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特考一般行政五等國文試題詳解出爐!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率
72%!
歡迎依標示的頁數印證!若有疏漏敬請斧正! 一般行政101年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國文試題詳解 等 別:五等考試 類 科:一般行政 科 目:國文(包括公文格式用語) (本詳解有著作權,請勿翻印出版) (D)1.颱風即將來襲,全臺各地均有超大豪雨發生,請大家□□□□,及早作好防颱準備。 應填入的成語是: (A)杞人憂天(B)抽薪止沸 (C)如履薄冰 (D)未雨綢繆 解析:(A)比喻無謂的憂慮。(B)抽出灶下柴火,使水停止沸騰。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或消除患 禍。 (C)像走在薄冰上一樣。比喻行事極為謹慎,存有戒心。 (D)趁天還沒有下雨,要先把門窗綁牢。 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工作。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C)p280成語:「如履薄冰」(D)P261成語:「未雨綢繆」 (B)2 古今語義可能發生變化,根據文意推敲,下列選項「」中的詞語,意思仍可相通的是: (A)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B)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如果連這方面的知識都不足, 不免貽笑「大方」,令人遺憾 (C)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食品未遭塑化污染,安全無虞,大可「放心」 (D)欲取金匱石室之書,以成「風雨」名山之業/這件離奇的案件,在小鎮上鬧得滿城 「風雨」 解析:(A)英俊傑出。長江滾滾東流,浪濤洶湧,沖刷盡千古以來所有的英俊傑出人物。 (蘇軾念奴 嬌赤壁懷古))/男女交往的情緣。為美女而犧牲喪命,也算是一件風流韻事,甘之如飴。(B)識見 廣博的內行人。我要不是因爲來到你的門前,真可就危險了,我必定會永遠受到識見廣博的內行人的 耻笑。(莊子·秋水)/識見廣博的內行人。貽笑大方:被識見廣博或精通此道的內行人所譏笑。 (C) 喪失了的良心。治學問的道理沒有別的,就是把喪失了的良心找回來罷了。(孟子告子)/安心(D) 比喻亂世。想要取用公家珍藏的書籍做參考,來完成亂世不朽的著作。(連橫臺灣通史序)/借指事 情一經傳出,流言四起,到處議論紛紛。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A)p232「風流」:千古「風流」人物/牡丹花下死,做鬼 也「風流」(B)p233「大方」: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p281 貽笑「大方」(C)p395孟子養心存性知道: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D)p236名山: 欲取金匱石室之書,以成風雨名山之業,而有所不可。 1
(D) 3 下列各句「」中的成語,用法完全正確的是: (A)俗話說:佛要金裝,人要衣裝。所以穿搭衣服就要像「沐猴而冠」 (B)他們是才子配佳人,又能相知相惜,白頭偕老,真可說是「業紹陶朱」 (C)對於人性的小奸小惡特別敏感,但也特別昏聵,有時竟到「心花怒放」的地步 (D)這一段河「一覽無遺」,薑葉也不夠密,我只得游到路洞中去藏,等待你的車輪輾 過 解析:(A)沐猴,獼猴。沐猴而冠指獼猴性急躁,不能若人久著冠帶。比喻楚人的性情暴躁。(B) 「業紹陶朱」是用於祝賀人商店開業的賀辭。(C)形容心情極其高興、快活。(D)一眼望去就看得 很清楚,毫無遺漏。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p355(B)賀人商店開業的賀辭:「業紹陶朱」。 (D) 4 我們常用數字造詞,以下有關數字的詞語,那一個指的是實數,而非虛數: (A)七零八落(B)一清二白(C)五顏六色(D)三從四德 解析:(A)形容零散稀疏的樣子。(B)極端清白。(C)形容色彩複雜或花樣繁多。(D)三從四 德是中國古代宋明以降女子的行為規範,四德也成為男性選擇妻子的標準。三從是指未嫁從父、出嫁 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是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趨勢命中:p251實數、虛數。 (A) 5 「全書凡二十章」句中「凡」有總共、概括之意。下列選項中文句中均有「凡」字, 何者用法與此不同? (A)松形鶴骨,器宇不「凡」(《三國演義》) (B)「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禮記.中庸》) (C)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諸葛亮〈隆中對〉) (D)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柳宗元〈愚溪詩序〉) 解析:(A) 平凡。形容儀容清癯、軒昂,風度很不平凡(B)總共、概括之意。凡事做任何事情, 事先謀慮準備就會成功,不事先謀慮準備就會失敗。(C)總共、概括之意。於是劉備就去拜訪諸葛 亮,總共去了幾次,才見到(D)總共、概括之意。這愚泉總共有六個泉眼,都出自山下平地。
(A) 6 下列選項中的對聯適於賀壽使用的是: (A)南山欣作頌,北海喜開樽(B)市井感欽德,經營空惜才 (C)普天開景運,大地轉新機 (D)善事必利器,周官記考工 解析:(A)賀壽:關鍵詞:「南山」、「北海」(B)賀商業:關鍵詞:「市井」、「經營」(C) 新春賀辭:關鍵詞:「開景運」、「轉新機」(D)賀工業:關鍵詞:「利器」、「考工」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趨勢命中:p358對聯
