 月 25 日。协议未提到的释放季莫申科其实也是顺理成章(54 个地区党议员和 32 个共产党议员 都投了赞成票,反倒是反对派议员有个别不赞成)。而由于亚努科维奇逃走,程序复杂的弹劾总 统变成了简单的罢免总统。 可以想见,如果反对派能够在协议签署后迅速履约撤出公共场所,不给亚努科维奇以逃走的 借口,他留在基辅议会同样会通过除罢免他之外的各项决定,而弹劾他则因程序复杂不可能很快 进行。这样到新大选时他再下台,整个程序就会完美无缺。俄罗斯再恼羞成怒也难找到干涉的借 口了。 但是协议在广场宣布时遇到的嘘声、获释的季莫申科到场号召民众坚持不撤、秩序恢复的缓 慢和胜利者报复的威胁,都使得亚努科维奇不但有了逃走的理由,而且后来还反过来指责反对派 并未接受先前的协议。尽管我们可以相信,即便那样,亚努科维奇还是会出走,俄罗斯还是会干 预,但那就更显得强词夺理了。 曾经有段著名的对话: “为什么广场运动总是以(被镇压)失败告终?” “因为不失败它是不 会告终的。”当然这里通常指的是专制国家,其实在专制国家也有以全胜告终(专制者被推翻) 的事例,但应该说,在专制国家广场运动的确很少以妥协告终。不过民主国家就不是这样,民主 国家的广场运动,从当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963 年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和反越战运动,1968 年的巴黎学潮,世纪之交西雅图、巴塞罗那等地的反全球化大示威,到前年美国的“占领华尔街” , 都是在既没有“胜利”也没有被镇压的情况下告终的。 问题在于,今天的乌克兰已经不是个专制国家,实行民主政治已经 20 多年了。尽管其民主 制度还远谈不上完善,但已经不能说那里还是专制制度。亚努科维奇 2010 年上台后把议会制宪 法修改为总统—议会制宪法固然增加了他滥权的可能,但即便是完全的总统制宪法,在民主国家 也并不总是与民主抵触而不可接受的。亚努科维奇作为个人可能贪腐,可能滥权,甚至可能(在 亲欧疏俄的乌克兰人看来) “卖国” ,但“欧罗迈丹”之前的乌克兰国家基本上还是个民主国家。 民主国家并不是不会有广场运动,但这类运动在民主条件下通常都能够“见坏就上,见好就收”。 56


声音 乌克兰人为什么就不是这样呢?“欧罗迈丹”式的场景如果发生在 20 年前,它被镇压会引起人 们广泛同情和声援,它的胜利会引起人们普遍欢呼,但 20 年后还出现这样的场面,就未免令人 遗憾了。 “政变”还是“革命” “欧罗迈丹”运动的参与者构成复杂,应该说也是多元化的民主社会正常情况。可是各党领 导人甚至对自己的党都很难有效控制,却是乌克兰的特点。而越是难于控制,

越是需要“哗众取宠”,慷慨激昂、不依不饶的越多,理性平和、有理有节的呼声越少。坐 了两年牢的季莫申科出狱后呼吁“追穷寇” ,与坐了 28 年牢的曼德拉出狱后呼吁和解形成鲜明对 比。 在季莫申科获释、临时政府成立前,反对派经常出面的“三剑客”中,经济学家亚采纽克及 其知识界为骨干的乌克兰改革民主联盟应该是西方最为看好的自由民主派政党,但在乌克兰其影 响力远不如有争议的季莫申科及其祖国党。另外两位,一个是前拳王克里琴科,另一个是不仅反 俄、而且时有反犹太、反波兰言论的极右翼人士贾尼波克,他所属的斯沃博达党常被视为“反俄 但未必亲欧”的极端民族主义派别。西方民众和舆论尽管基于普世价值大都同情“欧罗迈丹”, 但对这两个人是很有保留的。 历史上广场运动难免有过火行为,2004 年乌克兰的“橙色革命”规模宏大,却难得滴血未留, 秩序井然,国际上印象很不错。这次就不同了,尽管人们通常都认为(甚至前执政党也认为)亚 努科维奇及其受命者应对流血牺牲负主要责任,但示威者中也有打死人的极端分子,有“蒙面人” 与特警的武力对抗,则是新政权下的调查也承认的。西方的抗议运动也有“占领华尔街”之类的 出格之举,但占领政府机构、焚烧公共建筑就太过分了。俄罗斯对此的愤怒不是没有来由的。 俄罗斯现在说整个“欧罗迈丹”是“暴徒”搞的一场“政变”,在俄罗斯以外同意这种说法 的人并不多。因为如果不管价值判断上的褒贬,就事实而论“政变”通常是“体制内”的军政势 57


声音 力搞的流血或不流血的非法夺权。就连俄国的“十月革命”剧变后被不少人称为“十月政变”, 也是因为十月前“两个政权并存”状态下, “两个政权”之一的苏维埃已经属于体制内(临时政 府从未宣布取缔苏维埃) ,它用暴力(即非法手段)推翻原来“并存”的另一个政权(临时政府) 可以说是“政变” 。如果是体制外的势力推翻政权,褒义或不分褒贬的可以叫“革命” ,贬义的就 该叫“叛乱”了。 乌克兰这次的“欧罗迈丹”是体制外的广场运动施加压力,通过体制内的 2 月 22 日议会决 议实现的权力更迭。从议会决议来讲,尽管程序有瑕疵(根据 2010 年宪法议会不能罢免、只能 弹劾总统,尽管当时议会已经决定恢复 2004 年宪法,但亚努科维奇并不承认) ,但基本应当说是 合法的,因为正如议会方面所说:亚努科维奇诚然是民选总统,但他既以出逃来拒绝履行职责, 就自然失去了总统资格。然而从体制外的广场压力而言,则确实不仅有合法压力(和平示威), 还有非法压力——占领政府建筑、武力对抗警方等。所以西方现在多把欧罗迈丹称为“革命”或 “革命与改革的结合” 。就事实判断而论,说“欧罗迈丹”是一场“革命” ,实比说它是“政变” 要合乎逻辑,因为它在体制内程序上说不上非法,但体制外压力则的确有激进、“剧变”乃至流 血的特征。 从专制到民主的过渡在逻辑上可以有渐进改革和“剧变”革命的区别,革命也未必是暴力的 ——剧变也可以是和平的“天鹅绒革命” 。但是在民主体制下逻辑上应该是只有合乎程序的政府 更迭,而不应有革命的。东欧当年在从极权主义走向民主的过程中大多都是“天鹅绒革命” ,可 是乌克兰不仅在民主化进程走了 20 多年后还发生了“革命” ,而且还不是“天鹅绒革命” ,而是 流了不少血,这怎么说也是个不幸的大悲剧。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左右” 、 “东西”之分,真的无法化解?俄欧争夺乌克兰,真的要明火执仗吗? 现在人们谈到乌克兰的国内斗争,大多承认这不是意识形态上的“左右” 、 “主义”之争,而 是国家认同上的“东西”之争、 “亲欧”与“亲俄”之争。这种说法有道理,但并不尽然。 乌克兰独立以来 20 多年政治一直不能稳定,但是前十多年的主要矛盾并不是东西之争。当 年乌克兰独立时各州都进行全民公决,全乌 84.2%的选民投了票,其中 92.3%的票赞成独立。与 西部几乎全民赞同相比,东南部俄语区的赞成率稍低,但也是压倒优势。如今号称最“亲俄”的 最东部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两州,当时支持乌克兰独立的也占到 83.86%和 83.90%,反对者只有 13%和 12%。连俄罗斯族占绝对优势的克里米亚,甚至黑海舰队官兵,多数也投了赞成票。黑海 舰队司令部所在的要塞城市、90.6%的居民讲俄语的塞瓦斯托波尔,57.1%的投票者支持独立,只 有 39%的人反对。 需要指出的是:与今天的选举结果常受部分人质疑不同,1991 年的独立公投至今无人提出舞 弊指责。就党派而论,当时从民族主义的鲁赫运动到乌克兰共产党人,各有影响的派别都赞成独 立。正如时任乌共中央第一书记古连科称: “如果我们不为独立投票,将会是一场灾难。 ”包括克 里米亚人在内,那时谁也不会想到后来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国家认同之争和东西对立。 之所以出现如此强大的独立呼声,主要是由于历史上乌克兰的离心传统和俄苏时期的旧怨, 以及因 8.19 政变陡然升级的对苏联政治风险的担忧,也与乌克兰当时经济和生活水平高于全苏 平均值、也比俄罗斯略高有关。苏联解体进程的特点之一,就是越是富裕的共和国越想摆脱“穷 亲戚” 。最富的波罗的海三国追求独立最早,最坚决,乌克兰次之,最穷的中亚诸国其实是在三 58


声音 个“斯拉夫老大哥” (俄罗斯、乌克兰与白俄罗斯)签订《别洛维日耶协定》决定结束苏联后, 才无奈地跟风独立的。 独立公决时的乌克兰人普遍乐观,认为他们和脱离帝俄后的芬兰、脱离苏联后的波罗的海国 家一样会变得更富裕。克里米亚的多数俄族人赞成独立,更是出于这种因素。 但实际上,以重工业为主的乌克兰经济在上游(原材料、能源) 、下游(销售市场)和中游 (技术协作与知识产权共享)各方面对苏联经济的依赖程度,既高于工业不太发达的小国,也高 于虽发达但国家小、西方经济体系易于吸纳和帮助的波罗的海国家,更高于本身体量庞大、相对 更能自成体系维持一体化的俄罗斯。因此,尽管乌克兰独立后的经济体制转型远远没有那些号称 搞了休克疗法的“新欧洲”国家、甚至没有俄罗斯那么激进,但是付出的代价却沉重得多。 独立后乌克兰的经济和生活水平很快变得不如俄罗斯,当然更不如已经“入欧”的西邻如波 兰、捷克、斯洛伐克等。这使得一些人,主要是东部俄语居民,对独立产生悔意,出现亲俄情绪, 而另一些人,主要是西、中部乌克兰人更急于向“新欧洲”看齐,争取加入欧盟。于是历史上就 存在的“东西差异”便被逐渐激活。 尽管如此,很长时间内这种差异并没有在乌克兰政治中成为焦点。 独立后不久乌克兰就陷入党派纷争,但前十年的纷争和其他东欧国家转型期的党派之争没有 什么不同,尤其是与俄罗斯内部的党派之争几乎是同步的。1991-1996 年,乌克兰政争的焦点是 府会(总统府与议会)之争、制宪冲突。与 1991-1993 年间俄罗斯总统-议会之争导致“炮打白宫” 事件相仿,独立后乌克兰也出现总统制还是议会制的对立。苏联时期的 1978 年宪法已过时,但 乌克兰新宪法一直在争论中难产。 1994 年俄罗斯的府会之争以叶利钦获胜、通过总统制宪法而告终,乌克兰的府会之争却更趋 严重。东部军工企业出身的强人库奇马总统号称是“乌克兰的叶利钦” ,要求强化总统权力以加 快经济转轨。同样以东部为基地、却抵制转轨的左派(以乌克兰共产党为代表)和以西部为基地 的右派则形成反库奇马联盟,利用议会掣肘库奇马。这样的政争既非左右对立,亦非东西对立。 库奇马的手段比叶利钦更圆滑,他不用“炮打白宫”的强硬手段,只是合纵连横,分化瓦解,终 于在 1996 年战胜反对派,通过了以总统制为基本原则的新宪法,结束了独立 6 年来的府会之争 乱局。

列昂尼德·库奇马,乌克兰族人。1960 年毕业于第聂伯罗彼得 罗夫斯克大学技术物理系,获技术学副博士学位。库奇马历任拜 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实验部主任、乌克兰“南方”设计局第一副 总设计师和“南方”机器厂总经理,1992 年 10 月至 1993 年 9 月任乌克兰总理。1993 年 12 月,他出任乌克兰工业家和企业家 联盟主席。1994 年 7 月当选乌克兰第二任总统,1999 年 11 月蝉 联。2005 年 1 月卸任。 库奇马是列宁奖金和乌克兰国家奖金获得者。

59


声音 从府会之争到左右之争:亲俄寡头的崛起 总统制下的乌克兰党争进入第二阶段。正如叶利钦战胜“白宫”后的俄罗斯党争形势变成叶 利钦当局与俄共的对立一样,1996-2002 年乌克兰的政争也转变为左右之争。这一时期库奇马利 用总统制下的强势地位推进市场化经济改革,使经济出现回升。但市场化,尤其是强人主导的市 场化,造成寡头崛起,民众不满,给以乌克兰共产党为首的左派反对党积累了深厚土壤。 1994 年议会选举,乌共取得 96 席,加上农民党的 19 席、社会党的 25 席, “左派联盟”三党 共占有 1/3 以上议席,社会党主席莫罗兹成为议会议长,议会多数委员会也由左派领导。1998 年 再次大选,结果更加左倾,乌共得票率达到约 25%,比上届多获 58 席,一党囊括议会全部议席 的 40%,连同盟友,左派控制的议席已达半数。这是迄今乌克兰政局最“左”的时期,库奇马政 府面临左派的强大压力。 由于库奇马所代表的寡头集团主要形成于东部大型国企的私有化过程,而不满私有化的左派 基础也主要是东部原国企工人,这种东部寡头与东部草根民众的对立自然属于左右对峙,没有什 么东西色彩。而当时的西部“右派”可分为反俄的民族主义者(一般视为“极右派” )与支持私 有经济的自由派(一般视为中右派)。西部由于没有东部那样的大型国企私有化寡头,中右派主 要是支持中小民营企业的民间自由派。他们在支持市场化改革方面与库奇马接近,与乌共对立。 民族主义的“鲁赫”右派由于在独立之初(库奇马之前的克拉夫丘克时期)执政,成为当时 经济大滑坡的替罪羊,影响剧减,在 1998 年议会中只剩 32 席,比上届减少 60%,几乎退出了主 流政治。于是,库奇马联合西部民间自由派与东部寡头自由派,对以乌共为首的左派展开反击。 出身东部寡头巨富的亚努科维奇与出身西部经济学家的民间自由派尤先科,后来是橙色革命中的 冤家,当时却是站在库奇马一边的盟友。 1999 年总统选举,库奇马依靠上述联盟获胜连任,那时经济也止跌回升,库奇马利用民气, 不失时机地于 2000 年 1 月联合 11 个中、右党团形成议会多数派,发动“议会革命”,一举从左 派手中夺走了议长、第一副议长和议会各委员会的领导职务。4 月间,库奇马又发动全民公决, 再次扩大总统权力,左派阻止未遂,再受挫折。2002 年乌克兰第四届议会选举,乌共只得 66 席, 比上届剧减 108 席,由第一大党降为第三,可谓空前大败。2006 年大选,乌共只获得 3.66%的选 票,议席更跌到 21 席。尽管此后稍有上升,终难恢复元气。这期间乌共发生分裂,分离出的小 党乌共(复兴)未能进入议会,乌共与社会党关系破裂,农民党则已瓦解。左派总的来讲已经不 成气候了。 库奇马成功的部分原因在于他的“反共亲俄”策略。作为寡头政治家,他在国内坚持推行左 派深恶痛绝的经济转轨,国际上却明显“亲俄”,在前南斯拉夫危机、北约东扩、车臣冲突等问 题上偏向俄罗斯立场,并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一起积极推动独联体内“斯拉夫三兄弟”的“一体 化”进程。因此他不仅得到了叶利钦、普京的支持,而且俄乌经济联系的恢复也进一步拉动了乌 克兰的经济复苏。由于这种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俄乌经济联系,东南部率先受益,遂使乌共更 陷尴尬。 “反右亲俄”的乌共,其反右的意识形态并没有多少吸引力,主要是靠“亲俄”吸引独立后 吃了苦头的东部选民而一度兴旺。如今“亲俄”的招牌被人夺去,乌共亲俄,俄罗斯却不亲共。 无论是“民主派”叶利钦还是“民主倒退”的普京都是打压俄共的,自然也不会喜欢乌共。他们 60


声音 喜欢的是乌共的对手库奇马。 俄共虽然由于思想陈旧,未能像许多东欧的前共产党后继者那样改行民主社会主义后、在“左 右轮回”的民主政治中东山再起,但通过淡化意识形态、转向“爱国”和民族主义,俄共还是保 持了相当的支持率。乌共却由于“亲俄” ,在乌克兰根本不可能树立“爱国”及乌克兰民族主义 的形象,其尴尬自然更甚于俄共。作为共产党不能像俄共那样打“爱国”牌,作为“亲俄”者又 无法与库奇马争风,乌共前景黯淡是难免的。 “东西”之分,真的无法化解? 但是,使乌共无法仿效俄共的上述原因,同样也使库奇马难以比肩叶利钦和普京。 众所周知,由于种种原因,在俄罗斯 1990 年代共产党与民主派的斗争结果是谁也没能取胜, 从叶利钦后期到普京的俄当局固然是逐渐背离了民主派的初衷而走上“大俄罗斯”民族主义强人 政治之路,俄共也没能靠意识形态取得复兴,其支持率自叶利钦后期达到峰值后就不断衰落,只 能靠“爱国”民族主义维持最大反对党地位。于是俄罗斯的政治从府会之争、左右对峙之后,到 普京时代进入了第三阶段,即以民族主义旗号求同存异,在民主虽有相当程度倒退但仍然保持多 党议会政治的状态下,实现了剧变后从未有过的政局相对稳定。 然而,如果说乌克兰的前两个阶段与俄罗斯相当类似,进入第三阶段后却与俄罗斯形成了强 烈的反差,政局不是趋于稳定,而是越来越乱。道理很简单:乌克兰的民族主义不是“亲俄”而 是“反俄”的。在俄罗斯,普京可以靠民族主义掌权,俄共可以靠民族主义当反对派老大,但库 奇马与乌共的“亲俄”却使他们谁都不可能拉乌克兰民族主义的大旗当虎皮。 在左右对峙阶段,库奇马的“反共”使得西部民间自由派与东部寡头自由派互相靠近,而西 部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者至少也不会以库奇马为头号敌人。但是乌共这个对手衰落后,库奇马的“亲 俄”却引起了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的强烈不满,民间自由派与寡头自由派也转趋对立,以中西部乌 克兰为基地的民族主义者和民间自由派在“亲欧疏俄”的立场上联合起来,与寡头自由派控制的 东部地区矛盾越来越凸显,终于酿成了以东西之争为背景的“橙色革命” 。 早在库奇马当政后期,他不断强化总统权力的做法已受到关于“民主倒退”的批评,但新的 抗争不再有“左右”分野。这是因为库奇马“亲俄更亲寡头”的政策虽然迎合了东部亲俄倾向, 却打击了反寡头的、除乌共以外的左派,同时亲俄太甚引起具有反俄传统的西部“右派”不满, “民主倒退”更引起中右的自由民主派和中左的社会民主派共同反感。于是乌克兰又出现了“左 右”混合的反对派运动。 2001 年乌克兰发生反对库奇马的三·九政治风潮,但过去领头反库奇马的乌共并未参与,反 而与库奇马同受冲击。社会党成为反库奇马运动的左翼,而右翼则是从“鲁赫”衍生的西乌克兰 民族主义者。2001-2002 年间政治风波不断,尤先科总理与库奇马分手。在宪法规定总统连任 只能一次、2004 年必须交班的情况下,库奇马开始培养东部亲俄寡头、顿涅茨克州州长亚努科 维奇为接班人,继 2002 年任命其为总理后,2004 年又支持其竞选总统,从而由“大选舞弊”风 波引发了那年的“橙色革命” 。 橙色革命意味着乌克兰政治进入了俄罗斯支持的东南部势力(以亚努科维奇为代表)和先前 61


声音 反库奇马的“左右联合反对派”形成的亲欧西部势力(当时以尤先科为代表)的对垒状态。 “东 西对立”具有更多的民族矛盾性质。笔者曾指出与“阶级矛盾”联系的“左右对立”相比,民族 对立与国家认同的对立是更难化解的。而俄、欧各拉一边使问题更难解决。

