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讀懂新勞動三法】手冊 出版了 最淺顯易懂的圖解 最全面的解答 立即讀懂勞動三法
新勞動三法到底是什麼? 為讓更多工會幹部、會員瞭解新勞動三法的內涵,以及其對未來台灣工運的 影響,勞陣特別出版「教你讀懂新勞動三法」,以簡明易懂的文字及圖表,介紹 「新勞動三法」的內容及影響,全列舉 30 個與工會發展息息相關的問題,簡單明 瞭的回答,配合生動的圖示,讓每個有志於提升台灣工會發展的勞工,都能有更 寬廣的視野與實戰能力。 助印價:新台幣 80元(團購另有優惠) 定購專線:02-23115918
編輯室報告 一個 29 歲的電子業工程師,長期每天
勞動者157期 2009年9月30日出版 發 行 人:吳玉祥
早上六點半出門,晚上十二點後才回到家,
總 編 輯:孫友聯
在某一天趕報告的深夜猝死在家中堆滿公文
編輯委員:吳玉祥 林進勇 賴萬枝
的書桌上,父母在記者會的控訴,令人鼻酸
白正憲 黃清賢 朱傳炳
動容,他們控訴的其實是,所謂的台灣經濟
王幼玲 黃曉玲 陳瀞瀞
奇蹟,一個犧牲家庭生活與個人生活的龐大
趙煒銘 陳明仁 許守活
壓榨機制。
董建宏 鄭力軒 丁允恭
科技業以”責任制”逃避加班費,科
張烽益 吳昭呈 曾文生
技大老以極小化成本換取極大化利潤,一代
楊壹郎 陳祺昌 江明芸
代台灣最優秀的年輕頭腦,就被塞進這個”
楊書瑋
高科技”死胡同,每天過著近乎宗教性獻身 的集體工作狂熱中,但是心中祈求得到的救 贖,卻是四十歲前賺千萬退休的夢想,但是 這個夢想有多少人得到 ? 誰能告訴我們,每月出刊的財經雜誌, 不斷強調”樂在工作” ,但卻又告訴我們如 何及早賺飽口袋退休享樂,既然工作如此快 樂,那就應該做到斷氣前一刻啊 ! 如果退休
法律顧問:廖蕙芳律師 勞動者雜誌1984年4月7日創刊 臺灣郵政台北雜字第1266號執照 登記為雜誌類交寄 局版台誌第4625號 ATM轉帳服務:
是如此美好,那當下的工作請豈不是猶如煉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獄般痛苦?
帳號:09310116958
一個工程師之死,道盡台灣勞工的苦 悶,也揭露勞動法制的虛無。 本來台灣的經濟就是長工時、低工資所 堆積出來的。而攸關一百多萬名領取基本工
銀行:第一商業銀行總行營業部 劃撥帳號:10139422 戶名:勞動者雜誌社
資勞工權益的基本工資的調整案,在政府獨
地址:台北市漢口街一段110號5樓518室
斷的手法中,調高六百元成為 17880 元,很
電話:02-23115918
難想像領取如此月薪的勞工,如何在物價、
傳真:02-23115901
房價、子女學費日益高漲的當下,安穩的生
網址:http://labor.ngo.org.tw
活下去。 本期專題報導「基本工資的鬥爭」 ,將 對 2010 基本工資調整的始末與提高基本工
E-Mail:labornet@seed.net.tw
資的意義有深入的探討。台灣目前有 3.5 萬
勞動者雙月刊,一年六期1000元,
名建教生,但已經淪為繼外勞之後的廉價勞
歡迎訂閱。
工,建教生權益促進聯盟對這個邊緣議題的 投入,陸續挖掘出許多不為人知的黑暗。近 來的房價被炒作到令人瞠目結舌, 「住宅非 商品,居住是人權」一文有深入的反省,台 灣是該把住宅從商品,回歸居住的本質了。
157
http://labor.ngo.org.tw
3
◉社 論
ECFA、FTA都是勞工的毒藥
◉最新消息
無薪假應該得諾貝爾獎
6 7
保障記者勞動權益,新聞專業自主的開始
8
基本工資調整3.47%,假勞資參與,真官方獨斷
9
南亞科技工程師過勞死,認定難上天!
12
一個孝子父母的滴滴血淚史
◉專題報導
15
沉淪的低薪政策羞辱台灣勞工
23 調高基本工資的五大理由25 基本工資調漲攻防戰開打
◉觀念12
33
住宅非商品,居住是人權
35
由現行工會的運作淺談工會的入會問題
37
模特兒工作的真相
38
◉中國社會觀察
中國罷工潮與獨立工會發展的展望
◉社運事件簿
建教生不應該是「賤價生」
41
IUSY在吉隆坡
◉青年看社會
44 46
717台灣人民挺農村,凱道夜守初體驗
49
社運不是非理性的喊價衝撞
50
◉勞工與司法
籌組陽信銀行工會的司法奮鬥紀實
◉數字•勞動
ILO對全球青年失業的觀察
54
社 論
ECFA、FTA都是勞工的毒藥 前言 2009 年對台灣勞工而言,是充滿不
安與失望的一年。2008 年底起引爆的國 際金融風暴,全球經濟不景氣下,台灣 也不能倖免受到波及,失業率從 2008 年 9 月開始異於平常不降反升,每個月都
創歷史新高,到了 2009 年 8 月達到失業 率 6.13%、失業人數 67.2 萬人的歷史最高 峰,更有 23 萬人被迫休「無薪假」 。 在失業率高漲的風潮下,每個受僱 者人人自危,整個社會瀰漫著不安的氣 份,不知何時會被迫休無薪假或裁員, 連 科 學 園 區 的「 科 技 新 貴 」 也 無 一 倖 免,即使在年底失業率逐漸趨緩,但學 者專家認為,未來就業市場將充斥更多 「非典型工作」 ,勞工的就業環境將更趨 不穩定,更加零碎化。 台 灣 在 2002 年 加 入 WTO 之 後, 關 稅的障礙紛紛被打破,產業進行重整, 勞工面對與承擔結構性失業,過去台灣 與 中 國 雖 然 同 為 WTO 會 員, 但 是 台 灣 與中國之間依舊有許多限制進口的「非 關稅貿易障礙」 ,但中國不想與台灣以 相 等 地 位 在 WTO 的 貿 易 爭 端 委 員 會 當 中提出異議,因此,這些貿易障礙就沒 有被提出處理。但 2010 年政府大力推動 ECFA,與中國之間進行「準自由貿易協
定」的談判,以降低彼此的關稅,進而 達到區域自由貿易的地位,如此一來, 台灣勞工勢必要面對另一波產業轉型。
在這種經濟大環境險峻,雇主以裁 員、減薪與無薪假等手段來降低成本, 但絕大部分勞工必須在台灣特有的極度 依賴國家法令保障的非集體協商型勞資 關係中,在沒有工會集體保障作為緩衝 的情形下,單獨面對強勢資方,未來的 台灣勞工恐將面對內外交迫,更加孤立 無援的局面。
NAFTA:美、加、墨工作更 不穩定、更低薪、更低福利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是由 美國、加拿大及墨西哥三國所共同簽署 的協議,於 1994 年 1 月 1 日生效,該協 定希望達到減少貿易障礙、促進貨品和 勞務在締約國間之流通、促進自由貿易 區內公平競爭的環境、增加各締約國領 域內之投資機會等目標。而 NAFTA 在簽 訂後,三國政府擔心國內將面臨衝擊, 因此,另外簽訂了 : 北美環境合作附加協 定(NAAEC)及北美勞動事務合作附加 協 定(NAALC)。 其 中 勞 動 事 務 合 作 附 加協定針對三國勞工提出,改善工作條 件及生活水準、促進相關勞動準則等目 標。並列舉,強迫勞動之禁止、同童工 及青少年勞工之保護、最低僱用基準、 就業歧視之剷除、兩性同工同酬原則之 尊 重、 職 業 災 害 及 職 業 病 之 預 防 及 補 償、外籍勞工之保障等勞動準則。 美加墨三國的工會,即使有上述的
社 論 勞動事務合作附加協定,經過十五年後,
損產業之企業與勞工,是指:「凡依『貨
原本眾人以為這是一個貿易強國獲利、
品進口救濟案件處理辦法』,針對經濟部
弱國倒霉的自由貿易協定,但是 2009 年
貿易調查委員會貨品進口救濟案件認定
8 月,美墨加三國的工會領袖齊聚墨西哥
損害成立之產業。 」將協助該產業所屬勞
市,罕見地共同指出,三國勞工都是受害
工轉業再就業,具體措施有:失業給付
者,並發表「針對北美社會經濟繁榮的三
期滿後繼續發給津貼補助、搬遷及租屋
國勞工聲明」:「NAFTA 沒有提供宣稱的
津貼等八項措施。
穩定的優質工作機會,反而造成三國勞工 的就業市場充斥更不穩定、更低薪、更低 福利的工作,而獲利的僅是少數企業菁 英,使社會不平等更形擴大」 。
工會缺席的進口救濟管道 而「貨品進口救濟案件處理辦法」 乃根據貿易法第十八條所制定,該法規 定,可以提出進口救濟的發動主體,只
台灣殘破的貿易救濟制度
有主管機關、該產業公會或相關利益團
世界各國為因應貿易自由化,對國
體等三種。受損害勞工所屬之工會,並
內產業與勞工所造成的衝擊,多有訂定
沒有提出申請的權利。對照美國「貿易
相 關 法 令 以 減 緩 社 會 衝 擊, 例 如 美 國
調適法」的 202 條款,進口救濟的申請
的《2009 年 貿 易 與 全 球 化 法 》 ,以突破
人 有 產 業 公 會 (trade association)、 廠 商
其他法令的限制,對因進口損害之產業
(firm)、經認可之工會 (union)、或勞工團
或勞工有特別的保障措施,而我國僅於
體 (group of workers),還有行政部門與國
2010 年公布「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
會都可主動提出。
支援方案」,屬於行政措施,以特別預算
依我國現行進口損害救濟的制度,
編列,充滿臨時性與不確定性。為因應
即使由雇主團體提出,也要經過六個月
ECFA 與後續與各國簽訂 FTA 的衝擊,我
後,經濟部貿調會才能決定是否進行救
國實有必要制定類似之「貿易損害協助
濟,但是要通過國貿局貿易調查委員會
法」,以對於進口貿易損害救濟,有一全
的審查那一關,根本是難如登天,因為
面性與制度性的法定處理機制。
該會以成立將近二十年,目前還未通過
我國有關貿易進口救濟相關措施,
任何進口損害救濟的案件成立。根據經
乃是根據貿易法第十八條所制定的「貨
濟部國貿局網站公開資料顯示,我國有
品進口救濟案件處理辦法」,但並沒有實
史以來曾經進行審查與調查的進口救濟
質的進口救濟內涵。一直到 2010 年 2 月
案件,僅有 2005 年雲林縣毛巾產業科技
行政院為因應簽訂 ECFA 的衝擊,乃核
發展協會提出的中國毛巾進口受損一案
定的「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
〈該案因財政部已對中國毛巾課以反傾銷
案」 ,分十年共編列 950 億元,進行受損 害產業與勞工的救濟,其中所定義的受
157
稅,而「暫時結案」 〉 ,僅此一案。 為求政府真正照顧基層勞工,應於
社 論 修改貿易法第 18 條,增列工會與勞工團
勞工協助制度的定位,仿效美國以立法
體成為可以申請進口損害救濟的主體,
方式進行,該專法中應包括:協助受衝
否則,365 億的預算,在面對基層勞工面
擊勞工之認定標準、各項協助勞工之措
臨衝擊時,也無法獲得政府協助。
施、專責協助勞工之行政部門組織,例 如美國勞工部的就業與訓練署下 , 設有貿
亡羊補牢:制定「貿易損害協 助法」 美 國 在 1974 年 的 貿 易 法 中, 制 定 「 貿 易 調 整 協 助 方 案 」(Trade Adjustment Assistance Program),也就是俗稱的《1974
年 貿 易 調 整 協 助 法 》(TAA),2002 年 也 制 定《 貿 易 調 整 改 革 法 》(TAA Reform Act),而 2007 年更提出《貿易與全球化
法》(Trade and Globalization Act,TGA)。 美國於 2009 年最新修正的《貿易與 全球化法》 ,其適用範圍從原本的製造 業,擴大到服務業與公部門勞工、並從 直接受衝擊勞工擴大到間接受衝擊勞工 等。原本同一工廠只要有三名勞工受衝 擊損害,才可申請的門檻認定標準,放 寬為不限同一工廠,只要是同一產業之 勞工三人以上即可申請。過去受衝擊後 之失業勞工再就業時 , 薪資所得或工時低 於原有 80%,才可接受政府協助,放寬 為 50 歲以上之失業勞工只要再就業時薪 資低於原工作即可認定為協助對象,獲 得薪資差額的一半補助。 如果將貿易自由化受衝擊勞工之協 助措施,以勞委會目前之作法,只定位 為行政規則層次,則顯然難以因應未來 十年內,政府預計進行的 ECFA 後續談 判 以 及 與 其 他 國 家 簽 訂 FTA 的 談 判, 因此,政府應制定「貿易損害協助法」 之專法,並討論因應貿易自由化衝擊之
易調整協助組 , 如此才是長久之計,是對 受衝擊勞工的負責任做法。
結論 以北美的經驗顯見,簽定自由貿易 協 定 的 結 果, 無 論 是 先 進 國 還 是 後 進 國,將使勞工就業更不穩定,薪資水準 下降,財富更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而這 也將是未來台灣無論是與其他國家簽訂 FTA,所必須嚴肅思考面對的。台灣目前
的以外貿出口導向,來創造 GDP 成長的 模式,是在全球化的自由貿易邏輯 --- 出 口擴張的道路前進,但是,即使是台灣 的出口持續擴張,依照目前台灣在全球 分工架構下,也僅是增加台灣接單、中 國生產、出口美國的三角貿易,對於開 創台灣勞工就業機會相當有限。 因此,不管 WTO、FTA 還是 ECFA, 都是自由貿易強國強行要求小國打開國 內市場的行為,都將產生劇烈的產業衝 擊,受害的都是勞工,因此台灣過去以 追求出口成長的經濟發展策略,是必須 重新檢討。當政府與資本家財團共同鼓 吹自由貿易的狂潮之下,台灣勞工面對 的是貧富差距的擴大、工作不穩定等衝 擊,勞工必須重新根本地翻轉主流強調 自由貿易的經濟論述,建構新的經濟發 展模式,唯有如此台灣勞工才會有新希 望、新願景。
最新消息
「無薪假應該得諾貝爾獎」?! 吳敦義嚴重失言,應向所有勞工道歉 ▌文 編輯室
8 月 31 日 行政院長吳敦義在出席「創造就業貢獻獎」時,發表了: 「無薪假這個
創新理念應該得諾貝爾獎」 、 「廠商用無薪假,我要拍案叫絕」等言論。但事實上,無 薪休假根本是違法的行為,因為依勞動基準法的規定,所有休假都應給薪,沒有所謂 的“無薪假” 。 過去一年,政府對於雇主違法亂紀,無視勞基法的規定束手無策,放任雇主剝奪 勞工的法定權益,吳敦義這般言論,無疑是勞工的傷口上灑鹽。吳敦義應向所有勞工 道歉,否則下台! 事實上,在今年五二○馬總統就職兩週年的新聞稿中,就已荒謬的把去年最高 峰造成 24 萬勞工生活無以為繼的「無薪假」,視為政績之一,認為若非企業實施無薪 假,失業問題將更為嚴重。這般言論立即引發勞工團體的批判,認為一向強調「依法 行政」 的馬總統,卻把一個雇主違法的事實視為政績,已淪為共犯,嚴重失格。 然而,馬政府團隊非但沒有體認無薪假對勞工的傷害和痛苦,檢討政府施政的無 能,並提出 積極有效的規範防範未來,卻以如此輕薄的心態來消遣勞工,讚揚違法的 雇主,這難道就是馬總統的「苦民所苦」,吳院長的「庶民經濟」嗎 ? 此外,吳院長今天乃是出席勞委會舉辦之「創造就業貢獻獎」活動發表上開不當 言論,勞委會必須要向外界說明,以免吳院長之言論誤導視聽,讓雇主誤以為可以隨 意違法的要求勞工放無薪假,而這也是勞委會作為全國勞工行政最高主管機關應負的 責任。
