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 #91

Page 1

#91

景觀

NEWSLETTER 2019.03


No.087 November MAIL landscape.org@gmail.com 網站 http://www.landscape.org.tw

No.091 March

SEMINAR// 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 理事長 許晉誌 Eric@cnhwgroup.com 副理事長 鄧婉君 wanjiunteng@gmail.com 副理事長 黃祺峯 golden.park@msa.hinet.net 副理事長 潘一如 lingopan@ms2.hinet.net

平田晃久個展 2019 人間自然 主辦單位 忠泰美術館 活動時間 2019 年 03 月 16 日至 2019 年 6 月 23 日 , 1000-1800 活動地點 忠泰美術館(台北市市民大道三段 178 號 ) 活動連結

https://reurl.cc/Xq31g

「激情與空無─阿里巴魯‧圖魯荷達個展」 主辦單位 當代藝術博物館 活動時間 2018 年 12 月 29 日至 2019 年 03 月 24 日 活動地點 當代藝術博物館(台北市大同區 103 長安西路 39 號 )

Editor TILA Newsletter 祕書處 曾筱茹

活動連結

https://reurl.cc/g4lg7


No.091 March

專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 秘書處

2018 年第六屆台灣景觀大賞 系列報導(三) 現場勘評 第二日 現勘案例(白楊步道、壯圍沙丘、正濱漁港懷舊碼頭色彩計畫、大港墘公園) 第二日現地勘評行程自台灣東岸花蓮啟程,一路欣賞太 魯閣風光明媚,行經東北角壯圍沙丘,日落時分前往基隆 正濱漁港,最終於內湖港墘公園畫下一日句點。

「白楊步道」;峽谷水力發電計畫的停止,相關的施工 道路轉換為探訪峽谷的秘境,象徵國家對景觀保育觀念 進化的重要里程碑。唯從步道材料的選擇、欄杆尺寸的 確認、以及各種設施結構,雖然可以充分理解減法工法 的用心,但仍都顯得太重。如果能夠在視覺上、實質結 構上更輕量化,定能更顯出台灣地景自然之美。

NEWSLETTER 3


No.091 March 「壯圍沙丘」;空間配置有趣,充滿變化。透過劇場展示與迎客互動為主軸的遊客中心,透露出設計者意欲翻轉地方之 作法值得嘉許。建築物之設計甚為精彩,惟沙丘之意象為再造之自然,非原始自然之呈現殊為可惜。

「正濱漁港懷舊碼頭色彩計畫」; 選擇重要景觀點帶動地區發展,改變地區意象為基隆帶入活力,為水景觀社造帶動城市活力之最佳案例。 本案與地方居民共同推動地方發展,是景觀設計良好示範。隔著港區水域的遠觀,初步效益已經可以感受,但近距離的 細緻感,例如像是 picasso 咖啡店的立面細節,仍待後續擴散和演化的加值作用產生。

NEWSLETTER 4


No.091 March 「大港墘公園」; 大港墘公園基地曾經是花卉市場,位處內湖科學區,周邊圍繞工業廠房、商辦大樓與運動中心,約 2.5 公頃的面積。主 要提供散步和兒童遊憩場外,運用敲除舊有建築的混凝土塊,作為土丘的地形營造,並局部作為公園座椅底座石籠回填 之用,為重要的觀念與做法。公園利用滲透式陰井,混凝土塊建置的過濾區以及地下的水撲滿作為雨水收集利用,公園 的凹陷地景規劃,也營造大量滯洪空間,對於地區性下水道的負擔應有極大的助益。

NEWSLETTER 5


No.091 March 第三日 現勘案例 (新竹香山濕地賞蟹步道、新竹市隆恩圳藍帶親水空間景觀工程、新竹公園再生計畫-麗池園林空間、新 竹市政府街區景觀改造及街道家具新設工程!) 第三日現地勘評行程集中於台灣中部,從新竹啟程最終於台中結束,其中新竹市於本屆景觀大賞投稿一系列城市景觀設 計案。

「新竹香山濕地賞蟹步道」;濕地原有植栽全數砍除值得商榷,提出一種新的濕地步道做法與後續成效值得研究。其 中對於溼地觀光提供教育之功能具有一定積極性,惟設計成果尚不足為”環境”友善之範例。

