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本事:充滿内在力量的社區——留住薄扶林村經驗的二三事

Page 1




004


張慧婷 MaD創不同協作 策劃人 說到「薄扶林村」,大家可能會想到「舞火龍」,知道它名列世界文物保護基 金會的監察名單,久不久會有些社區藝術項目,很多人到那裡參觀考察……

對於MaD Team,「薄扶林村」是「好朋友」。一個機構和一條村是怎樣交上朋

友的呢?2015年,經藝術家梁以瑚(二胡婆婆)穿針引線,我們和薄扶林村第

一次合作。活動其中一部份是在「菜園地」一起用村民親手蓋出來的大窰煮

麵。首次見面,村民就二話不說地承包了種種準備工作。那一晚,幾十人的碗 筷都是來自村民的家,有一位更貢獻了珍藏的辣椒醬 — 那是她已過世的媽

媽炮製的,一直留着捨不得吃。一口一口,我們吃下了之前沒有嚐過的味道。 之後,我們再三合作,在「薄扶林村人的看家本領」構想怎樣使用村中的公共 空間,為菜園地加添了土窰,「一家一餸」分享新鮮出爐的自家燒鵝;在「山海 食堂」,我們復修了村中的古老石磨,磨出一杯杯載著故事的溫熱豆漿......

賽馬會“創不同”學院的宗旨是推動跨界別、創新、具社會意識和強調行動的

學習。在薄扶林村,我們發現了一個難得的「課室」。幾百年的歷史、過去十 年的努力營造,薄扶林村見證了在不容易的客觀環境中,「立村」的可能性。

村民「出心出力」,建立出現在為人津津樂道的社區;和他們一起耕耘的,有 明愛薄扶林村社區發展計劃的社工朋友。他們的願景和實幹,給了我們和課 程的參加者深刻的啟發。

薄扶林村的經驗,令我們思考賽馬會“創不同”學院可以怎樣再進一步,將學 習變成培養、傳播、深化這些社區能量的契機。本書將薄扶林村社區營造的

點滴娓娓道來,我們希望這些二三事,可以給有意在東南西北營造自己社區 的朋友,提供具體的參考。

感謝冼昭行在百忙中寫下洋洋三萬字。如他在「前言」所說,這個故事很個人。

說真的,每一 個動人的社區,都是由一 個一 個願意花時間、用心思的個人 組成。書中有這樣的一句:

「這是一個人對幸福的追尋路向,也是一個社區對幸福的追尋路向。」

005


前 言:「 古 之 善 為 醫 者,上 醫 醫 國, 中 醫 醫 人,下 醫 醫 病。」─唐.孫思邈《千金要方》 冼昭行 前明愛薄扶林社區發展計劃團隊主任/本書作者 2007年起為期三年,明愛社區發展服務為了推廣社區精神健康,及早識別

潛在社區受情緒困擾的人,那時候在薄扶林村訪問過不少居民,發現有三分 之一受訪者出現抑鬱癥狀,這比數相對其他地區都高,令人憂慮。訪問中,除

了熟悉村落歷史的原居民外,不少村民因自覺居於「爛鬼地方」而感到羞愧, 當未能選擇離開時,心情更會下沉,有些朋友身體更出現毛病。

那時候,我們團隊都 在做輔 導、組 織分 憂會,也陪過不少村民 就診,然 後

有一天發現,只要村民還會為自身的社區身份而感到難過,大家的身心健康 也會受到損害。所以到2010年,我們決定將「展現薄扶林村歷史價值」定為

工作重點,並將平日用於個人的輔導技巧,諸如歷史回顧、發掘本領、突破

非黑即白思維等等,套用在整個社區身上,開始實踐這個「本事導向的社區 發展策略」 (asset-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數年下來,難得配合了社會關注小社區生活文化的大趨勢,有幸使薄扶林村

得到公眾關注及愛惜,2012年村民口述歷史集獲頒第六屆香港書獎;2013年 順利過 渡被清拆發展的危機;2014 年 獲世界文物建築基金會列入 其全球

監察名單;2015年明愛與村民合力取得位處薄扶林村對面的牛奶公司高級 職員宿舍古蹟,以建立這文化地景的歷史生態教育中心;2017年薄扶林村的 中秋 火龍獲 選為本港非 物質文化遺 產代 表作,有望 成 為國家級非 物 質 文

化遺 產。種種 成就 都多得村民能夠自立,組 成 機靈堅毅的居民組 織,也多 得包括「創不同協作」等來至四面八方的協作者扶持。

006


然後我們察覺到,這些時候村民自己帶隊做導賞招呼了三千多位公眾人士, 講出這個地方有甚麼值得欣賞,然後得到大多數參加者的認同,這根本就

是整個社區一同走出的療癒歷程(therapeutic process),這個地方的文化自信

與地方身份就是這樣一步步的重建過來。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入村遇到的笑 臉可不少呢。

2016年春季,獲「創不同」的支持,我們策劃了六個工作坊,就是實驗幾個 一直在構思的新嘗試,來鞏固村民對這個地方的愛惜,包括加建了一座柴火

石窰。這系列課程定名為「薄扶林村人的看家本領」,不是想炫耀,反而是想 帶出我們每個人本來都有一份份本領來應對生活 。

感謝「創不同」同事的邀請,要我在課程後寫出這本小書,去介紹我們在薄扶

林村的工作手法,希望可以引發年青人留意社區、參與社區。適值自己正要 調職,離開這個守候了11年的工作崗位,書寫起來,不自覺的寫出自己這些年 來的一些觀察、一些思考、一些工作心得總結。這不是一本嚴謹地去敍述「

本事導向社區發展」的學術著作,讀者請視之為一個本地社區工作者實踐相 關理論的一份手記,是以全書內容也以第一人稱出發,就是強調這是主觀角

度,旨在引發思考和討論,並希望引起大家去探索社區發展模式,文責在我, 歡迎指正。

香港明愛於薄扶林村的社區發展團隊在2016年成立剛好滿廿五週年,引發

這個社區發展歷程的功勞在於歷代同工累積下來的努力,也在於一直伴我

並肩的隊友黃柑瑤與劉美儀,這小書裡記載的都是大家一直實踐的成果。最 後更要感謝從實習啟蒙到工作督導、一直亦師亦父的謝兆光先生。

香港這個大都會,實在需要更多的民間社區夥團,希望薄扶林村的經驗能夠 成為鼓勵大家的一個「還有可能」的揭示。共勉之。

007


01

發現社區的時代意義

• 一個我們會想住下來的地方 12 • 從我們到只剩下我 13

• 經典的心理學實驗:習得無力 14

• 從觸手可及的地方開始實踐自立 15 • 從內在引發自我確定 16

• 從我到我哋大家:地界,身份,與自己人 18 • 練習:建立正面相處 20 • 練習:探訪土地公公 22

• 練習:畫出自己的社區領域 24

• 一啲都唔渺小:一個社區是一個宇宙 25

人貴自立

02

• 回到活力社會:政府、市場、政治社會和民間社區四個權力平台 28 • 時代趨勢:社會運動 3.0 30

• 社區就是社會發展的本源 34 • 想人行出嚟?用針拮痛佢 36

• 社區歷史與文化:所有問題我哋本來都已經有答案 38 • 可以居:返歸內在安穩引發力量 40

設計與建築社區內在力量 • 我們本然俱足:不可小看的社區內在力量 44 • 溯源:從書寫地方歷史啟動歷程 46

• 禮失求諸野:社區是傳統文化的載器 48 • 製圖:看見看不見的空間 50

• 營造:結集命運共同體的歷程 52

• 以虛御實:存活就是要尋找意義 54

008

03


04

看得見就做得到

• 看台的朋友都比落場的選手優秀 58 • 去哪裡,哪裡去,都要先看得見 59 • 練習:約一家一餸 60

• 練習:紀錄地方口述歷史 62

• 只要我哋相信佢就會出現 64

實踐本事導向的挑戰 • 桃花源與爭取公義 68 • 連結與聯合 70

• 內而外發與從外介入 72 • 組織者與領袖 74 • 協作者與義工 76

05

後 語:成 為 柔 韌 社 區 78

009




1 一個我們會想住下來的地方 太平山下,一面係中環,另一面係薄扶林。那裡有一條二百多年歷史的老村,

叫薄扶林村。有年夏天,連日大雨,薄扶林村又再水浸。水勢稍減,我入村 走 進一個巷口,路面尚有幾吋流水,遇到一位老太太穿上水靴站在家門外, 察看大雨造成的損耗。

老太太告訴我,童年時她的爸爸一遇到大雨,就會叫齊村內兄弟,冒險跳進 大坑口疏導去水,出門前還會叮囑家人,大水來時不要害怕屋內入水,一定要

把家門大開。原來老先生知道,如果家家戶戶只顧自己屋內乾爽,把門關上,

那麼村內就只有一條條窄巷承接雨水,屆時勢必水位大升,威力大得足以 推倒房舍。可如果每家每戶都打開大門,能承接流水的面積就會大增,水位

自然下降,雖然大家要花許多工夫清洗沙泥,可也只是花氣力,保得住家園 也就是值得。

這令我重新認識「犧牲小我,成全大我」這句話。原來「大我」不是與我們

無關的別人,而是包含我們自己在內的一個身份。原來只有成全了大我,才可以

成全小我。這薄扶林村的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一開初只求保存小我,就會 犧牲大我,到頭來自己也會身陷困境。

如果在自己的地方,一同生活的人都把我們看作自己人,然後遇到危難時,

大家會顧全整體,願意放下眼前短淺的利益,那麼這個地方,會是我們喜歡 住下來的地方吧。今天去談社區發展,就是要去建立一 個個大家會喜歡住 在一起的地方。

012


從我們到只剩下我 假 如在你每天會走 過的路上,發現有一處地陷,長年有一窪積水,你會有 甚麼反應?許多時候我們會繞路而過就算,縱使可能要走出馬路,但走多

幾步路也只是小事一樁。我們未必會在忙碌的一天裡記掛此事。直到某天 回家,聽到隔籬婆婆也跟你一樣,走出馬路繞過去時卻給貨車撞倒入院,

你才可能會有一絲悔疚,為甚麼不早些去做點事,令這潛在的社區危機消失。 做點甚麼事?許多時候我們會在現場拍照,但求在社交媒體上廣 傳一下。 我們也許會向傳媒報料,希望某年某月會有人跟進問題。我們大概會打政府 1823熱線,向當局報告這個狀況,盡了公民責任就是了。我們可能還會通知

一下當區區議員,希望施加一點壓力,促使政府部門加快步伐。然後就是等

政府負責部門知道了,辦手續通知外判工程公司,等工人過來做工程。事情 辦好了,可最快都要花一兩個月。

知道薄扶林村的人怎樣反應嗎?在地陷的頭幾天,某村內居住的三行師傅 剛好休假,他就走到村口的五金舖,買下一包英坭、幾包黃沙,托到現場動手

撈水泥填好地窪。他本來打算花自己的錢、用自己的氣力,可五金舖老闆娘 知道他是做公益,就會平賣材料;路過的村民也會幫手搬托,做工夫。拋磚 引玉,就是這樣引發社區動力,維修自己的地方。

為甚麼有這樣的反差?原來在城市生活當中,我們已經太習慣生活裡許多部份 由「專業」、「政府部門」、「管理公司」負責,明明只是自己手板眼見可以做到

的事,卻習慣假手於人;在缺乏日常訓練下,我們漸 漸也放下了那一 份 份

技 能,成了完全倚賴城市管治制度的現代人。然後最壞的就是,我們日常生 活裡已沒甚麼要跟人同心協力才做得到的事,習慣了不需要伙伴,最後覺得

只剩下自己也沒甚麼問題,有事的話打給大廈管理公司或政府熱線就是了。 從這時候起,我們丟失了鄰舍。我們有多久未嘗跟鄰居同心協力做一件事?