更正啟示: 勞動者第 156 期,逢甲大學財經法律系張鑫隆助理教授所著,「勞 動派遣法之惡 - 日本勞動派遣法的教訓」內文,第 32 頁第 6 行,「揮 別登錄型派遣和建築業派遣」,更正為「揮別登錄型派遣和製造業派 遣」。
157
最新消息
保障記者勞動權益, 新聞專業自主的開始 ▌文 編輯室 9 月 1 日是記者節,當大家都在痛批
在如此惡劣的勞動條件下,記者的
置入性行銷、反思媒體專業淪喪之餘,
高流動率已成常態,但永遠只想到自己口
記者勞動條件日漸式微的問題也愈趨嚴
袋的大老闆們,以經費有限、共體時艱為
重,新工會法已於今年六月通過,勞工
由,遇缺不補,致使第一線的記者工作量
將不再只侷限在企業內成立企業工會,
大增,薪資卻還是原地踏步,除此之外,
未來記者、新聞工作者成立產、職業工
可能還要自負採訪工作所需的聯繫、交通
會透過集體力量,落實記者勞動條件權
等費用,而單一記者的勞資糾紛也時有所
益保障的的空間將更大,進而提昇媒體
聞,在沒有集體勞工組織可以代表爭取,
品質,捍衛全民「知」的權利。
記者想憑單一之力,捍衛自身權益,根本
1994 年 跨 媒 體 的 新 聞 工 作 者 發 起
就是痴人說夢,比登天還難,個人在生活
「九○一為新聞自主而走」大遊行,催生
不得已的壓力之下,也就只好屈就於愈顯
了新聞專業組織,期盼藉由新聞專業自
惡化的勞動條件。
主來提升媒體品質,16 年後我們發現媒
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達成上級指
體品質不但未提升,反而成為政府、財
示、餬口飯吃的壓力,遠超於新聞自主
團置入性行銷的工具,錯誤百出、腥羶
專業的使命,媒體的惡意競爭, 「公平」 、
色的報導,讓民眾開始不信任媒體,質
「客觀」的新聞報導為何物?各家老闆才
疑新聞採訪之專業,記者的職業尊嚴宛
不在乎,他們在意的只有收視率和訂閱
如腳踏墊被眾人踐踏還不能嫌髒。
率,最後,大眾的閱聽新聞的權益也被埋
其實在商業媒體惡意競爭,新聞專
沒在這畸形的惡質媒體環境中。
業淪喪的問題背後,藏著記者低劣勞動條
新聞媒體是民主國家人民行使政治
件的惡果,每日平均工時超過八小時,每
權力的第四權,政府不應只是將媒體當
週超過五個工作天,可能還要隨時待命,
做政治操弄的工具,應使其保有專業自
接受上級臨時的指派工作,也許新聞之採
主之空間,記者日趨低劣的勞動條件應
訪訪時效,是媒體工作的一大特點,但在
受到重視。明年五月一日新工會法實施
高工時、高壓力、高風險的勞動環境下工
之後,新聞記者等相關從業人員,成立
作,記者的薪資卻未高人一等,這一兩年
產職業工會的空間大增,未來記者將以
更是出現以實習之名,做新聞採訪工作之
集體力量捍衛勞動條件,以對抗資方的
實的 22K「實習記者」 。
不當壓迫,從而建立新聞專業自主,並 維護社會大眾閱聽新聞的權益。
最新消息
基本工資調整3.47%,
假勞資參與,真官方獨斷 ▌文 編輯室 已經三年未調整的基本工資,在勞
9 月 13 日 首 度 會 議 舉 行 不 到 四 小
委會以行政程序一再拖延下,基本工資
時,勞資雙方各自發言完,僅有中場休
審議委員會首度開會就在九月十三日終
息十五分鐘的空檔,可私下溝通,根本
於做出調整 3.47%,17880 元的決定,並
沒有進一步協調的空間,最後勞委會主
於十八日行政院核定通過,對照於日本
委就決定調整幅度為 3.47% 強渡關山。整
近 三 年 來 調 整 基 本 工 資 達 3.78%、 韓 國
個過程,官方強力主導,勞資政三方,
18.1% 的水準,中國光是今年第一季就提
只是配合的魁儡,勞委會根本是「假勞
高基本工資達 17%,台灣勞工可說是全
資參與,真官方獨斷」的詐騙行為。
東亞最歹命的勞工。
基本工資三年未調整,這三年來勞
而自從上次調整基本工資 2007 年 5
工的面對高漲的房價、物價與房租等生
月以來,到今年七月為止,消費者物價
活開銷的提高,早已苦不堪言,對於 158
指數 CPI 已經累積上漲達 5.11%。對於馬
萬領取基本工資的最底層勞工而言,月
政府竟然無視台灣貧富差距的擴大以及基
薪增加六百元或時薪增加三元,根本是
層勞工的生活困難,以敷衍勞工的方式微
杯水車薪,而這等於是宣告吳敦義內閣
調,已經使全國勞工感到嚴重的不滿。
的「庶民經濟」口號破產。
整個基本工資的審議過程,根本就 是一場欺騙勞工的大騙局。 勞 委 會 去 年 底 先 以「 擴 大 勞 資 對 話」為藉口,修改審議辦法,增加勞資 雙方代表比例,淡化政府角色,政府宣 稱 將 從「 決 定 角 色 」 淡 化 為「 輔 導 協 助」,讓勞資雙方學習對話,形成觀念共 識。而該辦法送到行政院躺了三個月, 一直延宕到 8 月 26 日行政院才通過,要 求勞資推派代表,9 月 7 日勞委會才確定 勞資雙方推派的代表。
157
大同工會理事長林進勇,擔任基本工資審議委 員,為勞工發出怒吼。
最新消息
南亞科技工程師過勞死,認 定難上天! ▌文 編輯室
職業傷害致死(過勞死)專家判定不 一,勞保局認定從嚴 按台北地方法院檢察署相驗屍體證 明書表示:徐紹彬直接引起死亡原因為 「心因性休克」 、其他對死亡有影響之疾病 立委黃淑英辦公室日前接獲徐先生 陳 情 表 示: 其 兒 子 徐 紹 斌 於 民 國 95 年 進入南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擔任 蝕刻製 程課工程師,每月加班時數皆在 95 小時
以上,97 年 2 月加班時數更高達 139 小 時,平均每日工作 13-19 小時,至 97 年 12 月因工作績效優異而被晉升為資深工
程師,公司告知其工作型態改為「責任 制」,不僅需負擔公司製程生產的良率責 任,手機更要 24 小時待命,亦常將工作 帶回家繼續完成,並且還需配合公司規 定輪值夜班。至今年 1 月 11 日凌晨,家 屬發現其趴於家中堆滿公司文件的電腦 桌前,無呼吸與心跳,後送醫仍不治死 亡,死因為心因性休克。經查,徐紹斌 於死亡前六個月平均每月加班時數超過 80 小時,前一個月加班時數 111.5 小時,
當週亦輪值大夜班,但南亞公司卻不願 認定其為職災過勞死,而勞保局職災死 亡認定更是標準嚴苛,儼然成為資方的 勞委會!
或身體狀況為「過勞加重心臟病變」 ;經 勞委會職業傷病管理服務中心杜宗禮醫 生診斷證明為「工作過勞相關之猝死」 , 屬於職業病。然而家屬向勞保局申請職 災死亡給付,勞保局以「心因性休克猝 死與加班時數無關」 、「過去病例發現運 動員劇烈運動與肥厚性心肌病變所致之 猝死有關,然文獻搜查未見超時工作或 心裡壓力引起肥厚性心肌病變至猝死之 相關研究…另肥厚性心肌病變運動員所 致之猝死,主要為身體上過度負荷,與 個案超時工作之負荷,似有不同之處, 無法直接推論。 」之理由未予准核職業災 害死亡。然而,勞保局無視對被保險人 有利之證據(如驗屍報告、嚴重超時工 作之狀態) ,甚至與勞委會成立的職業傷 病管理服務中心做出不同的判定,採嚴 格認定標準,以「無相關研究」,而非提 出「相關研究顯示心因性休克與超時工 作及壓力無關」來予以准駁,使得該類 案件要認定為職災非常困難。
最新消息 申請職災過程中疑點不斷,是疏失? 還是徇私? 疑點一:勞檢員穿著南亞科技公司服
行審查之資料與家屬所附資料不符,缺 漏有利之重要證據,恐嚴重影響判定之 結果。其中包括如下: ⑴ 家屬所提供之每月加班時數統計表
裝! 家屬於 3 月向勞委會北區勞動檢查
⑵ 家屬申請職業病的說明書
所檢舉南亞科技違反勞動法令,檢查結
⑶ 家屬所附之「各附件說明書」
果竟是該公司未違反相關法令,勞檢員向
⑷ 台大醫院醫師之職業病診斷證明書
家屬說明該檢查結果時,卻驚見該勞檢
⑸ 家屬所提供之無塵室進出刷卡紀錄
員身穿南亞科技公司之外套,其更表明
⑹ 北區勞動檢查所查出南亞科技公司
有兩名親屬亦於該公司工作。經家屬再 次檢舉,北區勞檢所於 4 月再次進行勞 動檢查,才認定該公司違反勞基法「延 長工作時間未依規定加給工資」 、 「延長 工作時間超過法令規定」等項目。 疑點二:加班時數採「公司」標準, 111.5變成94.5,且計算結果前後不一!
的違規事項的函文 以上的問題,嚴重損害勞工權益, 使勞委會之公正性受到質疑:究竟它是 勞工的靠山還是資方的代言人!?
工作「責任制」剝削勞工權益、違反 勞基法
在加班時數計算的爭議上,即便徐
家屬向南亞科技公司申請徐紹斌過
紹斌之加班在無塵室中工作,不可能有
世前半年之工作時數,該公司以「責任
用餐時間,勞保局仍堅持採「公司」的
制」為由,表示其未有加班事實,更表
算法,扣除午餐與晚餐時間共一個半小
示打卡僅為該廠門禁管制之紀錄,非實
時,極為不合理!不僅如此,勞保局於
際工作時間之出勤紀錄。經家屬多次與
第一次送職業病審查時,核定徐紹斌死
勞委會相關單位檢舉、確認,北區勞檢
亡前一個月之加班時數為 105 小時,第
所認定該工作性質並非屬「責任制」範
二次再送審查時,又改核定為 94.5 小時
圍。事實上有關「責任制」之規定,按
(家屬認定 111.5 小時) ,顯見其行政作業
照勞基法第 84 條 -1 規定,需經過中央主
相當草率!
管機關核定公告之工作者得以適用,並
疑點三:勞保局送予醫師進行審查之資
應報請當地主管機關核備,且僅就工作
料與家屬所附資料不符!
時間得由勞僱雙方另行約定,其他規定
家屬接獲勞保局准駁後,委請律師 向勞保局申請調閱徐紹斌死亡給付案件 卷宗之文件,卻發現勞保局送予醫師進
10
157
仍須符合勞基法規定,但目前許多企業 違法濫用「責任制」之規定,致使勞工 權益嚴重受損!
最新消息 立委黃淑英表示:目前許多企業皆
一、 勞委會應針對此一職災申請個案釐
以「責任制」要求勞工無限制的加班,
清正確工時,並重新審查認定是否
尤 其 在 科 技 業 中 更 是 嚴 重。 南 亞 科 技
為職業病。
在 1/11 南亞三廠之徐紹斌(29 歲)死亡 後,1/15 南 亞 一 廠 另 一 名 蝕 刻 製 程 課 長 (38 歲)也急性心肌梗塞猝死,後經勞保 局確認為職災過勞死亡案件,短短五天 內就發生兩起死亡案件!現行不法濫用 的「責任制」已嚴重損害勞工權益,甚 至是生命安全的保障。 因此,立委黃淑英與台灣勞工陣線 孫友聯秘書長提出以下訴求:
二、 對 於 此 案 件 中 行 政 疏 失 之 相 關 人 員,應立即進行調查,確認相關責 任歸屬,以維護勞工權益保障與勞 委會之公信! 三、 針對過勞死之定義與審查標準重新 進行檢討。 四、 勞委會必須更積極改善目前不法濫 用「責任制」工作的問題。
月2 日,立委黃淑英與勞陣秘書長孫友聯,召開「南亞科技工程師過勞死,認定難 上天!」記者會
11
最新消息
一個孝子父母 的滴滴血淚史 二○一○年一月十日晚上,吾兒紹斌 孝順地將當月的生活費交給我,並且擁抱 母親,一一向父母道過晚安後,獨自回到 房間,沒想到這竟是我能與他最後的互
吾兒紹斌於民國九十五年進入「南亞
動,從此天人永隔…隔日早上約六時三十
科技」擔任蝕刻製程科的培訓工程師。
分,當我如何敲門叫他都沒反應,焦急地
初進入公司時,吾兒紹斌就常因大量的工
自陽台的窗戶跳入房間時,竟發現他趴在
作而長時間的加班。在此培訓工程師階
堆滿了公司文件的電腦桌前,沒了呼吸心
段,尚可報領加班費,「南亞科技」利用
跳,經送醫急救後仍無法挽回他年輕的生
加班費利誘與工作量迫使員工拼命地加班
命,我跪在醫院,哭喊著 :「我沒有兒子
工作。吾兒紹斌當時連續數月日夜不停地
了 !」此時…他才二十九歲,我從沒想過
加班,底薪四萬初的月薪因加班暴增至
身體一向健康的他,竟會無預警這麼早的
九萬多,每月加班時數 ( 不包含正常上班
離開我,而一個原本美滿的家庭也就此破
時數 ) 竟高達 99~139 小時不等 ( 見附件
碎。
P6-P10),讓我們擔心不已。曾叮嚀他別 吾兒紹斌在退伍後,我曾詢問他是否
要繼續深造,當時他說 :「爸媽,我們家家 境不好,你們兩老了又找不到好的工作, 還是讓我先出去賺錢養家吧 !」在找工作 時,我曾支持他前往「南亞科技」應徵。 當時作為父母的想法是認為 : 台塑集團之下 的「南亞科技」 ,應該會是一個有制度,有 福利的企業,也應該是一個會體恤員工, 照顧員工的公司。沒想到「南亞科技」竟 然是一個殘害父母辛辛苦苦栽培出來的青 壯年碩士的上市公司。在短短三年多的時 間內,吾兒紹斌竟被「南亞科技」操到身 心精力耗盡,因過度操勞暴斃而亡。 12
157
因工作搞壞身體,也曾向公司反應過 . 但 他只能無奈表示工作就是那麼多。他每天 早上六點多即自家中騎機車到泰山上班, 往往回家時已是半夜兩、三點多,梳洗後 休息不到幾個小時,隔天早上六點多又出 門。不是一天兩天這樣,往往數個星期皆 是如此。於九十七年二月二十日,他如同 往常一早出門工作至深夜十一點多才騎車 回家,行經板橋時,遇上一輛酒後駕駛的 小客車違規急速回轉,他因閃避不及撞 上,導致下顎與手腳多處骨折。同事探訪 時,每每說公司內有許多事情等待紹斌處 理,因此紹斌在開刀後尚未康復之際即又
最新消息 匆匆上班,但自此再也不敢騎機車,改由
績效隨時可以裁掉你,加班做到死卻是你
開車上下班,但工作時數並未因此而減
家的事。利用基本一般 8 小時的工作薪
少。「南亞科技」見他認真負責能力好,
資, 迫 使 這 些 技 術 純 熟 的 工 程 師, 以 超
自九十七年間即欲擢升他為七職等的蝕刻
時 (14~19 小時 ) 的工作時數賣命 ( 見附件
工程師。他曾向我表示他不想升上去,因
P1-P5),完全無視勞基法的存在。當有員
為升上去後即為責任制,( 勞基法第 84 條
工因過勞而倒下時,「南亞科技」卻口口
之 1 以及其施行細則第 50 條之 1) 上下
聲聲說一般同業皆是相同作法,公司正常
班雖不必刷卡,但無加班費,工作量大,
上班時間為八小時,員工自願留下來加班
壓力更大,但最後仍於九十七年十二月升
是員工自己的決定,這樣的說法真是可惡
等。由於半導體廠的生產設備全天候運
至極 ! 若是今日「南亞科技」沒給他如此
轉,除了日間工作外,常需要配合公司輪
大的工作量,逼著他定期完成工作,繳交
值夜班。紹斌經常上班時間長達 14~19 個
報告,那有任何一個員工願意五點下班後
小 時 ( 違 反 勞 基 法 第 24 條 與 第 32 條 2
不回家休息,待在工廠裡直到半夜才拖著
的規定 ),有時深夜回家途中又被公司電
疲憊的身體回家,在休息不到數小時的情
話召回,假日或回家後僅有的數個小時休
況下,隔天一早六、七點又趕著上班呢 ?
