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Management Journal November 2015, Volume 4, Issue 4, PP.84-89
Analysis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mpacts on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Way of “Belt and Road” Honglin Liu 1, Haocheng Yang 2, Yalan Liu 3† 1. Paramus Catholic High School, Paramus, NJ, 07652, USA 2. The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100080, China 3. 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 and Digital Eart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00101, China †
Email: liuyl@radi.ac.cn
Abstract The strategy of “Belt and Road” is becoming a key factor that China will influence on politics and economy in Asia and the world. Its construction is the economic vision and ambitions for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way to cooperate with China. It also has been the focus of the world, and the hot spot in the field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searches. “Belt and Road” certainly would have an enormous impact on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landscape in the future in Asia, Europe and the world. However, there has not a complete version yet on how to assess its impact on the politic and economy for the countries.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nd detailed analysis for it in the views of economic, geopolitical and economic geography and political point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and support to the country strategy, to expand its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s well as to get more consensuses. Keywords: Belt and Road; Political Influence; Economic Impact; Risk
“一带一路”对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影响分析 * 刘洪麟 1,杨昊辰 2,刘亚岚 3 1. Paramus Catholic High School, Paramus, NJ, 07652, USA 2.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 100080 3.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
要:“一带一路”战略成为中国影响亚洲及全球政治、经济的一步关键棋子,“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开放合
作的宏大经济愿景,也是沿线各国关注的焦点和政治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必定对今后亚欧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 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何看待其对沿线国家政治经济的影响,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版本。本文试图从政治经济学、 地缘政治与经济地理的角度进行全面而具体的分析,以加深大众对国家战略的理解与支持,扩大其国际影响并获得更多 共识。 关键词:一带一路;政治影响;经济影响;风险
引言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战略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地缘经济正在推动国际经济关系发生 重大变化[1]。对中国而言,要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需要发挥中西部地区与邻国交流合作的潜力。但西 部周边区域复杂的安全形势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如何与拥有世界一半人口的周边国家建立良好的政治关 系,成为中国当前最紧迫的问题。2013 年 9 月和 10 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 *
基金资助:受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一三五规划项目”(Y4SG0300CX)。 - 84 www.emj-journal.org
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 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2],也展示了中国人谋求改变当今世界地缘格局的决心。“一带一路”计划对沿 线各国的地缘政治与经济影响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政治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如何看待“一带一 路”对沿线国家政治经济影响,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版本。本文试图从政治经济学、地缘政治与经济地 理的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加深大众对国家战略的理解与支持,扩大其国际影响并获得更多共识。
“一带一路”简介