013


1 經 典 的 心 理 學 實 驗:習 得 無 力 1960年代有一個經典的動物實驗,發現了「習得無力」 (learned helplessness)

的心理現象。美國心理學家Martin Seligman將兩隻狗繫上狗帶,同時把牠們

侷限在一塊電氈上。當通電時,狗隻會受到刺痛的電擊。每一次通電,A狗可 以扳掣停止電 擊,而B 狗的扳掣是假的,怎按 也沒 用,只能「坐以待斃」,

等A狗按掣熄電後才可免受電擊。經歷數次嘗試後,Seligman便替狗狗除下 狗帶,讓牠們自由走動。電氈本來的四面圍欄,其中一面也換上矮欄,狗狗可 以一躍而過。

第二階段的實驗就是,看看自由的狗狗受到電擊後又會如何反應。電擊來

時,A狗很快就掌握了求生出路,躍出電氈圈,免受痛楚。而B狗受到電擊時,

卻出奇地伏在地上,嗚嗚哀鳴,不思逃離。只不過 是第一階段實驗的短暫 經歷,便可訓練到B狗做出這樣違反生存法則的行為。

心理學家推斷,那段短暫的經歷,原來在狗狗內心啟動了一個過程: 1. 遇上未能理解如何發生的惡劣逆境; 2. 視之為不可逆轉;

3. 錯誤歸因認為「事情永遠都會重複發生」、「四處都一樣」,或是「連個天

都針對我」。

在生活裡面,逆境本來就是無可避免。這個實驗揭示的不是逆境的可怕, 而是當我們錯誤理解逆境時,會造成自我放棄,這才是最可怕的。

這裡還要在A狗身上學習一件事:原來當我們自覺在逆境之中可以做一點事

令困逆暫緩,那麼在環境轉變下仍會保有力量尋求出路。所以上一章節提到

的生 活小 事上,如果 我 們 仍 保 有應 對 的能 力,而非完 全 交予政 府 或 企 業

代勞,我們事實上仍保有很重要的一份自主力(agency),這份自主力足以令

我們在不同的逆境裡保持力量,掙扎求存。

014


從觸手可及的地方開始實踐自立 那麼,究竟如何能夠逃出「習得無力」的困局? Seligman嘗試重新教導B狗離開電氈,這學習過程不能只靠三兩句指示,而 是要扶起B狗,執住牠的前臂,一步一步扶牠走到矮欄前,然後輕輕抱牠過

去,令牠一嘗免受電擊的世界。這樣做一兩次後,不要以為B狗便能學懂,因

為這時候把牠放回電氈,一受電擊時牠也只會繼續伏在地上。

原來「習得無力」會在內心產生顯著的抑壓,尤其使動物失去求生的意志與

希望。Seligman堅持重複上面的教導,務求令B狗重新得力,經過平均嘗試 25次這樣的逃離練習之後,B狗終歸重拾信心一跳,自行逃離電氈。 從Seligman這個實驗,可以看到兩個現象: 1. 手中有劍、能夠有條件去改變大環境的人或動物,能夠保持對生命的意志

與生命力,並持續有效回應生活裡不斷出現的逆境;

2. 手中無劍、沒有條件去改變大環境的人或動物,當未能理解遇上逆境的

種種因素時,會容易「習得無力」。當「習得無力」一旦在內心蔓生,遺禍 之大需要漫長的時間與細膩的支持,才可捨棄這壞習慣。

理解過後,當我們將電氈換轉成「高樓價供不起樓」、A狗為嬰兒潮一代、B狗 為九十後一代,我們會稍為理解年青一代如何寧願代入種種錯誤歸因,歸咎 自己無本事,也要堅持選擇「成功置業」為個人成就指標。 那麼,究竟如何能夠逃出「習得無力」的困局? Seligman實驗的指引就是,一小步一小步的,從身前伸手可及的空間開展, 在每一 個嘗試中得到安全感,才可以使無力的內心滋長信心。這個一小步 一小步的前進,還要經過重複練習,使人獲得反覆肯定,志氣與希望才得以 堅實。如此一來,民間社群才有力量應對大環境加諸下來的種種逆境,有條件 實踐自立生活。

015


1 從內在引發自我確定 有學生告訴我,在實習時遇到一位剛中風導致手腳失控的鬱悶伯伯,他每

天醒來就在想自己失去了甚麼。於是學生訪問了伯伯的一生起跌,並將他的 故事寫成一小篇文字刊在會訊上,在老人中心的早會朗讀出來,令伯伯笑遂 顏開。

一個人在任何時候,並不只是「當下一刻」的自己,而是「當下一刻」加昨天、

加前天、加大前天……加上一生每一天的總和。當我們只看到當下一刻的 得失時,便會忽略我們曾經成功克服出世至今的種種挑戰。換個更具體的 說法,我們看看統計,在自己出生的一年的所有嬰兒裡,不是每個生命都能 倖存至今。能存活下來,本來就是人生一份最大成就。

人是自身經歷的囚牢。我們每一天所得的經歷,縱使未能掌握所有成因,內心

也會加以理解與整理為經驗,轉化成回憶儲藏在腦海裡,以備日後遇上同樣

情況時應用。在這一個個步驟中,資訊會有所偏差、有所遺漏、有所填補,

造成每個人對事情的不同看法。所以沒有遇上同一經歷的,往往不能夠體會 對方的內心世界;遇上同一經歷的,也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人生經驗。

016


每個人都會按照自身的經歷建立一套做人的哲學。若然我們要求對方改變做人

的方向,即使是對他身心有益、會幫他從無力處走到溫暖人間也好,往往也

徒勞無功―因為他所經歷的一切都是真實的,他也認為依據這些經歷總

結出來的思考是真實的,所以就算我們推銷的未來圖像有多美好,也往往使 人覺得是虛幻的。

這便解釋了為甚麼我們對著抑鬱與自我形象低落的朋友,即使說盡讚美的 話,他還是不能把說話聽進去。那麼,怎樣才可使人重拾力量?

人在其一生之中應對過挑戰的經歷,對他自己來說是無比真實的。只要帶著 尊重、請他敍述自己的人生,我們便能從他臉上重現光彩的一剎那,找到他

對自己的肯定,那是一份真實無比的內在確定。然後每當有新的經歷時,新 的體會就會堅實地建築在這份內在確定上。

這是一個人對幸福的追尋路向,也是一個社區對幸福的追尋路向。

017


1 從 我 到 我 哋 大 家:地 界,身 份,與 自 己 人 在 薄 扶 林 村 這個 有200歷 史 的 地 方,村民 間 的互信 並不只 因 個 人 之 間 的 相處,更因為雙方清楚知道對方父輩以至祖輩是怎樣的人。關係是個人對個 人,也是家族對家族,是歷經歲月考證的關係,雙方的行為也是可以準確預 期的,這樣信任便能夠沉澱下來。

可近年在香港,因著土地價值高漲而引發的公私營重建與再規劃,以及房屋 單位面積日減、核心家庭比重大增,使累積人情關係經年的老社區紛紛分崩

瓦解。香港人都習慣從一區流徙到另一區,成為自己土地上的遊牧民族,不, 是孤立的遊人,沒有夥團。

因著在同一 個地方居住而油然生成的地方身份,如果一下子給拔除的話, 個人的歸屬就 會 急 速 過 渡 至相對 流 動的身 份認同,諸如建基工作 專 業的

身 份、政治取向的身份、相同志趣的身份等。懷著這些身份,在社交網站等 電子媒體上,仍可組織到一個身份社群,可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關係,卻往往

因雙方的交流面只是生活的某一部份,而非似地方社群個體間作全面交流, 所以往往未能如地方社群般建立穩固的社群關連。

人的力量有限,無論關注及行動力也沒辦法無限伸延,可是當代的身份社群, 往往因著經濟全球化帶來博雜的因果關係以及信息的大量流通,早已習慣 關注世界各地與香港發生的大小事情,容易造成接收疲勞,感到無處著力,

以及輕視身處居住地的「雞毛蒜皮」事,進而令切身的生活質素下降。這些 正是引發「習得無力」的土壤。

018


前面談到,我們需要支援才有條件介入生活環境,我們需要陪伴與鼓勵才可 逃出「習得無力」的困局,我們需要耐心聆聽與正面回應才可引發內在肯定。

我們還是需要社群,是那些能看到我臉上表情、感受到我內心掙扎的真實 關係。為避免過度擴張自己的著力面,我們有需要在一個大小適中的社群裡 建 立自己的 位 置 與 身 份,然 後專注 改 進 這個 社群 的生 活 條 件。觀 乎 社會 趨勢,也會看到這一番人心蠢動,就是指向地方身份社群的復興。

所謂復興地方社群,便是在瓦解後的舊社區裡,和合新舊居民並重建價值,

並在嶄新的社區營造地方文化歷史,開展塑造身份。這是以鞏固地方身份來 回應急促的城市化。

要 將自己 歸屬於一 個 地方領 域,在都會 時 期的香港 裡 成長的一 代 會感 到 較 難掌握。尤其是地方領域界線與身份認同兩個概念都是抽象的,是不言 而喻的,是你知我知外人不知的。以下三個練習嘗試將這些抽象意念整理並 表達出來。

019


1 練 習 :建 立 正 面 相 處 曾經有個很經典的電視廣告,訪問一對老夫老妻,太太說舊時開麵舖,日日 見先生來食麵,才會日久情生。這時候老先生調皮的說:「我唔係鍾意食麵, 我係想見多妳一面。」

在社區裡要連結人與人的關係,正正也要造就「日久情生」的歷程,要與人 重複相遇,要製造機會相知,到相識,到熟悉,才會到互相信任。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日常小練習,一個個行為並不難學懂,嘗試過後,可試著使 之成為習慣,到自己能夠自然流露時,便是學會了。這時候意味著與人相處 並非一件陌生的事,從這點開始,在每一個相處裡去認識別人,尤其是了解

每一個行為背後的動機,因為有時人的行為本身會容易令旁人懊惱,但當事 人的內心卻往往無意令旁人難過。理解這點便是與人建立正面相處的起點。

1. 重複相遇。在社區探索新事物要走迂迴路線,但要與人建立關係就要走 固定路線。因為人都是依從習慣的動物,在社區的一 個特定空間裡,

同一時間通常會有同一撮 人 進出,所以每天出入時,可習慣同一時間 走上同一條路途上。重複相遇本身就會製造內心的熟悉感。

2. 講早晨。可以練習一些最簡單的問候句,譬如「早晨!」、「食飯未?」、 「返工/返學呀?」、「買餸呀?」、「咁早返 屋企呀!」,這些問候 看似

無聊,可它們的威力在於回應太簡單,對方不答也不好意思,所以一般也 會換來同樣的問候,或簡單回應如「係呀!」、「食咗啦,唔該!」等。關鍵 的是,這一來一回已確定了大家知道彼此的存在。

020


3. 先介紹自己,再問人稱呼。要使人相認,首先要有個名字。可用簡單句式 如「你 好,我 姓 _ /我叫 _ _,點 稱 呼 你 好 呀?」去 介 紹自己 並 認 識 對方,之後用心記著對方的名字,下次相見時如能叫得出的話,會使對方 另眼相看。

4. 一個讚賞。帶著欣賞眼光去觀察遇上的人,然後嘗試打完招呼後用心給 對方一個讚賞,尤其可集中一些對方用心去做的事,譬如幫女兒紮好的 辮、配搭得宜的衣著、保持精神奕奕的容貌與開朗的笑容等。

5. 提出協助。按著升降機門等候對方、幫人拉閘門、落雨遮人到車站、協助

搬BB車或輪椅上落梯級(留意安全,切勿連帶嬰兒或長者一同搬移)、 簡單的家居維修等等,累積的不止是雙方關係的增長,更是一份在社區 裡互助的風氣。

6. 贈禮。最好的禮物是不能用錢買的,一碗湯、一碗糖水、一份甜品、幾個 生果、一份實用的小手作,甚至是一件自己不再合用而對方合適的傢俬,

禮尚往 來,有來就有往。這 些 都是帶著人情 溫暖的禮 物,自然使 人 更 立體的認識對方。 7.

講自己的小故事。每天出門前,想想昨天生活裡發生過甚麼趣事,準備

兩三個片段可以隨時講出來的。在等車或等候升降機上落的尷尬時間裡, 這些故事可派上用場。

021


1 練 習:探 訪 土 地 公 公 走進舊社區,在屋邨人家門前、唐樓鐵閘旁邊、老村村口的水泥台座上、圍村 圍門內的神龕,以至一座座的福德宮,人們都會髤上紅漆,並供奉著傳統道教 民間信仰的土地公公(又稱為伯公、福德公)。傳說土地公公是一個地方的 守護神明,在天庭的官階最小,也就是最親近百姓的一個神明,與社群關係

密切。故此,一般人在門前供奉的土地公公是為保護一家人,村口供奉的則 為保護一條村,大廈供奉的便是保護整幢大廈的住客。

在舊社區裡,譬 如在 所有的傳 統村落、市區裡的舊區,以 至 過去木屋區的 遺址,都不難見到有人建好整座建築來安放福德神位,並依建築大小來命名

為福德宮、福德祠或福德古廟。縱使不是人人會依襲 這項民間信仰,可這 習俗能夠令我們輕易理解何謂一個地方領域。

022


練習: 1. 看地圖尋找最近自己居所的福德宮/福德祠/福德古廟,並帶備地圖出發

前往。

2. 到達後請先在地圖上記認福德宮/福德祠/福德古廟的位置。 3. 向最少五位參拜土地公的善信進行以下簡單訪問:

a.