2
(A)7 下列文句「」內的成語,何者使用正確? (A)他退出政壇後,選擇回歸田園,過著「韜光養晦」,恬淡自足的生活 (B)勤政愛民的縣長不幸溘然長逝,縣民們無不「恫瘝在抱」,哀嘆惋惜 (C)張先生樂善好施的義行,引發大眾「群起效尤」,樹立了良好的典範 (D)經濟不景氣,百貨公司買氣積弱不振,「戶限為穿」的情形屢屢可見 解析:(A)比喻隱藏才能,不使外露。(B)關懷群眾的疾苦感同身受。形容愛民殷切。(C)大家 紛紛仿效。屬負面(D)踏穿門檻。形容來訪人數眾多。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A)p266成語:「韜光養晦」(B)p270成語、p356題辭: 「恫瘝在抱」(C)p270成語:「群起效尤」(D)p267成語:「戶限為穿」 (A)8 下列選項中的語詞,可用來形容「技藝純熟高超」的是: (A)目無全牛(B)牛刀小試(C)汗牛充棟(D)吳牛喘月 解析:(A)庖丁初次宰牛時,所見的是牛的身體,幾年後技術純熟,宰牛時,已不注意牛的外形。 典出莊子˙養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比喻技藝純熟 高超(B)比喻有大才能,先在小事上施展一下。(C)形容書籍極多。(D)江淮一帶的水牛怕熱, 看見月亮以為是太陽,便喘息不停。比喻見到曾受其害的類似事物而過分害怕驚懼,或形容天氣酷熱。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A)p283 成語:「目無全牛」(B)「牛刀小試」,p391 論語孔 子論為政: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 者偃也聞諸夫子曰: 『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 「二三子!偃之言是也。 前言戲之耳。」(陽貨)(C)p268、p269 成語:「汗牛充棟」 (C) 9 下列選項中的成語,何者並非以描述親情為主? (A)舐犢情深(B)風木之思(C)梅妻鶴子(D)冬溫夏凊 解析:(A)比喻父母疼愛子女之深情。(B)比喻父母亡故,兒女不得奉養的悲傷。(C)宋林 逋隱居於杭州西湖孤山,植梅養鶴以為伴,逍遙自在。因其無妻無子,故稱為「梅妻鶴子」。後比喻 清高或隱居。(D)在寒冬裡為父母溫暖被褥,在盛夏中為父母搧涼床蓆。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A)p154:「舐犢情深」(C)p265成語:「梅妻鶴子」(D) p264成語:「冬溫夏凊」 (A)10 下列選項中的成語都和頭髮有關,其解釋不正確的是: (A)吐哺握髮:比喻生活瑣事太多 (B)擢髮難數:形容罪惡多得難以計數 (C)青山一髮:蒼茫的青山,遠眺時就像髮絲般細小 (D)令人髮指:形容使人憤慨到極點,頭髮都豎了起來 解析:(A)比喻求賢殷切。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A)p260成語:「吐哺握髮」(B)p267成語:「擢髮難數」
3
(B)11 學生畢業時,下列選項中的題詞不宜送給老師的是: (A)時雨春風(B)典型足式(C)教澤永銘(D)卓育菁莪 解析:(B)「足式」去世用詞。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A)p356題辭賀教育界:春風化雨(B)p356題辭哀輓類: 坤儀「足式」、p357題辭哀輓類:忠勤「足式」(D)p356題辭賀教育界:作育菁莪 (D)12 下列選項「」中的詞語,應用正確的是: (A)大家爭看奧運開幕典禮的實況轉播,可說是「萬人空巷」 (B)做事最忌「茹柔吐剛」,應多採納別人意見,才會成功 (C)讀書學習一定要由淺而深,「按圖索驥」,千萬不可躁進 (D)事情已到關鍵時刻,就別「猶疑躊躇」了,趕緊下決定吧 解析:(A)形容擁擠﹑熱鬧的盛況。實況轉播,不能用「萬人空巷」(B)形容人欺善怕惡。(C) 按圖像尋求良馬,比喻做事拘泥教條,墨守成規。(D)形容猶猶疑疑地拿不定主意。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A)p268成語:「萬人空巷」(B)p285成語:「茹柔吐剛」 (C)p261成語:「按圖索驥」 (C)13.下列選項「」中的替代語詞,何者正確? (A)雖詩體未全,然略是五言之「濫觴」也。(鍾嶸《詩品.序》)/可改為「終結」 (B)文舉不屈曹氏,魏鼎將移,夏侯義不「北面」。(《宋書.袁粲傳》)/可改為「稱 王」 (C)「布衣」相與交,無富厚以相利,無威勢以相懼也。(《韓非子.五蠹》)/可改為 「平民」 (D)然「比歲」不登,家益落。夫妻無計,對影長愁。(《聊齋志異.辛十四娘》)/可 改為「一年」 解析:(A)水流發源的地方。因其水量非常淺小,而僅能浮起一個酒杯,故稱為「濫觴」。後比喻 事物的開端、起源。比喻事物的開端、起源。雖然詩的體制還不完備,然而是五言詩的起源。(B) 稱臣。孔融不屈服曹操,魏國國運鼎將改變,夏侯堅持正義不北面稱臣(C)平民。平民之間彼此交 往,沒有大宗錢財可以互相利用,沒有大權重勢可以互相威脅。(D)連年。然而農產連年歉收,家 道更中落。夫妻生活無計可施,對著影子長久憂愁。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 (C)p264 成語: 「布衣之交」 (D) 「比」 :p158 一字多義特訓: 音ㄅㄧˋ,並列。 (A)14 下列選項,何者不是意義相近的成語: (A)不毛之地/天涯海角(B)不恥下問/移尊就教(C)仁民愛物/泛愛博施 (D)嵩雲秦樹/胡越之身 解析:(A)不生長草木莊稼的荒地。形容荒涼、貧瘠。/偏僻或相距遙遠的地方。(B)不以向地位、 學問較自己低的人請教爲可恥,形容謙虛好學。/端著酒杯離座到對方面前共飲,以便請教。比喻主 動去向人請教。(C)對人親善,進而對生物愛護。/廣泛施愛,廣博救濟大眾(D)嵩山的雲, 秦嶺的樹.。比喻相隔很遠./分隔於遙遠的兩地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B)p270成語:「不恥下問」/p260成語:「移尊就教」 (C)p356題辭:「仁民愛物」/p356題辭:「博施濟眾」(D)p300因果句:「胡越」。 4
