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 第二期
輔醫 系報
輔大醫學系系學會 ╱學術部 發行 出刊日期:2017年12月5日
兩個月出刊一次 圖表、照片與文章
涵蓋輔大醫學系、 國內外醫學生大小事
輔醫人輔醫事
專欄文章
A1 輔醫活動預告 A2 輔醫活動花絮
走出輔醫 B1 醫學生活動 B2 醫學生議題
C 開放性對話治療 ─思覺失調
系周會報導 D1 系周會 D2 學生座談會
輔醫系報
活動預告A1 活動預告A1
輔醫活動預告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舉辦單位
2017/12/6
真人圖書館
國事部
2017/12/9
輔大校慶
輔仁大學
2017/12/10
輔大運動會
輔仁大學
2017/12/13
TBBH(台灣黑熊醫院)
全體大一 國事部SCOPH
2017/12/11~15
人權週
國事部SCORP
2017/12/16
輔醫簡報工作坊
系學會學術部
2017/12/20
冬至大補
系學會活動部
備註
輔醫系報 輔醫活動花絮A2 輔醫活動花絮A2 輔醫活動花絮
9月27日 國事部 SCORE/SCOPE 甄選說明會 10月11日 國事部 SCORE/SCOPE 交換申請面試 11月1日 輔醫制服日 活動部-醫護趴
9月26日 國事部SCORA 電影欣賞會 10月3日~11月19日 系隊歡樂杯 10月17日~11月3日 新生杯 11月24日 國事部SCORA 電影欣賞會
輔醫系報 輔醫活動花絮A2 輔醫活動花絮A2 國事部SCORA電影欣賞會
輔醫系報 輔醫活動花絮A2 輔醫活動花絮A2 國事部SCORA電影欣賞會 【文╱科科 圖╱科科、 IFMSA】 揮汗‧躍身‧轉動‧鞠躬。下台以後,你知道這些 演員背後的故事嗎?
國事部SCORA(性健康推廣部門)日前於 9月26日舉辦了電影欣賞會,期待透過 LGBTQ相關主題的影片,帶著大家更進 一步認識這個族群的日常體驗和不一樣 的閱歷。LORA們這次選片同樂演劇社 是一部籌備舞台劇的紀錄片,演員們來 自不同地方、種族,擁有不一樣的個性 和擅長的舞台技巧,但他們的共通點是: 都是LGBTQ的一份子。儘管之於外在而 言,演員們和一般人並無不同,但若一 窺他們私底下練劇之日常,可以發現這 些演員們的生活體驗和多元價值觀似乎 正為舞台劇注入「不一樣的色彩」。 光看電影還不夠 成為主角後,你的抉擇是甚麼
結束電影欣賞後才正是精采的部分。 LORA們緊接著讓觀眾們起身到講台前 抽籤決定自己接下來活動的角色,而每 個角色自然都和LGBTQ有關連性。當身 分置換後,我們是否還能如過往一般, 隨心所欲做出個人的抉擇,抑或需要更 大的勇氣?LORA們邀請參與者們說出 自己心中的想法,而這些糾結與膠著或 許就只短暫存在於活動當下,希望能永 久留在所有活動參與者心中的,或許是 一切結束後,那些因為經歷過短暫角色 置換而更願釋出於現實生活中的友善與 包容。
真正珍貴的地方在於:聽見不一樣的聲音
整場活動結束後LORA們也邀請參與 者們說說對本次活動的想法,好讓 SCORA電影欣賞會在未來會有更多進 步的機會。大部分的參與者對電影的 選片與活動安排皆相當滿意,雖說猶 有些聲音覺得活動的情境安排其實並 不足以完整展現出LGBTQ族群現實生 活中真正會遇到的困境,或者於參與 活動後,仍會有人無法完全認同 LGBTQ的存在,不過能夠聽取多元的 意見,恰也是本次電影欣賞會舉辦的 目的,期盼這些意見交換、觀賞電影 時的悸動與角色扮演的體驗等精彩片 段能永存活動參與者心中。
輔醫系報 輔醫活動花絮A2 輔醫活動花絮A2 交換甄選說明會 選拔與面試
輔醫系報 輔醫活動花絮A2 輔醫活動花絮A2 交換甄選說明會 選拔與面試 【文╱科科 圖╱科科、 IFMSA】 除了學校的課程以外,我是否還有機會出去看 看不同國家的醫院、實驗室在做些甚麼呢?這 個問題問SCORE和SCOPE就對了!
國事部SCORE (研究交換部門)與SCOPE (專業交換部門)於9月27日聯合舉辦了 交換徵選說明會,分別針對國外的實驗 室與醫院交換的相關規範、注意事項與 所需條件等做出了相當詳盡的介紹。
然而隨著制度變遷,交換還能如期舉行嗎?
