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 HF/SI 16.1 产品新功能 —— HFSS、SIwave、Q3D Extractor ANSYS 中国
© 2015 ANSYS, Inc.
1
ANSYS Electronics Desktop ANSYS 电子仿真平台
© 2015 ANSYS, Inc.
2
平台下所有软件具有共用的桌面环境 统一的桌面环境: HFSS Q3D HFSS 3D Layout Planar EM Circuit System 电路与电磁场仿真 更紧密集成
− − − − − © 2015 ANSYS, Inc.
新平台名称: ANSYS Electronics Desktop 新的可执行文件: ansysedt.exe 新的项目后缀: <project name>.aedt 同所有旧有设计类型之间具有文档关联设置 旧有设计脚本仍可继续运行 3
HFSS v2015.1
© 2015 ANSYS, Inc.
4
HFSS v2015.1 新功能亮点 • 求解器技术 − 隐式瞬态 FEM 求解器 − HFSS-IE 中增加 MLFMM 求解器
− 直接法矩阵求解器的性能改进
• 3D 仿真和建模 − 3D Components功能改进 增加密码保护
− 模型装配和网格装配功能可用于IE Rgion和FEBI等 混合求解 − HFSS 3D layout中增加定制化求解设置功能
• 高性能计算 − 新的HPC自动化设置
© 2015 ANSYS, Inc.
5
HFSS Transient 隐式矩阵求解器 • 采用FETD技术的新的时域求解器 −
适用于电小尺寸问题:雷击、静电放电
• 相比DGTD显式/混合算法的优势 −
隐式求解器提供无条件稳定的计算结果;
−
时间补偿不受最小几何尺寸的约束;
• 在每个时间步长求解稀疏矩阵 −
隐式求解器需要更多的内存 > 4X;
• 使用哪种求解器速度最快取决于: −
模型电尺寸:电小=FETD
−
模型复杂度:多尺度问题适合采用DGTD
−
系统矩阵:显式/混合DGTD对于电大尺寸问题消耗 的内存更少
© 2015 ANSYS, Inc.
Lightening Strike
采用瞬态求解仿真UH-1 Iroquois 上的雷击问题
6
案例:飞机雷击 雷击在空客 A320的右舷垂直尾翼上
FEM Mesh
− 激励 ~1us 上升时间 − kHz 到几十 MHz − 混合: 27 hrs − 隐式: 28 mins − 隐式 ~60X 加速
© 2015 ANSYS, Inc.
7
MRI 线圈 MRI 鸟笼形线圈 @ 100 MHz HPC 16 核,激励数:2 混合: 17:42:17 @ 1.4 GB 隐式: 00:14:48 @ 7.5 GB
© 2015 ANSYS, Inc.
~70X提速
8
MLFMM 求解器概述 MLFMM 是配合三维矩量法的常用快速求解技术
• −
MLFMM = 多层快速多极子方法
−
MLFMM 求解器将几何结构分解成若干区域
−
这些区域内的场通过物理的分解来进行求解 ACA是通过数学的方法未参杂物理方法
• −
ACA = 自适应交叉近似
MLFMM 相比ACA的计算效率取决于以下因素:
• −
特征尺寸的差异Feature size variation
−
高复杂度和多尺度问题需要更长的求解时间
模型边界盒子上的边宽比
高边宽比需要更长的仿真时间
− 通常ACA 可靠性更强,不受具体问题的影响 −
遇到不确定的时候就用ACA
© 2015 ANSYS, Inc.
9
案例: Boeing X-48的RCS Boeing X-48 翼身融合 (BWB)飞机 −
Phi平面361个入射角度
−
@ 150 MHz, 0.9M 未知量
ACA −
时间: 2:28:15
−
峰值内存: 97.3 GB
MLFMM −
时间: 1:20:39,提速 1.85X
−
峰值内存: 51.7 GB,节省 47%
© 2015 ANSYS, Inc.
10
ANSYS EM 16.0的本征模导引算例 • 同轴谐振腔 • 同轴腔体为有载,带损耗介质和铜柱距顶端空隙为损耗 Er=2 ,tand=0.01
− HFSS 本征模与ANSYS稳态热仿真间的耦合
© 2015 ANSYS, Inc.
11
HFSS 网格 vs 热分析网格
HFSS 网格
热分析网格 HFSS 和 ANSYS 热分析网格 之间的自动映射 形变后的网格自动映射回 HFSS
© 2015 ANSYS, Inc.
