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变换器设计中的热管理和电磁兼容挑战

Page 1

电源变换器设计中的热管理和电磁兼 容挑战

© 2015 ANSYS, Inc.

1


ANSYS能够解决哪些问题

仿真分析目的 = 优化整机系统性能  电性能、热性能以及EMI问题  详细的部件分析Detailed Component Analysis

IGBT以及驱动PCB 板性能

© 2015 ANSYS, Inc.

2


IGBT 封装模型简介  初始设计  All Aluminum metallization  分析模型在100A负债工况下的性能

© 2015 ANSYS, Inc.

3


为什么需要对初始设计进行修改? 1.

尽可能降低IGBT封装的AC & DC 电阻 

2.

尽可能降低IGBT封装的AC & DC电感 

3.

降低系统的传导干扰特性

保证IGBT工作频率与驱动阻抗匹配 

7.

提升器件的可靠性

尽可能降低IGBT驱动板的EMI特性 

6.

提升器件的可靠性

尽可能降低封装导体电流密度以降低设备的热效应 

5.

降低开关瞬间电压过冲

IGBT封装模块均流特性分析 

4.

降低封装的电压降损耗

提升系统性能Maximize performance

阻止IGBT设备出项热失效的风险 © 2015 ANSYS, Inc.

4


从场求解器到电路求解器:ROM模型 EMI 分析 LRC 参数提取 热特性

IGBT 封装门极驱动板 热特性 三相线缆模型

电路分析

动态部件 状态空间模型 (与频率关联)

Air flow speed = 2 m/s

优势: 速度与精度 加快设计流程 参数变化对系统的影响

© 2015 ANSYS, Inc.

5


IGBT: 器件CKT参数提取 器件参数化建模工具 自动拟合由参数提取工具提取的数据 器件模型

Infineon : eupec FZ600R12KE3

1200.00

Output Char. @Tj=125c

x02_Output

特征化建模工具

Vg=17V 15V 11V 09V

Curve Info Ic.I TR

1000.00

Ic.I [A]

800.00

600.00

400.00

产品用户手册

输出 Vce-Ic

200.00

0.00 0.00

© 2015 ANSYS, Inc.

1.00

2.00

Vce.V [V]

3.00

4.00

5.00

6


模型集成/未集成寄生参数结果对比

-8.25

-7.50

-2.00 47.00m

53.25

20.00

-8.25

100.00

-2.00 47.00m

44.50

100.00

20.00

0 -7.50

-2.00 47.23m

47.26m

47.27m

47.26m

48.00m

48.75m

256.00 200.00

Noise 100.00

-2.00 47.23m

47.24m

未集成寄生参数(理想模型) © 2015 ANSYS, Inc.

200.00

48.75m

NIGBT_DB1.IC

40.00

48.00m

202.00 NIGBT_DB1.VCE

NIGBT_DB1.IC

20.00

NIGBT_DB1.VCE

100.00

256.00

NIGBT_DB1.VCE

20.00

NIGBT_DB1.IC

40.00

44.50

202.00

NIGBT_DB1.VCE

NIGBT_DB1.IC

53.25

47.24m

47.27m

集成寄生参数(物理模型) 7


IGBT封装设计分析 初始设计  全铝结构

修改后的设计  修改设计1号 • 将外层材料由铝修改为铜

 修改设计2号 • 保持全铝结构但增厚并修改结构

© 2015 ANSYS, Inc.

8


IGBT封装结构 交流输出

初始设计  铝

直流输入

IGBT +

IGBT -

修改设计1号  铜

修改设计1号  铝/结构修改 © 2015 ANSYS, Inc.

9


IGBT修改设计2号

© 2015 ANSYS, Inc.

10


AC 部分电感 Modified Geometry IGBT IGBT- Sees an ~45% Change in Partial Inductance due to Skin Effect

Modified Geometry IGBT + IGBT+ Sees an ~28% Change in Partial Inductance due to Skin Effect

© 2015 ANSYS, Inc.

With a Fully developed skin effect we see an improvement of ~6-10% in the partial inductance between design modifications

11


AC 部分电阻

© 2015 ANSYS, Inc.

12


DC 电流分布热点区域:100 A 48 Amps 初始设计  铝

52 Amps

48 Amps 修改设计1号  铜

52 Amps

50 Amps 修改设计1号  铝/结构修改 © 2015 ANSYS, Inc.

50 Amps 13


交流电流分布热点区域:100 MHz & 100 A 48 Amps 初始设计  铝

52 Amps

48 Amps 修改设计1号  铜

52 Amps

50 Amps 修改设计1号  铝/结构修改 © 2015 ANSYS, Inc.

50 Amps

14


热设计: 系统“鲁棒性”设计必不可少因素  鲁棒性 = 高可靠性+高性能

 主要由部件的温度特性和可重复周期负载决定 

周期性负负载也与部件周期性操作的热应力相关

 温度额定值—如案例所示 

IGBT典型的额定值

 温度设计的目的是要保证在设计的温度额定值下能够获得高鲁棒性 Characteristics

Symbol

Rating

Units

Maximum junction temperature, instantaneous

Tj_Max

175

oC

Maximum case temperature (below transistors)

Tc_Max

125

oC

Operating junction temperature, continuous switching and constant load

Tj_Op

-40 to 150

oC

© 2015 ANSYS, Inc.