自上學期系周會時師長對於醫學生交換 的相關資源進行進一步講說後,這確實 是系上醫學生一致關注的議題。 和舊制不同的地方在於,因應六年制寒 暑假縮短,醫學生交換機會可能會因而 相對降低,或需要額外補課以取得足夠 的交換時段。因此今年的徵選說明會除 了另外開放讓三四年級pre-clinical (進 入醫院之前)的醫學生也有機會參與醫 院選拔以外,還針對適合出去交換的時 機與需做的配套措施另做補充,一切詳 盡的說明資訊除了出自LO的解說以外, 更是經過歷屆幹部的資訊整理以及向系 上溝通及爭取所得來。
交換學生經驗分享 期許大家把握機會
結束了兩部門對於甄選的相關說明後, 部門駐校代表們另外邀請了今年暑假 曾去日本進行實驗室交換,同時亦為 前前任LEO的醫學四蔡欣儒進行經驗 分享。講者除了講述面試選拔時可能 會遇到的問題以外,也以時間軸的整 理畫出了順利申請到交換機會後的注 意事項及流程。加上事後的問答時間, 使整場說明會相當精采與完整地劃下 句點。未來也希望輔醫的同學們能繼 續透過醫聯會或其他管道踴躍參與交 換計畫,多到其他地方增廣見聞,並 回校分享給學弟妹們。
輔醫系報 輔醫活動花絮A2 輔醫活動花絮A2 輔醫歡樂盃
照片合輯
【文╱保羅、豐川 圖╱系隊與系學會】 學期初由各系隊所舉辦的瘋狂歡樂盃,你參加了幾個?少了平時練體力、準度與速度的肅穆氣 氛,歡樂盃在系隊隊長副隊長的帶領、學長姐的參與與學弟妹的初試啼聲下,多了不少熱鬧氣 氛,相信也讓過去未有機會認識系隊的人,能夠藉此多多體驗運動所帶來的汗水淋漓與痛快感。
▎系網 10/3 晚上六點半,輔大醫學系系網準時揭開 了今年歡樂盃的序幕。這次總共來了快30人, 好不盛大。活動總共分為四部分,分別是障 礙闖關、搶毛巾、桶子接球以及排球網球,並 將參加者分為兩隊大一及兩隊大二,進行分 組對抗。大一完全展現青春洋溢的活力,在 各個比賽中擊敗大二隊伍,障礙闖關中快速 的通過用球拍連續擊球的各個關卡,搶毛巾 中迅速搶走毛巾通過停止線,桶子接球考驗 中展現發球和接球者的默契,連拿到的競賽 道具的運氣都比大二好。最後的排球網球, 大一的兩隊用網球玩排球的規則廝殺,玩得 不亦樂乎,在一片歡樂中享用零食和飲料, 結束這次歡樂的歡樂盃。即使中間下了幾場 小雨,依然擋不住大家的熱情,系網歡樂盃 明年再見!
輔醫系報 輔醫活動花絮A2 輔醫活動花絮A2 輔醫歡樂盃
照片合輯 ▎系桌
今年的系桌歡樂盃在10/13(五)於文開樓地 下室的桌球室舉行。儘管歡樂盃的目的在於 讓學弟妹以輕鬆的方式了解系隊以及讓學 長姐們能聯絡感情,但令人遺憾的是當天 與許多活動撞期──如大一與法律系的聯 誼。但仍然有大一學弟前來捧場,令主辦方 感到欣慰。歷來系桌歡樂盃都是「以輕鬆有 趣的方式打桌球」為主軸來舉辦,而戰意高 昂的參與者們往往能讓詼諧的競賽變得更 加熱血沸騰。延續這個傳統,今年是飯匙與 拖鞋間的對決,過程令人感到好笑卻又血 脈賁張。 比賽過後主辦方也備有飲料與點心,讓參 與人員能在遊戲後和樂融融地聯絡感情, 為今年歡樂盃畫下句點。
▎系排 今年的系排歡樂盃在10/14(六)下午兩點, 於新蓋的植物園球場舉行。大一到大四共 七個人前來參與。對於學長姐們而言,今 年與以往不同之處在於多了許多道具(如 面罩、桶蓋),及採用特殊規則(如不定時 縮小場地、球可以落地)等眾多無理頭的 玩法,叫人好氣又好笑。而這也是主辦人 醫學二林家瑋想要傳達給大家的:系排 是個歡樂的好地方。他表示:「很謝謝來 玩的同學們,希望大家玩得愉快!」
輔醫系報 輔醫活動花絮A2 輔醫活動花絮A2 輔醫歡樂盃
照片合輯 ▎系羽
系羽歡樂盃在10/15(日)下午兩點於明志科 大羽球館舉行。雖然因為天氣因素,導致參 與人員僅有八人,但其中也包含了大五學 長,他甚至熱情地發動態,令辛苦準備的 主辦人感到欣慰。活動內容也十分多樣,從 球種的變化(桌球和氣球)到接球方式改變 (背著籃子接球)等等,都能讓人感受到主辦 人的用心良苦。 儘管與平常的打球方式不一樣,但參與者 們都能想出妙點子,以特殊的方式殺球, 抒發平日累積的壓力。過程中,笑聲與驚呼 聲連連,這些對於主辦人而言都是最好的 鼓勵。她表示,事前準備都由一個人包辦, 所以看到來參加的人少有些難過,但是看 到大家玩得開心,也覺得值得了。
▎系泳 一年一度的系泳歡樂盃在10/31(二)舉行, 今年同樣有許多人熱情地參與。今年的活動 有四項,分別是「水中猜謎」、系泳的經典遊 戲「攻城」、今年新開發的「爆爆樂」、以及每 年的壓軸好戲「餵魚」。因為今年剛好撞期男 排新生盃,有些人沒辦法參加這次的活動, 那就請大家期待明年的歡樂盃,會有更精 彩的活動等著大家唷!