12
HFSS 损耗 vs 热分布
HFSS 损耗
© 2015 ANSYS, Inc.
热分布
13
HFSS 3D Layout HFSS “基于版图布局”的界面 − − − −
有别于传统 3D 界面,R15 版本推出 分层编辑器 路径、焊盘、过孔、键和线、焊块和焊球 具有HFSS三维仿真精度的自动化设计流程
© 2015 ANSYS, Inc.
14
自定义求解设置 自定义求解设置可对以下内容做定制化 设置; 1. 感兴趣频段的扫频 2. 用户在仿真精度和速度之间的权衡
定义恰当的网格剖分频点和收敛设置;
− 设计初期,采用更快的仿真了解设计趋势; − 设计优化至准备加工时,增加仿真精度。
© 2015 ANSYS, Inc.
15
三维部件(3D Component) 库 三维仿真部件 − 用户自定义 − 保存和重用
− 与合作伙伴、供应商和同事 共享
独立包含 − 几何结构 − 材料属性 − 边界条件 − 激励
© 2015 ANSYS, Inc.
16
R16: 密码保护和加密
插入和更新部件都需要使用密码
被加密的设计文件 •
只有有密码的使用者可以解锁设计文件并用于仿真
部件安全信息 •
© 2015 ANSYS, Inc.
在部件插入和项目重打开时使用 17
模型/网格装配 装配模型也可用于网格剖分 每个三维部件会进行独立的网格剖分从而避免了边宽 比过大的问题 最终会重新组装生成全三维的共形网格
组装模型-分解视图
© 2015 ANSYS, Inc.
部件
组装
部件库 -方便重复使用 -增加/交换用以建立快速模 型 布局/对比 18
部件网格和装配
部件网格和装配 • • •
IE 和 FEBI 部件的网格剖分是相互独立的 仿真时将部件网格装配到一起 多部件设计的后处理
部件定义网格重用 •
相应设计中的部件网格可重用
布局研究 • • © 2015 ANSYS, Inc.
可进行更高效的布局研究 可将布局变量参数化,无须重新剖分网格 19
解决多尺度模型网格剖分难题 • 电大尺寸结构 •
处于全波求解的能力范围内
• 非常大的边宽比 • •
偶极子阵列具有薄层结构 超出网格剖分的容忍范围 24 单元偶极子阵列,带AMC(人 工磁导体)地和天线罩 @ 1.71GHz
典型尺寸 直升机机身
最小尺寸和最大尺寸之间差异超过5次方 © 2015 ANSYS, Inc.
14.5 meter
走线厚度
1.2 mil
过孔半径
0.35 mm
单元间距
1.2 mm
AMC介质基地厚度
1.6 mm 20
FEM-IE混合算法:高效求解电大尺寸结构 IE – 机身和螺旋桨
积分方程法 IE • 求解机身的理想算法 • 先进的高损耗边界条件用以对复合材料和非 金属结构进行精确建模
有限单元法 FEM
FEBI – 域间的交接面
FEM – 天线阵列
• 求解天线阵、天线罩的理想算法
混合求解 FEM+IE
IE – 机身
• 对于带复杂结构的电大尺寸问题,FEM+IE 是最高效的求解方法 • FEM和IE 可进行完全耦合的混合求解 © 2015 ANSYS, Inc.
FEM到IE域的电流是连续的
21
模型/网格装配:天线布局问题 仿真带9副天线的运载平台 − 在每个关心的频点上都需要求解 9x9 天线互耦矩阵 − 每个天线需要生成远场方向图 Coupling Matrix - IFF Band: 1060 MHz
GPS VHF AM Radio #2
IFF Upper
IFF Lower RADAR Warning © 2015 ANSYS, Inc.
UHF AM Radio
Radar Altimeter (Tx and Rx)
VHF # 1 AM/FM Radio
22
部件网格复用 为复用部件的设计组装提供更快的网格剖分 − 如果同一部件在一个设计中被复用多次,它的网格也会被自动复用。 − 每个同样的部件具有同样的网格 − 参数扫描中网格可以重复使用
© 2015 ANSYS, Inc.