(C)15長輩常勸勉年輕人「行百里者半九十」,這句話意謂: (A)餓其體膚,空乏其身(B)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C)做事越接近成功,越須堅持(D)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 解析:題幹:走百里的路有一半的人都走到九十就放棄了。也就是有一半的人都半途而廢的意思。(A) 使他的身體腸胃忍饑餓,使他的全身困苦疲乏。(孟子·告子下)(B)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遭受折磨, 使他的筋骨經受勞累。(孟子·告子下)
(B)16 公文寫作時,密等的分類,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祕密(B)機密(C)甚機密(D)相對機密 解析:公文密等分「絕對機密」、「極機密」、「機密」、「密」等。
(A)17 下列選項中的稱謂,何者正確? (A)學生對老師可自稱「受業」(B)部屬對長官應自稱「閣下」 (C)對他人稱自己的父親可稱「翁父」(D)對他人稱自己的弟弟宜稱「令弟」 解析:(B)職(C)家父(D)舍弟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A)p345書信稱謂:「受業」(B)p345書信稱謂:「職」(C) p344書信稱謂:「家父」(D)p344書信稱謂:「舍弟」
(C)18 李先生日前分別給長官、老師、朋友、侄兒各寫了一封信,下列選項中的用語,完 全正確的是: (A)長官-雅鑒、祇請○金安、敬上、鈞啟 (B)老師-道鑒、恭請○教安、敬叩、敬啟 (C)朋友-惠鑒、順頌○時綏、頓首、大啟 (D)侄兒-知之、即祝○福安、手書、展啟 解析:(A)「雅鑒」:平輩;祇請○金安:祖父母、父母;敬上:長輩;鈞啟:長輩(B)敬叩:父 母;敬啟:平輩(C)頓首是古代跪拜禮節中較輕的一種,一般用於地位相等或平輩間。頓首是古代 跪拜禮節中較輕的一種,一般用於地位相等或平輩間(D)即祝○福安:父母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p344、p345稱謂;p346提稱語;p347結尾祝候語;p348末啟 敬詞;p350信封啟封詞 (B)19 ○○大學發文教育部,其中寫道:「依據 鈞部民國101年2月20日○字第○號函辦理。」 這段文字應置於何處? (A)主旨(B)說明(C)辦法(D)擬辦 解析:(A)「主旨」:為全文精要,以說明行文目的與期望,應力求具體扼要。(B)辦法:當案情 必須就事實、來源或理由,作較詳細之敘述,無法於「主旨」內容納時,用本段說明。(C) 「辦法」: 向受文者提出之具體要求無法在「主旨」內簡述時,用本段列舉。本段段名,可因公文內容改用「建 議」、「請求」、「擬辦」、「核示事項」等名稱。(D)擬辦:「擬辦」:為「簽」之重點所在, 應針對案情,提出具體處理意見,或解決問題之方案。意見較多時分項條列。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p12「主旨」、「說明」、「辦法」(D)p15「擬辦」 5
(B)20 公文應採法律統一用字用語,下列選項恰當的是: (A)對行政機關用「聲請」,對法院用「申請」 (B)制作行政命令用「訂定」,創制法律用「制定」 (C)「計畫」「紀錄」是動詞,「規劃」「記錄」是名詞 (D)「設」機關,「置」人員;「處」罰金,「科」罰鍰 解析:(A)對行政機關用「申請」,對法院用「聲請」(C)「計畫」「紀錄」是名詞,「規劃」「記 錄」是動詞(D)「科」罰金,「處」罰鍰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p6 法律統一用字表 (D)21 公家機關回覆民眾問題時,下列公文中,適用的選項是: (A)呈(B)簽(C)咨(D)函 解析:(A)呈:對總統有所呈請或報告時使用。(B)簽:承辦人員就職掌事項,或下級機關首長對 上級機關首長有所陳述、請示、請求、建議時使用。係人對人,非機關對機關。(C)咨:總統與立 法院、監察院公文往復時使用。(D)函:1.級機關對所屬下級機關有所指示、交辦、批復。2.下級 機關對上級機關有所請求或報告時。3.同級機關或不相隸屬機關間行文時。4.民眾與機關間的申請 與答復時。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p1公文種類 (C) 22 公文格式中,有關期望及目的用語,下列選項,不恰當的是: (A)於平行文時,用「請 查照」(B)於上行文時,用「請 鑒核」 (C)於上行文時,用「希轉行照辦」(D)於下行文時,用「希辦理見復」 解析:(C)請下級機關知悉辦理時用。希照辦、希辦理見復等,均帶有命令語氣。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p4;、p5期望及目的用語。 (B)23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舉辦青少年反毒宣導論文比賽,優勝獎牌題詞,下列適合的選項 是: (A)龍飛鳳舞(B)文采斐然(C)藝苑之光(D)允文允武 解析:(A)賀書法比賽(C)賀書法比賽(D)賀運動比賽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p356題辭:龍飛鳳舞、斐然成章、翰苑之光、允文允武
6