輔醫系報 輔醫活動花絮A2 輔醫活動花絮A2 輔醫歡樂盃
照片合輯 ▎系籃
系籃歡樂杯辦在禮拜六(11/4)下午三點到五點半,參與人員有大一學弟到大 六學長。地點在輔大新球場。過程中有半場3打3,全場5打5。雖然當天天氣偏 涼,還有些飄雨,不過歡樂的氣氛不減,各個年級不分學長學弟,大家一起 快樂打球。主辦人醫學三易士丞表示,當天早上原本還擔心下午會下雨而必 須延期,不過幸好沒有,而且也有不同年級的人來參與,活動進行還算順利。
輔醫系報 輔醫活動花絮A2 輔醫活動花絮A2 醫護趴 矇眼相認分組闖關 【文╱保羅、豐川 圖╱系學會與活動主辦方提供】 醫護趴,原名醫護舞會,在11/1(三)盛大地舉行。這次活動的設計在於讓兩系學生有較以往更多 的肢體互動,因而減少跳舞時間,換成矇眼與相認、分組與闖關等等破冰活動,引起學弟妹們 對於另一方的好奇心。
輔醫系報 輔醫活動花絮A2 輔醫活動花絮A2
跨系活動舉辦不易 但兩系仍舊攜手完成
籌備跨系交流的活動過程向來辛苦,除 了平時規劃活動時須找出兩系共同空堂 討論活動,再徵召人員及平衡男女人數 等方面也會面臨挑戰。不過兩系總召與 活動長們一一克服這些難處,成功地舉 辦這場醫護派對。遊戲進行時笑聲不斷, 樂團演奏時大部分人都聽得入神並給予 熱切的掌聲。整體氣氛既熱切又融洽。
醫學系總召醫學二游群逸表示,看著活 動當天在原本空曠的LM101,自己小小 的想法能夠透過這麼多人的幫助而實現, 那種感動和滿足的成就感是一輩子也忘 不掉的!希望醫護制服趴這個活動,能 夠帶給所有的大一學弟妹一個特別又難 忘的回憶,也希望在未來不斷地進步之 下,這個活動能夠持續傳遞給大家滿滿 的歡樂與感動!
輔醫系報 醫學生活動B1 醫學生活動B1 亞醫活動預告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舉辦單位
2018/1/6~11
EAMSC亞醫年會
國際亞醫聯辦
備註
醫聯會活動預告 活動日期
活動主題
部門
2017/11/1~30
台灣醫學生年會報名
醫聯會
2017/12/2前
招募|IFMSA參加第71屆WHA代表團
醫聯會
2017/12/16.17
【撥動異界】精神疾病·生物·社會· 心理與我的共存時光--第五屆人權營
SCORP
2017/12/16
職涯工作坊
SCOME
輔醫系報 醫學生議題B2 醫學生議題B2 醫學生入門第二課: 醫學生職涯 【文╱科科 圖╱醬料生MedStudent】 身為醫學生,除了要念六年的書才能畢業以外,你還了解多少呢? 大一大二為什麼要修通識、醫學人文教育,甚至普生普化普心,這個問題你想過嗎? 基本上醫學生每階段所要修習的科目都有其各自的階段性與必要性。除了大一到大四的「醫學院時 期」以外,到了大五過後,醫學生便會面臨非常奇特的身份轉變,也就是在離開學校進入醫院後 不再像以前一樣過著唸書考試的生活,而是真正成為醫院的一份子,在學習之餘也參與最基本的 醫院人力,最後隨著經驗的累積慢慢成為一位醫師,而這過程中,不同的身份也必須經歷不同年 限上的培養以及各自背負不一樣的責任。接下來,就讓小編從大一到大四的醫學院時期,到大五 大六的Clerk及更久以後的醫師生涯,一路介紹這些身份背後的意義給各位!