23
HPC 新功能 HFSS中的HPC采用自动设置 • •
由用户指定参与仿真的计算机资源 HPC自动设置会自行决定把哪些计算内容如何 进行分配 • 频点 • 求解器 • 单层还是双层并行
ANSYS EKM中的EBU 产品 • • •
网页浏览/手机仿真界面 支持所有EBU产品 可对仿真过程进行图形化监控
© 2015 ANSYS, Inc.
24
Zwave 阻抗定义 端口阻抗的新增选项 等于端口处场的 E/H 案例:WR90 波导
© 2015 ANSYS, Inc.
25
DXF 导出: 导出为真正的圆弧
R15中的DXF导出 – 分段圆弧 HFSS 模型
R16中的DXF导出 – 真正的圆弧 © 2015 ANSYS, Inc.
26
Wrap Sheet 功能增强 − 被卷曲的Sheet 不再需要同物体相接触
要进行卷曲的Sheet 和实体之间存在空隙
Sheet会自动同实体平 齐且卷曲
− 在不可延展的曲面上也可以使用Wrap sheet功能
© 2015 ANSYS, Inc.
在诸如花瓶这类不可延展的表面上使用 Wrap sheet
27
Ansoft 到 ANSYS 模型传递支持Linux系统
WB Schematic
R15 : Linux上不支持
R16 : 结构可传递到 DM © 2015 ANSYS, Inc.
28
SIwave v2015.1
© 2015 ANSYS, Inc.
29
SIwave与仿真引擎
SIwave 2.5D
Sentinel PSI HFSS
Q3D
•SIwave 2.5D 全波混合仿真引擎+ Q3D •SIwave 2.5D 全波混合仿真引擎 •Sentinel PSI 3D 全波FEM •HFSS 3D 全波FEM
© 2015 ANSYS, Inc.
30
封装/板子仿真引擎配置 精度
任意3D
快速3D
混合引擎
任意3D电磁结构
封装
板子+ 封装
HFSS-Solver on Demand
Sentinel PSI
SIwave
• 电磁仿真精度标杆 • 求解任意3D结构 • 尤其适用于临界网络 • 前端Layout验证
任意结构 精度标杆
© 2015 ANSYS, Inc.
• 使用六面体网格进行快速FEM • 封装的PI分析专门进行了优化 •补充考虑SIwave中纯3D结构引起 的问题
IC 封装
仿真速度与精度的最佳 平衡
速度
•针对封装/板子的快速混合引擎 •能考虑大部分的3D影响,但不是全 部
快速
31
SIwave v2015.1 新功能亮点 •
新增功能 为PCBs & Packages设计提供特征阻抗分析功能
•
•
•
对批量传输线进行特征阻抗分析,并 给出html格式的Pass/Fail报 告。
•
在Layout结构中同步显示特征阻抗Pass/Fail与 阻抗值 变化
•
DC回路电阻提取
•
SIwave中可建立和显示 Icepak功耗图
•
TDR/TDT向导与时域求解器
界面优化 增加基于Ribbon的菜单栏
• •
•
利用滑动条优化求解设置
•
为DC&PI分析提供操作流程 •
•
提升菜单栏的组织方式并允许设计者 自定义 “快捷 菜单栏
提供“PI Workflow Wizard” 方便设计者进行电源分析
•
增加Pin groups/Ports/Sources的复制功能
•
可按Net显示DC分析结果,如电压降、电流/功耗密度
•
对SYZ参数和时域结果进行后处理时与ANSYS 电磁仿真平台集成,通过拖拽方式与 ANSYS 电磁仿真平台动态链接
•
改进阻容器件赋值方式
仿真自动化技术提升
•
3D切割预览
•
增加Sanitize Layout功能,可自动对ECAD模型进行清理以适合仿真
•
可利用ANSYS ECAD数据与Python 编程语言来进行自动化或无图形化界面计算
•
SYZ插值扫频方式己支持SDM(分布式频点计算)
© 2015 ANSYS, Inc.
32
特征阻抗与扫描分析
© 2015 ANSYS, Inc.
33
SIwave DC分析
专为PKG与PCB设计中直流功耗问题而设计的仿真产品
1.
求解器可仿真芯片、封装、PCB中的平面、走线、过孔、Bondwire、Solderballs、 solderbumps等结构,并使用独特的自适应网格优化方法来保证仿真结果的精确 度。
2.
可提供的分析结果如下:
求解所有网络的直流压降,包括GND与Vdd网络在内
DC电流密度(Amps/Area2) ,包含返回路径
通过过孔的DC电流
每层的功率密度(W/Area2)和功率损耗(Watts)
3.