請問呢個福德宮/福德祠/福德古廟大概有幾耐歷史?

c.

通常喺邊度住嘅人會嚟參拜?

b. d.

一年裡面咩時候香火最鼎盛?

請受訪者在地圖上記下自己居所的大約位置。

4. 完 成 後可感謝當值 廟祝(如有)及 受訪善 信。離開 福 德宮/福 德 祠/

福德古廟後,才與同行朋友/同學進行討論。

5. 整理3.c.所得的答案,你就會知道這個地方的人是如何稱呼這個地方,

那便是這個地方在社區裡通用的名字。

6. 嘗試將受訪者在地圖上標記的居所連結並圈起,你便知道這地方領域

大概的位置是在哪裡。在地圖上的圈內寫上這個地方的名字便完成。

土地公 公 的 特質 在 於祂 專屬一 個 特定地 方,有別 於其他神 明 譬 如觀 音、 天 后、關帝等會有五湖四海的人去參拜。所以我們能輕易在福德宮/福德 祠/福德古廟裡得知這個地方的領域界線與身份認同。

023


1 練 習:畫 出 自 己 的 社 區 領 域 完成了繪製土地公公的社區領域地圖之後,相信大家對「領域」這觀念會有 多一份掌握。這時候要從自身出發,再對「地方」這概念加深認識。

一個空間(space)要有人類活動,並在人心裡建立意義,才會被稱為地方

(place)。以下這個練習是要提醒我們自己歸屬那一個地方,並且在那個地 方累積過怎樣的層層意義。 練習: 1. 請揀 選一 個 你 會 稱之為「根 」的地方,就 是 那個 你離開之後 還 會經常 想重訪的舊地,那個你閉上眼睛也數算得出每一間地舖與每一個街角的 地方。

2. 你可能現在還在這個地方生活,也可能已經離開了,這樣沒關係。請設定 時間為你在這地方生活的時光。

3. 請準備一幅這地方的地圖,如難以獲取也可自行手繪。 4. 請在地圖上標示你每天生活會去的地點,諸如上學、飲食、玩樂、購物、 買餸、上班、見朋友、溫書、休閒、做運動、上聖堂、拜神、去教會等等。

5. 請 在 地 圖 上 將 這 些 地 點 與自己 的 家 連 結,描 繪出自己 的 生 活 軌 迹。 6. 請在這些軌迹上標示一些你有難忘經歷的地方,以紙條寫下那段經歷, 並貼在該地點旁。可盡量豐富這部份內容。

7. 你已完成一份簡單的、屬於你個人的社區地圖。請重新檢視一下,並總結 三個這地方對你的意義。

8. 向最少三位親友介紹這幅地圖,然後請他們各人給予三個回應。

024


一 啲 都 唔 渺 小:一 個 社 區 是 一 個 宇 宙 認識到我們需要社區後,在翻去後面的章節學習推動社區發展之前,也許 我們要先駐足一下,提醒自己要對這個扶持個人的平台,懷抱一份尊重。

來自澳洲的國際社區發展協會前會長 Ingrid Burkett 博士在一次學術會議上

分享,要與一個社區建立關係並獲取足夠信任,在觀察世界各地不同的經驗 後,發現最少要投放五年時間才可達致。為一個社區默默的「䂿石仔」,耗上 生命裡的許多時間,而且所作所為往往只有局中人才體察得到,對社會整體

所帶來的影響更可能微不足道。這種種會令許多人卻步,尤其是那些帶有自

身目的而進入社區的人,姑勿論是為了管治、政治角力還是商業利益,都會在 一段時間後給社區「吐出來」,得不償失。

那麼我們還要花氣力去復興地方社區是為了甚麼? 要回答這個提問,就要先看清楚社區是甚麼。社區就是在特定的時間與特定 的空間裡,有一群人在共同活動。我們這時候嘗試作一個聯想:「宇」字代表

空間,「宙」字代表時間,宇宙之大,大在時間與空間的伸延。把這些概念放在 一起的話,我們便可體會到,一個社區也就是一個宇宙。同理,一個身體、 一個家庭、一個國家,甚至整個天下,也是一個個宇宙的展現。這討論的意義

在哪裡?在於我們對社區的重視,應當跟我們對自己身體、對家庭、對國家、 對天下都一樣。在時間與空間面前,這些場所都是等量重要。

《老子‧道德經》裡面有「治大國,若烹小鮮」這一句,意指治理大國所要具備

的才能,跟烹調一尾小魚所要的都一樣。那些才能可以是敏銳的觀察力、是為

求盡善盡美的不懈努力、是遇到挫折時的堅忍,也可以是一 份以輕鬆的心

去處理嚴肅事情的洞悉。在社區裡與人相處,也就是幸運的得到機會把自 己開放出來,接受許多長輩與來自不同階層的朋友教導,當中能夠學會的,都

是待人接物的道理,但可別小看這些經驗,因為這種民間智慧,足以應對此 時此地的許多挑戰。

只要懷抱尊重,懷著謙厚,走進社區體察社會大眾,成為社會大眾的一分子, 追尋自立然後立人的道路,本來就是一場難得的修行。

025




2 回 到 活 力 社 會:政 府、市 場、政 治 社 會 和 民間社區四個權力平台 用圖像表達意念有個很大的好處,就是能夠將一些不容易言喻的關係解釋 清楚。我們試用以下圖表去理解當前的香港社會:

市場

民間 社區 政治 社會 政府

028

香港社會


虛線內的圓圈是香港社會。其餘四個圓圈是社會上主要的權力板塊,圓形的

大小可視為不同板塊對香港社會的影響力,四者分別為企業市場、包括行政 及司法的政府建制、立法機關及政黨政治組成的政治社會,以及百姓立足的 民間社區。本地市場受經濟全球化影響、政府受大陸管治影響,都是香港社會 以外的著力,所以這兩個圈有界外存在的情形。

在市場流轉的是金錢,在政府板塊內流轉的是權力,在政治社會流轉的是意識

形態也是權力,在民間社區流轉的,是尊重。當政府板塊過大時會形成獨裁 社會,甚至令民間社區及政治社會消失;當企業市場過大時會造成壟斷, 操 控 普 羅市民 的日常 供 給。目前 來 說,香 港 的政 治社 會備 受 規 範 而 不 得

擴 張,民間社區亦未見受到重視,是以社會權力傾側,引起今天許多匪夷 所思的古怪事。

理想的社會形態是甚麼?是消滅市場?還是推翻政府?這樣做只是從消失

這個圈去到消失那個圈,從一個極端去到另一個極端。理想社會應是四個 權力板塊能大小相若、相互制衡―政府有權力有動力監察市場操作、市場

有足夠權力維持自由貿易、政治社會有權力帶動社會改革、民間社區有權 力選 擇自由多元的生活方式。這個理想狀態若要成事,必先培養好民間社 區這個最弱的權力板塊,這亦是撰寫這書的最主要目的。

029


2 時 代 趨 勢:社 會 運 動 3 . 0 網絡世界連結一個個人,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模式,從Web1.0到2.0到3.0,

網絡發展在過去十多年間以驚人速度進行蛻變,這也是一個個人從參與網絡

中不斷獲得充權的歷程。這歷程不單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與社交經驗,還對 全球的社會運動帶來重大變革,而這變革腳步尚未曾停下來。

若果我們借用這現成的網絡趨勢分析來類比香港社會運動的當前趨勢,竟是

出奇的巧合相似,在此姑且以「社會運動3.0」的出現,作為對這趨勢現象的 一 個理解。以下的兩個列表作了相當簡約的展示,為給大家對這股趨勢的 走向留一個印象,由於篇幅所限,恕未能逐一解說。

網絡頻寬 代表作 類型

Web 1.0 50K

電郵、

Web 2.0 1M

Google、Wiki、

資料庫、.com

Blogger、Facebook

入門網站

展現個性平台

YouTube

與用家互動

靜態等候被發現

隨個人意願編排

內容製作

網站僱員編輯

用家製作

使用平台

網絡群眾間關係 關鍵詞

030

個人電腦

各自面向資料來源 眼球效應

個人電腦、手機

容許合作互動 用家參與

Web 3.0 10M

智能個人助理 (Siri)、

智能家居、

隨身操作軟件 自我延伸

即時同步

無處不在

依個人偏好篩選 剪裁

擴散互通 人工智能


籠統來說,在Web2.0時代,人們利用網絡作為展現自我的平台,獲取觀眾, 將自己放在矚目的位置上。到進入Web3.0時代,隨著越來越方便的流動操作

平台與介面(interface)出現,人好像已經與網絡結合,如臂使指。如果說網絡

是身體的一部份是形容得太誇張,可以說網絡成了我們意識的一個伸延, 在我們的生活裡 賦予了許多神通,不單止千里眼 順 風耳,還有遙 遠操控與

近乎全知的能耐,使自我不再需要一個平台去展示。在Web3.0的時代裡, 自我本身已是一個平台。

在社會運動近十多年的發展上,從正式註冊的傳統社運組織,到各式各樣的 關注組出現,相當類比Web1.0進入Web2.0的趨勢,令運動的平台更開放,

容許更多未經學院、社區或工會組織及政黨系統訓練出身的普羅大眾參與

社會事務,按社會的不同議題向政府及市場板塊施壓,機動靈活,時而合縱

時而連橫,在環境保護、消費者運動、保育、規劃和社區民生等議題上尤見 成效。當「社會運動1.0」已因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出現的直選而被吸納進社會 政治的板塊裡,「社會運動2.0」出現的團體仍留在民間社區板塊內,雖然 部份團體亦有明顯的政治聯繫,但可見這分界是有意維持的。

031


2

那麼,「社會運動3.0」是甚麼?在2015年伊始,社會政治板塊所發起的政治 運動經受挫折,政治動員淡靜下來,在民間卻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一個個小組

織,有的專注工藝,有的專注建築設計,有的專注單車生活,有的專注攝影與 藝 術,有的專注地道歷史。有意無意,這些小組織都是由一 個或幾個來自

各自專注行業範疇的人所發動,開辦的社交網站頁面旨在面向公眾,懷有為

社會做一點事的動力。有趣的卻是他們不倚賴群眾,無論有沒有群眾基礎, 這些先行者都會繼續前行。這揭開了生活意義先行的年代,揭開了個人或

小夥團在網絡的充權(包括意念傳播及即時獲取回饋的支援)下,可以成為 社會變革的動力核心。

032


社會運動 1.0

代表作 類型

社會運動策略

動員平台

非政府機構、

協會、學生會、 政黨、

聯盟、連線

正式註冊組織

大會戰式對決

公眾關係 關鍵詞

關注組 非正式組織

社會運動 3.0 社交網站頁面、 WhatsApp群組 非組織

陣地戰

化整為零

社會服務單位、

地區層面運動、

個人社交層面、

議員政黨辦事處、

社交網站、

學校院校、 專業群體、

大型社會運動 、 傳統媒體

議題設定

社會運動 2.0

公共政策、 政治、

社會公義

歡迎加入

爭取、反對、打倒

專業群體、

傳統及網絡媒體 地區議題、

社交網站、 手機網絡、

傳統及網絡媒體

個別政策研究、

個人或朋輩志向

積極號召

志同才道合

深耕細作

生活意義

社群利益

遍地開花、

回歸本質、

Web3.0的概念現在於業界尚未有統一的定義,目前有人也許只當它為行銷

術語,而「社會運動3.0」在本港也仍未有被廣泛討論,反之在台灣有人嘗試 論述,卻只集中在抗爭手法的分別,未放到社會層面去看網絡變革所引發的

效果。是否如此判定 這 趨 勢、界定 這概念,在本港 仍需多作 討論,這裡 只 是拋磚引玉,希望大家洞察社會運動已朝這一方向推進。

033


2 社區就是社會發展的本源 有看過水母隨水流一張一合的優悠自在吧?可知道如果有捕獵者靠近,水母 即使沒有眼睛,卻會憑觸感察覺危機,趨向另一方向逃走。然而在水母通透 的身影下,我們看不出哪裡藏得下腦袋,就算是小小的一個。無腦的水母是 如何幫自己逃走的?