醫預課程的建立──大一大二好快樂
甫進學校的大一大二的醫學生們這時都 還不先急著接觸學海無涯的醫學領域。 在此階段的課程內容未必跟醫學有直接 關聯性,卻都是在為未來所學期前建立 背景知識(如普生、普化、普心),或是透 過博雅教育、醫學人文教育等,藉以在醫 學專業之建立前,事先培養出個人興趣 與身為醫者期望能具備的人文情懷。同時 也基於課程規劃尚不太難,學生也能透 過課餘時間多去參與各種課外活動,累 積自己在人際關係、團隊建立或興趣培養 的經驗值。
小編建議大家趁著大一 大二還年輕,多多參與 系隊、社團或是系學會 等不同課外活動,除了 可以留下美好的回憶以 外,更可以藉此進行人 脈與能力的累積。
輔醫系報 醫學生議題B2 醫學生議題B2 基礎醫學的開始──大三大四超崩潰
大三大四我們會正式進入以基礎醫學為 主的學習階段,以輔大為例,這些課程 會以「單元」的方式進行系統性的教學(如 心臟單元、呼吸單元…),每學期有三個單 元,內容不外乎是國考占分比例較重的 生理病理藥理等等。此外,在輔大我們每 週會進行兩次的PBL,針對不同單元內會 學到的疾病(如心肌梗塞、肺水腫…)進行 個案討論與自主學習,因此課業上需要 花費的精力相較於大一大二就會多很多 了。在大四當年也會進行醫師第一階段國 家考試(有些學校會在四年級,但多數 為四升五的暑假)。
終於進醫院──大五大六酷勒客(Clerk)
剛升上大五大六的醫學生們稱為見習醫 學生(Clerk),由於是進入醫院的第一年, 因此對於一些需要動手操作的醫療處置 (例如抽血、上刀、放導尿管跟鼻胃管等等) 在這時都還不是很熟悉,如果在為病人 執行醫療處置的過程中發生意外的話, 後果恐怕會不堪設想,所以這個階段的 醫學生們動手的機會相對較少,而以在 旁邊觀摩為主,因此才稱作為「見習」; 縱然真的有試著執行簡單醫療處置的時 候,旁邊也會有主治或住院醫師監督與 指導,有時也因為站在旁邊卻不常有參 與機會,導致對醫師或是護理師來說有 點擋路,因此又俗稱為「路障」。不過如果 遇到晨會的話路障們還是必須一同出席, 偶爾也要進行簡要case report。
然 而… 基於現在已經改成新制(六年制的緣故),過 去最累的intern已經從我們的醫學生生涯中 刪去。根據Clerk的《臨床實習規範》,大 五大六的實作訓練之後會相對加強(但還是 需要由有從事該醫療行為資格者之充分監 督下進行);教學的監督與提供必要之實作 機會也會被列入臨床教學範圍。 另外,過去沒有的夜間實習(17:30下班後 繼續在醫院待到21:00~22:00)、大六過夜 實習(大約在醫院待到隔日早上晨會)也將列 入訓練項目之中,加上基於要學的東西變 多,為獲得足夠訓練時間,寒暑假也在調 整後變得更少(只剩一兩週),所以未來大五 大六的訓練並不會比過去想像中還輕鬆喔!
輔醫系報 醫學生議題B2 醫學生議題B2 成為醫師的開始──先從PGY當起吧 !
Reach Your Goal !
七年制為一年,六年制為兩年。走到這個 階段時你已經不是醫學生,而是一名可 以由醫院正式聘請的醫師,不過尚需經 過一兩年的訓練,此時還沒有一個固定 的科別可以待著,是醫院當中最基層的 醫療人力,在這邊除了是醫學生跟醫師 之間的轉捩點之外,相較於醫學生身份, PGY一方面會有更多執行侵入性醫療的權 力,同時也會背負更大的責任,要為自 己做的每一件事情負責。 ※六年制上路後可以分為 PGY 1跟PGY 2, 其中第二年的PGY可以再根據四大科(內、 外、婦、兒)選定自己想進行的訓練,而這 一年也可以折抵四大科的住院醫師訓練 年限(前提未來傾向走內外婦兒四大科)
Resident──R, 住院醫師
訓練年限根據不同醫院、科別為3~6年不 等,是終於可以開始選科的起點。之所以 稱作住院醫師,是因為身為醫院值班的 主要人力(即晚上留守醫院,隨時注意院 內病患有無維持生命跡象上穩定) Chief Resident──CR, 總醫師
由最資深的住院醫師擔任(R的最後一 年),是個行政職,所以以統籌醫院資 源分配為主,但偶而也會投入醫院人力。 Visiting Staff──VS, 主治醫師
熬過這一切之後基本上往後的生涯就會 穩定在這個階段,成為獨當一面的某科 別醫師,是病患治療的最終負責人,可 以再視情況決定自己要不要繼續往上爬 成為比較大的行政職醫師(主任或院長)。
即使路途遙遠, 我們也要一起走完它 醫學生職涯養成雖漫長,每一學習階段或訓 練過程卻猶有其設立的必要性。不管你目前處 在哪一時期、是否偶覺疲憊困頓,抑或是懷疑 現下所學與未來行醫之關聯,一旦熬過並繼
續往下一個身分邁進,最終都會離「醫師」二 字越趨接近。此時再回顧過去於醫預課程、基 礎醫學乃至於臨床醫學之所學,絕對會慶幸 自己過去幾年間的經驗與學術累積,終使自 我具備足夠的能力面對眼前病人與病症。
輔醫系報
專欄文章C 專欄文章C
開放性對話治療: ──思覺失調的其他可能 【文、圖╱潘政宇】 繼上次以文章援用向大家介紹了「開放式對話」,這種獨特且成效意外良好的精神疾患治療方式, 本期系報我們將切入正題──藉由實地前往臺北市清新坊會所拜訪負責社工梁又升先生,進一步 了解在台灣,推行這種超乎精神疾患藥物外的療程是否引發出受訪者不一樣的感觸,及現況下的 推行成果。
在開放式對話裡,他們會認為這些話都是 有意義的,有存在價值的。它同時也在協 對我來講,它的操作比較是「價值性的」, 助病人的支持團隊,如:社區的社工、護 就是病人應該如何被對待,而不是症狀 理師,甚至是與他一起住的家人,協助這 些人更理解這個人當下的狀態。 或治療。
問:請問你對「開放式對話治療」有什麼評價呢?
