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ation Research Frontier March 2015, Volume 5, Issue 1, PP.13-16
Innovative Research on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Art Education Qingna Lin1, Wei Qin2# 1. College of Arts,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 China 2. College of Autom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cations, Chongqing 400065, China #
Email: wangm@tsmc.edu.cn; acm_ict@163.com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schools began to focus mor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e students innovative cultur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Engineering Students stage for how to improve our innovation has always been plagued our education, to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a cross-disciplinary approach is very beneficial to the students' innovative culture. Art education has always been our emphasis scientist, artistic imagination, artistic sense of space,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students' awareness of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art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o be improved, this article on today'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of arts education in engineering majors innovative aspects of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hoping a favorable innovation abil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upgrade. Keywords: Creative Thinking; Innovation; Arts Education
艺术教育对理工科大学的创新性研究
*
林庆娜 1,覃巍 2# 1.重庆大学 艺术学院,重庆 400030 2.重庆邮电大学 自动化学院,重庆 400065 摘
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更加开始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对学生的创新性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对于我国现阶段
理工科大学生如何提高创新性一直以来都困扰着我国的高等教育,鼓励交叉学科的发展是非常有益于学生的创新性培养 的一种方式。艺术教育一直以来都被我国的科学家重视,艺术的想象力,艺术的空间感,都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创新 意识和创新能力。但是,我国艺术教育在高校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改善,本文就现今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 在培养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性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希望有利的促进我国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提升。 关键字:创新思维;创新性;艺术教育
一、现阶段理工科大学学生的创新性现状 教育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多年来,我国一直在提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并能服务社会的 创新性人才。然而,在我国绝大多数理工科大学里的教育几乎都集中在了德、智、体方面,忽略了对美的教 育,也叫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理工科大学背景的特殊性就在于这类学校与其 他类学校相比,具有鲜明的理工科的特点。理工科大学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提供科学技术人才。在现在的所 有科学技术领域中,都可以看到毕业于各个大学中的理工科大学生,他们所学知识能在其研究行业中具有充 分的发挥和展现。而要培养一名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大学生,其实对现阶段的理工科大学来说 都具有着十分艰巨挑战和要求。众所周知,当今的高等教育一直都致力于全面的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而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艺术素养在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成效探析》编号:13SKF08 - 13 www.erfrontier.org