15


多物理域耦合设计  电磁场与热场分析相互依赖  外部设计必须考虑热特性对电磁特性的影响

© 2015 ANSYS, Inc.

16


热特性分析 Flow speed = 2 m/s

 功率单元由3 IGBT 单元封装模块组成 • IDC = 100 A  室温:T∞ = 45 oC  空气流速: 2 m/s  热源:

 IGBT 发热/每单元:数据来自于用户手册 • QChip = 25 W 每单元 • 4 单元每相

25W ea IDC

 IGBT功率单元: •

𝑄𝑇𝑜𝑡 = 4 × QCℎ𝑖𝑝 + 𝑄𝐽 = 100 𝑊 + 𝑄𝐽 • 𝑄𝐽 = 焦耳热 On Off © 2015 ANSYS, Inc.

17


原始设计热特性

• 理想模型与简易模型仿真分析结果对比

 简易热交换器: 所有3个 IGBTs封装模块由铝组成,散热速度 in 2 m/s  理想热交换器:铝冷板T∞ = 45 oC

Terms

Definition

Q Tot=Qchips + Q J Q chips QJ Q tot % Q HX %Δ T Improvement

© 2015 ANSYS, Inc.

Heat dissipation from IGBT chips Joule heating in each IGBT package containing 8 IGBT chips Total heat load is the summation of the above 2 components Heat exchanger efficiency measured as % of total heat removed % Decrease in max temperature rise due to decrease in Joule heat at the same DC load - all comparisons with respect to Original design

焦耳热造成7-14 % 的温升

} }

焦耳热明显的增加了系统的温升

低效的热交换器明显的影响了焦 耳热的传递 18


一号与二号热设计

单元功率=“常数”

 每单元模块IGBT发热: 𝑄𝑇𝑜𝑡 = 100 𝑊 + 𝑄𝐽

 修改设计1号:原始设计 由铝换为铜  修改设计2号:材料为铝,同时修改模型的几何形状  1号+2号:内部封装材料替换为铜  铝散热器保持不变

 修改以后的IGBT封装模块热特性

}

采用理想的散热器设计能够提供30C~40C的温度 效果提升,但是上述设计依然无法满足模型工作 特性要求,要想达到设计要求需要采用更为复杂 的设计。

 总结:

 修改设计2号降低了模型的焦耳热,但是:  热传导: kCu = 400 W/m.K ≈ 2 × kAl  采用两种修改 两种修改综合效果较好

© 2015 ANSYS, Inc.

19


外部热设计 气流

冷却液(冷板)设计  冷却液:乙二醇  温度: 45 oC  外部气流通过冷板表面  效果较好但昂贵

乙二醇冷却液

风冷散热设计  成本较低  温度变化区域较大  需要进一步进行优化设计

© 2015 ANSYS, Inc.

20


ANSYS能够解决哪些问题

仿真分析目的 = 优化整机系统性能  电性能、热性能以及EMI问题  详细的部件分析Detailed Component Analysis

IGBT以及驱动PCB 板性能

© 2015 ANSYS, Inc.

21


IGBT门极驱动PCB板 驱动板结构  2层板 P管脚驱动&近场EMI干扰源

IC隔离 C7电容 EMI 问题定位

N管脚驱动&近场EMI干扰源 © 2015 ANSYS, Inc.

22


门极驱动隔离阻抗

仿真时间:32s 内存消耗:5.7 MB

© 2015 ANSYS, Inc.

23


门极驱动近场EMI特性 P极驱动&近场EMI干扰源

Capacitor C7 EMI Problem Location

N极驱动&近场EMI干扰源 仿真时间:52s 内存消耗:89.5 MB © 2015 ANSYS, Inc.

24


近场EMI特性评估

无源部件电路敏感度分析

电容:C7

仿真时间:29s 内存消耗:5.7MB

© 2015 ANSYS, Inc.

25


EMI分析 Capacitor C7 EMI Problem Location

电容库浏览

C7 初始设计 = 100nF

© 2015 ANSYS, Inc.

Simulation time ~ 29s RAM ~ 5.7MB

C7 优化设计= 12pF

26


EMI分析 电容C7 EMI 问题定位

仿真时间:29s 内存消耗:5.7MB © 2015 ANSYS, Inc.

移除共振

27


近场EMI分析

© 2015 ANSYS, Inc.

28


总结  已详细的部件为基础,可利用优化设计对系统不同设计规则进行分析  EMI不止在IGBT封装内部出现,同时会引起PCB板的辐射  IGBT封装热设计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 过热可能引起设备严重问题或者无法正常工作

 仿真分析工具可以帮助工程师完成如下工作: − IGBT -> Q3D Extractor & Icepak − PCB -> SIwave − Cable -> 2D Extractor − Motor Design -> Maxwell − System -> Simplorer 感谢马德里大学工业中心Roberto Prieto Lopez 先生整理并提供PCB板及相关工程文件! © 2015 ANSYS, Inc.

29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