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_2024年08月

Page 1


No.156 August

MAIL landscape.org@gmail.com 網站 http://www.landscape.org.tw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

理事長 鄧婉君 wanjiunteng@gmail.com

副理事長 黃祺峯 golden.park@msa.hinet.net

副理事長 潘一如 lingopan@ms2.hinet.net

副理事長 鄧 浩 hao@proginc.com.tw

SEMINAR//活動快訊

【黃苑景觀 ‧ 四季講堂】- 以小見大-景觀案例分享

主辦單位 黃苑景觀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8月27日止

活動地點 高雄市三民區明賢街86號(紅圈咖啡餐酒館二樓)

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BqiAgZEhv6KvosuD9

《漫步大安.森呼吸》2024大安森林公園九月份生態導覽

主辦單位 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分會

報名時間 113年8月20日(二)上午10:00

活動地點 大安森林公園

活動資訊 https://reurl.cc/jykR1M

Editor TILA Newsletter

祕書處 張茹盈

No.156 August

淺談風車王國-尼德蘭

張東港

巨宇國際整合設計有限公司 專案經理 建國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 講師

尼德蘭,是大家所熟知的荷蘭。荷蘭的官方名稱是「尼德蘭王國」(荷 語: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英語:Kingdom of the Dutch),荷語 「Nederland」的意思是「低地」,因為荷蘭境內大部分地區的海拔高度低於 海平面。一般人對這個國家的印象,大多為風車、鬱金香、木鞋等意象,但實 際探訪這個國家後,可以看到城市對於開放空間的尊重與人們對待環境的友善 態度。在荷蘭旅遊,不管是由高處俯瞰、城市漫步、或是郊區健行,都可以看 到不同的地景樣貌及對於水的運用及共生。

數百年前的荷蘭建造成千上萬的風車,是現今荷蘭重要的文化景觀資產, 主要目的是為了往外排放低窪地的水,擴大國土面積及可使用的空間。而阻隔 洪水衝擊堤防的空間及大壩也塑造了城市,知名的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及贊丹 等城市地名就是跟該處的水利設施有著密切關聯。

荷蘭曾經抽水造地,但現在的荷蘭回歸自然,與水共生;將曾經抽乾的土地還給湖還給海。在都會區 內也規劃許多綠地,提高整個城市對於環境的韌性。而荷蘭另一個特點,大多數的城市都有完善的大眾運 輸系統及自行車系統,大大的降低在地居民對汽車的依賴。自行車路網不僅在都會區,連郊區的自行車路 網及與大眾運輸系統的結合及便利性。這樣的系統設計在亞洲國家非常稀少,很值得借鏡。

上一趟到荷蘭,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阿姆斯特丹西北方的Zaanse Schans風車村及介於兩處之間的小 鎮-贊丹。風車村距離阿姆斯特丹車站僅需搭乘兩站即可到達,雖然風車的數量沒有知名的小孩堤防多,但 這個風車村可是讓印象派大師莫內創作出多幅畫作的風車城。而贊丹這個城市,不同於阿姆斯特丹的現代 都市紋理,有著無處不讓人置身於童話世界的感受,猶如樂高堆砌的建築天際線,一出車站隨即映入眼簾。

贊丹擁有統一且童趣的市容,車站及市政廳周邊的建築地景設計錯落有致,高低不一的水景串連著贊河。

隨意地穿越不同的高度差漫步市區,是專屬於贊丹與贊河的絕佳體驗。

阿姆斯特丹都會區的公共交通設施節點綠化

贊丹車站及市政廳區域的建築高程變化

自行車道、人行道、公共交通路網及馬路的尺度

阿姆斯特丹運河區的觀光船成為移動式的綠屋頂

主要交通路網周邊,大量的自行車停佇足以說明荷人對自行車及公共交通的路網需求

首都阿姆斯特丹及周邊城鎮,不管是整體的交通路網或是都市人口及環境減壓下都有著微妙的關聯, 在有限的都會空間之內也爭取了很多綠覆地,讓自然悄悄的在繁忙的都會中萌芽,都會區內處處是美景, 一個轉角望見的是美麗河岸,另一個轉角一眼看見的是讓人驚豔的地景及建築。現代建築及古老建物間的 相互呼應,讓城市有著青春活力卻不喧鬧的沈穩感。是個讓人感受到各種不同文化衝擊,卻又彼此尊重且 共存的場域。

2024全國水圳論壇

▍活動時間:2024年8月26日10:30至2024年8月28日15:30 ▍活動地點:花蓮縣

▍主辦單位:花蓮縣初英山文化產業交流協會

▍報名連結及活動資訊:https://reurl.cc/GpoXGD

新書推薦

地球生命簡史:面向「人類世」, 走進46億年地球生態演化的劇場, 預見未來10億年生命圖景

作者帶著我們沉浸閱讀,一瞬穿越時空,在 「創造、滅絕、再創造」的生命劇場中,邀 請我們開發「宇宙意識」,一起思考:當「人 類世」(Anthropocene)已被定義為新的 地質現象,身為人類——地球上最強勢的物 種,我們人類該如何重新感受地球46億年浩 瀚時間之流,想像人與「非人」的可能未來? 自工業化後,人類已欠下大量「滅絕債」: 距離下一場生態滅絕的「至暗時刻」,我們 還有多少時間?

台灣苔蘚微觀誌:從零開始的賞苔 之旅,帶你一起走進迷你森林!物 種辨識 × 探蘚路線 × 養苔攻略

台灣地處亞熱帶與熱帶交界,擁有豐富多樣 的環境,是世界上苔蘚分布的寶庫之一,在 山巒綿亙、溪谷縱橫的島上,孕育出極為多 樣性的物種。儘管苔蘚身形嬌小,但它們在 生態系中無所不在,除了海洋以外,都有它 們的蹤跡。在接觸大自然之時,不妨也將目 光投向綠絨般的小森林,感受苔蘚植物的多 樣性和適應性及它們帶來的綠色療癒能量。

淨零碳排?別鬧了!:2030見真 章

本書從能源講起,破解大眾對綠能不切實際 的想像,解釋能源轉型前景極為嚴峻。接著 深入討論台灣政府施行的減碳政策,由專業 角度分析何以淨零策略的階段性目標不可能 達成,將2050淨零時程「入法」必將造成 巨大危害!書中放眼全球,解讀IEA公布的 減碳報告漏洞百出,激進減碳將扼殺發展中 國家人民脫貧希望;作者最後也面對淨零碳 排成空的未來,提出應對的務實建議。

綠色星球:神秘的植物生命

我們認為植物是生命的一部份,因此可能算 是不錯的東西。但這遠遠不夠。植物即生命。 沒有植物,地球上就不可能有生命,也永遠 不可能有生命。我們使用植物能源的方式帶 來的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危機:氣候變化。全 球氣溫持續上升,勢不可擋,但植物能從空 氣中移除二氧化碳並儲存碳,幫助控制全球 氣溫上升,植物可以說是地球的空調系統。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