要提升创新能力,大学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一直以来都是培养的重点的重点。而我国现阶段 理工科大学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一直都处在摸索的阶段,而和艺术教育学科进行整合提升创新 能力,这是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创造力的学科,而且充满着激 情和热情。而创新也是如此,创新本来也是一种科学艺术,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升华,也离不开激情和 活力。“激发良好情感,激励创新活力,激活创新思维”,[1]充分的运用艺术学科的激情和活力,激发创新 的活力和新思维的产生,对于我国的理工科大学的创新教育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有利的促进我国高等院校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一) 理工科大学生的课业认知现状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一名理工科大学生一周用于专业课学习的时间占所有学习之间的四分之三,而一般 的大学在进入大学的前两年,都会安排大量的基础课程,其学习压力和课程难度普遍较大,公共基础课和专 业基础课程较多。以高等数学为例,这是一门公共基础课,每一个理工科学生都会在大一一进校就开始学习 这门课,一般情况下每周会有3-4大节即6-8小节的课程量,课后还有许多相应的习题要完成。而很多同学没 有多余的时间来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随着我国大学生体质的下降,国家开始全面的注意大学生的体育锻炼 和身体体质训练,所以对体育课有着一定力度的全面支持和发展。而对于艺术学科各个大学都采用了较为松 散的教育形式,其同学们在大学校园中要想学习艺术学科,只有自己到任选课程中进行自主选择,而且很多 同学在学习这个其中也是为了能够攒够学分毕业,所以并没有很好的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并且很多大学校 园中所开设的艺术类课程远远不够学生的需求,导致了学生们的思维过于僵化,创新性的发展不够等诸多问 题的产生。 (二) 理工科学校艺术氛围和艺术教育现状分析 理工科大学的学生、老师及管理层应该正确认识公共艺术教育,理解其内涵及特征,对其有一个科学的把 握,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艺术教育观,以保证艺术教育行之有效的实行。[1]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当今的理工科大 学生甚至高校的教师对艺术的理解是浅显且片面的。在他们看来,艺术就是唱歌,听歌,跳舞,画画等,是 一种消遣的方式,这也反应出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对艺术这个概念的模糊。由于地区性差异较大,由于过分的 追求升学率,导致目前的在校非艺术类大学生的艺术修养过低,这不仅关系到学校所培养的大学生的素质, 更关系到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直接影响到理工科大学培养的人才如何在社会立足。 据了解,我国部分理工科大学开设了艺术类选修课,要求学生在大学4年期间必须选择一定分数的艺术 类选修课。但是,经过笔者对一些学生的采访发现,很多学生的想法与学校的初衷大相径庭,绝大多数学生 是为了学分而学习,这样的选修课通常都有150人以上在一个教室里,加上真正听课的学生不多,任课老师 没有过多的精力去维护课堂秩序,使得真正得到益处的学生少之又少;另外,由于某些学校对艺术类选修课 范围比较宽泛,很多不是艺术类的课程也纳入进来,使得另外有一部分学生宁可选择对今后工作有益的或是 考试方式不严的课程,也不愿意选择在潜移默化中能够提高自我修养的课程。因此,艺术教育在理工科大学 的发展道路还有漫长的路程需要我们走下去。
二、艺术教育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的作用分析 众所周知,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在我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促进下,很少有人 来关注艺术教育这个门类在高校中的作用,一个具有完美科技研发能力和魄力的人才往往是多才多艺的人。 理工科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因为对比综合类大学来说,其发展专业的单一性, 更加主动的关注点还是理工科相关学科的发展。这种状态之下就很容易忽略了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和大学 生创新方面的作用。艺术教育和自然科学的教育的最大区别是更具灵活性,更具有想象力和幻想力,一个有 艺术背景的科学家其在艺术欣赏和技巧方面的造诣一定不会比其科技成就低。 (一) 音乐教育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性作用分析 - 14 www.erfrontier.org
“音乐是以有组织的音响运动,构成听觉形象,直接表达人的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门艺术。”[2]艺 术是来源于生活的体会和发展,而我们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来源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所有的科学技术最 终的目的就是为人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便捷。而音乐艺术是时间和空间是艺术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 也随之流走,而他所有留下的动人旋律,带给人们无尽的想象。他可以极大的提升聆听者的想象力和空间感, 更可以使人的身心得到最大的放松,现在全世界较为流行的音乐心理治疗就是对音乐这一本性能力的发展和 提升。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说,通过音乐教育可以极大的调节好其身心,全面的促进其无尽的想象能力,有 利的培养其在创新中的思维活力和激情。更可以保持其研究和创新的动力。 (二) 美术教育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性作用分析 从小我们都较为重视美术教育,基本上在上高中前我国的教育课堂中,就具有美术教育这门课程,特别 是幼儿时期美术教育更是被认为最具有创新能力的教育之一,可以说幼儿的创新能力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研 究是重点之一,每一个刚刚出生的儿童,在其学习美术时都会有自己最想画出的美丽世界。而美术教育反而 是年龄越大退化越快,在我国只有从事美术专业的人,才可能经常接触到美术艺术,美术艺术是空间艺术, 而美术又具有较强的发散性和突破性,它不拘于某种形式或者状态,它是一种突破性质的艺术形式。“美术 不是单纯依赖视觉把握和表现空间的艺术,它是以对空间和世界总体的理解”。[3]美术的创新能力更强,有 一句谚语说道“只有想不到,没有画不到”,在我国的许多教育中其实还是有涉及到美术的功底的理工科学 科,比如说建筑学、工程学等,就是其独有的特点和形式。所以如果拥有较好的美术教育功底和普及,那么 可以想象对我国的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会有多么重要的提升作用。 (三) 影视教育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性作用分析 影视教育是对音乐、美术教育的优点的综合,现代影视教育可以说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艺术形式。影 视教育是集空间、时间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它充分的发挥着人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实力,像现在最热的《变形 金刚》《钢铁侠》《星球大战》等好莱坞科幻巨片,里面所有展现的场面都是对人类想象力的最大的挑战, 一部好的剧目,除了要有好的剧本和演员外还应该有强大的动态想象能力,每一个观看这些影片的学生中, 其实有很多人都会感受到其科技、视觉、音响的多重影响。而除了要观看这些影片外,也应该要懂得如何去 欣赏影视作品,应该多从创新中去体验,多去想象,而并非要像很多影迷所说的那样,观赏一部“爆米花式 电影”,作为大学生并且作为我国科技人才的储备力量,不应该只是去模仿或者抄袭,传承某些作品而应该 要更多的去努力创新和开创新的发展方向,努力的提升其自身的创新能力,勇敢的去想象和幻想。
三、现阶段理工科大学如何有效开展艺术教育 (一) 转变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理念 艺术的熏陶能使人的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协调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形成健康良 好的人格。但是由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在很多理工科大学受重理工,轻人文的思想影响,他们的艺术类教 育发展还处于或将长期处于一个滞后的阶段,这样会出现因为重视科学技术的掌握,忽略人文艺术的熏陶, 逐渐形成了学生“高分低能”的情况,使得许多大学生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逐渐失去了优势,长此以往,会 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了预防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必须转变现在的艺术教育观念,明确艺术教育的实 用价值,进一步提升在理工科大学里艺术教育的地位。例如在学校范围内开设第二专业,这样的可以使学生 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获取更广阔的视野;另外,学校也可以组织和培养对艺术热爱的同学,给予他们接触 艺术的机会,更全面的接触艺术表演的形式正因如此,所以理工科大学的决策层应该及时更新观念,及时充 分的认识到艺术类教育是高校的一笔精神财富,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以后的竞争奠定坚实的 基础。 (二) 加强理工科大学艺术类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 这里的师资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它包含了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交流,另外,对于学生骨 - 15 www.erfrontier.org
干的培养也是十分必要的。当今的大学教育不再是以前的传道授业模式,更多的是注重于如何学会获取知识 的方法。这个学习方法的过程,恰恰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因此,对高校的艺术教 师提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要求,那么在自己的教学方法上面就要有相应的改革和创新,要学会对学生的因 材施教,同时也对教与学有着新的见解和新的目的,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互动环节中去,通过一系列 小组课的形式开拓并且发散自己的思维,另一方面教师在通过观察和与学生的探讨性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 的思维有了新的了解,能够及时的更新自己的教学,这些的种种都为艺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 总结 艺术教育在理工科大学生中的地位应该随着我国科技文化的迅猛发展,要逐步的放到一个更加高的位置 上来,美国的科技文化创新方面有着丰富的宝贵经验,其著名的百老汇、好莱坞艺术殿堂都为其科技创新提 供了无穷的宝藏,虽然艺术对科技的贡献并没有像其他的科技形式来的便捷,并且也不能够真正的帮助其设 计出合理实用的实物,但是它所包含的内在的原动力是非常巨大的,一首歌曲,一幅画,一部作品其发挥出 来的想象力和原动力是数学公式无法解答的,希望通过本课题为我国的理工科高等学府开设艺术教育课程提 供参考和借鉴。
REFERENCES [1]
Gu Zheng. Selection of the world's major academic achievements-VolumeⅡChinese Edition. World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2006.12. P1314
[2]
Zheng Zeng. Art Teacher Teaching Test and Research.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Press.1998.05. P94
[3]
(South Korea) Li Zhouxian.Art class.Hainan Publishing House, 2012.04
【作者简介】 林庆娜,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
覃巍,男,土家族,硕士,助教,音乐
音乐与舞蹈学声乐演唱方向。2007 年 9
学声乐演唱方向。2005 年 9 月至 2009
月至 2011 年 6 月重庆大学艺术学院本
年 6 月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本科, 2009
科,2011 年 8 月至 2012 年 8 月参加中国
年 9 月至 2012 年 6 月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共青团第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赴重庆彭
硕士,2012 年 9 月至今,重庆邮电大学
水支教,2012 年 9 月至今在重庆大学艺
自动化学院。
术学院研究生在读。Email: linqna@126.com
Email: 2363007872@qq.com
- 16 www.erfronti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