它重視每一個人當下的實際表達,即便 這些表達可能受所謂「症狀干擾」,這些 症狀干擾對他們來說就是「這個人正在經 驗的事情」。即便妄想或是幻聽很脫離現 實,但他們仍然認為那種脫離現實的狀 態,對他現在這個人的當下是有意義的。 所以,他們會去和他細心處理這個有意 義的事件。
可是,回到目前醫療的醫療觀點裡面,病 人現在有症狀干擾,外界就透過藥物壓制 他的症狀,然後,減少他的幻聽或是幻覺, 就比較是切割於生活之外的一種醫療介入。
它同時會帶給家屬一種狀態是: 人生病了,就要去找醫生。
反之,開放式對話學習歷程裡面的重點在 於,社會如何與受症狀干擾的人相處,互 病人的幻聽或症狀干擾,容易被視 相了解,如此便可以更聽得懂病友的症狀 為「他就在發作」,所以我們不需要 干擾是什麼,能更理解感受病友在症狀干 跟他對話,因為他現在沒辦法對話 擾當下的感受與情緒。
受訪者介紹──梁又升社工師 學歷: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碩士 經歷: 專技高等考試 社會工作師 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附設清新坊長青關懷中心 督導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身障福利科 聘用社工員 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附設清新坊長青關懷中心 社工員 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 社區精神科研究助理 現任: 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附設清新坊長青關懷中心 督導
輔醫系報
專欄文章C 專欄文章C
所以她的確是在經驗自己不是被家 我自己實際有一個經驗,就是我們中心有 人支持的,不是被認同的。 問: 是否有實際使用開放式治療的經驗呢?
一個會員,她的症狀干擾非常的嚴重,在 因為家人都比較會受到她的妄想影響,例 家裡一直鬧,家人什麼的,跟她對話都有 如她的妄想可能告訴她:「家裡的人都在 困難,但是她又拒絕就醫。 騙我錢,他們都把我的錢藏起來。」如果家 人不理解,可能就會覺得:「我們對妳這 隨著彼此相處日深,所以我們決定使用開 麼好,妳會什麼要這麼說?」衝突就很容 放式治療在照顧上面。因為我自己本身是 易發生。 學「家族治療的」,家族治療本身是比較具 有結構性的,但是 因為只去了一次,我自己覺得比較有成果 的是,讓那位幫忙照顧的外傭,說出其實 開放式對話治療比較強調的,會是 她在照顧時發生的很多很多的為難。像是 摒棄這些結構,不再用一個既有的 她可能白天把家裡整理好,但是會員突然 結構式對話甚至結構式治療,來帶 又弄亂了,其他人就會指責她;而在晚上 睡覺時,會員也會因為一些小事,像是拿 領整個家訪團隊。 充電器,用很指使的態度,把她叫醒。 裡面有幾個特性(又升哥哥露出為難的笑 容),就是你要去容忍它的不確定性,然 外傭其實經歷很多為難與挫折,覺得很不 後去尊重當下當事人在表達的內容,不會 舒服與生氣。而當她想跟老闆(會員的姊 快速做出建議。所以在那個過程裡面,一 姊)反應這件事的時候,姊姊會認為這本 來就是應該的:我本來就是花錢請妳來幫 開始,會員就一直滔滔不絕地講講講講 忙的。 (又升哥哥為難地笑)。
有一些兩難的地方在於我到底該不該打斷 外傭哭了,說她真的不想要再做了。此時, 她,因為其實她的家人已經快受不了了, 我們也鼓勵姊姊能當下給予回應。 但是同時又能夠明白,她其實在家裡常常 有這樣的狀況出現,而每次出現這樣的狀 姊姊也語重心長地說,其實她也知 況時,大家好像都在否定她,忽略這些症 道外傭很辛苦,妹妹的狀況實在很 狀跟狀態。 不好,不好照顧,但也不知道該怎
麼辦。
最後,姊姊也表明,假如妹妹一直把東西 用亂,就不用再幫她整理了,給予外傭很 大的肯定與支持。
▲本圖為訪談者潘政宇(右)與受訪者梁又升社 工師(左)合影
那天基本上做到的是她家成員之間的互信, 因為只做了一次,對於會員本身,沒有看 到比較多的結果。可能也有部分是因為自 己對於這方面的訓練還不夠多,目前還是 陸陸續續地在談。
輔醫系報 問:又升哥哥,對於「開放式對話治療」,我一 直對於其中一個觀點很好奇與不解,就是「開 放式對話並不尋求目標,目標自己發生了。」 (又升哥哥馬上說)這就是我覺得很神奇的地 方,就是到底怎麼談到那個目標上! (訪問者附和):對!目標會跑出來,但是還 沒跑出來之前,如果是我,我也一定會很緊張 與不適。
專欄文章C 專欄文章C
在那次訪談其實遇到很大的困難,姊姊、 妹妹(會員),還有我們是三個完全不同 方向的。會想到開放式對話治療中,經過 傾聽與深度的溝通理解,目標就會出現, 就會懷疑在這極端的三個思維,怎麼朝向 那個目標前進?(無奈地笑) 問:那一般來說,這樣的對話式治療,頻率大 概是多少呢?