即便比“左右之争”更难化解,这“东西对立”也不是一开始就你死我活的。甚至“东西” 阵营的边界那时也不是很分明。不仅亚努科维奇和尤先科几年前都出自库奇马麾下,橙色革命的 另一位代表人物季莫申科也曾在库奇马时代当过副总理。乌克兰那时毕竟已经搞了十几年的民主 政治,人们并非不了解妥协和多元化的必要。橙色革命虽然是亚努科维奇败北,但正如一位俄罗 斯评论家所说: “所谓的亲俄候选人,如果他只以微弱多数获胜,他的胜利就会有争议,这使他 无论如何不会像原先承诺的那样奉行亲俄路线。亲西方候选人也一样,如果他也以微弱多数取胜, 他的胜利同样会有争议,他也永远不会奉行反俄政策。 ” “亲俄”与否的模糊性:季莫申科的角色演变 橙色革命后亚努科维奇仍是亲俄派领袖,而橙色阵营却很快发生了分裂。最近我国网上有个 “亲俄”热帖《季莫申科的十年》说: “2004 年前任总统尤先科和她一起搞掉亚努科维奇,2005 年尤先科和亚努科维奇搞掉她,2007 年尤先科和她搞掉亚努科维奇,2009 年尤先科和亚努科维 奇搞掉她,2010 年亚努科维奇和她搞掉尤先科,2011 年亚努科维奇把她送进监狱,2014 年亚努 科维奇逃亡,她又回来了。 ” 这个贴子有许多事实错误:橙色革命时尤先科并不是什么前总统。革命后尤先科与季莫申科 确实很快分道扬镳,2005 年尤先科以重组政府免去季莫申科的总理之职,提名自己政党的叶努 哈罗夫接任,但谈不上联合亚努科维奇,只是次年议会选举中尤先科自己的政党大败,依宪才不 能不提名议会第一大党而且能形成执政联盟的亚努科维奇组阁。

62


声音 2007 年因政治僵局提前再选议会,亚努科维奇的地区党仍是第一大党,但因无人愿与之结盟、 凑不成多数无法组阁(主要是上年与亚氏结盟的共产党与社会党这时都已与他闹翻,所以要说这 次亚氏下台有谁助了尤先科一臂之力,与其说是季莫申科,不如说是乌共) ,尤先科遂再度提名 第二大党且有能力结盟执政的季莫申科。这时尤先科的“我们的乌克兰”党已濒解体,其后继派 别有的支持季莫申科,但并非季的主要盟友。至于“2009 年尤先科和亚努科维奇搞掉她”则纯 属子虚乌有。事实是季莫申科作为总理一直执政到 2010 年,才因亚努科维奇赢得总统大选后另 组政府而被迫下台。 在这次总统大选中尽管尤先科与季莫申科是各选各的,但他们都没有帮亚努科维奇。当时尤 先科的得票数已无足轻重(到第二轮选举时,已被淘汰的尤先科的支持者基本上都投了季莫申科 的票) ,季莫申科是亚努科维奇的主要对手,后者以微弱多数胜了前者,这怎么是“亚努科维奇 和她搞掉尤先科” ?倒是该贴没有提到“2011 年亚努科维奇把她送进监狱”时尤先科曾经出来作 证。但尤先科要证明的恰恰是季莫申科与俄罗斯商定的天然气价格太有利于俄罗斯,而亚努科维 奇当局也恰恰是以这个“亲俄”罪名判了她的“渎职罪” 。如此说来,这件事情上倒是亚努科维 奇在“反俄”了。 但这个热帖的确反映了 2004-2011 年的乌克兰政局敌友多变,分合不常。甚至亲俄与否也不 能一概而论。就以季莫申科和亚努科维奇而论,公认为“反俄”的季莫申科其实出生、成长、受 教育都在东部俄语区(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 ,而且也是从被东部俄语选民(基洛夫格勒州 1996 年)选进议会开始涉足政坛。 季莫申科自谓过去一直讲俄语,只是在加入政府后才学讲乌克兰语,但俄语仍比乌克兰语流 利。另一方面,亚努科维奇虽为公认的东部寡头,与俄罗斯关系千丝万缕,但他在与俄天然气谈 判中的立场似乎比季莫申科更强硬。而乌克兰“入欧”进程,虽然“西部人”嚷嚷很早,实际谈 判恰恰是在亚努科维奇任总理和总统期间开始的,而且在他 2013 年 11 月中止进程引发大乱之前 进展也不能说慢。 所以,尽管“西部亲欧,东部亲俄”的矛盾确实很难化解,但这次危机之前也并不是壁垒分 明,你死我活。我国有些人想当然地认为俄罗斯支持的人一定偏左,西方认可的人就是右派。其 实亚努科维奇“亲俄”是否一贯尚可讨论,他作为对东部大型国企搞权贵私有化而形成的寡头巨 富群体的代表倒是更为鲜明。尤先科主张市场经济很明确,但也提出对某些大型国企(如克里沃 罗格化工厂)私有化黑幕要立案调查。 倒是季莫申科虽然也是富豪而且引起非议,但她从流通领域(从开录像带出租连锁店到倒腾 天然气)发家,对大型生产性国企私有化则一向指责甚厉,乃至主张全面清算。她任总理时,曾 计划将 3000 个公司重新收归国有,但未及实行就被解职。她也反对乌克兰天然气运输系统私有 化。部分乌克兰政治家与学者认为她的政策属于国家社会主义。其实社会主义倒未必,说她有浓 厚民粹主义色彩应该是对的。 不仅如此,季莫申科最初参加橙色革命主要也并非出于“东西”情结。无论她是否是“真正 理想主义者” ,也无论她自己的财富是否清白,至少作为一个选举政治家(所谓政客) ,她当初反 亚努科维奇的理由确实是以民粹主义价值观来清算亚氏的权贵私有化,而很少提及“东西” “欧 俄”问题。

63


声音 由于季莫申科早期的东部背景,更由于她在格鲁吉亚事件中持现实主义的低调态度,反对尤 先科严厉指责普京侵略(实际上却无力支援格鲁吉亚)的做法,以及她在进口天然气谈判中被认 为是屈从俄罗斯的态度,在橙色革命后普京甚至一度很看好她。当时俄罗斯认为亚努科维奇已经 玩完,季莫申科可能是替代的亲俄派,因而对她评价甚高,在她与尤先科的矛盾中更是偏向于她。 但是后来季莫申科不像真正亲俄,更没想到亚努科维奇很快东山再起,并且狠整季莫申科。普京 权衡后还是觉得应该在亚氏一方押宝。但季莫申科成为“反俄英雄”显然也不是必然的。 矛盾为何突然激化? 事实上, “东西之争”激化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外部条件。2008 年俄罗斯对格鲁吉亚人用兵, 严重加剧了多数乌克兰人对俄罗斯的疑惧。他们觉得没有西方的保护就随时可能被俄罗斯吞噬。 不久后全球金融危机波及乌克兰,乌经济遭受重创。人们又从经济上更加感到乌克兰需要保护。 但到底向东还是向西寻求这种保护,对立就更加凸显。应该说如果两边都能给予保护,所有乌克 兰人都不会反对。但如果二者只能得一,那么亲俄乌克兰人的危机感就远不如亲欧乌克兰人。因 为有了格鲁吉亚事件的教训后,前者尽管亲俄,却并不担心欧洲会侵略乌克兰;而后者不但亲欧, 还非常担心俄罗斯的霸权威胁乌克兰的生存。至于入欧还是靠俄,哪边获得的经济利益更大,反 倒是次要的。 今天我们这里常有些自作聪明者算计欧盟能够给乌克兰的好处是否足以弥补与俄罗斯交恶 会带来的经济损失。这样的论证如果说在格鲁吉亚事件以前还能有点说服力,在此以后就会被嗤 之以鼻了。 所以加快入欧对于亲俄乌克兰人的刺激,远不如中止入欧对亲欧乌克兰人的刺激大。亚努科 维奇如果只是亲俄,东部人会支持他,而西部人的抵制也是有限的,这就是他在“橙色革命”后 能够东山再起的重要原因。但是亚努科维奇如果绝欧,西部人就要拼死反抗,而东部人倒不见得 会大力支持他——欧罗迈丹之后亚努科维奇在东部也无法立足,连地区党也抛弃了他,就足以说 明这一点。 而对于这一点,恐怕俄罗斯与亚努科维奇自己都没有充分的估计。亚氏贸然绝欧,点燃了火 药桶,欧罗迈丹运动就这样爆发了,而且其力度是出乎他们预料的。于是运动一起,亲俄派就节 节后退,但运动却“见好不收” ,终于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局面。 乌克兰民主的“哥萨克传统” 当然, “见好不收”的也不仅是“亲欧”一边,亚努科维奇也是个报复心很强的主儿。2010 年他刚当上总统,次年就把季莫申科判刑入狱,乌克兰国内和国际上都广泛地认为这是一场“政 治审判” 。这不是说早年贫寒、开录像带出租店起家、后来暴发成“天然气公主”的季莫申科致 富史就没有嫌疑之处,问题是亚努科维奇这些通过大型国企私有化暴发的东部寡头在一般公众看 来更黑,而季莫申科就是以声言追究寡头私有化黑幕而声名鹊起的。2010 年总统选举中她仅以 3%之差负于亚努科维奇,亚氏一上台就逮捕、审判季莫申科,当时指控她涉嫌贪污乃至谋杀等 一系列大罪,但审了一年半,这些嫌疑仍未能证实,最后司法当局宣布对她的“十宗罪案”乃至 “更多的罪案”仍然继续调查,却单独以她主持俄乌天然气进口谈判接受了俄国的高价这样的理 由先判了她“滥用职权” ,服刑 7 年。这个审判令举世哗然,被指责为“选择性执法” 、 “政治迫 害” ,不仅在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西方国家遭恶评,甚至俄罗斯舆论也有非议, 64


声音 欧洲人权法院、欧洲议会以及国际透明组织、自由之家、大赦国际和人权观察等国际 NGO 组织 都强烈抨击这一审判。与此同时,亚努科维奇当局还对季莫申科阵营的人,包括她的政治盟友、 同僚、军人和她聘请的律师也进行类似的追查和审判,同时却对自己阵营的腐败案百般包庇。无 怪乎季莫申科获释后来到广场上也要号召其追随者“宜将剩勇追穷寇” ,穷究亚努科维奇党羽了。 像这样不依不饶的做法,政治就很难稳定。但为什么乌克兰政治中的各方都喜欢这么干?本 文前述格鲁吉亚事件后的危机感,国家认同和民族矛盾相对于“左右”矛盾而言的非理性都是原 因。但是,在乌克兰悠久的历史上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使人觉得“哥萨克传统”的因素也不能被 忽视。 人们谈到俄罗斯实行民主制度的困难,通常都要提到俄国历史上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的悠 久传统。乌克兰政治长期以来受到俄罗斯影响,甚至如前所述,2004 年以前的党派斗争模式演 进都类似于俄罗斯,但是从形式上看,乌克兰人的文明史似乎与俄罗斯截然相反,自从“乌俄共 祖”的基辅罗斯时期结束、乌克兰人作为有别于东北罗斯(莫斯科罗斯,即后来的俄罗斯)的族 群形成自己的特性以来,就从来没有经历过自己的君主专制制度。除了受到外族(俄罗斯、波兰、 奥斯曼土耳其等)奴役外,乌克兰人的“自治”历史一直是追求“自由”与“民主”的历史。可 以说,除了宪政(契约、妥协)的要素比较缺乏外,要讲自由、民主精神,在喀尔巴阡以东的欧 亚地区,恐怕没有谁比乌克兰人更突出的了。 乌克兰的历史与“哥萨克”这个族群-集团密不可分。可以说,历史上的哥萨克并非就是乌 克兰人,但是历史上的乌克兰人就是哥萨克。 “哥萨克”一词源自突厥哈扎尔语,意为“自由自 在的人” 。14 世纪以后在莫斯科公国向沙皇俄国专制制度演变、16 世纪后俄罗斯农民逐渐农奴化 的过程中,那些不愿臣服于专制君主、不肯作为农奴侍奉主人的人们,纷纷以类似我国历史上所 谓“盲流”的形式逃往“边疆” ,在黑海北岸的南俄大草原地区寻求“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片 广袤的土地当时处于俄罗斯、波兰-立陶宛、土耳其、瑞典等几大强国势力的交界处,历史上多 次成为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时突厥语游牧民族来往的通道。这些向往自由的斯拉夫流浪者与之相 结合,就以突厥语自称“哥萨克”了。而他们生存的“边疆”就是“乌克兰” (斯拉夫语“乌克 拉伊那(украйна)”就是边疆之意。

65


声音 大家可能记得十年前,南斯拉夫地区战乱时,克罗地亚一些塞族人在克国与波黑交界地区成 立过“克拉伊那塞族共和国” , “克拉伊那(крайна)”与“乌克兰”其实都是“乌克拉伊那” 的方音,指的都是“边区”) ,于是,指地的“乌克兰”与指人的“哥萨克”相表里,就成了这些 “自由自在”生活在“边疆”的人们的认同符号。 当时,这些“自由自在”的“边疆”人处在周边几大国管不着的几近无政府状态中,亦兵亦 农,彪悍尚武,流动性强,形成类似绿林好汉式的群体,自己推举“头领” (音译“盖特曼” )实 行自治,其代表性的聚落就是 15-16 世纪第涅伯河中游的“扎波罗热营地”和 17 世纪在相距不 远处的“齐吉林营地” 。与突厥人的世袭酋长不同,这些绿林好汉们不接受世袭制,他们的“盖 特曼”是以“齐吉林哥萨克人大会”的方式推举产生,可以说是一种“军事民主制度” 。自由自 在的哥萨克“民主选举”盖特曼,既没有君主制也没有农奴制,这种军民合一部落形式的自治体, 对外“自由” ,对内“民主” ,部落的各级盖特曼对下负责而不受上面任命。在军事化部落内部讲 究严格的集体一致,与尊重个性的近代自由制度和公民社会有很大区别,但作为前近代传统,它 与俄罗斯本土的农奴制和帝国官僚制也十分抵触。这种“自由民主”传统一直延续到 18 世纪后 期哥萨克地区被沙俄帝国完全吞并,盖特曼自治传统被废除。但是此后他们反抗专制的斗争一直 没有停止过。他们反抗过土耳其人、波兰人、尤其是统治他们最久的沙俄帝国,二战中又反抗过 德国纳粹,这一切都是为了捍卫他们珍爱的“自由民主” 。 正是这种传统,使乌克兰人难以接受俄罗斯普京时代的“民主倒退” 。可以说,从剧变后头 十年乌俄政治几乎同步演变,到 2000 年后乌俄政治趋势渐行渐远, “东西矛盾”逐渐突出,乌俄 关系时好时坏,而总的趋势是趋于恶化。除了民族矛盾和国际地缘政治的因素外,乌克兰人的“民 主传统”与俄罗斯的“民主倒退”也是一个不能无视的因素。而西方之所以同情乌克兰,当然有 排挤俄罗斯的地缘政治考虑,但是基于普世价值观对乌克兰民主制度的支持,肯定也是原因之一。 “哥萨克传统”的三大弊病 然而“哥萨克民主”的传统毕竟不是近代的宪政民主。从某种意义上说,俄罗斯人摆脱君主 专制传统走上稳定成功的宪政民主制度固然不容易,乌克兰要摆脱“哥萨克民主”的传统弊病而 实现宪政民主的稳定成功,困难也不小。 在今天的历史书中,17 世纪乌克兰的盖特曼政治被归类为“共和制” ,而与“哥萨克民主” 相表里,但实际上这种来自绿林好汉的民主共和与现代的民主共和国有很大的不同。具体地讲, 就是“哥萨克自由”不重视“群己权界” , “哥萨克民主”有多数决定但缺少尊重少数的传统,也 不大容得下反对派。而“盖特曼政治”还有与周边强大势力结盟进行内部斗争的传统,这在历史 上更使乌克兰人大吃苦头。 “哥萨克自由”不重视群己权界,使得乌克兰的政治传统中易于接受多党制但很难形成西方 那种“左”“右”派。西方成熟民主政治中的左派,即社会民主主义类型政党,主张群域较大的 福利国家。右派即自由民主主义或自由保守主义类型政党,主张己域较大的自由竞争体制。但是 无论群己孰大,权界都是清楚的。而乌克兰的众多政党中能成气候的大都是民族主义类型的政党, 自由党类型和社会民主党类型的政党很难发展。社会民主主义类型的乌克兰社会党在独立之初一 度很有声势,其领导人莫罗兹在库奇马时代曾经是左派第一明星,但后来就逐渐衰落,如今已经 连乌共都不如。乌克兰共产党的保守理论家曾从教条出发,认为乌克兰“阶级斗争”高度尖锐, 所以不可能有社会民主党式的“温和左派”的发展空间。其实乌克兰独立后,从来没有什么像样 66


声音 的劳工运动,何有尖锐的阶级斗争可言? 而自由民主党类型的“右派”在乌克兰更难找,通常只是民族主义政党中有些自由主义知识 分子而已。历史上的哥萨克曾经有相当长时期东西分裂,东部的“自由哥萨克”不是农奴却要为 沙皇服役,西部哥萨克则沦为波兰贵族庄园中的农奴,但波兰贵族只搞政治(当时波兰是“贵族 共和国” )不理农事,庄园管理依靠犹太人管家,造成波属乌克兰人与犹太人关系恶劣并形成哥 萨克的“反犹”传统。今天西部乌克兰的一些“右派”政党抗俄固然积极,但“反犹”倾向却让 欧洲生疑。这样的多党制下,对市场经济、私有化这类转轨经济中的关键问题并未形成有意义的 分野,斗争却非常激烈。同样一个党,往往在野时激烈反对执政党的私有化,执政后就大搞私有 化,而轮到下野的前执政党扮演反对私有化的“左派”角色了。由于不停地角色倒错,乌克兰经 常出现“再国有化”和“再私有化”过程,产权不稳定,斗争双方都轮流突破“权界” ,这是乌 克兰发展市场经济的很大障碍。 不够尊重少数,对反对派缺少宽容,是历史上盖特曼政治的特点之一。 哥萨克们的盖特曼虽然都是民选的,但选上了就要排除异己,历史上的盖特曼“共和”就很 不稳定,经常发生流血内斗,选举规则不严格,结果也时常不被承认。 “哥萨克民主”往往变成 频繁更替的“短期独裁”。尤其是这种内斗还常常引进外力参与,使乌克兰人的内部冲突变成周 边几大国的国际冲突,结果往往极大地扩大了冲突烈度,给乌克兰人和乌克兰民族带来灾难。 1648 年开始的、后来被苏联史学家称为“乌克兰人民解放战争”的盖特曼赫麦尔尼茨基起兵 反抗波兰,开始了乌克兰历史上一个多世纪的内外争交替时期。1654 年赫麦尔尼茨基与俄国签 订别列亚斯拉夫协定,宣布接受俄罗斯保护。在后来的俄罗斯历史书中,这个协定被视为“俄乌 合并”条约。实际上,赫麦尔尼茨基起兵之初,是求助于土耳其人及其盟友克里米亚鞑靼人的, 只是在土耳其人抛弃了他之后才转而又投靠到俄国人的门下。即便这时他也并不像俄国史学家说 的那么亲俄,别列亚斯拉夫协定的文本始终没有公布,据说一直到 1990 年乌克兰独立时,叶利 钦才从俄国历史档案中找出原本,复制给了乌克兰政府一份,原来那不过是一种同盟关系而已, 但俄国人以此长驱直入,与波兰人爆发大规模争夺战,使乌克兰血流成河,最终形成俄波瓜分东 西乌克兰之局。 赫麦尔尼茨基之后的历任盖特曼也是在内争之中对外多次反复结盟、合纵连横。像先依靠土 耳其、后依靠俄罗斯以反抗波兰宗主的赫麦尔尼茨基一样,赫氏之后的盖特曼维戈夫斯基就发动 了一场与其前任方向相反(即联波反俄)但同样是追求乌克兰自立的起义,并且一度成功地击败 俄国人,与波兰和立陶宛缔结平等的三方联盟,成立波兰-立陶宛-乌克兰三元国家。这个条约被 认为是在 1918 年乌克兰第一共和国以前历史上,乌克兰人争取民族权力的最高成就。但是很快 盖特曼政权又陷入内讧,维戈夫斯基的政敌勾引俄国重掀战祸,使他的努力终于失败。此后的盖 特曼马泽帕又曾与波兰和瑞典密约,并乘俄瑞战争之际联瑞反俄自立,失败后逃往土耳其。马泽 帕以此在苏联时期的历史书中被描绘成十恶不赦。但实际上他曾较长时期地有效控制了乌克兰并 颇有作为,如今马泽帕时代被认为是“乌克兰历史上的文艺复兴”时代。可惜好景不长,波尔塔 瓦战役后败走他乡。他之后的盖特曼老斯柯罗帕茨基也企图独立,直到 1722 年沙俄废除了盖特 曼自治,派军进驻东乌克兰并成立“小俄罗斯成功地与委员会”直接统治该地,所谓的“俄乌合 并”才真正实现。 “哥萨克民主”的这种内争不休、频引外力的特征给乌克兰历史上增添了无数的混乱和流血, 67