息時間,也經常雙手機待命,隨時接聽公
今日「南亞科技」為了提高績效,轉換製
司內同仁的來電,處理工作問題。擔心他
程良率,還要求員工在煩重的工作下,分
根本無法休息,問他為什麼得隨時開機待
出心力作出報告、寫論文參加比賽…零零
命,他說 :「這就是公司所謂的責任制,
總總的壓力加諸在吾兒紹斌的身上,迫使
不接電話或工作沒有處理好,就會被投
他加班為公司賣命,他甚少提及公司的事
訴,隨時有可能被處分或解僱。」就連輪
情,直到他過世後,在極力爭取下 ( 原本
值班,「南亞科技」也見他產能好,負責
南亞科技遲遲不願意提供 ),拿到他上下
任,別人四五週才輪一次,他被排到每隔
班 時 間 的 資 料 後, 才 知 道 他 被「 南 亞 科
兩週就值一次班。就這樣長期在高工作壓
技」如此殘忍的對待,長期超時加班,周
力的環境下長時間加班,於一月初值了一
末也往往得去公司加班,累積特休假雖
個星期的晚班後,終因過勞致死。
達 84 小時,但煩重的工作卻使他不得休
「南亞科技」在新人剛進公司時,以 高額的加班費促使你努力學習,等到你熟 悉操作,以升為較高職等為名,開始壓榨 員工。所謂的責任制,雖不必刷卡,亦不 得報領加班費,在更多的工作量與更大的 壓力下,做得好是應該,做不好、達不到
假。最後在倒下前一個月加班時數達 133 小時,終至心神體力耗盡,離開人世。如 果南亞科技是一個深謀遠慮,懂得體恤員 工的公司,給員工適當的工作量與充分的 休息,而不是短視近利,只為求當下利益 不斷壓榨員工致體力耗盡的公司,或許如 此認真負責,工作優秀的紹斌還能為南亞 13
最新消息 科技作更長久的貢獻,帶來更大的獲益,
孫,如今這對一般人來說再平凡不過的心
而不是在 29 歲青壯年之際即喪失ㄧ位國
願卻從此破滅,甚至家庭也從此破碎。他
家棟樑。如此不顧勞基法和員工權益的公
離開人世時才 29 歲,年輕的他有許多事
司,可惡至極 ! 希望未來不要有更多優秀
情 都 還 未 經 歷。 為 了 這 個 家 打 拼, 他 甚
青年受害,
至連女朋友也不敢交,他說 :「爸媽,我
內子總是在每天晚上十一點時打電話 給仍在公司工作的紹斌,要他早點回家。 他總是乖巧的說好,工作做完後會儘快 回家,但每每回到家總是隔天凌晨了 ! 曾 經,我對他說不要再為「南亞科技」這麼 賣命了,身體要顧。通常他總是點頭說 : 「知道了。」但有一次他竟對我說 :「誰叫 你當初要我進南亞科技的。公司就是這麼 操 !」這句話卻成為我心中最大的遺憾與 悔恨,每每想到總是刺入我心。沒想到在 我想法中,原以為會照顧員工的大公司, 竟然枉顧員工的心神與體力,利用責任制 將一個父母辛辛苦苦撫養近三十年的碩士 生操死了…如今面對冰冷的骨灰,我只能 不斷的悔恨當初沒早點讓他辭職,即便再 沒有錢,生活在苦,至少紹斌還能留住一 條小命。紹斌的母親至今仍常徹夜無法入 睡,好不容易入睡,也是睡前哭,睡醒還 是哭,全家人睡前總是擔心是否一覺過後 就無法再見到親愛的家人,半夜驚醒還要 檢查家人是否還有氣息,睡眠如今對我們 全家而言再也不是一種放鬆而是提心吊
們家環境不好,現在和人家交往會拖累 對 方, 讓 對 方 吃 苦, 等 我 經 濟 較 穩 定 時 再說吧 !」更別提結婚生子,他是一個長 期捐血救人,長期做環保並默默捐助慈 濟的一個孩子,對父母更是至孝奉養,竟 然被「南亞科技」公司給害死了 ! 回想他 的一生,尤其這幾年,總是為了這個家庭 與公司辛苦的工作,沒享受到什麼人生的 美好,對於他這個年輕生命的消逝,在我 和內人的心裡,甚至比失去父或母更為不 捨,悲痛至極…家中就他一個兒子,南亞 科技同時也斷了我的後代,叫我和內人情 何以堪,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又有誰能 了解,他是我唯一的兒子啊 ! 除精神上頓 失依靠外,我兩老也頓失生活上的依靠。 原本是家中唯一經濟支柱的他,家中的房 租和生活費都是他在負責的,在如今倒 下,我們的後半生又該如何生活呢 ? 因工 作過勞而死的紹斌,南亞科技和台塑集 團,你們應該給我們一個交代!我只想要 我孝順善良又慈悲的兒子回來,好好地抱 抱他…
膽,這種精神的折磨誰能體會…而兩老的
希望台塑集團下的各企業更加關懷與
生活也頓失依靠,自生意失敗後,屢屢找
照顧數千名與紹斌相同 – 被壓在無效責
工作總是因年紀大而被拒絕,靠著紹斌每
任制下的員工的福址
月的薪水,勉強可維持房租與生活費。原 本想靠他安享晚年,在他有兒女後含飴弄
14
157
對未來絕望又悲痛欲絕的紹斌父母
專題報導
沉淪的低薪政策 羞辱台灣勞工 ▌文
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喧鬧的基本工資調整案,終於在 9
「產業創新條例」 、 「ECFA」及各項減稅政
月 13 日勞委會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
策時,面對反對的意見,都宣稱這些可
後塵埃落定。自 2007 年後三年未調的基
以創造極佳的經濟效益,如今卻又以經
本工資,確定只小幅調整 3.47%,調整金
濟前景不明為由,小幅調整基本工資,
額為新台幣 600 元,從原本的 17,280 調
不僅明顯的圖利財團,更直接宣告馬英
整 至 17,880; 基 本 時 薪 也 從 95 元 變 98
九總統的「尊嚴勞動」與吳敦義院長的
元,僅僅調整 3 塊錢。 在 這 次 的 基 本 工 資 戰 役, 勞 工 團
「庶民經濟」的徹底破產。
(ILO)的建議,計算出基本工資應調整
基本工資 vs 最低工資:勞工 基本生活的維持
至 22,115 元的主張;而代表資方的六大
回顧基本工資政策的發展,可溯及
工商團體,則不斷的透過媒體向政府及
1930 年政府批准國際勞工組織「設釐定
工會喊話,認為經濟情勢不明,反對今
最低工資機關公約」,國民政府並於 1936
年調整基本工資。最終,由勞、資雙方
年 12 月 23 日公佈「最低工資法」 ,該法
代表各七名,政府機關代表三人,以及
規定成年工資以維持其本身促以供給無
學者專家四名的基本工資爭議委員會無
工作能力親屬二人之必要生活為準。但
法達成共識,而勞委會在沒有提出具體
歷經抗戰、勦匪等不安的年代,國民政
公式,僅以「通盤參考包括物價指數、
府遷台後,因該法所定標準稍高,而又
經濟成長數據及就業狀況等相關因素」
工業、經濟正起步而未施行。最終該法
為由,做成小幅調整 3.47% 的調整建議
於 1975 年 12 月 3 日總統令正式廢止。
體依據國際勞工公約及國際勞工組織
案,陳報行政院核定。勞工團體對這樣 的結果除了有被政府「羞辱」的感覺之 外,更強烈的表達延長戰線至行政、監 察 和 立 法 院 的 決 心。 對 於 勞 工 團 體 而 言,政府近日來不斷釋放出經濟大好的 訊息,且在過去兩年多來,政府在推動
1955 年,在國民黨的黨務會議中,
該黨總裁指示所得不足 300 元者,應予 改善。從 1956 年至 1964 年間,基本工資 為 每 月 300 元,1964 年 調 整 為 450 元, 一直到 1968 年,行政院才廢止「基本工 資暫行辦法」 ,並將基本工資調整至每月 15
專題報導 600 元,每日為 20 元。之後,基本工資的發展,如下表一:
表一:歷次基本工資調整一覽表 發佈年月日
每月基本工資
每日
每小時
備註
1978年11月29日
2,400元
80元
1980年4月29日
3,300元
110元
1983年4月29日
5,700元
190元
(註1)
1984年6月14日
6,150元
205元
(註1)
1986年10月27日
6,900元
230元
(註1)
1988年6月28日
8,130元
271元
(註1)
1989年6月26日
8,820元
294元
調整8.49%(註1)
1990年7月25日
9,750元
325元
調整10.55%(註2)
1991年8月1日
11,040元
368元
調整16.97%(註2)
1992年8月13日
12,365元
412元
調整12%(註3)
1993年8月13日
13,350元
445元/55.5元
調整7.97%(註4)
1994年8月19日
14,010元
467元/58.5元
調整4.95%(註5)
1995年7月17日
14,880元
469元/62元
調整6.20%(註5)
1996年8月31日
15,360元
512元/64元
調整3.23%(註5)
1997年10月16日
15,840元
528元/66元
調整3.13%(註6)
2007年7月1日
17,280元
760元/95元
調整9.09%(註7)
2010年9月13日
17,880
--/98元
調整3.47%(註8)
註: 1. 基本工資={【(每人每年最終消費支出×家庭戶數×平均每戶人口)÷(家庭戶數×平均 每戶就業人口)】÷12×(1+消費者物價指數成長率)+製造業平均薪資半數}÷2。 2. (依沿用公式求算之79年基本工資÷依沿用公式求算之78年基本工資)必需≦(78年製造 業勞動生產力指數÷77年製造業勞動生產力指數)否則必需以【78年沿用公式求算之數額 ×(1+78年製造業勞動生產力指數成長率)】作為79年應調整之基本工資數額。 3. 該年並未依計算公式調整數額。 4. 以79年修正後之公式經濟部所提之公式為基準,以各公式相對81年之成長率相加後平均作 為82年基本工資之調幅。 5. 基本工資=【上次行政院核定之基本工資×(1+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率+1/2工業部門勞 動生產力上升率)】。 6. 該年並未依計算公式調整數額,而係採3%的調幅。 7. 該年並未依計算公式調整數額,而係採9.09%的調幅。 8. 該年並未依計算公式調整數額,而係採3.47%的調幅。
16
157
專題報導 1984 年勞動基準法施行,確立了「基本工資」的法源基礎。依據勞動基準法第 21
條規定: 「工資由勞雇雙方議定之。但不得低於基本工資」。而基本工資的審議,由中 央主管機關設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擬訂後,報請行政院核定之。雖然,相較於國際常 用之「最低工資」(minimum wage) ,所謂「基本」的意涵略顯模糊,而勞動基準法亦 未對基本工資未曾有明確的定義,但實施 26 年來,一般來說其內涵已經等同於國際勞 工組織所稱之最低工資,背負著維持最低生活必須的功能,無庸置疑。因此,勞工團 體認為基本工資應該考量的有: 一、 平均每人每月最低消費支出:根據政府的統計,台灣省平均每人每月消費支出的 六成即9,829元,如果低於此數字就是貧窮線以下。基本工資既然要維持勞動者的 尊嚴,一定要高於此項標準。 二、 扶養人口數:從主計處針對家庭狀況的調查,可以看到 97 年台灣每戶人口數約 3.35人,每戶就業人數是1.49人,因此每位勞工的薪資需要扶養2.25人。
以此原則計算之基本工資水準即為 22,115 元,如與現行基本工資 17,280 做比較, 則調幅約為 27.98%。而這次基本工資僅微調至 17,880,不僅不足以保障勞工的基本生 活需求,更違反了國際勞工公約及兩公約所揭示的精神。 表二:2010年勞工生活所需與基本工資對照表 平均每人每月 最低消費支出 (貧窮線)
每戶人口 就 業人數
平均每位勞工 所需最低薪資
台灣省
9,829
2.25
22,115
17,280
-4,835
台北市
14,558
2.25
32,755
17,280
-15,495
高雄市
11,309
2.25
25,445
17,280
-8,165
基本工資
差額
資料來源:行政院內政部、主計處,全國產業總工會製表
「假勞資參與,真官方獨斷」的程序不正義 根據勞基法的規定,「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之組織及其審議程序等事項,由中央 主管機關以辦法定之。因此,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的委員組成,就成為各界角力的重 點之一。然而,這次審議委員的組成一波多折,尤其是行政院及經建部門的技術性杯 葛之下,使得原本應在 7 月份就組成並召開的審議委員會會議,延至 9 月才完成,勞 委會明顯行政怠惰。 根據官方的說法,當時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之所以無法召開,係因「基本工資審
17
專題報導 議辦法草案」還卡 在行政院,因此審 議委員無法依據新 的辦法聘任。這樣 的說法並不被勞工 團體所接受,更痛 批行政院利用基本 工資審議委員會改 組的時機,技術性 杯葛基本工資審 議,讓基本工資審 議空轉,嚴重損害 勞工的權益。勞工 團體認為,基本工 資審議辦法是由法
月2 日,全國產業總工會與勞工陣線赴行政院,抗議行政院趁亂核定基本工 資。
律授權訂定,原任的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委員任期只到 2009 年 12 月 31 日,既然新的 基本工資審議辦法草案遲未通過,舊的辦法並未廢止,法有明文,就應該立即改聘新 任委員,使此一法定的委員會能夠照常運作,勞委會毫無理由拒不執行就是瀆職。 在勞工團體的不斷施壓之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勞委會於 9 月 7 日公布新任審議委員的名單,並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宣布於 9 月 13 日召開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經過一個上午的審議,迅速且敷衍的做出微調的決定,勞工團 體對於馬政府竟然無視台灣貧富差距的擴大以及基層勞工的生活困難,向雇主團體妥 協,表達強烈的抗議與不滿,整個基本工資的審議過程,根本就是一場欺騙勞工的大 騙局。 去年底,勞委會先以「擴大勞資對話」為藉口,修改審議辦法,增加勞資雙方代 表比例,淡化政府角色,政府宣稱將從「決定角色」淡化為「輔導協助」,讓勞資雙方 學習對話,形成觀念共識。而該辦法送到行政院躺了三個月,一直延宕到 8 月 26 日行 政院才通過,要求勞資推派代表,9 月 7 日勞委會確定勞資雙方推派的代表。9 月 13 日首度會議舉行不到四小時,勞資雙方各自發言完,僅有中場休息十五分鐘的空檔, 可私下溝通,根本沒有進一步協調空間,最後勞委會主委就決定調整幅度為 3.47% 強 渡關山。整個過程,官方強力主導,勞資學三方,只是配合的魁儡,勞委會根本是 「假勞資參與,真官方獨斷」的詐騙行為。
18
157
專題報導 各國調整基本工資的事實 今年七月,鴻海富士康員工連續跳樓 事件,以及中國各省風起雲湧的罷工維權 行動震驚全球,也引發了中國全面性調高 各省的最低工資標準,部份調幅甚至超過 20%。香港立法會也在 7 月 17 日凌晨以高
票三讀通過「最低工資條例」 ,振奮了香港 工運界。然而,2009 年,全球幾乎無一倖 免的遭受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經濟發展 大幅衰退、高失業率、薪資倒退等,使得 各國政府無不重手提出振興經濟和搶救失 業的方案,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去年基本 工資在官方的主導之下,當然也作成不調 整的決定。 然而,在主流媒體的宣傳之下,調整基本工資普遍被認為只有外勞受益,但無 論是根據主計處的「受雇者薪資分布」,亦或者是勞保局「勞工保險被保險人人數 -按勞工類別及投保薪資等級分」的統計,國內薪資水準相當於 17,280 元者仍為數眾 多,至少約有 104 萬的勞工薪水在兩萬以下,而勞保投保薪資為基本工資者,更高達 1,433,016 人,換句話說,每十個台灣勞工,就有一個是只領基本工資度日,勞動貧窮
的問題日益嚴重。 根據文化大學勞動學研究所李健鴻教授的研究,台灣 2008 年的平均薪資年增率 為 -1.56%,2009 年的平均薪資年增率更是高達 -5.06%(主計處,2009,薪資與生產力 統計)。雖然近 2 年的平均薪資出現負成長,但是同期的平均工時卻出現上升情況, 2009 年 12 月台灣勞工的平均工時高達 191.1 小時,已經遠超過 2007 年 12 月的 183.9
小時;而且若是以 2006 年為基期 100,同期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從 2007 年 12 月的 103.52 上升到 2009 年 12 月的 104.57,2 年之間上升了 1.05。整體而言,2007 年後台灣
的勞工正面臨著平均工時延長、物價上升、平均薪資卻下降的工作貧窮化困境。 然而,縱使遭遇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各國最低工資仍然呈現調漲的趨勢,調幅 甚至高達 28.13%,顯現各國政府希望透過調高工資來降低勞工遭遇景氣性衝擊的痛 苦。如前所述,台灣整體的工資在近幾年來都呈現倒退的情形,無論是職場新鳥或老 鳥,都普遍處在工資不足的窘境。各國最低工資相關勞動統計,如下表三: (資料來 源:勞委會) 19
專題報導 表三:2010最低薪資國際勞動統計 當 地 貨 幣 中華民國(1) 年別
韓國
日本(2)
美國( )
加拿大( )
法國( )
(新台幣/ (韓圜/ (法郎、歐 (日圓/時) (美元/時) (加幣/時) 時) 時) 元/時)
英國( ) (英鎊/ 時)
2000
66
1,865
659
5.15
6.85
40.02
3.70
2001
66
2,100
664
5.15
6.85
43.72
4.10
2002
66
2,275
664
5.15
6.85
6.83
4.20
2003
66
2,510
664
5.15
6.85
7.19
4.50
2004
66
2,840
665
5.15
7.15
7.61
4.85
2005
66
3,100
668
5.15
7.45
8.03
5.05
2006
66
3,100
673
5.15
7.75
8.27
5.35
