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生為一 閱讀2012曲德義個展 「生命的面具隱蔽了藝術的真正容顏」。 馬勒維奇(Kazimir Severinovich Malevich,1878-1935)
畫一個幾何形,要觀眾如何欣賞?一片白色中的黑色方形 的確令評論家們困惑不已:「我們喜愛的東西不見了,我們 身處一片沙漠之中……,我們面對的是一個黑色方形在白色 背景上!」,馬勒維奇認為人們的反應乃意料中事,因為沒有 了「現實的面貌」的作品是一般為知障所困者難以面對的。 絕對主義的方形和由其中肇起的形式,如同土著群的原始標 記(象徵符號),它們的呈現並不是一種裝飾,它們和某種 「內在需要」相關連,所以,藉由外在的觀察和主觀的臆想 將看不到的「真相」,唯有直指本心才能內觀絕對主義的真 諦。 絕對主義倡導者馬勒維奇主張使用純粹造形來表現任何 情感,放棄對周遭事物的具體呈現,透過純藝術感情的視角 來觀看更真實的生命。這樣的思潮與形式的轉變,緣於工業 革命後西方所建立的價值標準與繁榮充滿著虛無;當文明與 現實世界不再能依賴,只有從自身的歷史源頭之外,為思想 及藝術尋找新的啟示。而趨勢便從可視的具象世界轉向能表 達「內在需要」可感的心象世界。一如美術史的發展——寫 實主義以前的美術,把對象物用文學、道德、宗教的外衣層 層包裹起來→寫實主義則把華麗虛飾的外衣脫離,表現真實 處境→印象派追求對象物在速度、光影下的色彩本質→後印 象則探求本體在自然中的永恆形象→野獸、立體派更步步近 逼,對象被分解成最根本的元素,如同人之血與氣,而美術 之於形與色。 形與色透過有效的綜合與組織便具有表現力,純粹由形 與色構築而成的抽象繪畫是曲德義藝術創作的形式內核,曲 氏抽象藝術思維深受李仲生(1912-1984)與馬勒維奇的影響, 前者啟發了他對潛意識世界的探索,拓展其藝術獨創性與表
現力而後者對曲氏在建構造形法則的學理上啟迪出嚴謹秩序 的深究。 形式即內容 曲德義特別重視作品的形式本身。法蘭克•史帖拉 (Frank Stella,1936-)曾說:「形式即內容」。對組成 作品中的種種細節,如:畫布、畫布纖維、木材、顏料、色 塊、筆觸等均深入的分析解構,曲氏傾心於法國當代藝術中 最重要的「支架–張面」繪畫運動,特別重視繪畫材料的物 質性,用相當理性的態度面對最原始創作材料,務求材料的 物性成為藝術表現用語。在技巧上曲德義善於使用:一、透 明劑:以透明劑調和、稀釋顏料增加顏料的流暢度,製造顏 料堆疊時的透明感,也做潑灑表現製造水分淋漓具「類水 墨」的意向。反之,使用打底劑製造覆蓋性的效果。二、打 磨:運用打磨機在壓克力顏料堆疊之後打磨,「解構」顏料 的次序性使其失去前後關係和筆觸的肌理,畫面中流露出一 種「不像畫」的質感。三、潑、刮、塗、抹、流:使用鏟子 可以製造潑、刮、塗、抹…等非筆觸效果,除了區隔出與筆 觸的差別之外,一方面呈現出某種非手跡的「自然」面貌。 而將畫布傾斜製造顏料的滴流,創造虛面空間……等。綜觀 這些抽象創作的形式技巧,不難看出文化的「游牧性」精神 在時空進程中融於曲氏創作風格中的必然。
後現代主義的——文化「游牧性」精神 文化「游牧性」精神是通過在各個繪畫語彙的再挪用, 來造成混合及風格的中立,曲氏把各個風格用中立的態度綜 合起來,回視美術史的歷程,曲德義的抽象藝術受立體派的 影響最大,他採用立體派「有形」的色面構成與傳統手工剪 紙的「無形」剪貼效果混合使用,不斷探究繪畫本身的形、 色、面之間的空間自由度,更以非外露的隱喻方式詮釋他與 美術史之間的對話關係,堅持著長條形(畫幅右側)的局部色 塊與主畫面(抒情場域)的並置,而此抒情場域的繪畫語境隨
後現代思潮的遞移,多有放意揮灑的藝術呈現。他分割平塗 色面後所凸顯的潑墨(潑彩)部分,代表的不只是對後工業商 品消費型態的生活空間提出的省思。明顯地,曲德義並置二 種相對的空間形式,是在企求西方極簡繪畫精神的最後純度 與東方禪意哲學結合的可能。 後現代資訊膨脹以及多元時空交錯後的迷失再次引起 人文的回歸,使得現代的西方抽象開始在二度空間中求取精 神性的無限場域,一如:歐洲神秘式書法繪畫大師法籍藝術 家馬修(Henri Michaux,1899 –1984);鑽研書法而開啟東 方藝術思想的美國抽象表現主義派畫家馬克•托比(Mark Tobey,1890–1976);持續動力的觀念與曖昧空間的無限延 伸的行動繪畫大師帕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 等 皆受東方淵源的影響。而東方抽象藝術家在完整的西方抽象 藝術史中重新找到詮釋原有宗教哲理的繪畫語言,由是,我 們自曲德義的創作歷程可以看到其逐步探索、辯證、釋放、 融會的企圖與實踐,他的藝術觀乃建立於運用國際性的抽象 語言,柔和、傳達了現代美術和東方傳統美學的並存性。
