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TU RE FE
撰文:孫國珮
睽違 2 年的 iPod 家族,這次終於也有機會在 Apple 發表會上露臉,並獲得一定程度的更新。這次 Apple 推出了第五代 iPod touch 與第七代 iPod nano,其中 iPod touch 首度以繽紛色彩現身,外型 比過去幾代更加討喜,加上大幅更新的硬體規格,有潛力成為今年最受歡迎的耶誕禮物之一。
iPod touch 或許有很多人覺得,iPhone 可以包辦 iPod touch 的一 切功能,又可以打電話,為何還要 iPod touch 呢? iPod touch 的存在自然有其市場考量,而市場分界線恰恰就 在於「電話」功能。許多人可能早已有其他手機,而且 不想很快更換,但他們也許會考慮買支 iPod touch,畢 竟 App Store 上擁有超過 175,000 個遊戲和娛樂 App,這 些 App 吸引了很多非玩家使用者投入遊戲的行列,也成 為 iPod touch 賣座的幕後推手。另外從 2012 年第三季 Apple 賣出約六百七十五萬支 iPod,其中 iPod touch 佔 了一半的情形來看,顯見 iPod touch 還是有其魅力。 色彩吸睛 硬體升級
新 iPod touch 採用雙核心 A5 處理器,雖然不及 iPhone
豐富的 App 是讓人想把玩 iPod touch 的原因,多樣化
5 的 A6,但比起前代的 A4 依然快上 2 倍;背部鏡頭為
的色彩更是它討喜的因素。第五代 iPod touch 首度玩起
iSight 攝影機,支援 500 萬像素照相與 1080p 錄影,前
了色彩,共有黑、銀、藍、黃綠、粉紅五色,另外有一
方的 FaceTime HD 鏡頭支援 120 萬像素照相與 720p 錄
個特殊色是紅色。購買紅色產品,Apple 便會將所得的
影,另有臉部辨識、LED 閃光燈、影像穩定、自動對焦、
一部分捐給全球基金會(Global Fund),協助非洲愛滋
全景攝影模式(Panorama Mode)等功能。最棒的是規
病患。色彩之外,硬體規格也大幅翻新,最明顯的就是
格與螢幕的變大並沒有讓它增重,相反地,它更輕了。
1136 x 640 畫素的 4 吋視網膜螢幕,與 iPhone 5 一樣加
新的 iPod touch 只有 88 克,厚度只有 6.1mm,是即時
長不加寬,不影響手握的方便性。
記錄影像的超好用口袋機。
新機的背面有一個 iPod touch loop(套環鈕),只要按
Crystal Glass)製成,與 iPhone 5 相同。多數廠商在介
一下,按鈕便會升起,你可以用這個鈕套住隨附的腕帶,
紹這種材質時,都會自動省去「玻璃」二字以顯奢華,
如此便能將 iPod touch 提在手上,攜帶上更加便利。若
Apple 也不例外。雖然有「藍寶石」的名稱加持,但兩
不想用腕帶,可讓按鈕保持原狀。由於 loop 的設計與
者是不同的東西,它是用氧化鋁為原料加熱結成藍寶石
機器極為相合,若不是 Apple 特別說明 loop 的用途,這
晶塊,再經過多道工序製成,硬度與真的藍寶石一樣(僅
應該會是個大家天天握在手中卻難以察覺的秘密。
次於鑽石),不過因為沒有鈦、鐵等元素,所以不像藍 寶石呈現藍色。藍寶石水晶玻璃是高抗磨損的材料,透
外殼與鏡頭下的工藝
光性較好。通常透光率越高,透光量就越大,照出的影
你可能會在許多新聞裡
像會更清晰,也有助於提昇夜間攝影的影像品質。
常常看到「極致工藝」 之類的字眼,這四個字
即時模擬 自然互動
背後象徵的是一連串的
為 了 證 明 iPod touch 大 幅 上
工序,iPod touch 閃亮的
漲 的 運 算 能 力,Apple 在 發
外殼也是這麼來的――
表 會 上 以 Clumsy Ninja 這 個
它是用陽極處理過的鋁
遊 戲 來 說 明。Clumsy Ninja
(Anodized Aluminum)
與一般遊戲的不同在於它運
製成。什麼陽極鋁呢?
用 了 即 時 模 擬(Real-Time
它是先將鋁浸泡在電解液裡,如硫酸、鉻酸等,鋁是陽
Simulation)技術,當你藉由
極,電解液是陰極,電流通過電解液時,鋁的表面會開
觸控螢幕與忍者互動時,忍
始氧化形成一層屏障膜,堅固的包覆在鋁上。基於處理
者的行為是完全由電腦(AI)
過程的不同,陽極處理可以產生不同厚度和硬度的屏障
根據互動方式即時運算出來
膜,最硬的屏障膜硬度可媲美鑽石。陽極鋁的好處是耐
的,並非是用預先算好的動畫播放,因此每次與忍者互
腐耐磨,因此用途很廣,高階的應用包含衛星、軍事武
動,忍者都會像真人一樣有自己的反應和感受。例如去
器、飛機外皮,一般的應用則有家具、房屋裝修等。
拉忍者的手臂、將他抬至空中、對忍者搔癢,忍者都會 對自己的「遭遇」有所察覺,進而產生一些不知所措或
Apple 對鋁採取的是一般的陽極處理,生成的屏障膜沒
躲起來的行為;當你用彈跳墊訓練忍者時,忍者會因為
有鑽石那麼硬,但用來保護 iPod touch 綽綽有餘。屏障
跳出自信而做出一些有趣的姿勢。若趁著忍者在彈跳墊
膜表面有孔,可以把染料滲進這些孔進行染色,再用
上跳得正高興時從空中將他抓住移動,你甚至可以看到
沸水或其他方式把孔封住,顏色便永遠鎖在裡面。iPod
他因突然被「抓起」而略顯慌亂的小動作。
touch 的華麗色彩就是這麼來的,iPhone 5 外殼也是採 同一製法。如果仔細看 iPod touch 和 iPhone 5 的黑色, 你會發現它的黑不是純正的金屬黑,而是帶灰的黑,這 就是經過陽極處理著色的結果。然而不是經過陽極處理 就一定不會掉色,如果製程不好或染料性質不佳,顏色 還是有可能脫落。
如此逼真又自然的角色動畫,幕後功臣是 euphoria 引 擎。euphoria 可以結合人工智慧、生物力學與物理原則,
037
To d ay
即時算出逼真的動作,不用仰賴逐格動畫或動作捕捉。