2007
95
3,480
687
5.85
8.00
8.44
5.52
2008
95
3,770
703
6.55
8.75
8.71
5.73
2009
95
4,000
713
7.25
9.50
8.82
5.80
2010
95
4,110
…
7.25
10.25
…
…
0%
18.10%
3.78%
23.93%
28.13%
4.50%
5.07%
2007-2010
調整幅度
資料來源: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國際勞動統計 附註: 1. 中華民國:最低工資每小時時薪95元,自2007年7月1日生效。 2. 日本:全國平均時薪。 3. 美國:2007年7月24日後為$5.85,2008年7月24日後為$6.55,2009年7月24日後為$7.25。 4. 加拿大:採安大略省所訂之最低工資,2009年3月31日為Can$9.50,2010年3月31 日後為 Can$10.25。 5. 法國:2002年起工資貨幣單位為歐元。 6. 英國:2009年10月1日後為£5.8(22歲以上之最低工資)。
被遺忘的貢獻、被丟棄的成就 日前,吳敦義在出席「創造就業貢獻獎」時,發表了: 「無薪假這個創新理念應該 得諾貝爾獎」、 「廠商用無薪假,我要拍案叫絕」等言論,立即引發各界的批判,認為
20
157
專題報導 行政院長歌頌雇主的違法行為,放任雇主剝奪勞工的法定權益,無疑是在勞工的傷口 上灑鹽,勞工團體要求吳敦義應向所有勞工道歉,否則下台! 事實上,台灣勞工的貢獻確實被刻意的遺忘,甚至於是政府「政策性」的扼殺的 勞工在經濟表現中的努力。尤其是在去年所謂「無薪假」的高峰期,政府一再以「政 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勞工」的虛幻口號,行圖利財團之實。最終,企業不 僅獲得政府大筆的貸款抒困,政府各項減稅措施也紛紛出籠,而勞工呢?只能夠在暗 夜中反芻著失業、部份失業(無薪假)所帶來的心酸血淚。 首先,根據主計處的資料顯示,2009 年台灣無論失業率或失業人口(包括長期 失業)等都創歷史新高,且有數十萬的勞工面臨部份失業的考驗,但勞動生產力卻仍 然上揚。在高失業率的壓力之下,及所得下降的多重威脅下,勞工更加努力不懈的投 入生產,包括更多的勞動力人口投入市場,忍受高工時、低勞動條件,以及低薪的工 作。 圖一:按產值編算之勞動生產力(民國95年=100)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其次,根據李健鴻教授引用美國勞工部統計局針對 16 個工業化國家的製造業進 行「單位勞動成本成長率」跨國比較,更突顯台灣勞工勞動價值不被尊重的事實:「台 灣製造業勞工的生產力增加速度遠超過薪資水準,勞工增加的生產付出程度遠高於 薪資報酬的增加程度」 。根據該份報告資料顯示,在 1998 年至 2008 年之間,台灣的 單位勞動成本下降了 2.6%,成長率排名在 16 國中的最後一名,比起最後第二名日本 21
專題報導 的 -0.8%,還低了 1.8%;同時在 16 個國家中,只有台灣、日本、新加坡、美國等 4 個 國家的單位勞動成本是負成長的。 (李健鴻 2010; US,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2010) 表四:「單位勞動成本成長率」跨國比較(1998-2008) 台灣
-2.6%
法國
3.2%
日本
-0.8%
荷蘭
3.3%
新加坡
-0.6%
西班牙
4.9%
美國
-0.6%
加拿大
4.9%
瑞典
0.4%
丹麥
5.0%
德國
1.5%
義大利
5.3%
英國
1.9%
挪威
5.3%
韓國
2.6%
澳洲
6.1%
資料來源:美國勞工部勞統計局,2010,李健鴻製表
結論:沉淪的低薪政策羞辱台灣勞工 從「產業創新條例」 、「ECFA」 、 「無薪假諾貝爾獎」到這次基本工資的羞辱式微 調,突顯了馬政府走資的本質。當政府大刀闊斧的為財團減稅,補貼財團的同時,所 展現的魄力和決心,實在讓勞工看清財團治國的事實。調整基本工資必須和雇主團體 協商,試問政府在替財團減稅時,是否也要和勞工團體協商,馬總統的「尊嚴勞動」 及吳揆的「庶民經濟」已宣告破產,淪為欺騙勞工的政治口號。 然而,無論是從國際勞工公約、兩公約或勞基法基本工資的政策觀察,基本工資 是檢視台灣勞動人權的一個重要指標,政府有義務明確的定義其內涵,並提出具體調 整公式。但從 1997 年之後基本工資的調整已經是毫無根據的胡亂喊價,由政府部門 主導隨便調一個數字了事,要不然就是長達十年的凍漲。因此,針對這個極盡羞辱勞 工之能事的微調方案,勞工團體除了持續的升高抗爭層級之外,如何重新定義基本工 資,並主導提出一個符合勞工及其家庭基本生活需求的調整公式,以便作為日後調整 基本工資的依據。 此外,馬總統於去年簽署了兩公約(即公民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 利國際公約) ,其中,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所規定的「所有工作者之報酬使其最 低限度均能維持本人及家屬符合本公約規定之合理生活水平」,而依兩公約施行法第 2 條:「兩公約所揭示保障人權之規定,具有國內法律之效力」 ,而這也是未來勞工團體 檢視馬政府勞工政策的重要依據。
22
157
專題報導
基本薪資調漲攻防戰開打 ▌文 薛舜文〈全國產業總工會社運部專員〉 世界各國對於基本工資的調漲,早
的選前牛肉,行政院卻利用基本工資審
已經如火如荼進行。中國基本工資近年
議委員會改組的時機,技術性杯葛基本
漲幅驚人,該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表
工資的審議,不只讓勞工充分感受到行
示,今年第 1 季調高最低工資標準計有
政部門怠於職責、故意不作為,也讓馬
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福建、上海
政府的承諾再次跳票。
及北京等 7 個省市,調幅平均達 17%,
基本工資審議辦法是由法律授權訂
而中國政府目前更研擬「收入分配改革
定, 法 源 來 自 於 勞 動 基 準 法 第 二 十 一
方案」,將在 2010 年 10 月定稿,將把中 國各城市基層員工薪資於未來的五年內 調漲一倍。
條,原任的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委員任 期 只 到 2009 年 12 月 31 日, 既 然 新 的 基本工資審議辦法草案遲未通過,舊的
香港立法會亦於今年 7 月份立法三
辦法並未廢止,法有明文,就應該立即
讀通過「最低工資條例」 ,將保障勞工基
改聘新任的委員,使此一法定的委員會
本薪資,目前已經議定最低時薪為 28 港
能夠照常運作,勞委會毫無理由拒絕執
幣,與香港職工盟訴求的 33 港幣有段距
行,即是瀆職。
離。 另 外, 韓 國 從 民 國 96 年 到 民 國 99 年,基本工資已經調漲 18.1 %!日本從 2007 年到 2010 年每年都調漲基本工資,
近 3 年來已經調漲 3.78 %,而且日本近 10 年幾乎年年都調。美國雖然也遭受不
景氣之苦,但近 3 年來基本工資從 2007 年 的 5.85 元 時 薪, 增 加 到 目 前 的 7.25 元,調漲了 23.93%。
受基本工資影響深鉅的,均為社會 中 最 為 弱 勢 的 勞 工, 吳 內 閣「 庶 民 經 濟 」 喊 得 震 天 價 響, 卻 距 離 庶 民 越 來 越遠。欲照顧弱勢勞工的基本生活,定 期召開審議委員會,將各種影響工資水 準的指標拿到委員會裡逐一檢視,是為 最基本且重要的工作,而「每年定期召 開會議」是制度運作最基本的要求,也
反觀我國勞委會原訂於七月召開的
是勞委會對勞工的承諾,連這點都做不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然而七月轉眼已
到,又豈有誠信可言?終於在多方壓力
過,勞委會卻毫無動靜,就連新的審議
下,勞委會將於今年九月召開審議,對
委員都未聘任,當時勞委會表示無法召
於基本工資的定向與發展有所定案。
開委員會的原因是由於「基本工資審議
不過從七月至九月中,官方對於勞
辦法」草案仍在行政院中動彈不得,因
工團體所提出調高基本薪資的訴求回應
此審議委員想當然爾無法依據新的辦法
實在耐人尋味。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在說
聘任之。然而,調整基本薪資是馬政府 23
專題報導 明軍公教不調薪時,表示軍公教調薪恐帶
前提是勞工沒有投資、儲蓄等需求,假若
動基本工資漲幅,並以「景氣」為由來
每個月的薪資剛好打平房租、飲食、交通
否定基本薪資調漲的訴求,但矛盾的是
等基本支出,確實是不需要理財。而「基
我國政令文宣在宣傳經濟成長率、ECFA
本工資」的設計,原本就是加乘上該城市
利多的同時,卻不斷鼓吹「經濟市場的
的生活消費,好讓勞工可以滿足最低層次
復甦」 ,景氣看似好轉,但人民薪資相對
的生存需求,其他都不再是政府的責任,
於物價上漲,卻是逐年下滑!又,景氣
而是個體義務,也難怪勞委會和教育部一
下滑、經濟收益低迷是為全球現狀,但
搭一唱,聯手推動 22k 方案,並認為這是
其他各國,諸如日本、南韓、英國及法
相當合理、富足的條件。
國等卻仍然每年調漲基本薪資,使勞工 的薪水得以負擔不斷上漲的物價。
無薪假是令人拍案叫絕、可以提名 諾貝爾獎的發明!而 22k 又似乎是如此
根據我國的最低生活費標準:平均
親民愛民的友善方案,因此勞工的基本
每 人 每 月 為 9829 元、 台 北 市 1 萬 4558
薪資在近十年來毫無動靜,是否調漲也
元、高雄市 1 萬 1309 元;而民國 97 年統
還得跟著公務人員的屁股才決定調薪與
計,勞工每人平均扶養人數為 1.25 人,
否,想必也是一種幽默感。
以台灣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標準 9829 元 計算,養活自己並加上平均扶養人數, 至少需要 2 萬 2115 元才能負擔生活開銷 (9829*1+1.25=22115),而這樣的數據是勞
工基本維持生存的條件,這還不包含儲 蓄、投資、保險等多餘的財富管理。 以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來看,光是
單用口號就可以鼓勵全民生育下一 代,而忽視了生育的經濟要素,但願全 台 126 萬名至今僅領取 17280 基本薪資的 勞工最好能多聽幾句口號就能積極的生 產。這是一個多麼天真爛漫的國家,「尊 嚴勞動」的想像稍縱即逝也許只能歸咎 於勞工不夠幽默吧!
從 2007 年 的 5 月 調 整 基 本 工 資 為 17280 元當月開始,到 2010 年的 7 月,CPI 已經 增加 5.11%,薪資水準早就已經跟不上物 價的上漲。以台北市區精華地段的房價動 輒一坪上百萬,且未來持續看漲,一般受 薪階級即便不吃不喝 30 年,恐怕也很難 在台北市買下一間車庫。 教育部在去年雷厲風行的施辦「大專 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 ,一舉降低 社會新鮮人初入職場的平均起薪 22k,並 認為這非常合理,年輕人理當心滿意足。 實際上算起來,22k 確實是經過計算的, 24
157
全產總、勞陣等團體於 月1 日,至勞委會聲援調 高基本工資。
專題報導
調高基本工資的五大理由 ▌全國產業總工會說帖 今年 8 月份所公布的幾項政府統計數
一、台灣貧富差距擴大、落入貧窮線 以下的家庭增多。
據也給國人一記當頭棒喝。根據內政部
近年來世界各國因為受到全球化的
統計指出,今年第 2 季落在貧窮線以下
影響產生許多惡果,包括:M 型化社會 來臨、新貧階級出現、貧富差距不斷擴 大等等。反貧窮的議題已在世界各國延 燒,國際工會對此議題紛紛投注關心, 從各項統計數字中可以發現,我國貧窮 化 現 象 已 經 在 勞 動 者 身 上 發 生。 經 歷 全球金融風暴之後,高失業率成為台灣 長期性的問題,在台灣勞工最艱難的時 刻,許多潛藏已久的問題一一浮現,所 得持續低落、貧富差距日漸擴大,天下 雜誌在「2010 國情調查」中也指出,高 達 93 %民眾認為台灣貧富差距是嚴重的 問題,貧窮就像一灘流沙,越來越多的 台灣勞工涉入,而且一旦涉入就宛如進 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新貧階級已經成為台灣社會的隱 憂,許多面向顯示台灣勞動者已陷入貧 窮 狀 態, 這 一 代 勞 動 所 得 越 來 越 不 穩 定、難以維持生活,下一代年輕人恐怕 更貧窮,加速「貧窮再生產」的情形, 面臨停滯不前的勞動狀況,不論在質或 量的方面,勢必衍生出更多教育跟社會 問題。而政府一連串的不當政策,更是 造成勞工貧窮化問題加劇的元凶。因此 今年度五一勞動節許多工會團體發起勞 工「反貧窮」五一大遊行。
的家庭共有 10.8 萬戶,比 10 年前大幅增 加 4.1 萬戶,也比去年金融海嘯期間增加 了近 1 萬戶。落在貧窮線以下的家庭人 口有 26.3 萬人,比 10 年前大幅增加了 10 萬人,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2.6 萬人,國 內貧窮線以下的家庭戶數及人口數,雙 雙創下歷史新高。台灣這些年由於產業 結構的變化,非但失業家庭逐年增加, 由 於「 非 典 型 就 業 」 快 速 成 長, 導 致 「工作貧窮」人口也愈來愈多。內政部 官員表示,雖然今年以來國內景氣已經 復甦,但是經濟成長的效果大多反映在 富有家庭的收入上,多數民眾還是苦哈 哈的,經濟成長的果實無法讓多數人共 享,是造成今年以來貧窮線以下人口持 續 升 高 的 原 因。( 新 聞 來 源:2010-08-15 工商時報─記者于國欽 台北報導 ) 行政院主計處也在幾天之後發布了 家 戶 所 得 統 計 資 料。 行 政 院 主 計 處 表 示,去年受金融海嘯衝擊,失業人數攀 升,去年家庭每戶可支配所得平均數減 幅為史上最大;而所得最高及最低組差 距 6.34 倍,是歷史次高。若扣除政府社 會福利、中低收入、老人津貼、老農津 貼、稅捐等政府移轉收支後,國內貧富 差距更大,最高所得組平均為最低所得 25
專題報導 組 8.22 倍,是歷史新高。 (新聞來源:中央社記者謝君蔚台北 19 日電)
過去十一年來,貧富差距一路狂飆,毫無減緩的趨勢。據財稅資料中心統計, 一九九八年,最富有的五%與最窮的五%的平均所得相差卅二倍,十一年後,這項所 得差距已擴大至六十六倍,非常驚人。 (新聞來源:2010-08-19 中國時報謝錦芳 報導)
26
157
台北
專題報導 二、受到基本工資調整影響的勞工高達一百多萬,必須改善這些邊際勞工的生 活,調高基本工資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行政院主計處同時還發布了今年經濟成長率將大幅上修至 8.24%,看來景氣已經 復甦,然而這個經濟成長的果實並非所有人都能分享。 以民國 75 年至 85 年這 10 年而言,台灣每年平均經濟成長率 7.5 %,平均實質薪 資年成長 6.0%,GDP 成長的果實,全民都分享的到。但近年來任憑 GDP 怎麼成長, 民眾的薪資始終原地踏步,甚至倒退,近 8 年來台灣民眾的實質薪資不是零成長就是 負成長。(新聞來源:2010-08-20 工商時報 于國欽)
貧富差距不斷擴大,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上,有錢人不斷累積驚人的財富,窮人 卻沒有多餘的錢可以拿出來消費過個像樣一點的生活,甚至還得舉債度日。許多數據顯 示,有高達 1 百多萬的勞工所領的薪資少於 2 萬,這些勞工家庭大多生活在貧窮邊緣或 是貧窮線以下。調高基本工資可以最直接、最有效的改善邊際勞工的生活,增加他們的 消費能力。
27
專題報導 三、即使發生世界金融風暴,世界各國仍然調高最低工資。 2010最低薪資國際勞動統計
當地貨幣 年別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07-2010 調整幅度
中華民國(1)
韓 國
日 本(2)
美 國( )
加拿大( )
法 國( ) 英 國( ) (法郎、歐 (英鎊/ (新台幣/時) (韓圜/時) (日圓/時) (美元/時) (加幣/時) 元/時) 時) 66 1,865 659 5.15 6.85 40.02 3.70 66 2,100 664 5.15 6.85 43.72 4.10 66 2,275 664 5.15 6.85 6.83 4.20 66 2,510 664 5.15 6.85 7.19 4.50 66 2,840 665 5.15 7.15 7.61 4.85 66 3,100 668 5.15 7.45 8.03 5.05 66 3,100 673 5.15 7.75 8.27 5.35
95 95 95 95
3,480 3,770 4,000 4,110
687 703 713 …
5.85 6.55 7.25 7.25
8.00 8.75 9.50 10.25
8.44 8.71 8.82 …
5.52 5.73 5.80 …
0%
18.10%
3.78%
23.93%
28.13%
4.50%
5.07%
資料來源: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國際勞動統計 附註: 1. 中華民國:最低工資每小時時薪95元,自2007年7月1日生效。 2. 日本:全國平均時薪。 3. 美國:2007年7月24日後為$5.85,2008年7月24日後為$6.55,2009年7月24日後為$7.25。 4. 加拿大:採安大略省所訂之最低工資,2009年3月31日為Can$9.50,2010年3月31 日後為 Can$10.25。 5. 法國:2002年起工資貨幣單位為歐元。 6. 英國:2009年10月1日後為£5.8(22歲以上之最低工資)。