可与Icepak双向耦合进行散热分析(焦耳热)
4.
依据设计者定义的Pass/Fail门限自动生成.html报告
© 2015 ANSYS, Inc.
34
DC 结果与分析 0.99m Ω
0.96m Ω
DC回路电阻New!
© 2015 ANSYS, Inc.
Vdd电压降分布
包含电流方向的矢量分布
按网格显示结果
35
SIwave DC新功能-DC回路电阻计算
© 2015 ANSYS, Inc.
36
在SIwave中查看Icepak功率分布图
设计者定义功率分布图(W)
原先的版本中设计者需使用Icepak查看此数据
© 2015 ANSYS, Inc.
默认的功率分布图(W)
37
TDR/TDT 设置向导
定义时域分析参数 支持扩展差分网络
定义探棒与终端
定义频域分析参数 TDR/TDT 结果
© 2015 ANSYS, Inc.
38
全新优化的Ribbon界面与流程
1.
从左向右的工作流程菜单
2.
快捷菜单栏 −
© 2015 ANSYS, Inc.
可放置常用的菜单按钮
39
使用进度条自动进行效率与精度平衡
© 2015 ANSYS, Inc.
40
SIwave 工作流程向导
© 2015 ANSYS, Inc.
41
3D 切割预览与设计文件分割
• 在导出HFSS时非常有用 • 可用来快速在复杂设计中选定问题区域 © 2015 ANSYS, Inc.
42
版图清理 清理ECAD结构 − 提高仿真成功率 − 提高仿真效率,降低内存使用
− 智能对PWR/GND网格进行处理: • 平面被定义成Planes • 走线 被定义成 Traces • 交叠或重合的走线会被清理
© 2015 ANSYS, Inc.
43
改进S参数/阻容器件模型赋值方式
1.
2. 3. 4.
© 2015 ANSYS, Inc.
改善 可对器件进行智能对应 • 可自动尝试根据电阻/电容的封装大小进 行匹配 方便读入根据Soring/filtering排序的Excel 实时查看电阻/电容自动匹配结果 可导出器件匹配文件以便将来使用
44
更改器件类型
© 2015 ANSYS, Inc.
45
自动为阻容器件赋值
© 2015 ANSYS, Inc.
46
手动为阻容器件赋值
© 2015 ANSYS, Inc.
47
SIwave 高性能计算加速
分布式离散 S-Parameter 扫频
− 共享分布式内存
可扩展性 > 90%
Speed up
8 6 4 2 0 0
核数 1 16
配置 1 node 1 node
仿真时间 92hr 39 min 16hr 18min
加速比 1x 6x
32
2 nodes
5hr 28min
17x
64
4 nodes,
2hr 50min
33x
128
8 nodes
1hr 31min
61x
© 2015 ANSYS, Inc.
2 4 6 Number of nodes
8
48
Q3D Extractor v2015.1
© 2015 ANSYS, Inc.
49
Q3D Extractor v2015.1 新功能亮点 Q3D Extractor 速度提升 − − − − −
网格剖分性能提升,能够成功求解旧版本无法求解的问题 新的多层级分布式 ACRL 求解器,实现多激励分布式并行求解,速度提升10倍以上 CG 薄平面求解器改进,速度提升10倍以上 矩阵后处理速度提升超过40倍 增加一种新的边界条件,能够节省50%的内存,同时减少一半的求解时间 • ACRL 无限大地平面边界条件
易用性改进 − − − − − −
网络识别和差分对设置的流线型操作流程 统一的扫频对话框,支持子区间,从而获得更精确的输出模型 矩阵降阶操作的完善与提速 图形支持 PBS Pro & Torque 调度系统
与 IBM Platform LSF 交互作业 改进使用 Windows HPC 和 IBM Platform MPI 时的密码缓存 • 用户无需再在所有执行节点上缓存密码
多物理场增强 −
Q3D Extractor 与 Icepak 之间的双向功率与热映射
© 2015 ANSYS, Inc.
50
Q3D 触摸屏设计
© 2015 ANSYS, Inc.
51
自动自适应网格剖分算法
初始网格 细化网格
© 2015 ANSYS, Inc.