原來水母全身細胞相連成一個神經網絡,只要一方觸感受壓力,便會經網絡 送出收縮的訊息到身體另一邊的細胞,各細胞協調出的收縮運動,造成向 另一方逃離的整體效果。

我們其實對神經網絡操作並不會陌生,日常雙手觸痛後立即縮手、學校做過 敲膝蓋底會踢腳的實驗,都是四肢到脊椎之間神經迴路的獨立反應,俗語 「不經大腦」是對這個反應最好的形容,跟水母的動作過程沒大差異。

然而,就算是接收聲色香味以至思考念頭,大腦內也沒有一 個精靈人仔在 獨立做出所有決策。大腦拆解開也只不過是一絲絲腦細胞連結在一起,相互 傳送消息,作出反應,結合成複雜的計算過程,然後得出決策結果。

由無脊椎生物到靈智最高的人類,其生存決策的根本操作,也只是靠一個個

獨立反應的細胞所組成的神經網絡來進行;由人類組成的社會,其操作本

來也離不開這自然法則。這亦呼應了「社會運動3.0」的趨勢 —— 社會發展 由少數「大腦」組織統合,回復成由一個個小組件構成的(modular)回應網

絡去推動。

034


美國作者Jared Diamond著寫的《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裡也提出,社會

發展從一夥眾(band),到氏族(kin),到部落(tribe),到王國(kingdom),

到國家(state),看似是一個從落後到先進的發展歷程,可在現實世界裡,這

個發展模式是流動的,是可以逆轉的,亦可以是共存的。二戰後大英帝國的

崩離、歐盟的組成而又瀕臨解體,以至今天婆羅洲上仍存有依自己的傳統風 俗與法律來生活而不受國家管轄的部落,比比都是這個觀察的引證。

由個 體引發到整 體的 動力,近 年 在 本 地社會 運 動 裡 往 往 被 統 稱 為「由下

而上」的力量。然而這說法有時會產生誤解,彷彿設定了整體比個體高高在

上,可正如在神經網絡裡,每一絲腦細胞的重要性都是相同、無分大小的,整 體與個體的價值本來都是一樣。

再 者,這「而上」往往 只理 解 為民間團體 促 成對政 府建制的影響,是屬於 政 府板塊的操作,以國為上以小團體為下。可當一個個民間小團體連結成有

呼應的網絡時,那就成為民間社區的板塊活動,是一種處於政府板塊外的權

力操作,所以說成「而上」並不準確。一個足以制約政府及市場的民間社區板 塊一旦累積夠堅實,是足以與政府及市場鼎立的。

在社區裡促成一個個不同面向的夥眾,維持宗社氏族連結,鼓勵不同宗教的 信徒保持虔誠活躍,都是使民間社區板塊重注活力的泉源。

035


2 想 人 行 出 嚟?用 針 拮 痛 佢 傳統的組織者,在社區動員居民參與社會時,往往會有以下幾個面向:改善

社區環境、關注社會政策、改革政制結構,以至推動社會改變意識形態。「針 唔拮到肉唔知痛」,組織者會進行形勢分析,看看當下居民最受影響的問題,

然後透過不同方式的接觸裡動搖居民(rock the boat),質疑現有的安穩感,

加強對將來的不安感,藉此深化問題,「等枝針拮痛啲」來促進參與。

然後下一步為擴大動員面,為了促使來自不同階層與利益考慮的群體都加入

運動,組織者會在議題中挑選共同的關注點,即所謂「最大公因數」,使不同

背景的人也可以叫出同一口號,有時更會提升議題層次,從面向小社區到面向 整個城市,藉此引發更多人同時向視之為「造成問題者」的政府或市場施壓。

這手法可稱之為「難題為本的社區發展手法」 (problem-based approach)。尋找

難題這手法的一大局限是,想要大眾關注的難題必須具體存在,才可使人感

受到它對自身的威脅,所以它往往已經存在於現有社會體制內。因此,若只 著重發掘難題,即便受制於目前的社會議題設定(social agenda setting), 而在政府及市場主導的當下,該社會運動只可被動的、回應式地發生,而失卻製

造新局面的必要條件,即一種能超越環境限制的思維方式(thinking-out-of-thebox solution)。

加上在尋求「最大公因數」的過程當中,約化了不同群體的細節訴求,造成

群 體 只有統合 的單一要求,鐵 索 連 舟 似 的 進 入 大 會戰 式 戰 場,行 動未 能 促 進「問題造成者」彈性回應各個參與群體的細緻利益考慮,形成二元對立 思維,將基於追求改善切身生活經驗所引發的抗爭(action),減退為受「社 會議題設定」局限下的被動反應(reaction)。

036


為追求擴 大動員的統一戰 線,往往 忽視了一 個現象:問題 越 大,參與的人 所感受到的效能感會變得越低。記憶一下「習得無力」的實驗,便會明白為何

組織者中常有句說話描述自己的工作:「無限動員」。因為在這模式下,大眾

越參與,越是在建立無力感,然後逐漸消耗當初參與的動力,從而離開運動,

最後 只有貼 近 組 織 者權 力的核心成 員留下,他 們尚且享有效 能 感 而維 持 參與,但卻難以理解其他同路人為何陸續離隊。

再者,難題只會越搵越多。因為社會運動期間所做的形勢 分析,本身也是 觀感訓練。當人對難題的敏銳度越來越高,便越看得到越來越多的難題。

在自身生活裡看出這麼多難題,容易使人質疑身處的社會以至自身的價值, 進而內化成憂鬱、憤世或逃避。所謂無限動員是虛妄的假設,因為在工作、

家庭及維持生活所需之外,尚有空間參與社會的人其實不多。以上種種造成 的民氣渙散,會使社會瀰漫絕望氣氛。

解 鈴 還 須 繫 鈴人,如 果 社 會 四 個 板塊 的 相 互制 約 失 效,製 造 問 題 的 不去

解 決 難 題,想 解 決 難 題 的 沒有位 置去 解 決,社 會崩 解 是可以 預 期 的。要 使 人得力去 參 與 社區,首先 要 放 下用來 拮 痛 人 的 針,尊 重 大 眾每 個 人也 擁有能力及動力照顧社會,學懂以獲取滿足(positive reinforcement)而 非減 輕 痛楚(negative reinforcement)的方式去 做 動員。

037


2 社 區 歷 史 與 文 化: 所有問題我哋本來都已經有答案 每個地方都有它的特質,譬如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位處海島或是大陸上等,

都在影響著當初是甚麼人會遷徙至此並且願意留下。這些預 選了的人,在

這地方開展生活,會逐漸碰到這環境設定下來的一個個挑戰,譬如水頭足的 地方在 盛夏 之時會 河水泛 濫,又譬 如豐 美 土 產的山林在乾 燥的秋季 會大

火連天。人們逐漸學懂了如何應對這些挑戰,而且經過長年累月的磨練與犧

牲,他們的後代會漸漸學會在這些挑戰出現之前做好防範,這些行為逐漸成 了傳統。所以,所謂傳統文化,其實就是在一個地方居住的人,在生活當中 得出的一套趨吉避凶的求生本事,而這往往是一個累積經年的實驗成果。

當越來越多人在這裡生活,這個地方的面貌慢慢改變了,自然環境的原來模 樣便開始消失,可這些傳統文化就是為了使人在危機發生前已作防範反應,

所以就算危機已經消失,這份文化思考有部分還能得以 延 續下來。可後人 因為不知道傳統文化建立時的環境條件,在未有掌握時代背景下,許多時會

覺得這些傳統文化過時或抽象,一般人未必會細想每個傳統要求我們所做 的事,其實是有利於我們在這特定土地上的存活。

038


要打開這個思維盒子,其中一把鎖匙,就是要掌握這個地方的歷史。將每一項 傳統文化的出現與衍生,扣連至這個地方的發展歷程內,就會得出一個豐富 圖像,就是這裡居住的人世代都在調整自己,以適應環境變遷。

二戰後在加拿大推動合作社運動的Rev Dr Moses Coady曾說:「人憑自己所 擁有的,足以令他獲得所欠缺的(They will use what they have to secure what

they have not)。」人類歷史中有個不變的規律:凡是過去發生過的,將來也

必會再發生。只要確信在自己成長裡 所學會的傳統文化,就是在這個地方 存活的關鍵。

039


2 可 以 居:返 歸 內 在 安 穩 引 發 力 量 薄扶林村旁邊有個置富花園,我剛進村工作時,常遇到村民打趣說,上面是置富, 下面是至窮(以「置」、「至」同音來自嘲)。縱使這是輕鬆話,可年輕村民 間都出現一股覺得有本事就該搬出去的心態反映他們低落的地方認同。

薄扶林村是200年的老農村,這山谷與此處的自然環境、牛奶公司牧場及法 國修院靜修地本來完全契合,沒有甚麼低下之處。可隨著牧場關閉,牧地上

陸續建起中產屋苑及豪宅,新建成的置富道基座更是一道十米高牆,圍起了這 老村。村內原有的農地,亦因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難民潮湧入,而大多搭建了

鐵皮木屋,與老村形成共生社區。有比較才有高下,村內村外各向兩端發展, 要令新一代村民為自己的地方感到自豪,不再容易。

可要去進行比較,也得選擇不同的場合。正如整個森林裡的動物要去參與 競技賽,田徑場上獵 豹固然 贏 盡掌聲,可來到水底就是海象稱王。上面以

經濟面去論斷貧富,從表面看當然會以為村民給比下去。可是 經濟以 外, 還有甚麼場合能讓他們顯露優勢?

有一次薄扶林村面臨清拆危機,我們團隊逐家逐 戶進行探訪,問大家想不

想留住自己的 村落。過 程當中 我 們 靈 機 一 動,既 然 眼 前 的 村民 都 已 經 選

擇留在 這 裡,我們該問的,不是「如何留住 」這 種 屬於未 來、不可 確 定的 問題,而是「為甚麼一直留住下來 」這 種 屬於此 時此 刻 的 提 問 —— 因 為只 有全 部 村民仍想留住,才有留住村落的可能。

040


這 時 候 有位 先 生告 訴 我 們,他 一 家 四 口 過 去 住 在 置 富 花 園,每 夜 臨 睡 時,都會反覆檢查鐵閘及大門,確定鎖好才可安心入睡;可搬到村裡,家門也 只不過是一片木板、一個簡單的門鎖,但由於家家戶戶都相識相熟,他反而

夜裡都睡得安心。原來住在薄扶林村,就是不用擔驚受怕。一個人一個故事, 我們一下子還聽到許多許多留住這裡的原因。原來所謂安居,重點在於如何

住得心安理得,追尋的是內在的安穩,而非外在的價值比較。上一代人常說 「過得去」,就是這個意思。

這些一個個留住的因由,整理下來就是薄扶林村的文化資本。在本事導向

的社區發展策略(asset-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approach)裡, 一 個 地 方 的 文化 資 本是 極 重 要 的,因 為 文化 資 本 可以 塑 造 身 份 和 地 方

認同。只要發掘得出文化資本,便會引發一個連鎖旋渦反應(spiral effect), 運 用到 地 方上 的人才、空間 以 至各 種 資 源,就 能 為這地 方居 住 的人 建 立 自主。

041




3 我 們 本 然 俱 足:不 可 小 看 的 社 區 內 在 力 量 Asset- 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一般翻譯為「資產為本的社區發展」 ,以強

調社區內的人才(human asset) 、人情關係(social asset) 、土地空間 spatial

asset)、歷史文化(cultural asset) 、學校團體機構(institutional asset)及自然

風物(natural asset)等社區元素,是供社區成員運用的資產,這是字面直譯。

可在這本小書裡,我會選用「本事導向社區發展」這說法,並以「本事」兩字 蘊含的意義,來提示這工作策略的三個重要原則: •

這說法強調每個社區,無論是任何社區,都有各自的本事(優勢角度

而這一件件事情的根本,都是源於這個地方及這裡生活的人(在地擁有

strength perspective); ownership);

且這是社區成員本來要負責推進的事(社區主導community-driven)。

在本事導向策略裡,遣詞用字佔有一 個很重要的位置,可媲美廣告公司替

客戶設計的行銷句語。因為語言本身就是進入民眾心靈的關鍵,要推動一個 社會運動,必先掌握不同字眼所帶來的不同效果。運用恰當而富有意義的 字眼,可令抽象的意念變得容易理解。譬如在一片拆掉鄉村的浪潮下,許多