比較 2007 年與 2010 年的最低工資,各國均或多或少有所調整,美國及加拿大的 調幅甚至超過 20%, (調幅較小的日本、法國、英國等尚未有 2010 年的數據)。 我國自 1990 年代中期開始,雖然整體經濟表現 GDP 連年成長,但結構性失業卻 越來越嚴重,實質薪水成長也幾乎呈現停滯,人民的經濟不安全感日益加深。以 1995 年和 2009 年來比較,每人平均月薪成長 19.18 %,但若把物價上漲因素考慮進去,每 人平均每月實質薪資則只成長了 2.19 %。而若與同期的各國及中國沿海省市表現相 比,每人平均月薪,韓國成長了 114.55 %,新加坡成長了 74.52 %,中國北京成長了 494.84 %,上海市成長了 584.87 %,廣東省成長了 2481.84 %。中國今年又全面調高基
本工資 17%∼ 20%,企業雇用一名深圳員工的成本幾乎與台灣最低工資相差不遠。
28
157
專題報導 四、基本工資調整應考量平均生活水準與勞工扶養人數。 台灣的基本工資從立法之 初即未曾有明確的定義,實施 數十年來,一般來說其內涵已 經等同於國際勞工組織所稱之 最低工資。國際勞工組織規定 最低工資的標準至少要讓勞工 得以照顧其家庭。因此,我們 認為基本工資應該考量的有: 一、平均每人每月最低消費支 出:根據政府的統計, 台灣省平均每人每月消 費支出的六成即9,829元,如果低於此數字就是貧窮線以下。基本工資既然要維持 勞動者的尊嚴,一定要高於此項標準。 二、扶養人口數:從主計處針對家庭狀況的調查,可以看到97年台灣每戶人口數約3.35 人,每戶就業人數是1.49人,因此每位勞工的薪資需要扶養2.25人。
以此原則計算之基本工資水準即為 22,115 元,如與現行基本工資 17,280 做比較, 則調幅約為 27.98%。 9,829元×2.25=22,115元 表:99年勞工生活所需與基本工資對照表
台灣省
平均每人每月 每戶人口 最低消費支出 就業人數 (貧窮線) 9,829 2.25
平均每位勞工 所需最低薪資
基本工資
22,115
17,280
-4,835
差額
台北市
14,614
2.25
32,882
17,280
-15,602
高雄市
11,309
2.25
25,445
17,280
-8,165
資料來源:行政院內政部、主計處
29
專題報導 五、應配合物價成長,調整基本工資 消費者物價指數 基期:民國 95 年 =100 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累計 平均
89
94.90 96.30 94.65 95.44 96.03 95.91 95.38 95.68 97.02 97.04 97.94 96.77 96.09
90
97.14 95.32 95.06 95.84 95.82 95.77 95.48 96.11 96.52 97.98 96.82 95.14 96.08
91
95.51 96.67 95.07 96.04 95.57 95.86 95.87 95.84 95.78 96.31 96.28 95.86 95.89
92
96.55 95.20 94.90 95.94 95.88 95.33 94.93 95.28 95.57 96.26 95.83 95.81 95.62
93
96.56 95.81 95.75 96.85 96.76 96.99 98.10 97.71 98.24 98.56 97.30 97.36 97.17
94
97.03 97.67 97.95 98.44 98.99 99.30 100.45 101.20 101.34 101.26 99.73 99.51 99.41
95
99.62 98.63 98.35 99.65 100.56 101.02 101.24 100.63 100.09 100.06 99.97 100.18 100.00
96
99.97 100.36 99.19 100.33 100.54 101.15 100.91 102.25 103.20 105.39 104.77 103.52 101.80
97
102.91 104.23 103.10 104.22 104.27 106.18 106.77 107.04 106.40 107.91 106.80 104.83 105.39
98
104.43 102.84 102.95 103.74 104.18 104.08 104.28 106.16 105.46 105.87 105.07 104.57 104.47
99
104.70 105.25 104.25 105.13 104.97 105.32 105.65
105.04
註:由於受查者延誤或更正報價,最近3個月資料均可能修正。
勞工的薪資所得必須配合物價水準,才是實質的薪資所得,不然都是名目所得, 不具任何意義,從上表可以看出 2007 年 5 月調整基本工資為 17280 至今,已經消費物 價增長率已經達到 5.11%,因此,基本工資的成長必須高於物價成長,勞工才能獲得 實質的所得成長。
30
157
專題報導 勞工保險被保險人人數按勞工類別及投保薪資等級分 中華民國 99 年 6 月底 項目別
總計
產業勞工 及交通公 公司、行 用事業之 號之員工 員工
新聞、文 政府機關 受僱從事 職業訓練 化、公益 及公、私 漁業生產 機構接受 及合作事 立學校之 之勞動者 訓練者 業之員工 員工
職業 勞工
漁會之甲 自願 類會員 投保者
9195922 2577671
2833537
251961
372642
1699
14321
2508898
294388
340805
17,280元 1433016 502444 以下
691433
37003
30352
406
14208
1
77679
79490
總計
17,400元
150370
59506
75503
3283
2662
12
0
0
24
9380
18,300元
614568
67833
92443
6473
35647
16
29
387302
11152
13673
19,200元
720819
53035
64285
3372
5643
6
1
570385
16852
7240
20,100元
280146
67659
90946
4701
3756
30
6
91517
8255
13276
21,000元
559742
67473
74904
3913
4094
35
11
323923
76529
8860
21,900元
180881
43259
39451
2363
3172
4
2
74356
13219
5055
22,800元
226415
66147
82127
6900
8988
23
9
32572
17705
11944
24,000元
408858
81753
97618
5267
4593
22
3
175473
32684
11445
25,200元
226140
74598
91575
6156
3659
71
0
33010
5680
11391
26,400元
181797
63119
72899
5540
8723
19
39
19157
3867
8434
27,600元
290525
57995
57284
5744
4837
4
0
149225
8081
7355
28,800元
201473
68225
73781
6854
10455
38
0
31360
1676
9084
30,300元
418018
97682
115987
9492
23955
99
3
150173
6943
13684
31,800元
188999
66151
59840
7412
14811
14
0
31270
1610
7891
33,300元
243394
79724
83927
8092
34221
54
0
26560
141
10675
34,800元
262348
62867
56649
6879
17072
13
0
109239
2889
6740
36,300元
206645
70112
69861
8718
17658
53
0
30803
939
8501
38,200元
270014
73161
63772
9632
17446
20
0
96561
914
8508
40,100元
195673
70275
63579
9328
18283
48
0
24891
649
8620
42,000元
215887
86725
75928
9260
22801
154
1
7815
1510
11693
43,900元 1720194
697928
639745
85579
79814
558
9
143305
5390
67866
資料來源:勞工保險局承保處。中華民國99年 8月13日編製。 註:依上表推估投保薪資在17280元以下之受僱勞工,約在126萬人左右。基本工資歷年調整情
形
31
專題報導 各業平均薪資
基本工資佔當年各業 平均工資之比例
調整時間
調整金額
45年 53年 57年 67.12.1 69.5.1 72.5.1
300 450 600 2,400 3,300 5,700
8,843 12,122
37.32% 47.02%
73.7.1 75.11.1 77.7.1 78.7.1 79.8.1 80.8.1 81.8.1 82.8.16 83.8.20 84.8.1 85.9.1 86.10.16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07.01 97年 98年 99年(1-5月)
6,150 6,900 8,130 8,820 9,750 11,040 12,365 13,350 14,010 14,880 15,360 15,840 15,840 15,840 15,840 15,840 15,840 15,840 15,840 15,840 15,840 17,280 17,280 17,280 17,280
13,409 15,118 18,399 21,247 24,317 26,881 29,449 31,708 33,661 35,389 36,699 38,489 39,673 40,842 41,861 41,960 41,530 42,065 42,685 43,163 43,493 44,414 44,424 42,176 48,573
45.86% 45.64% 44.19% 41.51% 40.10% 41.07% 41.99% 42.10% 41.62% 42.05% 41.85% 41.15% 39.93% 38.78% 37.84% 37.75% 38.14% 37.66% 37.11% 36.70% 36.42% 38.91% 38.90% 40.97%
備 註 72年以前並無固定公式
註1 註1 註1 註1 註1 註2 註2 註3 註4 註5 註5 註5 註6 未調 未調 未調 未調 未調 未調 未調 未調 未調 未依公式調整 註7 未調 未調
註: 1. 基本工資={【(每人每年最終消費支出×家庭戶數×平均每戶人口)÷(家庭戶數×平均 每戶就業人口)】÷12×(1+消費者物價指數成長率)+製造業平均薪資半數}÷2。 2. (依沿用公式求算之79年基本工資÷依沿用公式求算之78年基本工資)必需≦(78年製造 業勞動生產力指數÷77年製造業勞動生產力指數)否則必需以【78年沿用公式求算之數額 ×(1+78年製造業勞動生產力指數成長率)】作為79年應調整之基本工資數額。 3. 該年並未依計算公式調整數額。 4. 以79年修正後之公式經濟部所提之公式為基準,以各公式相對81年之成長率相加後平均作 為82年基本工資之調幅。 5. 基本工資=【上次行政院核定之基本工資×(1+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率+1/2工業部門勞 動生產力上升率)】。 6. 該年並未依計算公式調整數額,而係採3%的調幅。 7. 該年並未依計算公式調整數額,而係採9.09%的調幅。
32
157
觀念12
住宅非商品,居住是人權 ▌文
江明芸(勞工陣線教育推廣部主任)
2009 年底,研考會公布「都會地區
起台北市一間 30 坪的中古屋,更不要說
房價過高」為十大民怨之首後,都會地區
那些收入在 2 萬以下的 104 萬勞工,可能
的「住屋」問題始得政府的關注,媒體的
連吃飯都成問題,荒論買房子,追尋一
報導焦點也才漸漸從報導豪宅轉以庶民角
個有屋住的尊嚴生活。當我們固有的文
度去看待高房價所衍伸出來的社會問題,
化觀念在現實生活中實現變得遙不可及
諸如中產階級買不起房子,中下階級租不
時,就會產生許多社會問題,如遊民、
起房子,底層的違建戶、都市原住民被
生育率等,或許不會立即影響或危害我
迫遷移原本居住已久的房舍等問題, 「房
們的社會發展,但以長久以來,將有可
事」問題已成為都會區小市民的夢靨。
能對社會造成難以回復的傷害。
1989 年 8 月 26 號上萬人夜宿忠孝東
而政府卻常以「自由市場」為由,
路,抗議房價不合理飆漲及政府縱容財
視 而 不 見 這 些「 市 場 」 製 造 出 來 的 問
團炒作房地產,此次行動即轟動一時的
題, 官 員 們 短 視 近 利, 只 看 到 眼 前 的
無殼蝸牛運動,但這二十年幾年來,房
收益,卻忘記了政府原應負有的責任,
價急速飆漲,身價不斐的豪宅林立於市
一味地拍賣國有土地,將其視為交換現
中心,實質薪資始終原地踏步的受薪階
金,解決財政赤字的方法之一,也因此
級依舊在昂貴的房屋市場夾縫中,尋求
給了財團炒作套利的機會。許多原是弱
一個毫無品質可言的軀身之所。今年初
勢民眾居住的地方,政府亦時常以地方
交 通 部 位 於 北 市 仁 愛 路 116.6 坪 的 國 有
經 濟 發 展 為 由, 驅 趕 這 些 毫 無 反 抗 能
土地以每坪 679.07 萬標出,總價高達 7.8
力,社會最底層的弱勢民眾,強迫拆除
億,為住宅用地標售史上第一高價,這
他們居住已久的家園。信義區的廣慈博
種政府帶頭炒房的不合理狀況,也使得
愛院,即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政府便宜
無殼蝸牛運動再度走上街頭抗議,要求
行事地以 BOT 的方式,將其委外給樺福
政府應積極平抑房價、扶助弱勢。
集團重建經營,在整個規劃過程,從未
「有土斯有財」是華人世界一個根
徵詢過相關社福專業團體,院內的弱勢
深 蒂 固 的 觀 念, 買 房 子、 成 家 立 業 乃
老人、婦女及院童,被迫遷出、分散於
天經地義之事。最近,主計處公布今年
台北的各個角落,其也從未得到允諾,
(2010)上半年,在扣除物價漲幅後,實
可在重建完畢後,以原本相同低廉的費
質平均薪資低於十三年前,但我們的房 價卻是十三年前的好幾倍,一個月收入 10 萬的家庭要 11.5 年不吃不喝,才買得
用重回院內生活,他們未來何去何從? 沒有人知道,但可以確定的是,未來這 塊相當於四分之一大安森林公園的都市 33
觀念12 綠肺,將會有一大半被拿來興建五星級
認定、租金標準、續住評估等),結
飯店、娛樂等商業設施。
合社會福利照顧補助體系,以及引入
當 政 府 還 將「 市 場 萬 能 」 奉 為 圭
第三團體建立永續經營模式。
臬,無視人民痛苦時,其他資本主義發
5. 應落實社會住宅政策制度化,儘速推
達的國家,早就提出相關對策,以解決
動中央「住宅法」與地方「住宅自治
住宅問題,而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
條例」之立法。
即是其中一項施行已久且成功的政策,
各國公有社會住宅占住宅總量比例:
基於不合理的高房價致使一般民眾買不 起房子,弱勢民眾無處可去的窘境,社 福團體組成「社會住宅推動聯盟」 ,以推 動台灣落實社會住宅政策為努力目標, 並提出以下訴求: 1. 政府應將「社會住宅」列為住宅政策
必要且重要項目,並以住宅總量5%為 現階段推動目標。
國家
荷蘭 英國 丹麥 芬蘭 瑞典 德國
社會住宅 比例 34% 20% 19% 18% 18% 16.2%
國家
美國 日本 香港 新加坡 台灣
社會住宅 比例 6.2% 6.06% 29% 8.7% 0.08%
資料來源: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網站
2. 為達成5%現階段目標,應:(1) 全面變
1985 年,第40屆聯合國大會通過
革公有(國有、地方、事業機關等)
決議,每年 10 月的第一個星期一為「世
土地市場化(出售、 BOT 等)政策,
界人居日」,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曾
優先運用於社會住宅興建。(2) 善用都
在 2008 年世界人居日的致詞中說:「 如
市計畫手段(變更回饋、都更、聯合
果居住在貧民區的人無法找到工作,改善他
開發等)取得社會住宅。(3) 調整以出
們的生活條件,那麼我們這個快速城市化的
售為導向的合宜住宅(平價住宅)政
世界就不能自稱是和諧的。如果城市地區的
策,釋出一定比例改為「只租不售」
擴展以環境為代價,那麼我們的世界也不和
社會住宅。
諧。」自詡為進步文明的台灣,政府應該
3. 社 會 住 宅 應 視 為 社 會 福 利 之 公 共 投
保障人民的權益,使其擁有基本的住屋
資,不應以財務獲利(平衡)或民間
尊嚴,既然馬英九總統已於 2009 年簽署
投資與否為主要考量,故政府必須承
兩公約,則更有責任協助地方政府充分
擔主導推動興建之責任。
發揮城市潛力,不僅讓所有人擁有適當
4. 社會住宅係用以滿足經濟與社會弱勢
之居住權,應建立合宜標準(如對象
的居住條件,還要保護自然環境,以更 有利於環境的方式實現地方發展。
何謂「社會住宅」:社會住宅政策始於19世紀的歐洲,是指政府興建或民間擁有 之合於標準的房屋,以低於市場租金或免費出租給所得較低的家戶,如勞工,或 特殊的對象,如老人、身心障礙者、精神病。各國因民情不同,作法不盡相同。 (資料來源:林萬億,2010) 34
157
觀念12
由現行工會的運作淺談工會的 入會問題 ▌文
廖蕙芳〈謙誠法律事務所律師〉
最近參加二場企業內產業工會的開
方 溝 通, 工 會 的 效 力 當 然 大 打 折 扣。