(A)24 「一群瞌睡的山鳥/被你/用稿紙摺成的月亮/窸窸索索驚起/撲翅的聲音/嚇得 所有的樹葉一哄而散」(洛夫〈走向王維〉) 這首詩化用了下列那些詩句的意象? (A)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B)月明山鳥多不棲,下枝飛上高枝啼 (C)高樹下山鳥,平蕪飛草蟲。唯應待明月,千里與君同 (D)詩成一夜月中題,便臥松風到曙雞。帶月時聞山鳥語,郡城知近武陵溪 解析:題幹:全詩以王維隱居生活為題,淡然而富禪機,不脫王維閒適淡泊風格。詩中大量運用王維 詩句,如:「一群瞌睡的鳥(山鳥)/被你/用稿紙摺成的月亮(月出)/窸窸索索的驚起(驚)/撲翅的 聲音/嚇得所有樹葉一哄而散(時鳴春澗中)」。(A)「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出自王維的古詩 作品鳥鳴澗,以動寫靜,一「驚」一「鳴」,看似打破了夜的靜謐,實則用聲音的描述襯托山裡的幽 靜與閒適:月亮從雲層中鑽了出來,靜靜的月光流瀉下來,幾隻鳥兒從睡夢中醒了過來,不時地呢喃 幾聲,和著春天山澗小溪細細的水流聲,更是將這座寂靜山林的整體意境烘托在讀者眼前。 (B)月明 照天空山鳥多不棲息,從低下的樹枝飛上高高的枝頭啼叫(王建荊門行) (C)山鳥從高樹上飛下,草 蟲飛過雜草繁茂的平原。應該是等待明月的心情,千里外的家人與你相同。(許渾秋霽寄遠)(D)昨 晚整夜在月下把一首詩寫成了,便在松風裡睡去一直到雄雞破曉。月下還常聽到山鳥的啼叫聲,郡城應 知道這裡近似清淨幽美的武陵溪。
(B)25 承上題,「用稿紙摺成的月亮」與「用月亮」相較,洛夫之所以選擇前者是為了強 調什麼? (A)讓詩句錯落有致(B)將月的文學意象翻新 (C)月的光輝折射在林中(D)月光輕盈薄如紙張灑落 解析:洛夫打散原詩再截取關鍵性的意象,將古詩作新鮮活潑的運用,巧妙翻出詩趣。
(A)26 「寺中塑三教像,先儒次釋後道。道士見之即移老君於中,僧見又移釋迦於中,士 見仍移孔子於中。三聖自相謂曰:我們原是好好的,卻被這些小人搬來搬去搬壞了。」(令 叟《新編笑林廣記》)根據文中所述,下列選項何者為是? (A)譏人搬弄是非(B)譏人自命不凡(C)譏人自不量力(D)譏人是非不明 解析:笑林廣記題目為《搬是非》,由最後「卻被這些小人搬來搬去搬壞了。」便可判斷是(A)譏 人搬弄是非。(語譯:寺廟裏塑有三教的聖人像,首先是儒家的孔子,其次是佛家的釋迦牟尼,最後 是道家的太上老君。道士見了,馬上把太上老君移到中間。和尚見了,又把釋迦牟尼移到中間。書生 見了,仍然把孔子移到中間。三位聖人互相說道:「我們原本是好好的,卻被這些小人搬來搬去給搬 壞了」)
7
(C)27 下列關於諸子百家的敘述,完全正確的是: (A)荀子主「性惡」、重法術,為儒家集大成者 (B)道家「貴儉」、「非命」,法家「重法」、「重勢」 (C)老子強調「守柔」、「無為」,莊子追求「齊物」、「逍遙」 (D)儒家主張「愛無等差」,故云:「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解析:(A)荀子非重法術,也不是儒家集大成者(B)墨家「貴儉」、「非命」(D)儒家主張愛「有」 等差。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A)p331九流十家:荀子主「性惡」(B)p331九流十家: 墨家「貴儉」、「非命」;p331九流十家:法家「重法」、「重勢」(C)p332九流十家: 老子強調「守柔」、「無為」,莊子追求「齊物」、「逍遙」(D)p331九流十家:儒家主 張「愛有等差」,故云:「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D)28 孔子說:「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 憂貧。」其精神與下列選項相近的是: (A)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論語.衛靈公》) (B)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論語.子張》)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D)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里仁》) 解析:題幹:讀書人立志追求真理。孔子說:「君子用心求道而不費心思去求衣食。即使你親自 去耕田種地,難保不餓肚子;努力學道,卻可以得到俸祿。所以,君子只擔憂學不到道,不擔 憂貧窮。」(A)患不知人。語譯:君子只怕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B)百工透過學以 「成其事」 ,君子透過學以「致其道」 ,都能說明學習的重要性。語譯:各行各業的工匠在各種製作的 場所,完成他們的工作,君子通過學習,以求得一切道理。 (C)談學習的樂趣境界。語譯:對於學業, 懂得它的人比不上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又比不上陶醉其中自得其樂的人。 (D)讀書人立志追求真 理。語譯:讀書人立志追求真理,卻恥於粗布淡飯的人,不值得交談。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A)p390論語(六)患不知人: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 己知也。(C)p384論語(三)孔子自述為學之經過、心得及道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 者不如樂之者。(D)p232ㄜ音部分: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C)29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述而》)這句話與下列何者意旨相近: (A)鄉愿,德之賊也(B)德不孤,必有鄰 (C)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D)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解析:題幹: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 們的缺點作爲借鑒,要注意改正。(A)外貌忠厚老實,討人喜歡,實際上卻不能區分善惡、好壞、 是非的老好人,就是敗壞道德的人。」