声音 也使得乌克兰的民族独立之路变得异常坎坷。1918 年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即第一共和国)又 一次重演了这段历史,金雁的《坎坷千年路,沧桑十三秋》一文介绍了当时原委,此不赘述。但 显然,今天的乌克兰无论是要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还是要建立有效的民主政治,就必须克服这 种历史传统的积弊。 事实上,独立 20 多年来,乌克兰人民在这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是糟糕的外部环境 又一次使他们步履维艰。■

秦晖,生于 1953 年 12 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 授、博士生导师。1981 年作为中国文革后首批硕士研究 生毕业于兰州大学,1992 年起曾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现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农民史研究会理事,中国青 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青基会社区文化委员会委员、研 究委员会委员,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方 法》 、 《开放时代》 、 《中国学术》和《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等学术刊物的编委。

68


声音

中国车祸为什么那么多?一个海归的揭示让你惊诧! 真相(2014-07-13)

最近,一个好久不见的大学同学车祸去世,他的小孩才 3 岁。参加完葬礼,想起小孩子挂满泪 珠的小脸,彻夜难寐。 上百度一搜索,发现中国的车祸死亡率已经连续 10 多年保持世界第一。我们以世界 3%的汽 车保有量,制造了全球 16%的死亡人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开车最危险的地方。大多数网友都 把车祸多的原因归咎为中国司机素质低,开车不规矩.我强烈反对这种”素质论” 。 本人在中国出生,长大,大学毕业后去美国读硕士,在美国考的车牌,后由于工作原因,跑 了不少国家,在香港,日本,意大利,墨西哥,泰国,菲律宾都开过车,我认为中国的车祸多, 最主要的原因是整个交通管理的理念落后。我从来不觉得美国人的素质比中国人高很多。你看过 新奥尔良风灾的照片吗?美国的大兵是带着冲锋枪去灾区救援的。 如果他们不带枪,当地就会有人打砸抢。汶川地震时解放军有带枪吗?我国城市每万辆车死 亡率是美国的 17。8 倍,我们的素质会比他们差 17。8 倍吗? “素质论”掩盖了车祸多的真正原因,也撇清了交管部门的责任。要拯救我们身边将要在车 祸中丧生或受伤的亲人和朋友,最可行和最快的方法是改革中国的交通管理的理念和体系。交通 管理和工厂管理一样,本质上是一门科学。中国的工厂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为什么交 通管理不能引进别人的经验?以下是我在国外和国内开车的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

69


声音 1)在美国学车的时候,教车师傅第一课就告诉我,后方 45 度左右的地方是左右后视镜的盲 点。如果超车后换线,必须要略转一下头,以眼角的余光确保盲点位置没有车才能换线。 如果你跟在别人的车后面,最好不要长时间呆在前车的盲区,以免对方看不见你而突然转向。 这个盲区,所有欧美国家的司机都知道。 我问过南美和东南亚等所谓”第三世界国家”的朋友,他们也都知道,并且很惊讶我问他们 这个问题。在他们看来,这就跟天是蓝的,草是绿的一样,每个人都应该知道。 在中国,我们交学费去驾校学车,教车师傅有教过你盲点吗?没有,因为他们的师傅也没有 教过他们。我们只能自己从车祸中以血的代价来领会。 2)中国的交通要改善,驾校是第一个要动刀的地方。我再说两个例子: a.在美国超车后换线,师傅会告诉你,在后视镜中看到了后车的前轮才可以换线。这种方法 可操作性很强。 但在中国没有人教这个,偶而有师傅教的话也只是说 50 米或 60 米。在后视镜中你怎么能知 道 50 米有多远呢? b.关于远光灯,所有的美国司机都知道,起雾时不要打远光灯,因为反而看不清楚;另外, 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乱开远光灯,如果你干扰了对面车司机的视线,撞到你了是自己倒霉。中国的 教车师傅不教这些,他们老是强调要眼明手快,好像只有反应快才能在路上活下来。基本的安全 知识反而不教。 3)在美国,如果高速公路上发生车祸,交/警至少在 200 米以外就在地上放置冷光蜡烛(防 风) ,提醒你换线,冷光蜡烛连成一条长长的火光斜线,后方的司机有非常足够的时间避开故障 区。 而在中国,交/警顶多在几十米开外放一个荧光的警示牌,等你看到了,离故障车也就剩下几 秒钟的反应时间。 三角标志和雪糕筒都是很不科学的装备,天黑的时候不够显眼,体积又太大,交警和司机都 不可能带太多。直接放在路中间的话容易造成车祸,放在路边又容易被忽视。 强烈建议中国的交管部门研究和引进西方的冷光蜡烛。体积小,不占地方,使用方便,直接 扔在路上就行,万一不小心碾过了一两个也不用刹车。 如果我们也采取欧美一样的故障警示方式,每年能救下多少人命?别的地方我不知道,在广 东,这几年仅在京珠高速和虎门大桥上因为故障处理车追尾就牺牲了 5 位交警。 4)在中国,交管部门喜欢在车道中的隔离带建花坛,有些地方甚至连高速公路的隔离带也 有花坛。这种做法全世界只有中国有。为什么别的国家不搞?别人是有道理的。花坛建在路中间 容易让司机分神,用隔离栏最实用,还便宜。另外,花坛需要定时修剪和浇水。在维护的时候, 70


声音 停在路边的园林车,还有缓慢行驶的洒水车都很容易造成追尾。 要美化市容,花坛可以建在路边。如果中间一定要种花草,能不能采用不需修剪和免浇水的 品种? 5)我回国已经 10 年了,在国内也开了 10 年车。我跟普通的中国司机一样,偶尔图方便也 会犯犯规,比如双黄线左转等等。但在国外就不敢。 我觉得我的个人素质没变(普通人一个) ,之所以在国内乱开车,在国外小心谨慎,是因为 国外违规的成本远比国内高。以我在美国开车的经验为例,感觉上每违规 10 次,至少会被交警 逮到 1 次。有一次在三藩市郊外,凌晨两点在 65 英里的高速上开到 80 英里也被警车拦住罚款。 美国的交警大都是流动执法,会从任何一个地方冒出来,让你不敢心存侥幸。 反观国内,我们的交警很喜欢呆在十字路口。很多地方还让交警站在十字路口指挥交通。我 一直没想明白,路口不是有交通灯吗?红灯停,绿灯走,清楚直白,为什么还要交警做复杂的动 作去发相同的指示?中国交警编制增加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车辆,有限的警力还是应该用在刀刃 上,十字路口还是交给红绿灯吧。 6)最后我想强调一个观点,交通管理和其他领域的管理一样,是一门科学,需要以科学的 态度去研究。美国有科研人员研究了全美事故率最高的 10 个十字路口,发现了一个普遍问题, 这些十字路口的交通灯都不够高,不够多。如果前面是个货车,跟在后面的车就看不见交通灯变 化,容易造成追尾。按他们的研究对交通灯进行改良后,发现第二年事故减少了 15%。 如果这个研究结果正确的话,90%的中国红绿灯都有改善的空间,而且一改马上就能见效。 这样每年能挽救多少人命,减少多少损失?这些成果别人都已经研究好了,都是公开发表的,不 用专利费,我们只要拿来就可以了,为什么不做? 国家每年这么多代表团出访,每年花这么多钱去引进技术,比如高铁。为什么没有人肯花时 间去研究别人交通管理的先进经验?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的专业和工作和交通没有半点关系。我对交通管理的理解是一个普通驾 驶者的粗浅理解。 但我强烈反对以司机“素质差”来解释中国交通管理的落后。素质差的是我们交通的管理者, 差的是管理的理念,而不是司机。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认为中国的司机素质低,该死,就没有做好工作的压力。驾校发财了,交 通局子升官了,我们自己很开心地给自己扣上“素质低”的帽子,最后还要把自己的命搭上。 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一”了,该到改变的时候了。如果每一个人都置身事外,下一个出车祸 的,可能就是我和你。■

71


评论

评论 “你爱中国,但中国不爱你”?——文革中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唐小兵:中国人的说理文化与公共生活 关于“破四旧”的反思与追问

“你爱中国,但中国不爱你”?——文革中的“中国人民 的老朋友” 方可成 东方历史评论(2014-07-17)

72


评论 一 “八个样板戏,外加一个‘西’游记。 ” “样板戏,老三战,西哈努克到处转。 ” 文化大革命期间,除了翻来覆去放映的《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这“老三战” , 电影银幕上最常见的便是“新闻简报” ,而“新闻简报”中最常见的消息之一则是西哈努克亲王 在中国各地访问。于是,民间开始流传这样的顺口溜。 从 1970 年开始,西哈努克曾长期流亡中国。虽然正逢文革期间,但身为中国政府认可的“中 国人民的老朋友” ,他得到的待遇并没有打折。 中国政府将漂亮宽敞的前法国驻华大使馆(东交民巷 15 号院)提供给他作为官邸,请来上 海著名西餐厨师、全国人大代表郭万棠为亲王主厨。为了照料西哈努克的身体,中国政府还特别 安排了北京医院的金玉如医生担任他的保健大夫。根据金玉如后来的回忆,医疗专家组为亲王制 定了严格的饮食计划和健身计划,这个计划详细到对于亲王的体重也有明确的要求:最好是 73 公斤。 当然,比起政治上的支持,生活上的照料只能算是小事。 1970 年 3 月 18 日,柬埔寨内阁首相朗诺发动军事政变,废黜西哈努克国家元首地位,后又 判处他死刑。西哈努克被迫流亡中国,而中国政府很快为他的东山再起提供了支持力量。 当年 5 月 5 日,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就在北京宣告成立。在这个特殊的流亡政权中,西 哈努克亲王任国家元首,宾努亲王任政府首相,在柬埔寨境内作战的乔森潘任副首相。 就在那个月,一份著名的声明问世了——那就是由时任外交部代部长的乔冠华起草,并经毛 泽东亲自审阅定稿的《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 。 不久之后,心怀感激的西哈努克亲王创作了一首名为《万岁!人民中国!万岁,主席毛泽东! 》 的歌曲: “高棉人民在民族危亡时刻,得到伟大朋友全力支持。万岁,人民中国!万岁,主席毛 泽东!你一贯维护您的战友高棉人民的正义事业。中柬人民坚决战斗,直到帝国主义彻底灭亡。 我们亚洲苦难将从此结束。 ” 1975 年,西哈努克执掌的政权取得了战斗的胜利,推翻了朗诺伪政权,收复了柬埔寨,亲王 本人也再次历任国家元首、主席、国王。不过,他在歌中预言的“帝国主义彻底灭亡”和“亚洲 苦难将从此结束”却不甚准确,因为历史的道路发生了吊诡的变化,中国不再是美国为帝国主义 侵略者,反倒在一番眉来眼去之后,与之建立了外交关系。 二 虽然西哈努克亲王在文革期间获得了优厚的待遇,但另一些同样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的老外们,却没那么幸运。 73


评论 比如马海德医生。1936 年,在中国共产党需要一名记者和一名医生的时候,他和斯诺一起来 到了延安。后来,斯诺离开了,马海德留下来当了八路军总卫生顾问,后来又成为 1949 年之后 第一个加入新中国国籍的外国人。

马海德(1910 年 9 月-1988 年 10 月),男,1937 年加入中国 共产党。阿拉伯裔美国人,祖 籍黎巴嫩,原名乔治·海德姆。 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他早年即 投身于中国革命,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后,协助组建中央皮 肤性病研究所,致力于性病和 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中华人 民共和国卫生部顾问,全国第 五届政协委员,第六届和第七 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2009 年 授予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 人物。

文革期间,马海德被怀疑为“外国间谍”,他在“文革”初期被抄家,所有的英文信件、资 料,包括当年毛泽东的病历等资料全被抄走。从那以后,马海德被人 24 小时监视和跟踪,家中 的电话被窃听,家门口还有人盯梢。 更令马海德感到痛苦的是,他亲自筹建的麻风病研究中心,被无端污蔑为“修正主义的窝子”, 麻风病防治队被解散了——这不仅意味着他的才能无法发挥,更意味着他为新中国消灭麻风病的 工作被耽误和破坏。后来,马海德被调到北京阜外医院,成为一名看皮肤病门诊的普通医生。 当时,曾有一位朋友建议马海德带着妻儿离开中国,回到他真正的“老家”——美国去,但 马海德拒绝了这个建议: “为什么?我爱这个国家,我爱她的人民。 ” “你爱中国,但中国并不爱你。 ”那位朋友说。 马海德生气地吼了起来:“谁说中国不喜欢我?中国共产党喜欢我,中国人民喜欢我,这就 足够了。我还要谁喜欢?我还要那一小撮坏蛋(指康生、 ‘四人帮’ )喜欢?他们不会长久的! ” 整个“文革”过程中,马海德没有参加任何派系。“他说他只参加一个组织,那就是中国共 产党。 ”马海德之子周幼马说。 另一位老朋友、新西兰人路易·艾黎也曾被怀疑、迫害。不过幸运的是,宋庆龄在关键时刻 帮助了他。1968 年 8 月 31 日,宋庆龄冒着风险为他写了一份证明信。 “我从 1932 年起就认识路易·艾黎。他为中国作出了贡献,帮助我们保卫国家。当日本帝 74


评论 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时候,是他在内地创办了工合合作社,帮助我们培养年轻的一代。为了这项工 作,他甚至牺牲好的职业。当白色恐怖笼罩上海的时候,当中外特务追捕共产党员的时候,是他 把自己的家当作共产党人的避难所,当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的时候,是他在甘肃等内地不怕任 何艰苦的生活条件,为中国人民工作着。 ”宋庆龄在信中写道, “解放以后,他写了很多的书、诗 与文章。当世界和平委员会派他去外国时,他为我们讲演和辩论。我觉得他是新中国的一位诚实 忠诚不屈不挠的朋友,我极端相信他。他如白求恩大夫一样,是国际共产主义、马克思、列宁的 信徒。 ” 这一纸来自身为国家领导人的宋庆龄的证明信,令艾黎免遭了许多厄运。“她像一朵永不凋 谢的花朵。 ”艾黎赞颂道。 实际上,马海德们和西哈努克得到完全不同的待遇,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 1930 年代来到 中国的老朋友,和 1950 年代来到中国的老朋友,绝对不是一个概念,甚至可以说不是一个世界 的人。 前者在 20 世纪的上半段,怀着理想主义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投身中国革命,或通过各种形 式为中国革命、为中国共产党出力的人们。从思想上看,他们大多倾向左翼(请注意,左翼是当 时的进步思潮) ,同情工人、农民和所有劳苦大众。他们的职业以记者、医生为主,其中的很多 人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斯诺、史沫特莱、白求恩…… 后者则是在 1949 年新中国建立之后登场。他们主要来自第三世界国家,是在建国之初的特 殊外交形势下,与中国保持“盟友”关系的政治家们。在两大阵营分庭抗礼的冷战年代,成立不 久的新中国需要找到一批国家成为自己的盟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批来自盟友国家或政党的 政治领袖纷纷成为获得中国政府认可的“老朋友”,其中就包括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还有很 多非洲国家领导人。 三 尽管今天说出来可能有些令人难以接受,但真实的历史无法回避——除了少数像马海德这样 的保守派之外,包括对刘少奇被宣布为“叛徒”不理解的斯特朗在内的许多“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 既是“文革”的受害者,也曾是“文革”的积极参与者。 这也并不奇怪,在当时几近疯狂的社会中,能保持冷静的是少数。更何况,许多“老朋友” 参与“文革”的初衷是他们对中国革命的一片赤诚之心。 比如和马海德一样在革命年代来到中国的美国“老友”阳春、寒早夫妇。他们贴出了一张大 字报,后来被誉为“外国专家的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 : 给外国专家局的大字报 为什么在世界革命的心脏工作的外国人被推上修正主义的道路??? 是哪个牛鬼蛇神指使给外国人这种待遇?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不论他是哪个阶级,不论他 对革命是什么态度,都受到这种“五无二有”的待遇: 75


评论 “五无” : 一,没有体力劳动; 二,没有思想改造; 三,没有接触工农兵机会; 四,不搞阶级斗争; 五,不搞生产斗争。 “二有” : 一,有特高生活待遇; 二,有各方面的特殊化。 制定这种待遇是什么思想支配的?这不是毛泽东思想,这是赫鲁晓夫思想,是修正主义的思 想,这是剥削阶级思想。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又是什么呢? 1.使要革命的外国人不能掌握毛泽东思想,只能在口头上说条条; 2. 2.使革命的外国人革命意志衰退,滑到修正主义道路上去; 3.阻碍在中国的外国小孩成长为坚强的革命者; 4.把革命的外国人和他们的中国阶级兄弟隔离开,破坏他们的阶级感情,破坏无产阶级国际 主义。 我们认为这不是个别人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世界革命的原则的问题,我们坚决反对这种待遇。 我们决心要成为坚强的革命者,成为坚定的反修战士。为了把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斗争进行到 底,我们决心锻炼和考验我们自己。我们的后代必须成为坚强可靠的革命接班人,而决不允许他 们变成修正主义分子。因此我们要求: 1.以阶级兄弟看待我们,而不是以资产阶级专家看待我们; 2.允许并鼓励我们参加体力劳动; 3.帮助我们进行思想改造; 4.允许并鼓励我们紧密地结合工农群众; 76


评论 5.允许并鼓励我们参加三大革命运动; 6.我们的孩子和中国的孩子,受到同样的待遇和严格的要求; 7.生活待遇和同级的中国工作人员一样; 8.取消特殊化。 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成为毛主席所要求的革命者。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 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伟大的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 中国人民、世界无产阶级及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万岁!万万岁! ! 可以看出,大字报的核心是要求不搞特殊化,若不考虑那些文革式的口号和阶级斗争的思维, 其表达的思想本身并无不当之处。 1967 年 3 月 22 日, 《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报道《在毛泽东思想大学校里成长——访问一位 在中国工作的美国女专家》 ,其中谈到了这张大字报: “在这场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中,寒春同 志和她的全家人都强烈地要求参加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八月底,她和她的爱人,还有另外两位美 国朋友一起,写了一张大字报,表达了对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无限热爱,对战无不胜的毛泽 东思想的无限热爱……” 后来,“文革”期间在外文编译局工作的法国专家戴妮丝·李—勒布雷顿在其回忆录《爱是 不会凋谢的》一书中写道: “我们从无恶意,一直为寻求中国人民的利益和为取得社会主义的胜 利而努力。假如说我们有时在某些方面搞错的话,也是和许多无辜的人一样,因为不了解情况, 过于天真。 ” 的确, “过于天真”或许是“老朋友”们真正的问题。 阳早和寒春的大字报贴出后,毛泽东做了批示。四天之后,记者安娜·路易·斯特朗成了第 一个参加了“造反派”组织的外国人——她接受了红卫兵赠送给她的袖章,成为一名“名誉红卫 兵” 。不久之后, 《人民日报》发表了一张斯特朗戴着红卫兵袖章请毛泽东在她的《毛主席语录》 上签名的照片。 “造反”之风很快风靡当时在京的外国人群体,他们建立起了“白求恩-延安造反团”、“国 际燎原造反队”等造反组织。马海德听说后,不屑一顾地说: “要是白求恩活着,才不会这么胡 来呢。 ”

