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 010年 3月第 19卷第 3期 Ch i nJBe h a vMe d&Br a i nS c i ,Ma r c h2 01 0,Vo l . 1 9,No . 3
的身心健康,诱发各种躯体疾病和心理疾病,因而被人们广泛 S QL量表分析得出,抽动障碍儿童的生活质量明 关注。通过 I 显低于正常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较,抽动障碍儿童对同伴交 往、学校生活的主观满意度低,自我评价较差。因抽动障碍儿 童表现出如眨眼、耸肩、皱额、出声等现象,常常在学校被老师 批评和被同学耻笑,在家被家长责骂,造成抽动障碍儿童心理 上极大的负担,过重的心理压力会影响疾病的康复。因此,抽 动障碍儿童除用药外,家长还应与学校老师沟通,取得老师的 理解与帮助,消除其紧张、焦虑不安的心理压力;普及抽动障碍 的疾病知识,提高家长、老师及儿童对疾病的正确认识 [5];培养 儿童独立解决冲突的能力,增强儿童的自信心,促进抽动障碍 儿童与同学的交往能力,从而提高抽动障碍儿童的生活质量。 通过 FES CV量表分析得出,抽动障碍儿童的家庭环境表 现为缺乏文化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相对缺乏,而矛盾性明显高 于正常儿童家庭,提示抽动障碍儿童处在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 中 [6],而且高矛盾性的家庭容易使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攻击、矛 盾重重,长时间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 [7]。建议家长避免在孩子 面前争吵,提高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增加家庭内部的文化 娱乐活动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沟通 [810],避免直接用敏感语 言明示患儿症状;在患儿抽动时应给予忽视或尝试转移其注意 力,避免采用打骂体罚的管教方式;给予患儿更多的鼓励,培养 孩子建立自信,缓解压力 [1114]。家庭成员之间要能够互相关 心、互相帮助、互相协调,才能够酿成一个融合、和平、温馨、鼓 励奋斗、乐观向上的家庭环境,这是对患者心理上最大的支持,
参
考
文
献
[1] 陶国泰. 儿童少年精神医学. 南京: 江苏科技出版社, 1 9 9 9 : 2 3 7 2 4 9 . [2] 程灶火,高北陵,彭健,等.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的编制和信效 度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 99 8, 6: 11 16. [3] 邹定辉,周远东,费立鹏.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中国心理卫生杂 志, 1 9 9 3,增刊: 93 1 0 1. [4] 蒙衡,吴汉荣.儿童生活质量评价的方法学问题.国外医学社会医 2 0 00, 1 7: 1 4. 学分册, [5] 王晨阳,张久平,林节.抽动障碍儿童生活质量量表测试结果分 20 0 2, 11: 5 0 9 51 0. 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6] 魏宝玉,金正勇,李今子.抽动障碍儿童家庭环境因素分析.中国 妇幼保健, 2 00 7, 22: 48 48 48 4 9. [7] Me r i k a n g a sKR, L i e bR, Wi t t c h e nHU, e ta l .F a mi l ya n dh i g h r i s ks t u d i e so f ,2 0 0 3 , 4 : 2 8 3 7 . s o c i a la n x i e t yd i s o r d e rAc t aP s y c h i a t rS c a n dS u p p l [8] 房茂胜,翟金国,赵靖平,等.抑郁症患者的家庭负担和家庭功能 评价.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 09, 18: 1 0 0 1 02. [9] 赵相英,郭秀珍,王慧,等.抽动障碍患儿与父母养育方式及家庭 2 00 4, 3 9:8 9 4 8 9 5. 环境的相关性.中华护理杂志, [1 0] 叶元胜,罗新坚,王倬.抽动障碍儿童的个性、行为及家庭环境分 析.江西医药, 20 0 5, 4 0: 7 4 4 74 5. [11] 刘康香,钟燕,刘筱娴.多发性抽动症儿童的家庭环境因素分析. 医学临床研究, 2 0 0 8, 2 5: 2 1 1 21 3. [1 2] Co wa nD,Br un e r oS.Gr o u pt h e r a pyf o ra n x i e t yd i s o r d e r su s i ngr a t i o n a le mo t i v ebe h a v i o urt h e r a p y .Aus tN Z JMe n tHe a l t hNu r s , 1 9 9 7,6:1 6 4 1 68. [1 3] 衣明纪,张永红,周晓彬,等.家庭环境对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影 19 9 8, 7: 2 7 0 2 71. 响.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 4] 杨在楼,王秋菊.癫痫儿童自我意识水平对主观生活质量及治疗 2 00 9, 1 8: 51 4 5 1 5. 依从性的影响.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收稿日期: 2 0 0 9-0 9-10)
