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數學A複習講義

Page 1




Yes,You can 滿分推薦

3

填充題設計,訓練思考 穩建複習,機會只有一次,溫故知新,增強實力

節末回家作業填 充題設計,訓練 思考,加強運算

基礎穩固,再做 章末選擇題,熟 悉統測考情


10

機率與統計

影音解題 蘋果系列行動裝置無法觀看 QRcode

統測趨勢分析>> 歷年統測試題數 年度 題數 主題簡介 最常考 的題型 次重要 的題型 綜合分析

10-1

92 年 93 年 94 年 95 年 96 年 97 年 98 年 99 年 100 年 101 年 (數 B) (數 B) (數 B) (數 B) (數 B) (數 B) (數 A) (數 A) (數 A) (數 A) 3

2

2

2

2

2

5

5

5

5

樣本空間及事件、集合的定義、機率的定義及性質、數學期望值、判讀統計圖表、算術平均數 的求法、中位數的求法、百分等級的求法與意義、四分位距的求法、標準差的求法、眾數與全 距的求法、常用的抽樣方法、常態分配、信賴區間及信心水準的解讀。 機率的定義與計算、數學期望值的求法、判讀統計圖表、中位數及四分位距的求法、標準差的 求法、常態分配的應用。 餘事件機率的求法、算術平均數的求法、百分等級的求法與意義、眾數及全距的求法、抽樣方 法之判斷、信賴區間的意義。 統計的部分是自 95 課綱後才加入,也從那年起本單元的重要性暴增,每年都考 5 題,但其考題 卻是相當容易,同學只要了解機率的定義及性質,加上熟練統計內各個不同名稱的意義及計 算,必可獲得高分。

樣本空間與事件

焦點一 集合 1.

2.

3.

集合的定義: 集合是由一群明確而可以辨識之事物所組成的群體,常以大寫的 A 、 B 、 C ……表示;而 集合裡的每一事物稱為這個集合的元素,常以小寫的 a 、 b 、 c ……表示。 元素與集合的關係: 若 a 是集合 A 中的一個元素,則以「 a ∈ A 」表示,讀作「 a 屬於 A 」;若 a 不是集合 A 的一 個元素,以「 a ∉ A 」表示,讀作「 a 不屬於 A 」。 集合的表示法: 列舉法:將一集合中的所有元素一一列出,以逗點分開,再以大括號 { } 將元素括起來 表示。 (1)

補 給站

元素沒有次序關係,而且集合中之元素重複無效。 構式法:將集合中的元素,用共同的特徵把它描述出來,通常用符號 {x x 具有的特徵} 來表示。 例如:1~ 2 之間所有的實數,表示為{x 1 ≤ x ≤ 2,x ∈ »} 。

10

(2)

補 給站

通常無法全部列舉的集合,我們就必須用構式法表示。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181


4.

集合的性質: 空集合:不含任何元素所成的集合稱為空集合,以符號{ } 或 ∅ 表示。 子集(合):又稱部分集合。就是集合 A 中所有的元素都是集合 B 的元素, 則稱 A 是 B 的子集,通常以「 A ⊂ B 」表示,讀作「 A 包含於 B 」,如圖。 集合的相等:有兩集合 A 、 B ,若 A ⊂ B 且 B ⊂ A ,則 A = B 。 (1)

(2)

(3)

補 給站

空集合是任意集合的子集,即 ∅ ⊂ A 。( A 代表任意集合) 若 A 集合有 n 個相異元素,則 A 的子集個數為 2 個。 宇集(U ):所有欲討論的範圍內最大的集合,稱為宇集,通常用「U 」表示。 交集:由兩集合 A 、 B 的共同元素所組成的集合,稱為 A 與 B 的交集,以「 A ∩ B 」表 示,即 A ∩ B = {x x ∈ A 且 x ∈ B} 。 聯集:由兩集合 A 、 B 的所有元素所組成的集合,稱為 A 與 B 的聯集,以「 A ∪ B 」表 示,即 A ∪ B = {x x ∈ A 或 x ∈ B} 。 n

(4) (5)

|

(6)

|

補 給站

交集與聯集符合交換律、結合律及分配律,即 A∩ B = B ∩ A, A∪ B = B ∪ A A∩ B ∩C = A∩ B ∩C , A∪ B ∪C = A∪ B ∪C A∩ B ∪C = A∩ B ∪ A∩C , A∪ B ∩C = A∪ B ∩ A∪C 差集:將屬於集合 A 但不屬於集合 B 之所有元素所成的集合記為 A − B ,即 A − B = { x x ∈ A 但 x ∉ B} ,稱為 A 與 B 的差集;同理 B 與 A 的差集為 B − A = { x x ∈ B 但 x ∉ A} 。 餘集:又稱補集,設在宇集U 中有集合 A ,則在 A 以外的元素所成的集合,稱為 A 的餘 集,以 A 表示,即 A = {x x ∈U 但 x ∉ A} 。 用圖形來輔助說明: 交集: A ∩ B = {x x ∈ A 且 x ∈ B} (

)

(

(

)

(

)

)

(

(

)

)

(

(

)

)

(

)

(

)

(7)

(8)

'

(9)

聯集: A ∪ B = {x x ∈ A 或 x ∈ B}

差集: A − B = {x x ∈ A 但 x ∉ B} a.

182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b.

B − A = {x x ∈ B

但 x ∉ A}


餘集: A

′ =

5.

x ∈U

但x

笛摩根定律(

A}

):

De Morgan Laws

(

(1)

6.

{x

A ∩ B )′ = A′ ∪ B′

(2)

A ∪ B )′ = A′ ∩ B′

(

集合元素的個數: 我們以 n S 代表集合 S 的元素個數,則 (

)

n ( A ∪ B ) = n ( A) + n ( B ) − n ( A ∩ B ) n ( A − B ) = n ( A) − n ( A ∩ B ) n ( B − A) = n ( B ) − n ( A ∩ B )

(1)

(2)

1

設 A={

}

1, 3, 5, 6

,B ={ }, } ,試求

U = {1, 2, 3, 4, 5, 6 (1) A ∩ B (2) A ∪ B (4) B − A (5) A′ ′ ′ (7) ( A ∩ B ) (8) ( A ∪ B )

解 分析

(7)

設 A={

2, 5

(3)

(6)

A− B B′

A′ ∪ B′ = {2, 4} ∪ {1, 3, 4, 6} = {1, 2, 3, 4, 6} =

(8)

(

A ∩ B )′

A′ ∩ B′ = {2, 4} ∩ {1, 3, 4, 6}

(6)

(7)

(

A ∩ B )′ = U − ( A ∩ B ) = {1, 2, 3, 4, 6}

(8)

(

A ∪ B )′ = U − ( A ∪ B ) = {4}

(3) (4) (5)

}

1, 2, 3, 5

}

,試求

A∩ B (2) A ∪ B B−A (5) A′ ′ ′ (7) ( A ∩ B ) (8) ( A ∪ B ) A∩ B ={ } 解 A∪ B ={ }

(1)

(3)

(4)

(6)

(1)

1, 3

(2)

0,1, 2, 3, 5

(3)

(6)

,B ={

0,1, 2, 3, 4, 5, 6

(5)

A ∩ B = {5} A ∪ B = {1, 2, 3, 5, 6} A − B = {1, 3, 6} = A − ( A ∩ B ) B − A = {2} = B − ( A ∩ B ) A′ = {2, 4} B′ = {1, 3, 4, 6}

(2)

U ={

(4)

4} = ( A ∪ B )′

={

(1)

}

0,1, 3

A− B B′

A − B = {0} B − A = {2, 5} A′ = {2, 4, 5, 6} B′ = {0, 4, 6}

(7)

(

A ∩ B )′ = {0, 2, 4, 5, 6}

(8)

(

A ∪ B )′ = {4, 6}

10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183


2

設 A ={ x− x y =? 2

(

,

1,

x + y}

)

解 ∵ ∴

⇒ 故

, B = { } 且 A = B ,則 設 A = {x − } , B = {x + 則 x y =? 5, 3

(

A=B

⎧2 x − 1 = 5 ⎧2 x − 1 = 3 ⎨ ⎨ ⎩x + y = 3 ⎩x + y = 5 ⎧x = 3 ⎧x = 2 ⎨ ⎨ ⎩y = 0 ⎩y = 3

( x, y )

= ( 3, 0 )

}

1,1, 2, 2, 3, 3, 3

解 ∵

,

2, 2

x − y}

且A= B,

)

解 ∵

∴ ⇒ 故

A=B

(不合)或 ⎧⎨ x − 4 = 2x − y x+2=5

⎧x − 4 = x + 2 ⎨ ⎩2 x − y = 5 x =3 y=7

( x, y )

= ( 3, 7 )

( 2, 3)

3

已知 A = { 何?

4, 5

,則 A 的子集合個數為 已知 A = {x − ≤ x ≤ 集合個數為何?

有 3 個元素 ∴ 子集合個數為 2 = 8 個 A = {1, 2, 3}

3

|

1

解 由題意知 A = {−

3,

x

為整數} ,則 A 的子

有 5 個元素 ∴ 子集合個數為 2 = 32 個 }

1, 0,1, 2, 3

5

4

求1~ 500 的自然數中,是 3 或 5 的倍數者共有 求1 ~ 1000 的自然數中,是 2 或 3 的倍數者共 多少個? 有幾個? 解 設 BA 為為 35 的倍數之集合 的倍數之集合 ∴

C 為 15 的倍數之集合

A = {3, 6, 9, , 498} B = {5,10,15, , 500} C = {15, 30, 45, , 495} n ( A) = 166 n ( B ) = 100 n ( C ) = 33

, , 故 因此求 3 或 5 的倍數個數,即求

n ( A ∪ B ) = n ( A) + n ( B ) − n ( A ∩ B ) = n ( A) + n ( B ) − n ( C ) = 166 + 100 − 33 = 233

故共有 233 個

184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的倍數之集合 解 設 BA 是是 32 的倍數之集合 C 是 6 的倍數之集合

∴ n A = 500 , n B = 333 , n C 因此求 2 或 3 的倍數個數,即求 (

)

(

)

(

n ( A ∪ B ) = n ( A) + n ( B ) − n ( A ∩ B ) = n ( A) + n ( B ) − n ( C ) = 500 + 333 − 166 = 667

故共有 667 個

)

= 166


5

某社區共 47 戶;有甲、乙兩種報紙供應,已 老師出兩個題目給全班 40 個同學練習;解出 知每戶至少訂一份,訂甲報的有 32 戶,訂乙 第一題有 25 人,解出第二題有17 人,兩題都 報的有 25 戶,則只訂甲報的共有多少戶? 解出來的有 6 人,求兩題都解不出來的有幾 人? 解 ∵ n 甲 = 32 (

)

n(

)

乙 = 25 解 設 A 為第一題解出的集合,且 n A = 25 n 甲 ∪ 乙 = 47 ∴ n 甲 ∩ 乙 = 32 + 25 − 47 = 10 故只訂甲報為 A 為第二題解出的集合,且 n A = 17 n 甲 − 乙 = n 甲 − n 甲 ∩ 乙 = 32 − 10 = 22 (戶) 由圖形知,重疊部分為兩題都解出來的人, 即n A ∩ A =6 ∴ n A ∪A =n A +n A −n A ∩A = 25 + 17 − 6 = 36 故兩題都沒解出來者為鋪色部分,即 (

(

)

(

)

)

( 1)

1

(

)

(

)

(

2

( 1

2)

2)

( 1

2)

( 1)

(

2)

n ( A1 ∪ A2 )′ = n (U ) − n ( A1 ∪ A

2

= 40 − 36 = 4

( 1

2)

)

(人)

焦點二 樣本空間與事件 1.

2. 3. 4. 5. 6. 7. 8.

樣本空間:隨機試驗中一切可能出現的情形所成之集合,稱為此試驗的樣本空間,通常以 S 表示。 樣 本:樣本空間 S 中的每一個元素稱為樣本。 事 件:樣本空間 S 的每一子集均稱為此樣本空間之事件。 空事件:即永遠不會發生的事件,記作 ∅ 。 餘事件:發生事件 A 以外的事件,稱為 A 的餘事件,記作 A 。 和事件:兩個事件 A 、 B 中至少有一事件發生的事件,稱為 A 、 B 的和事件,記作 A ∪ B 。 積事件:事件 A 與事件 B 皆發生的事件,稱為 A 與 B 的積事件,記作 A ∩ B 。 互斥事件:若 A 與 B 事件不可能同時發生,即 A ∩ B = ∅ 時,稱 A 、 B 兩事件為互斥事件。 '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10

185


6

擲一公正的硬幣三次,求 出現三正面的事件 A 出現同一面的事件 B 至少有一正面的事件 C A 與 B 的和事件 A 與 C 的積事件 事件 C 的餘事件。

擲兩個均勻骰子一次,求 點數和大於 9 的事件 A 點數相同的事件 B A 與 B 的積事件 A 與 B 的和事件 點數和為13 的事件 C 。

(1)

(1)

(2)

(2)

(3)

(3)

(4)

(4) (5)

(5)

(6)

解 樣本空間

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 +, +, + )}

(2)

B = {( +, +, + ) , ( −, −, − )}

(3)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5)

(6)

,

,

(2)

B = {( 6, 6 ) , ( 5, 5) , ( 4, 4 ) , ( 3, 3) , ( 2, 2 ) , (1,1)}

(4)

(1)

,

A = {( 6, 6 ) , ( 5, 6 ) , ( 6, 5) , ( 6, 4 ) , ( 5, 5) , ( 4, 6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A ∩ B = {( 6, 6 ) , ( 5, 5)} A ∪ B = {( 6, 6 ) , ( 5, 6 ) , ( 6, 5) , ( 6, 4 ) , ( 5, 5) , ( 4, 6 ) , ( 4, 4 ) , ( 3, 3) , ( 2, 2 ) , (1,1)}

,

,

,

,

,

(5)

∵ 點數和不可能為 13

C =∅

,

+, −, − ) , ( −, +, − ) , ( −, −, + )}

A ∪ B = {( +, +, + ) , ( −, −, − )} A ∩ C = {( +, +, + )}

C

′=

{( −, −, − )}

年 月 日動手 年 月 日完成 1.

設 A={ (1)

(4)

2.

5. 6. 7.