(論語陽貨)(B)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單的,一定會有志同 道合的人來和他相伴。(論語里仁)(C)看見賢德的人就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德的人就要 自己內心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樣的行為。(論語里仁)(D)大家都厭惡他,一定要考察其原因;大家 都喜歡他,一定也要考察其原因。(論語衛靈公)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題幹:p385論語(五)見賢思齊,擇善而從:三人行,必有 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B)p355題辭:德必有鄰(C)p385論語(五) 見賢思齊,擇善而從: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D)p389(二)察人善惡之法:眾 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8
(A)30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文中「五 十步笑百步」的意思,最接近下列那一個成語: (A)半斤八兩(B)天壤之別(C)並駕齊驅(D)判若雲泥 解析:題幹: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戰爭,那就請讓我用戰爭打個比喻吧。戰鼓冬冬敲響,槍尖刀 鋒剛一接觸,有些士兵就拋下盔甲,拖著兵器向後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腳,有的人跑了五十 步停住腳。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恥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嗎?」 (A)比喻兩者相等,彼此 一樣。(B)天與地相隔很遠。比喻差別極大。(C)並排套著的幾匹馬一齊快跑。比喻彼此力量、 地位、才能等不相上下。(D)高低差別就像天上的雲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樣。比喻高下懸殊很大。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C)p259 成語:並駕齊驅(D)p259 成語:判若雲泥 (A)31 「為人之家若為其家,夫誰獨舉其家以亂人之家者哉?為彼猶為己也。」(《墨子. 兼愛下》)下列選項最切合本文意涵的是: (A)視人如己(B)當仁不讓(C)和平相處(D)愛其所愛 解析:題幹:對待別人的家族,就像對待自己的家族,誰還會動用自己的家族,用以侵擾別人的家族 呢?對待別人就像對待自己。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趨勢命中:九流十家:墨家,學說以「兼愛」為主。 (A)32 「孫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 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孫子兵法.謀攻》)下列選 項,最符合上述孫子用兵的最高指導原則的是: (A)不戰而屈人之兵(B)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C)攻城略地,殲滅敵人(D)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解析:題幹:孫子說:戰爭的原則是:使敵人舉國降服是上策,用武力擊破敵國就次一等;使敵人全 軍降服是上策,擊敗敵軍就次一等; 使敵人全旅降服是上策,擊破敵旅就次一等;使敵人全卒降服 是上策,擊破敵卒就次一等;使敵人全伍降服是上策,擊破敵伍就次一等。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趨勢命中:(D)p235成語:運籌帷幄 (B)33 《國語.周語一》:「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 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上文旨在強調: (A)政府要隨時防範風災水患的發生(B)政府要讓人民有表達意見的自由 (C)人民的意見比風災水患來得可怕(D)建堤疏濬是政府安民的首要工作 解析:題幹:防止老百姓的嘴批评的危害,比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後果更嚴重。江河的水被堵塞, 就要决口奔流,被伤害的人一定很多,堵住老百姓的口,後果也將如此。因而治水者只能排除壅塞而 加以疏通,治民者只能善於開導而讓人說話。
9
(B)34 「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史記.孝文本紀》)文中的「法」 字,與下列文句中「法」字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易.繫辭上》) (B)法大行,則是為公是,非為公非。(唐劉禹錫《天論上》) (C)馭文之法,有似於此。(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附會》) (D)君舉必書,書而不法,後嗣何觀?(《左傳.莊公二十三年》) 解析:題幹:法令。語譯:法令是治理國家的準繩,是用來制止暴行,引導人們向善的工具。 (A)效法。語譯:既懂得崇高又尊重卑微的道理,認識要效法天一樣高,行動要效法大地一樣 扎實。(B)法令。語譯:如果法得到充分實行,那麼肯定是為公肯定,否定也是為公否定。(C) 方法。語譯:駕馭寫作的方法,也與此相似。(D)法 度 。 語譯:國 君 的 一 舉 一 動 都 是 要 記 載 下來的,記載不合法度的事,後世子孫們將會怎麼看呢?