有利于其疾病的康复。
(本文编辑:戚厚兴)
珠心算训练对儿童脑波超慢功率涨落的影响 陆洪英
王亚南
金成文
王玉良
李秀艳
研究表明,珠心算训练有助于学生发展注意力、观察力和 记忆力等智力品质,增强计算能力,提高兴趣和信心,改善学习 效率和思维习惯 [1]。以往对珠心算的研究多是从教育观察的 角度出发,是经验式的和非实验性的描述,没有从脑功能活动
其他可能影响脑电活动的疾病。 二、方法 1.脑电记录:采用脑波超慢涨落分析仪(ET3. 2型,中国华 0 2 0系统安置电极,选用 F3,F4,C3, 阳国际技术公司)按国际 1
的方面进行探讨,缺乏严格的实验室数据。脑波超慢涨落分
C4, P3,P4,O1,O2,F7,F8,T5,T6共 1 2导联,单极引导,以双耳
析技术(En c e p h a l o f l u c t o g r a p hTe c h n o l o g y ,ET)能够对原始脑波
为参考电极,前额正中接地保护,记录被试在各测试状态下的
中的涨落调制信息进行分析 [2]。本研究利用 ET技术,观察珠
8mi n。 脑电信号,时间为 1
心算训练儿童在其运算过程中脑波超慢涨落平均功率值变化, 分析珠心算训练后各脑区功率的变化特征。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2 0 0 6年 3~4月间,从潍坊市北关街办中心小学三、四年级 学生中随机选取 3 0名经过珠心算训练儿童和 3 0名未经过珠 心算训练儿童作为被试,分为珠心算训练组和未训练组。其中 3人,女 1 7人,平均年龄(9. 5±0. 6)岁,测试期间持 训练组男 1
2.珠心算刺激和呈现方式:用计算机屏幕向被试呈现刺激 材料,刺激分为双位数的加减法运算(如 1 2+5、 3 7-2 1等)和 乘法运算(如 1 2×7, 3 3×1 1等)共 6 0题。算式所呈现的时间 为1 0 0 0ms ,答案呈现的时间为 5 0 0ms , 算式与答案之间间隔 5 0 0ms 。 先在计算机屏幕呈现算式,然后再呈现答案。答案分为两 种,一种与所呈现的算式结果相符,另一种与所呈现的算式结 果不相符。若算式与所呈现的答案相符,被试按鼠标的左键; 若算式与所呈现的答案不相符,被试按鼠标的右键。
续进行 珠 心 算 训 练。未 训 练 组 男 1 5人,女 1 5人,平 均 年 龄
3.实验程序:实验前,统一指导语,先练习 8~1 0道题,让
(9. 6±0. 5)岁,不进行珠心算训练。所有被试者均经过基本认
被试正确掌握实验方法、熟悉鼠标操作。实验时,要求被试端
知能力测验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筛选显示智力中等,无脑部及
坐计算机前,安静、睁眼,距计算机屏幕约 5 0c m,佩戴电极休息 5mi n后开始正式实验,记录 1 8mi n的脑电波,用 ET记录测试
DOI : 1 0. 3 7 60/ c ma .j .i s s n. 1 6 7 4-6554. 2010. 03. 02 8
结果。在此过程中,被试在计算机上完成数字运算,按鼠标判
作者单位: 26 10 4 2 潍坊,潍坊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陆洪英、王亚
n , 再继续完成第 2项任务。 定对错。完成一项任务后, 休息 5mi
南、金成文、王玉良),心理学教研室(李秀艳)
4.数据处理与分析:将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自动采集的
·263·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 1 0年 3月第 19卷第 3期 Chi nJBe ha vMe d&Br a i nS c i ,Ma r c h2 0 10,Vo l . 1 9,No . 3
ET测试数据,用 S PS S1 0.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
觉空间策略,普通人更依赖于语言策略。大脑作为一个高度发 达的、由大数粒子构成的多层次的复杂巨系统,系统越大涨落
果
也越大。在脑波研究中,从功率谱阵列变化及时域涨落图的定 一、未训练组静息态与心算时各脑区平均功率比较
性观察可以看出,脑波同步峰所表现出来的涨落具有很强的规
未练珠心算儿童心算时除 F7、C3、P3、P4外,各脑区平均功
律性和重复性。一些研究者对认知功能有关的 ET指标进行了
率值均呈现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 0 5)。见表 1。 P>0.