地方都用「不遷不拆」為主要口號,可這兩個「不」字,本身就認同了遷拆這 可能性的存在,為這社會運動設了限。

薄扶林村面對同樣威脅時,村民打出的是「留住」兩個字,既要留住自己的村, 也要留在村住。他們成功從用字將議題推闊進深,在拆遷威脅稍緩的當下,

仍能以「留住」二字鼓動民心、面對其他環境挑戰,尤其這是與大家成功渡過 威脅的旗幟,正因這二字觸動了普遍村民內心的渴求。而這二字冠名的運動, 正是導引他們把內心渴求化為現實的社會操作,形成社區主導的陣勢。

044


很 多人也 知 道「半 杯水」的 故事,這 裡 也不重 複;本事 導向 運 用的,正 是

「尚有半杯水」的角度。這觀念的推廣,是細膩地從日常與社區成員接觸裡 發生,例如少討論社區遇到的「問題」,多用心理解這地方令人欣賞之處。

這背後有一套方法叫欣賞省察(appreciative inquiry),是一個簡單結構的步

驟,可促使改變發生:

• 尋索(discover)過去個人及社區發生的快樂及成功經驗;

• 想像(dream) 將這些快樂經驗累積及擴大規模會發生的情境; • 規劃(design) 實現這個想像的可行方向、目標及路徑;

• 實現(deliver) 規劃並依現場環境持續修正方案,使想像最終發生。 將這四個步驟對比一下協助「習得無力」小狗的步驟,便會發現當中最美好的 地方,就是裡面探索的想像並非天馬行空式的空中樓閣;相反,一個個想像 都擁有扎實的社區經驗作為基礎,只要累積一小步一小步可見的努力,便可 實現。這手法促使民眾務實地發夢,大膽地規劃。

045


3 溯 源:從 書 寫 地 方 歷 史 啟 動 歷 程 在眾多社區本事當中,要在一個社區有效開展本事導向社區發展手法,最理想

的是先發掘當區的歷史文化並加以運用,有人形容這會引發旋渦連鎖反應,

令社區的其他 本 錢 都能 相 應發 動,事 半 功 倍。為 甚麼 歷 史 文化 這 些不 著 邊際、在今天社會不再受重視的事情,能擁有這麼強大的關鍵作用?

要知道 歷史的本質,就 是一 個地方的人,在這裡世世代代生活下來,他們 將歷 代 的 重 要 事情,尤 其 與 這 批 人 的生 死 存亡 相 關 的事情,通 通 記 錄下 來——歌頌帶來繁衍昌盛的人、譴責帶來苦厄艱辛的人,實實在在,歷史就是 供這批人的後代「使 用」這個地方的生存 指南。過去我們理 解的歷史主要

是由當權者委派史官去書寫的,往往是以國家民族為主線的大歷史,裡面 鮮有記載與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小城小村的翔實史志。

近年興起紀錄地方口述歷史的風氣,由採集人走進社區,訪問並筆錄這些 地方眾多平凡小民口述的個人故事,並加以對照整理,使編寫歷史的權力 從政府板塊分派至民間社區板塊,使一個個小地方也擁有屬於自己的歷史。

口述歷史學者保羅・湯普遜(Paul Thompson)這樣描述整理歷史的功用: 「書寫過去,必然帶著目的,因為帶出歷史必然影響現在。而歷史的重要性 也在於今天。」

046


所帶著的目的,可以是從這個地方的人所擁有的共同經歷,去尋找屬於他們

的一些獨有共同特質,譬如香港大學地理系50年代的一篇學生論文裡,就曾 形容薄扶林村土地貧瘠,寒熱交煎,村民都只能僅僅將靈魂附留在身軀上, 說的是村民難得地堅毅與勇於開拓。在訪問村民的過程裡,我們獲得更多的 例證去講堅毅與開拓,然後就發現這兩項便是薄扶林村人因著在這個環境生 活所累積下來的文化特質。

這些源於地方歷史裡的正面社群質素,就好像自體器官移植一樣,由於完全 出於自身,而非由區外人穿鑿附會,所以社區成員不會排斥,更有利建立令人

自豪的社區身份,能夠獲取認同,重新尋回一份歸屬,並且在重複向人敍述

時加以肯定,使這個社區成為一 個大家願意扎根的地方。我們習慣丟失了 社區,對它漠視不理,可若這地方能為自己帶來自豪與一份確定的身份,這裡 便成了家的延伸,這裡發生的事就成了自家的事。是以,力量就是從這個身份 確定而來的。

順帶一提,功能社群如「租客」或「綜援人士」,由於這些身份是外加的,而不是 源自社群的內在文化,群組先後代也沒有任何關連,前人的特質與今人可以 截然不同,如此流動的身份本身就是建立同一個社區認同的限制,社群成員

之間亦會視大家的關係是流動的,因此難以鞏固這名頭下的組織。當然,一些 短期回應,譬如就政策及事件所作的動員會有社會效果,可這些組織在中後期 往往無以為繼,或長期需要換血,就是因為未能建立有效的共同身份。

047


3 禮 失 求 諸 野:社 區 是 傳 統 文 化 的 載 器 今時今日我們對香港原居民的印象,充滿負面標籤,「特權階層」、「 土豪」、 「破壞農地的始作俑者」,而新界彷彿是個黑金窩。可當我們聽到老一輩原

居民訴說昔日艱苦拓荒的故事、如何克難建立自己的生活 領域時,他們厚 實的內心所說出的,在在都是人生智慧。那麼,是甚麼使這兩個原居民印象 可以來得如此南轅北轍?

我們要理解背後的歷史:70年代出現的丁屋政策,使原居民男丁甫出世便在

追捧高地價的香港擁有一幅土地。加上自80年代起,大陸平價供應蔬菜到

港,使許多老農意興闌珊,而地價日升這個巨大誘因,更令不少原居民賣出田 地或建屋收租,使新界民風變得市儈混濁起來。劣幣驅逐良幣,當這市儈氣 當道時,謙厚平實的人自然會讓出位置,退到幕後,公眾焦點自然不察覺他

們的存在。加上近年刻意渲染,公眾漸漸便片面以為新界人都是財大氣粗的 土豪。

要知道新界原居民的家族裡面,有皇朝時代的駙馬,有大官,有狀元;圍村內 有書齋學堂,真正是詩 禮 傳家。數百年的流 傳與家族繁衍,會使 這些家族 自豪融入生活細節裡,所謂幼受庭訓,就是要在生活各方面都合道,才不致 失禮家門。

能夠帶著這欣賞目光再去審視新界原居民社群,便會發現他們的生活習俗

本身就是一 個時間囊。成為了習慣的生活風俗是不容易給磨掉的。在香港 其他歷史聚落中,也不難發現這些傳統文化痕迹,就是在這百年間民族國家 形成以前,鄉野間的小民如何以傳統道德觀念組織社群的生活形態。

社群內部要做到健康發展,得妥善處理好幾個重要範疇,如結連力量、資源 分配、處理衝突、照顧長幼。能維持上百年的眾多歷史聚落,沒有因衝突矛盾 而引發分崩瓦解,本身就該是一個研究對象。

048


如能從支持、復興及豐富舊傳統習俗中,使社群成員與社會整體重新欣賞 這地方的文化價值,便能使更多的人願意重拾這份價值觀,並在生活裡身體 力行。畢竟土豪也只不過因受到利誘而成;若要成為詩禮傳家,就要靠自身 的內心肯定與公眾的認同來支撐。

在薄扶林村火龍紮作的工序中,我們建議由本來從大陸入口的稻草,改用

粉嶺龍躍頭及上水塱原的稻田產出的稻草,使火龍紮作更原汁原味,更讓村

民重回稻田收割。如此就地取材,將本來一個已形式化的紮龍經驗,返歸到 一個內心觸動,這文化習俗才有養份永續承傳下去。

參考過本地歷史聚落的不同文化底蘊後,在這城市的新發展區,也可與地方 社群一同創造共同習俗,令成員間對這土地的感情、寄望與期待,都可藉著 不同的習俗來帶出及流傳。

049


3 製 圖:看 見 看 不 見 的 空 間 發掘社區本事並繪製版圖(asset mapping),是執行本事導向的主要練習, 讓社區成員靜下來,逐一審視自己手上已有的本錢,而非問題或需要,這經 驗往往令參與的人對自己熟悉不過的地方另眼相看。這練習可應用在社區

裡不同範疇的本事,譬如歷史文化資產、人情關係網絡及土地空間等,用土 地空間來演繹這練習,是最易令人理解的。

有一次,我們在薄扶林村與村民一起,刻意尋找可供日後運 用的大大小 小 公 公私私的土地空間,三數個村民手中帶備地圖,分頭去找。回來時大家都 驚訝,原來平日每天出入的路途上,那鐵絲網背後、樓梯旁邊、屋與屋之間,

都是一處處放著閒著的土地空間,可用來給老人家聚腳、小朋友玩樂、大人 晾衫、做木工,以至供大家做展覽辦活動。原來我們平日是如何容易忽略了 這些一直放在身邊的寶藏,然後自覺手上無本錢。

為甚麼會忽視這麼顯而易見的事物?原來我們眼耳鼻舌各個感官系統,每天 都會無節制地接收訊息,大腦其實每天都習慣接收與儲藏所有訊息,只是為 保意識不會被大量無關痛癢的訊息騷擾,它會主動貶抑大部份訊息上升到

意識層面。這是自我保存,亦即節省精力的生存技倆,是以我們每天實在是 習慣遺忘,多過習慣回憶。許多我們沒有使用過的空間,因並未曾建立生活 意義,便不曾收錄在我們的心靈地圖上。

再者,我們對空間的掌握是簡單的矩形編排,若身處的社區並不是横橫直直

的簡易排列,而是由不規則的弧路或多邊形的建築群組成,我們單靠漫走行 人路,會難以理解整個社區的地理編排。所以當我們自信滿滿的以為自己 理解身邊社區時,原來看漏了、看錯了的地方還多著呢。

所以,用製作版圖這件客觀工具來進行紀錄,促使自己駐足觀察,在同一個 位置裡,嘗試看出平日看不見的事情,這就是製作版圖的精要,亦是本事導向 思維的中心精要―我們本然俱足,只是我們未曾察覺。

至於這個版圖該如何設計?我們都熟悉運用地圖,但地圖的本質是甚麼? 就 是要將 各事 物的名字、特性、位置,以 至事 物與事 物之間的距離、連 結 關係、共同與差異的種種,用大家都明白的文字與符號標記出來。 050


舉例,若果要描繪一個社區空間本錢的版圖: 1. 用社區的地圖作基礎;

2. 用不同的色塊去標記官地與私家地;

3. 又用不同的虛線或實線去標記完全開放任人使用的空間、有管理局部開

放的空間,以及完全禁絕使用的空間。記得要親自走進社區紀錄,而非 只用記憶印象;

4. 再用文字在空地 旁 紀 錄目前 社區裡的人 如何運 用這 些空間,諸如寫

上「踏單車」、「晾衫」、「打麻雀」等;

生油漆」、「曾生入廚」、「張太做茶粿」等。

5. 標示每塊空地旁住著的人家,以及這些人家所擁有的專長,譬如「梁 那麼,如果不是社區空間,而是繪製這個社區的人情關係本錢版圖: 1. 在白紙上隨意寫下這社區所認識的所有人名作基礎;

2. 用不同的色塊去標記誰是居住在這地方超過十年的、二十年的、三十年 的,以及在這裡出生的人;

3. 用不同的虛線或實線去標記完全開放與人相處的成員、只願部份時間相 處的成員,以及絕不與人相處的成員;

4. 用文字在每個名字旁邊寫下各人的職業、喜好與個人志向;

5. 再標示每個家庭尚有幾多在社區活躍的成員,以及他們曾投入甚麼社區 活動;

6. 當這個版圖製作到這階段,便可暫停一下,認真審視寫下的一切,然後 從中聯 想一下各個標示不同的關連。這版圖會是一 個很好的聯 想練習 工具。

就 這樣,我 們 可以 逐一為 社區內不 同 的本事 繪 製 版 圖,用圖 像 使 不 同 的 人、事、物都了結起 來,然後刺激自己 與其他社區 成員一同審視 這個地方 原來已經擁有了甚麼。