頻率不一定,但是
好像沒有定到一個目標,我這樣出 開放式對話治療是很強調立即性的 去一趟會不會被家屬認為不夠專業, 家屬會不會認為你來這邊好像也沒 不管在任何時間點,只要病患或是任何人 提出需求,治療師就會立即組成團隊,到 有解決到我的問題。
病患家裡協助。 可能過去受比較結構性的訓練,我一直覺 得它這套歷程其實很奇特。 這有一個很大的好處是:很多狀況不好的 病患,他根本不會想去醫院,而在家裡進 問:那經過那次的對話,有讓家屬更明白會員 行對話,比較不會讓病患與治療師有一種 的一些行為可能不只是症狀,而真的是需要被 被治療與治療的感覺。 好好傾聽與理解的一部分嗎?
因為只有進行一次的關係,影響還沒有出 問:那像他們這種治療團隊,他們內部都是怎 麼分工的呀? 來。不過目前的狀況,家屬比較是用否定 的方式來處理這些表達。 這個部分我還不是很了解,不過「開放式 對話治療」有強調 他們家本身有點複雜,姊姊本身是一個個 團隊中的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 性比較焦躁的人,她會過度地去控制跟保 護,而他們家人的型態其實很相似。姊姊 的角色與位置 自己本身也在學習心理治療,對於「精神 假設我是社工師,你是心理師,我們都可 疾病應該怎樣被照顧,經過怎樣的方式就 以在同一場對話中表達不同的路徑。過往, 我們在醫療中強調的是所謂的「專業的一 會變好」的內容很了解。 致性」。病患可能只接受到一種訊息,就是 姊姊一直有一種理想是:妹妹,妳 「他應該要怎麼辦」。但是在這個對話歷程 只要乖乖地跟我去做心理治療,妳 裡面,每一個不同專業都可以表達不同的 就會好呀!妳為什麼都不跟我去做 看法跟理解。
心理治療? 姊姊有很多這樣的理解與想像,而 這個其實是最難被打破的。
多元性在那當下慢慢產生,而病患 也可以經驗,原來自己也是可以有 多元選擇的權利!
輔醫系報
專欄文章C 專欄文章C
問:治療團隊在每次家訪之後,會做什麼整理, 不會去強調她的症狀,而是去理解,她怎 麼去經驗她昨天晚上睡眠不適的過程。在 像是為了下次家訪做準備?
我覺得其實很妙的是,他們所有的 討論都在「現場」。 像是,可能我會說:「我的判斷是這樣, 姊姊好像都比較少在聽妹妹說話。」 但是另一位夥伴也可以在同時當著大家對 我說:「我覺得姊姊可能是比較希望妹妹 朝著她的目標前進,而把妹妹的話語用自 己希望的方式解釋。」
理解與釐清的過程,會員自己會發現: 「對呀!自己的房間在家裡最裡面,而父 母都在外面,壞人根本進不來!如果有, 她也是最後一個。」 我們盡量會用這種方式在理解會員的症狀 干擾,甚至從症狀的干擾中了解病人的故 事,讓我們和病人都更加了解病人自己, 找到屬於病人自己的適應方式。
有時候,我們太長期忽視一個人的
有兩個不同立場的東西,我有我的判斷, 其他夥伴也有他們的想法,可是我們不會 生活經驗。我們太容易因為他現在被 私底下討論,會在那個開放現場直接表達。 標示為受到症狀干擾而忽視了他的 團隊成員間彼此的價值觀,病患、家屬都 過去。 會平等清楚知道。 我想不管是會所制度或是開放式對話,他 們最重要的價值就是如何把所謂的病人當 問:可以請你用人生至今的經歷,總結一下對 於「開放式對話治療」的想法嗎? 成完整的人來看。 我想我們會想要朝向開放式對話這條路徑 去學習主要是因為
我們所經營的會所空間,某種程度 上就是一種開放對話的場域。
而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去實踐它? 在每一次共同對話時,把這樣的角 色做好,一同體會,一同成長。
裡面有很多特性,像是「共同對話」,其所 代表的是,現在在這個場域,誰跟誰發生 了什麼事情,其實是大家一起對話的,不 會是某個人發生了什麼事,社工把他帶走, 跟他說不能怎樣怎樣。
還有另外一個是:「尊重」,尊重每一個會 員在症狀當下所表達的內容。也是我們經 營會所很堅持的重要理念。 例如有一次,會員在表達說,覺得昨天晚 上有人在監視她。對我們來說,我們就不 會馬上說:「那妳有看到他嗎?妳有被他 怎麼樣嗎?那就是幻聽。」
▲本圖為訪談者潘政宇(左)與受訪者梁又升 社工師(右)合影
下一期系報,將帶從身心 科醫師的角度,探索開放 性治療的可能性(未完待續)
輔醫系報
會議側寫D 會議側寫D
系周會與學生座談會摘記 【文╱學術部部員】 延續上學年系週會熱烈討論的景況,本學期的系週會在同學們的踴躍提案與系上師生的悉心準備 下,交流更顯熱絡。由於系上師生在學生提案方面有十分深入的探討,本摘記將聚焦在學生提案 中各方論點的闡述與議題演變的脈絡,一方面讓初入輔醫的學弟妹更認識系上的課程及師生們熱 烈討論的議題,也讓持有不同主張的輔醫人能更了解彼此的想法。 開場:系主任致詞
106學年上學期系週會在裴主任的分享中 揭開序幕。主任先是為9月底開幕的輔大附 設醫院刻畫出成為醫學中心的榮景,接著 簡短提出系上為使大二升大三的PBL更順 暢而著手設計小型教案的計畫。 最後,主任提醒在座師生共同為近期系上 如火如荼備戰的TMAC評鑑共同努力。 主任表示,TMAC評鑑是美國評估台灣醫 學系的標準,其結果將影響輔醫學生在美 國進修機會,期許同學能看見系上的努力。 提案一: 請問系上是否能購置「UpToDate資料庫」供學 生使用?