研究,发现优势涨落功率前后逆转在记忆好组显著少于记忆差
二、训练组静息态与心算时各脑区平均功率比较
组,而优势涨落功率的左小右大的左右不对称性为记忆差组大
训练组心算时除 F8、T5脑区无变化外,其他脑区平均功率
于记忆好组。
0 5)。见表 1。 值均呈降低趋势,F3和 T6脑区降低明显( P<0.
本研究利用 ET技术,观察珠心算训练儿童与未经珠心算
三、未训练组与训练组心算前各脑区平均功率变化比较
训练儿童在其运算过程中脑波在 ET指标上的变化。结果表
静息状态时,未训练组脑区平均功率与训练组比较,训练
明,未练珠心算儿童心算时除 F7、C3、P3、P4外,各脑区平均功
组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 5)。见表 1。 P>0.
率值均呈现升高趋势,练习珠心算儿童心算时除 F8、T5脑区无
四、未训练组与训练组心算时各脑区平均功率变化比较
变化外,其他脑区平均功率值均呈降低趋势,F3和 T6脑区降
心算时,训练组除 F7、F8、C3、T7外,其余脑区平均功率值
低明显。脑自发电活动具有明显的涨落性质,在不同的状态下
较未训练组降低。T6脑区平均功率明显低于未训练组 ( P<
具有不同的涨落稳态。未接受珠心算训练的儿童,在心算时参
0. 0 5)。见表 1。
与珠心算活动的脑区多,也就是可兴奋的分支机构多,功率值
表 1 未训练组与训练组安静和心算时各脑区平均功率
升高。而接受过珠心算训练的儿童,在心算时参与珠心算活动
比较(μV2,x±s)
的可兴奋分支机构少,但这些极少的分支机构涨落达到了最佳
脑区
未训练组(n=30)
训练组(n=10)
静息态
心算时
静息态
心算时
(左前额区和右颞区),呈现左前右后脑轴线活动,这种最佳状
1.94±0.40
2.14±0.49
2.07±0.27
态促进了良好的心算过程。说明珠心算训练促进了儿童左右
F4
2.09±0.40
2.17±0.46
2.15±0.34
1.90±0.34a 2.05±0.36
F7
1.86±0.46
1.86±0.47
2.06±0.37
1.95±0.40
F3
的平衡状态,即珠心算状态下的最佳涨落稳态是 F3和 T6脑区
F8
1.95±0.49
2.05±0.54
2.07±0.44
2.05±0.35
C3
2.36±0.51
2.37±0.49
2.40±0.36
2.35±0.33
C4
2.23±0.43
2.31±0.41
2.37±0.37
2.16±0.51
脑的均衡发展。国内研究表明,前额叶在复杂运算时激活的范 围和强度较简单运算更为明显 [7]。本研究发现珠心算训练儿 童在珠心算时前额区尤其是左前额脑波超慢涨落功率值明显 降低,这可能是经过珠心算训练的儿童在完成同等运算任务时
P3
2.60±0.58
2.65±0.56
2.79±0.67
2.50±0.57
无需动用太多的脑资源和能量,与未训练组比较,只需要较少
P4
2.84±0.44
2.75±0.46
2.82±0.44
2.68±0.57
的脑区活动即可完成运算任务。有研究认为,颞叶后部和顶上
T5
2.24±0.57
2.31±0.63
2.31±0.42
2.32±0.38
叶后部可能是珠心算的控制中心,儿童通过颞叶和顶叶的后部
T6
2.01±0.67
2.44±0.83
2.23±0.36
可以将数字转化为算珠表象 [8]。Ka wa s h i ma等 [9]认为颞叶中
O1
3.15±0.85
3.45±0.81
3.26±0.58
1.95±0.53ab 3.15±0.72
O2
3.14±1.06
3.22±0.96
3.37±0.56
3.08±0.69
注:与静息态比较,aP<0. 0 5;与未训练组比较,bP<0. 05
讨
论
珠心算是主要依靠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将抽象的数字变 成直观盘珠映像,并在大脑中形成以“珠像”运动进行计算的一 种技能。珠心算训练有助于发展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 力等智力,改善学生学习数的意识和数学成就。王东等 [3]研究 显示,加法心算对珠心算训练儿童脑事件相关电位有影响。珠 心算训练儿童心算时能迅速有效地激活有关脑区,短时间动用 脑资源进行计算,且使用了不同于普通心算的加工策略。孙延 超等 [4]研究表明珠心算训练儿童与非珠心算训练儿童对数字 和圆圈物体感知的 ERP早成分存在显著差异。