1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连接东亚经济圈、欧洲经济圈,中间为广大腹地国家,但沿线的大多 数国家和地区都是欠发达国家、发展的“洼地”。“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 洲;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 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一带一路” 版图包括中国与其他 64 国,其中亚洲 43 国,中东欧 16 国,独联体 4 国,非洲 1 国。其中东南亚 11 国、南 亚 7 国、中亚 6 国、西亚 18 国、中东欧 16 国,独联体 4 国、蒙古和埃及[2]。 目前有 50 多个国家有意加入该计划[3],已形成的共识是优先发展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 逐步实现五通:一是政策沟通,通过各层次进行政策对话;二是道路连通,包括公路、铁路、航空、航运、 管道等的连通;三是贸易畅通,重点促进贸易或投资的便利化;四是货币流通;五是民心相通,促进不同 文明和宗教之间的交流对话,推进教育、文化交流,发展旅游。通过构建互联互通网络,将推动沿线各国 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与可持 续发展。
“一带一路”实施对政治经济的影响分析
2
政治影响分析
2.1
“一带一路”建设将产生巨大的政治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国际政治民主化,改善中国与 其他国家的国际关系,巩固中国在亚洲的地位、扩大其国际影响力。 2.1.1
推动国际政治民主化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不可阻 挡的时代潮流[4]。全球化时代,走向多极化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无论是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 政治经济领域。国际政治的发展趋势是走民主化道路,而非大国霸权政治,极少数大国或大国集团垄断世 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国际政治民主化的基本精神是反对强权政治和单边 主义,由世界各国通过平等协商共同解决国际问题,共同治理世界事务。因而在一些关于国际政治方面的 问题,一些国际事务的处理需要由实力雄厚、负责任的大国来处理,也只有这样的国家才有精力和能力来 关注国际事务[5]。“一带一路”构想的实现正是顺应天时,标志着国际社会秩序从大国政治向民主政治的一 种转换[6],将在互通互联的基础上实现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最终开创国际关系新格局、推动国际政治 民主化。这一构想也因此正在获得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同与支持。 2.1.2
改善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国际关系
“一带一路”战略对维护中国政治安全有着极大的政治意义,也将对改善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国际关系 产生深远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也标志着中国在国际关系中角色的重大转变,即从过去国际社会乃至国际秩 序的旁观者或参与者变为积极的施动者和塑造者[7]。从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来看,“一带一路”对地缘政治 的影响可能会更加深远
[8]
。对路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牵涉的地缘政治问题是与俄罗斯、中亚邻国等之间的
复杂政治和社会关系。中国作为最大的能源进口国,保证能源的稳定供给至关重要。中亚地区地理位置特 - 85 www.emj-journal.org
殊,是去往俄罗斯、东亚、南亚、中东的必经之地[9]。中亚地区每个国家内部民族组成复杂,文化、经济 或政治均受周边各国的强烈影响。无论是中东还是中亚地区的稳定,都与中国能源安全有非常紧密的关联。 通过“一带一路”,路上可使中国中西部与中亚、中欧相连,加强国与国间的经济联系,很大程度上可以 更好地改善与邻国的整体关系,营造一个睦邻友好、战略稳定、经济合作和政治信任的地带,打破中国能 源进口单纯依靠海上运输的局面,化解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对我国能源进口路线的威胁;对海上丝绸之路, 南海问题与“一带一路”有着很大的内在关联度。与相关国家的政治关系得到改善,有利于解决与东南亚 国家关于领土争端和石油开发权纠纷。 2.1.3
巩固中国在亚洲的地位、扩大国际影响力
通过一系列措施实施“一带一路”,将巩固中国在亚洲的地位并扩大其国际影响力。对中亚,将充分 利用其过剩产能、实现投资多样化并扩大地区政治影响力,为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对东南亚,中国 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商品、人员和资金双向流动的扩大将推动双方经济增长;昆明-新加坡铁路的建 成将使中南半岛成为中国的“西海岸”,泰国克拉运河通道开通计划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可能具有里 程碑意义
[10]
,这将改变东亚与以西的所有海上交通都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或其以南更大的海峡的局面。而
西亚是“一带一路”的交会之地,既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有许多“海上丝绸之 路”沿线港口。中国以工业制成品换取西亚国家的能源资源已成为两地经贸交往的主要特征,与西亚国家 间的经济互补性越发加强,为未来中国与西亚双边贸易合作的深度发展打下了牢固的经济基础。欧盟国家 希望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中方投入更多资金,为其提供交通邮电基础设施等优先投资的领域和方 向,帮助其打破资金瓶颈,因此也得到欧盟国家的积极支持。这些都无疑将有利于巩固中国在亚洲的地位、 扩大国际影响力。
经济影响分析
2.2
“一带一路”将会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1
对外打造利益共同体、实现各国经济的增长联动
“丝绸之路”经济带以贸易和投资为纽带,带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经济带”将加强中国与东亚、东南亚的贸易往来[11]。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 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将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 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 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通过进一步推动合作将取得更大进展。“一带一路”沿线国 家希望与中国一道推进经济合作,以获取经济发展机会。 2.1.2
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格局、解决中国东西部发展不均衡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升级,近几年来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攀升,欧美主要发达国家与 中国贸易摩擦不断加大。通过“一带一路”战略,一方面,向周边落后的东南亚、南亚、中东、中亚、俄 罗斯以及深陷债务危机的欧洲投入资金与发达的技术,让其他国家的资金和技术输入到中国,打造中国自 己的全球经济格局,为中国经济增长寻找新的动力,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2]。另一方面,可重塑中国经济地理 格局,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提供持久的动力,将形成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长 江流域经济带、京津冀经济区、东北—蒙东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一路二带三区”协同发展效应局面, 协调不均衡的地域经济发展[11],并解决中国东西部发展不均衡问题,实现内与外、东与西、沿海与内地、 东北边境与东南沿海、工业与农业等的“无缝对接”。 - 86 www.emj-journal.org