系上回覆:同學若需要購置醫學相關教材 或資源,可填寫提購單並交給系上相關科 別的老師,老師會再交給系上審核。
提案二: 服務學習制度調整
【現況說明】 服務學習課程是系上一門必選修的課 (即雖為選修但不能迴避不選的學分), 學生必須在大一升大二的暑假(限7,8月) 至老人安養中心及身心障礙機構各服 務一週(共兩周)。系上會開列一份機構 清單讓學生選擇,列出的機構基本上 涵括台灣南北縣市。食宿方面,部分服 務機構會提供服務期間的住宿與餐食, 至於交通費及其它機構未提供的部分 則由學生自行承擔,系上不會特別補 助。服務內容則由機構自行安排,行前 不會知道確切的行程表,大一同學多 半是從學長姐口中得知各機構的評價 與工作安排。開學後,會有一堂成果發 表會讓學生進行口頭的心得分享,台 下將有課程負責老師評分。
【註】 UpToDate資料庫是由5,100 位專業醫師執筆撰 寫的線上資料庫,能提供即時的實證醫學與臨 床醫療資訊,尤其對大三、大四學生的PBL學 習上有莫大助益。
服務
學習
輔醫系報
會議側寫D 會議側寫D
大二同學的訴求 根據系週會當天的發言,以下將探討學生及系上對各訴求的看法。 【圖╱醫學三楊媃而】
希望系上給予交通費補助或提供宿舍 希望特殊情況發生時能有完善處置 學生觀點: 儘管有些機構已提供住宿與部分餐食, 且可選擇的機構在地理分布上已十分廣 泛,仍有部分同學在其居住縣市無機構 可選,而必須至外縣市服務,期間交通 費及額外食宿開銷對部分同學是沉重負 擔。部分台灣醫學院(如陽明)對服務學習 有提供經費補助,可作為此訴求的參考。 系上回覆:學生可選擇包吃包住的機構, 且全臺醫學院皆有服務學習課程,不太可 能因此廢除課程。
選填志願時能把機構行程安排透明化 (週會當天未著墨)
學生觀點: 部分學生在服務學習期間遇上流感爆發, 機構工作人員考量學生健康安全,拒絕 學生入院服務,然系上課程負責老師要 求學生繼續至機構進行服務,使同學無 所適從,並希望系上與機構能在如此案 例的特殊情況下有更完善的溝通與處置。 系上回覆:同學可以在11/22的成果發表會 與課程負責老師協調。當日,系上也會發 出不記名的問卷,希望同學不必礙於分數 仍掌握在課程負責老師手上而對制度調整 的提議有所顧忌。
輔醫系報
會議側寫D 會議側寫D
【圖╱醬料生MedStudent 】
希望服務學習課程能在學期間進行或在6月、9月加開梯次 系上開放的服務學習課程時間是在7、8 月,然而部分同學在該時段須服兵役。 再者,目前多數學校服務學習課程都是 在學期中進行,只有輔大及國防限定在
寒暑假進行,故希望能開放在學期間或 6月、9月完成服務學習,讓學生保有更 多時間規劃的彈性。 (週會當天未著墨)
希望能將服務學習列為選修,或放寬服務機構及服務形式的限制 學生觀點1: 臺灣部分醫學院對於服務學習的採計範 疇廣泛,除了至老年安養或身心障礙機 構服務,也認證系外志工服務(如好醫師 先修營、輔大國際志工團)、服務學習講 座及社團參與。若能放寬服務學習的機 構種類與形式,或許同學不只能在多元 的機構中有各自的體悟,也能在服務的 過程中展現更多的熱忱與動機。由於目 前服務學習課程為必選修且算學分,在 考量評分公平性下,對系上而言,放寬 服務學習的機構種類與形式無非將使客 觀評分更難被達成,故提議將服務學習 改為0學分。
學生觀點2: 依據系上學分規定,輔醫學生在畢業前 須修滿10學分的選修學分,若將服務學 習課程改為0學分,則制度調整後的學 生須再修習其它選修課程來補足畢業門 檻的要求。另根據過去國事部針對系上 課程的調查,系上同學對於服務學習課 程的滿意程度很高,故調整制度前必須 將選修學分的畢業門檻納入考量。 系上回覆: 目前開列服務學習機構清單供同學選擇, 系辦同仁可協助聯絡服務學習機構。若放 寬服務學習機構的種類,讓學生自行擔負 聯絡機構的責任,對系辦同仁而言反而較 輕鬆。希望同學確實彙整學生意見後再一 起討論制度調整。