M ac
新 iPod touch 的攝錄鏡頭是用藍寶石水晶玻璃(Sapphire
例如角色角色被重物打到、看到有人掉下來、受到力道
其他功能
攻擊時,會跌坐在地、閃避、做出用手按住傷部的反射
除了上述裝備,iPod touch 的功能還包括:藍牙 4.0,使
動作;受到推擠時,角色會試圖去抵擋推擠的力道;摔
機器配對與資料傳輸的速度更快、傳輸範圍更廣,功耗
落時,角色也會產生某種自衛本能,試著讓自己比較安
更低;AirPlay Mirroring 可將影片或遊戲傳輸到大螢幕上
全地著陸。由於電腦是根據遇到的情形即時運算,所以
觀看或遊玩;從 App Store 可下載 iPhoto 或 iMovie,觀
每次產生的結果都是獨一無二的。euphoria 之前已用於
看照片或剪接影片。第五代 iPod touch 也首度加入 Siri
一些主機與 PC 遊戲,如《俠盜獵車手 4》、《碧血狂殺》、
語音助理,並搭載最新的 iOS 6 系統,另外也有 Apple
《星際大戰:原力對決》,現在 euphoria 前進手持裝置,
最新的 EarPods 耳機。電池電量最多可聽 40 小時的音樂、
為 iOS 遊戲帶來另一種風貌。
看 8 小時的電影。
【結語】 五 顏 六 色 的 iPod touch 與 iPod nano, 解 答 了 Apple 會場外大型彩色海報的疑問。這次 iPod 家族的更新應該讓許多 iPod 使用者鬆了一口氣 ―― Apple 沒有因為 iPhone 的熱潮而忘記 iPod 系列的存在,而且 iPod touch 的規格幾乎比照 iPhone 辦理。相對於 touch 而言,nano 除了外 觀有較大的改變外並多了藍牙外,似乎沒有做
iPod nano
出太大更動,雖具備影片播放功能,但在這麼
iPod nano 是 台 可 愛 的 機 器,
拿來聽音樂和廣播比較實際。
小的螢幕上看影片,眼睛吃力又不過癮,還是
色彩多達七種,體積與重量約 是 iPod touch 的 一 半, 容 量 為
至 於 iPod shuffle 和 iPod classic, 這 次 沒 有 機
16 GB, 外 觀 則 徹 底 成 為 iPod
會上場,Apple 僅在發表會提到 shuffle 將配合
touch 的 追 隨 者, 改 成 螢 幕 配
nano 推出七色,classc 則有點像是快要被遺忘
Home 鍵的設計,只是螢幕為
的產品,但目前它的大容量仍受到一些音樂愛
2.5 吋,像素為 240 x 432。改回
好者的青睞。從某個角度來說,classic 是經典
長方形螢幕無疑是為了更方便
之作,它的存在對 iPod 家族有標竿意義,但從
使用多點觸控,並能觀看寬螢
另一方面來看,它的功能可以被其他 iPod 產品
幕影片;側邊加大的音量與播
取代。目前 classic 最大的優勢就是容量,如果
放/暫停鈕,使音樂的控制更為便利。為了方便播放音
Apple 不打算繼續更新它
樂,此代的 iPod nano 內建藍牙 4.0,這是 iPod nano 首
的話(最近一次更新是
度支援藍牙,可以將音樂串流至藍牙喇叭或耳機。
2009 年),也許等 touch 出到 128 GB 或更高容量
除了音樂,它也是聽廣播的好工具。iPod nano 內建 FM
時, 就 會 知 曉 classic 的
收音機,給你聽音樂以外的另一種選擇。通常廣播是無
命運了。
法暫停的,一旦停下來便會錯過內容。不過第七代 iPod nano 延續了從第五代就有的「即時暫停」功能,可暫停 廣播,要聽時再按下播放鍵即可,還可倒轉最多 15 分 鐘的廣播內容。如果你有運動的習慣,還可以利用 nano 內建的 Nike 計步器,追蹤步數、距離、速度、時間與燃 燒的卡路里,掌握自己的健身進度。
iMac 外型
大躍進
機
體和大螢幕合 而為一的設計, 一 直 是 iMac 吸
引人之處,但這樣的設計 有厚重的缺點,讓人常常 想「如果 iMac 再薄一點、 輕一點就更好了」。Apple 彷彿聽到了這句心聲,這 次出手,便大力削薄 iMac 的機身。新 iMac 最薄處僅 5 公 釐, 體 積 比 上 一 代 少 了 40%,重量也減輕三成 左 右。 雖 然 Apple 沒 有 把 iMac 做成觸控螢幕,但這 樣的結果也不令人失望, 畢竟桌上型電腦與平板的 使用習慣原本就不一樣。 或 許 將 來 Apple 會 推 出 觸
更亮麗 撰文:孫國珮
攝影:Louis Lu
新一代 iMac 不但瘦身有成,也
讓我們既能享受到 SSD 快速存取
大幅降低面板與顯示器表面玻璃
的好處,又能有傳統硬碟的大容
的反射,使影像看起來更為逼真
量,使用者也較能負擔得起,可
控式 iMac,不過現在,他
銳利。有鑑於固態硬碟(SSD)
謂一舉數得。究竟 Apple 是如何
們將重點放在改良 iMac 的
價格仍居高不下,iMac 採用了混
辦到的?這些方法背後的原理又
厚度、顯示與執行效能上。
合 SSD 與傳統硬碟運作的方式,
是什麼?此處將一一解答。
摩擦攪拌焊接 Friction Stir Welding iMac 雖說是一體成型,但其實下
需將金屬加熱至熔解,而是用摩
巴部位還是用焊接的方式接合,
擦產生的高熱讓金屬軟化變得有
仔細觀察 iMac 的側邊便不難發
可塑性,再將兩片分離的金屬融
現這點。新的 iMac 由於機身太
為一體。焊接過程是將兩片金屬
薄,無法用傳統焊接方式將前後
板拼在一起,再啟動「攪拌器」
機殼組合,因此採用了另一種焊
――一個前端有攪拌頭(Pin)的
接技術――摩擦攪拌焊接。
攪拌桿。啟動後,攪拌頭與攪拌 桿會高速旋轉,接著下降插入金
摩擦攪拌焊接由英國焊接學會
屬板的接縫處,直到攪拌桿的肩
(The Welding Institute, TWI) 於
部碰到金屬板為止。高速旋轉的
1991 年 發 明, 目 前 TWI 掌 握 了
機器與金屬板接觸後會因摩擦產
此項技術的專利。該技術廣泛應
生高熱,加上攪拌桿下壓至材料