经过珠心算训 n a k a等 [5]的事件相关 f MRI研 练的儿童枕区激活程度增强。Ta 空间工作记忆的 究结果显示,在处理数字时珠算能手的视觉 相关脑皮层区(包括双侧额上回和顶上小叶)激活更明显,而 新手则以激活语言工作记忆的相关脑皮层区为主。Ha n a k a wa 等 [6]的 f MRI研究也表明,珠算能手的心算引起了右侧运动前 区和顶叶的激活,其中珠算能手顶上小叶后部的激活较新手明 显增强,进一步说明了珠算能手可能增强了在二维空间的视空 间信息处理中的神经资源的参与。右侧额顶区是视觉空间和 视觉运动的处理区,珠算专家心算时这些区域激活增强,可能 反映了执行任务时采用的计算方法权重不同,专家更依赖于视
部能够再现储存的信息,并推测其与额前皮质在记忆检索中是 相互分离的。我们从功率谱的振荡涨落观察也发现,珠心算时 右颞叶在数字加工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珠心算训练儿 童与未训练者在心算时活动脑区的显著差异。 参
考
文
献
[1] 蒋志蜂. 珠心算的脑机制与育人价值初探. 中国教育学刊, 2 0 0 2 , 4 : 9 1 0 . [2] 梅磊. ET 脑功能研究新技术.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杜, 1 9 9 5 : 2 6 2 3 7 5 . [3] 王东,李秀艳,孙延超.加法心算对珠心算训练儿童脑事件相关电 位的影响.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 00 7, 1 6: 5 4 5 5 4 7. [4] 孙延超,李秀艳,王东,等.珠心算训练儿童数物感知能力的事件 相关电位对照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 0 0 7, 1 6: 55 3 5 5 4. [5] Ta n a k aS,Mi c h i ma t aC,Ka mi na g aT,e ta l .S up e r i o rd i g i tme mo r yo f a ba c u se x p e r t s :a ne v e n t r e l a t e df u n c t i o na lMRIs t ud y .Ne u r o r e p o r t , 2 0 0 2, 1 3: 2 1 872 19 1. [6] Ha n a ka waT,Ho nd aM,Ok a d aT,e ta l .Ne ur a lc o r r e l a t e su nd e r l y i n g me nt a lc a l c u l a t i o ni na b a c u se x p e r t s :af u n c t i o n a lma g ne t i cr e s o n a nc e i ma g i n gs t u dy .Ne u r o i ma g e , 2 00 3, 1 9: 2 9630 7. [7] 刘斌,腾皋军,杨明,等.计算任务的 f MRI研究.中国医学影像技 术, 2 0 0 6, 2 2: 1 5 1 8. [8] Che nF,HuZ,Zh a oX,e ta l .Ne u r a lc o r r e l a t e so fs e r i a la b a c u sme n t a l c a l c u l a t i o ni nc h i l d r e n:af un c t i o n a lMRIs t ud y .Ne u r o s c iLe t t , 20 0 6, 4 0 3: 46 5 1. [9] Ka wa s hi maR,Ta i r aM,Ok i t aK,e ta l .Af u n c t i o na lMRIs t u d yo fs i m pl ea r i t hme t i c ac o mpa r i s o nb e t we e nc h i l d r e na n da d us l t s .Br a i nRe s , 20 0 4, 1 8: 2 2 7 2 33. Co g nBr a i nRe s (收稿日期: 2 0 0 9-1 0-12)
(本文编辑:冯学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