77


评论 说这些造反组织“胡来” ,并不过分。一个事例是:在当 时突击进行的《毛主席语录》外文版翻译工作中,因为两位 来自拉丁美洲不同国家的专家对某些词汇的译法产生了分 歧,因而推迟了发稿时间,使西班牙文版《毛主席语录》的 出版落后于其他文本。这件事就被上纲成了外文出版社“走 资派” “破坏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大罪, “白求恩-延安造反团” 为此特别召开了批判大会。 根据很多人后来的回忆,外国专家“造反派”当时的一 些作法,也同中国红卫兵、造反派们一样,一度发展到了疯 狂的程度。位列“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名单上的华裔英籍作 家韩素音评价说,那是一种“群体性精神变态” 。 唯一幸运的是,这些一心支持中国革命的外国“造反派” 们没有像中国人那样,把派系冲突发展为真刀真枪的武斗。 四 “文革”的特点之一是,在诡谲的形势变幻下,斗人者很可能一瞬间就变成了被斗者,没有 人能够自保。而外国友人们的特殊身份又令他们很容易被怀疑、迫害。 1967 年 9 月,在开始清查和镇压所谓“五一六反革命分子”后,外国专家中的一些造反人物 (连同被造反派当作批判对象的一些外国专家)纷纷被冠以“五一六分子” 、 “国际间谍”之类罪 名受到批斗,有的被迫离开中国,还有的甚至被抓进了监狱。 在打击之下,白求恩-延安造反团的声誉日见低落,活动也渐趋停止。不久,中国当局逮捕 了身为该组织主要成员的爱泼斯坦,以及他的妻子邱茉莉。 “我的罪名有两条,一条是伙同他人,阴谋篡夺对外宣传的领导权,另一条是充当国际间谍。 邱茉莉也被怀疑是国际间谍。但对我们始终没有正式的起诉,也没有正式的审讯。”爱泼斯坦后 来回忆说。 这番遭遇令爱泼斯坦的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在初期得不到任何外部信息的日子里,爱泼 斯坦整天除了给墙壁上受潮的水迹起名字外,还在不停地思考“为什么” 。 根据爱泼斯坦的回忆录,他的思索结果是: “我的目标并未改变:我要置身于革命的行列…… 我从没有想过把离开中国作为一条出路。到了国境的那一边,在怀着敌意的新闻界面前捶胸顿足 地背弃我长时期的信仰,然后在资本家的餐桌上赴宴享乐,这是我曾说过的抛下红旗、表示‘悔 改’的逃兵的表现……我坚信,历史、中国人民、中国的革命、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公正的、 必将还我公道。 ” 这种信念让他逐渐乐观起来。从后来的回忆中我们可以得知:在狱中的爱泼斯坦开始从窥视 孔里欣赏洞孔里的秋天,将牙粉的包装纸当作艺术品放在墙上突出的位置,与壁虎、苍蝇建立起 78


评论 “短暂的友谊” …… 出狱后,他甚至为将他和妻子关押起来的人辩护:“邱茉莉认为一切精神折磨统统都是错误 的。我则争辩说,这种做法用来对付无辜者固然是错误的,但用在有罪人身上,则可以迫使他们 招供认罪——从而捍卫社会主义。 ” 和爱泼斯坦同一时期被投入监狱的外国友人不在少数。根据韩素音的回忆,一对外国专家西 蒙和伊雷娜夫妇的长女莫妮克从正在留学的巴黎赶回到中国来参加“文化大革命”,因为她“认 为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就是青春、自由和慈爱的盛大节日” ,结果却被以“带回淫秽书籍” (实 际是很普通的法国爱情小说)的罪名投入监狱达三年之久。 那些侥幸没有被关起来的外国友人,日子过得也并不好受。斯特朗的一个侄孙希望从美国来 探望她,被中国政府拒绝了;她给周恩来写信,要求到柬埔寨首都金边去见她这个侄孙,也得不 到答复。 年事已高的斯特朗健康日益恶化,终于在 1970 年初住进了医院。她拒绝进食和接受治疗, 这或许是为了表示对之前不公遭遇的抗议。直到周恩来亲自到病床边对她作了耐心劝告,她才答 应与医生配合。这时,周恩来赶紧下令通知她的侄孙前来中国,但为时已晚,次日斯特朗就告别 了人世。 当时在华的外国友人们甚至连订阅《参考消息》的权利也被剥夺了。1968 年,中共中央曾发 了编号 149 的通知,切断外国专家的外文消息来源。 1970 年 12 月 3 日,周恩来在主持召开的国务院业务组会议上还批评有关部门,说他们在涉 外活动中不敢做工作,不敢接触外国人,甚至连外语也不敢讲。 根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辑出版的《党史通讯》1987 年第 6 期《全国冤假错案的复查与平 反》一文披露的数字: “据调查, ‘文革’初期,全国有外国专家四百一十人。其中以‘特务嫌疑’ 、 ‘搜集情报’ 、 ‘间谍活动’等罪名拘留、逮捕、驱逐出境的十七人,被审查、批斗的八人,使他 们受到不应有的待遇和侵害。 ” 直到 1981 年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以后,他们才在政治上都得到了彻底平反。 多年之后,邓小平曾经在爱泼斯坦的 70 大寿生日聚会上问爱泼斯坦: “你在‘文化大革命’ 期间被关押了几年?” 爱泼斯坦答: “差不多有五年。 ” “还不及我,我关了六年。 ”邓小平说。 (本文作者所著《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一书 2014 年 4 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 ■

79


评论

唐小兵:中国人的说理文化与公共生活 唐小兵 思想潮(2014-07-20)

说理,是政治辩论、公共生活和私人交往中常见的一种现象。说理意味着一种表达和聆听, 预设着双方彼此尊重对方的智商和人格,除了“求同” ,其实也应该“存异” ,甚至“求异” , “异” 才丰富了说理者自身的知识和文化。即使双方在立场上可以通过说理来求同,但如何通达这同样 的文化和政治立场,每个人寻求的思想资源和价值依托却是可以更为多元的。 不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多的似乎是“蛮不讲理” ,或者“无理取闹” ,对“说理”文 化缺乏基本的了解,甚至以践踏话语伦理为常态,以“话语暴力”为光荣,以“胡搅蛮缠”为策 略。在这样的公共生活中,说理最后往往不是形成了有差异的共识,而是撕裂了这个社会共同的 底线。比如最近关于东莞扫黄的媒体和网络评论中便表现出这种倾向,而在涉及近代中国历史事 件和历史人物评价的网络争论中,则尤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各执一端为真理的霸道。 从晚清报刊文化说起 要理解近代中国的说理文化及其变异,便无法绕开晚清以来的报刊舆论文化。 到了近代中国,西方传教士报刊进入中国,中国读书人也开始创办报刊,比如《时务报》、 《清议报》 、 《民报》 、 《大公报》等。这些报刊在起源上就不同于近代西方以传播新闻事实为主要 功能的报刊。中国的主流报刊都是要“说理”的报刊,所以“政论” 、 “主笔” 、 “笔政” 、 “文人论 政”等都显得特别重要。科举废除、王朝崩解后的中国知识人主要依托报刊来传播政治观念和新 知,其实质是一种政治批评和政治参与的新形式。因此,报刊取代了传统书院等空间成了“说理” 80


评论 的地方,成了一种“想象的共同体” 。 但知识人往往是将报刊当作了党同伐异的政治工具,并不遵循现代报刊所要求的说理规则, 甚至经常有人滥用言论自由,虚构事实为自身的“说理”提供事实根据(比如清末反满意识的宣 传) 。报刊成了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国家主义、达尔文主义等各种意识形态的竞逐之地。清 末《时务报》汪康年就曾经对这种混淆自由与责任的报刊文化痛加针砭: “报章之自由,固有无 如今日吾国之京城者,上自王公,下至编氓,任意诋毁,莫或过问,甚至加入以极不堪之名目, 诬人以无理由之事实,或形容闺阃,或演说隐匿,而莫或与办,一任夸张,吾谓言论自由,此为 最矣。虽然,此非正理也。凡有法之国,其范围一切,皆极严密,虽保护言论之自由,然若出于 捏造诬指,则所以罚之者亦极厉。 ” 晚清以降,报刊文化在中国人的公共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这种报刊文化显然是一把双刃 剑,它既引入了新知,但同时也不乏意识形态的争夺。这是一个“报纸营造名士”和“名士营造 报纸”的双重过程。依照史家杨国强的研究,其中不乏暗中操纵舆论(“善为政者,必暗中为舆 论之主,而表面自居舆论之仆” ) ,或者是公器私用,将报刊当作牟取私利的工具(“夫报馆者, 国民舆论之利刃也,仁人义士持之,足卫国并以保民,若挟意气报私仇,持此以为凶器,复与独 夫民贼何异” ) 。 杨先生对清末民初的这段舆论史有深刻的洞察: “以当时的中国而论,则舆论从一开始就不 在理想的状态之中。旧日的清议能够成为天下之公议,全在于清议出自统一的观念而代表统一的 价值。因此个体虽然各异,而清议则能以其统一的观念和价值维持评判和褒贬的统一。然而当中 国人的自我形象破碎之后,统一的观念和价值也随之开始破碎。作为替代的东西,继之普照一时 的西学自外而入,又各有流派。而后是士议转为舆论,不能不向西学讨观念和价值,与之为因果, 则舆论以西学为谛义,也不能不各成流派。所以,晚清末期由报纸表达的舆论天然是一种不相统 一的东西……不相统一的舆论更容易因没有章法而节节脱轨,变成可以操弄的东西。 ”知识人这 种依托媒介自以为是的习性,在一种媒体文化造就的虚荣和政治文化形成的挤压之中,形成了一 种不负责任放言高论的自恋意识。而当统一的价值体系崩解之后,公共说理就成了言人人殊,甚 至鸡同鸭讲。共识缺乏,真理黯然,意见和偏见就成了言论市场上喧嚣一时的话语泡沫。 有着统一的义理和知识背景的传统在公共空间中被瓦解之后,中国就进入了一个“主义”崛 起的时代,主义之间,各执一端,互相争逐,难以妥协。如何在缺乏深厚说理文化传统,同时又 被 20 世纪的意识形态迷雾影响过的中国,滋养一种新的说理文化来培养健康的公共生活,是困 扰当今知识界的重要议题。

滋养新的说理文化 就此而言,陈嘉映的《说理》和徐贲的《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都是值得 关心这一问题的读者留意的著作。前者更多是从哲学的层次来阐发说理的“语言”、“语 法”、“概念”等基本问题,是一册正本清源的“让人学会公开运用理性”的充满智慧 的著作。 陈嘉映是当代中国大陆最没有学究气的哲学家,他善于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出发, 抽丝剥茧地展示其紧扣核心问题层层递进思考的哲学论证,同时,他也对如何建设公共 文化的品质时有洞见。他认为“说理的目标是,通过在此一事上的说服,让对方获得理 81


评论 解,让对方自己获得理解的能力。说理的目 标,若从根本上说,与其说是在一事上让对 方接受自己的看法,不如说是一种心智培 育。”说理不一定是寻求对方完整地接受己 方的意见和观念,而同时是打开自我进行反 省,因此,说理应该是一种“双赢”的话语 实践,是彼此滋养心智生命的友善行动。 基于此,陈嘉映对中国读书人多有犀利 的批评:“我一直觉得,今天的读书人,要 用一套正确的观念来指导时代,不仅是虚妄, 更多是错误。观念转变不能指望观念批判来 包办。批判松解了虚假观念的束缚,为真情 实感的观念的生长开辟空间;而要生长出有 血有肉的观念,所需的不是读书人的指导, 而是每个人自己和每个民族自己的经验与实 践。”就公共说理而言,每个人都应该是一 个理所应当的言说主体,都应该在公共空间 里勇敢而清楚地自我表达,而不能将希望维 系在一群知识分子先知的指导之上。陈嘉映倡导知识人首先要诚实地面对自身的困境与 限度:“读书人不是先知,不是要用自己的观念取代别人的观念,用自己的观念指导别 人的生活。读书人不是世外人,其受虚假观念之制,殊不少于大众,对自己的观念进行 深入的反省和更严厉的批判,应是深刻的社会批判的前提。” 《明亮的对话》则可以称之为一本有品质的公共生活的“指南”或者说“公民教科 书”。作者徐贲虽然任教于美国,但长期活跃在中国的公共舆论空间,发表了大量有品 质的作品,著有《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 、 《在傻子与英雄之间: 群众社会的两张面孔》等著作,产生了广泛影响。这本《明亮的对话》是其在美国圣玛 丽学院教授论证说理和人文教育等课程时长期思考的结晶。 在徐贲看来,“说理并不表示一个人懦弱或放弃自己的想法,说理的目的也不一定 是要把对方拉到自己这一边来。说理是释放一种理解、尊重、不轻慢对方的善意,让彼 此变得温和而有理性。说理可以使双方走到一起,搁置在具体问题上的争议,共同营造 一个平和而有教养的公民言论空间。有了这样理性公民言论的中间地带,人们才不至于 自我囚禁在一种要么恶言相向要么哑口无言的两难境地之中”。说理与公共空间的建设 息息相关,而一个社会迈向有说理文化的境地,也需要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有一种“理 解、尊重和善意”,也就是一种共同体的连带感。有了这份初心,以及对人心可能的蒙 昧的自知之明,才不会“理直气壮”地以势压人。 障碍在哪里? 建设一个说理的公共文化,在徐贲看来,阻碍主要来自几个方面。首先是社论式的 话语方式和思维方式,限制甚至封闭了这个社会公共讨论的空间,导致商谈性的论述式 微,而斗争性的论述兴盛(刘擎语)。 82


评论 就中国的 20 世纪史而言,正如徐贲所言,对许多长期接受“革命”和“战斗”文化 影响和思维定型的人们来说,说理就是“论战”,就是“战斗”,必须压倒对方,迫使 对方哑口无言,这样才能取得“胜利”。用攻击性的争论来看待说理,这是中国权力话 语长期潜移默化的教育结果,形成了一种相当普遍的话语习惯。这种话语习惯,在我们 的课堂、传媒、政治空间、社会生活中比比皆是,“真理成了赤裸裸的话语暴力”,并 且是独占性和排他性的,而一旦真理被历史证明是谬误,则真理又会通过一套相对诡异 的辩证法逻辑来实现“自我纠错”。这种心态影响下的个人,往往对于知识、文化与讨 论缺乏一种真正的尊重。他们注重的是结果上的胜负,而不是过程中的相互增进理解。 其次,是当前中国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相对不健全所致。政治文化是一个社会的 风向标,政治人物更应该成为一个社会的道德标杆。当政治成了肮脏的幕后交易或者一 种虚假性的公共表演,公共讨论的风气要稳健地形成也就难乎其难。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徐贲特别强调如何辨析说理中的情绪性谬误、逻辑性谬误,并 指出养成良好的说理文化需要建设一个更加有内涵的价值共识。话语伦理无法脱离价值 共识,“德性、权利、责任”等都应该成为说理者注重的内涵,尤其“伦理说理最重要 的是真诚,只有你确实相信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你才能保持一个一贯的伦理立 场。见风使舵,虚与委蛇,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些不仅不是伦理说理的正道, 而且也是无法取信于人的”。而现实是,当面一套,背后另一套,台上一套,台下另一 套,明文规则一套,潜规则另一套,形成了一套精致而复杂的“说理文化”的双层结构, 生活在这种文化之中的个人学会了娴熟地在两套话语之中闪转腾挪,并逐渐将表演性的 崇高话语常态化,同时却又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毫无疑问,这种犬儒主义的人格 对于培育公共说理的文化是一种障碍。就此而言,一个制度是否鼓励其公民公开而诚实 地表达自己,对于说理文化的健全和公民心智的滋养,便显得尤为重要。 培养“自由之言论” 徐贲从制度与公民两个层面论述了这种重要性,他指出,说理环境最重要的因素便 是政治的民主法治,它保证了公民的思想和言论自由,也保证了在需要时能够达成共识 的程序制度。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民主社会的核心价值,它们是说理的“理”的根本所在, 不同意见的辩论最后都必然要以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来衡量各自的合理性。同样重要的 是优秀的公民素质和教养,说到底,说理是公民们在说理,官员、社会名流、有影响力 的学者、公共人物都不过是身份比较特殊的公民而已,他们说理的时候也是公民在说理。 一个说理的社会环境最终的标志是公民说理,只有在大多数公民愿意和习惯说理,有说 理的要求、能力和习惯的社会里,说理才会真正成为一种价值规范和生活方式。问题在 于,如何形成徐贲所念兹在兹的这种说理环境? 相对于互联网,徐贲更重视学校对于培育说理文化的作用。他认为当代中国的公共 话语面临着两方面的挤压,一种是过度的简化,以贴标签的方式污名化、妖魔化论敌, 这种粗鄙而充满暴力色彩的话语在网络上充斥。徐贲很担忧地说,当今中国互联网上充 满了敌意,使得正常的说理变得根本没有可能。敌对战线是以互相谩骂的常用词来划分 的,这是他们射向对方的“枪炮子弹”,一方用的是“西奴”、“汉奸”、“美狗”, 另一方用的是“五毛”、“脑残”、“文革”余孽。这两条战线之间只有交火,没有说 83


评论 理对话。粗暴、仇恨、武断和不宽容已经成为缺乏善意的战斗型互联网话语特征。就此 而言,笔者没有徐贲这么悲观,互联网诚然展现了这种斗争性的话语文化,但在一些小 型的社群、邮件组和同仁网站,仍旧可以看到积极而有成效的公共讨论。即使是在徐贲 认为不是讲理之处的微博空间,其实还是有传递资讯、意见宣示和澄清误解等正面作用 的。大势所趋,或许我们只能更努力地让网络上的正能量生长,而不是充满悲观情绪地 面对这个被网络和手机裹挟的时代。 徐贲提及的对于说理文化有毒害的是一种貌似深刻的学术话语,追求的是伪深刻的 表象,其实质是搅浑公共讨论的空间。徐贲认为这些论断“其实根本就是暧昧不清的, 毛病就出在主要概念含糊不明、闪烁其词,有的是出于疏忽,有的是故意的”。公共讨 论究竟是更加需要普及常识性的事实与判断,还是需要引入看似深刻的学术话语来提升 其品质?学术共同体的知识生产与公共舆论之间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在说理 之中,究竟是遵循最基本的道德直觉重要,还是通过知识性的论证来寻找真理重要?理 性与民意在公共说理之中究竟是如何分配其分量?这些都是面对当前喧嚣而空洞的公共 话语时需要反省的。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我们必须在公共说理中保持一种“平实的智 性诚实”。而在一些所谓的“说理”(其实是诡辩)文化之中,历史失去了应有的体温 (因为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个人被一种宏大历史叙述给遮蔽了)因而变得无比“巨大”同 时也无比“空洞”。 即此而言,亲历民国舆论史的学者萧公权关于“言论自由”与“自由言论”的区分, 为我们反省中国式的公共说理文化提供了一个独到的视角:“夫言论之不自由,固为目 前不争之事实。然徒知提倡言论之自由而不努力培养自由之言论,则其论亦不免偏狭之 病。何为自由之言论?发自独到之思考,根诸事理之观察,尊重他方之意见,而不受自 己感情之支配,或他人主见之指使者是也。吾人试一检时人之言论,其能虚心持平以立 说,合于上述标准者固不乏其例,而意气用事之谈,褊狭无容之见,亦触目易见。异己 者势欲打倒,同调者奉若神明,圆通宽大之风度,渺乎其不可寻。此种入主出奴,反自 由精神之论,以较压迫言论者之器识与见地,实无殊于一丘之貉。且言论自由而无理智 之修养以为根基,则各自是以相非,群言淆乱而不能收切磋之益。观其欲以一人之私见, 易天下之耳目,其用心与独裁者之统制思想何以异。使与之易位而处,其行为殆亦不能 殊也。”■

84


评论

关于“破四旧”的反思与追问 米鹤都 经济观察报书评(2014-07-15)

破四旧是文革历史上极不光彩的一页。当前的众多研究和社会上对此事的认识大多是把它归 咎于红卫兵们的残暴。这固然是事物的表象,然而将这种震撼社会、惨无人道的“运动”仅仅聚 焦于当年 13-19 岁的中学生,对于我们深入反思这段历史显然是肤浅的,甚至是一种偏差。其 道理本文不展开论述,可参见《心路——透视共和国同龄人》中的有关章节。