52
Q3D HPC 求解器加速 Q3D 分布式并行求解 − CG 求解器、 DCRL 求解器、 & ACRL 求解器能够在 HPC 上独立分布式求解 CG 求解器 − 共享式内存多核处理 − 多个 Nets 在 HPC 上实现 MPI 分布式并行
RSM
DSO
HPC
• 当求解超过一个 Net 时可获得优异性能
− 薄平面建模器
Distributed Solvers
CG Nets
• 很适合处理触屏这样的高宽厚比的几何结构
DCRL 求解器 − 共享式内存多核处理 ACRL 求解器 − 共享式内存多核处理 − 多个激励在 HPC 上实现 MPI 分布式并行
Distribute
CG
DCRL
ACRL
Shared Memory
Sweeps
Multi-processing
Distribute
Design Variations
CG Nets Distribute CG Nets
Distribute ACRL Excitations
• 当处理如 IC 封装这样的有大量终端的模型时可获得优异性能
© 2015 ANSYS, Inc.
53
案例: IC 封装速度提升
SiP 封装测试案例
本地串行求解 CPU Available
Solve Time (hr:min)
1CPU
8:36
2CPU
4:42
4CPU
2:56
8CPU
2:08
12 CPU
1:49
分布式并行求解 CPU Available
Solve Time (hr:min)
6CPU
1:18
8CPU
1:11
12CPU
53 min
HPC 将不同的求解需求分布至 网络中的求解器和内存
9.74X CG 求解 © 2015 ANSYS, Inc.
D C 求解
AC 求解 54
更快的前处理 减少大型封装设计的求解时间
边界校验时间 v12 Time
− 改进算法,并采用多处理器技术
Model Name
Speed up
− 边界校验提速10倍
v2014 Time with 6 threads
Model1
>2hrs
13 min
9x
Model2
1hr
5 min
11x
Model3
3 min
12 sec
15x
Model Name
v12 Time
V2014 Time
Speed up
Model4
15mins
6mins
2.5x
Model5
> 3 hrs
1 hr 15 mins
> 2.4x
Model6
1 min
10 sec
6x
− 网络识别提升3倍
大型封装设计
© 2015 ANSYS, Inc.
网络识别时间
55
Q3D 矩阵后处理性能提升 • 目标应用: 大规模设计
显著提速 Plotting of Nets
v2015 vs v2014 Speedup
1 Trace
6X
7 Traces
40X
易用性改进 • 即时进入矩阵和操作名称的编辑状态 • 减少使用者点击次数 • 动态错误报告,并改进错误反馈 • 差分对设置更流畅 © 2015 ANSYS, Inc.
56
多物理场耦合分析 温度相关的 AC 和 DC 求解 利用反馈迭代器实现双向功率和热映射
兼容的热仿真工具: − − −
Icepak FLUENT Mechanical Thermal
应用领域: − − −
功率电子 功率变换 线缆线束
© 2015 ANSYS, Inc.
57
功率变换设计 通过考虑寄生效应,最大化提升功率变换效率 三相模型
© 2015 ANSYS, Inc.
单相模型
58
功率变换设计 Current @ DC
-8.25
-7.50
-2.00 47.00m
20.00
-8.25
100.00
20.00
0 -7.50
-2.00
© 2015 ANSYS, Inc.
Switching On
47.24m
47.26m
100.00
-2.00 47.00m
44.50
47.23m
200.00
48.75m
NIGBT_DB1.IC
40.00
48.00m
202.00 NIGBT_DB1.VCE
NIGBT_DB1.IC
53.25
20.00
256.00
NIGBT_DB1.VCE
100.00
47.27m
Switching Off
48.00m
48.75m
256.00 NIGBT_DB1.VCE
20.00
44.50
NIGBT_DB1.IC
40.00
202.00
NIGBT_DB1.VCE
NIGBT_DB1.IC
53.25
Current @ 10 MHz
200.00
100.00
-2.00 47.23m
Switching On
47.24m
47.26m
47.27m
59 Off Switching
线缆线束建模工具箱 用于汽车和石油行业的全定制化线缆工具 自动绘制 2D 和 3D 线缆模型 使用模拟退火算法的线束捆扎
支持 ISO 和 AWG 线缆标准 内嵌于 Q3D、HFSS 和 Maxwell 线束包含 40 根线缆,连接 发动机与后轴制动器
© 2015 ANSYS, Inc.
60
2D Extractor 传输线工具箱
© 2015 ANSYS, Inc.
61
Thank you
© 2015 ANSYS, Inc.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