藝術家創作歷程 即興時期:台灣在五○年代後期掀起抽象繪畫的浪潮, 李仲生以激發潛意識,引導自動性記述法的創作成為曲氏在 創作中的血脈。 辯證時期:巴黎時期直探抽象藝術精髓,嚴謹的考究 形、色所透出的情感要素。此時的「白中白」、「黑中黑」 等系列反映了受馬勒維奇思想的啟發。具有巴黎理性主義的 人文傳統、典雅、抒情、沈鬱的風格。 擴展時期:八○年代中期返台,「形色與色」、「色面 與色」時值解嚴後澎湃的社會力,作品暗藏著騷動與衝突, 作品彰顯著魅惑,富麗的風格。 九○年代,「對立/統合」研究實驗材質、筆觸、空 間、界限等問題企圖以對立又統合的方式讓色面素質的顯與
並置C0204 97x130cm 壓克力麻布 2002
隱,凹與凸,筆觸的平穩與奔放,色彩的抑或揚。隱微體現 出個人藝術創作與環境的對應關係。「定位/錯合」呈現反 技法的意圖,反映出對於以往作品巧妙、嚴謹性格的一種反 叛,技巧成為次要的問題,捨棄機心的設計,一種隨興「任 自然」的心情躍然於作品中,筆觸與色彩的律動,凝靜與躍 動的制衡在於對立與統合的唱和,有著生滅不息,靜定悠然 的特質,追求一種渾沌的自然面貌。 此次《並生為一》展出作品的形式與精神更加的「自 在自若」,是曲氏追求創作精神中接近中國美學裡的「道」 之境界,而通往這境界的過程再一次的創作實踐中被完成。 所謂「道法自然」是在形式主義的架構下,重新思考技巧的 意義與精神,而追求一個真正自由的境界。
備註:文章彙整資料 <幻象空間的開拓者--曲德義的抽象繪畫>撰文 倪再沁 <台灣美術創作者和超前衛的關係>撰文 林裕祥 <九○年代的新抽象思潮--西方最後的探戈.東方不滅的燈火>撰文 高千惠
形色與色 Color Forms/C1206 2012 130x97cm and 130x49cm x 2pieces 壓克力顏料 麻布 Acrylic on linen
形色與色 Color Forms/C1202 2012 130x97cm and 130x49cm 壓克力顏料 麻布 Acrylic on linen
形色與色 Color Forms/C1201 2012 130x97cm and 130x49cm 壓克力顏料 麻布 Acrylic on linen
形色與色 Color Forms/C1205 2012 130x97cm and 130x49cm 壓克力顏料 麻布 Acrylic on linen
形色與色 Color Forms/C1203 2012 130x97cm and 130x49cm 壓克力顏料 麻布 Acrylic on linen
黑白與墨 Black/White/D1209 2012 162x130cm and 162x65cm 壓克力顏料 麻布 Acrylic on linen
形色與色 Color Forms/D1004 2011 162x130cm and 162x65cm 壓克力顏料 麻布 Acrylic on linen
形色與色 Color Forms/D0902 2009 162x130cm and 162x65cm 壓克力顏料 麻布 Acrylic on linen
形與色面 Color Forms and Color Fields/D1105 壓克力顏料 麻布 Acrylic on linen
2011
162x130cm and 162x65cm
形與色面 Color Forms and Color Fields/D1103 壓克力顏料 麻布 Acrylic on linen
2011
162x130cm and 162x65cm
定位 Possess Position/C0901 2009 壓克力顏料 麻布 Acrylic on linen
162x130cm and 162x65cm
形色與色 Color Forms/D1102 2011 162x130cm and 162x65cm 壓克力顏料 麻布 Acrylic on linen
並置 Juxtaposition/C1107 2011 65x195cm 壓克力顏料 麻布 Acrylic on linen
並置 Juxtaposition/C1108 2011 65x195cm 壓克力顏料 麻布 Acrylic on linen
並置 Juxtaposition/E0903 2009 壓克力顏料 麻布 Acrylic on linen 162x130cm x 2pieces
並置 Juxtaposition/E0801 2008 壓克力顏料 麻布 Acrylic on linen 162x130cm x 2pie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