186

B− A=

A′ =

設 A={

,B ={

{7}

}

,B ={

}

(2)

}

(2)

,試求

A∪ B =

1, 2, 3, 4

{2,4,6}

1, 3, 4

}

1, 4, 7

{1,4}

1, 3, 5

{1,2,3,4,7}

,U = {

A ∩ B′ =

, B = { } ,試求

(3)

}

1, 2, 3, 4, 5, 6

{5}

2, 5

A− B =

{2,3}

,則

(3)

A′ ∪ B′ =

{2,4,5,6}

。 設 A = { x − } , B = {x + x + y} 且 A = B ,則 x + y = 7 或 9 。 已知 A = {− ∅} ,則 A 有 8 個子集合。 求1到 600 的正整數中,是 3 或 5 的倍數者共有 280 個。 某班有 35 位同學,家中有 Wii 的有 20 位,有 PS3 的有 23 位,兩樣都有的有11 位,請問家裡 兩樣都沒有的有 3 人。 (1)

4.

A∩ B =

設 A={ (1)

3.

}

1, 2, 3, 4

A∩ B = 2

1, 7

1, 0,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2)

B− A=

2,

{2,5}


8.

擲兩個均勻的骰子一次,求 點數和等於 8 的事件 A = { } 兩個骰子點數都是相同偶數的事件 B = { } A 與 B 的積事件 = { } A 與 B 的和事件 = { } 。 ,則集合 A 的元素個數為 3 ,且集合 A 的子集合有 8 個。 若A= 設 A 為擲兩枚硬幣出現一正一反的事件, B 為擲兩個骰子點數和為 7 的事件,則 A 與 B 的積 事件為 ∅ 。 ( 2, 6 ) , ( 3, 5 ) , ( 4, 4 ) , ( 5, 3) , ( 6, 2 )

(1)

( 2, 2 ) , ( 4, 4 ) , ( 6, 6 )

(2)

( 4,4 )

(3)

( 2, 6 ) , ( 3, 5 ) , ( 4, 4 ) , ( 5, 3 ) , ( 6, 2 ) , ( 2, 2 ) , ( 6, 6 )

(4)

9. 10.

{1,1, 2, 2, 3}

10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187


求機率問題

10-2

焦點一 機率的定義及性質 1.

定義: 設一隨機試驗的樣本空間 S 中,每一樣本出現的機會均等。若 A ⊂ S ,則事件 A 發生的機率 以 P A 表示,且 P A = nn SA 。 (

(

)

)

補 給站

(

)

(

)

簡單來說, P A = A 事件發生的情形數 所有的情形個數 。 機率的性質: P S = 1, P ∅ = 0 (

)

2.

(

(1)

(3) (5)

)

(

)

P ( A′) = 1 − P ( A) P ( A ∩ B′) = P ( A) − P ( A ∩ B )

(2)

0 ≤ P ( A) ≤ 1

P ( A ∪ B ) = P ( A) + P ( B ) − P ( A ∩ B ) P ( A′ ∩ B ) = P ( B ) − P ( A ∩ B ) (4)

1

擲一個均勻的骰子一次,試求下列情形之機 擲一個均勻的骰子一次,試求下列情形之機 率: 率: 點數為 7 點數為 6 點數為偶數 點數不為 6 點數小於 3 。 點數為質數。 (1)

(1)

(2)

(2)

(3)

(3)

n( S ) = 6

(1)

設 A 為點數為 6 的事件,則 A = {6} 即 n A =1 (

(2)

)

P ( A) =

(2)

1, 2, 3, 4, 5

(3)

n( B) 5 = n(S ) 6

P ( C ) = n (C ) = 2 = 1 nS 6 3 (

188

}

1, 2

)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

P ( A) =

n ( A) =0 n( S )

設 B 為點數為偶數的事件, 則 B = { } ,即 n B = 3 ∴ P B = nn BS = 63 = 12 設 C 為點數為質數的事件, 則 C = {2 } ,即 n C = 3 ∴ P C = nn CS = 63 = 12 (

設 C 為點數小於 3 的事件,則 C = { 即n C =2 (

)

2, 4, 6

)

P(B) =

設 A 為點數為 7 的事件, 則A=∅, 即n A =0 (

n ( A) 1 = n( S ) 6

設 B 為點數不為 6 的事件, 則 B ={ } 即n B =5 (

n( S ) = 6

(1)

(3)

)

(

)

(

)

, 3, 5

(

)

(

)

(

)

(

)

(

)


2

擲兩個均勻骰子一次,試求下列情形之機率: 擲兩個均勻骰子一次,試求: 點數和為13 點數和為10 點數相同的機率 點數和小於 5 。 點數和不小於11的機率 = × = 點數和為幾點時機率最大? 解 (1)

(2)

(1)

(3)

(2)

n ( S ) 6 6 36

(1)

(2)

∵ 點數和最大為 12 ∴ 點數和不可能為 13 即機率為 0 設 A 為點數和為 10 的事件,則 A={ 6 } ,即 n A = 3 ∴ P A = nn SA = 363 = 121 設 B 為點數和小於 5 的事件 即 B 為點數和為 2 、 3 、 4 的事件 ⇒ B ={ ⇒ n B =6 ∴ P B = nn BS = 366 = 16 (

, 4 ) , ( 5, 5 ) , ( 4, 6 )

(

(3)

)

(

)

(

)

(

(3)

解 分析 點數和

)

(

)

)

(

)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5

4

10 11

12

3

2

1

n ( S ) = 36 (1)

設 A 為點數相同的事件,則

A = {(1,1) , ( 2, 2 ) , ( 3, 3) , ( 4, 4 ) , ( 5, 5) , ( 6, 6 )}

即n A =6 ∴ P A = 366 = 16 設 B 為點數和不小於 11 的事件 即 B 為點數和為 11 、 12 的事件 ⇒ B ={ } ⇒ n B = 3 ∴ P B = 363 = 121 ∵ 點數和為 7 之事件為 (

)

(

3

次數 點數和之機率 = 36x 同學可記憶此結論,會加快解題速度喔!

(1,1) , (1, 2 ) , ( 2,1) , (1, 3) , ( 2, 2 ) , ( 3,1)}

(

2

) (

(2)

)

( 5, 6 ) , ( 6, 5 ) , ( 6, 6 )

(

(3)

)

(

)

{(1, 6 ) , ( 2, 5 ) , ( 3, 4 ) , ( 4, 3) , ( 5, 2 ) , ( 6,1)}

∴ 知道點數和為 7 時機率最大 3

在袋子裡放進相同的紅球 4 個、黑球 3 個 袋中有相同的白球 3 個、紅球 5 個,若一次取 若從袋中取1球,發現是紅球的機率為何? 出 2 球,求 自袋中一次取 2 球, 2 球異色的機率為何? 2 球同色 至少1紅球 的機率。

(1)

(2)

(1)

(1)

(2)

n(S ) = C = 7 7 1

設 A 是取到紅球的事件 ∴ n A =C =4 ⇒ P A = nn SA = 74 (

)

(

)

(

)

(

)

設 B 是 2 球異色的事件,即 B 是 1 紅球 1 黑 球的事件 ∴ n B = C × C = 12 ⇒ P B = nn BS = 1221 = 74 (

)

)

4 1

)

(

)

樣本空間 −2 白球

P( B) = P(S ) −

C 32 = 1 −

n(S )

3 25 = 28 28

n ( S ) = C 82 = 28 (1)

3 1

(

=

4 1

n ( S ) = C 72 = 21

(

(2)

解 分析 至少1 紅球 = 樣本空間 − 沒有紅球

(2)

設 A 為 2 球同色的事件 即 A 為 2 白球或 2 紅球的事件 ∴ n A = C + C = 13 ⇒ P A = nn SA = 1328 設 B 為至少 1 紅球的事件 即 B 為 1 白球 1 紅球或 2 紅球的事件 ∴ n B = C × C + C = 15 + 10 = 25 ⇒ P B = nn BS = 25 28 (

)

(

)

(

)

(

)

3 2

5 2

(

)

(

)

3 1

5 1

(

)

(

)

10

5 2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189


4

甲、乙、丙、丁、戊 5 人排成一列,求甲乙丙 A 、 B 、 C 、 D 、 E 、 F 6 人排成一列,求 AB 相鄰且 CD 相鄰的機率。 必相鄰之機率。 解

n ( S ) = 5! = 120

設 A 為甲乙丙相鄰之事件 ∴ n A =3 × = 36 3 故 P A = 120 = 10 (

(

!

)

3!

36

n ( S ) = 6! = 720

設 X 為 AB 相鄰且 CD 相鄰的事件 ∴ n X =4 × × = 96 2 故 P X = 720 = 15 (

)

(

!

)

2!

2!

96

)

5

自「 , , , , 」任取相異 3 個數字組成 自「 , , , , , 」任取相異 4 個數字組 一個三位數,則此三位數為奇數之機率為何? 成一個四位數,則此四位數為偶數之機率為 = 5 × 4 × 3 = 60 何? 解 設n SA 為三位奇數之事件 1

2

(

3

4

1

5

)

∴ ⇒

n ( A) = 4 × 3 × 3 = 36 P ( A) =

36 3 = 60 5

2

3

4

5

6

= 6 × 5 × 4 × 3 = 360 解 設n SB 為四位偶數之事件 (

)

∴ ⇒

n ( B ) = 5 × 4 × 3 × 3 = 180 180 1 P( B) = = 360 2

6

自「 , , , , , 」中任取相異 4 個數字 自「 , , , , 」中任取相異 3 個數字組 組成一個四位數,求此數為偶數之機率。 成一個三位數,求此數為偶數之機率。 0

1

2

4

5

n ( S ) = 5 × 5 × 4 × 3 = 300

設 A 為四位偶數之事件 ∴ n A = 5 × 4 × 3 ×1 + 4 × 4 × 3 × 2 = 60 + 96 = 156 個位數為 0 個位數為 2 , 4 13 = ⇒ P A = 156 300 25 (

(

190

3

)

)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0

1

2

4

7

n ( S ) = 4 × 4 × 3 = 48

設 B 為三位偶數之事件 ∴ n B = 4 × 3 ×1 + 3 × 3 × 2 = 12 + 18 = 30 (

)

個位數為 0 個位數為 2 , 4 P( B) =

30 5 = 48 8


7

甲、乙、丙、丁、戊、己 6 人圍圓桌而坐,求 四男四女圍一圓桌而坐,求恰好是男女相間而 甲、乙、丙 3 人兩兩不相鄰的機率為何? 坐的機率。 解

n ( S ) = ( 6 − 1)! = 5! = 120

設 A 為甲、乙、丙兩兩不相鄰的事件 則 n A = 3 − × 3 × 2 ×1 = 12 (

)

1)!

(

丁、戊、己做環狀排列 甲、乙、丙 3 人插空隙 12 1 ∴ P A = 120 = 10 (

)

n ( S ) = ( 8 − 1)! = 7!

設 B 為男女相間而坐的事件 則 n B = − × 4 × 3 × 2 ×1 = 6 × 24 = 144 (

(4

)

1)!

男生先做環狀排列 女生再插空隙 ∴ PB= = (

)

144

1

7!

35

8

甲、乙、丙 3 人血型都不同的機率為何?(血 承老師講解 ,此 3 人血型都相同之機率為 型以四種論) 何? 8

n ( S ) = 4 × 4 × 4 = 64 A 3 n ( A) = 4 × 3 × 2 = 24

設 為 人血型都不同的事件 即 ∴ P A = 6424 = 83 (

)

4 × 4 = 64 解 設n SB 為= 43 ×人同血型的事件 (

)

即n B =4 ∴ P B = 644 = 161 (

) (

)

9

袋中有 3 紅球、 3 白球、 4 黑球,現自袋中一 承老師講解 8 ,此 3 人至少 2 人同血型之機率 次任取 3 球,求至少有兩種顏色的機率。 為何? 解

2 人同血型的事件, 解 設且 BP 為B 3 人至少 1 P B

n ( S ) = C 10 3 = 120

設 A 為至少兩種顏色的事件 則 A 為三個同色的事件 即n A C C C 6 故 P A 1 P A 1 1206

(

(

(

′) =

)

=

(

3 3 +

′) =

4 3 =

=

(

′)

)

=

(

′) =

而 B 為 3 人都不同血型的事件 故 P B 1 P B 1 83 85 ′

3 3 +

)

(

19 = 20

=

10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191


10

有甲、乙兩個袋子,每個袋中各放1~10 號共 有甲、乙兩個袋子,每個袋中各放1 ~ 6 號共 10 顆球,現自甲、乙兩袋中各取出一個球, 6 顆球,現自甲、乙兩袋中各取出一顆球,求 求這兩個球的號碼相差為 3 的機率。 這兩個球的號碼相乘為偶數的機率為何? 解

n ( S ) = C 101 × C 110 = 100

設 A 為取出相差為 3 的事件 則 甲 乙 、 、 、 、 故 n A = 3 + 4 × 2 + 3 = 14 14 7 即 P A = 100 = 50 1

2

3

4

5

6

(

4

1

5

7

2

6

8

3

4

設 B 為取出兩球相乘為偶數的事件 則 B 為取出兩球相乘為奇數的事件 ⇒ B 為兩球都是奇數的事件 故n B C C 9 即 P B 1 P B 1 369 1 14 34 ′

7

9

n ( S ) = C 16 × C 16 = 36

10

8

9

10

5

6

7

)

(

(

)

3 1×

′) =

(

)

=

3 1 =

(

′) =

=

=

* 11 阿呆擲兩個骰子,他看到點數和是 9 ,請問這 阿瓜擲兩個骰子,已知他至少丟了一個 5 點, 兩個骰子中至少有一個點數為 5 的機率為何? 求他兩個骰子點數和不小於10 點之機率。 解

S

為點數和為 9 的事件

∴ S ={ } ⇒ n S =4 設 A 為在點數和為 9 時,兩個骰子至少有一個為 5 的事件 ∴ A={ } ⇒ n A =2 故 P A = 24 = 12 ( 3, 6 ) , ( 4, 5 ) , ( 5, 4 ) , ( 6, 3)

(

S

(

S = {( 5,1) , ( 5, 2 ) , ( 5, 3) , ( 5, 4 ) , ( 5, 5 ) , ( 5, 6 ) , (1, 5 ) , ( 2, 5 ) , ( 3, 5 ) , ( 4, 5 ) , ( 6, 5 )}

)