會,感受到截然不同的氣氛,前一場是
而在有官股的公司,工會就能依照法律
私人大企業的產業工會,其對於資方提
規定,與公司暢談其工會立場,公司也
出修改工作規則的議題,先在工會內部
能聽取工會的聲音,雙方有著良好的互
進行意見整合的會議。對於私人企業能
動。
夠成立產業工會,基本上我對於資方都 是非常肯定,不過在與會過程中,一直 有對資方抱怨的聲音出現,在經過討論 後,我建議依法可以向資方提出反對意 見時,與會人員卻是諸多猶豫,讓我強 烈感覺工會與公司之間無法直接的溝 通,尤其,與會人員像是擔心如果不顧 後果地堅持工會立場,公司會出現打壓 的態度等。 之後我又參加另一場有官股的工 會,其中有一議題是,公司向工會提出 營運不佳,而與工會協商要縮減一小部 分的員工福利,後來經過雙方計算公司 營餘及員工福利的支出後,勞資雙方達 成暫時不縮減員工福利,工會並向會員 說明,資方不得藉故而扣減任何會員福 利等。
這兩家勞資之間的互動,有如此明 顯 的 不 同, 可 能 會 有 人 認 為 該 私 人 企 業,工會無法暢所欲言,一定是對資方 比較有利,其實不然。在我觀察含有官 股的公司,因為員工向心力足,至少在 人事資方不必付出過多的成本,尤其在 實際面上,該含有官股的公司其營餘並 不輸該私人公司,可見工會對於公司而 言,絕對不是絆腳石,而是要創造出勞 資雙贏的可能。 我 們 的 工 會 法 在 1929 年 就 制 定, 但長年來執政者都以政治上的考量來看 待工會,於是在戒嚴時期,不准工會設 立,在解嚴之後,經過工運先進的抗爭 後,雖然開放工會的設立,但是 1929 年 制定的工會法其實是很難適用於台灣現 況;再加上社會上普遍認為工會的存在
由以上兩場會議,給我截然不一樣
是有礙經濟發展。於是乎依法成立的產
的感受,在單純的私人公司,資方雖然
業工會其實是少數,而能夠成立產業工
很有器度地讓員工成立工會,但是資方
會的公司,可以和資方平起平坐協調勞
的諸多行為,卻是讓工會不敢直接與資
工權利者,除了有官股的公司之外,鮮
35
觀念12 少私人企業的工會可以適切地代表勞工 表達心聲,這是台灣工會運作的現況。 其實工會是法律賦予勞工的團結 權,有此團結權,勞工才能和資方立於 平等的地位對談,僅靠勞基法之個別勞 動法,和資方相比,其實是無法得到實 質平等的契約關係。這幾年大環境的不 景氣,更讓勞工的團結權無法在社會上 發聲,一切以公司存續為最高宗旨。 依照工會法第一條規定:「工會以保 障勞工權益,增進勞工知能,發展生產 事業,改善勞工生活為宗旨。 」已經開宗 明義指出工會的存在也是為發展雇主的 生產事業,可見勞資雙方絕對不是對立 的兩造,而是以攜手共創事業發展為目 的。由我最近接觸到的二個工會運作情 形,該持有官股的企業,內部員工向心 力十足,業績亮眼,但是另外一個私人 企業,雖然也是大企業,但是員工心裡 存有顧忌,向心力難免不足,實在令人 替雇主覺得可惜,因為對工會仍有錯誤 的觀念,而導致工會實際運作,無法對 雇主更有加分的效果。 由此可以反應出在錯誤的觀念下, 工會在台灣運作的困境,但在此困境之 下,勞委會卻在 2009 年提出工會法修正 草案時,將現行的「強制入會」制改為 「自由入會」制,後來因為諸多工會連 續數次動員幹部到立法院陳情遊說,表 達反對工會法的「強制入會」制,才使 得該法案在二讀前成功地被阻擋而未通 過。
36
157
其實就算經濟不景氣,工會還是可 以對雇主有幫助,我們可以試想:在雇 主遇到突然來襲的金融風暴時,如果雇 主拿出數據與工會開誠佈公地協調時, 工會必定會站在會員權利保障最大的立 場,來與雇主協商,勞資雙方一同面對 困 境。 而 雇 主 借 由 工 會 的 管 道 和 工 會 制定出符合勞資最大利益的辦法,讓勞 資雙方一同面對經濟不景氣。反觀如果 雇主以主觀的立場,與個別勞工片面決 定其資遣與否,該不安的氛圍自然會在 員工間發酵,而個別員工無從得知雇主 業績損益的真實情況,從而向雇主提出 勞資爭議的情形,於是雇主要分別解決 個別勞工的爭議,應該會耗損雇主更多 的成本,由此而言,即使在經濟不景氣 時,工會的存在,對於雇主而言,其實 還是有助益。就此而言,應該是站在扶 持工會正常運作的角度來提出工會法的 修正草案,而不是因為工會法的修正, 反而使工會陷於更不利的困境。
觀念12
模特兒工作的真相 ▌文
蔡雅如(中山大學社會所研究生)
模特兒都會被抽成,有些經紀人抽
秀時間與日期,屢次更換
很 兇, 可 能 薪 資 一 萬 塊 抽 完 只 剩 五 千
結果,讓模特兒在約定日
塊, 不 過 大 多 數 模 特 兒 希 望 有 工 作 機
期內不能前往工作,也不
會,大家都忍氣吞聲。抽得再兇的經紀
能接其他通告。薪資更是
人,大部分還是會跟模特兒說明工作內
隨意調動,他常哄騙模特
容和薪資,要接不接模特兒自己決定。
兒,告訴他們能有長期合
現在卻有位公關公司負責人,欺上瞞下
作機會,保證能讓模特兒
從中獲益。連薪資都不說清楚,讓模特
接到幾萬塊的通告,但是
兒到現場才發現薪資只有行情價的一
實際薪資和走秀場次卻都
半,卻無法拒絕執行工作。
不如當時承諾。
以沈姓公關公司負責人為例,其以
沈姓負責人向華歌
公關公司為號召,廣招素人及模特兒為
爾公司承諾模特兒條件
華歌爾內衣公司走秀。沈姓負責人一開
為 : 身高 165~173cm 32c M
始告訴模特兒,公關公司不抽成,薪資
號,受過專業模特兒訓練
會 比 較 高( 一 般 行 情 約 六 千 至 八 千 一
( 價值一場活動 6000~8000
場 )。 模 特 兒 詢 問 薪 資, 他 稱 按 照 行 情
牌價 ),並向華歌爾公司
算,絕對會比經紀公司抽成後薪資高。
收取一場活動 40000 元的
但許多模特兒在工作前一天,甚至
處理費用。正如前述,他
到 了 工 作 現 場, 才 知 道 一 場 薪 資 兩 千
屢次使用素人學生,一場
塊。沈姓負責人一開始以如此低價哄騙
2000 元來充數。
素 人 學 生, 但 演 出 結 果 華 歌 爾 不 甚 滿 意,這些素人連台步都不會走。
如此低價,甚至要模 特兒自行打理走秀用飾品
之後沈姓負責人,開始尋找有經驗的
及 配 件, 試 問, 一 場 兩
模特兒。他多次先以口頭高價與資深模特
千塊的秀加上五百塊車馬
兒洽談工作內容,卻蓄意不肯精準告知實
費,還要自行準備頭飾、道具,這要模
際薪水,直至雙方互相同意工作內容並工
特兒賺多少錢?有的模特兒甚至在扣除
作當天已經到場彩排後,才告知模特兒薪
長途車馬費後,僅賺五百塊。
水為其行情價的一半,有惡意詐欺半價勞 動的嫌疑。 沈姓負責人往往不準確告知模特兒走
舞 台 上 展 演 優 雅 美 麗 的 身 影, 背 後,卻是模特兒用微笑掩飾著勞動剝削 的淚痕。 37
中國社會觀察
中國罷工潮與 獨立工會發展的展望 ▌文
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長久以來,中國的勞工、農民,以
反抗,而中國進幾年來不斷湧現的各項
及 貧 富 差 距 等 社 會 問 題, 總 是 在 一 片
「維權運動」 ,某種程度上就是回應這個
「大國崛起」的歌舞昇平中被刻意的被遺 忘。從台灣媒體呈現出來的中國,看到 的總是那些富可敵國的巨富,以及消費 力驚人的陸客,各國紛紛搶進分食中國 這塊消費大餅;在「另」一個中國,血 汗工廠中的嚴重被剝削的勞工,以及三 餐不繼的農民,卻始終只能躲在陰暗的
嚴重失衡的社會結構。 本文以最近中國的罷工潮為例,探 討中國勞工維權運動對於未來中國社 會、經濟發展的影響,並以台灣工運發 展的經驗作為對照,觀察分析中國勞工 發展「獨立工會」的可能,以及其對目 前中國特區式經濟發展模式的影響。
角落,承受中國追求經濟發展所帶來的 各項苦果。
低工資中國已經結束?
有學者用「兩個中國」來形容這樣
近十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
的 社 會 現 象, 前 者 則 是「 非 典 型 」 的
中國在全球政治、經濟體系中的角色日
中 國 社 會, 代 表 是 在 近 十 幾 年 來, 中
趨重要。尤其,夾著遼闊的幅員、廉價
國追求經濟發展創造出來的新貴,他們
的勞動力,以及政府幾近予取予求的配
多是享受特權的政經貴族階級,以及隨
合,中國磁吸了來自全世界各國資本,
著經濟發展所產生的中產階級。後者是
也成就了中國成為名符其實的「世界工
較為「典型」的中國,則代表著全大部
廠」 。相對的,台灣勞工則是繼資本「南
份中國人的生活,包括農村,以及那些
向 」 之 後, 再 次 殘 酷 的 面 對 資 本「 西
維繫世界工廠命脈的廣大勞工,都是活
進」外移的苦果,關廠、歇業並整廠移
在這個低薪、低勞動條件,以及嚴重被
至中國的情況頻傳,導致大量的製造業
剝削的非典型中國。這種過度集中於少
勞工失業(尤其是中高齡勞工) 。
數人利益的經濟發展模式,造就了百分 之一的人握有百分之四十四財務的特殊 「共產」現象,終將引發社會的不滿與
38
157
然而,無論是從中國官方的宣傳, 亦 或 者 是 從 媒 體 的 報 導, 「中國崛起」 似乎已成為許多人對中國現況的印象。
中國社會觀察 中國不再只是一個純粹等待資本移入的
17%,其中山東及廣東二省調幅則超過
國家,其跨國企業也逐漸在全球市場中
20%。目前,調整後的最低工資,北京為
擴散,甚至於參與金額龐大的企業併購
960 元、 深 圳 為 1,100 元、 上 海 為 1,120
交易,都讓各國刮目相看;而全球名牌
元,這樣的工資標準,實在無法符合一
品牌奢華商品也競相搶進中國市場,中
般人對於中國官方及媒體宣傳下對於這
國經濟似乎已從低廉勞動力的「世界工
幾個城市的印象,更遑談那些最低工資
廠 」, 一 躍 成 為 處 處 是 富 貴 的「 世 界 市
標準更低的省份。
場」,任誰也無法忽視中國驚人的消費 力。
根 據 中 國 獨 立 學 者 劉 植 榮《 世 界 工 資 研 究 》 的 結 論:「 中 國 的 最 低 年 收
果真是如此嗎?中國勞工真的有享
入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15%,全球排名
受到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利益嗎?從最近
159 位,最低工資甚至低於 32 個非洲國
風起雲湧的罷工潮,或許我們可以得到
家」 。根據近日華爾街日報的報導,中國
否定的答案,即便是中國已顛覆了大家
的家戶可支配所得佔國家可支配所得的
貧窮國家的刻板印象,甚至於有人大膽
比例,從 1995 年的 80%,下降至 2007 年
的宣稱,中國低工資的時代已經結束。
的 50%。中國的工資佔 GDP 的比例,從
但血汗工廠勞動剝削的事件猶在,以及
1983 年的 57%,下降至 2005 年的 37%,
日益嚴重的通貨膨漲和貧富差距問題,
這些數字代表什麼呢?這代表在過去 20
提供了大家不同的訊息,而這也將是中
年勞工家庭分享中國經濟成長大餅的比
國政府未來必須嚴肅面對的重要課題。
重逐漸下降。那麼經濟成長的主要果實
我們先從幾個數字來觀察中國勞工 的處境,尤其是攸關勞工基本生存權的 工資,大概就可以理解這次罷工潮的原 因。
被誰拿走了呢?那當然就是公司企業老 闆、有錢人、中央與地方政府。 因此,無論中國政府如何的宣傳經 濟 實 力, 基 層 勞 工 的 工 資 嚴 重 偏 低、
首先是中國各省的工資概況。長期 以來,低工資幾乎成為中國勞動市場的 代名詞,最終引發了許多勞工的不滿, 紛紛採取激烈的抗爭,要求雇主提高工 資。因應這樣的需求,中國大陸人力資 源和社會保障部宣布今年將調整包括廣
通 貨 膨 漲, 以 及 貧 富 差 距 急 速 擴 大 的 問題,將成為中國政府不得不面對的問 題。特別是工資的差距,何以總是少數 人的工資不斷上揚,而一般百姓的卻始 終原地踏步,累積的民怨,也將成為中 國獨立勞工運動發展的助力。
東、江蘇、浙江、山東、福建、上海、 河南、深圳、陜西、安徽、海南及北京 等 20 個省市最低工資標準,調幅平均達
39
中國社會觀察 風起雲湧的罷工潮與獨立工會 運動
要 求 更 高 的 工 資、 更 好 的 勞 動 條 和 福
回 顧 台 灣 的 勞 工 運 動,1984 年 勞
其投資意願,因此,政府不宜擴張勞動
動基準法的實施,提升了台灣勞工的權 利意識,逐成為解嚴前後勞工「順法鬥 爭」的重要基礎。政治的民主化,則開 啟了一波又一波的工會自主化(即中國 之獨立工會)運動,從 1988 年前後風起 雲湧的罷工事件,到 1990 年代的國營事 業工會自主化,奠定了台灣自主工會運
利,將使得企業沒有競爭力,進而降低 保護和社會福利,以避免國家將失去競 爭力。反之,否定者則認為,一昧的打 壓工運,將會使得勞工失去儲蓄及消費 能力,進而造成經濟發展的停滯。筆者 認為,這一波的勞工維權事件,對於中 國政府、社會及工會組織發展的影響甚 鉅,如下: 首先,在政治方面,由於中國仍處
動的重要基礎。 然而,觀察這次中國的罷工潮,主 要還是工資、環境差和管理幹部的不當 管理有關。尤其是工資問題,從今年 1 月 開 始, 從 蘇 洲 聯 建、 大 金, 以 及 諾 基亞開始,一直蔓延到 5 月的珠江三角 洲,甚至於擴散到更內陸的地區,勞工 的罷工行動都幾乎都和要求資方加薪有
是個獨裁、封閉的政治環境,再加上政 府將以追求更進一步的經濟累積,倘若 未來罷工潮進一步的擴大,中國政府勢 必將對勞工維權事件採取更強硬的態 度,以防止罷工潮進一步的擴散。而中 國政府亦將法制化罷工程序,限縮勞工 罷工權的行使。 其 次, 為 防 止 獨 立 工 會 聲 浪 的 擴
關,而這也將是觀察未來中國獨立工運 發展,以及中國政府態度的重要基礎。 從上述各罷工事件,我們可以觀察 到中國這一波罷工潮,大多都與要求調 漲薪水有關,再加上富士康於員工跳樓
大,中國政府勢必將被迫調整過去為其 所掌控的「中華全國總工會」的角色, 以部份削弱中國勞工要求獨立工會的需 求。
自殺事件後承諾加薪之後,是否會讓中
第三,由於勞工已經強烈的感受到
國加薪的風潮擴散及罷工潮繼續延伸,
經濟發展利益分配的嚴重不均,不僅導
或引發中國政府更強力的鎮壓,將影響
致勞工的權益受損,更造成貧富差距的
未來中國獨立工會發展的空間。
擴大,因此,反制「工資低、環境差」 的維權風潮將繼續擴大,而這也將考驗
中國勞工運動蓄勢待發? 長期以來,勞工運動是否會衝擊一 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一直都是勞、資、 政三方角力的議題。肯定者認為,勞工 40
157
中國政府的正當性。而中國政府也必須 體認到,中國要成為真正的大國,勞工 的所得也必須要增加。
社運事件簿
建教生不應該是「賤價生」 「建教生權益促進聯盟」成立 建教合作制度自 1969 年開始試辦至
建教生權益促進聯盟指出,教育部
今,其間發揮企業與學校間無縫接軌,
統計目前全國約有 3 萬 5000 名建教生,
促使大量技術人才進入產業,促進產業
分別在工業、商業、藝術類三個領域中
轉型與技術提昇。四十年後的今天,建
接 受 技 術 訓 練, 其 中 以 商 業 類 人 數 最
教合作制度依然存在,建教生仍兼具學
多,工業類學生次之。一般刻板印象皆
生與勞工的雙重身份,但是卻已逐漸失
認為這些年齡在 15 至 18 歲的建教生是
去學習技術的基本價值,淪為不肖企業
不愛讀書的一群學生,但事實上許多建
大量進用以替代一般勞工的廉價勞力,
教生是因為家庭經濟弱勢,無法承擔高
受害最深的還是這些經濟地位最為弱勢
額學費,只好選擇就讀建教合作班,希
的學生及家庭。
望學到一技之長,又能減輕家庭經濟負
因此,民間團體自發性結盟,串連 家長、教師、勞工、婦女及青少年權益 團體等領域,於 2010 年 8 月 4 日正式組 成「建教生權益促進聯盟」 ,針對建教生 及建教合作制度提出五項主張,以建教 生捍衛應有的基本權益。 該聯盟有五項主張: 1. 保障建教生應有之受教權與勞動權。 2. 遏止建教合作學校與企業對建教生之
雙重剝削。 3. 要求政府加強對建教合作學校與企業
之監督。 4. 確保建教合作訓練品質與合理勞動範
圍。 5. 推 動 符 合 建 教 生 權 益 需 求 之 法 令 規
擔,但因為他們的經濟弱勢,反成為不 肖企業與學校共同剝削的「賤價生」。
建教生淪為廉價勞動力 建教制度的本意由學校提供基礎課 程,企業提供紮實的技術訓練環境,彼 此相輔相成,使學生得到良好的教育學 習與技術訓練,再成為企業所需之技術 人力。但根據聯盟的訪談結果,許多建 教生反應在企業內所接觸的工作內容, 不僅與學校所學無關,甚至操作內容千 篇一律,毫無學習效益。部分學校為配 合企業趕工要求,還讓學生在輪調時間 結束理當返回學校後,卻繼續留在工廠 工作,但企業遇到金融風暴訂單減少的 第一個反應,就是無預警地要求學校將
範。 41
社運事件簿 建教生帶回,不僅造成建教生教育權益
參與建教合作的企業中,就有 1/10 的企
受損,更反應出企業將建教生視為趕訂
業違反勞基法第 68 條的 1/4 上限門檻,
單用的廉價生產工具,而非人才培育的
違法情況如此嚴重,不見教育部檢討及
剝削心態。
防堵,反亟思要讓違法者就地合法。
建教生為經濟弱勢者,部份企業未
聯盟進一步指出,放寬限制門檻不
給予更多的支持與協助,反視為最佳的
僅無助於建教生訓練品質的提昇,反倒
剝削對象,不僅強迫建教生配合加班,
為不肖企業合法引進建教生取代原有勞
還對加班費予以苛扣,若校方又未能堅
動人力,大開方便之門,首當其衝者,
持學生權益,甚至與企業沆瀣一氣,學
將是現行從事較低階技術或服務的弱勢
生投訴無門只能忍氣吞聲任憑宰割。以
勞 動 者, 陷 入「 弱 弱 相 殘 」 的 惡 性 循
洋華光電事件為例,建教生被迫在正常
環,得利者唯有企業及學校。因此,在
八小時的工作外,每日必須配合加班,
建教合作制度未能完善建立起對學校及
甚至週六、日無休,每月卻只領到 2 萬多
企業的監督,確保建教生受教權益無損
元微薄的生活津貼。事情曝光,教育部
之前,聯盟堅決反對放寬 1/4 門檻。
才驚覺事態嚴重,由部長帶頭喊出「為 建教生追討加班費」 ,再再凸顯教育部無 力監督企業及學校,是造成建教生在職 場飽受剝削的主因。
堅持反對放寬1/4門檻
推動立法捍衛建教生權益,提 供申訴管道 9 月開學將近,各學校已陸續完成建
教生招生工作,聯盟也已完成「建教生權 益促進聯盟」的無名部落格(http://www.