(B)35 「孔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老氏稱:『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法令滋章,盜賊多有。』太史公曰: 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濁之源也。」(司馬遷〈酷吏列傳〉)根據上文,太 史公認為天下大治、清除弊端的根本方法為何? (A)政令(B)道德(C)刑法(D)禮教 解析:題幹:司馬遷寫酷吏列傳,直接譏刺漢武帝寵用酷吏、任其肆虐為害的時弊。語譯:孔子說: 「用法制禁令去治理百姓,使用刑法來整飭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於犯罪受懲,卻失去了羞恥之心; 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整飭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正道了。」 老子說:「最有道德的人,從不標榜自己有德,因此才真正具有道德;最無德的人標榜自己沒有 離失道德,所以他並不真正具有道德。法令愈加嚴酷,盜賊就愈多。」太史公說:「這些話說得 對!」法令是治理國家的工具,並不是治理的好壞的本源。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p391論語(一)修德行仁,化民於善。為政以德的思想 :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B)36 「凡天地之間,有鬼,非人死精神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由 於疾病。人病則憂懼,憂懼見鬼出。凡人不病則不畏懼,故得病寢衽,畏懼鬼至。畏懼則存 想,存想則目虛見。」(王充〈訂鬼〉)根據上文所述,則作者認為鬼是如何產生的? (A)人死後精神變化為鬼(B)人因病畏懼而疑有鬼(C)人因為無知而致鬼生(D) 人因為所需而見鬼出 解析:大凡天地之間有鬼,並不是人死後的精神變成的,都是人們思念想像所引來的。造成這種現像 是什麼原因呢?是由於疾病的折磨。人生了病就會憂愁恐懼,憂愁恐懼就好像看見鬼出現了。大凡人 不病就不會畏懼,所以得了病躺在床席上,就畏懼有鬼到來。一畏懼就會老是幻想,幻想久了就會恍 恍惚惚地看見鬼了。
10
(A)37 「夫學者載籍極博,猶考信於六藝,詩書雖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司馬遷《史 記.伯夷列傳》)下列那一選項最能說明作者修撰史書的態度? (A)嚴謹認真(B)大膽假設(C)訪察輿論(D)主觀論斷 解析:大凡有學問的人,盡管讀書極為廣博,還要以 詩 、 書 、 易 、 禮 、 樂 、 春 秋 等 六 藝 ( 即 六 經 )為 考 察 徵 信 的 最 高 準 則。《詩》、《書》雖然已經殘缺不全,但有關《尚書》中的《堯典》、 《舜典》、《大禹謨》等篇的記載還是可以讓人了解當時的史實。
(C)38衛靈公謂孔子曰:「有語寡人為國家者,謹之於廟堂之上而國家治矣,其可乎?」孔 子曰:「可。愛人者則人愛之,惡人者則人惡之,知得之己者亦知得之人,所謂不出於環堵 之室而知天下者,知反之己者也。」(《說苑.政理》)上述這段記載,對於今天政府公務 人員的啟發為何? (A)要知己知彼(B)要充實知識(C)要推己及人(D)要愛憎明確 解析:衛靈公對孔子說:「有人告訴我掌管國家的人,要在朝政上小心謹慎,國家才會治理好,這種 說法對嗎?」孔子說:「可以。愛別人的人別人也會愛他;討厭別人的人別人也會討厭他。知道從自 身獲得的人,也知道從別人身上獲得。所謂不走出四面圍著土牆的斗室,便知道天下大事的人,他懂 得由外物而推及自身的道理。」
(A)39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魏徵《貞觀政要.論君道》)本文旨在強調主政者必須: (A)修德行義(B)居安思危(C)求賢納才(D)戒奢以儉 解析:我聽說要樹木長得高大,一定要鞏固它的根部;要河水流得長遠,一定要挖深泉水的源頭;想 要國家安定,一定要累積主政者的道德仁義。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p173 玖、ㄍ音部分: (二)固: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根本。 (B)40 俗話說:「美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與下列選項何者意同? (A)《老子.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B)《荀子.榮辱》:「與人善言,煖於布帛;傷人之言,深於矛戟。」 (C)《禮記.祭義》:「是故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反於身。」 (D)《史記.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 解析:題幹:體貼人的話,使人冬天也覺得溫暖,惡語傷害人,讓六月天也覺得寒冷。(明賢集)(A)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B)對別人說 友善的話,比給他穿上布衣絲服還要溫暖,用惡語傷害別人,比用矛戟刺人刺得還深。(C)惡意的 語言不從口中說出來,別人對你忿恨的話就不會返回到你身上了。(D)衷心的勸告,聽起來覺得不 舒服,但對改正缺點錯誤很有好處。好藥往往味苦難吃,但對定情有好處。
11