3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 “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与风险并存。尽管“一带一路”蕴含着构建活跃的亚欧大市场乃至国际政治经
济新秩序的战略潜力,但各种固有与新生、潜在与现实的挑战却仍有可能对其造成严重干扰。特别是就丝 绸之路经济带而言,它涉及的国家众多,与领土、民族、宗教、人口的联系较海上丝绸之路更为紧密,相 应的合作成本和内外风险也更为显著[12]。归结起来,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政治风险、安全风险、经济风险、 国际金融风险与贸易风险等。
3.1
政治风险及其防范 “一路一带”正得到国际上诸多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响应,但也受到一些国家的误解甚至警惕 [12]。美国
制定并组织实施了重返亚太战略,加强对中亚及中国在中亚影响力的关注,从而影响到中国这一战略的顺 利推进。面临着基地组织、“东突”、塔利班等反政府武装与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的威胁,成为影响“一 带一路”建设的最不稳定的因素。中、俄两国在政治、军事、经济、能源等领域的合作越来越呈现制度化 趋势,双方在诸多领域仍存在诸多分歧。“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施将引起印度、伊朗及土耳其等地区性 大国的猜疑与警惕,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也会引起日本、印度的警觉等等。在处理中俄、中美、中 日和中印等国与国之间关系时,尊重现实差异,创新合作理念,政治上互信是规避这些风险的前提。对中 亚地区,由于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地区安全趋于稳定和区内合作进程的继续深化,中亚地区内部的自 主性将不断地增强,大国不再成为决定中亚走势的唯一力量,相关的政治风险通过上合组织、亚信组织等 框架下就可以管控[13]。
3.2
安全风险及其防范 “一带一路”的推进需要安全、稳定的区域环境,但目前还面临着许多安全风险。首先是中亚地区,
作为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中国与中东地区、阿富汗的过渡地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加上人口 众多的乌兹别克斯坦已成为恐怖主义的温床,由于山高谷深、交通不便、国家力量弱小,基本上无法清缴 极端武装,而且中亚几国至新疆、俄罗斯、阿富汗、巴基斯坦都很便利。因此,中亚的稳定对整个向西大 通道的安全极为重要,对一带一路的实施至关重要。其次是西亚,其宗教、种族和利益集团间的矛盾错综 复杂、地区局势动荡[14]。部分国家之间还存在领土边界纠纷、经济利益纠葛以及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显 著差异,时有恐怖袭击发生。境内反动势力与境外恐怖分子勾结,进行破坏油气管线等恐怖活动的威胁并 非杞人忧天、毒品等跨境犯罪问题尚未得到根治。这些问题短时间内难以调和解决,也难以根除,并常以 冲突甚至战争的形式爆发[15]。再者,南海争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大安全障碍,如得不到管控,“海 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很难迅速实现[16]。这些安全风险需要大国间的政治互信,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才可 防范。
3.3
经济风险及其防范 中国目前的资本输出基本上还是以基础建设、基础工程为主,如铁路、港口、矿山的建设。在“一带
一路”的许多地区,因为人口稀薄、经济水平相对落后,这种大型基础建设的盈利前景是不明朗的,甚至 其收益在很长时间内难以弥补运营的赤字。这样的经济建设实际将面临投入大、风险大、周期长、收益少 的局面。中小民企对于该地区的进入难以形成真正的规模。这意味着,中国对该地区的经济整合难以在短 期内见效,有时难以取得当地社会的切实认同,而且可能引起当地民粹势力的警惕与反弹。“一带一路” 的实现离不开民间资本的力量,民企的走出去相比于以基础建设为主的国企,更有利于切实密切中国与所 在国的经济联系。但长期以来,我国的海外企业尤其是海外民企在信贷、保险等业务领域缺乏支持,抗风 险能力弱[17]。需要从国家层面建立连续性和稳定性的政策,同时又要有相关的宏观调控机制,包括国际协 - 87 www.emj-journal.org
调与合作机制,构筑海外利益保护网等进行有效的防范。
3.4
国际金融风险及其防范 今年美联储将开始逐步退出量宽,而欧洲和日本央行则在扩大量宽。这将加剧国际货币市场的动荡不
定。此外,全球债务规模的膨胀速度远高于全球 GDP 增速。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须对合作对 象逐一进行具体分析,防范汇率波动和债务风险冲击我国的这一战略大局[17]。
3.5
贸易风险及其防范 鉴于众多国家政治体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意识形态、宗教文化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可能使得中
国在与沿线各国贸易合作中导致对当地生活习惯和习俗的不适应,甚至产生误解、恐慌和冲突,而成为一 定时期内制约经贸深度合作发展的不利因素[17]。提高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利用率和整合碎片化的 FTA 体 系,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迫切愿望,也是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力抓手,将有助于从战略高度出 发,打造新型的国际贸易投资合作规则和体制。 总之,对“一带一路”应避免过于乐观期待,加强风险的关注和防范措施的研究。同时清醒地认识自 身国力的限度与边界,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刻意追求改变特定地区的传统力量格局或削弱特定大国的 传统影响力;切实加强在金融、互联互通、资源能源、投资贸易便利化等领域的合作布局,并为沿线节点 国家政治危机和重大地区问题的解决提供建设方案。
4
总结与展望 “一带一路”是一个伟大的战略构想,必将对今后沿线区域乃至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一带一路战略的政治、经济效应将会越来越显现。政治上将有利于推动国际政治民主化,改善中国与其他 国家的国际关系,巩固中国在亚洲的地位、扩大其国际影响力;经济上将有利于我国对外打造利益共同体、 实现各国经济的增长联动,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格局、解决中国东西部发展不均衡问题。 由于“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国家多,沿线国家情况复杂,有着重要而不可忽视的风险,且直接关系到该 倡议的成败,因此,加强风险的关注和防范,与各国携手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REFERENCES [1]