用於工業,用來焊接船板、火箭
的壓力,可以軟化金屬,繼而將
出,但仔細觀察實機側面
燃料箱、飛機機翼、汽車零件、
兩片金屬板的材料攪拌在一起。
便能發現焊接的痕跡。
iMac 下 巴 部 位 的 面 板 是 焊接接合,照片中不易看
火 車 車 體 等, 波 音、NASA、 GE、HONDA、HITACHI、MARTIN
攪拌過程中,機器會慢慢順著兩
等公司都是擁抱此技術的廠商,
片金屬板的接縫移動,直至完成
可見其對工業生產的影響力。這
接合,上升抽出攪拌頭後停止旋
種焊接技術與傳統焊接有何不
轉。等攪拌過的地方冷卻,兩片
同?它是一種固態接合技術,不
金屬就會緊密的合為一體。
使用摩擦攪拌焊接有什麼好處
看。有些金屬在高溫熔化下容易
同時,通常會留下一個被稱為鑰
呢? 它 可 採 全 自 動 化 的 焊 接,
產 生 氣孔,導 致出現裂 紋和 變
匙 孔(key hole) 的 孔 洞; 接 合
焊 接 過 程 簡 便, 不 用 焊 條、 焊
形,摩擦攪拌焊接就沒有這個問
的材料必須用強而有力的夾具牢
絲等耗材,焊接過程不會產生煙
題。它不但能接合單一金屬,也
牢固定在工作台上;焊接過程中
塵、毒氣或飛濺的熔化金屬,可
能 接 合 異 種 金 屬, 如 鋁、 鎂、
攪拌頭受到很大的摩擦力,會有
以全方位操作(橫的、直的、繞
鈦、銅、鋼,不過這種焊接也有
嚴重損耗;焊接時不能中斷、焊
圈等),焊接後的金屬表面較好
其缺點:完成接合退出攪拌頭的
道背面必須加上背板;焊道部分 由於機器的擠壓和材料的流動, Pattern)。其中影響較大的是鑰 匙孔問題,鑰匙孔必須裁切掉、 封住,或是用特殊攪拌機解決。 特殊攪拌機的焊接時間較長、設 備需要精密控制、成本較高,但 焊接後不留鑰匙孔;帶鑰匙孔的 攪拌機則焊接速度快、操作較簡 單。無論選擇哪種焊接,都有許 多焊接參數要設定,如攪拌頭轉 速、 焊 接 速 度、 攪 拌 桿 的 傾 斜 度、溫度、焊接壓力、偏位等, 這些參數要根據材料調整,不同 參數會使焊接有不同的結果。 029
To d ay
示 意 圖
會出現洋蔥環軌跡(Onion Ring
M ac
摩擦攪拌焊接
IU S iP ad G EN
本月主題
繪圖創作
iPad App
SketchBook Pro for iPad iPad 繪圖王者
1
1
22
33
4 4
6
7 7
8
Brushes 3 免費繪圖好選擇
MyBrushes for iPad 上百種筆刷任君挑選
5
5
6
Magic Painter 快速完成美妙作品
Concepts: Precision Sketching 讓概念躍然紙上
ePaper 繪畫記事兩相宜
iPastels 盡情玩粉彩
LiveSketch HD 隨想即畫的速寫軟體
c i t s i Art ation Cre
帶著 iPad 畫圖去 喜
歡畫畫又覺得出門帶紙筆很麻煩?現在只要帶 iPad 出門,就可以隨時隨 地畫下所見的人事物,而且永遠不用擔心顏料不夠或工具不足的問題。
不過 iPad 上的繪圖 App 很多,讓人不知道從何挑起。本期精選從專業到簡易的 繪圖 App,無論你是繪畫能手或新手,抑或是將塗鴉當娛樂的生手,皆可在這 些 App 中找到創作的樂趣。
撰文:孫國珮
SketchBook Pro for iPad
NT$ 150
http://goo.gl/Y5p4n
SketchBook Pro 是赫赫有名的繪圖軟 體,不但功能齊全,也支援中文介面, 可自訂畫布大小。畫面左側為筆刷工 具列,按住工具列上任一圖示不放, 會顯示額外的筆刷。上方工具列可調 整筆刷屬性,並提供幾何圖形、鏡像 繪圖、文字、變形與圖層功能。在圖 層裡除了可新增圖層外,也可複製目 前圖層或將圖庫的照片直接匯入圖 層,且能調整圖層的透明度與融合方 式。你可從右側的色塊列直接選色, 或透過色彩選擇器自訂顏色。左上角 的 可保存繪圖進度,完成的圖畫 可存入圖庫,並分享到各社群網站。
Brushes 3
NT$ Free
http://goo.gl/Aodau
Brushes 也是知名的繪圖 App,可自訂 畫布尺寸,支援無限次復原和取消復 原,且會自動記錄繪圖過程。進入繪 圖模式後,按 可找到相當豐富的 筆刷,每種筆刷也都有豐富的微調項 目,如強度、角度、間距、雜亂度、 散開度等,還可以選擇不同的筆觸。 在顏色選擇器中,可將常用顏色儲存 在色環底下的方格裡;右下角的齒輪 圖示收納了影像處理功能,可調整色 彩平衡、色相、飽和度,反轉顏色、 縮放影像及水平、垂直翻轉影像;圖 層功能需付費才能使用。若不需用到 圖層,免費的部分就很夠用了。
M ac
To d ay
1 125
C O V ST E R O RY
2012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撰文:許凱翔、孫國珮 攝影:羅為/部分圖片來源:廠商、網路
示新產品的同時,CES 也像是一座電子
投影機、攝錄機;筆電出現了號稱全球
瞭望台,帶我們鳥瞰未來幾年內的科技
最薄,厚度僅 1.5 公分的 Ultrabook,此
發展方向。
超
過 2000 家廠商,多達十幾萬人參
外還有能防水的平板電腦、高效能的四 核心平板電腦,以及搭載著 Android 4.0
與的 CES 消費電子展一直是 3C 界
今年的重頭戲,無論是顯示器也好,筆
系統的薄餅手機、期待已久的 Windows
的最大盛事,許多對人類生活有重大影
電或手機也罷,基本上不離輕、薄、高
Phone、鏡頭畫素高達 1200 萬的手機,
響的電子產品都是在這個展覽發表,如
解析、大尺寸這幾個原則。除了薄如紙
不約而同都在這個舞台登場。現在就跟
早期的 VCR、鐳射影碟、攝錄機,到後
張 的 55 吋 OLED 背 光 電 視, 還 有 解 析
著我們,來看看這個將 3C 產品薈萃一堂
來的藍光 DVD 與 3D 高畫質電視。在展
度 比 Full HD 高 上 數 倍 的 4K/8K 電 視、
的舞台,如何掀起今年的數位狂潮吧!