輔醫系報
會議側寫D 會議側寫D
(後續發展) 由於課程負責老師並不在系週會現場,系上強調為尊重課程負責老師,無法在週會立即給予同學 們確切的答覆與承諾。另外,系學會會長在系週會後(11/8)舉辦了一場開放給大一至大四學生的服 務學習座談會,以確實彙整系上同學對服務學習的想法,再呈交系上討論。以下則針對系周會後 的學生方處理與討論過程進行整理。
系周會結束後,系學會內部即與師長進行 大二學生提案 進一步聯繫,並於11月4日釋出學生座談會 大二學生代表延續系周會時的提案進行條 之舉辦相關資訊。 列式整理,並列舉出兩項訴求,隨即針對 另一方面,學術部部員醫學三楊媃而也針 此兩項訴求補上現況下學生在服務學習過 對整起事件進行資訊整理,並設計出一份 程中可能面臨到的問題。 懶人包發放到各系系版,好讓學生能清楚 理解當天提案脈絡,進一步提升學生參與 的可能性。
•
時間彈性化
•
方式多元化
在暑假時學生通常都會有個人安排(如 出國、營隊、當兵、工作等)。以工作為例, 有些學生基於私立醫學系學費過高或是 系學會於11月8日在DG510正式舉辦學生座 需要自己負擔生活費,工作便是他們重 談會,並將議程分為三個部分: 要的薪資來源。這時若因為服務學習的 緣故而有兩周無法前去工作,所會面臨 1. 會長說明目前服務學習課程運作方式 到的不只是少了兩周薪水,更甚者是失 2. 邀請各提案的提案人說明自己提案的 去工作機會的可能性。 詳細內容,會長同時也會傳達系辦方 再者,所謂「個人安排」還是自己的選擇, 看法給受眾參考 以身分性或地域性來看,來自離島的同 3. 說明之後問卷調查的運作方式 學或是僑生無從選擇自己的家鄉在哪, 暑假對他們而言也是難得能夠回去與家 開場:服務學習介紹 人短聚的機會。若是因為服務學習將暑 在座談會開始之前,為確認所有與會者對 假切分成時段不長的2~3段假期,同樣 於服務學習的學分辦法與內容,會長首先 會導致他們失去回去的機會,或是短暫 先針對服務學習課程進行簡要說明(詳見第 回國就要離開。 一章提案二之現況說明) 系上目前雖已有現有的服務學習機構名 單,但基於工作內容規劃與個人經驗的 多元性,使得我們本身即很難掌控每個 人是否在此過程中是否確實習得所謂 「服務學習」期待我們學到的知識。另外 如果學生本身即能自己向外尋求與服務 學習有關的社團或相關機構,其實也不 一定非要透過學校的管道來認定所謂服 務學習的目的有被達成。
輔醫系報 相關訴求: •
•
•
將大一升大二的服務學習改成必(選) 修0學分→用以解決以下問題 • 標準不一 • 不得用成績衡量 • 其他活動認證困難 設立抵免管道(意即可透過參與系上 認定的服務學習機構來進行時數或 學分上的抵免) 設立服務學習經費補助
會議側寫D 會議側寫D 發行╱輔大醫學系系學會
投稿審核、意見回覆╱學術部全體部員 責任編輯╱醫學四 柯皓禎、黃科諺 活動文案撰寫╱醫學二 李豐川、王保羅 專欄文案撰寫╱醫學三 潘政宇、楊媃而
議題文案撰寫╱醫學四 柯皓禎、黃科諺
整起提案的問題陳述與訴求傳遞,大二 提案人強調只遵循一個原則:
「多元認證、多元發展 單一指定、限制發展」
而在座談會結束後,系學會也將相關訴求、 各界對於服務學習之想法與未來權益爭取 之管道建立等議題整合為一份問卷供一到 四年級在校生填寫,並把最終統計結果公 布於各屆系版中。期許一路經過二次系周 會之提案,懶人包資訊整理,學生座談會 乃至於問卷的設計、發放,回收與統計後, 師生或是學生彼此之間的對話都在這過程 中體現出進步與更多發展空間。
訂閱《輔醫系報》 文章/攝影作品投稿:寄至t22571285@gmail.com 輔大醫學四 柯皓禎(學術部長) 意見回饋:https://goo.gl/forms/LWsY8o8aDaNnOJv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