⇒ n S = 11 設 B 為至少有一個 5 點時,點數和不小於 10 點之事 件 ∴ B ={ } ⇒ n B =3 故 P B = 113 (

( 4, 5 ) , ( 5, 4 )

(

為阿瓜至少擲了一個 5 點的事件

)

)

( 5, 5 ) , ( 5, 6 ) , ( 6, 5 )

(

)

(

)

)

12

設 A 、 B 表 兩 事 件 , 且 P A = 53 , 設 A 、 B 表 兩 事 件 , 且 P A = 14 , 1 7 1 7 P B = , P A ∩ B = ,求 P A ∪ B = ? P B = , P A ∪ B = ,求 P A ∩ B = ? 3 15 2 8 (

(

′)

解 ∵

(

P ( B′) =

且 P A∪ B (

)

(

)

1 3

P ( B ) = 1 − P ( B′) =

= P ( A) + P ( B ) − P ( A ∩ B ) 3 2 7 5 3 15 9 + 10 − 7 12 = 15 15

= + − =

192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

(

)

2 3

(

)

(

解 ∵

P ( A) = 1 − P ( A′) =

且 P A∩ B (

)

4 5

3 4

= P ( A) + P ( B ) − P ( A ∪ B ) =

=

(

)

=

3 1 7 + − 4 2 8 6+4−7 3 = 8 8

′)

)


13

老師在班上挑同學參加數學競試,若小奇被抽 從1到 50 的正整數中任取1數,求此數是 2 或 5 中的機率為 14 ,小翎被抽中的機率為 13 ,兩人 的倍數之機率為何? 解 設n SA 為= 50的倍數之事件 都被抽中的機率為 16 ,則兩人至少有1 人被抽 B 為 的倍數之事件 則 A ∩ B 為 的倍數之事件 中的機率為何? A ∪ B 為 或 的倍數之事件 (

)

2 5

10 2 5 n ( A) = 25 n ( B ) = 10

解 設 BA 表小奇被抽中的事件 表小翎被抽中的事件

⇒ , , n A∩ B 故 P A∪ B = P A + P B − P A∩ B

則 A ∩ B 表兩人都被抽中的事件 A ∪ B 表兩人至少有 1 人被抽中的事件 故 P A ∪ B = 14 + 13 − 16 = 125 (

(

)

設 A 、 B 表兩事件,且 P 3 7 P B = , P A ∪ B = ,求 P A 8 8 )

(

解 ∵

(

)

(

A) =

∴ 78 = 34 + 83 − P A ∩ B ⇒ P A ∩ B = 82 = 14 故P A B P A P A (

(

(

)

(

)−

(

)

B)

)

(

)

(

(

)

(

解 ∵

)

(

′)

)

P ( A ∩ B′) = P ( A) − P ( A ∩ B )

∴ 13 = 23 − P A ∩ B ⇒ P A ∩ B 故 P A∪ B = P A + P B − P A∩ B (

3 1 1 = − = 4 4 2

(

=5

, 設 A 、 B 表 兩 事 件 , 且 P A = 23 , ? P B = 12 , P A ∩ B = 13 ,求 P A ∪ B = ? (

)

′) =

3 4

B′ ) =

P ( A ∪ B ) = P ( A) + P ( B ) − P ( A ∩ B )

(

)

25 10 5 = + − 50 50 50 3 = 5

14 (

)

(

)

)

(

=

)

(

(

)

(

)

=1

3

)

2 1 1 4+3−2 5 + − = = 3 2 3 6 6

10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193


數學期望值

10-3

焦點一 1.

2.

定義: 設某事件發生的機率為 p ,而發生時可得到 m 元的報酬,則 p × m 稱為此事件的數學期望 值,簡稱期望值,以符號 E 表示。 若某樣本空間可分割成 n 個事件,其機率分別為 p 、 p 、……、 p ,若發生該事件可得 m 、 m 、……、 m 元的報酬,則 E = m p + m p + +m p 。 1

1

2

n

補 給站

若為公平的試驗 ⇔

1 1

袋中有10 元硬幣 6 枚, 5 元硬幣 4 枚,求 任取1枚 任取 2 枚 的期望值為何? (2)

解 分析 ∵

(1)

E2 = 16 = 2 × 8 = 2 × E1

∴ 取 2 枚的期望值 = 取 1 枚的期望值 ×2 可推論: 取 N 枚的期望值 = 取 1 枚的期望值 ×N 取到 10 元的機率 P = 6 +6 4 = 53 取到 5 元的機率 P = 6 +4 4 = 52 ∴ 期望值 E = 53 ×10 + 52 × 5 = 6 + 2 = 8 (元) 取到 2 枚 10 元的機率 P = CC = 13 , 可得 20 元 取到 1 枚 10 元、 1 枚 5 元的機率 P = C × C = 8 ,可得 15 元 C 15 取到 2 枚 5 元的機率 P = C = 2 ,可得 10 元 C 15 故期望值 1 8 2 E = × 20 + × 15 + × 10 = 16 (元) 3 15 15 1

1

2

3

6 1

10 2

4 1

4 2 10 2

2

194

n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n

袋中有 3 白球、 2 黑球,若取到白球可得 40 元,取到黑球可得 60 元,求 任取1球 任取 2 球 的期望值。 (2)

(1)

(1)

6 2 10 2

取到白球之機率 P = 3 +3 2 = 53 取到黑球之機率 P = 3 +2 2 = 52 ∴ 期望值 E = 53 × 40 + 52 × 60 = 24 + 24 = 48 (元) 取 2 球的期望值 = 取 1 球的期望值 ×2 = 48 × 2 = 96 (元) 1

2

1

2

(2)

2

n

E =0

1

(1)

2

2

(2)


2

某遊樂場推出每張10 元的彩券 1000 張,頭獎 可得1000 元,共有1 張;二獎可得 500 元,共 有10 張;普獎可得 50 元,共有 50 張。若某甲 買了1張,求 甲獲得獎金的期望值 甲購買1張的期望值。

(1)

(2)

(1)

E=

1 10 50 × 1000 + × 500 + × 50 1000 1000 1000

(元) ∵ 甲購買 1 張需付 元 ∴ 購買的期望值為 − 即賠 元 = 1 + 5 + 2.5 = 8.5

(2)

10

= −1.5

(元)

1.5

3

某次考試共有選擇題 10 題,答案都是四選一 的單選題,答對可得 5 分,答錯需倒扣 x 分, 為了防止學生亂猜而失去公平性;求在公平情 形下 x 應為何? 解 答對的機率 P = 14 ,答錯的機率 P = 34 1

解 玩1 次獎金的期望值 1 1 2 E=

10

× 10 +

10

×8 +

10

= (元) ∴ 甲每次的期望值為 故玩 次的期望值為 − 即賠 4 元

×6+

2 4 ×4+ ×2 10 10

(元) (元)

4.6

10

8.5

夜市的彈珠台,假設共 10 格且每格打進的機 率都相等;若10 格中獎金10 元的有1格, 8 元 的有1格, 6 元的有 2 格, 4 元的有 2 格, 2 元 的有 4 格。若玩1 次需 5 元,求某甲連玩10 次 的期望值。

2

∵ 是公平的試驗,即期望值 E = 0 故 14 × 5 − 34 × x = 0 ⇒ x = 53

10

− 5 = −0.4 × 10 = −4

4.6

0.4

香腸伯擺攤賣烤香腸,每條 30 元。顧客可以 用擲骰子的方式跟他賭香腸,玩法是擲一粒骰 子,出現點數為 5 或 6 時可得香腸一條。若此 遊戲為一個公平的遊戲,求每玩一次顧客應付 多少錢? 解 設每玩一次要付 2 元1 x

且贏的機率 P = 6 = 3 ,可得 30 元 輸的機率 P = 64 = 23 ,需付 x 元 ∵ 為公平的遊戲 ∴ 13 × 30 − 32 × x = 0 ⇒ x = 15 (元) 即須付 15 元 1

2

4

假設學生平安保險每學年的保費為100 元,若 學生意外身故可得理賠金120 萬元。若由資料 顯示臺灣的學生意外死亡率為 0.007% ,求保 險公司承保此保險的期望值為何? 保險公司一定會收 100 元保費 解 ∵但當學生意外時才需支付 120 萬元

∴ 期望值 = 100 + −1200000 × 0.007% = 100 − 84 = 16 (元) (

)

設 70 歲的老者要買一份一年期 100 萬元的壽 險,需交保費 60000 元,假設據保險公司私下 統計的資料顯示,該年齡的老人1年平均存活 率為 95% ,求保險公司承保獲利的期望值為 何? 保險公司一定會收 60000 元保費 解 ∵且當老人身故時才需支付 100 萬元

∴ 期望值 = 60000 + −1000000 × 1 − 95% = 60000 − 50000 = 10000 (元) [(

)

(

10 )]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195


年 月 日動手 年 月 日完成 1.

擲兩個均勻的骰子一次,試求 點數和為 0 的機率為 0 點數和大於等於10 的機率為 16 。 【 】 袋中有相同的紅球 4 個、白球 5 個,現一次自袋中取出 2 球,求 5 4 2 球同色的機率為 2 球異色的機率為 9 9 至少1白球的機率為 56 。 【 】 有 3 男 3 女排成一列,求女生都排在一起且男生也都排在一起的機率為 101 。 【 】 甲、乙、丙 3 人生日都不在同一個月的機率為 5572 。 【 】 設 A 、 B 表兩事件,且 P A = 23 , P B = 12 , P A ∪ B = 56 ,則 P A ∩ B = 13 , 1 P A B 。 【 】 3 小丸子家共有 6 個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姊姊及小丸子。某日他們 6 人圍圓桌吃火 【 】 鍋,小丸子恰好單獨坐在爺爺及爸爸之間的機率為 101 。 現有甲、乙兩袋,袋中各自有1號到 5 號各 5 個球,若自兩袋中各取出1個球,求甲袋之球號 碼大於乙袋號碼的機率為 52 。 【 】 阿星自一副 52 張的撲克牌中任取 5 張,求恰為兩對( )的機率為 C × C × C × C 。(不用計算,僅列式子即可) 【 】 C 秀欣每天上班騎機車途中會經過四個有紅綠燈的十字路口,碰上紅燈之次數及機率如下: 次數 機率 x 假設至少碰上 2 次紅燈的機率為 a ,至多碰上 2 次紅燈的機率為 b ,則 x = a= b= 。 【 】 袋中有1000 元鈔 2 張, 500 元鈔 3 張,100 元鈔 5 張,求 任取1張,則期望值為 元 任取 2 張,則期望值為 800 元。 【 】 某地方政府為籌措財源,發行運動彩券,每張面額 50 元,共發行10 萬張。其中特獎金額為 100 萬元,只有 1 張;頭獎金額為 20 萬元,共有 5 張;二獎金額為 10 萬元,共有 10 張;普獎 為 200 元,共有1000 張。阿民買了1張,求 獲得獎金的期望值為 32 元 購買1張的期望值為 −18 元。 【 】 阿常與阿久兩人聊天時,阿常提議擲骰子來賭錢。阿常說:「若骰子點數為奇數,你給我 2 元;若點數為 2 、 4 點,你給我 6 元;若點數為 6 點,我給你15 元」,請問若你是阿久,你會 不會與阿常玩這場賭局?答: 不會 。 【 】 (1)

2.

(2)

10-2

(2)

(1)

(3)

3.

4.

5.

10-2

10-2

(

(

6.

10-2

)

(

)

(

(

)

)

′) =

10-2

10-2

7.

10-2

8.

Two-pairs

13 2

9.

4 2

52 5

4 2

44 1

10-2

0

1

2

0.04

0.25

0.3

3

4

0.05

(1)

(2)

10.

0.71

(1)

11.

(1)

12.

(3)

0.59

400

0.36

10-2

(2)

(2)

10-3

10-3

10-3

196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年 月 日動手 年 月 日完成 ( C )1. 設 A = {x +

, B = {x − } ,若 A = B ,則 (C) (D) − 。 *( A )2. 設 A = {x −3 < x < 5} , B = {x 1 ≤ x ≤ 8} ,求 A − B = ( 2, 3 )

3,

y − 2} ( 4,

1, 5

( x,

y) =

(A) (

3, 2 )

(B) ( −

1, 4 )

1)

(A) { x −3 < x < 1} (B) { x −3 < x ≤ 1} (C) { x 1 < x < 5} (D) { x 1 ≤ x < 5} 。

( C )3. 某班共 45 位同學,其中有 38 位近視,有 24 位鼻子過敏,兩者都有的共有19 位;求 沒近視也沒鼻子過敏的有幾人? (A) 8 (B) 5 (C) 2 (D)1。 ( A )4. 同時擲一個均勻的骰子及一個 10 元硬幣一次,則其樣本空間的元素個數為何? (A)12 (B) 20 (C) 36 (D) 64 。 ( B )5. 擲一枚公正的硬幣 3 次,恰好出現 2 次正面的機率為何? (A) 18 (B) 83 (C) 52 (D) 2 。 3 ( D )6. 同時擲兩個均勻骰子一次,點數和小於 10 之機率為 (A) 16 (B) 367 (C) 3629 (D) 5 。 6 ( B )7. 袋中有 5 紅球、 3 白球、 2 藍球及1黃球,自袋中任取 2 球,球的顏色相同的機率為 何? (A) 459 (B) 1455 (C) 1445 (D) 119 。 ( D )8. 若某人同時擲 5 枚公正硬幣一次,則至少有 2 枚出現正面的機率為 (A) 1611 (B) 3223 (C) 25 (D) 13 。 32 16 ( B )9. 甲、乙、丙、丁、戊、己共 6 人排成一列,則甲、乙、丙 3 人兩兩皆不相鄰的機率 為 (A) 16 (B) 15 (C) 14 (D) 13 。 ( D )10. 袋中有相同的 3 紅球、 3 白球、 2 黑球,求自袋中取 2 球, 2 球異色的機率為 (A) 1 (B) 1 (C) 5 (D) 3 。 2 4 14 4 *( C )11. 自 4 對夫妻中任取 4 位,求恰有1對的機率為 (A) 76 (B) 358 (C) 3524 (D) 353 。 ( D )12. 袋中有1 到 9 號相同大小的球,自袋中任取 3 球,則取到 3 球中最大號碼為 7 號之機 率為何? (A) 13 (B) 17 (C) 283 (D) 285 。 ( C )13. 設有 20 張相同的卡片,在上面寫下1到 20 的數字,若自袋中同時抽出 2 張卡片,則 13 卡片上數字和等於13 的機率為何? (A) 571 (B) 652 (C) 953 (D) 190 。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10