顯示器
大型顯示器永遠是吸睛 的 最 好 工 具 之 一, 不 過 在 CES 展場中的顯示器背 後有更重要的任務,就是 秀出各家廠商的技術。今 年的顯示器重點,移到了 OLED、4K/8K 身上。
OLED:螢幕的明日之星 什 麼 是 OLED ? OLED 的 全 名 為 有 機
AMOLED) 與 被 動 式(Passive-Matrix
瞄線掃過後,像素還是可保持原有的亮
發 光 二 極 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OLED, PMOLED),其中被動式 OLED 成
度,所以不需要驅動到非常高的亮度,
Diode), 是 一 種 有 望 在 未 來 取 代 LCD
本較低、製程簡單,但由於需要在高脈
雖然比起被動式,成本較高,製程較複
的 技 術。OLED 面 板 的 構 造 像 三 明 治,
衝電流下操作,會使像素壽命縮短,解
雜,但可達到更高的解析度與更大的尺
由陰極和陽極夾著中間的有機發光層,
析度也因掃描的關係受到限制,因此多
寸。
當 電 流 通 過 時, 發 光 層 就 會 發 光。
用於如手機、掌上型電動等小螢幕產品;
OLED 分 為 主 動 式(Active-matrix OLED,
主動式 OLED 則以電容儲存訊號,當掃
OLED 有什麼優點?相較於 LCD,它的耗 電量更低、反應時間更快、對比度更高、 可視角度廣。OLED 通電後就可以自己發 光,不像 LCD 需要背光板來顯示(LCD 無 法 自 體 發 光 ), 少 了 這 層 背 光 板, OLED 電視可以做到超薄。Sony 在 2008 年 發 佈 的 世 界 第 一 款 OLED 電 視 Sony XEL-1,只有 3 公釐薄,但當時 OLED 技 術還無法量產大尺寸螢幕,成本太高, 僅 11 吋的 Sony XEL-1 就要價 2,500 美金, 同樣的價錢,已經可以買到 40 吋以上的 LCD 電視,後來 Sony 便停產了 XEL-1。
M ac
017
To d ay
Sony XEL-1 螢幕,現已停產。
A TU RE FE
DVD 轉檔術 在
撰文:孫國珮
講求雲端和網速的現代,很多東西都已數位化,
器裡播固然很方便,但是要帶出門的時候就不見得方便
因為數位化檔案在使用和取得上都方便許多,其
了。或許你只想帶一台輕薄的筆電或是 iPad 出門,但
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音樂。許多人會去購買 CD,然後
是你可能對家中的許多 DVD 影片有所留戀,這時候把
把 CD 轉成數位音樂,放到 iPod、iPhone 等裝置上聆聽,
DVD 轉成數位檔,就是最好的辦法,不但攜帶容易,也
這樣自己不但有一份音質好的永久拷貝(CD 光碟),
不用怕 DVD 刮傷、損壞或遺失。
又能隨時隨地聽到自己想聽的音樂,此外,音樂轉成數 位檔後不必靠 CD 播放,也能減少 CD 的刮傷。
Mac 上有哪些 DVD 轉檔工具呢?很多,從免費到所費不 貲的都有,功能也不盡相同。我們在這裡挑選了幾種工
同理,影片也是一樣,買回來的 DVD 可以直接放進機
Handbrake
具,你可依自身的轉檔需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一款。
版本:0.9.8 | 價格:免費 http://handbrake.fr
在 Mac 上轉過 DVD 的人,大概都聽過 Handbrake 的大名,它是個跨平台、開放原始碼的轉檔程式,通用於 Mac、 Windows、Linux 平台。轉檔格式支援 MP4 與 MKV,並可選擇要轉出的章節、聲道和字幕;若一次要轉出多個檔案,也 可將轉檔程序排入佇列(Queue),使用上既有彈性又方便。不過 Handbrake 無法移除 DVD 防拷保護,亦即如果 DVD 本身有加密機制的話(例如有 CSS 保護),Handbrake 是無法處理的,它只能轉未受保護的 DVD。
放 入 要 轉 檔 的 DVD 後 啟 動 Handbrake, 一 開 始 要 選 擇 來 源。 按 下「Source」, 於 Finder 側 邊 欄 的 Devices 下點選光碟名稱,再選擇 DVD 影片目錄即可,一般情況下是選 擇「VIDEO_TS」這個資料夾,選完後 按[Open]。
Handbrake 會對 DVD 進行掃描,掃描完後即會讀入 DVD
Subtitles
章節。轉檔前,在主視窗有幾個比較需要注意的選項:
如果 DVD 有提供字幕,可在這裡選擇字幕軌,或按[Add External SRT]加入自訂的字幕檔。 如果想先預覽轉檔畫面,可以按視窗上方的「Preview Window」, 然 後 在 預 覽 視 窗 中 按[Live Preview], Handbrake 就會先算出一小段影片結果。
Title Title 是要轉出的影片段落,通常 Handbrake 會自動幫你 選好主影片,如果想轉出幕後花絮或其他部分,再手動 更改。 調整完畢後,按上方工具列的「Start」即可開始轉檔。 Destination
如果要轉出一個以上的檔案,可以先將轉檔項目設定
置放轉出檔案的目的資料夾。
好,按下「Add to Queue」,轉檔程序就會加入佇列中, 當排完所有程序後,按「Start」,Handbrake 就會按照
Output Settings
佇列逐一轉檔。按「Show Queue」可查看與編輯佇列。
Format 的 部 份 可 選 擇 MP4 或 MKV, 如 果 要 將 影 片 放 到 網 路 上 串 流 或 於 舊 版 iPod 觀 看, 可 以 勾 選 Web optimized 或 iPod 5G support。 右方側邊欄 Devices 底 下 有 許 多 裝 置 可 選 擇, 如 iPod、iPhone、 iPad、Apple TV、Android 等。任選一裝置,主視窗就會 根據該裝置自動套用轉檔設定。 主視窗中有五個標籤,分別為 Video、Audio、Subtitle、 Advanced 與 Chapters,比較需要注意是前三個標籤下的 項目: Video Video Codec:此處可調整影片編碼格式,預設為 H.264, 另有 MPEG-4 與 MPEG-2 可選擇。
Handbrake 不但免費,介面的設計與轉檔的功能也十分 保護的碟片,但只要與其他 DVD 解碼工具搭配使用(如
這裡可決定轉出時要用的音訊。以美國電影來說,通常
MakeMKV),就可以解決此問題。即使不轉光碟,用來
Handbrake 會自動選取英文聲道。若需要不同的聲道輸
轉 ISO 映像檔或一般的影片檔也很方便,推薦給每位使
出,可在這裡更改。
用者。
037
M ac
Audio
To d ay
好用,轉檔支援 DVD 與藍光光碟,雖然它無法處理有
C O V ST E R O RY
撰文:孫國珮
Adobe Creative Suite 6 永遠的創意主宰 除
了 Adobe Creative Suite,很難在同一家廠商找到這麼齊全的多媒體產品線了:從 靜態的圖檔編修、書籍排版、網頁建置到動態的動畫製作、影片後製、剪接與
音效處理,絕大多數能產生畫面與聲音的工具都已包含在 Adobe 的「創意套件」中。 隨著人們對影像處理的要求越來越多,「創意套件」也不斷加以改良進化,現已堂堂 邁入第六版。這次 Adobe Creative Suite 6 主要針對介面、工作流程、處理效能等環節 做了大幅改良,如水星繪圖引擎(Mercury Graphics Engine)可以加快軟體的作業速度, 讓使用者不用耗費時間等待影像處理的運算;而 CS6 在新增與加強許多功能之餘,也 加入了更多操作面板與微調項目,可以對影像、影片、物件、版面等做更好的控制。
Photoshop CS6 影像最重要的變化來自合成、調色、修補、移除等,這些方法無非是讓影像變得更美,或是讓影像符合創作者的構想。 儘管過去 Photoshop 已提供了不少好用工具和功能,但在修補這一塊仍有加強空間,特別是要在原始相片中移動影像 (例如將模特兒從右側移到左側),或用背景完美填入相片中不要的部份時,要花不少時間修飾,不過以後不用這麼累, Photoshop CS6 新增的功能,可讓你「一指搞定」這類難題。
內容感知修補(Content-Aware Patch) 內容感知修補是內容感知工具的新增功能,提昇了修補
然後在上方選項列的 Patch 選擇「Content-Aware」,再
的自由性。過去這類修補是由 Photoshop 自動計算修補
將框選的部分移到畫面中的任何區域,Photoshop 就會
結果,但是現在可以由你自訂修補方式。使用方式很簡
用該區域修補框選的部份。當你發現 Photoshop 自動計
單,先用 Lasso Tool 框選畫面中不要的部份,不用框選
算出的修補結果有瑕疵時,這種手動選擇修補區域的方