《心路:透视共和国同龄人》 米鹤都/著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年 8 月

85


评论 本文认为,对破四旧需要分析一下其为何成为红卫兵运动乃至文革初期的爆发点?以及在一 个成年人主导的社会中,它怎么会成为一种现实? 破四旧的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十六条”中所说的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 化、旧风俗、旧习惯”,一是所谓四旧的载体——“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分子”。或者说, 破四旧的开端主要是针对前一对象,以砸招牌、剪发型、改路名等为主;但是马上就转向了后者, 以抄家、打人、遣返为主要内容。这两者之间其实没有太多的内在联系和共性,但为何在如此短 的时间内转换对象、并以如此之猛烈的程度展开呢?这也是需要我们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 在破四旧后一对象的概念上,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初步的分析。 一、破四旧是保卫毛主席和净化北京城的延续 文革之前,毛泽东自 1965 年 10 月即离开北京,一直以杭州为基地巡视流连,流连于江南而 拒绝返回北京。甚至 5 月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他也并未出席。从表面看,这很不正常,政治局讨 论发动文化大革命如此重大的问题,主席居然不参加会议。这从程序上和内容上都令人不解。以 前的论者大多认为这是毛泽东的欲擒故纵,是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重大布局或者是一种策略。根据 现在的资料看来,他更多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毛泽东后来对外国友人说:公开发表改组北京市 委的时候,我们增加了两个卫戍师。林彪讲话则谈到:这次彭真的问题出来后,毛主席调兵遣将, 防止反革命政变,军队和公安系统都做了部署。毛主席这几个月就是做这个文章,多少天没有睡 好觉。 可以这样说,“文革”发动前夕,毛泽东对党内形势的估计过于严重,为确保安全,他进行 了缜密的布置。在毛泽东授意下,周恩来成立并亲自主持了密级甚高的“首都工作组”,甚至林 彪、江青都未能参予。这个机构的宗旨是“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保卫文化大革命、保卫首 都”,下设七个小组:其任务分别是:一、除了调动前面提到的两个步兵师作为北京卫戍部队外, 负责其它警卫部队的配置和调动;二、负责社会治安;三、清查民间的枪支弹药;四、清查敌特 和私人电台;五、清查清理社会人口;六、加强看守和监督监狱服刑人员和劳教人员;七、外事 保卫和清查华侨。 〔1〕可以看出,这个工作组的重点是将北京市过滤成一个“纯净”的城市,以 保卫毛泽东和文革指挥中心的安全。除第一项外,这个组织的工作载体主要是与各级公安机构和 街道委员会相结合。 在这种布局下,文革中北京的第一批遣返是在 1966 年 5 月,而非始自于破四旧。首都工作 组成立的当月,就立即“动员”了一批“四类分子”去新疆等地。周恩来是这样讲的:“文化大 革命初期,总要把地富反坏弄走。”〔2〕天津市公安局也曾在 1966 年 7 月,计划将原籍河北的 四类分子 4500 多人遣返回乡,监督改造。 〔3〕北京破四旧中的遣返,现在无从考证最早出现的 具体事例及其背景。但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在红卫兵成立之前,北京的遣返已经启动。遣返的做 法并非是红卫兵们想出来的点子,它是与“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保卫文化大革命、保卫首 都”的方针密切相关的。毛泽东对此曾提出意见,于是这一工作在 6 月中旬告一段落。周恩来也 承认“当时将一些坏人向新疆送了些,可能送的多了些。”但是这项工作并未终止。 还有论者指出:遣返地富反坏右的问题,与所谓净化北京城的大政策是相关联的,北京市在 彭真主政期间就有过“净化北京城”的计划。 〔4〕当然,这是指“文革”前的阶级净化而非环境 净化。但是,和红卫兵的抄家遣返直接相关的,是出自于保卫毛主席的需要而产生的“首都工作 组”。也就是说,北京对“四类分子”的遣返是文革前就已经确定并正在执行的政策。 86


评论 根据一位当事人回忆:“对社会人口的清查、清理工作,在当时极‘左’思潮影响下,不知 伤害了多少人,不知使多少人陷入了无边的苦海,甚至遭遇灭顶之灾。这个灾难也不都是‘首都 工作组’造成的,按当时规定的政策,第一步是清查,第二步是通过公安派出所和街道居民委员 会,说服、动员其迁出北京。但是,这项工作很快就被‘红卫兵’冲乱了,他们根本不讲什么政 策,统统先揪出来批斗,然后赶出北京。”〔5〕 可以说,红卫兵兴起后,自然而然地将破四旧与首都工作组的任务衔接起来。这是因为,上 述的七项工作,其中的第 3、4、7 项是属于内部掌控的,在当时法律框架尚未被完全破坏的情况 下,政府机构无权随意搜查嫌疑者的住所。而红卫兵们的身份却可以让这三项任务堂而皇之地公 开进行了。第 2、6 项任务实际上也转交给了红卫兵去执行,所以出现后来的“打流氓”。而第 5 项任务更成为了抄家、打人、遣返的依据。 从这个历史逻辑出发来认识破四旧,就接近了历史的真实。当然,现在还看不到有档案文字 表述的这一工作上的“衔接”。实际上,红卫兵们的抄家除了一少部分是红卫兵们自发地寻找对 象外,多数是在当地派出所和街道委员会的引导下发生的。 二、国家机器的怂恿和纵容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在当年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根正苗红的公安干警特别是那些 “片警”们,衡量其工作的第一标准显然是对保卫毛主席的赤胆忠心和高度责任感。他们也巴不 得使自己的辖区“纯之又纯”。谢富治为首的公安系统领导人很快指示他们,要积极配合红卫兵 小将的革命行动。因此,大多数公安干警们主观上是欢迎破四旧的,甚至可以说红卫兵们在很大 程度上帮助了他们的工作。于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不仅仅是配合了,而是主动地引导着红卫 兵们的行动。于是,抄家、打人就大规模地出现于天子脚下的京城了。 一些红卫兵当事人对破四旧的回忆中,大多数人都提到了公安派出所和街道居委会的恶劣作 用。举几个事例说明:

87


评论 一位访谈者说:我很熟悉的一个北京的红卫兵,他们到上海串连时,抄家并打死了一个老华 侨。这件事当时在上海很轰动。实际上这是当地的一个派出所所长,还有一个里弄的居委会主任, 老想整一个老华侨。但华侨的身份特殊,他们整不了,就利用北京红卫兵不了解当地情况,介绍 说这个人是老资本家,还死不承认。结果,这些北京的红卫兵不分青红皂白,就抄家打人。老华 侨是在东南亚割橡胶的工人,回国用毕生的积蓄买了一个房子,养老来了。他很硬,死不承认自 己是资本家,当然他根本就不是。最后,就这么被打死了。后来在江湾体育场斗争了打死人的红 卫兵。不过在当时政策下,后来还是把他放出来了。 〔6〕 另一位访谈者回忆:大概是 9 月份,抄家风已经过去了,可当地的派出所找上门来说,有一 个很有特务嫌疑的人,你们能否把他家给抄了?那时,我们也成立了红卫兵纠察队,就去抄人家。 结果发现这家人好像是华侨,而且和总理的关系非常密切。有很多总理写给他的信和他们写给总 理的信的底稿,还有和总理的合影。 〔7〕 指挥过多次温和抄家的一位访谈者说:当年抄家这些事情全是街道居委会和派出所搞的,那 帮孙子到处给提供名单,说,我们胡同有一个什么什么人,你们去抄啊。这帮人就去抄去了。那 时候抄家全是坏人引道,这些学生知道什么呀?〔8〕 即使在老干部层面,对破四旧的态度也是欣赏的。叶剑英曾讲到:“在这次文化大革命中, 红卫兵树立了不朽的功勋。例如,北京市有一万多黑户,深宅大院,解放 16 年,谁都没有进去 过,一些坏人就是在里头捣鬼。公安局、司法人员没有足够的证据也不能抓。有个圣修小学,是 外国鬼子在我们中国搞了多少年的,谁也不敢动它。红卫兵小将管你什么法律不法律,一扫而光。 多少年的老大难问题,红卫兵解决了。有些极反动的家伙,十多年来天天骂我们的党和毛主席, 左邻右舍都知道,恨死他们了。但谁也不敢动他,这一回小将们就把他揍死了。可能违反一点政 策,可更大的利益是扫除了坏人,扫除了我们社会上的垃圾。”〔9〕这表现了党内高层对这一 问题的基本认识。 另一方面,文革发动后,大多数老干部很不理解、很不得力。把斗争矛头指向那些“没有改 造好的地富反坏右”,不仅政治上安全,甚至也是一段时间内,动荡中的各地党政负责干部转移 视线、寻求自保的一种做法。他们显然乐于看到红卫兵这股祸水冲向“传统”的阶级敌人,而非 《五一六通知》中提出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三、背后的经济动因 在以往对破四旧的研究中,往往还忽略了另一因素,即隐藏很深的经济动因。众多警匪片给 人们展现了这样一个破案规律,即一个事件的最大受益者,往往是其主谋或是主要责任者。在历 史研究中,这一思路也许同理。 1966 底起,大量破四旧中被遣返的人员开始要求返回北京。于是,中共中央在 1967 年 3 月 18 日转发了北京市公安局军管会颁布的《关于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遣返后返京人员的处理办法》 。 该《办法》共 10 条,规定了 10 类不准返回北京、就地接受改造的人员。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第 6 条中的“坚持反动立场的资本家、房产主”。资本家在文革中被扩大化为阶级敌人,还多少 可以理解。但把“房产主”列入为阶级敌人的概念,也许是首次出现于中共中央文件。按照常理, 解放初期大房产主被视为资本家对待,公私合营时其房产早已被改造过了。因此,这里的概念理 应是指小房产主、小房产出租者。但是,这批人在建国初确定阶级成分时应当被定为小业主,并 88


评论 不属于阶级敌人的范畴。中共的阶级路线,从来没有将小房产主、小业主作为敌对势力的政策。 但是,在这个《办法》中却将其与“地富反坏右”同等待遇。当然,可能为了避免被误解、引申, 前面加上了“坚持反动立场”的前缀。不过这当中有一个奇怪的逻辑现象。“坚持”意味着以前 就“具有”,否则怎么坚持?但是如果他们以前不是阶级敌人,何来的“反动立场”呢? 根据这样一个逻辑,这些房产主如果以前不是阶级敌人,那么其反动立场只能是来自于文化 革命之中了,准确地说,就是对待破四旧、抄家和遣返的态度了。第一个问题是,这批人如果不 是“黑五类”,为何又会被抄家遣返?合乎情理的看,显然是与当年的住房紧张有关,从而导致 对于收取房租、有剥削行为的房产主强行剥夺。第二个问题是,这批人如果不属于“黑五类”, 怎样才能让红卫兵抄他们的家并遣返他们呢?这恐怕就应当归功于北京众多的派出所民警、居民 委员会以及街道积极分子了。依据当年的理论,出租房屋的小房产主尽管属于轻微的、但依然是 一种剥削行为。也就是说,你不能说你没“渣儿”。其余的一切,都是可以依靠三寸不烂之舌解 决的了。什么政治态度了、反动言行了、生活腐败了、攻击红五类了……那个时代这些可以信手 拈来的理由,实际构成了所谓的“反动立场”了。 另外, 《办法》之所以强调了房产主,就说明它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涉及一个批量级的群体。 而他们即使在红卫兵的破四旧名单上,也应当属于错划、错抄更是错误遣返的一部分人。而他们 却真实地成为了抄家遣返的对象。至于怎样形成了这一现象,就和它自身的可操作性有关了。关 键的一点在于:当年的抄家、遣返是没有组织程序的,也不需要审批的,也不是某一学校的某一 个组织可以做而别人不能做的,而是所有学校的所有红卫兵组织都可以做的。说得极端点,甚至 是三两个有红卫兵袖章的一吆喝,跟上五六个人,就可以完成从打人、刑讯、批斗、抄家及遣返 这样一个过程。说明这一点,也就说明了在当时的政治旗号之下实现某种其它经济利益,完全具 有可行性。小房产主们遭到这样的打击,“黑五类”们的命运更可想而知。于是,打击面越宽, 某些人的潜在利益就越大,这似乎是一种正比关系。当年土改分房、分地、分浮财的经历,对于 很多人来说依然记忆犹新。因此,破四旧时对抄家和遣返热情最高的社会群体,恐怕倒并不一定 是那些红卫兵了。

89


评论 这一中央文件的关键还在于强调了这批人遭到遣返并不准返回。但是不让他们回来在道理上 又说不过去,于是给他们加了个“坚持反动立场”的帽子。这纯粹是错了也不认账。为何会这样, 不难发现某些潜在利益已经转化成为既得利益,背后有着强大的既得利益的支撑。熟悉那段历史 的人都知道,在“红八月”之后不久,那些被遣返的住户的房子,都优先分配给了红五类的积极 分子,改善了他们的居住条件。而北京城区的所谓红五类,其中的革命干部、革命军人和革命烈 士基本不会参与到这种分配之中,市区也没有贫下中农,真正得益的是工人家庭和出身于贫下中 农家庭的其它职业者。众所周知,北京从来不是一个工业城市,解放初期产业工人少得可怜。被 划入革命依靠力量的“工人”大多是原来的城市贫民,即马克思阶级分析中的流氓无产阶级阶 层。这个阶层是产生街道积极分子的主体,也可以说是从“破四旧”中获取经济利益的最大受益 群体。另一部分得益者则是陆续改造公检法而调入的大批外地的复转军人和基层干警。在鹊巢鸠 占之后,那些被遣返的家庭就无形增加了返回北京的困难。 《办法》的政策取向和表现出的经济 背景就不言自明了。 甚至在破四旧中被抄来的家具、衣物等生活用品也多在 1967 年初前后,以极低的价格、以 “抓阄”的形式卖给了出身红五类的市民。可以说,抄家、遣返除了所谓的阶级斗争的政治原因 外,内在的利益驱动也是构成破四旧迅速扩大成势不应被忽略的因素。但是,红卫兵们的疯狂、 愚蠢,则成为实现他人目的的棍子和日后承担责任的债主。 四、舆论导向是破四旧迅速发展扩大的重要因素。 从《十六条》提出破四旧,要求人们“去掉怕字,不要怕出乱子”,倡导“革命是暴动,是 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捧杀中学生们的“革命大方向始终是正确的”。这些, 显而易见是要把这些多数未成年的孩子推向邪恶。 到了破四旧、打人以至打死人最为猖獗的 8 月底, 《人民日报》8 月 29 日发表了由中央文革 小组起草的题为《向我们的红卫兵致敬》的社论,其煽动性极大。其中说到:“红卫兵上阵以来 时间并不久,但是,他们真正地把整个社会震动了,把旧世界震动了。他们的斗争锋芒,所向披 靡。一切剥削阶级的旧风俗、旧习惯,都像垃圾一样,被他们扫地出门。一切藏在暗角里的老寄 生虫,都逃不出红卫兵锐利的眼睛。这些吸血虫,这些人民的仇敌,正在一个一个地被红卫兵揪 了出来。他们隐藏的金银财宝,被红卫兵拿出来展览了。他们隐藏的各种变天账,各种杀人武器, 也被红卫兵拿出来示众了。这是我们红卫兵的功勋。”〔10〕 那一时期,这样的文章、讲话、广播稿比比皆是。直到 1966 年 9 月 17 日,《红旗》杂志发 表了题为《红卫兵赞》的评论员文章,从中我们就可以知道舆论对红卫兵那种吹捧和狂热达到了 何种地步,主导社会的成年人要把红卫兵们引向何处。其中写道: “现在,全国革命人民争夸红卫兵。 红卫兵的革命首创精神,震动了全世界。 红卫兵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暴风雨中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 诞生和成长起来的。 红卫兵是毛泽东思想哺育出来的。红卫兵们说得好:毛主席是我们的红司令,我们是毛主席 90


评论 的红小兵。 我们的红卫兵最爱读毛主席的书,最爱听毛主席的话,最热爱毛泽东思想,他们随身带着《毛 主席语录》 ,把学习、宣传、执行、捍卫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最高的职责。 千百万红卫兵由学校走上街头,形成了一股不可抗拒的革命洪流。他们高举战无不胜的毛泽 东思想红旗,发扬了敢想、敢说、敢干、敢闯、敢革命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荡涤着旧社会遗留 下来的一切污泥浊水,清扫着几千年来堆积起来的垃圾脏物。 红卫兵干了大量的好事,提出了大量的好倡议。他们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在破除剥削阶级的 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树立无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的斗争中, 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红卫兵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急先锋。他们的革命行动,激发了群众的革命热情,出现了 更大规模的蓬蓬勃勃的群众运动。这种轰轰烈烈的革命群众运动,使钻进党内的一小撮走资本主 义道路的当权派,陷入革命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没有这样规模巨大的群众运动,就不能摧毁一 小撮资产阶级右派的社会基础,就不能把无产阶级的文化大革命搞深,搞透,搞彻底。 红卫兵是东方地平线上出现的新生事物。革命的青少年是无产阶级的未来和希望的象征。革 命的辩证法告诉我们,新生的力量是无敌的,它一定会在斗争中获得壮大和发展,最后战胜腐朽 的力量。因此,我们就是要赞美新事物,歌颂新事物,为新生事物的发展,擂鼓助威,鸣锣开道, 高举双手,欢迎新事物。 我们的红卫兵,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创建了不朽的功勋。毛主席和党中央热烈地赞扬 他们的冲天革命精神,广大工农兵群众热烈欢呼他们的革命行动。 革命小将们的革命行动,真是好得很!他们 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功绩,将永远载入无产阶级的 革命史册。”〔11〕 此外,这篇文章还用了大量的篇幅,运用阶 级分析的方法,学着当年毛泽东写《湖南农民运 动考察报告》的口吻,驳斥了那种认为红卫兵运 动、“破四旧”糟得很的论调: “对待红卫兵的革命行动,不同的阶级有不 同的看法,革命的阶级认为好得很,而反革命的 阶级则认为糟得很。 全世界的革命人民为红卫兵的革命行动拍手 欢呼,向红卫兵致以崇高的敬意。帝国主义,各 国反动派,现代修正主义和蒋介石匪帮,则用最 恶毒的语言咒骂红卫兵。他们污蔑红卫兵是‘少 年狂热分子’,攻击红卫兵的革命行动是‘违反 91


评论 人类尊严’,是‘破坏社会传统’,等等。 毛主席教导我们,被敌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如若敌人起劲地反对我们,把我们说得一 塌糊涂、一无是处,那就更好了。红卫兵受到国内外阶级敌人的起劲的反对,这真是光荣得很。 ‘少年狂热分子’。革命的敌人总是极端仇视群众的革命热情,并诬之为‘狂热’。敌人所 恨的,正是我们所爱的。革命小将们,不仅要继续保持充沛的革命热情,并且要进一步发扬这种 冲天的革命精神。 ‘违反人类尊严’。红卫兵无情地鞭挞、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腐朽的文化,把资产阶 级右派分子的丑恶嘴脸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于是他们大叫:‘违反 人类的尊严’。老实说,我们不仅要违反你们的‘尊严’,而且要把你们打倒在地,叫你们永世 不得翻身。 ‘破坏社会传统’吗?你们说对了。红卫兵就是要破坏地主资产阶级的传统。革命的小将们, 对于封建主义的余毒,资本主义的病菌,修正主义的祸根,就是要扫清、灭绝、斩断。只有彻底 破坏了剥削阶级的种种旧传统,才能够继承和发扬无产阶级的革命传统。 按照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指示,红卫兵小将们,集中力量打击一小撮资产阶级右派分子,重点 打击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样,就挖掉了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埋在我国的定时炸弹。 因此,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对红卫兵的革命行动,感到震惊、恼火和愤恨,这是很自然的。 反动阶级的代言人罗马教皇保罗六世无可奈何地供认,红卫兵的革命行动,对他们来说‘是 死亡的象征,而不是生命的象征’。不错,革命小将们的革命行动,确确实实是国内外阶级敌人 的最后灭亡的象征。而我们的红卫兵,则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欣欣向荣,具有无限的生命 力。” 当年的《人民日报》 、 《红旗》杂志的评论员文章,实际已经把对待红卫兵运动、“破四旧” 作为了划分革命与否的态度。这不仅代表着中央高层对破四旧的基本立场,同时也是指导人们行 动的准则和号令。这时全面主持《红旗》杂志工作的是中央文革小组成员王力,我们再看看王力 今天是怎样解释这个问题的。 五、评王力关于破四旧的辩解 王力在他的《反思录》中认为今天人们对毛泽东的态度产生了误解。 他是这样解释的:“破四旧不是毛主席的思想,同毛主席的思想相违背,不一致,不合拍”。 “红卫兵搞得天翻地覆的,首先是破四旧的运动。有些历史学家不知道毛主席对破四旧的作法实 际态度是什么。据我和毛主席接触中的了解,他是不赞成破四旧的。我也不赞成。我跟陈伯达提 过,我说四旧这提法不科学,根据毛主席的思想,不应这样提。这口号很笼统,没有个界限。林 彪的报告也提了四旧,但他也没有叫人们对四旧这样搞法。……林彪讲话有这提法,陈伯达在人 民日报社论中也这样提了。林彪接见红卫兵的讲话号召破四旧,这讲话稿毛主席也看过,当时也 不知道会产生这样大的后果。毛主席对当时的中央领导不满意,认为他们没有集中目标对准党内 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只搞破四旧这些东西,毛主席对此并没有欣赏。林彪、陈伯达也没有 92