(A)41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樂府詩〈長歌行〉)說明萬物盛衰 有時,人當即時努力。下列選項,與此詩意相同的是: (A)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B)日耽瑤池樂,豈傷桃李時。青苔空萎絕,白髮生羅帷 (C)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D)滿眼青山未得過,鏡中無那鬢絲何。祗言旋老轉無事,欲到中年事更多 解析:題幹:本詩言青春年華不久,當努力奮發,勿到老大空傷悲。語譯:園中長滿了青蔥茂盛的向 日葵,清晨的露水等待日光把它曬乾。溫暖和煦的春天給予萬物恩澤,使它們都煥發著生命的光彩。 春光易逝,人們常擔心肅殺的秋季到來,植物的花葉就要枯黃衰落了。所有江河都東流入海,卻永遠 不再流回來了。假如人在少壯時不知及早努力,年華老大就要空傷悲了。 (A)明天過去了又有明天, 明天真的是那麼的多。如果一輩子等待明天,那麼勢必虛度光陰,什麼事情都會辦不成。 (明日歌) (B) 這首詩也是詠史。暗諷唐高宗。武則天本來是高宗宮中的昭儀(女官名),高宗即位後,永徽元年, 立妃王氏為皇后,不久就被武昭儀所媚惑。永徽六年,廢皇后為庶人,立武昭儀為皇后。從此以後, 高宗所曾寵受的妃嬪,陸續都被武則天清除掉多少宮女,長年禁閉在宮中。語譯:天天耽溺于瑤池宴 樂,那裡會關心到宮女的桃李年華。宮門長閉,院子裡青苔一年一度的萎謝,羅帷中的宮女已滿頭白 髮了。(陳子昂感遇詩第二十六)(C)這是一首題詠圖畫的詩,借「金陵圖」憑弔六朝興亡往事,流 露出濃濃的末世哀愁。語譯:江上春雨霏霏,江邊青草茂盛整齊,六朝往事如春夢一般過去了,如今 只剩春鳥空自悲啼。最無情的要算是臺城旁邊的垂柳,依舊茂密地籠罩在十里的長堤上,冷眼看著人 世的盛衰而無動於衷。 (韋莊金陵圖)(D)語譯:滿眼美麗的青山還未能看盡,對著鏡中如絲般白 的鬢髮,感到無可奈何!只說不久年老變為無事做,人到中年,不是享受,更多的是操勞。(杜牧書 懷〉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p76(二)長歌行: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 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 悲! (C)42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杜甫〈客至〉)詩中「緣」字,與下列 選項之「緣」字,何者意義相同? (A)《荀子.議兵》:「限之以鄧林,緣之以方城。」 (B)陶淵明〈桃花源記〉:「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C)蘇軾〈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D)《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解析:題幹:因為。語譯:長滿了花木的小徑,從來不曾客人來臨而打掃過;只有今天,為了你的到 來,我才把這一扇簡陋的草門給打開。 (B)順。語譯:順著溪流往上行,忘了路走多遠。(C)因為。 語譯:語譯:不能認清廬山真正面目的原因,就是因為自己身處在這座深山之中。 (D)攀爬。:語譯: 以如此的做法來實現如此的愿望,就好像爬到樹上去捉魚一樣。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題幹:p211十九、ㄘ音部分(一)曾:花徑不「曾」緣客掃, 蓬門今始為君開。(B)p322:13.「緣溪行,忘路之遠近。」(D)p206十七、ㄖ音部分(二) 若: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p261成語:「緣木求魚」。 12
閱讀下文,回答第43題至第44題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 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 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范仲淹〈岳陽樓記〉) (A)43 細審文意,下列敘述,錯誤的選項是: (A)為物喜為己悲,亦即憂樂以天下也(B)古仁人之心,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古仁人用心必是樂以天下,憂以天下(D)居廟堂之高是「進」,處江湖之遠是「退」 解析:題幹:語譯:唉!我曾探求古代「仁人」的胸襟,有不同於「雨悲」、「晴喜」這兩種行為表 現,這是為什麼呢?不因外在環境和個人遭遇而喜悅或悲傷。當他在朝任官,就憂慮恩澤未能普及人 民;遠離國君,退居在野,就擔憂國君施政的得失。這真是在朝為官也憂、退居在野也憂,那麼什麼 時候才感到快樂呢?古仁人志士一定會說:「在天下人憂慮前憂慮;在天下人享樂後享樂」吧!唉! 如果沒有這樣的人,我將歸從誰呢?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p218 二十二、ㄧ音部分(四)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陽樓記)(不因為環境好而高興,也不因為自己遭遇壞而悲傷。);p3072. (六) 設問: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乎!;p311(十三)借代:居「廟堂」之高。借指為「朝廷」。 (C)44 關於「噫,微斯人,吾誰與歸!」之說明,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微斯人」,微乃細小、卑微之意(B)「吾誰與歸」,即「吾歸誰與」之倒文(C) 「微斯人」,斯人指先憂後樂之古仁人(D)「吾誰與歸」,「與」同「歟」,為感嘆詞 解析:(A)微,無、非。(B)吾誰與歸,句法上即「吾與誰歸」,意即我將與誰同歸?(D)與, 此處作介詞用,有跟、同之意。歸,歸附、依從。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p221 二十三、ㄨ音部分(一)微,無、非。「微」斯人,吾 誰與歸。(范仲淹岳陽樓記)(如果沒有這種人,我要歸附誰呢?) (B)45「奄宦之如毒藥猛獸,數千年以來,人盡知之矣。乃卒遭其裂肝碎首者,曷故哉?豈 無法以制之與?則由於人主之多欲也。」(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奄宦》)上文分析古代宦 官為禍的原因,下列選項最貼近作者意旨的是: (A)宦官行為無法可管(B)國君的欲望才是禍源 (C)宦官為禍甚於毒藥猛獸(D)國君行事常受制於宦官 解析:語譯:宦官就像毒藥猛獸一樣,幾千年以來,人人都知的事。竟然最後卒遭受他們撕裂肝臟敲 碎頭腦的原因,是何緣故呢?難道沒有法律來制裁他們嗎?那是由於人主太多多慾望啊。