得很精細,只要大約圍住即可,接著選擇 Patch Tool,
式會使結果好看許多。
處理前
處理後
內容感知移動(Content-Aware Move) 有時候我們會想要移動相片中的物件,但是一移動物
否包含線條或文字,例如在移動人物時框選到背景的牆
件,原來的區域就會變成空白,內容感知移動可以幫我
壁交界線,就會連交界線也移動過去,造成移動的結果
們將物件移到想要的位置,原始區域會自動用相符的背
有瑕疵;另外在背景較複雜的畫面中移動物件時,計算
景填滿,就像直接把物品從一個位置挪到另一個位置那
出的結果也會不完美,不過 Content-Aware Move 是一個
樣方便。從工具箱點選 Content-Aware Move Tool,將相
構想很棒的工具,運用得宜的話可以省下大量的修圖時
片中要移動位置的影像大略框選起來,再將影像移到想
間,未來若能再加強此功能的計算結果,相信它會成為
要的位置,經過幾秒鐘的計算後,影像就會成功移位。
Photoshop 的一項神兵利器。
使用 Content-Aware Move Tool 時,要注意框選的部份是
處理前
處理後
廣角適應(Adaptive Wide Angle) 用 廣 角 鏡 拍 攝 畫 面 時, 鏡 頭 很 容 易 拍 出 魚 眼 效 果
照出的魚眼變形。使用方法超容易,開啟廣角鏡拍的變
(Fisheye),雖然相機原廠大都會附校正軟體,但是
形 照 片 後, 從 功 能 表 選 擇【Filter】 →「Adaptive Wide
原廠附的軟體不一定好用,而且原廠軟體往往只能針
Angle」,用游標順著變形的圓弧線拉線,拉好後程式
對原廠的鏡頭修正,現在用 Photoshop CS6 的 Adaptive
就會自動進行修正。
Wide Angle 就沒這個問題了,它可以修正任何廣角鏡
023
To d ay
處理後
M ac
處理前
Artboard,平易近人的向量繪圖工具 撰文:孫國珮
什
麼是向量圖形(Vector Graphics)?它是一種基於數學運算繪製出的圖形,例如畫一條線, 電腦會記錄這條線的起點和終點座標;如果是點陣圖形(Bitmap Graphics),電腦記錄這
條線的方式就是用小塊的像素(Pixel)。由於向量圖是透過數學運算產生,所以不管圖片放多大 都不會影響解析度,缺點是沒有辦法呈現細膩的漸層和質感,所以不太適合拿來處理相片,但很 適合拿來畫卡通、製作圖示(ICON)或應用於網頁設計、字型設計等。要繪製向量圖形,Adobe 的 Illustrator 是個好工具,但它的介面可能會讓新手不知所措,價格也非一般人負擔得起,相較 之下 Artboard 就平易近人的多。雖然 Artboard 不像 Illustrator 有一堆濾鏡特效,但它有自建的向 量圖庫,圖庫內包含了為數眾多的精美圖形,方便你隨時取用;繪圖工具的操作方式稱得上直覺, 很快就能畫出你想要的形狀。 官方網站:http://www.mapdiva.com
功能表列: Artboard 的主要功能區 屬性工具列: 可 調 整 圖 形 屬 性, 需 搭配繪圖工具使用 圖層區: 方便用不同層次修改、 堆疊影像 畫布: 顯示編修的圖片內容 浮動面板: 有 繪 圖 工 具、 向 量 圖 庫等面板
卡片製作
132
啟 動 Artboard 後, 它 會 開 啟 範 本 視 窗, 選 擇 Popular
此處我們要畫一個以松果為主題的背景。為了能畫出較
Layouts 的 Blank Letter Paper - Landscape, 按[New] 新 增
好的效果,我們需要松果的圖片做參考。從 Browser 中選擇
文件。之後在圖層區下方按加號鈕新增圖層,將其命名為
松果圖片(沒有的話可從網路下載),將圖片拖曳到畫布
Reference,然後將它拖曳到 Drawing Layer 的下方,再從功
上。拖到畫布上的圖如果太大或太小,可用圖片外框的節點
能表列選取【File】→「Image Browser」。
調整。調好後,按一下 Reference 圖層的鎖鈕,將圖層鎖住。
Artboard,平易近人的向量繪圖工具
貝茲曲線 (Bezier Path)的使用 使用貝茲曲線畫圖 時, 如 需 畫 彎 曲 的 線 條, 在 用 滑 鼠 畫 節 點 時 移 動 滑 鼠, 便 會 看 到 線 條 彎 曲, 線 條 的 兩旁也會出現藍色的 曲 線 控 制 器。 要 封 閉 畫 出 的 路 徑, 可 透 過 功能表列的【Edit】→ 「Paths」 →「Close」。 在 Artboard 中, 不 封 閉路徑並不影響圖形 的顯示,但建議將曲線 封閉較不會有問題。
群組的功用
群組的目的是方便對 向量圖片做整體調整, 例如同時移動或旋轉, 並可避免動到組成圖 形的單一元素。如果要 對單一元素做調整,只 要在群組過的圖形上 按右鍵,選「Ungroup」 即可。
點選繪圖工具面板上的 Bezier Path,或按[b],再點選
在「Style Inspector」面板上切換到[Simple]標籤,取
Drawing Layer 圖層,接著順著松果的受光面畫出圓角四邊
消勾選「Stroke」,然後切換到[Expert]標籤,按下加號
形,畫完後按一下空白鍵。選取畫好的四邊形,再按下屬性
鈕選取 Gradient Fill,接著點選[Linear]標籤下方色條中的
工具列的[Style Inspector],在跳出的面板中選擇[Expert]
白色方框,在跳出的「Colors」面板上選取亮橘色,隨後點
標籤,取消勾選「Locked」。程式會問你是否要取消,選
選黑色方框,將顏色改為暗橘色,四邊形就會產生有漸層效
[Unlock]。
果的橘色。
接下來我們要畫松果的背光面。用[Command]+[C]
松果是由木質化的鱗片組成,我們剛剛完成的就是其中
複製四邊形,再用[Command]+[V]貼上,就會複製出
一片鱗片。點選組成鱗片的兩個四邊形,用複製貼上的方式
新四邊形。將新四邊形放到原始四邊形下方,用節點將新四
製造出多片鱗片,然後將這些鱗片順著底圖的松果排好。排
邊形順著松果的輪廓做調整,再用「Style Inspector」面板,
列時可用節點調整每片鱗片的形狀,此外可在鱗片上按右
將新四邊形的顏色調整為有漸層效果的深褐色。
鍵,利用清單中的「Arrange」調整鱗片的前後次序。
繪製完畢後,點選 Referece 圖層的眼睛圖示關掉圖層,
將松果移到畫面上方,然後在松果的底部繪製一根樹枝,
再將所有的鱗片圈選起來,按[Command]+[G]將它
樹枝的繪製要搭配松果的擺放方式,此外可加一些枝椏,讓
們組成一個群組,接著複製出第二個松果。用節點縮小
樹枝看起來逼真些。為了讓樹枝看起來不會太單調,我們要
第二個松果,並從功能表列選擇【Graphic】→「Flip」 →
在樹枝上加些松葉。用貝茲曲線繪製一根松葉,將松葉的顏
「Horizontally」將小松果做水平翻轉,使大小松果略微重疊。
色調成較暗的綠色,放在松果旁邊。
133
A PP S M
A C
Best Mac Apps of 2012 相
較於 iOS App,Mac App 的來源較多,除了 App Store 外,可以在網路上找到無數軟體。在 Mac App 的部分,我們一樣以不分類的方式推出 App 精選集。這些 App 可以妥善管理文件和
圖片、強化 Finder 的運用、對影像進行生動處理、轉換各種多媒體檔案、有效清理磁碟、繪製漂亮 的向量圖。雖然其中有些要付費,但它們精良的設計值得你一試。 撰文:孫國珮
iDocument 日積月累,電腦中的文件越來越多,如果有個文件管 理軟體可以將文件整齊地分門別類,以後要尋找和查 看就容易多了,iDocument 就是這樣的程式。開啟後, 將文件所在的資料夾拖進主視窗內,iDocument 會自 動掃描檔案。除了文件,它其實也會掃描圖片,掃完 後檔案會自動匯入 iDocument 資料夾,並依屬性排序。 側邊欄的 Collections 預設有 iWork、Microsoft Office、 OpenOffice 與 PDF 類別,點選這些項目,即可看到 對應的文件。如果需要更細的分類,可以按視窗底部 的加號鈕新增 Smart Folder 指定篩選條件來歸檔,條 件可設為檔案類型、修改時間、名稱、大小等。如果 Dropbox 的內容。新增一個 Incoming Folder,將這個
iDocument 的介面與 iPhoto 相似,但可以同時管理文件與圖片,且能監 看 Dropbox 的 內 容。 設 定 好 Dropbox 後, 未 來 不 管 Dropbox 有 什 麼 變 動, iDocument 都會同步更新。
Folder 指定為 Dropbox 所在的資料夾,以後就可以用
價格:US$ 49.95
版本:1.6.38
iDocument 查看 Dropbox 裡的檔案。
開發者:IcyBlaze Software Inc.