评论 号召这样去搞。是新华社、人民日报具体工作的同志对毛主席思想理解不够,新华社提倡这样搞。 红卫兵 8 月 20 日第一次上街,砸招牌,改路名,人民日报说好得很,新华社作(做)了详细的 歌颂性的报道。在这一点上,毛主席对当时主管宣传工作的陶铸不满意。但群众行动也不好去制 止。也没有想到会产生那么大的后果。一出现打人,毛主席就说不行,要文斗不要武斗。第二次 接见红卫兵时,林彪讲话就提出要文斗不要武斗,说武斗只能触及皮肉,文斗才能触及灵魂。这 是毛主席的思想。”〔12〕

王力,原名王光宾,1921 年 8 月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县(今江苏省淮 安市) ,14 岁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9 年 3 月由谷牧介绍加入中 国共产党。1943 年,任中共山东分局党刊《斗争生活》主编。1955 年 10 月,任中共中央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1958 年《红旗》 杂志创刊,王力被任命为编委,后来又担任副总编辑。从 1960 年起, 王力受命列席中央书记处会议。1963 年,担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副部长。从 1964 年起,受命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1968 年 1 月 26 日被关入秦城监狱 14 年,直到 1982 年才被释放。1996 年 10 月 21 日,王力在北京肿瘤医院病逝,终年 75 岁。 王力的这段话,引导人们得出的印象是:毛泽东一不赞成破四旧,二反对打人,三打人现象 一出现就开始纠正。而且,王力本人也不赞同破四旧,林彪虽然提了破四旧但并没有让人这样做。 所以“文革”出现的破四旧、打人和毛主席的思想无关,责任界限可以说划得很清楚。 看了这段话,你很难说王力谈的不是事实。客观地说,王力的话确实反映了问题的一个侧面, 但却并非全部;二是这当中王力有意无意地隐去了一些明显的史实,但又绝非完全造假。这样读 下来,不熟悉当年历史的人多会认为他讲得颇有道理,何况这些话出自于毛泽东身边的王力之口 呢,因此必然引导读者得出王力希望人们得出的结论。 在这点上,王力不愧为中央级的“文胆”,他写这段话的目的的确达到了。不仅具有浓厚的 为尊者讳的色彩,也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但细究起来,王力这段话的问题甚多。严格意义上, 他的这种“春秋笔法”远比那种硬把黑的说成白的高明得多,但是对历史的歪曲和对人们的误导 却也严重得多。对这种似是而非的“史料”和“反思”,必须严肃待之,否则会误导后人走向历 史事实的千里之外。正因此如此,很有必要对王力关于破四旧的“反思”再“正思”一下。 其一,“四旧”一词,首先见于《五一六通知》 。这是毛泽东和身边一群秀才千斟酌万修改 的纲领性文件,能说它不代表主席的思想?有点离谱。另一事实是,林彪从“八一八”的讲话到 国庆节的几次讲话,都是由陈伯达等代为起草、由毛泽东亲自审定,再交由林彪念的。其目的不 言自明,就是要将林彪为首的军事力量挟入支持文革的社会基础之中。所以说,毛泽东不主张、 不赞同破四旧是背离历史事实的。 不过,王力的文字表达确实很艺术。他说:“只搞破四旧这些东西,毛主席对此并没有欣赏。 ” 如果人们要表达对此的否定意思,通常会使用简单的句型,如:“毛主席并不喜欢破四旧这些东 西”。王力驾驭语言的能力绝非等闲,却为何把话说得这样拗口,还是一个倒装句?反复看了两 遍,才看出玄机。请注意这个“只”字,一般读者读起来往往会忽视,但是实际意思完全不一样。 此其一,以含混误导。其二,它暗含着另一层逻辑推理,就是如果不是只搞破四旧,而加上斗走 93


评论 资派,毛泽东就会很欣赏了。如果说毛泽东最初并不一定赞同“破四旧”搞得如此天翻地覆,特 别是转移了文革的大方向,在这个意义上王力的话可能是对的。但是说毛泽东不赞成“破四旧”, 言过其实了。有文字记载的史料表明: 8 月 20 日,毛泽东在林彪转送的反映破四旧的简报上批示:“已阅。 (破四旧)是大好事, 彻底暴露牛鬼蛇神。这样可以打出一条路来,对群众有利。”〔13〕另一件是在破四旧的高潮中, 毛泽东把吴德找去汇报情况。吴德写道:“我在汇报前的想法是想向毛主席反映一些真实的情况, 刹一刹这股风。我汇报说市委没有力量控制局面,解决不了‘破四旧’产生的混乱局面。我的期 望落空。雄才大略的毛主席,以他超乎常人的思维方式缓缓说:北京几个朝代的遗老没人动过, 这次‘破四旧’动了,这样也好。”〔14〕这也是上面引述的叶剑英讲话的主要意思。 吴德用了“雄才大略”和“超乎常人”两个形容词,话中有话地点到为止。这说明了他作为 一方大员对当时混乱的血腥局面的无奈,但是很明确地说明了毛泽东对破四旧的基本态度。从毛 泽东这两段话中,退一步说,即使他对破四旧不“欣赏”,也不是因为破四旧的惨无人道,而是 因为它干扰了斗争走资派的大方向。王力以说“禅”的方式来隐晦历史,但表面上确实并没有犯 历史错误。这是其高明之处。 其二,把“破四旧”全面引向社会,固然像王力所言,主管宣传的陶铸和新华社、 《人民日 报》的刀笔吏们具有难以推卸的责任。但王力的话又很值得怀疑。文革前宣传口就是因为不贯彻 毛泽东的精神,才成为了文革的重灾区。文革后,哪怕是宣传口的新领导和继续留任的工作人员, 无法想象他们还有胆量在这种极端敏感的问题上予以自由发挥?即便如此,连篇累牍鼓动破四旧 的文章发表,毛泽东的不管不问就是他的态度。特别要指出的,上面大幅引用的《红卫兵赞》, 就是王力主持下的《红旗》杂志的重头文章。如果说这种宣传王力是出于迫不得已、是来自最高 层的精神,又怎么能说这不是主席思想呢?如果这不是来自最高层的精神,那么王力所言又出现 了矛盾: 矛盾一,既然宣传有纪律不能自主,何来新华社和《人民日报》“自主”地提倡破四旧呢? 矛盾二,既然文章的精神不是来自高层,那么这篇文章为何署名“评论员文章”?这样的署名, 过来人都知道它的分量。矛盾三,哪怕就是《红旗》杂志自己的主张,王力总不能说这篇文章不 代表他这个总编的观点吧?那么他怎么敢说他连“四旧”的提法都不同意,却还在 9 月中旬还起 劲地肯定和鼓吹破四旧呢?王力如果在世,不知他怎么能说圆这些自相矛盾之处? 其三,王力认为一出现打人,毛主席就开始纠偏,显然与事实不符。1966 年 6 月北京的批 斗会已经出现打人现象。北京大学 6 月 18 日打斗干部教师的事件已经很严重,北大工作组连夜 向中央上报了《北京大学文化革命简报》第 9 号。但是,正是来自高层的指示将已下发的第 9 号 《简报》撤销。这是哪里来的精神?谁又有这样的权威?8 月 5 日,北京师大女附中的校长卞仲 芸被一群女生打死,此事当天被刘进和宋彬彬报告到正在参加中央全会的吴德那里〔15〕 。吴德 对文革初期这样草菅人命的事情,有无胆量瞒住不向最高层报告?如果说毛泽东真有“一出现打 人,毛主席就说不行”的那种思想认识和言论,在 6 月到 8 月、乃至 9 月却没有从任何渠道传播 出来他的指示,哪怕是某种精神,实在说不过去呀。 恰恰相反,人们看到的则是 8 月 18 日毛主席第一次接见红卫兵时讲了“要武嘛!”这三个 字的历史作用不可小觑。陈小鲁在受访时对此印象深刻,他说:这句话真是要命啊!在这个“要 武”出来之前,我们还可以控制住局势,因为《十六条》有“要文斗不要武斗”的政策。这个“要 94


评论 武”出来以后,我们就没法管了。我觉得这句话不一定是主席有意提倡,可能随口说说而已。但 是对于普通学生来讲可不是这么认为的,他们认为这是个号召,所以武斗就控制不住了。人家说, 毛主席都讲了“要武”嘛! 〔16〕关于“要武嘛!”三个字,宋彬彬也认为可能是主席随便说说。 但是“君无戏言”,这至少反映了他的一种心态。而且经媒体大加渲染,其后果是什么,过来人 都清楚。当然,毛泽东确实也说过反对打人的话。8 月 21 日,他在政治局常委扩大会上提出过 “提倡文斗,不要武斗”,但最关键的是他同时又说了,“总之,我们不干涉,乱他几个月。” 〔17〕这两句话在一起听,是该理解为制止打人呢?抑或叫做纵容? 其四,破四旧把打人全面推向社会,大面积的打人是破四旧的孪生兄弟。当时北京破四旧最 大也是最核心的是抄家、打人的问题。要制止打人必须制止破四旧,这应当是题中应有之义。可 上引王力的话前面讲的是破四旧、后面讲的是打人,它给人的感觉好像这是两回事,其实是在进 行偷换概念。 它给人的另一感觉,是毛泽东、林彪 1966 年 8 月 31 日第二次接见红卫兵时即在对打人纠偏。 而林彪 8 月 31 日和 9 月 15 日的两次讲话,都对破四旧予以了充分和高度的肯定。他谈到:“红 卫兵战士们,……你们斗争的大方向,始终是正确的。毛主席和党中央支持你们!……你们的革 命行动,震动了整个社会,震动了旧世界遗留下来的残渣余孽。你们在大破‘四旧’、大立‘四 新’的战斗中取得了光辉的战果。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那些资产阶级反动‘权威’, 那些吸血鬼、寄生虫,都被你们搞得狼狈不堪。你们做得对,做得好!”也就是说,到 9 月中旬, 中央高层没有对破四旧正式纠偏,而且认为“做得对,做得好!”。“吸血鬼、寄生虫,都被你 们搞得狼狈不堪”,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是红卫兵们通过暴力手段进行的吗?北京市这期间打死了 一千多人,难以想象毛泽东等人没有耳闻?他们不了解破四旧和打人的关系吗?一面在大力支持 破四旧,一面说是在制止打人,这在逻辑上说得通吗?王力恰恰是通过割裂一对连体双胞胎,来 掩饰一些真相。 其五,“文革”中盛传是江青的一句名言,“好人打坏人活该”,对打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 用。这段话实际上倒是来自毛泽东的精神,江青不过鹦鹉学舌而已。江青 1966 年 7 月 28 日在北 京展览馆召开的海淀区中学生代表大会上说:“人的错误思想是打不掉的,但革命风暴中出现打 人的事情不是坏事。毛主席说过:‘好人打坏人,活该;坏人打好人,好人光荣;好人打好人是 误会,不打不相识。今后不要再打人了。’”〔18〕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让人感到它是在制止还 是在鼓励打人? 其六,如果说毛泽东是出于“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像王力解释的那样,是考虑到“群众 行动也不好去制止”的话,那么当时并不缺乏适宜的可利用物。清华附中红卫兵曾经写了“十点 估计”,西纠的若干通令都包含有制止打人的积极内容。以群众的一种“首创”去化解另一种 “首创”也好,理解为“以夷制夷”也好,都是可资利用的手段。不仅完全可以摆脱这种干系, 它不也是一种“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吗?但没有见到毛泽东对这些出自部分红卫兵之手的、制 止武斗打人的文件予以任何肯定和宣扬。在王任重印发了“十点估计”,希望借此来稳定局势的 时候, 〔19〕反倒是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明确说:“北京太文明了,发呼吁书。流氓也是少 数,现在不要干涉。”〔20〕他对“十点估计”提出的制止打人表现出了明显的否定态度。 其七,另一个更说明问题的事实是:破四旧刚刚兴起的 1966 年 8 月 21 日,毛泽东批转下发 了《关于绝对不许动用部队武装镇压革命学生运动的规定》 ,次日,又批转下发公安部《严禁出 动警察镇压革命学生运动》的报告。后一报告规定,不准以任何借口,出动警察干涉、镇压革命 95


评论 学生运动。这一条比什么都更说明问题的实质。北京市公安局实际上执行的就是“运动中一律不 逮捕人”、“警察一律不得进入中学”的政策,这政策从哪来的?同月,谢富治在公安系统会议 上又讲:“打死人的红卫兵是否蹲监?我看,打死了就打死了,我们根本不管。”〔21〕以谢富 治的谨小慎微和紧跟,他的这个“我看”能是他个人的意见吗?实际上这才应当是最高层的态 度。 六、从《王力反思录》谈文革反思 如前所述,破四旧的史实其实都是清楚的,王力都是知情的,但他怎么可以把这段历史描写 成前引的那段文字呢?真把历史当成“可以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了?

对此,笔者有三点感触:首先,王力为尊者讳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这点即使他的儿子也看 得很清楚。王力之子王鲁军在《王力反思录》的“再版后记”中谈到:“其实,就是我父亲写的 这部《回忆录》 ,也没能完全避免‘为尊者讳,为正确者藏’的问题,为维护毛主席和一些革命 老前辈的威信,他也回避了一些问题和看法。”〔22〕但是,如果把历史说成:破四旧“是新华 社、人民日报具体工作的同志对毛主席思想理解不够,新华社提倡这样搞”,就大相径庭了。这 不仅是“为尊者讳”这种还能让人理解的感情问题了,而是对历史极不负责任的歪曲了。其次, 文革研究中所反映出的感情色彩太强烈了,王力这篇文章就是一例。因此提示我们在研究中必须 学会甄别,去伪存真,否则势必误导后人。再者,实在不敢恭维的是,以当年参与中央高层决策 的王力,其水准实在不应当在这短短几行字中,就出现这么多史实乃至逻辑方面的低级错误。以 小人之心度之,如果他是有意为之,那么他的目的达到了,堪称佳作,其结果势必误导后人得出 与史实相反的结论;如果是信口而言,那么我就对这位被毛泽东欣赏的“顶级文胆”,不仅从能 力上甚至从智力上予以怀疑了。 关锋、戚本禹 8 月 26 日给江青一份报告,其中谈到,当前运动的主流是健康的,但也有一 些缺点,产生了一些副作用。例如捉人、打人的现象很多,特别是捉了、打了一些好人和中间群 众;抄家的范围宽了一些;对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干预得多了一点。 〔23〕依据这个报告,那 就是中央文革认为:主流依然健康,破四旧是正确的。打人多了一些,但并不是完全不对;抄家 范围宽了些,但也不是错误的。这个说法应当比王力的回忆更贴近历史真相,更贴近毛泽东的基 本态度。 其实,王力自己并不是不清楚毛泽东的底蕴。他在另一份“申诉书”、而不是“反思录”中, 为自己辩解时把“乱”的责任实事求是地都还原给了毛泽东。他说:“至于‘不要怕乱’问题, 96


评论 那是毛主席反复坚持的观点。1966 年 7 月 8 日,他(注:指毛泽东)写道:‘天下大乱达到天 下大治。’同年 8 月 23 日,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说:‘主要问题是对各地所谓‘乱’的 问题,采取什么方针?我的意见是乱它几个月。’‘我看北京乱得不厉害。’”〔24〕王力在向 中央厘清自己责任、抱委屈时脑子清楚得很,怎么面对人民和历史谈的却是另外一套说辞呢?真 是内外有别呀!可悲的是他面对个人毁誉很在乎,所以畅所欲言;面对历史和人民却虚与委蛇, 说禅般的虚无缥缈。他的《反思录》整体上是向着研究历史真实迈进了一步,但是在这个重大问 题上却不是以历史的态度在反思。 在中央领导人层面,当年公开站出来制止打人的,目前看到的史料有两个:一个是周恩来在 9 月 2 日制定了一个《有关红卫兵的几点意见》,提出红卫兵要“学习和掌握政策”,“分清敌 我友,团结大多数”;“要文斗,不要武斗,不要动手打人”,红卫兵搜捕人,必须与北京市委、 北京卫戍区和公安部门商定等项要求。但这个意见遭到康生反对后,周恩来甚至未敢呈报毛泽东 而使其胎死腹中。 〔25〕另外一个是出自陈毅之口。不过,他只能在他管辖的外事口提出他的看 法。北京外语学院传达陈毅讲话说:“北京目前打人的风气很浓,不能提倡”。“红卫兵中有些 东西是封建的东西,如骂人狗崽子”,“抄家没收一定要经过手续”,“无论如何不能排外”, “运动愈是搞得深入愈是要讲政策”,“偏差要及时纠正”。 〔26〕 直到 9 月 2 日,北京市下发了《关于制止一切打死人现象的紧急通知》 ,提出:要用最大努 力耐心说服和坚决制止一切打死人的现象。从现在起一律禁止提供所谓流氓名单,违者要受纪律 处分。除现行犯外,五类分子的名单,也不要向群众提供。 〔27〕这个文件表明:一是破四旧当 中,的确是由公安系统提供的名单,高层并非不清楚破四旧之所以如此蓬勃发展的根本症结在哪 里;二是这个文件是在破四旧已经造成严重后果之后,才出台的一个供内部掌握的政策,表面上, 宣传机构仍然在歌颂和鼓动着破四旧。 综上所述,红卫兵的破四旧是中共在文革初已经开始启动的“保卫毛主席”行动的延续,所 谓抄家应当是和搜查枪支弹药、电台,清查特嫌等项工作密切相关的,很难说是红卫兵们首创的, 相反倒很像是受人指使的活动。遣返则和清查清理社会人口关系密切,只不过对以往的政策加以 扩大化而已。在这一过程中,红卫兵的破四旧得到了毛泽东和中央文革的支持,他们希望通过打 乱现有政治格局的方式,完成发动群众和“清洗几百万”的目的。破四旧也得到党内老干部和地 方党政机关的支持,他们以传统阶级斗争观念的惯性,继续把矛头对准剥削阶级,以转嫁矛盾的 方式来力求自保。破四旧更得到了基层国家机器的支持,除了减轻其工作负担外,还通过这种方 式消除了种种未知的“隐患”。破四旧也得到了以流氓无产阶级为主体的市民阶层的拥护和协 助,除了所谓“阶级仇恨”外,他们与破四旧的对象们之间,还夹杂着贫富差距、文化格调、个 人恩怨等诸方面的矛盾,还有住房、财产等方面的经济利益驱动。也就是说,整个社会从上到下 的成年人,如果说连起哄、叫好、看热闹的都算在内,可以说京城的多数成年人都在为破四旧呐 喊助力,所以才可能使其成为现实。反过来说,在一个成年人掌控的社会中,青少年们的盲动如 果成为可能以至现实,那就一定是冲到了成年人为其划定的轨道上。 破四旧就是这样的一个政治游戏。 注释: 1.张民: 《周恩来与“首都工作组”》 ,第 96-100 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年。 2.周恩来接见科学院京区各单位代表谈话机要,1967 年 1 月 21 日, 《中国文化大革命文库》 。 97