197


( D )14. 已知樂透彩的玩法是由1至 42 號中圈選 6 個相異號碼,且每期開出 6 個相異的中獎 號碼(不含特別號),則購買 2 張號碼均相異之樂透彩券中,恰有 2 個為中獎號碼之 機率為何? (A) C1 × C1 (B) CC × CC (C) C C× C (D) C C× C 。 ( B )15. 設 A 、 B 表兩事件,且 P A = , P B , P A ∪ B = ,則 P A − B = (A) (B) (C) (D) 。 ( B )16. 同時擲兩粒均勻的骰子一次,若點數相同可得 220 元,否則須賠 元,則此次投擲 所得金額之期望值為多少元? (A) −85 (B) −5 (C) (D) 。 ( B )17. 擲 3 枚公正的硬幣一次,若出現 x 個正面,則可獨得 2 x 元,若皆未出現正面則輸 8 元,則期望值為 (A) 0 (B) 2 (C) 4 (D) 6 。 ( C )18. 袋中有 元硬幣 個, 10 元硬幣 個, 元硬幣 4 個,則任取 2 個之期望值為 (A) 20 (B) (C) 40 (D) 。 ( B )19. 小金為了籌措資金到外國找男朋友,竟異想天開想用買彩券的方式來賺錢。她買了 10 張,每張售價 50 元的彩券,其中彩券商共發行10000 張,特獎 2 張,每張獎金 10 萬元;頭獎 5 張,每張 1 萬元;二獎 20 張,每張獎金 3000 元;普獎 500 張,每張 200 元。求小金買這 10 張彩券的期望值為何? (A) (B) −90 (C) −180 (D) 410 元。 ( D )20. 甲、乙、丙三所高中的一年級分別有 、 4 、 個班級,從這12 個班級中隨機選取 一班參加國文抽考,再從未被抽中的11個班級中隨機抽取一班參加英文抽考。則參 加抽考的兩個班級在同一所學校的機率最接近以下哪個選項? (A) 23% (B) 25% (C) 27% (D) 29% 。 42 6

36 4 42 6

42 6

(

0.3

0.4

0.5

)

36 4 42 6

(

0.8

6 2

′ ) = 0.5

42 6

36 10

6 2

(

)

42 12

0.9

0.6

50

5

50

3

30

3

85

5

50

90

3

198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5

36 10

(

)


10-4

資料整理與圖表編製

焦點一 次數分配表的編製 1.

資料整理的目的與步驟: 目的:將原本雜亂的原始資料,經過下列步驟整理後能夠更簡單、更具體的獲知資料的 意義。 步驟: 分類:任何資料皆有差異性存在,經由分類可以減少差異性。所謂分類就是依據資料 特性相同或相似的程度來區分,是整理資料的第一步。 歸類:所謂歸類就是將原始資料依其特性歸入其屬於的類別中。 列表:就是將歸類後的資料按照一定的系統、次序及格式編成統計表。列表後的資料 不僅簡單化,更具系統化,便於統計分析與運用。 繪圖:繪圖就是將已編製好的統計表,以適當的圖形把表內的數字更簡單地明示出 來。 將一堆複雜混亂毫無系統的資料整理後所得的數字,填入設計好的表格內,簡明而有系統地 顯示群體所蘊涵的特性及規律,此一表格通常稱為統計表。以下說明次數分配表編製的步 驟: 第一步-求全距: 全距即是全部資料中最大和最小的兩數據之差,即全距 = 最大值 − 最小值。 第二步-定組數: 統計資料的分類,稱為分組,分組的數目稱為組數。組數的多寡應視研究目的與資 料特性而定,通常取 7 ~15 組為適當組數。 第三步-定組距: 將資料分組,每一組的範圍稱為每一組的組距。通常會採用相等的組距分組,即組 距 = 全距 組數 。 第四步-定組限: 每一組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稱為組限,最大值稱為上限,最小值稱為下限;上限與 下限的平均值稱為組中點。在定組限時,務必使最小一組的下限,較實際資料的最 小值略低或相等;最大一組的上限,務必較實際資料的最大值略高或相等。又每一 組的數字資料含下限不含上限,但最後一組亦含上限。 第五步-歸類劃記: 將每一原始資料在對應的組內填記一劃,五劃為一小束(常記成 或正字),以便 計算統計。 第六步-計算次數: 在歸類劃記工作完成後,計算各組的次數,並將結果以數字填於表格的次數欄內, 同時將各組次數相加而求得總次數,並確認是否與原始資料之個數相符。 (1)

(2)

2.

||||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10

199


1

某公司有員工 20 人,其年齡如下:(單位: 某班學生 45 人,某次數學月考分數如下:(單 歲) 位:分) 28

23

25

20

25

35

52

69

82

65

14

62

52

36

25

24

22

25

26

27

53

45

71

49

76

63

61

56

26

21

24

22

25

46

43

57

56

69

42

51

74

85

請將此 20 人依年齡分為 5 組,組距為 2 歲,編 請將這 45 人的數學成績依分數分為 8 組,組 製次數分配表。 求全距:全距 = − = 距為10 分,編製次數分配表。 解 23

(1)

(2)

(3)

27

26

24

25

28 20 8 2 19

∵ 組數為 5 ,組距為 故定第一組下限為 ,上限為 21 ,以此類 推 歸類並計算次數,可得次數分配表如下: 組別(年齡) 劃記 計算次數(人) 19 ~ 21 1 21 ~ 23 3 23 ~ 25 正 5 25 ~ 27 正 9 27 ~ 29 2 總計 20

66

53

66

21

78

58

64

49

45

68

61

62

34

67

43

57

58

53

(1) (2)

(3)

求全距:全距 = 85 − 14 = 71 ∵ 組數為 8 ,組距為 10 ∴ 定第一組下限為 10 ,上限為 20 ,以此 類推 歸類並計算次數,可得次數分配表如下: 組別(分數) 劃記 計算次數(人) 10 ~ 20 1 20 ~ 30 2 30 ~ 40 3 40 ~ 50 正 8 50 ~ 60 正正 12 60 ~ 70 正正 13 70 ~ 80 4 80 ~ 90 2 總計 45

焦點二 直方圖與次數分配曲線圖

雖然次數分配表已大致能顯現出資料分配情形,但直方圖更能突顯出資料特徵,折線圖可 以明顯看出資料的變化情況。說明如下: 直方圖:直方圖的畫法是以變量為橫軸,次數為縱軸,按次數分配表之組限將之劃分為若干 線段(即分組),再以各組為底,其對應次數為高,畫長方形,即為直方圖。 次數分配曲線圖:將直方圖中的長方形頂邊中點連接起來所成的折線圖,稱為次數分配曲線 圖。一般而言,將資料分為 k 組,且各組的組中點依序為 、 x …… x ,各組對應次數為 、 …… ,在坐標平面上標出 、 …… 等 k 個點,再加上 x − h 與 x + h 兩點,其中 h 為組距,依序連接這 k + 2 個點所成的折線,稱為次數分配曲線圖。 1.

2.

x1

f1

k

( x2 , f 2 )

200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 xk , f k )

f2

( x1 , f1 )

fk

( 1

, 0)

(

k

, 0)

2


2

利用老師講解1所製作的次數分配表,畫出對 利用學生練習1所製作的次數分配表,畫出對 應的直方圖及次數分配曲線圖。 應的直方圖及次數分配曲線圖。 解

(1)

(2)

在老師講解 1 之次數分配表中 按各組組限 19 ~ 21 、 21 ~ 23 …… 27 ~ 29 在橫軸上劃分成五段,再以各組組距 2 為 底、其對應次數為高畫長方形,得直方圖如 下:

(1)

將上面的直方圖中長方形的頂邊中點連接, 即可得次數分配曲線圖如下:

(2)

由學生練習 1 之次數分配表中,按各組組限 10 ~ 20 、 20 ~ 30 …… 80 ~ 90 在橫軸劃分 成八段,再以各組組距 10 為底、其對應次數 為高畫長方形,得直方圖如下:

將上面的直方圖中長方形的頂邊中點連接, 即可得次數分配曲線圖如下:

焦點三 累積次數分配表與曲線圖

次數分配表使我們了解資料分配的狀況,但是統計問題的研究,經常還需要對具有某種特 性以下或以上次數的多寡,做充分的了解和運用,因此我們經常編製累積次數分配表來獲取這 份資訊。 一般而言,將次數分配表內各組的次數,從最小一組到最大一組依序累加,將所得數值記 入對應的組內,即得以下累積次數分配表;若將各組的次數從最大一組到最小一組依序累加, 則得「以上累積次數分配表」。以下表表示: 組別 次數 以下累積次數 以上累積次數 L ~U f f + + + L ~U + + + 1

1

1

2

2

f2

f1

1

f1

f2

f2

fk

f2

fk

+ + + ~U 總計 n 再將各組的上限為橫坐標,各該組對應的以下累積次數為縱坐標描點,再連接各對應點及點 L O ,即得以下累積次數分配曲線圖。

Lk

( 1,

k

fk

f1

f2

fk

fk

10

)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201


3

利用老師講解1 所製作的次數分配表,製作對 利用學生練習1 所製作的次數分配表,製作對 應的累積次數分配表及以下累積次數分配曲線 應的累積次數分配表及以下累積次數分配曲線 圖。 圖。 解

(1)

(2)

累積次數分配表如下: 以下 以上 組別 次數 累積次數 累積次數 (歲) (人) (人) (人) 19 ~ 21 20 1 1 21 ~ 23 3 19 4 23 ~ 25 5 9 16 25 ~ 27 9 18 11 27 ~ 29 20 2 2 總計 20 以下累積次數分配曲線圖如下:

(1)

(2)

4

若雅涵每天生活作息 以圓形圖表示如右, 請問她每天各用多少 小時念書及看電視?

若顥馨把她的壓歲錢 10000 元作如右圖之 規劃,請問她在儲蓄 及買衣服各用了多少 錢?

解 念書: 24 × 121 = 2 小時

儲蓄: 10000 × 50% = 5000 元 解 買衣服: 10000 × 20% = 2000 元

看電視: 24 × 241 = 1 小時

202

累積次數分配表如下: 以下 以上 組別 次數 累積次數 累積次數 (分數) (人) (人) (人) 10 ~ 20 45 1 1 20 ~ 30 3 2 44 30 ~ 40 3 6 42 40 ~ 50 8 39 14 50 ~ 60 26 31 12 60 ~ 70 13 39 19 70 ~ 80 43 6 4 80 ~ 90 45 2 2 總計 45 以下累積次數分配曲線圖如下: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5

某班級的同學按體重分組所得之以下累積次數 某個社團的成員依年紀分組所得之以下累積次 分配表如下,則 數分配表如下,則 人 人 全班共有 整個社團共有 人數最多的組別是 人數最多的組別是 , 歲, 人 人 有 有 不到 的有 超過 歲的有 人。 人。 (1)

(1)

(2)

kg

(3)

50kg

(2)

(3)

40

解 由圖形知: 全班有 40 人 (1) (2)

(3)

最多人的組別為 ~ , 有 21 − 2 = 19 人 不到 的有 人 40

50kg

21

50kg

解 由圖形知: 整個社團有 人 (1)

(2)

(3)

最多人的組別為 ~ 歲, 有 31 −14 = 17 人 超過 歲的有 50 − 31 = 19 人 50

30

40

40

10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203


算術平均數、中位數、百分等級

10-5

焦點一 平均數

算術平均數: 一群數值的總和除以這群數值的個數所得的商稱為算術平均數,通常用 x 來表示。 例: 21 與 27 的算術平均數為 21 + 27 ÷ 2 = 24 由未分組資料求算術平均數: 設 n 個數值分別為 、 x …… x , 則算術平均數為 x = 1n x + x + + x 。 由已分組資料求算術平均數: 若分組資料如表: 變量 x …… x 總計 x n 次數 …… 則其算術平均數為 = 1 + + + 。

1.

(

)

(1)

x1

2

n

( 1

n)

2

(2)

f

x

n

補 給站

x1

2

n

f1

f2

fn

( f1 x1

f n xn )

f 2 x2

設 x 表一群數值資料, x 表其算術平均數, a 、 b 為常數,則 x+a = x+a (2) bx = bx (3) bx + a = bx + a (1)

2.