連結:http://goo.gl/AAGFy
電腦上有安裝 Dropbox,iDocument 還可以同步監看
Path Finder Path Finder 是 Finder 的強化版,在存取、檢閱檔案上 更有效率。主視窗上方會自動顯示路徑列,瀏覽檔案 時,可以從路徑列上的標籤快速切換到不同資料夾。 路徑列上方有一排小列表,此列表就是 Finder 側邊欄 中的常用項目,有家目錄、文件、音樂、影片等,點 選後可預覽項目內包含的資料夾、檔案及檔案數量; 選擇項目下的「以標籤頁開啟」,就能在主視窗開啟 不同資料夾的分頁。工具列的抽屜 也十分 好用,左方抽屜可打開應用程式列表,中央抽屜會執 行終端機,右方抽屜會顯示最近使用過的檔案。功能
Path Finder 已不只是一個檔案導覽器,而是一個檔案
價格:US$ 39.95
版本:6.0.6
管家,可以將系統打理得很好。
開發者:Cocoatech LLC.
連結:http://goo.gl/ApmG8
057
M ac
用不同格式壓縮檔案、寄送電子郵件……整體來說
Path Finder 有豐富的檔案管理功能與小工具,可用單一視窗或分割窗格檢視 項目;點選側邊欄左下角的齒輪,可建立新的側邊欄;視窗上方的小列表可快 速開啟或檢閱檔案。
圖片、以不同模式螢幕擷取、安全刪除檔案、燒錄、
To d ay
表的【指令】也整合了一些方便的功能,如快速編輯
E M G A
遊戲製作祕寶:遊戲引擎 現
在的遊戲產出速度很快,從 App Store 上那數不清的小遊戲就可看出端倪。為何遊戲製作可以如此快速?有一大 半要歸功於遊戲引擎,因為遊戲引擎提供的功能,可以省卻大量的開發時程,使開發者能花更多的時間構思遊戲
設計,而不是花時間處理程式碼。不過,到底什麼是遊戲引擎?它如何幫助開發者呢? 撰文:孫國珮 部分圖片提供:Crytek、Epic Games、Interactive Data Visualization、Unity Technologies
什麼是遊戲引擎?
遊戲引擎(Game Engine)是一種遊
動裝置、遊戲主機……)有非常高的
戲開發環境,玩家在遊戲中體驗到的
要求,因此現代遊戲引擎大都具備跨
關卡、劇情、美術畫面、音樂、操作
平台的能力,可供開發者快速開發出
等內容都是由遊戲引擎控制產生的結
能在不同平台執行的遊戲。
果。遊戲引擎完整地把遊戲中的所有 元素,包括玩家的指令輸入、場景繪
遊戲引擎大約在 1990 年代興起,與
製、物體碰撞、聲音輸出等,全部整
當時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FPS)有
合在一起,在背景指揮所有元素一起
相 當 的 關 係。id Software 在 1993 年
有秩序地工作,呈現完美的遊戲效
推出 FPS 遊戲《毀滅戰士》(Doom),
果。換言之,遊戲引擎不只是能發動
此款遊戲不僅是遊戲史上的經典作
遊戲的引擎,它是遊戲的組裝和指揮
品,也是遊戲引擎的先驅。《毀滅戰
中心,控制著遊戲裡一切資源的運
士》將核心軟體元件、美術、場景與
用。
遊戲機制分離出來,使其他開發者 能利用遊戲引擎的程式碼,創造自
早期沒有遊戲引擎,每款遊戲都必須
己 的 視 覺 元 素、 武 器、 角 色、 車 輛
從頭開始撰寫程式碼,相當地費時
等。 這 也 帶 動 了「Mod 社 群 」 的 誕
費力,而且寫出來的遊戲只能在單一
生―― Mod 是 Modification,Mod 社
平台上運作,不過後來開發者發現,
群是由一群玩家與小型獨立工作室組
遊戲中有許多程式碼是可以重複使用
成,他們會利用原始遊戲提供的開發
的,例如物體的翻轉和旋轉、聲音的
工具改造出自己的遊戲。《毀滅戰
播放和暫停,如果是同類型的遊戲,
士》也開啟了遊戲引擎的授權風潮,
能重複使用的程式碼就更多,這些程
其他公司只要付出授權金,便能使用
式碼集合起來就是遊戲引擎的原型。
遊戲引擎開發自己的商業遊戲,如
現在的遊戲引擎已經發展成一套由數
《異教徒》(Heretic)、《毀滅巫師》
個子系統共同組成的複雜系統,通常
(Hexen: Beyond Heretic)、《Strife》
包括算圖、物理、動畫、粒子、AI、
都 是 用 Doom 引 擎 開 發。 遊 戲 引 擎
網路、指令碼、聲音、影片等多個子
的授權金不但能為遊戲公司帶來可觀
系統。一款出色的遊戲引擎還需要具
的收入,也使遊戲的產出速度更為快
備大量的編輯工具和外掛程式,涵蓋
速,等於為遊戲產業開闢了另一片疆
開發過程中所有重要環節。特別是現
土。
在遊戲對跨平台性(桌上型電腦、行
《毀滅戰士》盒裝封面。
《毀滅巫師》盒裝封面。
DirectX 與 OpenGL
通常遊戲或遊戲引擎都會標明 DirectX
卡),還要進行 IRQ、I/O 等設定,要
線、錄音與聲音處理等,不過只能用
或 OpenGL 字樣,這兩者與遊戲有何
是選不對遊戲就發不出聲音,因此沒
於微軟平台;OpenGL 是 SGI 公司提
關係呢?它們是負責與電腦硬體設備
有這層溝通介面,對開發者和玩家都
出的跨平台、跨語言 API,可讓開發
溝通的應用程式介面(API),使遊
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現在的遊戲只要
者繪製 2D、3D 圖形,但它只提供圖
戲能順利使用顯示卡、音效卡等設備
安裝好就能正常執行,無需選擇音效
形 相 關 API, 不 像 DirectX 包 含 了 聲
在螢幕上成像、發出聲音,並能接受
卡或進行陌生的系統設定,要拜溝通
音、輸入設備等,因此必須搭配其他
滑鼠、鍵盤、搖桿傳來的輸入指令。
介面所賜。
溝通介面使用。現在的遊戲和遊戲
如果沒有這層溝通介面,開發者就得