评论 3. 《中国共产党天津历史大事记》 ,中央党史出版社,2001 年,第 276 页。 4.宋永毅: 《“文革”中的暴力与大屠杀》 , 《华夏文摘增刊》 ,第 317 期。 5.张民: 《周恩来与“首都工作组”》 ,第 96-100 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年。 6.刘景航,2008 年 10 月 30 日访谈录音整理稿。 7.刘龙江,2008 年 6 月 27 日,7 月 6 日、13 日访谈录音整理稿。 8.王宇、侯瑛,2008 年 11 月 22、23 日访谈录音整理稿。 9.叶剑英、戚本禹等接见艺术院校团体部分师生代表时的讲话,1966 年 9 月 25 日, 《中国文化 大革命文库》。又见卜伟华: 《砸烂旧世界—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与浩劫》,第 251 页,香港中文大 学出版社,2008 年。 10.1966 年 8 月 29 日《人民日报》社论: 《向我们的红卫兵致敬! 》 11. 《红旗》第 12 期,1966 年 9 月 17 日。 12.王力: 《王力反思录》 ,第 423-424 页,北星出版社,2008 年。 13.逄先知、金冲及: 《毛泽东传》 ,第 1438 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年。 14.吴德: 《十年风雨纪事——我在北京工作的一些经历》 ,第 24 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 年。 15.刘进回忆:卞校长去世后,我们觉得情况严重,应该尽快向上级汇报。当时知道中央在北京 饭店开会,到那儿一定能找到领导。我们几个从学校一路走到北京饭店时,已经半夜了。起初我 们想见新市委第一书记李雪峰,李不见,只好找第二书记吴德。……吴德听完我们的汇报,半天 没有说话,后来才慢慢说:这么大的运动,难免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人死不能复生,死了就死 了。还说:你们不要担心害怕,回去要注意保密,不要扩大影响等等。 《回忆》 ,总第 47 期,2010 年 4 月 28 日。 16.陈小鲁,2010 年 5 月 14 日访谈录音整理稿。 17.逄先知、金冲及: 《毛泽东传》 ,第 1438 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年。 18.江青 1966 年 7 月 28 日在北京海淀区中学生代表大会上的讲话,载《中国文化大革命文库》 。 此话的另一版本,是李雪峰传达毛泽东指示:“打就打嘛,好人打好人误会,不打不相识;好人 打坏人活该;坏人打好人,好人光荣。”见胡鞍钢: 《毛泽东与文革》 ,第 176 页,大风出版社, 2010 年。 19.见卜大华: 《我所知道的红卫兵》 , 《回忆与反思》之一。 98


评论 20.陈东林、杜蒲: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录》 ,第三卷,上册,第 152 页,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笔者注:这里的“呼吁书”指清华附中红卫兵等发出的制止打人的“十点估计”,毛泽东的 意思是否定的。 21.王年一: 《大动乱的年代》 ,第 73 页。 22.王力: 《王力反思录》 ,第 423-424 页,北星出版社,2008 年。 23.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 12 册,第 113-114 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年。 24.王力:《向党中央的正式申诉书》,1988 年 8 月 30 日,《华夏文摘》增刊,第 551 期,2007 年。 25. 《周恩来年谱 1949-1976》下卷,第 57 页,中央文献出版社。 26.周良霄顾菊英编著: 《疯狂、扭曲与堕落的年代》之一,第 377 页。 27.转自胡鞍钢: 《毛泽东与文革》 ,第 348 页,大风出版社,2010 年。■

99


本周最新到货

本周最新到货 文学类 序号 书名 启蒙时代(王安忆长篇小说系 1 列) 2 (癸巳年修订本)道士下山 纪实与虚构(王安忆长篇小说 3 系列) 流水三十章(王安忆长篇小说 4 系列) 鲁迅杰作选(民国文学经典丛 5 书)

分类名称

作者

出版社

价格

作家作品集

王安忆

人民文学

29

作家作品集

徐皓峰

人民文学

38

作家作品集

王安忆

人民文学

38

作家作品集

王安忆

人民文学

36

作家作品集

鲁迅

上海科技文 献 上海科技文 献 上海科技文 献 金城出版社 天津人民 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 南方日报出 版社

28

6

生死场(民国文学经典丛书)

作家作品集

萧红

7

迷羊(民国文学经典丛书)

作家作品集

郁达夫

8 9

2我把热血献给你 老师好美

作家作品集 作家作品集

兄弟联盟 严歌苓

10 吃的艺术

中国散文

刘枋

11 找食儿

中国散文

人邻

语言文字

冯胜利/叶彩燕

北京大学

38

悬疑、科幻

刘禾

中信

35

悬疑、科幻

罗小卫

重庆出版社

79.8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拉波夫与王士元对话:语音变 化的前沿问题 六个字母的解法(飘风丛书) (二卷)回忆,悲伤与荆棘-龙骨 椅 绿里 THE GREEN MILE 孤独的精确度 夫子继圣 春泥护花-程长庚评 传(中国京昆艺术家传记丛书) 吴琛文论集 (含光盘)越剧老生泰斗-张桂 凤文论集 "唯物"的新美学-论当代小说 的日常生活叙事(北京航空航 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文集) 庆祝无意义(米兰·昆德拉作品

悬疑、科幻 斯蒂芬金 上海文艺 悬疑、科幻 挪威/尤·奈斯博 南海

45 35 39.8 39 48 39.9

32 39.5

戏剧、戏曲

王灵均

上海古籍

40

戏剧、戏曲

沈去疾

上海文化

88

戏剧、戏曲

黃德君

上海文化

58

文学评论

于淑静

北京大学

29

文学大台4

米兰·昆德拉

上海译文

30

100


本周最新到货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系列) 变形记: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集译文名著精选 失乐园-译文名著精选 少年维特的烦恼-译文名著精 选 恋爱与牺牲 三个火枪手-译文名著精选 百万英镑:马克.吐温中短篇小 说选-译文名著精选 (上下)悲惨世界-译文名著精 选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译文名著 精选 绞刑架下的报告

文学

(奥)卡夫卡

上海译文

38

外国文学

英/弥尔顿

上海译文

39

外国文学

德/歌德

上海译文

15

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

法/莫罗阿 法/大仲马

北京三联 上海译文

25 39

外国文学

(美)马克.吐温

上海译文

22

外国文学

法/雨果

上海译文

68

外国文学

英/莎士比亚

上海译文

38

外国文学

捷克/伏契克 英/菲利帕·格里 高利 美/特雷西·基德 尔 英/毛姆 日/东野圭吾 澳大利亚/托马 斯·基尼利 俄/契诃夫/米齐 诺娃

人民文学

18

重庆出版社

45.8

京华出版社

39.5

31 白公主(玫瑰战争系列)

外国文学

32 生命如歌

外国文学

33 (上下)人生的枷锁(毛姆文集) 外国文学 上海译文 34 宿命 外国文学 南海 辛德勒名单 Schindler~s 35 外国文学 上海译文 List(译文经典) 爱的故事:契诃夫和米齐诺娃 36 外国散文 人民大学 (文化译品园) 沿途漫步的镜子 Un miroir 37 qu~on promène le long d~un 随笔 边芹 东方 chemin 2当 BOb 来敲门-伦敦街猫 BOb 新世界出版 38 随笔 英/詹姆斯·波文 眼中的世界 社 南城根:一个中国城中村的背 39 随笔 王选 清华大学 影 40 (注释版)凤凰(飘风丛书) 诗歌 欧阳江河 中信 41 给孩子的诗 诗歌 北岛 中信 (2014第四卷)中国诗歌-往开 42 诗歌 阎志 人民文学 阔处去 (2014年春季卷)星河(大型新 43 诗歌 骆寒超/黃纪云 人民文学 诗丛刊) 徐志摩选集(民国文学经典丛 上海科技文 44 诗歌 徐志摩 书) 献 云游·志摩的诗(民国文学经典 上海科技文 45 诗歌 徐志摩 丛书) 献 46 杜甫传 诗、词、赋 冯至 人民文学 47 列那狐的故事-夏洛书屋第三 青少年读物 法/佚名 上海译文

88 32 55 28 49 29.8 32 26 30 10 39 45 50 26 45 101


本周最新到货 辑(美绘版) 荷/安妮·M·G·施 上海译文 密特 德鲁伊和魔蜂-夏洛书屋第三 爱尔兰/埃迪·勒 49 青少年读物 上海译文 辑(美绘版) 尼汉 小野人和长毛象-夏洛书屋.精 50 青少年读物 德/亚奇·聂比奇 上海译文 选版 023巫师的斗篷-夏洛书屋第三 瑞典/安娜·瓦伦 51 青少年读物 上海译文 辑(美绘版) 贝里 绿野仙踪-夏洛书屋第三辑(美 美/莱曼·弗兰克· 52 青少年读物 上海译文 绘版) 鲍姆 鹅妈妈的故事-夏洛书屋.精选 53 青少年读物 法/夏尔·佩罗 上海译文 版 穆尔克国的故事-夏洛书屋第 54 青少年读物 德/汉斯·法拉达 上海译文 三辑(美绘版) 总有一天会长大-夏洛书屋第 挪威/托摩脱·蒿 55 青少年读物 上海译文 三辑(美绘版) 根 56 隐身试验(大作家讲的小故事) 青少年读物 美/杰克·伦敦 北京大学 一匹马的身世(大作家讲的小 俄/列夫·托尔斯 57 青少年读物 北京大学 故事) 泰 P 儿子的故事 I:和 P 儿子一起 58 青少年读物 高毓林 山东文艺 逃吧,越远越好 法/克里斯·迪· 59 我说 Hello 青少年读物 山东文艺 贾柯摩 上海科技文 60 最糟的65个科学实验 青少年读物 美/肖恩·康纳利 献 上海科技文 61 最棒的50个科学实验 青少年读物 美/肖恩·康纳利 献 62 移动的积木 青少年读物 日.米津祐介 明天 63 (全二册)谁与为偶-至死不渝 流行、畅销 李歆 中国华侨 64 一座城池 流行、畅销 韩寒 天津人民 红学、历史 65 恭贺新禧 龙一 人民文学 小说 红学、历史 加拿大/盖伊·加 66 天下 重庆出版社 小说 夫里尔 红学、历史 67 幕木(日本时代小说精选系列) 日/司马辽太郎 重庆出版社 小说 (全五册)宋濂全集(明清别集 68 古籍 宋濂 人民文学 叢刊) 民国风流-那些无法跨过的跨 古代文学研 69 潘剑冰 东方 国恋 究 古代文学研 上海科技文 70 妙峰山(民国文学经典丛书) 顾颉刚 究 献 71 五十年来中国文学 论文杂志 古代文学研 胡适/刘师培 上海科技文 48 猫女咪妮-夏洛书屋(美绘版) 青少年读物

45 49 20 45 38 24 45 45 28 28 24 20 20 25 33.8 59.8 32 26 54.8 39.8 450 32 50 38 102


本周最新到货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民国文学经典丛书) 究 献 清代学术概论(民国文学经典 古代文学研 上海科技文 梁启超 丛书) 究 献 弘一大师永怀录(民国文学经 上海科技文 读书生活 弘一大师纪念会 典丛书) 献 (全四册)胡适留学日记(民国 上海科技文 读书生活 胡适 文学经典丛书) 献 八部半 电影 美/D.A.米勒 北京大学 (下)电影课:经典外国片导读 电影 陈旭光/苏涛 北京大学 电影性教育读本 电影 方刚 人民大学 电影大师:顶尖导演的人生视 电影 文月 红旗 角(寻找大师系列) 中国言实出 (上)头条女王 电影 暮琬凝 版社

38 58 200 32 62 88 36 25

社科类 序号 书名 分类名称 作者 坚忍与守望:近代韩江下游的 社会学、人 1 福音姿娘(潮汕社会宗教与文 蔡香玉 类学 化研究系列) 马克思主义支持与反对 共产主义运 美/罗伯特·L.海 2 MARXISM,FOR AND AGAINST 动 尔布隆纳 沉醉之路-变异的柏格森 Road 3 of Enchantment-The Variable 哲学 尚杰 Bergson(欧洲文化丛书) 社会冲突中的和平教育:学校 4 教育学 王正青 层面的目标与策略 5 中世纪大学组织权力研究 教育学 邓磊 6 性骚扰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法学 骆东平 人类发展观念的哲学拷问 A Philosophical Inquisition 7 哲学 麻海山 on The Idea of Human Development 胡骄平 刘伟 主 8 中西哲学入门 社会科学 编 美之文化与文化之美:人类学 9 社会科学 海力波 视域下的审美与文化 10 卡西尔文化哲学整体观 社会科学 王志德 认知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科学 11 社会科学 魏屹东 技术哲学文库 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国家 12 社会科学 贺来 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13 科学哲学的新进展/科学技术 哲学 郭贵春 成素梅

出版社

价格

北京三联

46

东方

35

人民

46

人民

38

人民 人民

32 52

人民

36

国防工业

39.8

人民日报

43

中国文史

42

科学

48

北京师大

58

科学

39 103


本周最新到货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哲学文库 科学哲学的问题逻辑/国科大 文丛 神经质人格:人类心灵痛苦的 密码 简明语言哲学/21世纪哲学系 列教材 哲学概论/21世纪通识教育系 列教材 有意识的心灵:一种基础理论 研究/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主编 社会科学

胡新和 编

科学

95

社会科学

刘翔平

北京师大

32

社会科学

陈嘉映

人民大学

32

社会科学

李德顺 主编

人民大学

38

社会科学

大卫.J.查默斯

人民大学

89

北京大学

60

北京大学

35

北京大学

45

北京大学

68

人民大学

78

人民大学

45

人民大学

58

书海

36

社科文献

89

天津人民

29.8

中信

68

教育科学

29.8

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

55

美/迈克尔·谢若 社会学、人 资产建设:亚洲的策略与创新 登/邓锁/邹莉 类学 等 特拉伊宁的犯罪论体系 Research on the System of 法学 米铁男 Criminal Theory of A.N.Trainin 侵权责任法 Tort Law 法学 杨立新 垄断的秘密:沉没成本与市场 法学 英/约翰·萨顿 结构(社会思想译丛) 心灵哲学 The Blachwell 斯蒂芬·P·斯蒂克 Guide to Philosophy of 哲学丛书 /特德·A·鋈菲尔 Mina(布莱克韦尔哲学指导丛 德 书) 互联网的误读 英/詹姆斯·柯兰 Misunderstanding the 传播学 /娜塔莉·芬顿/ Internet(新闻与传播学译丛· 德斯·弗里德曼 学术前沿系列) 中国和平发展与合作安全(国 国际问题 宫玉涛 际问题研究丛书) "上帝在中国"源流考-中国典 宗教研究 杨鹏 籍中的"上帝"信仰 苏联军队的瓦解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国际问题 美/威廉·奥多姆 Military 美/鲁思·本尼迪 (精装插图本)菊与刀 政治文明 克特 盲眼钟表匠:生活自然选择的 美/理查德·道金 社科大台8 秘密 The Blind Watchmaker 斯 面向个体的教育 教育学 李希贵 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当代 德.赫尔曼.鲍辛 日常文化研究系列/当代日常 民族、区域 格 文化研究系列

104


本周最新到货 战后日本政治的轨迹-自民党 32 体制的形成与变迁(复旦日本 国际问题 研究丛书) 1898-1919日本法学博士与近 海外中国研 33 代中国资料辑要 究

日/蒲岛郁夫

上海人民

58

史洪智

上海人民

88

分类名称 作者 一般经济学 日/野口悠纪雄

出版社 东方

价格 38

一般经济学 美/哈瑞·丹特

中信

59

经管类 序号 书名 1 日本的反省:制造业毁灭日本 人口峭壁:2014-2019年,当人 2 口红利终结,经济萧条来临 The Demographic Cliff 影响力方程式:如何为自己代 3 言 全面回忆:改变未来的个人大 4 数据 博恩·崔西的成交术 THE ART 5 OF CLOSING THE SALE(成交心 理学圣经) 如何改变思维:影响他人的艺 6 术 7

8

9

10

11 12 13

求职培训、 美.布洛根 史密 浙江人民 市场营销 斯 企业史

美.贝尔 戈梅尔 浙江人民

求职培训、 美/博恩·崔西 市场营销

北京大学

求职培训、 美/罗布·乔尔斯 九州出版社 市场营销 任荣明 侯兴政 国际商法/21世纪经济学教材 经济管理 清华大学 编著 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 FROM DEMOGRAPHIC DIVIDEND TO 中国经济 蔡昉 社科文献 REFORM DIVIDEND(全面深化改 革研究书系) 中国城镇化和谐与繁荣之路 URBANIZATION OF CHINA:A 金融投资理 ROAD TO HARMONY AND 魏后凯 等 社科文献 论 PROSPERITY(全面深化改革研 究书系) 财税体制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 化 REFORM OF FISCAL SYSTEM 金融投资理 AND MODERNIZATION OF STATE 高培勇 社科文献 论 GOVERNANCE(全面深化改革研 究书系) 金融投资理 互联网金融 新浪财经 东方 论 餐饮店投诉应对术(图解服务 求职培训、 日/外食相谈研 东方 的细节018) 市场营销 究会 金融新格局:资产证券化的突 金融投资理 林华 中信 破与创新 论

49.9 52.9 39 28 39

48

49

45

45 28 78 105


本周最新到货 改革新启蒙:思想市场驱动中 中国经济 国变革 投资革命:移动互联时代的资 金融投资理 15 产管理 论 日航重生:稻盛和夫如何将破 16 企业史 产企业打造为世界一流公司 14

张维迎

中信

45

肖风

中信

59

日/引头麻实

中信

38

17 谷歌和亚马逊如何做产品

企业史

美.Chris Vander May

人民邮电

49

18 任正非-九死一生的坚持

企业史

李洪文

中国言实出 版社

39.8

作者

出版社

价格

湖南人民

38

生活书店 人民 湖南人民出 版社

35 48

北京大学

49

北京大学

36

北京大学

38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

178 49

长江文艺

39

人文类 序号 书名 (上)这个历史挺靠谱:袁腾飞 1 讲中国史 2 平生六记 3 禅茶:清规与茶礼 4

给我走远点

分类名称 人文图书 人物传记 饮食文化

曾颜修 关剑平

游记、印象

梅小排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科学素 科学探索 牛顿 养文库.科学元典丛书 6 孙明经眼中的老北京 记忆珍藏 不健三 家有小学预备兵-幼小衔接实 7 家庭教育 林薇 用指南 8 (上下)(修订版)巴金全传 人物传记 陈丹晨 9 李敖大传 人物传记 傅宁军 轻而易举的健康 The Common 10 SenseGuide to EfforUess 保健、养生 美/彼尚·安裘密 Heath 5

饮食文化

日/小岛留味

中国民族摄 影艺术出版 社 河北科技

人物传记

叶笃庄

山西人民

68

社会纪实

李金明

社科文献

69

(完全图解版)世界军事大百科 11 军事战争 最强步兵装备 12 (光盘)小岛教你做蛋糕 一片冰山在玉壶-叶笃庄回忆 13 录 (精华版)黃埔对决(纪念黃埔 14 军校建校九十周年) 15 奇效5:2轻断食 16

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 中的抗日战争全史

38

日/坂本明

当代中国出 版社 新世界出版 英/拉纳·米特 社 《TimeOut 上 广西师范大 海》杂志 编 学出版社 森林鹿 京华出版社

流行、时尚 英/凯特·哈里森 军事战争

17 上海秘境

记忆珍藏

18 唐朝定居指南

历史文化

38 35

35 49.8 58 39.8 106


本周最新到货 别让"但是毁了你"-人生的真 19 相,都在"但是"之后 20 袁隆平-中国神农的世界传奇

美/约瑟夫·阿瑟 企业管理出 心理励志 比/罗伯特·阿瑟 版社 比 中国财政经 人物传记 李洪文 济出版社 记忆珍藏 薛理勇 上海文化

21 钱事今说 女人体虚先变丑-女中医师亲 22 保健、养生 佟彤/陈小野 授驻颜抗衰公开课 23 世界顶级军校 TOP 军事战争 杜东冬/楚水昂 24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25

肖邦传-音乐地平线上最闪亮 的流星(了如指掌·人物馆)