051


3 營 造:結 集 命 運 共 同 體 的 歷 程 說到營造,本港坊間以至國外許多例子都可供參考,例如一個活潑的社區是

如何厲害地把本來空無一物的爛地,轉化成社區圖書館、農圃、社區客廳與

廚房、藝術展示場等等,只要社區內土壤充足,便有條件引發這些轉化。下 面想討論的,反而是營造本身能為這個社區的發展,發揮一個怎樣的角色。

漢代的時候,天下壯丁年到23都規定要到京城或邊戍服兵役,盡自己對家國 的義務,這是「應有之義」的義(obligated),而非今日理解義務工作那志願

的義(voluntary)。在全民皆兵的文化裡,地方、家園與自己三者的關係連結

得堅實,鍛練出匹夫有責的精神。香港許久沒有募兵,更沒有徵兵,保衛這個地 方的軍人都是派 駐而來的,而非在這裡土生土長的人。香港人日常生活歷 練中難以體會這種盡義精神。記憶中只有在重大危難裡,譬如沙士期間,各

行業的人仍謹守自身崗位,維持社會運作,這時候在這塊土地上共同生活的 我們,才經由自己的血締結成一個命運共同體。 流不了血也要流汗。 本事導向策略中,常高舉空間營造的效果,許多時候是因為做出來的都是 社區裡可見的、明顯的改 變,都是實事,是 一 個很強的明證,能 夠引領社

區成員相信策略成功。要知道,推展策略的往往都是讀書人,泛泛空談是專 長,可認真要搬搬抬抬去建造一件事,卻絕對比不上在地居民身懷技能的

百分之一。若他能展示並促成大家從發夢走到實現規劃,這就足以說服所 有參與及旁觀的社區成員:這些夢想都是可以實現的,大家不再怕發許多許

多的夢,因為只要大家 繼 續 走在一起,就可以把夢一 一實現出來。這 是以

實養虛,只有這樣,才可再次啟動欣賞省察的歷程,再次在社區內引發轉變

計劃。

流不了血也要流汗。

052


在平常的時候,每個人的內心都會築起防衛牆,務求與人保 持適當距離, 客客氣氣,就是要使大家有轉圜的餘地。可在出力「砌」 (不是行內術語指的

抗爭,而是字義所指的用氣力建造)一件事情時,常常會遇到自己力氣不足、

機智不足等限制,而建造工作開始了是難以停下來的,所以事件的推進,會迫使

所有參與的人坦然面對自己的不足,然後學會欣賞及借用別人的長處,這個 群體的默契就是這樣煉成的。再加上一般平民大眾,辛勞一天過後總會買上 兩打啤酒,在工地旁坐下飲酒傾偈休息,這些不就是最好的正面相處經驗嗎?那 份共同感可以延續至許多許多年以後。

再說,香港一直以來發展最蓬勃的是甚麼?是建造業吧——工人密集、勞動強度

高、施工期緊迫,所有不利限制聚集起來,成了一個木人巷,一直訓練出一班 又捱得、又世故、又機智敏銳的建築工人。香港幾乎每個社區都可以找到建築 工人的家,他們自然會把自己的家都整理好。若能以營造計劃以及裡面附

帶的意義,把他們動員出來,他們就是這個社區裡最堅實的一班實務班底。

所以,每個本事導向社區發展的策略,必需要預備一個可供社區成員參與的 營造計劃作為重頭戲。

053


3 以 虛 御 實:存 活 就 是 要 尋 找 意 義 奧地利心理學家弗蘭克(Victor Frank)曾被納粹德軍送進集中營。他在眾多

的艱難日子裡,就只憑懷中的一卷書稿,支撐著自己的生存意志,倖存下來 後,出版這卷書,就是講述人可以因意義而生,因意義而死。

剛才提起的三行佬,在我們初相識時,每週已經要工作六天,明明白白的說

星期日甚麼也不會理會,更加不要打他主意叫他做義工。可在一輪參與後, 他看到我們所推動的,都是有利村民大眾的策略,從那時起他就選擇了出

一分力,在任何工餘時間,只要有任何事情要做,他都一馬當先。今時今日 薄扶林村菜園地——一個五呎深、20平方呎面積的水池,就是這師傅開挖出來 的。

帶動這180度轉變的,就是策略背後的意義。所以在訂定策略時,重要的是要

想通做一切事情的意義在哪裡、訂定出來的策略如何實現那個意義。記著, 這裡討論的意義,非必要是偉大深遠的,起初可以只聚焦在最切身、最接近 生活的意義層面。而以下有幾點是訂定意義時要留意的:

意義必須是回應渴求(yearning)的。心理治療學派有一門叫做「沙提爾冰山

理論」 (Satir Iceberg Theory),分析人心在人前展現的只有語言及行為,可是

在意識內存在一層層相關連的感受、情緒、想法、期待、信念與最核心的渴 求。若果意義能夠回應人的渴求,便可啟動到行動力量。而這些渴求往往與

獲取愛及尋找歸屬等最原始的心理動力相關,這亦說明何以歷史文化資本會成 為眾多資本中的關鍵,因為那是探出根源、藉以建立歸屬的重要策略。

054


意義必須是在地的。在地是local,也是不離地的扎實。要這地方的社區成員

投入參與,策略背後的意義就要與這地方的人們命運緊扣。要是在這地方活 動的人,所推動的策略只是為獲取這地方以外,或雖包括這地方,卻涵蓋更

大地方的利益的話,這些意義都只流於口號,並不會深入打動這地方居住

的人。另一方面,扎實的意思就是不要過分理想或把事情浪漫化,人心本來就 是功利先行,無視這點的主張都會流於空泛而給大眾排斥。

意義是可以宣示(articulate)出來的。這是理念先行的社會動員時代,若設定了 策略意義,便 要盡快 想好如何組 織自己的想法,然後向5歲至95歲的社區 成員一一宣講,多用現實例子、寓言、比喻與類比,都是有效的方法。

懷抱堅實意義,就會油生出一份信心,縱使世界大變,我們可以發展的空間

越來越小也好,我們總可以做到一件件細微的事,繼續訂定到朝向出路的 策略,繼續對將來抱有希望。因為存活本身,就是難得。

055




4 看台的朋友都比落場的選手優秀 世上最好的足球員是誰?我說大家心目中的人選都不是,最好的球員都坐在 看台上。每次場上的球員失誤時,我們總可以聽到看台朋友一番評論——誰 該走位、誰該交波、誰該決心自己射波,看台朋友都了然於胸。

2011年新西蘭基督城大地震,當地人組成志願團體Gap Filler。在災後廢

墟裡,他們著重的不是重建房舍,而是重建居民的生活內容。Gap Filler從球場 裡找來幾組看台,輪 流 放在城裡不同位置,面向一片片堆滿頽垣敗瓦的場 景。他們的成員會模仿足球評論員,將當局或社區成員對那片土地的未來重 建計劃,以旁述的方式向路人即場廣播。路人都會投以奇怪目光,可不久就

躍躍欲試的走上看台,坐下來,紛紛投入地發表自己的意見,逐漸滙聚了這個 社區的人對自己地方的發展概念。

每一個地方,每一個改變都需要醞釀。 當人們開始感覺到自己是屬於這個地方的時候,他們便覺得自己可以有份做 決定。而創作或促進改變時,便需要令意念在社區內流傳,使大家一同發夢,

一同去講,一同去策劃。在整個醞釀過程裡面,要促使越來越多的社區成員 參與,這除了是為集思廣益或尊重地方意見外,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落場的

過程,在策略裡陸 續加入社區意見時,就是令提出意見的人不再只逗留在 看台上,而是一同走進球場裡,一同擔當這個策劃。如是者,整個策劃團隊不單 有幸更腳踏實地進行策劃,更能壯大團隊本身,使區內人才加入團隊。

058


去 哪 裡,哪 裡 去,都 要 先 看 得 見 從社區裡發掘出許多資本,要帶動地方社群活潑應用就地取材,有兩個很 重要的事必須設定,就是要達致的目的,與可行的路向。

正如前面所講,人是為自己的意義而存在的。生活裡面決定做一件事或不做

一件事,許多時是看行事目的與自身存在的意義有多契合。當我看得到做 這件事時如何對自己的人生意義有利,才有動力去做這件事。

所以,我們在社區裡的第一步,就是要提出共生的價值觀,大多數人都會認

同、且是從心深處扎根的認同。我們提的是共同的價值觀,而不是共同的策 略目的,譬 如提出的是要一直留住我們的村落,而不是反對 清拆,雖然 終 向效果仿似一樣,但在內心所塑造的效果絕不一樣。抱持共同的價值觀可使 我們有空間為著這目的各自自由努力,可若抱持的是共同策略目的,我們就

只得接受全盤的策略設計,並使自己成為已設定策略的執行者之一,自主性上 有很大差異。

有共同的價值,就要在不同的策略設定過程裡,著意每次都開宗明義。每次 都先 講出設 定 策 略 的目的,以 及有 利 這 策 略 的土壤 與 形 勢。沒有隱 含 的

議 題,沒有背後的目的,整個策劃都在陽光底下發生,且地方社群可以在其 參與的過程中作方向調整,這樣的策略才會有人願意執行。每次都展示策略 與整體價值的關係,才可使人不斷看到進行這策略所為何事。

「看得見」 (visualisation)很重要。正如若要証明「天下烏鴉一樣黑」這句話 是錯誤的,最好方法就是展示一隻白色的烏鴉。社區的大多數人都殷殷實實

地應對每天營營役役的工作與生活等一切事務。要放下休息的時間、犧牲

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而將心力寄放在營造社區這些計劃時,大家內心

都會猶豫那些策略 是否真的有意思,是否真的可行。所以從一開初,策略 設 定必先務實地想像,計劃範圍必須要小,完成年期必須要短,任何調整 必須要向區內大眾解說清楚,令策略必須要成功執行出來。只要有一個可見

的經 驗,就 會成 為日後 運 動 的 基 石,令 大 家 對社區 建 構 出的 策 略 信心大 增,參與的人就會越來越多。

059


4 練 習:約 一 家 一 餸 縱使生活有多大壓力、工作有多繁重,社區裡仍有不少人家維持每天在屋企 晚飯。試想如果有個晚上,許多人家都將自己準備好的餸菜帶到社區一個公共

空間,然後在那裡與鄰人一同享用。每一 個餸菜都是他們用心為家人去煮 的,都保有爐灶上的餘溫,雖是家常卻獨特,那不正是一場流動的饗宴嗎?

最重要的是,這是一 個極好的正面相處機會。每個住家總有幾道拿手菜, 當知道要參與一家一餸的時候,參與的人家通常會下工夫去做這幾道菜。 由於都是住家菜,沒有味精,沒有鬆肉粉,沒有防腐的味道,是沒經世俗習氣

干擾的味道,最能喚起大家的童年原始味道回憶。一道道的驚嘆,會使大家 印象深刻,會使大家想學會去煮,會使大家想多嚐幾次。然後,吃過人家的

手藝,就會賦予對方身份,有次我聽到有村民曾這樣介紹另一位太太:「佢咪 就係煮糖醋骨好好味嗰位太太囉!」

「一家一餸」是最簡單又最易彰顯箇中精神的資產為本策略。所有營辦成份

也沒有額外的成本,意味的不單止是容易策動,更有意義的是這可以不倚靠 「組織者」策動,是可以完全由社區居民即興自發的活動。

060


練習: 1. 要 看得見。地 點 很 重 要,要 選一 個 社區內大家都 看得見、卻又不阻 人

流的聚腳地。要看得見是因為人總要點鼓勵,今次沒參與,並不代表他不

想,只是許多時要觀望多一會,令內心多一點蠢蠢欲動。看到參與者的 雀躍,其他人便會陸續加入。

2. 要公道。一家一餸最大的精神在於一同付出、加倍享受,出席的人家有

幾多人來,就要準備幾多人份的食物。也要大家認同,食物是在場享用 的,除非食完食剩,在過程中不要預早包走食物。

3. 訪尋味道。策動一家一餸的首要工作,是尋找對自己入廚手勢有信心的 人,無論男女老少,只要他不怕給人品評(實際經驗往往是得到好評, 可參與者總想像會得到劣評),便可邀請他出席。

4. 人數無礙。一家一餸好玩的是,就算有許多人家事前承諾出席但最終甩 底,只剩一家 人出來也無 礙,因為這 人家也已經自己煮 夠給自己家 人

吃,只是從家裡搬到社區空間裡去食用,也是件賞心樂事。所以人數無 礙,越多固然越豐富,少也有少的深刻。

5. 展現個性。一家一餸的食物是為展現個性。參與的人家怎樣也要留時間 準備,就算只是簡單的前菜、甜品、涼瓜蛋角、炒菜都沒問題,千萬不要 去買外賣。因為在那個場面,更好的食店外賣也會遭到冷落,只會自討 沒趣。

6. 一 應 俱 全。辦 這 活 動,要 學 會不 要 準 備 任 何 物 資。在 社 區 內 食 一 餐 飯,有甚麼物資是住家沒有的?只要照顧好照明,其他枱櫈食具清潔用 品都會由社區成員自動安排好了。組織者去安排,只會製造倚賴,是去權。

7. 留意最不起眼的配置:白飯。大家參與時往往會專注在煮甚麼餸,也會認真

去準備,可往往結果會忽略了最重要的白飯。這只要留意做一點點提醒, 無論是有人煲一大煲出來,還是各自煲自己的份量也可。

061


4 練 習:紀 錄 地 方 口 述 歷 史 要鞏固一 個地方的社群身份,就要好好保存這個地方的歷史,還要讓屬於 這裡的人自己說,即是這地方的口述歷史。搜集口述歷史是一個很會振奮人

心的歷程,因為這裡面附帶一個中心信息,就是每個人的過去都重要,且每 個人對這地方過去的演繹都是恰當的。

回憶就像一條路軌,一個訪問就像是引發起這卡火車頭的開動,一直往內心 深 處 走,一 個 個 童年 經 歷 成長印 記都會 連 帶的重現 眼 前。這 或 許 是 即時

反 應,或許要多待三幾日,可這火車一旦開動,都會使受訪的人重新審視自己 累積下來厚厚的人生百味。一路講出來,可以觀察到他臉上由自豪感與滿足感 引發流露出來的光彩。

062


練習: 1. 邀請三位親友或鄰居接受你的訪問,例句問題如下,可自行再加插追問。 留意開初盡量問「開放式」問題,帶動討論後才就內容加以細問及澄清。

2. 進行訪問前可先就受訪者的年齡、職業及家庭崗位等背景作資料搜集, 掌握同代人的生活處境。在訪問過程中若能舉出同時代的生活內容例子, 可大大鼓勵這個探索歷程。 3. 例句如下:

a.