引擎大都採用這兩種規格或其中之
自己去收集市面上的顯示卡、音效卡
DirectX 是微軟建立的一組 API,當中
一,只要玩家的系統支援 DirectX 或
資料,再根據不同的 API 撰寫驅動程
包 含 Direct Graphics、DirectInput、
OpenGL,遊戲就能順利展現多媒體
式。早期玩 DOS 遊戲時,玩家要選
DirectPlay、DirectSound 多 個 元 件,
效果。
擇聲音設備(如 PCI 喇叭、魔奇音效
可以處理圖形、輸入設備、網路連
《刺客教條 3》PC 版支援最新的 DirectX 11。(圖片來源:Ubisoft)
《傳送門 2》Mac 版支援 OpenGL。(圖片來源:Valve)
遊戲引擎的組成元素
理、動畫等多個系統組成的複雜系
子和店家,算圖引擎必須
統,這些系統在遊戲引擎裡分工合
根據街景裡每樣物體的材
作,才能產出最終的成品,但它們究
質(如車子的金屬車身、
竟與遊戲的哪些部分相關呢?讓我們
玻璃窗)、物體離光線的
繼續看下去……
距離、物體的陰影、物體 之間的遮蔽,以及光線的
算圖引擎決定遊戲畫面的質感。圖為 Unity 引擎的技術展 示片畫面,從圖中可以看到玻璃的高光、反射、折射都能
算圖引擎(Rendering Engine)
反射、折射等情形,計算
算圖引擎可以根據開發者匯入的
出街景呈現的樣子。換句
檔 案, 產 生 2D 或 3D 影 像。 算 圖
話說,遊戲畫面的細緻度、
(Render)是指算圖引擎在螢幕上「畫
逼真度和質感,取決於算圖引擎。通
讓開發者可以依據需求,呈現出理想
出」所有東西的方式。例如有一個陽
常遊戲引擎都會提供數種算圖方式,
的遊戲畫面。
精確反映出周圍的場景。
031
To d ay
光普照的街景,街上有車
M ac
前面提到,遊戲引擎是由算圖、物
W IN TE RV IE
Logitech TV Cam HD 帶高畫質視訊走入客廳 在 Webcam 打下一片天的羅技,現在也將他們最拿手的視訊通話技術搬到客廳。新推出的 TV Cam HD 有 著操作簡易、不需設定的優點,僅需一台 HDTV 和網路,就能使用 Skype 在大電視上視訊。這次很榮幸請 到羅技亞太暨日本產品行銷總監張承志先生,帶我們認識這款產品。 撰文:孫國珮 圖片提供:羅技電子
在
電腦上視訊通話已是稀鬆平常的事,不論是即時 通、Skype 或 FaceTime 皆有視訊功能。視訊的好
處是能面對面交談,當你看著對方的臉說話時,比單純 講電話多了一份親切感。現在羅技試圖把這份親切感與 臨場感帶入客廳,用 HDTV 的大螢幕讓許多相隔兩地的
Skype 左 側 會 出現一排工具 列,選擇電話圖 示即可開始撥 號。
家庭,以超乎想像的簡單方式跨越空間的藩籬,享受天 倫之樂。 對老一輩的人來說,要學習硬體或軟體的設定,不是那 麼容易,而這款標榜家庭使用的 TV Cam HD,自然有把 這點考量進去。有什麼方法能夠將設定程序簡化到老人 家也能快速上手的程度呢?莫過於「隨插即用」了。羅 技 TV Cam HD 內建 Skype,只要插上 HDMI 線,並接上 有線網路或透過無線網路連線,開啟電視,立即能用大
移動攝影機鏡 頭時,畫面會分 割為兩個窗格, 左邊是對方,右 邊是自己,你可 以看著螢幕將畫 面調到最好的位 置。
螢幕登入 Skype 打電話,完全不用再做其他設定,也無 需使用電腦或其他硬體設備輔助。當然,你還是得幫爸 媽或爺爺奶奶註冊一個 Skype 帳號(可直接用 TV Cam HD 註冊),並教他們在電視上用 Skype 打電話,不過
利用隨附的遙控器,可以輕鬆坐在沙發上進行控制。鏡
這個流程不難,只要反覆操作,長輩們應該能輕易上手。
頭能上下左右微調角度,亦可變焦放大目標,寬廣的鏡
頭視角可讓多人一次入鏡。TV Cam HD 可以夾在電視上,
用大電視視訊通話是件令人享受的事,但享受的背後總
亦可放在電視機前。開始視訊後,電視上會出現子母畫
是要付出一定的代價。Logitech TV Cam HD 的官方定價
面,可同時看到兩邊的情形。
為 NT$6,990 元,這個價格可能會讓許多人猶豫。張承 志先生表示:「這要看使用者對視訊通話的要求。你可
羅 技 的 TV Cam HD 解 析 度 最 高 支 援 到 720p。 以 視 訊
以用普通的電腦和內嵌的網路攝影機,也可以用 HD 的
通話而言,720p 已足夠使用,但在大電視上沒有支援
Webcam。如果需要更大的螢幕,比如說現在的 HDTV,
到 1080p,有些令人遺憾。沒有支援到 1080p 的原因
那麼攝影機硬體的要求也要提高很多,像感應器的敏感
源自 Skype 先天的規格限制。「我們是在硬體上配合
度、收音。配合整個視訊通話的使用經驗來講,消費者
Skype 給我們的規格。」張承志先生說道。雖然電腦用
是以比較高的價格,去換取更好的體驗。」想要頂級視
的 Webcam 已 能 支 援 Full HD, 但 對 於 電 視,Skype 還
訊享受或真正用得到的人,就會接受這個價格。如果小
未支援到這樣的畫質,因此 TV Cam HD 仍維持 720p 的
型公司、工作室需要一個視訊方案,這款 TV Cam HD 也
解析度。雖然沒到 1080p,720p 在大電視上看起來仍
是絕佳選擇,以商業用途而言,這樣的價錢就不算貴了。
相當清楚,當然要有這樣的畫質,網路頻寬也得配合才 行。TV Cam HD 會根據網速自動調整解析度,網路不穩
Mac 使 用 者 或 許 想 知 道, 除 了 Skype 視 訊 通 話,
或網速較慢時,你看到的是兩旁有黑邊的 SD(Standard
Logitech TV Cam HD 是否有像 AirPlay 這樣的額外功能?