好用又廉價的勞動力使得企業食髓
wretch.cc/blog/tarwce)架設,若建教生在
知味,自去年開始,許多企業及學校紛
職場上面臨企業剝削、學校怠忽職守,
紛向教育部施壓,要求放寬勞基法第 68
即 可 透 過 網 站 的 私 密 留 言, 或 email 至
條中技術生人數不得超過勞工人數 1/4 的
tarwce@yahoo.com.tw, 陳 述 被 剝 削 的 情
上限門檻,所持理由為 1/4 門檻限制建教
況,聯盟將協助向教育部、勞委會要求
生接觸更多行職種的學習機會。無力監
立即介入檢查。
督企業及學校的教育部,順勢利用制訂 「高級中等學校建教合作實施及建教生權 益保障法草案」的機會,研議將門檻放 寬至 1/3。
「制度無罪,唯有心者利用之」 ,只 有建立以建教生受教權、勞動權為基本 原則的建教合作制度、教育部與勞委會 攜手合作對學校及企業進行強力監督、
對此,聯盟堅決表示反對到底!根
校方對學生應有權益不容妥協等要求之
據勞委會 96 年的技術生專案訪查結果,
下, 才 能 發 揮 建 教 合 作 的 最 大 功 效。
42
157
社運事件簿 未來,聯盟也將展開一連串行動,並以
5.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
建教生受教權與勞動權為基礎,推動立
6. 台灣女人連線
法,確保建教生應有權益,以期達到學
7. 洋華光電產業工會
生及家庭、學校、企業三贏的建教合作
8. 基督教勵友中心
制度。
「建教生權益促進聯盟」成員 團體
9. 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10. 青年勞動九五聯盟
1. 全國產業總工會 2. 全國教師會 3.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 4. 台灣勞工陣線
串連家長、教師、勞工 、婦女及青少年權益等團體的「建教生權益促進聯盟」,於 月 日 正式組成。
43
社運事件簿
USY在吉隆坡 ▌文 楊書瑋(勞工陣線執行秘書) 今年的 IUSY 亞太地區年會議,從 7
在會議中,只談到了目前的困境,並沒有
月 29 日 至 7 月 31 日, 在 馬 來 西 亞 的 吉
談到因應這個情勢,將要做何種準備,是
隆坡舉行,共計有六個國家〈台灣、緬
很可惜的一部份。
甸、菲律賓、東帝汶、泰國及尼泊爾〉、
另外當地州議員則對泰國的近況,
七位代表參與,而這次的會議,也是筆
特 別 是 紅 衫 軍 感 到 關 心, 泰 國 代 表
者第一次獨自出國的經驗,抱著緊張又
Menezes 表示,或許紅衫軍最後真的被少
期待的心情坐上飛機飛往另一個國家。
數人所掌控,而失去其原本的訴求,但
整個行程在 7 月 29 日與雪蘭莪州青
是不可否認的是,泰國許多的年輕人,
年理事會交流晚宴正式開始。馬來西亞
因為這個事件,而深刻的理解社會中長
為多元種族國家,主導政治的馬來民族
期貧富不均、城鄉矛盾所造成的社會問
占人口的大多數。在晚宴上,馬來西亞
題,也意識到唯有靠團結彼此的力量,
的朋友們談到了「鄭明福事件」 ,該事件
才能有所改變。
類似台灣的陳文成事件,鄭明福為州議
30 日 下 午 的 Working Groups 則 為 各
員秘書,因為持續參與民主的改革,遭
國代表針對民主、人權、政治等各項議
政府反貪污委員會約談,在徹夜調查偵
題與其他國家進行交流。在當下,與其
訊後,清晨離奇墜樓意外身亡。而該事
他國家的與會者,分享了台灣在 5 月 1 日
件也促使許多的年輕人了解到社會充滿
前夕,一口氣執行了四筆死刑的事情,
不公的現實,在今天更願意投身替馬來
這也終結了台灣已經有五年未執行死刑
西亞的民主而奮鬥。
的人權紀錄,這次會議的主持人 Machris
30 日拜訪了雪蘭莪州議會,與會者
也 口 頭 允 諾, 會 將 台 灣 這 個 現 象 放 入
特別關注緬甸的政治局勢發展,在會議中
IUSY 關注的議題;另外,也提到了台灣
提到緬甸為一軍政府國家,雖然在緬甸內
當今國會的亂象,執政黨佔有絕對的優
部有著數個政黨,但是在緬甸,幾乎不允
勢,而在野黨也幾乎完全喪失其應該有
許有政黨政治,因此多數政黨皆列入非法
的監督職責,同時也放了一段當初在立
組織,或者是受到軍政府所把持。而在今
法院時,ECFA 逕付二讀的影片,使他們
年年底,緬甸將舉行一次大選,這也是緬
了解理應嚴謹的立法程序,竟然也可以
甸代表 Maybel 這次所背負的重大任務,
這麼粗糙。
希望藉由這次會議蒐集各國對於緬甸的看
晚上回到飯店就寢前與尼泊爾的朋
法,並對之後的大選作準備及宣傳,但是
友 Sandesh 閒聊,他對於台灣現今仍保有
44
157
社運事件簿 死刑感到不可思議,他認為 台灣想要獲取國際間的認 同,勢必自己要拿出一套作 為,如果在人權議題上,連 國家都漠不關心時,那跟中 國有什麼不一樣呢?他更訝 異的是,為什麼台灣已經簽 署了兩公約這樣的國際公 約,還是執行了死刑? 31 日 在 安 邦 (Ampang)
市議會禮堂主辦一場座談
IUSY成員參訪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州議會。
會,分成三組針對人權、多 元社會團結及和平三個議題進行討論,與 當地的青少年分享各自的經驗與想法,在 這三者當中,我選擇了多元社會團結的這 個主題,從勞陣的觀點出發,勞動三法的 通過,確實對工會的組織與發展有所助 益,而勞陣不僅僅身為一個工運團體,也 是一個提倡社會民主的團體,現今的青少 年已經開始投入運動,除了使民眾開始關 心社會議題之外,要如何使這股動力持之 以恆的運轉,也是非常重要的課題,雖然 目前無法有立竿見影的成效,但這個力量
確實在慢慢凝聚中。 IUSY 為一個國際組織,能夠與其他
的國家針對社會民主等議題有所交流, 能夠與國際接軌。參與這次的會議,不 僅能夠得到其他國家的經驗分享,也是 能夠讓我們能夠讓更多國家了解我們的 好機會,縱使台灣目前在國際上的勢力 很薄弱,甚至不知道台灣這個國家,但 唯有透過這種不斷不斷的發聲,才能使 我們的聲音,傳出這四面環海的台灣, 越過海洋,到達各地。
IUSY簡介 IUSY〈社會黨國際青年組織〉的成員來自 100 個國家,由 143 個社會、社會民主、 勞工黨,以及非政府組織的青年組織所組成,於 1907 年成立,二次大戰期間因故停擺運 作。現今的 IUSY 於 1946 年重新組成,該組織的目的是集結全球的社會運動青年組織工 作者,捍衛社會民主的理念並加以實踐。 IUSY 有三種會員身份,一是正式會員、二是觀察員、三是諮詢會員。IUSY 對欲加入 會員的組織有基本要求,必須同意並接受其宣言及章程的規範,並全力配合宣言及章程 的目標,會員組織必須以 14-35 歲會員為主。勞陣在 IUSY 中是扮演觀察員的角色,並且 是台灣唯一的代表。
45
青年看社會
家園與尊嚴不是錢的問題 717台灣人民挺農村,凱道夜守初體驗 ▌文 沈牧樺〈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勞陣實習生〉
有什麼不同? 生平第一次走上街頭,相較於是因 為勞陣實習生的身分,更多的動機只是 想讓自己感受到底走進運動的場域和我 私底下在電腦前關心同一個議題有什麼 不同?上學期在學校時因為社團的關係 恰好有機會讓我籌辦自己想要了解的議 題,於是我選擇了學運當成企劃主軸, 籌備的過程當中無意間認識了無論是野
息、和情感性的人際關係兩者分開來討 論,亦即動員網絡的「弱聯繫」和「強 聯繫」:前者的優點是可以超越有限的 人際網絡,以獲得原本難以得到的資 訊,並達成跨群體的溝通;後者則是以 情感的認同,建立起個人與團體的強力 連結,進而讓參與行動變成一種「義氣 相挺」。兩者各司其職,相輔相成,且 缺一不可。」
草莓、野百合、樂生 ... 好多種類、不同
在本文的例子中,傳遞訊息的網路
世代的運動人士,運動的內涵是另一個
即 為 弱 聯 繫, 它 是 一 個 強 大 的 媒 體,
層次,但其實我最想了解的就是到底什
但 如 果 沒 有 實 體 組 織 的 凝 聚 與 耕 耘,
麼動機或背景會讓這群本來也可以選擇 安逸過自己生活的人,選擇站出立場、 為自己所堅持的信念奮鬥?! 籌備過程由於野草莓一直是一個令 人難以定位的學運,印象很深刻曾經看 到一篇網路文章,他寫道: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 「看到這裡,好像我把網路批評得 一文不值,但其實不是這樣的。我想要 釐清的是,網路確實是十分便利的傳播 管道,但它也絕非能輕易讓社會改革見 效的「魔彈」。其實,一般我們在談社 運的動員結構時,會將工具性地傳佈訊 46
157
青年看社會 光有訊息流來流去,這個運動也只是個
區。第一印象竟是如此多元且混亂的狀
空殼。如何讓「原子化個人」彼此之間
況超乎了我原本的想像。
的關係,從弱聯繫發展成強聯繫,從知 道、認同、發展成革命請感,使行動者 成為組織的血肉,而組織也能為行動者 帶 來 力 量 和 勇 氣, 這 將 會 是 我 們 觀 察 「網路社運」時的一個重點。然而許多 論者卻常將網路訊息背後的組織運作略 過不提,僅樂觀地擁抱科技決定論,這 將是非常危險的:因為沒有一種社會改 革,可以用「按 Enter」這麼廉價的方式 達成 –– 如果不跨出螢幕、走上街頭,怎 會發現,在深夜的自由廣場上,抬頭竟 可望見這麼美麗的星空?
針對這個活動會場而言,最深的致 命 傷 應 該 是 沒 能 有 效 的 傳 遞 訴 求, 坐 在會場十分鐘後我就決定去繞一圈蒐 集一下資訊,因為只有前半部有音響、 螢幕與舞台,後半部只能聽到微弱且吵 雜的聲音,我感到自己無法融入運動的 情緒當中,結果繞了一圈回來,手裡是 捧了一疊的資料,可是只有一兩張是確 實針對這次訴求而做的文宣,剩下多半 是聲援團體自行訴求的資料,一種難以 更深刻與議題連結的失落,的確是會動 搖未來走上街頭的決心。不過更深入的
對於街頭運動的刻板印象,此次家
思考,我覺得這也顯現出社會運動語言
人的質疑還是很多,特別是要過夜,我
的多元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這個多元
和爸媽說,就讓我出去看一次吧!看完
包含語言的種類和傳播的途徑;要用該
未來再做評定也不遲。於是我還是自己
族群懂的語言和方式才能感召人心,但
塞了條小被巾拎著包包就出門了。
要進一步號召社會中各層次的人加入關 注,用對的說服方式以及可以頻繁接觸
運動的組織與限制
的傳播途徑,就成了重點。這次 717 是走
當天稍微比較晚到會場,勞陣的大
街頭、勞陣是倡議與辦刊物,而我認識
家已經選定好區域坐了下來,轟隆隆聽
另一群朋友,他們卻是以發展各式網路
不太清楚台上在說些什麼、農民集中在
連結來達到關注社會議題的訴求,能有
舞台前,中間區段是我們這些來聲援的
這麼多的機會觀察不同理念傳遞的方式
青年人,後面則是其他邊緣相關且看似
與隨之而來各自的發展突破和瓶頸,身
較為激進的團體、會場瀰漫了菸味還有
在這個世代我覺得極其幸運也很有趣。
寒喧的聲音、警察要不是因為值勤必須 直挺挺的站在周圍,不然他們好奇觀看
跨越電視螢幕的夜
的眼神我覺得和我們有幾分相似、會場
在這次守夜的經驗中,令我感觸最
的一側放了隔天狀告五穀大帝要用的稻
深 的 莫 過 於 舞 台 活 動 中 止 後, 我 繞 著
米,另一側則是連署的布條和捐款櫃台
會 場 走 了 一 圈, 看 著 阿 公 阿 嬤 拎 著 孫
還有一整排小眾媒體自行做的現場轉播
子孫女躺在馬路上熟睡的臉龐,還有週 47
青年看社會 邊一些用農產品做的運動裝飾藝術品來
說的太委屈。比起像學運之類由青年人
凸顯訴求,心中無限的感嘆,生存權與
組織的運動,看到年邁的身軀還要為一
工作權不是身為一個人最基本的尊嚴需
份尊嚴與權益爭一口氣,他們的無奈又
求嗎?為什麼我們所驕傲的「現代」卻
該從何說起?
連最平凡簡單的東西都可以輕易拿來踐 踏?在回來台北實習前,剛好遇上稻作
要的是什麼?
收割的季節,所以我這個城市小孩第一
這些章節的名稱是我在那天晚上紀
回拿起相機和攝影機跑了好幾處的農
錄下來的隨筆,最後浮現我腦海的就是
地,拍綠油油的稻田、飽滿的稻穗、收
這句話這個感覺,農民要的是什麼?弄
割時小鳥緊跟在收割機後面「拾穗」的
清楚問題的根源才能真正有效的解決
可愛模樣 .... 當時還與同學感性的分享說
(消極一點是說彌補)狀告五穀大帝-人
道:「那些農民勞動的身影,留著滿頭大
在做天在看,當一切又回到問天與神明
汗臉上卻滿足的表情是最令我感動的畫
的公義才能獲得平反時,那些住在豪宅
面。」 然 而, 回 到 台 北 聽 聞 大 埔 爆 發 的
吹著冷氣的大官們,能理解其中的諷刺
一連串強制徵收農地的事件,心真得很
與可笑嗎?!
痛也很沉重,因為切身的感受過那些農 民把農作當成親人照顧般的感情,慢慢 的、內斂的一份情感,豈是錢與挖土機
底線字部分引自:網路是社會改革 的特效藥?淺談社運與新媒體
就可以一夕間彌補與抹煞,黑心的政客
http://foolfitz.blog124.fc2.com/blog-entry-44.
把自己想的太偉大、無能的政府把自己
html
還我土地正義,717凱道守夜活動。
48
157
青年看社會
社運不是非理性的喊價衝撞 ▌文 張謝庭(勞工陣線前實習生) 在勞陣實習已經是距今七年前的事
也讓自己與勞陣結下不解之緣。在學習
情,到了今年又重新回到勞陣,回想這段
的過程之中,一直也在思考就讀研究所
經驗,可能是自己在求學生涯中最重要的
可以做些什麼?除了知識以及理論的學
一段時期。在來勞陣實習之前,自己也是
習外,更應該對社會付出多一點關懷,
一個懵懵懂懂的大學生,對於所學以及未
不只是學習,更應該實際去實踐。在論
來的方向並沒有太多的想法。因為修了曹
文寫作的過程之中,也投入了關注的群
愛蘭老師開的一門勞工行政與社會工作的
體,職災勞工的服務之中。在服務個案
課之後,對於勞工的領域有了些興趣,也
與論文寫作的過程之中,不停的思考以
想要更深入去了解,因此來到了勞陣實
及反饋,在期間也與許多同樣關注職災
習。要說在勞陣學到了什麼樣的事情,我
勞工的夥伴及先進學習,共同參與倡議
想最重要的就是開始關注社會中一些被視
的活動。這些過程與經歷,我想就是當
為理所當然不合理的事情。
初實習時所受到的薰陶。
勞陣出版了不少書籍,例如像是新
今年恰好參加了勞陣成立 26 周年的
國有政策、銀行員的異想世界、大同工
茶會,回顧勞陣的歷史,走過了戒嚴、
會抗爭史,當初都對我產生了相當大的
解嚴時期,到了民主開放時期之後,台
衝擊與影響,民營化真的是萬靈丹?白
灣社會所面對的問題更加趨於多元及複
領的銀行員為何要起身抗爭?臺灣的工
雜,在我實習期間感受到的是關注於勞
會組織與運動是面臨了什麼樣的困境?