「新竹市隆恩圳藍帶親水空間景觀工程 」; 穿越分割市區的藍帶,在局部的加蓋之後,增加都市的公共使用空間。往來穿梭的人群像是伸展台似的構築了城市舞 台的戲劇性變化。 但環境景觀的翻轉再生之際,藍帶水體原有圳路功能與角色沒有凸顯,實為可惜 。

NEWSLETTER 6


No.091 March 「新竹公園再生計畫-麗池園林空間!」; 公園的再生,依著既有的地景紋理,山水依舊,空間層次變得相對豐富與柔軟,對於水質的淨化,增加了循環氣曝的安 排。然而喬木需時日才能到位的空間層次安排,鋪面對既有喬木生長的壓迫,水體邊界處理等仍有複合加值的機會可以 連結改善。

「新竹市政府街區景觀改造及街道家具新設工程 」; 街區環境改善的色彩、語彙與老建築有著溫暖的對話,也為著常民生活較高使用強度時,留下了被梳理過的好環境。 是這幾年少數能將都市人行道、街角、廣場、甚至公園、街道家具完整地整合的優良案例,而且以一個精練的統一語 言、極致的形式構築,以及細膩的材料手感所創造的一個典範,令人印象深刻。 唯與其他工程界面整合之際,針對基 地內植栽處理可再更細緻。

NEWSLETTER 7


No.091 March 「2018 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后里森林園區地景設計 x 策展!」; 從國際視野的高度,運用台灣幾種植物社會分布樣態,結 合原有的樹林巧妙的安排配置。在有限的經費之下,結合 著教育、學術支撐,使用本地常見野花,和原有軍事掩體 的混搭呈現,是個難度頗高的優秀專業演出作品。 同時能 將台灣所有不同海拔及氣候地景所蘊含的自然本土生態, 以及其蘊含的植物多樣性作為大地的基礎,並且讓這個自 然成為整合花博所有不同主題館的統一基調,的確是一個 非常令人讚許的策展概念和地景價值。

「茄苳樹王文化生態公園!」; 從老樹尊崇轉化與宗教信仰連結的社會力影響下,既 有的建築大樓開發計畫被阻攔之際,公部門也運用了 容積移轉機制,找到了兼具公私利益的和局之道。周 圍的公共建築配合千年老樹拆除遷移,雖然現階段的 空間營造尚有諸多待澄清調修之處,仍期望這個公園 能夠始終以極為珍貴的老樹為主角,其他的廟宇和設 施,能以極小化的思維持續演化,茄冬樹王的主題才 能真正彰顯維持。

NEWSLETTER 8




軟:硬 - 實踐跨域創新的未來 「軟:硬 - 實踐跨域創新的未來」由經濟部工業局主辦、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執行,Studio Shikai 團隊策展。展覽延續 「2018 台灣設計展」主題,展現台灣的產業實力之外,期望能帶給政府、企業與大眾一個可視化的未來願景-軟與硬, 柔與剛,幻想與務實,文化與經濟,這些看似彼此對立的面相,都將不再是對立的彼端,而是互相支持成長的夥伴,也 唯有軟硬合作、跨域整合,才能建立一個更好、更永續的未來。

主辦單位| 經濟部工業局 活動時間| 2019 年 01 月 22 日至 2019 年 04 月 14 日 活動地點|台灣設計館 01 / 02 / 03 展區 (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 133 號 )



今天起,植物住我家:專為懶人& 園藝新手設計!頂尖景觀設計師教 你用觀葉、多肉、水生植物佈置居 家全圖解

看不見的設計:禪思、觀心、留 白、共生,與當代庭園設計大師 的 65 則對話

共話當年:中興大學與鄰里居民 互動的回憶

台灣最美的地方:國家公園地圖

本書作者枡野俊明生於禪僧世家,以禪思為本

本書結合了校史文獻與里民訪談,生動地再現

看台灣地圖,走覽台灣最美的十座國家公園。

本書提供 120 個量身訂做的植物提案,無論是

從事設計,庭園作品承繼日本傳統園林藝術的

了「農學院」昔日的風光,也鉤勒了「興大康

從地形與位置,到人文與特殊景觀;按圖索驥,

希望美化空間的你、想要淨化空氣的你、家裡有

精髓,並靈活運用各個國家不同的風俗、文化、

橋特區」的遠景。

走訪台灣的大山大海,美麗的地方一次就認識。

小孩的你、寵物會在家中跑來跑去的你,都能享

宗教,同時不斷摸索嘗試在作品中傳達日本的

受到種植室內植物的樂趣 。

美意識和價值觀。

NEWSLETTER 9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