加權平均數: 將資料之各項數值乘以其對應的權數,再將各項乘積的總和除以總權數所得之商即為加權平 均數,通常以W 代表之。計算公式為 W = xWW++xWW ++ ++Wx W (其中 x 表第 個數值,而W 表 x 的權數) 1

1

2

2

n

n

i

補 給站

1

2

i

i

i

n

權數:是用以衡量各項資料彼此之間的輕重關係之一種數值。 1

乖乖幼稚園向日葵班有 20 個小朋友。某日老 某工科班級 10 個男生比賽吃水餃,每人吃的 師教他們打羽毛球,每個小朋友可以跟老師對 顆數如下: 打的次數如下: 求這10 人平均每人可以吃下幾顆水餃? 算術平均數 求這一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人可以打多少下羽毛 解 = × + + + + + + + + + 球? 30

4

3

1

0

9

2

2

4

6

3

5

4

8

1

0

10

4

3

5

6

50

x

解 向日葵班小朋友打球的算術平均數為 1 x=

20

× (4 + 3 +1+ 0 + 9 + 2 + 2 + 4 + 6 + 3 + 5 + 4 + 8

+1 + 0 + 10 + 4 + 3 + 5 + 6 ) = 204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1 × 80 = 4 20

(下)

26

33

41

28

75

66

49

52

1 ( 30 50 26 33 41 28 75 66 49 52 ) 10 1 = × 450 = 45 10

(顆)


2

某商職高一甲班有 30 位同學,老師統計全班 之同學家中小孩的數目如下表: 小孩人數 (人) 次數 (人) 根據此表,求該班同學家裡平均有多少個小 孩? 解

x=

=

1

2

3

4

5

6

5

10

8

2

3

2

1× 5 + 2 ×10 + 3 × 8 + 4 × 2 + 5 × 3 + 6 × 2 30 84 30

= 2.8

某班 40 個同學每週零用錢統計如下表: 零用錢 金額 (元) 人數 (人) 求全班同學每人平均零用錢為多少元? 解

(個)

100

500

700

1000

2000

5000

1

24

11

2

1

1

1 × (1×100 + 24 × 500 + 11× 700 + 2 ×1000 40 +1 × 2000 + 1 × 5000 )

x=

=

1 × 28800 = 720 40

(元)

3

請計算1501、1502 、1503 、1504 、1505 的算 請計算 3701 、 3704 、 3707 、 3710 、 3713 的 術平均數。 算術平均數。 解 我們可以將這五個數字改寫成下列形式: 1500 + 1 , 1500 + 2 , 1500 + 3 , 1500 + 4 , 1500 + 5

解 將原數字改寫成 3700 + 1 , 3700 + 4 , 3700 + 7 , 3700 + 10 , 3700 + 13

∵ 1 、 4 、 7 、 10 、 13 的算術平均數

∵ 已知 x + a = x + a ∴ 先計算 1 、 2 、 3 、 4 、 5 的算術平均數 1 (1 + 2 + 3 + 4 + 5 ) = 3 5 1500 1503

x=

再加上

後得到

高中學生小呆某次月考成績如下: 科目 國文 英文 數學 物理 化學 成績 71 58 42 27 64 (分) 上課時數 5 5 5 4 4 (時) 請依上表求出小呆本次月考的加權平均成績。 W

71× 5 + 58 × 5 + 42 × 5 + 27 × 4 + 64 × 4 = 5+5+5+ 4+ 4 1219 = = 53 23

(分)

1 (1 + 4 + 7 + 10 + 13) = 7 5 7 + 3700 = 3707

∴ 所求為

即為所求

4

x=

食神廚藝大賽,阿星所得成績如下: 專家 民眾 民眾 民眾 民眾 評審 專家 一 二 一 二 三 四 分數 77 82 76 90 84 73 (分) 現在依專家權數 3 ,民眾權數 1 ,求出阿星的 加權平均分數為多少分? 解

W

10

77 × 3 + 82 × 3 + 76 ×1 + 90 × 1 + 84 × 1 + 73 ×1 = 3 + 3 +1+1+1+1 800 = = 80 10

(分)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205


焦點二 中位數與眾數 1.

中位數: 將一群數值由小至大的順序排列後,位置居中的那個數值或最中間兩數的平均數,稱為這群 數值的中位數,通常以 Me 表示之。中位數的求法為將 n 個數值 x ≤ x ≤ ≤ x 排列後, 則 n 為奇數,中位數 Me = x 。 1

(1)

n +1 2

n

⎛ ⎜ ⎝

=

n 2

+

n ⎟ +1 2 ⎠

5

某綜合高中二年甲班,班上有 12 個社會組學 生, 7 個自然組學生。某次月考同一份試卷的 數學成績社會組為 26 、 38 、 47 、 38 、 72 、 61 、 18 、 38 、 68 、 50 、 54 、 47 (分);自 然組為 52 、 70 、 87 、 61 、 72 、 61 、 43 (分),試求 社會組同學數學成績的中位數與眾數 全班數學成績的中位數與眾數。 (1) (2)

(1)

將社會組的數學成績由小到大重新排序如 下: 18 、 26 、 38 、 38 、 38 、 47 、 47 、 50 、 54 、 61 、 68 、 72 ∵ 共 12 個人 ∴ 中位數 Me = 12 x + x 1 = 47 + 47 = 47 (分) 2 ∵ 38 出現 3 次最多 ∴ 眾數為 38 (分) 將全班的數學成績由小到大重新排序如下: 18 、 26 、 38 、 38 、 38 、 43 、 47 、 47 、 50 、 52 、 54 、 61 、 61 、 61 、 68 、 70 、 72 、 72 、 87 ∵ 共 12 + 7 = 19 人 ∴ 中位數 Me = x = x = 52 (分) ∵ 38 與 61 都出現 3 次最多 ∴ 眾數為 38 與 61 (分) ( 6

7)

(

(2)

19+1 2

206

n

為偶數,中位數 Me 12 x x 。 眾數: 就是一群數值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通常以 Mo 表示。若次數最多的數不只一個,則這些數 都可以為此群數值的眾數。 (2)

2.

2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

10

雙葉幼稚園向日葵班共有 15 位小朋友,全班 的體重為 13 、 17 、 16 、 16 、 14 、 18 、 16 、 23 、 17 、 19 、 16 、 15 、 21 、 20 、 18 ,求此 班小朋友體重的中位數與眾數。(單位:公 斤) 解 將該班體重由小到大重新排列如下: 13 、 14 、 15 、 16 、 16 、 16 、 16 、 17 、 17 、 、 18 、 19 、 20 、 21 、 23 ∵ 共 15 人 ∴ 中位數 Me = x = x = 17 (公斤) ∵ 16 出現了 4 次最多 ∴ 眾數為 16 (公斤) 18

15+1 2

8


6

地理老師要同學畫出教室的平面圖,所以派 6 某補習班有 10 個學生,在某次小考數學的成 位同學去測量教室的寬度,此 6 人回報數據為 績為 25 、 40 、 40 、 40 、 40 、 60 、 60 、 、 、 、 、 、 (公尺), 、 、100 (分),求 試求 (1)此班數學成績的算術平均數、中位數及眾 (1)此六個數據的算術平均數、中位數及眾 數。 數。 (2)上述之三種統計數字,何者較能反映出該 (2)上述的三種統計數字,在本題中何者較有 班對這張試卷的成績? 意義? 解 算術平均數 + + + + + + + + + 6.2

6.4

(1)

6.2

6.4

6.3

6.2

65

(1)

算術平均數 x=

6.2

75

x=

+ 6.4 + 6.2 + 6.4 + 6.3 + 6.2

≒ (公尺) 將此六數由小到大排序為 、 、 、 、 、 ∴ 中位數 Me = x + x = + = (公尺) 眾數為 (公尺) 眾數 ∵ 這數據是較多人測量的結果,其可信度 較高

= 54.5

6

6.2

6.2

6.3

1

2

6.4

( 3

6.25

6.2

(2)

4)

( 5

=

6.4

1

2

( 6.2

(分)

中位數 Me = 12 x + x

6.28

6.2

25 40 40 40 40 60 60 65 75 100 10

6.3 )

(2)

6)

1 ( 40 + 60 ) = 50 2

(分)

眾數為 40 (分) 眾數 ∵ 此成績占了全班 52 的人,較能反映大部 分人的成績

焦點三 百分等級

「百分等級」以 PR 表示,是用來衡量一個人所得的分數在該團體中所占的地位。簡單來 說,若某一資料的 PR 值為 k ,就表示資料中至少有 k % 的資料數值小於或等於它,且至少有 100 − k % 的資料數值大於或等於它。 − 名次 其計算公式為 PR 值 = 總人數 總人數 ×100 (

)

10

補 給站

PR 值計算後,採無條件捨去法取到整數為最後之 PR 值。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207


7

小雯參加 101 年臺北馬拉松賽,在所有 1000 丁丁參加 98 年統測模擬考,在全部 4000 位同 名參賽者中,排名 168 名,試求其百分等級為 學中,她的專業一排名為第 382 名,則丁丁專 何? 業一的百分等級為何? 解 ∵

1000

− 168

解 ∵

×100 = 83.2

4000

× 100 = 90.45

PR

PR

− 382

∴ 取 值 = 90

∴ 取 值 = 83 1000

4000

8

阿珠參加第一次基本學力測驗,在 30 萬的考 阿布參加校內英文拼字大賽,共有 2000 人參 生中的百分等級為 81 ,則阿珠最少輸多少 加,他的成績之 PR 值為 95 ,請問阿布最好與 人? 最差的名次各是多少? 解 ∵

值 = 81 ∴ 至少輸 99 − 81 % = 18% 的人 即 300000 ×18% = 54000 (人) PR

(

)

解 ∵

值 = 95 ∴ 至少輸 99 − 95 % = 4% 的人 故最佳名次為 2000 × 4% + 1 = 81 名 而最差名次為 2000 × 4 + 1 % = 100 名 PR

(

)

(

9

阿華第一次及第二次月考數學分數及數學百分 等級如表: 第一次 第二次 考試成績 80 65 百分等級 73 79 試用分數及百分等級兩個不同的數據來解釋阿 華第二次月考與第一次月考的變化。 解 若以成績來看阿華退步了 80 − 65 = 15 分 (

)

但以百分等級來看,他由 73 提高到 79 ,即多勝過 6% 的同學 因此,我們可以說阿華其實是進步了!

208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

小紅某次考試共同科目的分數及百分等級如 下: 國文 英文 數學 考試成績 82 70 58 百分等級 65 70 78 請按照上表來判斷小紅在班上哪科考得最好? 解 由成績來看最高分的是國文,最低分的是數學 不過由百分等級來看,她國文才勝過 65% 的同學, 但數學卻勝過 78% 的同學 因此,我們就可判斷出小紅的數學考最好!


年 月 日動手 年 月 日完成 1.

2.

若右圖為分組資料的次數分配直方圖,則下列何者應為其以下累積次 數分配曲線圖?答: D 。 (A)

(B)

(D)

(E)

(C)

【10-4】

某高職的教師年紀經統計分組所得之以下累積次數分配表如右,則 (1)該校共有 位教師 人 (2)人數最多的組別是 50~60 歲:有 (3)超過 40 歲的教師有 50 人。 【10-4】 調查某新興工業都市的市民對市長施政的滿意情況,依據隨機抽 樣,共抽樣男性 600 人、女性 400 人,由甲、乙兩組人分別調查男 性與女性市民。調查結果男性中有 36% 滿意市長的施政,女性中有 46% 滿意市長的施政,則滿意市長施政的樣本占全體樣本的百分 比為 40 %。 【10-4】 下圖為民國 88 、 89 及 90 年調查臺灣北、中、南、東部地區國民對生活的滿意度,為比較各 地區滿意程度的差異,以東部的滿意度為基準,計算各年度其他三地相對於東部地區國民的 「相對生活滿意度」。例如: 88 年度中部地區的相對生活滿意度為 74.6 79.1 ≒ 94.31% 。下列何者 正確?答: C 。 【10-4】 (A)北部地區國民的「相對生活滿意度」在 88 ~ 90 年三年中,以 90 年度為最低 (B)中部地區國民的「相對生活滿意度」在 88 ~ 90 年三年中逐年降低 (C)南部地區國民的「相對生活滿意度」在 88 ~ 90 年三年中,以 90 年度為最低 (D)在 88 ~ 90 年三年中,四地區國民間生活滿意度的差異在 90 年度達到最低 (E)在 88 ~ 90 年三年中,四地區國民間生活滿意度的差異逐年增加 80

37

3.

4.

10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209


*5. 抽樣調查某地區 1000 個有兩個小孩的家庭,得到如右數據,其中 男 女 代表第一個小孩是男孩而第二個小孩是女生的家庭,餘類推。 由此數據可估計該地區有兩個小孩家庭的男、女孩性別比約為 105 :100 。(四捨五入至整數位) 【10-4】

家庭別 家庭數 男 男 261 男 女 249 女 男 255 女 女 235 6. 有 8 個小學生的體重分別為 18 、 23 、 21 、 21 、 29 、19 、 25 、 22 公斤,求此 8 個小學生體 重的平均數為 公斤,全距為 11 公斤,眾數為 公斤,中位數為 公斤。 【10-5】 7. 一家四代同堂總共 13 人齊聚吃年夜飯。其年齡分別為 5 、 13 、 26 、 75 、 8 、 23 、 49 、 10 、 14 、 62 、 51 、 12 、 34 歲,試求這 13 人年齡之全距 = ,算術平均數 ,中位數 = 23 。(計算到小數點後第一位) 【10-5】 = *8. 從 50 、 50 、 60 、 60 、 60 、 70 、 90 , 7 個數字中任取 3 個,求 60 恰為中位數的機率為 5 。 【10-5】 7 9. 某生參加四技二專統測家政類考試,他的成績:國文 84 分、英文 72 分、數學 76 分、專一 88 分、專二 80 分,現在要報名某科大的推薦甄試,簡章上註明「國文加重 25% ,英文加重 50% ,數學不加重,專一、專二各加重100% 」,求此人之加權成績為 625 分。 【10-5】 10. 設有15 個同學的考試成績如下: 38 、 51 、 69 、 78 、 96 、 30 、 66 、 80 、 70 、 60 、 84 、 92 、 46 、 54 、 62 (分) 【10-5】 試求得分為 70 分的這位同學的百分等級為 60 。 *11. 小紅參加歌唱大賽,全部有 3000 人參加競選,初賽後她的成績之 PR 值為 96 ,請問小紅最好 的名次為第 91 名,最差的名次為第 名。 【10-5】 (

,

)

22.25

21

21.5

70

29.4

120

210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

,

)

(

,

)

(

,

)

(

,

)


10-6

四分位距與標準差

焦點一 標準差

之前介紹的集中量數是用來衡量一群數值的集中情形,不過卻無法清楚了解這群數值的差 異情形。因此本節將介紹可以表現數值之間差異情形的量數,稱為差異量數或離差,最常見的 有全距、四分位距及標準差。 1. 全 距:全距是一群數值中,最大數與最小數的差,通常以 R 表示,全距可看出整組資 料變動的範圍,不過因為只計算最大數及最小數,卻忽略了中間數值的變化, 容易受到極端值的存在而失真,所以僅在資料數值集中時,較有意義。 2. 四分位距:四分位距是指第 3 四分位數與第1四分位數的差,通常以 表示。而四分位 數,就是指將一群數值資料由小到大排列後,分成四等分的數值,說明如下: (1) 第1四分位數: 指在中位數前面(不含中位數)之所有數值資料的中位數, 通常以 Q 表示。 (2) 第 2 四分位數: 就是中位數,通常以 表示。即 Me = Q 。 (3) 第 3 四分位數: 指在中位數後面(不含中位數)之所有數值資料的中位數, 通常以 表示。 由此得知,四分位距 = − 。 3. 離 均 差:一群數值中各項數值與其算術平均數之差稱為離均差。 4. 母體變異數:即離均差平方和的算術平均數,以 σ 記之。 5. 母體標準差:即母體變異數的平方根,以 σ 表示之。 6. 樣本變異數:即樣本資料的離均差平方和除以 n − 1 ( n 為樣本數),以 S 表示。 7. 樣本標準差:即樣本變異數的平方根,以 S 表示。 8. 公式:(1) σ = 1 ∑ x − x = 1 ∑ x − x n n IQR

1

Q2

2

Q3

IQR

Q3

Q1

2

2

2

n

i

(2) S =

9.