C.D Yin, New Changes,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World Situatio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2011, (2):38-45
[2]
Push to Build a "Belt and Road" Vision and Action. Chinese Government Network, 06/27/2015,http://www.gov.cn/xinwen/201503/28/content_2839723.htm
[3]
G.L., Zhang, Strive to Achieve a Good Sta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elt and Roa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Net, 02/01/2015,http://www.gov.cn/guowuyuan/2015-02/01/content_2812983.htm
[4]
To Establish the New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s, People Net, 07/15/2015,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715/c4053125280779.html
[5]
Y.J.,Bao, Elite Democracy- Democrat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 the Process of Inevitable Stage, Contemporary Economic, 2009, (20): 48-49
[6]
S.G.Bao,
So-called
"Chinese
Century"
is
the
Interrupted
Hegemonic
Order,
the
Global
Times,
20/04/2015,
http://opinion.huanqiu.com/opinion_world/2015-04/6229122.html [7]
S.L. Yang ,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and Challenges for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Way of "Belt and Road" under the strategy. South Asian Studies, 2015,(2):15-34
[8]
N. Zhu, Detailed Annotation of "Belt and Road": Geopolitical Influences are greater than Economic Influences, Tencent Finance [Xinlang Weibo], 03/27/2015, http://finance.qq.com/a/20150327/082138.htm
[9]
Which Impacts of "Belt and Road" will Bring on the World's Geopolitical? 06/12/2015, http://www.zhihu.com/people/pang-yong-73 - 88 www.emj-journal.org
[10]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Along the way of “Belt and Road” have most Enthusiastic Responses, Reference News,05/12/ 2015, http://news.sina.com.cn/c/2015-05-12/093531821641.shtml [11] M.C. He, J.B. Zhang, National Strategic Analysis of the New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 China's Historical Opportunity, Potential Challeng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12/23/2013 , http://www.rmlt.com.cn/2013/1223/203511.shtml [12] Lei Zou, Political Economy Strategy of “Belt and Road” [M],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5 [13] Z.Y. Hu, How to Understand the Political Risks of "Belt and Road", 03/02/2015, http://www.aisixiang.com/data/84494.html [14] Y.H. Han, J.H Zou.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the National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West Asia under "Belt and Road" Strategy Background, International Trade, 2014, (8):21-28 [15] Yin Chu,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Risk from the Opportunity of “Belt and Road” Construction, The Rule of Law Weekend, 12/23/2014, http://www.legalweekly.cn/index.php/Index/article/id/6629 [16] Hui Liang,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has become the "Maritime Silk Road" Safety Barriers, the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02/26/ 2015, http://ihl.cankaoxiaoxi.com/2015/0126/641518.shtml [17] W.Z. Zhou, Geopolitical Risk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isks during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Belt and Road", People Net, 2015.3.11, http://lianghui.people.com.cn/ 2015cppcc/n/2015/0311/c394394-26676851.html
【作者简介】 1
刘洪麟(1998-),男,汉族,高中。
Email: liuhl1998@163.com
3
2
杨昊辰(1999-),男,汉,高中。
Email:cchifang@qq.com
刘亚岚(1968-),女,汉,博士,研究员,环境遥
感。Email: liuyl@radi.ac.cn
- 89 www.emj-journal.org