動 三 法、 產 業 民 主 等 議 題, 主 要 在 組
藉由閱讀以及討論,不停的吸收以及反
織、倡導,喚起勞工的團結意識,來促
饋。在這過程中,瞭解到從事社會運動
進勞工運動的發展以及進步。這幾年則
或是倡議工作不是非理性的喊價衝撞,
特別感受到勞陣在社會、政治、經濟各
而是提出堅強的論述,表達自己的立場
方面所付出的努力,未來所面對的不只
與觀點讓社會大眾可以有另一種選擇,
是單一或是特定群體的問題,需要更多
這些學習在後來就讀研究所以及工作時
的夥伴共同投入各種不同議題的討論以
有很大的幫助。
及 倡 導, 這 幾 年 看 到 許 多 新 生 代 的 加
談到就讀研究所也是因為在勞陣實
入,可以感受到越來越多人關注我們的
習的關係,開始想要比較深入接觸這塊
社會,這也是勞陣這許多年來努力的結
領域,因此後來就讀了中正大學的勞工
果,也希望每年都能有更多的種子散布
所,很恰巧的是指導教授周玟琪老師也
出去,成長茁壯,來喚醒並改變我們的
曾經是勞陣的實習生,種種的因緣際會
社會,實現平等、正義,讓我們的社會 能夠更美好。 49
勞工與司法
籌組陽信銀行工會的 司法奮鬥紀實 ▌口述/陳政峯(陽信銀行工會常務理事) 整理 / 楊書瑋 ( 勞工陣線執行秘書 ) 點,質疑工會偽造文書,認為我將工會 的會址設立在陽信的石牌分行,但是當
■工會的萌芽 2008 年 3 月,陽信銀行要求員工在
假日必須參加教育訓練,一個月的八天 假期,差不多排了六天的課程,沒有補 假或者是加班費,當時工會還沒成立, 身為勞資會議的勞方代表,員工都會向 我 反 應, 於 是 向 勞 工 局 提 出 調 解, 公 司最後卻發文,以後的教育訓練,公司 不要求員工參加,可以選擇自由參加, 雖然是這樣,可是大家都心知肚明,反 而 都 乖 乖 的 去 參 加, 變 成“ 自 願 ” 參 加 了。 成 立 工 會 的 另 一 個 原 因, 就 是 在 2007 年中華日報大樓發生的冒貸案, 對陽信銀行的傷害很大,造成民眾大量
初我去申請工會設立的時候,勞工局本 來就沒有要求提出同意書,如果我有拿 出公司同意書,那才是偽造文書,最後 我只好將會址設立在家裡,關於這個問 題就算要去質疑,也應該是工會的上級 機關來質疑,而不是公司。 在 6 月底的時候,有一次身體不舒服 想請病假,時逢公司的年度股東大會, 公司認為我請假是要去公司搗亂,當時 我已經發燒到了 38.5 度,還是不讓我請 假,沒辦法回家休息和看醫生,結果當 天上班,一直等到股東大會結束之後才 讓我離開辦公室。
的擠兌,產生虧損,因此產生引進外資
到 了 2008 年 7 月, 我 的 考 績 就 被
的疑慮,員工開始有了危機意識,就在
打了丙等,丙等會攸關到扣薪的問題,
2008 年 6 月 1 日成立工會,維護自己的
影響到我之後退休金的計算,我認為就
工作權利。
算再怎麼不好,也不至於被記丙等,但 在前一年公司甚至給我記了嘉獎以於表
■公司的打壓
揚,所以那時候真的是求助無門。
工會成立時,許多工會界的前輩也 都到場,在工會成立之後,我就行文給 公司,申請會務假,但是公司將行文擱 置,反而去質疑工會的正當性,模糊焦 50
157
在 2008 年 9 月 中 的 時 候, 匯 豐 銀 行 工 會 召 開 聯 合 記 者 會, 邀 請 我 一 起 參 加, 我 在 記 者 會 中 表 示 陽 信 銀 行 有
勞工與司法 打壓工會的現象,但是當時的銀行局副
解的資方代表非常強勢,罵我是一人工
局長,根本沒有詢問,就站在資方的立
會、吃裡扒外,最後調解當然不成立就
場,表示陽信從來都沒有打壓工會。在
進入了司法訴訟。
記者會上,我也表示陽信銀行要我們成 為民進黨人頭黨員,到了第二天晚上, 公司就行文給我陳政峯本人,而非是工 會理事長的名義,限我 24 小時之內必須 跟公司說明,接著就召開人評會並終止 勞動契約。
■漫長的官司 在當時,因為公司不准會務假的關 係,因此向勞工局申請了爭議調解,因 此 在 9 月 22 號 下 午 三 點 半 左 右, 公 司 發文給工會,准許我請會務假,但是到 了五點多的時候,經理卻跟我說,公司 又發了一張公文,通知我明天不用來上 班了,這樣做根本是前後矛盾,惡整勞 工。之後我也向勞工局提起申訴,會務 假的調解會議將於 9 月 25 日召開,但我 卻在 9 月 23 日被通知終止勞動契約,於 是我又馬上申請確認僱傭關係的勞動調 解,等於在那個時間點,我與公司之間 同時有「會務假」與「確認僱傭關係」
我們工會的幹部都是由會員票選出 來的,在陽信工作 26 年,如果我真的很 差勁,為什麼大家還要選我出來當常務理 事?替大家發聲?那時候我的舅舅還是陽 信的董事,他也一直勸阻我參與工會的行 動,為什麼要跟公司作對?我認為我做事 一直是問心無愧,在工會成立的初期,我 都自掏腰包,花費自己的時間與精力,但 是等到公司開始打壓之後,就沒有人敢再 加入工會,工會開始四分五裂,什麼事情 都要靠我自己,我也跟一些夥伴說,我是 打死不退的,一定要堅持下去。公司也透 過關說,希望我考慮不再運作工會,就可 以把我調入工作比較輕鬆的營業部門,甚 至現在官司打贏了,公司還是希望我不要 運作工會。 走這一段路是非常孤單的,而且孤 立無助,公司把我打入黑五類,產生寒 蟬效應,使同仁害怕,其他同仁甚至都 不敢和我說話。
兩個調解案。根據當時的勞資爭議處理
工會成立初期有 33 人,公司成員則
法第 7 條規定,勞資爭議在調解或仲裁期
有 2,400 人,當公司開始打壓工會,且已
間,資方不得因該勞資爭議事件而終止
經對我宣佈終止勞動契約之後,工會的
勞動契約,勞工局透過勞動檢查之後,
運作就進入了停擺。這個時候,公司也
確認公司違法為屬實。
宣佈加發六個月的優退政策,當時剛好
我常在說,資方代表當時是以金錢 換 取 時 間 的 方 式, 反 正 要 告 就 讓 你 去 告, 損 失 的 也 是 公 司 而 非 個 人 損 失, 用這種惡劣方式打壓工會。當時勞資調
歷經陽信的大量擠兌,元氣大傷,許多 資深的同仁就這樣離開公司,另一方面 公司也開始資遣員工,到今年五月的時 候員工已經不到 1,800 人了。
51
勞工與司法 ■就業歧視和確認僱傭關係,雙管齊 下 當時有許多人告訴我的權益在哪、 有哪些法律可以保護我、亦或是政府會 提供我訴訟補助,就算我告輸了,因為 已 經 服 務 了 26 年, 可 以 向 公 司 辦 理 退 休, 勞 保 局 那 邊 也 有 一 筆 退 休 金 可 以 領。我的律師是謝政達律師,他建議我 擴大陣線,開始打就業歧視的議題,認 為陽信銀行歧視工會會員,透過就業歧 視 法, 把 台 北 市 勞 工 局 拉 入 我 們 的 陣 營,台北市就業歧視委員會判定公司歧 視工會會員成立,陽信銀行不服,但是 就算上訴,從高等行政法院到最高行政 法院也都遭到駁回。當時的策略就是把 就業歧視和確認僱傭關係,這兩項雙管 齊下進行,將勞工局的一些調查資料當 成輔佐我們的有利證據。 公司解僱我的事由有二,一是業績不 佳,透過經理在評鑑上寫我教育訓練不 積極、思想偏激;二是根據勞基法第 12 條,侮辱雇主與其眷屬。進入司法訴訟 一審之後,我也提出我的業績不至於拿 到丙等,勞工局開始勞動檢查後,發現 有許多人的業績比我差,都沒有遭到懲 處,但卻只針對我終止勞動契約。
陽信銀行信用受損,客戶流失與業務緊 縮, 企 圖 把 2007 年 的 冒 貸 案 造 成 的 傷 害,移轉到 2008 年我組工會的事情上, 根本是張冠李戴。
■我相信「一枝草一點露」 進入高等法院的時候,法官還是問我 們有沒有辦法達成和解,就算是法官問了 我們要不要和解,陽信的資方代表態度還 是很強硬,認為沒有和解的空間。而且就 算當時是勞工法庭,包括我要請會務假, 法官竟然還不知道工會可以依法申請會務 假,於是就請謝律師正式行文給銀行員工 會全國聯合會,看有哪些工會是請半天或 是請全天的會務假參與工會,來佐證會務 假是真實存在的。 這就顯示,勞工法庭的法官也並非 完全熟悉有關勞工的法規,就算是工會法 上很清楚寫了工會可以依法請會務假,還 是得請全銀聯幫忙出示實務上的證據。很 多勞工在打官司的時候,一審的時候判勝 訴,到了二 審卻被判敗 訴, 因 為 法官不是很 理解實際狀 況,甚至會
在地方法院的時候,我也提供了我
偏向資方,
是人頭黨員的人證和物證。物證拿出了
尤其是二審
配 票 單, 人 證 則 找 了 三 位 被 逼 退 的 同
宣判了之
仁, 因 為 現 任 同 仁 的 一 定 不 敢 出 來 說
後,幾乎就
話,怕會遭到資方算帳。公司打壓我的
沒有改變的
時候,說我侮辱負責人及其眷屬,造成
空間了。勞
52
157
勞工與司法 工在打官司的時候真的是要自求多福,有
到年輕人的手裡,我在這個圈子裡算是
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就算前面都判勞工勝
一 個 菜 鳥, 而 且 不 是 那 種 領 導 型 的 人
訴,最後也有可能突然翻盤,像新海瓦斯
物,但是我有我的理念,我相信「一枝
林子文的案子就是這樣。
草一點露」,我希望工會能有一個傳承,
在今年 2010 年的 4 月 30 日,高等法
如果我不做,那陽信工會就變成一個歷
院終於宣判我勝訴,所以在隔天的五一
史名詞,我不求名也不求財,反而還花
遊行,我也很開心的到了自由廣場,和
了一筆錢。在打官司的時候,我也才和
一些關心我的朋友分享這個喜悅。8 月
一些工運圈的朋友有了接觸,像是之前
12 日下午,最高法院也駁回了公司的上
自 主 工 聯 有 活 動 的 時 候, 我 都 會 去 參
訴,終於讓我有吐了一大口氣的感覺,
加,了解一些實際運作的方法。 打官司的時候,我也告訴了我的家
放下心中的石頭。 從和公司打官司的日子以來,工會幾
人,既然都發生了這種事,那就要堅持
乎是完全停擺,優退的優退、資遣的被資
下去,如果真的不幸輸了,那就去辦理
遣,當時籌組工會的時候,公司不知道工
退休。最主要是在這段時間,沒有了經
會正確名單,都是用猜測的,不管是不是
濟收入,但因為我有 26 年的年資,只好
真的工會成員,都要簽下退出工會的聲明
把勞保局的那筆退休金一次提領出來,
書,再把聲明書收走,最誇張的是,明明
雖 然 我 知 道 投 保 30 年, 提 領 勞 保 年 金
我們籌組的是台北市分行組成的工會,公
對我比較有利,但是遇到這種情形也是
司還跑去宜蘭地區的分行調查哪些人加入
情非得已,將來回到公司服務,我想請
工會,而且工會的事務本來就是工會自己
律師陪同,向公司要求勞保薪資的 6 %
管理,就算公司要員工簽署聲明書,也根
給付,還有一些健保等的損害賠償。我
本就沒有任何效果。
想,勞工遇到這種情形,最後還是因為
我回到陽信之後,依舊是會用我最 大力量去替工會服務,著手創立了這個 工會,就是要讓它慢慢茁壯,再把它交 日期
有家庭的支持為後盾,才能全心的向資 方爭取自己應得的權利,以獲得最終正 義的勝利。
判決字號
內容
2009.04.20
府勞二字第09832316100號裁處書
北市府判定陽信就業歧視
2009.10.16
台北士林地方法院97年勞訴字第51號
2010.02.12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98年度訴字第2522號
2010.04.30
台灣高等法院98年勞上字第90號
2010.05.27
最高行政法院99年度裁字第1201號
2010.08.12
最高法院99年台上字第1501號
確認陽信解雇無效 陽信不服北市府行政處分, 但被駁回 確認陽信解雇無效 陽信不服北市府行政處分, 但被駁回 確認陽信解雇無效 53
數字•勞動
ILO對全球青年失業的觀察 ▌編譯/楊書瑋〈勞工陣線執行秘書〉 〈編按:國際勞工組織 ILO 於 2010 年八月出版「全球青年就業趨勢」專題報告, 本文摘錄其重點,與讀者分享。 〉
一、青年人口佔總人口比例持續下降
青年人口的變化在不同地區都有著明顯的差異。在那些青年人口比例較少的地 方,特別是像經濟發達的地區和歐盟(12.5%),人口老化已成為一個特別令人關注的 議題。相較之下,在許多發展中地區,青年人口差不多就占了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包 括中東(20.5 %) ,南非(20.3 %) ,北非(20.0 %),以及南亞(19.5 %),全球青年約 90% 在開發中國家,他們對失業與貧窮最感同身受。在這些地區,青年人口比例差不
多在 2005 年年底開始下降,南非地區甚至是在 2005 年之後才有下降的現象。 54
157
數字•勞動 二、全球就業青年佔總人口的比率,持續下降
在 2008 年,全球雖有 5.4 億的就業青 年,但其中有 1 億 5 千多萬人的平均生活 費每天不到 1.25 美元,也就是全球差不多 有 28% 青年勞工處於極度貧窮狀態。 1998 年至 2008 期間,青年就業人口
的成長超越了全球總人口就業的成長水 平,達到了 5.4 億,而成長最快速的時間 則是發生在 2002 年至 07 年。整體來說, 青年人口增加了 14.4%,而青年就業的增 加則達到 6.8 %,但是青年就業者佔總人 口的比率依然持續下降,顯示全球的勞動 力有老化的趨勢。 而人口與就業增長之間的不一致,同 時會有正面與負面的影響。就負面而言, 待業以及在找尋工作上受挫的青年人數上 是增加的;但如果從正面來說,它代表了
55
數字•勞動 青年正在接受長期的教育、或是在他們畢業之後,會有更多的工作機會等著他們。
三、全球青年失業人口有上升的趨勢
在 1998 年至 2008 年這十年的期間,失業青年的人數增加了 3%,則青年失業人口 數的年平均增加率則為 0.3%。在 2009 年,全球的青年失業率達到了 13%,比 2008 年 幾乎高出一個百分點,也是失業率增幅最大的一年,在今年失業率又上升了 0.1%,這 同時表示在全球青年勞動力人口約 6 億 2 千萬人當中,有 8,100 萬年輕人沒有工作,年 輕人的失業率在 2 年之內增加了 1.1%,成長的速度是 25 歲以上人口的 2 倍。
56
157
【新國有政策-台灣民營化政策總批判】1 如果國王沒穿衣服,我們就是拆穿謊言的小孩!民營化政策存在著許多問題,而這 本書即是針對當時國民黨政府以民營化包裹財團化提出嚴正的批判,並以工運的角 度出發,解析台灣民營化政策背後的不義結構。
【台灣勞工的主張-2000勞動政策白皮書】1 台灣第一本民間版的勞工政策白皮書,完整的標示出未來台灣勞工政策應有的 方向,更是過去工運十幾年來的心血結晶。
【打拼為尊嚴】2000 誰能料到一次的絕食,竟然導致長達八年的抗戰。這本書完整的記錄大同工 會與資方鬥法的過程,其中,一場打了八年的官司,更突顯了台灣司法制度 對於勞工的不友善;記憶基層的歷史,對於想組織工會的朋友,將有直接的 幫助。
【銀行員的異想世界】200 本書描述全國第一家銀行業產業工會崛起、茁壯的歷史;工會成員以行動體 驗追求理想的暢快,包含有最深刻的人性試煉,也有最高貴的犧牲奉獻。 台北國際商銀產業工會的傳奇故事,不僅是了解十年金融滄桑的另類史 觀,也象徵著白領階級自主意識覺醒的先聲,道出一般上班族的無奈與悲 哀,以及在困境中的希望與救贖。
【會議規範實戰手冊】200 作者白正憲透過對會議規範內涵的研究,並融合過去擔任工會理 事長及民間社團領導人的豐富實務經驗,將枯燥無味的「會議規 範」轉化成簡明易懂,可閱讀性高的Q&A,提供會議規範的活用 與議事技巧,以利各組織的運用,建立暢通的溝通管道進而凝聚 共識。
【四海仗義─曾茂興的工運傳奇】200 在近二十年的生涯中,曾茂興幾乎參與了每一次工運的關鍵性轉 折,從解嚴後的罷工風潮、工會串聯、統獨爭議、工運組織 的集結與相互對抗、政府打壓、參與選舉等等。這一本書是 以曾茂興為主角,從他打拼的故事中反映台灣工運演進的軌 跡。
【教你讀懂新勞動三法】2010 為讓更多工會幹部、會員瞭解新勞動三法的內涵,以及其對 未來台灣工運的影響,勞陣特別出版「教你讀懂新勞動三 法」,以簡明易懂的文字及圖表,介紹「新勞動三法」的內 容及影響,讓每個有志於提升台灣工會發展的勞工,都能有 更寬廣的視野與實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