=1

1 n−

(

n

)

i

i

∑x 1 n

=1

(

i

2

− x) =

2

2

i

=1

1

∑x

⎛ n − 1 ⎜⎝ i=1 n

i

2

2⎞ − nx ⎟ ⎠

設 x 為一群數值資料, S 表其標準差, a 、 b 為實數,則 (1) S x+a = S x (2) S bx = b S x (3) S bx+a = b S x (

(

i

x

)

補 給站

)

標準差愈大,表示整個資料的值是比較分散的;標準差愈小,表示整個資料的值是比較 集中的。 10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211


1

龍騰國中三年甲班某次月考數學成績如下: 承老師講解 1,若隔壁三年乙班的數學成績如 2 11 20 29 38 48 65 74 83 下: 15 17 17 18 16 2 18 19 92 100 (分),試求此班數學成績的全距及 100 19 18 (分),試求乙班數學成績的全 四分位距。 距及四分位距。

解 先將資料由小到大按順序排列: 解 先將資料由小到大按順序排列: 2 、 11 、 20 、 29 、 38 、 48 、 65 、 74 、 83 、 2 、 15 、 16 、 17 、 17 、 18 、 18 、 18 、 19 、 92 、 100 ,共 11 個數值 則全距 R = 100 − 2 = 98 且 Q = 第 3 個數值 = 20 = 中位數 = 48 = 第 9 個數值 = 83 故四分位距 = − = 83 − 20 = 63

19 、 100 ,共 11 個數值 則全距 R = 100 − 2 = 98 且 Q = 第 3 個數值 = 16 = 中位數 = 18 = 第 9 個數值 = 19 故四分位距 = −

1

1

Q2

Q2

Q3

IQR

Q3

Q1

IQR

2

試求下列三組數值的樣本標準差: (1) 0 、 2 、 3 、 4 、 6 (2) 100 、102 、103 、104 、106 (3) 0 、10 、15 、 20 、 30 解

(1)

x=

∴ ⇒ (2)

x=

∴ ⇒ (3)

x=

(1)

x=

S2

2

=

=2

1 ⎡( 2 2 2 × ⎣ −3 − 2 ) + ( −1 − 2 ) + ( 2 − 2 ) 5 −1 2

2

⎤ + (5 − 2) + ( 7 − 2) ⎦

1 4

= × 68 = 17

⇒ (2)

S = 17 17 + 19 + 22 + 25 + 27 x= = 22 5 1 ⎡( 2 2 2 S2 = × ⎣ 17 − 22 ) + (19 − 22 ) + ( 22 − 22 ) 5 −1

2

2

⎤ + ( 25 − 22 ) + ( 27 − 22 ) ⎦

1 4

= × 68 = 17

⇒ (3)

x=

(

S = 17 −6 ) + ( −2 ) + 4 + 10 + 14 5

S2

=

=4

1 ⎡( 2 2 2 × ⎣ −6 − 4 ) + ( −2 − 4 ) + ( 4 − 4 ) 5 −1 2

2

+ (10 − 4 ) + (14 − 4 ) ⎤ ⎦

1 = × 500 = 125 4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3) + ( −1) + 2 + 5 + 7 5

2

0 + 10 + 15 + 20 + 30 = 15 5 1 ⎡ 2 2 2 S2 = × ( 0 − 15 ) + (10 − 15 ) + (15 − 15 ) 5 −1 ⎣

S = 125 = 5 5

(

1 × 20 = 5 4

+ ( 20 − 15 ) + ( 30 − 15 ) ⎤ ⎦

(3)

S= 5

2

= 19 − 16 = 3

(2)

100 + 102 + 103 + 104 + 106 = 103 5 1 ⎡ 2 2 S2 = × (100 − 103) + (102 − 103) 5 −1 ⎣

2 + (106 − 103) ⎤ = ⎦

Q1

試求下列三組數值的樣本標準差: −3 、 −1 、 2 、 5 、 7 17 、19 、 22 、 25 、 27 −6 、 −2 、 4 、10 、14

S= 5

2

Q3

(1)

0+ 2+3+ 4+ 6 =3 5 1 ⎡ 2 2 2 S2 = × ( 0 − 3) + ( 2 − 3) + ( 3 − 3) 5 −1 ⎣ 1 2 2 + ( 4 − 3) + ( 6 − 3 ) ⎤ = × 20 = 5 ⎦ 4

+ (103 − 103) + (104 − 103)

212

Q3

1 4

= × 272 = 68

S = 68 = 2 17


3

若有一組調查資料如下: 、 、 、 、 、 、 、 (公尺),試求這組 數值資料之全距、算術平均數、中位數、四分 位距及母體標準差。 (請用 S = 1n ∑ x − x 計算) 3

3

4

4

5

6

n

(2)

2

2

=1

8

i

全距 R = 8 − 3 = 5 (公尺) 算術平均數 x = + + + + + + + = 5 (公尺) + 中位數為 = (公尺) ∵ Q = + = ,Q = + = ∴ 四分位距 = − = (公尺) 母體標準差 i

(1)

7

3

3

4

4

5

6

7

8

若有一組調查資料如下: 、 、 、 、 、 、 (公分),試求這組 數值資料之全距、算術平均數、中位數、四分 位距及母體標準差。 (請用 S = 1n ∑ x − x 計算) 3

5

8

4

5

(1)

(2)

(3)

4.5

(4)

1

4

3.5

3

2

6.5

(5)

6

3.5

7

(4)

6.5

2

224 2 − 5 = 28 − 25 = 3 8

=

已知一群數值 x , x ,……, x 的標準差 S = 3 ,則 x + 5 , x + 5 ,……, x + 5 2 x , 2 x ,……, 2 x 5 x − 2 , 5 x − 2 ,……, 5 x − 2 的標準差各為多少? 1

2

n

x

1

2

(2)

1

(3)

1

解 ∵

n

2

n

2

Sx = 3

(1)

S x +5 = S x = 3

(2)

S2 x = 2 × S x = 2 × 3 = 6

(3)

S5 x − 2 = 5 × S x = 5 × 3 = 15

n

16

2

2

i

=1

1

3

1 ( 2 2 2 2 × 3 + 5 + 8 + 9 + 102 + 122 + 162 ) − 92 7

S=

= 97 − 81 = 16 = 4

(公分)

(公尺)

4

(1)

(5)

3

1 ( 2 2 × 3 + 3 + 4 2 + 4 2 + 5 2 + 6 2 + 7 2 + 82 ) − 5 2 8

S=

12

全距 R = 16 − 3 = 13 (公分) 算術平均數 x = 3 + 5 + 8 + 9 +7 10 + 12 + 16 = 9 (公分) 中位數為 9 (公分) ∵ Q = 5 , Q = 12 ∴ 四分位距 = 12 − 5 = 7 (公分) 母體標準差 i

2

3

10

n

8

(3)

9

已知一群數值 x , x ,……, x 的標準差 S = 5 ,則 x − 3 , x − 3 ,……, x − 3 −2 x , −2 x ,……, −2 x 3 x + 7 , 3 x + 7 ,……, 3x + 7 的標準差各為多少? 1

2

n

x

(1)

1

2

(2)

(3)

1

n

2

1

解 ∵

n

2

n

Sx = 5

(1)

S x −3 = S x = 5

(2)

S −2 x = −2 × S x = 2 × 5 = 10

(3)

S3 x + 7 = 3 × S x = 3 × 5 = 15 10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213


10-7

焦點一 1.

2.

3.

4.

214

抽樣方法

統計的意義: 統計就是對於不確定性的自然現象或社會問題,利用科學的方法去蒐集資料,再加以分析, 並找出通則,最後據此作出明智的決策的一門學科。 母群體與樣本: (1) 母群體:是指進行研究的元素之集合體,即所欲研究之某種特性事物的全部範圍或全部 個體。 (2) 抽樣:從母群體中抽出部分可以代表群體者加以研究,再用此部分的結果來說明群體特 性的過程。 (3) 樣本:就母群體中使用「抽樣」的原理,抽選出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元素,稱為樣本。 抽樣調查: 分為普查及抽查兩種。 (1) 普查:對所有要研究的對象,做全面性的調查,但因耗時費力,故甚少使用。 (2) 抽查:對所有要研究的對象裡,抽出一部分個體加以調查,並以此部分資料來作為全體 的代表依據。其中,研究的全體對象稱為母群體,抽出來的個體稱為樣本,抽出 樣本的過程稱為抽樣。 抽樣的方法: (1) 簡單隨機抽樣: 即自母群體中抽樣時,每個個體每次都有相同的機會被抽中,稱為簡單 隨機抽樣。 方法:先編號,再用抽籤的方法任意選取規定的樣本數量。 限制:若母群體數量太大或分配不均勻,個體差異太大時,此方法較不適合使用。 (2) 系統抽樣: 即規則的從母群體中,先以簡單抽樣抽出第一個樣本,再間隔一定的距離抽 取剩下的樣本之抽樣方法。 方法:a.此方法適用於已有順序之樣本,否則須先編號。 b.決定間距。 c.以簡單隨機抽樣抽第一個,以下以間距類推。 限制:a.限用於有限母群體。 b.當母群體有排列週期與間距相衝突時,就沒代表性。 (3) 分層隨機抽樣: 將母群體依照某種分類標準分成數個互斥的子「母群體」,稱為層。然 後以一定比例在各層中分別進行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 方法:a.先決定分層所依據的標準。 b.確定母群體的總人數,每一層的人數與取樣的人數。 c.採用簡單隨機抽樣法,從每一層抽取應取的人數。 限制:a.母群體樣本數太小時無法使用。 b.層與層異質性要大,層內同質性要大。 (4) 部落抽樣: 當母群體的元素依某種標準分成數個差異甚小的小群體,稱為部落,則將其 視為母群體的縮影。再針對其中某一個或幾個部落實施抽查或普查,此方法 稱為部落抽樣。 方法:a.先決定分部落所依據的標準。 b.利用簡單隨機抽樣法抽取一個或幾個部落。 c.針對抽出來部落實施普查或抽查。 限制:a.當母群體相當大或分布甚廣時使用。 b.部落與部落間同質性要高,部落內異質性也要高。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1

老師在全班 30 個同學中任選10 個到合作社搬 環保局在紅綠燈前實施排氣檢測,在 20 台機 書,老師用抽籤決定。求班長被抽到的機率為 車裡任取 5 台檢查。求其中大雄被抽中的機率 何? 為何? 解

P=

10 1 = 30 3

P=

5 1 = 20 4

2

老師在班上 30 人中要任取 5 個同學協助打掃 學校在週會後要在高一10 個班級中任挑 3 個班 走廊,請問老師可以用何種抽樣方法來找到這 級將椅子收到貯藏室,請問校方用何種方法挑 5 個人? 選才是公平的方法? 解 簡單隨機抽樣

3

解 簡單隨機抽樣

某羊奶公司想知道羊奶每天是否有準時送達? 在全臺共有 60000 個訂戶,請問要如何挑選電 訪的 1000 個樣本,才可以符合經濟又有代表 性的原則?(提示:樣本數太多,不適用簡單 隨機抽樣)

大高雄瓦斯公司共有 25 萬戶申裝天然瓦斯, 該公司想了解用戶使用時有無意見?因此想在 其中挑100 個用戶實施電訪,請問在符合經濟 的原則下,該用何種方法挑選?(提示:樣本 數太多,不適用簡單隨機抽樣)

再將每 1000 = 60 個分成一組,由第一組的 60 個 數字中簡單隨機抽取任一個數字,再以此數字持續 加 60 ,就可達到這 1000 個樣本。

再將每 100 = 2500 個分成一組,自第一組的 2500 個用戶中任挑一戶,以此戶的號碼持續加 2500 ,直到 100 個樣本挑出來為止。

60000 個住戶先行編號, 解 可採系統抽樣,即將此 60000

25 萬戶先行編流水號, 解 可採系統抽樣,就是將此 250000

10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215


4

想要從全校 2000 個同學中抽取100 個同學為樣 本,來估計全校學生的平均體重。已知全校學 生中有1600 個女生, 400 個男生,請問該用何 種抽樣方法比較合適? 解 分層隨機抽樣。 可採性別的比例 4:1 來抽樣本 100 人

想要從全校1000 位男生中抽取 50 位同學為樣 本,來估計該校男生的平均身高。已知該校男 生中有 200 個身高超過 175 公分,有 700 個身 高在165 ~175 公分之間,有100 個身高在165 公分以下。請問該用何種抽樣方法比較合適?

解 分層隨機抽樣。 即自女生 1600 人中抽 80 人, 可按男生的身高比例 2 : 7 : 1 來抽樣本 50 人, 男生 400 人中抽 20 人, 即自身高超過 175 公分 200 人中抽 10 人, 如此將會比較貼近全校的平均體重。 身高在 165 ~ 175 公分 700 人中抽 35 人, 因為用簡單隨機抽樣可能抽到女生較多就會造成平 身高在 165 公分以下 100 人中抽 5 人, 均體重偏輕(低估), 如此將會比較貼近全校男生的平均身高。 也可能抽到男生較多就會造成平均體重偏重(高 因為用簡單隨機抽樣可能抽到矮的男生較多就會造 估),所以這個方法不適合。 成平均身高偏低(低估), 同樣的系統抽樣也可能有上述情況。 也可能抽到高的男生較多就會造成平均身高偏高 (高估),所以這個方法不適合。 同樣的系統抽樣也可能有上述情況。

5

某高中完全採常態編班,共 20 班,每班 40 NBA 共有 30 隊,每隊編制球員 20 人,且每隊 人,各班的程度都相差不多。若要抽測 40 人 的球員平均身高都差不多。若想了解 NBA 所 來了解其數學成就,用何種方法最經濟有效? 有球員的平均身高,可以用何種抽樣方法比較 經濟有效? 解 部落抽樣。 因各班的程度差異不大且抽測 人,故採 班任 40

取 1 班來測就可代表全校之表現。

20

解 部落抽樣。 因為各隊的平均身高差異不大,所以用部落抽樣在 隊中任取一隊來測量其平均身高就可代表全 NBA 的平均身高。 30

216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解讀信賴區間與信心水準

10-8

焦點一 常態分配 1.