(C) 46「花居盆內終乏生機,鳥入籠中便減天趣。不若山間花鳥錯集成文,翱翔自若,自 是悠然會心。」(《菜根譚》)作者借此表達何種理念? (A)知足常樂(B)安貧樂道(C)崇尚自然(D)人貴自適 解析:語譯:花木栽植在盆裡始終缺乏自然生機,小鳥關進籠裡就會減少天然情趣;比不上山間的花 鳥那樣文采交錯艷麗,野鳥飛翔悠閒自如,讓人內心感受到閒適自得。
13
(A)47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 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 說新語.德行》)下列選項符合故事中人物形象的是: (A)管寧:恬淡自持/華歆:名利中人(B)管寧:心口如一/華歆:表裡不一 (C)管寧:恬靜少欲/華歆:處心積慮(D)管寧:安守本分/華歆:好高騖遠 解析:語譯:管寧和華歆一起在園中翻土種菜,看見地上翻出一小塊黃金,管寧依然揮動鋤頭,把金 子當作是尋常的瓦石一樣;華歆把它撿起來,然後才丟掉。又有一次,兩人同席讀書,有人乘一輛豪 華的軒車從門前經過,管寧照樣讀他的書,華歆卻放下書本出去觀看。於是管寧把座席割成兩半,分 開座位說:「你不是我的朋友。」
(B)48 承上題,管寧之所以與華歆「割席分坐」,是因為華歆: (A)心志不定,不能致力於追求學問(B)愛慕名利,與自己並非同道中人 (C)胸無大志,將來必定庸庸碌碌,難成大業(D)貪多務得,將來恐為貪官污吏,拖 累友人 *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p254 成語 32 割席絕交:指管寧割斷墊席,與朋友絕交。表 示朋友之間因志趣不合而斷絕來往。 閱讀下文,回答第49題至第50題 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於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 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潁考叔曰:「敢 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 然。」公從之。……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詩》曰:「孝子不匱,永錫 爾類。」其是之謂乎。(《左傳.鄭伯克段于鄢》) (D)49 本文的「小人」意指: (A)年紀較輕者(B)心地險惡者(C)個性偏激者(D)地位較卑者 解析:語譯:有個叫穎考叔的,是穎穀管理疆界的官吏,聽到這件事,就把貢品獻給鄭莊公。莊公賜 給他飯食。穎考叔在吃飯的時候,把肉留著。莊公問他為什麼這樣。穎考叔答道:「我家中有母親, 未吃過君王的肉羹,請允許我拿去送給她。莊公說:你有母親可以送東西給她,唯獨我沒有!」穎考 叔說:「請問您這是什麼意思?」莊公把原因告訴了他,還告訴他後悔的心情。穎考叔答道:「您有 什麼擔心的!只要挖一條地道,挖出了泉水,從地道中想見,誰還說您違背了誓言?」莊公依了他的 話。……潁考叔,是一位真正的孝子,愛他的母親,還把孝道延及鄭莊公。詩經說:『孝子是不會讓 孝道匱竭的,將永遠把孝道給予他的同類人。』這正說的是潁考叔這樣的人!」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p216二十二、ㄧ音部分(二)遺:小人有母,未嘗君之羹, 請以「遺」之。公曰:爾有母「遺」 ,繄我獨無。 (左傳鄭伯克段于鄢) (我家中有母親,未吃 過君王的肉羹,請允許我拿去送給她。莊公說:你有母親可以送東西給她,唯獨我沒有!)
14
(C)50 「孝子不匱,永錫爾類」之意,下列選項,最貼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於人(B)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C)己立而立人,己達而達人(D)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 解析:孝子是不會讓孝道匱竭的,將永遠把孝道給予他的同類人。指潁考叔是一位真正的孝子,愛他 的母親,還把孝道延及鄭莊公。 (A)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 (B)積德的人家,子孫必 然會得到福澤。(易經文言) (C)自己能自立也要幫助別人能立足;自己想要發達也要幫助別人發達。 (論語衛靈公) (論語雍也) (D)原典出於圍爐夜話: 「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 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惡念,則生平極不欲為者,皆不難為,所以淫是萬惡之首。」(經常保有 仁義孝順的心態,那麼天下凡是不能做的事,都不忍心去做,因此人們說孝順是所有好行為的前提。 當人一產生了邪惡的念頭,那麼平常極不願意做的事,都可能去做,所以說淫亂是各種邪惡行為中的 開始。)
*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命中:(A)p387:論語(一)實踐仁德之方法:1.「己所不欲,勿 施於人。」(C)p387:論語(一)實踐仁德之方法:2.「己立而立人,己達而達人」
101年特考一般行政五等國文試題詳解出爐!
《搶救初考國文特訓》 命中率
72%!
敬祝大家金榜題名,馬到成功!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