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社群研究(碩班,105學年度下學期)
教學目標
網路社群的獨特之處,在於大部分的人際互動是藉由電腦網路傳遞的訊息內容來完成,使用者藉由自己創作的訊息,在佈告欄系統(bulletin board systems)、新聞群組(newsgroups)與線上論壇(online forums)上,進行資訊交流、意見交換、情感維繫及自我與團體的認同。在網路技術進入到Web 2.0的概念後,這個現象愈發的普遍,不僅有以文字為主的wikis、部落格(blogs)、微網誌(microblogs),還包括了圖片(如:Flickr)與影音(如:YouTube)等,近幾年來使用人數眾多的Facebook更提供一個讓使用者交流各種文字、圖片以及影音的平台。這些訊息大多由非傳播專業的使用者所創作的,因此特別將這些訊息稱為「使用者自製內容」(user-generated content, UGC)。透過這些訊息的交流,使用者參與了網路上的各種活動,產生各種的互動關係,最後形成了各種的社群,也就是說在網路上交流的使用者自製訊息上,不僅包含了許多使用者關心的議題(issues),同時在以及電腦的記錄上,也蘊含了豐富的訊息交流模式及使用者間的互動關係。為了更加深入了解使用者如何 從參與網路上的活動而形成社群,有必要對使用者自製內容進行探討。
本課程一方面將從文化面及社會面切入,藉由閱讀與討論前人研究的文獻,了解使用者自製內容的本質與批評;另一方面則是從實徵的訊息資料上,利用內容分析及社會網絡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等方面,發現社群中的訊息交流模式及具有影響力的使用者、互動關係較頻繁的小群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