2.

常態分配的意義: 當一組資料的分配曲線呈現如鐘形一般,由中間向兩邊對稱下降時,我們就稱此資料的分配 是近似常態分配。常態分配是德國數學家高斯(C.F. Gauss)所創,所以又稱為高斯分配 (Gaussian Distribution),如圖所示。

常態分配是一種理想化的分配,由常態分配曲線圖中,我們可觀察到曲線有一個最高點,此 點的橫坐標就是母群體資料數值的算術平均數 μ ,而且分配曲線對稱於鉛直線 x = μ 。這樣的 圖形的意義可看成所有的資料數值中,小於等於 μ 與大於等於 μ 的數值一樣多,而且因為資 料數值高度集中在 μ 附近,所以極端值的數量相對減少,還算符合現實生活中的情形。 也因為常態分配曲線是對稱的,所以平均數和中位數都會落在曲線的中間位置,也就是尖峰 點所在,常態分配的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全都會相同。 - - 規則: 若一組數值資料的算術平均數為 μ ,標準差為σ ,則所有常態分配都符合下列情形: (1) 有 68% 的資料落在區間 μ − σ μ + σ 內,即有 68% 的數值落在距算術平均數一個標準差 的範圍內。 (2) 有 95% 的資料落在區間 μ − σ μ + σ 內,即有 95% 的數值落在距算術平均數兩個標準 差的範圍內。 (3) 有 99% 的資料落在區間 μ − σ μ + σ 內,即有 99% 的數值落在距算術平均數三個標準 差的範圍內。 如圖所示: 68

95

99

(

)

,

(

2

,

2

)

(

3

,

3

)

10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217


1

在某個女子學院的數據顯示,學生的身高呈現 常態分配,其平均數為160 公分,標準差為 4 公分,根據此身高分布,試估計下列各項所占 之人數比例: (1) 身高不到160 公分者 (2) 身高介於156 ~164 公分者 (3) 身高超過152 公分者。 解

(1)

(2)

(3)

∵ 常態分配為左右對稱的分布,其平均數 在曲線的中心點 ∴ 約有 50% 的人數不到 160 公分

∵ 156 ~ 164 公分為與平均數相距 1 個標準 差的範圍 ∴ 根據 68 − 95 − 99 規則 約有 68% 的人數在 156 ~ 164 公分

∵ 152 公分在平均數以下 2 個標準差的地 方 ∴ 由圖知在此數的右邊區域的比例約為

50 + 95 × 1 = 195 = 97.5% 100 100 2 200 即約有 97.5% 的人數超過 152 公分

218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根據某國統計,正常婦女懷孕到分娩的平均週 數為 40 週,標準差為 4 週的常態分配;根據 這份統計資料,試估計下列各小題: (1) 在 36 ~ 44 週之間分娩者的比例 (2) 不到 32 週即分娩者的比例 (3) 求中間 99% 的人其懷孕週數之範圍。 解

(1)

(2)

∵ 36 ~ 44 週為與平均數相距 1 個標準差 的範圍 ∴ 根據 68 − 95 − 99 規則 約有 68% 的人在這區間

∵ 32 週為平均數以下 2 個標準差的位置 ∴ 由圖知在此位置的左邊區域之比例約為 95 ⎞ × 1 = 2.5 = 2.5% 1 100 ⎟ ⎠ 2 100

⎛ ⎜ − ⎝

(3)

由 68 − 95 − 99 規則知 約有 99% 的人數都在平均數相差 3 個標準差 之間 即 ⎧⎨4040 +− 33 ×× 44 == 5228 ⎩ 故可得知約有 99% 的婦女懷孕週數為 28 ~ 52 週之間


2

某高中二年級學生共有1000 位,針對其做 IQ 測驗,測驗分數呈現常態分配的分布,其平均 數 μ = 100 ,標準差σ = 15 ,則 (1) IQ 分數不到 85 的約有多少人? (2) IQ 分數超過130 (稱為資賦優異)的約有 幾人? 解

(1)

∵ ∴

為 μ − σ 的位置 分以下的人所占比例為

85 = 100 − 15 85

68 ⎞ × 1 = 16% 1 100 ⎟ ⎠ 2

⎛ ⎜ − ⎝

根據美國 NBA 資料顯示,其球員的平均身高 為 200 公分,標準差為10 公分,且身高分布曲 線呈現常態分配;若全 NBA 的球員共有1000 人,則 (1) 身高不到190 公分的約有多少人? (2) 像姚明這種超過 220 公分的約有多少人? (3) 身高介於 210 ~ 220 公分的約有多少人? 解

(1)

∵ 分數超過 130 = 100 + 2 ×15 為 μ + 2σ 的位 置 ∴ 130 分以上的人所占比例為

為 μ − σ 的位置 公分以下的人所占比例為

190 = 200 − 10 190

68 ⎞ × 1 = 16% 1 100 ⎟ ⎠ 2

⎛ ⎜ − ⎝

故分數不到 85 分的人約有 1000 ×16% = 160 人

(2)

∵ ∴

故身高不到 190 公分的人約有 1000 ×16% = 160 人

(2)

95 ⎞ × 1 = 2.5 = 2.5% 1 100 ⎟ ⎠ 2 100

∵ 220 = 200 + 2 ×10 為 μ + 2σ 的位置 ∴ 220 公分以上的人所占比例為

95 ⎞ × 1 = 2.5% 1 100 ⎟ ⎠ 2 故身高 220 公分以上的人數約有 1000 × 2.5% = 25 人 即約有 25 人身高超過 220 公分

⎛ ⎜ − ⎝

⎛ ⎜ − ⎝

故可稱為資賦優異的人數約為 1000 × 2.5% = 25 人

(3)

∵ 210 ~ 220 公分為 μ + σ 與 μ + 2σ 之間的 區域 ∴ 由圖形知,此區域的人所占比例為

95 68 ⎞ 1 27 100 − 100 ⎟⎠ × 2 = 200 = 13.5% 故身高在 210 ~ 220 公分的人數約有 1000 ×13.5% = 135 人 即約有135 人身高介於 210 到 220 公分之間 ⎛ ⎜ ⎝

10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219


焦點二 信賴區間與信心水準的解讀

1.

2.

信賴區間:用來評估實驗的不確定性之指標。例如 95% 的信賴區域在1及 2 之間,就是指有 95% 的機會,真正的數值會落在1到 2 之間。 信心水準:通常以百分比來表示,意思是有多大的信心可以樣本來推論母群體。

3

試解讀以下民意調查的結果: 年 月 12 日至14 日,國內某雜誌以電話隨 機跳號方式訪問居住臺灣地區年滿 18 歲以上 民眾為對象,樣本規模 1012 人,在信心水準 95% 之下,有 46% 民眾因油價上漲而改搭大 眾工具,抽樣誤差為 ±3% 。 96

8

解 將 46% ± 3% 得到信賴區間

,其代表的 意義為 如果我們不斷的重複作相同的抽樣調查,每次都隨 機抽取 1012 位 18 歲以上的臺灣人民做相同的訪 問,可得到許多不同的區間,而在所有可能的區間 中,有 95% 會包含真正「改搭大眾工具」的母體比 例,由此可推估真正的母體比例,可能會落在 43% 到 49% 之間。

若水果日報針對高雄市在學之高中職學生對高 雄捷運服務品質的滿意度調查結果如下:「滿 意度 5 成 3 ,本次調查成功訪問了 1000 位同 學,在 95% 信心水準之下,抽樣誤差為正負 個百分點」。則: (1) 受訪學生中對高捷服務品質滿意的有多少 人? (2) 本次調查的信賴區間為何? 3

(1) (2)

1000 × 53% = 530 (人) 信賴區間為 53% − 3%,53% + 3% = 0.5,0.56 [

96

]

[

]

9

5

解 將 64.2% ± 3% 得到信賴區間

,其代 表的意義為 若我們不斷的重複做相同的抽樣調查,每次都隨機 抽取 1070 位 18 歲以上的民眾做相同的訪問,可得 到許多不同的區間,而在所有可能的區間中,有 95% 會包含真正的「不會購買運動彩券」的母體比 例,由此可推估真正的母體比例可能會落在 61.2% 到 67.2% 之間。

[ 0.43, 0.49 ]

4

試解讀下列民調的結果: 年 月 4 日至 日,國內某電子報以電話民 調方式訪問1070 位年滿18 歲的民眾,在 95% 信心水準,誤差 ±3% 之下,有 64.2% 不會購 買「運動彩券」。

根據某項針對高雄市治安的滿意度調查如下: 「滿意度 4 成 2 ,本次調查成功訪問了1500 位 高雄市滿 20 歲之市民,在 95% 信心水準之 下,抽樣誤差為正負 個百分點」。則: (1) 受訪者中對高雄市治安不滿意的有多少 人? (2) 本次調查的信賴區間為何? 3.3

∵ 滿意的有 4 成 2 ∴ 不滿意的有 5 成 8 故有 1500 × 58% = 870 人不滿意高雄市的治安 (2) 信賴區間為 (1)

[

220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 0.612, 0.672]

42% − 3.3%,42% + 3.3% = 0.387,0.453 ]

[

]


年 月 日動手 年 月 日完成 1. 2. 3. 4. 5. 6.

有一組資料: 1 , 2 , 3 , 5 , 8 , 10 , 11 , 17 , 19 , 26 , 41 ,則這組資料的全距 40 ,四分位距為 16 。 【10-6】 = 有一組資料:14 ,19 , 8 , 4 , 6 , 31 , 27 , 51 , 89 ,求這組資料的全距 = 85 , 四分位距為 34 。 【10-6】 求一組資料: 2 、 、 6 、 、 的母體標準差為 6 。 【10-6】 設變量 x 的算術平均數為 8 、標準差為 6 , y = x −3 2 + 20 ,則變量 y 的算術平均數為 22 ,標準差為 2 。 【10-6】 假設某班有 40 人,最近兩次數學測驗每一位同學第一次成績都比第二次少 5 分,那麼下列有 關這兩次數學測驗成績的統計結果哪些是正確的?答: AD 。 (A)全距相等 (B)算術平均數相等 (C)中位數相等 (D)標準差相等 【10-6】 下列五個直方圖表示的資料,何者的標準差最大?答: D 。 【10-6】 5

(A)

8

9

(B)

(C)

(D)

(E)

7.

調查某班 40 名學生每週使用電腦時數,統計結果如下: 算術平均數為 小時,標準差為 小時,第一四分位數為 小時,第三四分位數為 小時。則由以上資料可推得下列哪些正確的結論?答: ABD 。 (A) 小時 ≤ 中位數 ≤ 小時 (B)約有10 名學生每週使用時數超過 小時 (C)該班學生每週使用電腦時數最多者每週約使用電腦 + × = 小時 (D)約有 20 名學生每週使用電腦時數在 7 到10 小時之間 【10-6】 某飲料公司為了解高雄市民對最近新廣告的看法,該公司採取下列幾種方式: (A)以中華電信的室內電話號碼簿,任選1000 人電話訪問 (B)按高雄市男、女生比例電訪,男生抽 550 人,女生抽 450 人 (C)選擇高雄市三民區達仁里做全面調查 (D)按高雄市每個行政區人數比例,每 人隨機抽1人實施電訪 請問上述 4 個調查方法各符合哪一種抽樣法? (A): 簡單隨機抽樣法 (B): 分層隨機抽樣法 (C): 部落抽樣法 (D): 分層隨機抽樣法 。 【10-7】 設有一母群體共分為三層,第一層樣本數有 2000 個,第二層樣本數有1500 個,第三層樣本 數 2500 個。現欲以分層抽樣法抽取 個樣本,則第二層該抽取 75 個樣本數最適 當。 【10-7】 8.3

7.0

2.1

7.0

10.0

10.0

10.0

8.3

8.

2

2.1

12.5

500

9.

10

300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221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答: D 。 (A)在常用的抽樣方法中,簡單隨機抽樣法的誤差最小 (B)若母體的樣本有週期性,適用於系統抽樣法 (C)使用分層隨機抽樣法時,各層間差異要小,層內的差異要大 (D)使用部落抽樣法時,各部落間差異要小,部落內差異要大 【10-7】 11. 小俊班上有 位同學,男、女生的比例為 3 : 2 ,若要在班上抽出 20 人參加趣味競賽,則 (1)按全班人數採簡單隨機抽樣,小俊被抽中的機率為 2 5 。 【10-7】 (2)依性別按人數比例作分層抽樣,小俊被抽中的機率又為 2 5 12. 若 600 個數值的算術平均數為 μ ,標準差為 σ ,若這些數值的次數分配圖呈常態分配,則 (1)在 μ − σ 與 μ + σ 之間的數值有 408 個 【10-8】 (2)在 μ + σ 與 μ + 2σ 之間的數值有 81 個。 13. 某校高三學生共有 1000 位,某次數學科能力測驗的成績呈常態分配,且其平均成績為 70 分,標準差10 分,則 (1)不及格的學生大約有 160 位 (2)成績超過 分的有 25 位 【10-8】 (3)考 分的同學在校內的排名大約是第 160 名。 10.