Definition) 畫 面; 網 路 頻 寬 達 到 1.2 Mbps, 就 會 有
由於這款 TV Cam HD 的訴求,是以最簡便的方式讓使
720p。如果電視關了但有人打來,TV Cam HD 也會響
用者上手,因此沒有加上其他功能,因為對年長的使用
鈴提醒你接電話,無人接聽時會轉到 Skype 語音信箱。
者來說,AirPlay 是比較複雜的東西,他們需要的是像操 作電視一樣方便的機器,這也是正是羅技設計這款 TV Cam HD 的目的。
TV Cam HD 的 收音能力很強, 即使人與攝影機 位在房間的兩 端,也能不費力 的交談。圖中張 承志先生(上) 在房間的一端, 與位在房間另一 端的 TV Cam HD (下)以普通聲 調通話,兩者相 距 9 公尺以上。
不管是住在外地的長輩想看孫子,家中有小孩在國外留 學、工作或結婚,還是爸媽常在外地出差,都能用 TV Cam HD 拉近彼此的距離,因為在大電視上看到自己熟 悉的人時,原有的距離感會瞬間拉近,彷彿你與對方 只隔著一層玻璃,與小螢幕帶來的感覺不同。不過對喜 歡視訊的男女朋友而言,也許就要好好考慮一下,除非 是一個人住或電視放房間,不然在客廳甜言蜜語,是沒 有隱私可言的,這便是 Webcam 與 TV Cam HD 無形中 衍生出的差異。想講悄悄話、用即時通或 Skype 等各種 支援視訊的軟體與對方視訊,Webcam 就很足夠;要用 Skype 多人通話、開會,抑或是純粹想享受大螢幕視訊 的樂趣,就可以考慮 Logitech TV Cam HD。
除了畫質,聲音的部分如何呢?即使離麥克風很遠,不 用刻意放大音量,對方也能聽得一清二楚,這要拜 TV Cam HD 的四個麥克風陣列之賜。麥克風可從多個方向 收音,不管是正對、側對或背對著麥克風講話都沒關係。 「我們有很多在 Webcam 的技術可以用在 TV Cam HD 上, 比如說靈敏度很高的感應器,還有低光源處理及抑制牆 壁反射聲音等特色。」張承志先生說。實際測試時,在 一間中型會議室走到室內的一端,TV Cam HD 安在另一 端,距離 9 公尺以上,以平常的聲調說話,對方還是可 以聽得很清楚。一般的家庭,電視離座位的距離大概 3~5
Logitech TV Cam HD,附遙控器。
M ac
0 43
To d ay
公尺,因此收音是沒有問題的。
A TU RE FE
Sony Handycam 獵取影片的必殺技 撰文:孫國珮 圖片:廠商
想嘗嘗自製影片的快感?或是想留住不可能再重來的珍貴時光? 拿起攝錄機,為這些時刻留下不可抹滅的記錄吧!
不
管是對想珍藏家庭回憶、從事錄影藝術(Video Art)或需要用影片做記錄的人,攝錄機都是相當方便的伴手工具。 雖然現在的數位相機幾乎都配有攝錄功能,但攝錄機在拍攝動態影像的功能上有較大的自由度,收音方面也較相
機好些。為了使拍攝作品達到最佳品質,Sony 將既有的攝錄機功能再往前推進一步,在防手震、靜態攝影解析度與收 音技術上,都做出了相當大的改良,此外,全系列新機種皆能拍攝 Full HD,並搭載 GPS 地理定位器和電子地圖(PJ200 沒有 GPS),以後再也不用怕忘記影片是在哪裡拍的了!
PJ 系列
即拍即看的隨身家庭劇院
新推出的 PJ 系列有 PJ760V、PJ710V、PJ580V、PJ260V、 PJ200,五款攝錄機皆內建微投影功能,投影面積高達 100 吋,只要燈光夠暗,周圍有白牆或白幕,再配上可 攜式環繞喇叭,PJ 系列可以立即搖身變成家庭劇院,不 過除了 100 吋投影尺寸外,PJ 系列有更值得你敗下去的
而 26mm 的廣角蔡司鏡頭、兩千四百萬畫素的靜態影像
原因。
攝影,以及降低背景噪音的先進音效處理器,更是它們 令人怦然心動的原因。
PJ760V、PJ710V,是此次新發表攝錄機的最大亮點,因 為 Sony 在這兩款機種上投注了最新、你一定會用到的
超強防手震技術
防 手 震 技 術:Balanced Optical SteadyShot(BOSS)。
影像的穩定與影片的品質有著絕對關聯,特別是製作影
BOSS 的防震力量比過去的三向式防手震強了 13 倍,這
像作品時,輕微的晃動都會影響作品的完整性,事後用
項技術在今年的 CES 展覽中也有出現。如果你有拿著攝
軟體修補也很麻煩,如果防手震功能夠強,將可大大減
錄機走動拍攝的經驗,就能體會防手震對攝錄的重要性;
低後製的調整工作。PJ760V、PJ710V 採用了全方位防手
震技術 Balanced Optical SteadyShot(BOSS),在攝錄機 發生不必要的位移時,包括鏡頭在內的整組光學感應元 件會朝位移的反方向移動,進而達到穩定的功效,特別 是使用遠焦距拍攝景物時, BOSS 可以使影像達到相當 高的穩定度。當需要隨著移動的物體跟拍或不方便使用 腳架時,這是個體貼到不行的設計。 媲美數位相機的高畫質靜態攝影
先進音效處理器
以往攝錄機的靜態攝影解析度總是被困於百萬畫素,與
用攝錄機拍攝時,收音也是一大重點,尤其在背景音較
市面上早已高達千萬畫素的數位相機相比,不免顯得遜
吵雜的環境,要取得較乾淨的人聲,往往得仰賴外接麥
色,但是現在,即使用攝錄機照相,也能取得和數位相
克風。PJ760V、PJ710V、PJ580V、PJ260V 皆搭載了先進
機一樣高的解析度。PJ760V、PJ710V 的靜態攝影畫素高
音效處理器(Advanced Sound Processor),具有風噪自
達兩千四百萬,PJ580V 也高達兩千萬,加上 10 ~ 12 倍
動降低功能與人聲優先技術(Closer Voice),分析環境
光學變焦,一機包辦高畫質攝錄與拍照!
中的人聲與噪音,進而達到較好的收音品質。
TD20V
世界最小高畫質 3D 攝錄機
3D 影片聽起來很夯,但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的 3D 內 容都是由廠商製作,真正由一般使用者創造的 3D 內容 不多,因為除了電影外,平常的家庭、旅遊或其他攝錄 作品並沒有用 3D 保留的必要,不過親手拍攝立體影片 是一項新奇的嘗試,TD20V 提供的便是這樣一個機會: 人人都可以拍 3D。重量僅 480 克的 TD20V 機身較前代 的 HDR-TD10/S 更為小巧,可以拍出雙眼 Full HD 畫質的 3D 影片;伴隨機身的 3.5 吋 LCD 為裸視 3D 螢幕,方便 使用者直接觀看錄下的畫面,靜態攝影畫素也一口氣從 七百萬提升為兩千萬。可惜的是,這款攝錄機沒有拍攝 3D 相片的功能。如果能拍攝 3D 相片,應該會提昇更多
M ac
051
To d ay
TD20V 的購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