宗教文化 人物传记

林欣

35 38 24

湖南科技

35

陕西人民 北京时代华 文书局

39.8

匈牙利/弗朗茨· 江西教育 李斯特

42 19.8

艺术类 序号 书名 1

2 3 4 5

符号与象征

数码单反摄影实力派-专业级 照片的拍摄技巧大全

8 9

(含光盘)浙派古琴教程

7

艺术史

设计素描(21世纪全国高职高 专艺术设计系列技能规划教 实用技法 材) 全球化与民族化:21世纪的徐 艺术人物、 悲鸿研究及中国美术发展 理论

(特集)知日·向日本人学礼仪 当代书法创作:思想与批评 (蘭亭論壇) 书法与绘画的相关性(蘭亭論 壇) 书法与中国社会(蘭亭論壇)

6

分类名称

作者 出版社 英/米兰达·布鲁 斯-米特福德/菲 北京三联 利普·威尔金森

价格 98

何先球

北京大学

32

王文娟

人民大学

80

摄影工艺

日/河野铁平

艺术史

苏静

中国民族摄 影艺术出版 社 中信

书法篆刻

邱振中

人民大学

29.8

书法篆刻

邱振中

人民大学

49.8

书法篆刻

邱中振

49.8

音乐、体育

徐君跃

人民大学 上海教育出 版社

49.8 35

68

107


三辉链接

三辉链接 阿利森的康德解读及其在英语康德学界的地位 ——《康德的先验观念论:一种解读与辩护》导读 丁三东

康德的先验观念论:一种解读与辩护 [美]亨利•E.阿利森(Henry E. Allison)著 丁三东 陈虎平 译 商务印书馆 2014 年 6 月 98.00

108


三辉链接 阿利森的《康德的先验观念论:一种解读和辩护》初版于 1983 年,它“标志着英语康德学 界的一个转折点”[ 伽德纳(Sebastian Gardner)语,请参见 Notre Dame Philosophical Reviews, 2005.9.4: http://ndpr.nd.edu/news/24853/?id=3761。]。在此书中,阿利森全面而深入地解 读了哲学史上最艰深的作品之一——《纯粹理性批判》 。他生动地诠释了一种高水准的学术研究 对其研究对象应有的态度:一方面,他对康德的解读充满了同情,针对诸多评论者的批评,努力 为康德辩护;另一方面,他对于康德论证中的困境也毫不隐讳。阿利森的出色研究激活了英语哲 学界对康德观念论的兴趣。[ Tom Rockmore, Kant and Idealism, p. 194,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再则,塞拉斯(Wilfried Sellars)在 1956 年的著名论文“经验论与心智哲学”一文中 对意向性问题采取了一种康德式的处理,其后二十多年间,他一直致力于发展自己早期的这种康 德哲学取向。两者的影响共同开启了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英语哲学界从分析哲学向康德、黑格尔 回归的进程。 二十世纪上半叶,主导英语哲学界的哲学流派是分析哲学。而分析哲学兴起的契机之一就是 摩尔、罗素等人对德国观念论及其在英国的赞成者们的批评,黑格尔是其主要的靶子,但康德也 没有幸免于难。不管是在罗素的《哲学问题》 (1912)里,还是在艾耶尔的《语言、真理与逻辑》 (1936)里,康德都被作了“一分为二”的解读。他得到肯定的“功绩”是对认识论的重视以及 对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划分[ 读过《纯粹理性批判》的人都知道,这一区分只是康德在该书导 言的其中一节作出的区分,和厚重的全书比起来,这几页也太单薄了。更何况,即便是这个功绩 也打了折扣,因为罗素和艾耶尔等人都指出,休谟在康德之前已经区分了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 他受到批评的“错误”则是一种主观的观念论与可疑的自在之物学说的结合。[ 特别请参见罗素 《哲学问题》 (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7 年)的第八章。]。这一理解塑就了英语学术界长 期流行的康德解读,即把康德的先验观念论理解为一种形而上学理论,它由两个不连贯的主张构 成:一方面是贝克莱式的现象主义,另一方面是为解释现象之源起而做出的自在之物假设。这种 “标准的”解读完全没有注意到[ 这一忽视应该是源于,早期分析哲学缺乏哲学史的维度。罗素 那本甚为流行的哲学史(1945)虽然题为“西方哲学史及其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关联” ,但它并 没有把相应的哲学家放在思想史的脉络中加以深入地理解。],康德本人当初就已经意识到了同 代人对他的贝克莱化误解,并在第二版《纯粹理性批判》中通过大量的改写和增删力图避免它。 研究者们树立起这个名为康德的“稻草人”之后,开始了“拯救”它的计划。 “一分为二”解读 的自然而然的结果就是“分离论”的拯救策略:挖掘康德哲学中有价值、有生命力的东西,而抛 弃其余的东西。斯特劳森在其《感觉的界限》 (1966)中延续了分析哲学前辈们的看法,主张把 康德有价值的分析成就与谬误的形而上学分离开来。最近的“分离论”版本是盖耶尔(Paul Guyer) 和朗顿(Rae Langton)等人提出来的。盖耶尔在其《康德与知识的主张》 (1987)中从康德的先 验观念论里边提取出有价值的“经验的先验理论” ,而抛弃了他所谓的康德的“自在之物假设” 。 朗顿在其《康德式的谦卑:我们对自在之物的忽视》(1997)中虽然把康德解读成了一个实在论 者,但她同样把康德理解成了现象学说和自在之物学说的结合。不同于盖耶尔,她没有否定这两 个学说之间的关联,从而也就没有抛弃康德的自在之物学说。为此,她试图构建起这两个学说之 间的桥梁,但这么做的时候她也把康德的物自身与莱布尼兹的单子等同起来了。上述所有这些研 究者对康德的解读虽然多有抵牾,但他们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把先验观念论理解成了某种形 而上学的具体理论。 针对这个解读的传统,阿利森的策略是:把康德的先验观念论与贝克莱、莱布尼兹等人的理 论彻底划清界限,他把后者统统归为不同版本的先验实在论;把康德的先验观念论解读为与先验 实在论相对立的一种元哲学立场或方法,在这两者对立的基础上进一步捍卫先验观念论本身的内 在一致性。阿利森的这一解读框架(先验观念论 vs.先验实在论)的要点有二:论证先验观念论 109


三辉链接 与先验实在论构成了两种“互相排斥、穷尽无遗的元哲学立场” 【本书第二章】 ;揭示先验观念论 对物自身的讨论乃是一种先验哲学立场下的构思和设想(如同自在的物) ,而不是一种实在论的 设定(自在的物) 。 【本书第三章】 在阿利森的解读中,先验实在论并不是指康德之前的某一种哲学理论,而是笛卡尔、斯宾诺 莎、洛克、贝克莱、休谟、莱布尼兹等人——甚至包括前批判时期的康德本人——都明确或暗自 持有的一种基本的哲学立场或方法,它包括了经验观念论、怀疑观念论、独断观念论等诸多版本。 他进而把先验实在论刻画为以神为中心的认识模式,它设定了一种类似于上帝之眼的视角,把现 象混同于物自身,从而赋予了现象绝对的或先验的实在性。我们可以发现,阿利森的这一论断在 深刻地影响了康德的休谟和莱布尼兹身上以不同的方式得到了验证,两者虽然有着经验主义和理 性主义之别,但他们都肯定了在心智中直接呈现的表象的首要性和确定性。 “这种实在论认为我 们的感性直观就如同是智性直观,因为它暗自假定,只要我们的直观使我们获知了任何对象,它 也就使我们获知了它们自在的样子” (原书第 28 页) 。 正是在这一点上,阿利森指出,“现象与物自身之间的先验区分,或更恰当地说,事物显现 的样子与这同一些事物自在的样子之间的先验区分,在康德的哲学观中成了伟大的分水岭” (原 书第 23 页) 。根据以上分析,由于先验实在论其实囊括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各种哲学理论, 因此我们“不能直截了当地根据存在论或认识论的术语来界定”,而“必须要从广义的元哲学或 元认识论的角度来理解它” (第 35 页) 。这样一来,相应地,先验观念论也就决不能被理解为一 种实体的形而上学学说,而是要被理解为与上述先验实在论正相反对的另一种基本的哲学立场或 方法,一种以人为中心的认识模式。因此,康德的“哥白尼革命”并不是一种实体的形而上学理 论取代另一种实体的形而上学理论,而是根本的哲学立场和方法的转变。 在确立起了先验观念论与先验实在论作为两种根本的元哲学立场或方法的对立之后,阿利森 继而着手摧毁解读康德的传统进路的两个具体主张,即对康德现象学说的贝克莱化和对康德自在 之物学说的神秘主义化。上文已经提到,康德自己就注意到了他的同代人对他的哲学的贝克莱化 解读,并力图纠正这种现象。但许多的研究者还是视若无睹地把康德哲学与贝克莱哲学及当代现 象主义混同起来,这就掩盖了康德先验观念论的根本特征。阿利森在本书第九章详尽地讨论了康 德分析的特征,特别是康德的“经验的类比”学说。根据这一学说,与某个给定知觉相联结的东 西都要被视为“现实的” ;这意味着, “说某个事物或事件会在‘经验的进展’中被遇到,这个主 张乃是在以省略的形式肯定,在所讨论的事物或事件与当前的经验之间存在着某种合乎法则的联 结或‘因果路线’ ” (原书第 40 页) 。康德的自在之物学说乃是他受到最频繁批评的地方,这是因 为,基于传统的解释思路,康德哲学作为一种实体的形而上学理论,其自在之物学说乃是一个神 秘的(它不可知) 、可疑的(它与康德的现象主义学说相冲突,而后者看起来更可信、更可被接 受) 、因而很可能多余的假设。阿利森在本书第三章借助于普劳斯(Gerold Prauss)的研究成果, 把康德关于自在之物及其种种变体表达都解读为“被当作如同本身自在的物”【Ding an sich selbst betrachtet】这一规范表述的省略表达。“在这后一个说法里边, ‘本身自在’【an sich selbst】是作为副词用来刻画一个物是如何得到构想的,而不是用来刻画物的种类或物的实存方 式的” (第 52 页) 。因此,在康德先验观念论的哲学立场或方法之下, “自在之物”乃是先验反思 的一个意向对象:我们既可以在物与感性条件(物就是在这些条件下而在直观中被给予的)的关 系中考虑物显现的样子;我们也可以脱离这些感性条件而把物考虑为如同自在的样子。类似地, 本体、先验客体等概念也要被解读为先验反思的意向对象。阿利森指出, “康德不是在企图说不 可说的东西,而仅仅是在规定能够被言说或被询问的东西的界限。不过,为了这么做,他不得不 引入先验哲学的‘元语言’。因此,诸如‘如同自在的物’、 ‘本体’ 、 ‘先验客体’这样一些表述 110


三辉链接 及其对应物,都要被理解为这个元语言里边的技术性术语,而不是指示着先验地实在的东西的词 项” (原书第 73 页) 。 与先验实在论比起来,一方面,先验观念论否定了有限的人能够像神一样直接把握到事物自 在的样子,转而强调人的认识的曲行性;而另一方面,先验观念论也否定了人在所与直观面前的 纯然被动性,转而强调人的认识的能动性。简言之,有限的人是主动地根据源于自身的那些感性 直观形式和知性概念来获取并处理来自事物的信息、从而形成认识的。在本书的第二、三两个部 分,阿利森详尽地考察了人的认识的那些先验的感性条件和理智条件,深入地分析了康德解读中 的诸多要点、难点,例如康德对判断的构想、对空间-时间先验形式的几个阐明及其论证、逻辑 机能表和范畴表的划分问题和完备性问题、两版先验演绎的差异及其论证结构、图型法的必要性 及其重要功能、经验的类比等知性原理对于范畴的经验性运用的根本意义。 阿利森在这里对康德的解读特别值得注意。某种意义上,他坚持了康德本人的如下立场:感 性和知性是两种不可归约的基本认识能力。感性能力被触发,以特定的形式来表象对象,这是认 识不可省却的必要条件,其产物是一种前概念的知觉,一种虽尚未被规整、但能够被规整的内容; 知性能力则进一步自发地以特定的综合统一方式来规整这些前概念的知觉,由此产生了现实的经 验和知识。感性和知性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能力之所以能够正好相互契合,乃是因为它们都共有一 个特征:感性能力直观对象的方式是空间-时间形式,它们本身作为无限被给予的直观表象,为 任何特定的经验性直观提供了可量化的基础,因为,任何经验性的直观都是通过对这个本源的、 无限的空间-时间表象的分割和限制而得以可能的。而知性用以规整感性材料的那些统合统一方 式(诸范畴),皆是可以图型化的先验概念,而先验概念的图型化无非是“合乎某种依照由范畴 所表达的一般概念的统一性规则而进行的纯综合,是想象力的先验产物,该产物就所有那些应先 天地按照统觉的统一性而在一个概念之中关联起来的表象而言,就与一般内感官的规定依照其形 式(时间)诸条件而发生关系”(A142/B181) 。简言之,知性的那些纯粹概念都包含和表现着一 种时间的规定,因而自然可以处理通过量的限定而得到的种种感性材料。知性处理感性材料时所 依据的整个纯粹知性原理体系都具体展示了量化特征在康德认识论中的核心地位。《纯粹理性批 判》的目标之一乃是,如何针对休谟的怀疑论来捍卫知识、特别是以牛顿物理学为代表的科学知 识[ 因为,受到休谟怀疑论真正威胁的并非涉及观念之间关系的数学和逻辑学知识,而是涉及“事 实” (matters of fact)的科学知识。]的尊严。而康德的捍卫策略正切中了自伽利略以来的现 代科学方法的最根本特性: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等现代科学方法的奠基者所讨论的概念无一不 是可量化的,由此,数学才在科学知识的寻求中扮演了基础性的角色。[ 数学家克莱因在其《西 方文化中的数学》(张祖贵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十三章以及《数学与知识的探求》 (刘志勇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五章里边对此有着深入的分析。]康德自己在《自然 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中更是明确表示, “虽然一种一般而言的纯粹自然哲学,亦即仅仅研究总 的来说构成一个自然概念的东西的自然哲学,没有数学也是可能的,但关于一定自然事物的一种 纯粹的自然学说(物体学说和灵魂学说)却惟有凭借数学才是可能的。而且既然在任何自然学说 中所发现的本真的科学与存在于其中的先天知识一样多,所以自然学说所包含的本真的科学就与 其中能运用的数学一样多” (4:470) 。[ 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四卷第 479 页,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他在为自然科学进行形而上学奠基的时候,努力把机械-量化原则贯 彻到底。正是基于这一点,康德甚至对牛顿这位科学巨人的引力思想提出了批评,认为他没有任 何根据地构想了一种实在的吸引。阿利森在第八、九两章解读康德的图型法和经验的类比学说时 充分地注意到了康德哲学里的这一量化要求。 与本书的初版比起来,2004 年的修订版增加了全新的第十一、十四、十五这三章,并大幅修 111


三辉链接 改了新版中的第十二、十三两章。阿利森在其学生格瑞尔(Michelle Grier)的启发下,整体性 地重构了本书的第四部分,精彩而深入地解读了康德的理性理论。康德自己在《纯粹理性批判》 中明确表示, “先验辨证论”所讨论的理性理论决不是“多余的和无意义的” ,相反,理性及其原 则乃是认识之完成所必需的步骤。认识所追求的乃是统一现象,只有达到了“理性的统一性”, 才能说完成了这个目标,因为,惟有理性才能引导知性,把它的分离的产物——判断——带入一 个连贯的知识系统。具体来说,理性通过不断地回溯,力图在三个层面为知性有条件的知识找到 无条件者,达成绝对的统一性:思维主体的绝对统一性、现象诸条件序列的绝对统一性、思维的 所有一般对象的条件的绝对统一性。而理性在这么做的时候所根据的原理则有强弱不同的两个版 本:1.理性的逻辑运用所遵循的弱原理——“为知性的有条件的认识找到无条件者,借此来完成 知性的统一” (A307/B364);2.理性的实在运用所遵循的强原理——“如果有条件者被给予,则 相互从属的诸条件的整个序列本身也就被给予了” (A307-08/B364) 。阿利森将之分别记为 P1 和 P2。P1 作为理性的逻辑运用的一个原理,只是对理性的一个主观的要求:理性要想与自身的功 能相符,就必须寻求无条件者。然而,这一寻求无条件者的行动又只有在预设 P2 的情况下才能 成为理性的原理。P1 与 P2 密不可分,P2 作为一个形而上学的原理又显得那么“自然” ,如此一 来,理性就有着内在的幻相倾向,它“自然地”认为,那些寻求绝对统一性的行动分别指向着相 应的无条件者(灵魂、世界、上帝) 。在这里,P2 实际上把一个主观的意向对象“偷换”和“物 化”成了一个客观的存在者,这就是先验理念之幻相性的根源。阿利森花了大量的篇幅来考察各 种理念被物化的具体表现及其所导致的消极后果。在他看来,先验幻相与各种传统形而上学理论 所共有的先验实在论立场是密不可分地关联着的,正由于后者无法像先验观念论那样区分事物显 现的样子和事物如同自在的样子,才会出现上述对主观的理性理念的偷换和物化。阿利森认为, 通过坚持先验观念论的一种治疗效果,把理性学说与其先验实在论倾向相分离,可以使先验理念 变得无害,从而充分地发挥合法的调节性的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阿利森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整个解读都建立在他在该书的第一部分所 刻画的先验实在论和先验观念论作为两种根本的元哲学立场或方法的对立之上。这也是他把本书 命名为“康德的先验观念论”所要凸显的意思。不过,在康德哲学里边, “先验的观念性”与“经 验性的实在性”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术语,表达着一个复杂的构想。可以这么说,康德的完整主张 是由先验观念论和经验实在论这两个分支命题构成的一个复合命题。无论是感性形式,还是知性 范畴,它们既是认识的先验形式因素,也真实地显现于经验世界之中,也就是说,我们会真实地 经验到具体的空间、时间、特定的量和质、特定的关系。[ 相比之下,理性理念则只具有先验的 观念性,而不具有经验性的实在性,也就是说,它们可以成为认识的先验形式要素,在人的认识 中起着调节性的功能,但它们在经验世界中没有任何实在的对应项。]这也正是康德哲学可以启 发塞拉斯在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某种版本的科学实在论的原因。惜乎,阿利森在本书中对此似乎 没有太多的讨论。 阿利森的这部作品对康德的先验观念论作出了深入的解读和有力的辩护,促使学者们重新关 注已经被忽视了很久的德国观念论。而在此前,塞拉斯已经充分注意到了康德认识论的价值,并 把它作为他的科学实在论和心智哲学的重要资源。但有趣的是,他种下的康德种子却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长成了硕果累累的黑格尔之树”[ Paul Redding, Analytic Philosophy and the Return of Hegelian Thought, p.1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皮平(Robert Pippin)、布兰顿(Robert Brandom) 、麦克道威尔(John McDowell)等人都倾向于认为,康德 先验观念论的内在逻辑需要将自身“彻底化”为黑格尔哲学。[ 请参见 Robert Pippin, Hegel’ s Ideal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皮平: 《黑格尔的观念论》 ,陈虎平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6); Robert Brandom, Making it Explici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112


三辉链接 John McDowell, Mind and Worl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 Robert Pippin, Idealism as Modern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John McDowell, Having the World in Vie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而阿利森则倾向于认为,康德的先验观念论本身是逻辑上 自洽的,无需要被黑格尔化。在此,阿利森坚定地捍卫着康德的立场。■

丁三东,1975 年出生,江苏扬州人。武汉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 四川大学哲学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德国观念论、实践哲学、 知识理论、科学哲学。出版译著多部,发表论文多篇。开设的课 程有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原著研读、知识论、德国观念论专题 研究。

113


制作者

制作者 上海季风图书有限公司 上海季风书园读书俱乐部 Email:jfbooksclub@vip.163.com 【季风书讯】网站:http://www.jifengshuyuan.com 季风书园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jifengts 季风书园淘宝商城店:http://jifengts.tmall.com QQ 群 1:328386406(季风书园读书俱乐部) QQ 群 2:85186717(季风志愿者之家) 联系电话:021-5382 1942

021-6415 2843

季风微信公众平台:jifengshuyuan520

114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