50

90

80

222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年 月 日動手 年 月 日完成 ( A )1. 正男班上第一次月考數學科成績之累積分配曲線如 圖(括弧內數字表示累積次數),若 60 分為及格分 數,則該班有 (A) 14 (B) 15 (C) 24 (D) 26 人不及格。 ( D )2. 求 25 、 、 48 、 、 、 51 、 的算術平均數 為 (A) 41 (B) 47 (C) 51 (D) 。 ( B )3. 某補習班10 個同學的英文小考成績如下:有 人 分、 4 人 60 分、 2 人 分、1人 分,求這10 人分 數的算術平均數為 (A) (B) (C) (D) 。 ( A )4. 呆呆就讀優優國中,某次月考成績及上課時數如下表: 科 目 國文 英文 數學 歷史 地理 理化 分 數 84 79 32 93 66 30 上課時數 4 4 5 2 2 3 請問呆呆本次月考成績加權平均分數為 (A) (B) (C) (D) 分。 ( C )5. 若已知 a , b , c , d , e 五個數字的算術平均數為 ,求 a + , b + 67 , c + 67 , d + 67 , e + 67 五個數字的算術平均數為 (A) (B) 67 (C) 100 (D)134 。 ( C )6. 若下列資料: 7 , 2 , , , , , 2 , , 6 , 7 之中位數為 a ,眾數為 b ,則 a + b = (A)14 (B) (C)15 (D) 。 ( D )7. 某次小考阿花考了 分,班上其他14 個同學分數為 , , 41 , , , 74 , , , , , , 62 , 62 , 74 ,求阿花分數的 PR 值為 (A) 77 (B) (C) 79 (D) 。 ( D )8. 章魚妹在全校 600 個同學的智力測驗排第 217 名,請問她的智力百分等級為何? (A) 22 (B) (C) (D) 。 *( D )9. 小明在全校1500 名數學能力測驗的百分等級為 41 ,則小明在校內至少輸多少人? (B) 600 (C) (D) 。 (A) ( B )10. 某班 位同學的體重為 47、55、52、49、50、50、62、89、66、70 56、58、55、55、64、38、45、48、60、52 57、56、54、47、38、60、66、41、51、55(單位:公斤) 求此班同學體重資料的全距為 (A) (B) 51 (C) 42 (D) 44 。 ( D )11. 有一組資料為:15 , , , 26 , 41 , 51, 47 , 4 , 66 , ,則此組資料之四 分位距為 (A) (B) (C) (D) 40 。 ( A )12. 已知一群數值 x 、 x 、 x …… x 的標準差 S = 6 ,則 −2x + 3 , −2 x + 3 , −2 x + 3 …… −2 x + 3 的標準差為 (A) 12 (B) −12 (C) −9 (D) 。 ( C )13. 將母群體按某一標準分成若干組,使每一組之間差異較大,而每一組內差異較小, 此種抽樣調查的方法常使用 (A)簡單隨機 (B)系統 (C)分層 (D)部落 抽樣。 ( C )14. 某餐廳舉行大胃王比賽,以吃水餃數量多寡為比賽方式。現共有 200 人參加,賽後 主辦單位統計發現,選手們吃水餃的數量符合常態分布,且算出平均數為 個水 餃,標準差為 個水餃,試求吃超過 個約有 (A) 16 (B) (C) 168 (D) 184 人。 17

32

75

53

43

3

65

55

95

61

63

65

27.5

61

62.4

59

33

60.6

67

33

8

9

8

8

3

14.5

15.5

84

83

90

80

80

92

68

38

59

71

78

80

43

58

615

63

885

870

30

58

71

36.5

1

3

38

38

2

82

38.5

3

n

1

x

2

3

n

10

95

5

90

32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223


( B )15. 若某項針對三民家商全校學生對學生制服的滿意度調查結果如下: 「滿意度 8 成 5 ,本次調查成功訪問了 800 位同學,在 95% 信心水準之下,抽樣誤差 為正負 個百分點。」則受訪者中對學生制服滿意的有 (A) 700 (B) 680 (C) (D)120 人。 *( A )16. 承上題,本次調查的信賴區間為 (A) (B) (C) (D) 。 3.3

360

[ 0.817, 0.883]

[ 0.75, 0.95]

[ 0.8, 0.9]

[ 0.833, 0.933]

年 月 日動手 年 月 日完成 ( B )1. 由1、 2 、 、 4 、 數字中任取相異兩數,其和為偶數的機率為何? (A) 15 (B) 52 (C) 3 (D) 4 。 【92 統測】 5 5 ( C )2. 擲二粒均勻的骰子,求點數和小於 5 的機率 = (A) 19 (B) 365 (C) 16 (D) 14 。 【101 統測數(A)】 ( B )3. 若某人射擊 次的成績分別為 、 60 、 、 100 、 ,則其標準差為何? 【101 統測數(A)】 (A) 80 (B) 170 (C) 850 (D) 。 ( B )4. 某次數學小考班上 10 位同學的成績分別為 、 、 、 42 、 、 、 100 、 35 、 80 、 75 ,若其全距為 a ,中位數為 b ,則 a + b 之值為何? (A) 138 (B) 139 (C)140 (D)141。 【101 統測數(A)】 ( A )5. 袋中有 4 個黑球 個白球,若每球被取出的機會均等,自袋中一次取出三球,則此 40 (C) 1 (D) 5 。 三球皆為白球的機率為下列何者? (A) 425 (B) 243 3 9 【101 統測數(A)】 ( C )6. 若袋中裝有 2 個白球及 3 個紅球,且每個球被取出的機率均等,今某人欲自此袋中 同時任取 2 球,若取出 2 白球可得獎金 50 元,取出 2 紅球可得獎金 20 元,取出1紅1 白球可得獎金 元,則此人可得獎金的期望值為多少? (A) 10 (B) 12 (C) 14 (D)18 。 【93 統測】 ( C )7. 某次平時考的考題共有 20 題,皆為 4 選1的選擇題,每題答對給 分,答錯給 0 分。 若某生全部用猜的作答,且選答任一選項的機率相等,則此次平時考,該生得分的 【94 統測】 期望值為多少分? (A) 0 (B)10 (C) 25 (D) 50 。 ,則此樣本標準差為何? (A) 143 (B) 314 ( C )8. 設有下列樣本資料: (C) 342 (D) 350 。 【101 統測數(B)】 ( C )9. 已知紙箱中有紅球 2 顆、黑球 顆,每顆球被抽出的機會均等。現將一次抽取二球 稱為一次抽獎,若抽出的二球中恰有一紅球,則可得10 元;若抽出的二球中有二紅 球,則可得 60 元;若抽出的二球中無紅球,則可得 20 元,則一次抽獎的期望值為 何? (A) (B) (C)18 (D)15 。 【101 統測數(B)】 ( C )10. 若同時丟擲兩粒均勻骰子一次,則出現最大點數小於或等於 的機率為何? (A) 1 (B) 7 (C) 1 (D) 1 。 【96 統測】 9 36 4 3 3

5

5

75

85

80

80

50

73

85

90

5

5

5

1, 2, 3, 4, 5, 6, 7

3

30

19.2

3

224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65


( C )11. 丟擲一公正硬幣三次的試驗,其樣本空間中的元素共有幾個? (A) (B) 6 (C) 【96 統測】 (D) 。 ( A )12. 在一袋中有白球1個、紅球 2 個、黃球 個、綠球 4 個、紫球 個、黑球 6 個,若每 球被取出的機會均等,試求從袋中任意抽取1球其為綠球的機率為何? (A) 4 (B) 1 (C) 2 (D) 2 。 【96 統測】 21 6 9 3 ( C )13. 玉山國中 3% 的男學生有色盲, 2.5% 的女學生有色盲,已知全校有 60% 是男學生, 則從全校學生中任意選取1人有色盲的機率為何? (A) (B) (C) (D) 。 【96 統測】 ( C )14. 若同時投擲一枚不公正的硬幣與一枚公正的硬幣一次,兩枚都出現正面的機率是 log 3 ,試問只投擲該枚不公正的硬幣一次時,出現正面的機率為何? (A) log 3 (B) 1 log 3 (C) 2log 3 (D) log 3 。 【97 統測】 2 ( C )15. 安安和可可先後擲公正骰子各一次,安安點數大於可可點數的機率為何? (A) 1 (B) 1 (C) 5 (D) 7 。 【97 統測】 12 4 12 12 ( C )16. 一袋中有紅球 個、白球 4 個,每次由袋中任取一球,取後再放回,則第 次取出紅 球的機率為何? (A) 52 (B) 73 (C) 95 (D) 116 。 【97 統測】 ( B )17. 讀者文摘訂閱者中有 40% 閱讀財經資訊, 32% 閱讀文藝專欄,11% 閱讀財經資訊與 文藝專欄。試求任選一位訂閱者其閱讀財經資訊或文藝專欄的機率為何? 【97 統測】 (A) 50% (B) 61% (C) 72% (D) 83% 。 *( A )18. 袋中有 顆球,分別編號為1到 號,且每一球被取出之機會均等。若第一次取出的 球編號為 a ,然後將球放回袋中,再將第二次取出的球編號為 b ,則 ba ≥ 1 的機率為 何? (A) 95 (B) 94 (C) 13 (D) 92 。 【97 統測】 ( B )19. 將編號1 、 2 、…、10 之球放入球袋中,抽取號球,抽中1 號得1 分,抽中 2 號得 2 分,依此類推,則任意抽取 1 球得分之期望值為多少分? (A) (B) (C) 6 (D) 。 【97 統測】 ( B )20. 投擲兩公正骰子,其點數和等於 6 的機率為何? (A) 19 (B) 365 (C) 16 (D) 92 。 【98 統測數(A)】 ( B )21. 已知 x 、 y 與 三數的算術平均數為 4 ,則 x + 、 y + 2 與 + 3 的算術平均數為何? (A) (B) 6 (C) 7 (D) 。 【98 統測數(A)】 ( A )22. 甲生某次月考五科成績分別為 、 、 76 、 77 與 79 。試求此次五科成績的標準 差為何?(參考公式: x , x ,……, x 為數值資料, μ 為算術平均數,則標準差 x −μ + x −μ + + x −μ = ) (A) 2 (B) (C) 4 (D) 。 n 【98 統測數(A)】 ( D )23. 有一組 20 筆的資料,其數據如下: 118、121、120、123、122、116、117、124、126、234 138、157、198、175、166、233、145、151、222、132 則此資料之中位數為何? (A)125 (B)126 (C)132 (D)135 。 【98 統測數(A)】 3

8

9

3

5

0.014

0.015

0.028

0.032

(

)

2

5

5

9

9

5

5.5

6.5

z

5

8

73

1

( 1

z

1

)

2

( 2

)

2

75

2

n

( n

)

2

3

5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10

225


*( B )24. 擲一公正骰子 2 次,若第1次及第 2 次所擲點數分別為 a 、 b ,則 b − a ≥ 3 之機率為 【99 統測數(A)】 何? (A) 12 (B) 16 (C) 18 (D) 121 。 ( D )25. 從 2 、 4 、 6 三個數字中抽取一數。若抽中 2 、 4 、 6 之機率分別為 、 、 ,則抽取一次所得數值之期望值為何? (A) (B) (C) (D) 。 【99 統測數(A)】 ( D )26. 有一組數字為 13 、 17 、 17 、 12 、 18 、 13 、 17 、 12 ,則其眾數與中位數之和為 何? (A) (B)18 (C) (D) 。 【99 統測數(A)】 ( B )27. 有一組數字為 76 、 、 67 、 74 、 、 、 、 、 60 ,則這組數字的全距為 何? (A)16 (B) (C) (D) 。 【99 統測數(A)】 ( C )28. 小明段考的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之成績分別為 81 、 72 、 68 、 84 、 78 。 若各科之權數分別為 4 、 3 、 3 、1、1,則小明之加權平均分數為何? (A) (B) 74 (C) (D) 。 【99 統測數(A)】 ( A )29. 一袋中有 4 紅球, 白球, 2 黑球,今自其中同時取出 球,若每球被取出的機率相 等,則取出 3 球同色的機率為何? (A) 845 (B) 8411 (C) 1384 (D) 3784 。 【100 統測數(A)】 ( D )30. 若某班有 人,某天早餐喝豆漿的有18 人,喝牛奶的有 7 人,而豆漿與牛奶都喝的 有 2 人,則這天早餐豆漿與牛奶都沒喝的有多少人? (A) 6 (B) 7 (C) (D)10 。 【100 統測數(A)】 ( B )31. 某生月考成績如表所示,若以每週上課時數為權數,求其加權平均數為何? (A) 67 (B) 72 (C) 74 (D) 76 。 【100 統測數(A)】 科 目 國文 英文 數學 物理 化學 上課時數 6 5 6 4 4 成 績 75 70 80 65 65 ( A )32. 下表是某班級 50 位同學的家庭人口數之次數及以下累積次數分配表,求 x + y + z = (A) 46 (B) 48 (C) (D) 。 【100 統測數(A)】 家庭人口數 3 4 5 6 7 次數(學生數) 9 x 6 12 y 以下累積次數 35 44 50 9 ( D )33. 已知一組資料 x , x , x , x , x 的標準差為 3 ,算術平均數為18 ,若設另外一組 資料 2x − 3 , 2 x − 3 , 2 x − 3 , 2 x − 3 , 2 x − 3 的標準差為 a ,算術平均數為 b , 則 b − a = (A) (B) 21 (C) 25 (D) 27 。 【100 統測數(A)】 ( D )34. 有一組數值資料為 ,3,2,4,1,5,5,2,2,1,6,4。若該組資料之中位數為 a ,眾數為 b ,則數對 a b 為何? (A) (B) (C) (D) 。 【100 統測數(B)】 ( C )35. 某次段考英英的英文、自然及數學之分數分別為 72 、 81 及 a 。若三科之權數分別為 4 、 3 及 3 ,且三科之加權平均分數為 75 ,則 a = (A) 63 (B) 70 (C) 73 (D) 78 。 【100 統測數(B)】 *( A )36. 某人擲一公正骰子四次,設前二次出現點數之和為 a ,後二次出現點數之和為 b , 且 a > b 的機率為 P ,則下列何者正確? (A) P < (B) P = (C) P > 【100 統測數(B)】 (D) P = 1 。 0.2

0.5

2.8

17

30

73.8

4.2

4.6

32

55

88

36

3

0.3

52

58

63

52

88

75.5

76.5

3

3

33

9

50

53

z

1

1

2

3

2

4

3

5

4

5

17

3

(

,

)

( 2, 3 )

( 5, 6 )

0.5

226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1, 4 )

( 3, 2 )

0.5

0.5


( A )37. 有一組數值資料為 58,60,62,64,66,68,73,75,76,78。若該組資料之算術 平均數為 a ,母體變異數為 b ,則數對 a b 為何?(參考公式: x , x ,…, x 為 數值資料, μ 為算術平均數,則母體變異數 = x − μ + x − μn + + x − μ ) (A) (B) (C) (D) 。 【100 統測數(B)】 (

,

)

1

( 1

( 68, 45.8 )

( 68, 36.4 )

( 73, 23.5 )

)

2

( 2

)

2

2

( n

n

)

2

( 73, 34.6 )

10

單元 10 機率與統計

227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