你幾時開始响呢個地方居住?點解當初會來?

c.

你眼中呢個地方有邊幾個時間出現過大轉變?有咩變化?

b. d. e. f.

g.

h.

i.

呢個地方有咩值得向我哋介紹?

你過去日常生活係點樣過嘅?而家呢?有咩差異?

以往你身邊家人鄰里普遍點樣搵食?唔同時間有咩唔同?

响呢個地方生活你最珍惜咩嘢?

你有無諗過搬走?點解?如果你曾經搬走過,點解你會返來住?

一年裡面有咩習俗節日係會成個地方嘅人一齊慶賀?有咩人主持?

可以形容吓個情形係點?

以往住呢個地方可以去邊度買嘢?附近有咩商舖?

4. 研究方法

• 以同一問卷訪問幾位受訪者,在問准同意後,盡量安排進行錄音、錄影及 拍攝。

• 必須紀錄訪問日期、時間、受訪者姓名、籍貫及年齡等基本資料。

• 請受訪者邊談邊展示訪問內容相關的證件、信函、相片等老文物。 • 每次訪問後紀錄自己的感想。

063


4 只要我哋相信佢就會出現 有一次帶社工學生實習,整整幾個月,學生只顧做好手上的工夫,卻沒好好

把握機會,觀摩服務單位其他現職社工策劃的工作。起初以為他只是功課 壓力大而應接不暇,又或只是功利的以為那些是不帶學分的額外要求,所以 學生便沒有動力去做。可當問到時,學生卻答原來他一直都想,可卻因沒獲 邀請,便認為那是不可做的工作。

今天香港社會是個「不可」社會,經典的例子是,在本來設計作休憩用的公園內, 市民已經給規範為不可踏單車、不可踩上草地、不可放狗、不可臥在長櫈上。

在學校及醫院這些更易損耗人性(dehumanization)的機構裡,規範會在有

意無意間展現得更重手,正如學生所說,他們覺得做人要聽指示,未獲准許 的就是不准許的。

規範會使人怯懦,怯懦就怕求變,使規範變得更牢固。 是以在推動社區發展的當下,要放下怯懦。首先要肯定一件事,就是自己與

地方社群所共同構想的夢,是一個有意義、正道、利益大眾社群的夢,只要 大家堅實相信它會發生,它就會發生。孟子說「得道者多助」,因為只要方針

正向、是謀大義而非私利,在今天的社會,這番熱誠和傻勁皆屬罕見,會令人

感動,繼而願意玉成其事。所以當找到可行的路途時,內心必定要先下決心, 別再猶豫,使助力從十方送過來。

064


許多人也懂 踩單車。單車看似 直行的軌 迹,可如果拍攝 後慢鏡重播,便會 察看到騎乘者在踏下每一下腳踏時,車身都會左搖右擺;當車身擺動時,我們

上身也會即時作出反應,以轉移重心或伸縮手臂等方式去調整,使整個平衡 能得以維持,使單車繼續直線前行。這說明了,要向單一軌跡進發,本來就

不用將自己的身體鑄成鐵版一塊,反之,我們早已懂得以不斷調整、不斷修正來 保持在軌跡上面。

在任何社區內推動發展,從來沒有既定「必勝法」。人心流動,形勢流動, 今天 這 路向可行,明天卻成 為掘頭巷。只有相信人 類社群還有希望、相信

社區內在資本豐厚、相信人會享受自主自在、相信做事從來都要不斷修正來 達致成果,這樣力量便會與你同在。

065




5 桃花源與爭取公義 「本事導向的社區發展」,無論在中外,都會受到一個質疑,就是若果在推動 社會運動過程中,不去聚焦社會問題,不去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只照顧自 己的小地盤,那只不過是在經營供人避世的桃花源,對改進這不公不義的

世界於事無補;更甚的是,人躲進桃花源如食精神鴉片,溫水煮蛙,使本應可 以反抗當權者壓迫的力量也消弭了。

這說法作了兩點假設,一就是假設人的意志可以由組織者塑造,組織者面對

群眾時,要他們去想問題,他們就會關注問題;要他們去想本事,他們就會

培養本事。這個假設忽略了群眾的自主力,將組織者設想成大能者,同時也 忽視了群眾當中存有不同取向的人。舉例簡約而言,喜歡抗爭與喜歡創造的,很

多時候是兩批人,同一個宣示往往不能同時感召兩批人參與。簡言之,兩者只 是切入社會的不同角度,所謂回應不同市場需求。

另一 個假設 是,人 只要參與關注社會問題,便可重申社會公義。這假設也

無視了這些年民間社會的連串抗爭失效所造成「習得無力」的困局,是錯以 過去政府板塊仍會與民間社會板塊互動的印象,來判斷當今形勢。若能老實

再做一次形勢分析,看見社會制度無突破、民間運動無突破,便能掌握社會 行動為何無處著力,皆因每每空有抗爭理念卻無抗爭力量。

社會是由一個個在不同環境背景下成長的人所組成的,各人都帶著不同的 成長印記,各自對事物都有南轅北轍的想法。要這個社會的各個操作板塊

在相互制衡下維持運作,使平民百姓得以安居樂業,便要有一套道德觀、 一套 價值觀、一套治理手法。裡面圍繞的都是人在這世界的位置、人在土地

上的角色、人與人之間如何建立最互利關係。這是要求社會領袖甚至整體社 會,持有一份尊重自己身份與自己地方的統合思考及行動能力。

068


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這些思考不會是從天而降的,世上倒沒有幾多個

天生的偉大領袖。這些思考需要在不同的社會碰撞,不斷累積經驗才得以建

立。若果在小社區這個緊密圈子裡,能夠梳理得到不同的權力關係,那麼從

那裡掌握到的本領,在處理整體社會議題時也定能發揮作用。一個個活躍起 來的小社區,就成了一個個培植室,供未來的社會領袖建立自己的本領。

本事導向與難題導向本來就是一體兩面,要知道兩條進路只代表我們用兩種 不同的角度去看世界而已,本來就是陰陽相生互補的。

069


5 連結與聯合 在「社會運動3.0」的趨勢下衍生的各個小夥團,當部份受到媒體關注及社會注

視之後,社會大眾對他們的期待會提升,視他們為可見例子(visualisation),

並在他們身上寄託改變社會的盼望。這時候,本應在自己最熟悉的範疇努力

的小夥團,受到這樣的鼓勵後,無可避免會「心雄」,且對自己可引發的社會 影響更有期待。

這時候,就會有個別夥團想召集其他志同道合的夥團聯合行動,或嘗試結合

雙方及多方的力量,有時甚至想向傳統社會運動機構借力,逐漸結合,為更大更

闊的議題發聲。這個聯合過程中,少不免又會出現需要作大量判斷的場合, 而為求 服 眾,往往也會 找 來「德 高望 重 」,亦即社會 知名的政 治或社會人

物去 做召集人。雖能理解這歷程如何形成,然而這種發展卻會減弱「社會運 動3.0」所帶動出來的新趨勢力量。

這裡要再重申這些屬於民間社區板塊的團體特性。它們的組成是由個別對

相關 議 題非常用心及專注的有心人發 起 的,相 關 議 題 是發 起 人 最 熟 悉的 範 疇,熟 悉到他們掌握箇中許多竅門,包括影響該議題的權力關係、促成 這議題的種種有利條件、向人溝通這議題的眾多論述,以至所有相關的人文 地理知識。他們可稱為該範疇的「地頭蟲」。

對一個學問的深入研究,是建立創意的最關鍵因素,因為只有熟悉這範疇的

所有知識,才有發生自由聯 想的可能。所以 只要這些小夥團能維持 動力、 維持足夠長度的組織生命,以及維持自己組織的自主力,這個小夥團在自己 的範疇便有條件引發量子跳躍(quantum leap),發展出一套社會變革。

070


那麼,在這漫長的歷程裡,這些小夥團間如何獲得社會支持?它們要像水母

的各個細胞一樣,保持與其他夥團交流溝通;多看看別人的發展經過,從中 獲取靈感;在自己的範疇內實驗類近又不相同的新嘗試,使同樣的意念在

不同的環境條件(context)下生出不同的手法,而不是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 仍只重用同樣的手法。這種有如生物適應環境的學習模式,能使組織的生命 力得以增強。

在各自專注的範疇 裡,若有重叠議題,也可以 進行有時限的協作,使 雙邊 協作相得益彰。薄扶林村民就曾與長春社協作,在村後山徑舉行山林導賞,

昔日的山童在途上不停介紹山林玩樂,哪裡可以捉到甚麼魚、哪裡可以找出 甚麼鳥的蛋、哪裡可以找到編織金絲貓盒的帶棘長草。專注推廣山村生活 樂趣的村民展現出自己聚落的獨特價值,而長春社的同事則隨團介紹各項

動植物的自然生態與現今面對的存活威脅,使人欣賞多元物種對我們城市

生活的價值。村民不用介紹不熟悉的科學知識,長春社同事亦不用介紹今天 標準不容的頑童百厭事,可是兩者同場推動自己專注的事情,卻得出意外的 協同效應。

一 個個夥團有活力,整個民間社區網絡也會隨之活起來,才有可能與其他 權力板塊分庭抗禮。

071


5 內而外發與從外介入 松露在歐洲是名貴食材,它是生長在樹根上的菇菌,一般處於地深幾呎的 泥層。在一 個大森林裡,一般人很難在地面判斷該在哪個位置開挖,所以

採農都倚靠嗅覺良好的動物來嗅出位置。是狗嗎?不,是豬。採農會告訴你,

狗的好,是牠們聽命,該挖時挖,該停時停,可是採農寧願用豬,因為牠們最 會起勁挖掘。豬那股發自「為食」本能的渴求,比起狗只為討好主人的交差, 來得快狠,發掘數量就自然更高。到挖得出來,採農要快快 從牠們口中把 松露奪過,不然就會給豬吃了。所以松露採農一般都缺了右手拇指的。

狗與豬兩者的分別,就是在於狗的行為模式倚靠外在讚賞與懲罰的古典制 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而豬的渴求,是從內而外發的本欲(libido),

是維持生命力的力量源頭,根本用不上賞罰,事情自然而然的就去做了。唯有 這樣,才可以源源不絕的發揮力量。

在一個社區裡面,要讓同一夥社區成員持續參與、形成核心動力群體,當中 關鍵就是要發掘社區裡的豬,而不是狗。那些為了名譽、社會地位、金錢利益

與權力而來的參與者,他們會披著熱心公益的外貌,可一旦等到他們內心

所寄託的目標達致了、賞罰原則兌現了,力量就會淡靜下來,甚至會為著保護 自己的既得利益,而阻止他人走過自己參與社會的相同路徑。這些是狗。

那麼甚麼是豬?就是那些從內心感到這個社區就是自己的歸宿、好像三文魚般 拼了命也要回到這裡生兒育女、在這裡生活、說得出這個地方對自己有多大

意義的村民、那些一直對鄰人付出而不問回報的人。他們為著各自各的原因 已在這個地方出力,而我們要做的,就是促成他們從相識到相知、從相知到

熟悉、從熟悉到信任的歷程,使他們從散落在區內的不同崗位滙流起來, 合而為一股力量 ― 這就是社區由內而外發的力量會這般堅實的原因。

072


近年香港有許多走進社區、社區營造的嘗試,鼓勵了許多年輕人關注在不同 社區生活的大眾。可當大家走進的不是自己生活的社區,而是與大家生活

無關的另一個社區時,在意義層面上就難以理解當地人內心的真正所求。

所能動員的,也就只得對理想社會的一份想法、一些原則,又或是鋤強扶弱 的英雄感。這些都是狗的模式。

所以我經常勸喻熱心朋友,到薄扶林村來,可以做的,是感受村民內在的力量,

然後建立自己對仍然可以掌握生活的一 份希望,而不是來希望幫助他們、

帶領他們,因為狗是領不了豬的。有心人可以在自己雙腳站立的土地上,好好 的做一隻豬。

平民大眾也的確會感覺自己資源匱乏、學歷不高、社會影響面不足而心生

動搖,若心懷圖謀的人裝成有心人走來,會容易將自己地方的策劃主導交給

這些人,換取心安,直到發現自己的地方成為其他社會運動的平台、自己的

社群也給排拒為主體以外、感覺不對勁了才懂反應,往往為時已晚,自己的 地方在社會上也早已給定型了。

所以也勸豬一句,只有懷抱不假外求的決心,才可體驗自己有多大的力量。

073


5 組織者與領袖 要形容自己團隊一直以來在村內的工作,我會說我們像是在組戲班,找個合適 的空間落腳,搭建一個大舞台,找來台下觀眾,令居民可以順應自己的專長演

一齣獨腳戲,也可以呼朋喚友排演一折子戲。許多時候,我們會站在虎度門 後,在台邊好好欣賞這一齣齣戲。

促使一 個社區裡面的人 走在一起,增進 相處,建 立信任,然後為某個目的

邀 約召集共同志向或背景的居民,成立大大小小不同組織,去發動滋養社區 生活的策略及工作計劃,維持這些組織的生命,都是組織者的工作。

組織者有的走得前,站在人群前頭;有的走得後,站在幕後。可若是以「充權」

empowerment)為目的的組織者,其角色是要使居民在參與不同組織後獲得

肯定、力量與成長。我們心目中有一把尺,就是有朝一日,無論是服務單位終止 服務,抑或組織者離開社區,在該社區推動的策略,也應該有動力平台能夠 繼續承接,令該社區能夠達致完全的內部推動發展。

所以組織者走進一個社區,從進場初期到後期離場,應是一個角色漸次減退 的歷程。一開初想搭台時便要奔走聯繫不同話事人,搭台工程進行期間當然 會多做點指揮,可是台搭好後、策劃綵排過後,便要放手讓民眾上台演戲。因 為台上本無組織者的角色,而組織者本來就不屬於這個社區。

之前提到有所謂「無限動員」的情況,就是組織者組織了一班民眾,開過許多

會議、做了好幾次行動後,卻因社會議題轉變而無持續跟 進,然後又再為 新議題進行動員,又再一輪重覆發生。組織者把「無限動員」成為使命的話,

其實 是 刻意將自己保 持 在 進 場的前 期 角色,鞏固了組 織 者的重 要地位 與

權 力,對推進權力過渡回社區內部的重要關口造成障礙。久而久之,組織者 這個外人成了這個社區的領袖。

074


難得有心有力而又願意奉獻自己時間服務社區的組織者,成為社區領袖本該

是美事一樁,為何在這討論裡會被否定?組織者作為一個外人,本來享有一 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可以時刻比較區內與區外的文化、環境和生活差異,看 到異同就可以做到創新與聯想,加上與區外組織連結往往帶來財政支援,在社 區裡容易做出亮麗的建樹。可也因為他本身是外人,並不屬於這個社區的歷

史文化系統,若自立為領袖,便很容易在不自覺間顛覆了這個地方原來的人

文脈絡與社會結構,造成倚賴,在未來組織者離場時只會留下民眾不能自理 的爛攤子。

組織者若能服膺地方文化的價值,能如實面對成果檢討得失,能向民眾開放 訂定策略的權力,能不斷鼓勵民眾參與及自行訂定策略,才可令社區自發營

運,才可令民 眾相信運 動能改 變自身地方。組 織者便 能 功成身退,圓滿充 權的歷程。

075


5 協作者與義工 經過傳媒協助將薄扶林村的故事傳揚開去後,寫字樓經常會收到希望成為義工

的查詢,問我們有甚麼要幫忙。而我最常的回應是:「唔好意思,我們不需要 義 工⋯⋯如果你 有甚麼 想法,覺得 在 外 邊 未有土壤 可以 試 行,想 過 來做

實 驗,我歡迎你過來成為這條村的協作夥伴。又或者,我更加鼓勵你在自己 身處的社區造就好生活。」

許多活躍參與社區的人,會抱持「做義工」的心態投入,期待在社區組織或

慈善機構的帶領下,多 做善事,為社區內的弱勢 社群服務。這 是社會上的 一個重要力量,是政府及志願組織以外支援地方社會的重要資源。

可是 正 如每 個 人都會 回 應自己內心 的 渴求,若果 這位義 工 未曾來 過 這地 方,對這地方與在這裡生活的人都沒有情感,而自己對整體社會進步也未有 甚麼理念的話,他做義工許多時只是回應自身對人情、存在與希望的渴求, 時間工夫是付出了,可內心只是想獲取自己所求的。當滿足到自己的渴求時,這 地方對他的意義就會減退,所以義工的參與相對是短暫且不確定的。

076


所謂協作者,可以是一個專業人士,可以是一個手藝師傅,可以是一個文藝 青年,也可以 是一 個家庭主婦。他帶著自己實現生活意義的動力,期待並 計劃在這個地方作一番創造,而同時又尊重及欣賞這地方的人,相信這個

協作可使雙方都有得著。在這裡推動的計劃,既是村民的意義,也是他自己

的意義,如此一來,雙方合作會越做越有,創作力也越來越強。關係相對是 長久而且實在的。

所以,在策 動本事導向的社區發展手法時,最重要的是先建立內在力量, 由社區內部建立動力平台,在引發許多策劃後,才可掌握核心夥眾在社區的

角色與作用,以 及夥眾內部的合作 模式。有這樣的基 礎,才有可能為社區 選 取與甚麼外部團體合作、可供協作的範圍,以及代表社區建立有意義的 協作夥伴關係。

077


後 語:成 為 柔 韌 社 區 「生靈的地獄,不是一個即將來臨的地方。如果真有一個地獄,它已經在這

兒存在了,那是我們每天生活其間的地獄,是我們聚在一起而形成的地獄。 有兩種方法可以逃離,不再受苦痛折磨。對大多數人而言,第一種方法比較

容易:接受地獄,成為它的一部分,直到你再也看不到它。第二種方法比較危 險,而且需要時時戒慎憂慮:在地獄裡頭,尋找並學習辨認甚麼人,以及甚麼 東西不是地獄,然後,讓它們繼續存活,給它們空間。」 ──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最後一章,王志弘譯。 今天有人話薄扶林村得天獨厚,有人話薄扶林村好運氣,可在我剛進村工作 的2005年,並沒有幾多人會這樣對我說。這說明了甚麼?

「禾稈冚珍珠」之所以會發生,原來那時候我們都戴上了有色眼鏡,即我們 今天社會的單一價值觀。縱使背負著它會令我們多麼的厭棄與吃重,可我們 還 是把異於常態的人與地方,全都看扁一線。看到木屋只看到破 爛,看到

木構瓦頂只看到浪費樓面,我們過去都選了「接受地獄,成為它的一部份」 這路途。

而當選擇推動本事導向的社區發展後,我們就活出卡爾維諾筆下的第二種

方法:在地獄中遊走,尋索甚麼人與甚麼東西不是屬於地獄。找尋有生命力 的人與故事,然後承傳他們,令他們繼續存活,給他們空間。凝聚這點點滴滴 的生命力,使這地方最終成為柔韌社區(Resilient Community)。

香港的民間社會,不也正瀰漫著一股又厭棄卻又無處著力的情緒嗎?感覺到

自己對現況沒有希望的話,很可能我們已經選擇了第一條道路,接受了地獄, 並成為它的一部份;可這不正正也是上天給大家的一道很重要的人生功課, 要 大 家嘗 試去走 第二條 路,去尋索 這 裡 還有生命 的人 與 事,令 他 們 繼 續 存活,給他們空間嗎?

078


079


作者簡介 冼昭行,香港大學社會工作碩士課程畢業,2002年加入香港明愛,2005年

接任明愛薄扶林社區發展計劃團隊主任達11年之久,並在2016年調任至服 務港島西區的明愛莫張瑞勤社區中心。

冼昭行與團隊組織村民建設宜居生活環境,包括令當局答允為全村增設排污 系統,2008年大水浸後推動災後支援及改善防洪設施等。後來在村內實踐

「本事導向社區發展策略」,以建立社區身份為首要目標,在2012年撰寫及

出版《薄扶林村:太平山下的歷史聚落》一書,獲頒發該年度的香港書獎。

明愛團隊隨後支持村民組織,向世界文物建築保護基金會提出申請,2013年

將薄扶林村列入監察名單;2015年也在發展局的相關計劃下,成功取得牛奶

公司牧場經理宿舍,並將把這幢古蹟活化為薄扶林文化地景的歷史生態教育 中心。冼昭行亦在2016年第十屆亞太區社區設計網絡國際會議上,報告留住 薄扶林村的經驗。

080


有關創不同協作 MaD(Make a Difference )成立於2009年,是一個跨越創意、創業、創新

及發現的協作平台,積極推動年青人以創新探索回應當代挑戰,建立創意 公民社會、為亞洲帶來 正面改 變。M a D 的主 要項目包括一年一度的 M a D Festival,還有終年無間的創意項目如賽馬會“創不同”學院、賽馬會“創

不同”社會 創新實驗室、做 好嘢實驗室、都市空間開拓實驗、與文化藝 術 機構及商界合 作的 創 意 項 目,以 及 亞 洲 交 流 等。M a D 是 一 個 連 繫 亞 洲

changemakers的協作網絡,以跨界合作、共創、同理心及永續發展為核心 價值,支持本地創意生態的長遠發展。

081


作者

冼昭行

文字編輯

魏家欣

執行編輯 校對

插畫/設計

鄭銘柔 張慧婷 鄭穎茵 李詠茵 樊樂怡

Camille Chan 陳惠婷 www.camille-chan.com

出版

創不同協作有限公司

網上版本

http://issuu.com/mad.asia

出版日期

2018年1月

ISBN 978-988-77203-7-9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3.0 Unported 授權條款授權 我們希望這本書的內容能夠被每一個人免費享用,只要不涉及商業用途,你可以隨意使用本書。 注意書內部份圖片是由版權持有人授權提供,請尊重版權,未經同意下請勿複製該內容。


主辦

捐助機構

賽 馬 會“ 創 不 同 ”學 院

跨界‧創新‧具社會意識‧強調行動 M a D 由2 0 12 年起 獲 香 港 賽 馬會慈 善 信 託 基金 捐助成立賽馬會“創不同”學院,試驗不同種 類

的嶄新課程。在2013 -2016年,學院獲賽馬會繼

續 支 持,貫徹“ M a D創不同”精神,提 供跨界、 創新、具社會意識及強調行動的學習經驗,銳意填 補現時常規教育的缺口。透過與國際伙伴合辦具 創意、創新及創業的課程,賽馬會“創不同”學院

提供了一個富前瞻思維的交流平台,以及建立一個 有正面改變的思維、價值及方法的學習社群。 支持我們

作為一個非牟利機構,MaD有賴各方支持才可永 續發展,持續推動創意公民社會,支持更多年輕人

透過MaD體驗,尋找理想、拓闊視野,為社會創不 同。我們歡迎你透過捐款支持MaD的長遠發展,

你亦可以成為我們的夥伴或擔任義工,詳情請見 http://www.mad.asia/site/supportus

www.MaD.asia ask@MaD.asia +852 3996 1950

香港西九龍通州街500號星匯居L1樓好單位


084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